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教学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职
根据我院内涵发展需要及我系学生管理发展的特色要求,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方案如下;
一、确定活动总体思路及目标
活动的开展将按照“一个宗旨,二个主体,三个结合”的指导思想稳步推进,即通过以专任老师和学生干部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发起者,带动全系其他学生的广泛参与,让这些素质教学活动与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与课堂的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与平时的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最终形成一个服务学生、成就学生的良好局面。
二、活动的表现形式
(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系部每月安排一位老师开展一次德育相关的活动,每位老师每学年至少开展二次的专门德育教育活动。活动形式不限,只需选出主题(主体和内容必须与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关)后组织各班学生开展活动,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一方面逐步提升教师的师德素质,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并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在具体课堂方面,要求每位专业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围绕专业教学,尽量设计一个有关德育的小插叙,贴近学生实际,开展3-5分钟的德育教育。 3-5分钟德育教育的形式(可以是故事、PPT、FLSH等等)和时间(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由各个专业教师自己决定。要求每位专业老师每星期至少在课堂中为学生开展一次德育教育。利用课堂,潜移默化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其明白德育的重要性,进一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同时也是提高老师的创新能力和授课质量。
(二)讲座、报告、演讲是课堂德育教学的有利延伸和必要补充
没学期让德育教育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如10月份开展“中国梦、励志、修身、博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11月份开展“德育”和“安全”为主题的辩论赛;12月份开展“诚信”考试的签名活动等,这些活动是我们德育教育的延生。
(三)丰富多彩,具有品位及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是系列德育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根据我系日常工作要求,每学年都有以下特色主题教育活动:12月感恩教育主题;3月清明、诚信教育主题以及开展学生干部素质培训系列活动;4月安全文化月校园安全主题;5月心理健康主题;9月职业道德主题;10月面试的礼仪主题;11月份就业政策、创业主题等。这些活动是我们实行德育及学风教育的有效载体。
(四)社会实践是学生体验生活、深化知识、培养能力、锻炼成长、提高德育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1.如“告别陋习,修身正德”文明监查活动
以《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规范》为指导,深入开展不文明行为监察活动。通过设置“文明监督员”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校园不文明行为、班级不文明行为、宿舍不文明行为、网络不文明行为加以制止和规劝、教育,并组织学生讨论身边的不文明现象以及讨论解决方案,营造出“告别陋习,修身正德”的浓厚氛围,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文明习惯道德养成。
2.“爱护环境,低碳环保,厉行节约”理念宣传活动
各班级以旧物改造比赛、图片展,班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爱护环境,厉行节约” 理念宣传活动,加深广大学生对低碳的了解,倡导学生加入低碳活动,培养学生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理解低碳要从生活的小事入手,爱护寝室、爱护校园环境,将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落实到道德品质养成的实际行动中去。
3.大力参与行业协会活动,塑造我院学生对外优秀德育形象
这一教学设计非常清晰,通过问题的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了这样的方法,效果不错。但是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整个课堂成为简单的罗列。先引出育种方式,然后原理、优点和缺点;再引出一种育种方式,然后又是原理、优点和缺点。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积极思考,但是基础不好的学生就只能拼命记笔记,甚至不知所云。这里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关于此部分内容,笔者认为结合导学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探究活动: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在学生自主展示的基础上把握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提问:这些育种方式具体是怎么进行的呢?下面就进入合作探究环节,请大家根据导学案中给出的探究活动一和探究活动二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导学案中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培育方法来获得矮秆抗病(ttRR)的新品种。
方案一:杂交育种。
方案二:单倍体育种。
探究活动二:
现在市场上的农产品多种多样,新的品种也层出不穷,如超级大南瓜、太空椒等,用杂交育种是否能得到呢?如果不能那应该用什么育种方式?请写出育种过程。
展示要求:① 各位组员都需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② 时刻联系课本,注重效率。
展示任务:① 独立完成自主探究(5 min)。② 组内讨论,准备展示、点评。③ 扮演推销员,请推销你的这种育种方法。
关于任务③的解释:这里扮演推销员的意思就是假设现在在座每位学生都是商家,而展示者的任务就是要让这些商家都来投资他这种育种方法。这就要求展示者发挥浑身解数来吸引商家。要求先说出:前面那种方法的缺点在哪里?有什么实现不了?这种方法的优点在哪里?
活动安排:按表1进行任务分工,小组谈论时间5 min,并把讨论的结果写在小黑板上。每个方案由两个小组负责,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就由哪个小组来展示(在讨论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筛选,从而决定展示的小组)。
设计意图:通过扮演推销员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去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一个导演的作用,既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又不流于形式。
教师:首先有请第一组为我们推销杂交育种,你们要先说出选择育种有什么缺点,而你们小组的杂交育种方式又能解决选择育种不能解决的哪方面的内容?
学生1进行推销:大家好!下面由我代表我们组来推销杂交育种这种育种方式。古人用的选择育种能够挑选出品质好的个体来传种。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不仅周期长,而且可选择范围非常有限。如探究活动一中的这个例子,用选择育种得到矮杆抗病的植株就难以实现。这就要用到杂交育种的方式了,可让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不抗病(ttrr)杂交,得到F1全为高杆抗病植株(TtRr),让F1自交,从F2中选出矮杆抗病植株不断自交直至不再产生性状分离为止。
遗传图解如图1所示。
(展示完毕后在加分栏给该小组进行加分。)
教师提问:那杂交育种在农业上有没有哪些应用呢?(杂交水稻和中国荷斯坦牛)说起杂交水稻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位著名的科学家,那就是袁隆平。哪个小组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袁隆平先生呢?
小组展示(课前查资料):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先后获过11项世界大奖。80岁高龄的他,还有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禾下乘凉梦”,他梦想有一天水稻长得比高梁还高,稻穗比扫把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太阳大的时候能和自己的助手们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我们也衷心希望在袁先生有生之年能实现他的“禾下乘凉梦”。
教师:杂交育种原来应用的这么广啊?那这种育种方式是否就完美无缺呢?下面有请下一个小组进行推销。
学生2进行推销:前面这个小组的杂交育种非常好,不过时间太长了。整个过程下来最少需要5年时间,人生有多少个5年可以等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所以想要节省时间,那就要选我们小组的单倍体育种啦!首先通过杂交方法获得TtRr(高杆抗病植株),然后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加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的幼苗,在获得的正常个体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单倍体育种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展示完毕后在加分栏给该小组进行加分。)
点评与质疑:其他小组对该展示过程进行点评与质疑(点评和质疑也能得到加分)。
教师:以上两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了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在农业生产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那有没有什么品种的获得是这两种育种方式实现不了的呢?下面有请下个小组为我们推销。
学生3进行推销:刚才说的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在农业生产中都应用得很广,但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能创造新的基因。如超级大南瓜、太空椒等的获得就没办法通过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来实现。这就要用到我将要介绍给大家的诱变育种啦!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通过基因突变能够获得许多的突变个体,所以只要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某一品种,使其发生基因突变,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需要的优良变异类型。诱变育种育种流程图如图2所示。
点评与质疑:其他小组对该展示过程进行点评与质疑。
教师:那诱变育种在课本上有没有什么实际的例子啊?(黑农五号大豆、高产青霉素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充当推销员,学生要想推销成功,就必须清楚认识到别的育种方式缺点在何处、自己展示的育种方式优点在何处,只有这样才可吸引“商家”,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2 思维拓展: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教师:那同学们能否根据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幻想一种诱变育种所得的品种吗?如某一样水果,你觉得它非常好,但是就是有一个缺点,如果能把这个缺点改掉的话,那就完美无缺了。
学生a:我很喜欢吃榴莲,但是榴莲有很大的缺点就是外面很多刺,如果能通过诱变育种把榴莲外面的刺去掉就好了。
学生b:夏天大家都喜欢吃西瓜,但是一开始吃很甜,吃到外面的味道就越来越淡了,如果能通过基因突变让西瓜皮也是甜的就好了。
……
教师点评: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创意,虽然这只是一种幻想,但只要我们敢想敢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座的某位同学就培育出这样的新品种来了。人类对生物科学的探索,还存在着许多未知的空间,希望大家能够立志加入到科学研究中来。
3 归纳小结:巩固提高,渗透德育
经过刚才一轮的推销和比较,学生已构建出整节课内容的完整体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对4种育种方式的原理、优点、缺点和例子等进行比较,并以小组抢答的方式完成,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能锻炼学生系统学习的能力和精炼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播放课件,展示非洲饥民、粮食短缺等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的是,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直到现在还有一些地方营养严重缺乏,粮食短缺问题仍然严峻,这就要求学生从我做起,关注健康,珍惜粮食。
4 课堂小测:综合分析,落实目标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内容完成导学案上当堂检测部分的练习题,小组内核对答案后把答案写在小黑板上。有信心完成得又快又好的两个小组派代表展示。通过课堂练习的设置,检测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
最后留一道课外思考题,为下节课基因工程的学习做铺垫:
如果要把人的胰岛素基因移植到大肠杆菌中,获得能合成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又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教师针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点评,根据得分情况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对组内成员给予当众表扬。
5 教学反思
情境教学法在近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通过课堂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应根据英语的学科特征,在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活化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融入程度。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外国友人来中国游玩,向学生问路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扮演外国人来进行对话。这种情境设置的确能够起到锻炼学生英语口语的作用,但学生在对话时常常会选择自己熟知的单词或语句,对学生口语应变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真正的外国朋友请到课堂上,让他们配合情境,与学生们进行口语交流。这样一来,就能够使教学情境真正活起来,学生们会对与外国人交流保持极大的兴趣,在对话过程中切实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
2.营造轻松气氛。
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新课改要求之下,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自在的学习气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英语教学始终在融洽的氛围中推进。良好的学习气氛能够使学生保持精神上的专注、心态上的放松,使学生拥有大胆创新的信心和勇气。例如,在词汇讲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享自己记忆单词的心得,对于一些比较难记的词汇,鼓励他们想办法来辅助记忆。如有的学生会巧用音标来降低记忆难度,有的会将单词拆分,进行分别记忆,有的则会利用加减或者替换字母的方式来记忆一个系列的单词。另外,当学生取得进步后,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学生融洽的气氛当中更愿意投入精力来开展英语学习。
3.成立学习小组。
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很多英语问题在小组内就可以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来进行小组划分,一般4-6人最为适宜,小组中既要有成绩较好的学生,又要有成绩偏差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使班级整体英语水平得到提高。教师要在学习小组的运作方式上进行创新,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而非仅作为一个名头存在。比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英语探究课题,如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区别,让学生分工进行资料收集,合作完成研究报告。在汇报探究结果时,要说明小组内的哪位同学完成了哪部分任务,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分享合作心得,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到了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并且能够从中获益。
4.开展课外活动。
一、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也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地批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的后果,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的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课前考虑要细致周到。
1 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如,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得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地预防。
2 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的。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和器械都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使用和练习,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3 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如果难度过小对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
4 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错误的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5 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三、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熟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另外教师还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知道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四、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學;激励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043-01
前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教育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枯燥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激励教育拉近师生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并且,教师经常鼓励学生、肯定学生,能够为学生提供信心,使学生克服语文学习中的困难,更快掌握语文知识。基于此,文章对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应用进行研究。
一、激励教育的内涵
行为科学认为,人是需要激励的,人的行为发生、动机强弱等与激励息息相关。所谓激励,即为激发、鼓励,利用某些外部诱因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人的内部动力,使人向期望的目标前进[1]。激励教育是一种以激励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主的一种教育实践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激励教育能够为学生发展动力提供保障,实现学生学习目标,并且,激励教育的有效应用能够深刻感染学生思想,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前提条件与目标
1.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前提条件
相关学者就“激励”这一问题起到的作用进行多次研究,最终得出结果为:当人得不到激励时,其在工作、学习中仅能发挥自身20%-30%左右的能力;若人得到充分的激励,则其能够发挥自身能力的80%-90%左右在学习上或工作中[2]。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适时使用激励教育,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对知识掌握的快慢等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此达到教学预期目标与效果。
2.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目标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品质是开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教育过程中,若将小学生喻为尚在萌芽状态的种子,教师则是辛勤的园丁,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教师应适当为学生施洒雨露与阳光,种子才能真正发芽成长。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耐心、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以鼓励、肯定的方式挖掘学生学习潜力,促使学生茁壮成长。然而,每一名学生在知识掌握水平、性格特点、知识接受速度等上不尽相同,因此,相同的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差异性明显,学生课堂掌握、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实行不同层次的激励教育,根据学生不同兴趣、爱好、特点等实行不同激励方式,为学生未来成为各种不同人才打下基础。
三、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激励教育的实施方案
1.活动激励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主要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对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3]。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各项能力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促进激励教育的有效实施。如:在培养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生字词默写比赛。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划分默写大赛的字词范围,为学生留下充分准备时间的同时,以小礼品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大赛的积极性,在下节课堂上,将全体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进行比赛,每轮比赛小组派出一名成员进行比拼,给予一轮中成绩最优的学生一定奖励,以此对学生个人能力进行激励;将小组总成绩进行对比,给予最优小组一定奖励,以此激发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最后,针对小组个人成绩最末,小组总成绩最末的学生,教师也应给予鼓励,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学生后期学习。除字词默写比赛外,教师也可在课堂上举行成语接龙、诗词大赛等活动,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掌握。
2.语言激励
语言激励,即利用带有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学习的方式。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激励是最常见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激励方式。如: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始时,教师询问学生是否预习,在学生回答后,“好,下面,有请***为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完成后,“好,***同学非常棒,可能因为紧张,出现了一些小错误,相信下次会做的更好,大家要向他学习”,以此激发该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其他学生的良性攀比心理,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语言激励中,除口头语言外,肢体语言的有效表达也是一种好的激励方式,如:在学生准确回答问题后,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微笑往往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催促学生上进。
3.情感激励
情感是教师与学生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师生间的良好关系能够提高教师的激励效果,若师生间的关系如同陌生人,则教师的各种激励方法将难以起到最大化效果。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不成熟、想法、做法多偏向幼稚,学生喜欢那个老师,大多会爱屋及乌喜欢教师所教授学科,而讨厌哪些教师大多以无视、课堂捣乱等形式表达学生自身心态,因此,加强师生间的情感联系,使学生喜欢老师继而喜欢学科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课堂上与学生的互通,提高师生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下,教师应关心学生,积极与学生沟通,以合格的长者或朋友姿态关爱学生(如:记住每名学生的生日,在其生日那天送上祝福,哪怕仅是一句生日快乐,也能极大提高学生对教师的喜爱),走进学生学习与生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推动学生对自身教授学科的喜爱,提高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另外,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小学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授课,只有教师对所授学科饱含热情,才能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分析了激励教育的内涵,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开展的前提条件与目标,并以活动激励、语言激励、情感激励等形式提高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施,提高学生小学语文学习成绩,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柳德明.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6-7.
[2]刘晓梅.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5(36):212-2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幼儿的安全问题是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老师的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针对幼儿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把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确保幼儿安全健康的成长。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教师们的美好愿望。幼儿期的健康发展是孩子今后发展的根本基础,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缺乏防范的基本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弱,因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作为老师的我们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针对幼儿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把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确保幼儿安全健康的成长。这学期除了每天的晨谈、放学我们专门抽时间给孩子们讲安全外,我们还设计生成了各种安全教育课。其中有一节《应该怎样做》这一活动。《应该怎样做》是一节健康活动,这一活动的旨意是通过多媒体课件让知道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危险的地方和危险物品。知道不乱碰危险物品,从而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开始老师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出示,让幼儿了解丢丢的故事。有一天,丢丢一个人在家,他最爱看电视了。可是这个时候电视突然没有图画了,丢丢会怎么做你们猜一猜?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然后再引导幼儿观看视频。看完后,师生共同观察去分析这些做法的错误,从而让孩子了解正确的做法。电是这么危险的,我们不能用小手去碰电插座,接着让孩子看丢丢带上了溜冰鞋到外面玩的情景,让幼儿了解在马路上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小心,特别是不能在马路上或者马路边上一边走一边玩。不能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还要看到红绿灯,因为丢丢的贪玩都住院了。最后又让幼儿观看丢丢独自一人去小河边游泳的视频,并提出问题,丢丢想了什么好办法呢?他去哪里游泳了?他这样做对吗?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幼儿了解小朋友们不能独自一个人去小河、池塘、水井里去游泳。如果真的想去游泳的话,一定要叫上爸爸妈妈到安全的地方去,这样玩的又开心又安全。
看完后教师进行总结:这些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再告诉幼儿原来啊,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危险事情,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比如:过马路的时候要走人行道,还要注意红绿灯。不能随便去玩水和触碰电,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最后将话题拉回身边。那么你们还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危险的事情?我们要怎么样去解决呢?比如:在家里,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厕所里、操场上、各个活动室里。这个时候加入了图片,当幼儿回答到存在危险的地方时,出示相关的图片,师生共同去说说需要怎么去注意。
安全教育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枯燥的问题。但这节课通过一个一个视频的观察让幼儿明白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去做,健康本身就是让幼儿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让幼儿明白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的做法不对时会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从而让幼儿明白应该怎样做。这节课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使以往枯燥说教的安全教育变得生动。也让孩子们对于身边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等安全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有了提高。从这一活动中使我明白安全教育不是光说教就能达到教育效果的。
【关键词】建设法规案例教学成人教育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对于案例教学,章友达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实证的描述引入情境,引起分析、推断、演绎、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实战性和针对性。”[1];傅永刚认为案例教学是“教育工作者通过精心选取的典型案例来以案说理,模拟再现仿真的情境,使学习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里充分感受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及掌握其内在的理论,并运用这种理论自主地分析案例并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2];曾莉认为案例教学是以“过去或现在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问题的讨论为核心,通过仿真环境的创设来使学生学习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中利用理论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3]。他们的核心观点都是表明案例教学是通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互动式教学的特质来加深学生对原理概念的理解和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全过程案例教学法的构建和实践
《建设法规》全过程案例教学设计遵循了“需求分析—设计构想—实证检验—效果验证”的研究思路,构建了从案例开发到案例课堂教学,再到案例评价的整合式案例教学模式。(一)需求分析在2017年对浙江电大开放学院、金华电大、丽水电大等教学点的成人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调研学生的年龄、性别、初始能力、就业状况、学习目标、学习需求等信息。此次调研共收回问卷164份,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有近80%的学生都从事土建行业或者跟土建相关的工作,但也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土建行业经验,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差异大。对于案例教学,半数以上的学生认可教师先阐述相关知识再进行案例讨论的方式,56%的学生希望通过案例教学的模式可以提高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2%的学生希望可以培养和掌握理论知识,综合决策和行动的能力较少学生关注。学生比较喜欢在课堂上交互询问型讨论,对学生自身主导性比较强的角色扮演或者对抗与合作的讨论方式比较冷淡,这也与成人学生的学习特征比较符合,成人的学生在课堂表现或者交流的欲望较低。
(二)设计构想
全过程案例教学模式的目标:聚焦职业能力的提升,围绕职业情境的构建和学生中心地位的转变来体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与真实职业的融通和对接[5]。全过程案例开发遵循工程项目建设流程,涵盖工程建设从可行性研究到物业管理全过程。案例内容建立在客观、真实的素材之上,并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供学习、推广的。
1.课前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先期知识的建构
在课堂案例教学之前的准备阶段中,辅导教师先在网上学习平台上提供课程知识点和案例信息等资料,要求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主要熟悉案例及相关知识点,便于理解和进入情境并进行分析思考。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工作经验和专业认知并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初步的观点。这个过程是学生率先进入情境并进行思维先期整合的过程。
2.课中案例分析师生互动:知识整合和深度建构
在面授环节主要开展课堂讨论,辅导教师根据案例邀请学生表达观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对每一种法律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在课堂上扮演导演的角色,是整个过程的组织者和讨论的引导者,激励学生思考,调动讨论氛围。而学生处于具体的案例情境要通过思辨来锻炼倾听、表达能力和批判精神,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自我建构。3.课后讨论答疑总结升华:知识的深度建构和整合最后是课后总结评价阶段,要求学生在网上学习平台上进行案例总结,这是学生经过先前的自我学习、课堂讨论、师生交流和教师点评后最终形成的分析结果,这个环节是学生对整个案例分析过程的全面梳理和回顾,进而巩固和补充先前建构的逻辑路线和寻求答案方式的能力。通过上述三个环节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案例教学的全过程中实现多次的知识与能力的自我建构,每一次建构都在上一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由表象到本质的过渡。如下图1所示:图1全过程案例教学流程图
(三)实证检验
教学实践选择了浙江电大开放学院、杭州电大、金华电大、丽水电大四个教学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了串连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案例情境,通过相应的学习资源,如学习网的视频、课件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初步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完成第一次的知识建构。课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选择学生发言、对各种看法进行点评、给出参考答案、解答学生疑问,完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建构知识。课后则让学生在线上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来完成学生进一步的知识建构。
(四)效果验证
全过程案例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充分地激活学生担当决策者的职业意识,不断强化职业自信心,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用化和能力结构实践化。在对四个教学点教学效果追踪分析的过程中,确实感受到了案例教学对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线上讨论等方面带来的变化。为了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和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选择了信息搜集与整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五项指标进行分析:说明:表中的百分比为对能力的认同度(“作用很大”和“作用比较大”的合计比例)从上表结果可以证明采取全过程案例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
三、教学实践存在的现实问题
1.案例设计的成熟度
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案例编写的难度层次把握不够,成人的学生层次差异明显,大部分学生很难分析综合性的案例。案例中知识点的布局也有很多不合理之处,教学大纲和案例知识点的融合有待完善。
2.教师的能力与背景
教师对工程项目全过程中涉及到实际问题并不是很了解,相应地法律法规实际应用也不是很熟练,导致教师对部分案例的驾驭能力较弱,并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开展广泛讨论,教学效果未达到预期。
3.学生的能力与背景
案例教学需要学生提前阅读案例,搜集资料,但是成人的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很难保障,课前准备不够,搜集资料的能力偏弱。此外对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储备各不相同,在分析案例的时候比较直接、本能,并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高度。
摘 要 安全风险是小学体育课程的常见风险之一,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文章立足于此,首先从环境、教师以及学生三个层面分析了常见的安全风险,然后就如何防范这些安全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安全风险 防范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我国小学体育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在体育教学尤其是室外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安全风险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每年在体育活动中猝死、受伤或致残的小学生不在少数,这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体育课程的有序进行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笔者立足于此,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风险的防范做了相应的研究。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常见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无处不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尤为突出,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就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常见的安全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环境层面的安全风险
教学环境是体育课程开展的具体环境,安全风险主要存在于场地、器材之中。部分小学受经费限制或管理不到位,体育教学环境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首先,就教学场地而言,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许多项目,如篮球、足球、长跑、接力跑等都需要专业的活动场地,它不仅是体育训练的前提,也是确保学生安全的必要条件[1]。然而,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学生由于篮板脱落、跑道凹凸不平而受伤的事例不胜枚举;其次,就体育教学器材而言,它是学生体育技能训练的重要辅助工具,然而,部分学校的体育器材却存在着严重损坏、老化等现象,在教学实践中屡屡发生学生意外事件,如单杠不稳定造成学生摔伤等。
(二)教师层面的安全风险
教师作为小学体育课程的组织者和教学者,不仅承担着学生体育知识传授、体育技能培训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确保学生安全的教学职责,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责任感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缺失,给学生的人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比如,一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未能严格遵守教学流程,学生的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甚至根本没有做,就是容易使得学生在剧烈运动后出现恶心、韧带拉伤乃至昏厥等不良反应;又如,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略了课堂纪律的维持与强化,使得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存在着散乱、不听指挥的情形,在一些有危险性的体育活动教学中,如足球、铅球等,学生被撞伤、砸伤的案例屡见不鲜。
(三)学生层面的安全风险
小学生年龄幼小,对新事物有着旺盛的求知欲,体育课程更是他们的至爱,这是学生体育学习中的有利因素。但小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技能不足则是他们体育学习中的不利因素。首先,就安全意识而言,不少学校生对安全缺乏明确清晰的概念,因而也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身的安全,笔者在教学中就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穿着牛仔裤等紧身裤或身上携带钥匙、小刀等危险物品,又如,一些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经常相互追逐乃至推推搡搡,因此而碰撞、摔伤的不在少数;其次,就自我保护技能而言,大部分小学生最为基本的安全常识,在面临安全风险时不知如何应对。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风险防范
(一)构建体育教学安全环境
教学环境是体育课程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构建体育教学安全环境也是杜绝教学安全事故的必然途径。对此,校方需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第一、强化体育课程的经费投入,学校要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对场地建设、器材购置等投入足额的经费,确保在体育课程中能够做到“安全第一”[2];第二、构建专项的管理制度,针对目前小学体育器材中存在的老旧、损坏等情形,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责成专人看护保管体育器材,并定期检查,排除潜在安全风险。
(二)强化体育教师安全责任
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他们的安全责任感以及安全防护措施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安全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还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首先,教师需要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流程,做好充足的准备的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形(是否具有心脏病等特殊情形)以及体育活动的安全程度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3];其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纪律是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对体育室外课程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还要制定一套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为核心的课堂规章制度,确保课堂体育教学万无一失。
(三)提升学生体育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乃至成长与发展而言极为重要,针对当前体育课程中,学生意识淡薄、安全技能薄弱等情形,教师还要做好学生体育安全意识的渗透与培养工作。首先,在体育室内课教学中,教师要讲体育安全知识作为教学重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树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其次,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手把手地教会学生活动的规范技能,并注意引导其降低活动中的风险因素,提升体育课程的安全性。
三、结语
安全是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它也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前提所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校方以及教师要从教学环境、教师的安全责任以及学生的安全意识等多个层面做好相应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全.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校外教育.2012(04):162.
体育教学教学方案优化一、对小学体育教学引导方案的分析
1.为了保证小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素质,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如幽默的语言方式,灵活的组织能力,对自身教学的高度热情等,这都能激发小学生进行学习,使其具备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性,保证其体育课程参与的热情及其兴趣。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实现其自身教学的规范化、正确化,保证其运动成绩的提升。
在体育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方式是让学生学会体育锻炼的方式。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给予积极的动作示范及其学生体育活动的规范。比如,在跑步示范中,一个小小的动作透露出动作的协调性、流畅性。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非常的优美,小学生必然会因此羡慕,从而有利于其日常体育活动的学习及其练习,对其表现出相当大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条件的优越性,严格地规范自己,不断地加强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的应用素质,保证最佳化的精神状态,从而吸引每一个学生。
2.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也要针对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对学生进行体育兴趣的培养。这里可以进行体育游戏活动,保证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实现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性,实现其整体趣味性的提升,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其坚毅品质及其团体合作能力的培养。
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竞赛及其游戏方法的应用,进行竞赛性游戏练习方式的应用,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实现教学的趣味性,保证其良好的体育氛围的营造。比如,在投掷练习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射纸飞机的活动,比比谁的飞机飞得更高、更远,这是几乎每一个小学生都感兴趣的活动,通过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植入,让学生喜欢上投掷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保证课堂游戏的丰富性,实现学生的体育动作练习的规范性。
二、教学方案的具体应用
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授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一种良好体育锻炼习惯。这里教师可以将体育锻炼及其游戏娱乐结合起来,可以一边教授儿歌一边进行跳绳,保证学生的体育动作的规范性,这样保证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保证其被游戏吸引,实现其兴趣的激发。
游戏提高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也可以进行竞争的方式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50米赛跑教学中,可以将全班学生进行若干小组的划分,以接力赛跑的形式进行比赛。小组比赛得第一名的人,奖励他们一面小红旗,从而培养其对于赛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其团体合作精神。通过这种锻炼方式,实现了小学生的身心愉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保持其欢快情绪,实现其愉悦心理,让学生在娱乐中体会到知识的快乐。
2.目前来说,我国的一些体育教师都是进行传统讲解式教学,这种方式太过于成人化,并且其内容方式比较单调、刻板,不利于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提升。为了尽快地摆脱这种传统方式,教师需要进行陈旧教学方式的改变,保证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从而更加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及其心理需要,实现其教学情景的趣味化,使其在趣味性的活动中,进行身体锻炼,保证其学习任务的完成。这需要引起相关小学体育教师的重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体育活动的训练,教学完全可以进行情境的创设模拟,通过动物化的动作表现出来,如鸟飞、象行等方式;又如,进行袋鼠跳形式的应用,突出强调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特点等。这也需要教师做好体育活动理论课程的工作。在理论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进行多媒体的使用,如播放一些体育活动训练录像、动作分析要领等,保证学生对于技术要点的掌握。
通过对大自然情景的创设,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让学生在动中思考,在动中学习,通过对意境情绪的驾驭,实现学生的积极学习。比如,在短跑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小树林穿越的情景创设。总之,就是进行不同劳动、运动、生物活动等的模拟,保证学生对体育活动技巧的积极学习,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景创设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保证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将动作与思维相结合。这需要建立在情景创设的前提下,以无声模拟为主。教师需要给予一个好的开头,如根据季节变化的因素展开活动。比如,夏天在哪里?让学生针对夏季的特点,进行不同动作的创造,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及其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
在体育锻炼中,准备活动是必须要做的,这种形式的活动,需要教师做好主导,需要保证学生学习的安全性。教师可以根据春天来了,小树长高了,来进行学生伸展准备运动的锻炼,让学生做好相关的动作步骤,锻炼其自身的动作协调性。又如,“春天来了,青蛙醒了”,学生可边叫边跳。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学生的智能和体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预设的情境教学中,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方案的应用,需要体育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设计,保证其设计方案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龚成太,王文生.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成绩评价的调查结果与评价体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