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考历史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1年广东理综化学试题的特点可总结为:依据课标,稳中有变,注重基础,重视实验,加强综合,彰显能力,注重继承,勇于创新。
1.紧扣课标,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的呈现方式和命题情景“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考试秉承广东自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坚持的“学科思想和学科能力考查为宗旨,骨干和核心知识考查为重点”的一贯原则,考试模式与考试内容基本保持稳定。2011年广东理综化学试题的模式、编排、题型及赋分值与2010年的几乎完全相同。2011年选择题的题型、考点与2010年大体相似,而非选择题考查的题型与2010年基本相同,依次为信息给予型有机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题、化工流程题、实验探究题四种类型。在考查内容上,2011年的理综化学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的考查仍然以综合最核心、最主干的化学知识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从中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全面性。
虽然2011年广东理综化学秉承上述的原则和趋势,但在试题的呈现方式和命题情景方面却“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在试题呈现方式方面,实验探究题不再与2010年一样,整道题是一个完整的定性实验探究过程,而是在设计定性探究方案之后,增加包含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操作的定量实验。这点是很让人值得称道的,也是2011年广东理综化学试题中的亮点之一。在命题情景上,2011年理综化学试题四道大题的命题情景更新颖、信息更陌生、计算量更大,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要求更高,区分度和难度稍微增大。上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广东高考“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创新意识。
2.融合创新,彰显能力,以化学实验为依托,突出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2011年广东理综化学考试,除了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之外,还以化学实验和化工流程为依托,将能力的考查放在主导地位。其中主要突出对学生以下两大能力的考查:①实验探究能力,如实验方案的设计或评价,定量实验的操作与计算,实验结果的归纳与表达等;②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如阅读、分析化工生产流程图、反应体系能量变化图等,从中提取信息并用来解决问题。特别是2011年的化工流程题中,对陌生复杂的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显得极为重要,这道化工流程题以提纯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为情景,考查学生对常见无机物的知识及其应用、电镀、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等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这道题目来自于学生陌生的化工生产流程,信息量大、情景新颖,特别是要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熔融盐电镀液中铝、氯两种元素的存在形式来推断出电镀的电极反应式这一点,难度有点大,这就要求学生能从题目所提供的陌生复杂的相关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正确建立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联系,用于解答问题。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但这也是2011年广东理综化学试题的亮点。
二、2012年广东理综化学高考备考建议
1.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注重双基,回归教材,强化核心主干知识的教学
新课程广东理综化学高考虽然是以能力立意为主,一直密切关注生产、生活实际及科技成果等热点素材,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降低对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因为能力的考查是基于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因而能力的考查必然也将重点放在对典型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上,进而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因此,2012年的高考备考中,必须一如既往地注重“双基”,回归教材,重视课本,让学生多读书,读透书,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同时强化核心、主干知识的教学。
2.着重提高学生对陌生、复杂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
结合高科技成果,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等新情境素材,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合、推理、应用的思维过程,这是新课程广东高考的必然选择和走向,特别是对于化工流程题和实验探究题。虽然这些题目的情境新颖、信息量大,但仍然注重考查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问题的设计通常由易到难分为了解、识记、理解、综合运用等不同层次。所以,只要学生的思路清晰、思维有序,就可以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3.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验探究题时要注重学科思维的科学性、严密性
实验探究题在近两年的广东理综化学试题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区分度大的题目。所以要在备考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和探究性实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学生真正理解实验探究的各环节。具体要求建议如下:①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②实验思路和实验过程应科学严密,实验方法、操作应规范、严谨;③实验结论的得出要证据充足、合理。在做实验探究题时,需要引导学生注重思维的科学性、严密性。
4.注重、强化学生化学用语、化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一、实验基础的单项判断考查
基础实验文字图像判断通常以单项选择和选项组合形式呈现,考查内容包括仪器功能与操作、物质性质、物质制备、物质分离、物质检验等。从能力要求而言,注重课本基础实验与变式的再认与理解,涉及实验的现象、方法、条件、过程等。
【例1】(2014・大纲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 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 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解析:A锥形瓶结合石棉网可以间接加热;B室温下铁在浓硫酸或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故可用铁桶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C特别注意容量瓶只有刻度线,没有刻度,故C错;D若待测液为中性,加水稀释后,pH也不变,故答案为A。
[变式1](2014・江苏卷)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 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 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 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解析:本题以氯气的制备和废物氯化锰的回收为主题,考查实验的系列操作过程。A中缺少加热装置;B试剂应选饱和食盐水,导管应长进短出;C正确;D制备含结晶水化合物应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式,不能蒸干,防止脱水,故答案为C。
二、实验方法的系统理解考查
基础实验考查除了增大实验知识的覆盖面,以达到考查的数量要求,更注重考查实验知识间联系的质变关系。如对“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或部分间的理解就体现由宏观到微观、由现象到本质、由事实到解释的实验研究方法与过程。这种题型要求条件必须是真命题,结论才有可能是正确的,这也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切实的实验体验和良好的分析综合能力。
【例2】(2014・新课标I卷)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解析:A常温下Na2CO3,水解程度小,不和油污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促进Na2CO3水解,溶液碱性增强,有利于油污水解,达到去污的作用;B漂白粉变质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以及HClO进一步分解变质;C两者易发生双水水解,不能共存,否则会导致有效成分损失;D反应原理是:2FeCl3+Cu=2FeCl2+CuCl2, D显然不对。故答案为C。
[变式1]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解析:A蔗糖在浓硫酸中发生炭化,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同时炭与浓硫酸进一步反应,体现其氧化性,A正确。B两者反应在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产生钝化现象,进而没有进一步反应和现象,注意逻辑关系;C正确;D两者反应原理是:3Fe+4H2O(g)=Fe3O4+4H2, Fe3O4是黑色物质,而Fe2O3才是红棕色。故答案为AC。
[变式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有关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解析:首先要根据操作图像分析判断操作的合理性,从而分析现象,进行得出结论。A在两个原电池中,铁在左边装置做正极,在右边装置做负极,从而得出对应现象和结论;B实验中是氯气分别与NaBr溶液和KI溶液作用,但不能判断Br2与I2氧化性的强弱;C是自发的难溶物间的转化,反应方向是朝着生成溶解性更加小物质方向进行;D未能排出挥发的盐酸对后继反应的干扰。故答案为BD。
三、实验逻辑的因果关系综合考查
实验变量涉及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即无关变量)。自变量指由实验者主动操纵、掌握,从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因变量是指因自变量变化而产生的现象或结果。控制变量(即无关变量)指在实验中除了实验所规定的自变量以外的一切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在实验逻辑考查时,即要研究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是否有因果关系,务必控制好无关变量,否则两种变量间逻辑关系的相关性可能出现匹配错误。
【例3】(2014・广东理综)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解析:A重结晶是利用两种物质溶解性受温度变化的规律差异而用于物质提纯的方法,通常一种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大,另一种物质受温度影响不大。故两种表述均正确,却没有逻辑关系;B正确;C中叙述I表明NH3水合中发生化学反应,水溶液体现碱性,叙述II体现其溶解性,两者没有因果关系;D中 Ca(OH)2属于微溶物,故不可配制2.0mol・L-1的Ca(OH)2溶液,故答案为B。
[变式1](原创题)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解析:A中A1(OH)3胶体不具有氧化性,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只有吸附作用,吸附水中的悬浮物;B实验室制A1(OH)3是利用铝盐中加入过量氨水或偏铝酸盐通入过量CO2,故B不正确;C正确;D 陈述II应改为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下不电离。故答案是C。
四、实验规律的迁移能力运用考查
实验规律的迁移能力考查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属概念与种概念间的纵向迁移,另一种是两个种概念的水平迁移。迁移能力的考查涉及到性质迁移、功能迁移、关系迁移等多种方式。
【例4】(2014・安徽理综)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解析:A较强酸制弱酸是运用酸与盐在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显然它要迁移到氧化还原反应中是不对的;B关注物质性质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量变质变关系临界,铝在浓硝酸会产生钝化现象;C NH3分子间易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反常,大于PH3;D正确。故答案为D。
[变式1](原创题)类比推理是重要的学科思想,下列根据已知进行推理正确的是
解析:A考查物质保存加酸或加碱防水解,但未考虑到在酸性条件下Fe2+反而易被NO3-氧化,不利于其保存;B都是利用易水解原料制备物质,但两种原料水解要求不同,前者需要促进水解,后者却是抑制水解,规律都是水解原理;C前者发生双水解反应,后者是复分解反应,两种规律不同;D两者都是利用易水解物质原料制备水解产物,但水解产物要求原料水解程度不同,从而不同条件下水解的温度和酸度会有所侧重。故答案为BD。
五、实验探究的方案设计评价考查
实验探究方案设计涉及:酸性大小比较;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比较、氧化性还原性比较、溶解性比较等性质方面以及物质制备、分离及检验等。设计时要注意设计原理的科学性、过程有序性及用量的合理性,目的与方案的匹配性。
【例5】(2014・四川理综)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A中溴乙烷水解是在碱性环境进行的,所以Br-的检验存在着OH-的干扰,需要加入过量的稀HNO3中和多余的碱,以避免干扰。B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易将Fe2+转化为Fe3+,影响检验,故B不正确;C中溴水的量要求少量,否则过量的溴会影响用CCl4检验碘单质;D方案设计合理。故答案为B。
[变式1]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B. 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 丙图装置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D. 用丁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解析:本题实验方案设计考查实验装置问题。A水溶液中,阳离子放电能力H+>Al3+,故不能冶炼出铝单质;D温度大小:大试管>小试管,故即使能观察到NaHCO3分解,也不能证明其稳定性差,应将两种试剂位置进行交换。故答案为BC。
综合所述,基础实验能力在选择题中考查呈现多元化特点:(1)在表征形式方面,注重文字表征、图表信息等多种形式融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解读能力;(2)在知识纬度方面:从实验基础的单项考查转化为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为组成的实验方法的系统考查,知识间联系加强,问题解决能力要求加强;(3)在能力要求方面:思维与探究并重。实验思维中注意因果逻辑关系和迁移能力的考查,在实验探究中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层次要求提升。
学生:高飞
亲爱的高飞同学:你好!
你提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首先,你要调整好心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高三10个月的学习中。其次,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高考备考工作的历史教研员,可以给你一定的帮助。
从2004年始,我省在全国率先进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2008年起我省又全部实现了高考自主命题,今年又进一步实现了高考网上阅卷。山东的高考以其正规化、常态化、科学化和时代性成为山东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支奇葩。
高三学习的重要目标就是直面高考,历史学科又是高考文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结合你的情况,就高三第一阶段(俗称的一轮复习)的历史学习,谈几个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基础性与多样性的原则
这里的基础性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首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科主干知识,其次是与此有关的拓展知识,再次是从学习过程、社会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其中课标规定的知识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就成为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
所谓多样性是指获取知识的多种方法。这种多样性是由你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多样性现实所决定的。一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包括课堂模式、授课手段、内容设置等,我们的学习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该遵循老师的安排和引领。二是思维方法的开放性,由于学习时问题情景的不同,与老师思维对话的方式也不同,拓宽思维,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三是知识版本的包容性。高考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所以学习时不必死扣某一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点,但应对不同版本教科书对某一相同问题的不同观点有所了解。四是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方法,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方法越多思路越开阔,方法对头了,学习效率、学科能力都会提高。五是高考试题的选择性,新课改高考试题避免了偏题、怪题和无意义的死记硬背题,通过提供新材料、新情景,多角度、多层面地体现能力考查的功能。因此,在学习中应力戒死记硬背。另外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很人性化,只要所答符合题意即可得分。但是,如果平时学习方法不灵活,是得不到高分的。
基本知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知识目标,要提高这一目标的达成度,就要运用灵活的适合你自己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基本技能得以培养和提升,这三项哪一个环节也不能弱化。
二、时代性与创新性原则
新课改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课标中所渗透的先进教育理念,教材中的新思路、新内容、新情景、新视角等,给我们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同时也昭示着高考试题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学习中必须做到:第一,重新审视教材。结合课标,对每单元每一节的内容,就其指导思想、知识目标、能力要求、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要重新审视,推敲教材所选知识点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主编的选材意图,挖掘教材“新”的信息。第二,彻底完成教材中每个栏目的学习任务,包括课文中的一些史料、小常识,课后的知识链接、解析与探究,综合探究等,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中不刻意追逐焦点、热点,但对于社会重大问题必须重点关注,特别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第四,充分发挥历史教材特有的教育功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1)利用教材提供的教育素材,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利用历史的基本史实,依据科学的价值标准,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有关历史问题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质疑,批判与探究,摈其恶,扬其善,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和积极向上的品格。(3)挖掘教材中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4)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创造性地审视和解决问题,培养其自强、自立、自尊的品质,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新课改高考试题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其时代性、创新性原则处处体现,这也成为这几年高考试题一道亮丽的风景。学习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你学习的理想境界。
三、针对性与实效性原则
取得高考的成功是我们高三学习追求的目标,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讲究实效性是取得成功的保障。对此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学习进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不要被急于求成的心态所驱使,要时间服从质量,时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时常走走“回头路”)。课标与教材的关系(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适度拓展知识范围)。自主学习与做题的关系(自主学习不等于做作业,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要做好题,做精题,使之成为自主学习的补充和深化)。现行使用的教材与其它版本教材的关系(以现行使用的教材为主,兼顾其它,不必在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上下功夫)。必修与选修的关系(从高考方案看,必、选修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分值为8:2,因此,其学习权重原则为8:2)。
四、能力立意原则
新课改高考的能力要求有四项十二条,(具体内容可参考2009年山东省高考说明)。其中“四项”能力要求是递进的层次,“十二条”是“四项”的进一步说明,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些能力要求,我们要做到:第一,深入理解课标中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凡是课标中提出的“认识”、“分析”、“探讨”、“说明”、“理解”等要求,要重点把握。对你来说,这是学习的难点,也是提高能力的关键点;对高考而言,这是内容的必考点,也是其试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的区分点。不仅要理解知识概念,更要掌握“认识”、“分析”、“探讨”等的方法和途径,要事无巨细。第二,课标中“教学活动建议”一栏,要认真阅读,并按照其要求进行一些必要的学习实践。第三,要运用历史的方法,下大气力、科学地完成必修Ⅰ、Ⅱ、Ⅲ的学习。(选修内容的学习要求,略)
必修Ⅰ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政治制度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在学习时,应注意:第一,摆正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这是进行政治史学习的前提。要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二,阶级分析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是进行政治史学习的灵魂。首先要弄清每个历史时期每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及要求,弄清哪个阶级是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特点、主要内容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其次,在进行阶级分析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忌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第三,要树立科学的历史人物评价观。以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要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要苛求古人;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必修Ⅱ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要抓住三点:第一,阐明一个基本观点,即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变革,而生产工具的进步又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和保障。第二,整理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轨迹,把握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第三,利用多种方法把经济史学透、学活。
必修Ⅲ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应注意:第一,理清各种文化成就的具体内容,建立一个完整、科学、具体的知识体系,力戒“散”。第二,深入分析文化发生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以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运用一定的理论统领知识,力戒“浮”。第三,充分挖掘文化史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通过文化史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陶冶其情操,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力戒“浅”。
五、计划性原则
一、困惑
第一:应付型。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家长老师的压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第二:冷漠型。这些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尤其是在高二学业水平考试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认为反正高考要进二本已经没有希望,学好了历史也于事无补,所以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这种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学生,学习退步很快。
第三:忧虑型。这类学生的语文、数学和外语成绩还屈于中游水平,对能上本和充满信心,对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利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历史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于是,尤其是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无法发挥止常水平。
二、调控措施
1、主动性:变历史教学为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老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我在多次的教学过程中作过一种试验,就是上新课以前,让每个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并把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写出提纲。如《中国的产生》一课,我让学生先写好提纲,课前五分钟,我先把一个学生总结《中国的产生》背景用多媒体展示给人家,让同学讨论。这位同学是这样总结的:一、中国产生背景:1、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资本主义的入侵。3、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建。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在讨论过程中,我让学生总结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即当时的国内外情况。并根据这位同学的提纲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讨论: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入侵?除了资本主义的入侵带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在我们学的内容中,当时的中国还有哪些重要事件对中国发展有影响?
整个的教学过程,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激情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激情,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
2、兴趣性:即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以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即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自行探索研究作出解答的过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中国的产生》一课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不仅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身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其中一个小组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的答案时非常全面,他们认为:《中国的产生》背景:(1)前夕,封建社会中孕育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2)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刺激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3)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4)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引导他们深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进而自我开发潜能,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教学实践中,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历史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3、分解性:主要通过分解学习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我通过分解目标的办法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学院制;试点学院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154-04
一、牛津、剑桥大学学院制的特点
1.自主招生
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本科生的招生由学院负责实施。任何一个学生要想申请进入大学,必须首先获得学院的批准。作为世界顶尖级的大学,每年申请的学生数量庞大,为了从中选拔有较强学术能力和潜力、能够胜任繁重学业负担的优秀学生,学院在招生的每一环节上严格筛选。在选拔过程中,学院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推荐意见、个人陈述、作业、测试与面试,来决定申请学生的通过与否。学业成绩反映在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A-levels)或同等证书中,学生通常要达到AAA等的水平;学校推荐意见主要考查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业表现以及所具备的潜力,同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在录取中实施补救性政策;个人陈述则可以综合了解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包括申请动机、个人经历以及发展期望;作业和测试并不是必需的考查环节,但有些学院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思维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单独或联合组织某些测试;面试是选拔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只有通过以上各环节的审核,才能获得面试机会,接受学院对其各方面的进一步审核。通过这些复杂的选拔程序,学院力求实现招生过程的公平与公正。“招生政策”的制定和招生工作的开展由学院教导长负责,同时广泛征求院士意见,体现了管理中的民主性。在招生数量上,不同学院因规模而异,但每个学院都将整体规模控制在500人以下。
2.自主聘任教师
关于教师任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章程都有详细的规定。牛津大学章程之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聘任、解雇、惩戒以及离职的条件。这些规定不仅规范了大学教师的任用,而且充分尊重了教师的权利。
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聘任由大学负责。教授等高级人员,一般由专门指定的选举团选出,部分甚至要由英国王室钦定。选举团由副校长或其指定人主持,成员包括评议会理事会、学部总委员会以及有关学科的代表。选举团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在选聘教授时,必须开两次会确定人选,会议要有2/3的人出席并由半数以上同意才能通过。教授以外的教学研究人员,如高级讲师、讲师、副讲师(Assistant Lecturer)、示范教学员(Demonstra-tor)等,由学术理事会(Academic Council)聘用,并征得有关学部(Faculty)的同意。学术理事会由学部总委员会和评议会理事会的代表以及副校长组成。对于出现过错的教师,大学理事会根据其严重程度,分别给予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解雇的处分。学校还设有申诉委员会,对惩戒处分不服的人员,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上诉。
已被大学聘用的教师,大多又受聘为各个学院的院士,从事教学或行政工作。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教师往往处于一种矩阵结构中,他们既属于某一个学院,又属于某一个学部;既可以从一个学院中找到不同学部的教师,又可以从一个学部中找到不同学院的教师。至于大学的教授、讲师等选择在哪个学院工作,一方面取决于学院的聘请;另一方面,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学院的办学质量、传统文化等。因此,学院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如果聘不到一批优秀教师,学院的教学质量就没有保证,就吸引不到优秀的学生。
3.学院自治
学院自治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办学特色。每个学院在建院之初就得到英国皇家枢密院的一份,赋予学院独立自治的权力。学院有自己的章程和领导机构,管理人员由院长和院士组成。院长或由学院自己推选,或由学校委任,负责学院的所有事务,并对大学的校长和教务长(provost)负责。院士则在学院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如教导长(dearl)、总务长、图书馆馆长、导师和牧师等,他们协助院长管理学院的不同事务。在职能上,学院负责本科生的招生,为学生选定导师,提供学生食宿、健身、文娱、图书馆等设施设备,制订学院学期、每年活动计划,组织学院的各种比赛竞技活动等。除了大学的正式教学、大型考试以及学位授予,本科学生的其他活动都在学院中开展。
对于师生来说,学院就是一个温暖的社区,是他们心灵的归宿。这里既有分别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高级公共活动室、低级活动室,又有师生共享的晚宴、下午茶。师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相互了解,增进感情。学生既与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的同辈群体进行学习、思想的交流,又有导师指导他们的学业、品行,再加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在学院中获得全面发展。
4.导师制
导师制是学院制的精髓。在牛津大学,学院为新生指定一名导师(Tutor),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其学习计划;学生每周要到导师那里进行个人辅导(Tutorial)。在剑桥大学,每位学生有三类导师:Tutor,Director of Stud-ies,Supervisor。Tutor负责学生的福利和纪律,并为学生的发展前途提供指导;Director of Studies负责学生的学业进展,并对其所学科目提供建议,Tutor和Director of Studies都由学院的院士担任;Supervisor可以是学院的院士,也可以由研究生担任,主要对学生所学课程进行辅导。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导师,每周要对学生进行至少一次的辅导,每次2-3人,辅导的时间、地点和形式由导师自己决定。在辅导时,导师或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论,或对学生读书、学习等方面进行指导,学生和导师也可以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甚至争辩。每次辅导后,导师要为学生指定要看的书目和要思考的问题。学生在平时课堂学习中的问题,也往往在课余时间与导师一起讨论。
导师制是牛津、剑桥大学的教学特色。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导师制度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受益。在教学方式上,导师制注重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它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人格养成,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在学院中,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比课堂上教与学的关系更要密切,导师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学业上的指导,更是如何做人、如何进行人际交往上的启迪。因此,导师制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个影响学生的过程;而导师则不仅是学生的教师,更是学生的精神向导和朋友。弗莱克斯纳在其《现代大学论》中指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本科生与导师之间确立的人际关系,尽管可能存在种种个人的局限性,却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学关系。课堂教学的稀少,师生间每周的面谈,有时延伸至漫长假期的非正式关系,促使学生独立自主,也使他直接受到教师的影响。”
5.经费自筹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每一个学院都是独立自治的法人团体。在艾伦·麦克法兰眼中,学院就是一个小小的“部落”;在金耀基笔下,学院则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学院只要关了大门,就阻止世俗权力的进入,纵使大学的权威也要到此止步”。为何学院有如此大的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院独立的经费管理模式。
学院的经费有两个主要来源渠道:捐赠和学费。每个学院从建立开始,就受到创立人永久性的捐赠,包括土地、房屋和钱,再加上之后来自各方面的捐赠,学院就有了自己发展的雄厚物质基础。也正是由于捐赠的原因,学院可以免除外界的干涉与调查,自行决定财务开支,这是英国法律对各捐赠性法人机构赋予的权利。
学院有自己的财源、财产、财权,相应也设有专门的财务机构和人员,管理本学院的预算、财经决策、银行账户等财务系统。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的预算、财务控制、会计信息、投资和资金等财务事项均由院监负责,院监之下有两个财务人员协助各项具体事务。至于院里的财务决策,则由财务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由9人组成(其中一人是学生代表),每年召开3次会议商议重大事项。其实,筹措经费不仅是财务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园艺委员会、礼拜堂委员会、酒品委员会等在内的学院委员会,都会为本院筹资而努力,并由院士们监督本学院的财务账目。
6.学术自由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是由中世纪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行会发展而来,从一开始它就是一个自由、自治的团体,在几百年的发展中,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学术管理上一直秉承学术自由的原则。剑桥大学的学术管理机构是学部总委员会,由12人组成,负责所有有关教学和研究方面的问题,并保证大学教学人员遵守学术规定、履行学术职责。牛津大学的学术评议会是最高学术权力机构,“负责管理大学的学术工作,规范、监管学生的纪律,享有制定人学学术政策的全部权力,是可以和各个学部、系等直接打交道的机构”。为保障学术自由,牛津大学在章程中明确规定:“确保学术人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学术研究和实验,能自由地提出新的想法和有争议的或不受欢迎的意见,而不会因此而处于失去工作或特权的危险境地。”
按照学术自由的原则,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尊重学者的独立性,学者在大学享有很大的自由,在完成自身教研任务的前提下,其余时间可以自行决定。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注重学术性的专业与课程,追求知识本身价值。直到今天,剑桥大学即使涉足科研开发,并形成“剑桥现象”,也没有因为大学与工商业的联系而损害学术传统,而是让科研更好地服务于学术。剑桥大学前副校长约翰·巴特菲尔德曾指出:“我们需要经常提高警觉,以保证大学与工商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致损害我们的学术水平,或者导致我们不去认真研究问题。大学必须培养学术自由,这是大学实力的源泉。”
7.跨学科学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多学科的视野、综合性的能力。牛津、剑桥大学学院制多学科融合的特点较好地适应了这一要求。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院从来就不是按系科设立的,而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混住而形成的社区。学院就像一个大熔炉,几乎涵盖大学所有科系的学生。比如,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就包括了法律、工程、商业、科学、医学、艺术、建筑等不同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混住在一起。很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因此,学院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跨学科式的研讨课堂,是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这方面,大学导师是学生很好的榜样,尤其是牛津、剑桥大学的成功科学家们,他们学富五车,能轻松地游走于不同学科领域之间,让学生们深深地折服于他们深邃、广奥的思想里。教育历史学家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充分肯定了学院的这一功能,他认为:“光是学习书本,只要上课和读书或许就可以做到,但是,只有成为同一间学院社区的成员,一起学与辨,食与饮,嬉与祈,通过学生以及师生间不断的亲近交流,无价的品德才有可能被传授到年轻人的身上。”剑桥大学的艾伦·麦克法兰教授对学院制这种培养方式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想不起还有甚么比学院制更具独创性的办法,可以造成如此坦途,引导你跨越障碍,对某个遥远而独特的学科发生顿悟”。
二、牛津、剑桥大学院制对我国“试点学院”改革的启示
1.自主招生,严格招生选拔程序
自2001年南京6所学校实施自主招生以来,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已经走过十余年历程。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是以“北约”、“华约”、“卓越”为首的三大高校自主招生联盟。但这种自主招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主招生,其实质是在高考的基础上通过加分或减分等优惠措施来延揽优质生源。如此自主招生无法实现“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目的。借鉴牛津、剑桥大学学院自主招生的办法,“试点学院”可以尝试如下招生方式:其一,完全自主招生。在全国统考之前根据本学院的目标从申请学生中海选,满足条件的进行复试,并最终确定人选。学生的全国统考成绩可以参考,也可以完全不参考,即学院为学生提供进入大学的直接通道。其二,“就近取才”,即直接从学校其他学院中选拔学生。可以在新生入学时以“考试+复试”的形式择优录取。其三,预设“试验田”,即实行学院与中学联合培养的形式,将人才培养延伸至高中阶段。学院可以自主选择符合条件的高中,在高中阶段就开始预设对象,学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后,经学院考核达到相关条件的即可直接为学院所录取。不管“试点学院”采取何种招生方式,在目前中国的国情下,都要坚持严格选拔程序,坚持招生过程的公平与公正原则,坚决杜绝营私舞弊和弄虚作假。
2.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提高师资水平
根据《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国所有高校都实行教师聘任制。但这种聘任只是形式上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大学教师“有进无出”.即教师一旦被录用,就终身任职。这是我国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试点学院”,可以学习牛津、剑桥大学的经验,坚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并健全相关的聘任程序、任职考核、管理评价等配套措施,确保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增强学院的教育能力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每一个学院都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特色。从外在的建筑、院徽、院歌、院旗、院刊,到内在的历史、人文、精神、理念,都有明显的与众不同的方面,这既是学院能够吸引优秀生源和教师的原因所在,也是其他学院所不具备的教育资源。没有这些文化传统和特色,不仅学院的吸引力会大大降低,学院的教育能力也会下降。我国大学虽然也设有很多学院,但这些学院大都是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院校合并中设置的,发展时间短,加之其功能主要是进行教师、学生和学术的管理,基本都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其教育能力也不够强。因此,“试点学院”改革要避免重蹈覆辙,大胆学习牛津、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管理特色,重视学院文化特色建设,以增强学院的吸引力和教育能力。
4.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始于20世纪40年代。时任浙大校长的竺可桢在浙江大学实施了导师制,并培养出了李政道、谷超豪等优秀人才。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导师制最终夭折。“试点学院”应在政策支持和群众期盼下,借鉴牛津、剑桥大学的导师制经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为大一的学生配备学习导师和生活导师(这些导师可由研究生担任),以指导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课程学习和生活锻炼;为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配备学术导师,由学术水平高的教授专门负责学生的学术和科研训练等。不论是学习导师、生活导师还是学术导师,都要全方位地教育学生,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与学生生活在一个社区,与学生共餐,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学院也要加强对导师的管理。及时解聘学生不满意的导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5.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减轻学院对大学的依附
我国大学管理的重心不在各个学院。学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大学拨款,经费的使用要经大学审批,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学院只能依附于大学。“试点学院”要摆脱这种依附关系,就必须积极拓展学院办学资金的来源渠道,使各个学院经费充足,财务独立,使用自主,并接受校内外监督。
6.改善学术治理结构,实行教授治学
改善学术治理结构旨在保障教授治学和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和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也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办学经验的精髓。由于历史传统与管理体制的原因,我国大学没有真正的学术自由和教授治学的理念,大学通常都要接受政府的监控。这是不符合大学办学规律的。“试点学院”必须规范行政权力,通过完善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决策和运行机制,保证教授治学,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消除影响学术发展的各种不力因素,特别是行政权力的干预和干扰,使行政权力服务并保障学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