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社交媒体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仅仅只有7%的企业觉得业绩会下滑,打算裁员的公司只有3%。企业家们通常认为当地的经济状况比国家的总体状况要好。
这些还不是全部,在最近一次的Kauffman调查中,45%的商家相信消费者的需求将会在2013年得到增长。消费者正逐步摆脱了他们的债务,房市情况得到改善,就连求职市场也显现出了一副复苏的迹象。随着大量之前被抑制的对住房、旅行、个人服务需求的释放,那些勇于竞争的小型企业将会得到大量的机会。
与往常一样,技术发展的趋势将决定哪些生意会大发异彩。这就是我们接下来所要了解的:
1)台式电脑的死亡?移动设备将继续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如上文所说,The Mobility Edge的一份报告表明36%的小型企业IT经理表示他们的一些员工已经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替代了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电脑。还有20%的经理们预测在2014年将会有更多的员工这么做。到那时候用平板电脑工作的人将会增长117%,而用智能手机工作的人会增加33%。小型企业应该挖掘移动设备的潜力以使得工作更加的高效与便捷。
2)理解你选择的技术将会非常关键。当小型企业意识到科技能给他们带来机会的时候,他们也常常会对如何实施它们而感到不知所措。根据Techaisle study的报道,54%的中小型企业表示最近三年他们在科技上的“痛处”正变得越来越多,最让他们感到迷惑的就是云计算、虚拟化、商业智能、远程管理服务以及市场自动化。
3)对人才的争夺会更加激烈。与大公司的薪水、津贴相竞争对小型企业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这在2013年只会变得更加艰难。因为员工都希望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对技术专家来说尤为如此。所以小型企业必须要找到满足自己技术需求的办法。
4)外包将成为一个更好的选择。企业将更容易招聘到自由职业者与合同工。MBO Partner的一份年报预测,独立工作者的数量在未来的五年内将会从1700万增长到2300万。这将使得企业更容易招聘到短期内需要的人才。
5)SoLoMo主宰购物。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英文合称SoLoMo)正在成为购物的标准方式。人们在他们的移动设备上购物;用他们的手机来比较商品的价钱;用本地搜索来寻找商店;用社交媒体寻找产品。在Advertiseing Research Foundation的最新调查中,将近三分之一的购物者表示社交媒体会影响他们对品牌的选择,同时YP的调查表示40%的消费者每天都会用本地搜索。确保你的网站适合移动浏览且推出一个移动应用(如果可以的话)是你在2013年最最需要做的事。
6)与00后以以及他们的母亲建立联系变得越发重要了。许多消费行为的改变是由两个关键的消费者群体造成的:00后和妈妈们。两个群体的人都通过他们朋友的社交意见而联系紧密,他们也不会羞于分享关于你线上商务的看法。在2013年,监视与回应网上那些与自身相关的评论将变得比以往都重要。
拥抱数码革命的老牌时装屋
在众多大牌奢侈品中Burberry可谓当之无愧的激进派。早于2009年,Burberry就推出向品牌经典标志风衣致敬的社交网站平台artofthetrench.com。创意总监Christopher Bailey表示,“Artofthetrench.com歌颂我们标志性的风衣: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外衣的故事,或许是首次邂逅一件外衣的故事;我喜欢这个主意,让来自世界每个角落的人都可以分享自己与其风衣的故事和图像,以及对于Burberry风衣和穿上它的不同看法。”而网站浏览者除了能选出最喜爱的相片评论,还能转载至其社交网站(包括Facebook和Twitter)分享观点,甚至可将精选相片上传至网站,共建一个全球性的反映个人风衣风格的图像库。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性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展示得一览无遗。
从数字互动宣传到T台时装秀现场直播,再到运用全新技术打造全球性“零售剧场”环境以及各种创新的社交媒介活动,Burberry在社交媒体和电子媒介的探索之路上高歌猛进。在Facebook上,Burberry已经拥有1000多万粉丝,Twitter上的粉丝也达到70万。Burberry的试水经验引得其他大牌纷纷效仿。Dior在中国的开心网上进行了全球广告中国首发,就吸引了超过63万用户访问;甚至在苹果的App Store里,用户已经可以下载Gucci、Valentino、CHANEL、Tiffany等品牌的应用软件。
诱人而危险的“双刃剑”
通过社交媒体的极速传播,奢侈品牌的公众认知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这把“双刃剑”可以通过短时间内“刷屏”达到宣传品牌的效果,同时也可能因为一条负面消息瞬间让公司深陷舆论漩涡。最显著的反面教材当属Dior前创意总监约翰·加利亚诺辱骂犹太夫妇被捕事件,该则负面消息在Twitter上掀起网友1.6万次的大讨论,对品牌的危机公关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此外,社交媒体之于奢侈品牌的作用,除了在“叫好”之余,是否能够“叫座”?为奢侈品带来实际的销售和盈利,才是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社交媒体与电子商务(E-Commerce)的结合也将成为奢侈品营销新一轮的进化趋势。Facebook这一社交媒体巨头寻求全新收益来源的诉求可以作为最佳佐证,尤其是在今年5月首次公开募股的结果难如人意之时。该公司决定开始针对原来向品牌提供的免费服务进行收费。商户若继续使用Facebook服务,则必须购买广告,换言之,这一举措也开放了商户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易渠道。
然而对于Facebook试水电子商务的举动,不少品牌持质疑态度。他们认为Facebook有很多渠道可以盈利,但电子商务的前景并不乐观。众所周知,几乎没有人会在点击了“喜欢”按键后还会去访问粉丝主页。社交网络链接在增加访问量上的作用上已十分有限,更不用说实际的盈利可能性。在媒体平台不断探索盈利模式的同时,品牌们对于社交媒体所提供的商务平台也各有评论,褒贬不一。Nordstrom去年在Facebook上尝试了短期的限定范围商务测试。
社交媒体作为新媒体技术的重要形式和现代网络信息交流平台,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引起信息传播巨大变革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组织和个人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方式,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所倚重的媒体形式和重要工具。公共档案机构兼有社会性和文化性的特质,它和政务信息、历史文化等公共信息不仅密切相关,甚至于共同存在,是现代社会一种不可或缺的信息源。社交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管理工具,对于公共档案机构的影响颇深。
美国国家档案馆(The U.S.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NARA)社交媒体的应用已逐步形成完整的网络,深入到国家档案馆以及联邦政府文件档案工作的各个角落。其在2010年12月8日就已经了《SocialMediaStrategy》(社交媒体战略),宏观指导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应用。
二、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战略
(一)美国国家档案馆NARA与社交媒体
NARA是联邦政府档案工作行政管理的领导中心和最高管理机构,不仅直接管辖档案馆及地区分馆、联邦文件中心和总统图书馆,而且依法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家档案文件管理规定、标准,对联邦政府机关及白宫等机构的文件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1]
社交媒体是用来定义和描述通过Web技术在网络上进行的社交互动和用户信息集成的术语。个人或是组织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信息的创建,编辑,评论和共享。社交媒体是人们用来分享意见、观点及经验的工具和平台。社交媒体和一般的社会大众媒体最显著的不同是,让用户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和编辑能力,自行集结成某种阅听社群。社会媒体并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包括文本、图像、音乐和视频。流行的社会媒体传播介质包括了blog、vlog、pod? cast、wikipedia、facebook、plurk、Twitter、Google+、网络论坛等,某些网站也加入类似功能,例如百度、Yahoo!An? swers、EHow、EzineArticles等。[2]
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DavidS.Ferriero在2012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档案大会上作了题为《NationalArchivesandSocialMedia》(社交媒体世界中的档案馆)[3]的演讲。他的发言中指出:“由于国家档案馆在联邦机构和白宫使用新技术管理档案工作方面负有重要的指导责任,所以国家档案馆应该率先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他希望档案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新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日常的工作,并和美国公众保持联系,这种新技术就是指社交媒体”。截止到2013年5月,NARA已经在13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了至少145个专页和项目(其中不包括OurArchivesWiki和公民档案工作者板块两个项目),是社交媒体应用最为广泛和深入的公共档案馆。
(二)美国国家档案馆NARA的社交媒体战略[4]
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NARA)在2012年8月12日了其媒体战略《SocialMediaStrategy》。NARA认为,社交媒体将有可能改变其机构以及其服务于客户和美国公民的方式。它致力于提高公众的参与和协作,以期待变得更加开放和透明。NARA认为社交媒体工具将帮助它实现这样的使命,更好地保管政府档案,并使得档案信息资源更容易被公众获得和使用。
NARA认为社交媒体就是社区和对话。该机构的社交媒体战略将基于六个核心价值观来促进NARA的转变。其将专注于所希望从事的三个主要的社区:国家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社区,政府社区,公民档案保管员。该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社交媒体的六个核心价值观
《SocialMediaStrategy》的立足依据就是六个核心价值观:一、协作:作为NARA的一员及合作者和公众一起完成国家档案馆的使命。二、领导:领先与政府部门和文化机构。三、倡议:引导充满激情,创新,责任的机构。四、多样性:使NARA成为尊重多样性和所有的声音的伟大场所。五、社区:关心和注重政府社区,公民档案保管员和员工社区。六、开放性:创建一个开放的NARA,表达真实的声音。
2.员工社区内革命性的通信和协作
该战略的目标就是使NARA成为一个伟大的工作场所。NARA将使用社交媒体工具,跨越NARA各级部门提高信息和知识的共享。该战略认为,开放是整个组织集体潜力解锁的钥匙之一;对等通信和交流可能会带来更好的协作,提高效率并减少摩擦。由于有机实践社区的出现和直接可以使信息到达所有工作人员的通讯工具,国家档案馆或者个人都将有机会成为领导者,并影响社区内部的思维。协作网络可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专家或令人惊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该战略将倡导创新的精神,使NARA成为讨论和尝试新事物的安全之所,并采取以下的相关策略:一是授权员工使用社交媒体工具有效地开展工作。二是在NARA内部发展一个精通社交媒体工具的专家领导组。三是实施并鼓励使用社交媒体工具进行协作。四是实施并鼓励使用社交媒体工具进行专业交流。五是实施和鼓励使用社交媒体工具进行信息和状态更新的共享。
3.政府社区
该战略指出,国家档案馆将在政府机构(注重政府社区,包括联邦档案管理者,解密的利益相关者)和公民及对档案利用感兴趣的群体之间引路;将努力使NARA更有高效。政府社区成员的意见,专家咨询,知识将获悉和塑造国家档案馆的行动计划;将信奉、开发和投资新技术以推进国家档案馆的使命,通过促进创新、协作和灵活应用技术,将用较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增加员工的科技知识、积极主动,并成为在社交媒体电子文件管理领域的领导者。国家档案馆将以身作则,为创建和捕获国家档案馆自己活动和工作的社交媒体档案开发最佳实践。相关策略如下:一是创建与政府社区谈话的空间和平台。二是参与联邦档案管理者、解密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公民和关注档案利用的公共团体的在线网络空间和对话。三是开发和演示社交媒体档案管理的最佳实践。四是实施NARA电子文件管理最佳实践。
4.建立和加强我们和研究人员以及公民档案工作者的关系
国家档案馆认为研究人员是令人钦佩的,他们探寻历史线索和追查证据的无畏精神是令人震惊。研究人员通过绘制和连接的历史线索和证据,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告诉公众历史并激励国家档案馆。现在,很多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聚集于NARA和其他档案馆和图书馆的研究之中,他们的故事和贡献将更加有助于凸显政府档案对于国家历史的意义。
公众中许多人是自然的分享者,国家档案馆希望培养这种冲动,并鼓励那些国家档案馆称之为公民档案保管员的研究者。通过绘制档案风景来为研究人员、历史学家、谱学者、教育工作者、学生、志愿者以及公民档案工作者按照其他记录的档案工作者创造导航工具分享者其遇到轨迹及档案信息。国家档案馆希望创造并使这些探路者信息成为标志杆、标签、和故事进行协作的网络空间和平台。所有这些将使得未来的研究更加顺畅并帮助那些还不知晓国家档案馆的历史爱好者获得档案所记录的信息。通过更多的对话来更好地了解历史,寻求交换对国家档案馆之间的见解,从而一起改善高国家的文献遗产的利用状况。相关策略如下:一是参与研究人员、公民档案保管员和潜在的公民档案工作者花费时间的网络空间。二是确保国家档案馆的资源和服务,能够找到和实现共享。三是查找,鼓励和认可公民档案保管员。四是为研究人员、公民档案工作者创造机会和平台来帮助国家档案馆并使他们互相帮助。五是将国家档案馆的目录嵌入社会网络的目录,并邀请公众提供网上信息。六是寻求,鼓励并认可国家档案馆基金会的支持。
(三)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应用
美国国家档案馆在2011年2月了主题为
《Guidanceon Managing Records in Web2.0/SocialMe? dia Platforms》的NARA公告,为国家档案馆及联邦的相关机构利用Web2.0/Social Media Platforms等提供了工作指南。
国家档案馆(NARA)已推出了一些Web2.0技术平台,并与Twitter,YouTube和Facebook和Flick等签署了协议,创建了国家档案馆网站在这些平台上的应用。NARA使用这些工具和网站创造了与公众沟通新方式。其不仅在Blog、Facebook、Twitter等平台上分别建立了数以十计的专业和项目,还在很多文件、图片、视频共享的平台上例如Flickr、Historypin、Youtube等开设了很多项目。
此外,美国国家档案馆还开设立两个最能体现其社交媒体战略核心理念的社交媒体应用板块。
一是Our Archives Wiki(Our Voices Our History? Our National Archives)(我们的档案维基):2011年5月,美国国家档案馆首开先河,开创了自己的“维基人”,“我们的档案维基”。为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家谱学家和档案工作人员提供了有关国家档案馆研究的知识和信息共享空间。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档案馆维基的共建:创建新的或编辑已经存在的关于国家档案馆掌握的历史题材和档案的页面,扩展在线目录的描述,个人转录的文档,添加信息以建立新资源,并将它作为在档案研究中记录有用信息的工作簿,进行相似科目和项目的协同工作。截止到2012年8月,共上传9万余份数字档案复制件到维基百科共享。
二是Citizen Archivist Dashboard(公民档案工作者控制板块):[5]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在2010年5月24日的博客中讲述了一个优秀的公民档案工作者对于发现和保存国家档案的积极努力,并在2010年7月2日的名为“Citizen Archivists Makingan ImpactattheNation? al Archives”的博文中,再次肯定了公民档案工作者在国家档案管理和史料的发现和利用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公民档案项目号召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挖掘“公民档案工作者”的力量。
2011年,美国国家档案馆在网站上专门开辟了“公民档案工作者”板块。任何普通公民都可以:为国家档案馆网站上的档案图片和资料添加标签或者注释;转录网站上的档案,以便与更多的用户更容易地利用(国家档案馆转录试点项目),在档案馆的维基上创建新的网页和编辑现有网页,分享你的研究,扩充在线目录;针对任一历史事件上传相关图像资料;在NARA和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合作中,转录和抄写旧的航海日志、了解过去的天气情况,以期待科学家的气候研究提供帮助;参与国家档案馆旨在激励档案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各种竞赛活动;了解和参与国家档案馆的各种会议、论坛,查找相关活动并发表意见和看法等。
由于使用开源代码与社交媒体平台对接,档案信息同步在多个社交媒体网站上,人们可以使用社交媒体上的功能,自由行使公民档案工作者的权利。从档案网站到社交媒体网站的这一跳转,使关注人群瞬间爆棚,档案文化的传播速度与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正如网站标语所描述的“让所有人与国家档案馆共同分享档案的知识与智慧”。这一开拓性的创举带来了丰硕成果。据美国国家档案馆统计,在网上填写“注释说明”功能正式上线的两周内,许多公民档案工作者为1000多页手稿档案添加了注释。2012年4月,美国国家档案馆第一次面向社会开展调查,以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普查。普查结果显示,网站的访问量已经超过了490万人次。[6]
给宝宝选择的奶粉,从奶源、牧场到工厂的生产,甚至到购买运输过程,无不牵动着家长的心。一个奶粉品牌,如果可以让消费者从更加开放的渠道与品牌进行一系列的“亲密接触”,无疑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品牌的好感度和美誉度。
品质,亲自体验
“体验好奶源玩转新西兰”是雅士利携手腾讯模式重磅打造的项目,2011年是种植养殖加工类游戏,2012年模式升级,变为对抗类游戏“疯狂牧场”。
以时下热门流行的网页游戏形式,与销售相关联的奖励机制和善用社会化媒体平台都是雅士利在这次营销活动中值得借鉴的要点,这其中的关键是激发了用户亲自尝试、体验并分享传播的行为。
在虚拟的雅士利新西兰牧场,用户可以体验亲自种植无污染牧草、饲养健康奶牛、工厂加工的乐趣,同时感受雅士利严格而高品质的生产工艺。在2012年升级版的游戏中,用户用牧草发射的氧气泡攻击细菌,用活力奶牛和雅士利a金装奶粉防御细菌的入侵,在三优宝宝冲刺新西兰游戏中,看到宝宝形象的游戏角色冲向终点的画面,也让妈妈们更加信赖雅士利奶粉的品质。
亲眼见到自己“养成”的植物、动物生长并抵御细菌,带来的成就感和积分机制的激励让妈妈们爱上这款游戏,产生高黏性的互动。不仅如此,活动建立于开放的腾讯社会化媒体平台,用户可以在游戏中免费领取雅士利品牌QQ秀并保存在个人客户端,QQ秀就变成了活动的展示宣传窗口。
活动除可以进行转盘抽奖,还设置了一键进入雅士利官方微博及雅士利商城的按钮,通过腾讯强大的泛关系链效应,丰富、立体地为活动造势及引流的同时,也方便用户直接购买,与线下促销活动同步,直接形成销量转化。
定制,让品牌沉淀
将雅士利品牌及产品进行梯度关卡全面植入,形成雅士利品牌趣味游戏定制营销,连续两年的同主题活动让用户心中形成雅士利品牌印记的相关联想。
“体验好奶源,玩转新西兰”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洞察其最深刻的心理需求,即健康品质奶源地及安全品质生产过程,充分发挥社会化媒体游戏和体验式营销的能量,使活动沉淀为雅士利自有的品牌活动,获得认知增值效应。
其实,在雅士利“玩转新西兰”之前,早有以“开心农场”为代表的社交游戏,而之所以这类社交游戏从热闹喧嚣回归平静,原因就是用户在游戏过程中并没有获得足够多的社交乐趣。如有些用户为了偷菜滥加好友,在好友列表里甚至有一大半都是陌生人。
所以,雅士利细分品牌的目标用户群体,在品牌定制化的社交游戏进行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沉淀下来的品牌理念灌输给用户,提升好感度。此外,好友QQ空间和微博上分享的关于雅士利的信息,更能引起同样是妈妈群体的好友的注意,社交关系链上同群体属性好友的二次传播更能直达目标消费者的内心。
腾讯平台高效的传播速率,用户的关系网中传播路线的纵横交错、并发进行,使得同一条信息有反复出现在受众视野的机会,这就使信息的到达频次显著提高。
体验式营销富有趣味性与真实性,社会化媒体上用户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为这次活动提供UGC素材,这些内容经传播、发酵形成口碑,席卷整个社交网络。
同时,社会化媒体具有双向交互性,可以帮助广告主方便地收集用户的看法、建议,便于针对用户需求改进,为未来的营销活动提供创新素材,达成更好的传播效果。
造势,全媒体火力集中
从2011年“体验好奶源玩转新西兰”共得到403万用户参与、105万次人群由好友间关系链引流而至、高达93亿次的品牌曝光。到2012年6月底,此次活动在腾讯平台上的品牌曝光已超过90亿次,参与人数近500万,线上活动的热度也蔓延到了线下,迅速转化为用户购买行为,直接拉动上千万销售额的增长。这样的效果超出了活动预期。
一、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中职的学生年龄处于最爱玩的时候,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不适合这个年龄的学生,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保证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对课程教学产生了兴趣,主体参与的前提就保证了。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是很多中职学生的愿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大屏幕上具体的画面,不H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还创设了轻松的气氛。举一个例子,在教授《将进酒》这一课时,中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网上寻找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如果有视频也可以找来播放给学生看,创设一个盛唐的情境,让学生站在李白的角度,设想你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会有怎样的感受?接下来再仔细地将每一句诗的意义解释给学生,学生也会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当然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如果只是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那么教学效果将远远低于有交流的课堂,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养成自己思考的习惯,这是学习中很重要的品质。
二、“手机”教学法,扩大学生参与度
很多学生从小就听老师说,上课不准玩手机,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消遣娱乐,打打游戏,聊聊天,看看剧,这是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干的最多的事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弊大于利。但是看问题需要全面,玩手机也拥有优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合理地运用,也会有令人惊喜的好处。举一个实际教学中的例子来说明,教师在向学生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为了引出作者,教师讲了一个“吟诗赴宴”的故事,接下来教师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让学生讲关于苏轼的故事,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于是一下子都不说话了,课堂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样,这时一个学生向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可以“百度”吗?教师说当然可以,教室里面的同学纷纷拿出手机开始“百度”,气氛顿时活跃了不少,接下来就有同学积极地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了,比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乌台诗案等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事实证明,合理地在课堂上运用手机,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社交软件教学法,促进交流与反思
1、1千万的新闻阅读爱好者
在英国热爱新闻的人群有1千万,这些用户消费网络新闻的程度很高,偏富裕,更可能拥有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使用Twitter的一般人的两倍。他们对政治和互联网新闻感兴趣,喜欢阅读高质量的报纸,在过去一周乐意为数字新闻付费的比例也是一般人的两倍。
2、平板新闻阅读量在不到12月内增长了一倍
2011-2012年平板新闻阅读量在欧美等国几乎翻了一倍。
3、多屏用户消费更多的媒体内容
1/3的多屏用户消费的内容多于单屏人群。
4、不同国家传统新闻品牌的优势不同
传统广播和报纸品牌在英国和丹麦比较强势,35%的英国人在过去一周越多过这些报纸品牌的新闻。丹麦人则有54%。而yahoo在美国,巴西和日本更具影响力,社会化媒体在巴西和美国也非常强势。
5、老人喜欢电视,年轻人喜欢互联网
年轻人将互联网作为新闻的主要来源,而老年人多青睐电视
6、人们并不关心看新闻的站点是哪个
在英国16%没注意他们新闻的来源站点,而日本有44%的人不关注新闻的来源。有趣的是很多人说他们倾向于从可信渠道获取新闻,77%的英国和90%的巴西人持同样的看法。
7、英国人阅读新闻不少,但多数对此没有激情
86%英国人声称每天阅读新闻,但1/3的人对新闻不感兴趣。新闻有很多日常的读者,但他们的投入度却不够。而在美国只有76%的人每天阅读新闻,只有29%的人声称对新闻不是很感冒。
8、只依赖传统新闻渠道的英国用户比例只有1/4
英国25%的人表示传统的媒体如新闻和报纸是他们唯一的新闻渠道,20%的人表示这些渠道是他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日本,巴西,美国从网络获取新闻的比例则较高。
9、不同平台的年龄消费差异
10、更老的群体更关注本地新闻
认为本地新闻对他们重要的人群中,年龄在18-24岁的英国人只有25%,而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中有43%有这个看法。
11、英国用户青睐权威新闻渠道
新闻机构的品牌内容是35%的英国人获取新闻的关键入口,而社会化媒体为17%,只有24%的人表示搜索引擎是他们的重要渠道。
12、英国用户对政治和互联网的兴趣高于娱乐
13、不同国家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上分享和评论新闻的比例差异很大
德国,日本和英国人评论社交媒体新闻的比例都不高,美国和巴西高点
在美国,随着以Twitter和Facebook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融入主流社会。并逐渐发展成为可与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相匹敌的互联网基础性应用。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延伸出来的第三方应用引发了全新的社会化商业变革。众包(Crowd Sourcing)、企业2.0(Enterprise2.0)和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social GRM)等商业管理领域的新概念先后问世。
在中国,情况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特点也非常鲜明。随着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巨头先后加入社会化媒体阵营,跨界、开放成为2010年以来的网络最新趋势。一方面。团购的崛起,模糊了社交网站和电子商务的界限;另一方面,各大网站纷纷推出第三方开放应用平台,鼓励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商业创新。
客观来看,社会化商业变革方兴未艾,为企业投身其中开创了大好时机。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社会化媒体,迎接即将到来的社会化商业变革,CIC在2011年推出《从社会化媒体迈向社会化商业》系列白皮书。
该白皮书回溯了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历程、企业对社会化媒体的认识和应用的不同阶段,以及企业对社会化商业的预期,介绍了一些企业通过自觉利用社会化工具、社会化媒体和社会化网络,有规划地整合web2.0技术和互联网空间来重塑其品牌――消费者的沟通关系及其组织管理和商业运作模式的实践与案例。为企业利用“从社会化媒体迈向社会化商业”提供了理念和思维转变的基础。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社会化媒体快速深入的发展,在中国的每个企业和组织的商业模式最终也都将逐步迈入“社会化商业”时代。所有的商业终将成为社会化商业。
蛰伏与成长
所谓社会化媒体,指的是允许用户创造、交流内容并进行互动的在线平台及技术,最常见的形式包括博客、微博、在线觉频、论坛、社交网络等。
在中国,随着近年来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中国网民规模也日益扩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底,互联网用户达到4.57亿人,其中社交网站用户达到2.35亿人,博客用户达到2.94亿人,论坛用户达到1.48亿人,在线视频用户达到2.84亿人。平均每个网民拥有3个社会化媒体身位。
中国的社会化媒体整体格局虽然与国外相似,但也充满了独特性。以社交网站(SNS)为例,国外市场中,Facebook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在中国,则产生了Qzone、开心、人人等大型社交网站,他们之间相互竞争,并拥有不同的用户群体。而且,相比较西方网民,中国的网民更乐于创造和分享内容。知名研究机构Forrester通过对中美网民在线行为比较后发现,创造内容的中国网民比例(44%)明显高于美国(24%)。
事实上,关于中国社会化媒体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94年中国第一个论坛――曙光BBS站的建立,当时正值中国互联网开创和摸索发展道路的初期,十亿人口中只有几千人的互联网用户规模。与中国社会化媒体发展历史相对应的是企业对社会化媒体应用的不断深化和多样化。按照CIC研究报告的界定,可以大致把企业认识和应用的历史分成五个阶段:蛰伏期(1994~2003年),培育期(2004~2006年),成长期(2007~2008年)及爆发期(2009~2010年),以及预示着社会化商业时代即将到来的变革期(social Business)。
在整个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历程中,企业对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也在不断地理解和深化,并扮演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根据CIC的L-K-P模型研究,2008年以前,企业对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领域:
听(Llsten)――聆听网络口碑,通过社会化媒体获取行业资讯,评估品牌网络声誉;
识(Know)――通过网络口碑获取消费者洞察和产品反馈,深入理解网络社区文化:
融(Partlclpate)――融入网络社区,与网民互动,传递品牌心声。
爆发!社会化媒体时代
2009年以后,中国开始迎来社会化媒体的爆发期。先是社交网站热潮迭起,同时伴随视频网站与其他社会化媒体相结合的各类病毒式传播:再是以新浪微博为首的微博类网站崛起,2010年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微博元年:与此同时,团购网站遍地开花;接着又是以街旁,玩转四方等为首的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类网站在互联网领域掀起一阵“签到”(Check in)狂潮。这一轮爆发关键的意义不光在于媒体形式的进一步革新,而是网民更深入地参与,以及伴随着的网民互联网使用习惯的改变。
社交网站(SNS)。社交网站集合了论坛的社区形式以及博客表达自我观点的特性,鼓励用户使用真实姓名来更加有效地与其他用户分享交流。2009年,开心网凭借社交游戏成功切入白领市场:而校内网也改名人人网。将目标受众扩大至年轻白领。随着中国SNS社区的高速发展,营销者开始更多地注意到这类社区。许多品牌、媒体和机构也利用不同方式融入社区和目标受众群体。
微博(Microblog),是微型障客(MicroBlog)的简称,被网友昵称为“围脖”。和传统博客相比,微博更便利、传播更迅速,字数限制在140字之内,方便用户通过电脑、手机等各类平台浏览,信息分享实时传达,并可一键转发。微博的出现拉近了名人与草根的距离。
据2011年2月最新数据统计,新浪,腾讯,搜狐三大门户网站微博的注册用户总和已经超过2亿。其中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1亿,日均微博量达到2500万。
微博的出现使企业获得了一种更加直接与消费者互动的渠道。很多网民感觉在微博上,他们和品牌的对话更像是与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对活。他们的声音能够被品牌直接地聆听到。和几年前企业纷纷开立官方博客相对应,如今企业开通各类官方微博成为了一种新的流行。而这场微博大战中,我们看到了各行各业中的各类企业组织乃至政府机关的身影。
团购。受美国知名团购网站Groupon巨大成功的启发,中国也涌现出一大批与之相仿的网站(例如美团网、拉手网,等等)以满足中国网民的团购需要。这些网站每天提供一笔折扣较大的商品或服务,只要消费者达到所要求的最低消费人数,购买就成功激活。团购网站之所以能在中国火热发展的原因不光是价格的诱惑力,也包括与其他社会化媒体的紧密合作。
团购网站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
商家来说,团购创造了在短期内大幅提升销量的机会,还可以帮助品牌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很多餐馆、摄影棚、宾馆等服务性企业都参与其中,各大知名品牌厂商也以团购为营销革新的新契机,开始尝试社会化购物营销和销售新方式。
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BS)。Foursquare的兴起使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简称LBS)类网站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上成为新客。自2010年以来,中国已有20多家主流LBS。包括街旁,玩转四方,贝多,嘀咕等。2010年10月11日,网易推出LBS产品“网易八方”,成为第一个进军LBS的门户网站;最近,新浪微博也开始推出名为“微领地”的LBS服务。
尽管这个行业才起步,但在社交媒体领域非常活跃的品牌机构已开始尝试与LBS网站合作,虽然这种营销模式还非常新颖,但市场上已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案例。
社会化商业试水
事实上,中国的社会化媒体在经历了2009-2010年的爆发之后,受众变得越来越分散,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戴尔、英特尔等社会化媒体实践的先行企业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应对社会化媒体带来的巨大机会与挑战,建立了社会化媒体聆听中心,有专门的团队负责社会化媒体的战略规划、培训和评估。除了营销、公关和广告,也涉及其他部门。
这些团队的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几项。首先,研发和客服――论坛和点评网站上包含大量的消费者关于品牌和产品的评论和看法,可以为企业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和创意,并帮助改善客户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其次,营销和沟通――SNS、微博、LBS、即时通信的互动性强,覆盖面广,非常适合做各种类型的互动营销和沟通活动,从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第三,销售和广告――电子商务、游戏和视频分享网站可以直接进行线上销售、植入广告或视频广告,能够短时间内快速提升销售水平和品牌知名度;第四,人事和文化――SNS、微博开始成为新的人才招聘渠道,企业不仅能够通过企业活动相关的照片和觉频提升企业文化和公司形象,还能够与潜在人才沟通互动;第五,公关和情报――百科类网站是完美的知识分享平台,博客能够有效传达与业的企业形象。
值得关注的是,从2011年起,各类社会化媒体的跨界整合开始成为一种新的尝试。巨大的商业变革即将来临――社会化媒体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口碑日益提升的重用性不仅通过广告、公关、市场、销售、人力资源以及客户服务改变着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和沟通方式,它也正在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架构。
应该看到,社会化媒体具有很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庞大的活跃用户群、极高的访问率和粘性、详细的用户信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用户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力。虽然现在品牌更多地是把它当成一种新媒体,进行公关和品牌宣传。但是行业的领军者已经开始利用其社会化属性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商业化尝试。
首先,通过运用跨界手段,媒体平台集成其他形式的应用。如淘宝网的SNS应用“淘江湖”、人人网的电子商务服务“人人爱购”、开心网集成开心团购、新浪收购麦考林等。其次,通过建立开放平台,企业可向第三方开放,或与其他平台合作。例如人人网、新浪微博与京东商城等购物网站进行链接,把购物网站上用户的购物信息、评价、推荐等同步到SNS平台之中。
传播视角下的文化软实力
蓬勃发展中的中国话语学
本土化:一个错误的答案
试论中国媒体的贫困报道
再论国际话语权及其提升路径
论“龙”与德文“Drache”
初创期中国电视传播的国际语境
传播学术的主体性:历史与世界视野
刍议德国民众对中国负面看法的原因
新媒介赋权视阈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融合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方法与路径
基于态度理论的国家形象及影响因素研究
理论价值:马尔库塞的传播语言仪式化问题
软实力(SoftPower)概念的跨文化语义分析
论民国时期平津民营报刊营业化转型的局限
网络舆论形成中的社会放大——一个概念框架
中年人QQ使用情况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
传播学学科化的困境: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新媒体的消费主义传播——以淘宝网为例
来华传教士对美国感知中国形象的影响及意义
对“广告社会化”与“社会广告化”的批判分析
前进与后退的伴生:“”时期的中国电视业
《大公报》关于日俄战争的信源选择与报道倾向
基于兴趣的社会交往:同乡社会网络内的交往逻辑
公共政策合法性供给机制的“广场化”与公民性塑造
大众传播行政研究的兴起及其典范化的思想史考察
《密勒氏评论报》专业新闻团队的跨界特征及效用
互联网时代的国家软实力: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
“美丽神话”的电视建构:身体规训与健康风险的遮蔽
大学形象研究的布尔迪厄立场——《国家精英》的启示
“抗战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盟国的媒体交往与宣传合作
后党报群众工作部的历史演变
日本时评的写作与经验——卓南生谈新闻学的教研与实践
中国公益类非政府组织微博研究:基于框架分析的视角
社交媒体与“行动型记者”:基于政治参与视角的考察
无声大众的武器:进步主义“耙粪者”的新闻生产与社会想像
谁是“公众人物”?——重探“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及其后续案件
《大公报》三巨头清末留日史实考——以《官报》所载为中心
“”运动中的政治传播再思考——功能与结构视角下的分析
海外华文报纸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对十份海外华文报纸的实证研究
多元化衍生的失序与规范——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热点议题的特征与变化
卓南生教授谈“从日本南进论系谱看战后日本的东南亚报道与东南亚外交”
“文化帝国主义”过时了吗?——“全球传播时代”的国家、与平等
理解国际传播的双重视界——基于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性分析
社会冲突性事件中的传媒与公共领域建构——以“乌坎事件”新闻报道为例
汉语新闻学的面容、风景及其泥土性——基于大陆“中国新闻史”问题的思考
从“马航失联事件”恐惧奇观看新媒介赋权下的情感话语实践与互联网治理
2009年6月15日下午,美国国务院官员科恩给Twitter的创始人之一杰克多西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要求延迟原定的系统升级,因为这将使得处于骚乱中的伊朗人无法交流有关首都德黑兰示威的消息。《纽约时报》在报道这个消息时评论说:“它表明美国政府承认,一项4年前还不存在的互联网服务有潜力改变一个古老伊斯兰国家的历史。”和纸张、电视的发明一样,如今Twitter、Facebook这些社交媒体的出现正在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与周遭世界发生关联的方式。这些新兴的社交技术将创造哪些价值?未来它将发展成怎样的形态?Twitter全球工程团队副总裁Raffi Krikorian在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上同《第一财经周刊》分享了他的看法。
C: 作为一位工程师,你怎么看当下技术的价值?
K: 我觉得如今技术的价值绝不仅是发明一台炫目新奇的设备,而是应该让人们在忘掉它存在的前提下生活得更好。技术透明化对于社交网络来说尤其重要,如何运用技术便利沟通,同时又不让面对面交流的感受打折扣。我在Twitter负责的是后台架构方面的工作,一般的用户是完全看不到我们付出的这些努力的。我用来激励自己团队的方式是我们要参与一切重大事件的发展进程,无论是美国总统大选,还是日本海啸,我们努力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能了解并参与。这也是一种民主化的体现—世界是平的,人人都可以轻松地和他人平等交流,就像人人生而平等一样。
C: 目前对于所有的社交网络平台来说,在技术方面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K: 首先,是要和用户建立一种关联性。Facebook现在有超过10亿用户,Twitter少一些,大家都需要想办法吸引更多人找到使用价值。当你面对全球的用户,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你需要真正去了解市场到底要什么,如今一切都变化得很快,你可能还需要提前去预测人们将来可能要什么。另外一个所有工程师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花更少的精力做更多事。因为用户数字不断在扩大,平台在变得更复杂,你不可能完全依靠扩大工程师团队来解决问题。如果你还要为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流量高峰制定排班表的话,估计工程师们一整年都不用睡觉了。
C: 和数年前社交网络刚刚起步时相比,整个行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K: 我认为是移动化。4年前,Twitter还只是一个网页,如今一切都变得移动化了。我觉得现在具体的某一个终端已经不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从技术角度,如何在对的时间把对的信息发给对的人才是终极目标。但人们对于手机上的各种通知提醒已经越来越感到疲劳了,因此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必须谨慎,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用户对你的信任度。
C: 如今整个社交平台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未来的社交平台会变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