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会计的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会计的开题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会计的开题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会计的开题报告

第1篇:关于会计的开题报告范文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科学、财务管理理论、会计及审计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解决企业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巩固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独立调查研究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技能,初步掌握解决企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等方面问题的方法步骤;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检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二、撰写毕业论文程序

撰写毕业论文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选题(选题可按照附件一中所列的题目选定)

毕业论文作为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在选题上应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实证研究,以反映出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达到会计学专业专科层次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⒈选题的范围应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要求,尽可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难易适当,避免过于宏观的论题。

⒉要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选题应尽可能与实践有机结合。

⒊要有丰富的参考资料来源。

⒋自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须经过指导教师审查、确认。

(二)撰写开题报告

选题结束后,学生应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写作格式见附件二。

(三)撰写提纲、收集资料阶段

在做好毕业论文准备的基础上,拟定论文大纲,即论文写作提纲。其实质是安排全文的结构,明确论文中心论点,对所论述问题大体安排顺序,形成论文轮廓,注意结构的完整性。论文大纲经论文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再撰写初稿。根据论文大纲收集必要的论文素材,为论文写作做好充分准备。收集的素材可以是文字、数字,也可以是图表、报表、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写作阶段

撰写论文,修改定稿,是论文的完成阶段。这一阶段,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调整结构,推敲论点,润饰语言和论文援引材料。最后按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打印、装订,提交论文。

三、撰写论文要求(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

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即是本教学环节应达到的规格,也是考核学生毕业实践环节的基本依据。

(一)论文质量

1、科学性——指论文内容应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2、创造性——指论文应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是简单重复前人的观点。

3、现实性——指论文选题和提出的理论观点,应反映企业现实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二)论文结构

1、引言——提出论文主题,阐述论文写作意义。

2、正文——提出论点、论据,阐述原理、概念,计算绘图,论证分析,以揭示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等某一课题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正文可分段论述。

3、结论——全文总结。根据对主题的分析论证,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论文表达

1、观点正确,分析透彻,重点突出,论据充分。

2、层次清晰,文字通顺,计算准确,打印规范。

(四)论文字数:8000字左右。

(五)论文格式:

第一页:封面

第二页:扉页

第三页:论文提纲

第四页:正文

论文题目:黑体,2号字

班级学号姓名(五号字)

内容摘要:*************(五号字)

关键字:***************(五号字)

一、题目(首行缩进2个字符,黑体,4号字)

(一)子标题(首行缩进2个字符,黑体,小4)

*****************************************************************。

1.小标题(首行缩进2个字符,小4)

*************************************************************************。

参考文献:按引用文献的顺序,编号列后。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页码;互联网资料:作者.文章标题,完整网址,年代

四、论文成绩评定

按照学院统一要求,由论文指导组的指导老师、评审老师及论文答辩组的老师就写作过程、写作论文的质量及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档给出毕业论文成绩。

五、毕业论文撰写应注意的问题

㈠、学生选题应慎重,充分考虑自身的驾驭能力。论文方向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随

意更改者,取消答辩资格。

㈡、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及毕业实习的总结,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有抄

袭者一经发现,取消答辩资格。

㈢、论文要求概念清楚、内容正确、条理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符合专业规范。

㈣、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并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如未按时间及指导老师的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取消答辩资格。

六、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安排

㈠、毕业论文动员及布置

时间:2006年9月17日上午9:00,由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在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布置相关内容。

㈡、毕业论文的选题

自2006年9月18日开始进行选题,2006年10月15日前将选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及时交给班长,未按时上交“开题报告”的视为自动放弃论文答辩资格。

班长将学生填写好的“开题报告”于2006年10月22前务必交给至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224或222房间,由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按照选题指定论文指导老师。

㈢、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2006年11月4日上午9:00整,各毕业生准时到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与指导老师见面,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写作提纲。

㈣、论文初稿的写作

在毕业设计期间,学生应紧密与指导老师联系,并结合所选题目及实习内容进行毕业论文的初稿写作。论文初稿必须于2006年11月15日前完成并交给指导老师。(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

㈤、论文修改

论文最后的修改应在11月26日前完成并交给指导老师。毕业论文的修改至少要有三稿。指导老师可根据学生完成论文的质量自行确定修改次数,学生应按照指导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论文的修改工作。

㈥、论文定稿及上交

论文定稿并完成装订时间为2006年12月1日前。在进行论文装订之前,必须经指导老师同意,才能定稿及装订。装订完毕的毕业论文必须于2006年12月3日前交到指导教师处。

㈦、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及地点

时间:2006年12月16日、1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30。

地点: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

七、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论文封面、评阅书、答辩委员会记录可以从成人教育学院的网上下载

网址:

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

2006年9月2日

附件一: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附件二: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

附件录一: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学生可根据以下为毕业论文的参考选题范围拟定论文题目,也可超出选题范围自定论文题目,但须事先与指导老师联系,经过指导老师同意后才能予以确认。)

一:会计类

1.财务报表附注问题研究

2.上市公司会计制度设计问题探讨

3.分部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5.会计调整问题探讨

6.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

7.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8.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9.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0.外币会计问题探讨

11.技术进步对会计的影响

12.环境会计探讨

13.期货会计探讨

14.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

15.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16.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17.企业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8.企业会计信息与市场信息的关系

19.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特点

20.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要求与特点

21.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问题探讨

22.质量成本会计探讨

23.人力资源会计探讨

24.股东权益稀释会计探讨

25.现金流量会计探讨

26.资本成本会计探讨

27.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28.无形资产核算的若干问题研究

29.企业兼并重组会计问题探讨

30.建筑合同会计问题探讨

31.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

32.非货币易会计问题探讨

33.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34.投资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35.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36.管理会计的控制理论与方法探讨

37.管理会计核算系统探讨

38.战略管理会计问题探讨

39.管理会计规范化问题探讨

40.企业业绩评价问题探讨

41.工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42.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43.全面收益会计问题探讨

44.金融会计制度问题探讨

45.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46.税务调整后的会计处理问题

47.现金流量表的理论与实务

48.会计管理体制问题探讨

49.作业成本会计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50.信息资源会计问题探讨

51.互联网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52.会计信息系统的新思路

53.中国特色的会计问题研究

54.《会计法》责任主体问题研究

55.成本会计发展趋势问题研究

56.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

57.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规范体系研究

58.会计监督体系的研究

59.稳健原则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

60.会计模式问题研究

61.中国的会计环境分析

62.中美投资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

63.非货币交易会计处理的中美比较

64.稳健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65.无形资产会计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66.行为会计问题研究

67.税务会计问题研究

68.收入确认问题探讨

69.论每股收益会计

70.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研究

7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

72.会计造假与会计政策

73.如何加强政府对会计政策的监督

74.会计政策的国际国内比较

75.会计政策内涵的研究

76.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77.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问题探讨

78.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环境分析

79.我国《财务报告条例》和《会计准则》对会计的影响分析

80.责任会计问题探讨

81.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异同研究

82.预算会计改革问题探讨

83.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84.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85.长期投资差异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86.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87.借款利息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二、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类

1.跨国公司的外汇交易风险及其管理

2.股份公司理财问题研究

3.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问题探索

4.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方法探讨

5.流动资产投资总额和结构问题探讨

6.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7.企业直接筹资的环境问题探讨

8.公司筹资策略

9.我国公司筹资现状调查与分析

10.我国公司筹资成本调查与分析

11.我国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与分析

12.我国公司筹资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研究

13.公司投资策略

14.我国公司投资决策现状与分析

15.我国公司投资结构现状与分析

16.我国公司分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分析

17.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

18.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重心及其体系问题探讨

19.公司成长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探讨

20.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

21.企业失败预测问题探讨

22.企业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23.公司理财目的与理财方法间的关系问题研究

24.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25.我国控股公司的实践及问题

26.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间关系问题研究

27.财务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28.财务总监制度问题研究

29.论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化问题

30.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问题分析

31.企业分立的财务问题研究

32.我国公司在国内和国外上市的利弊分析

33.我国企业债券发行的实证分析

34.资本运营与公司重组问题探讨

35.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36.公司业绩考评指标研究

37.财务预算的新方法与理论

38.财务预算的激励原理研究

39.财务制度设计的理论与方

40.公司购并的财务分析问题

41.我国公司收购中存在的问题

42.我国公司分立中存在的问题

43.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的关系问题研究

44.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45.我国公司财务目标的实证研究

46.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实践与存在问题研究

47.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实证研究

三、审计类

1.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探讨

2.试论社会审计的风险及控制

3.论审计监督的地位及对策

4.或有负债及其审计

5.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问题及其对策

6.论审计职业风险

7.内部控制的制度化与程序化

8.现代企业制度与审计监督

9.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

10.关于企业注册资本登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1.会计监督与注册会计师

12.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3.论审计职业道德

14.论审计会计信息联网共享

15.论注册会计师合伙制的法律责任

16.中立审计准则之比较

17.审计程序与法律责任

18.论会计信息失真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

19.国有企业年度审计问题

20.审计工作底稿及其生命力

21.资产评估的合法性及应用

22.论审计重要性水平

23.论审计期后事项的处理及审计人员相应的责任

24.论审计信息内涵

25.持续经营能力及其审计

26.审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27.利用计算机审计的问题探讨

28.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实证分析

29.会计估计审计

30.注册会计师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问题研究

31.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32.或有事项及其审计

33.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

34.审计责任界定问题探讨

35.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36.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问题探讨

37.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

38.离任审计问题探讨

四、税务筹划类

1.增值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2.营业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3.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4.消费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5.税务筹划理论问题的研究

附件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06届专科毕业生论文题目审批表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论文(设计)题目

选题内容:

开题报告情况及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第2篇:关于会计的开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财经类 本科毕业论文 指导 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内容,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本科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发现、分析、解决企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培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是对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和撰写论文的一个初步训练,使其掌握基本方法,为以后升学深造、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在现实的本科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对财经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求改进方案。

一、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现状

课题组对保定某高校2016届财经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6%。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大致了解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现状。

(一)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

1.选题与专业的一致性。调查结果显示,83.3%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相符,16.7%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不相符。

2.选题的来源与内容。课题组统计调查问卷时,将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分为几个方面:(1)对社会某个经济现象或热点进行调查分析,例如《大学生网购市场营销对策研究》《康师傅方便面大学生市场营销对策研究》等。(2)对实习单位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研究,例如《丰宁富兴大酒店内部控制问题研究》《L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及防范》《X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北京新姿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建议》等。(3)对区域经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例如《涉县花椒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顺平县桃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满城县草莓产业化经营研究》《宽城满族自治县板栗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等。(4)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或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研究,例如《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提升对策研究》《华谊兄弟融资问题研究》《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问题研究》等。(5)泛泛地对某一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例如《我国中小型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探讨》《人力资源政策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等。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绝大多数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与专业目标相一致,而且绝大多数毕业论文是对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或者实习单位经营管理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而撰写的,这与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定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是相符的。

(二)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1)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得途径。调查结果显示,85.4%为互联网,44.8%为统计年鉴,39.2%为实习单位,16%通过问卷调查获得,11.5%通过政府部门获得,13.9%通过亲戚或朋友提供。(2)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得难度。调查结果显示,23.3%的毕业生认为难度较大,74%认为难度不大,2.7%认为比较容易。(3)论文撰写时间的充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49.7%的毕业生时间充裕,47.9%时间够用,2.4%时间不充裕。(4)撰写论文期间哪些事情耗用了毕业生的大量时间。调查结果显示,54.5%的毕业生认为是找工作,各种考试如考研、考公务员、考银行分别为24%、25%和11.8%,20.8%的毕业生选择其他。(5)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79.5%的毕业生态度认真,17%态度一般,0.3%态度不认真,3.1%心有余而力不足。(6)论文的写作难度。调查结果显示,11.8%的毕业生认为论文写作难度很大,55.9%认为写作难度较大,31.9%认为写作难度不大,0.3%认为论文容易写。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获取实际数据资料的难度不大,实际数据资料的获取过多地依赖互联网,撰写论文的时间充裕或比较充裕,对待论文的态度认真,感觉撰写论文有一定难度,找工作、参加各种考试等牵扯了毕业生的精力。

(三)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收获。

1.撰写论文的收获。调查结果显示,28.8%的毕业生收获很大,66%收获较大,5.2%收获较小,没有收获的毕业生为0。

2.撰写论文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收获。(1)论文编辑方面的收获。调查结果显示,90%的毕业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学会了排版,65%学会了制作图表,2%的毕业生回答没有收获,原因是自己早就会排版和制作图表。(2)论文写作方面的收获。调查结果显示,82%的毕业生学会了查阅文献资料,76%学会了拟定提纲,62%学会了写选题背景,64%学会了研究方法,15%学会了设计调查问卷,0.7%没有写作方面的收获。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有一定的收获,掌握了编辑文档的技能,掌握了查阅文献资料、构思论文提纲、收集实际数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为以后升学深造或者参加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财经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为了解指导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情况,课题组设置了几个问题。

1.指导教师对论文写作方法和要求的讲解。(1)撰写毕业论文前,指导教师是否讲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要求等内容?59%的毕业生回答详细讲解,40%回答进行了简单讲解,1%回答没有讲解。(2)指导教师讲的论文写作方法和写作要求对撰写论文是否有帮助?40%的毕业生回答帮助大,43%回答帮助较大,16%回答帮助不大,1%回答没有帮助。

2.教师指导论文的方式。(1)毕业论文的指导方式,74%的毕业生回答教师进行了当面指导,64%回答教师采取E-mail方式指导,48%回答教师采取电话方式指导,39%回答教师采取QQ方式指导,21%回答教师采取短信方式指导。(2)哪些指导方式效果好?85%的毕业生认为当面指导效果好,48%认为E-mail方式效果好,32%认为电话方式效果好,24%认为QQ方式效果好,10%认为短信方式效果好。

3.论文开题阶段的指导。(1)关于论文题目的确定情况,5.2%的毕业生回答论文选题是教师确定的,14.9%回答论文题目是自己确定的,79.9%回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的。(2)论文提纲的拟定情况,87%的毕业生回答论文提纲自己拟定后教师进行了修改,10%回答自己拟定,2%回答是教师拟定的,1%回答是亲戚或朋友帮助拟定的。

4.论文写作阶段的指导。(1)指导教师对论文修改的要求,67%的毕业生回答教师不仅要求学生逐字逐句修改论文,而且教师亲自动手逐字逐句修改论文,71%回答在修改论文过程中教师要求重写某些段落,38%回答教师要求修改论文标点,2%回答教师没有提出任何修改要求。(2)论文修改了几稿?6%的毕业生修改了一至两稿,81%修改了三至五稿,13%修改了六稿以上。

5.希望教师怎样指导下届同学。71%的毕业生希望教师多跟学生见面沟通,55%希望指导教师多付出精力指导论文,46%希望在拟定论文提纲时教师给予指导,46%希望教师严格要求学生,44%希望教师带领同学到农村或企业调查获取论文第一手资料,15%希望教师给毕业生指定论文题目。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是认真的,在讲解论文写作方法和要求、指导开题、修改论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教师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指导方式,当面指导和E-mail方式的指导效果较好。极个别教师付出的精力不够,体现在不讲解论文写作方法和要求、对论文不提任何修改要求、只要求学生对论文进行了一两次修改等方面。

二、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不当。调查中发现,少数毕业论文存在选题不当的问题。有的题目太大,例如《中国化妆品行业现状与发展研究》《中国邮政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我国餐饮企业成本控制分析》等;有的题目没有针对性,泛泛而谈,例如《中小型零售企业物流模式的管理与策略》《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等;有的题目是纯理论研究,例如《电子商务会计研究》《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计量问题》《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及防范》等。选择这些题目的毕业生一般从年鉴、互联网、知网中查找资料,拼凑资料完成论文,论文的质量不高,毕业生的能力也得不到提升。究其原因,有的毕业生由于考研等原因没有去实习,无法收集资料,有的毕业生由于能力有限,收集不到资料。

调查中发现有16.7%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不相符,这影响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通过访谈得知,一是毕业生实习工作不是所学专业时,选题与实习工作相结合,因而论文选题与专业方向不一致;二是本科生论文选题没有像硕士论文那样强调论文题目必须与专业方向相一致;三是财经类的某些热门专业学生人数过多,在专业教师指导不了的情况下,将学生分配给其他课程的教师指导,因而学生选择了指导教师所在专业的题目。

(二)过多地借助网络影响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调查发现毕业生过多地借助互联网收集实际数据,只有半数的学生通过实习或问卷调查获得实际数据。虽然通过互联网获得论文所需数据省时省力,但是毕业生不接触社会、不深入生产实践、不与人沟通,无法实现通过毕业论文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能力的目的。

(三)就业压力大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大学的第8学期,这个时候毕业生往往为就业参加各种考试和面试。尽管绝大多数毕业生回答撰写论文的时间充裕或比较充裕,但这些事情牵扯了毕业生的很多精力,势必对毕业论文质量产生影响。调查中3.1%的毕业生持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态度,就是就业压力大造成的。

(四)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难度大。调查中发现,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认为毕业论文难度较大。毕业生乍一接触毕业论文,对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整理资料、选题、写开题报告等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写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摘要等,感觉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很困难。对教师而言,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要教会毕业生做这些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教师普遍感觉压力很大。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本科日常教学中没有对科研能力和撰写论文能力的培养,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收集整理资料、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训练,学生很少有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等。而国外许多一流大学非常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设立科研学分,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69年就有“本科研究机会计划”、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20世纪80年代设立了“本科生研究中心”、伯克利分校于1997年成立了“本科生研究办公室”、耶鲁大学为一年级的本科新生设立了“指导研究”项目等。对我国的本科教育现状而言,在大学三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培养学生做科研写论文的能力,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难度大、压力大是可想而知的。

(五)少笛生不重视毕业论文。调查结果显示,有0.3%的毕业生对毕业论文持不认真的态度。教师普遍反映,每年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总有一两个同学写论文拖拖拉拉,不积极想办法收集实际数据资料,不下功夫写论文,不认真修改论文,论文质量不高,教师三番五次督促也没有效果。而在论文评定成绩时,指导教师往往心软,不忍心由于毕业论文的缘故影响学生的毕业和就业,只要学生提交了论文,尽管论文质量不高也往往给予通过。

(六)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不宽裕、个别教师不认真。

1.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不宽裕。调查结果显示,74%的毕业生曾接受指导教师的当面指导,85%的毕业生认为教师当面指导论文效果好,71%的毕业生希望教师多跟学生见面沟通。调查结果说明指导教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充足。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扩招,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多,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课程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平均指导每个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教师跟学生见面的时间少。

2.个别教师不认真指导毕业论文。调查中发现,1%的毕业生回答指导教师没有讲解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要求,2%的毕业生回答教师没有提出任何修改要求,1%的毕业生回答修改了一稿。调查结果说明个别教师没有认真指导毕业论文。

三、加强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的对策

笔者认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本科生撰写论文的能力,二是改进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加大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力度和监督审查力度。

(一)将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本科四年的教学。

1.课程教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引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

2.制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做一系列工作。一是给本科生设立科研导师,本科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与科研导师接触,协助科研导师做科研方面的工作,跟随科研导师感受课题申报、调研、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结题的整个科研过程。二是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系统讲解选题、写开题报告、查找资料、制作调查问卷、研究方法等。三是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参加三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己选题、制定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

(二)改进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

1.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应制定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包括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条件与职责、本科毕业生分配办法、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办法、奖惩办法等。通过这些制度,明确哪些教师有资格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每位教师分配多少学生,对教师的指导质量进行评价并予以奖惩,以此促使教师提高指导质量。

2.建立本科毕业论文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规程并实行全程监控。本科毕业论文包括选题、开题、指导与写作、提交与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论文资料装订与归档等多个环节。首先,学校要对每个工作环节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使教师和毕业生明确如何去做。其次,建立本科毕业论文全程监控制度,学校或学院对各个工作环节定期进行检查,督促教师切实负起指导责任。

3.改变论文写作和答辩时间。由于毕业生大四阶段尤其是第八学期事情很多,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建议把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大三放暑假前即第六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将毕业生分配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开始毕业论文的指导;大三暑假里,要求学生进行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沟通后确定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调查提纲或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利用大三暑假的时间进行调研,为撰写毕业论文收集实际资料;大四开学后的一两周内,组织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安排毕业生撰写论文初稿,年末前提交;元旦后以及放寒假的两个月时间,毕业生和指导教师闲暇时间较多,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指导毕业生完成论文的修改;第八学期开学的一两周内,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4.加大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与审核力度。选题是本科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指导教师要加大对毕业生选题的指导,强调毕业论文选题要与所学专业挂钩,选题要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实习单位面临的突出问题,选题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选择纯理论研究的题目,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抽象、宜限制不宜宽泛、等等。其次,学院要加大毕业论文选题的审核力度。学生选定题目后,提交给学院,学院要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实用性、可行性、深度等方面进行评审,要求选题不当的学生重新选题。

5.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实行首位参选制。每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论文,应该是该教师指导的质量最优的论文。因此,各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高的毕业论文拿出来参选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学校或学院组织教师进行盲审,这样可以确保每位教师指导的论文都有机会评优,盲审可以杜绝评优中的教师面子问题,使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优工作做到公开公正,使评选出来的优秀毕业论文真正优秀。

6.对毕业论文实行末位审核制。毕业论文末位审核制,就是每位教师指导的成绩最低的毕业论文,提交给学校或学院进行审核,学校或学院组织教师进行盲审,审核不合格的,要求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审核,毕业论文审核合格后,才给学生颁发学位证和毕业证。毕业论文的末位审核制对督促毕业生认真写论文、督促指导教师认真指导、杜绝教师给“同情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7.建立本科毕业论文观摩学习制度。由于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能力和宽严程度的把握参差不齐,因此建议在本科毕业论文资料装订归档后,学院组织教师相互观摩学习,使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宽严程度如何把握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周志勇.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初探――以CJ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商业会计,2015,(9).

[2]江燕t.法务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3,(2).

[3]肖丹.亟待提升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J].商业会计,2013,(10).

[4]韩b清.关于提高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

第3篇:关于会计的开题报告范文

《经济研究方法论》作为经济研究者的启蒙课程,是一门针对研究生开设的课程,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也只是部分院校开设,课程的名称也不一而足,但其影响越来越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

《经济研究方法论》是方法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指经济学界在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问题时所采取的各种方法的应遵循的理论。它们以一定的经济学说为指导,彼此之间往往互相交叉并补充。一般而言,在大的理论框架下,《经济研究方法论》的理论主要分为演绎与归纳、宏微观分析、制度结构分析与总量分解以及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等。这些研究方法理论随着历史变化而变化,因研究范畴、前提假设、研究对象、研究手段等的千差万别而有所不同,有的甚至意见相左。但无论如何,一个共识是,作为探寻经济社会现象的重要手段,经济研究需要方法的介入,离开有效的方法,研究很难深入,研究结论也令人质疑。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方法论内容的教学上也并不拘泥于研究方法的理论指导。经过努力,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整体研究素质有了提高,我国高校教师对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的设置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逐步认识到经济研究方法是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一起构成了经济管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核心课程。

2014年,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落实《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强方法论学习和训练,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结合课程教学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

新疆农业大学作为省属的重点高校,1988年在经济管理学院开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经济研究方法论的选修课程,之后又陆续在农业经济管理博士以及土地资源管理和产业经济学硕士中开展,现已成为经济管理类研究生的必修课。

2研究生教育发展对课程有效互动的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自1999年以来,研究生(含博士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递增2.7%以上,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从1999年的8.5万增长到2015年的64.74万人,这意味着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精英人才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分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研究生可就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志向报考不同类型。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研究生,一定的研究方法还是需要掌握。在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类别,在互动内容上又不同的侧重。

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2010年以来,该校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科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增加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有国际贸易学、金融学等6个二级学科招生,同时还增加了农业推广硕士中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两个领域,偏重农业经济方面的应用研究,此外,会计学专业硕士和工程管理专业硕士也陆续开始招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研究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和指导教师数量较少的矛盾,尤其是在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方面,许多老师认为学生的总体研究能力在下降,论文质量也受到质疑,但同时一些研究生也抱怨,研究方法没有系统学习,缺乏相应的科研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经济研究方法课程中增强互动,调动研究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课程在科研能力中的价值体现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3课程教学互动的必要性和适用性

经济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相比几十年前,在经济学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如何运用经济学新的原理、新的计量手段、新的视角从事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研究方法的互相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设置课程《经济研究方法论》是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研究生往往喜欢通过新媒体新手段自主获得某种思想、工具和手段,却很难与周围的师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在课堂上也只是听听,也不愿轻易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有的导师也比较封闭,画地为牢,有时甚至很少与学生做一些学术交流。因此,看上去信息传递越来越便利,可是到了人这个应用终端后,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终止了,使用效率陡然变得低下。

在西方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包括课堂教学,相互有效沟通是一个重要的过程。通过《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互动学习,让学生更透彻地掌握基本的经济研究方法论体系,使之研究方法成为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钥匙,在解释或解决经济问题的时候有一套适用的方法。因此课程中的有效互动非常必要。

互动教学的适用性则要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以及方法论课程内容有所侧重,在哪些地方需要互动,在哪些内容上需要互动?以及如何提高互动的有效性,降低无效的互动?经济学管理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提高科研能力,而仅仅通过灌输理论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效果不会很好,在互动中大家对理论的掌握会更扎实。而对应用型研究生,大部分将从事应用型实际工作,对他们的方法论课程互动应有所不同,应比较偏重研究方法、理论运用方面等。总之,在研究生人数增长迅猛而教师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就更要注意如何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提高教学效果。

4研究生课堂教学有效互动重点环节

4.1课程内容的设计

《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理论到应用内容极其丰富。在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我们按专题来设计内容体系,将《经济研究方法论》划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方法论基本理论的回顾;第二部分是数据处理专题研究,重点讲解经济计量模型的运用;第三部分是经济调研方法,重点讲授数据等资料的获得及处理方法;第四部分是文献综述,重点讲授如何搜集整理文献并归纳评述;第五部分是论文写作,重点讲授学位论文和一般研究论文的写作原则和方法等。有了课程内容的体系和专题,授课教师可以自主设置相应的课堂互动内容,根据不同专题不同内容以及学生的情况随时完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部分教师课堂互动设计清晰,学生参与相对积极主动,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形成了有效互动。

4.2互动内容的设计

互动并非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意发挥,而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授课对象精心设计,否则有效性将大打折扣。以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的数据处理专题为例,目前已有很多计量经济学软件包,可以完成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参数估计、模型检验、预测等基本运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只是孤立地完成原理讲解或者软件使用,可以在原理课上运用提问的方法了解学生掌握理论的程度,同时在上机实验的环节了解学生处理相应数据的能力,这样综合的办法也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有效互动性。

4.3课上演讲和讨论

对研究生而言,课堂互动对他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回答问题或阐述观点时,往往要求他们更加发挥能动性、独立性,更深入、更系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研究生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要求学生努力丰富知识结构和内容参与教学。

在经济研究方法论课上,一些教师分别设计了学生自主演讲的教学内容。课上讨论的环节,还有一些教师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并要求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要求课堂中所有的主题高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自主演讲的部分,老师讲授完理论性比较强的重点章节后,其余的章节给学生安排自主演讲,这样就要求学生大量地阅读文献,提升综合归纳能力,加以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追问,再讨论,使得互动有效性最大化。

4.4完善的考核机制

完善的考核机制是课程有效互动的助推器。在《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考核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自然应体现部分课堂互动环节的内容以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

4.4.1重视平时表现

方法论的学习内容繁多,很难通过一张试卷决定研究生的最终成绩,而平时的表现因为有了更多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应成为衡量成绩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讲授、发表见解和发表点评意见时,要求他们在课下有更好的储备,必须花很多时间参看文献、做课后习题等工作。因此我们把平时的课堂表现成绩提高到40%,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4.4.2开题报告成绩

研究方法论原理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闭卷考试反映出来,但是对研究方法的运用还能够通过课程论文和开卷考试的部分信息考查。根据经验,在课堂上有效参与互动的学生,往往在原理应用中有优势。而开题报告往往是学生运用研究方法论做出的第一份应用成果。因此,可以把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成绩作为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部分成绩考核依据,我们给定的是20%。一方面让学生重视课堂互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开题报告的质量。

第4篇:关于会计的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注意目的、意义、理由、提要分开写

一、选题的目的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材料、商品、在产品等。存货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财产安全完整、确保存货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所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及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企业库存存货是为了保证生产和经营的顺利进行,因此应当保证企业生产或销售所需原料的充足、及时供应,也就是说企业的存货资源应当足以满足实际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企业拥有大量的存货必然会占用较多的资金,保证生产所需要的足够存货与尽可能减小资金的机会成本成为企业管理的突出矛盾的关键,就是解决好企业物流的管理中对存货的管理。

在企业的存货管理中,一方面,企业要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存货水平,存货储备不足会中断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或者因临时采购而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过多的存货会增加与存货有关的各种开支如采购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等,从而会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存货管理的目的在于既满足需要,又能在不同情况下使相关总成本最低。因此,企业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在存货成本与效益之间进行综合平衡,确定最佳的存货量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又不会因存货积压而增加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并且有利于在日常的存货管理中完善存货入库、出库控制,保证存货的完整性和质量。

二、选题的意义

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是很大的。存货核算与管理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价值的真实性,还会影响到成本和利润的高低,影响到其他会计账项,同时也影响到损益的确定是否正确可靠,最终将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正确性和应税利润的计算,因此在其企业管理中加强存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存货管理,可以避免存货过多造成资金积压,以及缺货所带来的威胁。存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一般情况下占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金运作效率。另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据营销学家估算,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存货又是企业流动性最差的流动资产,存货的大量积压会占用企业资金,降低其的流动性。因此,

完善的存货管理对于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等方面意义重大。

三、选题理由

根据以上所述,本人认为选择“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为我毕业论文题目,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存货管理在中小企业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存货管理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还只是一名刚刚接触会计工作的新人,平时工作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存货的收发,经过工作的实践经历,我对这个内容产生了兴趣,经过查阅相关资料,现对它有一定了解,我想以后通过深入思考,就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对策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四、论文提要

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浦江天丰日用品厂在存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第一部分为引言,并介绍公司的基本概况。

第二部分分析了公司存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从存货采购制度不完善,没有制定合理的存货管理制度,不相容岗位没有相互分离。

2.存货保管不科学,各种材料混淆在一起,账目混乱。

3.岗位分工不合理,实现电算化程度不高。

第三部分提出的四点相应的对策:

1.加强采购管理制度。分别从选择好供应商,采用授权批准控制,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三个方面分析。

2.实施科学的保管方法。分别从做好存货的分类工作,采用ABC分类法进行管理;做好存货的保管工作两方面分析。

3.做好岗位分工工作,采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

4.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

第四部分为结束语。

参考文献(6篇)要求真实,选用近三年杂志、近五年书籍有关资料。期末考完离校前打印出来先审阅。并列出提纲。

论文结构要求清晰完整,可以采用一、现状,二、原因,三、决策。(仅供参考) 摘要书写注意要点(见例)

现状中要写企业背景资料

原因及决策中要有企业具体数据、表格、图表等

初稿最晚截止日3月1日。

注意记录指导过程(论文、实习、就业),有电子书面材料

如下:

关于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小三,加粗)

——从“浙江中塑在线有限公司”会计监督现状入手分析(四号,加

粗)

摘要:(五号,加粗)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各界所关心的话题,而众所周知,会计信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会计监督制度,没有正确的企业会计监督就很难产生真实合法规范的会计信息。本文以强化企业会计监督作为论题,阐述了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现实意义,分析了现行企业中会计监督弱化的现状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

关键词:(五号,加粗) 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现状, 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和整个会计工作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赋予了

一、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意义(小四,加粗,下同)

对于企业来说,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很重要的。没有真实的会计信息管理者就很难做出正确

????

二、“中塑在线”会计监督弱化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转轨阶段,???? 我实习的单位“浙江中塑在线有限公司”位于????

三、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对策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经营氛围,但是良好的经营氛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确的会计监督制度,针对“中塑在线”的现状,我们认为应通过以下途径来强化企业会计监督。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1、明确企业经济事项和会计人员职责。????

参考文献:(五号,加粗)

1.张以宽,论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监督体系,《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2.孟凡利,《会计职业道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8版

第5篇:关于会计的开题报告范文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根本性变化,从完全依靠国有和集体企业发展到民营中小企业发挥重要作用的混合性经济,由于大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人员分流和产品结构调整,国有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减弱,而此时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生力军。在我国,中小企业在活跃市场,吸纳就业,促进技术创新与出 口创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意义

在我国,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创造了74%的工业增加值,63%的gdp,但是其占有的金融资源却不足20%。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杭州的企业体制一般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也导致了杭州的中小企业也存在严重的融资难问题,虽然各个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杭州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因为中小企业地位的重要性,所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参考文献综述的主体与总结部分)

(一)国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中小企业迅猛发展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在中小企业创建、经营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中小企业的大问题,为此,探索可行有效的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中小企业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工作重点。西方国家如美国、日本、意大利、英国等都制定了相关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值得我们借鉴。

国外有关企业融资的理论研究主要是资本结构理论。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提出的,包括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形成于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它以mm定理为中心,一部分探讨税收差异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被称为税差学派,另一部分研究破产成本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发展成为财务困境成本学派,形成破产成本主义和财务困境主义,最后合并为权衡理论。七十年代后期,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博弈论的引入,使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新资本结构理论以信息不对称为中心,大量引入经济学各方面的最新分析方法,从新的学术视野来分析资本结构问题,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

此外,adolphusj.toby(XX)运用1999至XX年间尼日利亚中小型企业的相关数据测试了4个运行现状不佳的企业。认为对中小企业来说,持续的增长,充足的资金流动性和必要的盈利能力是与他们的投资和融资决策密切相关的。尽管财务总监竭尽全力协调流动性和营利性这两个矛盾的目标,但观察结果仍然暴露出了其财务管理的困境。

alastair metcalf(XX)认为一家新兴公司需要有足够的资本运用于所有的支出,当然还包括用于资金的增长和周转。在公司资金不断增长的同时,这一家公司可能需要更加多的股本或者项目融资,从而用来支持合并和收购。当它成熟时,公司可能需要资本重组或证券。如果该公司发生困难,它可能需要企业重组或计划重组融资。找到一个贷款人可以配合你的融资需要,从而让您专注于您的业务运行。

(二)国内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1、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资金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是必不可少的,自XX年9月份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已席卷全球,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中小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出口订单骤减、应收账款回收期加长、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资金支付压力空前加大,众多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融资难成为当前全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首先要面临的难题。

尹丹莉(XX)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一个长久性课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8%。中小企业在繁荣经济、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金融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但融资难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现有的融资环境与企业的希望仍有较大差距,中小企业信贷满足率仍待提高。

杨红梅(XX)指出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去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融资压力。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当中,我国曾经最富活力的沿海外向型中小企业受到严重影响。到XX年底,全国7.5%

的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或者倒闭,全国有超过30 万家企业停产、半停产,约有2500 万农民工因此返乡。由于中小企业是吸纳城镇就业的主要载体,中小企业生存状况恶化对就业造成巨大压力。要解决严峻的就业问题,关键靠中小企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对保增长,而且对保稳定、保民生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在我国,由于中小企业自身信用基础较差、银行结构不均衡、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和中小企业政府扶持体系还未真正建立等诸多原因,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纪杰(XX)指出企业外部融资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融资,即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二是间接融资,即主要通过金融机构贷款获得资金。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通过这两种途径筹资都十分困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有许多,但其根本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中小企业自身条件和素质的限制。这一因素是对其融资造成不利影响的内部原因;现行体制和政策的影响。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外部原因。

谢小梅(XX)分析认为:目前融资难已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因素,又有社会的、历史的因素;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又有微观层面的原因;既有观念上的原因,又有政策上的原因。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归结到一点,便是体制和制度的缺陷,尤其是产权制度和金融制度缺陷。

杨加陆(XX)指出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生存先于成功,要生存下来,就必须拥有一定量的资金。但在现实中,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融资相对比较困难。这主要因为银行的利息很高,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即使中小企业能够承担,但由于信誉等原因银行一般也只愿意向大企业贷款。

喻占元(XX)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中小企业自身有关 ,也与我国的金融体制有关 ,还与政府政策有关。具体有如下方面。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偏低;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风险、成本和收益不对称;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增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少,实力弱;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人;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从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也有金融机构定位偏差、贷款权上收等不匹配因素。同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健全、社会信用环境差等因素也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因此,相关的研究也主要从企业、银行、政府、社会各个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筹资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活动的先决条件,总结上述研究成果,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普遍存在于各国各地区,综述根据国内外各位学者对于各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描述,转述对融资难的原因的看法,使大家对于目前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及其成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文献进行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基本上都是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研究,针对某一省或某一区域的则比较少,即研究的地域范围太广。(2)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中,涉及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的研究比较少,即结合当下背景不深。正因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中还存在上述问题,所以,就有了该篇论文。本文结合国际金融危机背景,在全面分析时下中小企业更加严峻的融资问题的基础上,以杭州为例,提出了一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地位及其特征

2、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各个方面

3、杭州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现状和案例的分析

4、杭州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各种原因的研究和探讨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对如何解决杭州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出自己的建议。

2、导致杭州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从中找出突破口。

3、以小见大,由杭州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剖析中国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首先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理论动态打好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3、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分析并找出相应的结论。

4. 讨论法:与老师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需具体说明研究方法用在什么内容中) (二)技术路线:(需画图说明)

五、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XX.10.14-XX.11.14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XX.11.15-XX.12.30 完成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及开题报告 

XX.01.01-XX.03.04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XX.03.05-XX.04.23 毕业实习,修改论文 

XX.04.24-XX.05.02 毕业论文定稿

六、主要参考文献:(同文献综述)

[1] 李丽霞,徐海俊,孟菲.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研究.科学出版社, XX年8月

[2] 王悦.浅谈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集团经济研究,XX年第9期 

[3] 刘向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沿海企业与科技,XX年第11期 

[4]王莎,江辉.探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商业研究,XX年4月 

[5] 程剑鸣,孙晓玲.中小企业融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XX 

[6] 熊云生,程国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对策.财贸研究,XX 

[7] 周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南方金融, XX

[8] 林毅夫.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XX年1月 

[9] 关彬洪,关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企业经济,XX年1月 

[10]李军.企业融资.民主与建设出版社,XX

[11]杨令芝,周艳.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创新[j].特区经济,XX(4). 

[12] 赵一静.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XX,(5). 

[13] 刘瑛超,陈松紊.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与对策[j].平顶山学院学报,XX,(5).

[14] 叶林.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XX,(1). 

[15] 巴曙松,《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体制创新》,《证券时报》,XX年04月 

[16]徐振京.浅谈出资者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中国科技信息,XX年第20期 

[17]杨超明.论出资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希望月报,XX年10月 

[18] [美]密西尔詹森、威廉麦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行为、成本及其所有权结构[m]1976

第6篇:关于会计的开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选题的专业性;设计的规范性;作品的可用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102

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其实质是培养学生综合的专业能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选题与制定毕业设计方案,要给学生的一个内容齐全、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毕业设计任务书,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指导学生作品的设计进度与质量,要有效指导学生撰写成果报告书。教师只有按此路径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细心的指导才能提高设计的质量,学生也只有按此路径认真进行自己的毕业设计才能有效完成作品的设计的任务。

1 毕业设计任务书要具有明示性

学生的毕业设计路径为:学生的选题,学校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拟定自己的“毕业设计方案”,方案经指导教师进行可行性审核后交学生付诸实施,学生按已定的“方案”进行作品设计,作品完成后写出“毕业设计成果报告”。要想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就要依次抓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万事开头难,关键是走好第一步――选题与拟定毕业设计任务书。

1.1 选题要与专业培养的目标一致

毕业设计是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一门专业必修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是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产教融合的有效手段。故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具有专业性,即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

1.2 选题要注重对实际工作的有用

如何选用科学的毕业设计素材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分析解决单位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这是进行毕业设计的价值核心所在。故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具有有用性,即贴近社会的实际工作,从实际的各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的现状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也就是运用归谬反证案例法来进行毕业设计命题。

1.3 任务书要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

学生的选题经指导老师对其进行专业性、实用性的审核后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报系部审批,系部综合本专业的整体情况进行再次审核同意开题的一个书面文件,该文件对学生今后的毕业设计方案的制定、毕业作品的制作与毕业设计成果的报告均应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 毕业设计方案要具有可行性

毕业设计方案是由学生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结合自己对选题与专业知识及专业技术的把握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的,该方案不但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行动纲领,而且也是学院组织与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实施的重要依据。该方案主要体现为什么要设计、设计什么与怎样设计等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毕业设计的背景分析

运用归谬反证案例法来进行专业的毕业设计,首先就要对单位的专业工作的某一种典型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这一现状造成的结果进行归谬反正,从而得出设计这一方案的必要性,即简明扼要分析为什么要选该题目进行设计。

2.2 毕业设计的内容描述

这是设计方案的核心,也是进行作品设计的内容提纲,今后的专业毕业设计就要按照此内容架构来完成。该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写出设计什么,一般设计至方案的二级标题即可。

2.3 毕业设计的技术路线

运用归谬反证案例法来进行毕业设计的一般技术路线为:顶岗实习中进行专业调研――专业理论的文献检索――资料的分析提炼――设计提纲的拟定――实践中分析探讨――完成毕业设计。

2.4 毕业设计的实施步骤及主要研究方法

运用归谬反证案例法来进行毕业设计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了解某公司的基本情况,熟悉业务、发现问题;第二步,搜集某公司的相关资料,检索相关专业理论文献;第三步,分析整理所搜集的各种资料与文献,综合提炼相关的论据在顶岗实习中进行探讨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的毕业设计。

2.5 毕业设计的进度与具体内容

要与毕业设计步骤相一致,也可分为三段,但要进一步明确每一个时间段的具体时间点与该时间段具体要完成的内容。

3 毕业设计作品要具有专业性

毕业设计作品的制作必须根据毕业设计方案来组织实施完成。毕业设计的作品是整个设计实施过程的标志性成果,作品的质量决定了整个毕业设计的水平,故在作品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3.1 作品的外在形式注意规范性

作品的版面设计与排版除按照学院的统一规定执行外,作者应根据自己作品的特点将美感融入其中,特别是对于一些插图与表格要做到前后一致、标注规范。要做到封面与封里内容相符、目录与作品的标题相符、排版前后相符。

3.2 作品的内容架构注意逻辑性

作品的内容架构要注意相互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如对一个老牌制造企业以它的“成本管控”为题进行毕业设计,首先就要利用归谬会计案例反证法高度提炼与总结成本管控的现状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事实;继而挖掘分析造成现状的主要原因;再次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技能在原成本管控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优化。毕业设计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逻辑递进过程,并且要特别注意三者内容的相关性。

3.3 作品的技术创新注意有用性

有用性是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即作品要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为此,在进行作品设计时首先要深入企业深度调研,了解单位的生产经营流程与制度的建设情况;再次要进行适当的、相关的文献检索,从理论上与专业技术上把握该专业问题研究的现状,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精华,增加自己毕业设计的高度与开阔毕业设计的视野。千万不能不加分析的抄袭别人的作品,千万不要将作品写成论文或者调研报告,而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设计或者优化对社会有用的方案。

4 毕业设计成果报告要具有创新性

毕业设计成果报告书是对前面三项工作的总结。它既要全面概述毕业设计的过程,又要精要总结毕业设计作品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及设计后的收获等,它是毕业设计质量的集中体现。毕业设计成果报告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撰写。

4.1 毕业设计的过程

毕业设计是依照《毕业设计方案》的预定步骤逐步完成的,资料的来源应从毕业设计方案中提取,并且要与设计方案基本匹配。

4.2 毕业设计的收获

该部分是成果报告书的核心,主要结合毕业设计过程来写。可按下面的思路结合自己作品设计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第一,设计成果对单位产生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了凸显设计成果有用性,作者应结合自己作品的设计背景、设计内容、设计方法与设计目标进行相关的精要的概述,重点要描述这一成果给单位或社会带来了什么样与多少的经济利益。

第二,成果的形成过程对设计者各方面能力有何提升。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从各方面培养其专业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具体可参照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在顶岗实习与调研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了社会能力。如,受到了企业那一方面文化的熏陶,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不同的人交往,如何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

在相关资料搜寻与相关专业检索中提高了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如,在搜集单位的某些专业相关资料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公关能力,而且提高了对资料的阅读、分析与取舍能力;在某专业理论文献检索过程中不但可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载体进行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而且还可从广泛的相关阅读中开阔自己的眼界、激活自己的发散思维,与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将实际工作中的相关资料结合相关的专业理论去综合进行分析与探讨,这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综合分析能力;

在作品的设计过程中提高了逻辑思维与专业的写作能力。将在顶岗实习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在单位搜集相关的资料,将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科学的加以分析、探讨,再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与办法,在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写作能力。

4.3 作品设计的特点

为了彰显成果的特色,要对作品的特点进行高度的有效提炼,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一是注重了专业性。作品在设计中结合专业实践有效地运用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再将二者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是注重了实用性。作品的主题是基于顶岗实习单位存在的问题展开的,采用了归谬会计案例反证法,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成果的运用应该会给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是注重了创新性。在作品的设计过程中有机的运用了专业的某些新知识与专业的某些新技术。

第7篇:关于会计的开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 会计理论; 教学与研讨; 内容; 结构; 研究

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文化传授、专业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未来的科学研究人员(奥尔特加・加塞特,2001)。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既注重对在校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进行系统的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与来源结构,强化对其进行基本理论教育以扩大专业知识面,提高其专业理论素养,为将来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一、我国现行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层次划分

会计理论是运用一定逻辑形式对会计实践行为的本质及其演变与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后所形成的系统、全面的理性认识。它是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它在整个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主要是研究生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经得到学界的共识(葛家澍,1998)。

据了解,在国外大学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在国内各会计院校的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内,均设置了会计理论类课程。尽管其课程叫法各异,但内容上却大同小异。而在教学要求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科生教育中,一般均设为选修课(大多数列为必选课,少数列为任选课),课程名称为《会计理论》、《会计理论专题》或者《现代会计理论》,教学时数为30学时左右;硕士生教育中,则均列为学位课程且属于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一般称为《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教学时数为40学时左右;博士研究生教育中,有的学校是将其设为学位课程,有的则设为考查课,课程名称有的称《高级会计理论研究》,有的则称为《会计理论发展与学术流派》等,教学时间有的放在第二学期,有的放在第三学期,教学时数一般为60学时左右。由此可见,不论是哪个层次,会计理论课程均属于教学计划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二、现行主要会计理论类书籍的内容结构分析

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当加强其专业理论素养的教育,但是在如何安排会计理论课程内容以及如何组织教学内容上,国内外学者却持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就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教材内容体系。国内市场上较早的会计理论教材当推已故著名会计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阎达五(1985)教授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邀请,为适应会计专业教学需要而编写的《会计理论专题》一书。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可作为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用的教材与理论论著共有20多本,较有影响的有16本,它们大致可以分为本科生教材、硕士生教材和社会性理论读物三种类型。

第一,本科层次教材。它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从引进原版教材或者翻译的本科教材,主要有3本。即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1982所著《会计理论》;哈利.J.渥克、迈克尔.G.特尔尼(1997)所著《会计理论》;洛斯德、克拉克和卡西(2001)所著《财务会计理论与分析》。二是国内有关学者组织编写的本科教材,主要有5本。即魏明海、龚凯颂等(2001)编的《会计理论》;卢永华(2000)主编的《广义会计理论》;于玉林、田昆儒(2000)编著的《会计基础理论概述》,梁毅刚等(2002)编的《会计理论专题研究》,张白玲(1998)主编的《会计基本理论》。

第二,硕士研究生层次教材。它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翻译的教材,主要有2本。即威廉姆.R.司可特(1999)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和阿迈德・贝克奥伊(2000)所著的《会计理论》。二是国内有关学者组织编写的研究生教材,主要有3本。即汤云为与钱逢胜(1997)所著的《会计理论》;葛家澍与林志军(2001)所著的《现代西方会计理论》;于玉林与李端生(2001)主编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

第三,理论读物性质的论著。影响较大的有4本,即葛家澍与刘峰(1998)所著《会计大典――会计理论》,陈今池(1998)编著的《现代会计理论》,阎德玉(2002)主编的《会计理论比较与评析》和葛家澍与刘峰(2003)所著《会计理论》。各层次教材的主要内容可比较分析如下:

(一)本科层次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1.国外本科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主要有三本:

(1)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企业管理学教授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Eldon S. Hendriksen)于1965年所著的《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1982年原版)。该书被称为美国第一本有关会计理论的教科书,由作者分别于1970年、1977年、1982年和1992年进行了4次修订(第5版系与他人合作),它在很长时间内是美国会计教育界专门论述会计理论的唯一教科书。该书于1987年经王澹如等翻译并由立信会计用品社出版,由18 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研究法(定义、层次、归纳、演绎、其他方法);1959年以前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起源、借贷记账理论、17~18世纪的会计思想、19~20世纪初的会计思想、1930年以前的会计思想、20世纪20年代的会计实务);1959年以来会计理论的发展(AICPA、FASB、SEC、成本会计准则委员会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其他会计团体对会计准则发展的贡献);会计概念、计量和会计理论的机制(会计理论的概念、性质、体系、环境假设、目标、计量);财务陈报的收益概念;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财务陈报与物价变动;现金与资金流转;资产及其计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存货;厂场与设备、购置的和租赁的;折旧;无形资产、非流动资产及递延费用;负债及其权益;业益;股东权益的变动;财务报表上的揭示。

(2)哈利・I. 渥克(Harry I. Wolk)、迈克尔・G. 特尔尼(Michael G. Tearney)著《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引进1997年原版)。该书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其主要内容由19章构成:会计理论绪论;会计理论与会计研究;会计组织的结构与发展(1930年前、1930~1956年、1946~1959年、1959~现在);财务报告规则的经济分析;假定、原则与概念;会计目标;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存货与应收账款会计信息的用途;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物价变动会计;所得税会计;石油与天然气会计;养老金会计;租赁会计;对外投资权益;国际会计难题(外币交易、国家比较、国际协调)。

(3)R. G. 斯洛德(Richaed W. Schroeder)、M. W. 克拉克(Myrtle w. Clark)和J. M. 卡西(Jack M. Cathey)著《财务会计理论与分析》(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and Analysis,引进2001年原版)。该书由中信出版社2002年正式出版,其主要内容由15章构成: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计信息运用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收益概念;财务报表:损益表;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国际会计;营运资金;长期资产:厂场、设备;长期资产:投资与无形资产;长期负债;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并购会计;财务报表的揭示要求与伦理责任。

2.国内本科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目前,国内已经出版本科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较多,但若从其内容组合上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1)会计理论教材,包括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两个部分。譬如,由中山大学魏明海、龚凯颂等编的“高等学校本科会计学专业教材”――《会计理论》一书,该书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并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1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概述(涵义、功能、体系、发展);现代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理论种类、传统方法、创新方法);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类型、特点、制订、评价);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概述、目标、质量特征、要素、确认与计量);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资产计价理论;财务报告理论(体系、基本报表、表外披露、未来发展);有效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含量(实证理论内容);契约关系与经理会计行为(实证理论内容);成本计算与控制理论(成本计算、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原理、新领域)。

(2)会计理论教材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审计三个部分。譬如,由厦门大学卢永华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广义会计理论》,由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书涉及财务会计理论(7章)、管理会计理论(3章)与审计理论(3章)三个大的部分。财务会计理论主要包含财务会计理论概述(作用、环境、研究方法)、会计理论发展简史(中国、西方、发展的启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西方的概念结构、中国的理论体系、比较)、财务会计假设与财务会计的目标(假设、原则、目标)、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财务报告理论(财务报告、历史演变、未来展望)和会计规范理论(基本理论、法规、职业道德、证券市场会计规范、中国现状)共7章。管理会计理论主要包含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发展、基本理论、相关学科、前沿领域)、中西管理会计理论比较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理论比较3章。审计理论主要包含审计基本理论(定义、环境、目标、证据、判断、准则)、中西审计理论比较与广义会计理论结构3章。

(3)会计理论教材包括基础性理论专题。譬如,由天津财经大学于玉林、田昆儒编著,并由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会计基础理论概述》。该书主要涉及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环境、性质)、会计理论的特征与体系、现代会计的形成及其特征、会计系统、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会计管理理论体系、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预算)、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会计分析、大会计科学在发展和会计理论的发展在于创新等18章。

(4)会计理论教材以财务会计理论为主,兼顾其他会计理论的内容。譬如,由石家庄经济学院梁毅刚等编的《会计理论专题研究》一书,由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出版,设有会计及会计理论(涵义、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的演变(古代、近代、现代)、会计理论的结构(目标、假设、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会计计量、资产及其计价原理、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收益、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会计准则基本问题研究、会计准则的体系与结构、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研究、会计准则(制度)的国际协调与国家特色、内部会计控制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环境会计问题研究、实证会计研究等20章。另外还有附录,含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5)会计理论教材以财务会计理论为主,适当涉及其他会计理论的内容。譬如,由集美大学张白玲主编、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会计基本理论》一书,就设有绪论(会计理论性质、研究方法与历史发展)、会计基础理论(理论体系、本质、目标、假设、职能)、会计要素理论(六大要素)、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资产计价理论、会计规范理论(概念、原则)、财务报告理论(目标、质量特征、基本报表、其他报告)、物价变动会计理论、会计环境理论(会计环境、会计模式)、会计理论的新领域(金融工具会计、环境会计、增值会计)等10章。

3.港台本科生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笔者于2001年、2003年访问台湾有关大学期间,曾与相关院校会计理论课程的专业进行过交流,并多次访问有关院校的网站,发现台湾高校会计专业本科生层次的会计理论课程基本上与美国的内容一致。

(二)研究生层次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1.国外研究生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目前,翻译成中文并在国内影响比较大的教材主要有两本:

(1)《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该书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著名的会计学教授威廉姆・R・司可脱(WilliamR.Scott)所著,它是作者以多年讲授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讲义为基础而形成的一本专著,主要是以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会计理论界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会计问题所形成的理论结论为基础而编成的一本论著,于1999年出版。该书于2000年由陈汉文组织翻译并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据了解其现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四个部分计13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理想环境中的会计;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有效证券市场;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经济后果;实证会计理论;冲突的分析;管理人员报酬;盈余管理;准则制定:理论问题;准则制定:一种政治问题。

(2)《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该书由美国芝加哥伊利若斯大学阿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Ahmed Riahi-Belkaoui)著,它是贝克奥伊的代表作之一。初版于1981年出版,先后修订了3次,在我国有两个翻译的版本。1981年的第2版由杨进等译,并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九章组成。其2000年的第4版由钱逢胜等译,并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现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四个部分计16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的历史和发展;会计的性质与用途;构建会计理论的传统方法;构建会计理论的规范方法;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概念框架;会计理论的结构;会计中的公允、披露及未来趋势;会计的研究视角;会计:一门多重范式的学科;事项法与行为法;预测方法与实证方法;现时价值会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各种资产计价和收益模式;当代会计职业的背景;国际会计。

2.国内研究生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3本)。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两类:

(1)包容了西方会计理论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两本:一是汤云为、钱逢胜著的《会计理论》。该书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其基本体系与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的《会计理论》接近。全书共组合为18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定义、方法、分类、检验);会计与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古代、近代、现代);会计规范和对会计原则的探索;财务会计的理论结构(构成、使用者、目标、质量特征、要素、假设、确认与计量);现金流量与资金流量;财务报表中的收益概念;收入和费用、利得和损失;资产及其计量;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存货;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负债及其计量;所有者权益及其计量;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与实务;现时价值会计;实证会计。

二是葛家澍、林志军著的“会计研究生系列教材”――《现代西方会计理论》。该书由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是1991年版《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的改进版,2003年被教育部列作研究生推荐教材。该书的体系较具代表性,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6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会计的演变(19世纪前会计发展、19~20世纪初的会计;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会计发展);财务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性质、研究方法论、理论验证);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组织、假设、原则、准则的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性质、发展、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确认与计量);实证会计理论(发展、基础概念、结论、评析);会计计量理论(涵义、特点、属性、单位、模式);资产及其计价原理(涵义、性质、分类、目的、基础);流动资产及其计价;长期资产与无形资产及其计价;负债及其确认与计量;业益及其确认与计量;收益概念与收益确定;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涵义、性质、内容、基本报表、其他手段);现金与现金流量表;物价变动与物价变动会计;国际会计协调等。

(2)包容了会计理论的主要基本问题。典型的有于玉林、李端生主编的“高等院校会计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该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也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5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发展的动因;会计基础理论;会计理论体系;会计学;会计定位;会计结构;会计目标;会计行为规范;会计现代化;会计模式;会计方法;会计中国特色;会计国际协调;会计学发展趋势等。

(三)一般读物型会计理论论著的结构与内容

1.专著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是葛家澍、刘峰著的《会计大典――会计理论》一书,该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出版,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研究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读物。全书的1998年版共组合为18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涵义(概念、作用、内容、结构);会计理论的演变(复式簿记时期、产业革命时期、探索、体系形成);会计研究的不同方法与流派(方法论、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其他流派);会计的定义及争论(西方、我国);会计的基本假设;财务会计的概念结构(概述、发展、产生背景、现状分析);财务会计的目标与信息质量;会计确认的理论研究;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计量原理与模式);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与评价;会计准则的性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若干问题研究;现行财务报表的体系分析;财务报表体系的改进与未来(现行体系、美国的改进、英国的改进、IASC的改进、未来发展)。

2.普及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是陈今池编著的《现代会计理论》,该书由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纳入“立信会计丛书”出版。此前该书曾先后以《西方现代会计理论》(1988版)和《现代会计理论概论》(1992版)出版两次,该书也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及本科生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参考读物。全书的1998年版共组合为18章与一个附录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会计职能与范围、会计理论性质、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起源、发展停滞、近代会计理论发展、现代会计理论发展);会计理论的结构与内容(基本结构、目标、假设、概念、原则);传统会计的特点和报表结构;主要会计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收益的计量;收入确认与费用配比;资产计价;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负债与业主产权;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一般物价变动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变现价值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国际会计;附录: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3.专论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有阎德玉主编的《会计理论比较与评析》。该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近年(2002~2005)来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的参考教材与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该书共设15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导论(概念、功能、内容、发展、体系);财务会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的定义、性质、对象、资金、职能、目标);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概况、特点与趋势(计划经济时期、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特点、趋势);会计与经济效益;会计模式理论(概述、世界会计模式、中国会计模式);会计准则产生与发展研究(美国、中国、IASC、各国发展);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机构、人员、程序、范围);会计准则的性质、结构与内容;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研究;财务报表理论研究(概述、产生与发展、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增值表、现行矛盾);我国会计改革和理论与实践;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研究(概述、会计法、统一会计制度、其他相关法规);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计环境、规范体系、服务行业、会计人员、会计教育);知识经济与会计。除此之外,其他有影响的论著主要有:孙芳城等著《比较财务会计学》(2001),李孝林等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2002)以及阎德玉等(1992)著《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等,但在内容结构上大同小异。

(四)现有会计理论教材及论著结构的基本特点

上述16本会计理论教材或者理论读物,在内容设计上既有个性的设计,也有共性的内容。个性内容:主要体现在对每个专题内容的组织上,不同层次的教材以及不同作者的偏好,因此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内容结构体系。共性内容则可以划分为会计理论及研究方法问题、会计理论及历史发展问题、基础性会计理论问题、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问题、财务报告理论问题、会计准则及规范体系建设理论问题、特殊业务会计专门理论问题、会计领域其他专题理论问题、管理会计理论问题和审计理论问题等十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个别教材还设有附录。笔者通过对其所涉及会计理论基本内容的统计与分析,归纳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会计理论基础知识及研究方法问题,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基础知识(涵义、性质、功能、范围、内容、体系、种类、层次、发展、作用、环境、特征等);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论、定义、种类、传统方法、规范方法、创新方法、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检验、事项法与行为法,预测方法与实证方法等);会计理论研究的学术派别(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其他流派)。

2.会计理论及历史发展问题,共有14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理想环境中的会计;现代会计的形成、演变及其特征(19世纪前会计发展、19~20世纪初的会计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会计发展);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与演变(会计理论起源,古代会计理论,近代会计理论――借贷记账理论、17~18世纪产业革命时期的会计理论、19~20世纪初的会计理论,现代会计理论发展――1930年以前的会计思想、20世纪30年代后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1959年以前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会计理论);会计组织的结构与发展(1930年前、1930

~1956年、1946~1959年、1959~现在,AICPA、FASB、SEC、成本会计准则委员会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概况、特点与趋势(计划经济时期、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会计理论的未来发展(动因、创新、趋势、大会计科学)。

3.基础性会计理论问题,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结构与要素(概念、假设、目标、原则、程序与方法、狭义与广义的结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分析、性质、目标、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基本要素、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我国传统的会计基础理论(西方及中国对会计的定义、会计系统、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属性、会计对象、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会计管理理论体系、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与预算、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会计分析、六大会计要素理论、会计学、会计定位、会计结构);中国的理论体系及与西方的比较。

4.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问题,共有13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确认理论(涵义、特点、标准、原则);会计计量理论(涵义、特点、属性、单位、模式);资产及其计价理论(涵义、性质、分类、目的、基础),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收益概念、计量原理与确认模式,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现金流量与资金流转。

5.财务报告理论问题。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涵义、性质、内容、其他手段、揭示要求与伦理责任、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财务报告基本理论(概述、产生与发展、财务报告、目标、质量特征、历史演变、现行体系结构);基本财务报表的理论(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增值表、其他报表、表外披露);现行财务报表的体系(现行体系、现行矛盾、美国的改进、英国的改进、IASC的改进、未来发展)。

6.会计准则及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理论问题,共有9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准则基本问题研究(概念、性质、内容、体系、结构);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组织、类型、内容、结构特点、制订、评价);会计准则产生与发展(美国、中国、IASC、各国发展);会计准则制订的相关问题(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研究、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国家特色等,制定的经济后果与政治后果);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机构、人员、程序、范围);会计规范理论(概念、原则、基本理论、会计法规、职业道德、证券市场会计规范、会计行为规范、中国研究现状);我国会计法规体系(概述、会计法、统一会计制度、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其他相关法规)。

7.特殊业务会计专门性理论问题,只有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所得税会计,石油与天然气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和并购会计。

8.会计领域其他专题性理论问题,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一门多重范式的学科,当代会计职业的背景;有效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含量,契约关系与经理会计行为,有效证券市场,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与计量观,冲突的分析,管理人员报酬,盈余管理,会计中的公允、披露及未来趋势;实证会计研究及理论(发展、基础概念、结论、评析);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与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变现价值会计),国际会计(外币交易、国家比较、国际协调),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增值会计, 社会责任会计;会计环境理论,会计模式理论(概述、世界会计模式、中国会计模式),会计方法, 会计现代化,会计与经济效益,会计中国特色与国际会计协调;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计环境、规范体系、服务行业、会计人员、会计教育),知识经济与会计。

9.管理会计理论问题,有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计算与控制理论(成本计算、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原理、新领域);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发展、基本理论、相关学科、前沿领域);中西管理会计理论比较;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理论比较。

10.审计理论问题,有1本涉及。审计基本理论(定义、环境、目标、证据、判断、准则);中西审计理论比较等。

此外,还有两本设有附录,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三、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与内容设计

(一)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重点内容

综上分析可见,会计理论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学生需要在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不同的阶段不断地学习与研讨。但是应当如何区分与协调不同层次的重点内容,以减少重复并提高教学效果,则需要专门研究如下问题。首先,是不同层次的会计理论课程应当讲到什么程度?本科、硕士、博士课程各自所涉及的范围应有多大?内容应有多深?知识面多广?深度如何把握?其次,教材内容如何组织?涉及的机构、组织、规范、杂志、学人、文献和观点如何组合?是否只讲西方财务会计理论?是否只讲实证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是否需要讲?第三,教学方式如何组织?是否只让学生分组讨论已经形成的论文即可?在这个课程中是否需要系统介绍某些知识?可否用一定量的知识供给来刺激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笔者认为,其主要区别在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会计理论的广度、深度与对研究方法论的掌握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及的范围上,需要适当宽泛而不宜过于狭窄,不宜让学生只了解以某一方法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应当考虑会计理论的点(专业)―线(发展线索)―面(知识)。在内容上也需要兼顾相关内容,如会计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理论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法制规范发展的主要线索和会计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线索等。

因此,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的重点即需要针对不同层次而适当体现差别。本科生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是以丰富学生会计理论的知识点为基础来了解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以拓展其会计理论方面的知识面及应用会计理论解释、评价和指导会计实务能力。在“点”的明确要求下,教学中需要兼顾中西方的会计理论专业知识点。硕士研究生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是注重理解与掌握基本会计理论的线索,在“线”的要清楚要求,以充分认识中国会计理论发展的历史地位为基础,以西方会计理论特别是以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研讨为核心向外延伸,同时需要兼顾中西方的会计理论问题并体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博士研究生会计理论研讨的重点,要放在广博的知识掌握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论的有效运用上,即在“面”要广博的要求下,应当以研读经典文献、研讨名家思想、把握中西方会计理论流派的发展脉络为基础,以了解学科交叉与渗透发展动向为基础,以具备一定会计理论研究创新思维和认识为目标,故需要广涉中西方的会计理论文献并独立进行分析、梳理与加工。

(二)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

1.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设计。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对前几学期所学会计主干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以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方法的认识与理解,并有助于其在未来的会计专业实践中运用。与此同时,还应当向学生适当介绍有关会计理论发展的知识,以拓宽其专业理论的知识面。因此,在内容的组合上,就要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主要会计理论(特别是财务会计理论)的系统认识为主线,以帮助学生对前导会计课程所学专业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融会贯通为重点,注意培养学生总结问题、分析问题与初步表达学术研究成果的能力。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已不满足于本科层次的知识学习,而积极投身于“考研”的队伍中。由于目前研究生学历教育层次规模的急剧扩张,而教学资源的增长相对滞后,若把会计理论课程完全置于研究生教育阶段,也会使研究生教育压力过重,故可以考虑把一些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划入前一教学阶段,以减轻研究生教育的压力。以此认识为基础,可以考虑将教学重点放在以下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中西方会计及其理论发展的基本知识。主要是介绍会计及其理论有关发展阶段的特点、成就、重要学者与重要文献等方面的知识,在范围上要兼顾中外,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适当介绍会计科学发展新领域的知识,如相关新学科的简介等。二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涉及财务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及其所涉及专业问题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系统的结构与运行、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与方法、财务报告的结构与编制等方面的理论要点,并注重与前导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的对接。三是我国会计改革的相关理论知识。主要是结合中国会计改革的现实,介绍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监管、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等专题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四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与学术规范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步骤、基本学术规范与论文结构要素等专业论文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并适当进行论文写作的初步训练与指导,以便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打下基础。另外,还有其他相关会计理论知识。

2.硕士研究生阶段《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设计。硕士研究生阶段《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课程的研讨重点主要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传授并互相研讨会计理论知识。但目前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来源结构上比较复杂,不仅学生毕业的本科院校有不同专业优势(理、工、农、医、文、经、管),而且学生本身有不同的专业背景(理、工、农、医、文、经、管)、不同的专业经历(应届、往届与多年在职)和不同的学业经历(中专、专科、本科),这就给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会计理论课程在内容组织上,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面,还要注重理论的一定深度,更要考虑教学对象会计理论知识甚至是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积累上的差异。基于上述认识基础,故可以考虑将教学研讨重点放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会计及其理论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是研讨会计及其理论相关发展阶段的特点、重要学者与重要文献等方面的理论贡献,在范围上以西方为主。二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研究。主要是研讨FSAB的财务概念结构。三是会计准则的发展、结构与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主要是以研讨西方会计准则的发展为主线,同时研究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相关现实理论问题。四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理论问题研究。主要研讨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理、基本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以及资产计价理论和收益决定理论等问题;研讨财务报告理论的演变、现时若干问题(内容、结构等)与未来发展变化(内容、方式与形式等)等。五是西方实证会计理论的主要内容研究。主要研讨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成果及有影响的学术观点。六是中国会计改革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主要研讨中国会计改革进程中有关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会计监管体系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等专题性理论问题。七是会计科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主要是对会计理论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八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与学术规范的知识与运用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的会计理论问题。

3.博士研究生阶段的《高级会计理论研究》课程研讨的基本范围设计。博士研究生阶段的《高级会计理论研究》课程的研讨重点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会计研究方法论及其会计理论发展规律。重点是通过对会计理论发展不同时期经典文献的研读,让学生能够把握会计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认识会计理论学术流派的形成基础,认识会计理论分支学科的形成环境与学科发展环境,掌握主要会计理论分支的核心观点,对现时会计理论发展的若干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认识,为在会计理论的发展方面做出创新性贡献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其要求可以归纳为:认识会计理论研究的思维方法,追索会计理论的发展线索,研究会计理论的发展规律,弄清不同流派的理论特色,认识主要流派的理论贡献,掌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运用会计理论创新的研究方法。基于上述认识基础,故可考虑将教学研讨的重点放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的思维逻辑与认识论研究。可主要涉及:科学理论研究与思维模式;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程序;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方法体系;会计科学的学科地位与发展;会计科学研究的要素结构;会计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步骤;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相关论著研讨。二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变迁研究。可主要涉及: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阶段划分;规范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及其特点;实证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及其特点;现时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选择与研究方法运用问题;关于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三是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可主要涉及:发展阶段与特点研究;著名学者研究;经典文献研读。四是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可主要涉及:发展阶段与特点研究;著名学者研究;经典文献研读。五是会计理论的主要学术派别研究。可主要涉及会计科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学说、流派和学派的特点:譬如,与会计本质认识有关的会计工具说、会计艺术说、会计信息系统说、会计管理活动说、会计控制(受托责任)说等;与会计行为认识有关的组织会计说、行为会计说、产权会计说、会计契约说等;与会计记录原理研究有关的静态会计说、拟人会计说、动态会计说等;与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思维模式有关的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等;与会计理论体系内容有关的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等;与专项理论研究有关的事项会计理论、价值链会计理论等。六是会计科学理论的交叉发展研究。可主要涉及:经济学说演进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管理思想变迁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法学理论变迁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科学技术创新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其他学科发展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会计科学研究新领域的开拓研究。七是会计学博士论文写作的相关问题研讨。可主要涉及:选题动态、开题要求(文献回顾)、准备(资料、数据、初步分析)、写作(学术规范)、答辩及成果(前期、中期、后期)等。八是会计科学研究课题的相关问题研讨。可主要涉及:会计科学研究课题的发现与路径设计;科研课题研究申请书的编制、科研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编制、科研课题的调查(调查问卷、调查量表、调查资料的统计与分析)、科研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科研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科研课题的后续发展(论文、著作、报奖、申报新的课题)等。另外,还有其他相关问题研讨。

【主要参考文献】

[1] [加拿大]威廉姆.R.司可特,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美]阿迈德.贝克奥伊,著.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 [美]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著.王澹如,等译.会计理论. 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7.

[4] [美]哈利.I.渥克,迈克尔.G.特尔尼,著.会计理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 [美]斯洛德,克拉克,卡西,著.财务会计理论与分析.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6]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等译.大学的使命(1946).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 陈今池,编著.现代会计理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8] 方正生.会计理论问题.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9] 葛家澍,林志军著.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10] 葛家澍,刘峰,著.中国会计大典――会计理论.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11] 葛家澍,刘峰,著.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2] 葛家澍,杜兴强,等著.会计理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3] 梁毅刚,等.会计理论专题研究.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14] 廖洪,著.会计理论及其应用分析.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15] 孙芳城,等著.比较财务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16] 李孝林,等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17] 卢永华,主编.广义会计理论.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18] 汤云为,钱逢胜,著.会计理论.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9] 魏明海,龚凯颂,等编.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0] 阎达五,著.会计理论专题.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

[21] 阎德玉,等著.现代会计理论研究.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22] 阎德玉,主编.会计理论比较与评析.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3] 于玉林,李端生,主编.会计基础理论研究.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第8篇:关于会计的开题报告范文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张,业务不断膨胀,各种劳务费的支出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事业正常运转的剂,也构成各项科研项目支出的重要内容。高校劳务费具有覆面广、种类繁多、单笔金额小、总量金额大等特点。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层面及高校没有对劳务费的发放引起足够的重视,实务中存在这样那样一些乱象。规范劳务费发放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鲜有相关论文。关于劳务费的定义、核算、发放对象、发放范围等内容都值得探讨。

一、高校劳务费的类别

(一)按费用的来源进行分类

高校发生的各项劳务费按其来源可以分为三类:

1.教育事业费中支出的劳务费。如监考费、阅卷费、出题费、稿费、讲座费、讲学费、论文答辩费、面试费、教辅费、晋升职称评审费、实验室人员劳务费、专业实习指导费等。

2.纵横向科研经费中支出的劳务费。如论证费、鉴定费、评审费、验收费、材料整理分类费、助理费、报账费、钟点工工资、临时用工费、助研费等。

3.其他费用中支出的劳务费。

(二)按劳务费发放对象进行分类

按劳务费发放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劳务费分为三类:

1.校内职工,包括在职职工和部分返聘或临时聘用的退休职工。

2.校外人员,主要是指从校外聘请开讲座、项目咨询、论证、评审、论文开题、答辩等专业技术人员等。

3.各类学生,主要指在校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

二、高校劳务费发放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劳务费发放实务中,存在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四个问题:

(一)缺乏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发放的各种劳务费没有进行归类管理,缺乏具体制度约束。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再到基层高校,检索不到关于劳务费的具体规定。笔者调研了多所高校,咨询了不同的办事人员,其中有项目负责人、学院领导、院办主任、报账人、财务人员以及审计人员等,都回答没有具体的规定。

大部分高校在办理劳务费时,都是凭经验,依惯例,有时是根据本单位经济能力“看米下锅”决定。同一种劳务费,各高校之间,高校内部部门之间,有时存在差别。有的劳务费在一个学校内出现“看人发放”的情形,若针对专家与非专家区别对待,尚可以让人理解,而实际情形是针对校内的职务而定,谁的职务高发放标准就高,明显存有行贿的嫌疑。

(二)发放随意性大

笔者从某高校劳务费报账凭证上看,发现大多数劳务费发放单都是简单地编制一张表,上面有发放名称,如评审费、专家费等,下面是领取劳务费相关人员的基本信息(姓名、银行卡号、发放金额),以及领导和具体经办人签字盖章。有的高校发放研究生助研劳务费时提供合同,尽管合同很不规范,但可以反映劳务所指向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导师在给学生发劳务费时,没有具体的标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月份差距很大。有的高校在监考费发放上,存在一些乱象。如主考、巡考、监考等人员的劳务费差距惊人,有的还添加上没有付出劳务的人员。由此可见,劳务费发放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三)存在套现嫌疑

高校下拨给学院和部门的预算资金当年用不完,单位就想方设法巧立劳务费名目,将项目资金用完。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购物卡不能报,违规的奖金、福利不能发。于是相关人员通过发放劳务费形式套取现金。如有的科研项目负责人为从项目中套取现金,就编造学生助研、实习、实验等名目,将相关的劳务费打入学生银行卡,然后让学生将款取出后给己。还有的先让学生签字,在报账时要求直接将款项打入项目负责人的银行卡里。这样不仅从科研项目中套取了现金,而且还利用学生的身份逃避了个人所得税。

(四)易生腐败现象

由于高校劳务费发放没有制度依??,也没有相关的规定,造成实务中有空可钻。有的利用机会给领导发劳务费,有的选准时机给本单位职工发福利费,有的想方设法给自己发辛苦费,还有的借机乱发加班费。有的为了避开在自己单位领取劳务费,就与其他单位的相关人员串通互抬,今天你请我当专家,明天我请你做专家,请来的所谓“专家”目的为了劳务费。如果高校不加以规范,劳务费必将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三、高校劳务费发放的应对策略

针对高校劳务费发放实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应该对高校劳务费的发放加以规范和管理。本文认为应采取如下四个应对策略:

(一)完善制度

国家层面应设计宏观的劳务费顶层管理制度,如针对各种考试,规定考务费的发放原则;针对各种专家资格及劳务强度、劳务时间、发放对象等因素,给出指导性意见;针对学生各种勤工助学工资、津贴给出原则性的规定;针对何种情形下可以发放劳务费;针对假借各种加班费名义,实则发放劳务费情况给出界定。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联合财政、物价部门,针对地区物价水平及收入情况,分门别类制定出劳务费指导标准。高校应结合国家、地方政府制定的标准,制定适合本校的劳务费发放细则。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在制定标准时,可以给高校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比如监考费,可以按场次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不得突破上限。可以规定主考人员、巡考人员、普通考务人员劳务费的级差,并规定不得突破。即使考务费资金充足,也不得超额发放,多余的款项可上缴学校备作职工福利费统筹管理使用,不得作为部门的小金库使用。对于科研经费中相关劳务费的支出,也应制定指导性的发放标准,比如,研究生助研费发放金额,是按照工作时间、工作强度计算,还是按照基础津贴加助研绩效计算等等。

(二)强化要件

根据劳务费的性质,会计在核算时应对劳务费发放的要件进行审核。

首先,要查看有无劳务合同或协议。这里所指的合同或协议,是指劳务人员在一段时间内提供相对明确可以计量的劳务协议。比如学生勤工助学,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临时工务工等,应签订相关的合同或协议。对于类似专家咨询费、论证费、监考费等一过性质的劳务费,要在名单上列明身份证号、专家职称及所在工作单位。

其次,要审核劳务费的内容及发生时间。如发放专家咨询、论证、评审劳务费,要审查会议时间、地点、会议议程等内容。对于各种借劳务费名义发放的加班费,要退给报账人,要求通过人事处签署意见;对于各种监考费,审查是否提供此次考务工作总体安排文件,是否载明参考学生人数、考场个数,以及监考人员、主考人员、巡考人员及普通考务人员劳务费的计算标准。再次,审查发放单据是否有经办人、审核人、审批人以及领取劳务费人员的签字。总之,在报销各项劳务费时,财务人员要明确所需的要件资料,强化各种要件的审核。

(三)放管结合

劳务费是高校业务运转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规范管理教育经费中各项劳务费开支。科研经费中发放劳务费,各单位应依据《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强化法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在制度明确的发放标准范围下,不设比例,据实开支各项劳务费。面对目前劳务费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财务要加强学习,增强交流,在财政主管部门尚未出台相关实施细则的情况下,遵从比例适度放开的原则,做到放管结合,做好核算工作,同时应承担相关的管理责任。要控制劳务费发放中一些乱象的进一步蔓延,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下发细化劳务费核算科目指导性意见,并要求高校在年度决算报告中予以披露过高比例的支出。这也是高校财务工作人员目前应当思考的问题。

(四)细化科目

高校发生的各种劳务费按照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设置应在“商品和服务支出”一级科目核算。目前高校在核算劳务费时,有的是直接归集在“劳务费”二级科目里,有的是在“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事业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等大类中的小类下分别设置“劳务费”明细科目核算。如在“教育事业支出”大类下的“教学支出”、“业务辅助支出”、“学生事务支出”、“教育经费项目支出”等小类下分设“劳务费”明细科目核算,而对于不易区别的劳务费均放入“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中核算,这就造成“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支出占比较高的原因之一张甫香(2014)已对此问题作出论述。建议高校在“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事业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经营支出”等大类下各设一个“劳务费”明细科目核算,同一个大类下不再细分。这样既有利于大类项目中各种劳务费发生金额的归集统计,也有利于各类劳务费支出的占比分析。

四、结语

本文对高校发放的各种劳务费进行了归类,提出了缺乏管理制度、发放带有随意性、存在套现嫌疑和易生腐败现象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对问题作了详细分析,总结出完善制度、强化要件、放管结合和细分科目四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高校劳务费涉及方方面面,如何在搞好服务,提高效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规范各类劳务费的?l放,值得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鉴于本人知识所限,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可能不够全面,文中所论观点难免有些偏颇,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

注释:

第9篇:关于会计的开题报告范文

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打造成为天津中学的特色支柱和教育品牌,天津中学也因此被选为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实验学校。

项目实施及课程建设综述

天津中学建设特色高中的项目名称是:从综合实践活动切入转变未来人才培养模式。这个特色项目的基本内涵可以初步概括为:坚持面向生活、立足实践、自主发展的理念,着力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并进行课程的整体构建,形成以掌握系统知识为主的学科课程学习、以生活中的问题为纽带的研究性学习和以践行操作为特征的实践经验学习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确定这个特色项目,与该校建校以后选择的发展道路有关。校长国赫孚在天津中学建校之初就思考,要把天津中学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思考的指向是确定的,一定是一所体现新的教育思想的学校,一定是一所崇尚改革的学校。恰逢此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草案公布了,学校改革的路线清晰了。十多年来,天津中学走出了一条不断探索和日臻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课程整体构建、探索和形成办学特色的育人之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之路上,形成了课程实施的理念、课程的内容体系、实施的途径和环节、课程学习的评价及彰显课程育人价值的方法,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特色项目的理论依据是:实践哲学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以人为本”、“回归生活”、“主体性教育”等思想理念。

特色项目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在过去探索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四件事,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形成常态。第一,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以保证课程要素落实为核心,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系统化设计。第二,重新编写《天津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的性质、开发的目的、实施的理念,课程的具体目标、内容、途径、学习方式、学习评价,教师指导的原则和方法,课程的管理和实施建议。第三,重新编写《研究性学习导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第四,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手册》,让教师明确课程指导的理念、指导什么和怎样指导。

第二阶段,重点做好三项工作。第一,完善课程管理的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课程管理机制,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制定和修订的主要制度包括课程开发设计管理制度、活动计划制定和审定制度、课程安排协调制度、专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课程质量评价反馈制度等。第二,继续探索课程的整体构建,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些理念引向学科教学,打造生活化的课堂。第三,对天津中学育人模式进行总结和理论论证。

第三阶段,重点做好项目的总结和宣传。一是对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理论的提升,撰写好项目总结报告。二是撰写若干篇论文和经验文章,并做好办学特色的宣传。

学校主要通过五条途径确保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和课程化的实施:一是以校外八个基地为依托,开展高中生社会调查和生态考察活动;二是以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为支撑,开展初中生职业岗位体验活动; 三是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实践活动;四是以生态园建设为契机,开展校内科技实践活动;五是以高新技术领域为方向,开展集体参观活动。学校设置了详细的课程实施环节,包括:基础培训阶段、课程准备阶段、实地考察阶段、评价展示阶段、反思提升阶段。在基础培训阶段: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研究性学习、电子阅览、图书阅览、科学探索训练、科技人文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广泛了解和积累有关自然、社会、人文的背景知识,为后面的发现式学习奠定基础。在课题准备阶段:组织学生研读专家和指导教师的专题报告,学生每人报课题,由学校分类、分组并安排指导教师,学生在开题大会上汇报活动方案。在实地考察阶段(利用暑期):由校长带领,师生对蓟县地质博物馆、国家造血干细胞基地、府君山、八仙山、滨海新区等进行实地考察。教师引导学生将看、听、学、思、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树立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责任意识,形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新能力。在评价展示阶段:举办学生研究成果交流会,展示研究过程和成果,体验成就感。在反思提升阶段:编发学生成果论文集,让学生的成果成为教学资源;表彰“科学探索之星”和“自主学习之星”,推荐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搭建国际交流的舞台,让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学生用英语向外籍客人汇报研究成果,走上国际交流的舞台。

社团活动与学生自主发展

目前天津中学有学生社团30个,分为媒体类(电视台、记者社、广播社、《天人》编辑部)、艺术类(合唱团、民乐队、管弦乐队、舞蹈队、街舞队、 话剧社、动漫社、创意空间、吉他社、美术社、书法社、天人图片社、文学社、小说社)、体育类(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桥牌、象棋、双节棍)、科技类(天文社、探索者沙龙)、综合类(天人书社、模拟联合国社团)、心理健康类(心理自助互助协会)。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8%以上。每个学生社团自主制定活动章程和管理制度,形成了与学习相关的“互助机制”和“评价机制”。

每个学生社团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个成员悉心经营着自己的梦想,共享成功的喜悦。社团学生不仅是学校艺术节的主角,还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取得佳绩。话剧社、合唱团、民乐队、管弦乐队分获天津市文艺展演比赛一、二等奖;校园电视台、《天人》校刊获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及校报校刊评比优秀奖;天人书社、模拟联合国社团分获市级优秀社团和优秀社团标兵称号。

社团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搭建了自我展示的舞台,为学生打开了一片追求自我价值、张扬个性、自我发展的天空,很好地体现了学校“差异性教育”的理念。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索的能力显著增强。

生态园建设及相关课题研究

校长国赫孚一直倡导教育要面向生活,为此,学校在2008年建设了生态园,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分为动物养殖区、大田作物区、智能温室区、植物组织培养区、果树区、气象台区等,这些区域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校内基地,每学期都有100多名学生直接参与生态园实践活动。生态园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呈现多元化,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亲自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己挖掘课题,走访调查,设计完成实验,利用书籍、网络补充相关知识。学校还从天津农学院和农科院的各个领域聘请8位专家指导生物组教师设计出系列的研究课题,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校设计出多种课题项目,如“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安祖花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水培条件下氮素对不同韭菜品种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温室培育食用菌——平菇研究”、“番茄树高产的途径与方法”、“津优8号黄瓜叶性状遗传规律研究”等。

这些课题有的来自课本知识的延伸,有的来自前沿的研究领域,通过参与生态园实践活动,学生拥有了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主动思考的头脑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如高二学生在种植砍瓜植株时,发现它具有很强的伤口自愈能力,学生们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查找资料,了解砍瓜伤口愈合的机理,并进一步思考,能不能利用砍瓜的汁液来提高嫁接植物的成活率。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后发现,还没有人对这个问题做过研究,这更激发了他们的挑战意识,于是精心设计了课题“砍瓜提取液对提高植物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他们专门学习了嫁接技术,并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面对最终的实验结果,他们不但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而且享受了挑战的乐趣。

生态园实践活动并没有让学生脱离课本,而是使课本知识在实践中延伸拓展。实践活动也培养了学生接触社会、挖掘社会资源的能力。在“不同波长LED灯对五彩椒生长的影响”课题研究中,学生在最后的实验分析阶段遇到了困难,需要对五彩椒叶表皮上的气孔进行显微拍摄及测定孔距。相关技术和设备是学校无法提供的,但是参与研究的学生并没有放弃,通过多方打听得知其他班同学的家长是研究人员,通过家长的指引,找到相关部门。学生经过与专家的面谈,以诚恳的学习态度打动了对方,对方不但给予技术指导,还免费提供了仪器设备。

生态园实践活动,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及科技发展对接,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平台。

父母职业岗位体验和社会观察

天津中学在初中阶段开展了“父母职业岗位体验和社会观察”实践活动。活动宗旨是: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自2001年至今,学校已有3400余名学生参与多个岗位实践。学校力争通过交换岗位,使学生在校期间实践3到4个职业岗位,收获更多体验。为确保活动开展与活动效果,国校长提出并亲自设计了岗位体验和社会观察提纲,有了提纲,学生们看什么、听什么、学什么、想什么、做什么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每次实践归来学生们都在反思汇报会上畅谈实践收获。项目负责教师分别以“体验艰辛、体验感恩、体验创造、体验责任”为题介绍了以下4个案例。

案例一:体验艰辛——八年(二)班某学生到自家餐馆实践服务员岗位

通过两天的体验,我切身感受到服务行业工作的艰辛。实践了两天,我犯的错误是一件接着一件。这还是自家开的餐馆,要是到其他餐馆去打工,我肯定不到两个小时就被轰出去了。今天我躲在父母的羽翼下初尝失败的滋味和成功的喜悦,但我相信数年后经过不断磨炼、不懈追求,我有能力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到达成功人生的彼岸。

案例二:体验感恩——七年(四)班某学生到母亲单位实践会计岗位

实践前,我曾天真地认为,会计工作不就是和阿拉伯数字打交道吗?体验后,我由衷地感到,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我终于知道,为什么父母的白发会一天天增多;为什么妈妈闲暇时总是在按摩手腕,做眼睛保健操;为什么父母在我不认真学习时那么生气。妈妈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做早点,工作了一天回家后还要洗衣做饭。从前,我认为妈妈这样做是应该的,现在,通过体验多了一分对妈妈的理解,我变得懂事了……

案例三:体验创造——八年(三)班某学生到母亲单位实践鞋体装饰岗位

通过观察体验,该学生发现穿鞋带流程存在耗时长和成本高等问题。于是她提出自己的创造设计方案,经过试验,证明该方案既节约时间又降低成本,此方案已被母亲所在公司采纳。

三天的岗位实践结束了,尽管很辛苦,但汗水中凝聚着我的智慧和成果。这次岗位体验让我懂得,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发现问题,同时更要勇于探索、创新,有效地解决问题。要将课本上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做到活学活用,知识与技能都是成长的必备品。

案例四:体验责任——八年(四)班某学生到母亲单位实践镀零件岗位

拥挤狭窄的工作间,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一些阿姨围坐在一起忙得抬不起头。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把镀好的钩架浸到药水里,一股白烟冒上来,熏得我半天喘不过气,恶心得想吐。我了解到这些零件都是为美国来料加工的,而且做得不精细就会被要求返工。可加工这种零件是有毒有害的啊!我心中很不是滋味。美国人害怕环境污染,害怕伤害身体,就运到中国来,还不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的是廉价劳动力?我国与世界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何缩小差距呢?同学们,努力吧!发奋学习、认真实践,让伟大的祖国富强昌盛,屹立于世界之巅,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