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政课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学院;专题教学
一、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思政课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
1.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切实要求
随着高职类院校的扩大招生,以及报考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加等情况,这些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不为乐观。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新一轮挑战。所以,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在学生授课与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就业为主要学习方向的教育模式,所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都应该围绕就业展开,以就业为主的核心教育要贯穿整个学生的教育生涯。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教育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高职教育自身独特的发展方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掘高职教育的职业特点,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新模式。
2.是深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学也应具有相应的职业教育属性和就业导向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方针。当前,就业导向不仅体现在院校办学的宗旨上,而且也体现在所有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即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安排在能够体现职业资格标准的、能够体现职业内在特性的、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学要密切配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也要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是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目前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学生中缺乏吸引力。问题的根源,不仅在于所用的教材是国家统一指定的,与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紧密,还在于教师不了解授课对象今后所从事的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教育教学针对性不强。
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思政课必须要适应高职教育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打破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学应该更加倾向于就业能力和思想的培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就业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课程每一个环节。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也要激发学生就业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思政课才能摆脱传统的束缚,尽快走出困境,成为学有所需的实用性课程,重新成为各级领导和高职学生关注与重视的焦点,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4.是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现实要求
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职思政课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与就业导向的统一培养,通过思想政治的培养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以及创业观。同时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人际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认识企业,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思政课专题化教学的可行性
1.高职院校实施的职业素质教育,是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思想基础
高职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技术训练为内容的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它不仅需要教给学生企业所要求的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等。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就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要培养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从教学内容上突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与专业课、专业实践课以及其他课程一起承担起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突出能力本位,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2.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实践,是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的现实基础
目前,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引领下,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正在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课程建设正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进行改革。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之中,已经成为高职课程建设的总体发展趋势。
课改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以就业为导向创新高职思政课教学,探索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题化教学模式,将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职业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出来,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改革,应主动适应新时期现代化经济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高教中的重要作用,进而继续深化和改革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学习和实行新的教学方式,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教学生能力素养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重视思想和能力的全面统一提高,逐步创建以就业为导向,以思想政治培养为重点的政治课教学改革新模式,让思想政治课在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培养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萍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初探[J].职教论坛,2009,(12):54—56.
[2]金崇华.以就业为导向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05,(11):145-147.
关键词: 转型发展 思政课改革 创新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必然。自《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以来,各省陆续开展高校转型发展相关工作。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高校转型发展应遵循两个“引领”:一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引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及人文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涵盖了历史、政治、哲学、心理学等综合课程内容,能够在培育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培育辩证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等各方面起到良好的辅助和促进作用。二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引领,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即便“适应社会需要”着重于强调学科与专业建设,但细化到每个学生,再深厚的专业知识、再强的实践能力都不是在“真空”中施展,因此引导学生进入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并具有“社会化”公民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是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政课恰能在学生“社会化”方面大有作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但是,当前思政课在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与高校转型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思政课必须以前瞻性眼光参与其中,拓展高校思政课创新路径,为高校成功转型发展做出贡献。
一、转型发展过程中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问题
(一)思政课课程功能定位的高度统一化与各高校转型发展中培养目标多元化之间存在矛盾。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需围绕行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要求,强调就业导向,突出能力培养核心,虽然这些目标实现需要以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但当前全国高校使用同一教材,课程目标定位针对性不强,很多高校仅注重课程的政治教育功能,合班教学比较普遍,很难考虑不同专业或岗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差异化要求,课程教学针对性比较弱,显然难以适应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思政课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转型发展中教学管理灵活性之间存在矛盾。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转型发展之路意味着企业将深度嵌入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校企合作因形式、途径、程度等不同,必然需要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固定教学地点,统一授课时间,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必将面临学生实习实训的冲击,难以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欠佳与转型发展中强化实践教学的要求之间存在矛盾。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求学校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要达到30%以上。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无论教学形式、组织管理还是实际效果,距应用技术型高校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二、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路径
(一)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本科生的必修课,使用全国材,根本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必须千人一面、千口一词。相反,思政课的授课内容必须和省情、市情、校情紧密结合,与学生切实需求相对接,做到“接地气”,才能“有人气”。因此,应大力拓展思政课的教育功能。
1.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思政课应凭借“所有学生全覆盖”的课程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共建共享工大校园文化,尤其在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大有所为。首先,依托思政部五门课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党史国史和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法治和创新创业教育、民族团结和宗教观教育,为学风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其次,依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大一新生的校史校情教育,培养学生爱学校的情怀;再次,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微博、微信等工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2.加强省情、市情教育。各转型高校所在省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对人才的独特需求,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那么老工业基地是如何形成的?特点是什么?当前面临着什么挑战?该如何应对?政府出台了哪些政策?这些内容都可以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进行有效融合,激发学生在了解省情、市情的基础上树立服务家乡、奉献家乡的意识。
3.加强行业背景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有效机制,思政课可以充分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加强行业背景教育。针对不同的专业,将学生实践企业及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融入教学,帮助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观,实现从学校到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二)构建分类教学模式,实现课堂主体转变。
思政课分类教学即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变“漫灌”式教育为更为精准的“滴灌”式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1.文史经管类学生加大研究型教学的比重。研究式教学通常是学习小组通过对某一理论问题或社会重大问题的深入探讨,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文史经管类学生由于前期基础和当前专业学习需要具有相应的人文知识和研究能力,思政课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加大研究式教学的比重,让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
2.艺术类学生加大讨论式教学的比重。艺术类学生有着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的特质,文化素质相对薄弱,但积极活跃、乐于表现、接触社会比较全面。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大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有效加强学生对世情和国情的了解。
3.理工类学生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理工类学生一般不易接受理论性太强的知识,案例教学以案例的生动、文字的优美往往能吸引学生。案例展示还可以辅助大量的图片、视频,使学生迅速理解案情。案例分析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断拓展实践载体,开展各个层面的实践教学。
1.以校园实践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思政课应该与校团委、学工部等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开展多种主题的学生活动。如“我为学校建言献策”活动,教师动员学生就学校各个方面展开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由教师汇总后,提交给相关部门,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还可以开展以“美丽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摄影活动和以“我爱我校”为主题的学生志愿者活动。通过以上活动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2.以企业实践为载体,助力学生职业规划。“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思政课应充分运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实践基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把课堂搬到企业,应该成为思政课今后积极探索的教学方式之一。
3.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加广泛的社会实践主要是在假期进行的,实施过程是:放假之前由教师帮助学生确定相关主题,学生在假期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问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资料,并撰写调查报告,开学后提交报告。实践过程不仅增加学生对社会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而且锻炼学生包括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在内的实践能力。
(四)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结构。
1.引导和激励思政课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思政课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于一体,讲好思政课不仅需要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需要教师和学生情感共鸣,这是价值传递有别于知识传递之处。但是,当前思政课教师由于职称评聘的压力,有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学校有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分类职称评聘方式,以相关政策引导思政课教师回归教学。
2.鼓励思政课教师参加不同形式的进修培训,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仅就教材而言,自2008年以来修订过5个版本,每个版本的内容都有较大变动。如何能让思政课教师及时、准确地将最新理论融入教学考验着思政课的实效性。但是,当前我校思政课教师普遍工作量较大,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参加进修培训。因此,学校应出台更加积极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如学历进修、专项培训、业务研修、学术会议,使思政课教师以进修培训方式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成为“新常态”。
3.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呼唤应用型教师,即教师要能讲学生之所需。学生需要了解校情、市情、省情、国情、党情,需要创新思维,需要创业精神,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应用型教师,除了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到社会实践中经受历练。学校有关部门和思政部应共同探讨教师社会实践方式和内容,并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道霞.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与不变[J].科技创业月刊,2015,17.
[2]范大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5.
[3]王亚南.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7.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立体化教学资源;“互联网+”课堂“
网络渗透与防御”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该课程覆盖信息安全理论、软件安全开发、网络应用等多专业方向,渗透测试必须遵循相关的测试策略保证测试的合理性,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德才兼修的行业素质。因此,积极探索并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教学模式显得至关重要[1-3]。
1“网络渗透与防御”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问题
“网络空间安全”是为了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加快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开设的“网络渗透与防御”课程其目标是培养综合技能。1.1“网络渗透与防御”教材。因尚缺乏合适的本科教材,故需要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手段,合理地整合现有教学资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探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1.2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本课程综合了学生各方面的专业能力,由于学生能力差异化较大,故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难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1.3课程思政教学。作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渗透测试应用直接用于网络空间安全的攻防对抗,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较突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思政教育是人才培育的根本,体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逻辑必然性[4]。1.4网络平台资源构建和利用。“网络渗透与防御”课程的网络资源要求有其特殊性。它不仅需要普通课程的在线教学平台,还需要模拟网络安全漏洞环境的在线测试靶机资源。它们是呈现安全漏洞的在线测试平台资源,不适合以普通Web资源的部署模式(测试平台安全漏洞将导致整个Web服务器的安全威胁)。为此,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在本课程中的体现更为必要。1.5课程学习评价。通过上述多方面的问题分析,考虑每个学生不同的专业能力和发展方向,结合线上、线下资源,采用过程化考核管理,以案例设计大作业等开放式的期末考核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评价。
2混合教学方案
围绕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及基本思路,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渗透测试领域的技术发展,具体实践方案如下。2.1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案例、有机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典型的教学案例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让学生不反感、有触动、有觉悟。2.2完善各类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资源本课程综合了软件开发、实践应用等众多网络空间领域,通过现有平台,不断建设和完善教学视频等各类资源,实现立体化学习环境。2.3指导学生写好WriteUp,提升自主学习能力。WriteUp(网络安全的解题分析),是网络安全实践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描述了案例的解决过程,而且分析了解决过程的思路、原理,以及现场的临时解决方案等。其开放性特点有利于发扬学生的专业个性,根据自身特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4鼓励学生课堂讨论等多种交流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集体环境的讨论,提升了综合能力,也有利于课程思政教育的落实和深入。2.5采用课程过程化考核管理,开放式的渗透测试案例大作业为考试形式通过平时学习的过程化管理,汇集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作业和实验的完成度,以及相关能力等学习数据,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3混合教学实践
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内容注重学生专业的发展,依托在线平台,体验了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5]。本项目的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3.1教学组织。本课程以超星平台的SPOC课程为基本环境,实现课堂考勤、课程直播、视频录播、教学活动、作业等教学环节的规划。授课教师组建了课程教学组,互相协作,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教学优势。3.2教学资源。课程的教学资源是立体化的,线上资源以超星SPOC为基本平台,配合了安恒攻防实验室的在线学习环境,并且提供了自建的渗透测试学习测评环境。线下资源,也不单是教师的课程教学,并且包括基于Docker和Vmware虚拟机环境的学生个人端资源。课程的立体化资源建设如图2所示。3.3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包括在线教学),主要由组长讲解、组员补充;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通过学习和讨论过程,指出改进方案,再修改报告提交老师。分组合作形式的翻转课堂,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3.4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在整个混合教学实践过程中,课程思政始终贯穿其中。通过正反不同角度讨论网络安全与国家、社会、个人安全的关联,由学生自主辨析自身的安全角色,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3.5课程评价。本课程采用过程化管理考核方案,体现对整个课程的综合应用。
4混合教学效果
本轮实施,总体的教学效果良好,以其中某教学班(34人)的统计数据进行说明如下。4.1学生的学习过程良好。经统计,每次授课当日的访问次数平均在3~4次,如图3所示;学习进度总体比较均衡,如图4所示,平均进度与最快进度相差较小(约1/20);对教学视频的观看时间如图5所示,平均超过了500分钟,最长观看时间达到1250分钟,比普通的在线课程观看时间更长。4.2学生大作业评价。开放式的大作业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个体的专业基础和在本课程中的学习获得,且与平时教学过程中的正向关联基本一致。可见,混合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效果。4.3学生综合成绩分析分布合理实施混合教学,通过课程过程化管理考核(平时成绩和期末大作业各占50%),综合成绩的分布较为合理,如图6所示。
5结束语
随着“数字高校”建设的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断地循环改进与提升,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构建“一流课堂”,由浅到深把学习者引入深度学习[6]。教学实践增进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和翻转课堂的引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对课程思政的探索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能突出,业务精通,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网信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Z].教高[2018]2号.
[2]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普通高校“互联网+教学”的指导意见[Z].浙教教高[2018]102号.
[3]裴兰珍,罗赟骞,景劼,李晓晴等.网络安全漏洞渗透测试框架综述[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6.3:10-13
[4]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0:60-64
[5]王利娥,刘红翼,吴璟莉,张灿龙,朱新华,邓福欣,张兰芳等.慕课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9.8:51-54
一、新建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管理科学基础之上的新兴学科,其本身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也得到了新建本科高校的一致认同。但囿于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社会认可度、学校品牌等方面因素,新建本科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还不能满足真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1.实践教学学分及时间安排不足
新建本科高校大多能够按照教育部2011年7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开设有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等项目。但实践教学总学分一般只占总体学分的20%左右,这中间还包括思政实践和军事训练,用于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学分实际只占15%。而在学时的安排上,除思政实践和军事训练外,大多集中安排在第二三学年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两周和第四学年的下学期。这种极低占比的实践教学学分及时间的安排,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难以保证学生能力培养的全覆盖,在实践教学的实施上也难以保证过程的完整性、连续性,满足不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差别不大
对完成培养目标而言,实践课和专业理论课是相互促进的。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有关问题。在有些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实践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实践教学大多采取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上机模拟练习等方式进行,对学生而言似乎还是理论教学的延续,并没有太多的实践能力锻炼设计在内。这样的实践教学达不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
3.实践教学可利用的资源较少
新建本科高校一般很少建有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很少建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实验室,大多是与相关专业共用,或只是拥有一套含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相关教学仿真软件。有的新建本科高校甚至没有实践教学相关科目的教材或课程指导手册,有时需要相应的任课老师根据实践教学对应的课程教学大纲临时编写。实践教学资源的缺乏让很多实践课程教师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更无从谈起。
二、新建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可用资源不足、实践教学理论化、学时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无论是因为社会就业的压力还是专业培养的要求,新建本科高校大多已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性,但尚未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较少的学分、较集中的时间安排,显然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的具体表现之一。没有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去制定培养方案、设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是目前大多新建本科高校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的通病。
2.实践教学师资建设落后
实践教学对指导老师的能力提出了不同于理论教学的新的要求。要想在实践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有针对性的指导,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有相关实践经历和经验并善于总结指导,这些应该和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一样成为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必备的条件。新建本科高校中的教师目前极少数具备这样的条件,导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实践教学理论化,不能更多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缓慢
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项资源的支持,包括各项教学资源、实验室资源、实习实训基地等。新建本科高校由于整体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依赖自身能力建设相应的实践教学资源工作进展缓慢,立项少、成果不明显;理念及资金的匮乏,导致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实验室计划不断拖延;缺乏社会知名度和总体规划,导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挂牌少,真正能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发挥作用的更少。
三、优化新建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新建本科高校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上要不断优化。
1.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在当前普通高校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应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定位应该是培养能较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诚信品质、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熟知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及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业务技能,能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与管理,以及相关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应用型专业人才可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围绕此目标,新建本科高校应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按《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件)的要求将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提高到专业教学总课时的30%以上;科学设计实训教学环节,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修订)》的要求,对各职能模块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都开设相应的实训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做实做好课外实践环节,通过沙盘训练、学科竞赛、模拟职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深化实训课程体系改革,专注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
人力资源管理是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深化实训课程体系改革,要不断对实训课程的内容、形式进行研究,既要做好实训课程内容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修订)》的对接,也要处理好实训内容的更新问题。本科毕业的学生应具备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能力,实训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应该涵盖各职业功能的所有工作内容。例如,在招聘与配置上,实训的课程内容设计上要包含招聘实施、招聘评估、人员配置、劳务外派与引进等项目,还有结合当前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细化实训项目的课程内容、实施过程、考核标准等。在项目实训中,要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推行项目教学与专项演练,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业务技能。
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
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能力是影响实训过程是否顺利、实训效果是否达到的决定性因素。建立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当前所有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任务之一。新建本科高校中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教师通常很少,教师队伍大多由青年教师和兼职的退休教师组成。实践教学一般都由青年教师来担任指导。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指导实践的能力对很多本科高校来说都显得较为迫切。一方面,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措施支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提升自己,或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或实践锻炼,使教师能够了解企业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熟悉当前社会不断涌现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新问题,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正在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以此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案,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积极引进有丰富经验、并具有教学指导能力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到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指导中来。
4.多渠道并举,开发利用好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新建本科高校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流程和技术规范要求,在构建知识教育体系的同时,应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技术技能训练体系,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实习的环境,这个环境主要就是校内的专业实验室和校外的实训实习基地。当前部分新建本科高校在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上滞后的原因,既有资金投入上的缺乏,也有认识上的不足。学校在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上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并要采取多种方式寻求社会和政府的支持,采取企业投资共建或捐赠、政府立项支持、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而对于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可以不局限行业、规模、地区,按照高校与基地单位共赢发展的思路来进行开发。要关注基地单位的需求,多通过帮助对方解决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或实现项目合作等方式开展实训实习合作。
关键词 体系化 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
0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政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而政治合格目标的实现基础则建立在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之上,充分体现在他们的知、信、行相统一上。所以,能否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否真正让学生将所学理论升华为价值认同和行动指南,就成为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但是,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传统的单向度“灌输式”、“宣讲式”教学方法仍然大行其道,课堂讲授与课下教育缺少互补联动,各门课程教学专题设置存在重叠现象,甚至教学与科研“两张皮”,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启发性、全面性、连贯性、承接性不同程度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受到了较大负面影响。总体来看,解决的途径就是通过实施科学、适用的教学模式,形成能够有效调动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外部环境,即让教学模式这一外因影响和主导学生学习愿望这一内因,在内因和外因的有机互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这就有必要实施体系化教学模式,形成综合育人环境。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体系(system)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体系化改造,就是以该类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为指引,对教育和教学相关资源、方式、手段等统筹配置、有序运用,以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简单讲,体系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就是摆脱过去单纯依靠核心课程、教学主课堂实施理论讲授的“小综合”教学理念,树立多课程互补、多渠道配合、多学科融合、多平台支撑的“大综合”教学理念。具体来讲,这种全方位整合、体系化施教的教学理念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思想。
1.1培养学生知、信、行相统一是根本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体系化改造本身并非目的,只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能本末倒置,将方法手段作为教学模式改造的目的。所有教学改革的目的只能指向教育对象在思想认识、知识技能、理论实践等方面的设定目标。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并达到知、信、行相统一,才是根本目的。因此,在推进体系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在各阶段、各环节紧紧扭住这一根本目的,才能确保具体实践不偏离方向,避免迷失于各项技术性操作之中的错误倾向。
1.2全面统筹、有效整合、有序实施是根本方法
体系化教学模式的全面统筹设计思想主要反映在对教学资源的统筹配置上,即体现大综合、大融合、大包容的基本思想,将所有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的达成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课程资源全部纳入体系,按照为我所用、优势互补的原则与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进行有效搭配与有机结合。有效整合思想主要反映在对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上,即体系框架体现多层次、多渠道、多状态。“多层次”指针对不同学生群体构建不同的教学体系,比如本科、硕士、博士和在职培训等同样课程的教学就不能完全相同;“多渠道”指教育方式方法多样化,形成课上课下、课前课后的互动和互补;“多状态”指在教学体系中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思政课与其它类课之间的内容设置重复度和课程相关度,确定课程融合的程度和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比如以核心课程为主体与其它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就可将课程之间的结合状态分为互补性、拓展性、承接性等。有序实施设计思想主要反映在教学实施的时间维度上,即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培训周期,在教学中体现全时段、全过程、全周期思想,按步骤逐一展开相关教学内容、引入各种教学方法和使用各类资源。
1.3始终保持教学模式的开放性是根本原则
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存在始终不变的绝对事物。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不断变化条件下,教学模式与教学要求之前的矛盾运动是推进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故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教学模式设计中应当遵循的根本原则。因此,必须抛弃封闭僵化的思想,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顺应教学模式改革的常态,不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拓宽视野、突破学科限制、在充分整合教学资源、理顺教学科研关系、形成全时空、多渠道教学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生源特点、课程设置结构、硬件环境建设等现实条件,在大综合、跨时空、广渗透、全统筹的基本思想指导下全面系统推进。
2.1整体优化教学内容体系设置
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数量多,授课时间跨度大,同时各课程教材为保证完整性,在具体内容安排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果各课程教学设计、专题设置相互封闭,则容易产生重复讲授的现象。为避免教学内容重复、浅化问题,体系化教学模式注重加强课程设计,优化内容体系,形成主课突出、功能互补、层次分明、逐级提高的课程内容体系。在内容设计上,通过课程团队论证、专家组讨论把关,突破按章节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统筹安排教学内容、教学专题,合理确定各门课程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定位与分工。在教学实施中,针对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培养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与特点,分别选出各阶段的核心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抓手”,牵引体系中的其它课程发展。比如,我们针对本校本科课程体系特点,选择《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的“核心课”,其它政治理论课从不同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发挥渗透和补充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的理解。
2.2构建教学、科研、育人“三位一体”互动机制
体系化教学模式要求从教学中寻找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并最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育人成效。因此,必须将教学、科研和育人有机结合,形成合力育人的良好互动机制。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教学中找准科研目标。为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理论重点和难点以及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让相关科研拥有坚实的教学实践依托,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在科学研究中不忘教学实践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领域的科学研究最终必须成为支持教学发展的基础,完全脱离教学的科研只能是“空中楼阁”或者“昙花一现”。因此,科研要主动向教学需求靠拢,研究价值应当集中体现在解开理论之困和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之上。三是科研成果要运用于教学实践。这就必须通过以教学专题、成果汇报、主题教育等形式,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引入课堂,注入学生头脑,在不断提升教学的理论品位、学术品位和科学品位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3课堂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结构、成长背景的学生群体,科学筛选、优化组合、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完善体系化教学的基本经验和显著特征。在继承发扬既有教学方法优势的基础上,把握授课对象培训周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设计需求等方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成才规律,分层次、分阶段推进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探索创新新型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与综合运用,全面增强教学环节方法运用的目的性、灵活性、有效性、适宜性、整体性,把单向的理论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研讨,把生硬的理论讲授转变为生动的实例反思,把刻板的授课氛围转变为活跃的求知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理论认同,从而获得了较佳的教学效果。
2.4形成团队、教员、学生“三项联动”合力机制
体系化教学是系统性工程,解决的是教与学的全面有机对接,面对的是多门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与科学设计,同时理论讲授不可能尽其所有,关键还在于教会学生理论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理论学习与运用能力。要实现“授之以渔”,就必须牢牢扭住教学成效这个关键,将教学团队、任课教员、授课学生三股力量以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和学习主动性为主线进行系统整合,充分发挥团队组织领导力、教员贯彻执行力、学生自主学习力。具体来讲,“三项联动”合力机制就是团队主抓、教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团队主抓”就是组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全面负责相关课程建设、条件建设、人才梯队建设,承担教学资源开发、重大任务集体攻关、团队内外部协调配合、制定发展规划等工作,对课程教学质量总体负责;“教员为主导”就是要求授课教员在切实贯彻团队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实现主导课程教学、主导课堂气氛、主导学生兴趣、主导思想发展;“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理论学习自愿性、自觉性、自主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其主体意识,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习效益。
2.5打造全方位、全时空综合育人环境
整合学生八小时之内的课堂教育和八小时之外的课外教育是体系化教学在教学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独特要求,以期达到课上系统讲授与课下专门辅导、课内理论灌输与课外实践感受、课前兴趣养成与课后反思升华之间的无缝结合。这就必须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互动合理衔接,通过打造全方位全时段综合教学环境,把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多维的开放式教学,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复合的能力素质培养,把被动式强制性教育转变为主动式自发性学习习惯养成。这一综合环境中,教学主课堂,承担夯实学生理论根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职能;社会大课堂,承担实施学生实践环节教育职能;网络新课堂,承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职能。三个课堂有效对接、实时联动、相辅相成,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相互促进,能够有效解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体系化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3.1整合教学资源避免“多”就是“好”的观念
体系化教学模式需要在科学统筹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推进,因而整合课程资源、平台资源、教学团队资源等是基本手段。但是,在实践中要避免以数量决定质量的错误思想。因为,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和要求为导向,在科学取舍的基础上完成。只有能够真正有效服务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只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具有相关性和内在联系的资源,才能被纳入整合的范围。比如,对本科生课程实施体系化教学时,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类课程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政类课程的相关度不高,就没必要纳入资源整合范围,而英语教学资源则可以通过适当改造与思政类课程产生较大相关度,就可以考虑纳入资源整合的范围。所以,整合教学资源必须把握有效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使整合的资源能够最直接、最大化地发挥作用。
3.2设置教学专题避免“一刀切”式的做法
体系化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在全面统筹的基础上,统一规划设置思政类各门课程的专题,剔除各专题之间存在的重复内容,构建理论色彩逐步浓厚、知识覆盖面逐步拓展的教学周期。但是,在统筹各课程专题时要避免“一刀切”式的武断做法,即只要见到专题标题或核心词相同、近似就马上删除或是替换专题。这实际上忽视了各门课程在讲授时的视角与侧重点的差异,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片面化认识。比如,同样是讲“社会主义改造”,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从历史角度讲史实,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是从理论角度讲科学性与合理性,但两门课程在该问题的讲解上具有高度互补性,缺一不可。但如果在统筹专题内容时只保留其一,则可能导致学生知史而不知理,或知理而不知史的现象。因此,统筹各课程专题内容要紧紧把握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全面认识这一原则。
3.3推进实施避免仅靠教师“单打独斗”的格局
体系化教学模式的实现需要调动相关教学资源、协调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条件和教学制度,仅凭教师队伍的单向推动很难在短时期内达到体系化教学模式要求的全方位改造。因此,在推行体系化教学模式伊始就应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行政管理体系、教学科研体系和学生群体三者之间的有效联动与配合。
参献考文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辅导员的“教-学-导”三管齐下,基于“三位一体”的理念,强化辅导员对于促进优良学风建设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将学风建设与辅导员自身“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育人能力”的提升密切联系在一起,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同时,将学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
辅导员;学风;三位一体;学风
学风,是一所大学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全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文化气质、精神风貌以及所沉淀形成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与治学风尚。[1]“惟源清,方流清;惟风正,才学正”,良好的学风一旦形成,其对学生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保障。[1]但当下受浮躁功利风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影响,以及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现实,并且在新时期,智能手机与Wi-Fi充斥着学校与课堂,使学生“时时在线”,高校良好的学风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当前高校学风状况问题比较严重,学生普遍表现出奋斗目标模糊、自控能力薄弱、专业意识缺乏、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2]鉴于此,2011年12月2日,教育部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充分认识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营造风气浓厚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3]2014年1月22日,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三走”活动,促使学生形成健康体魄,培育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然而高校学风建设作为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广大高校管理者、专职教师、辅导员、学生之间的“四方”联动,共同努力。辅导员是联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联系专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是学风建设的促进者和倡导者;同时辅导员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是对学生影响深远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高校辅导员对于优良学风的形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
一、基于“三位一体”理念促优良学风建设的策略分析的内涵
辅导员是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老师,他们对待学习、工作的态度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4],同时辅导员是学校思政工作的主力军,可以从思想的维度上,坚定学生对本专业的热衷度,明确学习方向,使学生逐渐接受和运用好的学习方法,以至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6]因此,新形势下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辅导员的“教-学-导”三管齐下,基于“三位一体”的理念,强化辅导员对于促进优良学风建设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将学风建设与辅导员自身“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育人能力”的提升密切联系在一起,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同时,将学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基于“三位一体”理念促优良学风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国外经验;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097-02
独立学院的创办与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至今已走过近20年。其间不仅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同时也缓解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同现有教育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截至2012年9月,全国有独立学院303所(不含已转制为独立民办本科院校的独立学院),在校学生近200万人[1--2]。1999年以来高校本科扩招任务的1/3是由独立学院承担的,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并提出,高等教育得从“提高质量”到注重“内涵式发展”,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独立学院必将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趋势,所以科学定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2014年2月,在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相关工作,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同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做了关于“引导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言,中国现有近2 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 600-1 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如此一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
回顾独立学院对中国高等教育所做贡献的同时,国家也对独立学院该如何适应产业加速转型;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使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是否能满足技术型人才需求等方面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使得独立学院走适合自身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一、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第26号令)于2008年颁布并实施,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独立学院被正式地确定下来。在现如今中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趋势下,如何迎接中国产业加速转型、市场上高技术人才匮乏,都是摆在独立学院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只有提升其学院办学实力,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最终才能接受社会上用人单位的实际检验。
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按照高考成绩高校招生分批次进行。虽然不同录取批次的考生分数差距较大,但是如果简单地认为三本生源质量差那么就是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高考分数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之分。高考分数所反映出的是考生知识结构、能力侧重点不同而已。从分数上面来看,三本学生的生源质量肯定明显偏低于一本、二本学生水平。可从素质教育层面或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层面来看,三本学生其实并不见得比二本学生综合素质低。再者从生源另外一层面的状况看,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但自身具有“三强、三弱”的特点:即具有动手能力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较强的社交协调能力、综合素质较全面;但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不够强、自律性较差。要把这部分三本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就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确立有别于一本、二本生源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一套符合三本生源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才会更利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概念被提了出来。首先说明的是应用型人才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人。总体归纳起来的特点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本功、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3]。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利用好这一战略时机,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才是独立学院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从长远来看,应用型本科教育既有利于独立学院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和操作技能的“动手”人才,也有利于三本学生更好地与市场经济接轨,实现国家“先就业再创业”的战略设想。故研究国外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状况,对于确立具有独立学院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分析
美、德、英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工学交替”模式、“双元制”模式和“三明治”模式三个基本模式。
基于合作教育将课堂与社会企业有机结合正是美国“工学交替”模式培养特色,旨在培养出技能型或操作型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于生产、管理和服务行业。其中,辛辛那提大学就是其代表性学校之一。全德国目前约有2 000多所专门职业学校,像德国“双元制”汽修学校模式培养的特点是培养应用类型学生的实践技能。基于“理论―实践―理论”课程及互换证书的独特“证书认证教育”体系是英国“三明治”课程+“证书认证教育”独特模式,更符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增强的培养目标。但三明治课程一般是工科和酒店专业方向居多,例如巴斯大学、拉夫堡大学、卡迪夫大学、萨里大学等。
由上述各国的培养特色及其目标可以看出:各国较为重视知识的学习积累,并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模式上,改变传统的国内“填鸭式”模式、“课堂授课”讲座模式,建立以学校的课堂教学为主,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合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虽然目前大部分国内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实际操作起来还存在很多差异,自然各个独立院校实施后的效果也不完全一样。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做法,探求出适合独立学院自身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应成为各院校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三、目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
目前近五年内,国内诸多学者就其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限制因素均有其各自见解。王柏娜[4]就我国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曾指出,其存在的主要三个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理念滞后;二是课程体系不完善;三是盲目竞争导致招生弊端。徐同文等[5]指出借鉴英国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合作与互动的良好机制,完善我国应用人才培养机制,扩大产学合作与互动深度。在现如今中国产业转型期的大时代背景下,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满足独立院校输出更多的技术型的人才需求。何妍慧[6]指出针对三本生源特色应采取合适教学措施,使学生乐学、志学并提升三本学生的自主学习力;特别是通过第二课堂开设以及整合校园文化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办学质量。刑玉升[7]也指出应用型高等教育进程中碰到的问题,即培养目标定位不明晰性以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亟待解决。刘心[8]也随后就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具体来说,第一,尚未形成一支具有自身的专业特色并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第二,专业设置不合理;第三,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缺乏针对性;第四,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完善。
四、以国外经验为视角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
诸多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摆在独立学院前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究其具体措施和出路,身为工作在三本院校的一名教师,在研究完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后,希望能尽自身微薄建议之力,以期许独立学院将来的发展之路更加顺畅。
笔者所在的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12〕4号)文件精神,以期建设成为一所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财经类、应用型的独立学院。
笔者在研究并分析国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状况后,就如何创设适合法商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思考后,提出以下三个建议。
1.注重独立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笔者所在院校培养方案改革后完善了其教学内容,并注重可实践性和操作性。其中法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指出:一是应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在明确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及时更新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一个承启关系有序、内容紧密相连、彼此融会贯通、交叉重叠较少的课程体系。二是加强实践,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各专业要按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融发展的原则,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精心安排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严格控制理论教学学时学分的基础上,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可以适当增加。并努力创造条件,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注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注重“传帮带,老带新”梯形师资队伍建设。国外经验告诉我们法商在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双师型”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历对法商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都是极大的推动力。再者针对法商教师队伍年轻化特色,在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程中,进行“传帮带,老带新”梯形师资队伍建设是必要的。
事实上,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是2003年3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2004年2月由国家教育部正式确认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秉承“诚信、严谨、勤奋、创新”的办学理念,法商学院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这支年轻的队伍在师资建设上,应逐步培育、壮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并应注重青年老师培养,选取“传帮带,老带新”梯形师资队伍建设,这一理念是走好符合法商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的实际支撑。利用好人事制度改革机制,在教师聘用上,选取既懂理论,又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并相应建立完备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与激励政策。
3.国外经验对独立学院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启示。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考核方式单一、考试内容片面、考试作用与培养目标相背离等问题。三本院校也不例外,课堂上学生忙于记笔记、考试周忙于背笔记、考后假期回归课堂时学生大部分反映早已忘记。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只会让学生为考试而考试,那么应用型人才培养将会成为纸上谈兵,更别说学生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针对此实际情况,笔者所在法商学院借鉴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学业评价形式做出一定的整改。一是基于改革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并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对于理论部分,除了传统闭卷的期末考试形式外,还可以额外对学生围绕课堂上的核心理论,以期中论文设计的方式来进行额外加分考核;至于实践部分,应根据法商改革后培养方案中各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采取多种形式考核方式。例如撰写社会调研报告抑或是撰写文献阅读报告等。二是通过完善各种第二课堂竞赛机制,有计划、组织地开展学生课外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纪录在综合测评中,除此之外,还要激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实践证明国外“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或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都是十分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在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中大力推广及借鉴。德国、英国和美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既有相似点也有各自的独特性。三本生源视角下的国外培养模式对比和借鉴研究,有利于明确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以实现应用成果的产业化、组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和学术团队等,从而构建适合三本生源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尧飞.台湾应用型本科教育对大陆的独立学院的启示[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2(12):70-72.
[2]范在源.发达国家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与启示[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4.
[3]晋雪梅.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0(5):41.
[4]王柏娜.国外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对我国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1(5):254.
[5]徐同文,陈艳.英国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11.
[6]何妍慧.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研究,2013(5):249.
[关键词]商务英语;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定制化人才培养
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出台了《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指导下,地方本科院校纷纷开始探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突破口。[1]
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
商务英语不同于其他文科,实践性非常强,强调实践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教育中的比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是商务英语人才能力中关键的一环。为了培养满足国家和社会新时期经济、贸易发展所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国内学者的普遍共识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需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商务英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校企合作。[2]无论是专业方向的设置,还是课程体系的建设,商务英语专业都需要借助校企合作,这也是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必由之路。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合作不可能是单赢,只有建立在双赢或多方共赢基础上的合作,才能实现可持续与可推广的合作。然而,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仅仅敷衍于形式,或者是停留在非常肤浅的阶段。例如,有的学校教务部门非常重视校企合作教育,每学年专门设定两个教学周来开展校企合作教育。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就是邀请企业人员来校做几场讲座。所谓的校企合作教育也被学生冠之以“听讲座”。校企合作是针对企业人才需求所开展的合作教学方式,学生在校进行理论学习和部分实践学习,然后校方与企业之间进行定向合作,使专业人才提前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检验学习,从而达到三方共赢的局面,即学生检验了自身实践能力、企业培养了预备人才、院校优化了专业建设。[3]可见,校企合作不应是教学形式上的空谈,而是要兼顾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的发展要求,做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培养为中心、以学校专业发展为目的。在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时候,一定要思考几个主导性的问题,即企业能为学校做什么?学校能为企业做什么?学生们又是怎么想的?从目前已存的校企合作项目来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预备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很多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开始了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
二、基于“跨境贸易创新班”的商务英语定制化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互联网+跨境”的自由贸易模式在中国蓬勃发展,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主渠道,是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就业市场上,复合型的跨境电商人才极为短缺。跨境电商的发展急需熟知跨境贸易各环节、会调研国际市场、能推动跨境电商平台提质的应用型高质量人才。在此背景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成立了“跨境贸易创新班”(以下简称“创新班”),期待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整合、师资培训等各方面实现创新,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解决商务英语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等一系列的问题。“创新班”通过构建真实的工作环境来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学生体验真实的业务过程,增加实践工作经验。同时,“创新班”还能起到创业孵化的作用,通过“创新班”平台,学习团队可以承接企业跨境贸易的代运营或者是自主创业。“创新班”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企业的真实跨境贸易项目,旨在培养新形势下能适应新型外贸行业岗位需求,掌握跨境贸易知识,拥有较高商务英语技能,具备跨境电商实务操作的各项专业基本技能,并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旨在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生身份与职场身份对接。具体实施时,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拔学生进入“创新班”,按合作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校企共同协商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创新班”建设期间,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由合作企业提供各类跨境贸易实操平台账号给学员进行操作学习和实践,同时安排有相关跨境实操经验的企业管理者或业务人员对学员进行实操指导和培训,并按照不同企业的要求进行组队,实际开展企业的跨境贸易业务。结业后,在双选的基础上,“创新班”学员优先选派到合作企业实习、就业。然而,“创新班”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亟须解决的难题,问题的核心出现在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上,但解决问题的主导者是学校、学院和教师。“创新班”学员起初还是非常认可这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大部分同学加入“创新班”是想学习更加全面的跨境贸易业务知识,掌握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和能力,从而使自己在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前具备充足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创新班”学员有走出去游学的机会,可以实地参观企业,学习企业的工作流程和生产管理经验,对与商务英语专业对接的行业和企业有更深刻的了解,并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但是,从已经开展的三届“创新班”情况来看,学生参与定制化培养模式的热情不是很高,且呈现递减趋势,三届学员占本专业人数的比例分别是30%、22%、20%。经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发现“创新班”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都还不够完善,课程安排有些随意,没有明确、系统的安排表,企业讲师的授课内容大同小异,而且基本都是理论课,没有实操课程;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上课时间安排太紧凑,学员有时一整天都只能听一位老师讲课;与具体企业的对接推进缓慢,有些企业在整个培养环节中重视程度不高;参与人才培养和就业对接的企业整体质量不高,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发现与自己的期望差距很大,例如,有的企业没有业务团队,或者是团队不够成熟,或者是团队人员不够团结,实习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长时间的努力工作也换不回丝毫业绩,而且公司没有明确的晋升机制,没有成熟的企业文化,等等。企业对学生的反馈意见主要集中在学生职业能力的缺失,尤其是就业稳定性太差,离职过于频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企业的资源,打击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企业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也表明现有的“创新班”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还需不断完善。
三、校企合作的定制化人才培养优化路径
校企合作定制化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依然是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持者应为二级学院,自上需要获得学校政策、教学设施和教学维持经费的支持,自下应积极调动专任教师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对接、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及日常的教学管理。为解决校企合作定制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二级学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寻找优质企业,开发校企合作资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新班”现阶段的合作企业服务意识强,能基本提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企业资源,且具有完善的人才测评系统,能较准确地描述人才的内在素质与能力,并推荐相应的职业领域和岗位,科学地发挥人才优势的最大效能。但企业的讲师团队还不够健全,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显得力不从心,另外与学生对接的实习就业企业也是参差不齐,企业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企业质量是指企业规模、企业家才能、组织结构、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等企业的基础资源要素,这些要素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基础。[4]企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其在校企合作中为人才培养所提供资源的质和量,决定能否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可行性,也影响学生参与定制化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就业的稳定性。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还应具有助力高等教育和行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情怀,心系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尊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而不仅仅是提前为自己培养预备人才。这样的优质企业资源需要二级学院及教学团队去积极地探索发现,在选择企业时思考企业能为我们做什么,努力开发校企合作教育所需的企业资源,包括实践教学基地和平台、行业讲师团队、系统的业务培训、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实践教学案例等,尤其是要考虑企业是否具有能够保证学生就业稳定性的企业质量和企业文化。
(二)优化培养方案,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参与“创新班”的教师和学生对“创新班”的实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授课时间和企业师资队伍等都提出了意见,普遍认为合作企业的质量和资源严重影响了培养方案的设计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因此,学院一方面要寻找优质合作企业,一方面也应和现有合作企业积极开展研讨,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制定不能是闭门造车,应该深入其他院校、企业、市场、职场、职员等联动方进行调研,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学校的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职业规划等因素。在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时,要坚持“看、学、做、创”的逻辑原则,设置与“实践、实训、实习、实创”相对应的实践课程,对接学院现有的“课、证、赛、岗、创”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以“课”教学,以“证”带学,以“赛”促学,以“岗”验学、以“创”续学。此外,学校、学院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商务英语专任教师在校企合作定制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改变一线教师的被动管理对象地位和边缘地位,创新教育组织形态,增强一线教师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主人翁意识,赋予一线教师更多的参与权、话语权和自,从而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深度合作,丰富校企合作内容
高等院校在获得合作企业支持的同时,也要为企业提供院校特有的服务或者支撑。通常来说,院校能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一是高素质的劳动者,二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作企业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学生的实习就业稳定性差,学校又不能强推强留,因此企业提前培养人才的目的就落空了。另一方面,语言类专业的科研成果为企业带来的实用价值非常有限,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科研很难为企业带来实际经济价值。这就更需要学校和企业积极思考如何加强深度合作,丰富校企合作内容。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学习和总结企业成功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探索企业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可行有效的创新解决方案。这样既有助于激励大学生努力成长为学以致用、回馈社会的国际复合型、应用型、高质量商务英语人才,又能发挥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这也是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的宗旨。学生参与企业调研的过程,也是企业向学生展示其实力和魅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提高学生今后在企业实习就业的稳定性。
(四)改进就业指导,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人才的职业能力是商务英语人才能力中关键的一环。[2]职业能力是指胜任某种具体职业而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人的多种能力在职业领域的具体发挥。职业能力能决定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向是否能够胜任,也能影响一个人在该职业中是否取得成功。职业能力是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大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就业的稳定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交往沟通能力、工作和生活管理能力、执行力、团队协作精神、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5]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来说,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首要动力还是为企业培养定制化人才,且要鼓励学生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通过企业的反馈得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最欠缺的职业能力是就业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提高企业质量,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价值取向方面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把握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并根据学生表现的职业态度、职业选择与个人发展等,适当进行专业调整,避免出现“学非所好,学非所用”的问题。在就业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复杂化,职业选择多样化的当下,高校更需加快探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就业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楚自身的职业定位,坚定自己的就业方向,思考自己能为企业创造的附加值,避免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经常跳槽、好高骛远等问题。虽然实操能力还是职业能力中的低阶能力,但很多学生却还无法突破这一能力阶段,故而绝大多数受访学生都要求增加实操课程。实操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的基本职责,因为也只有充分了解一份工作,做好这份工作,才能真正喜欢这份工作。基于校企合作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符合学校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服务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也有利于商务英语专业朝特色行业或职业方向发展。在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应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能更深层次地了解自己的专业,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必要的岗位实践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并开发创新思维,在企业的协助下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学校要在提高合作企业的质量和学生就业稳定性的基础上,优化培养方案,改进课程体系,同时注意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细节,避免因为沟通不畅、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不合理、合作企业条件太差等原因影响定制化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效果。尤其是不要忽视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我们相信,基于校企合作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得到不断完善后,必定会办出特色,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建如,刘彦林.地方本科院校组织转型对校企合作影响的实证分析[J].江苏高教,2020(11):26-34.
[2]张蔚磊.新文科背景下的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策略分析[J].外国语文,2021(2):12-18.
[3]董月琳.应用技术型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J].广西社会科学,2016(6):58-61.
[4]汪克夷,冯桂平.动态竞争中的竞争速度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114-117.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地方本科高校
推动学科专业战略性调整,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更应主动适应转型发展,探索更有效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理清思路,明确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一)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础
钦州学院地处北部湾顶端的钦州市,其前身为始建于1973年的钦州地区师范学校。1977年设置大专班,1982年更名为钦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91年改建为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升格为钦州学院。2007年,在广西高校中率先开设涉海专业,填补了广西有海洋而无海洋学科的历史空白。2011年,自治区政府同意在钦州学院基础上筹建北部湾大学,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推进项目。2013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2014年成为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
钦州学院作为广西的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自2006年专升本以后,明确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对接产业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坚定地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路子。
目前,钦州学院也是广西沿海1595公里大陆海岸线上唯一一所公立本科院校,广西唯一一所获得国家高级海船员培养培训资质和国家一级渔业船员培训资质的高校及自治区政府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滨海校区占地2070亩。设有海洋学院、海运学院、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等18个教学单位。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本科专业45个,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3万人。现有教职工1020人,其中专任教师730人,高级职称人员250人、博士学位人员70人、硕士学位人员480人。有自治区特聘专家2人,外聘院士2人。有钦州市人才小高地4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人才项目2个, 广西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1个,广西专家服务基地依托单位1个,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单位1个。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个、钦州市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优势特色专业5个、特色优势专业群3个、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点3个,有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海洋类)、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广西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
近年来,学校专业建设成果显著,轮机工程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钦州学院――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被确定为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轮机工程、物流管理、艺术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本科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等5个本科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石油化工专业群、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专业群、经济管理专业群等3个专业群被确定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群;海洋科学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紧缺人才专业;获得8项自治区教学成果奖,其中“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构的研究与实践”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当前,学校紧紧抓住广西加快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构建国际大通道、打造战略新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重大机遇,积极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统一认识,坚定转型方向,明确办学定位
地方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显著标志,是看它是否真正融入社会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地方高校应准确把握时展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自身使命,发挥独特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统一认识,理清办学思路,找准办学定位,钦州学院不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咨询和讨论:
一是多次组织处级干部和骨干教师深入广西沿海三市有关行业协会组织、重大产业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调研,从产业、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两个维度,对学科专业的社会需求适应度进行分析,理清办学思路;
二是邀请领导、专家到校指导,明确改革方向。学校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德文、原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合肥学院书记蔡敬民等专家到校指导,为学校发展问诊把脉,明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三是组织骨干教师和各级干部到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兄弟学院考察调研,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
四是学校先后组织了“钦州学院提升服务北部湾经济区能力论坛”、“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学校转型发展”等大讨论。
通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讨论,统一和强化了师生员工对学校办学定位的认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编制了《钦州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4―2020)》,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发展定位与目标。确定了立足北部湾,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办学定位。着力打造“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办学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成效
(一)建立融和共赢的校地校企合作关系
1.建立了良好的校地关系。地方高校能否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关键在于能否立足地方,构建与地方政府融合共赢的新型关系。学校在多年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得到了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了良好的融和共赢的校地关系,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广泛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验实训平台建设。2012年以来,先后成立了校外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各本科专业成立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起校外教学委员会、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提高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适应度,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
学校紧紧围绕服务地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的办学宗旨,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根据《钦州学院“十二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钦州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4―2020)》,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广西北部湾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要求,对全校本科专业进行整理。2012年增设3个专业,2013年增设新闻学、车辆工程、财务管理3个本科专业,2014年增设物联网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工程、城市管理3个本科专业,2015年增设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能源化学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2016年增设金融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生物制药4个本科专业。学校现设置的本科专业达到45个, 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工科专业达到14个,工程、技术、经管理类专业达到23个,占全部本科专业的48.7%。学科专业对接产业和产业链、创新链更加紧密,布局更趋合理。
2.构建特色和优势鲜明的专业集群。制定了《钦州学院转型发展工程总体实际方案》、《钦州学院学科专业集群设置方案》、《钦州学院学科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资助办法》、《钦州学院学科专业群建设评估标准》等文件。按照学科专业群对接产业和产业链的要求,确定建设十二个专业集群。其中重点建设海洋科学与渔业类、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类、航海类、石油与化工类、经济与管理类等5个应用性、海洋性特色鲜明的优势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航海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工程、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电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0个优势特色专业,明确了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任务和评估标准,初步建立了与地方产业和产业链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巩固,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3.调整教学机构及专业设置。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落实自治区政府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和2015年初自治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加快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支撑国家战略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能力。
针对随着国家及北部湾经济区新的发展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石油、化工、造船、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海洋开发等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新情况,以及我校专业设置集中度不够、办学基础薄弱、办学资源分散等问题,2015年4月,在历时近一年的广泛征询校内外专家意见后,经过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学术委员会、教代会执委会审议等民主程序制定了《钦州学院教学机构设置及专业调整方案》。遵循服务需求、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等原则,对学校教学机构及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增设了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组设立了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石油与化工学院、理学院等。通过这次教学机构和专业设置调整,增强了学校与地方企业行业的融合度,提高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企业、行业的匹配度。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1.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培养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认真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优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2013年,启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和修订工作。在对地方产业、行业和用人单位全面调研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校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的逻辑路径,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14年7月颁布实施。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以能力为本位,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模块化课程改革;加强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增设了专业认知、假期调研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理工类专业达到35%以上,人文社科类专业达到30%以上;加大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力度,支持基于生产与服务实际应用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的改革;按照专业认证基本要求,推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适应度,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2.加强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模块化课程改革。“按照应用型本科培养定位,课程体系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整合理论课程,强化实践训练,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模块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积极推进以工学交替、产教结合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工程、技术、经管类专业进行以提高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与技能为目标的模块化课程改革试点,确定了油气储运工程等16个本科专业为第一批模块化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校给予立项建设,建设周期为三年(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建设期内给予经费资助。制定了《模块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分批组织到合肥学院考察学习,提高模块化课程改革的实效,扎实推进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
3.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产学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为国际所认可并实施”。以实现产学融通、学用互动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目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能支撑专业综合改革和模块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体系。
引入钦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资3000多万元,共建“钦州市食品检验检疫中心”嵌入式实验室;与钦州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香港美丽华集团、钦州嘉华钛业有限公司、广州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与国家海洋局、钦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钦州市技术监督局、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等共建学科专业课程平台、实验室;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建了校内外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100多个;加强校地校企战略合作联盟建设,建设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按照每个专业群和每个本科专业都有明确的行业、产业合作伙伴的要求,扎实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提升专业群服务行业和产业链的能力。
三、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
(一)校企共建航海类专业
积极争取广西海事局、钦州市海事局的支持和指导,按照国际公约、国家法规、航运行业的要求和船员职业标准,开展专业建设和船员教育与培训,共同推进我校航海类专业走向产教融合。学校先后投资3000万元,建立了轮机模拟器实验室、船舶操纵模拟器实验室、电子海图显示系统实验室等仿真实验室和水上训练中心实训基地。学校先后从国内知名航运公司引进持有船长、轮机长等适任证书的船员28名来校任教,并建立了教师定期上船制度,建设了一支“双师型”教师占我校海运学院教师总数75%以上的师资队伍。学校建立了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有效运行。
学校现已获得海船船员教育和培训、海洋一级渔业船员培训资质,获准开展的海船船员教育和培训项目共22个。2013年,轮机工程专业获批为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立项项目。学校与钦州港口集团、桂钦船务有限公司、防城港瑞达海运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合作,联合培养航海类专业人才。2013年以来共为广西培训社会船员共4363人次。如表1。
(二)校企共建艺术设计专业(坭兴陶设计)
坭兴陶与紫砂陶、建水陶、荣昌陶同为中国四大名陶,为钦州所独有。为振兴坭兴陶产业,学校通过钦州市工信委、科技局的牵线搭桥和大力支持,与钦州市一批坭兴陶生产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坭兴陶工艺与创意文化”协同创新基地,共同研发坭兴陶产品和建设“产品设计(坭兴陶设计方向)”专业品牌,实现产教融合,取得显著效果。在“产品设计(坭兴陶设计方向)”专业建设上,引进企业智力资源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和教材资源开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取得显著效果。
艺术设计专业(坭兴陶设计)先后被批为广西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获得省级精品课程两门,《钦州坭兴陶设计》获得省级重点教材立项,与钦州坭兴陶艺协会共建钦州市坭兴陶人才小高地,师生共申请坭兴陶外观造型设计专利有29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陶艺作品分别获国家级金奖6项、银奖4项、省级奖20多项。2011届学生廖提章的坭兴陶作品《印象・壮乡》在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该作品于2012年3月18日被钦州市政府选定为国礼品,由时任总理送给来钦访问的马来西亚总理吉布提。
四、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合力的思考
(一)充分发挥政府、学校、社会的作用,形成三方合力
1.政府要出台政策,加强引导。政府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主要职责包括分类管理、转型指导等,要通过权力下放、政策优惠、财政扶持等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但在我们产教融合的实践中,当前觉最为急需的是政府尽快出台系列引导、管理促进产教融合的具体措施。
2.学校要转变观念,主动转型。转型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主要涉及 发展定位、治理结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群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法改革、评价方法等方面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敢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与企业、行业对接,深化产业融合,形成长效机制。
3.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合作发展。社会与高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行业企业与高校密切互动,要获得高技能的劳动力和提高现有劳动者的素质,必须把参与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工作,积极参与和融入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中,从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力量,与学校形成合作双赢的发展格局。
(二)围绕转型发展定位,形成校内合力
学校多年来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学校、二层单位、教师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作用,形成校内合力,才能最终实现转型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目标。
1.学校层面要强化主导作用。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完善学校章程和学校发展总体实施方案;密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争取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从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加大改革力度,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2.二级学院要发挥主体作用。学校转型发展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在于产教融合,而产教融合要靠二级学院来组织实施。因此,二级学院必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大胆改革,大胆创新,大力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
3.职能教辅部门要突出服务作用。根据学校转型发展需要,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要完善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各种规章制度;要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切实帮助二级学院解决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与科研、教职工工作与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4.教师要发挥改革创新的能动作用。教师是学校产教融合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都必须通过教师和课程来完成。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教师面临着繁重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应用型本科教育新观念,充分发挥改革创新精神,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扎实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徐国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评论,2015(5):18- 20.
[2] 吴旭君,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 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5):P34- 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