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学习方案范文

传统文化学习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学习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学习方案

第1篇:传统文化学习方案范文

英语师范生中国文化意识高低直接关系到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教学及中国文化传播的效率。程裕祯(2003)指出中国人正确了解自己是当务之急。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强调文化教学的目标要求,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在重视英美及其他外国文化输入的同时,也要适当融入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英语教学的目的已从anativespeaker转变为aninterculturalperson跨文化的人(张红玲2007:17)。中国外语教育长期对语言技能之外的社会人文素质缺少足够的重视,“使在外语教学中培养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目标只是一句空话”。(张红玲2007)。我国英语教学中缺少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失语与目的语文化的偏颇》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甚至有的大学生产生崇拜西方文化鄙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晏立农2009)。孙永和张伟伟(2011)撰写《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失语”之辩》同样发现,“中国文化失语”源自“中华文化认同”意识的欠缺,文中指出,很多学生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以及希腊神话,圣经故事滔滔不绝,而对中国京剧、太极、八卦图、文房四宝及《论语》、《庄子》、《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很少知晓。吴淑琼(2007)《外语教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中指出,“文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克服文化冲突,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母语文化的忽视,必然导致交际的失败”。1996年李岚清在全国外语教学会上说,“我们的学生学了几十年的英语,但连Whatdoyouusuallyhaveforbreakfast?都答不出来”。南京大学英语教授从丛(2000)在基于博士生英语教学撰文《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指出,为数不少的中国学者不知令西方人崇敬的孔子的英文译名Confucius,还有把Mencius孟子奉为异国圣者“门修斯”,“我国英语界和中国文化界同仁应携手研究有关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使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与基础英语水平的提高及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呈同步增长趋势”。近几年越来越多英语方面的学者关注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王丽(2010)《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失语症》中指出,中国英语(ChinaEnglish)是英语在中国语言文化背景下的本土化产物。用带有中国语言文化特点的中国英语来描述中国社会文化中独有的事物、现象和理念以改变中西交流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西安外国语学院书记、英语教学研究专家郝瑜2012年9月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采访以《用世界眼光提升外语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为题中指出,学生外语基本功扎实,但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为此,学校全面修订了本科培养方案,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作用(张浩2012)。以外语学科优势带动相关学科发展,西安外国语大学在外语教学改革班设置了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东西方文明碰撞与交流、自然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自我与人生等涉及各大学科门类的五类通识教育课程。郭佳(2011)基于自己学校的英语教学撰文《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意识培养》探讨高校英语专业以《阅读中国》为蓝本的文化教学改革。提出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的对策为更新观念、精编教材、教师为本。有学者以英语教材为视角探讨中国文化的学习,付京香(2011)指出在2000年出版的外语类教科书中,惟有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系列教材之一《阅读大观》(王海啸)较好地体现了外国文化与母语文化的有机结合。专著《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许力生2006)指出,“文化差异滋生众多的交际失误、矛盾和冲突,……”。其中在第五章的第六节专门以“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与交际能力问题”进行探讨,文化教学教什么,如何教。国外学者LarryA.Samovar等(2001)在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中指出“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参与者不仅要知道自己文化的规则,而且要懂得对方文化的规则”。不了解自己的文化,跨文化交际则无从谈起。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施舟人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外有许许多多像我这样挚爱中国文化的学者,其实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还十分有限。在世界文化基因库中,中国文化的存在举足轻重”。世界需要中国文化。外语界探讨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多集中在近几年,主要从不同视角研究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中国文化教学意义局限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对英语师范生中国文化意识培养的启发极少提及,对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素养培养研究不够,一则是不够深入、具体,如中国文化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二则缺少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内容的具体安排。以英语师范生的中国文化素养为切入点研究还是崭新的课题,英语师范生多数将是未来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肩负用英语教授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和使命,英语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关注英语师范生的中国文化素养。

2.重视英语师范生英语学习中的中国文化

2.1英语师范生学习中国文化是避免中国文化失语

中国文化需要通过英语走向世界,如果英语学习者不能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英语师范生文化学习过于强调目标语文化使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学习有失偏颇,无法有效进行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

2.2英语师范生学习中国文化有利于中国文化传播

借鉴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精华,又要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英语实现“全球化”是重要途径。英语教育者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增强中国的声音。英语师范生是未来基础英语教学一线的主力军,是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年轻代表。英语师范生的中国文化素养直接关系着传播中国文化的效果和力度。目前全球108个国家建立400个孔子学院500多个孔子课堂,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ConfuciusInstitute),旨在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英语师范生担负着传播中西方文化的重任。随着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不断加深,他们应用英汉双语表达英美文化的能力也不断提高。目前的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英语国家文化的传授,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教学观及中国文化教学准备不足,学生对中国文化学习态度、考试评价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乏等等限制着英语师范生学习中国文化素养的提升。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形势下英语师范生中国文化素养培养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研究进行分析提出英语师范生中国文化素养培养策略,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本研究有利于提高他们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知识的能力。许多学者撰文探讨英语学习中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揣琼,王向东2009;郭佳2011)。当前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挑战。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的激荡,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正在开始回升。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极具活力的部分,在英语教育中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塑造健全民族性格、传播中国文化,发挥着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2.3加强英语师范生的中国文化学习有利于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第2篇:传统文化学习方案范文

二、活动主题:

围绕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这个主题,挖掘节日丰富内涵,通过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经典诵读等活动,在思团圆、讲和谐的气氛中融入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民族情怀,进一步唱响时代主旋律,崇尚文明、向上、感恩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校园。

三、活动内容:

1.积极参与中秋传统文化学习活动。请各班主任加强组织引导,引导学生通过电视收看“中秋晚会”等活动;利用中秋、国庆双节之际通过网络、访问长辈等形式,了解中秋民俗文化。

2.结合国庆假期的契机,在班级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暨原创诗词吟诵会、传唱爱国歌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传承中华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3.积极开展中秋送暖志愿服务活动。请各班能利用假日的契机广泛开展假日小队活动,积极倡导慰问帮扶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家庭、困难老党员、道德模范以及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人员,为他们送去中秋节日问候和温暖。

4.积极开展中秋网络媒体送祝福活动。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电话、手机等媒体,在中秋、国庆节期间为自己的长辈、朋友发条短信,打个电话,发一封电子邮件,送上一份浓浓的祝福,分享欢度传统佳节的喜悦。

5.开展一次主题班队活动。以自己在中秋、国庆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在班级同学中进行交流,再一次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3篇:传统文化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 文学概论课程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204-01

本文主要探讨在多元文化汇集与本土文化认同的背景下,如何建立高等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概论课程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所谓“跨文化比较”,是指通过中外(主要为中西方)相互比较的方法,以文学的基本命题为讨论核心,全面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理论观点。通过这种新方法,不仅能匡正目前文学概论教学中的西方化倾向,且有利于复苏中国传统文论,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一、确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跨文化比较不仅对学术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将文学理论纳入到多元文化视野当中,试图还原“文学”这一概念的本民族意义。长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界均为一个问题所困扰,即文学基本问题阐释角度的单一化,或者说是全盘西方化。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教、学两方面在理解文学基本规律时仅限于西方话语,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诚然,文学理论的学科设置体系源自于西方世界,然而在面对中国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活动之时,借助本民族传统文论思想应更利于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因此,将中国与西方的文艺理论共置于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视野,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其二,借助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实现该课程的理论具象化、实践学理化的创新范式。文学概论课程旨在解释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其学理性较强。因此,借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成为了一种必须。

二、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构成与措施

跨文化学习模式主要由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实践操作两部分所构成:

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梳理近些年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并总结出该课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学理背景与实践可能。

第二,微观实践操作。此部分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个环节的培训。具体而言,课堂教学环节可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对常规性教学进行改革。着重讲解文学理论的基本命题,突出文学一般发展规律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同面貌与不同特征,并指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其次,借助专业选修课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另外,加强多媒体课件在日常性教学当中的作用,充分展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时代性。通过文字、声音、图片等物质媒介,诉诸视觉、听觉等感官,呈现给学生一个形象化、多样态的文学世界。同时,还要有意识地选择当代作家观点、文学作品,也能彰显文学理论的时代性,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就课外实践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其一,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笔记的写作。阅读笔记主要指针对教材所涉及的核心理论观点,以及学生课外所习得的文学理论展开介绍、品评等工作,数量为每学期四至六篇。通过撰写阅读笔记,能创造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其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技创新与文学活动。利用课堂所获得的文学理论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文学现象,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旨。因此,通过该项以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创新之处

首先,将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纳入到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这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教学理念。就目前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相关资料而言,本论文所涉及到的某些改革方案虽已采用,但呈现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态势。因此,通过跨文化学习模式,架构起文学概论课程的新型学习模式,为本课程教学改革适应新时展提供了一种可能。

其次,利于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理解。以“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为教学核心,着意于各种教学实践、教学手段的改良,这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学发展的核心问题。

再次,提升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借助跨文化的比较方法,使得学生在掌握文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能自觉地总结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提高认识水平。

最后,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文学即为“人学”。由此,通过文学理论问题的解答与人生话题的探讨,不仅便于学生全面掌握文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能锻造大学生多思考、勤观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8月.

第4篇:传统文化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农耕文化;新媒体技术;教育传播;平台建设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的农耕文化,其不仅是中华文化在农业领域的具象体现,更蕴藏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哲学思想,在新时展中依然值得大家积极学习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生活的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在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多元化新媒体宣传教育渠道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构建开放融合、共享合作、创新发展的立体式农耕文化教育平台,以此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农耕文化推广传承中。

1新媒体技术概述

新媒体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宣传手段,融合虚拟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交互与融合,是一种能够使观众深入到新闻环境中的新技术。比如,以VR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人们在现实环境中真切感受到虚拟景象带来的直观感受与视觉冲击,将千百年前的历史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文化韵味,进一步加强当代人民群众与历史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新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与即时性,报纸、杂志、电视报道等传统媒体虽然能够传递信息,但是缺少一定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在信息化时代已经难以有效吸引年轻观众或读者[1]。而新媒体技术主要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平台能够大幅度提升社会群众的话题参与度与意见表达权,人们能够针对某一观点积极表达自身观念看法,将自身的感受传递出去,极大地增强了信息反馈度。即时互动与有效交流,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认知理解,使人们在讨论参与中对农耕文化具有全新的感受。

2新媒体技术对农耕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

2.1改变农耕文化传播方式

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相比,不仅极大程度丰富了农耕文化的教育传播方式,而且满足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信息及时性需求。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创新发展导致新媒体技术也随之不断变革,新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具有局限性的缺点,实现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社会群众在接收文化信息时不再是被动方,还能够针对文化信息表达自身的观点看法与思想感受,同时群众之间能够进行即时互动与交流,彼此之间交流心得与感悟,从而使得人们接收文化信息的渠道进一步丰富扩大。

2.2扩大农耕文化传播范围

新媒体技术在传播农耕文化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的传播方式相对较广,比如数字出版、微博文章、微课学习、直播表演等,多样化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形式不仅丰富了农耕文化的思想内涵,更是扩大了农耕文化的教育传播范围。新媒体技术为农耕文化实现“产业融合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群众只能通过纸质报纸或固定的新闻节目进行观看学习,而新媒体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元素的限制性,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农耕文化的学习,从而使得文化受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学生群体、老年人以及上班族等不同阶层与身份的人们都能够接触学习到农耕文化,深入了解农耕文化的思想内涵[2]。同时,新媒体技术还能够为农耕文化开展跨界合作、文化渗透以及多元素融合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为农耕文化实现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为农耕文化在现代化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力与发展动力,帮助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实现新形态的转变,扩大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范围。

2.3构建多元化农耕文化传承空间

新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运用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化学习”理念的推广普及。互联网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简洁化、高效化、多元化的教育学习环境。智能搜索、现场直播、移动APP、独立网站等技术的高效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接触了解到农耕文化。同时,网络视频影像、音频资源、数字图书馆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使人们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多元化的文化教育传播方式、丰富的数字化文化学习资源以及多元化的文化教育学习目标共同构建出了多元化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承空间。

3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

3.1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内容设计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在接受了解文化知识时具有更为明显的自主选择性,更加倾向于选择自身比较感兴趣,具有新奇性的文化知识内容。因此,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在充分体现农耕文化核心思想内涵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化教育内容的新奇性、趣味性、时代性以及形象性,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众参与到农耕文化学习中。比如,山东省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时可以选用齐鲁农耕文化,齐鲁农耕文化与其他农耕文化相比具有一定的先天地理优势,同时其中蕴藏的哲学思想同样值得现代人学习与传承[3]。轮耕种植等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能够反映出古人在长期耕种中的创新精神与严谨认真的态度,与现代社会强调的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思想观念不谋而合。农耕文化思想中寻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观念与当今社会提倡的博爱、平等思想相同。农耕文化中具有极其鲜明的普世价值,有助于中国思想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世界影响力。因此,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内容设计时,可以将农耕文化中的轮耕种植、集体思想、农业成语谚语等内容涵盖其中,借助互联网技术广泛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章、动画等资源,并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将其分成“基础农耕文化”“进阶农耕文化”以及“农耕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三个板块,从而全面构建出农耕文化教育知识体系。

3.2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结构设计

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与教育内容,随后基于新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方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相关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如文字、图片、影像视频等,利用数据库与H5技术构建出集农耕文化咨询、数字化农业、社会教育、农业博览、文化交流互动以及学术建设于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在平台结构搭建完毕后进行新媒体资源整合、平台试运行、修改调整等工作,确保平台无误后进行正式运行[4]。可以将教育平台搭载到高校校园网站中运行,借助高校文化环境进行文化教育宣传,同时定期收集用户评价建议,依据有效建议进行平台优化与完善,在平台趋于成熟稳定后将平台推广至社会中,以此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与推广。

4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措施

4.1打造高质量文化传播队伍与新媒体平台

为加强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教育传播质量,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与文化研究传播队伍的积极作用。农耕文化研究人才在推动农耕文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需要强化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高质量的文化研究人员能够对我国优秀传统农业文化典籍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以此有效挖掘出农耕文化中蕴藏的优秀思想。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和高校、专家以及优秀农业企业等进行合作交流,提升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进而打造出高质量的文化传播建设队伍[5]。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农耕文化传播时,在有效利用电视广播、新闻网站等传统媒体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新媒体平台的使用力度,在对外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时可以积极利用海外媒体平台,比如TikTok平台、YouTube视频、推特平台等,逐渐提升我国优秀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在国内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时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度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农耕文化传播教育质量与效率,并快速凝聚出具有高黏性的文化学习群众[6]。

4.2科学制定文化传播内容

为确保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取得良好成果,在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应当坚持选择性原则,对农耕文化的普世性、独特性、契合性等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此进行具有导向性的文化教育传播。农耕文化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中华文化思想,比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因地制宜以及人与自然等哲学思想。我国是世界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农耕文化遍布在中国各省份地区,基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等元素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农耕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7]。因此,在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宣传部门应当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针对不同地区的民族特色、生活习俗、经济发展等因素进行充分考量,以此确保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教育农耕文化时,应当注重结合现代化思想理念,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文化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对农耕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与学习,以此推动农耕文化在新时期发展中取得优异的教育传播效果[8]。

4.3打造多样化文化传播渠道

新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果,借助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与丰富的文化内容,打造出多元化农耕文化传播教育途径。媒体是文化传播推广的有效助力,主要以社会群众为核心对象,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主要目标。比如,李子柒的全网爆火不仅满足了国内群众对于“采菊东篱下”式生活的向往心理,更是带领国外人们了解到我国优秀文化,领悟到其中悠然自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思想内涵[9]。在信息化时代中,农耕文化宣传推广部门应当注重智能化、针对化新媒体运行,科学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适当的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并依据人们的喜好、理想追求等进行精准化内容推送,以此提高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率[10]。此外,还可以对真实的农耕生活进行展示以满足社会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构建对话空间氛围,提高人们的互动性,在相互交流沟通的同时,强化农耕文化的学习印象[11]。政府部门可以依据国家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等鼓励社会各界制作农耕文化相关的生活纪录片、历史影像、旅游宣传片以及电影电视等,打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产品,同时整合教育传播资源,进而形成智能化与规模化的文化宣传教育制度。在民间层次,社会企业应充分发挥农耕文化的品牌效应,结合社会发展与群众需求打造农耕文化品牌,同时可以推动农业旅游文化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农村乡村旅游,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农耕文化中勤劳朴实、自然和谐、安居乐业等农耕文化思想[12]。

4.4构建健全的监管反馈机制

传播质量不仅能够反映出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果,还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对文化传播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优化。在推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宏观管控,确保良好的教育传播成效监督管控,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开展文化内容调整改动,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互动性教育传播模式[13]。同时,文化传播部门应当重视社会群众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确保文化受众群体能够通过反馈平台有效反馈文化教育学习意见,避免单向文化信息传播造成的被动与盲从。通过良好的监督反馈制度,实现对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全面监督管控,以此提升农耕文化教育传播质量与效率,使社会群众能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

5结论

第5篇:传统文化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师范院校 传统文化教育 改革 探索

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基地。而中华传统文化在遭遇了时代的变迁和西方思想冲击的情况下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继承了祖先们传承下来的五千年文化,这是其他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发展必需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面对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大国的一员,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此时,传承并弘扬中国文化是我们这一代必需肩负起来的责任与使命。但是,由于我国师范院校大部分由上世纪末期兴起,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师范院校存在诸多问题,其在体制上的单设性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等使其自身局限化,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越来越薄弱。如何改革师范院校并更好的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作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1.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明,即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历史积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保存下来的宝贵精华。传统文化包括天文地理、人文情怀,又有历史政治,还有医药、武术等等包罗万象,既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总结,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习俗继承。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本国对人民的进步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国和外邦的交流,也使得中国文化得以流传到世界,对世界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约百年的外侵史和内乱史,中国人民一度在饥饿与生命存亡上苦苦挣扎,多数文化继承人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带来的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与其随之而来的意识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思想冲击而渐渐淡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渐渐崛起时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宝贵礼物,比如,中医带给人们惊叹,尤其现在许多国家都开设孔子学院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所以,传统文化不论是为了在国内的自我发展还是在全世界的弘扬,中国都应大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

2.师范院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而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基地无疑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场所。师范院校应该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并努力培养能够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再者,传统文化包括我国优秀的思想和灵魂,师范教育也应以传统文化为根本进行基本教育,不论何种学科教育都应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使祖国的下一代从小就沉浸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才能使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莘莘学子的灵魂之中,才能为培养祖国建设性的人才打好基础。师范院校中培养的人才作为未来教育中主体力量,对我国的教育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决定祖国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教师,是我国师范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实现的目标。

二、师范院校现有的一些弊病

1.师范院校体制问题

我国的师范院校沿用的仍是上世纪末期封闭式的培养模式,最初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到各地出任教师,因为有国家分配的名额,教师行业作为一个热门行业,不管喜不喜欢当教师,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去师范院校学习,直到现在,教师的终身制优势仍然被很多学子选择。然而由于封闭式的培养体制,进入师范院校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只能做教师,而且教师行业大多数也只从师范院校招收职工。这种体制的后果是整个师范学习环境缺乏活力,不喜欢当教师的学生被迫无奈在师范院校学习,没有学习动力,喜欢当教师的学生由于高考时的各种问题没有进入师范院校而被排斥在外。这样封闭式的体制最终使未来教师的资质和地位降低。

2.师范院校普遍课程设置僵化

师范院校由于其培养学生的预定性,即学生学习其相关的专业方面的知识,只面对未来的教育人群而学习,对所学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探索性,其专业水平较其他高校中同专业学生专业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我国提倡全面发展,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及科技快速发展,未来学生需要的知识也必定更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现有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满足未来学生的需要,也会给师范院校带来更多的困境。

3.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困境

传统文化本身涉及极广、丰富多样,仅师范院校培养教师这样一个机构很难使传统文化被全面继承,师范院校仅能将传统文化的表层传授,比如甲骨文字形的认识及含义学习、剪纸的纹样及技巧学习、戏曲的唱法学习、舞蹈的动作学习等,但是这些文化出现及存在的意义很难教授,最终学生们学习到的也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表层而非其精神。每种文化的出现都有其复杂的历史意义,学生在短短的几年学习期间不可能将其认识并领会。尤其中国古代人民生活在极深的封建迷信思想中,并且这些迷信思想都是他们能够活下去的精神支撑,其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带有迷信的含义。单独教授传统文化形式而去除这些精神层次,传统文化本身就已失去其本来含义。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科技事物正成为时代的宠儿,它们可以为社会带来极大地财富,可以为使用者拥有者带来荣耀,而研究探索传统文化却是必须忍受枯燥与各种压力。学生时代的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想有所作为的时候,很难静下心来潜心学习传统文化。

1.师范院校体制与课程改革

想要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必须首先是喜欢传统文化、愿意为之奉献的人。所以师范院校在招收传统文化专业的学生时必须考察其对教育及传统文化的态度,通过对学业及爱好等方面的谨慎探查才可能使传统文化被有效的学习及传授。在课程改革方面,师范院校开设的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中,可以有选择地增加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为师范生较系统地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提供平台。另外,学校应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师范生的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列入课程方案,供学生选择。学习通识课程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打好基础。再者,师范院校还应该通过讲座、交流、演出等方式增强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术水平,把传统文化教育专家“请进来”,进一步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宣传与学习环境。

2.结合现代合理选择传统文化

一个完整的文化不仅包括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意义与精神。为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师范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应被鼓励多思考与现实的结合点,探索其传统意义的时候更应寻找其在现实中的意义,这样,传统文化的真、善、美才能在现实中展现出来,才能传承更久远。例如,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二十四字”的传统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践行。

四、结语

师范院校中培养的学生是未来教师行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程度。近些年我国加大力度弘扬传统文化,也就是间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作为国家的精神核心,所以师范院校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同时被关注。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很重要,更要学会与现代社会结合在一起传承,师范院校应对现有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为发展传统文化、培养合格的教育师资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仝国斌.师范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5):49-52.

[2]欧阳常青.困境与出路: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院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9):55-57.

[3]宋作德.简论初等师范院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13.

第6篇:传统文化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育 传统文化观 建筑教育改革

1导言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轨道上,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作为国家软实力核心的文化发展却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作为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城市物质空间也逐渐呈现出千城一面的特点,传统城市与建筑的文化特色逐渐消失殆尽,从而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城市失去个性的同时,建筑界却有了好消息。2012年,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建筑教授王澍获得世界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大奖,用王受之教授的话来说,“这是中国设计界、建筑界的一个重大的突破。”王澍十多年的努力贯穿了他对于本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其实中国建筑师都很热爱中国文化,有学者认为中国建筑师的特点“主要反映在有强烈的文化复兴意识,辩证思维模式,擅长形象思维,兼容并蓄的态度以及以人为本的观念等几个方面”。如果涌现出更多深谙传统文化且文化复兴意识强烈的建筑师,中国城市与建筑应会呈现出另一种更好的情形。那么,建筑教育是否应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进行改革呢?这是本研究的切入点。

2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2.1 西式的建筑设计教育框架

中国建筑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古代建筑自成体系,融合了多民族多地域特色,影响了东亚周边各国甚至是部分西方建筑与园林。然而,中国建筑学专业的建立始于近代,教育体系几乎完全来源于欧美,建国初期完全移植了苏联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而从业教师队伍最早几乎都是由西方建筑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在学科建立后才逐渐开始建筑师本土化的培养。在当代建筑教育体系中,仍然是以西式的建筑教育方式与课程内容为主,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较少且不处于重要地位。这是教育框架上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2.2 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

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体系下,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应试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的基本体制,课堂与课下的文化教育都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不足,学习的主要目的更多的还是为了应付不同级别的考试。因此,虽然经历了12年的中小学教育,但是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仍然比较有限。

另外,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目前仍有一些误区,因此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文化在建筑领域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在课程设置上,有些大学的建筑学专业甚至已经取消了部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例如大学语文等)。 这是令人惋惜的。

3 传统文化观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面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建筑学专业应根据自身教育规律进行弥补。因而提出基于传统文化观的建筑设计教育,为建筑学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建筑设计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视野。

传统文化观可以界定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思想与表征为基点来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态度及观念。从思维方式类型上,可分为传统的科技观与人文观[3]。融入传统文化观的建筑设计教育是指:在建筑设计的课堂教学、设计讨论与作品评析中,以中国传统的科技观与人文观及其对于世界与事物的分析方法为基点,与学生共同构筑其设计理论与文化框架的教育模式。从建筑教育范畴可以理解为:在建筑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不仅按常规传授来自西方的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更应引导学生学习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传统建筑技术与文化),指导其完成具有传统文化文脉与背景的课程设计。

传统文化观的建筑教育有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改变其视角,增加其自身文化积淀,从而扩展专业教学视野,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建筑教学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培养热爱中国文化且兼具传统文化修养和建筑设计的专业人才,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输送理解中国文化的建设与管理人才,丰富了“卓越人才”体系培养的内涵,从而推动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发展。

4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点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修养的提高需要较长的时间与文化氛围的营造。因此,增进建筑学本科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仅仅依靠讲授式授课难以取得成效,还需要教学方式、课堂组织以及教学各个环节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整合改良。

4.1教学基本方法

建筑学专业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可灵活多变。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基本的方法仍是讲课与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集中讲课时间一般较少,控制在整个教学过程的1/8左右的时间,其余时间基本为分组辅导,是将学生分为几个组,每组10-15人,由数名教师分别辅导课程设计。传统文化深厚而庞杂,需要在教学中有相关的知识主线。因此在课堂集中授课中应有单独章节讲述传统建筑文化的相关知识,课堂辅导中则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根据讲课内容与作业题设以及个人爱好,共同讨论确定每次课堂辅导中传统文化研讨主题。每次小型讨论中都由师生共同或轮流主持。另外,在常规设计辅导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出案例与资料来源供其学习研讨,并要求学生在设计的一草阶段需要完成至少一个基于传统文化思路的设计方案,鼓励其结合课程设计研习传统文化。

4.2课堂组织模式

课堂组织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只要有利于建筑与传统文化的感知、体验与学习研讨即可。可采取主题式讨论与辩论,同类主题的设计可统一辅导,以及边辅导边授课穿行的形式等。例如,在每次课堂辅导的前30分钟,围绕传统文化与建筑各功能组团分组进行主题式讨论与总结,还可采用辩论的方式进行设计与文化关系的研讨,教师作为其中一员参加,但不应作为权威出现,要适时做出引导,让学生有独立思考与表达观点的空间。

4.3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改良可分为课程作业作、课堂讨论、作业评析的改良。

设计课程作业的题设建议选择城市中真实的用地环境,该用地应具有真实的历史环境与复杂的物质空间环境,给予学生自由选择、判断的机会,并在建筑容积率、建筑高度以及城市历史上给予专业的引导,在参考文献中不仅列出建筑参考书籍,还应给学生提供历史文化环境与传统文化相关参考文献,对建筑所可能涉及的具体传统文化内容应有较为明确的提示。课程作业的题设中应给予学生多个基地的选择,基地历史环境类型应该有较大差异,特征较为突出。

课堂讨论则应该注重讨论、研究与辩论相结合,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还应穿插小组集中单元授课,每个单元时间可控制在5分钟,授课人可由学生担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与知识传授体系的设计。讨论的知识体系应覆盖传统的建筑技术与人文思想。课堂讨论的核心部分应在于,有计划的在课堂辅导中以多媒体授课的形式提出关键的传统文化知识点,如城市与建筑史、文化史、古代哲学思想、传统美学、传统园林学、传统文学、传统艺术中的核心问题。所花时间不宜长,目的是启发学生去探寻、学习和感受相关知识系统。

在作业评析中,应该对学生作品就传统文化的表达、解读和诠释等方面做出客观的分析,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分析与学生的问答自己寻找答案。不应直接评价作品的好与坏,以免挫伤了学生探寻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这也是由传统文化复杂性所决定的。

5结语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系统复杂,学生只有在同步的学习、讨论与实践中才能慢慢领悟其奥妙。将传统文化学习融入建筑设计课堂辅导教学以及课程作业题设等每个环节,将非常有利于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在实践中诠释与解读中国文化。建立基于传统文化观的建筑设计教学体系,应能为培养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建筑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增坚,严建伟. 中国建筑师的创作思维特色及其反思[J]. 1999(8):49.

[2]丁沃沃. 重新思考中国的建筑教育[J]. 建筑学报,2004(2):14-16.

第7篇:传统文化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文化学;中国幼教课程改革;方向性探讨;文化相对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1-0001-04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均开展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大规模幼教改革。内地与特区遥相呼应的幼教改革是在中国对外开放、祖国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并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两地幼教事业的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十几年来两地的幼教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自身的文化传统。本文拟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反思。

一、从“文化普遍论”走向“文化相对论”

“文化普遍论”(cultural universalism)者认为世界上存在一种可以用来判断任何文明的普世价值,有一种可以推广到全世界的优秀文化。例如,某些西方民族相信他们的文明就是^类的最高文明,而许多非西方民族的人则认为自己的国家要想富强起来,就必须抛弃自己的文化,向西方文化看齐(庞朴,1994)。这种文化普遍论所宣扬的实际上就是文化的等级差别观、单一发展趋向论和西方文化优越论。文化相对论(culturalrelativism)则认为,每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不可替代的价值,适用于一切社会的超文化价值是不存在的。因此,文化相对论者主张抛弃欧美文化中心主义,他们认为任何文化的存在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主张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化相对论强调的是文化的平等、多元和相互尊重。

十几年来,幼教国际组织及相关国际会议在国际化、全球化的旗帜下推动了美国幼儿教育文化的普及与流行,同时也间接地促进了文化普遍论在幼教界的推行。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地区开展了以学习美国“先进幼教文化”为终极目标的幼教改革。然而在改革中,我们“虽然从客观上已经确立了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本、一切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主流教育思想,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未必能做得到这一点,因而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Liu&Feng,2005;李辉,2005)。

对此,朱家雄(2004)曾在《中国20年幼教课程改革反思》一文中进行了反思。他指出,世界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好的幼教文化,各种不同社会文化中应该会有与其相适宜的幼教课程,中国人应该也必然会发展出有自己特色的幼教课程。美国人类学家托宾(2007)也对美国幼教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泛滥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他以日本和法国幼儿园为例,对美国幼教质量观提出了挑战,证明所谓的美国标准(Americanstandard)并不是全球通用的,也不是可以超越文化界限的,而实际上只是一群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所持有的特定价值观的反映。当弱势国家接触到强势国家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时,弱势国家面临的将是一个复杂的两难局面:为了赢得全球霸权的认可,不得不对自己的教育系统加以改革;但同时,自己的优良传统及文化将难以得到传承。托宾(2007)进一步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界多年来力图通过邀请美国幼教专家来华推广建构主义、方案教学等方式来改革中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以期培养出一批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劳动者。他非常担心些舶来的西方课程会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产生矛盾与冲突,这与笔者近年来对中国幼教改革的反思不谋而合。 如今,凯茨、Rebecca New和朱家雄等人都开始对世界范围内的“瑞吉欧热潮”进行深刻的反思。托宾(2007)认为,“瑞吉欧的独一无二,跟意大禾懒酒和奶酪的独一无二是异曲同工的――它们所反映出的是其所在地的本土特色。这并不是说它们不能被外界的消费者享用,但它们在被大批量生产复制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丧失其最初引以为豪的特色。并且,在消费它们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消费其他消费者本土生产的产品,而不是用前者来取代后者。”朱家雄(2007)也认为,托宾入木三分的分析很有道理。他最近在《向瑞吉欧学习什么――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四》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幼教界应该否定那种技术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学习方式,转而学习“瑞吉欧精神”。他认为,生搬硬套瑞吉欧课程的结果注定是要失败的,但我们可以学习瑞吉欧幼教人的精神,学习他们坚持45年不动摇、锲而不舍地发展自己幼教课程的愚公移山般的精神。

二、中国幼教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从DAP走向“3CAP”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导中国内地及香港幼教改革的另一思潮就是“儿童中心主义”,即内地幼教改革所推行的“儿童主导一切”的思想以及香港幼教改革所推崇的。“儿童中心论”。在儿童中心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国际幼教界特别是全儿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Young Children,NAEYC)出现了以儿童心理学为尊的严重偏向。特别是在1987年,NAEYC颁布了《适宜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的声明,提出了DAP(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即“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概念。该声明还具体陈述了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设计、计划和实施原则、师幼互动的质量、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对儿童发展的评估等方面的问题。DAP概念一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二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的个体差异。NAEYC的声明所针对和期望解决的问题是明确的,即避免和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其理论依据似乎是充分的,即基于科学主义的儿童发展研究;其方法似乎也是可行的,即有规可循的具体操作条例。因此,在过去20年里DAP概念在世界幼教界迅速传开,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追捧。

不过,近年来DAP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而且是来自美国人自己的挑战。于是,1997年NAEYC对其在1987年的声明进行了反思、修正和调整,承认“人们在未来的数十年中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掌握高水平的文字和数学技能,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过程的关键性目标”,“儿童需要获得一个知识和技能的体系,而这个体系与科学、社会(包括历史、地理等)、音乐和美术、体育和健康等不同学科有联系”。从中可以看出,NAEYC在其重申和修正的声明中纠正了以往对DAP概念的一些错误解释,DAP并不意味着教师不要去教儿童,

也不意味着让儿童去控制教室活动;它并不排斥课程目标,也不主张由儿童产生课程;它能适用于所有的儿童;它并不主张课程就是儿童发展(朱家雄,2007)。另外,NAEYC在理论陈述上也对DAP概念进行了一些修正,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1)将“文化适宜性”(cukurally appropriatepractice)列为基本要点,与修正前的“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另两个方面(适合儿童年龄和适合儿童个体差异)并列,作为NAEYC对“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概念的核心陈述。(2)在“建构主义”与“教学主义”课程哲学之间进行妥协,并将两者加以整合,例如NAEYC提出,“儿童可以通过自主建构增进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可能从比自己能力更强的同伴和教师的教学中受益”;“儿童会在自发的、富有创造性的游戏中受益,同时也会在教师设计的结构化活动和教育方案中受益”,等等。(3)NAEYC一方面承认了作为课程基础之一的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提出要将这些学科知识转换成对儿童有意义的课程组织方式。(4)NAEYC将整合性教育看成是“使儿童学习更有意义的一种策略”,“整合的最主要目的是使课程对儿童更有价值”,主张通过主题或单元的方式对儿童实施教育。(5)NAEYC认为在实施整合性课程的过程中存在两大风险,一是有可能失去每个学科科目的独特性,二是往往会减少儿童的参与时间。当然,NAEYC也认识到,整合性课程计划如果不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就会蜕变成为快乐而无意义的活动,或是零星琐碎的东西。

NAEYC的教训可以帮助我们反思一些与中国内地和香港幼教课程改革有关的问题:(1)不能再以“儿童中心论”误导业界。(2)不能再以儿童发展常模(developmental norms)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主要基础甚至是全部的基础。(3)不要再简单地讨论“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等问题,因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是各种因素相互协调甚至妥协的结果。(4)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均对幼教实践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变化的社会中,对幼儿园教育实践的思考要与时俱进。(5)在强调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后现代社会里,要以多样性替代统一的质量标准,去发展幼教课程、实施课程评估和进行师资培训。(6)中国内地及香港幼教界应该提倡CAP(cultur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的概念,而不再是DAP。

第8篇:传统文化学习方案范文

地方民俗文化与农村幼儿园的天然契合

地方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文化习惯和观念,具有地域性、丰富性的特点,其中包括民俗戏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等[2]。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幼儿园提供了教育资源。首先,丰富的名胜古迹如宿北大战迹纪念馆、项王故里、陈墩遗址、下草湾遗址等,其中很多都分布在农村地区,可以作为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其次,旱船、高跷、花挑、舞龙、舞狮、琴书、柳琴戏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在农村地区得到了较好的保留,是当地幼儿园独特的艺术教育资源;再次,以“六路周”为代表的民间游戏可以成为农村幼儿园的体育资源之一。此外,饮食文化、节日庆典、文化名人等也都是农村幼儿园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总之,农村地区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并且得到了较好的保留。因此,在农村幼儿园开展民俗文化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将民俗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是贴近幼儿生活、展现优秀文化背景的体现,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可行性[3]。

地方民俗文化对农村幼儿发展的价值

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不仅对农村幼儿园具有重要价值,还对农村幼儿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一方面,民俗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能够激发幼儿的文化认同感,树立其文化自信。如利用宿迁民俗文化,让幼儿在感受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大运河文化”“西楚文化”等文化精神内核,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将勤劳朴实、顽强豪迈的中华传统文化品格融入农村幼儿的生活中。另一方面,将民俗文化融入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如宿迁地区简单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跳格子”“跑驴”等,既能增强幼儿体质,又能培养幼儿勇敢合作的品质;通俗易懂的淮红戏等经典民间故事不仅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还可以使其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这些民俗文化有些是幼儿的日常经历,有些是幼儿不曾听说的,但通过教师的适宜开发均可发挥其教育功能,进而充分融入到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地方民俗文化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目前,很多农村幼儿园在应用地方民俗文化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对民俗文化内容不熟悉、活动目标不清晰、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脱离等。为了更好地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特提出以下应用策略:多方合作,建立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库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农村教师只是略微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缺乏对地区民俗文化的深刻体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在于两方面:1.增强教师的自学能力,提高其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目前,很多地区的民俗文化已逐渐淡出大众的生活,而农村幼儿教师日常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导致教师大多只是依据惯性和已有认识组织民俗文化教育活动,创新较少。对此,教师的自学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第一,自觉学习。农村教师要提高自身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讲座咨询、实地参观等途径,增进自己对本地区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第二,平台保障。很多教师想要学习民俗文化知识,但却没有“门路”。因此,教师的自觉行为还需要有力的平台支持。一方面,园方应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组织民俗文化学习小组,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我爱手工”等沙龙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园方应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聘请民俗文化专家、课程名师,根据主题内容及教师兴趣安排讲座。这样一来,教师才能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自觉且善于将地区民俗文化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结合起来。2.争取多方支持,系统梳理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发并不是幼儿园单方的责任,而是各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要解决民俗文化资源库的问题,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多方合作,对其开展相关研究[4]。第一,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起牵头组织的责任,形成一支地区民俗文化研究的专业团队。如邀请地方文化研究者与幼儿园合作,利用各自专业优势,系统梳理本地的民俗文化,建立民俗文化资源库。目前关于宿迁民俗文化的系统研究并不多,研究内容整体较为零散。因此,在开发民俗文化课程之前,有必要组织一支专业队伍对宿迁地区民俗文化进行全面梳理。第二,可由区政府牵头,开展专题研究,如宿迁地区“大运河文化研究”等,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内涵。第三,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做好协调工作。一方面,明确如城市老街、老酒厂等相关地区的负责人,为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组建一支民间艺人团队,如皮影戏、剪纸、大鼓等手艺的传承人团队,使民俗文化的人员资源更加丰富。精心设计,形成地方民俗文化课程1.准确把握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目标开展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开发民俗文化课程的第一步。首先,要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需要,制订课程总目标。如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文件,把宿迁民俗文化课程的总目标制订为:能说出家乡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力目标),了解宿迁地区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认知目标),建立热爱宿迁民俗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情感态度目标)。在此基础上,各农村幼儿园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不同年龄阶段的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层层分解,最终确定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例如,车轮饼是宿迁人家餐桌上少不了的点心,因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为让幼儿了解这一传统美食,某一农村幼儿园设计了相关教育活动,活动目标为:(1)了解车轮饼的制作过程,知道车轮饼是家乡特产;(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画一画、做一做车轮饼;(3)体验制作美食的乐趣,萌发对家乡的归属感,在制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这一目标的设定既体现了民俗文化课程的特色,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2.精心选择民俗文化教育内容并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适合作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以下几点对地区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判断并筛选:一是内容要典型正向。所选择的民俗文化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才能更贴近幼儿生活,便于引导幼儿感受理解。二是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民俗文化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有探知欲的。三是要促进幼儿的发展。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四是要考虑民俗文化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即要在内容上考虑与五大领域的融合,与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育活动的整合。此外,教师还可以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创新[5]。

多途径组织,保证课程实施效果

1.以实践感知、发现探索为主要方法地方民俗文化课程的实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常用方法包括:第一,直观经验法。教师通过提供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如在幼儿园的走廊大厅用剪纸等艺术品进行装饰,张贴介绍本地区民俗文化故事的图片,这样既能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又能使其直观地与民俗文化互动。第二,实践操作法。即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实践的机会。例如,在扎染活动中,某幼儿园一改原先直接提供染料的做法,引导幼儿从日常用品中提取色素,如从菠菜、油麦菜中提取绿色,从番茄中提取红色,并鼓励幼儿理解染色与水量的配比关系。第三,探索发现法。面对幼儿不熟悉的民俗文化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幼儿自主探索的方法,引导幼儿去发现;也可以与家长合作,例如,在“拜大年”的主题活动中,请幼儿与家长完成调查表“过年做什么”,并与同伴共同制作贺卡、水饺等,让幼儿逐渐探索、感受过年的习俗和内涵。2.综合运用多种途径为了提高民俗文化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宜性,教师在实施民俗文化教育活动时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第一,民俗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既有集体活动,也有小组合作,还有个别探索等形式。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集体学习的民俗文化内容,如民俗文化小故事、民俗体育运动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幼儿学习;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兴趣,打破班级限制,为幼儿提供小社团的活动形式,如成立剪纸社团、传统美食社团,向幼儿提供社团活动材料,并及时参与指导,进而做到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灵活。第二,民俗文化教育活动途径多样化。地区民俗文化课程要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进行整合。首先,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民俗文化。例如,在走廊墙壁上张贴饮食习俗的图画,用具有民俗特色的剪纸等艺术品装饰环境,让幼儿沉浸在民俗文化的氛围中。其次,开展民俗文化系列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将民俗文化有机整合起来,形成适宜的主题活动,例如,基于自然地理开展“家乡好风光”主题活动,下设“运河风光”“骆马湖”等具体教育活动;基于民间艺术开展“小小传承人”主题活动,下设“热闹的庙会”“柳琴戏”“桃雕”等教育活动;基于语言历史开展“家乡故事会”主题活动,下设“家乡名人”“传说童谣”等教育活动。再次,将民俗文化融入区域游戏活动中。例如,在手工区设置“桃雕”“烙画”,在表演区放置锣鼓、服装、面具等,以供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不断调整,优化课程方案

第9篇:传统文化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原住民,部落营造,社区旅游,规划理念

为满足求新、求奇、求变的旅游消费心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对游览原始自然环境,体验民族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白联合国宣布1993年为“国际原住民年”后,在台湾掀起了不小的原住民热潮,原住民的部落风貌、祭奠、图腾、生活方式,甚至原住民都被展现出来。与此同时,台湾原住民部落也主动思考如何在恢复部落文化的同时,以文化产业的形式来重振部落凋敝的经济和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运动应运而生。

从旅游资源的状况看,台湾原住民部落与大陆的少数民族社区有很多的相似性。那里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传统的服饰、建筑、歌舞、手工艺品、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等,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价值,是宝贵的旅游资源。本文试图从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的理念和实践中,为大陆的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一、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的理念和实践

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源于“社区总体营造”。所谓“社区总体营造”,是指“社区居民自动自发参与,发挥创意,进行全方位的经营和管理,建立属于自己社区的文化风貌”(喜饶尼玛、石竣溴,2005)。由于台湾原住民文化具有“异族观光”(纪俊杰,1998)的魅力,在对原住民部落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建造后,向旅游者开放,以满足旅游者的观光需要,这便是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在经过多年探索后,目前在台湾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原住民部落观光案例,它们对恢复和继承部落传统文化、振兴部落社会、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台湾地区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的“内在”化理念

台湾地区的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特别强调部落的营造不仅是一个有形空间的营造,而且是对原住民“心灵”和“精神”的营造,是一种“内在”的过程。这种“内在”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通过原住民积极参与观光活动的规划,使原住民发现自己部落的人文、历史、环境等特色,发觉从祖先传承而来的自然、人文及生活资源的丰富性,让子孙后代能持续利用,让原住民的文化、经济再兴;另一方面,通过原住民部落族人对于自己族群文化的了解与认同,保持原住民分享互助的精神、自发性关心,参与部落公共事物与劳动,凝聚族群共识与团结(黄国超,2000)。

从上述理念出发,台湾地区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传送、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化。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成立民间团体组织作为部落营造的组织机构;其次,开办各种形式的部落文化学习班、培训班,让族人了解部落的传统思想、文化知识,掌握部落艺术品的制作技能;第三,规划和设计部落营造的方案,组织部落族人对方案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第四,以文化产业的方式,落实规划设计方案。

以台湾新竹县尖石乡镇西堡部落营造为例。1999年年底成立“新竹县泰雅族部落水续发展协会”,其主旨为:泰雅族文化、技艺、知识的传承与发展,民族的自我认同,部落一生态的持续经营。在此指导思想下,“新竹县泰雅族部落永续发展协会”组织、策划了以下工作:第一,申请新竹县部落总体营造试点计划;第二,开办传统编织班、雕刻班、部落解说员培训班等;第三,开办部落营造相关课程。邀请原住民及汉人社区工作者,文化、生态工作者到各部落讲课、交流经验,并对部落营造的有关录像带进行部落内部的交流和讨论,使族人达成共识;第四,将传统的文化以物质形态进行包装,打造成观光产品。从2000年开始,在劳动委员会“永续就业工程”的协助下,新竹县尖石乡镇西堡部落的族人在自家旁边建起一座座传统的谷仓、绘制泰雅图腾,并在重要路口兴建嘹望台作为路标,形成了以泰雅族粮仓文化为特色的部落观光。

2.“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营造模式

1994年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宣布的推展“社区总体营造”工作中指出:“社区整体营造”是一个全面性、整体性规划参与社区经营创造的过程。该项工作之要旨,基本上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专业团体担负协助的角色,整个工作推展要由社区本身做起,并且必须是白发性的、自主性的,而政府的角色相对只是初期提供各种诱因和示范、着力于理念推广、经验交流、技术提供及部分经费的支援。

按照“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的“社区总体营造”的要求,台湾原住民部落营造采取以部落参与为主轴,部落、政府、专业团体通力合作的营造模式。部落、政府、专业团体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分担不同的任务:部落族人为部落观光规划、设计、建设的主体。具体而言,原住民知青为规划、设计的核心力量,全体部落族人为具体执行力量;政府在部落营造中扮演促成者的角色。他们是资源的提供者,经费的赞助者,不同行政决策部门之间的协调者;专家、学者在充分尊重部落居民的愿望的基础上指导部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部落营造中,特别尊重部落族人的意愿。例如,在茶山部落总体营造中,“行政院”原民会本来希望将补助经费广泛用于各项建设,但部落居民坚持大量兴建凉亭,因为在族人的心中,凉亭是族人“分享”成果、欢笑的地方,族人希望把“分享”的价值观呈现出来昭告世人。最终,原民会答应了族人的要求,茶山部落形成了凉亭建筑和凉亭节为主要文化特色的部落观光。

以台东县卑南族部落营造为例。·台东县卑南族部落营造依靠的主要力量是一批出于保留母文化的目的,回到家乡承担起部落重建的年轻人。他们在部落耆老的号召下,从谋生地返回部落从事部落营造工作。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调查部落族人对部落营造的态度,传达部落营造的理念,组织部落族人对部落营造的设想进行反复的商讨,最终达成共识;在部落耆老的协助下,成立“社区发展委员会”,并负责部落营造的全面工作,包括部落营造规划书的撰写、部落营造经费的筹措、营造工程项目的实施等。在此过程中,台湾的文建会、台东县文化局和城乡局,仅对台东地区的原住民部落营造提供了经费辅助和专业辅导。而专业规划团体也只对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必要的指导。

3.把文化特色作为部落观光营造的最大的“资产”

在经历了400多年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后,尽管台湾地区原住民文化已呈大幅凋萎之势,但是相对汉文化而言,它仍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和珍奇性。台湾地区原住民部落观光,以各部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作为部落观光营造的最大“资产”。

台湾原住民文化资源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部落自然景观、传统歌舞、祭典、手工艺、神话与传说、部落社会、母语、传统竞技等。台湾学者巫铭昌将原住民传统文化资源以旅游产品与项目分为以下几类(见表1):

由于每个原住民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人生的理解,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即使为同一族群每个不同的部落也有各自的历史脉络及部落个性,所以在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过程中,每个族群和部落都十分注意彰显本族群和部落文化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原住民部落观光。具体而言,台湾原住民部落主要是围绕母语、信仰、风俗、工艺、乐舞和祖先的生活智慧与哲理等,组织、策划观光休闲活动。从目前台湾比较知名的原住民重建部落中各选一族群,展示部落文化的特色(见表2)。

二、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对大陆民族社区旅游开发的启示

目前大陆的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成为一大热点。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例如在效益的问题上,由于片面地强调旅游的经济效益,忽视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民族文化的失真、失落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在规划中,由于单纯依靠专家、学者的力量,忽视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愿望、要求,导致一些旅游规划方案“好看不适用”;在利益分配上,由于忽视社区居民的利益,导致一些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的结果只是“富了少数人”。通过对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的理念及实践的研究,笔者就大陆民族社区旅游开发提出以下观点:

1.保护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社区旅游开发的根本目的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纽带,是民族社区旅游的灵魂,更是决定社区旅游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在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应把唤起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强化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萌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少数民族青年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树立传承民族文化的信心等作为根本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挖掘民族文化的旅游价值,充分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让旅游者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实现上述目的,我们可以通过少数民族的社区组织和宗教组织,在民族地区开办语言、舞蹈、音乐、手工艺、礼仪等方面的学习班、培训班。并把学习班的学习成果,如雕刻晶、绘画作品、编织物等,装点在社区的重要路口和民居房院,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还可以把雕刻晶、绘画作品、编织物等,作为旅游工艺晶、纪念品出售给旅游者,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扩大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还可以把民族语言、民族礼仪和民族歌舞应用到旅游接待和娱乐活动中,营造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2.培养少数民族旅游人才是民族社区旅游开发的关键

目前民族地区旅游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但是旅游规划、管理人才的培养却不能适应快速增长的旅游市场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据统计,2001年,西部12个省、区、市拥有旅游专业的院校319所,仅占全国的27%;在校生数为7.9万人,仅占全国的23%。不仅如此,即使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也有相当大比重的人不愿回自己的家乡从事旅游经营和管理工作。

旅游人才的培养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关键。为了尽快培养出适应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要求的人才,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旅游规划和管理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投身家乡的旅游工作,并逐步将其培养成民族地区旅游规划和管理的高级人才。第二,聘请旅游规划、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针对民族地区旅游的特点开设相关的培训班、辅导班,以提高民族地区现有旅游规划和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第三,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基层文化组织、团体和民间艺术家的作用,借助他们在民族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长和技艺,组织、策划民族旅游活动项目,设计民族文化景观等。利用他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民族地区社区旅游的对外宣传,提高民族社区旅游的影响力。

3.确立少数民族社区居民的利益主体地位

旅游业发展的目的不仅要满足旅游者在精神上的需要,为政府增加税收,为旅游企业牟取赢利,更重要的是要使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但是,目前由于少数民族社区居民的经济力量有限,政府缺乏具体的保障措施,导致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利益集中在少数人或少数部门手里中,而少数民族社区居民则承担着由旅游业的发展而引发的环境恶化、物价上涨、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等各种压力。

为了确立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地位,应给予民族社区居民以下权利保障:第一,知晓权。社区居民就旅游开发将对本地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等问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第二,决策权。要给予社区居民在对是否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与时机,以及对开发的重大旅游项目的设计、立项等方面的决定权。第三,利益分配的权利。社区居民参予旅游开发的利益分配。第四,优先权。要优先安排社区居民的就业和接受文化教育、岗位培训。第五,使用权。社区居民有权使用为旅游者而兴建的服务设施和环保(回收水和废水处理等)设施等。只有让少数民族社区居民获得了旅游开发的利益,才能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才能避免社区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