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学数学辅导范文

中小学数学辅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数学辅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小学数学辅导

第1篇:中小学数学辅导范文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 有效性 提高 数学素质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有效性教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教学结果,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在小学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而非是教学知识的传授,即注重“质”而非“量”。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不是太高,教学的有效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这就影响了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下面就结合笔者的一些教育实践经验,给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有效性,培养学生数学素质提供一些有益的策略和措施。

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

自从2004年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以后,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小学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原因,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难以得到提高,而学生数学素质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这就需要我们这些小数数学老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具体的内容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不再只是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方式适不适应、对教学内容有没有兴趣听、喜不喜欢上数学课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小学生喜欢数学课,主动学习数学,从而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阶段虽然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但由于身体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加上成长经历的不同,每个小学生都呈现不同的个体性格,对于学生性格的层次性,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性格差异,而不是用“一刀切”的方法来对待,数学是一门很考验思维与智力的学科,在教学中有些孩子可能学习的特别快,而有些孩子却学的很吃力,这时候老师就不能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所有学生,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老师要鼓励表扬,也要适当批评,防止其骄傲自满,对学生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要积极鼓励,帮其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其学习效率,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每一位学生都真正的可以学到数学知识,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个体对于某种活动或者是事物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在当中产生积极情绪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只有学生对数学教学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的去学习,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才有可能。小学生对自己学习数学的目的及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带有目的性学习的动力比较小,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刚开始学习数学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好奇和被动,不管是学生出于好奇学习数学还是被动的学习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美好愿望.对学生进行多鼓励赞扬,少纠错批评.采用了多种激励方式,如物质激励,任务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老师还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搭配。小学生处于人生阶段学习的初级阶段,身体心理发育还不健全,接受能力有限,而且注意力难以保持长时间的集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搭配,一堂课上不能全部用来传授数学知识,而是根据学生生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知识,从而可以更好保持学生课堂上学习的注意力。

四、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开放性。

传统意义上的小学数学教学只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课堂是封闭的,没有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存在,教学不仅有效性难以得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也无从培养。这就需要改革数学教学模式,提高课堂上教学的开放性。

(一)数学开放教学的“用教材教”。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学生在课堂上一起生成发展的教学模式,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先进思想,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学生自主探索实践的能力,教师是无法直接“教”给学生的。因此教师要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为引导学生走向自然、生活和社会,让学生在参与开发性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培养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儿童常常依赖动手操作来认识和了解世界,因此,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能利用教材进行重新组合。

(二)数学开放教学的多种教法

学习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践法、实习作业法和参观法。教师要根据实践活动内容的性质和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搭配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海波,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

第2篇:中小学数学辅导范文

一、以纲为纲,有的放矢

“纲”是指《中考说明》和《课程标准》,它们反映了命题的方向,即对考什么、考多难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说明,也是中考的指向标,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掌握考试内容,从微观上推敲各个考点的不同要求,比如哪些知识是理解,哪些知识是重点掌握,哪些知识是灵活运用,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纲,这样便会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本为本,夯实双基

命题思想是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全面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时,对数学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法则、性质等研究一定要透彻,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对定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①定理的条件是什么?②定理的结论是什么?③逆定理是什么?④有没有类似定理?⑤在解题过程中经常怎样使用?思路的产生就是定理和题目在同学们头脑中产生内在联系的反映,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吃透定理。

近几年中考数学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重通法通则,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中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更好地掌握“双基”,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在求活、求新、求变命题思想的指导下,中考数学试题不再是单纯地考查记忆的内容,试题也不是课本上的原题,但通过对中考试卷的分析不难发现,很多试题都可以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试题是将课本上的原题进行改编。以“本”为本,不是单纯地做题,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通过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梳理提纲,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抓住课本,才能事半功倍。

三、梳理知识,建构网络

近几年来,中考数学试题已逐步完成了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试题的转化,在突出能力上每年“跨小步,不停步”,也就是说试题虽然年年有新题型、新情境出现,但总体还是稳的。中考试题考查的知识很全面,各个知识点考查也不是孤立的,所以复习的着眼点是放在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上,从而突破弱点,培养能力。实际上,进入复习阶段的学生在接受和运用知识上处于“瓶颈”阶段,各个知识点在他们脑海中还是孤立的,没有建构起便于应用的知识,所以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系统地梳理知识点,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绘成图表。

四、专题复习,强化重点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实质是知识专题和思想方法专题的复习。在知识复习的同时,还要注重思想方法的复习,加强各种数学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思想方法专题是指中考数学所涉及的重要思想方法,主要有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等思想方法。将这些思想方法归纳、综合,并巧妙地应用,才能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解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第二轮复习还要加强必要的针对性专题的复习,如:折叠问题、动点问题、平移问题、对称问题、情境问题、实际应用问题和新定义问题等。动点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近期中考的热点问题;情境问题是指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编制情境新颖、层次鲜明、难度不大的试题;应用问题则是每年必考而且考查力度呈上升趋势的题型,是中考命题的又一热点;新定义问题是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命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在这方面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五、以考代练,提高技能

复习的后期,以做模拟试卷为主,老师应当挑选导向性好、难度适中的综合试卷进行考前的适应性训练。两个小时内完成,每做一份试卷力求达到一定的效果。做完之后,教师批改,及时总结,找准学生的薄弱环节,从数学知识、解题策略、解题方法这些方面去反思。对试卷中做错的地方进行纠正、分析、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对易错处应扎扎实实地进行整理归纳,这样可以减少失误,杜绝低级错误,且每做一套题,都要限时完成,这样也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以免中考时考试时间不够,题目做不完。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总结经验以免再犯,时间长了就知道做题的时候有哪些方面应引起注意,这样就可以减少错误。除此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中考碰到平时做过的原题机会不大,而解题所需的知识点、方法和技能在平时复习中会遇到,关键是要会触类旁通,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3篇:中小学数学辅导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概念

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直令许多小学生头疼,教师也往往无计可施。究其原因,是犯了自说自话的抽象理论讲解加题海战术的教法主义错误。为了打破这种消极桎梏,我们就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形象认知思维,通过有针对性的方式和方法,将抽象的应用题转换成契合大家理解的方式,从而让他们掌握证明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促使他们进行积极、主动的研究与探索。鉴于此,笔者联系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进行诠选讨论。

一、通过对比认知,申明易混概念

教学中我们常见的一种错误是概念理解不到位。小学数学虽然抽象难理解的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少,但是囿于小学生对概念不敏感,或者因为马虎理解不到位,就可能生成错误认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常设置典型应用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在鲜明的实际情境中通过切身感受来认知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这里我们拿最常见的概念混淆问题:分数和比例,同学们在应用题中经常混淆,如果我们从概念的角度来讲解,同学们肯定是一头雾水,请让我们来看看情境对比的效果如何:

(1)一匹塑料布长■丈,用了■,还剩多少丈?(2)一匹塑料布长■丈,用了■丈,还剩多少丈?瞧瞧这样的双胞胎问题能不让孩子们发蒙吗?但是这样的问题,捋顺数据关系我们一定有方法,我们不用去絮说分数和比例的概念,我们就告诉大家后面有单位的是具体的尺度,后面没有单位的是比例,简单明了,直中要害。这样学生就有了如下正确分析和认知:题(1)中“用了■”就是用了总尺度的■,没有单位是比例,所以用了■×■=1丈;而题(2)中“用了■丈”后面尺度单位“丈”,是固定长度。这样对比引导,目标明确,情理清晰,让学生豁然开朗、刻骨铭记,再也不会出现混淆比例和分数的应用题理解错误,有效完成知识迁移,生成运用能力。

二、剖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常言道:“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说的就是解决事情要找到正确的路径和方法。数学知识也有自身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要想让学生掌握知识,我们就得剖析数学过程,捋顺解题思路。笔者通常先让学生对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发表意见,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力,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知识的生成动态,强化理解思维,生成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活动期间,某淘宝店卖出服装1500件,其统计卖出的男装是女装的■,请问,卖出女装多少件?

这种题型有点绕,所以我们不要急于让学生给出答案,笔者就鼓励他们先将自己的思路分析给大家,讨论一下优化方案:

【方法1】方程法:根据题意,卖出的男装+女装=1500件总数,假设卖出女装是x件,那么题目可以表达为:x+x=1500件,以此得出女装数量。

【方法2】整体法:我们可以将卖出的总量看做单位1,男装是女装的■,那我们就将女装看做7份,那男装就是3份,一共就有10份,女装就是总数的■;所以就是1500×■=1050件。

可见,经过大家深思熟虑和讨论研究,可以得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运用能力。

三、典型问题总结,完善数学建模

其实,小学数学应用题无非就是那几类,这就给了我们可以抓住典型问题通过建模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的契机。建模顾名思义就是建立模型,具体做法就是对常见的典型问题进行分类,然后对该类问题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对每个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推理和预设。建模具有高度的归纳性和前瞻性,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建模形成知识网络,应用类型收罗殆尽。

这里以小学常见的工程问题为例:“一条3000米的马路,前4天完成了总量的■,假如进度不变,那么几天可以完成?”实际练习中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答案:3000÷(3000×■÷4)或1÷(1×■÷4)后,但是这两种答案都不是最优答案,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分析、验算和优化得出最简便的解法:“4÷■”,有效提升了解题效率,掌握了该类应用题的解题路径。

概括和总结是知识升华的过程,建模是对知识网络的完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建模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应用题虽然是重难点,但是只要我们能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进行合理的引导就能让他们掌握捋顺思路、掌握数量关系的方法。当然,除了本文讨论的对比、建模和数量分析还有许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进行恰当选择,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江秀云.小学数学应用题总复习浅谈[J].小学科学:教师,2011(09).

第4篇:中小学数学辅导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根据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要把孩子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根据以往的应试,我们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却总是忽略孩子的感受,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兴趣,他们的心理,在潜移默化中渐渐感受到学习的枯燥,无味,但并不是说应试教育就有弊端,我们就必须全盘否定,如何选择我们的教学方法,关系到我们有效课堂的构建,和谐教育的打造,在当今现代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难题。

首先我来说说,我们以往接受的教育,这里的我们是指我所处年龄阶段的教育,即90年代,我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味接受老师给我们传授的新知,我们在学习四年级解决问题这一章内容时,这个问题总是困惑着我们,看着大篇幅的文字,我们总觉的无从下手,我们总是弄不明白,什么时候该用乘法,什么时候该用除法,老师在这里开始有些担忧,他给出了我们数量关系,把所谓的路程时间速度等,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等,清清楚楚的写在黑板上,我们就在老师归纳的方法中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以往被叫做应用题,我想他们之间肯定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应用题,即应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必须以知识为前提,这两种提法本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解决问题”含有主动探索的因素,因此后者更具有科学性,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生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过去往往忽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的培养,一味追求高分应付考试,形成了高分低能的不良后果。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所以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必须端正自己的认识,应试的传统三中心,教师、教材、讲台。我们应坚持新的三中心,教师、学生、文本,有利的实现三者之间的对话。我们只需要接受教师授予我们的知识,对于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形成,以及知识对于我们的重要性,都不是那样的清晰明了了,出现了思维单一,解决问题能力差。于是我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身心体会,越来越重视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我们的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们一直在需求适合中国特色的教育,于是我们借鉴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儿童中心说,在教育学中提出众多理念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等,我们依据中国的国情,制定推出了素质教育,何为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等等,众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来谈谈自己的见解,如有不对请各位专家老师予以指正。

我觉得有笑声的课堂那就是学生的课堂,他们发自内心的笑,把学习当作一种很快乐的事情,这种情感,是最真挚的,所谓有笑声的课堂,我们把学生的心理体会、学生的所感、所想、所得、所思结合起来。让我们看到应试的枯燥也会变成有喜悦的今天,应试老师教的累,学生学习也感到累,那么这样的教育可以说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以前的不足,应试的优势,那就得进行因材因人因地施教,无论是我国古代的孔子,还是传统教育家赫尔巴特,他们所持观点不一样,可是他们最终的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就的一分为二的来看,来分析,只有发现了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然而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我们主张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我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关注学生的差异,作为新教师,我仍然觉得迷茫,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看到的更多的是老老师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教学质量好,他们的教学效果显著,我们不得不佩服,可是我们总是徘徊,他们一样采取以往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学,我们所谓的新理念,我们在学生的教育中实行德育教育,我们总是希望,我们能感怀学生,让学生在感怀中成长,比我们硬塞给他们知识要好的多,可是我看见这样成功的例子太少,我有些灰心,甚至有些迷茫了,我不知道自己的教育生涯该怎样,一位老师告诉我说,学生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得长期坚持,水滴石穿的道理你总会明白的。在老师的启发下,我开始关心学生的心理世界,走进他们的心里世界,你就会为自己打开一扇窗,我利用平时的课件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我和他们参与游戏中,慢慢地他们会发现其实老师在孩子们心中就是孩子,这样成绩弱一点的孩子,就不会存在心理上的压力,当然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教师的威信又何存,我才认识到这样做不行,开始我实行高压政策,学生的坏习惯,学生的不听话都有些收敛,现在的他们看见我就有些害怕,一遇到难题就不敢问我,我才知道,学生已经将我排斥在外,师生关系的和谐得有个度,所以我坚持该严的要严,该管的要管,我们该放松该谈心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他们,就这样我们的关系慢慢的理想化了。

在教学中到底是采用创设情景还是复习导入,我想每门学科有学科的特点,在创设情景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但是实际上学生又掌握了多少,我们仍然觉的不太理想。如果我们一堂课采用复习导入,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为新知做了铺垫,可是学生会觉得没有意思,没有趣味,课堂将变的毫无生机所以我们怎样处理这一关系,是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以后的发展。根据三位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需要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关注更多的是关注形成性评价,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以及他们的感受等等。

第5篇:中小学数学辅导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谈话艺术

在高校教育中,辅导员通过谈话来进行学生工作,通过谈话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思想教育工作,从而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人才。该教学管理方法在近年来的高校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应用该方法,对谈话的地点与场所没有具体的限制,教师可以选择在餐厅、操场等不同的场所通过谈话开展学生工作。在谈话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谈话艺术,可以使学生工作顺利展开,并能对学生的思想等进行教育。

1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艺术运用的基本原则

1.1 提倡民主平等与互相尊重

在谈话中,平等是实现互相尊重的前提,而互相尊重是实现民众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的高校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尊心较强。因此,在谈话的过程中辅导员就要坚持民主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原则,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认识到虽然教师在认知水平、年龄等外部因素上与学生存在差异,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辅导员不能利用其教师权威对学生发号施令,要充分尊重学生说话的权利,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辅导员要作学生忠实的听众,能够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并能将苦恼、困难等向辅导员倾诉[1]。

1.2 坚持真诚相待与真心交流相结合的原则

如果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不能进行真诚、诚恳的交流与沟通,那么,学生工作是没有意义的。真诚相待与真心交流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和辅导员讲真话,首先就要求辅导员能够真诚对待学生,能够通过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来使学生信任和理解,并能主动积极的配合工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在谈话的过程中不能随意许诺,不给学生开空头支票,如果辅导员的允诺没有实现,就很容易给学生留下不守诚信的印象,失去教师的权威性,使管理失去效用[2]。

1.3 坚持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为了能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学生在其成长与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开展谈话工作就要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能够尊重、理解学生。教师在谈话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认识到学生身上蕴含的巨大潜能[3]。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大学生多为90后,个性较为鲜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大,辅导员在与其谈话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不同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从而实现谈话的目的。

2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艺术运用的措施

2.1 做好学生工作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谈话前,辅导员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其成长环境、性格等,从而能够有初步的谈话内容计划。一般来讲,在学生入学时,校方就会要求学生填写学生基本的信息资料。其中不仅要包括学生的基本资料,还要包括其兴趣爱好、特长、求学经历、自我评价,以及家庭主要成员姓名工作单位、等信息,这样辅导员就可以及时的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能够对谈话时机进行选择。辅导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情绪变化,找准谈话的时机。当学生出现以下情况时,辅导员就要及时的进行谈话:(1)学生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时;(2)学生出现违反法律法规以及一般班级规定时;(3)学生在人际交往以及感情出现问题时;(4)学生遭遇较大的家庭变故或挫折时。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同,选择合适的场所进行谈话,从而能够达到说服、教育的作用。

2.2 积极诱导,巧妙引入话题

营造出较为轻松、愉快的环境,更有利于谈话活动的进行,学生也能更加放松,更容易讲出心里话。因此,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同学生谈话时,就要尽量的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要在相对比较整洁与宽敞的场所进行谈话,辅导员要能够热情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能够通过自己真诚的态度感染学生,使其能够敞开心扉[4]。同时,还要求辅导员能够保守谈话对象的个人隐私。因为,大学生的人格已经成熟,更注重他人的看法与评价,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能够严密的保守谈话内容和谈话对象的个人隐私,也是辅导员必须要遵守的职业操守之一。此外,辅导员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寻找共同的话题,来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辅导员在前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等,可以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从而展开交谈,形成良好的互动与交流、沟通。

2.3 加强情感共鸣

辅导员在同学生谈话的过程中,还要同学生形成情感共鸣,能够根据谈话的主体,层层递进,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方切入,能够有效的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能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反思,并能逐渐接受辅导员的建议与观点。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倾听,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过程中,不能够单纯的做一个忠实的听众,不能只倾听学生的意见与苦恼,还要能够听出在学生的话语中的深层含义,真正理解学生的心声。在谈话中,教师聆听学生的话语还要适当的做出点头等肢体动作,表示自己有听到学生所讲的内容。

2.4 及时的归纳总结--结束谈心

在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谈话结束会后,辅导员要对谈话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总结。首先,辅导员要将本次谈话涉及到的主要内容都进行梳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其次,针对谈话的具体内容,辅导员要对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辅导员可以根据谈话的内容以及学生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与要求,并能够对实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2];最后,在谈话结束后,辅导员还要对本次的谈话过程、内容等进行总结,看其谈话的方式、技巧是否合适,是否能够实现其教育的目标。及时的总结,能够对谈话过程中的学生共性进行研究,并针对学生的共性研究对策与策略,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通过使用恰当的谈话技巧与谈话方法,可以使教师与学生进行顺畅的沟通与交流,使辅导员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够及时的对谈话内容和谈话策略进行更改,从而能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够较好的听取辅导员的意见,辅导员可以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的素质水平和思想水平的人才。辅导员要对谈话艺术进行探索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汤娟.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谈话艺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杨要杰.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艺术运用的基本原则、方法、步骤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1).

[3]王爽.探析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语言艺术[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4).

第6篇:中小学数学辅导范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学生干部;培养艺术

随着高校教育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已经成为了高校创新服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干部扮演了受教育者、自我管理与服务者的多重角色,其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各个学生组织管理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现状

1、学生干部的思想需要进一步提升

高校学生干部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是学习者、管理者、服务者等多重角色的扮演者,是老师的小助手,是同学们学习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干部组织、沟通、协调等能力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决定了一个班级、团队的团结、和谐程度,以及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精神风貌。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会、学生社团、班级的干部自律意识较为淡薄,忘记了竞选该职位时的竞选誓言与职责。在同学中形成了小团体主义,有时会有拉帮结派的现象产生,影响到了同学之间关系的和谐相处。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在参与活动时,始终会以每个小团体为中心交流、互动,影响到了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形成。

2、部分学生干部奉献意识薄弱

做学生干部是一个为大家奉献、付出、服务的选择,既然做出了承诺,就应该时刻记着竞选时的职责与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与服务过程中,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实践中,部分学生干部参加竞选的最初目的存在一定问题,不是为了对班级、团组织的建设发展考虑,而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利益,在参评奖学金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加分,评选优秀时得到相应的荣誉。而在组织活动为大家服务的过程中则会推诿责任,不尽职尽责,缺乏一定的奉献意识。

3、部分老师缺乏与学生干部的沟通,缺乏培养艺术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服务育人工作的主要践行者与指导者,班干部成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学生干部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将老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日常业务如综合奖学金测评等规则与通知、及时地传达给同学们,然后将同学们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于老师。部分辅导员老师在学生干部的培养上需要进一步转变思路。实践中,有些辅导员老师将学生干部仅仅当作了传话的工具,未充分发挥班干部辅助其开展服务育人工作的重要作用,未能使学生干部得到有效的锻炼与能力的提升。同时,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方面缺乏完善、成熟的机制,导致了部分学生干部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刚开始担任职务时还积极进取,而随着任务的增多,逐渐开始懈怠与怠慢,影响到了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高校辅导员培养学生干部的路径

1、重视培养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艺术

(1)培养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始点――沟通的艺术。辅导员要善于表达。沟通离不开表达,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师生顺畅的沟通。辅导员的表达不仅有利于工作,与学生干部的沟通还具有教育和示范的价值,因此,辅导员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的表达方式,以使自己的表达逐步达到艺术的高度,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2)培养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重点――指导的艺术。在服务学生的实践中培育学生干部主动的服务理念。“领导就是服务 ”, 真正科学的领导是通过服务来实现管理目标的。这一理念也适用于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长期的知识学习养成了来自中学的学生干部两个常见的不当观念:一是以为当学生干部就是帮助班主任做些班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行为被动。二是感觉在帮助辅导员工作。所以,要帮助学生干部树立服务意识。

(3)培养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关键――使用的艺术。因材使用。这是一个为人们熟知的用人方法和原则。辅导员因材使用的关键是选材:一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才艺选材。这是目前在高校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我推荐和展示,或是通过班级活动发现有相关才能的同学。比如让有音乐天赋的同学担任班级文娱委员。但在实际工作中,这样选择出来的同学可能有某个方面的才能,却缺乏组织管理的能力,他们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却不能让相关的活动做得更好。

2、加强班级学生干部的管理

(1)健全选拔机制。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服务育人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保障,充分体现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理念,提升了大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综合素质主要指学生干部较强的政治素质与人文修养,较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组织、沟通、协调等能力。在选拔学生干部时应注重其综合素质的考察,选拔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突出、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学生干部为大家服务。

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上应该根据年级、学生男女比例、组织性质等在公平公开的原则下,结合自我推荐、竞选、任命等多种方式进行。例如:对于大一新生,由于同学之间不是很了解,可以在毛遂自荐的基础上,进行竞选演讲,公开投票、试用考察等环节确定人选。同时对于学生干部的任期应该规定一定的时间,一方面是为了让更多愿意从事于服务育人工作的学生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领导团队时刻保持着活力与激情。

(2)定位职责,完善考评机制。在竞选具体的学生干部职位之前应该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辅导员老师在进行任务的传达与布置时,应根据学生具体的职责,明确分工,使学生干部各司其职,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科学的考评机制是激励学生干部保持其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与措施。对于工作突出,为组织做出重要贡献的学生干部应该给予精神上的表彰与物质上的奖励。一张简单的荣誉证书是老师、同学对其能力、素质、人品的肯定与认可。另外对于学生干部的考核应该注重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考察。因为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的一分子,其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只有在保持了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情况下才能够很好的为大家服务。一个由于为大家服务而不能兼顾自己学业的学生干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其综合能力的不足。

(3)定期培训,重视实践。注重学生干部培训,注重其实践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生干部整体素质,为同学们提供更好服务的基础与保障。例如:学校定期组织专门针对学生干部的青马骨干培训班、党员培训班等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奉献精神。只有具备了责任心与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尽心尽力,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竭力进行团队的建设、活动的组织,奉献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同时在定期的交流会上,各位学生干部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性质的不同,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取长补短,然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更好的为同学服好务。

探索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艺术与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引导其全心全意的为同学们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琼.浅议对待高校学生干部的方法和艺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2.

[2] 蒋茜,张帆.试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59-60.

[3] 王肃元,马虎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第7篇:中小学数学辅导范文

关键词:平台;中小学数学;有效衔接;桥梁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A-0080-04

小学与中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脉相承的两个教学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教学过程虽有其各自的独立性,但更有它相辅相成的一面,具有较强的连续性。特别是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是小学和初中教育的过渡期,过渡期衔接得好与坏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影响很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多处体现了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如:“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1]“在第二学段讨论过的方法是基于四则运算,还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或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解决。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加深对于模型的理解。”[2]然而,在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了问题,教材编写各自为政,导致教学内容出现断层、脱节、重复等现象;中小学数学教师对“衔接”的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彼此的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知识的关联度、教学资源等情况缺乏必要了解;中小学数学教师之间、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间沟通的渠道不通畅,缺少正常的交流平台。天津师范大学崔一心教授指出:“中小学教师互不了解对方教学,是教学衔接的一个盲区。”[3]为此,我们于2011年开始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区域性支撑平台(简称“支撑平台”)建设,对“支撑平台”的架构、建设策略与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为中小学数学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等方面的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帮助,区域内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

一、构建“支撑平台”的意义

近年来,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氛围不浓,部分教师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研究者中初中教师比较多,小学教师比较少;二是宏观谈“教学内容衔接”、“教学方法衔接”的比较多,研究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三是中小学处于封闭状态,以个体研究为主,在区域内缺少研讨、交流、反思、资源共享的平台。构建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互通平台,通过“支撑平台”建设,营造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的氛围,引导中小学数学教师提高“衔接”的意识,使“衔接”研究成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自觉行为;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的机制;开展以专家引领、交流研讨、课堂教学、总结反思、教学资源开发等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活动;形成“衔接”研究的“学习场”、“对话场”、“文化场”、“研究场”;使有志于“衔接”研究的中小学教师有归宿感和成就感。这样,就能整体提升区域内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的水平,提高区域内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支撑平台”的架构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教材、教师、学生等诸多因素,要使衔接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要关注“四不能”与“四要”:一是不能只在义务教育第二或第三学段内进行封闭研究,而要把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综合起来进行研究;二是不能只是单一的个体研究,而要注重专业化团队的打造;三是不能完全通过行政手段加以驱动,而要构筑研究活动的平台,激活教师主动研究的意识,形成衔接研究的“场”;四是不能只使用传统研训平台,而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采取“实体平台”与“虚拟平台”共存的混合式研究方式。为此,我们重点开展了以“衔接感悟场”、“衔接实践场”、“衔接QQ群”、“衔接微信”为基础的“支撑平台”建设。

四大“支撑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引导中小学数学教师强化个体研究意识和群体研究欲望,形成研究的习惯和常态化的研究状态,使“衔接”研究成为自觉行为;有利于中小学数学教师“瞻前顾后”,整体了解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准确把握“衔接”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中小学数学教师间“有效互动”、“合作共进”,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更好地学;有利于挖掘“衔接”的家庭教育资源,让家长为“衔接”教学出谋划策,使中小学数学教学得到家长的更多关注、协助和支持。

三、“支撑平台”的建设策略及作用

由于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具有跨学段、跨学校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对衔接感悟场、衔接实践场、衔接QQ群、衔接微信四大“支撑平台”要采取不同的建设策略,并赋予不同的功能。

(一)衔接感悟场

“衔接感悟场”是以“沙龙”的形式,为一批有志于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善于思考、勇于钻研、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人”搭建的平台,它分为衔接学习园、衔接研究园和衔接反思园三个“园地”。

1.衔接学习园

“衔接学习园”主要开展针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的学习活动。一是邀请专家开设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讲座,从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方面,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二是组织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帮助中小学数学教师整体把握、全面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总目标、学段课程目标、学段课程内容,明晰不同学段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树立“大课程观”。

2.衔接研究园

“衔接研究园”主要开展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活动,我们重点开展了对比性研究,主要涉及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版两个版本的对比研究、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与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相同知识点的对比研究、小学与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要求的对比研究、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中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对比研究等。通过研究,使中小学数学教师进一步认识义务教育数学的本质,明确义务教育数学教育的整体性和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以及不同学段教材间的内在联系,切实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从而使不同学段的数学教学活动准确定位,做到“到位但不越位”。

3.衔接反思园

“衔接反思园”主要开展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思索”的写、评、展活动,可以是记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故事,可以是对有关衔接的典型问题进行剖析,根据所写内容的典型性、反思的深刻性、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定期进行评比,并将优秀的“衔接教学思索”装订成册,提供给区域内的中小学数学教师学习和借鉴。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反思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让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不同学段学习某一数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实现“衔接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改进教学提供经验和帮助。

(二)衔接体验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生的知识获取与能力的提升基本在课堂内完成,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成功与失败,不仅与中小学数学教师对课标、教材研究的深度有关,更与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直接关联。

“衔接体验场”是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间开展的“同题异构”活动,它是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同一话题为载体而开展的“双向”上课、听课、议课系列活动,是一种动态、开放、互动、共享的研究模式。活动的组织经历“选题―备课―上课―议课”等环节。

选题。一般由中小学数学教师共同协商,选择中小学数学中相同或相近的课题,每次活动一般选一个课题。如小学教材中的“简易方程”与初中教材中的“一元一次方程”、中小学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小学教材中的“平行四边形”等。

备课。中小学教师就选定的课题分别进行备课,备课不是上课教师写一份教案,而是备课组在对课标和教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份教学方案,要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中小学各安排一位教师上课。上课时让中小学数学教师走进彼此的课堂,感受不同的学习气氛,领悟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初中数学体会“瞻前”、小学教师体会“顾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听课教师做好记录,重点关注课题是如何引入的,重点是如何突出的,难点是如何突破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问题是如何呈现的,学法是如何指导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渗透的,学生是如何合作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如何,学生的思维深度如何。

议课。听课后及时开展议课活动,先由上课教师说课,说课内容除了说课标、说教材、说学情、说过程外,小学教师还要说“顾后”(这节与初中的哪些内容有关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初中数学提供哪些帮助?这节课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听初中的课得到了什么启发?),中学教师还要说“瞻前”(这节课是建立在小学哪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之前学生已具备了哪些知识、能力和经验?这节课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听小学的课得到了什么启发?)。在说课的基础上,听课教师进行议课,议课围绕“一个主题―两个维度―若干思考”来展开。“一个主题”就是“衔接”做得怎样,“两个维度”就是“学”和“教”,“若干思考”就是从“学生”和“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这种“双向”系列活动,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各自教学特点,使中小学数学教学更符合自身规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更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三)衔接QQ群

由于中学和小学的学生、老师分别处在不同的校园,所以开展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往往会受地域时空的限制,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受到极大制约。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越来越多地走入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基于网络的学习、交流方式也正在被更多的人熟悉、接受并利用。QQ是一款即时通信软件,QQ群为志同道合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方便快捷。为此,我们建立了“中小学数学衔接研究”QQ群,拓展了“衔接”研究的空间,丰富了“衔接”研究的形式,扩大了“衔接”研究的群体,转变了“衔接”研究的方式和行为。“衔接QQ群”平台有如下特点:

专业性:“中小学数学衔接研究”QQ群首先表现为很强的专业性,群成员所探讨的问题主要围绕“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涉及中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问题。

远程性: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团队是由区域内不同学校的中小学数学教师组成,他们通过加入“中小学数学衔接研究”QQ群,进行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方面的对话和研究,没有地域的限制,大家所进行的活动具有很强的跨地域性和远程性。

交互性:利用QQ群进行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每位群成员不再是信息的单纯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群成员之间可以交互、共享“衔接”资源,实现了教师话语权的回归。

自发性:“中小学数学衔接研究”QQ群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发形成的,教师参与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不是因为要应付领导或学校的检查,而是自己的需要所在、兴趣所在,是“我要做研究”,而不是“要我做研究”。

利用“中小学数学衔接研究”QQ群,除了部分群成员之间及时进行问题探讨、资源共享外,还可以定期、不定期地举行主题研讨活动。开展主题研讨活动,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通过“群活动”活动信息,活动信息包括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集中研讨的时间等;第二,群成员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进行精心准备,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研讨;第三,指定专人对本次研讨的内容进行整理,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梳理,形成总结材料;第四,通过“群文件”,将总结材料上传,供群成员学习、思考。对暂时还没有搞明白的问题,可以作为下期的研讨内容或在其他平台上进行研究。

(四)衔接微信

微信全新的功能带来全新的互动模式和体验,人们的生活已是无“微”不至,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可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微信公众号”就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及时性、互动性和可持续性的优势而打造的又一“支撑平台”。第一,“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微信平台可以为学生的“学”提供帮助。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可以推送与中小学数学“衔接”有关的“微课”等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学生可以推送与中小学数学“衔接”关联性比较大的问题,供大家进行讨论。第二,“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微信平台是面向全社会的,学生、老师、家长、教育专家都可以关注,可以实现多方位的互动。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提出数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初中学生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参与讨论,使小学生倍感亲切,从中可以了解数学学习的注意点,初中数学学什么,怎么学,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家长可以交流做法,谈谈体会,即使不能在知识上辅导孩子,也可以在家庭教育方法上取长补短,支持学校教育。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区域性支撑平台建设不仅为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研究提供了多种途径,更为建立中小学平等、互助的教研文化提供了保障,对转变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中小学数学教师、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相互了解,改进教和学的方式,实现中小学数学教学自然衔接、良好过渡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103.

[3]崔一心.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略论[J].德州学院学报,2005(3).

第8篇:中小学数学辅导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成绩分化;措施;提高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42-021.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学习目的教育

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因而必须在初一学生中经常进行理想和学习目的教育,使他们培养中心意志,有了中心意志,就有较好的自制力,就不会在学习上放任自流,在工作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经常向学生讲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未知向已知的转化,通过分式向整式的转化等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应用题的教学反复向学生讲明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学好科学知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需要,是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需要。在教学中,还经常对学生讲一些著名数学家故事,介绍数学发展史以及近几年科学上取得进步而惊人的数学,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目的,鼓足为祖国人民而学的学习干劲。

2.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标志着从儿童期进入少年期,他们在心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感到自己是中学生了,有一种自豪感。常仿效大人,并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开始要求"独立自己"好胜心强,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而另一方面,他们毕竟稚气未脱,学习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具有中学生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常易片面轻率,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

鉴于这种心理特征,教师应十分重视激发初一学生的求知欲,经常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古今中外数学家轶事,恰如其分地提出一些学生能理解的思考题,课堂上能叫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叫学生自己解决,经常开展竞赛活动等。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劲头就会越来越大。

3.搞好中小学教材教法的衔接

中小学教材教法衔接不好,是造成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重要原因,要搞好中小学教材教法的衔接,掌握小学教材,熟练小学教法是关键。因而有必要经常与小学数学教师研究教材,经常听小学数学教师讲课。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法,通过研究小学数学教材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法,感到小学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和运用要求不高,比较侧重于运算。学生通常机械记忆较多,一般按教师上课举例的模式便能完成作业。进入初中后,概念的教学非常重要,因而应强调概念的重要性,克服一部分学生对概念不够重视的思想。除此外,在讲概念时必须做到所用语言要极其准确,在讲清概念的含义、范围、种类、特征及内在联系等方面下功夫,使学生把握住概念的含义,然后配合适量练习题及时巩固,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如:在讲有理数定义时,绝不能使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而必须说整数和分数都是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所有的整数和分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懂得有理数的定义,可以叫学生做一些巩固有理数定义的练习。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一,课程增多,内容加深,因而根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水平,选用最佳教法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为必要。

因初中教材内容比小学教材内容既抽象又复杂,若听老师按传统讲法讲一遍,许多学生难以听懂,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预防分化的重要措施。心理学研究表明,看过的内容比听过的能多记住1.66倍。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初一学生自学能力开始还比较低,需要老师不断给予适应的帮助和指导,开始指导学生自学时,叫学生说明书中的某页某段的含义,找出某个问题的答案在何处。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后,就写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这样效果很好。如在讲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可写出以下自学提纲:(1)解一次方程组有几种基本解法?(2)一个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否是唯一的?(3)在什么情况下,用代入法好?(4)解一次方程组的指导方法是什么?

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很快提高,并由此学会阅读其他书籍,可谓受益匪浅。

第9篇:中小学数学辅导范文

西安口碑比较好的课外辅导机构咨询电话(即日起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有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

西安学大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43

【阎良区】阎良校区

 

【招生对象】小学一年级—高三学员

【热门课程】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奥数作文阅读

以上的是各个学校的免费咨询电话,课程费用因年级不同、科目不同收费不同,家长如需给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可直接拨打上面400免费电话咨询。

免费预约试听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43

温馨提示:400免费咨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您可以咨询最近校区、价格、师资等情况!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400免费咨询电话了解快!

********************************************

自成立以来,学大教育凭借着一流的师资队伍、专业的服务团队、先进的教育辅导系统、独特高效的教育方法和完善的管理模式,已向全国校区所在地的广大中小学生、家长和用户成功提供了教育服务,并先后帮助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生实现了素质和成绩的突破,考上了理想的中学和大学,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第一,小学应用题较多的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形式化”常规习题,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使得许多学生在它面前自信心受到伤害,长此以往学生不但对应用题产生恐惧心理,也会丧失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所发生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想学好小学数学打好基础,就要多看、多想、多说,多动手,理论联系实际,在做应用题的时候,学生要仔细观察应用题,运用数数等已有知识直接获取一些表层信息。审题前必先通读题中文字,理解在图画应用题中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表层信息,而对于图文表格应用题及文字应用题则看不出所以然,多读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学会举一反三的思路,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

第二,很多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时候,偏向题海战术,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后,都进行大量的题海练习,其实这样的做法不仅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学习数学应用题的兴趣性,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应用题厌烦感。吃透原理,是学好功课的根本保证;掌握方法,是攻克难题的有力武器。只有弄清原理,才能思路清晰,从容对答;只有掌握方法,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以在做数学应用题的时候,要学会如何去理解应用题和做应用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