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范文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

第1篇: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范文

笔者针对不同类型的文言文,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种“文”“言”并行,以“文”带“言”的情况来构建文言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故事切入,激发兴趣

教学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可选择从故事内容入手,唤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教学设计利用文句中存在的字词障碍,作为深入故事情节的切入口。通过“文”“言”并行,让学生在趣味的教学中牢固掌握文言字词的基本含义以及用法。如教学《晏子使楚》,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他是怎么做的,又说些什么?晏子又是如何应对的?事情结果又是如何?这些问题,串联了故事情节的始终,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在故事情节驱动下是能够寻找到相应文句的。迎合学生对故事内容细节的期待,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语句中重要文言词汇,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的“习辞”,“王视晏子”中的“视”,“齐人固善盗乎”中“固”,“得无楚之水士使民善盗耶”中“得无……耶”等,通过这些字词,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了人物形象,同时也完成了“新课标”要求掌握的文言字词的任务,可谓一举多得。

二.画面切入,赏析品味

教学写景散文类文言文,可采取从画面入手的方式,让学生熟悉画面,描绘画面,把文言字词教学穿插其中。学生在由浅入深的赏析品味过程中实现对字词的理解与积累。如教学郦道元的《三峡》,指导朗读后,可播放展示三峡美景的ppt,让学生感知三峡的美在于山和水。然后在自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中三峡山水的景色,再由同学互评、修正,这一过程教师引领学生关注句中关键词语的意思,根据这些字词的含义再完善图景。如学生选择“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明确了字词“湍”急流的水、“潭”深水、“清”清波的意思。如果仅仅描述成“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映出了倒影”,就有失生动,结合“湍”等词的含义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丰富语句中所展示的画面内容:到了春天,江水上涨,水流湍急,激荡回旋,震撼心魄;到了冬天,江水透明洁净如一汪深水,水面如镜,微风拂过,细纹环绕,倒映着两岸的山色。在这样以“文”带“言”的训练中,学生既准确理解了文言字词,加深对景物特征的了解,又有助于对写景散文的整体感知,为揣摩作者写法打下基础。

三.朗读切入,吟诵领悟

论述类文言文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常常结构严谨,情思精微,学生对其内容、思想的把握要难于前两类文言文。教学中,可采用朗读建构课堂的方式,在朗读中翻译,在朗读中感悟。如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读文导入”的方式引入教学,教师在古典配乐的背景下朗诵,为教学烘托一种气氛。然后再以对答式朗读开启课文教学。让学生在老师出示的问题中摘读原文语句。可这样提问:古人认为决定战争胜负有哪三种因素?学生答:天时、地利、人和。追问: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战争中孰轻孰重?用原文回答。生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追问,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回答,教师强调文言词语“不如”的含义“比不上”。教师顺势继续追问:天时为何比不上地利?找出文中具体解说的语句,从而引出对“三里之城”这一段的释意,完成重要词汇的积累。……就这样问题层层相扣,步步深入,师生在朗读中译文,在对话中生疑、释疑、解疑。学生既了解了课文大意,又同步完成了“言”的积累,学习兴趣浓厚。接着我再以品味式朗读推进教学,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从用词、修辞、句式、表意、含情、蕴理等角度品一品,说一说,悟一悟,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本课教学中,有学生选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一句品读,并陈述喜欢的理由:这句话含有哲理,它揭示战争中君主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学生能透过表面悟出文句的内在,是很不简单的。

第2篇: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从旅游景点翻译目的出发探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归纳景点名称的特点和功能,提出“忠实、通顺和美”的翻译标准,以及为达到这一标准在景观名称翻译中所实践的模糊对等的翻译原则,最后考察景观名称翻译中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旅游文化观 景点名称 标准 模糊对等 策略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点的翻译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浩如烟海的旅游景点汉译中,最先跃入西方游客眼帘的就是景点名称的汉译英。旅游景点的英译名犹如人名,好的译文可以瞬间抓住游客眼球,打动游客心理,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由于译者的水平参差不齐,中西方语言文化及审美的差异的存在,译文质量良莠不齐。旅游景点名称的误译、乱译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景点翻译的整体质量,妨碍了旅游文化的传播,破坏了西方游客的审美感受,他们想通过旅游了解异域文化的目的也受到了影响。本文拟从旅游翻译的文化观着手,阐述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和模糊对等原则。

旅游翻译的文化观

旅游与文化。高速发达的现代交通与通讯、日趋繁荣的现代商品经济,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旅游已经不仅仅是“游”,“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构成了现代旅游的主要内涵。因此,旅游不仅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崔进,2001)。从古至今,许许多多文人墨客都曾游历名山大川,创作出许多名篇佳作,从中可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瑰丽,中华文化的灿烂和艺术家的情怀。旅游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人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现代人喜欢旅游,不仅是他们想摆脱高度社会化的生活和紧张的工作环境,还因为他们想通过旅游了解更多的华夏文明和异域文化。旅游景点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文化的标记,都与某一历史掌故、神话传说、民间风俗有关,让游客们在旅游中身临其境地触摸历史、感受文化。有的景观还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军事情况,如兵马俑、焚书坑、赵武灵王丛台、万里长城、武侯祠、十三陵、故宫等;有的景观有深厚的宗教文化背景,如文殊院、乌尤寺、三清宫、长春观、归云寺、白马寺、龙门石窟、云岗石窟等;有的景观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有关,如白龙洞、虎跑泉、舍身崖、洗象池等;有的景观留下了文人墨客的足迹,镌刻着他们的诗联、字画,如东坡载酒处、唤鱼池、文赤壁、杜甫草堂、吟诗楼、岳阳楼等;有些景观承载的文化信息并不是单一的,如“乌尤寺”既是佛教文化景观,又与民间传说有关。所以说,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景观游览可以丰富游客的文化知识,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

旅游翻译的文化观。旅游景观深厚的文化内涵对翻译的启示是:翻译离不开文化语境,这也是翻译文化观的一个体现。翻译的文化观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了90年代文化成了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以苏珊•巴思内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强调,翻译的本质是“文化翻译”;正如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A.Nida)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诚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语言就不存在,而翻译涉及两种语言,这两种语言必然受到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影响。奈达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信仰和习俗的全部”,而信仰又是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的,语言又是记载习俗的重要工具。从前面的景点名称可以看到,许多景点名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反映。

旅游翻译的审美观。旅游翻译的审美观体现了翻译的文化观,因为审美情趣和意识形态沉淀于一个民族的心理深层,从而形成最高层次的具有最强烈的文化色彩的认知语境。许多景点名称具有美学特征,承载着朦胧的美的意境,可以唤起游客美好的联想或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因为语言文化不同,汉语景观名称中的模糊语在英译时要正确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考虑汉语模糊语所创造的形象、喻义和修辞色彩,还要尽可能体现译语的民族特色、地域色彩、接受心理和表达习惯,这样才能达到最深层的文化交流(包惠南,2003)。

模糊对等的翻译原则

首先,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不仅是双语交际,它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语言不是翻译的主要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译者的增删变动,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下文化制约的结果(方梦之,2004)。持有翻译文化观的林语堂先生,在翻译理论上提出“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即“翻译的各种策略以服务于文化传播的目的为前提,兼顾目标语的语言形式和目标语读者认知语境”(陈福康,2000)。景观名称中存在大量的语言模糊现象,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景观英译名应最大限度再现原名的文化内容,同时考虑西方读者的接受能力。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有:“照道家的返自然和宇宙之能生存全恃“阴阳”二气交融的说法,露水实在是天地在夜间和融后的精灵。”(With Taoist insistence upon return to nature, and with its conception that the universe is kept alive by the interplay of “the male and female forces”,the dew actually stands for 'jice of heaven and earth' when the “two principles” are unified at night.)林语堂没有将中国道教术语“阴阳”译为“yin”和“ yang”,而是译为“male and famale forces”和“two principles”(神),因为音译的“yin”和“yang”对于一般的西方读者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林语堂的译文照顾了西方读者的认知语境,且 “principles”是基督教中的神,便于译语读者理解。归化可以迁就译文读者,但却改变了原文中的中国宗教文化色彩,但从林语堂对译文的处理方式中可以看到“忠实、通顺和美”原则的实际运用,即在“忠实”和“审美(心理)”之间求得平衡。

其次,面对汉语景点名称中大量的模糊语言,译者在理解原文和表达时采用模糊思维方式即联想。译者通过联想,即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抓住原文中那些具体、鲜明和生动可感的形象展开语义联想产生联想意义,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模糊词语的适用范围,即从有限的、简洁的、令人遐想的语言中产生出一个无限的、丰富而复杂的世界(黎千驹,2006)。此外,不同的译者可能由于职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社会经历、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语境里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

最后,译者通过模糊思维之后来表达实现翻译的最终目的――传播中华文化。译者把自己从原文中所理解的内容用译语写出来,在表达过程中译者需要经常想着读者,考虑如何用他们能够接受的语言传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理解正确不意味着表达正确,在表达上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刘在良,1999)。对这些技巧的综合运用,也是表达语言模糊性的一种体现。译者在表达过程中展开联想,有些联想不一定提供现成的译法,但可以引起其它联想,间接有助于理解和表达,或可激发想象和思考(方梦之,2004)。

奈达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功能对等原则,即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跟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大体相等。为达到动态对等,译者要从各种译法中挑选最接近原文效果的译法。然而,译文是否能达到动态对等是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的,如上所说的原文本身的可读性、不同译者对原文不同的理解与表达策略以及译文读者不同的认知环境。所以说,动态对等不可能百分百做到,只能是接近对等或模糊对等。

模糊对等原则的运用

景点通常分为自然景观景点和人文景观景点,两类景点均由专名和通名组成。专名是景点名称中标识某一特定景观的独特名称,它通常用表示方位、动植物、颜色、物产、建筑物、地貌、宗教术语、或以人名、事物形状命名,如清西陵、清东陵、紫竹林、皇帝陵、三峡、娲皇宫、杜甫草堂等;通名则是标识景观类别的名称,如标识自然景观的江、河、湖、海洋、岛、港、湾、山、岭、峰、峡、坝、林等,标识人文景观的亭、阁、楼、宫、殿、廊、庙、塔、府、陵等。对景点名称翻译常用的策略是音译、直译、意译、音译加意译,音译加注释等,本文仅就其中的直译、意译和音译进行分析,探讨这三种翻译策略对“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及模糊对等原则的体现。

音译或音译专名、意译通名。音译是在英汉两种语言存在语义空白,翻译不可能直接从形式或语义入手时采取的方法,如:Emeishan, Daduhe,Qingchengshan,Baoguosi.或Emei Mountain,Qingcheng Mountain 和Baoguo Monastry.这些译名对西方游客来说,文化信息含量太少,无法满足他们文化旅游的需要,但音译可以保持原名中原汁原味的中国发音,增加西方游客的新奇感。采用音译的专名多是人名或已失去原来的文化内涵的地名,如郑成功纪念馆(Zhengchenggong Museum)、杜甫草堂(Dufu Thatched Cottage)、薛涛井(Xuetao Well)、海师堂(Haishi Hall)、燕尾山(Yanwei Hill)、鼓浪石(Gulang Stone)、九日山(Jiuri Hill)、南山寺(Nanshan Temple)、泰山(Taishan Mountain)、岷江(Minjiang River)等。采用音译或音译专名、意译通名的翻译策略,是“忠实”原则的体现,原景点名的方位标识作用体现在译文里,人名翻译名从主人。由于文化差异,“杜甫草堂”在西方读者认知中产生的语言模糊乃至意境模糊,翻译时采用模糊对等,音译为“Dufu”;燕尾山、鼓浪石、九日山就中国读者而言是模糊语言,不会有人认为某地真有九日,也没有人关心燕尾山是否因山似燕尾而得名,故音译体现了“模糊对模糊”的翻译原则。泰山(Taishan Mountain)、岷江(Minjiang River)的原名中的专名同时音译和意译,读起来上口,体现了翻译“通顺”的原则。

直译。直译可以保留原名简短的语言形式,同时保留原名的深刻的内涵,如桃花溪(Peach Blossoms Stream)、白云山(White Cloud Hill)、迎客松(Greeting Pine)、慈光阁(the Mercy Light Temple)、紫竹林(Purple Bamboo Grove)、黑龙潭水库(Black Dragon Pond Reservoir)等。采用直译策略可以保留原文朦胧的、美的意境,可以激发译文读者的想象力,不同背景的读者产生的联想不尽相同,但直译却可以达到再现原名的审美效果,尊重译文读者的审美感受的目的,是翻译“美”的原则的体现,也体现了模糊对等原则。

意译。意译可以保留原名的文化内涵但不遵守原名的语言形式,如天坛(the Altar to the Gods of the Soil and Grain)、养心殿(Hall of Mental Cultivation)、颐和园(Summer Palace)、金銮殿(Throne Hall)、瑶池(Lake of Immortals)、锦绣谷(Valley of Splendor)、万年寺(Longlife Temple)等。意译的结果是精确对模糊,原名语言是模糊的,译文精确。意译多是由原名的非本义词引起,如峨眉山一个重要的景点“万年寺”,是古代的一个官员为母亲做寿,希望母亲长生不老而修建的寺庙,“万年”是比喻,同样,“金銮”也是比喻,译名明确了原名的文化信息,体现了翻译“忠实的原则”。

总之,景点名称翻译的模糊对等原则使景点名称翻译的操控更具灵活性,可以充分体现“忠实、通顺和美”标准。这一原则的运用为实现旅游翻译目的即传播华夏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模糊对等原则也考虑到译文接受者的审美和认知以及译者的主观因素。

参考文献:

1.Channell, J. Vague Language. Oxford:OUP.1994

2.Zadeh,L.A. Fuzzy Se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Cognitive and Decision Processes. New York: Accademic Press, 1965

3.包惠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外文出版社,2003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崔进.旅游文化纵谈.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6.黎千驹.模糊修辞学导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7.余富斌.模糊语言与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

8.林语堂. 越裔汉译.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3篇: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范文

文言实词是高考语文卷中的一道必考题,其考查形式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即提供四个选项,选出释义不正确的一项。

综观近几年来的文言文实词考查,发现绝大多数文言实词,都是我们在课本中反复学习过的,且大多数文言实词,要么属于活用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要么属于通假字、偏义复词等。命题者大多会在这几类文言实词范围内,设计考查题。我们分清了类别,作答起来就容易多了。下面,我们以高考真题为例,来进行一番分析、讲解。

【分类释义】

一、活用词语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初高中文言课文均有接触,且都进行过分类讲解。如名词、动词、数词、形容词的活用,主要是指这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们都有可能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活用。高考命题者最喜欢命制一些词类活用题来检测我们。如:

例1.(2013年山东卷第9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之可茹 茹:吃

B.皆竞秀献状 秀:开花

C.被鹤氅衣 被:通“披”,穿着

D. 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 狎:接近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个活用词“秀”。我们先看原句子:“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东西北三面的山峰,都竞相以形争秀,让人喜爱玩赏忘记疲倦”的意思。“秀”字原本是个形容词,在此句中,它活用了。它不是活用为动词“开花”,而是活用为名词“秀丽”了。我们再根据“竞秀”结构,也可以推出“秀”是名词的结论,因为“竞”是谓语动词,“秀”则是宾语名词。

【课文链接】“秀”字在课文中多次接触过。如:

①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天下奇秀。(沈括《梦溪笔谈》)

⑤秀出半天。(徐霞客《游黄山记》)

⑥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

⑦传一乡秀才观之。(王安石《伤仲永》)

⑧峭拔秀丽。(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方法指津】判断一个词语是否活用,怎样活用,不能孤立地判断,不能凭空猜测,一定要把这个词代入原文、原句中去,在整体意思上进行判断,这样才有把握,才能判断得准确。

二、多义词

一词多义的现象,不论是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很常见的。由于一词多义,这就增加了掌握的难度。也正是因为比较难把握,灵活多变,所以,多义词也自然就大受命题者青睐,命题者设置多义词的考查题,也就不足为奇了。如:

例2.(2013年全国卷Ⅰ第4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参考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个“登”字。我们仍然看原句“登景泰二年进士”。“景泰二年”是年号,不要翻译,可以照抄;“进士”是称谓,也不要翻译,也可以照录。因此,此句只要翻译一个“登”字即可。原句的意思是“景泰二年考中进士”。可见,“登”是“考中”之意。“登”字是个多义词,它有“上(登上)、升(升任、升职)、进献、增加、成熟、丰收、登记、记载、考中、选拔、超过、上路”等等多个义项。到底解释为何种意思,一定要视具体句子而定,不可臆断、猜测。

【课文链接】“登”字在课文中学过不少,如:

①登斯楼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孔雀东南飞》)

③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孟子・滕文公》)

④登博学弘词科。(欧阳修《新唐书》)

⑤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曹雪芹《红楼梦》)

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⑦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⑧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上》)

……

【方法指津】一个多义词,首先要知晓它大概有哪些义项,这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该夯实基础,积累训练。概知多义词义项后,再根据具体句子,去进行推敲、判断、选择,也可用排除法,一个一个排除,选出那个恰当的义项。如上题中的“登”字,解释为“升职”不通,无“升职进士”一说,只有“考中进士”才通顺。

三、古今异义词

在古代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这些词就是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主要有四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发生变化。此外,古代汉语多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多以双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却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虽然不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如“无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在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我们不能以今义去解古义,一定斟酌再三。如:

例3.(2013年浙江卷第16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 堪:胜任

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诬:诬蔑

C.则数更法以御之 御:防备

D.南城之政平 平:安定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一个古今异义词“诬”。在现代汉语中,“诬”一般解释为“诬蔑”;而在古代汉语中,“诬”则往往是“欺骗”之意。这是一道典型的以今义解古义的错题,是典型的混淆古今义题。推敲一个词的古义,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就是成语求证法。因为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义词。如“惑世诬民”这个成语中的“诬”,就是古义“欺骗”之意。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仍然保留着古义“热水”之意,等等。

【课文链接】“诬”字在课文中虽然不是很多,但仍可了解一二,如:

①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佞誉诬谀。(柳宗元《柳河东集》)

③诬守纳己赇。(高启《书博鸡者事》)

④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清・魏源)

……

【方法指津】一个文言实词,凡是按照今义解释的,就一定要仔细推敲一下,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多想想。一般情况下,按照今义去解释文言实词,我们基本上就可以肯定它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命题者常常以此来迷惑人,我们一定要小心,不中命题者的圈套。而推敲文言实词古义时,又可以采用成语求证法进行。

四、通假字

在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通假字。所谓通假字,简单说就是,拿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如拿“蚤”来代替“早”,拿“女”来代替“汝”等等。由于通假字,在辨识当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尽管我们学习过、积累过不少的通假字,但还是不容易辨识。正因如此,命题者也就常常在此点上命题。如:

例4.(2011年重庆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

【参考答案】B

【解析】此题测试了一个通假字“趣”。“趣”字是中学文言文里重点学习过的一个通假字,如果平时认真学习了,真正掌握了,过关了,那么,再考到它,也就起码不会畏惧了。“趣”字确实比较难判断,因为它有三种通假现象:通“取”、通“促”、通“趋”。到底是通取舍的“取”,通催促的“促”,还是通趋势的“趋”呢?这必须看原句的意思,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判断。看原句“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发现句子中有“驰”、“告”等字样,说明很紧急地公告,因此,当取通“促”,即“催促、督促”之意。

此外,上面所举的例1、例2,即山东卷的C项(被――披)和全国卷Ⅰ中的C项(振――赈),均涉及到了通假字,只是作为正确项出现的,不是直接考查,而是一种间接考查。

【课文链接】“趣”字的倩影亦频频见于课文,如:

①复使一人趣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③趣执之,无使得遁。(《明史・海瑞传》)

④趣赵兵亟入关。(司马迁《陈涉世家》)

⑤园日涉以成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⑥趣舍不同。(《庄子・齐物论》)

⑦以博其趣。(柳宗元《柳河东集》)

⑧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曹雪芹《红楼梦》)

……

【方法指津】如何判断出一个字是不是通假字呢?靠两方面经验:一是平时大量的积累,平时积累了哪些通假字,通哪个本字,都要心中有数,考时就可以进行推敲、推导;二是翻译全句意思,看看整体上解释通不通,如果不通,就假定其为通假字,再进行一番琢磨。

【模拟演练】

范文正重农抑商

庆历①中,议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范文正②以为不可: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贾之利耳,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今国用未减,岁入不可阙,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余,当先宽赋役;然后及商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其议遂寝。

【注释】①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41―1048年)。②范文正:范仲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弛茶盐之禁 弛:延缓。

B.范文正以为不可 以为:认为。

C.但分减商贾之利耳 但:只。

D.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 害:损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国用未减 减:减少。

B.岁入不可阙 阙:过失。

C.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 商贾:商人。

D.须取之于农 农:农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弛茶盐之禁 禁:禁令。

B.茶盐商税之入 入:征收。

C.当先宽赋役 宽:宽广。

D.国用有余 余:盈余。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孰若取之于商贾 孰若:不如。

B.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 莫若:不如。

C.弛禁非所当先也 先:首先。

D.其议遂寝 寝:卧室、寝室。

【参考答案】

1.A (弛:解除、免除。此题考查了一个多义词。)

2.B (阙:通“缺”,缺少。此题考查了一个通假字。)

3.C (宽:宽减、放宽。此题考查了一个活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4.D (寝:停止、平息。此题考查了一个古今异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