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商业健康险;医疗保障体系;医院管理
1国际经验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商业健康险是一个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原因,不同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存在巨大差异。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以商业健康险为绝对支柱,其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都以私营体系为主导;与之相反,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则以政府基本医保为绝对支柱,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都以公立体系为主导。笔者曾在2016年赴德国进行专题考察时发现,在医疗和医保领域,如果说美国和中国目前的制度体系是私立和公立的两个典型代表,那么德国则是两者的平衡,或许对于中国医疗、医保的发展更具有借鉴意义。
1.1德国医疗保障体系概览
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口8230万,2015年GDP为3.36万亿美元,GDP增速1.4%。德国是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六的市场,2014年总保费收入达2546.44亿美元,占世界总份额的5.33%。2014年,德国保险市场保费规模1870亿欧元,其中健康险保费360亿欧元,占比约19%。德国实行社会强制性医疗保险(SHI)和商业医疗保险(PHI)相结合的双轨制度。政府针对所有工作人群(除去公务员体系和自由职业者以外)都有法定的健康保险缴纳义务,从公司工资中固定扣除,由参保人及其雇主联合承担。法定缴纳义务仅与收入水平挂钩,与承保风险无关。缴纳费率也会根据支出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偿标准是在州一级由各个自主利益集团(例如医师协会)通过复杂的社会协商来决定。所有就业公民以及其他(如领取养老金)月收入低于4350欧元的居民和他们的家属都被免费覆盖入SHI;政府公务员保险则由政府税收支付。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开始实行法定的长期护理险体系,要求除特定人群以外的所有工作人群都缴纳长期护理险。与此同时,政府也规定超过一定收入的人群有权选择纯市场化的商业健康险和商业护理险,为自己获取更高的保障。在德国,对有较高收入的年轻人来说PHI更具有吸引力,因为PHI保险可以以低廉的保费换取更广泛的保险服务,比如PHI内可以涵盖使受保人员使用更好的设施或者涵盖一些牙科护理的附加费用。因此很多德国人选择用SHI覆盖一些常规的或主要的健康保险,然后根据自身需求使用PHI加以补充。在政府的合理引导下,德国的商业健康险市场获得了稳步的发展,业务规模占总体保险市场的20%左右。德国商业性健康保险产品主要包括商业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护理保险三大类。
1.1.1商业医疗保险
2014年,商业医疗保险保费收入257.75亿欧元,占健康保险总保费收入的70.96%,覆盖人群约883.44万人。商业医疗保险是作为法定医疗保险并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安排。在德国总体人口中,法定医疗保险覆盖人口89%,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率为11%。覆盖人群主要是收入超过一定标准的高收入人士、自由职业者等人群。商业医疗保险涵盖了住院和门诊的检查费、诊断费、治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康复费、住院津贴、海外治疗和急救、牙科和眼科治疗,甚至健康体检和验光配镜等。保障范围和水平不得低于法定医疗保险,但参保客户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如可自行选择医院、提供牙科保障等。
1.1.2补充医疗保险
2014年,补充医疗保险保费收入77.66亿欧元,占健康保险总保费收入的21.38%,覆盖人群约2434.24万人。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改革减少国家和雇主责任,增加个人责任,个人参加法定医疗保险之后的负担主要包括:购买处方药费用、住院治疗时日支付费用、康复治疗日支付费用、医疗辅助设备费用、牙科费用等。因此,德国约26%的人既参加法定医疗保险,又投保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主要是为法定医疗保险参保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既有终生保障的产品,也有短期保障的产品,能提供单间病床、镶牙、选择性治疗方法、心理疾病的治疗等。从险种来看,可分为门诊补贴、非急需医院服务补贴、牙科补贴、按日疾病补偿金等。
1.1.3商业护理保险
2014年,商业护理保险保费收入20.13亿欧元,占健康保险总保费收入的5.54%,覆盖人群约947.27万人。德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并遵循“护理保险遵从医疗保险”原则。医疗保险和法定护理保险的覆盖面超过总人口的90%,所有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人必须同时购买商业护理保险。另外,约76万人在法定护理保险的基础上又购买补充护理保险。商业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和水平不得低于法定护理保险,还包含支付更高比例或全部的私人护理费用、更高的家庭护理费用、更高的住院费用等保障。
1.2德国医疗保险管理主体及运作机制
在德国,政府的法定保险体系由不同的法定医疗保险基金负责运作和管理,全国有上百支类似基金。这些法定医疗保险基金相对独立运营,同时国家层面建立一定的统筹体系。政府作为监管者并不直接负责基金的运作,其作用体现在框架设计、合同关系设计和指导建立联合管理体系。联邦联合委员会(JointFederalCommittee)是最高的决策机构,该机构成员不仅包括各个层级的医疗保险基金,还包括医院、医生、药房等医疗服务的提供方。通过建立联合自制的体系,该委员会负责建立临床指南,对新的治疗技术进行审批以及确定不同治疗项目的收费标准。通过联合自制的制度设计和各保险基金的相对独立市场化运作,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医疗赔付成本,更有助于提升医疗基金的管理和运作效率。同时,这些基础体系的建设也为商业健康险体系的运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商业健康保险领域,德国《保险监督法》规定,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和健康保险必须分业经营。专业健康险公司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经营健康保险。除去大型保险集团下的商业健康险公司,多数商业健康险公司独立运作。即使隶属于大型保险集团,商业健康险公司也完全独立运作。在德国,健康保险公司包括两种法律形式:股份制保险公司和互助制保险公司。德国有50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其中股份制31家,互助制19家;前五大德国商业健康险公司占有超过50%市场份额。商业健康保险与法定医疗保险按照法律规定各有自己的领地,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补充,但实际上,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客观存在,主要在于法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范围有个交叉地带,根据法律规定,高收入雇员可以选择加入商业健康保险,也可以选择法定医疗保险,因此,高收入雇员成了两者共同争取的目标。因此,法定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者也建立了相对市场化的体系,以吸引客户。例如德国BIG是一家法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他们也非常重视客户体验,强调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为特定人群提供优质服务来提升吸引力并实现更优的财务表现,在探索数字化潜力方面也付出了积极的努力。
1.3德国医疗服务体系
在医疗服务的供给端,德国医疗服务体系目前是以公立医疗机构和私立医疗机构并存的格局。2014年,德国医院数量接近2000家,其中公立医院和慈善机制运营的医院数量占比接近65%,私立医院的占比约为35%;从床位数来看,私立医院占比为18%左右。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中,私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都显著提升,1992年,私立医院的数量占比仅有15%,而在2014年已经上升至35%;与此相对应,公立医院的数量在这20年间大幅缩减。从医保基金的用途来看,在政府医保基金中,35%用于公立医院,医生和牙医分别占比为17%和7%,药品占比为17%,其余用于其他医疗服务机构(例如急救中心等)。德国目前有三大私立医疗集团,分别是:Fresenius、Asklepios和Sana。其中Fresenius从2005年开始进入医院业务领域,先后通过若干收购成为德国目前最大的私立医疗服务集团。2015年收入约为56亿欧元。商业性医疗保险是私立医疗服务机构的主要支付来源。在德国,即使是公立医院,也可以建立专门的业务体系,为商业健康险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这种制度设计确保优质医疗服务的供给与商业健康险业务构成了完整的闭环,使得商业健康险体系得以运转。
1.4德国医疗保障体系借鉴意义
从德国医疗体系来看,目前无论是在支付端还是在服务端都形成了较为均衡的格局:支付端以政府医保体系为主导,以商业保险为有机补充;服务端以公立医疗机构(包括慈善机制运行)为主导,以私立医疗机构为有机补充。同时,无论是政府医保基金和商业医保基金,还是公立医疗体系和私立医疗体系之间,不仅有机补充,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这也促进了两个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了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机运行,也催生了商业健康保险产业和私立医疗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
2中国商业健康保险行业发展前景
2.1我国医疗保障及服务体系现状
与德国等发达市场的体系相比,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呈现出以下三个典型特征:第一,绝对公立主导的格局。从医疗保障体系来看,政府医保基金占据了总体医疗费用总支出的绝对主导,商业性健康保险占总体医疗费用总支出的比例不足2%;从医疗服务体系来看,公立医院占据绝对主导,私立医疗机构无论是数量和床位数占比都保持在较低水平,而且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化的优质医疗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第二,参与主体的市场化和专业化运作机制不足。在德国,即使是政府医保基金的管理者也采用独立公司化管理和运作的模式,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与之相对应,我国的政府医保基金完全以政府为管理主体,运作机制行政化。尽管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借助商业保险公司的力量管理医保基金,但是总体的运作机制仍然没有实现市场化和专业化。第三,商业化保险和私立医疗机构发展严重滞后。从商业保险市场来看,我国目前的专业化健康险公司数量有限,而且业务规模很小,在整个保险体系中的作用很小。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个是传统意识转变难,老百姓习惯了几十年的公费医疗,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大家普遍接受需要自己付费的商业性保险;二是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几乎观察不到医院、患者的行为,导致我国健康保险在开发、推广和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障碍;三是患者就医行为的随意性,使得商业健康保险费用无限上涨,多年亏损状态让保险公司望而却步;四是医保改革迟缓,政策落地的执行力度较弱以及保障措施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商业健康险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从医疗服务市场来看,私立医疗机构普遍规模偏小、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在整个医疗服务供给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伴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和支付能力的提升,人民群众对于差异化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上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差异化服务需求与有限的优质医疗供给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服务行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缺乏优质医疗服务供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支付体系的支持,仅仅依靠病人自付并非可持续的筹资来源渠道。可以说,在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下,商业性健康险的滞后发展已经成为整个医疗服务产业发展的约束性因素。
2.2商业健康保险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3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凸显国家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健康险专业化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从国内来看,健康保险市场持续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商业健康保险保持年均25%以上的高速增长,2015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实现保费收入2410.5亿元,同比增长51.9%,全国有10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商业性健康险市场的发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国家积极的政策支持,尽管国家已经推出了税优政策,但是在实际推行中商业性保险机构积极性不高,政策效果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商业性保险机构也需要提高健康险业务的专业化能力。相比传统的寿险等保险产品,健康险定价基础更为复杂,道德风险更为突出,风险测算难度更高,产品开发、精算定价、经营模式、核保理赔、客户服务、信息系统与一般寿险、财产险都有很大不同,唯有专业化才能保证稳健经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各类市场化机构的努力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未来的5~10年内,商业健康险市场将获得飞速的发展,这也将为私立医疗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筹资来源,推动私立医疗服务运营机构成为医疗服务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些变化将深刻改变医疗服务行业的运行机制,带来巨大的机会和行业变革。
3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对于现代医院管理的挑战
从发达国家医疗保险发展经验来看,在保险、医院、患者的“铁三角”模型中,作为支付方的医疗保险运营主体与作为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医院之间,存在天然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而且前者往往在双方彼此的较量中处于强势地位。在我国目前的医保体系下,政府医保基金是主要的支付方,伴随着医保基金压力的持续提升,医保控费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主题。医保控费力度的加强已经给不少医院带来了巨大的运营压力,对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和国家医改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支付结构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医疗卫生筹资中,居民自费比例将逐渐下降,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比例快速上升,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买方影响力将逐渐提高,医疗机构竞相与保险经办机构合作将成为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具备更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来满足保险支付方的管理需求。具体而言:
3.1更加规范的医疗行为管理
商业健康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医疗保险方可以有效影响并控制医疗行为,从而达到合理控制医疗支出和赔付成本,确保医保基金的可持续运行。我国目前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面临的一大障碍就在于商业保险公司无法有效控制医疗行为,进而无法控制合理的赔付,导致商业健康险机构“做的越多、亏的越多”。未来商业保险的发展,必然要求商业保险机构具备控制和影响医疗行为的能力。目前,商业保险机构正在基于政府医保经办业务逐渐培养和提升医保控费的能力,未来无论是政府医保经办方还是独立的商业保险运营方必然将控费作为首要任务,并且逐渐将控费延伸至医生和医疗行为本身,这要求医院建立更加规范的医疗行为管理机制。
3.2更高水平的医院精细化管理
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除了要求更加规范的医疗行为外,随着保险产品和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医院将面临更大的成本管理压力,通过服务项目管控、医疗流程改进、运营绩效优化来降低服务成本,扩大利润空间。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在成本控制、精细化运营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的努力,但是这些距离可以对接商业健康保险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将要求更加精细化的医院成本核算和医院绩效管理。这也会对医院的运行机制产生重大的影响。
3.3更加严格的医师资质管理
出于保险控费和医院运营管理的需要,医疗费用的给付将很大程度取决于医疗服务的技术水平和结果质量(包括危急重症诊疗和长期健康管理),这就要求医师诊疗手段更精准有效,传统粗放式诊疗方式必然会因医疗成本的上升而被抛弃。所以,在保险支付的杠杆作用影响下,医院只有通过更加严格的医师资质管理,确保医师具有符合要求的能力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医疗服务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4更现代化的医院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机遇;挑战
前言
2015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存款利率上限浮动区间扩大至1.5倍,存款保险制度正式推出,大额存单的实施,业界普遍预期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望在年内实现,但这只是“临门一脚”。在近期麦肯锡写的名为《中国银行业趋势与七大转型策略》的报告指出,中国银行业已经实质上进入利率市场化的时代。本文通过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利弊的分析论证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商业银行的机遇
(一)赋予商业银行更多的经营自
利率的放开,使商业银行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差别服务,根据不同贷款人的背景、实力、资金状况和服务要求,制定与之相符的贷款利率,并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更加强了商业银行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促进了银行间的竞争,从而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效率。
(二)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
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了诸多的风险,尤其是利率风险,也加剧了银行之间的竞争。这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转变经营理念,强化内控建设和风险意识,培养专业化技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主体来规避风险以获取最大利润。从2005年建设银行港股上市打响了国有银行上市的第一枪之后,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于2006年上市,农业银行也于2010年A+H同时上市。标志着我国四大行全部完成资本市场改造,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
(三)利率市场化促进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当利率处于被管制时期,商业银行无法自主决定利率,这减少了商业银行主动开发产品的动力因为新的产品必然带来新的利率价格。大多数银行都只能提供无论在功能还是价格方面都大同小异的产品,缺乏竞争力。而当利率管制逐渐放松以后,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大的自主定价权,使得他们拥有足够的积极性和空间以利率为变量设置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也能反过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脚步。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一)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加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利率会有一个攀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贷款风险较小、信誉度较高的企业被逐渐驱逐出市场,而留在市场上愿意支付高额利率的都是从事高风险项目、经营业绩较差、信誉度不高的借款人,这便是“逆向选择”。这类借款人往往只关注资金的可获得性,对于资金的成本考虑甚少。再加上面对如此高的利率,便产生了“道德风险”,只管借不管还。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不可能完全掌握借款企业的行为,当企业在高利率的逼使下从事高风险的项目时,银行的信用风险也就随之增加。
(二)缩小了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差主要由中央银行决定,利差的大小也受到中央银行的政策影响。人民银行在对利差进行调整时,主要会考虑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以及当时的经济运行状况。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相当一部分筹(投)资者不用借助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而是通过直接寻找对手来直接进行筹(投)资活动,这就促使了脱媒现象的产生。为了减小脱媒现象的影响,增加存款数量.抢夺优质客户,各家银行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激烈的竞争将使存贷款利差有大幅度缩减,使银行的主导业务受到巨大的冲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主要依靠利息业务,因此要提高利润率自然需要提高存贷利差。从表可见,2012年以来,我国一年期存贷毛利差一直维持在3%左右。
(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受到考验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方式也有所改变。银行不再简单地抢占市场、建立起关系型客户,而可以靠打造信誉、组建自己的专业化团队来为客户量身服务,金融创新也将成为银行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风险程度及自身的特点进行自主定价,这就对商业银行自身的专业技能、定价是否科学合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减小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在交换过程中,由于对方违约而造成的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重要风险之一。利率市场化在扩大商业银行客户群体的同时,也增加了
信用风险。我国信用评估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借款不还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些,商业银行应参照外国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水平,并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一套较为客观和合理的信用等级评估系统,按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相应的服务。对于信誉高的客户可以适当降低利率,而对于信誉较差的客户,则采用高于平均价格的利率。
(二)注重金融创新,鼓励新产品、新业务的开发
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即拥有其他企业没有的产品或服务。在激烈竞争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创新的金融工具丰富多样,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产品信息,对可借鉴和引进的产品,仔细研究分析其基本原理、组成模式和定价模型等,并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进行合理的取舍和改进,力求推陈出新,不断推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存款新品种。
(三)积极拓展表外业务,为扩大银行收益寻找新的支撑点
利率市场化和电子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银行的主导业务受到巨大的冲击,收益率也大幅度下滑。为此,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表外业务,为其收益注入新的力量。表外业务,简而言之,就是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业务,又可分为或有负债和中间业务。在这两种业务中,银行虽然都是充当中介人的角色,但是在或有负债业务中,银行需要承担客户违约带来的信用风险;而中间业务则只依靠银行的信息、技术、人才,就可以获得相关的收入,同时还减少了利率波动对利润的影响。
四、结语
利率市场化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但利是大于弊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积极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建立有效地风险管理体制,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优化资产结构,进而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宗良,高扬.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国际金融,2011,04:5558
[2]钱芳.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何去何从[J].理论探讨,2001,09:2324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 信贷业务 内需拉动 金融创新 融资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增加财源、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30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3800万户。中小企业吸纳了全社会75%以上的就业人员,提供了68%的外贸出口,50%的税收收入,创造了全国70%的新增工业产值和60%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拥有66%的专利发明、74%的技术创新和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因此,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创造中国经济活力和银行经营效益的重要源泉之一。
一、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现状及信贷投入情况分析
所谓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如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被称为“草根”企业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实体中最薄弱的群体,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更大。以贵州铜仁地区中小企业为例:截至2009年6月末,该区共有中小企业49086户(含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30077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2户。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5461万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8.4%;上缴税收58508万元,占同期全区财政总收入的47.6%,占地、国两税总额的55.8%,成为区域经济和税收来源的重要支撑。但横向比较,与全省平均水平和周边省市的差距较大,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原材料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出口缩小、利润减少、亏损增加、融资难、贷款难、税费负担重、发展环境不宽松等。
上半年,该区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累计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47亿元,同比增长9.19%,占上半年新增贷款总额的5.41%。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贷款增长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
(1)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之后,公司治理及内控体系不断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意识日益增强,加之信贷审批权限的上收和授权授信管理,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更加严格。
(2)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强化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内部核算制度,使信贷投放更偏向于投放到效益好、规模大的大型国有控股集团企业或政府优质项目。
(3)中小企业管理粗放、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抵押担保不足、信息不透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营效益欠佳等诸多因素,以及银行融资管理成本大,成本与收益不对称,使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心受挫。
(4)商业银行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受利益驱动,信贷员普遍偏向大企业、大项目的贷款心态,对中小企业营销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5)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阵痛”,使商业银行至今谈“小”色变,加之银监部门防范信贷风险设置的诸多“高压线”和“紧箍咒”,进一步加剧了银行的“恐贷”心理,使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之路举步维艰。
二、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必要性和实证分析
(一)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必要性
1.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欠发达地区资源稀缺,工业短腿,无大项目支撑,但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地方财政依赖性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和财税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倾斜和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重要性愈加突出。因此,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只有将中小企业列入发展之本,才能做到事业常青。
2.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路径依赖;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9-0020-03
一、我国银行体系的制度变迁与外汇业务发展
1949年至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身兼二职:既是国家金融管理和货币发行机构,又是统一经营金融业务的金融组织,即“大统一”的银行体系。这种单一的体制虽然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但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种银行体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金融体制改革首先从银行体制的改革入手。从1979年开始,银行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979年2月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同年,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1979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从财政部划出;1983年,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担原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从各行成立之日起,它们的分工非常明确。中国农业银行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和农村工商业的贷款;中国银行专营外汇业务;工商银行专司国有公有及商业企业的贷款;建设银行则主要负责新建投资项目的贷款。改革后,四大商业银行实行专业化经营,只有中国银行才能办理外汇业务,其他三家商业银行只能在各自的专业经营范围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直至1988年工、农、中、建实行了业务交叉经营,可经营外汇业务,才打破这种业务格局。[1]
由于我国的银行体系和货币制度安排,外汇业务成为了中国银行的核心业务,有效融合到本币经营中,形成了竞争优势和业务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工、农、建三家银行,外汇业务起步晚,虽然各家银行都很重视,但仍难以摆脱制度安排的影响,外汇业务目前还只是功能型或辅助型业务,影响着其自身竞争力的提高。
二、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经营状况
四大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外汇经营能力较强、状况较好,工、农、建三家银行经营十几年的外汇业务,业务没有很大突破。中国银行的各项外汇业务在市场中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几乎占据了外汇市场的半壁江山。从表1-4中可以看出,中国银行无论是在外汇资产、外汇存贷款、国际结算、结售汇等方面都占据统治地位,而工、农、建三家银行所占市场比例比较小,且外汇业务在这些银行的各项业务中所占比例也极小(见表5)。外汇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强,多年来工、农、建都把外汇业务作为重要业务来抓,采取了资源配置倾斜等多种手段促进外汇业务的发展,但由于路径依赖引致的种种原因,工、农、建三家银行难以走出对人民币的路径依赖状态。
三、商业银行外汇业务的路径依赖现象剖析
(一)路径依赖的定义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名词,它指的是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Positive Feedback System)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变,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美国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教授把技术变迁中的正反馈机制扩展到制度变迁中,用“路径依赖”概念描述过去的绩效对现在和未来的巨大影响力。诺斯认为,制度变迁过程和技术变迁过程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变迁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所以,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称之为诺斯路径依赖Ⅰ;也可能顺着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称之为诺斯路径依赖Ⅱ。一旦进入锁定状态,要摆脱出来就变得十分困难。[2]
(二)中国银行在外汇业务方面路径依赖的主要表现
中国银行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是,其有多年在外汇业务的垄断经营的制度安排,外汇业务的既定方向已得到自我强化,并把外汇业务优势逐步培育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外汇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应用到包括融资、存款、结算、清算、资金、银行卡等多种核心产品,还根据不同客户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出最终产品。不仅如此,在四大商业银行打破专业化垄断经营后,中国银行继续提升在外汇业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并将这种能力扎根于整个组织中,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沿着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发挥其海内外分支机构的网络联动优势,依托国内跨国公司集团、大型外贸进出口公司等客户群体,凭借多样化的产品,始终保持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在外汇业务这一业务领域形成了包括产品、服务水平、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强大比较优势,并已发展成为中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产品服务方面,中国银行曾在多项业务上享有专营权。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尽管中国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特权逐步取消,但仍保持在产品开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绝对领先优势。可见,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已经形成了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和报酬递增及自我强化机制。
(三)工、农、建与中国银行在路径依赖方面的差异
与中国银行相比,工、农、建多年来形成了以人民币经营为主的经营模式,形成了对人民币业务的路径依赖,出现“闭锁”状态,阻碍外汇业务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1.在人力资源方面。中国银行作为历史上的外贸外汇专业银行,拥有一支数量充足、专业素质较高的外汇从业人员队伍,外汇业务的员工数量占到业务人员总量的95%以上,并且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建立了培训基地,员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到国际上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有利于加速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提高人员工整体素质。而工、农、建三家银行在人员配置上以人民币业务为主,外汇专业化人才匮乏。而且这三家银行外汇业务对全行业务的贡献度占比非常低,人力资源配置显然有限,陷入了不良循环,外汇人员流失的问题十分突出。
2.在外汇产品的开发创新方面。中国银行非常重视外汇产品创新,凭着多年的经验和基础,对产品创新具有敏感嗅觉和前瞻性。除中国银行具备无可比拟的产品优势外,其他三家银行仍以提供传统外汇业务产品为主。尽管近年来各行都陆续推出了一些新产品,但受限于外汇业务发展的客观原因,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品牌效应和领先优势。
3.在服务定价方面。中国银行依托良好的市场信誉、优质的客户群体、庞大的境外机构和行网络以及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不仅能够维持合理的收费水平,还能够通过形成外汇业务规模效应提高收益率,保持其在外汇业务领域的领先水平。而对于其他三家银行来说,在市场不成熟、产品同质化较强的情况下,往往利用服务价格作为拓展市场的最直接手段,最终可能导致赔本,严重的还会导致经营风险积聚。
4.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中国银行是沿着原来以外汇业务的传统特色业务为主来进行内部机构设置的,所有支行和网点都能办理外汇业务,在总行和各级分支机构都已完全实现了外汇与人民币业务的有效融合,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全行资源的整体优势。而工、农、建三家银行设置了国际业务部,专司外汇业务经营和管理,而且很多分支行和网点没有外汇业务功能或只具备部分外汇业务功能,外汇业务经营显得势单力薄。
5.在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方面。中国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经验丰富,业务流程设计合理,经办人员和信贷审批人员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各类外汇业务的风险点,服务效率高。比较而言,其他三家银行基于相似的发展背景和经营管理水平,一方面为求得外汇业务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防范风险,再加上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人员对外汇业务的不熟悉,影响业务流程的合理设计,降低了服务效率。
6.在激励约束政策方面。中国银行作为外汇业务的龙头,在考核中充分体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考核指标以增加业务收入,尤其是非利息收入为重点。为了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中国银行对外汇中间业务实行单独考核,单独激励。工、农、建三家银行在费用的分配上仍以发展人民币业务为主,有些行评价各级行长经营管理绩效的考核指标是围绕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指标设置的,对客户经理未设定外汇业务考核指标,外汇业务经营的好坏不影响各分支行的考核和领导的业绩,这些软的激励约束客观上无法调动分支行开拓外汇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外汇业务正沿着固定的路径一直演化下去,并产生不断自我强化的趋势。而工、农、建三家银行的外汇业务发展相对缓慢是长期以来由于对人民币的路径依赖而对既定路径锁定的结果。
三、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金融全球化等宏观形势决定了商业银行要持续发展就离不开对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依赖,而外汇业务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商业银行要成为国际化的大银行,虽然外汇业务与国际化发展方向最为密切,但不能只关注外汇业务,而应关注整体的发展。[3]由于客观市场原因,而且多年的人民币经营已形成了路径依赖,工、农、建三家商业银行要提高外汇业务的经营能力,就要以人民币业务为基本平台,加强本外币业务联动,充分发挥“报酬递增的正反馈机制”,谋求制度效应的最大化。
一是充分利用人民币业务的优势,加强本外币联动。客观经营环境和制度安排决定了工、农、建三家银行对人民币业务存在由沉淀成本、学习效应、网络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等造成的收益递增效应。工、农、建三家银行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把外汇业务融入到现行的人民币经营管理体制中,延伸到各个支行和网点,做到本外币联动,部门、分支行上下互动。
二是大力推进外汇业务的普及。普及的基础是人才,因此要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培训的对象要涵盖全行员工,让每位员工都了解外汇业务,自觉地营销外汇业务。
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对工、农、建三家银行而言,外汇业务现处于发展阶段,要改变现状,就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激励和考核是最有效地推动外汇业务发展的手段。现行的考核制度是考核综合性指标,把外汇和人民币全部纳入一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标的约束力和激励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分行外汇业务经营不好,也可以以人民币业绩来替代,有些分行干脆就不发展外汇业务,全力发展人民币业务,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考核成效。这种考核机制给分行传递一个错误信号,认为外汇业务在全行的业务发展定位中可有可无,这一导向明显不利于外汇业务的发展。因此,应把外汇业务摆到战略性的高度,在考核时实行硬约束,从而调动全行办理外汇业务的积极性。
四是优化和调整授信政策。目前各行均对信贷业务制定了授信制度,但这是针对人民币信贷业务的性质和特点设置的,具体表现为以客户本身的财务指标、所处行业情况、市场占有率等为评定标准,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但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客户正常的贸易产生的现金流量是还款的第一来源,而客户自身的盈利能力是第二还款来源。因此,应该制定有别于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的信用评级制度,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光华.中国金融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蔬菜;观赏;发展
お
1 观赏蔬菜的定义
观赏蔬菜一般是指既有观赏价值,又可食用的特色蔬菜。从广义上讲,指所有可用作观赏目的的蔬菜;从狭义上讲,指既可食用又可观赏,适合庭院和阳台绿化、家庭种养的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木本植物、食用菌等┆,因此,观赏蔬菜一般都具有优雅的株态、奇特美丽的外形、绚丽多彩的色泽。它们不但具有可食用的经济价值,还具有极强的景观价值,种植观赏蔬菜,不仅仅是种菜,也是在种“花”,是美化城市的一种别样景观。
2 观赏蔬菜的分类与应用
2.1观赏蔬菜的分类
观赏蔬菜的范围很广,有的可以观花,有的可以观叶,有的可以观果,有的可以面子实体┆;既有草本植物,也有藤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既有种子繁殖也有多年生宿根性植物;有的极具观赏价值,有的含有丰富的营养。目前主要的观赏蔬菜有樱桃蕃茄、蛇瓜、观赏葫芦、五彩辣椒、观赏茄、七彩菠菜、羽衣甘蓝、黄花菜'灵芝、食用百合等等。
2.2 观赏蔬菜的应用途径
2.2.1 盆栽
室内观赏蔬菜主要以盆栽蔬菜为主,盆栽蔬菜是指具有优雅轻盈的株态、奇特美丽的外形、绚丽多彩的色泽,既可作为蔬菜食用,又能体现出极强的观赏价值的蔬菜┆。因此宜选用植株优雅、矮小紧凑、色彩鲜艳、观赏性强、观赏期长、耐阴性强并易于管理的特色蔬菜品种,适宜客厅、阳台、办公桌摆放。
2.2.2 露地栽植
(1)蔬菜花坛。将多种蔬菜按照一定的图案设计,栽植在特定规则的容器或苗床内,用群体美构成丰富多彩的蔬菜花坛,还可以构成不同形状的模纹花坛或是被雕刻成浮雕花坛,见图1。
(2)蔬菜花境。将观赏蔬菜种植在树丛、绿篱、绿地边缘、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以田园风光的形式体现色彩美、群体美、季相美的园林景观,一般用多年生的蔬菜。
(3)垂直绿化。垂直绿化主要是藤本类蔬菜作为绿化材料,可一改地锦、爬山虎等纯绿化植物的单调┆,且病虫害较少,像花架、屋顶花园等均可用藤蔓类观赏蔬菜来进行点缀。
(4)园区种植。以观赏园区的形式规模化种植,既能满足人们的观赏要求,也能进行经济生产。
2.2.3 观赏艺术
有些叶形美、果实奇的观赏蔬菜,还可用于插花艺术中,可能创造出新的美感和艺术风格,如蔬菜中的石刁柏就非常适合作插花用的配叶植物┆。甚至一些果实类观赏蔬菜还可以做成果篮。
2.3 观赏蔬菜的栽培管理
2.3.1 观赏蔬菜的引种栽培
虽然可用来作为观赏蔬菜的品种很多,但应从观赏、食用、后续多方面考虑,对引种或栽培的品种进行科研试验,以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培育出适应性较强的品种,以提高反季节播种或栽培的可行性。在栽培过程中,一般以露地栽培为主,但对于一些特殊种类的观赏蔬菜为了取得更好的观赏效果与产量,还可采用温室保护地栽培和无土栽培的方式。
2.3.2 观赏蔬菜的管理
观赏蔬菜应根据观赏形态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观赏品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使植株既利于观赏,又利于人工管理。观赏蔬菜要根据人们的观赏角度与赏情趣进行造型修剪或雕刻,既可用单一品种,也可不同品种之间进行搭配造景。观赏蔬菜较容易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病毒病、蚜虫、\虫┆等,应注意及时预治,并阻止其传播。
3 观赏蔬菜的发展前景
3.1 观赏蔬菜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观赏蔬菜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普遍与盛行,由于起步较早,对于观赏蔬菜的研究已经比较系统了。国外走高科技农业之路,对观赏蔬菜的开发培育技术已比较成熟,不仅注重观赏效果,还重视食用价值与营养口感,且品种丰富,不断开发新品种,栽植管理也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并且还将观赏蔬菜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普通家庭的前庭后院、公园、超市、菜市场、观光农业园、科普教育基地都可以看见观赏蔬菜的踪影。
在国内,近年来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观赏蔬菜的发展之路虽然并不长,但已日益受到人们的亲睐,逐渐成为现代观光农业中的主角。我国各地都有对观赏蔬菜进行引种、栽植与新品种的开发,以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但总体上来讲种类结构不丰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研究内容不太系统。不过在一些大城市和地区,依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优质观赏蔬菜品种,结合自身特色,已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使观赏蔬菜成功走上观赏与食用并重之路,突显出生态与经济效益。
3.2 发展观赏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3.2.1 品种选择
目前我国的观赏蔬菜品种结构丰富度不够,虽然有不少观赏蔬菜在景观方面已较为成熟,但食用性差,没能两者兼具。目前很多新品种是从国外引种栽培,在国内需要有一个培育适应期,而且有些种子的发芽率和质量也有待提高,因此观赏蔬菜的科技含量有待提高,以增加观赏蔬菜的种类与实用性。
3.2.2 栽培方式与管理
由于观赏蔬菜是一类特殊的蔬菜,既赏且食,因此在播种或培育时,应具有针对性的选择栽培方式,如庭院栽植与农业观光园区的栽植就应采取不同的栽培方式;在当季与反季节种植时也考虑到不的栽培条件,做好相应的保护,以增加观赏蔬菜的季相性。
3.2.3 不能盲目种植
由于目前观赏蔬菜目益繁荣,有些蔬菜园区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农业园,只着眼于目前的短期效益,进行大规模的盲目引种栽植,忽略了观赏蔬菜自身的特性,如观赏效果、观赏周期、食用品质等方面,给后续管理生产运营工作造成了影响,因此观赏蔬菜的栽培应该在科学的指导下,以发展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栽培。
3.2.4 多种应用方式兼顾
对观赏蔬菜的开发运用不能只顾大处,如发展蔬菜观光博览园、科普教育基地等还应从小处着手,发展微型观赏蔬菜如袖珍迷你盆栽等。用多种栽培方式为观赏蔬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 结语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观赏蔬菜已在风景园林建设和作为花卉补充的过程中受到重视,在园林绿化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科技农业园中,观赏蔬菜作为现代观光旅游的新途径,除了给人们提供赏心悦目的景观之外,还给人们提供了亲力亲为栽种与收获这些观赏蔬菜,品尝劳动果实,既饱眼福又饱口福的机会。同时随着观赏蔬菜品种开发越来越多,一些观赏蔬菜新秀的培育成功,观赏蔬菜行业蓬勃发展,已经出现了买方市场并日渐兴盛,观赏蔬菜已经开始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美化居室还是走上餐桌,到处都可以看到观赏蔬菜的身影。观赏蔬菜的经济效益日渐显著,生产企业也应当有树立品牌的意识,以提高竞争力,将观赏蔬菜行业带入可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渠道。
对观赏蔬菜的研究和开发将美化环境和食用绿色蔬菜有机的结合了起来,突破了蔬菜只能食用这一传统观念,因此形成一个具有示范性的观赏蔬菜栽培示范地,运用高新技术,将观赏蔬菜作为科技农业观光园的新途径,对观赏类蔬菜进行较为系统的科研试验,推动观赏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观赏蔬菜的发展前景可观,发展潜力不可小觑。观赏蔬菜作为一种新兴的绿化方式,作为科技农业园区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方兴示艾,市场潜力巨大,我们要用正确的眼光来对待,应遵从科学的指导,规范开发各类观赏蔬菜,调整各类蔬菜的生产结构,引导观赏蔬菜健康发展。
お
参考文献:
张艳芳,申集平.观赏蔬菜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97~98.
秦刚天.浅谈我国农业科技与教育.信天学院学报,2005(3):77~78.
杭 舟.盆栽蔬菜成亮点.技术与市场,2007(6):28.
付瑞杰.蔬菜也能种成花――观赏蔬菜的彩化应用.科技信息,2008(25):21~22.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 离岸业务 离岸金融中心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在已经公布的规划方案附件中,列举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其中在金融服务领域拟开放的内容里提到:“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允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1]
离岸业务在我国金融服务业领域还是个相对陌生,或者出现频次相对较低的词汇。离岸银行业务是指银行吸收非居民的资金,服务于非居民的金融活动。"非居民"是指在中国大陆以外(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自然人、法人(包括在境外注册的中国境外企业)、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中资金融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但不包括境内机构的境外代表机构和办事机构。可以说,离岸业务是一种典型的金融活动。在该方案公布后,很多言论大胆设想随着有关细则的出台和自贸区的逐步建设,上海自贸区将有望成为离岸金融中心。
一、离岸金融中心的定义及法律特点
1、定义
传统中,各国的金融机构只从事本币存贷款业务。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本币之外的其他外币的存贷款业务市场需求加大(当时一些跨国银行为避免国内对银行发展和资金融通的限制,开始在特定的国际金融中心经营所在国货币以外其他货币的存放款业务),各国金融机构此类存贷款业务逐渐兴起,有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外币存贷款中心,这种专门从事外币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活动统称为离岸金融(offshore finance)。也就是说,任何国家、地区及城市,凡主要以外币为交易(或存贷)标的,以非本国居民为交易对象,其本地银行与外国银行所形成的银行体系,都可称为离岸金融中心。
离岸金融则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无甚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这根离岸金融的起源也息息相关:其出现的目的就是规避各国政府的金融管制)。离岸市场以非居民为交易对象,资金必须来源于银行所在国的非居民和其他国际来源的外币资金。
2.法律特点
离岸金融中心的特殊性可以可以参照其他两种市场,一是传统国际金融市场,二是国内金融市场。
首先,相对传统国际金融市场,有以下两个特点。
(1)从运作所遵循的规范看,离岸金融市场是一个无国籍的、国际化的市场,一般来说它不受任何一国货币法令的管制,其自有一套区内的运作规范,并且主要经营境外货币,实行特有的国际利率结构。
(2)从借贷关系的主体上看,离岸金融市场的借贷关系的主体一般是外国人,即用非居民存款向非居民提供外币存款,且以来源为境外资金为特点。
其次,和国内金融市场相比,离岸金融中心也有其特色。
(1)国内金融活动务必要遵循国内金融法律的规定以及要符合国内行业规范。而在离岸金融中心,业务活动很少受国内金融法律法规的限制,手续力求简便,税收低甚至免税,区内金融交易效率高,周期短;
(2)从市场内借贷的客体看:国内金融市场的交易货币一般是本国发行货币。而离岸金融市场借贷货币多为境外货币,借款人可以自由挑选货币种类。该市场上的借贷关系是发生在非居民放款人与非居民借款人之间,这种借贷关系具有很强的涉外性。
(3)离岸金融市场利率一般来说,其存款利率略高于国内金融市场,而放款利率要略低于国内金融市场,利差更小,更富有吸引力和竞争性。
二、上海离岸金融现状
近几十年来,上海都是我国的金融中心,无论从历史、地缘以及现有金融设施看,都具有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明显优势。上海不仅齐聚央行上海总部、央行征信中心、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外汇交易中心、黄金交易所、石油交易所等等各类重要的金融监管机构,而且云集了海内外各大有实力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目前,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成为银行业界的重要指标。各类金融衍生品譬如锌期货、黄金期货已在上海推出。倘若要在大陆建立离岸金融中心,上海的优势具有最为得天独厚。
2013年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上海自贸区金融支持政策初步形成。可以看出《意见》对于贸易和投资的金融支持较为全面,但在其出台前各界所期待的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的推进尚显谨慎。
在《意见》中金融服务可以看到的进步是: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的制度核心是“区内即境外”,从帐户的管理体系,到投融资汇兑的便利,均体现了这一特点,居民自由贸易帐户和非居民自由贸易帐户与非境内帐户之间均可自由划转,区内机构获得境外融资更加容易。
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仅仅推动“将区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纳入优先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机构范围,在区内实现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的先行先试”“条件成熟时,放开区内一般账户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2]《意见》出台之前,人们所期待的人民币存款上限依旧没有被放开。不难想到《意见》是出于一旦放开,会出现上海自贸区被用以跨境套利的担心。但这样做,极有可能导致人民币在自贸区中形成以低于内陆价格、但高于新加坡香港价格的第三种价格。
汇率改革方面,人民币在国际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汇率制度的重新安排依旧没有出现,中国银行依然是香港和新加坡的人民币唯一的清算行。这样其他的金融机构暂时还不能获得一个平等的外汇交易市场环境。
自贸区内金融创新依然稍显不足,自贸区尚不具有同业拆借市场,也不具有类似外汇交易中心的机构,而仅依靠对贸易投资的大力支持是难以建立成实际意义上的离岸金融中心的。从目前的政策支持以及发展现状看,上海自贸区难以和香港及新加坡相匹敌。因此,上海自贸区目前仅仅初步具备离岸金融中心的特点。
三、现有离岸金融中心模式
要想建立一个繁荣且规范的离岸金融中心,首先要在研究现有离岸金融中心模式的情况下,确定或创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适应的离岸金融中心类型。目前世界上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离岸金融中心有英属维尔京群岛、萨摩亚、香港、开曼群岛、关岛、马恩岛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伦敦型 属于“自然形成”的市场,又称内外混合型、一体型。伦敦离岸市场始于50年代末,既能经营银行业务,又能经营证券业务。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国际业务和国内业务融为一体,居民和非本国居民都可以从事的各种存款和贷款业务,银行的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合帐处理,没有严格界限。伦敦和香港的离岸金融市场就属这种类型,这种类型需要相当高的管理和操作水平。顾名思义,这种市场需要长期历史的实践才可形成一套规范的金融监管制度,以维持其有效运行。
纽约型 最大特点在于“人为创设”和“内外分离”,国外金融业务与国内金融业务完全分开,是专为进行非居民交易而人为创设的市场。1981年6月,美国纽约金融市场上推出了国际银行设施,其目的是吸引离岸金融市场业务。但是美国对离岸金融业务的限制比其他国家严格,强调提供传统的业务如存贷款等,与伦敦的高度自由化不同,既不允许非居民从事国内业务,也不允许参与者从事证券业务。这是一个可与欧洲货币市场相匹敌,而又没有影响到美国货币体系正常运行的离岸金融市场。[3]在这类型离岸金融中心里,金融管理当局将离岸市场业务和国内市场业务严格分离,分设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两大帐户,分别处理,居民和非本国居民的存贷业务分开,其目的在于防止离岸金融交易活动影响或冲击本国的金融政策的贯彻实施。此类离岸金融市场有纽约、东京、新加坡等。其特点是便于管理和操作。
巴哈马型 只有记帐而没有实质性业务的离岸金融中心,又称“避税型”离岸市场,这类市场实际上是“逃税港”。这类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是在不需纳税的某个城市虚设一机构,在其帐户上处理对外交易。[4]由于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开展金融业务可以逃避银行利润税及营业税等,同时在这些地方开办分行的成本与费用也远较伦敦低,所以离岸金融市场纷纷在这些地方开辟。拿骚、开曼群岛和巴林等地皆属此类。
四、上海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模式选择
在以上三种类型的离岸金融中心模式里,首先肯定应该排除巴哈马型模式。第一、避税港型离岸市场通常在滋生于资源匮乏的群岛国家,它的优势或者说其存在必要只是为使跨国银行能逃税而让其金融交易记入本地区的离岸银行帐户上,仅仅只是扮演了记账中心的角色,而我国没有必要依靠这种方式吸引境外投资。第二,这种离岸金融中心的存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逃税,带有天然的“非法”特性,必然会滋生大量的金融监管漏洞,会给我国带来不可计量的损失和法治冲击。况且长三角地区资源富饶、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其劳动力成本相对低,所以这种模式对我国来说风险与不利影响远远大于收益。
而一体型模式对离岸金融中心所在地区或是所在国家的经济、金融业发展基础和业内监督管理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一般须得取消外汇管制,给予高度的外汇交易的自由。同时也要求所在国在具备离岸金融中心之前就已经具备发达完善的金融体系、成熟的调控机制和强大的市场干预能力以对抗外来的冲击。 鉴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和金融环境的实际状况,建立一体型离岸金融中心的难度高,所需周期长,更要在前期投入远远大于必要的成本。如同上文所述,中国人民银行在《意见》中对于汇率改革这一领域所持态度仍低于预期,表现得十分谨慎。在一体型离岸市场上,金融业具有高度的经营自由,境内市场几乎完全开放。显然,混合型的离岸金融中心里,非居民之间的资本流动往往对市场所在国的经济金融产生较大的直接影响。但这种模式对上海自贸区也并非一无所用,我们可以汲取其在金融监管方面成熟的经验,为将来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法律规范或者一些细则的制定起到相应的参考作用。
纵观新兴的离岸金融中心,多数地区都偏向采用对宏观调控机制和政策干预能力没有太高要求的内外分离型模式,这一点非常值得上海自贸区借鉴。这种市场的优势在于所在地的金融管理当局将离岸业务与国内业务、在岸业务严格在银行帐户上分离,银行必须有记录国内业务、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的两套帐户,帐户之间不可混淆。这一方面便于金融管理当局对国内业务、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分别加以监控;另一方面,又可以较为有效地阻挡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从而大大降低开放离岸业务的风险。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金融监管制度的现状,上海自贸区如建立离岸金融中心,政府的推进作用尤其重要。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是政府推进型中最为典型和成功的例子。在六七十年代,新加坡及其周边东南亚诸国的经济规模是有限的,如果仅依靠区域内金融需求,新加坡离岸中心的前途不可能很大。新加坡政府认识到了这一点,审时度势,抓住了当今跨国公司在亚洲发展需要自由资金划拨,整个亚洲对外汇资本尤其是对亚洲美元的需求旺盛的时机,充分利用自己的时区优势,据此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进行各种功能开发,集中力量建成了以亚洲美元市场为核心的离岸金融市场,形成金融功能内外分离、以外为主的格局。
新加坡的经验对于上海自贸区建设我国的特殊国情和时代特色的离岸金融中心非常值得参考和借鉴,未来的上海离岸金融中心,应当是在我国金融管理机构有效的控管下,以最大化国民经济总体利益为前提,在充分满足离岸金融市场一般要求的基础上,将部分离岸资金适时反馈,以最优的数量、时间和效益集合,能动地导向腹地市场的离岸金融市场。也就是说至少要满足以下两点:
首先,我国立法应当迅速制定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促进其形成,同时加强监管,控制和规范市场运作,引导它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我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在建立自贸区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谨慎,都会造成对全国、环太平洋地区、甚而全球的蝴蝶效应。因此,在立法这一源头上就要将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尽量做到能预见风险,防范风险,或者风险一旦出现,能做到随时控管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其次,对于内外分离的离岸金融市场模式可以结合国情有选择的借鉴,全套照搬也并不适合我国国情。传统的政府推进型离岸金融市场东道国的国内业务、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严格隔离,分帐处理。既不可将离岸市场的资金调往国内市场,也不准许将境内资金通过离岸市场输出境外。鉴于我国目前我国总体上处于资金供应相对不足特殊国情,在建立内外分离为基础的离岸金融中心时,可以适当将部分离岸资金导向国内市场,以补充我国国内建设的部分需求。同时,亦有国内企业和个人目前的发展中握有相当可观的盈余的闲置资金,它们除可投资于国内项目和金融市场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输往境外,也可国家相应的立法成熟后的合理引导下,通过离岸市场导向国际资本市场,以实现国内企业闲置资本和民间资本的价值最大化,这一点对于我国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提升世界地位,扩大国际影响也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
综上,上海自贸区若要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其雏形应当被规划为内外分离式的离岸金融市场,并且从存贷业务开始着手,之后随着离岸金融市场资金规模的扩大,其在世界资本市场中影响也会加大,上海离岸金融市场的业务随着政策的细化逐步多样化,如发行外币债券和股票,从事各种外汇交易活动等,逐步在上海形成一个离岸的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上海离岸市场的容量和融资能力。从这种快速又有条不紊的节奏中,既可以上海自贸区的离岸业务市场尽快活跃起来,又可以同时监测到活跃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尽快出台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和控制。
参考文献:
[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2]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
[3]刘诗白,邹广严;向洪,陆人杰,马灿杰.新世纪企业家百科全书.中国言实出版社
摘要:商业银行在碳金融服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在低碳框架下商业银行应对碳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商业银行
去年12月份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了世界气候大会,在这次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上,组会再一次强调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世界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碳金融就就孕育而生。
碳金融的概念
碳金融源于《京都议定书》。通过开展碳金融,不仅可以促进环境内生型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开拓中间业务收人、促进经营的战略转型也具有重大意义。
碳金融顾名思义就是指与碳有关系的金融活动,基于《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总量控制的要求,碳金融包括三个层面的运行机制:
1、是允许具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之间转让他们剩余的碳排放配额,这就是 “国际碳排放贸易”机制(IET)。
2、是允许发达国家从有减排义务的其他发达国家投资节能减排项目中获得碳减排信用,用于抵减排义务,这就是 “联合履行机制”(JI)。
3、是允许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项目中获取“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以抵减其排放义务,这就是 “清洁发展机制”(CDM)。
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现状
利用这些机制,具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及经济实体可以选择世界上任何成本更低的地方实施减排,获得减排信用,用于抵其减排义务,由此,这些全球配置刺激国际间金融发展,为各国实现“低碳”的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率的手段。
正因为有大量具有发展潜力的碳金融需求, 目前国际银行看好这一发展潜力巨大的低碳市场。总部设在伦敦的低碳经济专业投资银行—气候变化资本集团(Climate Change Capital),目标是通过投资管理、为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等, 使全球低碳的同时创造可观的回报。他们管理的私募碳基金达亿8.5欧元, 其中投人中国的达3.5亿欧元, 该碳基金的投资者包括两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府养老基金, 一家英国最主要的电力公司和一家领先的新兴商业银行, 业务遍布中国、俄罗斯、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
由于碳金融的CDM最终产品CERs具有虚拟和衍生性,仅代表合同一方获益权力或某种义务。所以商业银行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顺应实体经济发展的趋势。通过金融产品设计,促进低碳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深化碳金融的市场。也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制约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因素
尽管我国碳金融业务有着广阔的利润前景,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并未广泛介入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第一,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的认识不足。由于碳金融的兴起的时间不长,我国商业银行对其利润空间、运作模式、风险管理、操作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的理解还处于低层次水平,对碳金融业务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敢贸然介入其中。
第二,商业银行相关机构和人才的缺失。碳金融业务的开展需要商业银行拥有对应的机构,以完成碳金融产品研究、产品设计等必要的前提工作,而大多商业银行还缺乏这样的机构。较传统业务言,碳金融业务对具备金融、低碳等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依赖较大,目前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储备还不足。造成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开展的内部动力不足。
第三,碳金融业务风险较大。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除了面临传统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外,还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根据《京都议定书》的协议,该框架下的三个减排的机制仅持续到2012年,之后如何,包括我国在全球碳金融领域中的角色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建议
促进碳金融交易平台建设
中国目前作为碳排放出售方,与国际碳金融机构之间开展交易往往缺乏经验、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必要的交易平台,这点严重制约了碳金融业务的开展。国内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应积极与国外投行沟通合作,在中国发挥积极作用,银行自身充当财务顾问、提供咨询业务以获取手续费。借发展低碳经济,商业银行可以探索在碳金融交易中发挥作用,促进业务经营转型,使商业银行经营更加多元化。
发展碳金融相关的理财产品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不满足于把钱存放在银行获取利息收人,而是投资股票、债券和等理财产品。尽管碳排放权是一个虚拟的概念, 但荷兰银行、中国银行推出的与碳排放权挂钩的理财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只要国家重视低碳,环保企业表现优于其他行业,与碳金融有关的理财产品前景广阔。
碳基金也是充满潜力的融资方式。目前世界上碳基金有58只, 2007年10月-2008年3月近5个月中,新成立的碳基金多达12只,而中国目前碳基金领域发展很慢,预计未来会出现较大的发展。拥有托管国内证券基金经验的商业银行,也应积极参与托管碳基金业务中去。
规避碳金融交易风险
CDM 项目贷款整体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意味商业银行在项目融资中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应选择那些经济强度高、外部担保强的项目降低贷款的信用风险;项目的本息大多采用外币偿还,商业银行应该实行必要的套期保值以防范汇率变化风险。对于政策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创新相关的合同条款,尽量将不可承受的风险转移给国外投资者。(作者单位: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坤民.发展低碳经济要有紧迫感[J].求是,2009(23);
一、企业工商管理发展现状
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一样,有自身的特点,当前我国对生物技术的研究和管理在不断的寻求新的方法和技术。而我国当前企业的工商管理发展现状为:
第一,工商管理模式粗放。因为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所以,当前生物技术研究企业的工商管理会存在一定的粗放管理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生物技术研究企业的管理者没有丰富的工商管理经验,在企业管理中没有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知识作为企业管理支持,企业的管理者只能凭借个人习惯和情感进行企业管理,这样就会造成企业工商管理中出现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完善,这样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方针的制定。
第二,生物技术研究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足。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社会效益而后经济效益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员工才可以在工作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向导,起到指引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生物技术研究企业更加需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样才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三,工商管理地位不清。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位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将企业工商管理思想进行转变,结合一些新的发展观念和思想,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将社会责任加入在企业发展中,将以上企业管理中的粗放式管理转变成集约型管理,同时进行管理创新。因为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发展本质不同,所以工商管理方式需要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这样才会促进该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四,工商管理人才缺失。众所周知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发展中人才比较缺失,生物技术发展企业的人才更为缺失,真正有能力的管理人才更是少有,这些现状的产生和我国企业的发展历史和工商管理的发展有关,管理人才的缺失,需要企业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管理,珍惜企业当前的内部人员,加强对内部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关心企业内部人员的生活,不同的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
在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现状中,还有很多不同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出现,为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需要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将问题解决,同时将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对于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等相关的生物技术研究企业来讲,因为是一门新兴的技术研究领域,所以其管理模式需要进行创新,寻找适合该企业发展的工商管理模式,才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
从以上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可以知道今后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第一,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当前我国企业发展中,工商管理人才非常的稀缺,生物技术研究因为是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所以相关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非常急切。今后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培养更多专业的工商管理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和人力保障,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运用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进行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第二,制定企业工商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发展中的规矩就是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企业的各项工作需要有序的发展和进行,就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最为其发展的保证。当前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的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竞争,我国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该领域企业的发展需要将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制定适合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工商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留住更多的人才,保证企业各项工作有序的进行。
第三,实行人性化管理。我国当前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管理,很多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以经济利益为前提进行制定的,缺乏人性化管理,进而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着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了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需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人性化,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促使企业工商管理的人性化。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利率市场化历程
1983 年,国务院曾授予人民银行20%的基准贷款利率上下浮动权,但由于触及实体经济部门利益,该项浮动授权一度被搁浅。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被进一步放开,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随后,人民银行基本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截至2004年底,基本实现了外币存贷款利率完全放开和人民币“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同时,政府加大了市场利率体系的培育和建设力度,完善市场利率形成的外部配套机制。1996年6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先行放开;1999年,放开债券市场利率,加大国债发行规模;2007年1月,Shibor正式上线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短期市场化利率体系正式建立。
2011 年,温州金融试验区的建立象征着我国资金价格改革正式进入“双轨”运行时期。2012年6月7日,央行公告,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并同时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将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此次利率不对称降息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一步。2013年7月19日,央行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彻底取消银行贷款利率下浮0.7倍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随后,多家银行纷纷上浮存款利率到顶,金融机构差异化、精细化定价的特征进一步显现,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领域的一项根本性变革,是对中国银行业既有的盈利模式、经营结构、管理水平、创新发展能力的全方位考验,是对银行在平衡市场、风险、收益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将面临三方面挑战。
一是存贷款利差收窄。由于利率在长期管制下处于低水平状态,管制解除后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引导下,利率会逐渐上升到均衡水平。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取消利率管制后,银行可以采用更具竞争力的利率来吸收存款,资金成本会相应上升,同时银行也会提高贷款利率的敏感性,加之银行间的竞争加剧,银行存贷利差会伴随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逐渐缩小;
二是存款稳定性降低。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将会出现差距,出于追逐利润的目的,资金将更频繁地在银行间、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间、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间流动。存款稳定性的降低,会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银行需要更多地依靠批发性融资,并加强流动性管理;
三是部分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经营困难。从国际经验来看,商业银行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面临经营困难的情况较为普遍,即使在金融市场较为发达、金融监管较为完备的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
尽管存在上述种种挑战,但是利率市场化进程是一个更加高效的金融市场建立与完善的过程,利率市场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强大创造了难得机遇。
首先,商业银行被赋予更大的自主定价权,能够根据市场基准利率水平、业务性质、客户资质等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使定价水平更加真实地反映业务实质,提高成本收益管理的精准度。
其次,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将进一步改善。社会储蓄向社会投资的转化会更有效率,资源配置会更加优化,企业的经营活力将进一步提升,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也为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做出贡献。
第三,商业银行将获得更多的创新空间。银行在进行创新时摆脱了价格束缚,在收回成本的前提下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与服务。同时,高度竞争的环境客观上增强了银行创新的动力。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1.转变发展方式,突出差异化经营
目前,我国银行业经营方式渐趋同质化,各家银行还比较依赖传统经营方式,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既容易造成竞争过度、风险积聚,又不利于差异化发展。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应摒弃“跟随”和“模仿”思维,体现差异、做出特色,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
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将“优化结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方向,全面协调发展各类客户和各项业务,持续不断优化结构,努力打造经营特色。
中型商业银行则应“服务中小、专业拓展”,走与自身经营特色、业务优势相匹配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求“做大、做全”,注重“做精、做细”,应打造以中小客户为主的“橄榄形”客户结构,提高对单一客户的“钱包份额”。
小型商业银行则应“聚焦小微、立足社区”,在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夯实客户基础,稳定核心负债,提供快捷灵活、特色化的金融服务。
2.转变业务经营模式,降低对存贷利差的依赖度
利率市场化会加速银行转型,而业务转型能够对冲市场化影响。加之“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充足率更严格的要求,都将推动银行加速向轻资本的中间业务转型。
第一,调整客户结构,吸引更多的民营、外资企业客户,追求客户结构多元化,这些客户具有比国有企业更高的忠诚度,资金需求弹性较低。
第二,调整业务结构。资产业务应摒弃以公司业务为主的发展理念,向拥有较强的风险定价权的方向倾斜,将零售信贷、信用卡、消费信贷、贸易融资和中小企业贷款作为资产业务的重点方向,不断提升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率。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收入,以此大幅度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在收入结构上,向资本节约型业务模式转型,中间业务收入和各类投资、交易业务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存贷利差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
第三,转变服务功能,银行要从传统融资信用中介向全能型服务中介转型,改变存贷利差比重过高的局面,形成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实现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单一产品提供者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变,提高整体竞争力。
3.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又好又快发展能力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真正考验是其风险管理能力。一般来说,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只有控制好风险,做好风险的对冲、分散和转移,才能赚取高利润,确保稳健高效发展。
第一,做好主动负债,强化利率风险管理
传统存款是银行规定利率,存款人自行决定存放期限和金额,对银行而言是被动负债。而主动负债则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一是银行可自主协定负债金额、期限和利率水平,二是银行可自主决定负债引进与否,三是银行需直接、逐笔地进行营销。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存贷款利差的逐步缩小,过去对存款实行的粗放的数量管理显然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负债结构调整和精细化管理将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唯一选择。商业银行通过主动负债管理可直接控制负债规模、期限结构和利率定价方式,提高资产负债的匹配程度,锁定资金业务净利差,防范利率波动风险和提前偿还风险。
第二,加强贷款产品定价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走向充分的价格竞争,贷款等利率产品的定价复杂性将大幅提升。贷款利率需要覆盖业务的成本与费用、风险损失和赢利目标,更要兼顾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形成风险定价能力突出的竞争优势领域。如果银行定价技术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则容易引发价格竞争,产生定价偏差。银行要加快建立以效益为中心,各方面协调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具体而言,产品定价必须尽力保持在盈亏平衡点之上,必须综合考虑客户、产品给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和分摊成本,必须加强金融新产品的研发协调、搞好金融新产品的定价。
参考文献:
[1]蔡逸仙.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1[J].经济问题探索,2013(03):131-135.
[2]杨墨竹.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和应对措施[N].金融时报,2012-04-09.
[3]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10(01):19-28.
[4]郑明.商业银行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