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

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

第1篇: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政治关系 两职合一 控制力幻觉 过度自信

作者简介:

李 勇(1969- ),男,重庆市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副教授

曾升科(1986- ),男,湖南益阳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讲师

一、引言

传统理论往往将管理者视为完全的理性经济人,而由于人们的知识水平与实践经验的差别,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总是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有限理性”的特征。管理者过度自信最显著的特征是高估公司收益,低估公司风险。行为经济学研究发现,人们的决策行为未必都是理性的。作为公司的主要决策者,管理者在面临决策风险与收益的权衡时,其认知偏差会导致公司决策偏离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大量文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如对公司投资行为(Malmendier and Tate,2005)、并购行为(Malmendier and Tate,2008)、负债行为和股利政策(Ben-David et al,2007)以及对公司盈余管理和预测的影响(HribarandYang,2006)等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公司决策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现阶段对管理者产生过度自信原因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探索诱发或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就显得意义重大。

二、文献综述

(一)过度自信对于公司融资和投资决策的影响 J.B.Heaton(2002)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投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拒绝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即使管理者对股东非常的忠诚。(Yueh-hsiang Lin,2005)以台湾地区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表明:如果公司的财务约束很严格,那么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的管理者比非过度自信管理者对现金流更加敏感,当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时,非常愿意进行投资。Ulrike 和Tate(2005)分析发现:有过度自信行为的管理人通常会高估投资项目的收益,低估项目投资的风险。Robert A.lowe 和 Arvids A.Ziedonis(2006)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决策受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的影响的证据并不充分,但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有明确的目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都会朝着成功的方向行动,后来还能够获得风险经济回报。王周伟(2006)对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过度自信研究表明:经理人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具有“U”形曲线效果。余明桂、夏新平和邹振松(2006)研究发现:公司为什么会采取激进债务融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发现公司的资本结构,特别是公司的短期资本结构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有非常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的债务期限构成方式也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沈艺峰等(2009)以1998年至2004年A股上市公司中被冠以ST的93家非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分析说明,过度自信董事会的非理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负面的影响。姜付秀等(2009)以2002年至2005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求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如果公司的管理者具有过度自信行为,那么公司的总投资水平就会越高、内部扩张规模也就越大,特别是当公司拥有非常充裕的现金流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欣慰对总投资水平的影响就会更加的明显,同时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的管理者所实行的扩张战略会加大公司陷入财务困难的可能性。江伟(2010)研究表明,总经理年龄、任职时间、学历及教育背景与其过度自信有明显的相关性。

(二)政治关系对于公司的影响 许多公司花大力气追逐政治关系,这是因为政治关系可以给公司带来巨大利益(Krueger,1974)。获取了政治联系的公司不仅能够降低公司被侵占的可能性,而且还提高公司从政府部门获取政府补助的可能性,为公司进行融资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使公司在税收上获得较大程度的减免(Soto,1990;Shleifer and Vishny,1994)。在某些特殊的行业中,公司从国家政治战略方面得到的好处并不会比公司从市场经营中获取的收益少(Baron,1996)政治联系对于公司在融资方面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有政治联系的民营公司相对于没有政治联系的民营公司来说,在进行外部融资时有政治联系的民营公司受到的政策约束会更少,通常情况下,银行给予这些公司的贷款额度会比较多和银行给予它们的贷款期限也会比较长(余明桂、潘红波,2008;罗党论、甄丽明,2008)。陈冬华(2003)研究表明: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影响越大,董事长具有地方政府背景的上市公司获得的补贴收入越多。吴文锋、吴冲锋和芮萌(2008)研究发现,如果公司管理人员有在中央政府或地方各级政府的有任职经历,那么公司能够更多的获取政府给予的税收优惠,并且税收优惠程度是与公司所在省市的公司税外负担成正比。政治联系给公司的发展在各个方面提供了比较便利的条件和带来了一些比较适宜发展的优势,但是,公司在为了维持这些联系的时候也付出了极大的成本和代价。结论在1994年、2002年、2005年、2007年分别由Shleifer和Vishny、Faccio和Larry、Khwaja和Mian、Wang和Zhang找到过证据。Bertrand、Kramarz、和Thesmar(2004)发现:有政府背景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与没有政府关联的企业相比稍逊一筹。Fan、Wong和Zhang(2007)研究发现:有政治关系的公司IPO3年之后的股价收益率、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销售利润率、会计业绩等一些经营指标比没有关系的企业明显要逊色很多。Boubakri、Cosset和Saffar(2008)研究发现有政治关系公司的业绩不如没有政治关系的企业。有政治背景的企业所报道的盈余质量和同等条件下的其他没有政治背景的企业相比明显稍逊一筹,夏立军(2005)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的调查研究发现,如果企业与政府有联系,其相应的独立审计要求也会降低。仪垂林(2011)以我国2006年至2008年沪、深民营性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民营上市公司的政治关系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公司价值之间都具有负相关的关系,但是在统计上都是不显著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低,上级政府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对政府信息和市场上其他公司信息的掌握,相比下级政府而言要充分的多。公司管理者往往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的解读不充分,掌握不全面,但是,公司管理者具有政治关系,他们就有途径获取较为充分的相关信息,政治关系越高,获取信息的渠道越通畅,其获取的相关信息越充分。所以这些具有政治关系的公司管理者对相关问题的态度会更加客观。综上所述,得出假设:

假设1:管理者的政治关系会抑制其过度自信,政治关系越高的管理者越容易抑制过度自信

调查显示,在不同城市和地区,公司在与政府的职能部门交往的过程中,不同城市的公司受到的行政干预程度也会存在很大差异。这份调查中排名靠前的十分之一城市,公司平均每年至少花费三十六天的时间与政府职能部门交往;而排名靠后的十分之一城市;花时间最少的公司每年也要花费八十七天的时间与政府职能部门打交道(罗党论等,2008)。在市场化进程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信息透明度高,资源更多的通过市场来进行配置,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发展更为完善。在这种制度环境下,该地区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市场手段,去公平的获得市场信息,进行经营运作。管理者具有的政治关系给公司带来的信息和资源等好处相较与其他没有关系的公司不明显。相反而言,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法制环境较差的地区,由于各种产品和信用市场都不发达,支持市场发展的各种制度欠缺,所以政府部门通常能够控制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公司难以依靠市场化原则获得充分的信息和资源,而“软性”的政治关系能够带来获得信息和资源等好处相比其他没有关系的公司要明显。因此,当地区市场化程度越低,信息透明度不高时,管理者的政治联系更易于为公司的信息和资源获取、经营便利发挥作用,进而抑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上市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越低,管理者政治联系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抑制作用更强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深市2008年至2010 年间并在第三季度了本年度盈利预测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因为只有深市的上市公司对第三季度的利润预测有较为准确的描述,对样本的整理过程中,执行了如下筛选程序:(1)剔除发行B股或者发行H股的上市公司;(2)剔除金融行业;(3)剔除在第三季度没有准确盈亏预测变动百分比或者盈亏具体数额报告的公司;(4)剔除财务数据缺失和总经理(总裁、CEO)、董事长个人信息披露不完整的公司;(5)剔除在报告期当中总经理(总裁、CEO)和董事长有变更的公司,由于管理者变更会导致,无法准确判断是哪位管理者存在过度自信的现象。经过上述剔除程序,最后获得 322 家样本公司。文中所需要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查询系统。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采用Excel2003、EViews5.0 完成。

(三)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 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长期持有公司期权以及增持公司股票等行为来衡量(叶蓓和袁建国,2008);以媒体等外部人对管理者的评价来衡量(Malmendier and Tate,2005);以盈利预测来度量(姜付秀等,2009);采用直接的方式,调查CFO对未来股市和公司的预测,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得出(Ben-David et al,2007);用并购频率度量(Doukas and Petmezas, 2006);其他指标,如首次并购成功(吴超鹏等,2008)等。从数据的可获得性及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情况出发,本文选择了公司盈利预测偏误作为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指标。根据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规定,从2002年开始,上市公司被要求在业绩可能出现大幅波动时,于第三季度做出预告。由于会计年度尚未完结,这时的预告能体现管理者的预测,从而反映出管理者对该年公司业绩的信心。经过统计了这些盈利预测信息,规定如果公司在样本期内实际的盈利水平低于预测的盈利水平,则将该公司的管理者定义为过度自信。目前对管理者政治关系的度量不同国家不同时间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如Bertrand在 2004年的研究认为,如果公司的CEO是从法国的精英学校毕业,同时毕业后也他们曾在政府部门服务过或者他们现在任职于政府部门,就认定其是有政治背景;余明桂等在2008的研究:以公司的管理层是否担任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者是否在政府部门任职作为政治联系的替代变量。主要核心的观点依据是管理层是否有从政经历。根据中国的政治制度设置,可以认为各级政府、各级人大、各级政协以及部队都能带来政治关系。所以本文将管理者具有在政府部门、军队的任职经历,或者具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格定义为其具有政治联系。但这还不能准确反映出不同层级政治联系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在中国,“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一句俗,总是耳熟能详,这就说明在不同行政级别单位,担任不同级别的职务,都会对当事人产生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因此,本文依据管理者政治联系的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计量: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在政府部门、部队、人大代表、政协的工作经历带来的政治联系,将管理者的行政级别分为省部级或军级以上、市厅级或军级、县处级或师级、局科级或团级以及其它五个层次,由高到低分别赋值4、3、2、1、0。主要变量定义见表(1)。经过理论分析和研究变量选定,构建下面检验模型,然后使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来检验本文的研究假设。具体模型如下:

CON=α0 + α1Polit + α2Dual + α3M age + α4M edu + α5C age + α6C edu + α7Size-1 + α8Z-1 + α9Invest-1 + α10Debt + α11Eps-1 + α12Control + α13■Industryi + α14■yearj+ε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描述性统计结果看。经营风险的均值为0.246,表明上市公司整体上风险不大。每股收益的均值是0.08,而且标准差是0. 683,说明我国上市公司间的整体收益不高而且收益差距较大。同时,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规模和投资规模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证明公司发展不是很平衡。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的均值为0.153,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兼任的情况较少,公司机构设置越来越合理。总经理和董事长学历的均值分别为2.452和2.483,说明管理者的学历大多数为大学本科。总经理和董事长年龄的均值分别为47.069和49.997,五十岁左右的年龄应该是出于事业发展的成熟期,而且相对于我国的政治制度来说,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趋向与年轻化。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均值为0.632,说明国有上市公司的比例要大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比例。

(二)相关性分析 模型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见表(2)。首先结果表明各个变量两两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模型选取的变量是各自独立的,能够揭示不同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其次管理者的政治关系与过度自信呈现负相关关系,验证了前面的预期,即管理者的政治关系可以抑制过度自信;两职合一会增加管理者的权利,使其产生“控制力幻觉”导致过度自信;国有企业在国家财政支持和较小业绩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管理者更容易诱发过度自信。

(三)回归分析 根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1)根据总体样本检验管理者政治联系对过度自信的影响。将总样本2008年至2010年的混合数据代入实证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因变量为管理者过度自信CON。解释变量为管理者的政治关系,用以考察政治关系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心理的影响。此外,还控制了管理者个人特征变量,包括管理者学历与年龄。根据现有研究,管理者的背景和经历对其过度自信程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模型中控制如下一些变量: 上期投资(Invest-1)以及上期风险(Z-1),公司上期的投资情况和风险会对管理者的心理产生影响;负责比率(Debt)是公司风险的重要指标,是管理者融资,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公司治理变量包括实际控制人类别(Control)、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兼任情况(Dual),公司治理的好坏和管理者在公司管理中的地位,可能会限制或增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公司规模(Size),公司资产规模越大,其抗风险的能力可能就会越强,公司管理者面临的压力就可能会越小,管理者越有可能容易产生自信心理;行业(Industry)和年度(Year),对于处在不同行业、不同期间的公司来说,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整体经济形势是不一样,作为公司决策做出者的管理人员的判断就会不一样,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可能是不同的。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发现,从过度自信方程来看,政治关系对过度自信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显著性水平都达到了5%以上,表明管理者过去或现在拥有越高的政治关系,在获取政府信息和着国家宏观政策信息方面有较好的渠道,管理者掌握的相关信息就会越全面,管理者越不会过度自信。同时,过去或现在担任过政府官员的管理者为了维持已经获取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也抑制过度自信这一心理倾向。在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在1%以下显著,说明两职合一会增加管理者的权利,使其产生“控制力幻觉”导致过度自信。实际控制人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而且在1%以下显著,国有公司在国家财政支持和较小业绩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管理者更容易诱发过度自信。而公司上期的经营风险状况对管理者过度自信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对中国公司管理者而言,对公司的风险不太重视。这一结论符合中国公司的现实。(2)根据不同市场化进程下检验管理者政治联系对过度自信的影响。按照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进程是否超过全国市场化进程指数的中位数为依据,将样本分为高市场化进程组和低市场化进程组,分别检验不同的制度环境下管理者政治联系与过度自信的关系。将样本2008年至2010年分组以后的数据分别代入实证回归模型进行检验,所得出的实证结果如下:在高市场化程度的这组,政治关系与过度自信的回归系数为-0.2043,但是不显著;在低市场化程度的这组,政治关系与过度自信的回归系数为-0.4298,而且在5%以下是显著的。在高市场化程度这组,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的回归系数也为正数,但是不显著;在低市场化程度这组,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在1%以下显著。在高市场化程度这组,实际控制人的回归系数为正,但也不显著;在低市场化这组,实际控制人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而且在1%以下显著。这说明,公司所在地市场化进程较低,信息不够透明,资源配置更多依赖于行政手段,公司通过市场手段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窄,具有政治联系的管理者能够给公司带来获取政府宏观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渠道,从而获取有机会获取充分信息,进而抑制管理者信心。如果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较高,法律规则更加完善,信息透明度更高,那么资源配置或者信息获取能够通过市场配置来完成,通过管理者的私人政治联系获取好处的优势较其他公司不明显,于是,就表现为管理者政治联系对过度自信的作用甚微。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的政治关系对过度自信有显著的负相关影响,并且,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这种影响比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要显著。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行为金融学理论,而且从管理者行为的角度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风险治理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证据。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努力降低其过度自信偏差。以管理者个人特征和个人经历为基础,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者行为综合评价体系,来衡量管理者是否可能会过度自信等行为。可以考虑根据公司的融资选择、资本结构、投资(并购)情况等指标,同时结合管理者个人特征和经历为基础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一个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预警指标。(2)完善管理者的选聘和晋升机制。过度自信行为主要受到信息量、任务难度、专业知识、经验、性别、成长环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公司在选聘管理者时要进行综合考虑。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动机源于管理者对岗位晋升的竞争,设置合理的岗位晋升机制,也有利于抑制管理人员的过度自信。同时,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公司可以考虑引入具有政治关系的管理者。

参考文献:

[1]江伟:《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9期。

[2]姜付秀等:《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扩张与财务困境》,《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3]向德伟 :《运用Z记分法评价上公司经营风险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2年第11期。

[4]余明桂、夏新平、邹振松:《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激进负债行为》,《管理世界》2006年第8期。

[5]江伟 :《管理者过度自信,融资偏好与公司投资》,《财贸研究》2010年第1期。

[6]沈艺峰、陈舒予:《董事会过度自信、CEO变更与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学报》2009年第10期。

[7]潘红波、余明桂:《政治关系、控股股东利益输送与民营公司绩效》,《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第4期。

[8]Wei Huang,Fuxiu Jiang, Zhibiao Liu, Min Zhang.Agency cost, top executives' overconfidence, and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y — Evidence from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2010

[9]Brown, R., Sarma, N., CEO Overconfidence, CEO Dominance and Corporate Acquisitions.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2006.

第2篇: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学英语英语教学培养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英语则是进行国际交往的工具。随着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小,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越来越多,与许多周边国家的国际贸易交往越来越广泛。对于即将在中国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来讲,培养大批的,有娴熟的外语语言能力,有高超的外交水平的优秀人才是势在必行的。一个人的语言文字能力、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英语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把这一思想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中学英语教育的重点。

一、听、说结合,提高语言能力

学习语言总是音感先行的,以听、说入手是外语教学的特点。课堂上我用英语组织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学生听得明白,听得有趣,津津乐道。在听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理解,以说的方式表达出来。我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如复述课文,值日生报告,背诵小诗文,学生之间的相互问答等方面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连贯表达的有效训练,一开始对有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我就反复播放课文,让学生反复听,直到听懂课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为止,或用问答方式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复述全文,直到不加提示,学生也能独立复述的程度。我还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喜好出发,选择各种各样的英语听力材料进行练习,也可以将好的材料与同学们分享。互相帮助,一同提高。这样长期地坚持听、说训练,学生会说得越来越流畅,读得越来越准确,语言能力也提高了。

二、语言习得与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习得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克拉申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习得的。”学习英语指的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及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教学方法,对掌握及应用英语是无益的。不但教学效果不佳,而且会给学生造成学习英语有负担。习得是在自然的交际环境中使用语言的潜意识过程。习得者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掌握语言的同时,语言能力已有所提高。我在课堂上用英语教学的同时,通过大量使用手势或动作及实物展示,进行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英语句子、对话、课文,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渐掌握语言,从而无意识地习得语言。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加入了一个对“杨利伟”——这一学生崇拜的中国英雄的采访练习,一下子让学生投入到各自的角色之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与“英雄”交流,当他们用并不熟练的英语进行采访或是向英雄表达敬仰之情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群热情、自信的孩子。小小的一次练习使学生们消除焦虑情绪,帮助他们建立了自信心,并能主动、大胆的发言,使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学生主动接触英语,从而达到语言习得。当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熟练地用英语与他人沟通时,语言能力也在无意识中提高。

三、创设语言情境,提供语言实践机会

语言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实践机会的多少,如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又取决于教师在课堂和课后为学生创造的语言情境。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设置良好的情境,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入自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中,在演示过程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运用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1.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值日生报告、讲英文小故事、对话表演及课文中的片段表演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胆量。随着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越来越熟练,请每一位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在树立了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同时,通过相互的交流,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也大大提高语言的熟练程度。

2.学生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在教室里用,更重要的是能在社会实践中正确地运用。然而如何将教室这个小小的空间,变幻成各种各样的场所,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就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在一节关于Shopping的课中,我就将教室里的讲桌假设为柜台,学生们的文具为商品,由学生来做售货员和顾客,来操练CanIhelpyou?Whanwhuldyoulike?Howmuchisit?Isthatall?等购物用语,不仅让学生过了表演瘾,在教师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也让英语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我经常用教室里的桌椅、黑板及准备的小道具来设计看病、借东西、问路等情境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感觉趣味性强,难度低,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3.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使创设情境更真实化。我用Powerpoint设计的动物园,栩栩如生的动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断飞入的句子,为学生提供了语言提示,帮助学生进行语言交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多媒体技术为语言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提高了学习效果。

4.使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听说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多媒体能促进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提高学生对感知对象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看录像、听录音进行对话问答,通过听觉、视觉直接接受所学内容,进入英语的思维过程,加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加大课堂容量和练习密度,达到最佳效果。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新目标)第七单元Howmucharethesepants?教学时,我利用幻灯片把服装、鞋帽、水果等一些商品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直接地看到这些东西,并利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句型进行购物对话,轮换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如:

A:CanIhelpyou?/WhatcanIdoforyou?

B:Yes,please,Iwantasweater/skirt/……

A:Whatcolordoyouwant?

B:Blue/Black/White/……

A:Hereyouare.

B:Howmuchisit?

A:Tendollars.

B:I''''lltakeit.Thankyou.

A:You''''rewelcome.

直观教学,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外语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交际场所

第3篇: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

本文旨在对已有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深化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一、关于社会心态概念的研究

(一)哲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精神现象。在他看来,无论是社会心态还是社会心理,均为社会意识结构层次的组成部分,而社会心态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1](P.44-45,29)张二芳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体心智状态,展现了群体精神并在群体中广泛流行。[2]

但是,通过厘清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心态的关系,我们发现,既然社会存在是通过社会心态这一中介上升为社会意识,那么,某种程度上,张二芳笔下的社会心态仍是社会意识的低层次部分。

(二)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丁水木将社会心态等同于社会心理,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普遍性存在的社会心理,而这种群体的心理反应受社会环境、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影响。[3]杨宜音则将社会心态同社会心理区分开来,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中最为宏观的分析单位或分析水平,[4](P.14)是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5]

马广海关注社会心态的动态特征,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而且同重大社会变迁的过程紧密相连。[6]王俊秀将社会心态视为转型社会一种宏观视角的社会心理研究,认为社会心态是影响个体行为的模板,是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普遍心理特点与行为模式。[7](P.25)

(三)文化学意义上的社会心态概念

文化学将社会心态归为文化的结构和基本层次。李静认为社会心态应当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8]李鑫生在《人类学辞典》中,将心态界定为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及其反映的总称;认为社会心态构成了特定社会的价值-信仰-行动体系,并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特定的文化中,成为这一文化的最基本层次。[9](P.187)余勇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的视角,将文化心态等同于社会心态。[10]

姚维把宗教心态归为民族地区社会心态。[11]马进以日常交往为切入点,探讨了少数民族宗教心态、法制心态。

"社会心态的概念研究是组成其判断论证的基础。综合各学科对社会心态的界定,哲学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社会心理学方面则显得更丰富。不管是哪个学科,都强调了社会变迁或者说社会发展与社会心态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将社会心态与个人心态做了区分,强调社会心态的整体性;同时,部分学者刻意将社会心态从社会心理中剥离出来,寻求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独立性。但是,不难看出,社会心态虽然被普遍使用,却在一定学科层面上并未达成共识,成为理解广泛,随意性较大的词汇。也有学者融合历史唯物论、文化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态加以界定,力求在不同学科层面达成共识,却也不过是三个学科的分而述之。

二、关于社会心态内容的研究

(一)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内容

张二芳认为,社会心态由文化要素、心理要素和思想要素构成。[2]程家明强调,心理取向、社会理智与精神支柱及其包含的各要素均属于社会心态内容。[12]

虽然两位学者观点不甚相同,但就其对组成社会心态要素的内容阐释上来看,心理取向和心理要素都包含了民族精神和社会性格;社会理智和文化要素均包含了社会理性;精神支柱和思想要素也都包含了社会理想和社会信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内容涵义是一致的,均蕴含着社会心态的稳定性。

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系统是心态内蕴和心态表象的有机统一体。[1](P.58)两者均属于稳定性成分。其中心态表象是心态内蕴的外化和对象化表现,既然心态表象所包括的话语系统、社会时尚、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社会风气等属于较稳定性成分,那么,心态内蕴也自然如此。

(二)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内容

在个体和群体相互建构的基础上,陈午晴将社会心态分为汇合式社会心态和融合式社会心态两种。[13]受"知情意"影响,杨宜音提出,社会心态由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构成。[5]马广海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社会行为",即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6]

受社会表征理论影响,王俊秀认为,社会心态结构由内到外从超稳定到变动性,其依次对应的内容为国民性、社会价值观、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倾向及社会信任、社会认知等。[7](P.34)由此可知,王俊秀的社会心态内容依然受"知情意行"影响。

(三)十报告提出的社会心态内容

十报告从"良好社会心态"角度,进一步界定了社会心态内容,即"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与积极向上".部分学者围绕十报告所提出的社会心态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邓朦以中国传统儒学阐释了"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强调理性平和是社会心态的根本。

王洪春从社会心态个体到全体的形成路径论述了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5] 总体来说,不同学科站在各自理论角度,都对社会心态所蕴含的稳定性内容(特别是国民性、社会价值等)给予了肯定。但是,关于社会心态的内容,各学科之间并未达成有效共识;对十提出的社会心态的内容,学界也重视不够,研究严重不足,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三、关于社会心态作用的研究

(一)哲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作用

哲学强调社会心态是一种社会意识。根据这一论断,学者们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心态的作用。

一是对社会存在的作用。李静从社会心态的抗变性角度,认为落后的社会心态对转型期社会有滞后影响;同时,基于社会心态的相对独立性,认为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正面与负面的双重作用;而社会心态的引导作用在于社会行为的选择受其引导。[8]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在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直接起着调节和指导作用。[1](P.56)

二是对社会意识的作用。基于社会心态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中的地位,程家明指出,社会心态具有中介过滤作用,因为社会存在的现象和本质要通过社会心态这一中介通道同化为社会意识,最终由这一部分社会意识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16]李静提出,社会心态将具有各种思想内容、目的的活动连接起来,构成整体社会活动,构建社会关系,起着社会组织和凝结作用。[8]

三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双重影响。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作为心智状态,不仅可以认识改造社会存在,也对社会意识产生能动作用,即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双方的发展与变迁都发挥作用。[16]

(二)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社会心态作用

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心态自身形成与传播过程中对人的心理进而行为所发挥的作用、社会心态内部的结构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是社会心态具有预测作用。学者们强调社会心态对社会稳定的意义。马广海认为,探讨社会心态的意义就在于其对社会行为的预测与控制。[6]丁水木认为,社会心态一旦到了临界点,就会迅速发挥预警作用。[3]

二是社会心态具有汇聚、从众、群体极化、群体参照和皮格马利翁效应。杨宜音从社会心态的传播过程概括了社会心态的作用,认为汇聚效应指的是拥有某一观点或态度的个体通过各种媒体不断汇聚共识,最终成为超越个体的集体力量;从众效应也称为"多数人效应",指个体的观点和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现象;群体极化是指群体决策时,往往比个体更容易走向极端;群体参照效应是指人们易选择与自身相同特质的人加以比照;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指预期会激发人们的潜力,从而达到期待的后果。[4](P.56-58)

三是社会心态具有推动、支配和控制作用。王俊秀将社会心态视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认为社会心态也是社会转型和变迁的推动者。同时,他将社会心态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强调社会心态各结构内容之间也发挥着支配和控制作用。[7](P.32)

四、关于影响社会心态主要因素的研究

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十分复杂,学界主要围绕社会心态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社会主体自身因素三方面展开。

(一)社会心态外部因素

1.经济因素。孙伟平认为,作为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心态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而发生变化。杜秀清认为,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是影响社会心态的深层次原因。[18]

2.社会因素。邵道生认为,社会剧烈变化是影响中国国民心态变化、发展的最为重要因素。[19]李有发则强调,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

3.社会组织结构因素。黄相怀认为,随着改革深化,基层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结构的一部分,其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是导致社会心态失衡的原因之一。[21]龙书芹通过实证分析,指出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导致了社会心态的不同。[22]

(二)社会心态内部因素

1.文化道德因素。刘东超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心态演变过程,指出中国文化变迁带来了社会心态的变迁。[23]邵道生强调转型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失衡和"榜样"力量的丧失,处于"无道德心态",导致社会心态的负面影响。[19]

2.核心价值观因素。夏学銮认为社会心态受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变化所左右。[24]王俊秀根据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核心价值观来自于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文化传统中被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信念,属于稳定的社会心态,深深地影响着社会心态的其它层次和行为。[7](P.32)

(三)社会主体自身因素

孙伟平认为,包括生理、知识经验、思维与行为方式等在内的社会主体自身因素,对社会心态起着制约作用。[17]孙德梅基于调查数据得出个体特征、家庭影响、社会网络以及个体对所处阶层和阶级的认识都对社会心态有重要影响。[25]

五、关于社会心态培育路径的研究

(一)从国家发展大局角度

1.加大发展力度。胡红生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引导调节社会心态的物质保障,也决定着社会心态发展的性质和水平。[1](P.293)杜秀清认为,要通过加快发展,在稳定中做大做强社会财富,并加以合理分配,为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打下良好基础。[18]

2.加强制度建设。温淑春提出,不断健全各项舆论制度,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26]王俊秀强调建立制度层面的社会信任机制,摆脱社会信任困境。[27]冯国芳提出,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预警机制、疏导教育机制。[28]

3.优化社会环境。王雅君认为要塑造执政党和政府的全新形象,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刘武俊则认为要为理性平和心态营造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30]李霓站在执政党角度,强调将社会心态建设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目标。[31]闻学良强调要优化媒体,认为必须始终把握媒体的政治方向,引导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32]

(二)从完善社会心态内容的角度

1.坚持的指导地位。叶国平提出,要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统领与整合复杂多元的社会心态[33]

2.重视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刘扬认为,要在继承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整合优化现代价值观念,构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发挥一元主导作用。赵静强调,发挥核心价值引领力,助推社会成员对国家和社会的核心价值的认同。[35]

3.注重文化道德建设。陈虹提出,用中国精神铸造良好品格,改变社会认知和疏导社会情绪,激发斗志,培育自尊自信的良好社会心态。[36]李霓认为,要做到用文化传播引领公众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30]马向真认为,正是因为道德价值建构与社会心态塑造之间的同向互动关系,道德价值的建构就必然随之带来良好社会心态。[37]

(三)从社会心态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

1.增强社会认同形成共识。沈建波强调,增强社会心态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38]刘艳萍认为,建构和谐社会心态是指在社会各阶层社会心理多样性的基础上积极培育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对社会共同理想的认同。[39]

2.加强调节疏导营造和谐氛围。杨玉娟提出,构建社会心态自身的调试机制,包括社会保障体系、援助体系、监管体系、分配体制和社会心态研究系统,加强调节,多元化多渠道地培育良好社会心态。[40]马广海则指出,应该充分重视对于社会心态的监测,同时还要注意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各种消极的社会心态进行及时的疏导。[41]

纵观社会心态研究现状,近年来学者们在社会心态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但仍缺少对理论研究应有的关注和缜密分析,多跳过概念直接加以分析,或综合考察现象以论述社会心态应用内容。社会心态成为约定俗成却内里不明的用语,理论研究滞后于应用研究,也阻碍了应用研究的深度。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社会心态研究要取得长足发展并对社会稳定发展切实发挥作用,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并不断深化。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也越来越需要从学理层面深入研究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影响下的社会心态,否则,始终不过是昙花一现。

第4篇: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无机化学 教学水平 提高途径 实践教学 文化渗透

在高职教育中,无机化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就业能力。因此,对高职无机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途径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加强引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在无机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对无机化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且在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无机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优势,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志。另外,要树立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认识,与学生一起参与无机化学的学习,进而让所有学生都投入到教学当中。

如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制作一个关于“从海水获得的化学物质”专题研究,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学习引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进行关于镁的提取及应用,并且让学生思考:海水是一种混合溶液,其中主要含有哪些离子?(Cl-Na+Mg2+Ca2+SO42-K+……)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和讨论。

其次,引出结合海水资源的特点,我们从海水中提取镁到底有没有实际意义?在提取过程中又可能会面临怎样的困难?如何实现Mg2+ 的富集和分离?(可以加入一种试剂使Mg2+ 沉淀)是不是直接往海水中加沉淀剂?(不是,因为海水中的Mg2+ 的浓度很小,直接加沉淀剂不利于Mg2+ 的沉淀,而且会增大沉淀剂的用量,我们可以先将海水浓缩,再加沉淀剂),在完成以上教学引导以后,让学生从综合角度考虑选用哪种试剂作沉淀剂好(Ca(OH)2)。

第三,让学生思考如何由贝壳制得氢氧化钙?从沉淀效果看,澄清石灰水比氢氧化钠效果差得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请设计由Mg(OH)2到Mg的可能途径。如何制得无水MgCl2?由MgCl2 到Mg究竟用还原法还是电解法好?

最后,由教师作总结:从海水中获得化学物质的方法。同时,在完成教学课题研究以后,让学生关于镁的应用进行了拓展研究,如镁的还原法等,工业上常使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镁等等,研究一下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缺少的;工业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冷却剂中冷却,等等,进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这样,在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当中来,提升教学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全面掌握课堂知识,有效地培养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

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无机教学中,一些化学知识和概念可能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厌学情绪,为此,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充实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更加生动,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出发,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保持一种高度愉快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而对教学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这一点尤为重要,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自信的学生,才想把事情做好,进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自然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如教师在研究关于原子的结构一类的课题时,就可以以下面的案例引入教学的主题:

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演示,从而让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做出相关的分析,进而进一步进行原因探索。

然后,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深入探讨和研究,如科学家是怎样定义原子结构的?决定物质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绘画并与同桌交流。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而且可以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验能力

在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课堂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学习兴趣,不能死扣教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基础,激发学生的热情凝固,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要重视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而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在进行实验研究前,一定要从理论上认识实验的原理,结合相关的常数,设计一个实验的流程图;二、在实验完成后,要仔细填写实验报告,特别是要进行讨论和小结,总结每次实验的有缺点,下次实验发扬优点避免缺点,进而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对无机化学的进一步研究。

如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腐蚀性等。为此,在进行无机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探究浓硫酸的特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指导:

首先,针对浓硫酸具有的脱水性与吸水性的研究,可以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是因为其脱水性导致的纸张炭化,而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吸水性,起到干燥剂的作用。

其次,针对硫酸吸水能力可能会受环境温度、湿度、气压、酸的用量、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三,研究浓硫酸能否使铁钝化的问题(钝化指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护层,使内层金属不再发生变化)。让学生自己选用的实验药品,并要求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写出实验报告。

通过这个实验方案的探究课题,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学生的个人能力。

四、加强与科学的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标就是应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化学、生活以及科学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近年来,水污染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尤其是我国的水污染已十分严重。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年排放污水量近60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7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污染严重。许多原本清澈的江河湖泊之水已被污染至不宜饮用。由于对水资源无节制索取、不合理开发,造成水土流失、湖泊萎缩、江河断流、水体污染、土地沙化、生态恶化,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课题研究进行教学。首先,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案例:一、日本水俣病:1953年水俣地区,海水受到甲基汞的污染,116人中毒,43人死亡。二、日本疯癫病:日本富山县神岗矿区开发一个铅锌矿,把含镉的废渣堆放在露天,镉随雨水被入地层和水体;通过这些案例来增加学生的责任感,进而有效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五、渗透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素养

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文化教学的渗透,来提高教学水平。在我国,大学生素质成为这个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90年代后,大学生人文素质问题越加凸现,而且一些许多学者还专门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最为根本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价值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进而积极投身于我国社会建设当中。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社科、管理类的书籍,尤其是运筹学,系统论,哲学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领会,结合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专业性的思考,学会知识的融会贯通,一方面开阔视野,另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个人修养。

如现代人们又提出了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产品向着友好环境的方向发展,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介绍一下我国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唐代的唐三彩陶器、元代的瓷器、商代的青铜器、东汉的酿酒、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唐代的蜡染,以及中国科技博览——中国古代科技馆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近代原子论和分子论的建立、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率的发现;现代的纳米技术、绿色化学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来让学生针对化学给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并且写出专题报告。

又比如教师可以用图片展示瑞典化学家和发明家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做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一种烈性炸药硝化甘油的引爆装置“雷管”,继而出现了炸药,火器技术发明迅速用于开矿,筑路,开凿隧道,为人们等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捷径。诺贝尔奖就是他拿出财产的一部分设立的,为褒奖“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通过这样的教学事例,让学生感悟化学与我们的关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入手感悟化学研究的目的,引导学生树立化学就在身边的观点,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探索的情感。

六、总结

总而言之,高职无机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从实际出发,将化学与学生有效的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形式,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渗透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而实现教学的目标,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燕,朱燕舞,翟林峰,杭国培,王华林.无机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 化工高等教育. 2010(03).

[2]李志伟,吴文胜.无机化学教学体会[J].广东化工. 2010(06).

[3] 李淑艳,时惠敏.无机化学教学中的职业生涯教育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6).

[4]詹孝鹏.高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研究[J].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9(04).

[5]王璐,张拦,关润伶.浅谈大学无机化学的教学技巧[J].科技信息. 2009(34).

第5篇: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

>> 中外合作大学的品牌建设:为何,何为与何作为 教师合作研究:为何与何为 大学何为?大学为何? 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管理与质量保障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为何?何为? “翻转课堂”:为何与何为 诗教为何与何为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环境中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 中非合作为何要升级? 浅议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外语课程建设与外语师资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特色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为何与何为 产教深度融合:为何与何为 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与启示 中外合作办学的定位、现实与展望 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与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8/16.。中外合作大学向学生收取的学费要比国内传统公立大学高很多,因此,并不是所有有教育需求的家庭都具备购买这一类教育服务的经济能力。据了解,当前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家长主要包括有这样几类人: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私营企业主;供职于外企、三资企业的各级、各类“白领”;中层公务员;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师及各类市场稀缺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国有大型企业及垄断行业的“老板”等。

中外合作大学需要推广特色服务或项目活动。一方面,中外合作大学需要积极推进专题传播活动的策划。当前,中外合作大学已经设立了“学校开放日”用来吸引社会群体的来校走访。然而,学校开放日的时间周期短暂,在强度上还难以有效推进学校品牌的影响力。为此,学校应该开发更多丰富的品牌推广专题活动,比如邀请家长来参加学校周年庆典活动、学校教育成果展、捐赠仪式、运动会等,旨在创设机会用来增进社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交流,传播中外合作大学良好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努力构建覆盖面广、层次丰富的传播体系,如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与手段,包括大众传媒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借助微博、微信等手段来凸显传播优势。

(三) 敦促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策划设计

加快与企业合作对于中外合作大学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就大学品牌建设的拓展而言,中外合作大学的品牌建设应该将合作机制延伸到重视品牌建设的企业界,因为企业在建设品牌方面具有宝贵的经验;就大学品牌建设的效能而言,与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将会有助于解决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经费问题,吸引民间资本对教育的投资是解决教育经费供需矛盾的主要办法[15]。

企业对中外合作大学进行教育投资的可能性分析。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外合作大学位居经济发达的江浙沪地区,这使得吸引企业投资办学具有现实可能性。很多人意识到教育本身也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潜在市场。其中,江浙沪三省市自21世纪初开始,非政府性教育投资经费就已高于政府性教育经费投入[16]。企业发展的需求、城市化的发展、充裕的民间资金是民间资本办学的主要动因[17]。需要指出的是,1998—2007年期间,我国教育经费的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这种带有较多“私益性质”的经费比例在不断上升,而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这种带有较多“公益性质”的经费比例在不断下降。可见,探寻双方共赢的路径是校企合作机制的主要方向。

推进校企合作机制的策划设计的具体方式。一方面,中外合作大学应尽快建立校企合作协调机构,敦促品牌建设沟通机制的形成。加拿大的简·奈特认为“沟通、联络与协调系统”是机构运行的重要组织策略[2\]41。因此,校企合作协调机构可基于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实际,定期组织校企间的品牌交流会,分享彼此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中外合作大学应尽快创建校企合作的网站平台,定期品牌信息报告。比如,中外合作大学可以在学校门户网上创建面向企业需求的品牌专栏,用来寻求权力和专业的支持。此外,中外合作大学还需要对企业进行跟踪调研,掌握企业的最新需求信息,用来确定合作方向。

参考文献

[1]白志根.品牌,你逃不出的围城\[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1.

[2]简·奈特.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刘东风,陈巧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杜新年.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建工作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1):2830.

[4]冯家贵,梁元星.大学品牌及其塑造策略\[J\].改革与战略,2006(6):5861.

[5]刘贵富.大学品牌创建与发展战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6(7):5758.

[6]时明德.大学品牌建设的基本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4344.

[7]余明阳.金融危机给中国品牌业带来的是回归[EB/OL].[20130216]..

[9]吴钊,路新平.高校品牌战略探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78.

[10]托马斯·福斯特.质量管理:集成的方法(第2版)\[M\].何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

[11]闫德明.CIS与学校品牌形象策划\[J\].人民教育,2003(23):911.

[12]李旭.学校品牌建设系统框架分析\[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12):8081.

[13]品牌建设[EB/OL].[20130216]..

[15]张英婕.教育需求供给分析及民办教育发展潜力——从教育经费的角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1924.

第6篇: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设计思维 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 卓越教师成长

近年来,国外创造性艺术教育思潮方兴未艾,国内陆续出版了如(美)荷伯豪斯的《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比利时)罗莎梅尔的《我来画》、(美)安柏利的《跟着安柏利大师学画画》、(日)安雅光野的《美丽的数学》系列绘本等,这些著作创意新奇、想象力丰富,可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优质资源。江苏师范大学历来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并致力于卓越人才的培养工作,2012年以来,以笔者主持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退耕还林”型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探索》的成果为基础,新开设一门艺术教育课程“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30课时,其中讲授8课时,讨论3课时,艺术实践19课时),该课程以设计思维的培养为关键点,尝试把艺术素养贯穿到卓越教师成长的高度进行探索。经过两年的实践,课程体系趋于成熟。

一、“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的

“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是江苏师范大学公共课程艺术素养模块的一门艺术课程,结合国内外儿童美术教育实践现状,围绕儿童创意美术进行相关的理论、技能与创造性表达的实践。通过学习和课题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儿童创意美术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形式语汇,正确把握儿童创意美术的研究方法及主要设计策略和设计手段,注重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更新,并选择既有一定研究价值,又有相当实践意义的专题展开深入学习,以提高眼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具体教学目的如下:

(一)培养更多关注学生自身基础的发展,给艺术教育和学生的成长持续提供清新的空气、肥沃的土壤,进而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卓越的教师。

(二)通过艺术的方式,提升未来教师的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论理论素养。

(三)通过独特的创意表达方式,提高未来教师的方法论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提高其教学设计、课题设计、教学有效实施、观课评价的能力,进而能够运用恰当的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

(四)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意美术引路课、示范课、观摩课,培养一批在生源地有影响的课改“种子”,进而推动学生生源地的教学改革。

(五)通过对儿童创意美术不同层面的掌握和理解,对学生进行独到的创作实践训练,以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艺术教育方式,培养多元的文化视角,提升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预期使学生能写出关于该课程的学习报告及教学改进方案,另一方面要创作出比较完整的美术作品。

二、“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依据和大纲内容选编原则

“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浓缩并提升了国内外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的相关理论、技法的精髓,融入与国际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体系接轨,与时展同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大纲内容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的要求,从提高未来教师整体素质的高度,提出儿童创意美术教育的目标要求,根据本课程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选编。

三、“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第一讲,《点》与儿童早期的优质艺术教育(6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该课程,着重让学生对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对卓越教师如何激发和评价儿童的艺术有所理解。

2.通过《点》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成人该怎样鼓励一个在艺术实践中只说“我不会”的儿童。

3.让学生理解具有创意的人的特性是什么?艺术如何增强了这些特性。

教学内容:

1.《点》的故事与动脑创作有趣的“点”(艺术实践)。

2.激发和评价儿童的艺术――由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引起。

第二讲,儿童早期艺术活动的特点(6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儿童各个发展阶段中艺术活动的特点有哪些?合适的激发艺术的计划是什么?怎样用儿童的兴趣去激发他们的表达和发展。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艺术的元素,并理解艺术家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它们。

教学内容:

1.“当我的青蛙跳上高高的荷叶”(艺术实践) 。

2.研讨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让画面更有趣。

第三讲,就地取材巧创造――如何激发和评价儿童的艺术(6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随意看・自由想・快乐画・轻松做”系列创作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种各样的激发策略。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指导儿童画画的艺术活动过程中,什么时间段做出鼓励性评论是最合适和有益的,并为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鼓励性的评语做一个列表。

教学内容:

“随意看・自由想・快乐画・轻松做”系列创作活动(艺术实践)

1.手形变变变,2.字母变变变,3.工具变变变,4.烟花大会与花开无声,5.科学实验巧创形。

第四讲,实践方法与合适、安全、多样的艺术材料体验(6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合适、安全、多样的艺术材料。

2.让学生探索合适、安全、多样的艺术材料的实践方法,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实践,并进一步理解运用平面和立体的材料工具进行多样和重复的体验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用多个创意方法创作可爱的小动物(艺术实践)

第五讲,卓越教师的推动作用与“退耕还林”式美术教育理念(6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教师的教研项目《“退耕还林”型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卓越教师的关键角色和推动作用。

2.通过优秀绘本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参与和培养孩子的艺术发展的重大责任,并对如何成长为卓越教师有所思考。

3.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让未来的卓越教师学会怎样把艺术的内容和快乐传递给学生,并把学生引向自由、创造性和自信的表达上来。

教学内容:

1.案例解读与创作:青铜铭文里的小精灵。

2.读绘本,玩创意――启发孩子的多元智能。

3.把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的绘本作家安雅光野《美丽的数学》系列绘本解读。

4.我国博物院印行《娃娃入宝山》系列绘本解读。

(二)实践环节类型:艺术创作实践

1.名称,艺术创造性表达的实践与合适、安全、多样的艺术材料体验。

2.主要内容与要求,动脑创作有趣的“点”、“当我的青蛙跳上高高的荷叶”、“随意看・自由想・快乐画・轻松做”系列创作活动、青铜铭文里的小精灵等。

(三)考核方法与要求

1.平时成绩与实践成绩,平时成绩占50%,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讨论、课程观察体验报告等;实践考试成绩占50%。

2.综合考核成绩的计算,由平时成绩和实践考试成绩组成,各占50%。平时成绩×50%+实践考试成绩×50%=100%。

四、“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的教学评价与反馈

自课程开设以来,共收到了百余份学习报告,笔者分别回复,以加强教学互动,并为改进教学听取合理化建议。从学生作品展览的效果和学习报告看,学习目标得以初步实现,大多数学生通过艺术的方式,突破了原有的思维范式,创意表达方式独特。如学校物电学院2013级某位学生提及,经过多天的学习,她由好奇到被吸引,再到喜欢,这番快意的体验,让她感觉犹如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仿佛就是一场思维狂舞的盛宴……正是教师别具一格的循循诱导,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充满了脑电波狂舞的刺激与快意。卓越教师班2011级学生提道,作为她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次公选课,通过教师生动活泼的讲解,懂得了如何尊重每个学生的灵感,呵护每一个幼小的心灵,通过新奇多样的创作尝试,了解到美无处不在,创意无处不有,亦通过电影、绘本等典型案例的展示,深切感受到为人师表的爱与责任感。

“儿童创意美术与卓越教师成长”共五讲,精选包括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美术语言、创意美术多样实践方法等内容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和艺术实践探索,借以提高学生对儿童创意美术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这一课程理论阐述清晰、作品素材典型鲜活、文化视野开阔、注重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授课过程注重探索和发掘艺术的人文精神,在授课形式上配备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的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讲授深入浅出,例证丰富。通过对儿童创意美术不同层面的掌握和理解,对学生进行独到的创作实践训练,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艺术教育方式,培养多元的文化视角,提升了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该课程的开设,为优质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探索。

(注:本文为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退耕还林”型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研究》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XJG201231)

参考文献:

[1]芭巴拉・荷伯豪斯.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第7篇: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行为决策与脑,社会互动,跨文化差异,消费与投资,幸福感。

分类号B849; C934; C912.6; G04; F202; F406.13

自由、宽容、进取(Free, Tolerant but Aggressive)――课题组文化

1 行为决策ABC

行为决策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判断与选择。该学科希望能在描述决策的过程中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决策。《组织行为和人类决策过程》(OBHDP)期刊前主编Naylor说[1]:“任何科学研究领域都有其历史意义上的基准。在‘决策与判断’领域,其基准便是Ward Edwards于1954年发表在《Psychological Bulletin》上的文章:The 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2]”。对行为决策进行研究,已有3位学者(Herbert Simon,1978年;Maurice Allais,1988年;Daniel Kahneman,2002年)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奖。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简报,1986)报告,“没有哪一项基础科学的研究目标能比‘了解人类是如何思维、解决问题、做出决定、并且如何改进我们解决问题和制定政策的能力’这一研究目标更有前景、更为重要。” **行为决策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采用了心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在过去50年里,行为决策在探索中迅速发展,对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组织理论以及其他应用领域(譬如医学和法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了解和改善人们的决策行为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2课题组的研究基础

行为决策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行为决策课题组又是心理研究所里最年轻的课题组之一。题头“自由、宽容、进取”这6字箴言,是首次招收“行为决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后拟建设的组织文化。展开来说,自由即要求课题组成员“Be free brain storming”;宽容乃要求“Be tolerant of opinions different from one's own”;进取则要求“Be academically aggressive”。与课题组相关的研究工作可追溯到1993年我在《行为决策期刊》(JBDM)发表的文章:“What is wrong with Allais' certainty effect?”。之后,主要工作是发展了一个适用于确定、不确定及风险状态下的行为抉择模型[3~7]。该模型认为决策者不是无限理性的,最终的决策只能在有限的维度上进行。该模型和随后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对风险状态下的决策行为提出了“齐当别”(Equate- to-differentiate theory: A coherent bi-choice model across certainty, uncertainty and risk)的抉择见解。如,对Allais确定效应的质疑[8~10];对Kahneman和Tversky决策加权函数的质疑[11,12];对Kahneman和Tversky违背不变性(invariance)原则的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的质疑[13~15];对转移性(transitivity)公理的质疑[16];对透明性能否在违反独立性原则中起作用的质疑[5,17];对抉择与投标之间偏爱颠倒的质疑[18];对期望法则是否适用于一次博弈还是多次博弈的质疑[19];对规避不确定(uncertainty aversion)的质疑[20];对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中的分离效应(Disjunction Effect)的质疑[21]。这些研究对两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Allais和Kahneman)的观点提出了直接或间接的质疑,并且引发了经济学和心理学学者对我的研究发表专文评论[22]和重复验证实验 [23]。

3课题组新近的主要发现

在课题组组成1周年之际,我们谨以课题组成员完成的7篇CSCD和9篇SSCI论文[24~39]祝贺我们的起步。这批论文当是我们实践“自由、宽容、进取”文化的写照。我们在行为决策及其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最新主要发现归结如下。

3.1期望法则不是指导风险决策的原则

许多决策学者都认为,人们在进行风险决策时会理性地对各选项进行计算(如:EV、EU、SEU、WU等),并在此基础上,挑选其中诸如EV=*xipi、WU=Sw(pi)u(xi)之类或者更复杂的最大期望值选项。但也有不少决策学者(包括本文作者)认为,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人们会利用更简洁、更实用的原则进行决策。今天,脑成像技术的出现让行为决策的心理机制不再是一个“黑箱”,有研究者开始试图探索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的大脑机制[40]。正如Glimcher等所言,真正理解“人类如何和为何做出选择”这一问题毫无疑问需要借助于神经经济学(Neuroeconomics)的研究[41]。神经经济学是应用神经科学技术来确定与经济决策相关的神经机制。这里的“经济”应该更广义地理解为(人类或其他动物)在评估选项时所做出的任何决策过程。

我们一直尝试从行为水平上揭示人们的风险决策过程,“齐当别”抉择模型认为左右风险决策的真正机制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某种形式的期望(expectation)值,而是某种形式上辨察选项之间是否存在优势性(dominance)关系。借助一个表征系统(最好和最坏可能结果维度)来描述涉及了风险状态的选项,该模型将人类的抉择行为描述为一种搜寻某一选项在主观上优越于另一选项的过程。即:甲选项在最好可能结果维度上优越于乙选项,而乙选项在最坏可能结果维度上优越于甲选项的情况下,为了利用“弱优势”(weak dominance)原则达成决策,人们必须在某一维度上将差别较小的两个可能结果人为地“齐同”掉,而在另一维度上将“辨别”差别较大的两个可能结果作为最终抉择的依据。

为检验其假设,我们借助亚洲疾病(Asian disease)问题、选择反转(Choice Reversals)问题以及偏爱反转(Preference Reversals)问题对齐当别模型进行了检验,并且将检验扩展到多次性博弈情境。

3.1.1亚洲疾病

亚洲疾病问题证明人类的行为违背了期望效用理论的不变性(invariance)原则。“齐当别”模型认为,风险行为或是在最好可能结果或是在最坏可能结果之间做选择,因此,框架是通过改变可能结果之间的知觉的差别来影响选择的。在Li和Xie于2006年发表的文章中,为了检验这种可能结果之间的知觉的差别是否会预测亚洲疾病问题的选择偏好,被试回答一个炭疽热问题(亚洲疾病问题的原始概率版本),一个SARS问题(亚洲疾病问题的模糊版本)和一个判断任务[32]。实验采用Baron和Kenny(1986)所推荐的三步骤中介变量效应分析法,检验框架与个体风险偏爱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变量效应。分析表明:判断结果所揭示的弱优势策略可以很好地解释亚洲疾病问题的选择结果。

3.1.2偏爱反转

偏爱反转(Preference Reversals)问题证明人类的行为或违背了期望效用理论的转移性(transitivity)原则,或违背了期望效用理论的独立性(independence)原则,或违背了过程不变性(procedure invariance)原则。Li借助一个“匹配”任务和一个“出价”任务,检验各配对的可能结果之间的知觉的差异是否能预测人们的偏爱选择[34]。总的结果支持“齐当别”模型的解释。其数据表明,所谓偏爱反转的异象(anomaly)并不是出自于人们偏爱的不一致,而是出自于我们对偏爱机制的不了解。

3.1.3选择反转

2005年,李纾对选择反转(Choice Reversals)的分析表明:在每次选择时,如果不认为最大的差异都是来自同一维度,就会导致选择反转[29]。实验设计了一个“匹配”任务,并借此检验,在3种决策状态下,判断两选项在各维度上的差异是否能预测人们的重复选择变异。总的测试-再测试结果支持“齐当别”选择方式的解释。其发现表明:重复选择之所以可能是一致的,并不是因为每次都认定被选中的选项具有最大值,而是因为每次选择都认定最大的差异来自某一固定的维度。

3.1.4多次性博弈与一次性博弈

Li的研究发现[19]:多次性博弈与一次性博弈所采用的机制是不同的。尽管在选择时将各选项的期望值 = *xipi呈现给数学系的大学生,学生被试在一次性博弈时并不按照期望值(Expected Value)理论作抉择,而是遵循“齐当别”抉择规则作抉择;在多次性博弈时简单的期望值理论足以预测被试的抉择,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理论则显得冗余。

另外,孙悦和李纾2005年对澳门人的风险知觉与赌博行为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正确认识期望值理论是一回事,实际参与赌博又是另外一回事[30]。适用于多次性博弈的期望值最大化原则,并不适用于一次性博弈。受益时偏爱追求风险(risk-seeking preferences for gains)的赌博行为,是因为在最坏可能结果维度上,下注者能够将差别较小的两个可能结果(“赌注”vs“一无所获”)人为地“齐同”掉。这种非主流的风险决策机制与赌场劝世文强调“to risk only what you can spare”有着殊途同归之旨趣。

3.2 集体主义文化成员比个人主义文化成员可能更容易(1)追求竞争;(2)过分自信;(3)追求风险;(4)欺骗

3.2.1 可能更追求竞争

Tversky和Shafir报告了囚犯困境博弈中的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决策现象:在得知对方选择竞争的条件下,3%的人选择了合作;得知对方合作的条件下,16%的人选择了合作;但在对方策略不明的条件下,选择合作的人却增加到37%[42]。他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分离效应’(disjunction effect)。Shafir和Tversky认为出现分离效应可能是因为,在不确定条件下推理困难,从而按照自己善良的愿望做出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合作决策[42]。

Li和Taplin则用齐当别抉择模型,从另一角度解释了一次性囚犯困境博弈中的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决策现象[21]。他们认为,囚犯困境博弈中的决策行为是权衡在“自己收益维度”上作选择还是在“他人收益维度”上作选择的过程。人们选择竞争是因为最终决策只在“自己收益维度”上进行;人们选择合作是因为最终决策只在“他人收益维度”上进行。以Shafir和Tversky实验中的囚犯困境博弈为例[42],在知道对方采取了合作或竞争策略,所面临的都只是简单的冲突(竞争选项在“自己收益维度”上更好;合作选项在“他人收益维度”上更好),选竞争均会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利益(竞争选项 > 合作选项),因此人们多会将“他人收益维度”上的差异‘齐同’掉,只在自我收益维度上进行选择(选择利己的竞争选项)。在对方策略不明时,在“他人收益维度”上,竞争选项和合作选项之间的排序关系保持不变(所有的合作选项 > 竞争选项);在“自己收益维度”上,选竞争或选合作所带来的可能结果的排序变得模糊(不是所有的竞争选项 > 合作选项),其差异便容易会被‘齐同’掉,从而使部分被试改在在“他人收益维度”上作选择(选择利他的合作选项)。Li和Taplin设计了7种囚犯困境博弈的变式,并在3种条件下对此进行检验:(1)被试已知对手采取了竞争策略;(2)被试已知对手采取了合作策略;(3)被试不知对手采取了何种策略[21]。结果表明,齐当别模型能更好地对违背“确定事件原则”决策行为做出了解释。该实验所作的尝试亦为进一步探索其它分离条件下推理困难现象提供了新的途径。

2005年,Chen和Li报告,在没有“文化的制度观点”(institutional view of culture)所描述的相互监视和制裁系统的情境,中国人比澳大利亚人更加不合作;在异国他乡,中国人与同胞合作多与非同胞合作少;而澳大利亚人则平等地与同胞或非同胞进行合作[38]。Chen和Li的发现与“文化的制度观点”很合拍。“文化的制度观点”认为,某些集体主义行为不是因为成员们具有本质趋向(intrinsic tendency),而是因为团体内部存在正式或非正式的相互监视和制裁系统[43]。一旦撤除这样的系统(sanction systems),如团体由完全的陌生人所组成,人们的行为也就不再被他人的关注所限制,集体主义成员便变得更加自我中心。

3.2.2 可能更追求风险/更过分自信

新近的跨文化系列研究表明:中国人比美国人更追求风险;面对常识和概率判断问题,中国人比美国人更过分自信;中美双方对对方的追求风险的判断均与事实相左[44,45]。李纾的研究也支持华人更冒险的发现[8]。另外,Li和Fang报告了关于预测美国人、中国内地人、中国香港人、中国台湾人和新加坡华裔在估计Y2K(千年虫)问题是否引起空难时的自信心程度的实验[46]。结果表明,预测冒险的排序与预测过分自信的排序是相同的。然而,以往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关“过分自信”和“更加冒险”的文化差异的证据多是混合的。如,Li有关个人决策与集体主义家庭决策的对比研究[47],以及李纾和房永青有关家庭核心价值的研究均没有找到支持“软垫效应”(cushion effect)的证据[48]。Li和Fang还发现:社会关系网不但可在纯损益的风险抉择里看成是“软垫”;也可在纯获益的风险抉择里看成是“负担”[46]。现有的研究尚不足以为了解文化取向的过分自信和更加冒险行为提供令人信服的预测和解释模型 [27]。

Lee等人认为在“论点采纳模型”(argument recruitment model)中,过分自信的文化差异至少可部分地归因于教育传统的不同,因为它影响了论点采纳的习惯[49]。根据论点采纳模型,“直接指导”(direct instruction)的教育方式比建构式(constructivist)教育方式在常识问题上更加过分自信。为了证实Lee等人的观点,Li,Chen和Yu比较了福建省闽籍大学生和新加坡华裔大学生的过分自信水平[35]。其结果证实我们的假设:福建省闽籍大学生比新加坡华裔大学生更加过分自信。考虑到这两地样本在“文化”上非常匹配(华裔新加坡人大多是福建省的移民),两地所观察到的过分自信水平差异更有可能单独地归因于两地教育传统的差异。

3.2.3 可能更欺骗

欺骗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的行为。不仅人类会欺骗,许多动物也会欺骗。欺骗的生态学在人类进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50]。2001年,Triandis等人在模拟国际商业谈判的情境中,调查了文化,人格与欺骗之间的关系[51]。结果发现,集体主义文化比个人主义文化更加腐败。随后,Li,Triandis和Yu的研究表明,虽然新加坡在国家层面上是非常廉洁的(即,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分数低),但在个体层面上,垂直集体主义(Vertical Collectivism)变量还是能解释新加坡被试的欺骗变异[36]。

3.3 跨文化决策与判断

3.3.1背景音乐对双文化个体的激活效应

双文化个体是指接受了两种文化熏陶并将其内化的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口流动的加快,双文化个体越来越多。人们想知道,双文化个体是如何从两种不兼容的文化之中做出二择一反应。

Li研究了双文化个体在不同的背景音乐(中国名曲《梁祝》和美国名曲《我心依旧》)下,对两种文化产品(茶或咖啡)的选择,以及对具有两种文化含义照片(成龙/Jackie Chan;李玟/Coco Lee;猫王/Elvis Presley;长城/Great Wall;牛车水/Chinatown;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裕华园/Chinese Garden;万金油/Tiger Balm)的自由命名[37]。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浪漫音乐背景下,双文化个体会在不同的文化框架之间产生显著性地转换,即,《梁祝》能引发更多人以中式命名以及选喝茶的行为;《我心依旧》能引发更多人以西式命名以及选喝咖啡的行为。该研究认为,背景音乐可在被支配文化里激活更多与其文化相关的反应。

3.3.2 高情境文化的个体对性骚扰的理解

高情境(high-context)的文化(如汉语)注重内化或含蓄的信息;低情境(low-context)的文化(如英语)强调明确的信息[52]。Li和Lee-Wong研究了在不同的语言和种族文化背景下,人们是否会对性骚扰产生不同的理解[39]。研究发现:不同的族群对性骚扰线索的判断存在着差异;不同的族群对同一的英语短语的解释不同;英语本是低情境的语言,但使用者是高情境(high-context)文化的人群时,英语则成了高情境的语言,这使得人们对理解性骚扰受害者的言语反应变得更加复杂。

3.3.3 集体主义文化个体的隐私测量

人与人间的物理距离是表达隐私需求和保护自我相关信息泄漏的方式之一[53]。以集体主义为主流文化的亚洲国家,其成员的隐私需求有可能不清晰。为揭示集体主义国家成员隐私需求的水平,我们测量了2类自动机器(如,有个人隐私的自动取款机(ATM)vs 无个人隐私的车站自动售票机(TVM))排队者之间的距离[31]。我们假设,如果机器使用者没有隐私感,这2类机器排队者间的距离应是一样的;反之,这2类机器排队者间的距离之差,便显现出隐私感。2类机器排队者间的距离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集体主义国家成员也有相当的隐私意识。结果还表明,使用者希望的距离要大于后面的人实际留出的距离。这说明,人们虽然对自己的隐私有充分的认识,但对他人的隐私需求却照顾不足。

4结语与未来展望

行为决策研究的使命是促进对人类决策行为的理解,从而改善人类的决策行为。课题组已开展和将要开展的研究包括5个子研究:行为决策与脑、社会互动与决策、决策的文化差异、消费与投资的行为决策、效用最大化与幸福感。各子研究的具体研究内容及进展如下:

行为决策与脑:利用fMRI等技术,探索决策时人们脑神经的活动,尝试从生理水平上揭示人们的决策过程,并解答决策领域的百年公案:指导人们进行风险决策的原则究竟是不是期望法则?

社会互动与决策:从个人以及团体的角度,探讨互动情况下(e.g., prisoner dilemma),人们如何选择互动策略(i.e. 竞争、合作、回避)以及影响人们选择的因素。具体将探讨以下问题:(1)少数人团体(minority:如少数民族)与多数人团体(majority)在选择互动策略时的差异。(2)对对方或对方团体成员认知的可能性与准确性对策略选择的影响。(3)不确定情况下人们策略选择的倾向及原因。

决策的文化差异: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当今社会中国人的决策倾向和行为特征。探究中国人比欧美人可能更容易(1)过分自信,(2)追求风险,(3)追求竞争的原因,从而了解文化因素(如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等)和社会因素(如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是如何影响中国人的风险行为以及决策的自信程度的。

消费与投资的行为决策:探讨目前处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人在选择消费或投资对象时的倾向与特点。并验证理性经济理论和理性风险决策理论中的一些公理及基本假设,如:独立性原则(Savage’s (1954) sure-thing principle)“fungibility”(可互换)原则[54];验证“齐当别”抉择模型对决策后悔的见解。

效用最大化与幸福感:探索“效用最大化决策”与“幸福的最大化”的可能关系。将幸福感/后悔感作为评判“效用最大化决策”指标,检验应用(或习得应用)最大化决策原则的合理性。

希望我们课题组在“自由、宽容、进取”的气氛里继往开来,并在2周年纪念来临时再结硕果。亦希望对行为决策真感兴趣且会享受研究乐趣的同志不断加入到我们的研究队伍中来。让我们加倍努力,力争使本课题组走在行为决策研究领域的最前沿。

参考文献

[1] Naylor J. Editor’s prefa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4, 60: 301

[2] Edwards W. The 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54, 51: 380~417

[3] Li S. A behavioral choice model when computational ability matters. Applied Intelligence, 2004, 20: 147~163

[4] Li S. Equate-to-differentiate approach: An application in binary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 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04, 12(3): 269~294

[5] Li S. Violations of conjoint independence in binary choices: The equate-to-differentiate interpret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3, 148: 65~79

[6] Li S. Equate-to-differentiate: The role of shared and unique features in the judgment proces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1, 53: 109~118

[7] Li S. Extended research on dominance violations in similarity judgments: The equate-to-differentiate interpretation. Korean Journal of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2001, 11: 13~38

[8] 李纾.艾勒悖论(Allais Paradox)另释.心理学报,2001,33(2): 176~181

[9] Li S. What is wrong with Allais' certainty effect?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1993, 6: 271~281

[10] Li S. An alternative way of seeing the Allais-type violations of the sure-thing principle. Humanomics, 2004, 20(1&2): 17~31

[11] Li S. Is there a decision weight p?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995, 27: 453~463

[12] Li S. What is the price for utilizing deductive reasoning? A reply to generalized expectation maximizer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996, 29(2): 355~358

[13] Li S, Adams A S. Is there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 behind fram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5, 62: 216~219

[14] Li S. Can the conditions governing the framing effect be determined?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998, 19: 135~155

[15] 李纾,房永青,张迅捷. 再探框架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报,2000,32(2):229~234

[16] Li S. An additional violation of transitivity and independence between alternative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996, 17: 645~650

[17] Li S. What is the role of transparency in cancell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4, 60: 353~366

[18] Li S. Is there a problem with preference reversals?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4, 74: 675~679

[19] Li S. The role of expected value illustrated in decision-making under risk: single-play vs multiple-play.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2003, 6(2): 113~124

[20] 李纾. 不确定状态下决择:为什么说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台湾)应用心理学报,2000, 8: 19~29

[21] Li S, Taplin J E. Examining whether there is a disjunction effect in Prisoner’s Dilemma Games.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2, 44(1): 25~46

[22] Carlin P S. Can the maximization principle be discarded? A com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996, 29: 351~353

[23] Bonini N, Tentori K, Rumiati R. Contingent application of the cancellation editing operation: The role of semantic relatedness between risky outcomes.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004, 17: 139~152

[24] 高利苹,李纾,时勘. 从对框架效应的分析看风险决策的神经基础. 心理科学进展,2006,待印

[25] 刘长江,李纾. 神经经济学:迈向脑科学的决策科学.心理科学,2006,待印

[26] 刘长江,郝芳,李纾.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与效能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待印

[27] 于窈,李纾. “过分自信”的研究及其跨文化差异. 心理科学进展,2006, 14(3): 468~474

[28] 李纾,许洁虹,梁哲,施维,李岩梅. 1988、2002和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及心理学界对Savage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的研究.管理评论,2005, 17(11): 10~18

[29] 李纾. 确定、不确定及风险状态下选择反转:“齐当别”选择方式的解释. 心理学报,2005, 37: 427~433

[30] 孙悦, 李纾. 澳门人的风险知觉与赌博行为. 心理学报,2005, 37: 260~267

[31] Li S, Li Y M. How Far is Far Enough? A measure of information privacy in terms of interpersonal distanc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in press

[32] Li S, Xie X. A new look at the “Asian disease” problem: A choice between the best possible outcomes or between the worst possible outcomes? Thinking and Reasoning, 2006, 12(2): 129~143

[33] Li S. Action/inaction and regret: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losenes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in press

[34] Li S. Preference reversal: A new look at an old problem. Psychological Record, in press

[35] Li S, Chen W W, Yu Y. The reason for Asian overconfidence.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press

[36] Li S, Triandis H C, Yu Y. Cultural Orientation and Corruption. Ethics & Behavior, 2006, 16(3):

[37] Li S. Romantic music activates minds rooted in a particular culture.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2005, 12(7): 31~37

[38] Chen X P, Li S.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n cooperative decision making in mixed-motive business context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dividualis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5, 36(6): 622~636

[39] Li S, Lee-Wong S M. A study on Singaporeans’ perception of sexual harassment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5, 35(4): 699~717

[40] Trepel C, Fox C R, Poldrack R A. Prospect theory on the brain? Toward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decision under risk.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2005, 23: 34~50

[41] Glimcher P W, Dorris M C, Bayer H M. Physiological utility theory and the neuroeconomics of choice.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2005, 52: 213~256

[42] Tversky A, Shafir E. The disjunction effect in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2, 3: 305~309

[43] Yamagishi T. Cross-societal experimentation on trust: A comparis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In: E Ostrom, J Walker (Eds.), Trust and Reciprocit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New York, 2003. 352~370

[44] Weber E U, Hsee C K, Sokolowska J. What folklore tells about risk and risk taking?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of American, German and Chinese proverbs, Organisational Behaviou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8, 2: 170~186

[45] Yates J F, Lee J W, Bush J G. General knowledge overconfidence: Cross-national variations, response style, and “realit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7, 70: 87~94

[46] Li S, Fang Y. Respondents in Asian cultures (e.g., Chinese) are more risk-seeking and more overconfident than respondents in other cultures (e.g., in United States) but the reciprocal predictions are in total opposition: How and why?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 2004, 4(2): 263~292

[47] Li S. Decision-making of the collectivist family in risk-seeking and overconfidence. In: Kashima Y, Endo Y, Kashima E, Leung C, McClure J. (Eds.), Progress in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Seoul, Korea: Kyoyook- kwahak-sa, 2004. Volume 4, 263~288

[48] 李纾,房永青.《新加坡21》对双语青年学生的决策影响.(香港)青年研究学报,2002, 5(2): 162~171

[49] Lee J W, Yates J F, Shinotsuka H, et al.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n overconfidence. As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5, 1: 63~68

[50] Stefano G B, Fricchione G L. The biology of deception: Emotion and morphine. Medical Hypotheses, 1995, 44: 49~52

[51] Triandis H C, Carnevale P, Gelfand M, et al. Culture, personality and deception: A multilevel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2001, 1: 73~90

[52] Hall E T. Beyond Culture. 1977, Garden City, NY: Anchor Press

[53] Altman I. A conceptual analysi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ur, 1976, 8:7~29

[54] Li S. Do money-earning time and money-exchanging route matter?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2002, 19(9): 777~782

One Year of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Behavioral Decision-Making

Li Shu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is the study of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It hopes to describe these processes in ways that will eventually help people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Nowadays, the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ement of decision behavior continues to be an important area of research. In this invited paper, the Team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at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ts research areas and its orientation were debriefed. The most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team members since 2005 we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The team’s mission was recognized as to foster an understanding of those elements of human behavior, both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emotional) that influence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ll social and economic contexts and settings.

第8篇: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自尊;内隐自尊;身体锻炼

中图分类号:G804.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5-0620-03 心理科学关于自尊的研究历史悠长,结果众多。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直成为心 理学中比较流行的研究课题,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对人类的认知、动机、情感和行为具有独特 的作用和贡献。1990年夏在挪威的奥斯陆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自尊大会,创建了自尊国际协会 ,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它的会员国,进一步推动了自尊的研究。本文综合分析研究自尊及其 与运动参与有关的文献,试图澄清自尊及其与运动参与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一些有 待研究的问题。

1自尊的研究

1.1自尊的概念 在现代汉语辞海中,自尊的含义是“对自己尊重,在交往中不降低自己的人格,不受他人的 侮辱和歧视”[1]。在心理学界,张静对西方心理学家提出的自尊的定义进行了综 述[2]:最 早给自尊下定义的心理学家是W.James。他在给自尊下定义时用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即:自 尊=成功/抱负。换句话说,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其实际成就与潜在能力的比值; Coopersmith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己做出的并通常持有的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 态度,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Marsh认 为:自尊是一个知觉到的现实自我的特征和自我评价标准之间的比较结果;Rosenberg认为 自尊反映了知觉到的个体的现实自我状态和理想或期望的自我状态之间的差异;Branden认 为,自尊(感)指的是人们在应对生活基本挑战时的自信体验和坚信自己拥有幸福生活权力 的意志,由自我效能和自爱两部分组成;Steffenhafen认为自尊指个体对自我的知觉的总和 ,其中包括他的自我概念(心理的)、自我意象(身体的)和社会概念(文化的)。

我国心理学者对自尊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对自尊的界定也存在差异。朱智 贤认为:“自尊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3];荆其诚:“自 尊是个人 自我感觉的一种方式,一种胜任愉快值得受人敬重的自我概念”[4];顾明远指出 ,“自尊 是指个体以自我意象和对自身社会价值的理解为基础,对个人的值得尊重程度或其重要性所 作的评价”[5];林崇德认为“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 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6]。

不难看出,上述各位学者对自尊概念还缺乏普遍的认同,但这些概念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 自尊中包含有评价的成分。Brown认为概念不一致的部分原因在于自尊概念的使用存在三种 方式[7]。有时自尊指整体的情绪感受(整体的自尊);有时自尊指人们在各个具 体的方面评价自己的方式(具体的自尊);有时自尊还指瞬间的自我价值感(状态自尊)。

1.2自尊的测量自尊的测量主要采取自陈报告的方式,目前 常用的量表有[8]:1) 自尊量表(Rosenberg, 1965);2) Piers-Harris儿童自 我概念量表(Piers, Harris, 1969);3) 得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Helmreich, & Stapp,1974);4) 自尊调查量表 投稿日期:2005-12-31作者简介:李晓东(1976-),男,湖南新化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 (Coopersmith, 1975);5) 身体自尊量表(Franzi, & Shields, 1984);6)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Roid, & Fitts, 1988)。

自我报告法测量自尊的使用非常广泛,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构想效度和预测效度。但也不是没 有问题。比如,鲍迈斯特、泰斯和赫顿认为,采用自我报告法测量自尊可能受到自我展示( self-presentation)的影响[7]。人们可能会歪曲他们的反应,以在他人心目中创 造一个特 定的印象,而不是按照内心真正如何评定自己来回答。从这个角度出发,高自尊得分代表了 过份自信的、人间的特点,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很想以积极的方式展示自己;而低自尊得分则 反映了谦虚的人际风格,他们不愿意以非常积极的方式展示自己。

防御过程也会影响自尊的自我报告测量[7]。在自尊的自我报告测量中得高分的人 可能会防 御性的报告比实际更好的自我感觉,并以此欺骗自己。同样,社会期待也可能使被试不根据 自己的实际想法做答,影响自尊的自我报告测量。

Greenwald和Banaji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心理适应的方法来克服自我报告测量的 潜在不足[9]。这些间接的、内隐的测量自尊的方法(如反应潜伏期,认知阈限等 )会比自 我报告法更隐蔽,人们可能并没有感到这是在测量他们的自尊。从而从某一程度上真正反应 自尊的水平。

1.3自尊影响因素的新发现 以往对自尊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父母教养方式、学校、社会文化等方面,20世纪90年 代以来 ,对影响因素的探讨更加全面深入。除了分析以上影响因素外,学者们也对社会支持、意象 活动等因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哈特等人对自尊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发现,知觉到的来自重要 他人的支持与自尊之间的相关在0.50~0.65之间,高、中、低的社会支持水平相对应于高、 中、低的自尊水平。我国学者彭欣等人研究发现自尊与社会支持中的利用度有显著正相关[10]。从这两项研究中可以看出:要探讨心理现象的内在本质,需要把宏观的概念不 断细 化, 挖掘深层次的内在关系。自尊与社会的支持存在相关关系,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彭欣等人进 一步研究自尊与社会支持中的利用度的关系[0]。由此得到启发,我们可以进一步 探讨提供 社会支持与接受社会支持会对自尊产生不同的影响吗?人们对社会支持的重视程度是否会影 响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此外,年龄、性别等因素是否也同样影响它们的关系?

孙时进对意象活动与自尊水平关系进行了一项研究,请被试把自己想象为一个苹果,结果表 明:被试的苹果意象大小与被试自尊水平呈显著相关,总体来说,苹果意象大的被试,其自 尊水平高于苹果意象小的被试[21]。尽管目前还难以确定苹果意象和自尊的因果联 系,但至 少可以在实验中考察这样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训练改变苹果意象或其他实体意象的大小, 从而影响自尊水平。

2自尊与体育运动

2.1身体锻炼与自尊 目前,关于身体锻炼与自尊的关系没有一致的结论,有些研究确认了身体锻炼对自尊提高的 促进作用,但是,也有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研究结果[12]。

2.1.1身体锻炼作为预测变量的作用 何颖和徐明的调查结果显示:小运动量组的男、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显著低于大运动量 组的男、女大学生[13]。何颖和季浏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锻炼组被试身体自尊水平 随着抑郁 水平的降低而升高,且变化规律相似,这一结果验证了身体自尊是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 水平的心理中介变量[14]。

田录梅,张向葵和于海峰以267名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为被试,对其身体自尊和整体自 尊进行测量,其结果是:1) 运动员大学生的身体自尊与整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运动 员;2) 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运动员组、非运动员组,男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 于女大学生;3) 总体上,男大学生的整体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其中,运动员组 男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而非运动员中整体自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4) 运 动员男大学生在“身体强壮”和“身体状况”方面明显比非运动员男大学生更自尊、自信 ,尤其是在“身体强壮”方面;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女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及其各维度上都不存 在显著差异;5) 随着身体自尊水平的提高,整体自尊水平也相应提高[15]。

综上所述,运动量的大小、运动参与频率对身体自尊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经常参加身体锻炼 的人具有更高的身体自尊水平;大运动量的身体锻炼更有利于身体自尊水平的提高,这些研 究结果确认了身体锻炼作为预测变量的作用。

2.1.2自尊作为预测变量的作用 大多数研究都是从运动对身体自尊的影响这个角度入手,谢琴和吴佑年却把身体自尊作为预 测变量,研究结果显示:身体自我价值感和知觉运动能力可以预测女生体育锻炼的参与。但 身体自我价值感在内的各分量都不能预测男生的体育锻炼参与[16]。

2.1.3身体锻炼与自尊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相关 142名美国市郊不同学校的学生参加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自尊水平和运动参与的质量、范 围没有显著相关[17]。Tiggemann和Williamson的研究也表明,年轻女性当中锻炼 数量和身体满意度和自尊之间没有显著相关[18]。

一项6~8年纪霍瓦纳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和自尊关系的研究表明,自尊和校外身体活动或身 高、体重之间没有显著联系,组间没有显著差异[19]。

2.1.4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研究身体锻炼与自尊的结果不统一。张立敏和张力为认为:“究其 原因可能与研究设计和研究人员有关”[12]。笔者认为:身体锻炼与自尊的关系 更多地受第 三变量的影响。在探讨身体锻炼与自尊关系的同时,关注第三变量,探究其内在机制。在清 楚了第三变量的作用机制后,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有可能得到阐明。

2.2身体锻炼提高自尊水平的机制 Fox和Corbin针对大学生的研究中表明,身体领域内的自我知觉可以划分为运动能力、身体 吸引、身体力量和身体状况4个亚级领域。Sonstroen和Morgan在多维等级自尊理论和实践的 基础上建立了锻炼和身体自尊、自尊的模型。该模型揭示了身体锻炼改善身体自尊和自尊的 作用机制。该模型认为,一个人的整体自尊是由一些亚级领域(如身体领域、认知领域、社 会领域)内的自我概念构成,而每一个亚级领域又可划分为更具体的,也就是处于模型最低 水平的具体领域。随着处于低水平的具体领域的自尊水平的变化,处于高水平的整体自尊也 随之变化。也就是说,要改善整体自尊水平,必须先采用某种干预手段改善处于具体领域的 自尊[20]。

身体自尊是指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作为整 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身体自尊包括两个等级:主领域一般的身体自我价值感和次领域更 为具体的有关身体各方面的满意感,或称为自我效能,它包括:运动技能、身体吸引力、身 体力量以及身体状况。身体锻炼通过对运动技能、身体吸引力、身体力量以及身体状况的影 响,达到改善身体自尊的目的。

3问题与展望

第9篇:关于文化自信的实践报告范文

这正是坐在现场的Stylesight创始人Franklin Bober想在中国要找的那种典型客户。Bober对《第一财经周刊》称,这是他今年第六次来中国。

“一个好的公司或者设计师首先应该觉得自己是有创意的,有自信的,因为他知道自己了解这个世界的市场和趋势。而在Stylesight上,你坐在福建的办公室里就可以看到整个世界。”Bober说。

Bober将Stylesight定义为一个激发和实践创意的线上平台。在Stylesight网站上,可以根据时装的风格、面料、功能、设计元素、品牌名称、城市等多种方式搜索超过900多万张图片,还有来自190个国家的75万家供货商信息。有用的图片和信息点击一下就可以保存在Stylesight工作空间的文件夹中。

每个月网站平均还会350份关于时装秀、会展、零售、供应商、生活方式等等的趋势分析报告和预测报告,比如就在几个星期前,网站了2014年秋冬季的414种颜色预测。

在历经了9年的发展后,现在Stylesight全球有3000个企业客户,它们是各种各样的公司,它可以服务Prada、Niki、Zara这些定位完全不同的时装品牌的设计师,也可以服务JC Penny、丝芙兰等不同类别的零售商买手。

Bober称,自2009年以来,Stylesight每年的收入以40%的速度增长,去年总收入超过了3000万美元,客户的平均订阅席位是15个。

Stylesight的收入来自网站的订阅收费。一个账号只能在一台电脑上使用,如果一个公司有多个设计师需要使用Stylesight,就需要购买多个席位。Stylesight一年首个席位订阅价是9000美元,第二个以上的席位每年收费700美元。

“创新是去发现人们还不知道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是Bober最喜欢的一句话,它在很大程度上描述了Bober对Stylesight核心商业价值的期待。他的目标是要Stylesight成为一个设计师寻找创意灵感的调研基 地。

这是Bober第三次创业。年轻时Bober曾是个嬉皮风格的设计师,创立过以自己名字为名的品牌。后来担任过Polo Ralph Lauren和Arthur Richards的销售总监,1980年代末他成立了CMT(Cut Make Trim)工作室,帮助当年刚开始转型的零售品牌实现设计和生产自有品牌。2000年Bober以一个令自己非常满意的价格把CMT公司卖了,提早退休去农场过了三年曾经梦想的生活。然而,就在他对这种闲适逐渐感到厌倦的同时,他的大部分资产在科技泡沫中蒸发了。

2003年Bober再次回到纽约,决定用积累多年的服装设计和制造业的知识再从头开始。“我始终很热衷于技术,一直想如何能将网络和设计结合在一起。”Bober说。他最初的想法是做一个图片索引。

为了确保市场需求符合自己的想象,将近50岁的Bober用了一年时间做市场调研,在巴黎、米兰、洛杉矶和纽约分别找了一个兼职摄影师,将他们拍摄的图片按照上衣、裤子、牛仔、鞋子、复古等等分类,总共有25到30个类别,然后到展会上推销这些图册。这个分类的方式其实也是Bober脑海中的索引架构。

Stylesight在2004年9月上线。像大多数公司的销售人员一样,Bober和他的同事们拿着电话单一家家打过去、登门拜访,向他们介绍这个新产品。半年后,Bober惊讶地发现有的客户们开始把Stylesight当专家,会主动打电话咨询流行趋势,甚至还会把自己的设计想法说出来询问意见。Bober感到沾沾自喜的同时也看到了在这个市场的新机会。

Bober从一开始都很清楚Stylesight要做的是B2B的生意,要提供的是一个有用的解决问题的工具。“有用”是B2B生意中的关键词。而在Stylesight成立的同一年,谷歌和百度也都先后推出图片搜索功能。一方面,Bober更确信了自己走在对的方向上,另一方面,Stylesight如果仅作为一个图片搜索网站,它的作用会变得越来越小。于是Bober决定将客户咨询变成一个新服 务。

随后,Bober在Stylesight成立了专门的时尚专家咨询办公室,为订阅网站的客户提供附加的咨询服务。2007年Stylesight进一步把这个咨询服务变成了网站内容的一部分,开始关于零售市场和时尚趋势的研究报告。

但Bober渐渐意识到要做好这些内容,Stylesight需要更大的人力、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这些凭他一个人无法做到。当时,Stylesight只是一个不到20个全职员工的小型公司。

一年后,Fidelity Venture投入的1600万美元的风投资金为Stylesight带来了迅速成长。过去四年Stylesight的团队扩大了十几倍,在纽约之外的洛杉矶、伦敦、巴黎、圣保罗、香港、墨尔本都开设了办公室,在全球聘请了40个全职通讯员和超过300个不定期的兼职提供网站图片和咨询,40-50个编辑做趋势分析和预测报告,还有15个翻译负责6种语言的网站翻译工作,15个程序员,100多个销售和客服人员。2010年Fidelity又追加了1000万美元的投资。

Stylesight提供的分析和预测是让Bober很自豪的产品,因为时尚设计师的工作某种程度上就是通过分析去预测未来人们会喜欢什么。“无论是颜色、风格、布料,或者也许是任何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总是有一座桥梁。比如有研究表明经济不好的时候饰品会更畅销,而且消费者更倾向于喜欢明亮的颜色。”Bober 说。

在他看来,只要去研究这些变化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们带来了什么影响,再分析现状和人们对未来的憧憬,然后把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预测,而最先做出预测的就被称为创新。

而这个过程往往不是出自艺术家般的创作灵感,而更多是来自繁复的市场调研。在过去,只有最有实力的设计师才有机会去到世界旅行,参观展览,和跨界设计师、商人和艺术家们交流,最终很可能发现了别人还未尝试过的剪裁、颜色、布料和款式。而大多数所谓的设计师不过只是在模仿周边店铺的产品。

现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虽然人们可以看到时尚杂志、博客。Bober相信,技术能做到的应该更多,他希望Stylesight可以改变这个困局,让每一个设计师都可以成为一个真正有创意的人。

Stylesight在纽约的编辑们每天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通讯员发送的近1万张图片,这些编辑中有许多曾经也都是设计师。当他们发现一张来自东京街拍照片的时尚女孩和一张斯德哥尔摩的女孩有着相似的衣着或行为,编辑们就会去分析这个趋势产生的原因,也许会和最近的某场时装秀联系在一起,也许是一部电影,或是一场新的文化运动。

“设计师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去做这些分析。他们可以通过我们去完成这些枯燥的左脑工作,让右脑更好地创作。”Bober对《第一财经周刊》 说。

除了信息之外,网站也花了很大的投入在实践上。Stylesight的线上工作空间里还提供一些可使用的工具,比如矢量格式的平面素描模板、印花和图案,设计师可以随意拼贴;还有完整的Pantone、CSI与NCS色彩图库,设计师可以创建调色盘。用户可以将手机拍摄的照片随时上传到空间中,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将文件夹中的工作分享给另一个Stylesight用户。

Bober觉得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扩大用户规模。“找到现有的3000个客户就像在大海里钓鱼,这个市场太大了。但是要说服一万个、十万个客户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Bober说。

虽然Bober总是会兴奋地介绍像Prada这样的大牌客户,但作为一个依靠订阅收入的线上平台,他知道这些大公司并不是自己的终极客户目标,他更需要的是像制造蕾丝的福建公司这样的大众市场。

为了拓展中国市场,Stylesight去年年底选择让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成为中国内地的独家运营伙伴,负责内地所有的销售、市场和服务。在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的协助下,Stylesight刚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可以通过网络为客户提供CNCSColor(中国应用色彩体系)时尚色卡的公司,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Stylesight在中国的客户超过了350家,其中也有李宁和美特斯邦威。

今年8月Stylesight的执行团队中加入了3名负责市场和销售的高管。Bober称自己现在的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走往世界各地的会展和论坛活动中亲自做销售工作。在他看来,Stylesight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去说服这些公司和设计师们改变自己之前的工作方式。

“大多数公司里的设计师就是买一些时尚杂志看看,而我们却要他们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是先到电脑上去接触到来自整个世界的海量的信息。Stylesight其实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新的思维、新的设计文化。”Bober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Bober现在还不确定那个福建的蕾丝工厂是否会成为Stylesight的客户,但另一家浙江的服装厂去年订阅了一年后因为设计师很少使用今年没有续订。改变对于人来说总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我们常常遇到有公司和设计师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改变,也有设计师感到威胁感,或者觉得无法适应新的工作方式,”Bober说,“但我们作为一个公司,永远不能把责任推卸给客户,只能自己去解决。”

现在Stylesight的网站增加了24小时Live Chat功能,对网站的使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客服人员。除此之外,销售人员还会监视用户的使用量,看到使用量小的会主动打电话去询问情况。续订量每年都在上升,去年网站的续订阅率达到了88%。

除了寻找合作伙伴来拓展业务之外,Bober希望Stylesight在服务内容上也有更多的创新。今年上半年Stylesight推出了iPhone应用Style Traveler,订阅用户可以免费在这个应用上看到Stylesight编辑们不断推荐的世界各大时尚都市的时尚地点,有商店、酒店、餐厅、博物馆等等,可以根据城市搜索,或者卫星定位查看附近的推荐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