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颐和园的传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车上走下来,我们跟着导游一起走进了颐和园的大门。刚到那里,我就沉浸在欣赏美景的美好中了。古色古香的建筑,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建筑历史上独特的古典美,以前在书中才能看到的美景,都映入了我的眼帘,使我对颐和园的内景产生了美好的幻想。带着好奇心,我和同学跟着导游走进了大门。
一进颐和园,我就看到了一个大门,牌匾上写着“仁寿门”三个大字,门里有一块太湖石,它的寓意是长命百岁,“仁寿”,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命名为仁寿殿。参观完仁寿殿之后,我们又一起走到了昆明湖。昆明湖湖岸杨柳成行,湖上有一条一条的小船,载着人们欣赏沿岸风景。一阵春风吹来,柳条轻拂着湖水,湖面波光粼粼,如此美的景色陶醉了每一个人,大家纷纷拿起照相机拍照,我也不例外。
我们又接着向前走,来到了长廊。以前学过的课文里长廊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见到了实物,我怎能不兴奋呢?长廊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色彩明丽、富丽堂皇,让人不由得驻足观赏。仔细观赏,长廊上的画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让人浮想联翩,又有了一番观赏的情趣。与长廊告别之后,迎面而来的是石舫。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船体用巨石雕成,是颐和园内着名的水上珍品。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取名清晏舫。顶部用砖雕装饰,显得精巧华丽。同时石舫也是颐和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华丽的石舫是我从未见过的,那栩栩如生的样子让我看了还以为一艘船漂浮在水上呢。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 “ 海上仙山 ”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
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 “ 文化建园 ” 为宗旨,用 “ 一种精神五种意识六个一流 ” 的企业文化统领职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设了国内园林系统内最先进的文昌院博物馆。
颐和园景点介绍(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 **** 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 * ,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 —— 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是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利用这一段时间,我向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以及现在的状况。
最早在辽金时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当时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将这里称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将这改名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则改称西湖并修建了园静寺,命名为好山园。到了万历是十六年,也就是 1588 年,这里已经具有一定的园林规模,享有 “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 的称誉。
然而让这里真正成为一处皇家园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间就曾在此修建行宫,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 1749——1764 年,就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清漪园,扩湖,推山,将湖称为昆明湖,山叫做万寿山。而且这里还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和我国古代的大多数皇家建筑一样,这里也没能躲过入侵者的践踏,在 1860 年这里被英法联军抢掠并且烧毁了。
我们即将所看到的颐和园共占地 290 公顷,其中陆地四分之一,水面达到了四分之三。根据皇家园林建园的用途和特点,可将颐和园景区分为政治活动区,帝后生活区和风景游览区三个部分。
来到了东宫门,我们本次的游览也就正式开始了。
在东宫门外,有一座 “ 涵虚 ” 、 “ 罨 yan 秀 ” 的牌楼。其中涵虚的意思是天地开阔,山清水秀,包罗万象。罨秀是有捕捉美丽景色之意。而东宫门也是颐和园的正门。门上高悬的颐和园的匾额就是光绪皇帝的手书。颐和二字则取颐养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进入东宫门,我们首先来到的便是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南侧对称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在往前行,便来到了仁寿门,迎面看到的这五块太湖石叫作峰虚五老,寓意长寿。而在汉白玉须弥座上的这只铜制怪兽,人称麒麟,俗称四不象,是龙九子之一,象征吉祥富贵。在殿前还陈设有两对龙凤造型的铜香炉,在朝里活动中是用来点香,渲染气氛的。按古代礼制,龙居中,象征皇帝,凤在两侧,象征皇后。而在这里,却是龙在两侧,这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不无关系,突出了凤的地位。
我们面前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仁寿殿。其实在乾隆年间的时候,规定凡是当朝的大殿就要叫做 “ 勤政殿 ” ,意思是游园不要忘了勤理政务。到了颐和园的时候,便将这里改为仁寿殿,取自孔子论语中的 “ 仁者寿 ” ,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长寿。现在,仁寿殿的陈设和原状是基本一致的。殿内的地平床上有九龙宝座。它后面还设有紫檀木九龙屏风,屏风以紫檀木为框架,雕有九条闹龙,中心是玻璃镜,镜面上写有 226 个不同写法的寿字。在宝座四周,还设有掌扇,角端等。其中角端是传说中异兽,实际用处其实就是香炉。而殿内两侧的暖阁,是慈禧光绪还有王宫大臣休息的地方,当中有一幅百蝠图的缂丝工艺品,中间还有一个慈禧亲笔写的寿字,因为蝠与福同音,所以这幅工艺品也被称为百福捧寿。这个玻璃风景台屏是用翠鸟的羽毛粘制而成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乾隆年间的作品虽然历经二百多年可是还是色彩依旧。
穿过仁寿殿我们就来到了当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看戏的场所 —— 德和园,取自左转 “ 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 ” ,意思是听了美好的曲子,就会心地平和,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德和园的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中最大的,结构严谨,十分的壮观,高 21 米,低台宽 17 米,分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福台,禄台和寿台。在寿台地板上还有一口深井,四眼干土井。各层地板都可以开合。在开启时,天井和地井沟通,顶部有绞车牵引,可以是剧中的神仙鬼怪在舞台上天入地,寿台下面的井还可以起到声音共鸣的作用,使演员声音更加洪亮,水井还可以用于表演龙口喷水等景观。除此之外,还设有扮戏楼,共演员化妆用的。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展示戏装,陈设慈禧的奔驰车的地方就是当时的扮戏楼。
在戏台的对面,是颐乐殿以及东西侧的廊子,这里就是当时帝后和王宫大臣们看戏的地方。殿内正中设有金漆珐琅百鸟朝凤宝座,是慈禧受贺时用的,凤为百鸟之王,把这个屏风放在颐乐殿,暗喻了慈禧太后的权威。当年王宫大臣看戏的廊房现在已经被开辟为颐和园文物展览室,东侧是慈禧太后的服饰以及生活用品,西侧则是制作精美的工艺品。
进入这个门,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座巨大的石像,几乎遮住了门内所有的景色。叔叔又发话了:“这是寿星石,他‘手上’还拿着一个‘仙桃’,听说摸过仙桃的人就会健康长寿哦!”我们仔细看了看,恩,还真像寿星和桃子呢!再看人群,他们正纷纷争先恐后地去摸桃。我也去了,不过不知道能不能真的健康长寿。^_^
绕过石像从后往前看,石像遮住了整个门,叔叔说这是辟邪的意思。石像后面是一尊麒麟,俗称“四不像”,据说是龙头,鹿角,牛蹄,狮尾。看起来挺好玩的,嘻嘻!
继续前进。经过一片假山,便来到颐和园最美的地方——昆明湖。什么叫清澈见底,什么叫波光粼粼,什么叫一望无际,我今天终于见识到了。尽管今天的阳光不怎么灿烂,可是当它懒懒地照在水面上时,昆明湖也似乎像挂上了一层金色的披风。当我们感叹完昆明湖,正准备欣赏四周景色时,云娃娃突然来凑热闹,挡住了仅有的一丝阳光,同时雾也来“捣乱”,使我们看不到周围的美景了,只能用眼睛勾描出一丝万寿山和塔的轮廓。真扫兴!不禁暗暗地咒这样的天气,同时又感叹着自己差极了的运气。唉,走吧!
即使在这样的美景下,也有凄凉的地方。在玉澜堂,就记载着一段皇权失落的凄凉历史。首先是光绪被慈禧太后囚禁的地方。这是一个四合院。院内房屋因为被锁起来了,里面的陈设物品只能看到三个——一个钟表,两个花瓶。在花瓶的下面垫着一个木座,名叫“安”,所以两个花瓶和木座即为“平平安安”之意,再加上钟表,就是“终生(钟声)平平安安”。看来光绪也不是不希望自己平安嘛!
光绪皇后住在玉澜堂后的宜芸馆。同光绪一样,她的寝宫也是一个四合院。据说光绪皇帝把直通她寝宫的后门关闭了,就是因为不想看到她的寝宫,不想看到她。第一,她是慈禧的亲侄女,是慈禧让他娶她的。名为光绪之妻,实则是慈禧太后监视光绪帝的工具。第二,她长得奇丑无比,特别是她的脸,很长很长。坡曾经说过,“她从眼角流下的泪,要经过一年才流到嘴边(不好意思,诗句我忘了)”现在你知道她的脸有多长了吧!
然后是宜芸馆西北的乐寿堂,是慈禧太后的处所。当时慈禧的权利最大,不难想象,她的住所有多豪华。“乐寿”即“快乐长寿”,表明慈禧也想快乐长寿地生活。在门前有几只仙鹤,表明慈禧想让国家和平,好让自己位高权重的日子过的更久。真是黑心哪!
在乐寿堂的对面,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据说重达四吨多。它叫“青之岫”,因为每当下雨时它的颜色就会泛青。它还有一个截然不同的名字“败家石”,因为是它败光了一个当时著名画家的财产与生命,而且刚被乾隆皇帝发现,抬回宫来时,竟损坏掉了大门。它的寓意不好嘛,因此没几个人敢在那儿拍照。看起来它还挺可怜的,呵呵!从乐寿堂往西过,就会看见一个门,叫做“邀月门”。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诗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是从这里摘出来的。其实邀月门就是世界上第一长的路——长廊的起点。长廊有728米,听说它还申请了吉尼斯记录呢,真是了不起!更吓人的是,在每一个天花板上都有一幅画,照这么算的话,大概有6、7百幅了,而其间竟然没有任何重复的画。我不禁又浮想连篇:他们怎么画出的呢?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好的记忆力呢?他们……
好不容易走完长廊,我们便开始登万寿山了。沿着陡峭的石板路走,可真是挺累。终于登上了山顶,经过N个山洞,来到传说中的佛香阁。据说佛香阁墙上的佛像有3千多个呢,真不知道建造着是怎样雕刻出来的。在佛香阁的最里面是一尊观音像,许多人在那求佛。
导游词作文
【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习作指导】
老师:说起长城、故宫、颐和园、秦兵马俑……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而这一切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我国已有多处景观名列其中。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好吗?
小丫:好啊!我国的“世界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作为炎黄子孙,作为国家的一个小主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它介绍给每一个游客,让他们对我们中国的文化有更深入地了解。
老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导游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就称为“导游词”。那你们知道导游词包括哪几个部分吗?
毛豆:导游词一般包括开场白、景点总述、景点分述、结束语四个部分。
老师:看来你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那开场白一般要介绍什么呢?
小丫:这个我知道,我经常和爸爸妈妈去旅游,我听导游一开始经常会先向游客问好,然后进行自我介绍,再说说欢迎词,最后说明游览的目的。
老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小丫:比如我们去白水洋时,导游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假日旅行社的导游,我叫林旭,大家可以叫我林导,也可以叫我小林。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白水洋,希望我的讲解能够让大家对白水洋这一景区有更多的了解。
老师:看来你对开场白的写法已经了如指掌了,那景点总述这一部分又主要写什么呢?
毛豆:景点总述一般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记得我们去“鸟的天堂”旅游时,导游在车上就先给我们总体介绍了这一景点。
老师:那他是怎么说的?
毛豆:他说“鸟的天堂”位于广东省新会县环城乡天马村前的天马河,它可谓是世界上“独木成林”最伟大的奇观。它占地多亩,枝干覆盖了整个小岛。这棵大榕树枝繁叶茂,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也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老师:说得好!对景点做了总体介绍之后,就得对景点进行分述,这也是导游词里最重要的一部分,那这一部分怎么写好呢?
小丫:这一部分可以学习写景的文章,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地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老师:说得不错,重点介绍景点,这是游客最感兴趣的。要抓住最能体现这个景点特色的内容来介绍——但这一部分的内容能和写景的文章一模一样吗?
毛豆:我觉得它和写景文章是有差别的,因为介绍时还要提醒游客“大家请看……请看左边……”等。
小丫:对,写景的文章一般都是书面语,而导游词应该比较口语化,跟我们平时说话一样,这样听起来才会比较亲切。老师:是的,这也正是导游词的魅力所在。这一部分,我们还可以讲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历史记录等。当然,所挑的故事应是一些主要的、有价值的资料。那结束语部分又应怎么写呢?
小丫:我想结束语是在游览结束后,对游览的内容的一个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比如我们在游完了白水洋之后,导游是这样说的: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在白水洋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旅游中的一段永恒的记忆,也希望您能把这儿的一切告诉您的亲朋好友,我们将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大家的到来!
老师:知道了导游词的写法,那本次要写的是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你们知道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共有多少处吗?
毛豆:知道啊!课本中已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了,共有处。只是这么多景观,不知道写什么好。
老师:这个不难,只要选取你最熟悉的,你觉得最有特色的内容来写就行了。那写导游词还要注意什么,你们知道吗?
小丫:我想,因为导游词是向游客介绍景点的内容,所以一定要真实、生动、有条理,而且所引用的数据、资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
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着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着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而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将蒙恬30万军队和很多劳力将原来北方的燕、赵、秦长城连了起来,并加以扩充,历时9年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的长城,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到了汉朝,汉武帝也是为了加强防御,“不叫胡马度阴山”,修筑了一条近两万里的长城,同时这也保护了新开发的丝绸之路,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和防线,它西起新疆,东到辽东,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而明长城则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最高峰,工程之大,技术之精是独一无二的。当年朱元璋在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采纳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当时元朝虽然已经灭亡,但是还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军事实力,加上逐渐崛起的女真族的不断侵扰,所以开始修筑长城。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达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到甘肃嘉峪关的明长城全长6350公里。明长城具备三个特点,筑构完备,管理完善,布局严密。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长城的一部分。而长城在我国古代最原始的目的虽然是防御,但是它同时还起到了其他的作用。第一就是军事作用,第二则是经济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屯田的开发和北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居乐业,第三是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此外,它还保护了通讯和促进了对外开放。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古代,不仅仅只有这三次修筑长城的经历,据统计,在上下两千年里,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都修建过长城,有人做过粗略的计算,如果将长城改建成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绕地球10圈儿多都有富裕。着名的民间传说:烽火戏诸侯和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发生在万里长城上的。如今,长城在经过几次修整之后,基本恢复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还是当今世界上畛さ姆烙?猿乔剑”椴剂宋夜?6个地区,全长达到了10。8万里。
刚才我们所经过的路,就位于关沟中。关沟是燕山山脉和军都山山脉的交会处,南起昌平区南口镇,西北到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城关,全长40里。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明代在这里布置了四道防线,分别是南口关,居庸关,上关,八达岭。在关沟中的叠翠山上,曾有金代着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可惜现在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了。
刚才我们所看到的那条铁路就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由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因为八达岭地区地势复杂,技术难点很多,所以詹天佑所设计的人字型铁路,成功解决了车不能直接爬坡和转弯的难题,而打通长达1091米的隧道也令中外人士叹服。现在在青龙桥火车站树立的铜像就是詹天佑的,还有纪念碑。关沟因为居庸关而着名,我们可以看到前面宏伟的建筑就是居庸关,它的名字起源于秦朝,以秦始皇迁徙“庸徒”在这里居住所以得名。在关内,有一个着名的汉白玉石台,就是云台。它是元代的一坐过街塔,上边原来有三座藏式佛塔,在后来的地震中毁坏了。明代又在原处]建立了泰安寺,而在康熙年间又被毁了,只留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柱础和望柱。云台的面积有310平方米台下的券门上刻有狮、象、四不象、金翅鸟等浮雕,分别代表了佛教密宗五方五佛的座骑,还有天龙八部护法天神的浮雕。内壁上还有四大天王浮雕和神兽图案,券顶上还布满了曼陀罗的图样,花中刻有佛像,共2215尊。还有六种文字镌刻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这些都是元代的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为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要讲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西北大门。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例如萧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达岭都是毕竟之路。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位于关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说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现在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刚才介绍了那么多景观,您一定急切的想来到景区游览一番,不用着急,马上您也要成为好汉了。好,这里就是着名的八达岭长城远处是壮丽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翁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匾额:北门锁钥,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东门的匾额为:居庸外镇,意思是居庸关外又一重镇。现在我们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神威大将军。是崇祯年间制造的。
八达岭长城有三台两墙组成,什么是三台两墙呢?现在就让我给大家来解释一下,三台分别是城台,敌台,其中城台构造的非常简单,只是驻守的官兵避风寒的地方。那敌台的构造相对就要复杂一些,分为两层,下层是由田,井,回,等字形组成,上层有垛口和望孔是观察军情和射箭用的,所以这里也具有防御敌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古人奖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白人,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递到皇城大内。
著名制片人,北京劳雷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裁。2001年开始参与制片,代表作品有《安阳婴儿》、《红颜》、《观音山》等。
通往《观音山》的路
“我做的是艺术风格的商业电影”
方励用三部电影打造了一个在市场上有所成就的导演李玉,这条通往“观音山”的道路并不好走,历经过市场失败、政策禁令,交了不少学费的方励依然坚定着他的电影方向,《观音山》被他视作是培养年轻导演的第三步棋,现在,他放心将“学生”李玉放到商业市场中摔打了。
南都娱乐:从票房数字来讲,《观音山》的成绩是在你计算内吗?
方励:没有,应该是说,对《观音山》的市场定位、策划的目标我是非常清楚,保三千万冲五千万,一年半前我就说这个话了。我给它的定义就是艺术风格的商业片,我们要给观众一些没有见过的影像,这既是艺术追求也是商业考虑,如果我仅仅要做艺术片,我没必要花这么大代价。不管是瀑布、火车、观音庙,都是为了视觉观影上的感受,这是纯商业考虑。
我也知道,它的观影反应一定是两极的,但我们的受众面很清楚,给年轻人看的,不是给老年人看的,不是做给光鲜亮丽的白领看的,是做给正在奋斗、正在青春路上正在漂泊正在迷茫的,或者刚有一点点成功但经历过了坎坷的人,给他们看的,我觉得这是现在年轻人的主流。可以说这个市场反应完全在我预期中,你知道,票房好的是哪两个地方,北京和深圳,因为这是年轻人漂泊的两个重镇。
南都娱乐:导演李玉的成长是在你的计划当中的吗?
方励:我是制片人,对年轻导演是有责任的,她的路该怎么走,我是有担子的。如果是成熟导演那我们是搭档,各负其责,如果是年轻导演,你比他年长,阅历多,作为制片人,就有义务规划他的职业生涯。特别是这样的长期搭档。李玉是我刻意培养的,我决定扶持她,她愿意跟我搭档,拿我当真正的合作伙伴,连剧本都是一起写,一起成长。
在我看来,导演必须要三步,才能走到市场上。商业电影比艺术电影难啊,没有道啊,李玉这样的年轻导演,是需要成长的,文艺片培养导演,是最容易的,她有自由度,有表达机会,容易施展,能够通过拍一两部两三部文艺片成长自己。李玉是完成了,其实到《苹果》就完成了,但因为《苹果》遭遇了一些事故,需要补一课,才有《观音山》,原则上《观音山》是为了补《苹果》没有完成的任务,同时又向市场探索。之后李玉是完全完成了年轻导演所需要走的三步棋。
南都娱乐:作为制片人,你得具体帮她解决什么问题?
方励:镜头语言,叙事的能力,演员的把控能力,现场的调动能力,工艺的熟悉。这是基本的。作为年轻导演能不能驾驭明星阵容,这是导演要完成的巨大任务。并不是说明星的谱多大,而是说他的状态不对,因为他有大量商业活动,没有档期,你怎么让他进入角色,怎么让他在破碎有限的档期内进入情绪,还能演出来,不再是一个亮丽的明星,而是活生生的人,这是重大挑战。制片人如果在项目确定的时候,不懂得这一点,你就会害死导演,直接让导演在现场哭鼻子。
南都娱乐:是否可以说,现在培养李玉迈向商业导演的必修课已经完成?
方励:拍完《观音山》以后,我就对李玉讲,你可以干大片没问题了,只不过你的摄影师需要考虑。《观音山》的拍摄制作规模是商业的,镜头语言是文艺的。演员的表演是艺术追求,故事情节是半商业半艺术的。
南都娱乐:你看好李玉今后在商业市场上的作为么?
方励:对啊,导演必须要有自己的商业地位,否则他是生存不了的,因为中国没有小众电影院,终端市场没有销售渠道,没有载体,只有大众院线,必须要做大众的电影。
阴差阳错的“地下电影教父”
“我是拒绝做地下电影的”
业界对方励的认知,可能是从他手上那些地下电影开始的,那些电影往往在海外影展上屡有收获,却无法和内地观众见面。方励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安阳婴儿》没有获得拍摄许可证,娄烨的《颐和园》也成禁片,几部戏下来,方励成了“地下电影教父”,也成了某种意义上对抗体制文化的“代言人”,而这些传说跟事实里的方励相去甚远,他说他确实支持好电影,但支持的是能走进院线让观众看得到的好电影。
南都娱乐:说说是怎么被冠上“地下电影教父”的名号的?
方励:我真的不是。第一个电影是阴差阳错,我不知道,我是无辜的。吗要违法啊!我从来没想做过地下电影。但拍都拍完了,那时候《安阳婴儿》要不要扩35mm,我都在犹豫,后期还要不要追加投资,最早导演王超跟我说拍这个电影要多少钱的时候,我还以为这么多钱就完了,弄了半天才明白只是拍摄完成,后期什么钱都没有,当时是用16mm拍的,才几十万,他也知道钱少才好忽悠我。
南都娱乐:你有地下电影的概念吗?
方励:我根本都不知道中国有电影局,也不知道拍电影需要先申请许可证,(王超也不知道?)他应该知道,他后来跟我讲,如果告诉我了,我就会不做了。所以一开始他就是蒙我的。是另一个副导演是我的牌友,他听说我投了王超电影,他就问,方哥,你那电影有拍摄许可吗?我才恍然大悟,我就去问王超,王超就承认了,但钱都扔进去了。
南都娱乐:你怎么那么容易被忽悠呢?
方励:那时候我想得很简单,认识这个作家,也觉得小伙子挺有冲劲,挺不容易,几十万能帮他把一个电影完成,那就帮他一把,纯粹是发自内心帮忙。根本没指望钱能收回来。你说我不聪明,我也很聪明,后期我也卡住不动,等他剪完我看结果,看是只做16mm还是35mm,一直到它入围戛纳的导演双周。既然都这样了,我才追加投资,比前期还要多。直接做35mm,英法字幕。就把电影完成了。
南都娱乐:那《颐和园》呢?
方励:其实,《红颜》跟《颐和园》是同期开的,由于李玉是新导演,娄烨是有经验的导演,我信任娄烨,让他跟耐安(娄烨制片人)去弄,我只是宏观控制。既然剧本也修改通过了,也有协议,那就运作了。我就全程跟了李玉这边的,从创作到后期。《颐和园》我更多是一个制片人,只是在剪辑时参与了意见,但那时候已经拍完了,已经拍成那样了,我能怎么办,就把国内公司的身份撤掉了。阴差阳错吧。如果说变成地下,我是有责任,我没有盯死,但至少这两次导演都没跟我讲实话。我也完全接受这种失败,谁让你没有控制住,谁让你没有用好人呢?那没办法啊。就活该呗。
南都娱乐:找你合作地下电影的人多吗?
方励:太多了,数都数不清,他们都以为我是热衷做地下电影。(因为前面这些事情声名在外?)哈哈,我其实是拒绝做地下电影的!
不拍赚钱的电影?
“商业电影当文艺片拍,文艺片当商业片做”
另一个对方励的误区可能在于,他制作的电影,真正赚钱的只有文艺气息十足的《观音山》一部,甚至在前期拍摄时,《观音山》也没有找到其他投资。商业浪潮滚滚而至的今天,方励对于题材的选择,很容易被人看成是“犯傻”。但方励坚称,他从来不抗拒拍商业电影,过去那些学费就当是产品研发的费用。
南都娱乐:按说王超导演跟你的第一次合作不算愉快啊,你怎么还会继续跟他合作《日日夜夜》?
方励:我是这样觉得,年轻人有情怀,使点小招,把事情做成,是可以理解的,加上《安阳婴儿》也还不错,虽然糙了一点,在国际上反响也不错,我收回了百分之七八十。第二个电影从计划上是完成了的,只是内容上没有达到我最早谈的那个感觉,当然也赔了几百万。
而且《日日夜夜》我是跟中影合作的,那时候还没有单片许可,我是注册了香港公司,那不是地下电影,虽然费了点周折,把王超解禁,剧本一开始没通过,我花了很多精力修改了剧本,审查也通过了,公映许可证也有了,是后来我没发行。一是没市场,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满意,我认为电影拍得不好。如果对这电影我有感情,觉得拍得不错,那我可能赔就赔了也要发行。
南都娱乐:之后《红颜》也赔了?
方励:《红颜》是完全通过的,也公映,卖了音像版权,电影频道也有卖,只能说当年市场就是这个状态,又没有明星,导演也是新导演,是没有回收可能的,所以你还是赔钱,但你就当培养导演,扶持李玉上路,一步步往前。
南都娱乐:哪一部片子你赔得最多?
方励:《颐和园》,娄烨不是一个省钱的导演。
南都娱乐:一开始可能因为人脉的关系,你拍的电影可能受局限,但后来为什么依然没有赚钱的片子?
方励:2005年前,要在中国做赚钱的电影是不可能的,没有这个市场基础,所以我也没想过,是为了赚钱来做电影,要赚钱我做科技做得好好的。就是为兴趣帮朋友培养导演来做电影的。
南都娱乐:所以你从来没有跟商业对立起来过?
方励:不应该对立啊,艺术跟商业对立就是死亡,艺术永远需要市场才有生存空间。
南都娱乐:但你似乎从来没有参投做大片的意愿?
方励:因为我在做制片人,而不是投资人,我之所以花了些钱,是因为我找不到投资,就自己做了。所以我一直都在修正大家,我不是想做电影投资人,而是电影制片人。从创意开始,题材选择开始,到故事策划剧本形成,到导演选择,班底选择,我从来没拿我自己当投资人,我是学金融出身,一个市场都没有的,我拿什么投资回报啊。合作导演是名不见经传的,是不可能有市场回报的,我也是名不见经传,那你怎么办,我还有钱能够花,那我就把它做成,我是花钱做电影,而不是投资电影。
南都娱乐:跟过去相比,现在电影环境好了很多,《观音山》你也赚钱了,那你现在的兴趣点发生变化了吗?
方励:我向来都是有什么料做什么菜,我还没有发现更好的故事的时候,就要看合作伙伴是什么样的。从《苹果》开始就是全明星阵容,这已经是商业电影的考量。只不过你自动有人性思考在里头,我一直是这样的口号,做商业电影当文艺片拍,做文艺片当商业电影运作,反着做。这是我的信念。
记者手记
既然不能拍照,古人最普遍的方式就是用文字记录,形成了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各种游记。其实,中国人一直以来都非常酷爱旅行,还有关于旅游神的传说。版本之一是黄帝的儿子累祖,他喜欢远游,最后死在旅途中,于是被后人誉为“旅游神”。
最原始通用的方法:写游记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旅行指南应该是九鼎,相传是大禹治水后铸成的,将各地的山川形势、道路分布以及飞禽走兽和一切不利旅行的事情都记录在了鼎上,帮助人们远行时趋吉避凶。
西周时,出现了伟大的旅行家周穆王,他号称要使天下都布满他的足迹,而随行的史官就记录下他的旅游生涯,留下了《穆天子传》,算得上是游记的雏形了。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王纲解体,“士”阶层开始参与到旅行队伍当中,只不过目的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要审时度势找靠山,最终间接带动了当时的旅游事业。
到了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上层基本被门阀贵族所统治,大多数底层知识分子只能寄情山水,于是出现了许多完整的游记作品,比如郦道元的《水经注》,东晋法显的《佛国记》等。
唐朝时,科举取士盛行,调动了中下层士子远游的热情,同时也出现了去国外旅游写游记的人物,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高僧玄奘,他将自己西游的过程口述出来,由其徒弟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算是当时最有名的游记了。
当然啦,说到游记,不能不提最有名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是明末杰出的旅行家,被称为“游圣”。
在他50多年的生涯中,游历了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等19个省市在内的区域,在此期间写下了60多万字的游记,可以称得上古代游记当中集大成者。
据统计,在《徐霞客游记》中,有名山游记17篇,记述的各类洞穴540多个,泉水69处,题名、碑碣、摩崖石刻达240多方。他先后考察记录了 61种地貌类型,24种水体类型,170 多种动植物,1259 座名山大川。
可以想象,这些东西如果转换成图片,那还不天天都刷爆你的“朋友圈”啊,估计徐霞客很快就会被屏蔽了。
最需要时间与记忆的方法:绘画
既然古代没有相机,那看到好山好景,觉得文字无法描述得当的话,那么就画出来吧。中国的山水画写生与西方油画不同,更多蕴含了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感悟,有时是现场写生,有时是游历之后记忆性的描述。
中国山水画最初并不追求逼真,而是追求意境之美,画面也讲究虚实、阴阳协调、雄浑等各种美感。画家基本是寄情于山水,但并不临摹。隋唐时期中国的山水画已经完善发展。到两宋时期,山水画可以说达到了巅峰时刻。
宋代的画家更注重自然之美,注重融入个人主观感受。比如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的范宽,他的绘画作品大多是大山大水的全景构图,代表了当时山水画的整体风貌,其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溪山行旅图》。
此时虽然不能用照片记录,却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全国的大好河山。不过,画作都包含了作者的体验与精神,跟实际山水的出入肯定还是有的,可以看做是古代版的“美图秀秀”。
最能体现“文艺范”的方法:赋诗刻碑
绘画这种事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更多文人会选择赋诗,部分人还会把诗刻在石碑上,用以表现对山水的感悟。
提起山水诗就不得不提一下东晋的谢灵运,他算得上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谢灵运虽然出身名门望族,且富有才华,却仕途坎坷,因此常常浪迹山水,算得上一个旅行家。他的诗歌多数是描述所行之处,比如永嘉、会稽等地。
唐宋时,山水诗的艺术手法已经成熟,加之是诗歌创作的,产出了大量山水诗。大诗人基本都描写过山水,比如王维、李白、柳宗元、欧阳修等等。有些地方恰恰是因为这些人的诗才变成热门景点,比如黄鹤楼、庐山、寒山寺等等。
古人有时候也会像现代人那样在石碑上刻记,不过他们刻的可不是“到此一游”,而是诗作。古人在游览山水时,看到好山好景,就会在身边的石碑或者山壁上刻字,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我们都听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就是出自桂林独秀峰的摩崖石刻,在独秀峰下的读书岩上刻有南宋诗人王正功的七律《劝驾诗》两首,其中的第二首中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这句。
最奢侈的方法:将景点搬回来
说起旅游,还得提一个十分热衷此道的人,那就是乾隆皇帝。这位“盛世天子”为了显示自己的文治武功,曾经六下江南。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第一次南巡,到达江苏无锡后,看中了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回京后,久久不能忘怀,便命人按照当时依实物绘的图开始重新在北京建一个同样的园子,地点选在了刚刚兴建的清漪园中,这座园子也就在后来的颐和园中。
在颐和园中,随处可见江南特色的园林建筑,比如昆明湖的形状、湖中的“三仙山”基本模仿了杭州的西湖;建有六桥的西堤更是仿造了西湖的苏堤;就连颐和园后湖的苏州街也大体上摹仿了江南城镇沿街闹市的繁华景象。
除此之外,乾隆6次南巡每次都会去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烧香拜佛,游览赏景。当时的金山需乘舟横渡方可到达。登上金山远帆楼眺望,江水波涛滚滚,与天空连成一片,景色十分壮丽。
乾隆帝实在太喜欢了,怎么办?那就接着往回“搬”,回京后,乾隆又下旨将远帆楼“搬回”北海琼岛北面。
乾隆帝最喜欢搬的景色就是苏州的狮子林。乾隆首次南巡并没有机会去造访狮子林,直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二次南巡,得知狮子林旧址后大喜过望,立即前往游赏。
清朝皇帝和南京人一样喜欢吃鸭子,每顿御膳里总少不了鸭子。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七月初七“七巧节”,乾隆早膳里便有酒炖鸭子、托汤鸭子、清蒸鸭子。
乾隆喜欢吃鸭子还吃出了一道名菜“干菜鸭子”,据一大饭店掌勺说,乾隆下江南时,听说水乡鸭子好吃,便生尝鲜之意。时已近午,担心乾隆怪罪,厨子赶时间,连鸭毛都未拔干净,这怎么办是好。这厨子也会忽悠,顺手撒了把黑干菜和光鸭一起下锅,以掩鸭毛。谁想平时都是吃宫廷味惯了乾隆,换个口儿感觉新鲜,大赞味道鲜美。因为皇爱吃,一道名菜就这么出来了。这个传说并不可信,很可能是饭店编出来的胡话,但却说明了乾隆喜欢吃鸭子的事情。
再如,慈禧太后的日常御膳谱里有焖蒸鸭子、清炖鸭子、烤鸭,鸭舌、鸭掌、鸭肫、鸭肝、鸭肠,她都爱吃。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抄一张“宣统四年二月糙卷单”,时溥仪仅7岁,早膳却近30道菜,其中有三鲜鸭子、鸭条熘海参、鸭丁熘葛仙米。
因为慈禧喜欢吃鸭子,还有人因此交了好运。清末名太监小德张便是其中之一。小德张能成为慈禧面前的红人,可以查到的原因是他擅做一道慈禧喜欢吃的菜――烩鸭条。
当年曾在清宫御膳房待过的温宝田回忆――
因为他能炒几样慈禧爱吃的菜,而且又处处表现得“忠心耿耿”,慈禧就命他在“寿膳房”兼任“掌案”,每天每顿他都得炒几样他的拿手好菜,如烩鸭条、炒甘蓝豆腐、炒胡萝卜酱、炒黄瓜酱等,专供慈禧吃用。又因他对下以打人不留情闻名,更深得慈禧的信任,认为“膳房重地”,非有这样“忠诚可靠”的人去监督一切不能放心,于是他在慈禧的心目中,就成了一个离不开的重要人物。在宫中时不用说,即慈禧住颐和园时,也总是命他住在仁寿殿的南院,专管饮食方面的事。
而且,清朝御膳房里的大厨也很会做鸭子。如慈禧喜欢吃的焖蒸鸭子,洗净去内脏,装入瓷罐,用文火煮上两天,把鸭肉整得酥烂,才好。清炖鸭子得花上三天工夫,去掉毛和内脏后,将鸭子放进坩锅里蒸三天,才成。金鱼鸭掌的做法更绝,先将鸭掌放入锅中,清水煮15分钟,五成熟取出,剔掉骨头与掌心硬茧,再将香料和玉兰花放入其中,混煮,清爽可口。
清朝皇帝为什么喜欢吃鸭子?目前还是谜。据说鸭肉清火平气,如烩鸭条的功效,菜谱上便标明:补虚养身调理、清热去火调理、便秘调理、健脾开胃调理。吃点鸭子是不是正好可以“去火”。当然,各个皇帝喜欢吃鸭子的原因可能不同,比如慈禧,她喜欢吃鸭子则可能更多地考虑“补虚养身”,据传她还有出恭不畅之隐,“便秘调理”也有可能。
纪晓岚一生不得重用根由:乾隆嫌他“貌丑”
文/世义
北京是全国最早建设地铁轨道交通的城市。最先开通的是1号直线,随后是2号环线,一条蓝色的环线和一条红色的直线作为北京地铁线路图的构成部分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2010年左右,北京地铁迅猛发展,如今的地铁线路图,已经是五颜六色、纵横交错的地下交通网络图。
北京地铁最有趣的是站名,宣武门、德胜门、金台夕照……每站名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说到“车公庄”,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这个村曾叫“车轱辘庄”,但由于“轱辘”的发音与“公”类似,人们就把它演化为“车公庄”了。而“积水潭”的站名,据传说是因为这个地方曾为沼泽和湖泊,元朝时,人们修建了一条此地连接颐和园昆明湖的水渠,造成水流积聚于此,于是它就被定名为“积水潭”了。
北京地铁的一些线路也有自己的特色。北京地铁4号线是“文化之线”,北有北大、清华、人民大学站,还有国家图书馆站,向南有北京印刷学院(清源路站),这条地下流动的北京大动脉,真的把代表北京文化源泉的一些大的阵地有机地串联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