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大学语文的感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大学语文的感受

第1篇: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 有效教学 有效性 主体性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面向各类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综合课程。作为母语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艺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人文综合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78年至今,大学语文课程已在我国高校开设了三十多年,在此期间,教育部和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度,也有不少教师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仍然面临着重重困境,本文拟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究,期望能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定位不准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属性和课程地位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讨的问题,就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而言,研究者们或片面强调其工具性,或片面强调其人文性,片面强调工具性导致大学语文成了中学语文的简单延续和补充,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则对大学语文课程寄托了太多的功能期待。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各高校所持观点不一,重视程度有别,有的高校将大学语文开设为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开设为公共基础选修课,有的开设4学分72学时,有的开设2学分36学时,有的甚至干脆取消大学语文课。在“母语危机”的冲击下,国人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度呈下降态势,大学语文课程被逐步边缘化。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的个人素养、专业水平、教学经验等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课程,理应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由于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较之于一般专业课更难出科研成果,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行高校考核体制下,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教师更倾向于从事专业课教学,很少有人愿意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目前全国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占大多数,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师专业素养不够深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态度不够积极,上述因素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教学方法陈旧。由于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不够稳定,潜心致力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很是匮乏,近年来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可谓雷声大雨点小,很难获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与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差别不大,很难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激情。

四是学生缺乏兴趣。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人文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源于语文教育自身,也源于时代环境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市场竞争和就业竞争的双重压迫下,更注重学习实用性较强的技术类课程,而忽视了对母语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大学语文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缺乏,直接导致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乃至无效状态。

二.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大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亟需通过教学改革得到缓解,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题中之义。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理论依据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两个维度,其最核心、最本质的定位就是促进学生获得发展,教是为了促进学,“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是考量学习有效性的三个指标。①如何克服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和低效教学?笔者认为,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准确定位,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准确、科学的定位,是优化教学质量的前提。中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②大学语文课程同样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种基本性质,但绝不只是中学语文的简单补充和延续,就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来看,工具性固然是基础,但最终目标还是人文教育,在实现工具性的基础上,更应该突出人文性。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强化母语教育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课,在高等教育基础课中同样应该居于核心地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师资培养力度,设立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培养稳定、优质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和学生应正确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转变课程观念,准确定位,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才能激发师生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二是直面文本,有效阅读文学经典。钱理群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应该“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③。应试教育导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变得机械、枯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为一些固定刻板的所谓“阅读题答题技巧”所束缚,很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对中国的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阅读并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他们在高考的重压和缺乏书香味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温儒敏先生指出,大学语文教学“最好能重新唤起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活他们在教育基础阶段母语学习的积累,把被‘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学会欣赏文学和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进而养成高品位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④。阅读习惯关乎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关乎民族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是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题中之义。在影视、网络文化、流行读物、电子游戏等消费文化的重重裹挟中,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首先应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合适的阅读书目,采用任务驱动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办法,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选择地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细读理论解读经典,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综合能力;再次,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想象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通过广泛阅读文学经典,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染,文化品位和道德人格得到提升。

三是凸显生成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人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存在,人的发展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可能性,课堂教学应尊重人的这种开放性和生成性。传统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学,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中知识只能被等价地转换,而有效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凸显生成性。大学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应该是体验课程,是被师生共同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的生成性课程。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通过对话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赋予学生课堂主动权。譬如,教师在课前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制作PPT,并在课堂上展示、讲解,再开展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解、思考、预设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这既是对学生的督促和激励,也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给课堂带来极大的乐趣和活力,使课堂充满无限魅力和生成性。

四是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提倡教学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对话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对话教学为例,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学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文本”和构造“意义”的过程,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对话意味着平等互动和相互建构,对话教学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⑤。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对话的使用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形无实的对话是有效教学的大忌。

参考文献

①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4-11页。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页。

③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1页。

④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43-144页。

第2篇: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

医学与大学语文之间内在的联系在医学分科化、专业化的背景下被忽视了。分科化、专门化模式下培养的医学生很难突破学科的限制,也难以从社会和哲学的角度进行广阔而深邃的思考。医学的发展需要借助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多角度开展思考和研究。大学语文教育不仅从文学语言的角度增加学生的文学知识、人文知识,还人文的角度去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考察人性。它给医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医学完全不同的视野去了解世界。大学语文的学习还能帮助医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自身学科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正所处的位置,并以广阔视野从事跨学科研究。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让医学生学会借助他学科的理论评价和方法提升专业水平。在如今倡导科技创新和跨学科合作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对医学人才培养潜在、缓释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这种影响直接关系到医学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二、解决当前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中的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突出的“形式化”“工程化”问题,要进一步确定好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必须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大学语文的“形式化”问题表现为,作为公共课程,学生选修课程为学分,学校设置课程为实现一定比例的人文课程,课时少,师资力量弱。在教学上,教师仍以传统的知识讲授为主,缺乏活力,缺少创新,没有激情。要解决“形式化”问题,首先必须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入手。学校不仅在政策、经济上提供支持,更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学校应该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对大学语文教育相关课程进行调整,开设一些与医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的课程,比如医学应用文写作课。教师要结合医学专业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开展论文、综述、研究报告以及医嘱、病历等的写作实践训练,制定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在教学中,还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文学知识,积极开展阅读鉴赏活动、文学创作、演讲培训等活动,多途径地实现语文教学。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认识到大学语文不只是“形式”上存在,而是我们人文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语文的“工程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医学院校在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配套上搭建了许多平台,然而并没有实质上改变师资力量弱、教学乏力、学生厌学的问题。要解决“工程化”问题,须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学校、教师的认识。稳定教师队伍,合理设置课程,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在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育应该明确自身的教学定位,以培养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医学人才为目标。教学目的是提高医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培养创新意识,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三、进一步确立大学语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上的人文维度

近年来随着高校重新审视学生的人文教育问题,大学语文作为人文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它的重要性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十一五”期间,在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发挥大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的作用,结合“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精神,必须充分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从语言的角度,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表达;从文学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写作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语文作为基础课程,除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审美感知,还肩负着人文使命。针对最近几年医学生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发挥大学语文在医学人才可持续发展中长期、持续、缓释的作用。早在2006年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就确定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定位,其中工具性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所谓“工具性”就是让学生借助语言进行学习、交流。在大学阶段医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了,纯粹的语言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了。此外“文化个体的语言水平不仅决定其感受世界的精细度、敏感度,还影响其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①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还影响着医学生对医学认识的深度以及对生命关注的高度。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当在语言学习基础中做更深入、广泛的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语言、文学、文化等的了解。具体到课堂上,要着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以阅读弥补知识匮乏的问题;开展作品的鉴赏、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去理解语言、文学;深入探讨作品蕴含的哲理,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和精神,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所谓“审美性”,除了体味和认识汉语作为母语本身具有的魅力外,还要借助语言认识文学世界所描绘的自然、人文世界的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大学语文教育本身具备培养学生求真、求美、求善的功能,要提升其在人文培养中的维度,必然会把教学往提升学生对真、善、美的感知能力上转移。比如,讲授中国汉字的发展历史,感受汉字从形态到内涵所孕育着的悠久文化,让学生感知文字蕴含的内敛、含蓄的美学追求;感知文学世界里蕴含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所谓“人文性”,大学语文课程通过对各类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欣赏,感知和理解文学中蕴含的有关民族、国家、文化等方面知识,增加学生人文知识,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使其具备相当的人文素养。审美性、人文性是大学语文教育亟待提升和重视的培养内容。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深厚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感受文化和文学的魅力,接触前人探索时代历史,体会民族宽阔的文化纵深。培养医学生从文学的角度感知自然、世界、人,感受世界的丰富和多样;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语言工具,提升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卡耐基认为:公开演讲训练是培养自信心的康庄大道,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技能,85%是靠他的口才交际能力。训练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个体活得成功与良好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良好的语言表达有助于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探讨,也有助于医患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审美能力的培养。席勒认为:“只有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性、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伤害。”

②医学教育历来是精英教育,讲究科学性和实践性,然而不能或是医学人才同样有对美的认识和追求的需求,尤其是对生命之美的认识。适时适量地增加文学阅读与鉴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也有助于进一步保持人性的纯洁,还能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学生通过文学的世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人、自然、社会的美,提高对美、善的认识和追求。席勒认为“惟独审美的训练把心绪引向不受任何限制的境界”

③大学语文课程通过审美的训练,让学生突破线性思维的局限,拓宽思维领域。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课程通过选读和品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了解社会人情,品味作品传达的思想、情感,感受作者创造的精神世界,追问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首先,通过语言文学反映的世界来了解社会百态,体会社会的复杂性和包容性;其次,通过阅读和感受语言文学世界中的人文情怀,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第三,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在感受人文情怀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较强的人文意识,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怀生命,关注民生。在教学中,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让学生了解自古以来中国人所具有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从诗歌的角度,通过《恶之花》、闻一多的《死水》等一系列描写死亡、重生的诗歌,分析、探讨为什么文学家喜欢用“死亡———重生”的方法来疗治社会问题。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结合鲁迅先生关于“医学只能救治人的躯体,而无法治愈灵魂”的观点。分析在医学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医学生,将来在帮助病人解除由于疾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以外,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在课堂上,我们还可以多开展一些涉及医学题材的小说、散文的分析讨论,比如毕淑敏的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等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认识作者怎样从人性和伦理的角度描写人物。毕淑敏的《拯救》从文学的角度讨论人们面对癌症时,对生命的态度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分析文学与医学在死亡、生命的看法和观点,作为医生应该怎样给癌症病人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以人文关怀。创新意识的培养。摆脱较为单一的线性思维模式,把文学的感性和专业的理性结合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拓展思维。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明确“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现代医学教育采用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主要应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原理,强调内在的逻辑性。语言文学具有的是一种创造性、审美性和超越性的思维方式,一种超越客观经验事实,此在物质世界和世俗法则束缚的灵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多元的、开放的。现代医学教育培养专业人才,必须在态度、知识、能力三个方面适应医学模式持久的发展与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人才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全面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具备创新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除了需要知识和技能学习外,还需要在心理、直觉、想象等非逻辑思维上做提升训练。语言文学并不等同于形象思维,它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内容,是一种创造性、审美性、超越性的思维,一种超越客观经验事实,此在物质世界和世俗法则束缚的灵感思维。它能很好“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形成互补。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思考和研究。很多时候,医学作为科学同样需要大胆的想象和揣测才能有所突破,文学的世界很多是充满瑰丽、奇幻的想象,这些可能会在学生医学学习和研究中起到激发其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这种影响还会在学生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和专业技能中潜在而持久地发挥作用。

四、形式多样的大学语文课堂来提升大学语文中的人文内容

第3篇: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育管理;促进作用;教育学

如何培养学生情感和兴趣?应当从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着手,在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时,不仅营造一种让人放松,快乐的教学氛围,还能培养了学生乐在其中,乐于学习的品质品格。

一、从教育学角度出发探究大学

语文教学管理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而大学语文教育管理完全符合这一基本目的,教育学家的基本学说各有异同,但是在教学管理方面教育学家们观点一致。正如夸美纽斯所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受到了合理并且适当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成长是最主要的内容,这种成长并非一般的成长而是能够展现出生命的存在的特殊成长,而教育便是以此作为内在要求,促进人的成长,推动人的事业。”但是对待事物要以辩证的方式去看待,不可否认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之中,时常会出现与夸美纽斯理论相反的教育,而我们所提倡的是前者而非后者。各个教育学者均认为大学语文教学管理是一种可以促进个体与他人和谐、精神内容和身体条件和谐,当下与未来和谐,自我认识和他人认识和谐的一种前卫的教学观念,而和谐正是倡导身心健康的根本,只有达到和谐状态,人才能健康发展,实现人身价值。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方向不明确

自从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式方法都不清晰,以致大部分学生不了解这门课程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而且许多高职院校对于这门课并不重视,开设的时间随意,课时安排少,大多以选修的模式出现,并非必修内容。这些现象的存在,让语文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别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了。所以在转变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偏见之余,亦需要转变学校领导对大学语文的思想观念,保证大学语文在大学课程之中有一席之地,这也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第一大难题。

(二)大学语文教材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不足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鱼龙混杂,内容,特点各不一样,且编写无法推陈出新,思想过于陈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和老师对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让真正的语文深入人心。所以,要提倡语文教材编写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专业制宜,因层次制宜,才能体现其管理的时代性。

(三)大学语文考试模式的要求存在弊端

在应试教育的社会,高等院校评估学生学习的方式依旧局限在考试这一范畴。而试题以客观题居多,主观题居次,学生往往怀着侥幸心理,寄希望于考试时有机会作弊以获取正确答案,从而得到一个及格分。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一种即使不去上课也能及格的假象,无法从课堂上获取应有的语文水平,同时降低了学生分析解决矛盾的能力。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的发展探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的发展探讨,归根结底为其管理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我国《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全日制高校设置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气人文性和基础性,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出一个又一个时代先驱,为我国发展画下一个宏伟的蓝图。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经济科技发展无限繁荣的信息社会,语文教育需要秉持一贯理念,优化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使教学不至枯燥乏味的同时给学生传递正能量,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

(二)合理有效安排教学内容

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与一般本科全日制大学一致,突出了“人文性”而忽略了其“工具性”,无独有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不可过分强调人文这一性质。所以,在编写高职院校语文教材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督促适合于高职院校语文的教材编写,不可一味模仿一般大学的语文教材,只有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材,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比如在《我有一个梦想》中感受演讲词磅礴的气势,领会文章妙用修辞的表达技巧。学习马丁•路德•金高尚的人生追求、无畏的斗争勇气,激发学生追求民主、自由的勇气。加强学生阅读、语言运用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所以教材更应该突出这些方面的内容,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待人处事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经济的潮流,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结语

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学语文教学管理必须好好把握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氛围下根据兴趣学习,不再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把学习变成兴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大学语文教育管理要引领学生做到这一点,就要在特定的教学活动设定下,使学生感受到心灵被洗涤,乐意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第4篇: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 定位 教改

1996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曾明确规定:“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按照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组织编写了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因此,“大学语文”在我校的教学地位也得到了肯定,课程建设也逐渐走上正轨,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开设“大学语文”本、专科83个专业中有52个是理工科专业的现状。如何在理工院校的视野下进行“大学语文”教学,也有不少问题值得反思和解决。

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

2004年以来,“大学语文”一直作为我校大一各理工科学生的选修课30学时和各文科学生的必修课45学时,自2005年起,学校将“大学语文”列入基础平台。在2006年中央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后,“大学语文”被学校确定为学生的通识平台必修课。而2010年起,学校明确“大学语文”课时的开设统一为30学时。从上可知,“大学语文”经历了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阶段,课时也从理工科专业30学时,文科专业45学时调整到不分文理统一为30学时。随着学校这一政策的调整,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修养方面所起的作用,作为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人文学院中文系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改革。2005年9月中文系召开“大学语文”专题讨论,围绕“大学语文”作为基础教学平台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2008年8月-11月,课程组根据人文学院中文系学科建设与课程规划的要求,为配合大学语文教学开展与精品课程建设,在范崇高老师的组织下,先后5次召开了《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会,并有效地组织相关教师开展了教材的编著工作。2009年9月起,我校大一新生全面开始采用这部教材。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理念不断的改革,由于学校对于“大学语文”政策的不断调整,特别对于理工院校“大学语文”任课教师而言,对于开设这门课程的终极目的把握不够准确,认识有些模糊,因此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语文”教学整体把握不够好

由于受传统“国文教学”思想和“补课”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注重讲授文选中的基础知识如《论语》、《孟子》等选篇,侧重给学生讲授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相对忽视孔子等先人思想的介绍,更少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上的熏陶和审美教育。

此外,在四川理工学院“大学语文”开设在大一并且只开设一学期,总课时为30学时。由于课时太少,教师多是选讲教材中少部分作品,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文章,外国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分析介绍不够,同时忽略了汉语基础、应用写作的讲解。因此,造成了对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好,忽视了理工科学生对于“听、说、读、写”训练的需求。

2.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把握不够完美

目前,学校“大学语文”的任课教师都是“兼”课教师,他们普遍担任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他们专业也各不相同,如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美学等等。专业课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的知识要扎实、深厚,这一点教师们都能做到,但相对而言,教师对其他学科知识了解则较少,更谈不上深入。而“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系数大的课程,它涵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汇聚了各种文化元素,讲授“大学语文”教师们普遍感受,讲到自己熟悉的专业学科时,得心应手,讲到自己不熟悉的专业学科时,则感到力不从此心,捉襟见肘。因此,教学方法显得单一、机械,教学艺术更为一般。

3.教学理念滞后,课堂教学方法和效果良莠不齐

现代社会在判断教育的价值上更多注重于强调培养人才的创新性、人际交流的建设性、身心发育的协调性,那么具体课堂教学的理念应该有新变化。而现在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单一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滔滔不绝的讲、面面俱到的教,没有充分运用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手段,没有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积极性。同时对于理工科学生,他们的语文基础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整体水平普遍不高,没有灵活多样的讲授形式更无法吸引学生的对语文的兴趣,“大学语文”课堂往往成为他们学习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之地。

三.改进“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思路、方法

目前,学校越来越重视“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修养方面所起的作用,作为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人文学院中文系也将之列入为其重点建设的课程之一。因此,针对上述现状本文有如下几点思考。

1.找准“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到底要让学生得到些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虽然从上到下,都在践行“文化素质”的目的,但由于我们任课教师在潜意识里的“专业”色彩过于浓厚,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特色灌注其间:教语言课的老师重在字词句的讲解,教文学课的老师重在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教理论课的老师重在审美教育。所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首先应“定好位”,找准了定位,才可能编写出行之有效的教材和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因此,“大学语文”在理工院校的定位是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能正确地熟练地使用祖国语言,提高自身的思维表达能力、阅读分析鉴赏能力与写作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人的尊严和使命感,更加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人格,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正确认识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与追求等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2.因材施教,注重实效

在四川理工学院“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是理工、经管、政法、艺术类等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针对理科生教学时,应发挥理科生的长处,侧重理性分析,也应针对理科生的短处――汉语言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表达不够清楚、流畅、等问题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许多理科生喜欢做数理化的练习题,而疏于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引导他们阅读作品,并用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去引导、教育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人类精神财富的魅力,受其熏陶,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素质。针对艺术类学生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够扎实、显得薄弱,但他们内心充满着对生活的欲望,热情活泼,敏感极端,有一种表现欲,如给他们讲一些理论知识、专家观点学生多半不会感兴趣,但如能联系实际,讲“仁义礼智信”在今天的意义,现代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具有仁慈仁爱精神、讲究道义、懂礼貌、有智慧、讲诚信的现代君子,也许学生更易接受理解。

3.以能力提升为基,促进“大学语文”理论教学内容的实践化转向

所谓实践课,它是国家规定的一门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向全体学生,以综合实践学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注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的、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要习得方式,以促进学生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以重过程为主、终端结果为辅为评价方式的课程。因此,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实践课对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如四川理工学院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有30个理论学时,我们可以在现有的理论课时的基础上增设15学时的实践课,分成5-7次教学实践环节来完成,这也提高了教师教学准备的要求。因为开设实践课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预先撰写实践课教学大纲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才能使学生学有所练并且充分保证实践时间的合理支配。同时,实践课教学环节体系包括课堂实践、课后个人实践和团队实践三个部分。课堂实践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堂讨论,与课堂讲授穿行;课后个人实践包括独立完成布置的作业;团队实践则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讨论,完成一个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具有真实事迹背景的专题研究。如根据“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组织学生看教学电影并事先给定学生讨论的主题和内容在实践课中进行集中研讨,也可以选择一些教材上的文学篇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资料收集检索、讨论分析、撰写教案,最后利用电子文档和多媒体技术进行讲授,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大学语文”实践课的开设,能够充分调动理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探索与研究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实现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跨越。

第5篇: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 文化素养 情感体验 审美感受

[作者简介]黄玉斌(1962― ),男,四川资阳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应用心理学。(四川 泸州 6460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87―01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实问题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由此可见,大学语文教学对当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普通高校必修课的大学语文,在很多大学的课时分配上明显减少,有的甚至全砍掉。甚至有的大学生也认为,大学语文学与不学对其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有的学生甚至把语文课当成消遣课。而不少大学生人文知识的缺乏和应用写作水平的欠缺的现实问题,却着实令人担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已被大家掌握,鼠标一点,信息全来。功利化的心理已弥漫整个社会。人们把精力和时间则过多地用在外语的学习之中,这反而导致外语没学好,语文知识没增加,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能却不断下降。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文学阅读的时间在减少,到图书馆看文学书籍的学生也不多,特别是文学名著更引不起大学生的兴趣,大家都在追求快餐文化。同时,与语文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浓。人们都在强调专业学科的重要性,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写作基本功的培训。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虽然可以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然而,不少大学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只是一味地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人文知识方面的传授却不断削弱,其后果是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缺失,社会道德知识的缺乏,学生与学校感情的淡漠。

二、情感体验,大学语文教学的主旨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它在整个审美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对美的欣赏还是美的创造,审美主体总是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进行着各类情感的体验和作出相应的情感反映,即感受、评价、欣赏语言美和自然美。陆机在《文赋》中写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这就是审美教育中的心理活动,是情感渗透滋润过的生命力。

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传递,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达到完善自我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内容。没有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就失去了神韵,失去了灵魂。教无定法,这是教学的规律,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中,学到真知,陶冶情操,提高技能,每位教师应仔细研究每堂课的语文教学艺术。“演员”(教师)和“观众”(学生)要真正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教师就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不断创设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教授中,感受课堂教学美的氛围,受到不同的美感教育。大学语文选入的范例文章,形式丰富,文中内容都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时间跨度从先秦到现当代,文字表达准确、凝练,构思精巧,富于创新且感情真挚,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精华,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和继承的宝贵文化遗产。所以,大学语文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其最本质的是美感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

三、教师角色行为中的情感体验

教师的角色行为,是教师的信念、品质、知识、才能及修养等内在素质的外部表现。其角色通过言和行影响着学生个体、群体。在学生眼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化身、正义的化身、人类文明的化身。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就需有真诚而丰富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高尚的情感素质,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上。这种师爱,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启发学生良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中,把真诚的情感融入课堂,倾注在黑板上,挥洒在教室里,像磁石般吸引莘莘学子,让自己成为学生知识之师、智慧之师、人品之师。教师要善于以丰富的想象力把静止的、零散的文字转化为鲜明的感性形象,引导学生感知文章中的美,从而叩动学生的心弦,使之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马克思说过:“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能够发挥作用的乐趣。”可以说,大学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它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并去感受美、品位美、创造美。

四、创设情感氛围,改善大学语文教学

1.认识大学语文文化载体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文学是同样拓本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情感内容的载体。人认识艺术形象是以他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生活经验为依据的。丰富的生活给学生以全新的体验,要让学生更深切地体验作品的情感内容,就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文学欣赏的过程是对文本具体化的过程,这其中涉及一系列的心理机制,也涉及每个人的情感体验。每部(篇)优美的文学作品,无不渗透社会人生的探析,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景物和谐的融合统一,是作者主观的思想寄托。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让学生通过表象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把教学中的各种美的因素结合起来,内化为自身的美,整个的语文教学才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学生才能获得知识,净化人格,获得全面发展。要在不同文体的作品中,去发掘美、体味美,提高对美的鉴赏力,这是大学语文教学美育作用的体现。

2.学习方法,用心感受,内塑素质。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不断激发学习动力。大学生要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就要按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找准自己发展的社会定位,根据自己所期望的成才模式,自主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主动地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以良好的学习心态,激发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望,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丰富和完善自己。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构建自己知识的“博”与“深”。知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一个人的知识不“博”就谈不上“深”,不“深”就往往失之于“博”。中国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中国灿烂的文学,中国文学反过来又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学生也同样渴望更多地了解社会,涉猎科学文化、历史知识、哲学思想。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等要素组成的,文学活动是一个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文学以其特有的温柔、善良、恬淡抚慰我们,也以其独到的冷静、犀利、敏锐鞭策我们,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心灵牧场。大学生就要在大学里,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知行统一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能在不同的情境生活中,排除各种干扰因素,集中注意目标,保持学习兴趣,坚定学习信心,那离自己成功的目标也就不远了。语文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更传承着人类厚重的文化和经久不衰的思想之光,大学生不应该忽视或放弃大学语文的学习。与文学的亲近中,人获得的是审美体验,是一种心灵的追求,呈现的是心灵的无限的时空美。大学生不仅要能品鉴文学,还要学习不同作家的创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大学语文教学通过深入探析,用情感去感悟作品真谛,用优美的文句来感染大学生的心灵,以作者的真知灼见让大学生明白事理,这就能达到美育的目的,那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就能净化学生的灵魂,教学效果和教育目的由此就能达到。

[参考文献]

[1]訾小广.怎样把情感教育融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第6篇: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 高职教育 人文性 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张映晖(1966- ),女,湖北谷城人,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大学语文教学。(湖北 襄阳 44105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28-02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争论一直在持续,这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命题,对这一命题的解答始于教育本质的追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这一表述明确了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高职教育不能游离于教育的本质之外,其终极目标仍在于,培养或教化能够感受到真、善与美的人,能够领悟到人之尊严,人在有限性上建树的伟大的人。”基于此,人文维度的重建当然地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和使命,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价值必须服从于人文性价值,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也只有在这一核心命题的支配下,才能真正凸显其课程的真正价值,摒弃功利性,实现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一、教学目标设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核心

本质上,大学语文要培养“有文化”的精神和谐的人。何为文化?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内化为修养、自觉、自由和善良的精神力量。大学语文所强调的人文性能使学生导向热爱生活,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 ,发展人性, 完善人格,陶冶情操,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以丰富的人文情怀处理自我和外界的关系,有效地管理个人的情绪,诚信、乐观、敬业、会审美、善沟通,并因此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基于对“大学语文”这一核心命题的认知和实践,可以从能力、知识和态度三个层面定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其中能力目标为: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母语的能力,如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悟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类比、直觉、感悟等形象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进行推理论证的逻辑思维能力,触发创造性思维。知识目标为:理解汉语言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认识中国文学的基本特点和优秀传统;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态度目标为:热爱母语和中国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升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理解优美而丰富的人性,铸造健全人格;向真、向善、向美,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教学内容改革与拓展——“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关键

在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上,“大学语文”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文本的鲜活与生动,大师们的胸襟和情怀,丰富的感悟和思考,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拥有很大发掘和整合的空间。

为凸显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打破传统的按文学史发展线索或按文体类别确定教学逻辑顺序的传统,以提炼出的若干个人文主题引领教学,编选和重组教学内容,使得整个大学语文教学有着清晰的人文脉络。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整合上,可从各个职业通用的职业素养中提取若干个人文专题作为教学单元,如“让仁爱丰盈天地”“诗意地栖居——我们的精神家园”“良知是灵魂的钥匙”“爱是永恒的主题”“怀着乡愁寻找家园”“回归自然,和谐天地”等,并据此选择相应的支撑篇目,选文遵从文质兼美的原则,突出文本的经典性、注重作品的审美性、人文性,体现文化多元,兼顾传统与现代。在具体的语篇教学中,避免对作品内容作面面俱到的解读,而是在单元专题的导引下寻找从一个点切入,挖掘作品中最能打动学生的真善美的元素,让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和情感都被触发、集中在这个点上,并适度开展类比联想,将本单元的各个语篇有机联系起来,强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和体验。

人文精神的涵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有限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足以完成这一使命,延展语文教学空间,开展多种类型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树立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的观念,把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明确学习任务和考核标准。一方面,教师要在学期初向学生推荐与教学单元同一主题的其他时文佳作和经典作品作为课外阅读素材,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一方面,适时开展相关的语文教学活动如诗文朗诵会、演讲赛、辩论赛、读书沙龙,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的文学类社团,提升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空间。教师要在学生中不断地强化两种意识:一是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值,而是必须完成的课程教学内容,多方位地融入这些实践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是自我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二是将人文情怀自觉地融入语文活动中的意识,如在组织或参与各类语文实践活动时学会温良恭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关怀和分享,学会珍惜和感恩,学会公正与无私,把语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变成实践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

三、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大学语文”改革与建设的实现途径

模式和方法的选择必须基于某种课堂教学价值观,基于人文性的“大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在这方面,大学语文课堂教学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学生主体原则;二是民主互动原则;三是激发兴趣、内在驱动原则。

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的重要性更为彰显。高职院校由于受生源素质所限,学生基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学习品质(主动性、意志品格、自信心)也多有缺失,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渴望与呼声更高。实际情况是,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里被边缘化,除了管理层面功利性忽视和课程定位不明确、教学重心不凸显的原因之外,还有大学语文课堂本身对高职学生缺少吸引力的问题。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中模式单一,方法陈旧,忽视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和感受,忽视课堂的有效吸收率,忽视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状态,课堂变成了教师单调沉闷的呓语或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语文的边缘化。大学语文教学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必须调整课堂教学价值观,放下教书先生的架子,真心实意地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多一些巧思和方法,有掌控、有章法地把舞台交给学生,让课堂生动、鲜活,充满张力。

大学语文课程是由文本和语篇作为基本教学单位的,语篇教学最适宜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要善于通过视听组合及情境描述激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参与热情,使语文课堂成为涵养学生人文情怀的最佳场所。如笔者在讲授曹操的《短歌行》时,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鲍国安在赤壁大战前夕于猎猎风中激情演绎的那段沉郁顿挫的“横槊赋诗”,学生很快被视频所营造的抒情氛围所吸引,教师进一步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英雄酒后的诗,被世人解读为奸雄的曹操在此文中因为杯中之物流露了真性情,诗中既有“慨当以慷”“天下归心”的气魄,更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柔肠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的感伤。英雄,因为不失却人间情怀而尤为动人!何为英雄?世人已然约定俗成了一套既定的评价标准。正所谓“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在教师的辞典里,杰出有另一种尺度、另一种诠释——是博爱善良, 温厚如斯者;是护佑美善、侠骨柔肠者;是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言放弃者;是遭受重创、承受重压却乐观从容、顾念他人者!”学生在浓郁的抒情氛围中感知到曹操丰富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也分享了教师的人生感悟,更学会了独立地认识和品评历史人物。

经典的文本具有丰富的阐释空间,因而文本多元解读法也是大学语文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整理资料,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和思考,鼓励自主、探究、超越;可用的方法还有小组讨论法,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发展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部分格调清新的小品文也可采用文本赏玩法,不刻意设定教学任务和目标,而是任由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和感情阅历轻松阅读、玩味,培养学生自我赏析、阅读、涵泳的习惯和功夫,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人文情怀,学会诗意地“栖居”。

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原则是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的理念对等协调,重情趣、重参与、重体验、重合作、重创新,不拘一格。如此方能使“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从内容和实现方式等方面得以彰显,高职教育的属性方能回归到教育的正途和本质上来。

[参考文献]

[1]卢矜,冯梅.大学语文课程价值认知与课程改革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8).

[2]史亮.新批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第7篇: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

以笔者所在的浙江越秀外语学院为例,我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具有扎实的中外语言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具有本科层次外语人才应有的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适应外经、外贸、外企、外事服务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成功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本文拟结合我院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应用型本科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特征,重点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在培养模式上,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注重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而对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大学语文课程应以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宗旨,注重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着眼于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力。

一.要完善教学方式

要注重提高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应及时修改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或补充,以教会学生掌握技术应用或胜任工作岗位为主线制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内容,少讲或不讲繁琐的理论知识,多讲联系实际的内容,教学内容应具有应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工作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使学生听得懂、用得上,让学生从中得到综合性训练。为提高应用能力,还应注重学生在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亲自操作与仿真“实践性”,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为他们毕业后尽早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可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研讨式、演讲式、访谈式、讲座式等,这些方式方法,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演讲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大学语文堕入“高四语文”的误区,避免重走中学语文侧重字、词、句、段分析的路子,宏观把握大学语文教学。演讲式教学方法,是学生分组讲演、教师点评的一种教学方式。每学期抽出若干课时,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全组同学收集资料、相互研讨、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推荐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分析课文。在分析完课文之后,教师和其他同学向该组同学提问。备课团队和授课学生代表进行解答。根据授课学生的表现和该团队同学回答问题的情况由老师和同学进行评分,期末前进行总结评比表彰。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材料搜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将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多媒体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较大优越性,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所具有的适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把多媒体教学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使学生在声、光、影的交替中直观感受语言和艺术的魅力,可以收到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多媒体的优势是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借助它能够将静态文本的展示变得具体生动和形象。大学语文授课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借助多媒体,可以在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给学生留下心灵体悟的空间,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互联网已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联在一起,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域,对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是一个机会和挑战。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构建适合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拓展大学语文教学空间。

二.要服务于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又称为“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传统。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强调“没有通识教育,就没有大学”。他要求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要接受共同课程的训练,使每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兼具文化与科学的知识、思考与表达的能力。这个人人必修的课程就是“通识教育”课程。此后美国一些名校依照以下基本原则先后设计了类似的课程,即“通识教育的内容是以经过时代考验的经典名著为基本,文理兼重;重视学生的语文、数学及思考训练,闲杂科目一概摒弃;课程由资深教授悉心指导,学习必求认真,务求融会贯通。”

20世纪中叶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知识的不断交叉融合,使学科之间更新频率加快,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并存,“专才”与“通识”的需求同在。“通识”日益受到重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层面,应该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多方面的交流能力。显然,作为“通识教育”重要一环的大学语文,无疑属于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理应主动挑起重担。

大学语文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各类专业课程和接受通才教育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既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作品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应使学生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具备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写作能力,撰写的文章应在逻辑、主题、内容、层次、语言等方面合乎要求。因此,大学语文课以它的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多方面契合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能够保证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

应用型本科学生只有专业知识,或仅接受技能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重技术只能带来专业知识的积累,并不提供价值判断,不能解决人的目的和行为取向问题。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人的精神素养的培养,培养出的人类像机器人,不具备完整的人格,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易失去理性迷失方向,或丧失情感缺乏动力。因此对应用型本科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是维系其完整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现实需要。对于思想逐渐成型,并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尤显重要。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语言文学知识传授,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大学语文包含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的精华,可以说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集聚。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在人文氛围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完善知识结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程汇集了在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所蕴涵的文化、观念、哲学思想和精神特质,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

三.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是指对人的发展以及才能的养成产生影响,并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现大学校风的建设思路出发,将大学自身所提倡的校风学风、办学目标、校园精神通过各种载体向师生员工传达,使身在校园的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感受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环境过程中,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理应积极参与进来。

校园文化建设应基于对学校自身的认识和了解,只有对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学校类型、办学思路、学科特点、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校风学风、历史传统等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找到特点和优势所在,把校园文化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尤为重要。校园精神文化表现为校园多年积淀所形成的、得到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守的、比较稳定的、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象征。要鼓励学生积极策划、参与戏剧排演、诗歌朗诵、演讲赛、辩论赛、文艺表演等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形成并传承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要引导学生把大学语文作为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做社会调查,搞社会实践,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并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使大学语文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中延伸到课堂外,培养学生开阔的学习视野。

第8篇: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网络文学 大学语文学 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特殊性,只有短短的三年,并且在三年中还要留出一年左右的实训实习时间,在就业带来的压力,各高职院校在课程的安排上,对于一些公共课能减少就减少,能压缩就压缩,其中大学语文就是其中之列。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高职大学生在学学语文时,普遍存在认知偏差和学习目的不明确等问题。一些学生觉得大学语文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去甚远,学了以后用处不大,对今后的就业也没有太大帮助,所以学生多将其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的学习上。虽然有部分高职大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有较大的兴趣,便是受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影响,许多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对汉字形音义知识、基本语法修辞知识、段落篇章结构知识掌握较少,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欠缺,这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加之多数高职院校缺少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由于没有名家讲座、学生文学社团等,往往不能再深入学习文学方面的知识。因此 ,就现状而言,一方面部分高职大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认识仅仅等同于“高四语文”,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高自身人文素质起到的重要作用,更无法将该课程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

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教学大学语文过程中发现,一些传统的优秀中外文学作品,往往很难引起高职大学生的兴趣,这与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用较大关系,大学语文的教材品种比较丰富,现有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大概有400多种,其中一些教材在选择经典作品的同时,也加入了一些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如曾经火爆于网络的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但即便是这关的作品,也是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很难贴近高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教材选题的滞后也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固化和停滞。

二、网络文学对高职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使得人们的阅读媒介已经从传统的纸质转向电子产品。其中大学生更是成为作为网络阅读的主要人群。不同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有着更强的互动性,读者可以直接通过回帖等方式与作者进等交流,文学创造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网络的参与性得到了空前提高,更加激发了年轻人的兴趣。同时,网络文学还非常重视现实性,即便是历史题材的网络文学,其中也加进了个人的感受,例如大量出现的穿越类的小说,其实就是假借一个历史的舞台背影,演绎现代人的感情纠葛,这点更能与年轻的读者产生共鸣。此外,传统的纸质书籍价位往往较高且不便于携带,而网络文学借助于电子媒体,使得阅读更加经济与方便,读者能够花费较小的代价,使阅读成为随时随处的行为。

如上所述,网络文学已经渗透到了当下高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它丰富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社会阅历,网络文学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并高于生活,不同的网络文学作品用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文字,展示着不同的知识与文化,这对丰富高职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与知识层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络文学所用到的语言也大多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提炼,其人物形象更是对现实人物的一种缩写,在阅读过程中,高职大学生能够对社会形成一定的认识,从而能丰富他们的社会阅历。

网络文学的作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经常使用一些网民创造、网络色彩鲜明、充满创意的词汇,这一方面提高了网络作品的创新性,同时也刺激着大学生读者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且网络文学具有灵活多变、多媒体化的形象塑造手段,大学生通过阅读、欣赏网络文学作品,可以开阔思路,增强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年大学生想象、创造的空间,进而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网络文学资源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利用

首先,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要不断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传统优秀经典作品的同时,深入了解大学生日常生,了解他们的阅读喜爱,从而了解他们对文学的需求。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传统作品的解读,而是要结合高职大学生关注的文学篇目进行分析引导阅读。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下阅读大量当下流利的网络文学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学生对艺术甚至人生的看法和见解。通过对网络文学作品的阅读,也能培养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兴趣点,在日常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

其次,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阅读的引导力度。高职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最终形成。在大学里受到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往往能终身受益。教师通过对网络小说的介绍, 推荐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有用的优秀网络作品,可以减少学生在阅读中的盲目性,引导学生鉴别其中的精华糟粕。

再者,许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大学语文”的学习专业网站,这些网站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却鲜有网络文学的涉及。网络时代,文学作者很多出自无名小辈,大学生创作无疑是网络文学的新生力量。培养大学生的文学写作兴趣、激发大学生的创作欲望能更好、更有效地提高一个人的文学艺术修养。如果能开辟一个园地让学生在上面涂鸦,无疑能提高大家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兴趣,还能快速的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大学语文”网站的建设可以设立专门的网络文学写作园地,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从而更加有利于该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甚至培养写作的兴趣,从而受用终身。

【参考文献】

[1]欧阳有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9篇:对大学语文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问题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51-01

一、大学语文课与中小学语文课的差异

现在,大学语文课在部分院校仍然延用了中小学时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普遍对大学语文课兴趣不高,地位降低。中小学课文教学基本上是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发大量的时间讲授了“所有的”知识,但没有都会学生如何自主获取知识。“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因此,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在教学侧重点上应该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学生能力侧重点不同

中小学语文课重视知识的感性积累,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知识与技能并重;大学语文课主要是依靠中小学语文学习中知识的积累,迅速提升学生的文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陶冶学生情操层次不同

大学语文主要通过文学作品所刻画的形象去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优良美德,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另外通过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让学生从作品中去感受主人公“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坚韧的品格,从而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自身的能力更好地去适应时代的竞争与挑战。

总之,大学语文课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内心情感的激发,使教学不仅仅是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做到工具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二、大学语文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多样性

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虽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笔者认为有几点应该注意: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拘泥于教材

人们常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唯教材是从,教材选什么文章就讲授什么内容,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行满堂灌,结果教师在讲台上大汗淋漓,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样导致教师被动去教,学生被动去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也很难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去搜集、选择、讲解相关的主题文学作品,给学生锻炼和表现的空间

学生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能够学会资料检索的方法,在众多资料中能够快速查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内容;在资料的选择过程中,能够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与爱好,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展他们的视野,而在作品的讲解过程中,更能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心理。而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更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在巧妙设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就会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大胆进行探索。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多鼓励学生对作品提出质疑,向老师提出问题,要有一颗大胆质疑的心,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向教师提问题,学问学问,有问才有学。要让学生通过自已的思想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情况,通过设置问题来让学生思考,允许和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求探索。这样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带来喜剧性效果。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也对教师的知识面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说得好:“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大学语文课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所在,通过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激发学生向“偶像”学习的激情,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只有这样,《大学语文》培养人,提高人的目的才能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茅卫东.黄高才谈语文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7-5-23(3).

[2]邢宇皓.日益边缘化是否还有开设必要?大学语文遭遇尴尬[N].人民日报,2004-2-19(13).

[3]黄高才.大学里很重要的一门课[M].大学语文.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苏步青.苏步青谈语文学习[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

[5]黄岳州.怎样读书最有效[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