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写作教学方案范文

写作教学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写作教学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写作教学方案

第1篇:写作教学方案范文

         1.协作式教学的原理依据

“协作教学”可以看到协作式教学历史和概念,其主要理念如下:协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相关人员(研究人员,试验人员,教辅人员,其他专业人员)就某个特定施教目标组成团队或搭档进行协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相互协调,相互学习,互为补充,共同提高,共同完善。如Knackendoffel, Robinson, Deshier & Schumaker 2000 年提出:协作教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教育过程,不同专长的教师自愿组合在一起,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探讨并研究出各种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监控,及时改进。…合作教学不单纯是一次具体协约教学模式,而是一整套实施程序。”具体地说,“是两位教师同时担任某个班级的教学任务,一同做教案,一同施教,一同监控所教班级学生每天的学习进度,保证其学习效果。” ( Barbara Flanagan, 2005 )。Jeanne Bauwens and Jack J. Hourcade, 1997 提出了三种协作教学方式:团队教学(team teaching), 辅助学习活动(suppor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和补充指导( complementary instruction)。协作教学的基本特点是:①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和个人特长,共同对学生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可收到互助合作的效果。②根据学生向教师学习,相互学习和自我学习的不同学习途径,采用大班上课、分组讨论与独立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既有集体的学习,又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③能比较有效地使用人员、仪器、图书和设备。④教学小队的教师还可开展某些教学研究活动,有助于提高新教师的水平。

协作式教学表达了一种理念,即系统整体的价值大于各子系统部分价值的总和。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应用协作式教学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协作工作的环境,把各学科教师组织起来,开展一系列的协作教学研究、协作备课、协作辅导及协作评价等教学活动;从而寻求并创造一种协作效应――即教学效果的非线性增长、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它不是多种教学因素简单相加的总和,通过协作效应,一些原来没有的或隐性的教学资源可以被开发出来,其教学效果、办学效益的非线性的增长,是一般资源互补所不可比拟的。

2.协作式教学应用于初等学校的可行性

首先,处在计算机及其网络发民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及宽带网络象昔日的谢王堂前燕了,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而电子白板也引入到了每个中、小学的每个教室,学校基本上为每个教师配备了便携式电脑,这就为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式教学提供了物质保证。

其次,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苏州市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五”规划》要求“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网络学习和备课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就为协作式教学应用于初等学校提供了人员保证。

第三,MOODLE、E-LEARNING等各种网络教学平台,也为协作式教学应用于初等学校提供了技术保障,比如,笔者为了使学校的同仁更方便地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将据于课程式(Moodle)的网络教学模式,改写成一个据于班级模式的小型的教学平台。

3.协作式教学在初等学校初步应用的实施方法和过程

3.1备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核心,由于网络协作教学要求摆脱传统课堂面授“满堂灌”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机灌”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的备课工作量特别大。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导入的方式、讲授的表达方式、启发的内容、学习方法的引导、教学设计脚本的编写、网页的制作、相关网站的链接、网络资源库查询以及学生学习活动、虚拟实践的安排等等。这些内容有时是单个的教师所无法全部解决的,只有依靠集体备课的形式通过分工、协作得以解决。而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有效的备课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具体的协作教学的备课模式可以分以下几步:

3.1.1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学校为全校教师开设一个公共的聊天室,在此教师们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语音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同时,也为每个学科的教研组开设同样功能的聊天室,以便于教研组的教师交流信息。

3.1.2学校或教研组规定集体备课的内容和形式,比如一周一次,一次一到二节的内容。然后指定主备教师及辅助教师,当主备教师认为相关的内容需要其它学科的教师支援时,可以通过QQ、家校路路通或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即时通信功能模块通知相关的教师并报学校教务处备案,这样可以让各相关教师先行准备;然后,由教务处或教研组领导通知相应的教师在指定的时间里,登录到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应的聊天式进行集体备课,当然先由主备人在“学科聊天室”说课:即说教学要求、内容特点、学情分析、目标确定、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后,由组员发表补充意见,全组讨论,集体商定后确定集体教案。 这个讨论的过程是集体备课中是关键点,也是体现“集体智慧”的重要环节,一场精彩的集体备课下来,就是一道富含学术营养的盛宴。最后,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根据自己面对的学情、教学要求、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对集体教案进行再一次备课修订,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个性特色的个人教案,并将其应用教学实践,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

3.1.3将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个人教案,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的传用备课资源频道,以供后面的教师参考、学习。

3.1.4最终通知网络管理人员,形成一个公认的WEB交互式多媒体教案,以供相关的教师使用。

3.2教学阶段,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了三个层面六个度的新课堂评价标准。第一个层面是教师层面,包括亲合度和整合度。第二层面是学生层面,包括参与度和练习度。第三个层面是师生互动的层面,包括自由度和拓展度。

在协作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指导者和组织者。当教师带着“本本”走进教室时,教师的主要精力已经不是讲授知识点了,这个任务已经移交给了网络,教师就能更好地与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建立良好的融洽的亲近感情,使学生愿意接受教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传其道的效果。

协作式教学,本身就体现了就包含了整合的概念,从传统意义上讲,在有限现的45分钟的时间内,如果需要其他教师走进课堂为课堂教学服务,这是不现实的,但是借助于网络,通过集体备课,使这样的整合成为现实。比如,当物理教师讲授密度的概念时,学生对于“当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是错误的”这样的语句不易理解,此时,主讲教师可以点击相应的视频让数学教师出现在电子白板上,由数学老师来讲授正比函数中的K与密度的关系,就很容易使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了。一句话,通过使用屏幕录制软件(比如CamStudio、HyperCam等)、视频录像等多媒体技术,可以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将课堂教学中需要使用的视频、声频预先准备好,并做好相应的WEB交互式教案。这至少使得课堂教学在技术上达到了整合的要求。

协作式教学是基于传统教学,又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对于学生层面的参与度和练习度是很容易掌控的。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布置课后作业,而学生提交作业既可以是传统的纸质的,也可以是以电子形式的。这样对于电子形式的作业,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对作业作出实时反馈,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竞争,也有利于学生的家长实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

一堂好课应该充分体现其自由度。协作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恰恰能使自由度得到充分的体现。因为基于网络的协作式教学,其教学内容的呈现主要方式是网络,而网络教育资源可以将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并辅之以时间倒置、时空踊跃等呈现方式。为需求各异的学生获取信息提供方便,这可以极大地满足他们激发动机、体验感知、领会创新、交流巩固等认识要求,开拓学生思路,令学生思维高度活跃,引发创新火花。

一堂好课还应该体现其拓展度。拓展度是师生在时空和容量上的互为拓展,是知识流动发展的渠道。基于网络的协作式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拓展到家庭,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后选择在课堂上还没有透彻理解的内容进行再学习,与教师和同学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再次的探讨和学习。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在网络上对于教师准备好的相应的提高内容进行自学。

第2篇:写作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语文教学;普通话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301-01

《汉语拼音方案》自公布以来,应用于语文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小学、儿童入学,先学拼音,后学汉字的初期阶段,《汉语拼音方案》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通用的课本,一些地区自编的课本,一些实验用的课本,没有不编入汉语拼音教材的,足见汉语拼音在教学教材中运用之何其广泛。本文拟就有关《汉语拼音方案》在语文教学上的应用及作用作一浅尝性地探讨。以下就是《汉语拼音方案》在语文教学上的主要应用表现:

一、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汉语拼音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初学写作者而言,学了拼音初步以后就进行拼音写话,是提高写作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初学者把自己想写的东西用拼音拼写下来,从而养成不怕写作的良好习惯,打下自由写作的基础。2.教师应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话”,反对用他人的字句“作文”。从汉字“作文”入手学习写作,不仅由于汉字不够用而限制了写作,往往还会养成一种习惯:只能用读过的文章中间的字句来编织,不能用自己的言语来书写。一提起笔,就只想到现成的文章中去发掘和搜集材料,不善于动脑,自我造句。如此,长此以往,就会养成“抄袭”作文的不良的习惯。通过以上两种有关汉语拼音在写作方面的辅助作用的展现,我们不难发现,汉语拼音在提高写作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辅助作用,才能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有助规范和推广普通话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将普通话教育跟汉语拼音教育和汉字教育结合起来,这种以“拼音、识字、普通话”三合一的教学体系,充分展示了《汉语拼音方案》在语文教学中的优越性。汉语拼音本来就是规范化的普通话教育,汉字注音的目的是认读汉字,可是注音能使汉字读音统一于普通话的标准读音,这就为普通话的推广提供了基础。只要避免采用半文半白、不文不白、不合规范化的文章,“三合一”的语文教学体系可以通过分词连写全部注音的读物来实现。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重要场所,语文教学更应以普通话为主导,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生识字的同时,也要重视普通话的教学,而这两者又离不开应用《汉语拼音方案》来给汉字注音和用拼音字母拼写汉语。因此,我们要更好地发挥《汉语拼音方案》的作用,积极倡导和推广普通话,是当前语文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汉语拼音注音有助于学生认读汉字

汉语拼音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读汉字,注音字母所发挥的作用也就这一项,拼音字母的第一件工作也就是继承这个作用。一个小学生上了一年学,就能应用拼音字母读出汉语的每一个音节、声、韵、调等;上了两年学,就能更趋熟练,拿出字典就能自己解决汉字读音的问题。可见,汉语拼音在学习认读汉字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汉语拼音不仅是教学汉字的助手,还是自学汉字的导师。利用注音认读汉字,对初学者是十分必要的,对其他阶段的学习者也很必要。对儿童和文盲来说,注音是开蒙学习汉字的钥匙,这叫“注音识字”;对学完常用汉字的小学、初高中学生来说,注音是帮助学习更多汉字的指导,这叫“生字注音”;对已经熟悉通用汉字的大学生、知识分子们来说,注音是认读生僻字和罕用字、校正读音和帮助记忆的手段,这叫做“难字注音”。众所周知,汉字的字数很多,对其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在常见的汉字以外总会时时遇到不常见的汉字,即使是汉字学者也要在字典上随时查阅一些不常见和一时遗忘的汉字。因此,直音法和法切法都有缺点,只有利用汉语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才是最科学有效的方法。可见,《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行在识读汉字方面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四、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提升阅读能力

汉语拼音课文的进度和教学方法参照应用文字各国的经验,不使汉语拼音的学习受汉字牵制,汉字课文按照汉字特定的进度和教学方法,也不使汉字的学习受到汉语拼音牵制,充分利用汉字和拼音的对照读物,使学生在不因汉字拦路而降低阅读速度的条件下,从主要阅读拼音逐步过渡到主要阅读汉字,最后能够完全阅读汉字。对于初读者,可以首先通过拼音阅读大量文章,将一些不认识的汉字跳过,在看懂读物上拼音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理解。在理解整体内容之后,再分批地、逐步地击破认识汉字的难点。如此反复,汉字在适当的大量阅读中反复遇见,不知不觉中会熟悉起来,这样认读汉字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提高了阅读效率。

总之,《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实施以来,在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生活和国际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辉煌的功绩,得到了人们的积极肯定。汉语拼音将继续在小学教育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继续提高学生认字能力,继续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汉语拼音方案》50多年来实施的实践证明,汉语拼音具有进一步研究贡献社会的潜力,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在教育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深入研究汉语拼音,努力将汉语拼音对社会的贡献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蒋仲仁.《汉语拼音方案》在教学上的应用[J].文字改革,1983(6).

第3篇:写作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 行动研究 高中英语写作课 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行动研究是近年来新引进的一种教学理论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Dave Ebbutt)由此可见,行动研究实际上是教师对日常教学的一种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研究。它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是进行反思教学的有效方法。

教师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在一个问题从发现到解决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提出一个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制订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教学实践;调查和评估实际教学效果;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准备下一个研究课题。

在多年的英语基础教学中,我们一直面临一个教学难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与语言运用能力不相符合。很多学生处于会读不会写、会听不会说、会考不会用的学习窘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盲目而被动,缺乏成就感的学习使他们中的一部分渐渐失去了激情,英语教学成为一潭死水。面对这一现状,笔者以英语写作为突破口,发起行动研究,探寻造成学生写作能力低下的真正原因,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训练计划。学生经过系统、科学的写作训练,逐步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并最终熟练准确地运用英语知识,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一、发现问题

写作是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根据多年来对学生写作过程的监测和成果评价,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较差,甚至对英语写作存有畏惧心理,无法连贯表达主题,句式单一,词不达意,汉语思维在英语写作中随处可见。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得出三个影响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建立结构篇章的能力、词汇运用表达能力和英语语法的学习水平。其中,前者是个人文学素养的体现,一般来说,汉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能够做到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后两者则属于外语学习的范畴,直接受到学习效果的影响。

除了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外,教师的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对高一、高二两个基础年级14位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是随机的,64%的教师(9人)只有在试卷点评时对某一个特定问题进行说明,如普遍的语法性错误,审题偏差等;14%的教师(2人)在讲评时直接忽略写作模块,只有22%的教师(3人)对学生进行过写作方法的指导,但缺乏系统的策略教学和训练。至于评分后的学生习作,师生双方都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很少进行修改和重评,导致相同的错误反复出现,问题一直存在。虽然学生写的文章不少,但能力却得不到提高。

二、制订方案

基于上述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应该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入手制订解决方案。

1.夯实语言基础,进行以语用为目的的词汇教学。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侧重于语言的应用目的,将词汇和语法教学放到情景练习中进行。同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英汉比较,体会英语和汉语在词汇涵义、词语搭配、句式变化等方面的异同,摒除汉语影响,形成英语思维。

2.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英语写作积累必要的写作素材。虽然英语写作没有汉语写作要求高,但作为非母语的写作,要充分、准确地表达主题,实现交际目的,适当发表个人观点,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句式结构,甚至是一些相关的英语文化。这些都是写作素材的构成要件。事实证明,通过阅读积累的词汇比单纯记忆而来的词汇在写作中的运用率、准确率更高。这是因为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词语运用的模本,有语境的词汇学习是最有效的。

3.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写作指导,其中包括对语言素材的甄选整合,篇章结构的安排,过渡词的使用,主题句的撰写等。写作策略既可以通过专门的写作课进行辅导、训练,又可以渗透在以其他任务为主的课堂上。这种渗透式的策略教学应该是指向明确的,即学生能够准确获知学习内容与写作技巧相关联,并将其主动运用于英语写作当中。

4.创新写作点评模式,强化评后习作的修改过程,改变写作教学的不合理现状。教师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批改的作文呈现给学生的只是一个分数,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更无从改进。写作的评改模式可按“教师示范—学生自改—小组互改—教师反馈—改后重写—成果展示”几个环节进行。这种评改模式既缓解了教师的批改压力,又促进了学生间相互学习和自我反思,提高了欣赏水平和鉴定能力,在修改的过程中领悟提高,在成品中体验进步的喜悦。

5.开展各项写作训练,循序渐进,加大学生的训练量。除作业和习题中的命题作文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不同的写作形式。如周记、演讲稿、通知、课堂报告、校园新闻短讯、贺卡等。将英文写作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既可以增强英语写作的实用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实施方案

为了有效实施行动方案,我们制订了为期四个月的行动计划。在16个教学周中,每周安排1节写作课,进行专门的写作训练和小组评改。甄选英语美文,推荐给学生课后阅读;要求学生建立英语素材本,积累自己在阅读和平时学习中遇到的好句子和词汇,并在每周的最后一节课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以周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学校生活,向老师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教师通过批改和回复周记,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需求,给予必要的帮助。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每个月举办一次写作比赛,由学生自己评选出优秀作文,整编成册,作为学习典范发给学生。在第8周和16周时,进行两次问卷调查和写作测试,评估学习效果,期间根据问卷调查和测试结果对方案进行一定的改进和调整。

四、效果评价

1.从调查问卷中看。在活动中期和末期两次调查问卷的数字对比中,我们发现:第一,学生的写作热情被激发,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对写作产生兴趣。第二,学生的写作方式发生了改变。从毫无章法到开始使用一定的写作策略,写的时候更有信心。第三,在新的评改模式下,学生树立了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在遇到疑难时不再逃避甚至放弃,而是主动向同学或老师求助,解决问题。

2.从测试结果中看。学生写作的平均分呈上升趋势。从整体上看,拼写、动词堆砌、时态混乱等低级错误大幅度减少,结构更加合理,语言趋于规范。素材本的建立使学生的语料库大为丰富,句式多样,几乎每份试卷中都能出现至少一个可圈可点的好句子。更为可喜的是,平时所讲的词汇、短语在写作中随处可见。这说明,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以语用为目的的语言知识教学开始取得成效。

第4篇:写作教学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以发表为中心;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高职应用写作教学质量和效益,近三年,笔者从解决学生写作动力性困难入手,以发表为中心改革高职应用写作教学。这项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所教班级学生参加应用写作任务或内容真实项目一百多个,写作欲望、兴趣、积极性和水平明显提高。学生初步具备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写作素质和语文素养。

动力性困难是当前高职学生写作的主要困难,其次才是能力性困难。所谓动力性困难即写作兴趣、写作热情、写作自发性和写作积极性方面的畏难情绪。唤起、维持、增强学生写作的内驱动力,无疑应成为写作教学极其重要的出发点和关键点。否则,离开了学生这个写作主体的积极性,培养写作能力就无从谈起了。而这正是高职应用写作教学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以发表为中心”改革高职应用写作教学,就能够有效唤起、维持、增强学生写作的内驱动力,真正实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并在解决其动力性困难的同时,逐步解决能力性困难,提高应用写作教学效果,增强应用写作能力。

本文所说“发表”为广义,即运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以及其他形式向公众表达意见,包括在刊物上登载等。所谓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就是以发表为枢纽,紧扣学生的写作内驱动力——发表欲,以从口头到书面、从音像到文字、从课堂到课外、从模拟仿真到实际项目的多层级发表活动贯穿始终,以发表学生的应用写作作品为契机,以激发、巩固、升华其创作欲、发表欲和创造性为抓手,以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为宗旨和依归,形成具有鲜明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WWw.133229.cOm

总之,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时空已延伸到课外,其教学内容已经拓展到专业学习、校园生活、个人职业生涯等诸多方面,其教学方法已经扩大到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领域,对于提升高职应用写作教学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多层级发表案例

高职学生写作基础普遍薄弱,写作兴趣、水平等参差不齐。要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必须为所有学生创造发表作品的机会,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更高级别的发表。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采取多层级发表方式,形成富有亲和力的“发表网络”。一方面,鼓励学生细读应用文本,既要学会欣赏,又要敢于怀疑,破除发表的神秘感、神圣感;另一方面,为学生发表作品提供阵地,使发表成为可能。这就是一级到四级发表:一级发表限于小组当中。当同学互评作文时,就是学生作品初次得到发表的机会。二级发表是在全班同学或兄弟班同学范围中进行。或口头宣读,或分文种举办佳作专刊,或开展求职信应聘书比赛,或举行校园解说词征集活动,等等,千方百计为学生增加发表机会,拓宽发表范围。三级发表是投稿到校报、校刊上。四级发表是向各级刊物推荐佳作,或者让其作品应用到现实中发挥应有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这四级发表均突破了传统作文教学中的读者缺位现象,出现了除教师之外的非严格意义上的其他真正读者,“作品”被人“阅读”了。笔者将其归纳为“当众表达:被阅读”。

案例一:笔者举行了某学院学生勤工俭学岗应聘书比赛,通过以赛激趣,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热情。结合典型文本的细读,学生获得了应聘书写作的基本常识和写作要求。教师现场引导每个学生合理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应聘岗位目标,写出凸显个人特色和亮点的应聘书。随后进入多层级发表:首先,在小组内小范围发表,互相传看,提出修改意见建议,进行初次完善;其次,推选出小组中的代表作在全班范围内宣读或展示文本,相互交流,品评优劣,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再次完善;再次,结合学生所学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要求全班学生将经过师生反复修改定稿的应聘书,以真实、美观的包括完成了封面、版式设计等在内的应聘文本形式,在校内公开展示;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应聘书送呈相关部门,争取适合自己的勤工俭学岗。

本案例完整地体现了多层级发表的各个层级,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至少两次的发表机会。应用写作的指导过程与文章产生和运用的实际过程完全一致,与专业相融合,与校园相融洽,直接管用,颇能激发学生的应用写作积极性创造性。

案例二:笔者利用自己兼任指导教师的学院社团报《旖旎风报》开辟应用写作专题文苑,为学生作品的发表提供阵地。同时,还将《旖旎风报》交流到湖南城市学院等高校,扩大了学生作品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本案例主要在三级发表和四级发表上着力,扩大读者面,拓宽作品被阅读的时空,增强作者的写作效能感和成就感。

案例三:笔者将学生在课堂上细读2008年第5期《应用写作》上《对一则消息的修改及思考》所提出的质疑和修改建议进行综合、深化,写成论文《从一则消息病例看消息的写作——〈对一则消息的修改及思考〉的补充》,发表在2009年第4期《语文学刊》上,使学生找到了自信,读写兴趣大增。

本案例由文本细读中的质疑所生,师生合作,深化提高,撰文公开发表,既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学从问出,学贵有疑,又实现了多层级发表,激发了学生的应用写作动机。

项目式发表案例

高职应用写作不同于一般的中小学作文,大多可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与专业结合更紧,越来越多地与仿真乃至实际项目相结合。因而高职应用写作中的“发表”的意义并不止于“当众表达:被阅读”,而更进一步延伸为“项目开发:被采纳”,从而彰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体现应用写作的高职特征。几年来,笔者结合所教班级专业,有计划地开展项目教学。2007~2010连续4年,将拍摄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题片、党建宣传片、湖南省益阳市安化二中信息化校园建设经验宣传片、益阳市大通湖渔场对外形象宣传片等真实项目引入教学,组织引导学生制定策划方案、搜集整理素材、撰写解说词、参与拍摄制作。

案例一:2007年,学院接受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需要拍摄专题片,笔者受命承担此项任务。笔者结合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将这个真实的项目引入课堂,带领学生学习撰写专题片拍摄策划方案、合同、解说词,并与学生所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紧密结合,圆满地完成了拍摄制作任务和应用写作教学任务。

本案例充分利用了自己学院的应用写作项目,融专业学习、学院工作与应用写作于一体,任务项目实在而富于挑战性,师生都感觉受益匪浅。

案例二:2008年,湖南省益阳市在益阳市安化二中召开益阳市信息化校园建设经验推介与现场观摩会,会上需要安化二中以宣传片的形式系统总结、具体介绍该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成功经验与作法。笔者参与该项目的拍摄工作,主要承担解说词撰写。笔者搜集了解大量信息材料后,将此项撰写解说词的任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细读学院迎接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题片解说词、观看宣传片,掌握专题片解说词撰写的要领,根据安化二中所需宣传片的具体情况和撰写要求,确定框架、充实内容、反复修改,形成解说词初稿。并将校方、拍摄机构的讨论修改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组织部分学生一起修改完善,最终定稿,获得校方、拍摄机构和活动参与者一致好评。

本案例已经将应用写作的真实项目拓展到校外,任务项目难度更大,周期也比较长,更多地是在课外完成。一些学生不仅参与解说词的撰写,还主动参与拍摄及后期制作,无论专业学习还是应用写作,学生都感觉远胜单纯的课堂教学。

案例三:2009年,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渔场拍摄对外形象宣传片,笔者参与此事。一方面,将这个项目引入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带领学生学习策划方案、合同、解说词等应用文,另一方面,主动介绍学院专业师生承揽对方所辖企业品牌产品的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业务,并结合这些教学产品说明、设计说明、广告文案等学生急需、专业性较强的应用文种,较好地发挥了应用写作教学服务专业学习,服务人才培养的作用。

本案例涉及的应用写作真实项目较多,对传统教学的冲击比较大,需要更大的教学灵活度,对教师的教学和指导要求也更高。师生通过这样的项目锻炼,就不再是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孤芳自赏”,而是投身火热、丰富、变化多端的社会实践。大家意识到,只有与活生生的专业项目、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对接,真刀实枪地干,才能收获真才实学。

诸如此类的项目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颇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写作需求,带着实在的任务、项目写作,实现写作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

活动式发表案例

高职校园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众多的校园活动涉及日常应用写作的方方面面。学生全面参与甚至主持其中的活动,为应用写作提供了用武之地。通过公开征集方案等形式,广大学生踊跃参加。一旦其苦心经营的活动方案的作品被校园活动所采用并付诸实施,其激励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笔者称之为“活动使用:被实施”。

第5篇:写作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教学创生;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7-24

一、教学创生与高中英语有效写作教学

1.高中英语有效写作的教学创生

教学预设指的是老师根据备课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按照计划学习知识。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创生教学和预设教学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在教学中运用创生的理念指的是在教学中不再按照之前计划好的教学方法进行,而是进行有创造性的教学,由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写作的内容是不同的,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也可以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根据语言环境确定教学方法。

2.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学创生的主要特点

1.交互性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的素材,在生活中提炼写作的内容。交互性指的是老师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中应该选择那些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所写的素材比较熟悉,能够在写作中激发出真情实感。

2.实践性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实践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让学生能够大胆地练习,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过程性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不能只要结果,其实,写作教学也是学生和老师互动的环节,互动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写作体验。

二、高中英语有效写作教学的策略

1.交互性的写作教学策略

教学创生的特点中,有着交互性特点。在写作教学中应该设计一定的情境,遵循写作原则。选择写作素材时尽量选择那些能够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使写作的内容能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使学生能够建立起生活的情境,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使写作和生活产生一种交互性,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交互性方法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例如,在高中英语写作练习中,就可以选择中国美食,将中国的美食介绍给外国的朋友。这个选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而且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写作时会有很多素材可以挖掘。写作素材也可以选择中国的著名景点,将景点介绍给外国的朋友,这样就能够在英语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2.过程性的写作教学方法

过程性的写作教学方法要求老师在写作教学中,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写作的成果,而且要充分关注学生写作的过程,从而在过程中发现学生写作的问题,并且能够对学生的写作加以指导,让学生明确自身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介绍景点写作时,老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先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老师进行批改。

3.教学方案导学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不能一味地随意教学,还是要制订一定的教学计划;要建立学案,坚持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以完善。在写作教学中,老师预先制订好教学内容,才能够提高课堂写作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才能够实现教学的目标。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还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在预设教学的基础上,运用创生教学的理念,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和老师充分互动,产生互动性的教学效果,而且不仅仅要关注教学的结果,更要注重教学过程,采用过程教学法;在制订了教学方案的同时,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灵活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广超.教学创生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有效写作教学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12,(1):104-106.

第6篇:写作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开放教育本科 毕业论文 指导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195-02

引言

根据开放教育本科英语(教育方向)教学计划的规定,学员在基本修完本专业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后,进入以撰写毕业论文为主的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践设计环节即毕业论文设计是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教育方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本文中,笔者基于近五年的毕业论文指导实践基础,阐述了开放教育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的特点,分析了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

开放教育本科英语教育专业学员所写的毕业论文除了学术性(scholarly)、创新性(original)、规范性(formal)这几个毕业论文的基本特征外,还应体现英语教育的职业性(professional)和过程性。

(一)毕业论文的设计应体现理论联系教育实践原则

所谓“学有所用”,学员毕业论文的选题要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真正解决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客观存在的问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就“教学行为研究”的基本要求和原则面向全体学员以讲座或课程的形式进行指导。整篇毕业论文至少要体现有四次教学研究记录或教学日记;要有一次课堂教学的录像或录音;要有原始调查问卷,或座谈的录音等,以保证教育教学这一职业性的凸显。

(二)毕业论文的设计应该体现过程性原则

整个毕业论文设计必须经过问题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和项目报告几个阶段。学员的研究必须针对其课堂中确确实实反映出的问题,方案的设计必须符合要求,实施阶段必须严格监控,保证有一个月的实施时间,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要如实评估,项目报告,亦即论文必须符合论文的写作规范,要体现指导过程。整个设计环节由5个环节组成:

1.项目启动:指导教师可采用集体或分散等指导方式,介绍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布置研究任务;

2.问题分析和方案设计:学员分析自己课堂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设计问题解决方案;

3.项目实施:学员通过课堂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4.项目评估:学员运用评估手段和方法,对项目的事实情况及结果进行评估;

5.项目报告:学员根据论文写作规范,用英文写出正文4000词左右的项目报告,同时提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所有原始材料。

在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项目启动是整个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问题分析和方案设计确定论文研究方向;项目实施是论文实用价值体现的关键环节;项目评估是对论文学术价值的提炼;项目报告是对整个写作痕迹的保留。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层层递进。

二、撰写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毕业论文写作对于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的学员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除了完成一般毕业论文所要完成的各个环节以外,英语专业的学生还需用英文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想顺利完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学员要从论文的选题、时间安排及写作心态三方面同步着手。

(一)选题问题

开放教育学员本身写作水平不高(大多学员学历为中专),面对论文选题往往要么望而却步,要么求大求空,无法驾驭论文写作。要解决毕业论文选题难这个问题,在具体的毕业论文指导实践中,指导教师则需着力推进“两个兼容”原则。该原则有利于学员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学以致用。

1.原则之一: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兼容。由于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的学员大多数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有着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驾驭本专业与自己工作实践联系紧密的论文选题会相对来说容易得多。其次,学员对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思考,整理和提炼教学心得,再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的论文很有实践性和指导性。最后要注意在强调联系教育实践的同时,也不能轻视了毕业论文的规范性,学员通过英文写作锻炼了英文写作技巧,同时也对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进行了写作实践。

2.原则之二:个人特长和实际情况兼容。学员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还要考虑自己的特长、综合知识水平、学术科研能力和客观条件。学员最好选择自身擅长并且有一定兴趣的题目。擅长能表现出学员对该论题有较深的认识思考及一定的实践经验,能降低写作难度,更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做到素材充实,个人见解深刻,针对性强。指导老师可帮助学生对历年的论文题目进行归类,然后就每一类给出具体实例,让学员亲身体验,和学员共同探讨,寻找自己感兴趣、熟悉或是能驾驭的题目。历年论文题目基本可划分为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学生心理研究、学科思想、学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

(二)时间问题

由于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学员大多为成人或在职中小学英语教师,工作负担沉重,家庭生活压力大,在完成工作任务和照顾好家庭之余用于论文写作的时间就非常有限,因此时间的合理安排和使用是毕业论文按期按质完成的重要保障。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教学计划中留出用于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本身就非常有限,且由于是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面临毕业,论文已无延期上交的可能性,因学员自身不够重视或工作忙等原因最后只能选择放弃论文答辩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改变这一无论是学员还是指导教师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笔者建议首先学员应当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毕竟三年所学,毕于所写。学员应当处理好学业与工作的关系,充分、高效地使用业余时间进行论文方案的实施及撰写,对写作过程中的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耐得住寂寞,忍得下艰苦。其次,作为指导教师则应确实把握好论文写作的每个环节,运用E-Mail、手机等现代化联系方式,或告知学生可进行双向语音或视频联络的网址(例如雅虎通、QQ、MSN等)充分与学员进行有效沟通,指导到位,引导学员逐段完成论文,渐入佳境。按时间安排逐项完成各项写作任务还有赖于指导教师对学员的阶段性检查,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

(三)心态问题

学员积极的写作心态,是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积极心态的创立离不开指导教师的培养和学员自身养成。

1.指导教师要为学员设置成功目标。在长达半年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在学员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导致论文写不下去时,应不厌其烦地进行鼓励。为了使毕业论文顺利完成这一远景目标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指导教师可以对远景目标进行分解,放在每一个写作阶段,逐一完成,使得远景目标的实现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2.学员对自己的论文写作应持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是一种对任何人、任何情况或任何环境所把持的正确、诚恳而且有建设性,同时也不违背法律、道德和人类权利的思想、行为或反映。积极心态有利于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下图是柳州市广播电视大学2005-2011年部分毕业生毕业论文心理状况调查表,可以反映出由于持不同心态的毕业生参加毕业论文写作会产生的不同结果。

柳州市广播电视大学2005-2011年部分毕业生毕业论文心理状况调查表

上表显示的状况是不能令人放心的,这样的心态必然会引发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混学、浮学现象严重,缺勤、论文抄袭、拼凑等现象屡禁不绝。这些与上述消极心态有直接的关系。在艰辛的毕业论文创作过程中,学员应抱积极心态,把自己遇到的种种失败看成人生经历的宝贵财富。不论怎样,坚持下来,就是最大的胜利。在近五年的指导毕业论文的实践中,笔者发现具有积极心态的学员写作目标明确,动机强,遇到写作困难时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写作进展速度快。而具有消极心态的学员在进行毕业论文的创作时,往往遇难而退;面对种种写作困难采取逃避或是蒙混过关的办法,其结果往往是论文不能按时上交,延期毕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坚持“两个兼容”原则指导学员选题,合理安排论文撰写时间,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撰写心态,能较好地体现电大开放教育培养“实用性、应用性”人才的办学宗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当前毕业论文写作的尴尬状况。毕业论文是一个极其艰辛的实施过程,只要学员合理安排好论文写作时间,保持积极的写作心态就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参加论文答辩,达到个人的学术研究高峰。

【参考文献】

[1]黄芬香.开放教育文科类毕业论文评价模式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6(4):34-38.

[2]施小平.试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J].高教探索,2006(4):62-64.

[3]曹文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指导方法研究――基于上海电大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J].研究与交流,2007(5):11-13.

[4]王正东.流程型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追踪管理模式[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5-127.宋立平.毕业论文写作指导[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12.

[5]杜祥培,尹跃妮,欧阳中万.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3(9):75-77.

[6]司景萍,高志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3):43-46.

[7]顾冀梅.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2):164-165.

[8]郑秀恋.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36-439.

[9]姜昕.高校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质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169.

第7篇:写作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模式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运行状况不容乐观,许多见怪不怪的行为时有发生。为了使毕业论文回归它的初衷,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传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写作周期太短,难于达到预期效果

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习惯于将毕业论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写作周期约三个月。然而,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仅仅靠论文指导教师通过短时间的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一个完整的毕业论文实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查找文献资料,写开题报告,制定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和资料整理,撰写毕业论文,答辩等。如此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要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理解、熟悉和消化的过程。特别在此之前缺乏前期性的训练,部分学生就更加感到困惑了。比如,许多学生面对众多的参考选题茫然不知所措,处于“什么题目都可以选,什么题目又都不能选”的矛盾之中;又比如,如何收集资料,收集哪些资料,如何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什么,一筹莫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学士学位,迫不得已,部分学生只好赶鸭子上架,走向另一个极端,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文抄公”、“掺水”现象不时而生。

(二)就业压力过大,论文写作应付了事

由于目前大多数院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八学期,且这一学期又是毕业生求职的时期,所以二者的重合给毕业论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学生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好的工作岗位自然会把毕业论文放到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工作,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班,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所以无论是找到工作与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毕业论文的撰写。

(三)写作基础薄弱,撰写论文力不从心

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论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还是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都需要扎实的知识和理论的支撑。没有宽厚的知识和理论背景,就很难有什么新发现。目前学生缺乏写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毕业论文指导课,在校时各门专业课的考试又大多以试题考试为主,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受到专业论文的写作训练。即使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学校安排了几次专题讲座,但不少学生实际动笔时仍感觉到困难重重,不知如何展开研究工作。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教学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非常缺乏论文写作能力,在论文写作时对于自己所论的问题、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不清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事无巨细的将一堆材料没有逻辑联系地堆砌在一起。

二、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创新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其中的矛盾,本文探讨了“3.8.2.1”毕业论文教学新模式,具体思路就是构建一套有理论支撑,有实践基础,具有渐进性、阶段性训练特点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具体模式见图1:

模式中的“3”是指开设《大学语文》、《写作基础知识》和《经济文献检索》三门课程,开设这三门课的目的旨在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写作基础。其中《大学语文》安排在第一学期,《论文写作基础》安排在第二学期,《经济文献检索》安排在第三学期。这种安排既保证了课程先行后续的合理性,同时又保证时间上的衔接性,而且也体现了大学与中学知识的延续性。

模式中的“8”是指围绕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会计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系统)等八门主干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论文训练,通过课程论文写作达到毕业论文前期性专业写作训练的目的。课程论文的写作形式可多种多样,如读书体会、学习心得、文献综述、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小论文等形式均可。具体要求可视课程的内容和难易程度确定。比如刚学习《基础会计》时,考虑是专业入门课程,要求学生写学习心得或读书体会即可;《财务管理》可考虑案例分析,等等。专业主干课程论文时间安排与课程安排同步。通过这一系列的写作,既可初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专业基础。

模式中的“2”是指开设论文专题讲座和进行一次学年论文写作训练,时间可安排在第七学期前半学期完成。首先,安排论文指导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讲授2至3次论文专题讲座,主要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论文研究方法和论文规范性的培训,使得学生能够把握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查询资料的方法、论文写作的规范性、摘要的写作等。随后安排5~6周时间进行学年论文写作,为毕业论文奠定基础。在写作学年论文时,可以由老师根据自己的科研和教学问题,事先拟定选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并通过师生交换意见,实现双向选择。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寻求学生感兴趣的科研切入点和师生之间协调的结合点。学年论文的写作目的旨在为毕业论文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此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为后期撰写毕业论文选好题。论文选题无论来自教学或科研,都应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可行性,难度太大和太小的题目都不宜作为学年论文的选题。难度太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不成任务;难度太小,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达不到学年论文的质量要求。题目的难度应以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为基础。其次是深入实习单位,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学会如何搜集材料,如何整理材料等,此阶段要达到毕业论文写作前期模拟训练的目的。

模式中的“1”是指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全过程。在操作上笔者建议尽可能围绕学年论文确定的题目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使研究不断深化升华,使内容不断充实。理想状态应是学年论文的扬弃而不是抛弃,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最后一学期毕业论文的压力,使研究具有延续性,将毕业论文与学年论文连为一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能较好地解决就业求职与毕业论文撰写的矛盾。

按照上述模式组织毕业论文教学,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好处。其一,能较好地解决目前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较好地解决求职与论文撰写的矛盾。其二,循序渐进,分阶段训练,有利于夯实写作基础,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达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其三,这种新模式能克服原来的毕业论文环节孤立、封闭、滞后及时间不足的弱点,将平时的专业课程论文训练、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须注意的问题

首先,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涉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交叉性课题之一,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学校日常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以及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等密不可分。只有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形成共识,明确思路才能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案。其次,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指导老师、学生和教学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只有三者形成共识,密切配合,实施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再次,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是动态的,是一个由不太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这其中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补充和完善,特别是规范各阶段具体操作规程,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难于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华,蔡晓波.关于提高财经类本科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1):54-57.

[2]徐群.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23-26.

第8篇:写作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语文教学;分层教学法

・ 【分类号】G633.3

语文是一门必修课,中职学生语文方面的培养将直接影响以后就业及将来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是指在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写作、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各方面存在水平不一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个人特征进行分层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平行教学法不同,更加重视个体发展。这一教学方法避免了教育的盲目性,要求老师善于发现和培养不同学生的优势特点,各尽其才。[1]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性不仅是为了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问题,更有益于发挥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运用分层教学法:

一、准备:调查个人情况 制定分层标准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应当设定符合每个学生个人特征和职业规划的教学方案,将传统教学与学生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解决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层教学是建立在对每个学生个人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才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个体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此,进行分层教学法的第一步就是对个体学生进行情况调查。

语文老师可以结合班级班主任对每个学生家庭及性格的了解,分析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及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语文老师需要通过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不同专题的小测试考量出学生在语文方面的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组织语言与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写作能力六项。

除了需要考虑语文水平之外,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中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职业规划方向及本职业的语文能力要求。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上不仅需要考虑到各学生本身的基础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水平,针对中职学生身份的特殊性来说,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毕业顺利进入社会搭建桥梁,培养能够适应岗位工作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2]秘书、师范、编辑类专业的学生应当在培养语文能力、制定分层教育目标时侧重阅读理解及书面表达能力;导游、业务类专业的语文教学应侧重口头交际及表达能力等。

二、实施:考虑教学细节制定教学方案

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和分层结果不能看出,对于分层教学方案的制定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个体本身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程度、个体的语文基础能力水平和专业就业方向对于个体语文水平的要求。[3]影响分层教学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语文老师擅长的教学方面、个体学生对于教学的理解吸收能力等,但是考虑因素过多会导致分层教学无法开展。因此,制定基本教学方案时只考虑三大主要影响因素。

三、检验:跟踪进行评估 及时调整方案

平行教学的检验结果是单一的,而分层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检验结果需结合学生语文成绩和职业技能水平一起衡量。分层教学的方案已包含这两大方面,老师应定期对学生的这两大水平进行跟踪评估,评估方法可以是随堂检测或周测等定期进行的评估形式。

测试结果对于分层教学方案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向性作用。老师可以通过测试结果评估出现阶段各学生在语文能力和职业技能上的进步情况。如果发现偏差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学习心得,从而调整方案,让教学方案更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

C上所述,分层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个体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水平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要想将分层教学法有效地运用进中职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结合个体情况分层、针对不同类别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并定期跟踪评估调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平行教学的弊端,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大红.分层教学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P19

第9篇:写作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项目化 课程设计 任务训练 写作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高职应用文写作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编号:YJ13Z37)。

近年来,发展完善高职教育成为教育的热点话题。高职教育的新目标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集中在实践能力上不仅特指专业工作能力,还包括工作中常用的基础操作能力和交际能力。企业也对高职人才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希望学生具备包括工作能力、专业素养和基础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其中,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强化基础能力的核心课程,对高职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重要意义。由此,笔者尝试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希望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项目化教学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和应用,分层次、分类别、全方位地强化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推进基础课程改革,使课程能更好地为学生、为专业学习、为岗位发展服务。具体目标分三层:

(1)基础目标:解决课程教学现实中学生写作基础差、运用能力弱等实际困难。

(2)主要目标:强化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推进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改革。

(3)最终目标:凸显应用文写作课程在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方面的双重性质,使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育人时能发挥同等重要作用。

2.主要研究内容

笔者研究高职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模式,促使课程更好地满足专业需求。理顺脱节、重知识轻能力等教学困难是研究重点。从职业需要出发选择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打破传统教材的固有结构。教学内容要少而精且实用,保证基础知识且突出职业性、适用性、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符合岗位能力要求。力争通过改革让应用写作理论知识的传授、写作技能的训练与写作素质的培养三者有机结合,寻求课程内在结构与工作具体情境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到岗适应性。

3.课程设计思路

以“工学结合”的理念为主导,开发项目任务型课程,紧密围绕专业面向岗位和真实工作流程选择编排教学单元。按照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就业为导向,精选教学内容。以常用和富有专业特色的文种作为教学内容,面向就业需要,兼顾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力训练与素质提高相结合。

(2)学生为主体,倡导主动学习。课程设计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过程以“学”为主,积极启发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因材施教,教学重、难点切合学生实际,真正为学生的进步创造有利条件。

(3)能力为本位,更新教学理念。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牢固树立“能力核心论”的教学理念,以此统领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各环节。

(4)发展为目标,注重素质教育。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学既要满足学生作为社会人的生存需要,还要考虑学生成为职业人的发展需要。所以,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职业素养,既是课程本身的要求,也符合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4.项目的选择与设计

项目课程设计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选择多元化设计方式,可以以职业成长为主线、以技能掌握为主线、以工作流程为主线等。内容要从技能、知识、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来选择。

首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能力和知识,以此组构教学单元。在确定技能内容时,教师先要明确岗位工作要求学生会做什么,技能训练的落实应明确为工作成果。针对技能确定知识内容,对应逐条列出后再根据技能要求和课时量选择。在确定情感与态度内容时,也应从工作任务入手,确定学生完成工作时需具备的职业精神和态度品质,将其融入任务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任务执行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

其次,课程内容的组织打破传统章节编排,以任务形式组织,以项目为单位总汇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三方面,实现工作过程与课程内容的一致。课程设计针对学生职业需求展开,讲授的是通识性理论,塑造的是参与社会交往必需的写作和职业素养。突出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写作应用文恰当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打破学生缺乏写作和交流表达能力等弱项。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进行了基础能力铺垫,起了及时的先导作用。

课程开发遵循实际岗位工作流程,坚持以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发步骤如下:

(1)定位专业,明确岗位。根据就业市场和行业调研情况及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需求分析。调研对象主要是企业主管和一线从业人员,以此明确专业的岗位群,最终确定项目化课程研究的岗位定位。

(2)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借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企业情况,分解岗位任务,掌握具体工作内容。之后,确定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能力、知识和素质拓展三维目标。表述应尽量细致、规范、明确,便于落实。

(3)按照工作过程整合课程内容,设计写作项目及单元写作训练。对课程内容合理排序,既考虑基础知识铺垫,又足够支撑学生的职业发展。

5.考核方案设计

(1)指导思想: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注重学生的互评。

(2)考核内容与方式:

①能力考核:参照学生个人或分组参与完成项目活动的程度以及项目写作成果,项目活动完成后的汇报展示、答辩情况;

②知识考核:期中、期末理论笔试;

③结果考核:能力考核×50%+知识考核×50%;

④课程总评成绩:总评成绩采取形成性评价(相互要考核能力)占50%、终结性考核(知识理论测评)占50%的方法计算,总评成绩采取五级制来评定,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其中,能力考核=学生/小组自评占25%+学生/小组互评占25%+教师考评占50%。

主要研究结论

高职项目化课程开发大多运用于专业课,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一般将其简单变形为课堂讨论或小组写作活动。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应用文写作的项目化教材,很多课程设计是为了完成写作项目训练而设置角色、创造情境。虚拟出的情境和真实的工作任务流程不一致,未真正贴合工作岗位,未能体现课程项目化的价值。应用文写作课应按照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企业、结合典型工作过程,来提炼课程内容、开发教学方法、设计训练任务。由此,笔者在课程的项目化开发方面初步获得了研究经验和结论:

1.课程内容项目化,尽量贴合实际工作情境。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各专业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以及工作需具备的应用写作能力。教师教学中应使课程内容与工作需要对接,为学生就业发展服务是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根本。

2.教学方式任务化,突出强化能力训练。每个单元的教学服从工作情境和子项目,但又是相对独立的任务。各文种在不同的子项目中为了满足教学衔接均有可能交叉重复出现,但每次学习的重点不同。比如调查报告,在汽贸专业的教学中出现于两个不同的写作项目训练中。第一次学习是处于客户和市场分析的阶段,需要详细学习如何调查研究及撰写报告;第二次学习是销售开始的市场调查,所以这次学习主要是第一次学习的复习巩固,仅需强化对调查材料的选择和组织能力。这样环环相扣式的链条式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掌握文中要点、突破重难点、提升写作能力。并且写作训练常以小组形式开展,增加组间互评,使生生、师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沟通,学生毕业后具备较强的工作环境适应性和与人交际、合作的能力。有效将应用写作知识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3.考核方式开放化,全面、客观、动态评价学生的表现。考核的首要原则是建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的开放式考核体系,全面掌握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考核原则体现教、学、做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考核过程中坚持以写作能力衡量学生成绩,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突出能力考核。具体的考核内容包括恰当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要评应用写作各文中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评写作技能和实践运用的掌握;重视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交流与合作。考核形式上,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评价与目标评价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课程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核心,结合课堂提问、学生课外作业、平时写作项目成果、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本研究意在提升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从学生实际写作能力、与专业教学结合的角度进行改革。最终计划形成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方案,使应用文写作课程可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黄丽清:《应用文写作七环节项目教学法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2]黄丽清:《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

[3]张科杰:《对应用文写作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思考》,《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第10期。

[4]李正光、刘亚玲:《高职应用文教学整体优化研究》,《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5]戴士弘:《高职课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主体及角色》,《职教论坛》2007年第8期。

[7]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