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融合教育教学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师资格;国考;教育学;课程改革
2013年教师资格国考制度已从试点阶段向全面铺开发展,宣告教师资格“双轨制”的结束,扫清了教师队伍来源多样化的障碍,打破了长期以来师范生自然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格局,是国家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又一项重大举措。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的实施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冲击不言而喻,作为教师教育主干课程之一的教育学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教育学课程如何与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相融合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一、教师资格国考制度背景下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课程目标的不适应。教育学课程目标因定位不清、表述过于笼统、操作性差等弊端而屡遭抨击。具体表现为在目标定位上大而全,期望通过教育学课程的学习来解决未来教师所需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表述上常用“了解”“理解”“掌握”等粗放词汇。这与教师资格国考设置的“指向明确,由点到面”的三级考核指标不匹配。二是课程内容的不适应。教师资格国考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科学素养等4个方面,前3个方面的内容都属于教育学范畴,这部分内容在教育学教学中因见效慢、测量难等原因常常被弱化。而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察虽是教师资格国考的“重头戏”,但也是现行教育学课程内容设置的短板。三是课程实施的不适应。教育学课程实施的手段单一,主要采用讲授法,学生较难有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体验,教师职业理想树立陷入困境。教育学课程实施的内容也严重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学生失去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的“介质”,如部分学生反映一年的教育心理学学习不如一个月实习学到的东西多。可见,教育学课程实施与教师资格考试强调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课程评价的不适应。现行教育学课程在评价内容上存在“重知识,轻实践能力”的倾向,在评价手段上主要采用笔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这与教师资格国考笔试和面试并举,逐年加大“应用性”和“技术性”内容的题目权重,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设置更加灵活多变的题型等一系列举措格格不入。
二、教师资格国考制度下教育学教师应对的实然状况
教师是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在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的倒逼下,教育学教师采用了5种不同的应对方案。一是分离方案。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教师认为,如果完全按照教师资格国考的要求进行教学,势必会削弱大学精神,我们不应将高师院校当成教师职业训练的场所,否则违背了高等教育“高”与“专”的本质特征,导致人的“异化”。教育学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可仍按原先的轨迹运行,这样可让教师放下应付教师资格国考的思想包袱,留给他们更大的创新空间。至于师范生教师资格国考的问题,一方面可交给由学校或社会组织成立的专门的教师资格国考培训机构解决,另一方面可借鉴高中生应对高考的做法,将教育学课程分两段进行,前半段开展素质教育,后半段开展应试教育,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取得“两全其美”的效果。二是改良方案。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教师认为,高等教育不是让人们“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地去追求心中梦想,它是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
面对师范生要参加教师资格国考的现实需求,采用“鸵鸟政策”完全置之不理是对学生未来发展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应当加以防范和摒弃。从目前主客观条件来看,根据教师资格国考要求对教育学课程进行彻底、全盘的改革,时机尚未成熟。一是教育管理层对教育学课改理念更新还需要一个过程;二是教育学教师自身要具备课改的决心和能力;三是教育学课改需要社会舆论和教改经费的支持。所有这些都难以一步到位,因此,最为现实且马上能操作的方案就是,对现有教育学课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进行改良和优化。如,根据教师资格国考要求对教育学课程内容进行删减或扩展,考核时增加实践能力测试的比重,适当增加教育学授课时数等。三是融合方案。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教师认为,分离方案固然不可取,而改良方案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不能给面临教师资格国考的师范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资格国考为教育学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契机,它不仅不会成为一种牵绊,而且是进行教育学课程改革充满新意的乐土。
对教师资格国考这种社会需求进行观照与满足,既是教育学教师责任所在,亦是使教育学课程获得好感和关注的现实路径。教育学教师应有“变”中求生存的勇气与意识,在教师资格国考与现行教育学教学中寻找出共同点,遵循“参照它,不唯它”的原则,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围绕目标融合、内容融合、实施融合、评价融合4个层次展开。四是功利方案。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教师认为,师范生比非师范类学生在获取教师资格证方面有更多优势,集中表现在通过率高,这是师范院校今后立足之根本。在教师资格国考的压力下,教育学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师范生的大学精神品格,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能让师范生顺利获取教师资格证才是“硬道理”,是对学生未来生活准备的关注,是最人性的关怀,因此,教育学课程不应居高临下,要优雅的贴地飞行,目标明确,专心致志地为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提供有的放矢的帮助。五是渐进方案。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学教师认为,基于教师资格国考制度下的教育学课程改革并非能一蹴而就,可分阶段逐步推进。在教师资格国考制度实施之初,可先采用分离方案,让教育学教师有一个适应和缓冲的时间。当他们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后,再逐步推行改良方案,对教育学课程局部进行调整,通过量变的积累最终达到质变,为实施融合方案奠定基础。值得欣喜的是,绝大部分教育学教师对功利方案持否定态度。
三、基于教师资格国考制度的教育学课程改革
一是课程目标改革。首先,要重新对教育学课程目标进行定位。根据教师资格国考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内容板块的设计,以及“专业、能力、实践”三个导向理念,可以将教育学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未来教师的专业理想和专业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前者是解决师范生“思想认识”和“情感态度”问题,后者是解决师范生教育教学“执行力”问题,这是未来教师所应具备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其次,要让教育学课程目标回归实践。教师资格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大纲一再强调,要能运用教育理论“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开展教育活动”,这为教育学课程目标制定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为增强教育学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对知识性的目标可多采用“辨析”“解读”“识记”“找出”“说出”“写下”“比较”“匹配”“联想”“判断”“通读”等词汇加以表述;对能力目标可多采用“分析”“设计”“评判”“剖析”“运用”“概括”“阐析”“举例说明”等词汇加以表述;对情感态度目标可多采用“观摩”“参与”“经历”“感觉”“体验”“感悟”“品味”等词汇加以表述。
二是课程内容改革。根据教育学课程培养师范生“专业理想和专业实践能力”的二维目标,结合教师资格国考内容的规定,可搭建起“教师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与“教师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具体措施是:首先,增加教师职业思想与职业道德素养的内容比重。针对近年来教师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教育学教师要加大“塑造”的力度,从教师职业思想与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源头抓起,彻底改变长期以来教师资格国考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内容在教育学课程中缺位的状况,既可以将“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内容融入“教师与学生”这一章节中来学习;也可以将这两部分内容分别设置成两门选修课来学习。其次,加强师范生运用教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的构建。
教育学教师可将需要学生“了解”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自学,增设“教育万花筒”“教育对对碰”“专家面对面”等栏目,帮助学生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来理解教育学基本知识,同时也展示人们对教育基本原理认知的全过程,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课堂上重点解决“应用性知识”,可借鉴中小学课程内容编制的做法,增设“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演一演”“做一做”“练一练”等内容,使师范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加强教育学与心理学及师范生见习、实习活动相融合内容的构建。
融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是教师资格国考命题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教育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从教育学的视角给出问题解决的办法,也要从心理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所采取的教育措施的依据。如,在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教学中,既要阐述其运用的意义、步骤、要求,也要解读使用这些原则和方法的心理学依据是什么,以便师范生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能“游刃有余”地加以运用。另外,见习、实习是师范生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渠道,也是践行教育学理论的预演场所,教育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这些资源加以利用,将教育学的实践作业与师范生的见习、实习相结合,要求师范生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写见习、实习的日记和总结,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促进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活动在较高水平上运行,这也必将成为师范生体会教育学课程价值的一把利器。
三是课程实施改革。根据教师资格国考所倡导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等理念,教育学教师应把教育学课堂还给学生,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采用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来实现师范生专业理想培养的课程目标。师范生的专业理想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要让师范生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通过自身感悟和移情体验,对教师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产生认同心理,最后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行为习惯。笔者除了采用“一周教育大事分享”教学来促使学生进行“文本体验”和“分享体验”外,还采用“采访-讨论-演讲”教学模式,帮助师范生进行“活动体验”和“建构体验”。师范生可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来认识教师职业的特点,体会教师素养高低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从而树立起牢固的专业思想。二是采用以“操作”为主的教学来实现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心理学理论表明,能力是在活动中提升,同时也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笔者曾开展过“宁要快乐傻子,不要忧郁天才”辩论式活动、“教师幸福的职业”演讲式活动、“假如你是我”角色扮演式活动、“问题学生的‘问题’在哪里”调查式活动、“评评谁课上得好”竞赛式活动、“最受启发的教育故事”分享式活动。总之,“操作活动”教学彰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提升师范生“转识成慧”能力最为有效和便捷的途径。
四是课程评价改革。教师资格国考不仅要考察申报者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还要考察申报者的教师专业发展潜质,旨在择优选拔“乐教”“适教”人员。基于这一要求,教育学课程评价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是评价主体改革。在教师资格国考的“实践取向”和“协同教学”理念的观照下,构建多层次、立体化课程评价的“共同体”,是教育学课程评价主体改革的方向和趋势。首先,要建立“师-师”联盟的评价“共同体”。教育学教师既要与校外教育专家联盟,也要与本校教学法教师和学科教学教师联盟,还可与从事一线教学的中小学教师联盟,以便对师范生的教师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进行多维度测评。其次,要建立“生-生”联盟的评价“共同体”。学生间的互评和自评不仅是对教师评价的补充,也能使学生在评价中通过对评价标准的把握而增强自身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进而提升学生评价的附加值。再次,要建立“师-生”联盟的评价“共同体”。在教育学教学中,师生除了自评外,还应进行互评,师生在沟通对话和协商探讨中逐步达成共识,从而使教育学的课程评价成为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助推器。
二是评价内容的改革。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教师资格国考实践能力测试高比例的需求,将“教育学实践性课程考核内容的构建”作为一项教改课题研究。教育学教师应围绕“教师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与“教师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合力建设教育学实践性课程“案例库”或“材料库”。
一、工作目标
1. 按照本制定的工作执行方案执行,力在于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改革、改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正确地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 教育教学工作在形式上、方法上进行改革,关键是抓好教师思想的转变工作,带动行为转变,形成思想跟得上形势变化、方式方法跟得上学生需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生存能力;为学生学习创建多方面活动平台,促使学生能力提高。
3. 教育、教学合一,坚持育人为主,把教育教学工作重心放在情感、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上,突出“全人教育”理念、“全课程教育理念”;
4. 加强学生卫生、生命、伦理、礼仪、安全教育渗透,寓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加强行为培养,形成良好习惯,幸福一生。
二、执行方案
1.按照《河南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接受新教育教学理念,规范管理下创新、发展学校各方面工作。
2.认真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走均衡教育之路,使学生全面发展。
3.坚持课改研究、实施,在工作中摸索前进,完成课改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实现教育改革目标。
4.优化学科教学程序,提升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严格按照“备课、授课、作业、评价”四环节操作,在课前对教师进行课程标准学习、教法指导和探讨、作业批改方法、方式、辅导学习方法研究,结合教师工作特点,给予相应的、真实的评价和肯定,在学生学业上有任课教师对应其学科进行公平评价,把评价作为改进工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尺子,绝不能以分数压倒学生。
5.对教师授课实行评价制,标准是参照学生课堂活动中参与率和课后考察学生接受能力。评价中加重情感评价分量。以评价方式引导教师进行开放式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6.根据两年来我校对开放式课堂理论学习、方法的探讨,应该对其有所认知,特别是某些同志的实地操作、实践、经验积累,是正式进行开放式教学的时候,学校注重引导、组织年轻教师实施“开放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一年后,全校普遍展开。
7.教研,是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保证。教研活动是教育教学有机组成部分。按照“有理念、须具体、可操作、要扎实”原则开展教研活动。1。从教学实际出发,研究课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落实;2.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3.研究教法与学法的统一;4.研究学生学习中问题等。围绕“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研究教学方法、管理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不接受摸不着边际、且不实用的课题题目研究。
8.制定并执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造就一个肯学习、能战斗的教师队伍。教研能提高业务水平,而说课也是业务提高的一项活动,全程说课,更能促使教师全面掌握教材、运用教材、提高教学效果的活动。每月举行一次全体教师参与的全程说课活动,或同课同题、或相互比较,寻找好的方法、简单而实用的方法。主要是把握教材,上好高效课。
9.学生管理上,主要是转变教师思想、态度、方法,坚持思想政治学习制度,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管理方法,具有先进的理念,思想走在前,行动会改变。在依法执教的前提下,善待学生,关爱学生,为学生成长创设良好氛围、搭建多种活动平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0.教师要学会学并能够运用科课程与非学科课程融合,把非学科活动作为巩固学生各学科知识、提高技能的有效途径,发展学生。学校致力于创设多种非学科课程活动平台,引导教师走向活动平台,扩展教学活动,使“开放式教学”活动更开放。
严格按照各级要求开设的课程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把握好体育课程与《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融合、美术学科与《涂鸦墙》融合、音乐与《无伴奏合唱》融合、语数英学科与《绿化、美化、课程化校园》融合。在校园文化统领下,建立育人、学习、提高技能系统,和谐统一、目标一致。
11.综合实践课,使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我们把《品德与生活》教学与校内外各项活动链接,依据“素质教育”、“全人教育”、“全课程教育”,开发第二课堂、利用第二课堂进行科技制作活动、益智创意活动、社会服务劳动;利用《家本课程》在建立家校沟通渠道的同时,进行亲情联谊活动增进子女与父母之间感情,进行家庭劳动活动培养学生好习惯、增强生活技能。学校坚持“自主学习”理念,放手与学生,大小活动均由学生主持,所有活动倡导学生群体参与。重视少先队建设、武装、活动,在完成思想道德教育前提下,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倡导服务社会思想,引领学生胸怀博大,建立幸福人生价值观,做个社会有用的人。
12.追求教学手段现代化,紧随现代教育思想步伐。在条件允许下逐步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增设现代化教学辅助器材,并加紧、加强教师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技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学生认知事物系统发展需要。
13.充分利用学校原有资源用于教学、用于学生学习。建好、管好、用好实验室,建立学科实验、演示档案,搜寻实验、演示次数,设立标准,对教师学科教学中实验、演示进行考评,纳入教学正常管理工作,不进行应有的实验、演示教学活动,视为违规行为。
建好、用好电脑教室,配备专职电脑教师,按照教材上好电脑课,不得因故占用;教师不得放任于学生游戏,每月进行一次学习成果汇报。
14.为了综合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能力,在每年11月份第一周内举行一次学校“益智创意”艺术节,集各学科教学成果之大成,谋求学生全面发展,学会创造。
跨界思维下的教育融合创新,意味着我们不但要拆除思想的藩篱,打破思维的界限,还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寻找融合创新的交汇点;甚至是颠覆自我,做结构性的改变,重塑生态。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之下,跨界思维给教育改革带来了哪些全新的视角?融合创新的理念给教育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少刚。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在“融合创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从单一的不同模块的建设应用,到技术应用之间的相互渗透、包容,再到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性、全局性、服务性和深度应用。技术的迭代、混合应用和融合创新正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心发生转移,毫无疑问,跨界思维下的教育“融合创新”被放在了聚光灯下。
“这一转变,并非仅仅是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从近几年国家政策的导向变化中可以感知得到”,张少刚如是说。他认为,从政府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正在逐步深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提出了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和应用驱动与机制创新的根本方针。“规划”将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发展目标定位为“总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列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发展目标,由此理解,“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在“融合创新”,并将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
张少刚认为,在“深度融合”这一核心理念引领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采访中,他说,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第二届中美智慧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深刻认识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必须加大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对传统的工业社会框架下构建起来的教育体制进行深刻变革,才能应对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信息化与教学融合,促进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型;信息化与科研融合,促进了科研方法的创新;信息化与教育治理融合,加快了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4.0概念
我们知道,工业有4.0概念。教育的l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互动关系。当下工业经济创新发展,有“再工业化”“后工业化”“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等许多发展概念与国家战略。以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之思想,工业发展从机械化工业1.0、电气化、信息化进入到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时代,可谓第四次工业革命,亦是生产方法的革命。无论用哪一个词或概念,过往历史表明,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反思教育的发展,国内有学者提出了教育发展阶段的分类:教育1.0时代,是采摘和渔猎文明,目标是为了生存技能,方式是言传身教;教育2.0时代,是农牧和养殖文明,目标是做人/做官,方式是面授/阅读,组织方式是官办机构/民办学馆;教育3.0时代,是机器工业文明,目标是知识/技能,方式是面授/阅读/广播/视频,组织方式是公办校/民办校/教辅机构;教育4.0时代,是信息智能文明,目标是心智发展,方式是互联网,组织方式是他组织+自组织。
谈到教育的第四次革命,张少刚提示,也有学者从文化传递和传递工具的使用展开。第一次:对孩子的集中教育,促进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形成,家庭教育让位于学校教育;第二次:文字出现,将文字作为教育工具,人类的信息传播不再限于口耳相传;第三次:源于印刷术,使人类的知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知识,知识不再为少数人垄断;第四次:源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和教育技术理论框架的形成,其影响包括学习、思考方式的改变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形式的改变等。
换个角度,将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发展从思想认识和实践应用推动角度归类,可以并联为四个时代。张少刚认为,推进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实践,重在技术应用者,即以工具思想,旨在助力教学手段和方式创新,都可以将其归入1.0时代的教育技术理念,如从早期的幻灯、电影教学,到今天互联网和大数据等;2.0时代为模式认同时代,不仅是工具使用,而且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同和构建,比如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广播电视大学、在线教育中的网络学院等;3.0时代为平等互动时代,人机互动,人人互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多维互动,包括混合学习;4.0时代为混合化的融合时代,将教学要素混合过程中的有机变化,演变为一种新生态教育。四个时代的划定主要指工作指导思想,彼此不是相互替代的,而是向前包容的。
张少刚举例指出,当前技术与医学的结合处于融合状态。如果医院没有了网络,不知道还能不能开门营业,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就医中的各个环节。而教育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支撑,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可以肯定,教师照样从容教学。总之,教育4.0时代,是从技术至上到以人为本,是从重教转变为重学。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会形成新的生态,体现了从技术驱动到教育本质的回归。
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混合后的融合时代
网络的开放性,让知识失去了边界,面对流动性更强、连通性更高、互动性更好的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沟通交流,选择在线学习等。互联网催生了新型学校的诞生,形成了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新模式――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混合后的融合时代。这种新模式在改变着教育的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课程和环境。教师可以来自世界各地,通过在线空间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优质课程可以在慕课平台上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找到合适的教师进行一对一教学。新的教学环境既有线下实体校园空间,也有线上教学空间,各种活动越来越多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世界是平的”和“世界是开放的”的新形势下,教育在构建自身的新模式。
谈起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一直在国家开放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张少刚娓娓道来:纵观世界远程教育发展史,如果从函授说起,远程教育经历了大约150多年。远程函授教育的a生与发展,在大多数学者看来,它来自于西方工业社会发展的驱动。远程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支,其快速与持续发展首先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其次是得益于技术不断创新的驱动。远程教育在今天看来,正在进入了4.0时代。追溯远程教育1.0时代,将其放置于技术创新及其教学手段和方式创新的指导思想中来认识,它包含了函授1.0、广播1.2、电视1.3、计算机1.4、网络1.5、移动互联网1.6、大数据1.7七个阶段。换言之,当我们将远程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定位在技术手段、方式方法上来认识和实施时,就界定其思想观念处于远程教育1.0时代。由此进行的远程教育规划设计、制度安排、业务处理等,常见的特征包括教与学更多体现于点对点或点对面,以及单向性和师生准分离等。当我们将远程教育认同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来加以构建和实施,注重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时,这就进入到了远程教育的2.0时代。当我们将远程教育扩展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多样选择与获取的便利性,网络线上线下结合,多媒体教学双向互动和智慧学习的层面时,这就是远程教育3.0时代,其显著特点是教与学的多对多平等互动,多元混合教学与治理。当我们在认识上上升为教与学的真正开放、灵活便利、利益各方平等,全媒体泛在学习,让学习始终伴随身边,形成全民终身教育的学习新生态,这或许就是远程教育4.0时代,其显著特点就是多种教育教学资源混合后的融合时代。张少刚对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进行了概括:远程教育1.0为技术应用时代,远程教育2.0为模式认同时代,远程教育3.0为平等互动时代,远程教育4.0为混合化融合时代。远程教育时代变迁反映了远程教育发展在时间轴上所呈现的重要特征。每个人或机构从事远程教育,在思想上和工作中,处于哪一个时代,都不会是单一的。远程教育无论是点对点、点对面、多对多,辅助教学、泛在学习,还是混合教学,依托开放的网络和多方的协作是基本与核心。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逐渐多元化,以适应学习需求的多样性。而学习需求的多样性与人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的多样化相伴而生。
教育4.0:从跨界、混合到融合
从单纯的教育技术到互联网+教育,从IT到DT,从传统校园到智慧校园,在网络教育和非网络教育中重构教育生态,出现了教育4.0时代。张少刚列举了许多经常提到的融合形态: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师合作融合、内容多媒体融合、学科专业跨界融合、校企融合、多终端自适应融合、课程市场融合、学生多年级融合;政府计划、社会组织、市场三位一体融合等。如此种种,融合人与装备;融合教师、学生、内容、环境之关系;融合学习社区共同体,教育共治,多边互动;融合虚拟与现实等,逐渐形成智慧学习环境,支持泛在学习和智能化学习等。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张少刚分析指出,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带来教育的结构性变革,如教育领域中最大的一块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所以说教育的结构性变革首先要发生在课堂教学上。课堂上的教师、学生、内容、环境相应都要有所变化。比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通过情感融合,实现信息化助力高中教育改革。北大附中成立了格物书院、致知书院、诚意书院、正心书院、明德书院、至善书院、新民书院等,打破传统班级管理,取消行政班,以书院代之。每个书院由不同年级的高中生组成,规模从几十人到百余人不等。不同年级的学生生活和学习在一起,彼此分享经验,使情感连接变得更加自然和紧密。
州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后,学校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做出安排和部署,呈现出整体活动开局良好的局面,现简述报告如下:
一是领导重视。全州动员大会后,学校及时制定了《中学开展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实施方案》,于4月5日集中领导班子学习传达州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我校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4月8日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中学习相关文件精神。4月10日全校教职工大会开展集中动员学习相关文件精神。4月12日以年级、部门、学科组为单位集中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开展学习交流会。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大会,对软环境建设进行动员、部署。高三年级召开关于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家长、学生、教师交流会,共同分析探讨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更好地教好书、育好人。高二年级召开了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聚焦课堂的教风分析会;高一年级召开了以听课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交流会。学校建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并在科室和年级建立分级责任制。校长就当前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出进一步要求,明确了分管领导、科室主任、年级主任工作职责、具体任务和督办办法。学校软件办对整个活动四个阶段的内容、目的、要求和进度细化到部门,责任到人。由于组织周密,部署得当,呈现出开局良好的态势。
二是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学校在狠抓师风、教风、学风的同时,安排各班级,通过主题班队会、黑板报、橱窗以及校园广播等形式,在师生中大力宣传。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和软环境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使软环境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进一步拓展,扩大了软环境建设的覆盖面,提高了知晓率。
三是学习比较扎实。学校充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组织学习活动,带着教学主题,带着问题学习、思考、讨论,确保学深学透、学有所获。各年级按照教学实际把软环境建设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各项环节中,制定计划,做到“五结合”;把理论学习与“感恩思进”主题活动结合起来,与改进师风、教风、学风结合起来,与提高个人素质结合起来,与自查、整改、提高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安全工作结合起来。增强了学习的效果。学习过程中,大家联系学校发展实际、部门、年级工作实际和个人思想实际,认真思考,深入讨论,认识上有了新的进步,思想上有了新的提高,观念上有了新的转变。
经过一个月的宣传发动,学校软环境建设初见成效,广大教职员工参与软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高,大家的思想认识能够统一到州委、州政府的决策上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还有差距;二是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深度不够。三是有的年级、部门不能很好地把教育教学工作和软环境建设工作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开展不够深入,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一、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我们应找到使之有机整合的途径、方法
我们要将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在一起,应通过生物课堂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生物课程的学习探究中来,使之有机地融合到同一教学活动中,这是课堂整合的主体,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必要途径。
在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性和功能的基础上,再结合教学内容来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寻找切入点;浏览一些相关教育信息内容,服务充实我们的教育教学。搭建生物教学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构建和谐的、别致的学习情境,进而可以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电教信息等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讲评。
二、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1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政策和法律保障不够
目前,我国职教界的校企合作比较多处于民间状态。尽管国家已制订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如近期出台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等,法律机制日益完善,但具体实施的办法和监管力度有限,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一边热,一边冷,无经费保障,劳动准入制度执行难到位。
1.2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不少地方的“普高热”还制约着职教的发展,上大学仍是整个社会公认的理想目标。“学而优则仕”等观念还制约着校企合作的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优势明显,但有些企业更注重人才的选用而忽视人才培养,社会责任感不强,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模糊,不能从人才战略高度去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校企合作需要投入额外的资源和管理,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质量,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劳动时间和强度监管不到位,企业付出和回报的不对等。同时,学校也存在实习分布广、监管难度大、双师型指导教师不足等等多方因素,综合影响了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只要有一方不满意,合作就可能终止。
1.3学分互认有难度
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权还在学校,教学实际与岗位需求仍有较大距离,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滞后于企业发展。
1.4院校教育改革措施不配套
职业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行业标准存在较大差距。职业院校的实人才划培养方案只能是培养企业大众化的人才需求,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高精准的技能型人才需要。与企业后期沟通较少,不了解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对企业的了解不够深入,监管力度缺乏。
1.5教学体制有待改革
学院应该鼓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不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而且在资金上给予更多保障。实际上现在有诸多因素制约着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出现较大就业困境。未充分挖掘双师型师资力量,更关注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水平的教育,忽略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等。
1.6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合作与否、合作成效好坏与校企双方利益诉求不同有较大关系。合作形式也局限于没有多少法律约束力的校企合作协议,企业对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真正融入办学主体。对校企合作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有机耦合,校企双方本位主义严重,考虑眼前利益多,缺乏长远眼光。笔者曾对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医疗机构和企业进行调研,通过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民营机构、药企管理人员和实习生交流了解到,医疗机构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动力多源于招聘人员需要。在人员短缺时,校企合作热情高。在人员饱和时,校企合作意愿不强烈。尤其是当遇到部分难管的学生和问题时,就失去了参与合作的热情和动力。同时,由于校企双方存在管理模式的差异,导致在处理合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时变得过于简单草率。
2校企合作的对策研究
面对人才需求的巨大变化,校企合作是一种顺应社会潮流、符合企业需求的新型办学模式,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途径。只有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方面才能充分整合和运用。校企的深度融合对社会而言,其最大的价值在于有效地改善了当前的就业困境,充分实现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实践证明,深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通过建立校企双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加大政府干预力度,增强校企双方的信任度,拓宽校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探索出适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搭建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平台。
2.1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加强合作监管力度
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进一步优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院校企业双方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多引导多扶持多推动多监管,促进规范保障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激励企业行业参与校企合作,院校要根据地域特点和自身办学特点和专业发展特色,精准进行校企合作定位,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加强校企融通力度,让企业多了解多参与多受益,激发双赢,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2.2提高校企双方思想认识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建设
在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式下,校企合作模式亟待实行新的突破。要真正实现双赢互惠,就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校企合作、校企融合”的办学理念,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切实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诚信互惠基础上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校企双方联合制订专业、课程及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生产活动和人才需求为导向,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开发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教材,企业积极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校企实习实训基地条件,加强教育教学指导和思想政治管理,提高思想水平、理论和技能水平、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工匠精神等综合素养的培养,熟悉和接受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拓展校企文化、职业道德、岗位素质、技能标准的空间,实现学生由单一理论性人才向技能型人才转变。
2.3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注重校企合作、校企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和融通,组织专业或管理教师参与行业学习培训或进修,合理外聘企业兼职教师到院校任教,走师资共享、师资互带等多元化教师构成体系。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对策
一、影响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提升的弊病分析
1.评价体系不科学
教育教学改革明确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在教育教学手段上下了很多功夫,如,革新教学工具,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完善教学素材,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等,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在考评教学效果的环节上仍然存在评价考核方式单一、指标设定不科学、评价尺度难把握等问题,使得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准确,很多地区和院校仍然沿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符合当前教学评价的更高要求。
2.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不一致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离不开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课堂上教师对中华文化、伦理要求、法规政策、情操培养等方面的针对性教学,二是课堂之外的持续教育、不断引导,特别是要降低并有效控制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冲抵影响,避免形成两者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上的冲突。但是这种课堂内外的不一致现象很明显,对巩固思想教育成果不利。
3.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结合度差
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特点看,课程本身涵盖的理论知识较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政治内在要求较高,由此导致理论和实际之间的结合度不高,容易导致学生对理论学习缺少持久的关注力。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学生把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简单理解成背诵,上课听不听课对考试成绩的影响不是很大,临时突击复习就可以。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结合度差,学生的关注点较少,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无法保障。
4.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老师,要求具备更强的思想深度和更高的人文素质,同时也要求有更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而当前的初中师资队伍,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院校之间的师资水平存在客观差异,二是区域之间的师资配置也不均衡,三是师资教学能力整体提升较慢,四是老中青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二、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提升的几点建议
1.全面加强教学评价体系和制度建设
全面加强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是当前要突出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需要在顶层设计上重塑对学生人格、差异、特点的铺设工作,评价体系要综合并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状态、思想品德发展情况以及实际学习成效,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评价属性。同时,在推动评价制度建设过程中,要以是否有利于制度执行,是否符合教学改革方向,是否有助于真正考核学生学习效果为标准,避免传统评价机制中单纯的分数排名现象。这就要求一线教师要深入教育教学实际,因地制宜,会同上级领导和部门共同研讨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通过“局部尝试、系统传播、全面推动”的步骤,实现评价方案的可落地和可执行。
2.打通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的屏障
教师要“两手”抓教育,“两手”都要硬,在课堂上要严把质量关,在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在教学趣味性和实用性上,在教学的新尝试和创新上,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学生真正成为主导课堂的角色,通过探究式教学、自主式教学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外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力度,积极引导并帮助家长共同建立氛围一致、逻辑一致、目标一致的教学大环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内外开花,真正实现打通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3.提升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的融合度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理论体系建设上投入精力的同时,强化实践的落实深度。如今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让学生在了解更多社会主义正能量和新风尚的同时,通过积极跨校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定期社会实践等形式,帮助学生把书本知识能够有途径转化到实践过程中,从而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课程本身的内涵和魅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生命力激发出来,成为学生受用一生的工具。
4.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师资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中都对师资建设提出了诸多规划,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针对师资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学能力有短板等现状,教学管理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持续关注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学技能培训中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在教学工具补充上提供更多实际支持,在教学模式革新上提供更多导向帮助,让师资队伍建设能够适应学生的需要、适应改革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尝试通过跨地区、跨层级、跨学科的互动交流学习,走出去学经验,引进来聊感受,全面构建有足够战斗力的师资团队。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云教学;机遇;挑战;信息素养;角色转换
1云教学时代的特点
2015年7月,北京蓝墨云数据技术研究院院长商桑教授明显预感到中国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国内首次提出“云教学”,并于2017年1月对云教学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所谓云教学是指基于云计算技术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该活动结果将由活动过程的行为大数据全面呈现,并基于该大数据进行实时、客观的科学管理。云教学时代具有技术性,它离不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撑。这些技术服务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又以不同的形式实现教学的现代化,成为老师和学生的智能助手,因此,它又具有过程性、形式性和功能性[1]。教育部于2018年4月13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新时代、新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中国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革[2]。作为教育教学战线的工作者,教师必须认清教育教学环境及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教育理念和方法,紧随改革的步伐。
2教师面临的机遇
2.1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教师的原始知识积累、课本及教参,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的教学素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筛选、组合,形成符合自己课堂需要、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学资源,更加有效地服务教学[3]。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爱课程、智慧职教等在线学习平台的兴起,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系统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学生预习环节的内容,也可以作为教师备课环节的素材来使用,还有一些经典的素材可以通过链接等形式直接在教学中呈现。这些资源像一把梯子,让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不再从零开始,而是有了更高的起点和台阶。老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高端教学资源的制作以及教学方案的创新等方面。
2.2宽畅的师生交流渠道
基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不再仅局限于教室课堂上这种面对面的线下模式,而是扩展为线下和线上相融合的形式。只要有网络和智能设备,老师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任务、解疑答惑,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意安排学习时间,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师生的沟通渠道保持实时畅通,大大拓宽了师生交流互通途径[4]。
2.3帮助课堂教学走出瓶颈期
对于正在遭遇瓶颈期的传统课堂,云教学无疑提供了一个契机,使得课堂教学走出瓶颈成为可能,云教学的特性,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堂管理,还是教学评价,都发生了与时俱进的改变,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知识更加鲜活易授、学习更加轻松快乐。
2.4拓宽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教师的职业专业化发展,它以专业结构的丰富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为宗旨。随着信息网络的扩展和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计算机信息技术正在强有力地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这些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具备新的特征,从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开拓了新的途径。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和本领,关注学生生命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教师需要抛开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课堂形式,搭建全新的课堂结构,尝试更加符合学生接受方式的教学形态。这些都基于教师自身的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需要教师具备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当代文化素养[5]。
3教师面临的挑战
3.1知识的挑战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谈及自己做大学老师的感受时,谈到“只有你知道,学生不知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学生和老师享有平等获取知识的权力和途径,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堂之外利用互联网获取丰富的知识,这就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对知识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以及深度和宽度的提升。网络技术加快了知识的流通速度,提高了知识的提取成本,对教师自身知识的原始积累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都将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3.2能力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技术与教育产业的深度融合,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师生角色等方面的变革。教师要想在这场变革中紧跟时代的脚步,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最核心的就是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并在课程教学中合理、充分地让这些技术支持并服务于各个教学环节,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广大教师群体必须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深入接触,不断学习新型的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而言,由于时代的原因,接触网络、计算机、智能设备等信息技术较晚,接受度较青年教师差一些,学习和使用的难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3信息素养的提升
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作了详尽表述:“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来自网络的信息是开放的,丰富而多元,难免会存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情况,老师如何从这样一个庞大的知识信息体系中筛选出可用的、有价值的、优质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分析加工、整合重组、创新提炼,最终选择以最佳的方式传播给学生,是信息化时代教师所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作为一个新的课题,老师必须进行一些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培训和学习,比如信息化技术、教学云平台等,才能获取相关信息,培养信息化思维,紧跟时代脚步,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意识、培养自己的信息能力、提升自身信息道德意识和涵养。逐渐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优秀的信息品质。
3.4角色的挑战
在新的教育背景和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很多传统角色发生了改变,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新的角色。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权威角色被颠覆,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化、专业化。作为教学资源的制作者,要求教师在掌握知识体系结构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学习各种教学资源制作软件和技术,熟练掌握云教学APP的各项功能,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制作符合自己课程需要的个性化教学资源。尤其是在学生对教学资源有多样化需求的当下,原有的Word,PPT、图片等传统形式的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从教学的中心走向外缘,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学习效果,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和主动者,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协助和辅导的作用,这要求教师掌握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在课前必须要充分准备,不仅要备好内容,更要备好方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灵活多样、参与性强、辐射面广、合理可行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序组织这些活动。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为了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有质开展,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活动的特点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丰富课堂学习氛围。作为教学数据的获得者和分析者,能够根据教学云平台所生成的教学过程全数据,分析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不断诊改,优化课程教学方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效课堂;产教融合;高层次人才
为进一步清晰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和特色。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各项工作机制的创新,推动我校转型发展进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次活动以系为单位,采取分组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大讨论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实际,秉承“诚毅、求真、笃学、强技”的校训精神,紧紧围绕“怎样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两大主题进行专题讲座的学习和深入讨论,把讨论活动与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教职员工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强化“质量”和“特色”意识,明确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和发展定位,旨在促进我校学科及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校的办学定位,因此,我们就要以办学定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学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应用型教育,这为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因此,要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应用型教育的新理论、新模式、新机制、新规律,在教育思想观念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首先,明确的教学思想指导办学实践。只有明确了办学思想,认清教育基本规律,不断的总结经验、改革创新才能使应用型教育事业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以我校为例: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引进“双师型”人才,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生产性实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其次,教育思想要不断创新。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取决于科技,而科技取决于教育。随着当今科技的日新月异,教育思想也不能一成不变。只有不断探索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想理念,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确立教学主体地位、建立高效课堂
育人是学校立足之本,是教师事业之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卓越的教师要善于在教书中育人,自觉的用正确的观点和理念去影响学生,为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奠定科学和智力基础,在育人中促进教书。可见,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主体,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是教师的职责,不断进取拓宽知识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花大气力改进教育方法增加知识储备;教师在做到尊重学生的同时更要赢得学生的尊重,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崇高的师德更要有渊博的学识和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载体,建立高效课堂就成为育人的保障:(1)高效课堂要基于严格的人性课堂管理;(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基石;(3)高效课堂要求全体师生有充足的课前准备。
3探索符合应用型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就要有别于传统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让学生即精通专业理论又掌握实践,但是,如何掌握二者的契合点是需要考虑的重点。(1)学生需要掌握哪些专业知识,精通哪些知识;现有的课程门类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随科技的不断创新,新兴技术也层出不穷,把专业方面的新科技、新技术引入到课堂才能使学生就业更有优势。知识有主次,如何构建知识的层次性就需要教师积极去企业及高校调研,了解企业的需求,学习其他院校的经验。(2)推进知识评价体制的改革;掌握专业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精通专业知识精通到什么程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构建更适合专业课和专业技能培养的专业基础课评价体系和更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课和专业技能培养评价体系。
4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不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校“华德车管家”开辟了“产教融合”的先河,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学到企业的知识技能,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的学校与行业、企业沟通协调制度。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如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等。
5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构建有别于普通高校的科研特色。只有这样,在服务中搞科研,依托科研更好地服务,形成产、学、研良性循环,应用型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才会不断扩大。
6结语
通过此次思想大讨论,我们不仅是顺应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新形势的需要,也是实现学院发展新跨越,解决影响学校建设和发展突出问题的需要。要通过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认清形势,形成共识,确立有利于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及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校实现发展新跨越。
参考文献:
[1]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2]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别敦荣,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