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统计学重点范文

教育统计学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统计学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统计学重点

第1篇:教育统计学重点范文

关键字:普通高中 体育教学 教学特点 教学策略

前言

普通高中是高中阶段的一分支,不像职业高中那样注重技术性,而普通高中是强调专业文化性的高中。在普通高中里,学生不但要学习基础课程(包括语文、英语、数学等),而且还要学习各类文化知识课程。普通高中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就是因为是重点培养文化性和专业性的人才。

在中学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与职业高中的有着类似的一面,也有其本身特殊性的一面。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特殊一面主要是因为它所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的方面的差别。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普通高中的体育教育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和培养方向,特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来对其教育对象进行培养和教育。

一、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特点

1.1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任务方面

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健身意识,也要培养竞争意识和灵活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选择比较侧重于田径。田径的乐趣在于利用走、跑、跳、投等动作,实现自己从未体验过的速度高度远度和难度,从中享受身体和心理活动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此外,体操和武术也是普通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两个运动项目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培养和增强了学生身体灵活性。笔者在教授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根据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原则,加上考虑了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要求,在一年级时,以田径为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二年级时,以体操和武术为主,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意识。在三年级时,以球类为主,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综合素质.这样使教学更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1.2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有很强专业取向

因为普通高中的教学是面向大学的,所以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必须使教育面向学生未来的方向,把体育教学和专业知识、文化内涵结合起来进行培养。这样的话,不但能调动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体育的感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普通高中的文化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在普通高中里,体育都不太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是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培养,轻视了体育教学。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更要重视把体育教学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以形成普通高中色的体育教育模式,在普通高中让体育这门课程起到应有的作用、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2.1增加多种运动项目,以增加美的教育。

在普通高中中,体育教学不仅要以锻炼身体、竞技排名为目的,也要注重以让多数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为目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培养学生优雅的坐、立、行、走等身体基本姿势,将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有能力展现自己美的姿态以及良好的精神风貌。在普通高中中,开设瑜伽、健美这些体育内容不但可以可以塑造学生的美好仪态,而且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运动全身,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塑造学生美的心灵,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脱颖而出。

2.2丰富授课内容,让学生充满兴趣参加体育课程。

一直以来,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都没有明确规定体育课程的内容。导致老师和学生的态度也比较懈怠,经常以“自由活动”为内容,发挥不了锻炼身体和丰富技能的作用。如果,可以开设羽毛球、篮球,足球,轮滑等富有趣味性和技巧性的运动项目,加上开设素质拓展性的这种以团队协作达成目标为内容的新兴运动,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勇于拼搏的思想品德,以丰富授课内容和提高学生兴趣。

2.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技术引入教学。

目前,多媒体设备等现代技术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有效且生动的教学辅助方式。其实在体育教学中,现代技术同样也有其用武之地,譬如,在遇到不宜运动的天气或室内必修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比赛录像,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运动项目教学视频,再结合教师现场授教,把理论与实践整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当遇到不适合进行户外锻炼的体育课时,经常会被取消。如果引进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就可以继续体育课程,给师生都带来方便。

结论

总之,在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普通高中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提出、制定相应的可实施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水平。这样以求实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安排,让学生感受到学体育的乐趣,掌握应知的体育技能,让学生懂得如何科学地运动,以及欣赏拥有美的能力。这样可以让普通高中中的体育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军宏.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J]. 职教天地,2011,(3):55.

[2]李金梅,谢 瑾,张 军,等.关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1998,18(5):8-10.

第2篇:教育统计学重点范文

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这门课程,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对待事物的态度,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尊重事实,尊重科学规律,用科学的知识、方法、思维来指导生活、认识事物、决策发展,来不断探求真理,发现未知,揭示规律,更好地改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持久发展。

那么,儿童的科学素养是怎样养成的呢?是在“做科学”中逐步养成的。学习科学不是背记科学名词。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思维方法和习惯的形成、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是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是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内化的;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包括思维方法、习惯等)、各种能力(包括探究能力)、各种精神(包括求真、务实、坚持性、刻苦等)都是在应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做科学”,从而才能学会“做科学”,最终实现学生真正“做科学”。

基于这些思考,以教材的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思考至关重要。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总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指路灯。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在进行单元目标整体设计和统筹实施时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课时分解与统筹实施和评价建议

教师结合课程标准,通览自己所教年级的教材,在本年级科学学习结束后,学生需要养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基于这一思考,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方面确定本册教材的核心素养目标。

关于单元核心素养目标的确定,我们需要注意一点,不是把每课的目标简单地合并到一块,而应该考虑目标之间的关系。把本册教材核心素养目标作为总目标,结合单元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将本册核心素养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用更加具体的行为动词,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进行统筹设计。关于行为动词的使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定义的:设计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主要用“会”、“能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体验”、“意识”;涉及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主要用“知道”、“认识”、“理解”。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是学生在六年级结束后应该达到的目标。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以单元核心素养目标为指导,根据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各课目标进行分解,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程标准中没有对应要求的,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分解,用合适的行为动词确定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目标进行创造性思考。

根据确定的课时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以及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前概念,对单元教学活动进行统筹设计。分析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是分析一个单元中,哪些课需要拓展到课外,哪些课之间可以打通,哪些课需要调整、压缩。比如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解剖油菜花或白菜花,认识花的结构,了解与果实和种子形成有关的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植物的情感,教师可以把与之相关的内容打通,如果课时不够,可以适当延长课时。

二、分课时教学活动设计建议和实施建议

活动设计建议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思考什么问题、课堂上容易出现什么问题、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实施建议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处理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比如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第2课《食物中的营养》,是在第1课学生调查、统计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并通过分类了解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对食物中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为学生学习下一节内容“合理搭配膳食,获取均衡营养”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加强小组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理解食物中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采用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小组整合的方式,解决本课难点。这种强化,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营养成分的相关知识。

(2)关注实验材料的结构性

在“用实验的方法检测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实验环节中,要选择多种有代表性的,如油饼、土豆、花生等9种食材,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既辨别这些食物中是否含脂肪,又辨别食物中是否含淀粉。通过实验,使学生意识到某种食物中含有与不含有某种营养成分同样重要,加强实验材料的探究性。

(3)联系单元内容,承上启下

第1课的记录单是本节课的引子,本节课最后的问题“怎样吃、吃多少才能保证获取均衡营养?”是第3课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生初步交流,并在课下继续完成探究任务,为下节课教学活动做好准备。这一设计,关注本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作用,引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延续性。

第3篇:教育统计学重点范文

一、系统论观点为准确把握教育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系统是指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这既是系统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系统论不仅是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也具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意义。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具有独特的功能。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系统是以要素为基础构成的系统。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一个系统。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棵树、一所学校、一个学会团体都各具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论给人类的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人们习惯了的方法是:研究问题,一般是将研究的对象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描述复杂对象。这种由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给人们的思维方式打上深深的烙印。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这成为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这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用割裂的方式观察事物,并在此指导下改造世界。

这种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影响处处可见。现实教育把人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课程设计上一直延续课程分科设置。这种分目标和分学科的教育将人的培养以独立的和割裂的方式进行,由此,教学者只负责成绩与分数不涉及德育内容,德育工作者也无法将教学与德育联系、整合从而使其更有成效,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割裂使教育成为技术性活动,教育的整体效能被大大降低。分科教育也使科学知识变成了纯粹的支离破碎的内容,作为完整和系统而存在的价值被消解。事物存在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体现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之间以及其内部联系的必然性,任何人为割裂这种联系的教育活动都必然曲解事物存在的本来方式,违反事物的内在规律。正如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在目前的文明世界里,我们把生活分成如此繁多的部门,以至于教育除了是学习一种特定的技术职业之外,便没有多大的意义。教育不但没有唤醒个人的智慧,反而鼓励个人去沿袭某种模式,因而阻碍了个人,使他无法将自身作为一项整体的过程来加以了解。”

教育的内在要素之间、教育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内在联系,更好地掌握教育的规律,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教育在育人目标和内容上可以进行分解,但是教育的各种因素联系却是不能人为割裂的。今天,教育需要我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那就是站在系统和完整的高度来把握现实和未来。约翰・奈斯比特在《世界大趋势》中指出:“未来就是一系列的可能、趋势、事件、迂回曲折、进步和惊奇。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的事物都会各就各位,形成一幅关于世界的新的完整画面。想要预测未来,我们就必须要预测这些单个画面的发展趋势,而且我们对它们之间的联系了解得越透彻,我们所预测的完整画面就会越精确。”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由教育的内外各种要素的联系所决定的。

二、系统教育观是以教育对象的系统存在为前提的

系统教育观就是站在系统的高度,设计教育内容和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系统支持,开展系统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并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

系统教育观是以人的系统性存在为基础的。人自身是一个丰富的生命存在,其自身要素的各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密切的关系。生命系统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既相互渗透、融合,又各自独立;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可以说,学生的道德、身体、心理、情感、思维、能力等各种品质与素养都是紧密相联的,构成了一个系统整体。因此,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其系统性决定了其复杂性,也必然决定了教育的复杂性。这种站在系统的高度看待学生的观念,就是为教育者提供一个如何看待教育对象的性质问题。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提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教育者必须非常清楚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而有意义的支持;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要充分认识学生作为对象自身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差异,这也从本质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作为教育者,只有从系统中观察和把握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为学生创造适宜发展的最优条件。

同时,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他们既与教育的环境和因素有密切的关联,又与整个社会环境和因素有关联,因而他们自身必须能够具备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条件与能力,以实现与环境的有效沟通、信息与能量的交换。“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正确的关系,不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影响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建立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角色、沟通、服务、变革、责任等的意识与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化水平。教育非常重要的责任是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为未来走向社会做好精神、心理及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学校教育孤立与封闭的结果,而是一个让学生在社会环境中不断经受考验与磨炼的过程。所以,社会大系统与学生个体的小系统之间、学生自身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正是教育者科学认识学生的基本前提。

每一个学生又必然是整个世界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与整个世界的存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教育也不可能脱离现实世界,恰恰相反,应当充分利用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来提升学生素质,以为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世界的发展奠定素质基础。

三、系统教育观是以人的终身发展为目标的

实现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教育确立的基本价值观。面对富有个性和生命活力的教育对象,教育者需要摒弃传统教育中的以升学为核心的价值追求,积极探索和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功利主义的追求只重视学生眼前的和现实的利益,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生命的摧残,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则是一种责任的失落。最终造成的是民族的精神与文化的缺失,是灵魂沙漠化的根源所在。在系统教育观的引领下,教育者眼中有孩子和生命,心中有精神和灵魂。每一个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包含着人类精神的高贵境界和宽广视野,让每一个生命的存在时刻都体现着自我的尊严和价值。

克里希那穆提说过:“教育的最大任务在于产生一个完整的人,能将生活加以整体地处理……教育的另一个任务,是制造新价值。仅仅将既存的价值置于孩子的心中,使他符合理论,这是将孩子加以限制,而非唤醒他的智慧。”这启示我们: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必须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完整人的高度;另一方面必须使教育能够为学生创造价值,来真正激发孩子的智慧。这样的教育体现的就是系统教育的信念。

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多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支持的结果。学生终身发展的素质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更是人格与精神的,一个人的全面素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钱学森在回忆自己中学阶段的教育时提到,北师大附中的六年,丰富的课程和课外活动、不看重分数的氛围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的成长历程都充分证明,只有全面的和坚实的素质基础才能使创造性的成就成为可能。因此,系统教育观就是在树立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信念的同时,推动教育对人的全面培养和个性发展的支持。在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8届世界教育大会上,全纳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被确定为大会的主题,这意味着让每个人享受更加充分公平的教育、为每个孩子提供满足有差异需要的教育以及积极参与集体合作等教育理念,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终身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个性特质是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品质,而人的个性发展并不是对于系统发展的否定,恰恰相反,系统发展为全面发展提供土壤和养分,正是在系统的发展当中,个性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也才能获得健康发展的支持。脱离系统的单一的、畸形的发展只能损伤学生未来发展的兴趣和基础,也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新课程提出的理念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要求学校在新时代学生发展的具体目标上应当是系统与融合的,追求的是学生整体的发展和“完整人”的培养;在课程的设计上应当是多元价值和多种形式的,充分体现课程的交叉、渗透、迁移等功能;在文化与特色的设计上,应当体现对于人的发展的精神与信念等的支撑,等等。

青岛二中提出了“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育人目标,就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为学生生命的增值作为自己的真正责任与使命。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在系统的意义上设计学生教育活动,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大舞台。在这样的教育实践基础上,学校“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逐步显现其教育价值,体现了学校着眼学生未来和长远的发展,努力在高中阶段为学生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的教育理想。系统教育观,不仅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而且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宽广的舞台,更要引导学生的主动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素质。每一位教职工都要树立学生终身发展意识,以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最高行为准则。

四、系统教育观着眼于提高教育的效能和价值

人的一生中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教育应当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提高其效能和价值。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以目标分类、知识分科、内容分部为基础的,因而教育常常是依据目标的不同分门别类地进行,这使得各部门各学科之间,各自独立,互不联系和干涉。这正如一些不断延伸的平行线,永不相交。但是,严格分类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效果如何?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论证。

其实,任何一个事物都是自身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要素之间虽有差别,但其交叉、渗透却是早已被哲学所证明了的。学校要在系统的高度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要站在系统的高度去进行有效设计,重视各种教育内容自身所蕴含的价值,提升教育资源的效能。每位教师都应当充分挖掘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从“培养完整人”的角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价值,真正实现以学生系统发展促进终身发展。

在现实的教育中,教育内容与方式、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已经让教育者和学生眼花缭乱,资源浪费严重,但是教育的效果却一直没有真正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我认为教育者应当真正反思教育行为的价值和效果,不是不断地做加法,而是应当从教育的内涵与价值上思考教育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教育目前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有意无意地将教育的内容割裂开来,其结果不是强化而是大大地削弱了教育的效果。如德育工作,许多学校设立了主抓学生德育的专门部门,于是为了体现部门存在价值和工作成绩,设计很多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结果是空泛的内容和说教的方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失去了接受教育的兴趣,反而使一些具有普适价值的内容如真理、诚信、善良、礼仪、仁爱、宽厚等远离了教育。

站在系统的角度认识教育,就是要充分挖掘同一教育资源的价值,用联系的而非孤立的观点,使每一种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另外,还要认识每种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系,真正使各种教育内容实现有机整合,使教育的内容最终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2007年秋天,我到美国访问时,美国华盛顿科技高中依据学生的一次野外考察活动,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内容进行了交叉和渗透,不仅让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观念,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研究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提高学校教育的功效和价值,就应当真正发挥每一个教育内容的教育价值,让教师的课堂不仅关注知识,而且关注思维能力和学生的生命质量,让每一个教育内容充分体现其复合价值。

第4篇:教育统计学重点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而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也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各个单位所重视,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中专就业班学生来说,学习会计电本文由收集整理算化,已经成为他们求职成功的敲门砖。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在会计教学中更好的吸收、消化所学知识,并且柔韧由于的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会计工作服务,已成会计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要求。会计软件的演示操作与使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案例、编程效果的体现、大量数据的分析等均需在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内讲授才能提高上课的信息量,取得好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实践环节上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会计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硬件配置较低,软件版本较旧,会计应用软件过时,信息系统的开发平台落后,整个系统更新缓慢等方面。因此,加强信息类课程的建设,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迫在眉睫。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改革

在会计教学中,首先要确定好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体系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才不会有课程体系内容混乱的感觉,其次要进行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内容规范化研究。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既应该包括规范的理论教学内容,也应该包括实验教学内容。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规范的理论教学

1.会计电算化系统基础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是会计专业学生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后的升华课。所以同学们本身具有一定会计基础,因此在授课时要先注重讲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意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及趋势,从而加深对本学科的印象。

2.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和管理

阐述会计信电算化管理的概念、分类和必要性,论述会计软件自身管理、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与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探讨在信息化条件下怎样实施和完成会计分析、监督、管理和协调等工作;阐述会计信息化内部岗位设置、系统人员分工、内容安全度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标准等。

3.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

讲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的概念、分类和必要性,讨论会计信息化硬件系统维护和软件系统维护的概念、内容、特点和方法,讲述会计信息化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并介绍若干维护工具。让学生能简单处理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技术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规范实验教学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电算化教学尤其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会计软件应用的实验

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当前国内最优秀的几种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掌握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核算的一般流程,掌握应用相关软件进行工资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往来账项管理。并能熟练运用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工作。

2.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验

要求学生开发的系统应当具有口令登录、主控下拉菜单、财务分工、科目设置、凭证输入、凭证审核、记账、结账、查询、银行对账、会计报表等功能。

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管理及维护实验

掌握网络硬件的组建与维护、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电子商务中的会计业务的处理等。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方式改革

1.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

多媒体网络教学使得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可以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弥补课时的不足。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紧密联系起来,即“教师—网络—学生”。师生由此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实现“教育平等,因材施教”的原则。

2.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凭借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信息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3.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应该增加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实验室的投入,硬件、软件适应教学需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带学生到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请企业的会计人员把软件应用的心得体会告诉学生,这样做更利于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庞杂,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好教学软件作为教学工具

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极强的新兴学科,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选择一两种好的教学软件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需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使学生很快掌握教学内容,就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消化和理解教师理论上所讲授的操作方法、步骤,不能一味地课堂讲授,也不能光上机操作,不讲授其原理和方法,只有边讲边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处理好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演示之间的关系

第5篇:教育统计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校自主招生 影响 普通高中 教育教学

2003年,教育部在我国22所全国重点高校进行了高校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作为在21世纪初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及人才选拔培养制度的重大措施,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十多年来,高校自主招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虽然很小,但是如果不认真对待并加以克服,就很有可能影响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健康而深入地进行。在这里,笔者把自己通过多年观察、思考而得出的看法谈出来,与同仁专家探讨。

当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当前的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中,相关高校一般都在前一年的年底公布自主招生简章,到当年7月才基本完成招生工作,时间跨度有些长,使得那些自以为有异常天赋的高三学生花费的时间,精力、财力都比较大,不仅影响到这些高三学生对当年高考的复习准备,还影响到普通高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二,当前的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中,考试与面试的内容及题目,都尽可能多地考虑到了高校的因素,有些内容与题目很怪,对普通高中正常的课程及教学带来了新的压力。

第三,当前的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中,有些高校已经开始举办助考机构,针对自主招生考试进行考前辅导,这好像是走回了传统的高考路子;另外,高校老师辅导高校老师考试,可能会对更多的高三学生产生吸引,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在可以克服这些高校自主招生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产生的消极影响的措施中,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三方面:

第一,由教育部规定,高校自主招生的工作,从公布简章到完成招生,都在当年高考结束后进行,也就是在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进行高校自主招生工 作。这样做,首先,是不会对高三学生的复习备考产生干扰,维护了普通高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其次,在高考以后进行,可以使那些估分没有到达自主高校标准的学生不再去参与自主招生,有可能提高自主招生的工作效率。

第二,在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试与面试中,从内容与题目都应该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结合起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在高中阶段开设了选修课。但是,选修课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有些省区的新课程高考中,涉及选修课的内容与分值都很少,就更不利于选修课了。而在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试与面试中,从内容到题目都与高中选修课很好地结合,不仅会促使选修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且也为高校自主招生提供了一定的范围,不可能再有雷人的问题了。

第6篇:教育统计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2-0077-07

一、调研的背景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种改革尝试和有益探索。近些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我国呈加速发展势头,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层次逐渐提高,办学模式也趋于多样化,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201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的第11年。这十多年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实施3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情况总体较好,形成和保持了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的势头,社会关注度、信誉度、品牌度大幅提升,社会影响扩大。对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

截止到2013年,国内由教育部审批和复核通过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930个,由省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审批并报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049个,全国共计1979个。从中外合作办学的领域来看,除义务教育和军事、政治、宗教等方面外,涉及其他各个办学领域;从办学规模来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类各级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约55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约45万人,占全日制高校在校生规模的1高校4%,高等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人数达150余万。

按照《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或项目的活动,适用合作办学条例。《条例》强调合作双方必须在办学条件、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如果没有实质性引进外国教育资源,仅以互认学分等方式与外国教育机构开展的项目,如一般的校际交流项目、外国大学预科班、双联学位、引入外国高校课程等,均不属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范畴。“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则是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三个基本领域――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之一。《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责任,统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强化省级政府的统筹实施职能”,通过省级政府对全省各市县、各部门的宏观协调和对各种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促进各省城乡、区域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取得的成效

从2013年1月以来,为了充分了解试点改革实施情况,“中外合作办学”课题组对各试点单位的改革方案、保障机制、配套措施、试点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并对北京、广西等部分试点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课题组通过发放、回收“中外高校合作办学试点改革模式调查问卷”,并先后召开3次试点机构或项目负责人座谈会,收集了翔实的数据,总结了各单位开展试点以来的改革情况。

此次“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主要由北京市教委、上海市教委、浙江省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和云南省教育厅5个单位承担,试点所涉及的教育部门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地域分布来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试点项目中,各地方教育部门立足本地区的具体条件和办学特色,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办学模式,虽然部分试点单位仍存在一些管理与制度上的适应问题,但总体而言中外合作办学对各试点改革的推进作用表现显著。就取得的普遍性成果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推动设立了一批办学起点高、合作基础好的机构和项目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方面,从《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育部协同各级地方教育部门共进行了6次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受理、评议和审批工作,累计批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举办了149个办学基础良好、实施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此中,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732个,约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数的46%。在中外合作机构方面,各地方教育厅在教育部的批准下正式或筹备设立了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等5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至此,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有长江商学院、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一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学院5所。另外,教育部还批准设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同际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一批高起点的二级学院,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2.初步理顺了政府与学校、社会及中介组织之间的关系

相对于常规的教学管理而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管理更为复杂。我国以前的教育管理格局是“管、办、评”三位一体,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学校的举办者,同时还是评价者。本次试点的几个单位着重对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重构了政府、学校、社会及中介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教育管理上构建了“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的新格局,在中外合作办学认证体系上初步形成了“管、办、评”三分离的有效运行机制。通过构建适合各校中外合作定位、目标和特色的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了资源整合、理清思路等既定目的。

通过实施深入的管理体制改革,各试点单位基本实现了管办分离的目标,为形成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基础。各单位通过改革管理体制,以教学单位为依托,完善项目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二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出市场、社会在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合作办学机构的规范化与高效化管理,为我国深化政府管理模式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3.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为高校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关键在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而要真正做到一流,需要在办学的体制和机制上开拓创新。通过由政府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在办学模式、招生办法、教师聘用、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给予先行先试的优惠,各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开发、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实践创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从整体情况来看,各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通过试点引进了境外的优质教育模式,包括办学理念、教学与管理方法、专业与课程,提升了国际化办学水平,为高校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4.推进学校制度创新。加大了政府政策配套与资金扶持力度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办学初期,行政制度与管理模式大都套用公立高校,在前期建设阶段,这种模式或许还能发挥一定作用,但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朝着深层次方向的发展,原先的制度与模式越来越暴露出机构臃肿、管理理念滞后、办事程序繁杂、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此次各单位的试点着重关注了学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在普通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摸索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经验,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采取职能制与层级制结合的管理方式,以层级制为基础,在每一层级上进行职能分工。这种直线职能结构形式加强了对水平层次领导部门的协调领导,同时,每个部门在只有一个明确上级领导的基础上,接受其他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在政府政策配套与资金扶持力度方面,各地方教育部门在严格遵守国家各项外交外事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政策空间,勇于改革创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可能的范围内,制定出台对中外合作办学倾斜、有利于试点项目实施的政策规定。在资金统筹上,一方面尽可能争取在年度预算里逐年增加对教育国际交流的投入,获得教育部与各省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各部委的相关项目或将项目纳入国家计划,尽力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经费的支持,为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存在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试点项目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办学经验,逐步走上了高水平、示范性的发展轨道,这些进步与发展是主要的。同时,在办学过程中,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其质量标准和保障机制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各试点在今后需要展开大胆的改革探索,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在范围和形式上有更大的突破,积极提高人才国际化教育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1.政府管理定位不清晰,缺少整体规划

对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角色定位,据“中外高校合作办学试点改革模式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24.4%的受访者认为应减少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不必要的行政干涉;有47.1%的受访者认为,应由政府牵头引入和监控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58.8%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制定专门政策对引入资源进行规划及指导(见表1)。

目前,我国政府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监管虽然涉及审批、行政管理、资金等多个方面,但管什么、怎么管,特别是如何发挥自身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规划和引导功能,尚缺乏足够清晰的监控范畴和管理定位。如何进一步理顺管理权与组织权、目标引导与绩效管理、过程控制与结果导向等基本关系,是我国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2.相关机构间缺少统筹协调,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执行是一个复杂且具有高度权变性的社会活动,从政策执行复杂性的研究向度来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部门的具体情况差异巨大,加之我国教育政策执行依靠行政机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层次设置过多、延伸性政策出台不够、缺乏跨部门合作等种种问题,使得部分教育政策始终止于文本层面,教育政策执行整体而言缺乏力度。

按照《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规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审批和监管需要法律、税务、金融、外事等多个部门共同协调配合,但目前除了教育行政部门外,其他部门显然并没有将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当作自己的份内工作。审批和监管责任最重的教育主管部门,也缺乏既懂教育管理,又懂相应层次教育政策和相关外事规定的专业人员,这是政府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3.政府应发挥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的调控与引导作用

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不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理应形成自身不同的办学目标,构建学科专业的多元化、多层次格局。然而,从我国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科分布来看,现有的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金融、管理、语言、信息及工程技术等实用学科上,这种现象既反映出当前经济发展对此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反映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布局存在着趋利性和盲从性。

根据此次各试点教育厅上报汇总的资料来看,在目前884个实施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办学项目所涉及11个学科中,举办项目最多的是工学,占37%;而法学、文学、历史学项目所占比例在2%一下。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一些国内急需和紧缺专业上的比例明显偏小,如国际法等项目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所占比例低于1%,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外开放需要大批国际法律人才的新需求。虽然近年来金融、管理学科等一些低水平重复办学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学科分布过于集中的问题仍需进一步加以优化与调整。

4.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独立的第三方评价组织机构

在审批期正确判断待引进国外教育资源的优质程度,在办学期间定期对合作办学过程进行监督评估是合作办学项目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尚未看到有特别详尽的相关监督评估体系的出台。教育部门在对合作办学项目的入口准入和日常的审批、评估过程中多凭工作人员的主观经验,缺乏评估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当前教育改革在运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有41.2%的受访对象把原因归结为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或组织:有29.4%的受访者认为,导致本地区教育发展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监管体制机制的不到位(见表2)。随着我国教育管理工作精细化和社会导向模式的展开,教育部门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将评价与被评价“一肩挑”的角色已经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我国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和独立的第三方评价组织。

5.资金问题难解,中外合作办学经费筹措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承担着教育投资的主体角色,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政府不可能永远充当教育投资的主体。虽然目前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已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但资金问题依然是困扰学校发展的主要难题,能否解决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始终是中外合作办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隐忧。

据调查问卷的回馈资料显示,47.1%的受访者认为,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本地教学资源(经费、师资质量)无法支撑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有29.4%的受访者认为资金筹集渠道的缺乏是制约合作办学项目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见表3)。办学经费短缺成为制约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深入推进的主要因素,相关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与改革。

四、“中外合作办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试点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正处于一个由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的关键期,这既是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国内教育领域意愿不断增加的战略机遇期,又是中外合作办学困难与问题日益暴露的矛盾凸显期。积极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加大教育政策扶持力度,通过简政放权鼓励学校进行机制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体系和独立的第三方评价组织机构等,对推动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及时修改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实施办法

我国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条例》和实施办法是在大约十年前制定和的,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随着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条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条款。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监督机制,加强和规范监督工作,教育部有必要牵头对现行的《条例》进行修订,对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细化。以适应时展的需求。

2.转变传统管理者观念,树立监管型、服务型政府的角色

政府部门在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管理上,需转变传统的管理者观念,树立监管型、服务型政府的角色。政府作为监管者,应重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准入环节上为学校提供国外教育资源的资质认证服务,进行质量把关。对于我国急需的新兴专业和稀缺学科,特别是那些投资大、办学周期长、市场吸引力较小的基础性学科,国家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进行必要的资金扶持:对于中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也应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政府作为服务者,应积极提供相应的服务平台,促进各方的良好沟通,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政府部门应定期对办学机构进行评估和审查,对收费过高或不符合招生条件的办学项目予以及时纠正,并通过追责机制加以处罚。

3.加强对新项目的批准把关,对已开展的合作项目进行全面审查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对于部分已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情况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建议可由省级政府牵头,协调法律、金融、财税、外事等部门,展开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研究,检查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学生管理、资金使用、教师资质和项目运转等方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地区情况的办学质量评估体系和办法,定期、动态地评定出办学状况等级并予以公示。

中外合作办学新项目入口质量认证环节的完善则主要是通过加强依法审批和定期复查,就我国目前主要依靠审批的监管程序而言,监管尽量应向审批前延伸。相关教育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国外教育资源在师资、课程、专业等方面的审查,保证引入资源的优质性。同时,教育部可通过驻外使领馆收集整理国外大学的相关资料,建立常态化的教育质量评估与认证体系,对具有合作意愿的国外教育资源进行资质认证。相关评估结果虽不一定强制要求审批机构或大学认可,但可作为审批和认证的参考。

4.省级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简政放权推动学校探索新体制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起步较晚,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改革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就需要省级政府进一步研究和明确相关支持政策,通过简政放权支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办学层次、办学主体和运行机制上突破限制,鼓励地方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的探索。

在经费筹措机制上,应改变我国传统南政府进行投资的一元体制,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先行先试,积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探索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的投资模式。如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由高校以“订单式”的模式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来换取其对学校的投资;或通过产学研合作,以技术入股或共建产业园区的形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寻求利益的双赢。在政策扶持力度上,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高校合作办学的支持,如:对外可建立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驻外国工作处,在相关国家不定期举办教育推介会,为国内高校与国外的各级各类学校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形成国内优质教育的辐射作用;对内可与各级地方教育部门进行积极沟通,给予各省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及以下审批权,并通过不进行实质性备案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引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5.构建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和独立的第三方评价组织

第7篇:教育统计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PASW;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改革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心理、教育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阐释的是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心理、教育科学领域的实践和应用。作为高师院校心理与教育科学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统计方面的基本技能,使其理解统计方法背后蕴涵的统计思想,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在心理、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心理、教育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的影响,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教学效果一直不令人满意,与教学目标有较大的差距。为适应时展的需要,对其进行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统计学类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关于传统统计学类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同人均有提及。陈洪认为: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参差不齐;轻过程考核,重结果考核;轻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统计教材偏重统计方法的数学推导,不注重实际应用;教学手段相对落后,过于单一。欧阳敏华等认为,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教材建设滞后、非统计专业学生的数理基础较薄弱、大部分高校统计学的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裴丽芳等认为:这类课程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材建设落后,教学理念不合时代要求;考核方式单一,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学界对传统统计学类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基本共识,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评价方式单一,轻过程、重结果。其教学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能解决心理与教育科学领域内的实际问题。

二、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统计意识和统计能力的培养

教学改革,理念先行。物理学家劳厄曾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注重统计思想的挖掘和传递,努力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素养。统计思维就是通过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从整体和动态上把握事物在数量上的规律性。统计意识是人们由一组数据所引发的思考、所推测的可能结果以及自觉想到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的意识。统计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统计思维、统计意识的养成,使学生能够通过心理、教育现象的数量关系,认识心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并把这种统计思维和意识运用的研究实践中。

(二)PASW辅助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的条件

1.借助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大量统计分析软件的出现,繁复的统计计算已逐渐由手工完成转为计算机完成。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但使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烦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因此统计学教学应增加统计软件的教学内容。借助统计软件辅助统计教学,能实现统计方法与现代技术的紧密结合,能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及对统计结果的解释能力。

2.PASW辅助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的可行性

PASW原为SPSS,2009年更名为PASW(Predictive Analytics Software,预测分析软件),包括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数据收集、企业应用服务四部分。PASW是国际上最流行、最具权威性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与其他国际权威软件相比,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法简便、输出结果简洁美观,它不需要运用编程语句和命令,只要掌握基本的统计概念和方法就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因而是非专业统计人员的首选统计软件。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凡是用该软件完成的计算和统计分析,均不必说明算法。PASW功能强大,完全可以解决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中的各种统计问题。

(三)PASW辅助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1.转移教学重点,加强实验设计的教学

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偏重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统计方法的数学推导,计算是通过计算器和手工完成的,由于受课时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限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统计软件的使用使计算变得简单、快捷、准确,使学生从烦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把注意力放到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和评价以及对统计结果实际意义的理解上;实现不同方法之间的互通,使学生既看到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又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转移到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适用条件、主要用途、适用数据类型、注意事项、结果解释等方面,统计计算则由PASW完成,教学重心更多地集中到使学生理解统计方法的本质并能对统计结果实际意义进行解释。

传统的公式推导、手工计算难以将复杂的实验设计内容引入教学,难以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PASW辅助教学则可以解决实验设计中的复杂计算问题,从而为复杂的实验设计引入教学创造条件。良好的实验设计是保障研究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必要条件,因此,统计课程应加大实验设计内容的比重。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实验研究实例为线索,以科学研究为主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从研究的选题、设计、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到最后作出科学判断的完整过程,把抽象的数理概念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具体行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课程内容。

2.转变教学方式,突出案例教学,重视实践应用

教师应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选择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启发式讲解,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着重使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掌握其规律性,引导学生把学习重点转移到统计方法的应用以及对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方面。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将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使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在一个课时内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处理同一组资料,无法同时显示多种统计计算公式、相关图形及计算结果,无法直接利用结果和图形进行预测,教材往往使用一些数据量小的假设设计例题,难以把含有大量复杂数据的案例引入教学,学生难以感受到统计学的强大功能和魅力。采用PASW辅助教学则可使数据的图表演示、数据计算、数据分析及预测一气呵成,使统计学的抽象理论变得直观、具体、形象。统计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而应借助PASW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鼓励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统计知识分析身边的实际问题。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因此教师应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突出地位,使学生既掌握牢固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3.改革考核的形式与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

(1)考试形式的改革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生的统计素质和能力很难通过笔试考查出来,事实上笔试考查的仅仅是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为避免“平时不努力、考试靠突击”的现象发生,就要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学生成绩应是对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综合评定,要加强平时考核,适当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考试形式除了闭卷考试,还应增加案例分析、讨论、软件使用、结果分析等形式。

(2)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内容不仅要包括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还要包括对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要体现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闭卷考试在侧重于考核统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同时,应把一部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问题设计试题,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和分析应用能力。要突出实用性,不出或少出需死记硬背的考题,适当增加案例分析、思考论述、辨析等题型。平时考核的内容包括:课后作业、平时课堂表现、学生应用统计软件的能力及实践等。课后作业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目的在于巩固、提高教学效果;平时课堂表现考核,则通过学生上课时的表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用统计软件的能力及实践则主要考核学生将统计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的能力,注重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PASW辅助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的改革成果

(一)实现了教学重点的转移

PASW辅助教学实现了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重点的转移,减少了公式推导、手工计算、计算器应用,增加了实验设计、软件使用、实践应用,突出了结果解释在统计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学内容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及科研实践。

(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PASW辅助教学可以在课堂上处理大规模的实际数据资料,使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单向灌输的理论教学向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转变,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实用性,达到了学习为科研和实践服务的最终目的。

(三)促进了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革

PASW辅助教学促进了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在考试形式上,加大了综合性考题比例;在考试内容上,着重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正确应用统计方法的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运用PASW进行辅助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亲历从数据收集到最后结果分析的整个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效果。PASW辅助教学使学生能联系实际对方法、原理进行反复运用,从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加深对统计意义的认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突出表现在教育科学学院学生申请的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以及毕业论文中,实证研究明显增多,使用PASW进行统计分析的比重明显增大。

总之,借助PASW开展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改革,顺应了统计学发展的趋势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洪.高等院校成教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10,(6).

[2]欧阳敏华,祝建民.SPSS软件在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统计与咨询,2007,(5).

[3]裴丽芳,冯三营.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0,(2).

第8篇:教育统计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 统计学 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的统计学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比起来,仍然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我国在统计学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严重的阻碍了统计学人才的培养和就业能力。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必须在统计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发生一些转变,加快统计学教育改革的力度,集中统计学教育的中心思想,使我国统计学教育和统计学人才和国外的差距进一步的缩小。

一、我国目前统计学教育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010年5月27号对厦门大学统计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和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统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情况、实践性教育环节、综合素质培养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发放的调查问卷总共有500份,主要的调查目标是大三、大四的群体,回收有效的调查问卷420份。通过对回收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之后,总结出来了统计学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第一,对本专业的就业方向问题,即毕业之后自己到底能干什么,干些什么。第二,对本专业的了解不够透彻,认识模糊。第三,有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于本专业的只是掌握程度欠佳,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情况比较好。第四,同样对于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只是处在一般的水平,这部分同学占到了40%以上。第五,对于专业的教学效果,30%的认为教学效果一般,不是很理想。

二、统计学教育模式的改革

从以上的调查数据分析可知,我国的统计学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统计学人才对于自己的未来仍然存在着比较模糊的认识。在我国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大背景之下,个人认为大学统计学人才的培养应该做到以下的转变。

1、结合学校的实际特点确定统计学的教育方向

过去得几十年来,各大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对于统计学人才的需要,都设立了相应的统计学专业,为我国统计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各大高校在统计学专业设立的时候没有充分的考虑到本学校的特点,比如说师资力量、学校的优势等等,导致了培养出来的统计学人才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各大高校在培养统计学人才时,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使学校的优势更加的明显。

2、对统计学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

对统计学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是促进和培养统计学人才的有效模式。本人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和调查结果,认为在统计学课程安排上应该涉及到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理论课程的教学,理论的教学是培养统计学人才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国内的大学当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在这两所大学当中均有开设数学的基础课程和统计学理论课程,为该学校的学生在统计应用方面的继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经济理论课程,对经济规律进行适当的了解是统计学教育的重要保障,使得经济学和统计学教育之间能够交叉渗透,使统计学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第三,要勇于的进行创新,对统计课程的内容应大胆的进行改革,删掉部分课程的门类,对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等进行重点的突出教育。第四,统计学软件的应用和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问题进行介绍。

3、构建实践的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使统计学人才更加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应构建实践的教育环节。和社会上的一些信息咨询公司、数据处理公司或者政府部门进行合作,提高理论教学转化为实践成果的能力,构建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环节,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处理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高校、企事业单位互利、多赢的教育培养模式。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丰富教学方法

在新形势大环境改变的背景之下,要求统计学教育的师资力量也能够适应这种大环境的转变,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对世界统计学前沿领域有着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应该让学生有能力读懂数据背后隐藏的意义,开启学生积极动脑的思维习惯。在统计学教育发展到今天,我国统计学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5、加强统计学教材的建设

统计学教材的选择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选择合理的教材,目前国内大多数教材停留在理论阶段的解释、说明上, 案例较少, 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开阔视野, 不能真正理解到某些方法的内涵及其应用价值。因此, 教育部提倡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是很有道理的。

三、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

根据国家统计行业技能资格及其专业的特点,应对教育观念进行及时的更新,对高校统计学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校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应该颁发统计师或者调查分析师资格证。另外,对于教学质量应该及时的进行反馈,使得每一个教育环节都能严格的进行落实和补充,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全面的监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使得统计学人才的培养模式能够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扼要的对我国统计学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教育模式上的改革及其应该注意的问题。总的来说,我国的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各行业需要的统计学专业性人才,使得统计学高校毕业生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在统计设计、调查和整理分析等一些实践性环节上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因此,只有对现有的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有效的培养出统计学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伍长春,宁自军,杜欢政. 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实践――以嘉兴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 2010,(11) .

[2] 向书坚,平卫英. 30年来我国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统计研究, 2010,(01) .

[3] 王花,吕洁华. 高等学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探[J]经济视角(下), 2010,(08) .

[4] 欧阳资生. 地方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11) .

第9篇:教育统计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全过程的项目驱动;统计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79-02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据教育部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抽样调查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高校设置统计学本科专业并授予经济学位的学校共有120个,其中将《统计学》课程列为核心课程的高校所占比重为87.18%,未列入核心课程的高校全部分布在二、三本层次的院校。而核心课程是该专业与其他专业区分的最主要标志。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国《统计学》的教学现状主要呈现两种趋势:一是以理论方法为主,注重理论的学习及研究;二是以统计思想为主导,借助案例分析,引导课程知识点的学习。但两者都注重软件辅助工具的使用。前者在以单向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模式下,系统知识的授受占用了几乎全部的教学时间,学生的创新实践机会非常少,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创新能力不强,难以主动、全面地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学效率不高;后者以案例为引导的采用提问式的方法则达到了组织教学任务的目的。只有设置了统计学本科专业的院系才会有相关的核心课程配套达到完善学生专业知识全面性、实践性的要求。而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要达到这种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总之,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教学改革的方法来改变目前的现状:如何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以学生为中心,依托实际的问题量身设计项目,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个综合项目的任务中,力求以任务为目标,利用项目驱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充满热情地投入到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中。因此本文对统计学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及其教学过程地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面向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研究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人力资源创造性的发挥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现代高等教育要求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学生从存储知识的“容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关心社会、关心政治、关心人类命运。老师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穷尽专业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社会胜任能力的要求,将传统的知识灌输式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为批判性思考式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它区别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将相关的知识点分解到联系不够密切的事件中,每个事件是相互独立的,不具备连贯性。而面向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的重点是全过程,它恰巧能在此方面突破传统教学的僵局,利用综合项目的任务教学,采取单一任务导向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统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并能逐步形成问题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老师指导为辅助,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多样化、探究式、自主性的教学模式,突出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性。

因此,本文研究的意义为:①对改变传统的统计学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面向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形式是以综合任务项目为先导,采取单一任务导向式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强调任务完成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项目任务做到所学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既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体会学习的乐趣和创新的艰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明确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并对教学计划和内容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全面细化。面向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必须整合统计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所设计的综合任务项目覆盖了教学目标,要满足理论知识的学习需求,并且提高学生学习的驱动性。

三、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

为提高《统计学》的教学效率,推进统计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探索一套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而面向《统计学》教学全过程的项目驱动式研究就是以提高《统计学》的教学效率为目标,精心设计涵盖知识点的教学项目,提高单位时间知识传授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提出《统计学》新的教学模式设想,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穷尽专业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为指导思想。从讲授为主转变为自学与重点讲授相结合,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以教学项目为先导,利用学校已建立的BB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将统计软件嵌入教学,实现嵌入式拓展教学,拓展了教学空间,完善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授课效率。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教学的核心部分。在每章的开始,运用任务书的形式,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为背景,引出该章的主要内容,使所要阐述的问题变得形象、生动、易理解,从而驱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与此同时,借助综合项目的任务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听课时能重点明确,带着任务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2.设计面向《统计学》教学全过程的项目。综合任务项目的设计应该是涵盖课程重点知识,应选取基于社会现象的真实情景作为探索的项目,项目又细分为一个个的小任务,尽量保证每章内容在项目设计上的连贯性。在开始学习每章知识时,运用教学项目的任务书形式,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为背景,引出该章的主要内容,使所要阐述的问题变得形象、生动、易理解,通过此方式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项目驱动式的教学作用就此开始发挥作用。于此同时,任课教师要做好综合任务项目讲解的工作,将重要的知识点加以明确,将隐含的知识有意识地作提示,有时老师可以给定项目要完成的任务以及最终要达到的效果,给学生明示,从项目的理解、常用方法等引导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融会贯通知识,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实验时要制定计划、分工和进度表,学生要严格按要求去完成。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可培养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共享知识能力、发现知识能力、传播知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项目制定时,可以借助于校园网的BB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将实验感受相互交流,遇到问题相互探讨,并一起讨论处理问题的方式等。

3.制定相应的项目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在原有的演示性、验证性、模仿性的基本实验基础上,修改完善成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项目实验。为了保证项目实验教学能规范进行,应制定相应的项目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根据课程大纲标准和学习内容确定项目的学习目标,即希望学生达到的能力目标和应掌握的技能要求等。根据技能要求确定项目完成效果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时有的放矢。项目实验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学时与学分、适用专业及年级、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主要仪器设备及消耗品、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及实验指导书。

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高等学校统计专业教师的培养是指对统计专业教师补充更新而进行的一种专业性的学历教育,培训是指为提高在职统计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而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高校统计专业教师从事的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要使教师创造力不断加强,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并更新知识,从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及总体水平。支持教师进修和参加相关培训、会议,拓宽知识面,掌握各方面的信息,了解、分析、研究统计学专业发展动态和趋势。项目驱动式教学对从事教学的教师要求较高,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双师型素质。如果教师没有双师型的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就难以完成。所以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研究展望

希望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研究,使学生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统计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老师指导为辅助,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多样化、探究式、自主性的教学模式,突出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性。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以项目教学为核心,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把教学中所需的教学内容隐含在项目中,强调学生在项目任务中的角色,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项目中学习理论,在项目中掌握统计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刘元欣.“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