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春风渡范文

春风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春风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春风渡范文

原来,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本想在南京郊外的狮子山建造一座阅江楼,以纪念他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但他后来转念一想,现在国家刚刚建立,天下还没有完全安定,四野荒芜,百姓生活困苦,此时若置百姓和国家于不顾,而去造楼,实在是不明智之举,但他又想以此试试群臣的看法,以便从中挑选一些真正为国家出力的忠直之臣。谁知号令一出,送上来的奏章全部是一片赞扬声,竟然没有任何“杂音”。

马皇后听完事情的缘由,会意地笑了笑。他叫宫女拿来一个方形茶壶和圆口茶杯,亲自沏茶倒水,说道:“皇上你看,这水在方形的茶壶里,便是方的,倒入这圆的茶杯里,就变成圆的了。”

马皇后说:“水是没有形状的,在什么容器,就变成什么样。”

朱元璋沉思片刻,终于悟出皇后的意思,便说:“你的意思是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

“对!”马皇后见朱元璋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高兴地说,“皇上有心听取群臣批评,真是国家和百姓的幸事。但事情就像水和壶、杯一样,水的形状取决于盛水容器的形状;那么大臣的态度则取决于皇上你的态度。过去唐太宗李世民有宽容的胸襟,所以才有魏徵这样的正直谏臣!只有皇上勇于接受批评,群臣才敢将心里话说出来啊!”

朱元璋听后暗暗点头。从此以后,在马皇后的劝谏下,朱元璋做了一位善听真话并勇于纳谏的皇帝。

为人处世,别总埋怨尺寸的长度,而要用心去体会尺寸的刻度,当你用春风去度量心的世界,你的内心便会是盈盈满怀的春天。

(摘自《大庆日报》 图/王建峰)

吃醋未必代表爱

文/苏芩

男人和女人其实很像,评价对方爱不爱自己,往往以“吃醋”来作为标尺。

“见其他男人跟我套近乎,他吃醋。”

“见我对其他女孩儿献殷勤,她吃醋。”

“节日里,我的第一个问候短信不是发给他,而是发给大学时的蓝颜知己,他吃醋。”

“朋友聚会,我先帮公司里漂亮的女同事斟可乐,她吃醋。”

……

于是,长长一串带着“醋”味的清单列出来,共同证明了一件事:他(她)是爱我的!

真的爱你吗?未必吧。

吃醋不一定代表爱,有时候只是一种占有欲,他(她)是你的,不容侵犯。就像小孩子早就玩腻了的玩具,不惜毁它摔它糟蹋它,但这时候有人说:“让给我吧。”保证得不到满意的答案。

宁肯自己毁掉它,也不让别人拥有它。这就是人自私的占有欲。每个孩子总会长大,但占有的欲望不会因为长大而消失。

很多女孩子哭诉:“他对我样样不好,挖苦我冷落我,甚至打骂我……”

问她:“为什么不离开?

她说:“看到我与其他男人联系,他会吃醋,所以,我相信他至少是爱我的。”

第2篇:春风渡范文

“选”准发家道

对农民来说,选择适合的种养殖项目,总是个很难有“准”的事情。陈仓区远程办采取 “自主选择”“指导推荐”“典型带动”等“联合选项”的方式,让农民能真正选准自己的发家道儿。农民选定项目后,区远程办再分门别类地指导农民成立相应的产业合作社,帮助其顺利迈过农业产业合作的经济门槛。

自主选择。区远程办组织农民根据自身的生产优势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农业生产项目,并将选择结果报送。随后远程办再进行专家集中论证、征集村民所在村的村两委意见等,如项目不可行或具有很大执行难度,则向该村民提出建议。据统计,在自主选择过程中,区远程办共举办了6次专家集中论证,征集了全区238个村的村两委成员的意见。自打区上搞起了“三联活动”,拓石镇东沟村的陈宝太就兴冲冲地准备种棚菜。没想到项目报送到区远程办,专家一论证,认为:东沟村地处深山,山大坡陡、日照时间太短、远离市区,不适合种棚菜,就委婉地建议他改项。陈宝太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个理儿,就在专家的建议下,改选了养山鸡。如今他可是发家了,回想起当年选项目的事就一个劲儿说:“远程办这个关把得好,没让我走冤枉道儿。”

指导推荐。区远程办根据全区畜、粮、果、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的实际和近期市场形势,并结合专家论证,精选了一批适合本地农民迅速致富的可行性项目,通过《远教视窗》电视栏目、陈仓党建网、陈仓党建手机报以及远教平台向全区农民推荐。据统计,区远程办累计选择了种植、养殖、林业、服务业等10大类110项种养殖技术,列成大表,以供农民挑选。“三联”活动刚一开展,区远程办就协调全区农业专家进行调研,认为核桃、板栗项目特别适合凤阁岭、香泉镇,便将此项目列为重点推荐项目,列入大表。结果这两个乡镇的农民还真“听劝”,纷纷种起了坚果,如今都加入了坚果合作社。他们都赞叹:“这项目推荐得真是称心如意,看来这回发家有戏了。”

典型带动。区远程办注重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村站点号召各村的种养殖大户将自己从事的项目推荐给本村农民,并在项目运作前期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据统计,全区已有118名种养殖大户带动了约21698名农民共同创业。香泉镇麻池村的育苗大户付小明,一直在搞白皮松育苗,每年都能赚到一百多万元。区里开展“三联”活动后,鼓励他带动全村搞育苗。如今麻池村育苗专业合作社远近闻名,村民们的口袋更是鼓了起来。

“保”驾创业路

农民选择好种养殖项目后,在生产实际中总会遇见技术“拦路虎”,而仅靠合作社的内部支持是很难解决的。为了解除农民这一后顾之忧,区远程办采取了“联合保障”的思路,建立了“专题培训”“巡回辅导”“机动应急”等远教学习机制,以保障全区参加合作社的农民在创业道路上不受技术掣肘,一帆风顺地发展。

专题培训。区远程办根据不同产业合作社的产业特点以及合作社的建议、意见,分阶段、按农时地举办各种专题集中培训班,授课内容即为合作社的主导产业技术。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已举办了13期专题培训班,参与农民达1300多人次。2014年5月23日,赤沙镇远教广场上人潮涌动,区远程办举办的专题培训班引来周边农民无数。赤沙镇西一村村民杜玉秀参加培训后激动地说:“这下我可知道自己的致富明路在哪儿了。”培训后大半年过去了,如今的她早已成了一家合作社的当家人,正风风火火地带着村民致富呢。

巡回辅导。区远程办约请市区农技、畜牧、林业等远教成员单位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组建起远教专家服务队,以乡镇站点为平台,对该乡镇内的合作社进行巡回现场培训,发现问题现场解决。据统计,全区共成立了6个专家服务队,成员共51名,累计巡回培训达86次。区林业局的高级工程师高小明自从参加了远教专家服务队,就亲手制作教学课件、到实地播放、去现场辅导农民,实实在在为乡亲们解决了不少难题,全区的合作社他都跑了个遍。农民们齐夸:“高工就是高!”

机动应急。区远程办以乡镇为单位,要求各乡镇最少组建一支技术应急小分队,成员主要为懂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当合作社遇到突发难题急需解决时,可通过村站点向小分队求援,小分队派出人员迅速到田间地头帮助解决。据统计,共成立了14支小分队,成员56名,累计解决各类突发难题600多个。2014年10月,赤沙镇玉恒专业合作社饲养的西山土猪突发疾病,这下全社上下都慌了,理事长白恒哲忽然灵机一动:“赶紧找‘应急队’帮忙!”赤沙镇远教技术应急小分队成员贾召生立即到位,前后忙活了两天,合作社的猪儿们就恢复了健康。白恒哲感动地说:“这个‘应急队’可真是我们合作社的大救星啊。”

“销”出致富果

“ 丰产不丰收”已经成为某些农村地区的顽疾。为了让农民丰产又丰收,陈仓区远程办秉承着“联合销售”的方针,利用远教平台采取了“网络直销”“农超对接”“组团外销”等多渠道联合销售方式,从而使全区合作社的农产品销路大开,农民得圆致富梦。

网络直销。区远程办积极利用远教平台及其链接网站,根据合作社的农产品类别及成熟期,做好网络销售预案,按期及时农产品销售信息。自2014年以来,区远教平台已累计农产品销售信息368条。东关街道太公庙村蔬菜合作社的“太公苗”牌无公害蔬菜,绿色又环保,可惜销路一直不畅。区远程办就把这“太公苗”弄上了远教网,通过各种平台销售信息。别说,不到一个星期,西安、银川甚至成都的众多客商就纷纷前来,“太公苗”蔬菜一售而空。乐得大家都说:“这远教网上做广告,销路肯定不愁了。”

农超对接。区远程办通过与工商、税务、农业等远教成员单位有效协调,积极寻找销售渠道,与区内乃至外县区的大型超市签订销售协议,省去中间环节的农产品直接实现了“从田间到柜台”。据统计,现已与宝商佳美家、老实人、西安海星、邮政等20多家超市签订了协议。万隆生态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有机鸡蛋、有机柴鸡、有机核桃、有机毛栗等产品,质量一直很过硬。区远程办考虑到这些产品正合大城市居民的口味,就积极出面负责协调,让这些货真价实的绿色产品直接摆上了城里的大超市。合作社理事长李华龙兴高采烈地说:“有了远程办给我们出头,这些绿色食品啊,是产多少就卖多少。”

组团外销。区远程办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有计划地将合作社农产品实行打包,利用展会等平台组团外销。据统计,区远程办已经组织了杨凌农高会、宝鸡市农产品交易会、天水市农产品交易会等9次组团外销。就说西山有机干杂果合作社吧,种出来的干杂果向来很有口碑。区远程办就通过和商务部门沟通协调,让合作社的干杂果参加了市农产品交易会。结果产品刚摆上展台,市民就纷纷抢购,不少参会客商还专门给合作社下了大订单,要来个长期合作呢。

第3篇:春风渡范文

关键词:琵琶女 悲剧成因 忧患意识 规划 转型

对于琵琶女人生悲剧的成因,教学参考书上说“琵琶女是封建社会里被玩弄被侮辱的典型形象,她的遭遇对世人的重色轻才与商人的重利轻情提出了控诉”。笔者认为这种基于社会学的解读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文学首先是人学,除了封建社会制度歧视外,还有着她作为一个人的性格内因。

琵琶女悲剧之因首先在于她缺乏忧患意识。

古汉语“妓”是指女性的表演艺术家,因此以表演为业的女性称歌妓。歌妓是古代社会比较特殊的一个阶层,其兴起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这一行业发展到唐代,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唐代的乐工歌妓数量很多,又大略可以分为官妓、私妓和家妓。琵琶女自述说:“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教坊属于唐代朝廷设置的音乐机构,初设于唐高祖武德年间,教坊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音乐舞蹈人才和教习、排练歌舞散乐。唐玄宗时,教坊艺人编制已经有了很大扩展,仅长安的教坊,艺伎就达一万多人。教坊内艺人依声色技艺高低分为若干等级:平民之女选入教坊学习琵琶、箜篌、筝等乐器演奏,称为“o弹家”;一般歌舞妓,称为“宫人”,技艺水平最高、经常在皇帝面前表演的,称为“内人”或“前头人”,数量较少。官妓、私妓和家妓是可以互相流通的,“官妓若被财富权势者拥有则为家妓,私妓之色艺俱佳者被朝廷选入教坊成为官妓,官妓因年老色衰、减裁冗员或其他原因可能再次沦为私妓。”[1]

从“五陵年少争缠头”可以看出琵琶女应该是o弹家中的佼佼者。可是数量庞大的歌妓队伍中,姿色技艺俱佳者不在少数,比如容貌俏丽能歌善舞眼色媚人的念奴,拥有天籁般嗓音与非凡唱功的刘采春,气质高雅谈吐不凡的颜令宾,等等。并且有的歌妓除去音乐才华外,还具有相当高的文学造诣,《全唐诗》中就收录了21位歌妓的一百四十多首作品。比如《琵琶行》中说到的“妆成每被秋娘妒”的名妓杜秋娘就留下来著名的《金缕衣》,里面的诗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流传广泛;“才情丰富,艳荡而工,七绝尤长”[2]的“女校书”薛涛,“知君未转秦关骑,日照千门掩袖啼”深切表达了对远人的思念;还有与之齐艳的鱼玄机,十几岁就能写出“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3]这样清丽的句子,连大诗人温庭筠都对她极为赞赏。在这样人才济济的背景下,色艺双绝的琵琶女固然难得,但绝不至于一枝独秀,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不懂得居安思危,只顾着“秋月春风等闲度”,那么“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结局也在情理之中了。

琵琶女悲剧之因其次在于她缺乏职业长远规划。

琵琶女因“颜色故”而“鞍马稀”的经历再次告诉那些靠吃青春饭的女子,青春短暂,应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身为一名柔弱女子,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最好的归属是觅得“良人”。当然由于歌妓的社会地位低下,嫁与权势之人多为妾侍,但如若遇见真心相待之人,也是不错的归宿。古代婚姻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婚姻的主要目的不是结两人之好,而是结两姓之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婚姻既是为家族、家庭而缔结,择偶也就主要是为家而不是为人而择。“门当户对”是古代婚姻的基本条件,以门第缔结婚姻是最常见的婚姻形态,如此一来,男子的个人感情需求退居其次,因此他们常会从外寻找情感的慰藉,这其实也为歌妓提供了从良的机遇。歌妓们凭借自己的才情唱和应酬,成为文人士子们“解语花”,也不排除会产生真挚的感情。比如前面提到的“女校书”薛涛与大诗人元稹之间就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缠绵悱恻的爱情;元和年间名妓关盼盼嫁于徐州守帅张建封为妾,张特意为其修建燕子楼以显伉俪情深,张临终前还嘱托好友白居易照顾遗孀;杜秋娘与唐宪宗相爱,被封为“秋妃”,两人度过了十多年的恩爱生活直至宪宗驾崩。所以琵琶女应该在自己美人迟暮前就心存长远打算,从“五陵年少”里寻觅像白居易一样能理解和怜惜自己的知音。白居易家里就有两个能歌善舞的爱妾樊素与小蛮,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诗句为证。

唐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这就为女子提供了更加多样的选择。琵琶女受人追捧时“一曲红绡不知数”,如果她能够看得长远些,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早做谋划,即使攒不下如杜十娘一般的“百宝箱”,想必也有一大笔体己钱可用。那么即便未寻得良人或遇人不淑,也可以保障自己的物质生活。名妓薛涛和大诗人元稹无奈分手之后,终身未嫁,隐居于成都浣花溪畔,过着“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的怡情山水的自由生活。

琵琶女悲剧之因还在于她不懂适时转型。

不能为自己“计深远”的琵琶女最终“老大嫁作商人妇”,几多不甘。诗中有一处细节,“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琵琶女在梦中哭醒,这里须留意一下“妆”字,化妆是出于交际或表演需要,但琵琶女为何在居家过日子甚至睡觉的时候还化着妆呢?是想取悦丈夫?可商人丈夫“前月浮梁买茶去”。所以这个举动最合理的解释是,琵琶女在努力掩饰日益憔悴苍老的容颜。已为人妇的琵琶女孤独无聊,靠沉浸在对往事里的回忆里打发时光,我们甚至可以想像她独自一人一边化妆,一边回忆,一边弹奏,一边流泪的情景,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带妆入睡。由此可以解释“ど暗问弹者谁”时,为什么会“欲语迟”,为什么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因为她正孤独伤感无法释怀,即便恢复平静、整理妆容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相比之下,用女子本能的羞涩矜持来解释这位曾是红透教坊的歌妓此时“欲语迟”“半遮面”的举动就显得肤浅了。小说《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还只是偶尔想起那个自己风光无限的宴会,到了琵琶女这里就几乎成为生活常态了,可见她还完全没有适应从操琴名倡到商贾人妇的黯然转身。

可是,她必须接受,因为她已经选择了这种生活。人是需要懂得适时变通的,把她引为知音的白居易不也遭遇贬谪了吗?然据史料记载,白居易在江州期间读书写作,交友唱和,悠游山林,写了很多的闲适诗。《琵琶行》诗前小序也写到“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始觉有迁谪意”,浔阳江头的那个夜晚诗人的失意之情可以说是由具有“京都之声”的琵琶音勾起的。

琵琶女不甘委身商人妇,“士农工商”,唐代商人的确处于社会阶层的末端,地位低下。可是即使地位低下的商人,“其妻室来源除了歌妓之外,还有同行商家女性或是贫民之女”[4],那么商人愿意给她赎身娶她进门,多少还是有些情意的。歌妓在当时“奴婢,律比畜产”,两种社会地位同样低下,饱受歧视与不平待遇的人应该会有些惺惺相惜吧。经历过繁华与苍凉,更应洗净铅华,努力适应为人妻为人母的普通生活。名妓徐月英在她的《叙怀》一诗中写道“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表达对自由单纯的普通生活的向往,而与嫁给山野村夫相比,商人毕竟还可以提供相对宽裕的物质条件。不愿意接受现实,不能够适时转变,琵琶女始终让自己沉浸在悲伤失意的情绪中难以释怀。

琵琶女是不幸的,她怀瑜握瑾却又天涯飘零。这种不幸,既有她作为歌妓受到的歧视与欺凌,又与她个人随波逐流,对生命意义的迷失不无关系。但同时她又是幸运的,浔阳江头那个夜晚,命运之弦把两颗心紧紧地系在了一起,演绎出一首千古琵琶曲,传诵着一段千载悠悠情。

注释:

[1]王书奴:《中国妓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第4篇:春风渡范文

朝来暮去的日夕,也留下了一些清馨的东西深植在心,浅浅的喜悦,淡淡的忧伤,萦萦于怀,点滴难忘。走过的荒年也画地为牢,将一颗孤独的灵魂囚禁。也许是,荧荧火烛的半间残桓,才会有了孤单,才会有了许多解不开的疑团,才会有了我们无法释怀的今生别年。

若即若离的笔墨,演绎成驻足的一笺清香,从古道边,沐浴着唐风宋雨,走进江南的烟雨小楼。一路走来,岁月余韵,丰盈着年华,锦瑟年华,也追逐着等待。归去又来兮的百年,泪水湿透的苏堤两岸,或许,倾尽一生的柔情深重,也只留下,凝眸伫立的迷离,跟闭上眼时,一季心若飘雪的记忆。

看尽春秋明月汉时关,却忆不完春秋逝去百花残。

寻芳入梦的衣袂飘飞,我们只不过是醉意入梦的烟花过客。曲终人散的灼痛,似万般无情,却又多情满怀。

埋下伏笔的春花秋落,我们就如一粒尘埃,风起时,我们随风飞舞,风落时,我们也归寂于星火昏黄的萧瑟。一季花间醉,风尘里,再也不能找回那些逝去的青春。远去的梦中仓皇,无论有多少不舍,总是不容我们多贪恋一丝尘世的繁华。

陌上情怀,世事皆情关,任多少凝眉也枉然。

飘逸的身姿,落在风雨雕琢的岁月。定格的过往,立身在红尘的花飞处。

很多时候,我们都期待着有闲看花开花落,漫赏云舒云卷的淡静;也期待着夕阳西下的一世相约,平淡无澜中渗出的简单幸福。然而,太多的红尘纷扰,总让这种简单的祈求,又是触手不及的奢侈。只留,山高水遥的一线牵念,在孤灯清愁的夜晚,把一份等待写满了流年。

很多时候,已经习惯了,在空寂的一偶,对月寄情;已经习惯了,在独思的空间,咫尺天涯。

叶漏花疏的几多愁,早已不知今生是为何而来?或许,只为远隔万水千山,在烟花灿烂时,随风为你捎去那些曾经的迷恋。

烟火深处,柔柔的情怀,漫开于朵朵的心间,将一份悠悠的情感,细水长流成一世执念。守一栏娴静的明月,神思于沧桑古韵的青石小巷,你为我片刻停留,我也站在了你的身后,共揽一片烟波浩渺的幽静深邃。

遥遥千里的春风一度,余香的桃花素颜,将一窗心事放逐,留一块心灵的宁静,淡看红尘繁华。

也许,生活原本就是一泓潭水,是我们太多的情丝,扰乱了那一池的清净。沉重又似闲置的纷繁,任那一池飘落的闲愁,丝丝苦涩,缕缕醇香,落在了人生百味的杯盏中。

路过的一生,写满了厚重的颜色。莫名的驿动,轻叩着心扉。也许,人性都是薄弱的,一笑倾城,却被繁华覆了一生。袖手捻花,熬成缠绵的相思,泪与花都在千年一叹中散落。

一世没有约定的约定,超脱于世,却又辗转在千年的情劫中。

浮生若梦,指尖流转的年轮,把岁月的心结碾磨成了灰烬。

红尘流转,砚墨的一卷平仄,陌上繁华,尘烟朦胧,且看三月飞花散天涯。

第5篇:春风渡范文

【关 键 词】 多媒体;文言文;优化;桃花源记

综观当今的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其状况不尽如人意。钱梦龙先生曾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可见,文言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在公开课、评优课中,极少有教师愿意选择文言文教学。加之初中学生普遍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有畏惧心理,造成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极低。由此可知,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文言文课堂的教学了。因此,如何减轻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使之愉快地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是摆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及其运用于教学工作是教师改革教学、解决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利器,本文试从多媒体技术运用于中学文言教学解决当前所遇尴尬现状作一些浅薄分析,以起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巧妙新颖的导语设计 犹如“小荷才露尖尖角”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一个好的导语。导语是一堂课的前奏,是课堂教学的先导,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文言文教学也要考虑到文言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精心设计导语,以激发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如用课件设计背景及导语:或用生活现象制作成flash,并设计导语;或就课内容制成动漫,再添加导语;或用俗语俚语,配古人图片漫画引出导语;或用提问、悬念等制作动漫来引发思索形成导语……总之,导语设计力求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可调用多种方式,使用不同手段。具体而言,如学习课文《桃花源记》时,若以传统的文字讲解,学生要经由文字层面再转化成图像阶段实是不容易,若给学生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动漫视频――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美好地方,用这样一个新颖、别致、自然而又贴近课文《桃花源记》内容背景,再辅以适当的导语,就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无限想象并激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可谓“好的导语犹如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啊。

二、以“读”体味文之韵 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把字词句翻译当作重中之重,孰不知,文之韵味是可从吟诵中来体会的,其兴趣亦是从吟诵中而产生,且语感又是从吟诵中积累而成的,学生的古文素养也应从吟诵中来培养,故而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文言文作品的吟诵不可或缺。

若文言文教学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琅琅吟诵之声,那学生对文言获取的知识及能力又何尝只能用理解字词句来简单言论的。就其吟读方式,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格式,或老师范读,或名家范读,或学生朗读。即便是读,也要尽量形式多样,如诵读、齐读、轮读、赛读、伴乐读、清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而且,“读”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它还是学好文言文的必由之路。现以《桃花源记》教学为例,我们可以给学生以多媒体课件,以动漫方式播放其示范朗读之音,让学生既可有所合于课文内容的背景观看,又有范读之声以指导如何阅读文言文,这样让学生在听中品味、在听中评判、在听中享受,并通过听示范朗读来把握文章的句读、语气、节奏、停顿等朗读技术以示规范,从而使之能更好体味文本的韵律之美。具体其配音画面,可根据《桃花源记》中捕鱼人的行踪来设计的,如其中渔人以捕鱼为生的事实、忽遇桃花林的诧异情境、进入桃林过程、观赏桃林之惊奇、做客桃林之喜悦以及离开桃林处处志之细节、最后复寻不得的种种连续景象画面,构成一幅连续的诗情画意的探险经历,整个过程异常形象生动,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帮助学生又快又好地理解原文。若以传统文言教学的模式,仅老师或学生朗读而无动漫或范读之声相配,其效果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犹如“横看成岭侧成峰”

许多老师认为学习文言文,学生会读和会翻译就够了,有的则机械地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理解塞给学生就完事了,没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言,学生无论读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会各自有各自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是合理的,老师都应予以尊重和肯定。

如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学生对渔人出桃花林之后,复寻不得这一结局的思考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认为,桃花源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现实生活中是根本就没有的,完全是作者陶渊明想象出来的,作者不满当时的社会生活,所以虚构出这样一个与现实完全不一样的美好地方,以寄托自己的美好志趣;有的学生认为,这样一个美好的社会,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可能是存在的,只是桃花源里的人们,不想外界的世人来破坏他们宁静安乐的生活,所以将这个渔人做好的标记给抹掉了。我们可以制成很多学生对此有不同理解的多媒体课件,以展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种见解,并示以合理的解说或评价,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促使其创新能力的形成。因为学生的这些看法都有自己的合理之处,表现了他们的独特个性。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老师要充分尊重这些可贵的思想“火花”,使学生感受到这种尊重,这样才会使其更积极、更有兴趣地学习。

四、亲身体验激活古文光彩 避免“纸上得来终觉浅”

相对于现代汉语,文言文浓缩精炼,展开文言文句子,运用细节想象,可以激活文言文的无限光彩。正是因为文言文具备骨架般的简洁,可以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让简短单调的文言文变得有血有肉,这样可以改变文言文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激发学生对文本再创造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在文言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了“写”以及“写”的乐趣。“写”作为一种表达,首先是个体生命意识的自然宣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乐意“写”的,只是因为平时给学生“写”的约束太多,遏制了学生的这种天性。

文言文教学中的“写”,有“改写”“仿写”等等,笔者在《桃花源记》一文教学时,采用的是改写和仿写。其中“改写”,是让学生帮着作者换一种结局来写,比方说:“渔人受到桃花林里人们的热情款待,非常向往这样美好的生活,于是不复外出……也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仿写”,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自己心灵深处的“世外桃源”,写写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是个怎样一个地方。通过这样的“仿写”,可以拉近学生和作者陶渊明之间的时代距离,每一次文本的阅读和学习,都是和作者之间的一种心灵交流,所以,通过《桃花源记》文本的学习、“改写”及“仿写”,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避免了“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样的遗憾。这种“写”的引导,也可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比如在课件某个环节有创意,就可以之为突破口进行自我改写,与古人对话或与古人结伴而行,让学生沿着动漫的图像或声音继续想象并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把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教师如能挖掘文言文的教学魅力点,用多媒体课件、电子视频材料等电教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样文言文课堂一定会如春天般万物生机勃勃,春风也定会度过“文言关”。

【参考文献】

第6篇:春风渡范文

魏凤春认为,乐观地看,当前正在推动或者筹划的改革议题,比如收入分配制度、新型城镇化,都或多或少是在着手解决供给和效率的问题,中国改革的渐进性质似乎并没有消失。

对改革进程,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但魏凤春说:“不必对其前景过于悲观,不妨对改革抱中性的态度。”

同样不必过度悲观的是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对盈利的压缩是实实在在的。”魏凤春承认,折旧、摊销、财务费用集体上行,伴随着更慢的资产周转率,放高的杠杆就变成了风险,不仅ROE(净资产收益率)和利润增速下行,导致权益价值下行,随着现金流的趋紧,企业信用也会恶化,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以及劳动报酬都会受到牵连。

“但是,我们有理由认为当前产能过剩的程度低于上几轮周期。与1994年前后相比,现在企业、银行的预算约束都要‘硬’得多,从制度上决定了这次过热和过剩的程度不及当时;另外,调控当局的反应和社会的舆论也更倾向于控制通胀和过热,有利于经济扩张‘悬崖勒马’。”

另一大影响因素是货币政策的方向。此前,市场对年内再次降准、降息抱有强烈的预期,然而降准迟迟未来,降息更是个遥远的幻影。

魏凤春指出,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央行货币政策报告里,货币当局维持当前利率水平的意图已较为明显。

“这既有通胀和房价的原因,更有来自舆论和智囊团对刺激政策感到厌恶的原因,以及对改革进程过慢的抱怨,这使得央行有更充足的理由将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就短期经济前景而言,这也给了货币政策保持矜持以底气。魏凤春分析,三季度以及9月份经济的好转,无法完全用基期和季节性因素解释,也就是说,复苏是“真实”的。其驱动力量来自房地产新开工总体回暖、当局对直接融资放行较多,也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步伐的加快。

“到明年一季度,经济环比、同比改善的势头应该就能看到。但考虑到限购政策可能长期持续、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尚在形成之中,经济好转可能不会持续到明年下半年,也就是说,我们还无法判断‘中期底’是不是已经看到了。”

第7篇:春风渡范文

??《暖春》读后感

那天,我看了一部电影??《暖春》。它是我见过的一部最讨人厌的电影,它让看每一个故事时都痛哭流涕,每次晚上睡觉时的眼睛都肿肿的······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名叫小花的小女孩,她的亲人都死了,这个村的村长知道了这件事,便把她领养到家里。可这也不是个长久的办法,后来他号召全村的村民,希望他们中间有一个好人能照顾小花,大家都不想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时,铁蛋的父母领养了小花。他们不是并出于好心,他们惦记着小花家的那一片地。小花被他们领回了家,他们对小花又是打又是骂,甚至不让小花吃饭。终于有一天,小花忍不住了,趁着夜深人静,她逃跑了。清晨,小花由于体力不支,昏倒在芍药村的山野上,出去赶集的二狗发现了她,把她领回了村。大家都不愿意领养她,因为这个村实在太穷了,宝柱爹看着小花挺可怜,不顾自己是村里最穷的人,把小花领回了家。尽管家里人强烈反对,尽管家里人因为这事不止一次离家出走,宝柱爹还是留下了她。小花在宝柱爹家很听话,她包揽了家里所有的活,为不能生育的宝柱爹的儿媳妇香草逮蚂蚱······最后,他们解除了误会,生活的很快乐。十四年过去了,小花成了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她要报答曾经爱过她的人,报答曾经宝柱爹养她的那片土地······

第8篇:春风渡范文

关键词:风水格局空间构成;山水格局;生态意境。

一、北宋郭熙山水画《早春图》图解

北宋郭熙的山水画,早期以巧瞻致工,中期在早期基础上又益精深。取李成之法,布置愈造妙处。晚期作品落笔益壮,多所自得。至摅发胸臆,则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岩,岩岫f绝,峰峦秀起,云烟变灭,烟霭之间,千态万伏。

现存《早春图》(台湾博物院藏),绢本浅设色,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一般认为是郭熙的代表作。画的前面巨石圆岗,迭叠而上,薄雾淡淡地笼罩在山腰,画的通端两座山头耸立,右一大山头被云雾遮掩一半,当中有一条通向山头而未经开垦的“路”,画的右边中部是乱冈,乱冈当中联及山腰处一片楼观,山腰里有泉水流下直至右角山溪中,伸向山溪的道上有人行动,画的左边是空旷的山壑,中有涧水绕过前面一个大石岗至左下端的溪中,大石岗后面有一座木桥,通向山中,上亦有行人,下端伸向溪水的道旁停一只小木船,道上有人挑水。画面前、中、后、左、右的山石皆有大小长短不同的树,或直或弯,或立或斜,或倒或挂,或倚壁,树枝尚未放青。画的左侧当中的树枝下有款字“早春壬子年郭熙画”八字。画面上内容丰富,山重水复,桥路楼观,展现了北宋山水画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境界特征。

郭熙《山水画论》,言远近、深浅,风雨、明晦,四时朝暮之所不同。则有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长松亭亭为众目之表……。《山水训》开篇说:“君子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不得见也。”山水虽为君子所神往,但未必人人皆要隐居深山,尤其是太平盛日。身在朝廷,又不能忘情山水。所以只好用山水画来弥其不足,这就是山水画所以能存在的价值。正是因为山水画能够满足出仕者向往林泉之愿望,所以郭熙要求山水画要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景。还说:“画凡至此,皆入妙品”。郭熙言“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为此佳处故也。”佳处就在于山水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郭熙这样要求画山水符合了五代宋初以来山水画创作的实际和士人对于山水画的要求。郭熙之前的山水画,几乎每一幅都是有山有水,山中有道路可通山顶,山腰中有楼观,道中、桥上有人,水中有船,船上还有人。郭熙之后,很长一段画史,山水画的创作还是如此依旧。

后人对郭熙的可居山水模式的基本特征做了一个评价:“巨障高壁,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t绝,峰峦秀起”(《佩文斋书画谱》,见吴守明,1988年)。

郭熙在“大象”和“大意”的统帅下,建立有主次,有虚实的完美意境,在《林泉高致集》中说:“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无偃蹇背却之势也。长松亭亭,为众木为表,所以分布以次藤萝草木,为振挈依附之师帅也。气势若君子轩然得时,而众小人为之役,使无凭陵愁挫之态也。”其《画诀》中又说:“山水先理会大小,名为主峰。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远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于此,故曰主峰,如君臣上下也。”郭熙还把山水比作人体:“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为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而明快,得鱼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古代的画理不仅是技艺,更是道,不仅包含了哲学,还包含着生理。

二、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风水格局

风水是我国传统的村镇城市选址和规划设计的理论,是东方传统的环境科学。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古代堪舆地理学风水论中基地选址的基本格局。建筑的空间构成,则采用封闭型,注意取得人和自然的谐和关系,使自然山川和建筑、绿化的景观取得优美的背景、烘衬、层次、轮廓以及借景、对景诸效果。风水理论受到了中国儒、道、释诸家哲学和美学的影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其实质不外乎是在选址方面对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成为评价景观优劣的准绳,成为相应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成为趋利避害的目的,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观念中的宅、村、城镇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格局。负阴抱阳即基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左右有次峰或冈阜的左辅右弼山,山上要保持丰茂的植被;前面有月牙形的池塘(宅、村旁的情况下)或弯曲的水流(流经城市或村庄);水的对面还有一个对景山,案山;轴线方向最好是坐北朝南。但只要符合这套格局,轴线不在正中线上也是可以的。基址正好处在这个山水环保的中央,地势平坦而有一定的坡度。于是理想风水格局就形成了一个背山面水的生态合理的基址格局。

风水格局的空间构成。中国人自古以来在选择及组织居住环境方面采用了封闭的传统,为的是加强封闭性,甚至多重封闭的方法,如四合院宅作为围合封闭的空间;这样城镇、村落、多进庭院等都是环环相套的多重封闭空间。村镇和城市的,按照风水格局,基址后方是以主山为屏障,山势向左右延伸到青龙白虎山,成左右肩臂环保之势,遂将后方及左右方围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挡,连同左右余脉,亦将前方封闭,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闭圈。

晋代郭璞《葬书》上说:

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法尔胜乎万物。经云:“气感而应……”。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止,藏风次之。”。

根据尹弘基的研究,认为风水的首要原则是得水,次之为藏风。如何能够“藏风”?就是通过封闭来藏风,如上面所说的加强的各种封闭性,于是产生了宅园、村落、城镇的多重封闭性的格局。各种格局是藏风的一个条件,气就是风,气乘风而来,遇水则止。只有环绕吉地的层层山峦才能遮挡住风,只有缓缓的流水和湖泊等才能聚集生气。这就是吉地常常是群山环抱、流水环绕、主流支流交汇处的河漫滩及阶地,人们在此选址建城、建村、建宅的原因。势,主要是山川地势;形,则是指基址附近的地形地貌;向,则是指朝向。其中的形势对后世影响很大,所谓“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热来行止,是为全气”,讲的就是这种形势对于风水的作用。

三、北宋郭熙《早春图》及其山水定式

郭熙的代表作为《早春图》,其他作品如《窠石平远图》、《丛林图》,及其《山水画论》,后来被其子郭思编撰为《林泉高致集》,表现郭熙山水画作品的特点:有近石、松树等;也有远处的高大山峦;近处是小山重叠盘旋跌宕;长松巨木,回溪断岩,如图1、2、3所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少从道家之学的郭熙,颇感地理上物产富饶,吉祥宝地,以及驰目抒怀的山水画也必然是山水环保,草木郁郁葱葱,道路崎岖环绕,平地之处,住宅城镇,体现一种基本的山水定式格局。

结语:

山水画定式中表现有山有水,郁郁葱葱大树植物覆盖环绕,物产丰富,道路蜿蜒曲折,总能到达胜景之处,并有亭台楼榭,可居可游。远处背景(北面)高山挺立,前面(南面)、左右,次山环绕,沟壑中有道路也有小溪潺潺,正符合北半球的地理学的特点,地势北高南低,季风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背景高山可以抵御北风的侵扰袭击,形成一种物产丰富、生态优雅的地理环境定式。这就是人合理的生存环境,也是人们向往的梦境,即中国山水画和风景园林意境中追求的美好的生态意境:一种可望、可行、可居、可游的生态景观环境。

图1郭熙早春图 图2刘松岩《早春图》解析 图3 渡边欣雄 古代地理理想风水图

参考文献: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

刘松岩,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解析――历代传世名作步骤图,2006.7

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商务印书馆,1998.12

第9篇:春风渡范文

李 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每当读完一本书,带给我一种春风拂面,焕然一新的陶醉和惊喜。我喜欢墨水,喜欢书香味。在过去的十八个年头里,是书伴随着我成长。

小时候喜欢听女娲的故事,喜欢看《西游记》,从那时候开始,就立志要做个顶天立地的人,梦想的种子在心中发芽。

《安徒生童话》整个童年的梦想。

纯洁,善良的白雪公主被恶毒丑陋的皇后三番五次的毒害,七个小矮人的解救,他们一起生活。勤劳的白雪公主最终没有被毒苹果害死,而是与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从小受尽折磨的灰姑娘,最终穿上了漂亮的水晶鞋,找到了爱她的王子。皇帝的新装,面对愚昧的群众,是小朋友揭示了整个闹剧,告诉我们什么叫诚实。从此,善良和诚实扎根于心中。

童年的记忆在书本中荡漾,书就像春风一样拂过我的纯洁,幼小的心灵,让我的童年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趣味横生。

迈着家门口的青石路,一点一点长大。是书本砌起了我的未来,让我变得更有力量。鲁迅的《朝花夕拾》像一个故事一样串起了他以往的生活,我更加深刻的明白,生活和自然与书本有灵性的联系。

那时候的我最爱《老人与海》:孤独年迈的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不舍不弃,只身驾船赶赴人迹罕至的墨西哥海湾。三天后终于钓上一条大马林鱼。因为鱼太大,鱼他没有完全拖回鱼。返回的时候他又撞上了鲸鱼,他不停的与鲸鱼恶斗,至死也没有放弃。“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一句铿锵有力的话深深激励着我。理所当然,这句话从此成了我的生活的座右铭。

半大不小,花一样的季节。还是书本像春风一样催促着我成长,于是我就像竹子一样顶着头迎着春风不断的向上挣扎。

年华在一深一浅中刻下岁月的痕迹。略显成熟的我,迷恋着《简爱》:简爱这个平凡而不平庸的姑娘,她的简朴和执着打动着我。我曾经是想着融入到她的世界里,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在亲戚家寄养备受排挤......尽管这样,她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她开始反抗。在她的反抗下,成功的到了涝语德学校教书。但她的生活仍然不是那么好过。在阴影和阳光交织下的她努力地生活。她曾经孤傲的说,“你以为我贫穷,我卑微我矮小就没有心了吗?”深深的打动了男主角。最让我震撼的是她对爱情的执着呵忠贞。当罗切斯特的家庭被大火烧毁,他自己面目全非的时,她毅然接受了他。她不像是世上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中的女主角,然而她有着相当于此的举动。

是《简爱》让我懂得了爱情和人生的真谛。平凡、平庸卑微,但依然敢爱敢恨。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如今站在大学的校园里,最爱跑的是图书馆。我习惯看一本书时,摘下其中有意义的内容。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喂赋新词强强说愁 ,而今说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倒天凉好个秋”像辛弃疾中诗写的一样,很多感情,等到年老时才会体会其中的滋味。看书的路,对于我来说还很长很长。

书,一直像一位亲人,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里给我力量。我对书有着矢志不渝的情感。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没待花无空折纸。”捧一本书,在草地上伴着日光品读,这是年少时最阳光的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