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

第1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转型升级;“三新”;统计制度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2003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深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加速发展。新经济的成长,有效缓解了工业调整的下行压力,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统计局用“三新”一词,来统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①。这是从企业经济活动性质、服务载体形态、要素组合模式等方面对新出现的经济活动予以总体描述。新产业是应用新科研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新业态是指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新商业模式是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走向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原有统计制度已经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新经济活动以及新动力成长情况,对科学认识和把脉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态势造成了较大困扰。统计部门有责任把“三新”情况搞清楚,把“三新”有多大体量搞清楚,把“三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搞清楚,以客观反映新旧动能转换的现状,为中央和地方研判经济形势、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和信息支撑。

尽管国家统计局正在研究建立与“三新”相关的统计制度,有的地方也在对新经济统计工作进行探索实践,但总体上都面临很大困惑和挑战,这给统计改革创新提出了新课题。为了深入探究“三新”纳统症结及其对策,我们对全国县域综合实力十强县(市)之一、新旧动能转换迫切的福建省晋江市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

二、案例调查:管窥晋江新业态

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晋江市依靠发展民营经济和制造业创造了“晋江模式”和“晋江经验”②。近几年,为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新变化,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晋江选择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经济结构调整之路。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机械、新材料、光电信息、海洋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晋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16%,高端装备机械和新材料总产值分别突破百亿元。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晋江抓住“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培育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文化创意、城市商业综合体、现代专业市场、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取得了重要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1―7月,晋江市服务业占三产比重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达337%,特别是规上其他营利业(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文化体育等)营业收入增长627%。但是,由于统计制度方法等问题,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难以纳入到现有统计体系里,也无法体现在主要经济指标上。

为了揭示“三新”的体量、进展和成效,我们依托晋江市统计局对晋江跨境电商、文化创意、城市商业综合体等部分新业态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实地调研,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但从中依然可以窥测出其发展规模和运行态势。

电子商务是晋江市新业态中发展势头较好的,初步估算有两千多家电商企业(包括开展电商业务的传统企业)。近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八条措施的补充意见》《晋江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行动方案》等鼓励扶持政策,包括出口退税、减免租金、销售额抵租金、奖励补助等各种优惠措施,分别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跨境电商洪山园和和陆地港跨境电商产业园。

跨境电商洪山园于2016年2月正式启动,面积3万多平方米,受益于晋江鞋服产业的稳固发展和便捷的物流优势,吸引了当地企业入驻、大学生创业、深圳等外地电商企业设立子公司;陆地港跨境电商产业园于2013年启动建设,以建设集通关服务、仓储服务、电商物流、商务办公、人才培训、生活配套为一体,营业面积有1430平方米。截至2016年6月,两个园区共有78家跨境电商运营企业和50家配套服务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商户从业人员622人,营业收入7420455万元,营业面积774798平方米。78家跨境电商企业营业执照注册类型均为法人,共有从业人员360人,营业面积达94316平方米,其中28家跨境商企业2016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24286万元,其余50家因联系不上、企业内部规定、相关人员不配合等原因而无法得知具体营业额(表1)。

以上数据尽管不完整,但也初步可见晋江跨境电商发展成效。倘若再把漏报、少报的考虑进去,体量会更大,足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举个例子,调研中发现一家由七个大学生于2015年毕业后创办的跨境电商企业,主要依托晋江的产业优势对欧美销售鞋服,短短一年在线销售额即逾6000多万元,利润达20%。

晋江洪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是20世纪90年代的旧厂房变身创意时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前身为创建于1994年的洪山综合区(原青阳镇工业园区),用地面积约3049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重点发展工业设计、人才实训、电子商务和动漫设计等四大主导产业,配套发展时尚、创意体验、休闲娱乐等三大辅助产业,力促晋江制造升级为晋江智造。目前在文创园注册的企业有51家,共有从业人员539人,营业面积达166504平方米,其中33家企业2016年上半年营业额为58689万元,其余18家因企业内部规定、相关人员不配合、上报营业额为“0”等原因而无法得知具体营业额(表2)。

目前晋江市主要有三个城市商业综合体,分别是晋江福埔SM国际广场、泉州晋江万达广场、晋江宝龙城市广场。本次调查以晋江福埔SM国际广场作为主要调查对象。晋江福埔SM国际广场于2005年11月26日正式开业,是目前晋江市最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之一。据调查,SM国际广场全部可出租面积约为122621平方米,1700个露天停车位,2015年已出租114234平方米营业面积,租金总额8586万元,同比增长20%;商户销售额77725万元,同比增长29%;商户数424个,其中个体户372个,商户从业人员2287人,全年总客流量为100164万人次,同比增长130%(表3)。

三、纳统之惑:新经济统计困境

作为新经济的代表,“三新”的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应用为代表,带动了整个产业形态、生产形式、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的深刻变革,强化了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以及不同产业链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地分化、融合、跨界、变异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嫁接,产生出了一系列新模式和新业态。

新经济活动多姿多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演变,其发展规律有待探索研究,让人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初步研究发现,新经济企业具有一些共同特点,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跨界融合、混业经营。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链涉及农业种植养殖、生产制造、研发、营销等环节,在销售环节涉及线上和线下,生产经营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纵跨虚拟和实体,经营模式趋向生产和服务一体化,给统计上产业划分、行业界定带来较大困难。

二是规模小、数量多、变化快。新经济企业具有信息化、高新技术、现代管理、劳动生产率较高、企业用人较少等特征,因此催生出大量小微企业,颠覆了传统的统计观念,对政府的统计能力是一个挑战;在“三新”为代表的新经济中,除新兴产业单位相对稳定外,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给统计的长期监测和调查带来很大困难。

三是抗风险能力弱。“三新”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成长期,而且草根创业者居多,资金缺乏,盈利波动大,抗风险能力弱,一旦较早增加税负、交易、制度等成本,这些企业存活难度可想而知。

在现有统计体系中,虽然也包含一些有关新经济的统计,但内容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尤其是针对“互联网+”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内容很少,难以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三新”的总体规模、结构特征、运行趋势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当前,新经济统计面临许多现实困难,最突出的就是“三新”统计制度层面的新经济统计调查体系尚未建立,存在着统计分类标准修订滞后、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不及时、全面调查有遗漏、抽样调查代表性不强、调查手段不够先进等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存在交集,难以厘清总规模

“三新”提法是分别从产业链、服务形态、营利模式的角度描述新经济,三者存在交集。如果仅仅将三者简单相加来得出新经济的总规模,就会有重复统计的问题。

(二)现行统计体系的产业划分不适应新经济活动,行业分类界定困难

例如“种植+生产+营销”“设计+制造+电商”“研发+制造+营销”“工业+互联网”“电商+物流”“体育+文化+酒店餐饮+零售”“总部+连锁”等,在一、二、三产中跨界、共生、渗透、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易剥离,在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也找不到它们应属的门类,于是许多新经济数据被统计到传统行业分类中去了,没有真实反映出“三新”的经济规模。晋江就有许多跨界企业,比如安踏、特步、361°、七匹狼、劲霸、柒牌、信泰、匠、天福茗茶等,既有传统业务,也有新经济业务,但统计部门只能按其传统主营业务进入归类,对其涉及的新经济业务无法单独统计。

(三)新经济统计内容、调查对象和相关指标不清晰、不具体

尽管国家统计局在2016年4月印发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专项统计报表制度》,但“三新”为核心的新经济统计内容和指标在概念解释上模棱两可,调查对象不好确定。比如,跨境电商,到底该统计哪些企业,是主营业务为跨境电商的企业,还是工商登记注册里经营业务有跨境电商这一项的企业,或者是涉及跨境电商业务的传统企业?莫衷一是。若是前两类企业,相对容易确定调查对象,而后者就不好确定和统计了。还有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的众包、众筹、互联网金融等,是调查平台还是涉及这些业务的所有单位?如是后者,犹如大海捞针,更是难以确定调查对象,统计部门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不可想象。

由于现有基本单位名录库中没有新经济企业目录,需要由基层统计部门组织进行拉网式地排查摸底,确定调查对象后才能组织实施调查,但调查对象虚虚实实,很难确定,导致拉网排查都无从下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许多主体是小微企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多也是小微企业,可现行统计报表制度中采用的中小企业抽样调查整体设计有所不足,无法及时准确反映“三新”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

(四)新经济统计具体操作困难重重,无法核算相关指标

由于国家对网上经营的法律和监管制度还不完善,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交易额以及网上销售额、零售额统计带来较大困难。目前,统计部门无法获取真实的电商平台交易额和企业网上销售额,基本是靠调查对象主动申报,数据出入较大。据了解,企业一年几千万元的网上销售额,可能只报几百万。尤其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网上交易(C2C),大部分交易主体是没有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人,只需要身份证认证后,就可从事网上进行买卖行为,流动性大,办公场所隐蔽,日常统计调查中难以观察和反映,造成电子商务销售额数据难以统计。据了解,许多大型网上个体户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但由于无法核算,都没有纳入限额统计。

再比如,对于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统计,其租赁商户的数据质量较难保证,以晋江福埔SM国际广场为例,该综合体2015年度共有424个商户,其中364家零售业,53家餐饮业,7家服务业;营业执照注册类型为法人的有10家,分支机构42家,372家个体户;从业人员2287人。作为综合体管理方,很难准确掌握租赁商户的从业人员、销售额等情况,而租赁商户大多为个体户,缺乏相应的统计台账、报表,填报数据随意性很大,造成综合数据核算难,而且有的个体商户因税收等原因不配合统计调查。据了解,近两年,受电商冲击,成本高企,城市综合体商户经营困难,淘汰很快,有的商户老板悄悄跑路,租金、工资欠付,影响社会稳定,对统计工作造成困难。

(五)数出多门,“三新”经济数据综合核算难

目前,我国有关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统计,没有统一规范和标准,部门之间的统计对象和统计口径都不统一。在政府统计部门开展调查的同时,商务部门和工信部门也都有电子商务方面的统计。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度规定,统计上对电子商务的界定使用狭义定义,也就是说商品或服务的订货(也即订单签署)必须基于网络;而部门统计,往往指的是广义上的电子商务。造成部门之间统计标准不统一、统计口径也不统一。比如,晋江电子商务企业的数量,该市各部门迄今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更别提具体指标的核算了。

(六)现有统计报表制度无法适应“三新”经济发展需求

“互联网+”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形成了许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可先行的统计报表制度尚未覆盖这些新领域,导致漏统、少统现象频频发生。比如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私募基金、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机构快速集聚发展,但由于金融业增加值核算使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部门指标进行推算,而部门统计尚未覆盖这类新兴的系统外企业。

随着“互联网+益民服务”走向深入,互联网在教育、卫生、养老领域融合发展,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养老O2O等服务业态方兴未艾,但目前仅覆盖企业单位的统计报表制度难以适应新经济统计工作的要求。还有“互联网+交通”,如滴滴、优步、神州等互联网运营服务抢占了国内许多出租车市场,各地也有大同小异的移动代驾服务,个体化O2O经营模式已蔚然成风。在此新模式下,依旧按照仅1000多个样本量的交通部门调查获得的公路运输总周转量来反映道路运输业的情况已经难以反映现实,也难以满足新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对策建议:新常态如何破局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统计部门需要积极作为,迎难而上,加强经济综合分析研究和预判,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敏锐把握、全面反映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和供需两侧出现的积极变化,增强对经济运行的趋势性、前瞻性、协调性统计分析,逐步健全和完善新经济统计制度。鉴于此,针对“三新”纳统难题提出如下对策。

(一)修订完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把以“三新”为代表的新经济行业划分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类别,让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中的统计对象都能对号入座。新经济是动态变化的,其行业分类也应该是动态变化和不断完善的,要逐渐淘汰一些相对落后的行业,吸收进来一些新兴的行业。统计内容和统计指标的概念要界定清楚,做到操作简便易行。

(二)加强统计工作协同管理

各地成立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由地方主官或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统计部门承担小组办公室职能,加强统计工作协同管理,建立跨部门联席工作日常机制。并将统计工作业绩纳入考核各部门及其干部的重要内容,实施更为有效的奖惩措施。

(三)建立健全“三新”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防止数出多门、重复建设。统计部门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统计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建立健全“三新”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息共享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充分利用部门相关信息,建立统一完整、不重不漏、信息真实、合作共享的“三新”经济基本单位名录库。

(四)破解统计数据获取难、质量低等问题

统计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带来的机遇,继续加强与大数据企业、电商平台、物流快递企业在数据收集、整合和分析方面的合作,实现统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破解统计稻莼袢∧选⒅柿康偷任侍狻1热缋用电信等部门手机信号信息、信用卡消费信息等大数据,加强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的统计;利用电商平台掌握的海量商品数据、交易数据来核算CPI、销售额等指标;利用网络流量、物流快递、租金、人员数量、店铺面积等要素来核算企业经营情况;等等。

(五)建立统计队伍的激励机制,推进统计改革创新

在增加人员编制和专项经费预算的基础上,建立统计队伍的激励机制,引进信息化统计人才,加强新经济统计制度的培训工作,全面深入推进统计改革创新。

(六)借力打造新经济统计智库

联合与借助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力量,建设更好发挥统计优势的新型智库,探索由“数库”到“智库”的新跨越。加强对宏观经济、重点行业和社会领域的深度分析与政策评估,提高预测、预判、预警能力,及早发现经济运行潜在风险和隐患。

注释:

①也有部分省市(如上海)将新经济概括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

②在担任福建省省长时提出的“晋江经验”。参见:《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人民日报》,2002年8月20日,第11版。

参考文献:

[1] 马化腾,张晓峰,杜军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四新”经济(新技术 新业态 新模式 新产业)[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3]朱敏.新型智库人才培养管理创新思考[J] .管理世界,2016(3).

[4] 卢克・多梅尔(Luke Dormehl).算法时代:新经济的新引擎[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3).

[5]朱敏.“新经济”战略下的双创路径[J] .新经济导刊[J] .2016(4).

[6]朱克力,牛禄青.读懂新经济:战略图景与行动路径[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第2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在此背景下,中国品牌将会迎来数字经济的新时代,新品牌将会雨后春笋般涌现,那么,在数字经济“风口”上,如何塑造品牌?如何创新?成为企业家和品牌专家新的课题,我们决不能用“老眼光看新问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正如说“不进则退”。在数字经济时代里,新、老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老品牌将面临数字经济新的业态冲击,比如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信用本位、消费创富等数字经济新业态,以及创新品牌的激烈竞争,但也会迎来新的机遇。

在新的“风口”上,老品牌可以华丽转身,重新焕发新的活力;新品牌凭着新技术和新模式,迅速占领目标市场,成就自己品牌。在第四次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领导者,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万多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如今中国企业面临着“海阔天空任鸟飞”的千载难逢机会,它与世界品牌企业同歌共舞,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比如,传统的空调行业,节能环保、智能化是发展大趋势。物联网的出现,万物互联互通,传统的空调面临着智能化更新换代,将会迎来新的蓝海,同时,它所产生的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又可以提升客服水平,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有人说“数据是新的石油,是本世纪最为珍贵的财产”。为此,大数据将会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人民生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数字化,是新时代的“风口”,也是品牌建设的新课题。

比如,如何精准品牌定位?如何大数据营销?如何整合创新发展等新模式,随着品牌生态的改变,也会全新改变,品牌更迭将会更快、更短,新老品牌竞争面临同一个“风口”竞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将会颠覆很多传统理论,品牌出现“早、高、短、快”等特点。

又比如,共享单车摩拜品牌,载着共享经济的春风,不到一年时间,迅速 打开品牌知名度,品牌传播速度十分快。而竞争品牌小蓝单车,从品牌建立再到品牌倒下也不过一年时间,可见,“速度”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正如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数字经济时代,品牌竞争容不得半点闪失,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在竞争中修正,只有在品牌成立之前,一切都要“预”,否者,很容易“废”呀!由此看来,发挥长板效应是塑造品牌的重要法宝,让品牌优势发展到极致,在市场竞争中独立鸡群,尽管品牌仍然有很多非致命短板,在新风口下,“补短板”的传统理论将会颠覆。

我们知道,在信息化及创新发展的推动下,笔者认为,第四次全球化将是全球资源配置的新时代,信用本位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它将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国家或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表现为包容性竞争,合作共赢是必然发展趋势。

第3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一、新金融业态概述

作为促进资金融通、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传统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和租赁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入局,中国传统金融业机构正逐步发生变革,新兴的金融业态不断产生与发展,一个未来的金融新格局正逐步成型。新金融业态是相对于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性金融或政策性金融而言,为弥补传统金融服务局限性而日益兴起的新金融机构类型、准金融机构类型,亦或某类金融子市场或创新的金融服务工具、模式及标准,如近几年逐渐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货币经济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不断蓬勃发展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各类PE、VC、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此外,新金融业态还包括传统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新经营业态,如资金交易中心、票据中心、银行卡中心、私人银行、航运中心等各类营运中心。从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情况看,新金融可以分为基础类和应用类,其中基础类新金融包括新金融制度、新金融市场、新金融产品、新金融机构等,而应用类新金融则是基础类新金融在实体经济中的运用,具体来说包括民生金融、互联网金融和产业金融三大类。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新金融业态发展趋势

以大数据创新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了根本性影响,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各种新兴金融业态正逐步引发整个金融行业的变革。近年来,金融交易从传统的专网不断向互联网渗透,当前通过互联网已能够实现一整套综合金融服务,消费者已逐步步入互联网金融时代。

中国是以间接融资为融资主体的国家,银行业在金融业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年来以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务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在资产业务方面,小额贷款公司、P2P借贷平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013年,国内P2P借贷平台迅速增加,尽管与传统金融相比基数规模并不大,但其年增长速度却超过300%。与此同时,截至2013年,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已超过6 000家,从业人员超过6.5万人,同比增长52%,高出同期人民币贷款增速37个百分点。在负债业务方面,近期推出的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众多货币型基金取得了迅猛发展,截至目前为止,“余额宝”规模以突破5 000亿元,用户数超过8 100万。该类基金产品具有高流动性与较高收益并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大批银行客户。在中间业务方面,近年来第三方支付的迅猛发展使其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由原先的完全合作逐步转向竞争与合作并存,其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与银行相似的服务,使商业银行潜在客户减少、现有客户流失。

在证券业方面,一直以来,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是完善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各项制度逐步完善,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效率不断提高,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大幅增加,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前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众筹融资模式是解决该问题的方式之一,该模式在发达国家发展得如火如荼,尽管目前中国众筹发展较为缓慢,但作为新兴的融资方式,一旦国家政策日渐明朗,便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随着几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的成立,中国保险业在金融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当前,互联网保险新业态已逐步形成。2013年3月由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共同发起筹建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获得保监会批复,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保险的正式启动。而在此之前,中国人保、太平人寿、阳光保险、信泰人寿、中国太保、泰康人寿、平安保险等超过60家保险公司已尝试通过淘宝网开店方式进行保险销售,并相继开通网易理财、电信翼支付、腾讯财付通等互联网渠道。此外,京东商城、网易和和讯的保险频道等第三方机构也逐步进军保险网络销售,互联网保险正逐步变革保险业传统销售模式格局。

在信托业方面,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缺陷导致了信托业的先天不足,多重原因造成中国信托业发展几起几落。当前,中国信托业发展的外部不确定性增强,作为支撑中国信托业发展的主流业务模式,发挥私募投行功能的融资信托业务模式在新经济背景下已呈现出风险递增、需求递减、竞争加剧的趋势。由此,中国信托业发展的经营转折点已经到来。未来信托公司为把握市场发展机会,应更多立足于委托端客户的理财需求开发,基于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进行业务转型,努力满足不同投资偏好的投资需求,构建个性化的资产管理和配置方案。

在租赁领域,融资租赁是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新业态之一。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是与银行贷款、证券并驾齐驱的三大金融工具之一,其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紧张局面,起到不断为实体经济“输血”的作用。当前中国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融资租赁发展较为迅猛,上海和天津等地区给予了融资租赁行业许多优惠政策。虽然相比银行业数十亿元的资产规模和信托业、保险业均超过7万亿元以上的资产来说,当前融资租赁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仅为万分之三,但应看到其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趋势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事实上,良好的政策环境正不断推动中国融资租赁走向“朝阳”。

三、新金融业态背景下南京金融发展策略

第4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城市商业,空间

0 概述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时代,它呼唤新的秩序、观念及模式,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机遇。说:“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它使得交易场所、交易时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物品种类也更加丰富,同时减少了中间环节,加快了交易速度,因而它势必会对城市商业空间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商业模式及空间形态。从本文来说,城市商业空间要做加法,“+”除了技术上的“+”,更重要的是,在思维理念、营销模式上的“+”;要建立起人、店、商品的数据关联,掌握目标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行为,从而更好地探讨商业空间的建构与重塑。

1 “互联网+”时代实体城市传统商业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不仅对传统商业的连接方式、消费方式、消费形式的改变产生了影响,还对其生产方式、商品和服务等供应链的组织方式产生一次深刻的变革。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不对称、地域垄断的能够问题都不复存在,这彻底动摇了传统商业的基石;从产业战略态势上来看,供给者从强势变成了弱势,而消费者被赋予了无上的权利,从而迎来了全新的时代。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由于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意识与行为习惯的改变,商业内容、空间结构与形态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商业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大众服务,如果商业不改变自己的话,就无法适应消费人群的需求。

2 “互联网+”时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构建与重塑

对于现在的商业行为和商业空间来说,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要素促进了全新的商业业态,推动传统商业空间功能多元化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因此,城市商业空间要主动迎合大环境的改变,从业态上和空间塑造等多方面来改变自己,让受众参与到这个空间里来,从而实现消费的体验过程。

2.1 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城市商业空间也将注入新的元素、产生新的变化,并呈现出传统实体商业空间全新的发展趋势。

(1)业态多元化。未来的城市商业空间将集购物、办公、娱乐、休闲、社交、配套居住等功能一体。与传统的综合体相比,“互联网+”时代下的城市商业空间更加追求业态上的跨界重构和创新,且其业态将呈现更加娱乐化、知识性、复合化和多元化。在美国西雅图,星巴克把工厂搬进咖啡厅,人们不仅可以喝咖啡,还可以尽情体验咖啡文化。进店之后,人们还可以实景观摩一颗咖啡豆是如何变成咖啡的,其不但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咖啡的烹煮和烘焙过程,同时还能伸手触摸各种材料。

(2)主题特色化。“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商业空间更加注重主题性,以文化、艺术、生态、互联网、健康、娱乐、社交等为特色的主题将常态化。此外,多主题的叠加,能够彰显产品特色、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还可以打造具有地域性的主题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和展现其文化独特性。

(3)休闲体验化。“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商业空间将以休闲体验为核心,从以物质消费为主导向转变为以精神消费为主导,未来将更多地从功能上进行改变,文化、休闲、娱乐和社交将逐步代替购物消费;产业上将打破生产、生活、生态、生意的界限,从功能分离走向“四生一体”,从而凸显娱乐、购物、体验等休闲元素,营造休闲体验的环境氛围。

2.2 复合感性的空间

传统的城市综合体商业的空间划分形式较为明确、单一,“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商业空间重在打破当前的空间维度,在建筑内部空间上下功夫,让艺术、娱乐、办公和可体验的商业空间复合能够融为一体,并与艺术、人文、自然等元素结合,加强体验性和独特性。

首先,室内空间生态化。如K11在三楼打造了近300平米的室内体验种植区,突破了室内环境的局限,利用多种高科技种植技术让绿色植物在室内自然地生长,使得人们在购物休闲的同时,还能近距离地接近大自然和感受室外空间的乐趣。其次是室内空间室外化。在室内打造室外的景^环境,创造更加愉悦的感官体验。其次,垂直空间街区化。如重庆洪崖洞的4条街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在街区里面灵活搭配,让游客的体验更加丰富。最后,室内空间艺术化。如重庆的元色餐厅,将时尚T台艺术与传统的餐饮相结合,让空间更加立体化,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艺术展。再比如,2016年6月在郑州万象城中进行的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毕业展开幕活动、毕业作品展及创意市集活动等,实现了高校原创艺术与城市商业的完美结合。

2.3 人的模式

互联网让商业回归本质,商场不再是只提品信息给顾客的场所,而应该重视与顾客的情感链接。顾客需要的是和商场的情感连接与交互,商场要让顾客觉得其不再是冷冰冰的品牌,而是一个人格化的品牌。都说服务在于细节,细节关乎成败。河南省新乡市胖东来百货就把“细节”做得十分到位,比如,其除了每层楼都有公共卫生间外,还分别在一楼和二楼设置了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直饮水等公共便民设施;同时还在二楼设置了吸烟室,充分考虑了在购物之余每位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这对于位于三线城市的新乡市中的胖东来百货来说,能做到这样的人性化的服务,实属难得。

3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笔者希望通过对城市商业空间的构建和重塑研究,去帮助人们来认识这样一个新的模式,使其主动迎接挑战,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

首先,基于“互联网+”具有城市生活的建构功能,改变传统城市日常生活,构建城市生活的现代性内涵,从而探讨“互联网+”时代城市商业业态的变革。笔者在文中总结并归纳了新经济形态下,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时空观念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发展趋势产生的影响。其次,基于网民对“互联网+”空间的生产及其之间的社会互动,展示了“互联网+”消解了原有城市商业空间原有的结构,并将其重塑为一个承载多元的社会文化、消费文化和融合情感氛围的空间。进而,我们可以从商业空间业态、商业空间形态与空间设计等方面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的模式。最后,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城市商业空间的有关策略,使得这些空间具有体验性与创新性的意义。这里的体验、创新不单单考虑一个概念,而应该把体验性落实于空间,变成实体商业服务的一部分,进而达到全方位的体验。当然,实体商业不应该只关注顾客的消费,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

参考文献:

[1] 马妍,李苗裔.“互联网+”环境下城市商业功能空间演变及规划响应[J].规划师,2016(04).

[2] 王振坡,翟婧彤,贾宾,郑志恒.“互联网+”时代下城市商业空间布局重构研究[J].建筑经济,2016(05).

[3] 陈虹,刘雨菡.“互联网+”时代的城市空间影响及规划变革[J].规划师,2016(04).

[4] 蒋宏.“互联网+创新创业+休闲”:未来城市生活方式的思考[J].中国名城,2015(08).

第5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作为一年一度的软件产业发展论坛和国家级软件交易会,今年6月份在辽宁大连市举办的软交会盛况空前。美国知名IT预言家凯文・凯利、东软董事长刘积仁等与会的知名人士和IT大佬,在现场十分专注地大谈“互联网+”,让互联网+软件这股狂潮迅速在会议内外形成影响力。根据笔者在现场的观察和调查,本届软交会涉及到“互联网+”的有医疗健康、电子商务、制造业、创新创业、现代物流、集成电路等多个论坛,占到总数的50%以上。

今年我国“互联网+”战略及“中国制造2015”计划相继出台,对信息化及软件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利好,特别是软件服务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软交会的主办城市大连,没有在“中国的班加罗尔”这一荣誉前止步,而是逐渐向互联网创新方向靠拢。

目前,“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已经呈现出融合趋势。比如打车软件就属于这样的范畴。抛开一些潜在的问题不谈,UBER和滴滴打车这样的互联网应用出来之后,对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将会产生一场颠覆,其主要的创新就是通过一种崭新的分享模式为广大租车用户提供了方便。凯文・凯利也指出,UBER这样的分享模式其实可以复制到像交通、医疗等其他领域,可以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和新的模式,就像他很早就在自己的书中《新经济新规则》提到的那样。

国内软件企业对“互联网+”也都持积极的、欢迎的态度。作为国内软件外包服务业的领头羊,东软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在软交会上表示,今天的互联网给软件行业带来的不是冲击,二者在未来可以并驾齐驱。未来软件不仅可以定义网络,也可以定义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互联网+软件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遇。

第6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新业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网红;产业融合

新媒体是运用数字技术,凭借无线网络、卫星等渠道和手机、电视等终端向用户传播信息和提供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新媒体在空间上和传统媒体是相对应的,新媒体将数字进行压缩,并凭借无线网络技术,充分利用无线网络容量大、交互性强、实时性的特点,将信息跨越空间实现了全球化的传播。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媒体之间的壁垒,将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壁垒进一步打破,方便了信息传播。新媒体具有个性化明显、受众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信息及时的特点,其通过数据连接着一切,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能够智能融合,技术化手段的突破也将有助于新媒体实现产业生态的融合。近年来,电商行业在新媒体行业的带动下发生了巨大变革,尤其是在营销和销售渠道方面,新媒体为电商行业赋能,新媒体电商应运而生,当前,新媒体电商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本文即对新媒体电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探讨。

新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现状研究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对各行各业有了更深入的影响,其影响着“四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而新媒体行业在这“四新经济”中也进一步得到了融合发展。(一)新技术。新媒体行业表现形式多样,各类信息可以凭借各种媒介进行传播,而其中做凭借的媒介就给新媒体行业在技术领域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以5G技术来说,5G技术在2019年投入使用,该技术逐渐投入到了商用当中,5G技术对于新媒体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促使VR、AR、MR的有效落地,进一步推动了万物互联。一方面,新媒体基础发展迅速,同时这也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5G技术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需要落地实施、使用调试、不断试错,两者的结合在满足各行需求的同时也赋能了产业,5G技术有助于媒体行业传递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比如通过5G技术,实时高清渲染视频的传播得以实现,并且对于接收方而言,对本地计算机的能力的需求有所下降,这有助于大数据的实时传输,使得网络延时得到控制,不仅使得高清视频传播变得方便快捷,还可以使得AR/VR这些对时延和画质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得到更好地发展,这让互联网通信业、零售行业、广告行业等诸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二)新产业与新业态。新媒体+新产业不仅是业态的叠加,其更是一个资源重新组合、价值再塑造、行业融合与赋能的过程,最终能够产生新的媒体生态体系,并且在这个生态体系下产生新的产业生态。新媒体与产业的融合进一步滋生出了新的行业和产业,如短视频、直播、社交电商等行业都是在新媒体与各种产业融合的趋势下发展而来。短视频行业是我国2019年来互联网领域发展最快的产品形态,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领域用户具有极高的活跃度,5G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使得短视频行业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得以对更多的用户和场景敞开。当前,在生活中运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对浏览短视频已经成为了诸多消费者的习惯,这使得短视频的发展更加势不可挡,逐渐成为了各大品牌、组织、机构宣传内容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催生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变革,如零售行业的营销方式随着短视频的加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直播带货”“网红经济”“KOL营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线下线上的产品在线上“直播带货”进一步促使了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给零售行业的业态革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总的来说,新媒体行业与各行业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更是由此产生了诸多新的产业和新的业态,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新模式。信息围绕着人们的生活,目前,人们在新媒体平台上能够获得很多的信息,新媒体平台是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实体经济在新媒体的促使下能够获得赋能,通过数据,新媒体行业和其他行业得到有效链接,行业之间的链接不仅只是单纯的业务沟通,它们更主动地融合互生,大到产业与行业,小到新模式的产生。新模式的产生主要是各行业凭借新媒体的渠道和途径创新自身发展,形成新的模式。例如,对于新闻行业来说,在新媒体的发展下,新闻媒体得以一边将新闻信息在第一时间挂入互联网平台,一边通过传统媒体进行深度报道,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形成新的影响力和运营能力,强化报网互动,强化品牌形象,打造新型主流舆论阵地,以更好看的报纸、更迅捷的新闻,服务用户、传播价值。

新媒体电商的发展现状探讨

近年来,电商行业在新媒体行业的带动下发生了巨大变革,尤其是在营销和销售渠道方面,新媒体为电商行业赋能。当前关于新媒体电商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新媒体电商一般指的是新媒体行业和电商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或者电商行业运用新媒体作为途径进行营销和销售的模式。本文对新媒体电商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其中面临的阻碍进行归纳总结:(一)新媒体为电商营销带来创新。新媒体为当前的电商营销带来了更多可能,短视频与直播、社群及小程序、跨领域KOL及网红都逐渐成为了电商营销的重要途径。当前,短视频和直播领域发展迅速,直播行业在熊猫tv等大型平台倒闭之后,斗鱼和虎牙平台得到了腾讯的投资,在直播行业起到了带头作用,诸多网红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借助于直播平台带货,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淘宝也开通了直播频道,为消费者提供碎片化的、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互动性的商品信息,提高了用户的沉浸体验,使得用户获得更高的参与感,进一步使得消费者的试错成本得到控制,进而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和购买欲望,为商家和产品都带来了很好的人气。社群和小程序当前也成为了电商营销的重要渠道,微信群已经成为了每个微信用户都会使用到的功能,运用微信群进行营销,具有一站式、支付快捷、目标受众针对化、实时性的优势,诸多电商企业逐渐深入到微信社群中,甚至逐渐“微商化”,通过微信群的渠道来商品和企业信息,能够有助于商家和消费者间互动关系的维护,相对于互联网信息而言,社群能够进一步缩小受众对于信息接收的范围,有效规避了互联网信息内容冗杂、信息过载、难以筛选的问题,使得用户在对信息进行选择时能够更加自如。加上当前微信小程序处于不断优化中,其具有丰富的流量入口和使用场景,能带给用户良好的体现,通过小程序能够实现很多的服务功能,有助于电商的营销生态的形成。传统的电商要获取流量大多是通过seo搜索优化来实现,但是目前这样的优化途径竞争非常激烈,诸多企业都通过B2B平台来进行竞价排名,资金需求量巨大,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社交电商则有所不同,社交电商能够更方便地实现跨领域合作,通过KOL及网红来对用户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将受众对于网红这类个体的信任和喜爱转化成对品牌和产品的认可和忠诚,从而进行推广营销。这样的方式具有相对较高的转化率和更低的成本,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从微观上来说,商家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积累自身流量,聚集目标领域的粉丝,从而通过卖货和广告流量来变现;从宏观上来看,可以运用KOL及网红进行跨界合作,实现内容的价值,在“产品-平台-跨领域KOL及网红-受众”之间形成活跃的互动,并将这种互动转化为受众的兴趣和购买力,这对于商家而言是一种常见且受用的变现途径。总而言之,当前新媒体为电商营销带来了更多可能,“新媒体+电商”的模式发展迅速,尤其在2020年初的疫情期间和疫后时期,由于不方便去实体店,消费者们大多通过线上渠道购物,诸多线下的商家也转战线上,线上竞争也日益激烈,拓展营销途径、丰富营销内容成为了商家的必然选择,而新媒体就为商家们提供了诸多机会。(二)新媒体拓展了电商的销售渠道。新媒体作为内容和信息展示的平台,其也能够展示商品和商家信息,是一个很好的销售渠道,新媒体平台对于电商的作用不仅是营销、引流,更多的商家还直接将新媒体作为销售的平台。以微信为例,根据《中国微信小程序电商应用市场前景研究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2019年微信小程序电商用户规模达到2.91亿(见图1),对于移动电商市场,微信小程序就有着去中心化的特点,其在2017年兴起,凭借微信平台的社交属性,相对于App而言在流量获取上更加具有优势,因此,微信电商是当前电商商家致力于开拓的一个重要领域,微信电商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并保持高速的增长。当前,许多电商将销售渠道设立到微信上,通过受众细分和人群定位、培养用户习惯、用社交属性丰富购物功能等手段将微信与电商充分结合,打造出一条基于微信社群的电商的销售渠道。首先是受众细分和人群定位,很多导购类的自媒体,针对特定人群推荐每个品类中最优质的产品,消费者可以在推介的页面上直接付款购买,成为时下电商与新媒体融合的典范。其次是培养用户习惯,在基于微信进行的商业行为中,培养用户习惯是非常必要的,用户的习惯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特别是在移动端的消费,目前,通过微信端,消费者可以进行酒店、车辆、外卖等的预定,这些都是属于用户消费频率很高的场景,消费者在社交的同时“顺便”进行了消费,方便快捷,也便于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再次是社交属性丰富购物功能,当前营销发展的趋势是沉浸式、体验式和场景化,微信由于其自身的开放性,能够将公众号、App、实体店和电商网站进行有效的融合和拼接,微信具有多元化的开放流量的入口,加上微信用户已经形成的社交圈,微信一定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新的消费体验,消费者在微信平台购物势必能获得更多的互动和体验,同时也给商家带来了更多机会。新媒体不仅是电商重要的营销渠道,更能够成为电商重要的销售渠道,在微信设立销售端口甚至于线上门店已经成为当前部分电商的选择。新媒体由于其的强互动性,更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培育消费者的习惯,其作为电商的销售渠道颇具发展潜力。(三)新媒体电商的发展困境分析。当前,新媒体电商虽然发展迅速,广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其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当前新媒体电商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依赖新媒体的形式,转化率不高。随着新媒体热潮的冲击,电商行业在原有的营销和经营模式中看到了曙光,纷纷试水新媒体营销,直播带货、推文广告、社交推广等一时间充斥着电商行业,然而,很多电商商家在其中对各种营销和经营模式试水,在这一过程中,诸多商家过于关注的是营销和销售的形式,认为将产品拿去直播、拿去写成文案推广就能吸引到客户购买,然而,无论是怎样的营销模式,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促成销售,如果商家过于注重营销和销售的形式,而忽略了消费者的需求的话,将势必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容易造成引流大,但是成交少的局面,使得转化率低。新媒体电商的发展能够丰富消费者的体验,吸引客流,这是新媒体营销的优势,然而要促使消费者留存,进行消费甚至复购,与产品和营销的过程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是分不开的,只有产品切实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营销过程带给了消费者良好的体验,新媒体电商才能被商家更好地利用起来。另一方面,当前新媒体电商的同质化竞争严重,例如当前火热的网红直播电商模式,充分利用网红带来的粉丝效益,将其商业价值最大化。但是网红的直播门槛较低,没有所谓的标准,网红爆红所吸引的粉丝迅速地转为商业价值。随着电商直播的发展,很多网红将视野放在电商平台上,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直播,利用粉丝大量吸金。但是,随着网红数量的增加,很多店铺出现了同质化竞争,也让消费者对于网红主播产生了审美疲劳。另外,网络直播门槛比较低,同时厂商投入的成本也比较低。从网红的商业价值以及厂商的成本出发,进而造成了同质化竞争严重,让消费者面对大量的直播,极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当然,同质化竞争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网红直播模式的混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同质化的竞争,让网红之间的优势难以得到发挥,使得厂商之间的区别逐渐缩小。最开始电商商家利用新媒体的形式突出重围,标新立异进行营销,但是当大家都开始进行新媒体营销的时候,又该如何再突破重围,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的新媒体电商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过多地依赖新媒体的形式,转化率不高,同质化严重等,我国的新媒体电商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新媒体电商的发展趋势前瞻

随着新媒体电商的不断发展,其的发展不断突破阻碍,呈现出诸多新的趋势,本文基于电商和消费市场发展的角度对新媒体电商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一)产业与行业深度融合。新媒体行业在我国已经发展比较久,不难发现其发展的脉络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去“参悟”网民用户的行为习惯,网络购物分析网民的消费行为,网络文学、视频等分析网民的心理轨迹,通过种种寻找到目标受众,如果从商业角度去定义新媒体,那就是一种更快捷和精确的信息收集方式。新媒体目前已经越来越具有精准营销的功能,新媒体和电子商务行业有机融合。一方面,新媒体越来越具有电子商务的功能,另一方面,更多的商家开始开发自身的新媒体以为自身的电子商务模块提供服务,新媒体电商就是如此产生的。越来越多的电商通过自身的方式构建了新媒体矩阵,并运用新媒体推动电商发展。在此情形下,各行业的边界更加模糊了,电子商务和媒体之间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价值链。2019年以来,无论是淘宝和抖音,还是京东与快手的合作都充分体现了产业和行业融合程度加深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营销模式被创造创新,不管是淘宝短视频、快手商家还是抖音商家,变现的模式比起纯直播更加落地,传播性也更强,销售路径更短更直接更多元化。除了竞争得如火如荼线上企业,传统的消费品企业也积极发展新媒体电商,包括百事可乐、阿迪达斯、耐克等在内的诸多国际公司,都建立了自身的虚拟社区,以便于与消费者进行密切沟通,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这些虚拟的社区媒体来进行消费购物。当然,这并不需要公司一定要发展从媒体到电商消费端的所有环节,在这类企业的从新媒体到消费端的价值链当中,有着相对专业的分工,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由专业的公司来提供运营服务,例如新媒体端可以由广告公司提供精准营销的专业服务,电商端可以由专业的电商公司提供日常运营维护的服务。电子商务和新媒体的融合不仅使得电子商务和新媒体都发生了改变,并且两者的结合使得新的商业机会被创造出来,使得更多的产业能够参与其中,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多的新的机遇。(二)头部优势明显。新媒体电商的头部优势明显,并且随着市场发展有着更明显的态势,头部电商品牌及传统品牌方因为有资源优势及品牌优势,在线上保持着一定的竞争优势,新兴品牌只能凭借个性化、差异化且有强烈市场需求的产品,方能打开市场。这样的市场环境也就形成了很稳定的一个市场态势。大多数商家受限于自身的团队素质,之前形成惯性的业务操作模式以及有限的资源,多数无法在这样的行业困境中冲出重围。一般而言,头部的电商平台占据了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在此情形下,新兴电商想突破重围是非常有困难的,因此可以将焦点移向三四线城市,基于社交的切入口是新时代电商获得市场的关键点。总之,随着新媒体电商的发展,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头部优势趋势逐渐明显,给了中小电商以机遇与挑战。(三)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新媒体电商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在2019年末,肺炎疫情发生,实体经济受到疫情影响,众多实体零售商在危机中寻求转变,从而催生另一种复工方式。在疫情蔓延阶段下,为应对疫情造成的挑战实体零售业纷纷将目光转向线上电商平台、线上社交和新媒体推广,发挥大数据和云平台的优势持续助力实体商业经济复苏。线下的实体零售商,也开始拓展线上业务,多渠道资源融合的实施计划。特别是疫情特殊时期,大部分商店关门歇业甚至造成一些实体零售商的资金断裂、门店经营困难,实体商期望以新零售形式助力企业渡过难关。这场防疫战,也是零售企业停下脚步重新思考的阶段。一些实体零售商线下门店客流锐减,营业额大幅下降,疫情之下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让他们不得不思考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广州市在疫后就进行了一次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媒体电商营销活动,2020年6月6日至6月8日,广州了举办“首届直播节(中国•广州)”,是全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带货节,创出了新高度:3天时间直播场次将超20万场、各电商平台直播间将累计发放超过10亿红包、大部分商品将有5折优惠;除特色商圈、文旅项目、各大商场和各大品牌企业外,还带动住宿、餐饮业、制造业、租赁、商务服务业、教育行业等开展直播;设置主会场和多个分会场,多阵地、多品类、多场景实现全城直播;将联合淘宝直播、微信小程序直播、抖音等知名直播平台,以及跨境电商平台、带货达人,并选拔80多家优质MCN机构。商家、物流以及电商平台的配合,让供销变得顺畅,三者交叉赋能,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对实体经济都形成了良性支撑,而新媒体电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自身也不断地完善发展。虽然新媒体电商并不能取代传统的面对面销售,是因为线下门店能够带给消费者线上无法体验的综合的沉浸式体验,两者结合给电商行业和新媒体行业都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是新媒体电商发展的一大趋势。

总而言之,新媒体为电商营销带来了更多可能,同时也拓展了电商的销售渠道,虽然当前我国的新媒体电商发展面临着转化率不高、同质化竞争严重等方面的阻碍,但由于其能够便利消费者购物、带给消费者更多更丰富的体验,发展势头仍然锐不可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新媒体电商还将促使产业和行业融合程度加深,创新出更多的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和体验,为商家带来更多的盈利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宁.新媒体电商发展下的童书营销模式探析[J].出版广角,2019(14)

2.周正.我国电商物流一体化典型模式及发展趋势[J].经济纵横,2018,395(10)

3.施薇.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碎片化形态及其发展进路研究[J].农业经济,2019(4)

4.马小平.新媒体时代农产品品牌营销新思维[J].商业经济研究,2018(9)

第7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9月7日至8日,“2015新网商峰会”在杭州举行。阿里巴巴CEO张勇等一众阿里高管出席。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滴滴快的总裁柳青、小米科技总裁林斌等作为重要嘉宾发表了演讲。

阿里巴巴高管在各个层面分析未来电商发展趋势及阿里的战略,并宣布了新的合作。同时,作为阿里“双11”前的重要节点,阿里方面称将要把今年的“双11”打造成电商届的“春晚”。

阿里在年初就表示,2015年的主要战略就是国际化。从马云前段时间密集访问欧洲各国,到阿里接连宣布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阿里巴巴今年一直在将国际化战略贯彻到底。在此次电商峰会上,阿里又宣布了与麦德龙的独家合作,在布局国际业务上再落一子。

线上线下融合也成为了阿里方面多次提及的重点。张勇称,从销售渠道来讲,线上和线下已经在高度的融合了。阿里拥抱银泰,与苏宁合作,正是看到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趋势。银泰CEO陈晓东也表示,围绕着顾客的需求,线上线下融合是必然趋势,但那些签一个合作协议就想做出一个O2O产品来的做法是不成熟的,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愿景,还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利益体。

移动购物已成大趋势。阿里巴巴集团零售事业群总裁张建锋称,当下用户向移动端转移的趋势已经十分清晰,“阿里零售平台2015年第二季度成交额55%来自移动端,移动收入占比也首次过半。移动购物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在两日的议程中,大数据成为讨论的热点。由电商到网商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大数据的积累和挖掘之上。兼任阿里妈妈总裁的俞永福称,未来十年,整个互联网将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时代向DT(Data Technology)时代演进,企业需要研究如何让数据驱动业务,让数据变成业务。阿里妈妈未来想从单纯的电商营销平台,变成全渠道的营销平台,需要大数据的支撑。

然而,在最新上任的阿里音乐总裁高晓松眼里,大数据呈现的是同质化,而音乐和其他创造性产物一样,追求的是多元化。大数据只能是辅助工具,主体创造性更重要,大数据再丰富也无法复制周杰伦。对于阿里音乐的布局,高晓松坦言,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善于学习的竞争对手,怎么干以及干了什么,还需要等到以后再讲。

滴滴快的总裁柳青在7日下午的峰会上,分享了滴滴创业的体会。柳青称,在共享经济再怎么高效,还是需要大数据匹配。滴滴快的是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公司,积累了三年大的数据,滴滴非常了解所有用户每天从哪儿到哪儿,而且是高频次发生这样的交易。每天滴滴分析的是10TB的数据,每天连续上传的定位数据是50亿次,这都是非常大的数字,在任何国家都不会见到的。这些都需要有世界最领先的技术和算法来支持。

传统企业向网商转变也是本次大会的亮点。小米科技总裁林斌与美的集团总裁方洪波在一起讨论了如何面对网商时代的到来。林斌称,新网商时代是怎么样带给大家更高效率的从网上买到好东西,现在大家用APP、用手机端购买商品趋势也非常明显。但是效率再高,还是需要好的产品,这还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研发和产品开发。

林斌表示,电商核心还是消费者买东西方便,小米过去产能各方面都努力了,但还是不能达到市场的需求,这种抢购的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讲不是一个健康的电商。林斌声称,小米现在正在努力,未来的产品无论是PC还是移动端,在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货源,让大家能够买到。

互联网使得经济、业态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方洪波声称,这种颠覆性的改变已经在发生,不仅是消费端,现在到供应端、供给端,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自从参加了阿里的双十一,方洪波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美的电商平台系统做了彻底的改造。随后在全国做了统一的库存系统、物流系统,做了人员结构系统等等,现在美的正在对传统渠道进行改造。方洪波表示,随着各个环节的升级推进,线上和线下完全融合,美的就变身为新网商。

马云曾说,阿里巴巴要成为一家百年老店,但网商如何成为百年老店,马云自己也没有答案。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给出自己的答案,如果短期来讲,挣点钱确实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能够做成一个百年老店,最终还需要靠品牌。新网商时代有没有创业的新机会?熊晓鸽认为,国内B2B还有很多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在这个投资领域可能会成为未来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熊晓鸽称,新网商的未来,目前可能也不是很多困难,但是大家有点迷茫。随着新网商的发展,中间有很多的机会,“今天比较困难,明天会好一些,明天会更好。”

从线上到线下,从电商到网商,新网商峰会是对互联网新经济的探讨。达成共识的是,利用大数据,将互联网对经济的改造从消费端,渠道端,扩展到生产端,并且利用互联网形成资源共享,更大程度的提升效率。更大程度的提升效率。

第8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一、联社投资企业发展沿革和产业现状

联社投资企业(包含企业集团)一般是指联社直接投资设立的运作联社资产的企业法人。公司法颁布前就有联社投资设立的供销公司等多个经济实体。公司法颁布时,联社依然在“政社合一”的体制框架中,为了强化经济功能,联社按照“办好实体”的要求,逐步建立统一运作联社资产的投资企业,使其成为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法人主体。这些投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的已成为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集团,上海市工业合作联社的新工联就是这样的企业。它前身是成立于1992年的上海二轻实业总公司,是一家联社资产设立的独资企业。2002年经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改制成上海新工联(集团)有限公司,由联社资产控股,公司员工以持股会名义共同持股,经营者群体个人持股,并吸收社会多元投资主体参股,主要从事投资与投资管理业务。这种既保持联社控制权,又吸纳外部战略投资者的多元结构产权安排,改变了传统集体企业出资人在企业内部,产权主体单一,否定劳动者个人持股这种封闭的产权安排。坚持“办职工自己的企业”的发展理念,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十一五”期间,该企业集团以服务业引领产权结构调整,加大子公司整合,按照现代服务业的方向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新设立企业10家,对5家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了增资;同时,对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发展趋势发生改变的19家企业及时进行了关停。目前集团投资控股的子公司或孙公司有70家左右,对服务业的股权投资比重约占75.35%,产业分布在房地产开发、不动产租赁、证券资本经营、商业零售、进出口贸易、典当、产权经纪等行业。至“十一五”末,该集团主营收入达到7.3亿元,五年间集团利润总额年均增长约21.6%,净资产年均增长约7.11%。

二、联社投资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SWOT分析

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演进过程,有很多模式和类型。根据服务业的演进过程,区分服务业代级的指标分别是专业化水平、市场化程度、资源规模的程度、垄断化程度。具体可分为三个代级:一是一般的传统服务业,其市场特征是市场化程度很高,但是拥有的资源有限,专业化水平也有限,由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它的垄断性比较低,比如传统的餐饮业、旅游业等;二是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其市场特征是资源规模较大,垄断化程度较高,市场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低,专业化水平高于一般传统服务业但低于现代服务业,金融业中的结算公司属于此类;三是现代服务业,其市场特征是专业化程度最高,市场化的程度低于一般传统服务业,高于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一般不会基于特权形成垄断的模式,但是通常会出现少数相对集中的领导者。现代服务业的垄断化程度表现在由市场形成的相对优势地位,客观上形成市场集中的能力,资源规模较大。这三种代级的服务业在演进过程中有一个基本趋势:规模越来越大,所容纳的交易人流越来越多,同时复杂度和整合性水平越来越高,即更加规模化,尤其是网络化。

现代服务业还有“三高、三新”的特点。所谓“三高”,就是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三新”,第一是指新技术,主要是指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在它们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服务业运作的信息平台;第二是指新业态,是指由于高新技术作用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不断演化出来的新兴服务业态,他们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提高产业的能级和老百姓生活水平有很大的作用。第三是指新的增长方式,宏观解释是高人力资本的增长方式,这一方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产物,另一方面是现代服务业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代价的结果。现代服务业在我国的典型代表是现在较有名气的“携程”。

联社投资企业原来一般以投资轻工或手工业行业产品的生产、销售、物资供应等作为发展重点。根据服务业代级的分类,目前联社投资企业绝大多数停留在传统服务业或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领域,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很少。制约其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竞争能力偏弱;二是行业分布过宽泛,集中度较小;三是缺少与战略目标匹配的人才储备;四是体制机制不配套。以上海为例,对联社投资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具体分析如下表显示:

综上可知,联社投资企业既有发展现代服务业企业的优势,也存在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发展既面临挑战,更存在机遇。显而易见,上海等大型城市中联社投资企业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必须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原则,对旗下现有企业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路径开展深度探索。

三、联社投资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路径思考

第9篇: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传统行业;“互联网+”会计;专业教学;互联网思维

2014年“互联网+”概念被首次提出,这样一个依托于互联网环境协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新经济模式逐渐显现雏形。

一、解析“互联网+”浪潮

目前,大众对“互联网+”的认知因视角的不同,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信息技术角度而言,“互联网+”时代的本质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创新发展,依赖于“云、网、端”的一场信息技术革命。而立足于经济角度来说,“互联网+”则是一场传统经济与新兴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面对实体经济丧失活力的现阶段,一场联合互联网技术的新经济业态将成为未来传统经济转型的新出路。

从表象特征看来,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是依托于互联网间的数据互换而完成的。传统产业可能会因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在“互联网+”时代,以云计算、物联网以及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企业可以实现数据共享、资源互用的高效率融合。目前,传统行业中,交通、金融、物流、零售等行业已借助“互联网+”的推力,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开局。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经济环境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众多传统行业纷纷在“互联网+”背景下谋求新的融合与创新。会计作为传统的服务行业,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静态财务信息处理的记账算账技能在新技术形态的催生下,已逐渐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会计的技能要求也从传统的财务会计上升至管理会计,甚至是云会计应用阶段。

二、“互联网+”教育的新挑战

面对“互联网+”这场技术风潮,教育与新技术的融合还处于彼此的适应阶段。这场教育的变革,不仅需要外在技术的革新,还需要从教育的本质、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思维出发,重新立足于新技术时代。就教育资源而言,教学不仅局限于一本书、一堂课,还依托互联网的共享技术,通过跨越区域、跨越专业的共享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

实质上,“互联网+”教育又推动着教育本质的变革。传统教学依赖于学生的被动接受,教师作为知识的灌输者,是教学的主导者。而现代教育模式下,学生被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从教育的主导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

教师角色的变化,给教师的教学思维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策略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而言,思维需要向互联网思维转变,以服务者的角色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不干预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教师还需具备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

会计专业在高职教学中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关于理论的教学,已经积累了相当纯熟的经验。然而对于会计专业这类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较强实践技能的专业,纯粹理论的教学显然无法让学生立足于工作实践。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会计手工技能已经逐步被边缘化。传统的一间教室、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思维已无法顺应技术革新的浪潮。

因此,未来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向将不再是枯燥的理论教学,也不仅仅是传统的手工账操作,而是让学生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具备现代化的会计操作技能和较强的数据分析技能。因此,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及思维亟须变革。

三、目前“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学的困境

1.现行教学模式的缺陷

如今,各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门类繁多,但大多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往往通过理论讲授的方式教授学生会计实践的内容。会计专业课程普遍存在理论较为抽象且实践性较强的特性,因此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很难让学生具备实践技能。这样导致会计专业教学脱离实际,趋向于大而空,经常出现会计专业学生不具备解决简单会计问题的技能的尴尬情形。

2.会计信息化技能低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其教育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岗位技能。目前而言,企业所需要的会计要具备较高的会计信息化技能。为此,高校纷纷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然而,高校中的会计电算化技能培养也存在着诸多局限。多数情况下,会计电算化教学仅局限于功能模块的技能训练,学生往往只是知道各项功能模块的操作方法,却无法将此模块的操作与实际经济业务相联系。

3.缺乏互联网思维

在移动互联网以及信息化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背景下,高校会计教学的信息化手段却极度匮乏。目前大多高校仅局限于课堂信息化教学的开发,采用微课、慕课等形式。而对于前沿的云计平台实训建设,多数高校缺乏足够的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同时,由于高校中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小,教师对互联网新技术的学习缺乏兴趣,“互联网+”会计相关教材也极度缺乏。

4.实习资源紧缺

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由于会计行业的局限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一直是高校会计专业培养中面临的棘手问题。面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会计行业以及对应的财务部门无法真正吸纳大量的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实践工作。同时,由于会计工作所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机密性,多数企业在接纳会计实习学生的时候,往往只是为其安排基础性的工作,几乎不涉及专业技能的实践工作。可见,对于会计专业而言,真实的职业岗位实践几乎无法通过真实企业及真实业务实现。

四、“互联网+”会计专业教学的探索方向

1.立足企业,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就高校而言,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需紧跟时代及技术的潮流。随着经济业态的变化,企业对会计的要求也随之发生转变。传统的会计手工技能将不断被边缘化,基于云技术的实时核算技能以及基于大数据的会计数据管理技能都将是现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在定位当前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时,切不可固守传统,而是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全方位了解企业的当前需求,以此作为高校“互联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依据。

2.立足全局,提高会计信息化技能

在电算化教学中,教师普遍拘泥于财务模块教学。这一局限性思维致使学生在电算化学习中,只是一味注重模块的操作流程,却忘记了要立足于企业的高度进行全局的思考和分析。基于这一现象,高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应将手工技能与电算化技能相结合。教师要立足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实际流程,结合手工技能及电算化操作流程,让学生真正能将信息化技能与企业的整体运营相结合。

3.立足新科技,树立互联网思维

就高职院校而言,不仅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同时在政策上也亟须转变。高职院校应积极寻求对接行业或企业的合作,真正了解企业对现代会计的技能需求;同时利用企业的专业人才及技术资源,完善课程建设和相关的教材建设。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教师面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应积极做出响应和改变。教师需拥有敏锐的视角,对现代会计专业进行细致的剖析,利用新型技术平台及信息化手段,努力使教学满足现实要求。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会计专业教学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

4.多方合作,构建“区域实习工厂”

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呢?其实这一问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有效解决。面对真实企业岗位及专业资源的缺乏,高校可以通过区域云平台的搭建,构建“区域实习工厂”,将企业以及行业的真实资源进行重现和仿真,以虚拟环境真实重现企业运行流程。将真实的市场环境及管理模式嵌入虚拟工厂中,通过真实场景模拟,让学生在“区域实习工厂”中获得实践的机会。“区域实习工厂”需要长期的运营以及大量资源和技术的投入。显然,若仅依靠高职院校一己之力,这一构想将很难得以实现。因而,这需要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对于企业而言,校企合作开发“实习工厂”进行人才培养战略,将是一项实现资源共享的双赢合作。对于政府而言,通过相关政策的扶持,可以激发企业与高校进行人才共同培养的积极性。校、企、政通过多方合作,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

五、总结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面对现行教育模式的缺陷以及实践教学资源的紧缺,高职院校必须重整教学思路,紧紧跟随新技术浪潮,重新思考“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与模式,真正做到会计人才培养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黄燕芬.高职院校在“互联网+”时代的会计教学的新理念[J].文化视野,2016(7).

[2]谢力熊.“互联网+”时代的会计教学改革[J].教育技术,2016.

[3]秦荣生.“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

[4]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5]S楚新,.“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次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

[6]孙玲,赵建梅.“互联网+”时代下改进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15(1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