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情境教学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备课;体验;更新理念;了解学生;研究教材;课后备课;创设情境;内容和方式;目的和意义;应用和效果
备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最前提的阶段,是要求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计划和过程阶段,是按照教材设计上课前提,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其一、更新理念:“为了一切学生”和“一切为了学生”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指导下的宗旨和核心,要求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念上”,把备课的角度思考在浅、中、深三个层次上,把课程内容渗透到各个层次之中,是为了达到全班级全面素质的提高之中,教师一定得围绕教学任务、目标去备课,教师怎么教是一回事,学生怎么学又是另外一回事。
其二、了解学生: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十分了解,了解学生的文化层次、喜欢爱好和个性特长,备课之前一定掌握学生的学情,必要的时候,还得根据教学过程增加幽默语言、古典诗词和故事情节,设计出合理的、有价值的、科学的教案,因为教师就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该对每一节课如何组织、引导和合作做出思考和判断,如何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疑问、空间和质疑的机会。
其三、研究教材:小学数学教材给教师和学生共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需要在备课前对于教材具有全面、深入细致的解读。(1)教师要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深浅适度、全面覆盖和效果高效;(2)利用教材资源优势,抓住重点、难点和实际,选择性的设计教学顺序和教学要求;(3)实行个人、小组和教研组互相结合的备课方式,力求达到完整、完善和完美,取长补短。
其四、课后备课:我认为课前备课一定很重要,但是不会那么完备,要通过讲课以后再进行备课,那么课后备课是对于课前备课的补充、是对讲课中发现不足问题的更新、是有利于教师对于专业课程的更加成熟以后的经验总结、是对于教学方式、理念、行为和效果进行分析的经过。
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教师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创设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时,探索求解。”
何为“情境”呢?就是情景或者境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情境”,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一定的具体景物,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首先是创设情境,唤起学生求知欲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目的,是为了唤起学生学习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强烈的求知欲望、是为了培养小学学生思维能力情境意识、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兴趣,并且体味小学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好奇心和好胜心。
其次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思维: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多贴近生活的情境需要教师捕捉、创设和运用,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思维、质疑和探索,达到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自觉学习数学课程的目的。
再次是创设情境,改变学生精神状态: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状态适度进行调节和调动,因此,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比如做一些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游戏、演讲和观察,让学生具有明显的精神状态的改变,使学生具有激情、具有兴趣、具有意识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最后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认知形象:情境的创设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在创设情境的同时学生应该极力接受并且达到身临其境;其目的就是为了把小学数学的抽象性转变为认知的形象性,强化理解、促进学习、实现高效。
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小学数学学习的“体验”实际上就是亲身经历、亲手实践和亲自参加;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
第一是课前体验的内容和方式:小学生对于规律数字和图形比较感兴趣,课前让学生认识具体有兴趣的数字和图形,可以通过多媒体收集或者挂图让学生“见到实物”,如果有真实的物体让学生用眼看、用手摸、用心想,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热情、达到轻松愉快的学习。
关键词:课程理念;数学情境教学;体验
在高中数学中开展情境教学是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所创设的,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通过情境教学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以此来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加强学生数学体验
由于高中数学的知识大多和初中没有太多联系,因此高中生在学习一些抽象的数学理论时,自己理解起来往往较为困难。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时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知识学习的效率。例如,在《二项式定理》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归纳和总结并导出“二项式定理”的内容,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除此之外,在教授立体几何时,教师应该借助一些直观的教具,来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产生相应的认知,使学生认真地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
二、利用数学文化史来创设情境
由于高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与数学相关的故事也很多,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做一些数学文化史的教学,使学生在了解定理和概念的由来基础上进行学习,这样就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知识。学生在了解了数学文化史以后,对数学学习才不会感觉到枯燥和无聊,才会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文化史来创设情境,不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还可以全面完善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三、利用实验情境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验情境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全体参与的教学活动,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实验情境来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椭圆定义》的时候,首先应该让学生思考椭圆是扁的,它到底与哪些点有关系呢?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去学习,这样才可以发散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能力得以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在创建的实验情境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在实验中,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数学知识,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对于每一个实验、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认认真真的探索、完成。还要教会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思考,勇于请教,敢于创新,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对于每一个实验的要求和步骤,都要尽全力做到最好。在失败时,要认真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或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进一步完成实验要求和目标。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乃至在整个学习阶段都养成认真、严谨、科学、创新的学习态度。
四、组织教学活动,构建活动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些和教学有关的活动,为学生构建活动情境,教师要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还可以通过设置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积极、开放、宽松和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还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合作。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根本上提高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力度。
五、合理地利用科技手段教学,创建信息化的教学情境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高中数学课堂是一种单一和传统的教学情境。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已经慢慢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为此,要想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科学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为学生创建信息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那些数学教学中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定义变得生动和直观起来,更能突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的作用。例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椭圆的标准方程”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对椭圆的特征进行呈现,把它和圆进行一个比较,从而寻求出椭圆的方程式与圆的方程式的差异,这样就更利于学生对这公式的牢记。又比如,教师在教学“球的内切与外接问题”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将正方体和球体的内切和外接问题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教师为其创建的信息化情境中,轻松地完成知识的内化。
综上所述,在课程理念下要想做好高中数学情境教学,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根据班级里学生的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情境,并且要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加强学生数学体验,利用数学文化史来创设情境。除此之外,在一些开放性的研究课中还应该利用实验情境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组织教学活动,这样才可以发散他们的思维,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俊红.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设;应用
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也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和理解了课堂中的学习内容。采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能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可以培养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掌握课堂知识,同时,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也提高了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促进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虽然已经开始运用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偏离教学计划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了解一件事,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严重偏离了教学计划,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完全理解教材内容,从根本上掌握教材提出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合适的问题情境。
2.没有广度、深度
有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完全理解教材提出的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过于简单,没有广度和深度。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阻碍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教学,也不利于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更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3.过于注重形式
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运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是为了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实现良好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学习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符合课程实际,不能为了情境创设而创设,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都没有注意到课堂实际,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只是走一个形式上的问题创设,而创设这种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课堂教学中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创设和应用
1.围绕教学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使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同时能够发现信息技术知识与问题情境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从信息技术的学习中获得乐趣。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围绕教学内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构建程度的大小。例如,在对“视频信息的加工”这节内容进行教学时,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而且要增加学生对于视频和动力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结合视频信息的本质特点进行学习。因此,运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2.激发学生兴趣
将创设情境教学方式运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要将学习内容与知识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从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使信息技术知识与教学问题能够进行有效的结合。
3.重视教学重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包含的内容有统计图表、信息采集、图像数字化、图像加工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软件非常多。如果教师对于这些内容按照教材来演示讲解,教学时间允许的话,学生在听信息技术课时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于信息技术教材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总结出的这些知识为学生进行情境创设,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目的进行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把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有效地总结和学习。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复习教学目标缺乏有效的整合,将复习教学目标等同于几节新授课教学目标的简单拼揍。
(2)教学方式单一。复习教学方式较多表现为讲与练相结合,但往往出现讲得过多,练得机械。
(3)织线成网效率低下。所建构的知识网过杂、过乱,织线成网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低,所织知识网的优越性没被学生所认识。
(4)复习教学情境的创设比较随意,情境脱离学生实际,缺乏科学性。情境与问题相割裂,缺乏实用性。
(5)问题缺乏设计,问题的解决方式较为单一。教学时常出现随意问,随堂问。对于提出的问题,不论其难度大小,一般都采用问答方式加以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问题的解决效果,也影响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能力的培养。
这些问题的成因之一是教师缺乏有效的复习教学设计策略,从而使科学复习教学过程变得繁杂、机械、乏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参与面与参与度,最终影响了科学复习课的教学效果。基于对大量复习课例的分析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科学复习教学的设计应注意如下一些策略,现以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中的《代谢与平衡》一章的复习为例加以阐述。
一、构建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的合理构建是帮助学生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复习课中呈现的知识网络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兴趣等因素,力求能被多数学生所同化、顺应,从而促进形成合理的结构。因而,应在教学设计时精心构建,以充分突出本单位的重要概念、原理间的相关性,力求知识网络简明扼要,不过分追求完整,以免影响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兴趣和对知识网络的理解,从而影响织线成网的效果。此外,还要让学生充分参与网络的主动构建,使其认同网络建构方式的合理性以及所织网络的优越性。
如在《代谢与平衡》一章的复习中,为突出人体各大系统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本节构建的知识网络如下:
这一知识网络突出了参与代谢的若干系统间的联系,同时也反映出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间的相关性,简洁清晰,便于学生理解,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教学时,这一知识网络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加以呈现、不断完善,使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网络的建构,因而能较好地使学生认同其合理性,促进学生理解各系统间的相关性。
二、策划问题情境
教学情境是问题的策源地。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自然地引发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卷入思考与学习,有利于巩固相关知识技能,并为知识网络的构建创设条件。此外,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还可以向学生渗透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以及促进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关系的认识等。在科学复习教学中策划的问题情境不仅要科学、真实、简洁、可理解、有吸引力,而且要易引发问题。情境只是手段,引发问题才是目的。在《代谢与平衡》复习中,主要围绕运动员的尿检这一客观事实创设了相关的问题情境:
情境一:播放一段奥运百米决赛的视频,并投影展示一段运动员尿检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引发问题:为什么运动员口服的兴奋剂往往可以通过尿检被查出来?
由于情境中涉及的视频及图片介绍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内容真实、简洁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同时内容中隐藏的问题又适当地超出他们的原有认知,因而能较好地引发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情境本身不仅能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而且也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间的密切关系,从而较好地发挥了情境的作用,为科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作好铺垫。
三、设计问题序列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由无数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微小循环构成的。随着一个个微小循环的不断进行,学生对现象的认知能力、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1]。课堂教学的相关目标也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而得以有效落实。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根据所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逻辑顺序,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设计系列化、有层次的问题[2]。
这些系列化、有层次的问题便组成了问题序列。比起单个问题或多个散乱的问题,问题序列由于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统一性,使得情境的利用率更高,参与问题思考和解决的学生数会更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会更高。设计问题序列时,首先要设计好核心问题,而后基于核心问题设计铺垫性问题或引导性问题,以对核心问题进行分解或作好相应的知识或能力铺垫,促进核心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逐渐完善知识网络的构建。
在《代谢与平衡》复习中,通过创设运动员尿检的情境引出了“为什么运动员口服的兴奋剂往往可以通过尿检被查出来?”这一核心问题,由于此问题涉及了人体多个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这些系统间的相关性,相当多的学生难以有效回答。所以基于此,在教学时需对该核心问题进行分解,形成一组铺垫性问题:
问题1:口服的兴奋剂是如何进入体内的?
问题2:兴奋剂又是如何被运输的?
问题3:兴奋剂是如何进入尿液的?
问题4:兴奋剂是如何被排出体外的?
这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与原先提出的核心问题一起,按序排列便组成了本节课的问题序列之一。其中核心问题置于四个铺垫性问题之后,铺垫性问题的逐个解决最终能促进核心问题的解决,从而使核心的知识网络得以有效建构,同时为学生在后续教学中体验到知识网络的优越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包括学习方法、审美情趣以及思想品质,换言之,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所表现出来的和现代化教学需求相适应且牢固的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便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于学生今后乃至终身的发展而言,其意义重大。从宏观角度来说,语文核心素养令学生素养以及文化背景和教育的背景有机结合,是对过去教育反思的必然结果,体现语文学科的多样化。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
每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需要具备许多素养,以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最为关键,是学科培养人才的一直追求的目标。语文教学要从自身出发,按照语文学科特征,把学科的教学转化为核心素养提升教育。语文的教育教学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其他学科提升学习能力与水平的基础,语文教学不但肩负着素养以及母语教育的职责,与此同时,也要将主流的三观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开展语文活动中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这对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发挥语文的价值具有帮助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由始至终贯穿语文教学过程,语文阅读在高中阶段学习的根基,着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塑造健康向上的性格,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思想观点等众多方面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阅读教学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实多样,使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加强,唯有强化学生的思考以及认知能力,方可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进一步地促进众多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拓展自身的文化理解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想象思维等能力的提升,实现语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提升文字感受能力
语言是一种生活情境中的应用技能,在情境中开展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情境教学优势独特,在情境中激起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增强语文学习的体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对语文阅读不感兴趣,哪怕再有趣味性的文章,也无法令他们产生阅读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文本,而只是流于表面。所以,要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对阅读活动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散文《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形式在课堂中展示一些关于月色下荷塘的图片,并附上一曲相关的背景音乐,与学生共同欣赏优美的荷塘景色,体会其中的诗情画意,月明星稀,感受着这份美景,从而能激起学生已有的荷塘月色的生活经验,能让学生更好地融于课堂,融于荷塘月色之中,从外而内,塑造出符合《荷塘月色》该文章内容的情境,立体而又有意境,更重要的是有切身的体验,学生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二)细读文本,巧用留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细读文章是一种阅读手段与策略,细读能真正品味文章的内容,体验文章的情感,特别是文章中的留白部分,是一种绝佳的阅读思维训练的手段。留白通常是作者欲表达但又不直接表达的感情,所以具有细品精读的价值,教师要充分抓住留白的作用,调动学生思维的激情,促进学生思维的宽度与深度的发展,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项脊轩志》末尾处,作者讲述了项脊轩和自己妻子的联系:“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说的是庭院里那棵高大的枇杷树是妻子逝世那年亲自种下的。作者在末尾数并没有依照寻常的行文思路对情感进行升华,而是写了一棵看上去寻常的枇杷树,不过经过仔细品读,其中所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对亡妻刻骨铭心的哀思,学生是全然体会不到的,只有引导学生对这些细节的把握,对这些文字的细细品味,并对其中的留白进行深思,才能真切体会人亡而物在的哀思。作者使用看似无意的句子,却深深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怀念以及眷恋,非常恰当地进行留白。深思对留白的巧妙体会,常常让我们发掘出隐藏在文本表面背后的思想感情以及典故,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感受能力。这种间接表达出来的情感便是婉转隐晦的文学美的体现,填补文学的留白便是引领学生感受文学之美。
在上世纪70年代末,李吉林重返一年级课堂后,发现儿童在迈进小学的最初阶段,学习的是枯燥单调的拼音。“60天从上午到下午的语文课,反复拼读字母符号。那么想识字的孩子就是识不到字。”
李吉林为儿童对小学生活从憧憬到失望感到着急。她开始重新思考儿童的语言学习,并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通过情境演示的方法来理解表现人物神情、动作的提示语。小试的成功和不断的思考让李吉林认识到,儿童的语言学习不应该是“连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也不应该是“机械的、逻辑的、无情感的”,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是让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的过程,同时也是让他们进入世界,进入社会生活,进而让他们渐渐长大的过程”。儿童的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紧密相联,应该以激发和培养兴趣为前提,使注意、好奇、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和儿童的思维发展与认知发展相互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感受真实生活,积累感知材料,鼓励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的训练和学习。这些思想构成了李吉林最原初、最素朴、最核心的学习观。
如何连接儿童的语言学习与生活世界,如何沟通他们的认知与情感,李吉林找到了“情境”这一核心的中介和手段,“情境教学”由此萌发。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西方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更多关注的是心理和认知层面,而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则把认知与情感整合在一起,强调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可以“全身心地活动其中”。作为语文教师,李吉林的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更加注重在学科教育中的操作性运用,她概括提出的“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等情境创设的途径,不仅是可理解可操作的,而且凸显了东方情境教育之“情境”的审美性、体验性,更富有民族文化的韵味和智慧。
李吉林对学习的研究发源于语文情境教学,但却没有就此止步。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成功和理性的思考,她把对儿童学习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到思想品德、数学、科学、音体美等其他学科,将语文情境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学科特定的儿童学习规律提升为各学科适用的一般规律,并基于此提出了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学科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在完成“具体(语文学科的特定规律)——抽象(其他各科的一般规律)”这一提升过程后,她又引导各科教师把“五要素”与“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特点”两个要领结合起来,提炼出各科情境教学的要素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拓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注重创新实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最终实现了“具体(语文学科的特定规律)——抽象(其他各科的一般规律)——再具体(其他各科的特定规律)——再抽象(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这一螺旋上升的理论建构过程。
更加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情境教育的一些基本学习观也在逐步形成。她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点,并把“为了儿童的学习和全面发展”作为情境教育的根本理念和最终目标。在操作层面上,她提出“创设亲、助、和的人际情境,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及学习者之间的距离”,强调师生在共同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共通体验与合力以及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强调情境在沟通学习者要学习的新知识与他们的经验、兴趣、先前知识之间的重要作用。
课程是情境教育育人的重要载体和中介,情境课程自然也成为李吉林在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之后探索的“第三部曲”。李吉林通过情境课程的构建为儿童的学习营造出了一个开放的、多层次的学习生态,把以学科课程教学为主要构成形式的正式学习环境(“学科情境课程”)和由课外、校外及至野外课程教学等构成的非正式学习环境(“主题性大单元课程”、“野外情境课程”)充分糅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使儿童(及其身心和经验)、知识和日常生活镶嵌于其中的真实情境。
情境课程所建构的广远而真实的情境使儿童的学习突破了传统的课堂学习的时空局限,也打破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背后的“教师—学生”两个维度构成的“二元论”,而与学习科学视角下的学习环境设计的“多中心论”相契合。情境课程的构建不是为了知识的直接传递和灌输,而是旨在通过镶嵌在真实情境中的内容(知识)、他人、人工制品、技术、工具、资源等各种要素,为儿童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给养。儿童的学习也因此成了通过情感驱动、身心活动、审美体验,积极主动地汲取给养的过程。
随着情境课程的建构和研究,李吉林还进一步提出了“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这五个情境课程的操作要义以及“主动性”、“美感性”、“创造性”、“教育性”、“实践性”五大原则,情境教育内含的儿童学习观至此愈见清晰,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学习是对美的体验,具有审美性,儿童通过在美的情境中对美的体验而“激智”、“发辞”、“冶情”、“育德”。情境课程强调美感性,把“美”既作为手段,又作为最终追求的境界。关注和强调学习的审美层面是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体系中学习思想的独特之处,西方学习科学提出的众多学习理论及观点尚未涉及此层面,值得深入研究。
第二,学习是发展思维、认知以及创新的精神。这是李吉林情境教学探索之初“以发展儿童思维为重点,着眼创造性”一贯主张的体现和延续,是对学习的认知层面的关注。
第三,学习是情感的投入和发展。在情境课程中,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同时伴随着情感的参与和发展,并由“物—情—辞—思”这一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文化印记的学习动力系统使客观外物、人、语言(知识)和思维统整在一起,使认知层面强调的“思”成为了同时兼有“思”与“情”的“情思”。充分关注学习的情感层面是李吉林情境教育最核心也最鲜明的学习思想。
第四,学习是主体主动的活动。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主题性大单元课程、过渡性情境课程、野外情境课程,儿童积极主动的活动都是情境课程的核心,体现了情境教育对学习的实践层面的关注。
关键词:情境教学;阅读;语文素养
说起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意思浅显易懂,妇孺皆知,就是:只有博览群书,反复琢磨,领悟书中的精髓,这样在写文章的时候,才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要追问阅读的程度。”由此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根。然而,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文学爱好者、作家、学者,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读书呢?其实,这个困扰着很多人的问题说起来也很简单,正如冰心在《忆读书》中说的那样“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只有博览群书,阅读经典著作,领悟书中的精髓,得意又得言,写作才能有大的突破。
恩格斯在其著作《至裴・拉萨尔的一封信》以及其他美学著作中曾经引用过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不会变成李尔王。”这句话非常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在文艺欣赏中人们的审美规律,即客观差异性和主观一致性的统一。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的差异,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析词,嚼咀句……
请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小松树和大松树》中的第二自然段,一开始,我们是这样教学的:
1.示范读这一段,小朋友想一想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
2.学生反复练习读,传递出小松树的骄傲。
3.比赛读,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地进入文本,品味语言。
然而,我们发现,学生对文本描绘的意境不够清晰,对文字的理解不够深刻,根本无法进入小松树的内心世界。于是,我们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改进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描绘的意境领会其精髓呢?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反复推敲后,我们这样尝试教学:
1.想扮演小松树吗?那就得读好小松树的话。
2.你们读得很出色,那么,请观察山上小松树的样子,结合它刚才说的话,想一想,小松树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的?
学生甲:“小松树很高兴。”
学生乙:“小松树很骄傲。”
学生丙:“小松树很得意。”
是呀,小松树是那么的骄傲,那么的瞧不起大松树。
3.现在,就让我们来演演小松树吧,看看谁能进入小松树的内心世界。
这样一堂课下来,我们发现,首先,谁想扮演小松树?在这样的比赛中,学生读得劲头十足,对小松树的形象也有了初步把握。然后,请学生观察插图中小松树的样子,想一想,小松树可能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话?最后,让学生在表演中比较、品味和体会小松树的内心世界,领会到文章的主旨。我们从学生的读书兴趣、学习效果来看,改进后的教学果然能打动学生的心。
其实,在这个片段中,教师主要运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语境中朗读、看图、表演,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领悟到文章的核心思想。这就是情境教学法的成功之处。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的基础,是教师的基本语文素养,包括解读文本能不能抓准主题思想;处理教材能不能找准切入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能不能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把握学生理解教材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等等。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入文章描绘的意境,去揣摩语言、领悟思想、感受情感、领会写法,从而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掌控数学学习的思维方法,这是一种技能、观念、品质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站在更高的位置去学习数学。尤其是在小学这一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所谓数学意识,就是一种良好的数学知觉,可以让学生从本质上去看待数学问题,这是一种数学学习层次的体现,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敏感性与适应性。并且,拥有数学意识的学生,会有意识地观察数学的表象,可以从客观的事物出发,去理解数学内部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十分重要。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通过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无所不在,慢慢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对数学的敏锐性。同时,现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知识灵活,这无疑为教师实施生活情境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程时,教学的难点就是学生对于人民币的价值理解以及人民币面值之间的换算,而人民币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事物,利用学生对生活的敏锐性去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理解人民币面值之间的换算以及具体事物的价值,这有利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
二、掌握估算方法,培养学生数学直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是学生对数学宏观体现的一种把控能力,同时也是对数量最直接的一种判断能力,可以说估算能力就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简单、快捷、高效地学习。能够灵活掌握估算方法的学生,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也会超过其他同学,是学生思维敏捷性与创造性的体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想尽办法去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并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直观目标。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教学中从精算入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从估算开始学习,先用竖式计算的方式在心中计算,从而慢慢形成对数学的知觉,最后提升学生计算的精准性。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教材以外的估算资源,如体育课上学生每分钟的跳绳次数,或者在春游活动中应该准备的用具用品数量,让学生通过这些实际的数字提升自身的估算意识,这也是一种数感的形成,长此以往,学生必定会在估算中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与归纳能力,最终形成一种科学的数学直觉。
三、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而这无疑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并且是核心素养中最核心与最本质的特征。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将学生局限于教材以及课堂之中,应该为学生开展更多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去认识数学,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去丰富自身的见闻,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动嘴,调动多种感官去学习数学。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若想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米以及千米,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之中走一走、看一看,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50米、100米以及1000米的赛跑,让学生用自己的脚去丈量校园跑道,从而更加真实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与单位之间的换算,在这种开放的探究活动之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c实践能力,内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这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终身学习,因此在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姜宇,林崇德.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关键词: 教学环节 优质课堂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是追求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数学课堂是由无数个教与学的环节共同组成的,只有优化每个环节,才能打造优质的数学课堂.近日笔者参加了市中小学教学大比武,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5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为此对几个核心的教学环节进行反复打磨、优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优化教学思路,提炼核心主线
李善良博士提出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理清核心主线,优化教学过程”.一堂有效的数学课,应该有一条主线把教师、学生双方的理解和学习清晰地串起来,对于教师依照设计好的主线,能轻松驾驭课堂;对于学生顺着主线,能清晰主动构建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一节概念生成课,此概念来源于生活,有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要想深刻理解,达到教学目标,就必须设计好核心主线.笔者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提炼了教学核心主线: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学生活动―意义构建―数学理论―数学应用―问题获解―反思提升.实际教学效果表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核心主线.
2.优化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中,情境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开始,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给学生架起探究的桥梁和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新颖有力的情景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的课堂,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本节内容有丰富的生活背景,适合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这节课的情境创设主要有两种设想:
情境一设想:银行信贷资金分配问题(教科书提供的案例).
情境二设想:某农户今年预计投入不超过6万元资金种植西瓜和葡萄,已知它们的种植成本分别为每亩2万元和1.5万元,他计划投入西瓜种植的资金不低于葡萄种植的2倍,且两者的种植面积都不低于1亩,那么该农户应如何分配资金?
[设计意图]本节课教材通过银行信贷资金分配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模型,引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这样编写的目的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得到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数学模型的抽象过程,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数学模型产生的实际背景,体验数学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的.但从此数学情境中得到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数学模型不但数据过于复杂,而且后续的探究和讲解中都没用到,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指出:“情境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还应当在课堂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重要的向导作用.”由此笔者就从家乡的特产:西瓜和葡萄的种植过程中,农户的资金分配问题这一情境,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模型,接着就围绕这一模型先引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而后探究得出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的解集所表示的图形,最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情境中提出的资金分配问题.对比两种设想,第二种更接近生活,比较简约、经济、实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数学问题,探究建构概念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积极态度.为了能够有效开展探究活动,本课就围绕教学主线,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了层层递进的问题串,通过问题驱动,启迪和训练学生的思维,理性构建数学模型,形成数学概念.
问题串1:
师:这个问题中存在一些不等关系,我们应该用什么不等式模型刻画它们呢?
生:设西瓜种植面积为x亩,葡萄种植面积为y亩,则4x+3y≤122x≥3yx≥1y≥1.
师:我们该如何称呼不等式4x+3y≤12?
生(几乎齐声):二元一次不等式.
师:二元一次不等式有什么特征?
生: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
投影显示:我们把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
师:我们又该如何称呼不等式4x+3y≤122x≥3y?
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投影幕显示:我们把由几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x和y的取值构成的有序数对(x,y)构成的集合.
有序数对(x,y)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
【设计意图】以西瓜和葡萄种植过程中的资金分配为切入口,学生的前概念为突破口,引发学生思维,得到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此组问题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认知,不断同化新知识,从而达到调整、扩充和优化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目的.
问题串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的图形?
师:方程x-2=0的解集为?摇?摇 ?摇?摇,如何在数轴上表示?
生: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集所表示的图形是数轴上的一点.
师:不等式组x+3>0x-4
生: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所表示的图形是数轴上的区间.
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所表示的图形?
如二元一次方程4x+3y=12的解集所表示的图形?
生:直线4x+3y=12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师:4x+3y≠12呢?
生:不在直线4x+3y=12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师(追问):4x+3y>12呢?
生:直线4x+3y=12右上方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师:为什么?
生:我取了点(2,2)和点(4,1),它们都是不等式4x+3y>12的解,而且都在直线4x+3y=12的右上方.
师:这只是我们的直观感知,能否用数学方法加以证明?
师(追问):能否将上面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形?
师:在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4x+3y>12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的右上方;反过来,直线4x+3y=12右上方点的坐标都满足不等式4x+3y>12.因此,在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4x+3y>12表示直线4x+3y=12右上方的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什么?
生: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
师(补充):我们把直线画成虚线,以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不等式Ax+By+C≥0表示的平面区域包括边界,把边界画成实线.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区域?
生:对于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x,y)代入Ax+By+C=0,所得符号相同,因此只需在直线同侧取某个特殊点检测即可.
【设计意图】由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所表示的图形得到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所表示的图形,体现了类比的思想方法;由不等式4x+3y>12表示的平面区域推广到一般的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表示的平面区域,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此组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经历了对核心概念的发现、揭示、概括和理解的过程,体验了数学的理性精神.
4.优化数学例题,实现教材再创造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要科学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让学生通过创造数学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在例题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就题解题”上,而应挖掘显现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展示“普通”题目背后的“精彩”,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探究的快乐,真正实现对概念意义的建构.
例1:(1)画出不等式4x+3y≤12表示的平面区域;
(2)画出不等式2x≥3y表示的平面区域.
例2:用平面区域表示不等式组4x+3y≤122x≥3y的解集.
练习1:用平面区域表示情境中不等式组4x+3y≤122x≥3yx≥1y≥1的解集.
【设计意图】此题组设计的作用:①归纳出作平面区域的12字方针:“直线定界、取点定域、虚实分明”;②教师利用三角板规范地作出平面区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例3:已知如图所示平面区域,请写出其所表示的不等式(组).
(1) (2)
(3)
练习2:已知如下所示平面区域图形,请你写出其所表示的不等式(组).
【设计意图】例3及练习2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题目的呈现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思维得以升华.在例3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示了数学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拓展提升:画出(x+2y-1)(x-y+3)>0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提升”的“潜在距离”的控制,当变异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变异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产生观察、比较、联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再创造”和对知识进行正迁移.
课后探究:在练习1中我们作出了情境中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从中得知分配资金的方式有多种,如果你是农户该怎么分配资金?
【设计意图】课后探究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有始有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更有效地完善了学生的经验系统,提升了学生知识网络建构的水平.
5.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上不能仅是传授知识和解题技能,而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要改变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教学核心环节,力求打造优质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