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

第1篇: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

然而,可再生能源发展“必要性”与“经济可行性”之间存在的反差,传统能源利益集团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阻挠,对发展路径有意或无意的曲解,决定了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之路必将是曲折、艰难和反复的。

在我国,一个更为强烈的反差是:一方面,我们“极端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出台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对现有能源系统以何种恰当方式转向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系统方面的研究“高度忽视”。对可再生能源“如何转型”缺乏基础性研究与系统性思考,导致本应是系统推动能源转型的政策在实践中“各自为政”,并演变为单纯以实现某个“既定份额”为目标。

将可再生能源发展置于人类能源转型历史进程之中,探讨能源转型的基本内涵与动因,梳理能源转型的逻辑,系统分析可再生能源转型与历史上能源转型的异同,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问题和转型方式,不仅有理论必要性,也有实践重要性。 一问:能源转型如何发生

很多报告和论文将“能源转型”(energy transition)一词等同于“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或“低碳转型”来理解。这一含义最早可能来自1980年德国科学院出版的一份报告:《能源转型:没有石油与铀的增长与繁荣》。该报告当时呼吁彻底放弃核电和石油能源的观点受到强烈反对,但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演变成为德国能源政策的基本内容。相应的,德国“能源转型”的含义逐渐演变为“转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并宣称最终目标是建立百分之百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源体系。

能源转型的含义当然不仅仅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更一般意义上,能源转型通常被理解为一个国家或社会主导能源的转换或更替过程。比如,煤炭替代薪柴并成为主导能源,石油替代煤炭成为主导能源。不过,对能源转型的这种描述性的理解,以及基于这一理解的相关研究难以适应复杂、丰富的能源转型实践的需要,无法对认识当前能源转型提供洞见。

美国天然气专家罗伯特・海夫纳三世试图另辟蹊径。在其2009年出版的著作《能源大转型》中,罗伯特・海夫纳三世从能源存在的三种物理形态,即固体(木材、煤炭等)、液体(石油)和气体(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氢能等)出发,把人类能源利用的历史与未来概括为两次能源转型:第一次能源转型是固体能源向液体能源的转型,第二次能源转型是液体能源向气体能源的转型。这一观点具有理论抽象性和逻辑一致性,为我们认识能源转型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观察视角;但这一理论对于能源转型判断标准过于抽象,对能源转型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对理解能源“如何转型”作用有限。

加拿大的瓦茨拉夫・斯米尔(Vaclav Smil)教授认为,能源转型是各种能源利用“原动机”(prime movers)驱动下的能源结构不断变化过程。“每当效率更高的新能量‘原动机’出现取代旧的原动机,显著提高了人类所能利用的能源的量级,能源转型就会发生。”

斯米尔教授根据“原动机标准”将人类能源利用划分为四次能源转型:第一能源转型发生在距今1万年到5000年,人类通过驯养役畜来替代部分人力;第二次能源转型发生在公元前1000年风车和水车的出现,进一步替代人和动物的肌肉力;第三次能源转型随着1765年瓦特改良后的蒸汽机的扩散和进一步改进,启动了煤炭替代薪柴的能源转型进程。第四次能源转型的发生则伴随着发电机的发明使用,以及1882年世界第一座中心发电站在纽约和伦敦投入使用,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而出现。

斯米尔教授所提出的“原动力发明、改进和扩散”逻辑为我们认识历史上的能源转型“何时发生”、“如何发生”提供了非常有启发性的见解。然而,回顾人类能源利用史就会发现,以“原动机”单一标准来判断能源转型至少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从原动机标准所划分的一些能源转型并未真正导致该种最终能源成为“主导能源”,从而不构成人类社会或者国家层面上的能源转型。比如公元前1000年伴随风车和水车的出现,除了在小范围外,风能和水能并没有在普遍范围成为主导能源,更不用说全球了。这是风能和水能的自身局限所致,与原动机效率高低无关。二是以“发电机”出现而引发的第四次能源转型,偏离了“一次能源”的逻辑进入二次能源(电气化),这一转型与当前清洁化低碳化发展存在矛盾和冲突。这是因为,化石燃料发电的“原动机”效率和能级的提升将进一步增强化石燃料的竞争力,不利于向清洁燃料过渡。因此,任何非一次能源技术革命对于“能源转型”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回归到其所依赖的一次能源的“源头”来评价。

为了更好描述历史上能源转型的逻辑和解释未来的能源转型,笔者对能源转型的定义是:能源转型是由原动机推动的,伴随着能源系统深刻变革的,一次能源结构长期变化过程。能源转型的发生与深化,是随着一种足以推动国家,乃至全球层面的能源转型得以发生“原动机”发明、扩散而发生、发展的,正如历史上的蒸汽机之于煤炭,内燃机之于石油一样。 二问:中国能源转型处于哪个阶段?

中国处于能源转型的哪一个阶段,下一次能源转型是第几次转型?判断能源转型的标准不同,答案也不相同。基于能源转型的上述新定义,就国家层面而言,能源转型应符合三个判断标准:

一是要有导致能源利用方式重大变化的“技术创新”或“原动机”出现。能源转型不是“新”能源品种使用数量的简单“累积”,中世纪英国城市用煤非常普遍,到18世纪初,英国不仅家庭住宅取暖,很多工业行业生产中都使用煤炭。煤炭的利用方式依然是沿用过去的燃烧方式,没有出现用煤技术的重大创新。1765年,瓦特蒸汽机作为煤炭原动机的出现,英国才真正启动了向煤炭的转型,随后扩散到欧洲大陆和美国。

二是要有基于能源技术创新的一次能源结构变化,即新“原动机”出现后,所利用的一次能源逐渐替代原有能源,并最终成为主导能源。换句话说,替代能源需要有成为主导能源的潜质。从这个判断标准看,瓦茨拉夫・斯米尔所说的风车和水车发明所引发的能源转型,并不构成国家层面的能源转型。

三是要有能源系统的深刻变革。也就是说,基于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原动机),一次能源的替代与转换的展开,必须同时构建与这种能源特性相匹配的能源生产、消费和输送体系,否则能源转型难以顺利和有效推进。因此,就当前的可再生能源转型而言,能否建立起与可再生能源特性相匹配的能源系统对于转型成功至关重要。

根据这些标准来梳理人类能源利用的历史,可以发现:从原动机标准和一次能源结构变化标准看,历史上的能源转型可以划分为三次,即薪柴向煤炭转型、煤炭向石油转型、石油向天然气转型。目前正处于第三次能源转型阶段,即石油向天然气转型阶段。

如果结合能源系统变革(第三个标准)来看,就会发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同属于化石能源,其能源生产和消费系统的共同特征是:大规模生产、输送和消费。也就是说,它们均属于“能源系统”特征相同的一次重大能源转型。

人类能源利用可以划分为两次大的能源转型。第一次能源转型是植物能源向化石能源的转型,第二次能源转型是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两次大能源转型期间存在着一些亚转型(如向煤炭转型,向风力发电转型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天然气是向第二次能源转型的重要过渡能源,这不仅是因为它比煤炭和石油更加清洁,而且因为从能源系统看,它兼具集中式和分布式的特点。 三问:向可再生能源转型难在何处?

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有多难,难在何处?相信任何一个相关的政府官员、学者和产业人士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我认为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至少有如下“三难”:

一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迫切性与经济可行性存在巨大反差。化石能源对植物能源的替代,不仅是高密度能源对低密度能源的替代,而且是高竞争力能源对低竞争力能源的替代,主要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当前各国正在发生的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主流价值观的背景下发生的,是碳减排政策驱动下的能源转型。因此,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是在化石能源自身效率还有较大提升潜力情况下,为实现经济增长的“脱碳”而发生的低密度能源对高密度能源的替代,同时也是低竞争力能源对高竞争力能源的替代。这一转型的迫切性、必要性与经济可行性之间的巨大反差,是导致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问题的基本根源。

二是与可再生能源特点相匹配的“新”能源系统无法通过现有能源系统的“外推式发展”而得到。一个与化石燃料的大规模生产、消费和输送体系及其高能量密度、可储存、分布不均衡等特性密切相关,而风能、太阳能的广泛分布性、低能量密度和不可存储性决定了本地生产本地消费模式是较好的选择,现有能源系统必须变革以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新特征。然而,与化石能源特性完全耦合的现有能源系统并不会自觉向适应可再生能源特点的能源系统转型,因为传统能源企业从自身短期利益出发,往往会自觉阻碍这一进程。

三是可再生能源的单一品种,无论是水能、风能、太阳能,还是生物质能,都不具有成为单一主导能源的潜质。因此,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就多个品种集合整体而言的。这些不同可再生能源品种的技术特性不完全相同:水电基本与现有能源系统兼容,风能和太阳能更适合分布式、小功率,生物质能则分布式、集中式均可。要将这些能源利用技术整合为一个有机“新”能源体系,将面临更多的技术、组织和制度方面的复杂性。

上述“三难”,也可以说是能源转型的新特征和新变化。这就给能源转型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转型政策要更具系统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能源体制与政策实施方式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这些新特征与新变化,减轻能源转型的成本与阵痛。 四问:从德国能源转型实践学到什么?

德国是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典范,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做法也被作为“经验”为各国所借鉴。比如,可再生能源全额上网、固定电价(FIT)、投资补贴等政策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标准选项。对此,无需多言。这里我将特别指出两个很少被提及,但实际上对我国更有价值的德国能源转型“经验”:

一是增强电力市场灵活性是应对可再生电力波动性最重要的制度条件。德国电力改革始于1998年,但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电力市场制度架构,确立了电力供应侧和需求侧竞争性市场。其核心要素包括:电力零售侧放开,终端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售电商;开放电网使用权,电网运营商不参与市场竞争;日前、日内现货市场与多级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协同合作的市场结构,等等。德国可再生能源转型到目前为止能够较为顺利地推进,竞争性电力市场及其配套机制所决定的市场灵活性是基本制度条件。从经验借鉴看,构建这一制度是中国等很多国家推进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必备条件。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电力份额上升,德国又设计了一些新的市场制度以期进一步提高市场灵活性:一是建立了以平衡结算单元为主体的电量平衡机制,以及与之配套的独立调频市场。凡是不能维持区域内发电和用电平衡的平衡发电运营商(结算单元)都必须从电网公司那里购买调频调峰电量,同时允许调频供需独立进行拍卖;二是在2015年底的《能源变革白皮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电力市场灵活性措施,主要包括:允许短时间内的超高电价和负电价,允许更多类型的技术参与到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中,等等。更为灵活的电力市场制度,能够更为精确地反映电力的时间和空间价值,市场参与者能够及时反应。

二是从发电、电网和用电各个环节入手,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灵活度以应对可再生电力波动性挑战。具体做法包括:进一步提高化石能源发电厂的灵活度,以提高其调峰能力,而不是扩大规模降低能耗;改变热点联产电厂和生物质发电厂运行方式提高其灵活性;发挥欧洲互联电网的“间接储能系统”作用,提高德国输电网的灵活度;综合运用储能、热泵、电动汽车、智能电表等技术手段提高负荷的可调节性,增加电力需求侧灵活性,等等。 五问:什么是中国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当务之急?

中国可再生能源转型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可再生能源比重太低?补贴力度不够?并网得不到保证?这些问题不是“当务之急”。当前应优先落实如下事项或原则:

一是确立我国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国家战略。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国家战略既要反映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各国能源转型方向虽然相似,但能源资源禀赋与治理结构不同,决定了能源转型的国别差异。

我国的能源转型远未上升的“国家战略”层面。首先,我国能源转型处于各个部委各自为政阶段,每个部门就自己主管的领域自行决定重点、方向和速度。其次,我国能源转型缺乏清晰的战略安排,实施路径和推进速度也缺乏统筹考虑。最后,能源转型进展和政策实施效果也无科学评估和考核。政策出台了很多,能源转型的问题也很多,但鲜有部门能够出面纠正和完善。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我国能源转型“国家战略”的确立和落实。

二是当前能源体制改革应充分反映能源转型的方向和要求。我国能源体制抑制市场作用导致配置效率低下问题非常突出。大力推动能源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能源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不仅如此,德国能源转型的经验告诉我们,竞争性电力市场和灵活的交易机制是可再生能源转型最重要的制度条件。因此,能源市场化改革的迟缓不仅会影响能源配置效率,而且还会阻碍我国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进程,增加转型成本。

三是我国能源转型的进展与步骤不应由传统能源巨头决定。传统能源巨头一定是能源转型的主要参与者,但能源转型的方向和进展不能由电力公司等传统化石能源巨头主导。因为它们可以从放缓能源转型速度和进程中获得经济利益。正如赫尔曼・希尔在其《能源变革:最终的挑战》一书所指出的,“客观上,在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中是不可能实现共赢的。百分之百转向可再生能源是工业时代以来最广泛的经济转型。如果这个进程没有胜利者和失败者,是不可思议的。失败者将不可避免地是传统电力工业,其损失程度取决于其洞察力、决心和能力,以及进行彻头彻尾的重组、直面迅速衰减的市场份额、发现新的业务领域。”

如果想让我国能源系统能够按照能源转型的方向和逻辑来实现转型,必须要在确立能源转型国家战略基础上,配套以推动能源转型的系统法律和政策框架,由国家来主导和推动转型,方有可能避免能源转型进展和节奏由传统化石能源巨头主导的局面出现。

四是基于能源转型方向调整当前投资以避免锁定效应。未来30年-50年的能源系统是由当前投资决定的。当前的能源投资要符合能源转型要求,否则将导致我国未来能源系统(电力系统)锁定在既定道路上,加大未来能源系统转型的成本。

第2篇: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字:山西 结构调整 产业转型 

山西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省是依托煤炭资源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在产业结构上以煤炭资源开采为主,产业结构极其单一。煤炭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位,在产业结构中占有很高比重。 

 

一、山西的产业结构概况 

 

山西省煤炭资源禀赋条件好,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全国煤炭储量的约1/3,是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省份。煤炭产业是其支柱产业,2003年全省煤炭行业现价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大关,在全省工业企业中所占比例为37%,加上煤焦产品的各项政策性专项基金收入,煤炭工业的收益占到全省可用财力的50%。①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山西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古交、霍州、孝义、介体、高平、原平等,占全国煤炭城市的17.46%,其数量之多,居全国之冠。煤炭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开采了巨大的能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加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相继出现了资源渐趋枯竭、开采成本上升、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接替产业发展滞后、失业人员增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严重影响着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山西省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备受关注。①coal.com.cn/CoalNews/ArticleDisplay_81357.html 

 

二、山西城市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预计明年全国煤炭市场需求趋缓,需求量增长减少,全国煤炭需求增量大体在1.5亿吨左右。整个煤炭行业面临产能力过剩和成本上涨及环境的多重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 

目前全国煤矿数量有两万个左右,其中,小煤矿比重偏大。山西的煤炭产业就更是“多、小、散、乱”,小煤窑在最多时曾达一万多座。目前灵石、高平、泽州、孝义、古交等地每个县的小矿井都超过了一百多个。这类煤矿规模小、投资少、生产方法非常落后,有些小煤窑仅仅利用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劳动力进行简单的挖掘,安全条件差,资源回收率很低,常有事故发生,根本谈不上技术装备或技术管理。一些老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由于资源品质下降,开采成本高、社会负担重、企业效益下降,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山西的煤炭行业整体上技术装备和技术管理水平都很落后。 

煤炭产业使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贫瘠,对当地的植被造成极大地破坏。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释放的有害气体对当地的大气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利。目前,山西省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每年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中的前三名始终被山西占据。同时,一些煤矿急功近利,不顾客观实际,超强度组织生产,造成资源浪费和矿井服务年限下降;更有一些煤矿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采肥丢瘦,矿井回采率低,资源浪费极为严重。山西的资源型城市所依托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一旦资源枯竭,作为其主导产业的资源性产业必然萎缩。由于山西的资源型城市中许多为小型的煤炭企业,这些企业目光短浅,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考虑长期持续发展。从而使城市的发展后劲不足。 

在山西作为多数城市主导和支柱产业的资源型产业主要是煤炭采选业。长期以来,国家要求开采或加工的资源必须以指定的价格出售或无偿调拨,所以,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地方利益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得到实现。这就造成这些城市只重视煤炭产量,忽视了区域关联产业的有效发展。或只在煤炭和电力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简单的煤电产业链,或再对煤炭进行综合化工利用形成煤化工产业链。这些产业链条在某种程度上延长了原煤价值增加了企业效益,但是链条太短,产业链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没有充分利用,几乎没有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山西对煤炭的洗选深加工能力到目前为止还只有20%一30%。山西省一次能源煤炭、二次能源电力和其他初级产品的输出的发展结果是将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深加工的经济效益拱手让了出去,经济发展的正面效益小,而环境污染的负面效益太高,代价太大。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对原煤的深加工已经达到70%一80%,特别是原煤入洗率很高,国内其他省份的许多大型煤矿也正在努力提高原煤入洗率,并研究和引进煤炭能源高效率低污染利用的高新技术来整改煤炭采掘和深加工企业。煤炭产业本身具有的前向关联效应大(0.82),后向关联效应小(0.23)限制了资源型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同时,资源型产业中的大量资产具有较高的专用性,这部分资产难以进行流动。从而导致这些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差。目前山西资源型城市最大的问题是: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伴随煤炭资源储量的减少和开采难度的增加,作为主要产业的采掘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必须加快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三、改变山西城市经济结构的措施 

 

第3篇: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煤炭产量 外贸规模 产能过剩

一、煤炭资源产量

在本世纪头10年的煤炭黄金时代,山西省煤炭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2012年,中国煤炭黄金十年结束后,山西煤炭产量增速急速下降。2015年全年,全省全社会原煤产量97531万吨,同比减少139万吨,下降0.14%;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36.9亿吨。分省份来看,原煤产量排在前五名的为山西省、内蒙古区、陕西省、贵州省及山东省,合计占全国原煤产量超七成。其中2015年山西累计生产原煤近10亿吨,占全国1/4。山西的煤炭产量终于在2015年终结了连续增长。此前5年,山西煤炭年产量从7.41亿吨跨越到9.77亿吨,增幅31.84%。2009年开始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煤炭资源整合并非一劳永逸,更深层的重组在山西煤炭“过冬”之际正在酝酿。国务院总理在2016年新年伊始调研山西,最高层向山西省传达了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明确信号。山西已全部淘汰年产30万吨以下的矿井,现在的摸底对象,是资源接近枯竭的矿井和90万吨以下机械化水平不高的矿井。

二、山西煤炭外贸总规模

主要从出口额方面分析。山西煤炭产业的出口主要为煤炭出口和焦炭出口,从2006年开始,山西省煤炭出口和焦炭出口呈逐渐增长趋势,但从2008年开始到2014年煤炭和焦炭的整体出口额较低,而且增长比多为负增长。据山西统计局分析,2006年,山西省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2007年发展更是平稳,而2008年是山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全国经济受创,而山西经济的发展更是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所以2009年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最大一年,无论是山西煤炭的出口额还是焦炭的出口额,都大大的降低,甚至创史上新低。从2010年开始到2012年,山西省进行煤炭资源整合,煤炭企业进行大量的兼并重组,山西煤矿大量减少,煤炭生产能力大大提升,出口额逐步回升。2013年,煤炭价格的连续下跌,煤炭企业的食不果腹,面对严重的产能过剩煤炭和焦炭出口额逐渐下降,使2013年成为山西煤炭业比较艰难的一年。

三、山西煤炭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1、山西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煤炭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

在2015年以来,煤炭市场景气度一路下滑,煤炭价格持续低迷不振,产能严重过剩,煤企亏损面达八成左右,全行业遭遇“寒冬”。有着“煤老大”之誉的山西省,面临的形势更加严重,煤炭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

2、山西煤炭企业包袱沉重的历史性问题凸显,陷入困局

山西煤炭行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尽管煤价有止跌企稳之势,但对于深陷亏损泥淖的煤炭企业而言,煤市阴霾依旧。残酷的市场考验下,山西煤炭企业包袱沉重的历史性问题最为凸显。目前来看,煤企不减产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保市场,更重要的是保稳定。虽然生产亏损,但停产后可能亏损面更大。,所以山西煤企不得不踏入“越限越超的怪圈”里。

3、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煤炭产业贸易与互联网结合较弱

新常态的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2015年“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应运而生。煤炭贸易通过互联网来销售煤炭可以让距离更近,时间更短,将互联网和煤炭相结合可以使生产,销售更容易。但是,近年来山西煤炭贸易与现代技术结合还较弱,没有在互联网的时代普及。

四、对策建议

1、缓解产能过剩,构建煤化工产业体系

政府帮助煤炭行业脱困主要是帮助化解过剩产能。煤炭工业发展面临重大调整,强自律、控总量、调结构、促转型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改革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必须通过市场倒逼改革,寻找新的出路。采用先抽后采、采气采煤一体化技术,限制企业产煤量,缓解供大于求的局面,进一步促进煤炭出口。煤炭化工的四条主线是煤炭的焦化、气化、液化和电化,发展煤炭“四化”的意义重大,对于化解煤炭产能过剩,促进煤炭清洁利用,提升煤炭产业水平,保护国家能源安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2、煤企应适度保量,寻求政府帮助走出困境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虽然产量是煤炭企业的立身之本,保量很重要,但不亦过分追求。煤企、焦化企业应加大限产力度,切莫忘记煤价下跌的伤害,皆因“量”而起。目前市场依然供大于求,价格只是刚刚稳住。所以煤企保量要适度,不要过分追求“量”。保多少量要结合自身条件。科学规划,力争在现有的市场容量中,争取更大的份额。其次,为了尽快并有效实现部分煤炭产能退出市场,政府可以尝试建立煤炭产能退出基金。基金属于专款专用,完全用于部分煤炭产能的退出。煤炭企业应以发展非煤产业循环经济模式为核心转型,通过非煤产业与煤炭辅助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产业结构上的有机调整,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结构。

3、煤炭产业搭“一带一路”快车,结合互联网快速与国际接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丰富,相关区域既是经济带也是能源带,因此能源企业发展一定要搭上“一带一路”这趟快车,充分融入“一带一路”的“能源经济带”。煤炭企业应以长远发展为着眼点,有质量地“引进来”,有含量的“走出去”。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在现达的互联网上时代,将煤炭产业贸易与互联网相结合,走向国际,与国际接轨。

五、结论

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山西的新型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围绕煤来展开和推进,概括起来就是“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国家政府表示,大力推行煤炭行业“减矿、减面、减产、减人”,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风险。大力推动煤矿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是促进山西发展主要的产业,当前必须清楚煤炭产业外贸现状,更有效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进而促进山西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煤矿 会计管理 完善措施

一、引言

我国煤炭能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传统的煤炭能源并不属于清洁能源,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因此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面临转型的今天,煤炭能源的使用程度相对较弱,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降低煤炭的污染程度,让煤炭实现更加充分的燃烧,并产生更大的能源转化率已经得到了重大的突破,因此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种类,在未来我国煤炭能源依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在这个背景下加强煤矿企业的管理,促进高质量煤炭资源的开发,注重经济转型,引入新技术就成了目前非常迫切的大事,如果在这一系列的决策中出现了财务风险,那么对于煤矿企业的未来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研究当前煤矿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二、目前煤矿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不注重新的管理技术的引入

很多煤矿企业在会计工作上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注重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管理,就算是某些煤矿企业开始引入会计信息系统,但是由于管理人员从管理思想上没有转变,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深,很多煤矿企业要么对新的会计管理手段有一定的抵制情绪,要么就算是引入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也由于管理人员的水平不够,监管机制的不到位,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很难发挥出来,最终成为煤矿企业的一种摆设,很难在企业决策,完善会计工作管理方面发挥作用。

(二)监管机制相对缺乏

会计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会计信息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是会计管理工作的重点,而会计管理中的监管体制就是为了实现这个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中,很多都是采用人工计算,人工统计,再加上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够完善,比如数据收集过程中的监控,数据录入的管理等方面没有进行审批和监控,就很难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监管体制要和激励措施有效的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而目前很多煤矿企业的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都不够完善,从而造成会计管理工作信息准确度较差,及时性也较差的问题。

(三)会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

煤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能否做到位,关键还是要看会计管理人员的能力,目前很多煤矿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再加上企业高层领导对会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会计管理工作岗位上聘用的人员没有进行严格要求,认为只要能够记账,管理好资金就能够成为合格的会计管理人员,在这个思路下,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自然很难提升,而现代会计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以会计为核心,以会计为导向的企业运营管理,从而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决策,控制企业运营的成本,所以说会计管理想要做好,就必须要高素质的人才,这一点是目前很多煤矿企业所普遍缺乏的。

三、完善煤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会计管理工作意识

作为煤矿企业的领导来说,只有在顶层设计上凸显出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因为会计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而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责任,因此只有从高层领导开始,重视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核心地位,凸显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起到提纲掣领的作用,也才能够有利于推进煤矿企业的全员参与,从而为加强会计工作管理提供动力基础,因此需要对高层领导进行深入的宣传和培训。

(二)提升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提升会计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当前煤矿企业的会计管理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无论从管理手段方面还是从管理意识方面都需要进行升级,因此对于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就更高,因此作为煤矿企业来说,就要从从两个方面来促进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一个是请进来,就是通过招聘的形式,聘请专业的会计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另一就是走出去,将企业的会计人员输送到大学进行学习深造,到先进的管理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来提升煤矿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推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在煤矿企业的广泛应用。

(三)加强煤矿企业会计管理的监督力度

会计工作的监管是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水平的基础之一,会计管理工作要将管理工作和监管体系相互融合,才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才能够确保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因此对于煤矿企业来说,采用负责人委派制度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监管制度,其作用就是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因为个人利益而导致被不良的上级所控制,进而会计管理和其他部门的独立性受到破坏,监管效应也会因此降低,所以说采用委派制度能够有效的完善当前煤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监管制度,同时也能够提升煤矿企业会计管理的监管力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煤矿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断取得突破,那就要提升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人力资源、意识以及监管体制上提出的完善措施,对于加强煤矿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煤矿企业来说,需要进行认真的学习,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跃强.煤矿企业的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1年21期

第5篇: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经济绿色转型;生态资本;效率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266

现今,随着生态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社会各界都开始注重绿色发展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试图在保证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前提下,确保本国经济迅速发展。经过之前经济发展时,对能源、资源的挥霍,使生态环境发生不可逆的损坏,现今绿色崛起、绿色变革、绿色转型已是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旋律。我国在通过优化经济发展模式、完善产业结构来节省生态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为达到绿色转型目的做出巨大贡献。在此过程中,为达到绿色转型,作为一类十分重要资本类型的生态资本都要和经济效益一起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1生B资本效率问题的引入

11生态资本投资为经济进行绿色转型的能量源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虽然飞速地增长、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是,和老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一样,以生态的破坏、资源的消耗为牺牲后必须要“先污染、后治理”。这种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各种污染问题导致了各种相应疾病的大暴发,这都是对政府、对社会的巨大挑战。于是,在经济发展模式上进行绿色经济转型是唯一选择。

虽然政府设想过要将发展方式从以粗放经营为重心转变成以集约经营为重心,但是其实际的实行程度却不尽如人意。国家在手工业转化为工业化的过程中,虽然财力、物力、人力不断投入、制度不断完善,但是资源、能源等生态资本显现出资源消耗、生态失衡以及环境污染等缺乏的现象。于是,为使生态资本的损耗降低,经济一定要开始绿色转型,而且要利用生态资本的投资来达到生态资本的可持续利用。

12生态资本的类型及其投资方法

生态资本是作为生产要素径直加入到人类社会经济资本的生产及再生产的生产过程,通过生态技能发生形态转换,利用生态的产物或服务表现价值的转化,凭借生态交易保持或增加自身价值,和其他的资本一起制造资产及价值的生态要素的集合,其中涉及生态资源的储备量、生态环境水平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全体上的可利用性。首先,对于以有形或者无形生态资源状态存在的生态资源型资本,其投资方式为,应用技术上行得通、经济上适宜并且环境和社会能够接受的手段,利用清洁技术及产品的加入,减少资源及能源的损耗。其次,对于以客观环境状态存在的生态环境型资本,其投资方式为涉及“三废”治理投资、污染管理设施投资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投资等方式。另外,对于以生态服务流形式存在的生态服务型资本,其投资方式为涉及自然维护及生态构建投资和以增加城乡周边舒适度为目的的城镇基础设备建造投资。

13生态资本效率提高是生态资本投资的首要目的

生态资本效率意味着产出和投入之比值,代表生态资本符合人们需要的效率,可以看成单位生态资本效率能收获的物质资本服务数量。社会经济进步下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张致使许多地域的经济规模即将超过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所以必须在经济体系产出和消耗的过程中一直思考怎样用最少量的生态资本换取最大量的物质资本。所以,人类和大自然通过物质交换应该要维持在对方可接受的空间内。物质资本的产生是以生态资本的减少为前提,如果要确保生态资本能够不间断供应,就应该开展生态资本的人为投资。如今,人们可以使用的生态资本总量逐渐减少,增加生态资本存量已经不能单单利用生态资本投资的做法,生态资本的效率显示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所以,提高生态资本效率是经济绿色转型的本质,形成一种以生态资本效率高、生态资本耗费低为终极目标的经济增长模式。

2经济绿色转型和生态资本运营

当前,对于生态资源的减少、生态环境的恶化,应该立刻在现存的资源及环境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经济绿色转型。这要求在经济增长时,要保证效益均衡、发展持续稳定。经济绿色发展作为一类新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可以保证人与大自然在协调的状态下共存,禁止对生态资源的无限度获取,并保证生态资源可以不断供应,促进经济的发展,做到两全其美。如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对生态资本的大量损耗、投入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而且,一些企业在生产中缺少独立创新能力,要依靠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施的引入,位于生产链的基层,而且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生产的成本,对经济绿色转型产生阻碍。于是,需要将生态资本作为基本及前提,人力资本作为主干和关键,物质资本作为支柱和条件,社会资本作为保证和增援,在所有因素良好合作下将经济增长模式转化,创设便于增加内部需求、协调整体结构、调高生产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此外,应该理解经济绿色转型和生态资本两者间的联系,把生态资本和自然环境实施资本性的转化,将人类与大自然协调共同发展的生态理念当作进行保护生态的基本国策以及施行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策略的首要思想,用最少的生态资本为代价,获得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科学、健康的发展。

3结论

在高资本消耗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发展模式下,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能源和资源的损耗,长此以往,生态资本很快将会不复存在。近年来,过度的资本消耗使生态资源以及自然环境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如若资源发生短缺,会径直增加经济成本,于是会施压于生态环境,并且限制经济的增长。所以,应尽快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持续更新观念,尝试把握人类与大自然两者间的平衡,完善保护环境、恢复生态的制度,增加生态资本的存量。并且,进行经济绿色转型,在绿色、可循环过程中减小生产资本的损耗,保护生态资本,使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德凤,臧正,孙才志,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中国绿色经济转型预测分析[J].生态学报,2014(23):7137-7147

[2]诸大建绿色经济新理念及中国开展绿色经济研究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40-47

第6篇: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征求梳理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推进保障住房建设力度,完善制度,扎实做好保障房分配和管理工作。

2、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公开,严格依法行政。

3、做好物业管理有关事项向各区移交工作,进一步强化监督、指导,提高我市物业管理水平。。

4、加快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5、在2011年综合整治效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老城区综合整治工作。

6、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促转型、树形象”主题活动,进一步创新工作服务机制,加强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效能观念,提高服务意识,为民分忧,为企业解难。

7、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8、增强节能意识,减少、制止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9、深入开展“一迎双争”活动,加强队伍建设,建议领导班子加强学习,经常深入基层,明确工作思路,开拓创新工作。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管机制,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工作。

2011年我们提前开展保障房建设的任务分解和选址,提前办理项目的手续。今年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盯住开工率、竣工率,正排工序,倒排工期,将工程进度分解到月,细化到周,坚持“一月一报告、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督查”,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整体推进的调度机制。在建设推进的过程中,会同市纪检监察部门启动约谈问责机制,对督查存在问题下发督办通知书,加大质量巡查和监督检查力度,严把建筑材料关、施工工序检查关、竣工验收关。开展监理单位专项检查,从规范程序、明确责任、过程控制等方面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确保保障房建成“放心房”。

在保障房的分配管理上,加强制度建设,机制规范,确保保障房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自下而上建立“三级审核、三榜公示、三次入户”机制,适时开展保障对象年度复核和入户调查工作,全过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并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推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积极探索保障房管理新机制。保证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后期管养、安保,采取招标方式选聘专业的物业管理企业,对保障性住房小区实行高标准的物业管理服务。有效地破解管理难题。

(二)坚持政务信息公开,严格依法行政。

房地产管理牵系群众切身利益,随着房地产业发展的加快,房地产管理是否公开公平公正,是社会关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进一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各种房地产行政和执法行为的规范。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每年执法人员都要在省建设厅统一安排下,参加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同时要求全部执证上岗。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人民法院、纪检监察、审计、法制、群众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的监督,严格工作纪律,加大力度落实行政过错追究制。同时通过媒体、房地产门户网站等形式,全面、及时、准确向公众公开各类房地产管理、服务信息,坚持执政为民,使此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三)强化物业管理的监督指导,切实做好物业管理有关事项向各区移交工作。

为规范物业管理的层级管理,把物业管理有关事项向各区进行移交,做到居民参与,社区参与,使物业管理走规范化、社会化,为提高我市物业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指导,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招投标行为,加强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完善物业服务企业诚信档案及准入、退出制度,引导企业在退出物业服务项目时严格履行规定的程序和相应职责,对业主投诉多、管理水平低、社会形象差的企业坚决清理出局。支持管理规范、服务优良、有实力的物业服务企业升级,积极开展物业行业的推优、评先工作。支持管理规范、服务优良、有实力的物业服务企业升级,树立行业新品牌、新形象,努力使我市物业管理上新台阶。

(四)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网上业务办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在已建成的7个房地产管理子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全部18个子系统,并投入运行,有效加强各类业务办理的衔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我们将抓紧建立统一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加强内网和外网建设,整合局属各单位的业务信息,通过网站,有效加强各类业务办理的衔接,减少中间环节,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行业形象。

(五)做好城市住宅区综合整治工作。

为完善老城区功能,2011年通过对任圩、东街道、相南等9个办事处辖区的75个老旧小区的规划设计、项目招投标、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线缆整治标准定稿、工程验收、复验等工作,完成了道路硬化、小区环境美化、绿化、亮化、全民健身和规范化综合整治的“六项工程”,达到了小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规范、居住安全的宜居目标。2012年将按照老城区综合整治的要求,完成纺织小区、口子等5个老城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工作。

(六)结合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促转型”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逐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强化服务转型发展理念。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效能建设的要求,局中层以上干部和机关全体人员要带头学习,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学习,印发专题学习笔记本,通过学习教育,促使全体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推动转型发展各项任务和局各项中心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转变工作作风,提振转型发展精气神。在工作中大力弘扬“敢想、敢干、快干”精神,切实解决单位内存在的“庸、懒、散、软”问题。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查找和剖析自身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抓好整改落实。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转型发展提速增效。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建立以服务窗口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精简申报材料,提高现场办结率。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为转型发展保驾护航。局纪检监察要加强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局中心工作、目标任务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围绕实施“2256”工程、推进城市转型、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开展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建立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明查暗访,重点检查各单位和科室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对违反规定、阻碍转型发展的典型公开曝光,快速查处。五是强化绩效管理考评,为转型发展激发动力。认真抓好绩效管理工作,研究制定绩效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全局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绩效考评办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的原则,重点考评贯彻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完成局年度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维护群众利益、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效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强化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建立绩效考评奖惩机制,把绩效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各单位、科室干部、工作人员的重要依据,与干部提拔使用、评先评优、奖励惩处挂钩。

(七)坚持规范创新,有效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交易、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等各相关行业的发展、壮大,对行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坚持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和中介机构等进行动态管理,坚持和完善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开发项目资本金、开发企业调度会、从业人员培训等十余项行业管理制度,整个房地产行业管理日趋规范。与此同时,我们针对行业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力求创新和突破。

(八)加强用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

加强机关精细化和用能管理,增强节能意识,减少、制止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降低空调用电负荷、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节约照明用电等方式,加强节约用电。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定期检查更换老化的供水管线,防止跑冒滴漏,节约用水。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执行公车使用批准和登记制度,合理安排出车任务和行驶路线,减少单车出驶次数,节约车辆用油,提高使用效率,促进局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第7篇: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资源枯竭;矿业废弃地;转型期

根据我国矿业协会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以矿业为经济支柱的城市共有近400个。其中,发展阶段占20%,成熟阶段的资源城市占68%,衰退阶段的城市占12%。其具体表现为,目前为止有48个左右的矿业城市正处于资源即将枯竭的状态。将会有450个左右的开采点即将关闭,300万左右的职工被迫失业,近千万职工的家庭受到影响。我国所面临的这种情况在国际上并不少见。

全球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存在其普遍性。其周期规律表现为,普遍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开发阶段、发展阶段、高峰阶段、衰退阶段和转型阶段。尤其以石油、矿业等不可再生能源为经济支柱的工业城市表现最为突出。由此所引发的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等问题,是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一、矿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24年为止我国将会有30%以上的矿业城市进入衰退阶段。因此,城市转型的问题刻不容缓。这里我们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所在:

1、矿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环境问题

首先是环境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矿产资源的开采对生态环境有严重的影响。因为,煤炭在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疏干水、矿坑水、废矿石淋溶水、选矿废弃水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含有毒性和放射性,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雨水、地表水或地下水等水体污染。同时,还会随着下雨和地表径流等方式造成土壤的污染,如破坏土壤酸碱度、重金属含量超标、有机物减少等等。此外,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山会随着风力的运动扬尘或自燃,造成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增多,降低空气质量。在地质破坏方面,地下开采产生的采煤塌陷地将不能用于建筑用地,同时对农田的种植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露天采煤造成的山体容易造成山体滑坡。

2、矿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问题

其次是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下,增加了土地治理和利用的费用,严重制约了资源型枯竭城市及其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由于部分煤矿资源的开采殆尽;以及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影响,煤价价格不断走低。依靠煤炭资源为经济支柱的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强烈打击。

3、矿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问题

最后,是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地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反馈的关系。煤炭这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殆尽,导致大量的矿业开采点的关闭,失业人口增多。而由于这类城市往往产业结构不均衡,城市转型面临的困难更多,导致失业职工再就业难度增加。尤其是年龄层在40―55岁之间的失业工人,受教育程度较低、身体素质较差,可就业工作范围受限。因此,增加了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研发新能源,改善城市产业结构,顺利进入并过渡到城市的转型阶段,对于目前煤炭枯竭型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极为重要。

二、已出台实施的政策和现状分析

为了解决由于矿业资源枯竭来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

由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工经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的首部工业化蓝皮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也表明:截止到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将会由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开始逐步迈进后工业化阶段。在此期间,矿业资源型城市表现出的问题更为严重。比如: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导致的经济结构单一、采煤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城市扩张的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

2007年《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环境整治、环保监管和生态保护。尤其是把主要力量集中在因煤炭开采导致的采煤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和再利用上。意见中要求:“2010年前,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2015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风井风源热泵项目、热水综合节能改造技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方案实施后,相对减轻了部分城市对于传统能源需求的压力。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明确要求:“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加快闭坑矿山、采煤塌陷、挖损压占等废弃土地的复垦,立足优先农业利用、鼓励多用途使用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安排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规模和时序。组织实施土地复垦重大工程。到2010年和2020年,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17万公顷(255万亩)和46万公顷(690万亩)。”

然而,通过对2003年3月,国土资源部颁布了《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和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 (2011―2015)》这两份文件的比对发现,虽然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整治效果初见成效,但力度还远远不够。前者指出,“全国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废弃的土地约400万公顷(6000万亩),复垦可补充耕地的潜力约153.33万公顷(2300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11%。”而后者指出:“基于实施《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 年)》的基础上,全国复垦了15%的工矿废弃地。”“土地复垦补充耕地潜力约为 360万 公顷(5400万亩),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等煤炭资源开发集中的省份。全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可整治规模约为50万公顷(750万亩),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由此可见,虽然近十多年来,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矿业废弃地的整治和再利用,总共复垦了15%的工矿废弃地。但是可补充耕地潜力的面积不降反升,增加到了原来的近2.5倍。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工业废弃地的增加速度。

原因在于,矿业资源型城市的不可再生资源储量逐年递减,许多矿井开采殆尽后被关闭。以典型的徐州为例, 2010―2014年期间,徐州矿务集团共关闭的矿井总数达11口,占到了其矿井总数的一半以上,有14754.4亩土地闲置,废弃工业广场用地总量达到总用地的44.3%。此外,自矿业开采以来,废弃地的位置原本多位于城市边缘甚至是偏远地区。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扩张,矿业废弃地正逐渐被纳入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一部分。

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关键点在于如何再利用矿业废弃地,改善自然环境和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矿业资源枯竭型城市废弃地问题的具体分析

结合以往改造和发展的情况,矿业废弃地的再利用规划仍存在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其一,是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的实施对象较为片面。在具体改造实施过程中,一般是针对距离城市较近的矿区废弃地或塌陷地中的某一地块进行重点的修复和再利用。不仅,距离城市较远的废弃地被重视度不高。而且,较少真正从整体和发展中的规划角度来具体执行对废弃地的治理和再利用。

其二,由于矿业开采造成的废弃地,再利用方式较为单一。从国内现有的矿业废弃地再利用方式来看主要分为两种方式:距离城市较近的矿业废弃地或塌陷地进行生态修复,多建设成满足城市绿化需求的公园;距离城市较远的区域则选择土地复垦重新作为农田或鱼塘使用。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其三,矿业废弃地的改造过程中,缺乏对工业文化遗产美学上的评估和保护。城市工业化进程中遗留下的工业产物是每个城市工业文明史的见证,具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工业文化遗产的评估和保护方面我们仍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以上整理研究表明,我国矿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和矿业废弃地的再利用问题依然不容乐观。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具体规划实施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重视并继续对矿业废弃地再利用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工作推进,对于矿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而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并且对提高城市空间格局的合理发展、生态系统的改善以及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抚英.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M],2009:34-36.

[2] 王建国,蒋楠.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工业遗产,2006(8):8-11.

[3] 尹德涛,南忠仁,金成洙.矿区生态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地理科学,2004(4):238-244.

[4] 王慎敏,金晓斌,周寅康,张伟.基于GIS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研究[J].地理科学,2008(4):195-199.

[5]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2007

[6] 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2007

[7]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8

[8] 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2003

第8篇: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河南省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一、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省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三次产业比例趋于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第二产业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的比重也日益上升;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效果较为明显。特别是在工业领域,河南省在改造升级冶金、轻纺、化工、能源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行业也在日益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分布逐步由分散向聚集转变,产业聚集效应明显。自2013年以来,在省政府的推动下,河南省先后创建了180多个产业聚集区,产业集聚区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对全省的贡献率日益增加。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体系完善,但是缺乏竞争力强的产业。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河南省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日益凸显。据近年来的调查资料显示,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基本维持在11%左右,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得不到体现,农业机械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依然较低;从工业化来看,工业已经成为拉动河南省经济成长的首要部门,但是主导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过于依赖传统能源原材料行业的特点比较突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步增大,但是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过大,新型服务业过少,内在水平依然停留在较低水平。

2.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河南省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工业,例如,采掘业、基础产业,以及与农业相关的食品加工制造业,这些优势工业主要集中于上游产业,特别是能源开采、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煤油化工等工业类型中占据着主要优势。在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前,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资源密集型和生产低附加价值产品为主的工业部门增长极为迅速,但是,进入2010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这些产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据近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的钢铁、水泥、煤化工等行业的现有产能已分别超过市场需求的28.6%、40.7%、30%,电解铝、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行I产能过剩以及重复建设问题也比较严重。这些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的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困扰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

3.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聚集效应不强。相关研究表明,在一个经济体中,生产要素资源在各种类型企业之间的配置比例对经济活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过于分散的资源配置将难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河南省资源配置过度偏向于大型国有企业,造成产业链各环节无法良好衔接,产业竞争活力下降。一方面,这些企业大多数属于依赖资源的重化工业以及资源型企业,具有资源密集和资金密集的双重特征,占据了大量的资源的同时生产效益不高。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各类企业由于政策等各种原因,整个各种资源能力较弱,难以发展壮大。这种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是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

(一)中部地区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

始于美国的环球金融危机给全世界经济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随着美国以及欧洲国家经济的相继衰退,以往我国东南沿海依靠加工输出欧洲以及美国市场的生产模式不复存在。而对相关企业来说一条很重要的出路便是国内市场,如何在国内市场实现产业转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一个新的局势。而河南省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是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之一。河南省可以利用这一机遇,充分吸纳我国东南沿海向内陆产业转移的优质技术,资本,以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为中国提供了新的国际合作框架,同时也为国内各省市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国内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有待完善,并且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与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河南省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工业产业过剩问题比较突出,河南省可以利用这些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加速优质产能过剩产业“走出去”。此外,“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促进要素和资源的重新整合和优化流动,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且通过过剩产业的“走出去”,把释放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将提高河南省高附加价值相关产业的产值,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发展。

(三)河南省独特的区位优势

在“一带一路”布局中,河南省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其省会郑州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中欧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城市,更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随着郑州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和郑州航空港区的加速建设,郑州市的地理优势必将更加突出。并且,“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使我国的开放格局由过去向东开放为主,转变成为向东向西的双向开放。河南省可借其独特的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把过剩产能向西部地区转移,将过剩产能转化成新的投资,这些都将为河南省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三、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分析

在新常态下,“一路一带”战略以及中部地区承接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为河南省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如何把握这些机遇,加快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对河南省今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消化过剩产能

对于我省的产能过剩问题,一方面可以利用“走出去”战略来化解,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注意到通过“内化”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过去几年,我省在高速公路,铁路,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我省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还没有完善。“内涝”证明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不够完备;雾霾证明我们的坏境投资不到位;轨道交通的便利程度也远远没有达到发展国家的水平。所以从今往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我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在要追求“量”,更应该从“质”上下功夫。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一方面可以提升我省产业聚集效应,另一方面也会消化一部分“过剩产能”,从而加快我省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抓住机遇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培育主导产业

在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摒弃以往的大而全,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强的产业发展路线,产业的发展要有所侧重。第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改造升级河南省本土优势的产业。第二,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利用开放平台加强本土优势资源的“走出去”;第三,利用“一带一路”以及中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特别是培育战略性主导产业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极其重要,他不仅能够提升本地区产业聚集能力,而且主导产业形成经济的增长极后对本地区整个产业的发展都能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河南省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地理及传统优势,促进诸如物流服务,商品交易服务等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一方面,企业是否参与产业转型升级,参与到何种程度,都由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来决定。另一方面,政府的产业经济政策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虽然在各个层面上制定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但是由于地方政府的执行原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上世纪末,我国进行了政府部门的经济分权改革,这一改革使得地方各级政府具有了干预经济和参与市场交易的双重自的同时,也使各级政府部门成为了具有自身利益追求的利益主体,在很多情况下地方政府在往往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这一结果往往这会造成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方执行之间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要想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地方政府要统筹做好长远的规划,而不能以眼前自身的利益来制定本地区的产业政策。特别是在我省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中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做好“引进来”和“做出去”的战略部署,一方面把我省的产能过剩积极向西部以及“一带一路”国家转移,另一方面,要为准备引进相关产业,特别是培育主导产业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并制定与之对应的产业补贴和税收政策,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

⒖嘉南

[1]高霞.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2).

[2]张婷玉.“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河南省促进产业升级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5).

[3]赛妮.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

第9篇:能源转型存在的问题范文

1.1煤炭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

在煤炭开采和加工洗选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矸石、矿井水、瓦斯等伴生资源。这些伴生资源具有很高的自身价值,合理利用煤炭伴生资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极大提高社会效益。2010年我国矿井水综合利用率59%、煤矸石综合利用率61%、瓦斯综合抽采利用率38.5%,远低于其它先进产煤国家。我国每年无偿排放矿井水21亿m3,处理后可以满足9000万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或66万hm2农田灌溉用水;年排放煤矸石2.4亿t,相当于6000万t标准煤发热量,可满足3500万kW的电力装机需求。在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节能减排任务异常严峻的背景下,提高煤炭伴生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煤炭大量开采造成矿井采空区地表塌陷和地下水破坏,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栖息环境。针对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我国长期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造成企业在煤炭开发过程中重生产、轻治理,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据统计,我国煤炭开采万吨煤造成土地塌陷面积平均0.20~0.33hm2,每年因采煤破坏土地以3~4万hm2递增,至2010年底,全国采煤塌陷面积能源技术与管理累计达55~60万hm2,由土地塌陷诱发滑坡、水土流失、建筑物塌陷和迁村移民等一系列生态与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破坏地下水资源,打乱地下水秩序,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恶化水系生态环境,使矿区干旱缺水局面更加严重,加剧土地荒漠化。据统计,山西省吨煤开采排放矿井水0.87t,每年因采煤破坏地下水4.2亿m3,而全国采煤破坏排放地下水约60亿m3/a。

1.3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我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是长期制约我国煤炭行业健康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我国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百万吨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约20%。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2000年的5.71下降到2011年的0.564,下降了90%,但仍远远大于其他主要产煤国家。据统计,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42.2倍,南非的14.8倍,印度的7.7倍、波兰的7.0倍、俄罗斯的6.2倍。我国煤矿安全问题突出既有煤炭产量大、煤炭地质条件和自然禀赋差、高瓦斯矿井多等客观因素,也有管理体制上的因素和技术上的因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不足和安全生产意识的淡薄。切实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是今后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

2转型方向

未来,我国煤炭企业将改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深度高效开发为主线,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统筹区域经济与煤炭发展,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煤炭开发,统筹煤炭生产、转化与输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概括为“:安全高效、优质集约、循环发展、环境友好”。安全高效:建立健全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素质和水平;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科学确定建井规模,推进煤炭规模化开发;合理布置采煤工作面,优化采煤工艺和方法;依靠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煤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构建安全、高产、高效矿井。优质集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煤炭洗选比例,优化煤炭产品结构;根据煤种煤质,宜电则电,宜化则化,进行煤炭深度转化,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加强资源管理,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强化节能管理,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降低企业生产综合能耗。循环发展: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目标,加大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力度,提高瓦斯抽采利用率,培育煤层气产业;提高煤炭洗选比率,以洗选副产品为主要燃料发展煤矸石发电,利用掘进矸石、粉煤灰和炉渣发展建材,构建煤-电-材产业链;加大矿井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力度,提高污水重复利用率;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环境友好:以清洁生产、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为重点,加强矿区环境保护,促进矿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矿区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积极引进和推广煤炭的绿色开采和清洁利用技术,在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强矿区三废治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余热的梯级利用水平,不断改善矿区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积极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方案,对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及时进行治理。

3评价指标体系设

科学设计评价煤炭企业转型成效的指标体系,实现对企业发展的动态跟踪和考核,从而发现企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保障我国煤炭企业发展方式顺利转型至关重

3.1设计原则

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对我国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内涵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反映,包括经济效益、生产效率、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维度,从而从不同角度对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成效进行全面、综合地考核和评价。系统性原则———煤炭企业通过生产活动向环境获取能源,又通过生产和消费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而资源和环境质量状况又影响着人们的获取与排放,这些活动构成了煤炭企业发展的四大系统即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指标体系设计必须将四个系统看作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设立一系列指标,考察煤炭企业是否达到四个系统的相互协调,衡量协调发展的程度,从而综合反映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成效。代表性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不仅需要反映企业转型发展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针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某一纬度,拥有若干可以选取的表征指标构成,但其具有的重要性和代表性不同,要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认可度和说服力较强的表征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可测性原则———指标体系指标含义明确,计算指标所需的数据资料便于收集、计算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对于既可用定量指标又可用定性指标表征的情况尽可能选择定量指标,对于难以量化的定性指标,需通过专家综合评价确定指标取值。可比性原则———指标的确定应该满足可比性的原则,即具有相同的计量范围、计量口径和计量方法,指标取值宜采用相对值,尽可能不采用绝对值;指标评价标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设置客观、公平的评判标准。

3.2指标体系设计

3.2.1建立指标项系统根据煤炭企业发展转型方向,设置了4个一级指标(Ai),每个一级指标又分解为若干二级指标(aij)。最终形成评价指标项系统如表1所示。3.2.2确定权重系数根据每个指标项在评价指标系统中的重要程度,设置相应的权重系数(Wij、Mi)。它表示在其它指标项不变的情况下,这一指标项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每个指标项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各指标项的权重系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规定。3.2.3划分等级与标准评价过程中,需要采用等级划分的方法对指标进行量化。而等级的划分就必须设计一个比较基准———评价标准(Tij)。文章采用数值计算和文字描述两种方式对煤炭企业转型指标评价标准进行设置。对于可以进行测算的定量数值指标,可以设置一值域,凡进入该值域则可归属到某一等级之中,并赋给每个等级的分值;对于非数据性的描述指标,可采用文字描述对每个不同要素进行等级划分,并赋给每个等级的分值。

4说明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判断煤炭企业的转型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企业发展需要关注和改善的重点。值得说明的是,该评价体系的指标及指标判断标准的设置并非绝对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可以增加或减少指标数量,修改指标判定标准。例如内蒙古地质条件好,适合采用自动化机械装备,所以相对于南方地质条件差的地方,“机械化水平”指标的评价标准就应该高一些。

5政策建议

企业是市场主体中最基本单位,以逐利为基本动机,任由发展,企业会只关心内部成本,而忽视外部成本,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对于煤炭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需要制定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规范、引导企业转型发展,使之由外部被动型变为企业内在的发展要求,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5.1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改革完善矿业权出让方式,采用“招拍挂”的市场方式直接出让采矿权。对于以前靠行政划拨无偿取得的矿业权的企业,按照有偿使用原则,一律补缴矿业权价款[4]。

5.2提高煤炭企业办矿标准

新井建设将以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优先建设露天煤矿、特大型矿井,采用先进技术装备,设计和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对具备条件的老矿井,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进现有矿井的技术改造和升级;结合各地实际,完善小煤矿退出机制,继续淘汰落后产能。

5.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提高煤矿企业安全投入标准,加强对安全费用的足额提取与使用监管力度;奖优罚劣,把安全生产指标作为考核企业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监管,加大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力度。

5.4鼓励企业加强节能管理

制定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节能技术、工艺的创新研究,鼓励企业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投入,鼓励企业节能技术和设备的运用及改造;制定具体的节能考核指标,把节能指标完成情况纳入企业业绩考核和行业评先树优的基本条件,将节能降耗指标纳入企业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5.5推进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

鼓励支持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积极配套建设相关服务设施,使矿区循环经济融入到城市大循环之中;在项目审批、融资信贷、产品价格、财政补贴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支持煤炭企业提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发展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根据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矿井水、煤矸石、瓦斯等伴生资源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考核指标。

5.6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按照“谁开发谁收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和受益主体;提高对煤炭开采中环保基金的征收比例,保证提取足额的环保治理资金,加强对环保基金支出和使用的监管,确保基金使用落到实处,保证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理和修复;加强“三废”排放管理,推动矿区内锅炉脱硫技术改造,实现矿区污水集中处理,全部达标排放,对未利用的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采取保护措施,避免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5.7积极探索建立职工利益和企业效益的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