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

校内导师指导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内导师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内导师指导意见

第1篇: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

1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

1.1论文相对简单

国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指导意见中指出:论文选题一般应直接来源于企事业单位,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实用价值,同时应具有先进性、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在计算机类工程硕士的论文大部分与工程硕士从事的工作相关,来源于企事业单位,有实际的应用背景和使用价值,但深度不够。就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计算机类工程硕士的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约占80%,硬件设计约占10%,图形图像处理约占5%,其它约占5%。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大部分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相对比较简单。所使用技术难度相对较小,工作量相对不足。

1.2论文选题有一定的重复

工程硕士论文选题有一定的重复,相近题目较多,有的相关题目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做。这与学生所从事的工作有很大关系,因为很多工程硕士来自不同单位的同一部门或同一单位的同一部门,他们的工作背景十分相似,工作内容十分相似,所开发使用的系统在功能、技术上都有相似之处。

1.3论文对国内外现状不了解,先进性不足

工程硕士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绝大部分是中文文献,英文文献较少,有的论文中几乎没有;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在高水平刊物上发表的文献相对较少;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时间较旧;一些学生在论文中很少提相关研究工作。这些都反映出工程硕士论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缺乏了解,所做论文先进性不足,创新少或基本没有创新。

1.4论文写作不够规范

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论文各培养单位都给出了统一的格式。但是从提交上的论文来看,工程硕士论文写作不够规范,具体表现在:英文摘要翻译错误较多,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未标出,论文内容格式不一致,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不统一等。有的工程硕士论文中不区分别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混为一谈,不突出重点。

2原因分析

2.1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

大部分学生考取工程硕士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素质,学成后为企事业单位更好地做出贡献。但是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功利目的,或为了评职称、或为了涨工资、或为了升职,只想拿一个文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认真学习,在做论文过程中不认真做论文,甚至有找人替做论文的现象。

2.2导师指导不到位

工程硕士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对毕业论文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导师实行双导师制,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师指导体制,可以发挥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方优势共同指导工程硕士。但是在实际指导过程中这种体制却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校外导师基本不起作用,有的学生在提交论文之前临时找一个校外导师。在整个论文阶段,工程硕士和导师联系很少。

2.3培养单位管理欠缺

高校作为培养的主导单位,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地过程管理体制,以利于对每个工程硕士培养实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要从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角度去重视这个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不能把工程硕士办成一个产业,一味扩大规模,追求效益,而忽视了质量。

2.4企事业单位应重视

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人才培养的扶持。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作为工程硕士的实际使用方,对高层次人才有需求。企事业单位应该为自己单位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给予一定的脱产学习时间,尽早为工程硕士配备校外导师等。

2.5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配合不到位

企事业单位需要人才,派遣相关员工到高校参加工程硕士学习,高校收取一定的费用,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人才。这是一个很好的纽带,给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机会。只有双方联合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好工程硕士。但实际工作中,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配合较少,基本处于脱节状态,没有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

3应采取的措施

采取培养单位、企事业单位、导师(校内导师和单位导师)、学生等多方面齐抓共管,提高工程硕士论文质量和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3.1学生自身

选题时,多阅读相关文献,对论文的国内外研究工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了解在相关方面国内外研究已到达何种水平。多思考别人已经研究的问题我们能否改进或采用其它方法能更好地解决,别人研究的问题我们能否加以拓展,别人在其它研究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技术能否应用到我们的研究中改进我们的工作。尽量做一些带有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工作,不要做一些重复性的简单研究工作。

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将别人的研究工作和自己的研究工作分开,首先阐述别人的研究工作,然后重点阐述自己的研究工作及自己的研究工作与别人的不同和创新。

在写作过程中提高规范意识,按照培养单位要求的规范格式来写,参考文献在论文正文的引用位置一定要标出,参考文献引用位置要与引文内容一致。英文翻译一定要合乎语法规则,专业名词一定要使用恰当。

3.2导师职责

指导老师负责工程硕士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导师的指导、监管和治学作风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工程硕士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外导师共同负责。这样做的目的是根据工程硕士在职的特点,充分发挥校内老师理论知识扎实和校外导师有实际项目经验的各自优势,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现状是双导师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培养单位在选拔工程硕士导师时应当注重工程硕士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在遴选时使用不同的遴选条件,在工程硕士校内导师遴选时要注重学术水平和实际项目经验并重,尽量选取两者兼而有之的作为工程硕士导师。不要把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导师不加遴选直接作为工程硕士导师,这样做没有注意到工程硕士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的不同,不利于工程硕士质量的提高。没有实际项目经验的导师指导工程硕士是不合适的,但指导高校教师可以。

工程硕士校外导师的遴选现在没有完善的机制。培养单位应该和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一起做好这项工作。根据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实际情况确定遴选标准。工程硕士的培养对企事业和培养单位都是有利的。企事业单位可以提高自身人才素质的提高,培养单位可以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工程硕士校外导师应选择企事业单位中实际参加项目的高级技术负责人,由培养单位应该和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共同遴选,发放聘任证书并给予较好的待遇。

工程硕士、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应经常互动,交流意见,共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虽然身处异地,但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技术的普及,使得异地在线交流完全没有问题,尤其是对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语音聊天、视频聊天、电子邮件、飞信等为异地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3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规范论文过程管理

培养单位应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规范培养流程,对论文的整个过程进行规范管理。

1)开题答辩

开题是论文工作的开始,是学生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下完成选题和调研,写出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后进行的工作,开题工作目的是对学生选题的内容、研究方案、可行性、难度、工作量、先进性等进行评估,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题目。

开题工作应由培养单位和工程硕士所在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开题小组由非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在内的其它校内、校外专家参加,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列席旁听,可以参与讨论。开题工作要召开专门的会议,学生先对自己选题的内容做阐述,然后开题小组的校内、企事业单位专家提问,提出意见和建议。选题不合格者不能进入论文阶段。开题工作要当场形成集体评议,开题小组专家、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学生本人要在集体评议书上签字确认。学生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开题的集体评议书培养单位、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学生本人各留一份存档。

2)论文工作

论文工作应在两位导师指导下由学生本人完成。在论文完成过程中要求学生、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定期(每周一次)交流,交流阶段性的进展、在论文完成中遇到的问题、商讨解决方案。不需要每次都见面交流,可以共同通过网络交流。每次交流要形成论文定期工作报告,内容包括论文进展、期间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等。论文定期工作报告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培养单位、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都要存档,作为对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考核的依据。

3)论文

剽窃别人论文、科技成果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必须防止。为防止剽窃论文等不良学术行为,一些部门开发了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软件。培养单位应当购买相应软件,学生提出论文答辩申请后要求学生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并使用防剽窃软件对学位论文进行。发现抄袭行为,不允许答辩,培养单位和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要根据情况对学生和校内导师、企事业单位导师予以处罚。

4)论文盲评

论文写作完成后,答辩前培养单位要组织学生论文盲评,盲评一般要两份论文,为了盲评效果少受其它因素影响,最好两份都校外盲评。盲评两份都不及格,不能答辩,根据盲评意见继续修改论文。盲评两份都合格,可以参加答辩。盲评一份合格,另一份不合格,要再送第三份盲评,第三份盲评不合格,不能答辩,第三份盲评合格,可以参加答辩。所有盲评意见反馈给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培养单位、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备案存档。

5)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论文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答辩由非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在内的其它其它校内、校外专家参加。首先由学生针对论文内容陈述,然后专家提问,学生回答,最后专家根据论文写作情况、答辩情况、培养单位提供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集体评议书、论文定期工作报告,综合后给学生论文成绩。论文成绩不能仅仅根据学生的论文和答辩给出。论文工作是一个过程,应该结合论文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给出论文成绩,这样才更加合理。从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才能发现论文工作的整个轨迹,才能发现学生写出的论文是否是学生本人所作,是否是学生本人的创新。答辩形成集体决议,由答辩专家集体签字。培养单位、学生所在企事业单位、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学生本人各留一份存档。

6)加强考核制度

对导师的考核。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应当联合对校内、校外导师考核,对指导认真,水平高的导师应予以奖励,鼓励先进,发挥榜样的力量。对不认真负责,水平较差的导师应予以惩罚,甚至取消导师资格。

对学生的考核。对于学习认真,成绩优秀,论文质量高,为企业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学生予以奖励。对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论文有抄袭,找别人做论文等不良学术行为的学生应予以惩罚,甚至取消学籍。

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应积极总结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中的不足,借鉴优秀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先进经验。把现有工程硕士教育办好,提高工程硕士论文质量,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使工程硕士真正得到企事业和社会的肯定和欢迎。

参考文献:

[1]王伟,吴信岚.从学位论文的引文分析看环境工程硕士的文献需求[J].情报探索,2010(10):79-82.

[2]郑林华,袁继兵,向良军,等.对指挥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工作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44-46.

[3]王霁,杜璟.工程硕士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5):86-89.

[4]刘伟,郑永果,闫春.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几点问题的探讨[J].才智,2008(5):7-14.

[5]周文辉,张爱秀,刘俊起,等.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7-14.

[6]徐玲芳.社会服务视角下的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标准[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53-54.

[7]李博.培养卓越工程师:比较视野下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4):79-82.

第2篇: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综合艺术院校 艺术硕士 教育改革

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基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优化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结构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采取的重要战略性举措。此举对于以技能培养要求较高著称的高级艺术专门人才培养而言,无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改革思路和广阔的实施空间。

一、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动与发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国家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2013年7月印发的《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再次加大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力度,提出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基本稳定学术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学科总体规模,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办法。”“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改革质量评价机制,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制定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学术学位注重学术创新能力评价,专业学位注重职业胜任能力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坚持在学培养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并重”。同年11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对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更明确、更具体、更有操作性的指导意见。艺术硕士学位从一起步就显出很强的生命力。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继颁布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学位[2005]9号)和《关于申报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和推荐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学位办[2005]13号),批准北京大学等32所研究生培养单位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同时对艺术硕士的招生对象、学习方式与年限、培养方式与培养要求等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开启了我国艺术学科特别是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新纪元。

艺术硕士,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区别于艺术理论、学术研究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招生对象一般为具有艺术实践经历的学士学位获得者,在培养过程中突出专业特点,注重创作表演技能的提高并兼顾艺术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艺术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学科领域包括音乐、美术、艺术设计、舞蹈、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等。

吉林艺术学院于2009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第二批艺术硕士培养院校。当年获批的专业领域为音乐、美术,专业方向为管弦乐器演奏、中国乐器演奏、声乐演唱和油画。2010年,艺术硕士招生和培养的专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到设计和戏剧。随后,吉林艺术学院紧密围绕国家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全国艺术硕士教指委的要求,注重发挥综合艺术院校的特色与优势,积极开展综合艺术院校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仅五年时间,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就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研究生导师为132人,累计招收艺术硕士研究生536人,其中已获得学位105人,在读431人。

二、构建符合艺术硕士特点的创新理念和课程体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超越”。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阐述,不仅为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对以创新实践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为此,吉林艺术学院在艺术硕士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创造力和创新力这一目标,在课程体系、导师队伍、实践基地、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大力推进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其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

吉林艺术学院的艺术硕士课程体系既有以培养文化艺术涵养和掌握现代艺术理念的艺术基础理论类课程,也有以培养扎实深厚的创作技能和创新思维为核心的艺术创作类课程,突破了偏重创作技法的单一培养思路,提升对艺术内涵的理解。明确区别艺术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培养计划,增加艺术硕士的创作实践类课程的学分,使创作实践类学分占比达到60%,将高层次、应用型这一目标理念贯穿实践教学之中,从而大幅度提升艺术硕士的创作实践能力。

三、构建具有较高创新实践素质的“双师型”和“双导师”团队

“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既是艺术硕士培养理念的需要,也是实施课程体系的保障。近年来,在“双师型”导师团队的建设中,吉林艺术学院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在校内建起一批“双师型”导师工作室,坚持以创作和项目的实践带动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导师工作室的创作和项目中,通过实战积累经验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还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双轨并行机制,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起一支结构优化、艺术水准高超、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团队,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水准和创作能力。

“请进来”是指把业界德高望重的音乐家、美术家、书法家、剧作家、舞蹈家、知名导演等专家请进学校,特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艺术学院制定了详尽的聘任条例并履行相关聘任程序,通过这种方式共聘请了许占志、董亚春、王晓燕等30余位省内外艺术家来校建立工作室和创作室,对艺术硕士实施培养。此外,吉林艺术学院还聘请了刘云志、方力钧、岳敏君、范福安、王举等10余位国内艺术家。“走出去”就是让艺术硕士进入到这些校外专家导师的工作室和创作室,充分融入和利用其创作实践环境,真正在创作实践及项目研究中培养。对于此类校外特聘导师,学校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相应支持,形成产学研用一体的艺术硕士校内外“双导师”培养机制。

四、构建融教学与创作实践为一体的实训基地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是艺术硕士培养的关键,按照艺术硕士高层次、应用型的培养目标要求。近年来,吉林艺术学院通过多种方式与吉林省交响乐团、长影乐团、吉林省民乐团、吉林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长春广播电视台以及画廊、经纪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结成长期合作关系,还与拥有“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和“中国好舞蹈”三大王牌娱乐节目的灿星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为该公司在国内唯一的流行音乐人才培训基地。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建设了一批具有提高创作能力、激发创新潜能融教学和创作实践为一体的艺术硕士实践实训基地,这些基地充分体现了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五、构建符合艺术创作规律和艺术人才特征的评价体系

针对艺术硕士的教学成果强调作品创作与表演实践,其学位论文要求主要对作品创作与表演实践的专业分析和理论阐述,旨在突出培养艺术创作、表演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特征。吉林艺术学院明确区分了艺术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考核评价标准,以艺术硕士的作品创作与表演实践质量为主要评估考核依据,论文需结合创作或表演作品来阐述自身创作、表演的体会与感受,以及创作、表演理念与技法或技巧创新等。完善毕业音乐会、毕业画展、毕业设计展、毕业剧目的相关要求,毕业论文的答辩形式也在探索创新,可以在表演或展览现场对其作品创作与实践展开答辩。

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深化改革、确保质量、突出特色,学习国外高层次艺术专门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尤其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需要,提高我国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贡献。

(注:本文为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综合艺术院校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其和,.“双导师”视阈下高校艺术硕士生培养质量保障策略――以中国画方向为研究个案[J].美术大观,2012(5).

[2]江河.关于在我院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思考[J].新美术,2005(4).

第3篇: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顶岗实习;高职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环节[1]-[2]。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实践能力,体现出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内在需求与特色,我院正依托校企合作方式,积极探索高职院学生在顶岗实习背景下的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

一、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可行性分析

1.选题依托顶岗实习岗位与项目,提高毕业设计实用性。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毕业设计选题能紧密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或企业实际项目,选题能最大限度契合企业实际需求,彰显实践应用价值[3]。同时,这种对学生和企业都具有较高实用性与针对性的论文题目,将克服传统论文题目虚拟化且与实际脱节的缺点,有利于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做到“真题实做”,极大地提升毕业设计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乐于也便于在实践中增长真才实学与实际工作经验,从而切实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2.发挥企业资源优势,提高毕业设计实战性。在顶岗实习背景下,可以说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将毕业设计与就业岗位相结合,既有利于企业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充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激发企业为提高准员工的职业素养而不遗余力地提供毕业设计的优势资源,较大程度上弥补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企业能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实训实践场地,使学生接触实际生产工艺和流程;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先进设备和丰富资料,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毕业设计实践;为学生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解决毕业设计中的困惑和难点。校企合作式的毕业设计能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提升毕业设计的实战性。

3.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多方共赢。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岗位紧密结合,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丰富了实践知识,增强了工作能力,使学生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两不误,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准确定位自己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企业来说,除了校企合作式的毕业设计能解决企业一定实际问题,更能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了解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等全面职业素养,为企业引进与培养人才提供依据。对学校来说,与企业合作进行毕业设计,既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学生毕业设计的场地、资料、经费和指导师资等,又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总之,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有利于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多方共赢。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毕业设计总体模式的规划

秉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我院校企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校企合作机制不断完善,近年来已将校企合作模式引入毕业设计工作之中,并逐渐探索形成一种易操作、实效强且契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校企合作式高职毕业设计模式,其总体模式如下图所示。在此模式之下,构建校企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各有分工与侧重,但协同合作、共同指导顶岗实习中的高职生完成毕业设计全过程。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有机结合其顶岗实习实践岗位,并在岗位实习实践过程中调查研究,用“真题实做”的方式不断锤炼自身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实现毕业设计与就业需求之间的有机无缝融合。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毕业设计的实施机制研究及实践

1.基于岗位实践的选题机制。良好的毕业设计选题是保证毕业设计完成质量的首要条件。为了用“真题实做”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热情,并使毕业设计真正起到岗前锻炼的目的,学院通过顶岗实习暨毕业设计动员大会、座谈会及校企导师的针对性指导等形式,要求并引导进入顶岗实习的学生紧密围绕岗位实践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最大限度地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发现、分析和解决企业工程实际问题,使毕业设计选题突出高职毕业设计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特色。基于岗位实践的选题机制下,选题紧连岗位,如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工艺规划、装配组装、工程管理或技术革新等选题内容都可以,实现了学生自主化、主动化选题。在岗位实践的选题机制下,学生边顶岗实习边进行毕业设计,实现了两者的有机融合,解决了毕业设计一人一题的要求,达到了选题“真题实做”,从而从源头上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2.建立校企协同的双导师指导机制。建立与实行毕业设计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指导机制是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模式的内在要求。双导师制充分发挥了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在实践操作与理论研究方面的各自优势,企业导师侧重实践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技术性实务问题,而校内导师作为该生毕业设计的主要导师,除了提供理论指导外,主要负责毕业设计过程的进度检查、论文写作规范性指导等监督管理工作。在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之时,学院就与企业签订“毕业设计校企协同指导协议”作为顶岗实习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双导师制的有效执行。校企导师通力合作,使顶岗实习背景下的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基于校企协同的双导师指导机制,对企业导师来说,便于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其指导的准员工,为企业发掘、遴选和培养有用之才;对校内导师来说,通过双导师制下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相当于间接参与了工程实践,提升了能力,反过来对学校相关课程项目教学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对学生来说,双导师制使学生作为一名准员工早接触企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通过交流沟通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结合起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提升职业能力。

3.毕业设计过程跟踪管理机制。为了在校企合作下有条不紊地开展高职毕业设计工作,形成校企齐抓共管的局面,着力增强毕业设计效果,必须对毕业设计过程形成全方位的跟踪管理机制,严格把关毕业设计过程的每一环节。为此,学院修订了《进一步加强毕业设计工作指导意见》等相关制度文件,对毕业设计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评审和答辩等全过程制订了规范化的流程,明确了毕业设计校企共管的责权关系,理顺了院、系、教研室、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展中的关系。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设计了“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校企导师能通过此网络管理系统动态跟踪管理学生毕业设计全过程,毕业设计每一环节连同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态度等都能在此管理系统中一目了然地真实反映出来。4.毕业设计综合考核评价机制。为更合理科学地评判学生的毕业设计,克服传统考核评价方法“重成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的评价方法,我院采用校企协同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并通过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具体实现。一是过程评价,由校企导师双方评分,各占总评的20%,企业导师侧重评价学生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工作态度、论文与岗位紧密度及现场调查研究开展情况,校内导师侧重评价学生文献检索、开题报告提交、毕业论文撰写与修改等过程中的工作态度与效率。二是成果评价,包括毕业论文内容的实用性与理论性、提交图纸的设计与绘制质量、甚至毕业设计实现的实物成果情况等,成果评价由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共同评分,占总评的30%。三是答辩评价,评价根据答辩过程中学生的PPT制作、表达情况和回答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分,占总评的30%,由答辩组评分,答辩组至少有一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更好地体现出校企合作式高职毕业设计的考核评价特色。

四、结语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现“校企生”共赢的重要举措[4]。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在推进顶岗实习背景下高职毕业设计过程中展现了极强的活力,极大地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显著提升了高职毕业设计的质量,同时,有力推动了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开辟了学生与企业之间无缝连接的就业通道。当然,我们仍需不断地探索、研究与总结,以期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在研究实践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朱艳妍.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毕业设计改革探析[J].科教文汇,2015(4):107-108.

[2]单以才.高职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5):142-144.

[3]金萍.校企合作式毕业设计实践创新与改革———以产品造型设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5(28):16-17.

第4篇: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三点两线一面;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1引言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当前我国酒店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不断涌现出新的酒店业态,这对酒店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反观目前国内的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对口率低、就业层次低、岗位适应性差、后续发展差”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甚至出现了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在于酒店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错位,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未与日益蓬勃发展的酒店业相对称。针对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教育部在2013年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开始走上了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探索之路。酒店管理专业于2013年底被评为学校首批转型试点专业,开始了酒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成效显著。

2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提出: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基础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重构;实质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双师双能教师队伍”。以此为指导,本文提出“三点两线一面”的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该理念认为:培养契合行业需求的应用性、复合型酒店专门人才,难点在于课程建设、痛点在于专任教师、支点在于校企合作,要突破难点、触动痛点、夯实支点,必须贯彻校内、校外两条主线,而人才培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面向学生发展。

3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基于“三点两线一面”的人才培养理念,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从难点、痛点、支点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改革。3.1突破难点,扎实推进课程建设专业从本质上讲就是课程的组合,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课程建设。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突破难点,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强调校内授课教师、实训室和校外行业专家、实训基地的有效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和行业实际的无缝对接。3.1.1有效对接,实现一、二、三课堂融合发展第一课堂主要指学生在校内课堂上学习的通识能力课、专业基础能力课、专业核心能力课、专业综合能力课等;第二课堂主要指学生在校内参加的各种社团活动;第三课堂主要指学生在校外参加的各种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专业竞赛等。根据学校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以第一课堂为阵地,以第二课堂为拓展,以第三课堂为补充,促进第一、二、三课堂的融合发展。3.1.2组建课程群,重构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各课程的性质,分组设置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包含3-5门课程,设课程群组长,负责课程群各课程的总体规划与实施,同时根据前期建设基础和后续规划确定若干门改革课程。改革课程按照“第一阶段设计、实施,第二阶段归纳、反思,第三阶段再实施、验收总结”的流程进行。通过三个阶段的实施,可以极大提升改革课程的教学质量。根据人才培养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组建了9个课程群,其中10门课程为改革试点课程。3.1.3改变教学方式,实施微课改革对《酒店前厅管理》、《酒店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等岗位能力课程,采取“1+1”微型课的方式,即由“校内专任教师+校外行业专家”组建教学团队,部分内容由专任教师讲授,部分内容邀请行业专家讲授,在学生建立基本知识框架体系的基础上,再将行业前沿资讯及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极大地缩短了课堂与行业间的差距,同时行业专家积极分享职业发展经历及成功经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3.1.4召开教学研讨会,总结课程建设经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多次组织课程改革交流会、微型课汇报会等教学研讨活动,由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分享体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充分参与讨论,及时总结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后续深化课程改革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3.2触动痛点,大力培养专任教师专任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转型发展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自身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转型中专任教师最大的痛点。《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触动痛点,大力加强师资建设。在专任教师建设中,强调校内团队建设和校外挂职锻炼、培训交流相结合,切实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3.2.1组建教学团队,实现协同发展依托试点专业提供的经费、平台支持,重点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培养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四大工程。注重课程师资的合理配置,有效组建教学团队,逐渐改变从过去教师单打独斗的单一形式转向集体共商共进的团队形式发展。经过建设,“酒店管理岗位能力课程教学团队”2013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是目前学校仅有的两个本科校级教学团队之一,形成了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双师素质”突出、教学科研能力强、能适应高素质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3.2.2深入行业企业,开展挂职锻炼转型试点以来,酒店管理专业共派出7位教师到成都丽兹卡尔顿、重庆JW万豪等国内高星级酒店挂职锻炼,主要挂职部门为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一线营运部门,并且与教师所授专业课保持一致。通过挂职锻炼,帮助专任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了解酒店前沿动态和经营现状,丰富实践经验,积累教学素材,同时和酒店行业专家建立了协作关系,对后续专家进课堂、员工培训、课题研究等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3.2.3拓展专业视野,参加培训交流为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拓展专业视野,酒店管理专业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交流。转型试点以来,酒店管理专业累计投入50余万元,选派教师参加企业、行业、协会、院校、政府等组织的各类培训交流累计近80人次。2016年,派出20名专任教师赴世界排名第二的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业管理学院培训交流,对其专业课程设置、学术科研、学生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同时对后续学生赴港深造、引进高层次师资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外出培训交流,专任教师不仅学习了学界业界的最新资讯,同时和同类院校搭建了有效的沟通平台,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3.2.4加强“双师”建设,实施资格认证契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建设。通过培训和考核,8位老师分别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6位老师获得国家旅游局“饭店总经理岗位培训证书”。在学校首批双师资格认定中,酒店管理专业共有13位教师获得“双师”资格,人数之多位居学校首位。3.3夯实支点,深入校企合作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重要支点。校企合作是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的有效手段,是推进课程体系转型的有力抓手,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的关键环节,是建设双师型双能队伍的重要平台。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务必夯实支点,深入校企合作建设。在校企合作中,强调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相结合,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真正体现校企联合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3.3.1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加强专门指导为了使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组成了校企政会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理事会定期召开研讨会,在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与合作。3.3.2与万豪国际集团深度合作,实施订单培养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排名第一的万豪国际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西南地区首家“万豪国际人才培养发展中心”,全面实施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形成覆盖酒店管理专业的全体学生、四年全过程、培养全方面的“三全”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和万豪人才需求情况,适时与万豪集团共同商讨调整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践地点等,与万豪集团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转型试点以来,酒店管理专业累计派出450余人次到万豪集团旗下酒店开展行业认知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管理技术实践、综合实践。3.3.3实施双导师制度,实现校内外联合培养在实施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为一个学生配备校内、校外两个导师,校内外导师在职责上相互补充、在行动上互动交流,共同指导同一批学生。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相应工作岗位上的综合能力培养,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协调沟通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训练。

4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

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是难点,专任教师是痛点,校企合作是支点,但所有改革措施都应该始终面向学生的综合发展,将其作为整个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转型试点以来,基于“三点两线一面”的人才培养理念,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全新的突破和成效。4.1学生职业证书岗位通过率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全部参加了各项职业技能鉴定,100%的学生都获得至少1项职业资格证书(“前厅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茶艺师”、“调酒师”)和至少1项饭店主管岗位职务培训证书。4.2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成绩显著学生专业技能突出,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在2015年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获得2个单项一等奖、1个单项二等奖、1个单项三等奖和团体奖;2017年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3个单项一等奖、1个单项二等奖,团体总分位居本科组第一名。这样的专业技能竞赛成绩在重庆及西部高校中首屈一指,在全国本科酒店院校中也遥遥领先。4.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转型试点以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项,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全权负责的经营性酒吧“来吧”开业三年多以来,学生通过策划、宣传、组织,开展大型活动50余项,累计接待客人300余人次,学生的服务、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5成果及推广

酒店管理专业转型试点以来,不仅面向学生发展取得了直接的成效,也在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间接的成效。5.1专业建设成绩突出围绕“三点两线一面”的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酒店管理专业开展了一系列专业建设的改革与研究,成效突出。转型试点以来,建成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视频课1门、全国性慕课1门;建成本科教学团队1个;成功立项市级教改项目4项、级教改项目3项;专任教师主编教材8部;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0项、校级科研课题12项、横向科研课题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5.2服务地方经济效果明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任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专任教师中有8人获得酒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6人获得饭店总经理资格证书,3位教师受邀担任全国及重庆市饭店服务技能大赛评委。凭借专业资质,专任教师先后为重庆渝州宾馆、重庆雾都宾馆等高星级酒店进行了前厅、客房、餐饮、营销、礼仪等服务与管理方面的全员培训;为武隆县、酉阳县、石柱农家乐业主及从业人员进行了礼仪、餐饮、客房等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培训。5.3成果示范推广效应凸显基于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已有多所兄弟院校先后来校交流人才培养经验,并对该成果加以推广应用。基于我校在人才培养和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方面的突出成绩,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在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举办十周年之际进行了纪念短片的拍摄活动,在全国选取了18所院校进行视频录制以展示专业风采,我校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重庆市唯一一家受邀单位参与拍摄。这样的荣誉和地位,充分肯定了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大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聚焦四大重点[EB/OL].

第5篇: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109-03

目前我国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类: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也是学术型大学,主要是重点大学或财务专业在全国较为知名的大学,其财务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是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从事实际和教学、研究等工作,研究型大学为未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这一市场需求,使得除研究型大学以外的其他大学都肩负着为中小企业输送优质合格的财务实务人才的重任。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专业的学生极少有人直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专业,从学生的就业范围、就业目标看,必须与研究型高校有较大区别,主要应定位在各类中小企业或者财务咨询公司、金融机构、非营利机构从事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的实际工作。因此,为中小企业培养应用型财务专门人才,是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合适定位。由于应用型大学更需要注重和强调专业的应用能力,所以本文主要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专业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展开探讨。

一、当今财务专业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分析

21世纪的财务专业人才早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账房先生”。目前很多企业中的财务人员需要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决策中,所以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需求早已不同以往,他们更多地希望大学能够把财务专业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万宝盛华(中国)华南区总监廖继斌先生在20lO年Ac―CA华南区高校财务论坛中提到,当今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对财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会计,财务人员首次进入十大短缺人才之列,但是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在记账和报告功能,更多的是要求财务人员能够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比如为企业提供预测、监控、分析以及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客观事实依据等战略职能。除此之外很多外企或者有海外业务的大型国企、民企更加要求财务人员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目前国内很多院校包括我校,其财务专业培养目标是既通晓国内会计准则又有国际视野的高级财务专业人才,力求培养管理领域的“专才”和财务领域的“通才”,这就对财务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任务。

两年来由笔者对全国各地制造业、流通业、金融业和饮食服务业的企业专业调研中,与实务界的管理工作者交流中了解到,在当今社会中,用人单位对财务专业本科生表现出较多不满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刚进单位的毕业生需要业务培训的内容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差。二是熟悉了日常工作后的学生又缺乏对工作的改进与完善能力,缺乏工作的创造性和职业发展后劲。三是财务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着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欠缺的弱点,这一点在外企或有外贸业务的企业表现更突出。在我校的教学工作中也发现,在各个专业的财务课上,相比较财务专业学生是最刻苦认真的,但也是所有专业的学生中最不活跃,最不善展示自己,最低调和最缺乏创造性的。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财务工作实践中,财务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到工作岗位中能迅速接受单位财务工作基本工作流程和所在岗位任务的能力,即利用在校所学知识快速获取实践新知的能力。第二阶段是经过半年到一年的适应期后专业应用能力的灵活应用阶段。当然有些人会经历更长的时间才能上升到这一阶段,这一阶段专业应用能力包括敏锐地发现问题的能力、深入而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切实可行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可使财务工作者有一定的发展后劲,而且这一阶段到来得越早就越预示着你的职业能力越强,你的职业前景也就越光明。除此以外,由于财务部门日益成为一个组织的核心部门,需要财务工作者与各个部门进行信息的传递、反馈与交流,并配合管理者进行科学有效及时的决策,因此需要财务工作者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技巧以及协调组织能力。

此外,由于人的各种能力当然也包括专业应用能力是在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培养财务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不容忽视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习惯的塑造和培养。这些职业素质和习惯包括: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态度和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对于诚实守信的品德,当今我国企业和社会严重缺乏这一品质,导致食品安全、醉酒肇事、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事件层出不穷。财务工作者如果不能诚实守信,则会与道德败坏的管理层狼狈为奸炮制出漂亮的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的钱财,不仅使投资者蒙受损失也使社会稀缺的资金得不到有效配置。毫无疑问,这些素质和习惯的养成对财务本科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是尤为重要的。

二、财务专业应用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

在以上对财务专业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先对学生按照自身特点实施有效的分类,进而进行分类培养,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就业时的专业应用能力,实施“3+1”的学校和社会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度,以及对高级应用型目标人才开设AccA成建制班。

1 有效实施学生分类培养机制。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阶段,尽管学生入学时高考成绩是属于一个分数段的,但学生的理解力、接受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仍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教育时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学生踏人工作岗位后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把普通高等学校财务专业本科生分为学术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三类目标加以差别培养。学术型主要为攻读财务类硕士、博士以及学术研究做好基础准备,高级应用型则主要培养财务专业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普通应用型旨在培养中小型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常规业务财务工作人员。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财务人才,其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是有很大差异的。学术型人才需要更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实际应用能力不需像应用型人才那样强,旨在为日后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做准备。高级应用型人才在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方面要比普通应用人才要求更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比普通应用人才更强,将来就业层次也会更高些。高级应用型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从第一阶段熟悉、从事常规性日常业务往第二阶段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开始,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变过程需要的时间较短,这是高级应用型 人才与普通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区别,而普通应用型人才这一转变的时间需要得更长或有些人至退休一直都在做着常规性的较低层次的财务工作。我们普通高校的应用型培养总体目标应是尽可能加大中间这一层次即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比重。它代表了财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流,代表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为了切实可行地培养好这三类人才,我们主张实施学生分流机制。在学生入学以后就要告知学生本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让学生根据自身素质和爱好在学习中自我判断和调整。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就应当根据学生意愿、导师指导意见和学生家长目标,确定不同的学习方向,在每个学期结束后,应当允许学生进行再选择。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过程标准,对于达不到考研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应用型人才;对于达不到高级应用型培养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普通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目标学生,如果其兴趣志向发生转变,且达到规定的学业标准,可以转为考研目标人才培养。

根据以上三类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需进行差别化的课程设置。学术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应侧重研究工具掌握和专业理论学习,尤其是加强高等数学和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比重,这部分学生比重在我们这样的普通应用型高校会小些。应用型占我校学生的绝大多数,其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构成了学校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应用型人才目标课程设置应当侧重应用工具和专业应用技能教学,实践教学比重应加大,实验室教学中加强模拟教学训练,实践基地教学中保证实践活动次数、时间和质量。

2 实行“3+1”的学校和社会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度。所谓“3+1”的学校和社会联合培养制度是指本科学生在校四年期间,前3个学年接受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后1个学年到相关单位在学校导师和实践单位导师双重指导下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财务工作从单纯的记账、报账发展到成本控制、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财务工作的核心也从信息的加工转移到利用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因此,为了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的内容和方式,高校需将学生进入社会从事实践工作的时间点予以提前,利用最后一年的时间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以一个准财务工作者的身份在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实践,大大缩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从而在毕业时真正做到与社会的“零距离”对接。这一模式可把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进来,弥补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弊端。

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好在实践单位的本科最后这一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应用能力,笔者认为还应在最后一年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指为本科生在学校和实践单位各配有一名导师,以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和用人单位联合培养适应性强的优秀财务人才。财务专业设立的“双导师制”包括校内导师和校外实践单位导师的配备。我院学生在大一时就配备了校内导师,校内导师应就本专业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本专业发展方向给学生以正确的专业学习的指导。每个校内导师所带学生一般不超过6~8人,原则上每星期指导学生1次,以个别指导为主,指导时间和方式由导师和学生协商约定。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以师德教风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学风,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另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加速了我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财务制度改革的国际趋同化的步伐,高校教师尽管也在尽可能地跟上新准则改革的内容,但客观上由于繁重的教学科研等任务,使得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总还是有距离。笔者认为最好的弥补方式即是为学生配备校外导师。校外导师应在学生大四进入实践单位实习时配备。校外导师最好是自己学校的实践基地里的业务骨干人士,其主要任务侧重于指导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体验和形成一些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初步经济管理能力,介绍财务制度和法规的最新变化情况,解决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为减少对校外导师工作的影响,校外导师一般以集体指导为主。由于校外导师都是学校实习基地的工作人员,这样不仅为学生实习提供了指导,同时还能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渠道,使实习单位在招人时优先考虑在本单位实习锻炼的优秀毕业生。

此外,笔者认为高级应用型目标人才没有必要像学术型目标人才那样撰写学术化学位论文,可以根据最后这一年在实践单位中的专业认知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采取案例分析、调查报告、项目设计等形式,从资料收集、逻辑分析、结论判断、实践效果等方面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任务,而普通应用型目标人才可以只要求其提供实习报告或调查报告。这样的毕业设计环节的要求更符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目标,有效减少了最后一年既解决就业又要撰写学术型毕业论文的巨大压力。

第6篇: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学术焦虑;就业焦虑;疏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26-02

心理焦虑是指一种中等程度地干扰人的正常生活,而无任何器质性病变的心理疾病。焦虑症患者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以摆脱情绪上的痛苦[1]135。当前,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随之增加的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和心理疏导任务。媒体和网络报道的研究生跳楼轻生、论文抄袭、情感纠纷等相关事例并不少见。那种认为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不需要再进行心理疏导的想法无疑是错误的。现实表明,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帮助研究生解决各阶段的心理问题,必将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有必要对研究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积极关注,通过相应的手段和渠道疏导其心理焦虑,尽量避免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

经过调查了解,笔者认为目前研究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为学术焦虑和就业焦虑。在研究生学业的不同阶段,其心理焦虑的侧重也有所不同。

一、学术焦虑

学术焦虑是指研究生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时产生的困惑、厌烦、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在入学和毕业阶段,不少研究生容易产生学术焦虑。

在入学阶段,研究生的学术焦虑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将要从事学术研究的目标、过程、方法等不甚了解,对研究过程的茫然无措。很多研究生虽然在本科阶段已经参与过一些学术研究活动,但仅限于普通的调查和资料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而研究生阶段对学生的学术要求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笔者召开研究生期中教学检查座谈会时发现,不少学生对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途径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读书,读哪些书,如何研究,如何写作。他们常常感到心理压力大,觉得自己目前硕士阶段的学习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

在毕业阶段,研究生的学术焦虑主要表现为对学位论文写作的厌烦和恐惧。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最重要的成果,学生本该极为认真地对待,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忙于在外地实习、赴各地参加招聘,很难静下心来完善自己的学位论文,往往在导师的多次催促之下才匆忙交稿。之后又对论文盲审忧心忡忡,对论文答辩忐忑不安。2011年南京某高校就有一位女研究生因为导师对学位论文提出严格修改要求不能按时答辩而跳楼自杀。

对于上述种种情况,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给予引导,研究生会对学术研究失去兴趣和信心,还会引发各种学术不端行为。

(一)入学之初注重学术引导

根据《江苏省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2012年度)》显示,研究生读研期间最想增加与导师交流和参加学术活动的机会[2]191。绝大多数研究生在刚进校时,踌躇满志地要进行科学研究,希望自己能在导师的帮助下,充分利用三年时间多读书,多写文章,使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获得较大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在研究生入学之初就给予介绍和指导做学问的方法。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学校就邀请著名专家和优秀研究生代表向研究生新生介绍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使研究生刚入学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每年举行的研究生科技文化月活动中,我们还邀请校外知名专家跟研究生交流如何实现学术创新,如何注重学术规范,为研究生指明科研活动的方向。

(二)学期之中加强学术指导

入学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研究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并通过思考产生了一些想法,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和拓展思维,学校相关部门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如研究生各种主题论坛、议事沙龙等。同时要制定、出台相关管理规定,使研究生在从事学术研究的活动中能够得到经费支持和奖励,如学校先后修订并颁布了《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管理文件,为研究生提供科研经费,搭建科研平台。

(三)毕业之时善于学术疏导

研究生在毕业阶段时,由于就业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对学位论文的撰写有所松懈,部分学生甚至是在工作基本确定后才开始论文写作,仓促程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研究生管理部门和导师对全体毕业班的学生要强调学位论文的重要性,要统一口径,把握标准,不能任由学生放松学位论文的写作。一方面,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研究情况尽早选题、准备材料、开题和论文写作;另一方面,对于论文粗制滥造、质量低下的学生导师要提出问题所在,责令其认真修改,决不能因为其工作已定而放松论文要求,马虎过关。这样既对学生本人不负责任,也会对后面的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当然,导师在对论文把关时,不能只是简单斥责学生,而应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利于学生及时修改。

二、就业焦虑

就业焦虑是指研究生在就业准备和实践过程中,由于不断遭遇挫折而逐渐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随着多年来的不断扩招,研究生就业难已经逐渐为世人所共识,尤其硕士研究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更为担忧。从每年下半年的就业工作启动到几经周折完成签约,不少研究生经历了长时间的就业焦虑。根据某医学院研究生就业心态与心理状况调查显示,93.2%医学研究生表示会不同程度的“担忧找不到合适的工作”,78.5%的学生“担忧工作不能满足家人的期许”[3]。

研究生就业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工作。新型的就业体制带来了选择的多样性,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在连年扩招、经济状况不景气、就业岗位减少等不利因素的冲击下,能否较为顺利地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给研究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焦虑程度也逐渐加深,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可谓寝食难安。二是研究生对自己就业的预期目标较高,找到的工作往往不能如意。江苏省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2011届硕士毕业生当初考研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前景好的占28.0%,职业发展需要的占24.2%。2011届博士研究生当初考研的原因中职业发展需要占21.2%,就业前景好占19.6%[2]102-103。可见,研究生对就业单位的性质、收入、劳动强度等都有一定的期望值,如果不能达到,也会产生较大的失落感而产生焦虑。针对以上现状,研究生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研究生就业焦虑的预警和疏导,努力帮助学生走出就业的心理困境。

(一)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以理论学习和研究为主,教学形式主要还是课堂,研究生活动的地点局限于教室、图书馆和宿舍。这种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可能在理论水平上有一定的提高,但在待人接物、参与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就较为欠缺。这就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不仅要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更要加强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适时安排研究生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单位、部门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其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同时进一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尽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为毕业求职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如学校每年都要举办研究生科技文化月活动、各种文体活动、研究生支教团、主题辩论大赛、环保志愿者活动、职场模拟面试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研究生能够不断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学会与人交往,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应对就业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二)加强职业设计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

很多研究生在入学时就有就业的预期,但如果想要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进行及早规划和准备。现实中,常有研究生由于缺乏充分准备,在择业过程中屡屡遭遇挫折,进而怨天尤人。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就尝试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邀请专家讲座、进行职业素养心理测评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初步明确就业意向以及适合的从业领域,形成合理的预期和社会定位。在研究生毕业即将开始求职时,注意通过专家讲座、职场达人回校互动交流等活动指导研究生学习就业方面的知识礼仪、求职技能乃至解约技巧,使其能在后续的就业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头脑中一片茫然,就业时误打误撞。

另外,各级就业指导部门应认真负责研究生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及时联系用人单位了解用人需求,通过张贴公告、就业网站、手机短信等各类招聘信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同时设立就业咨询热线,为研究生及时解答在择业、就业中遇到的种种困惑,热心提出建议供其参考,对于其产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要耐心疏导,在政策、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为其提供方便。

(三)积极发挥导师的作用

不可否认,有些研究生在选择导师时主要看重其学术声望,也有些研究生选择名导师是为了给自己今后就业带来“便利”。笔者认为导师不仅要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业过程,也要在平时的交流中对其就业观提出自己的意见。导师应当主动关心研究生的就业状况,督促学生通过不断努力提高自身实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就业活动中。对其遇到的就业困难提出合理建议,及时缓解他们的就业焦虑。如果研究生遇到各种挫折,导师还要鼓励学生不要轻言失败,应反思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足,力争尽早达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

事实表明,研究生这一群体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心理焦虑的程度明显增大。学校管理部门和导师要认真分析当前研究生产生心理焦虑的原因,充分认识心理焦虑对其学习、生活和就业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害,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沟通交流,使研究生能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努力走出心理困境,从而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各项任务。

参考文献:

[1]朱宝荣.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第7篇: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272-02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科技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后,经过十多年较快的发展,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与学术型研究生侧重培养学术创新和科学研究能力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应侧重培养实践、应用和技术能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研究生教育规律,建立与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因此,研究和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种业发展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北京承办世界种子大会,北京种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北京种业科技研发能力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水平,但是与国外种业的科研及产业发展相比,我国种业总体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种业体制刚刚起步。种子产业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种子经营三大组成部分。目前,在新品种研发与种子经营的中间环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成为种业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种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单一技术人才已难以适应种业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具有创造性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对种业企业提升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北京种业的发展需求,北京农学院2013年新增种业领域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点,以期为种业的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北京农学院种业领域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对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为了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和运作方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组成要素和模式类型是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组成要素中一般强调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忽略了研究生分类培养中应该突出的内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往往套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没有考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目前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该在课程设置、论文选题、实习实践环节等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充分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避免模仿学术学位人才的培养模式。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对容易、实际培养环节与生产应用结合紧密以及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时间往往长于专业硕士,从而导致学生和社会认为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低于学术硕士,有些学生不愿报考和接受调剂,工作单位接收研究生就业时也不能正确对待,造成一些错误的理解,使得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识和重视不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明确培养目标,促进研究生分类培养环境的形成,加强社会宣传,提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知。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

种业领域作为新增的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点是北京都市种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北京农学院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修订培养方案,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

(一)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生源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其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等主要领域相联系,因此,课程设置应与其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需设置”,并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技能侧重应用型的特点。

应该注重应用型课程,相应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做到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需要。我校农业推广硕士种业领域主干课中开设的《种业产业化》课程,即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课程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教学要把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案例研究、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充分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我校修订的种业领域的培养方案,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校外农业推广实践或实验室实践工作,突出了实践研究的重要性,并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要注重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保障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

2014年北京举办世界种子大会期间,北京农学院积极赞助、支持并全程参与了会议的召开,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强化了对外协同和服务行业的意识和能力。在会议期间在读研究生和本科生通过会场志愿服务、展台布置、宣传资料设计展示以及与国内外不同类型种业企业的交流和沟通,开阔了视野,实践了专业知识,并锻炼了实践能力。

(三)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标,在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环节中具有重要地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和种业发展。我国种业科技创新不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长期以来,种业相关的科研、生产和推广销售在我国没有合理的整合发展,造成种业生产和研究的科研水平低,成果转化速度缓慢。种业领域研究生学位论文要能反映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由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种业领域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专业学位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专业学位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可以从国内知名高等农业院校和研究单位引进高级人才,加强师资团队梯队建设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实力。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树立学、研、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研究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办法,遴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建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鼓励推广教授系列的导师指导农业推广的硕士。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支持教师参加有关课程的培训和研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并与相关基层单位开展合作研究,鼓励申报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提高实践经验,为培养实践性、应用性和复合性的专门人才创造条件。

(五)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聘请政府、生产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加强交流合作。实行“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指导学位论文,对研究生进行管理等工作。校外导师从基层或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从事与农业推广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人员中选聘,担任专职或兼职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教学、项目研究、参与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注重协同培养,选择产学研合作、培养基地和校外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在校外与众多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北京市各级种子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六)发挥研究生的主体地位

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协同性是研究生教育的显著特征,研究生必须接受正确的指导、教育和管理,才能达到培养目标、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如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三下乡”、各种联合培养基地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团队精神、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安排研究生结合学位论文工作的开展了解、接触科研及其应用,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要完善就业服务和指导,从而满足农业技术推广、开发、管理、经营和服务等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程广斌,王永静.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石河子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为例[J].研究生教育教学,2013,(6):82-85.

[2]谭书敏,程孝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理念、模式与机制改革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4,(4):154-158.

[3]李力,颜勇,王林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5):55-57.

[4]蒋覃德.世界种业发展趋势与我国种业发展对策(上)[J].种子科技,2005,(3):125-128.

第8篇: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

摘要:招生工作是培养工作的开端和基石。高校可通过积极招生宣传,制定奖励政策,加大选拔力度,吸引、录取优质生源;实行双资格制度、隔年招生、一级学科招生、复合导师制招生和限制导师招生人数等举措,调整优化研究生招生策略,建立利于研究生培养的招生模式,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质量保障。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研究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1]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开端和基石。高校可从招生环节着手,调整并优化研究生招生的策略,从而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前期保障。

一、抓好生源质量,为培养优秀人才打下前提基础

研究生生源是研究生教育的入口,优质生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生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制定奖励政策,加大选拔力度,将有利于更好地改善和提高研究生生源的“质”和“量”。

1.注重招生宣传,保证生源数量,争取优质生源

研究生招生宣传是一个对外充分展示学校研究生教育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过程,学校知名度的提升又为研究生招生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扩大宣传辐射面,逐步建立起研究生招生宣传的高效、长效机制,在保证生源数量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优质生源。

(1)全面宣传,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研究生的招生宣传在时间上应做到常年性、长期性,在人力上应做到全校性、全员性,并逐步建立起一个纵向、横向、立体的全面宣传网络。[2]

纵向是指通过学校、研究生处(院)、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和研究生等多个层次,做到各级单位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积极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横向是指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视、海报、编制宣传材料、参加现场咨询会、与兄弟院校互通信息等多种渠道和参加会议、学术交流、外出讲学等机会,进行大范围的宣传。立体是指尽最大的可能提供最为详尽的全方位的招生相关信息和耐心、周到、细致的服务,让社会全面了解、充分认识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报考。

(2)重点突出,保证招生宣传的精准。在做到全面宣传的基础上,招生宣传更应突出重点,以确保宣传的精度和准度,进一步发挥招生宣传的作用,提高招生宣传的效果。宣传材料内容要突出侧重点,既要做到相对稳定,又要与社会的需求、学校的科研动态等实际情况相适应,并具有一定灵活性;材料制作要讲究实用性并突出特色,可将内容印制在考生经常接触和使用的文具或日常用品上,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选择宣传媒介时,高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主流且权威性比较强的媒介,也可适当考虑一些在考生中影响较大、对考生粘性较强的考研学习网站、考研论坛等。招生宣传要注重宣传的对象和区域,应把应届本科毕业生作为主要宣传对象,把高等院校作为重点宣传区域,通过开展现场咨询会、高校宣讲会、学术报告会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起高等院校优秀的生源基地。另外,招生宣传还要重视宣传的方法和技巧等。

(3)分析总结,提高招生宣传的效率。招生宣传工作须讲求实效,要及时分析宣传工作产生的效果,总结招生宣传工作的经验,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招生宣传工作。通过对报考生源的状况进行分析,可看出招生宣传产生的直接效果,对产生效果较小的方法、措施要及时改进,对产生效果较好的要加以推行;通过对录取生源的状况进行分析,可对来年的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提高招生宣传的效率。研究生招生的目标不能只限于在数量上完成招生计划,不能只是多招生源,更要多招优质生源。

(4)注重平常,建立宣传的长效机制。招生宣传更应注重平常和潜移默化。除了报名期间进行针对性较强的阶段性宣传外,制定中长期的研究生招生宣传计划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通过平时的现场咨询会、高校宣讲会、学术报告会等形式与本科院校建立一种长效合作的关系,在非报名期间宣传学校,从而在考生中建立更深刻的印象,更好地传播学校的影响力,更有利于达到招生宣传的效果,并且可以逐步减少招生宣传的投入,建立起招生宣传的长效机制。另外,要充分发挥高年级研究生和已毕业研究生的“传、帮、带”作用,动员他们一起参加招生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帮助、带动其本科同学、师弟、师妹等报考学校的研究生,进一步完善招生宣传的长效机制。

2.制定考生报考和录取的奖励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生源

为进一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研究生,提高生源质量,高等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研究生报考阶段、在校阶段、毕业阶段分别制定奖励政策,建立奖助体系,实现全程资助。高校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向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3]在此形势下,奖励政策对考生就更有吸引力了。

在招生环节,制定报考和录取的奖励政策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对一志愿报考的考生进行奖励:如,考生一志愿报考并被正式录取后,可适当地减免学费等;(2)对报考非热门专业和生源紧缺专业的考生进行奖励:如,对考生一志愿报考并被正式录取到农科、工科等相关专业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等;(3)根据考生来源的高校给予奖励:如,“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的推荐免试生和一志愿报考并被正式录取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其入学报到后,可给予适当的奖励等;(4)根据考生初试的成绩给予奖励:如,对初试成绩排名本学科前三名的考生给予一定奖励,二区高校可对初试成绩达到一区分数线的考生给予奖励等。

3.强化复试环节,加大选拔力度,录取优质生源

研究生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中死记硬背的内容仍占了较大比例,部分考生经过突击复习也能取得高分,不能真正检验其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复试工作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环节[4],也是进一步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科研潜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随着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扩大,研究生的生源状况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生源的质量也参差不齐。[5]因此,高校应强化和规范复试环节,严格把守复试关,加大复试权重和选拔力度,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复试应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科学选拔、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确保质量”原则,不能拘泥于形式,从而真正发挥其在招生中的二次筛选作用。

此外,资格审查也是复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充分意识到资格审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严格进行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并将审点放在考生的学历上。尤其是加强对同等学力考生、无学位考生、自考生、成人教育生、网络教育生等五类考生的资格审核,做到既不埋没人才,又确保生源质量。

二、改革招生机制,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质量保障

在招生工作环节,除了在研究生生源质量上为培养提供质量保障之外,还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改进:

1.实行双资格制度

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可实行双资格制度。对于学科、专业而言,双资格是指其学位授权资格和招生资格;对于研究生导师而言,双资格是指其指导教师资格和招生资格。在实际操作中,可将两种资格分开。学科、专业的学位授权资格与其招生资格分开,取得学位授权资格不一定取得招生资格;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教师资格与其招生资格分开,取得指导教师资格不一定取得招生资格。

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确认学科、专业和研究生导师的招生资格。在每年编制研究生招生简章之前,进行学科、专业的招生资格确认,取得招生资格的学科、专业才列入招生简章;在每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前,进行研究生导师的招生资格确认,取得招生资格的研究生导师才能在该年度招生。对于缺乏研究课题和经费支持的学科、专业和导师,可取消其在该年度的研究生招生资格。

2.实行隔年招生

近年来,随着高校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学科发展体系的持续完善,其研究生招生学科点的数量逐年增多。为了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高校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加之本校原有教师的职称、学历和教学科研水平逐年不断提高,加快了研究生导师逐年增长的速度。

对于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较多的高校,生源数量长期严重不足的学科、专业可以采用不同学科、专业隔年轮流招生的方式,使得各学科、专业的在校生人数相对集中,以利于研究生教学和培养工作的开展;对于导师人数相对较多的学科、专业,可以采用不同导师隔年轮流招生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全体研究生导师的作用,为研究生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部分研究生导师招生人数过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研究生的情况发生。

3.推行按一级学科招生

部分高等学校在一级学科下设置的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研究方向)比较多,但上线生源的数量不足且分配的招生计划有限,每个二级学科、三级学科(研究方向)每年能招收到的学生人数非常少。

高校可对招生专业目录和考试科目进行对应调整,以一级学科为单元开展研究生招生工作,逐步淡化二级学科的概念,将原学科结构中的二级学科和原分属不同学科门类的三级学科(研究方向)归并至对应的一级学科下,调整为新结构中的“学科方向”。这不仅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更灵活地选拔人才,扩大优秀学生来源,实行宽口径培养研究生,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而且将为导师和研究生提供更大的学科空间,为全面实施一级学科下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奠定基础。

4.推行复合导师制招生

在招生过程中,高校可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加大力度改善本校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结构,实行双导师制、多导师制或导师组制的方式招生,完善导师个人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导师体系,强化学科间、校内外联合,集中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推行按复合导师制招生显得尤为重要。以第一导师指导为主,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专业研究方向以及不同学术背景的多名导师组建成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导师团队,各有侧重、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实践、研究和学位论文写作。每位导师的研究重点、能力、水平都有其局限性,而复合导师制可以发挥每位导师的优势、特长,发挥导师团队在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的集体指导作用,使研究生获得多方面的指导和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5.限制导师招生人数

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师人数逐年增多的情况下,限制研究生导师的招生人数,可以使研究生导师将其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分配到所带的每位研究生身上,对研究生加以学术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高等院校可通过限制兼职研究生导师的招生人数、限制单个研究生导师每年的招生人数、限制研究生导师在校生的总人数等等,对单个导师的招生人数进行明确限制,避免导师招生过多、过滥,弱化将研究生招生数量作为研究生导师是否完成工作量的考核标准,逐步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以科研课题为引导的导师资助制,进一步增强导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培育出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在研究生招生环节,高校应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为工作重心,采取有效的措施,抓好生源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校内部进行适当的招生机制改革,探索并建立有利于本校研究生培养的招生模式,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打好基础,以全面提高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5-10.

[2] 李远颂,张银东,朱国鹏,暴瑛.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生源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4):373-379.

[3]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2013-05-06.

[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 号,2006-03-03.

[5] 徐琳,孙跃东.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源与培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六所不同层次高校的实证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3):55-59.

第9篇:校内导师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广告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18-03

一、引 言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媒体融合时代下,当前广告行业的业态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广告学教育来说,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广告创新人才成为主要培养目标。其中,广告专业理论课程对学生基础理论素养训练、合理的知识架构的搭建以及自学能力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处理好理论素养培养和技能实践训练之间的关系成为关键。

二、供给侧改革下,广告业和广告学教育现状

(一)广告业态变化日新月异

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给广告传播本身带来了冲击。所谓媒体融合,指的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既包括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终端互相融合、互相连接,也是传播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传播技术的变化对广告传播主体、广告传播对象和广告传播的内容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树立大广告和融合媒体广告的意识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广告传播的对象――消费者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他们的生存需求发生巨大变化,从追求标准化的大众转变为追求品质化、场景感、专业性、仪式感、个性化的精众,通过品牌的仪式感与内容场景,建立生活的场景感,才能有效地唤起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

2.广告传播的主体发生位移,中心传播向平台传播转移[1],以往有限数量的大众传媒传播转变为以互联网为主的社会化媒体。过去,广告主通过广告公司其广告业务,并在媒体机构上打广告;如今,企业除了做广告外,逐渐将越来越多的广告费用投入到自身的网站、微博、微信等传播渠道,进行新媒体的商务传播。

3.广告运作需充分挖掘新增长点,需要在学会运用新媒体,驾驭社会化媒体的基础上注重整合营销传播,将活动策划、公关手段以及新闻传播与广告营销进行整合。

4.媒介生态格局使得“人人皆是传播者”,新的媒介平台提供给消费者续写广告创意、进行体验以及加入广告行动成为可能,研究消费者使用新媒体的心理,如何利用消费者进行主动参与传播已成当前广告传播的重要议题。

总之,在这个全民皆有媒体的时代里,传播越来越碎片化,有效的广告传播也已从通过传统媒体进行喧嚣又毫无意义的大众传播,上升为利用全媒体,真正置身于消费者生活中,传递更加恒定品牌价值的营销。

(二)广告学专业重实践不等于“广告无学”

国家的供给侧结构调整、广告行业的业态变革自然会反映在广告教育上。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就对其在如何培B适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高度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我国的广告学教育现状主要体现为两方面。

1.广告学专业在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里属于新闻传播学科,事实上,由于广告学是一个跨学科专业,许多广告学专业根据各自的院校属性和师资配备各有侧重,有侧重传播依托新闻传播学科,有侧重营销则依托市场营销学,而侧重设计则依托艺术设计进行办学。

2.为了能让学生在毕业后直接适应社会要求,开设有本专业的大多数高校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都加大了专业技能课、社会实践实训课程的比重,甚至放任学生社会实践不加指导;同时弱化理论教学,消解理论课教师权威,导致学生知识架构不合理,基础理论素养差,对本学科认识走入“怪圈”,更导致了“广告无学”误解的加深。

三、广告理论课程改革路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曾指出:“没有哪一个领域像新闻传播学一样如此认真地对待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我们的课程必须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2]”目前,广告教育的总体目标必须适应广告行业的整合传播营销趋势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此广告学专业办学目标应为培养具有创意思维和创新意识,具备与广告传播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职业素质的“厚基础、善创意、重实践、讲合作、强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广告传播人才。

创新性复合型广告传播人才需要具备以下能力:首先是具备对市场进行分析认识、对现代广告进行策划、创意设计、执行和管理、能熟练运用各类媒介尤其是数字媒体进行广告、品牌传播及公共关系策划广告运作及媒介运作能力;其次,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创造性思维用于现代广告的策划、执行和管理,对品牌进行创新营销创意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实践基本知识储备。其中,理论是对生活世界有系统的说明,理论可以拨开现象找到规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告学专业理论课程改革要创新理论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构建科学的广告专业理论知识结构;同时通过“以赛带教”、与企事业单位搭建协同育人平台的方式实现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实践实训课程之间互联互通,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广告实践,在广告实践中检验理论,从而使得广告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实现效果最大化。

(一)科学设置理论课程,构建科学的广告专业理论知识结构

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面对媒体融合的大环境和广告专业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实际需求,结合广告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规律,当务之急要不断修订完善教学体系,合理对广告理论类课程进行矩阵编排。广告学理论课程以“广告是什么”、“如何做广告”、“如何做好广告”三个核心问题,将课程可设置为广告学及其相关理论模块、广告项目运作相关理论模块以及素养养成及素质拓展模块(如表1所示)。

其中,广告学及其相关理论模块课在大一、大二低年级开设,通过讲授广告学、传播学原理以及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的相关理论知识,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广告的科学性,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奠定广告活动能力基础。广告项目运作相关理论模块在大三、大四开设,通过广告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和设计创意,广告市场项目方案设计及数字营销下的媒介策略基本知识的讲授,是学生掌握在广告项目运作的每一个步骤所需要具备的市场分析能力、客户能力、全运营能力、渠道分析能力、媒体能力、企业危机公关能力。

如果将前两个理论知识模块看成是专业理论知识模块的话,那么素养养成及素质拓展模块则是通识教育模块,可以根据本专业所在的院校的学科资源,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培养之中,并在师资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共享,加大与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等相关课程的选修,通过培养学生人文社科类、艺术类修养来开拓眼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广告的运作原理。

(二)“以赛促教”,将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相互结合

科学的理论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它来源于从客观实际,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为一门实务性很强的专业,广告学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难体现在:一方面,讲理论需要有鲜活的案例,或实践同步的要求,而且讲授广告理论要比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储备量大,知识更新快;另一方面,纯粹的理论讲授方式不受到学生的喜欢。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目前的广告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以赛带教”,在课程中引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台湾时报金犊奖、戛纳幼狮等广告赛事,让学生必须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广告赛事的创作中去理解和运用广告专业理论知识,对具体广告实践进行具体分析,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统一。以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为例,作为一项由教育部指导的文科竞赛活动,已经连续举办8届,目前在国内高校有较强的影响力,日益成为检验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尺。该赛事在每年的春季学期举办,命题单位是有赞助商提供,参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命题单位的相关产品及服务进行调研、体验后根据不同的类别创作不同的广告作品。在项目运作中,从创作初期的市场调查、竞争者调查、消费者调查,到中期的广告策略制定、广告创意激荡,再到后期的广告内容的执行全过程是一次完整检验《市场营销》《广告心理与消费者行为研究》《广告策划》《公共关系实务》《数字营销》《广告美学》等课程中所涉及的广告相关理论知识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边创作边思考,这种授课方式可以将教师仅仅提供知识和信息的单向灌输模式转变为教会学生整合知识和创新知识,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推导来发现知识结论以及背后的因果联系,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自学能力。

笔者作为广告学专业教师,通过将在第六届和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期间,将专业课程与大赛相结合,指导学生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大赛相关命题的创作,共在影视类、广播类和策划类获得2项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8项全国三等奖、23项全国优秀奖以及100余项省级奖项,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三)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双导师”教学模式将理论课程与实践实训课程相通

对广告行业对实践性人才需求日益增大的现实情况,为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广告学专业所需要的教学团队不仅需要具有相当扎实的理论基础,也需要具有丰富的业界实战经验,但种种现实原因让高校难以留住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的专任教师。

目前,我国高校的广告学专业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没有广告实务经历,虽然具有广告学硕士或博士学历,但大多数人实际经验为零[3]。面对这一尴尬的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坚持项目引入教学和“双导师”教学模式,与本地的企事业单位搭建协同育人平台进行深度合作的方式来优化师资队伍,拓宽学生实践实训的渠道,加大培训及与业界互动的力度。所谓“双导师”教学模式是指:

1.高校与协同育人平台共建单位设立组织机构进行明确分工,通过定期举行实践项目交流会,根据教学的课程安排和实践基地的项目需求,商讨可开展的实践教学项目,并共同进行明确项目的执行要求和考核标准。

2.根据真实社会项目的需要,分别在校内和协同育人平台的共建单位各为实践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保持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即一个校内导师与一个或几个校外导师指导的是同一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

3.最后组织专家审核项目进程及建设情况。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构建适合本专业发展的实践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广告实践的互联互通。

上海师范大学金定海教授认为:“广告教育应该是融通技术、艺术和学术这三个因素的。技术,这是操作层面上的话语;艺术,这是审美层面上的话语;学术,这是理论层面上的话语;三者不可偏废,三足鼎立,才具有稳定的美。[4]”如果说广告学课程体系中广告学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实训课程更多地为解决广告执行层面的话,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广告行业整合传播营销趋势需要的、具有高度创新精神的创新性应用型广告人才所需的审美修养、理论素养和创新思考能力是需要依托广告学理论类课程的教学来共同实现。因此,在新形势下,广告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探索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 刘星河.全媒体时代广告教育新模式建构[J].中国广告,2012(2).

[2] 柳斌杰.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新增点[J].中国报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