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Papi酱直播带来的是2000万峰值用户,8000万累计播放次数,1.2亿次赞,火爆的背后考验的是端到端的资源实时调度能力,高并发下的视频体验保障;
AR游戏Pokemon Go一举获得Android和iOS市场免费榜和收入榜冠军,用户活跃度超过Facebook,让全世界疯狂的背后,考验的是面相新业务的体验建模和实时大数据处理能力;
To C业务突发的不确定性,给运营商带来新的挑战。
再来看看To B端,以政务云为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建好内网、扩展外网、整合专网”,安全可靠、平滑迁移,以及网络能力的开放对电信网络提出了新的需求。
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总裁鲁勇表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数字商业时代,电信网络从IP化走向‘全面云化’,这意味着,未来的网络将是构建在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的网络上。”
运营商云化的演进过程,将主要面临着多厂商的集成、从现网向目标网络演进、实现敏捷运营等挑战。
“对于个人开发者、厂商和服务提供商来说,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跨厂商、跨解决方案和开放的平台来进行互联互通测试和概念验证,确保开源软件能够满足最终用户的体验和驱动未来网络的需求。”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Jim Zemlin表示。
近日,华为正式云开放实验室――Cloud Open Labs。“华为云开放实验室是生态链建设、预集成预验证、联合创新的平台,有效支撑全面云化。”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副总裁荀速表示。
目前,云开放实验室已经与超过40家合作伙伴合作进行解决方案集成及验证,完成550多个项目的预验证,并与Wind River、VMware、Red Hat、Accenture等开展联合创新。
在咨询与系统集成领域,华为先后于2012年了位于北京的首个全球网络演进和体验中心GNEEC,后来又在深圳建成同样的GNEEC;2015年,位于西安的网络功能虚拟化开放实验室NFV open lab;2016年上半年,建成位于廊坊的云数据中心开放实验室Cloud DC Open Lab,再加上位于北京的SDN Open Lab。四个开放实验室互联互通,构成华为云开放实验室,也承载着华为数字化转型的决心与实践。
改制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文苑报刊社(全称“内蒙古文苑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是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进程中,由内蒙古出版集团为整合《文苑》、《内蒙古教育》(汉文)、《向导》杂志资源于2011年9月投资组建的报刊出版单位,现每月出版期刊10种。按内蒙古出版集团要求,文苑报刊社的主要任务是:整合出版资源,优化报刊结构,对所属报刊统一管理、集中经营,创新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做大做强报刊出版。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文苑报刊社面向市场开展出版经营活动,逐步调整经营模式,扩大市场占有率,打造品牌期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营成果显著,发展速度加快。文苑报刊社2012年1月正式开始出版经营。两年来,发展态势良好,经营成果显著,连续两年销售收入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2013年全年销售收入867万元。这是一个对于传统大刊微不足道甚至足以忽略的数字,但对于在民族地区出版经营并面向全国发行的市场化期刊,这是其立足市场的有力证明。在全国传统期刊普遍低迷的形势下,《文苑》杂志月发行量突破20万份,并保持每月递增。
更新理念,转变机制,初显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轮廓。文苑报刊社在勾划发展蓝图、转变员工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运营机制,以市场化为目标,大力推行一整套的改革措施,在机构设置、人事、财务、薪酬、成本控制和出版质量、市场经营等环节上采取现代绩效考核办法,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立足转型,规划发展,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根据期刊种类及自身实际,文苑报刊社结合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契机,制订传统出版“4种期刊,2个市场”和数字化业务“1报2刊3网”的立体、多元化传媒发展架构,形成了清晰的集团化产品体系和战略发展规划。在结构调整上,一个立足、面向全国、服务于教育领域的“引领青少年阅读时尚教育传媒集团”正在形成。其中,《文苑》为综合文摘期刊,以中学生课外阅读为主;《内蒙古教育》为内蒙古教育行业指导期刊;《作文向导》为学生作文指导素材来源期刊;2013年转入的蒙古文《科学》杂志为民族教育科学普及和学术期刊。
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企业生存发展空间逐步扩大。文苑报刊社在改制后完全自负盈亏,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积极开拓市场,谋求进一步发展。在出版品种上,逐渐形成完整产品体系;在服务意识上,从被动出版向主动服务转变;在市场发展上,成功
走出去”,主动寻求发展机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文苑报刊社还开展了移动手机杂志、互联网出版、电子期刊等出版业务。
影响和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因体制机制、管理理念和发展思路的不同,文苑报刊社在改制前后也面临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这是改制企业都要面临而且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认真对待。
员工思想整体稳定,但也有隐忧。保证员工思想稳定是改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制后,员工因劳动关系的变更和经营管理机制的变化,会更进一步感受到生存危机和工作压力。具体表现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员工思想上有失落感。有的从事业单位到企业单位,有被扫地出门的感觉,会莫名失落;有的原来在领导岗位上,现在成了环节干部甚至普通员工,也会有更大的心理落差。二是部分员工对企业发展缺乏信心。员工为企业生存和个人发展前景担忧,甚至有的员工原本就为捧“金饭碗”而投入原单位,现在转眼被推向市场,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还有尽管已经企业化,但负责人员仍然上级任命,因工作方法对员工产生潜在影响,加重员工对企业发展前途的担忧。三是薪酬的平均主义思想严重。基本待遇“大锅饭”、绩效奖金“平均分”的思想在部分员工心里长期存在,不利于企业管理。四是心理失衡。部分员工攀比思想严重,随时关注社里的大小变动,随时拿自己的利益得失与他人做横向对比而不考虑能力、贡献、成绩因素,对这部分员工来说,任何变动都会引起震动性后果。
员工整体能力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改制前部分员工属于安置性冗员,能力相对偏低。由于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氛围不浓,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加之同等岗位员工待遇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别,很难一时之间招聘到完全满意的称职员工,只能靠自己慢慢培养,这又造成了精神上的懈怠,员工对不能尽快达到岗位要求有了充分的理由,员工压力小,成长意识不强。改制后企业员工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大,企业负担偏重。从人员结构上看,人员构成有三多三少现象:整体上行政编务人员多,发展经营人员少;具体工作上被动安排人员多,主动服务人员少;思想意识上安稳守成人员多,开拓创新人员少。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企业运转效率不高,信息不灵,反应不快,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新产品、新选题策划能力差,报刊社整体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强。
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主营业务发展前景黯淡。文苑报刊社现主营业务为期刊出版经营,其中发行收入占销售收入的86.5%,企业经营主要依赖期刊发行。但在传统期刊市场普遍低迷的形势下,依靠传统出版和发行增长存在极大风险。传统期刊出版在出版产业链中已经属于低端产业,行业竞争激烈,盈利能力差。从行业发展看,信息化、数字化和提供数字服务将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报刊社虽已形成完备的数字化发展战略,但因资金等原因,还处于摸索期,尚未形成可靠收入。
资金短缺,人才不足,刊号资源有限,影响长远布局。改制后,文苑报刊社为国有独资出版企业,出版集团一次性投入注册资金,报刊社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资金有限,传统期刊发行渠道均为代销,资金回笼迟缓,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量大,影响正常经营和新产品投入。在人才使用上,因体制原因,尚不能达到真正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影响整体管理和员工士气。因刊号资源有限,规划中的新产品、新业务迟迟不能启动,为新产品而吸纳、培养的人才逐渐融入其他期刊。上述各种因素层层累加,员工心理上和行动上逐渐“能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因改制而凝聚的干劲和士气日渐消磨,严重影响长期发展和布局。
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文苑报刊社内部管理存在一定问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如前文提到的用人机制问题,还有工作中的效率低下、创新能力差等;二是因改制后部分管理人员调整造成混乱,或中间环节协调不当造成效率低下。
外部环境是指市场环境以及主管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市场大环境无法控制,但报刊社可在现有客户中创造条件,营造有利发展的环境,提高市场占有率。主管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间的管理在改制之后,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协调环节,理顺程序,争取对报刊社发展有利的机会。
对期刊改制与改制后生存发展的建议
期刊改制关系期刊存续、人员流动和企业兴衰,因此改制一定要在通盘考虑、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果断抉择,平稳发展。结合文苑报刊社两年来的发展实践,对期刊改制及改制后提出如下建议。
期刊改制需要顶层设计。根据要求,非时政类报刊转制目标中,转企改制仅是第一步。从行业发展角度看,转企改制也不是报刊改革的根本目的,转企是手段,全面促进报刊发展才是终极目标。因此,期刊改制不应为改革而转企,应按照期刊发展规律,从期刊品种、人才、资源等角度出发,进行周密、详细、全方位的总体论证,从全局角度建立清晰的战略构想,转企后再通过一套完整的运营体系进行系统化的运作,才符合期刊的运营规律。顶层设计既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定位,也要确定个体期刊的发展思路和定位,明确企业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明确法人治理结构,如此才能真正转变运营机制。
文苑报刊社在改制前,通过广泛调研和大量征求意见,最终将改制与发展相结合,将转企与市场化协调一致,让市场因素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主要作用,并将各刊发展及其内在潜力充分关联后制订了统一的发展战略,才有了后期突破性的发展。
改制后更加需要管理与协调。改制企业重新注册后,管理机制、运营模式、发展目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加需要上级部门和企业领导层加强管理与协调,加强支持与呵护。一是新企业需要重新整合资源、凝聚共识,形成共同的企业文化和发展目标。二是改制后员工心态发生变化,思想负担比较重,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普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由企业内部解决,但环节干部和负责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上级部门协助。三是改制后,期刊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需要主管单位的进一步协调。四是改制后,期刊需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抓住机遇、利用政策优势抢占市场空间上,更离不开管理和协调。
改制后要保持规模适度。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在增强报刊发展活力、优化出版资源、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也为部分特色鲜明、市场认可的报刊提供了整合报刊资源、扩大发展规模的机会,但规模化发展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规模适度,要与管理水平、经营水平相适应,还要考虑编辑出版能力和市场经营能力。主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期刊品种数量要适度。目前国家从政策层面支持有实力的报刊向传媒集团方向发展,刊号也要向有实力的报刊出版单位流动,但从报刊发展规律和实践看,有刊号不一定就能够发展,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报刊处于亏损状态。报刊出版单位改制后吸纳刊号应量力而行,而不是多多益善。二是业务规模要适度。从国内外成功经验看,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必然是未来报刊发展的趋势,但在报刊市场化程度普遍不高的现状下,规模化经营尚不具备成熟条件。小型报刊社具有组织成本低、便于沟通协调、内部环节少、运行费用少等优势,且规模越小,经营机制越灵活,适应市场波动变化的能力也越强,因此,建议改制后的出版单位要保持适度业务规模。
市场化方向要坚持再坚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是为使之成为能独立承担社会法律责任的市场主体,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现代报刊出版企业。作为企业,就必须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无论在这条路上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应该迎难而上。现在坚持市场化发展,突破发展中的重重困难,是为报刊业将来发展积累经验,是为实现新闻出版业甚至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做出的有益探索。
同时,改制后的出版单位也不可过度依靠优惠政策,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是为加快报刊改革,促进新闻出版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改制企业应在用好用足扶持政策的同时,坚持市场化发展,向市场要效益。扶持是暂时的,只能解一时之困,而市场化是长久的,可奠定长远发展的基础。
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加速发展。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走入生活,技术正成为企业增长和差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洞察技术发展趋势,企业方能把握先机。随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文件的下发,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已全面展开,数字化为报刊出版企业提供了重启的机会,把所有报刊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在此过程中,若能把握数字化转型良机,必将令报刊出版企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加速其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区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为抓手,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扎实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要求,以先进制造业挺起经济高质量发展脊梁,为建设富饶美丽品质新做出应有贡献。
二、目标任务
按照“勇争先,作示范”的要求,努力做到:在省、市、区目标管理考核中勇争先;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发展等方面作示范。
三、重点工作
(一)以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为导向,创新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新机制
一是紧盯省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将考核指标项目化,明确推进事项、完成时间、责任股室(具体见附表)。二是每月26日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重点调度考核指标的推进情况和完成进度。三是每月27日至次月3日前对全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
一是强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2+4”产业平台建设,推动园区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资金集中发展;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创建产品技术测试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重点支持企业组建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投入研发经费,确保全年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含工业设计中心),开发新产品20个以上,规上工业R&D强度达1%以上。二是重点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出台财政政策,鼓励企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为主线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重点调度10个以上技改项目,确保工业固投和技改项目投入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加大力度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和诊断,打造绿色工厂1家,绿色产品2个以上。三是着力培育优质优强企业。建立规上工业、“专精特新”、“专业化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制造业领航企业、“五企并抓”梯度培育机制,为工业发展涵养“水源”,全年净增规上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专业化小巨人”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制造业领航企业2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1个。扎实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完善产业链方案,梳理产业链问题清单,组织1—2场产业链对接活动。
(三)以数字经济为突破口,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
一是推进企业深度上云。深入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重点推进产品设计数字化、制造设备数字化、生产管理数字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进一步打造1-2个区域上云示范观摩点,通过示范带动企业加快云化改造和云端迁移,力争30%左右规上企业实现深度上云。二是促进企业两化融合。结合企业上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5G产业发展等,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开展两化融合深度示范企业培育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打造2家以上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支持2家以上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三是提升企业智造水平。落实省智能制造“万千百十”工程,支持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服务指导、试点示范、政策支持等方式支持工业互联网普及应用,推动企业发展智能型制造,优选1-2个企业进行工业4.0改造,遴选10家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四)以服务企业为根本,构建营商环境新优势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机制,继续抓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开展政策暖企、上门送策等行动,加大国家、省、市、区各项惠企帮扶政策宣传力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营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惠企政策保障。完善区级鼓励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倍增行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等方面。为制造业企业在惠企政策兑现、政策项目申报、技改项目审批等环节提供优质高效、便利化的政务服务。三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切实发挥财园信贷通、中小企业担保、科贷通等融资平台的输血作用,强化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服务工业为主导意识,全年力争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2-4亿元,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四是完善企业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与企业减负、经济运行结合起来,每月了解和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切实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建立清理拖欠工作台账,完善工作机制。依托人才强区战略行动计划,深入持续开展针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育,优选30位龙头骨干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参加国内知名院校学习培训,组织企业家参加2-3次投资博(展)览会和高峰论坛;在园区组织1-2次专题培训和校企对接活动。
(五)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打造干事创业新形象
一是强化主体落实责任。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主体责任,并签订主体责任承诺书,坚持以上率下,挺纪在前,带头营造风清气正、劲足心齐的政治生态。加强基层党建组织建设,打造1-2个党支部创新示范点。二是助推中心工作完成。充分发挥“党建+”作用,深入推进“双城同创”工作,提升城市品质;积极开展市域社会治理智治工作,努力发挥智治支撑作用;着力抓好挂点乡村产业振兴;全力抓好扫黑除恶、维稳、棚改拆迁、两违等工作;围绕确保稳定这一政治任务,积极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及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扎实推进“五型”政府机关建设,大力整治“”和“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和人才工作;严格制度落实和奖惩措施,持之以恒地抓好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局干职工干事创业激情。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对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督促检查和推进落实。各班子成员对各自职责范围的重点工作负主体责任。
(二)强化督促检查
成立重点工作督查小组,组长:。督查小组负责对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和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做到每季度督查一次并进行通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关键词 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微博;微信;二维码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129-01
0引言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应用新形态,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传播和交流的传统媒体之一,应抓住机遇,紧随时代潮流,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努力寻求扩大期刊影响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促进期刊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1 科技期刊作为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科技期刊大国。2013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77种,其中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4944种[1],数量仅次于美国,但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与国际知名期刊相比,整体影响力还比较低。以纸张为载体印刷出版的传统科技期刊,正面临着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然而目前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的程度仍然较低,科技期刊自主网站建设数量落后于国际水平。
2 新媒体在科技期刊发展中的应用
所谓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依托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向大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型媒体技术。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科技期刊可以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二维码、App电子刊、大数据平台等多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对期刊内容进行数字生产和加工,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和推送给读者,进一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2.1 官方网站
在Web 1.0时代,建立官方网站是科技期刊联通作者、读者、审稿专家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提高期刊显示度最有效的方法。目前,中国科技期刊主要通过单刊独立、多刊联合、依托主办单位、加入数据库、依托出版商等方式建立网站,基本具备了现刊浏览、过刊查询、在线采编系统、高级检索、消息、网站链接等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站内容和功能也在不断升级,可为读者提供PDF和HTML格式的文章全文。
2.2 微博平台
作为Web 2.0的产物,微博可以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平台,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方便快捷地把信息浓缩成精华展现给公众。目前,很多科技期刊顺应潮流,建立官方认证微博,微博平台成为科技期刊扩大传播度的重要阵地。
2.3 微信平台
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则进一步扩展了自媒体的内涵。随着3G网络的普及,集通讯、社交、资讯为一体的微信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成为信息传播的又一新型媒体平台。一般来说,微信公众平台可分为订阅公众号和服务公众号,科技期刊可以通过注册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实现比微博平台更为便捷、人性化的服务功能,例如移动在线投稿、跟踪稿件状态、登记汇款信息、手机支付审理费、审稿人在线全文审稿、过刊浏览等。
2.4 二维码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方式,通过将具有唯一性标志的二维码印刷在期刊封面页或者文章底部是期刊顺应数字化发展的产物,推动了期刊的传播。主要借助手机扫描,传统期刊上的内容便可以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手机上,读者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文章,发表评论,还可以获取与期刊相关的各种资讯,轻松链接到期刊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
2.5 App电子刊
App是指安装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相对于上述免费的微博、微信、二维码等新媒体应用,App电子刊的制作需要开发和维护成本,通常是由期刊社或者期刊社委托第三方独立开发或者加入期刊整合阅读平台之后,在App Store、Google Play等应用程序商店,读者下载之后可以随时随地在移动网络条件下进行直接的在线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和浏览体验。文艳霞[2]认为,期刊App以其便捷性、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将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期刊数字化的主要形式。
2.6 大数据平台
对于科技期刊所在的出版行业来说,如何将信息存储数字化,实现数字出版的大数据平台,机遇和挑战并存。钟细军等[3]提出了期刊云的概念,建议由期刊联盟或大型期刊社等组织机构牵头,租用基础设施提供商和软件服务商构建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期刊云,实现期刊社管理,期刊组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存储与交流为一体的云平台。
3 媒体融合技术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
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下,科技期刊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收稿-审稿-录用-加工-出版-发行直线型流程,而是不断突破创新,转变成立体型多元化发展模式,新媒体技术已经全面影响到期刊编辑、出版、运营等方方面面。 审稿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已经帮助期刊实现了编辑网络化,并朝着智能化、云计算的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科技期刊传统的数字出版模式为数据库和单刊上网模式。2010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先后推出了“优先数字出版”和“万方数据优先出版”服务,已经实现了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以单篇定稿和整期定稿为方式,先于印刷版出版日期出版的数字优先出版模式。
互联网环境下,专业化、集约化、多元化已经成为科技期刊运营的趋势,应尝试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搭建线上线下两个圈子,实现符合期刊自身特点的发行、销售模式。
4 结论
21世纪是媒体融合的新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的普及应用,人们已经日益接受移动互联网的资讯获取方式,移动阅读将会为大众所普遍按接受。因此,中国科技期刊应牢牢把握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契机,开展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学习国际一流期刊办刊的优秀经验,把期刊着力打造成跨媒介的学术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201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2014-08-12].http:///govpublic/80/795.shtml.
[2]文艳霞.移动互联环境下的App与期刊APP[J].出版发行研究,2012,9:82-85.
顶层设计与产业规划
早在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就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其战略性国家层面的发展契机。
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细化了具体战略目标:“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2015年上半年,《中国制造2025》政策重磅来袭,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区域之一。
在近日召开的2015中国(广州)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党委书记宋显珠对《中国制造2025》作出解读:“《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从战略层面描绘宏观蓝图,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目标是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核心是要抢占制造业的竞争点,主要的措施是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而机器人、3D打印,是重要的支撑和依托。”
在产业政策的激励和市场需求带动下,近年来中国工机器人 产业实现快速增长,业内领军企化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企业也积极投身于机器人产业当中。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56500台,同比增长55 .6%。
产业整合 拓宽发展
即使前景一片光明,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和其他一些客观因素,我国刚刚进入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初级阶段,机器人密度与制造业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同时,虽然我国的机器人销量位居全球之首,但是在这数万台机器人当中,有七成以上来自国外。
面对这样的产业现状,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新松”)总裁曲道奎告诉《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现在智能制造的时代已经来临,标志着全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核心是智能化升级。我国机器人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己滚动式发展,而是要更加重视资源、技术整合,“走出一条新路子”。
在做好顶层设计之后,我国的机器人发展应当深入开展系统策划,整合发展,应当从市场导向的系统集成及产业发展着手,促进机器人产业与大数据、“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等领域跨界融合,整合新兴产业链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报社;发展渠道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57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02
1 破解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瓶颈刻不容缓
报社要想实现成功转型,离不开大量资深媒体人和数字技术人才,英国的《每日电讯报》就是报纸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典型。据悉,《每日电讯报》将用户参与新闻传播、内容创造、多媒体集成思路融入到网站设计和管理之中,并在一年之内换了三位主编,最后启用了有数字化头脑的年轻主编。同时在改革中要求自己的编辑、记者无论多大年纪都要熟悉数字报纸终端工作工具与工作方式。
有调查显示,传媒业目前最急需的人才有3类:一是上岗后就能补位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既懂新闻,又懂经济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三是精通新媒体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传媒人才。近年来,特别是《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新闻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努力破解报社转型、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瓶颈。据专家保守估计,未来3~5年内,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达60万到80万人。人才是媒体竞争的核心要素。建设一支政治素质硬、业务水平强的人才队伍,拥有一批真正有使命感、责任感和执行力的创新人才,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可喜的是,经过多年努力,不少报社不仅有了自己的新闻网站,还借力新媒体公司的商业化运作,取得了不错的转型效果。
人民日报社在巩固现有传统媒体办报人才存量的同时,也在有步骤、有重点地强化新兴媒体业态相关的内容生产、技术实现和经营管理等各类人才增量的挖掘、储备和开发,逐步实现报社人才技能结构从以采编和办报为主,向兼具一流新闻素养和现代信息传播技能的转换。人民日报社大力发展新兴媒体,成效显著。现在的《人民日报》已经由过去的一张报纸发展到报纸、杂志、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报、手机网、网络电视、电子阅报栏10种载体,基本覆盖了现有各类传播形态。
浙报集团先后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推出人才工程建设“七彩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遴选七类人才共1 000名左右,首批已遴选人才300名左右,其中新媒体人才50位,绝大多数都是报纸采编人员。集团将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教育培训、岗位锻炼和事业发展平台,使其成为岗位成才的优秀典型和集团杰出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为确保人才留得住,浙报集团还兴建了人才公寓,以大大低于市场的价格,优惠出租给员工,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作为中国报业改革创新战略转型引领者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更是成绩喜人。2014年,集团从事信息技术和新媒体业务方向的人员有631人(不含大粤网),其中新媒体采编人员339人,技术美编类人员183人;全集团拥有服务器469台。从人员规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看,已经达到了一个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的规模,总体水平处于同业领先地位。
2 地市报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自1999年成立以来(旗下有《汕头日报》《汕头特区晚报》《汕头都市报》《特区青年报》《潮商》杂志、大华网等媒体),报社党委、社委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人才强社、人才强报”口号,全面实施人才战略思想,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两支队伍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到2015年底,报社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360人,占员工总数的84%;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0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5人,中级职称人员138人;技术工人达到90人,其中高级工37人,中级工26人。在广东省地级市新闻纸媒体单位中,汕头经济特区报社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体素质还是不错的,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人数更是名列同类城市前茅。
但是,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逐步增大,报社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报社在媒体融合中急需的网络人才奇缺。在这种严峻情形下,传统媒体一边面临着人才的流失,一边也将面临着新生力量的短缺。只有迎难而上,“危”中寻机,抢抓发展先机,抢立时代潮头,抢抓人才资源开发。
具体说来,报社在人才培养、储备、引进等方面主要存在如下短板。首先是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报社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屈指可数,所占比例不到3%,同其他地市报相比,处于明显劣势;其次是专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报社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单位,既要有新闻宣传,又要有报业经营、网络开发,还要有管理,这就需要拥有方方面面的人才,然而报社目前无论是新闻采编、经营管理、技术保障人才均不足,既懂新闻又懂经营的人才更是奇缺,尤其是网站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几近空白。
报业的人才建设是为发展战略服务的,应当立足于向“全媒体”转型的报业未来发展定位,从战略高度重视报业的人才战略规划。笔者认为必须从如下几方面入手,认真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规划,解决青黄不接的“人才断层”以及“人才短板”问题:一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正确认识人才培养与人才成长、促进工作的关系,做到在培养中使用人才和在使用中培养人才。二要提高报社人才队伍素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有较大提高。三要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在不断充实和壮大新闻采编人才队伍的基础上,重点开发造就一批得力的经营管理人才、大华网络媒体技术人才,使报社的专业人才比例、专业人才分布趋于合理。四要增强开拓创新能力。发挥人才潜能,树立实现个人价值与媒体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营造开放的沟通环境和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五要进一步开发报社大华网网络技术人才资源和大华网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在以大华网作为粤东地区最权威新闻网站的基础上,筹建“新媒体建设工程”,延伸网络媒体产业链。
3 加强报社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俊曾说过,在全媒体环境下,媒体人需要更多跨媒介的经验,不仅会写稿,还要能编辑视频软件或是出镜。这指出了报社专业采编人才的努力方向。但作为地市一级报纸,要求所有编辑记者一下子达到这个要求,也不太现实。笔者认为,加强报社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就是要用好用活现有人才、适量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吸纳储存后备人才,为报业的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3.1 继续营造有利于人才队伍成长的软硬环境
进一步优化软硬环境,一方面,要把办公设施、福利待遇、科研经费等物质方面的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提高;另一面,要把报社的用人观念、用人机制、谋事创业氛围等趋向精神层面的内容不断充实起来。只有二方面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地进行软硬环境的建设,才能真正营造完善的人才成长环境。
3.2 加强报纸采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
要努力造就更多更优秀的名编辑、名记者。随着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不管报业怎样发展,也不管报业体制怎样变化,报纸在报社的龙头地位始终不会变,办好报纸始终是报社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报社长期不断加强建设报纸采编业务人才队伍,盘活现有采编人才资源,促进采编人才与智力的合理流动,选拔有能力、业务成绩突出的采编人才到领导岗位上来。
3.3 加大报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力度
报业的发展靠实力,实力靠经济,经济靠经营,经营靠人才。经济实力是报业发展的支撑,人才是经济的支点。为加快汕头报业的发展,提高应对国内外激烈的报业竞争与挑战,实施“人才强社”,积极拓宽识人、选人视野和渠道,完善竞争上岗、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把政治上靠得住、经营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经营管理人才选配到领导岗位上来。报社还应采取一切有效的方式方法,如组织经营管理人才到经济发展较快的兄弟报社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取长补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报业竞争力。
3.4 培养报社网络应用专业人才,拓展网络资源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中,信息和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网络文化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报社要进一步推进网络文化建设,首先要从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建设入手,培养符合报社网络文化需要的优秀人才,逐步把新闻网站做大做强。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信息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5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5)-0091-03
一、引言
金融体系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来完成对资本等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设置,是金融体系最基础的作用。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在资本配置方面各有特长,也各有劣势。如果人们能方便获得金融产品的信息,该产品可以满足大多数客户的需求时,发挥作用的就是金融市场。如果金融产品信息不方便人们获得,或者受众不多,太过专业,发挥作用的就是金融中介。金融创新可以认为是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之间的边界进行不断变化的调整的一种连接机制。金融创新使整个金融体系不断向高效的方向推进。
至于是什么因素在推动金融创新,有观点认为是金融的组织谋求利润最大化,对来自外部的限制所采取的创新行为,这种行为来自金融体系内部。有观点认为是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谋求实现金融成本降低的创新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来自金融体系内部,也可以是从体系外部的别的行业引起的。
互联网金融属于互联网行业发展金融业务,从而产生出的一种创新,通过大数据、搜索引擎等先进技术,产生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资本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对传统银行的模式造成了巨大影响。其原因是原有金融体系创新力不够,并且存在着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形成足够的竞争等。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恰好打破了这样的一种状态。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
(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表现在三个趋势。第一,信息的数字化发展趋势。人的活动行为越来越多的表现在互联网上,在互联网上聚集起海量的数字化社会信息,如果需要对企业或个人的经营状况或征信情况进行了解,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收集到这些信息,从而能够有基础进行风险的估量,进而开展金融活动。第二,计算能力提升的趋势。集成电路还在以摩尔定理的规律提升性能,云计算有助于突破集成电路计算能力的物理边界,以后还有量子计算和生物计算推动计算能力的更进一步提升。第三,通讯技术发展的趋势。互联网和移动通讯速度快速提升,互联网、电话网、广播电视网三者逐渐融合,WIFI的使用场合越来越广。带来的改变是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形式多样的社交活动。
(二)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金融市场。《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类型规定为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信托、互联网支付、互联网消费金融等,说明互联网已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互联网通过实现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获得对称的信息,进行直接交易,明显降低了成本,改变了金融的运作方式。资金借贷的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调配,以及对贷款人的信用情况实现资金量、收益、借贷周期等方面的配置。
(三)互联网的金融功能内在含义不变。尽管金融的运作方式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但是金融的内在含义没有受到影响。在互联网金融中,依旧是通过以契约的方式,在不确定未来情况的情形下约定各个利益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资本或资产的有效配置。依然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只是这种契约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是以电子化的方式存在于网络中,并建立了相关交易托管及结算模式。
三、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一)降低交易成本。第一,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实体银行网点和服务功能,可以取代实体网点,从而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第二,互联网平台公司可以通过代表客户与银行进行结算,再与客户进行结算的方式,节约了大量小额结算费用,从而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第三,互联网平台的资金融通更加趋向于资金出借人与资金需求人之间的直接交易,去掉了许多中间环节,从而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二)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在互联网金融中,信息的处理引入了云计算、大数据、搜索引擎的技g,将关联性和行为分析的有效性显著增强,分析结果有效提升了信用风险的管理效率,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在信贷领域,通过“大众点评”原理,许多相关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评价某个主体,使得该主体的信用信息直观显现,过去被认为是模糊的只可揣测的私人信息被公开,并且得到集中展现,直观的判断就可以知道违约的风险,并且是最有效的。
在证券领域,通过社交平台,投资者之间相互影响会非常有效,这种影响会改变投资者对某个证券的选择,规模效应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在保险领域,大数据有助于保险的风险转移模型趋向完美,保险费率由公平原则厘定。风险转移给社会中有能力,并且愿意承担风险的人。
(三)拓展交易可能性。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来源于经济的需求,互联网金融活动的结果也是满足了经济的需要。互联网提高了交易效率,将原本不容易交换的东西,以共享等方式匹配。互联网实现了陌生人之间直接借贷,如果在线下,个人借贷不会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只可能是认识的亲人或者朋友之间。
关键词:创新发展 智慧餐饮 人才培养
传统餐饮业存在着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技术落后、高素质人才缺乏、综合服务素质偏低等问题。自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餐饮企业也在积极通过信息化建设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与国际化、工业化、产业化的进程相适应。进入“十三五”以来,餐饮业在国家部委相关政策引导下,已进入供给侧改革的调整阶段,呈现出产业融合化、服务智能化、品类定制化的发展趋势。现代服务理念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突破了传统餐饮产业的边界,系统性的创新是支撑行业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餐饮业创新发展背景
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推进,智能技术已对餐饮产业在物流、生产、服务、管理、营销等环节进行变革,“智能厨房”、“智能餐厅”等概念兴起,杭州市商务委员会的《杭州市关于开展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餐饮业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2015.8)明确提出了“机器换人”政策举措,支持餐饮企业进行智慧化改造,完善管理流程,增强管理能力,推动餐饮服务智能化加速,促进传统餐饮业向现代餐饮业升级。《商务部关于推动餐饮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2016]71号)的重点任务中将“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创新发展”放在首位。据CNNIC第38次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6月,餐饮网络外卖用户1.50亿。预计2018年餐饮020市场将达到2897.9亿元。另据iResearchN]查显示,2016年上半年餐饮020用户规模增速较快,同比增长67%。
二、智慧餐饮的缘起与内涵
智慧餐饮概念的提出基于IBM于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和我国提出的“智慧城市”,其核心是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人体智慧相结合,优化整合社会资源,智能响应各类需求,创造更利于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
智慧餐饮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数字化阶段,通过计算机系统,应用独享性的面向财务、服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将经营服务信息转化为数据,供餐饮企业进行业务分析。二是网络化阶段,餐饮企业通过互联网实施系统集成和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战略,对服务环节、供应链和物流配送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经营层面的实时管理、实时监控;三是智慧化阶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餐饮业生产服务、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内部管控、市场营销等环节智能化的信息互动、数据分析处理,实现餐饮企业精益管理、精准营销、智能决策,促进产业升级、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在《商务部关于推动餐饮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2016]71号)精神的引领下,餐饮业已开始以最新信息技术为驱动的餐饮业创新发展的探索。
从内涵来看,智慧餐饮包含两个维度的变革:一是思想维度的变革,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餐饮业的市场行为、企业行为、消费行为均被量化为“信息代码”或“数字符号”,以数字化的形式解构生产管理活动的流程与行为,挖掘数据价值,并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成为餐饮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起点,体现了科学化的管理思想,而本质上是新的管理范式建构。
二是技术维度的变革,智慧餐饮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生产、管理、服务、营销等环节广泛应用,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可以实施智慧化运作、信息高度共享,最大程度实现高效化生产、精细化管理、敏捷化应变、个性化服务,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三、智慧餐饮人才能力结构
智慧餐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餐饮业务流程相结合的信息化最新形态,目的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高餐饮服务品质,实现餐饮产业现代化转型、餐饮企业提质增效的系统性、集约性的经营管理的思想与技术的融合。智慧餐饮人才不仅要全面掌握餐饮管理理论,同时还要具备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创新等能力,主要包括智慧餐饮移动平台的使用,例如智能POS、餐桌智能终端、移动应用系统等。目前,智慧餐饮建设需要两类人才支撑:一是对现代信息技术中的软、硬件技术具有开发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另一类是对现代信息技术能熟练运用,同时又具备餐饮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智慧餐饮人才能力结构如图1所示。
四、智慧餐饮人才职业素质构成
智慧餐饮人才职业素质包括基础职业素质、信息处理素质、信息系统集成素质、信息系统开发素质等四大核心素质。
基础职业素质是指,智慧餐饮人才需要系统了解现代经济管理、现代餐饮业、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基本技术;理解餐饮行业领域的一般概念,全面了解餐饮企业内部管理职能、服务职能及业务处理流程,具备系统思想方法和分析商业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信息处理素质要求掌握必要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和工具平台,能灵活利用模型和方法、利用算机分析工具,对餐饮企业经营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数据转换为所需要的信息,为餐饮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同时还应当具备管理数据、技术平台和信息处理系统的知识与技能。
信息系统集成素质需要了解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或购买、安装的技术、工艺和方法,以及系统分析、过程设计、创新、质量、人机系统、人机界面、电子商务设计、社会技术系统和变化管理等概念,熟练运用信息系统领域核心技术和概念,鉴别和评价当前流行的和新兴的技术,具备为餐饮企业制订信息化建设计划、对信息系统功能评估、信息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运维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信息系统开发素质指能够应用所学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承担餐饮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电子经营商务系统的开发、部署、运营与管理、手机App设计与开发。具备最基本的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能力,有基本的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小系统及手机APP的分析、开发、实现能力,以及对大型应用程序、大型系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智慧餐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五、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基础应由院校和用人企业共同构建形成,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以及对人才培养成效产生直接作用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模式、资源等。
1.创新智慧餐饮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能力为本、重在应用”为改革突破口,从职业胜任能力的角度制订符合餐饮智慧化的需要、贴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餐饮信息化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转变。
2.注重教学研究,对接行业实际需求
目前,智慧餐饮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仍以学校为主,主要以信息技术类专业为人才培养依托。专业教学与行业实践之间存在一定滞后性,学校应关注餐饮行业发展动态、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本、专科层次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重点开展专业培养目恕⒖纬烫逑到ㄉ琛⑹笛槭笛当U匣制、创新创业而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并将成果,应用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3.以科研和项目为载体,提高人才培养实效
在人才培养实践活动中,应坚持科研和项目为导向,鼓励师资队伍和学生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和项目开发。课题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教学中引入科研项目,贯穿实验实训项目、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科研项目成果融人人才培养,将有利于巩固人才培养特色,增强相关专业方向优势,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
4.强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注重餐饮智慧化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过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仿真实训、创业实践等途径,多层次构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加大对第二、第三课堂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参与高水平科技竞赛与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5.开碾课程体系重构
以产业结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制定“校企融合、多点对接”的课程体系,以行业科技发展水平为准则,按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度。按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整合课程群与课程模块,通过利用校企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共同研发特色课程、课程收益依规同享、课程共享这几大原则,加大与企业开发课程的力度。
6.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着力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学生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生学习进程,设计不同的实践层次,制定多层级的实践环节,达到多层次的实践目的,满足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
7.提升实践教学的管理、监督、评价水平
制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建立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健全实践教学监管体系。构建由院校、学生、餐饮企业、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多方位的智慧餐饮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体系;其次,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六、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根据智慧餐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按实验教学、项目实践、创新创业、专业实习个层次规划,同时建设相对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全教育时段、覆盖课内课外、打通校内校外的一体化实训递进平台。
1.加大实验实训平台硬件环境建设
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实验实训平台硬件环境涉及大量设施设备,可通过中央专项、地方配套、院校自筹、企业赞助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信息分析处理实验室、数据挖掘实验室、移动平台开发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的平台,为智慧餐饮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开发环境。
2.强化产学融合,拓展人才培养空间
智慧餐饮人才培养院校应与餐饮企业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方面院校和行业紧密合作,掌握行业的最新发展,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以适应人才需求;另―方面餐饮企业可吸纳高素质餐饮信息管理、电子商务运营、网络工程、酒店工程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增强餐饮企业智慧建设的能力。此外,通过与餐饮企业战略合作,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运营项目,或邀请高素质企业职业人士到校举办讲座和进行师资培训,培养智慧餐饮人才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3.以能力为本位,建立创新创业基地
关注促进学生早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开展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和创新创业仿真实训课程,另一方面搭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聘请餐饮企业家和信息化领域专家担任客座讲师,教授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期刊业 期刊人 期刊的未来
石峰,中国期刊协会会长。
当前,我国期刊业的发展处于困难时期,但又是关键时期,期刊业向何处去?期刊人何去何从?就此我想谈4点看法:
一、敢担当才会有信心
什么是担当,担当就是接受现实并负起责任。
眼下期刊业的各种悲观论调很多: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忧郁,有“如一片落叶,好像在飞翔,毕竟在坠落”的无奈,也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叹。
发出这样哀叹并不是完全无病,当前期刊业面临的一个严酷现实是:新兴媒体冲击、经济下滑的大环境,致使大多数期刊发行量普遍下降、广告量严重下滑;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期刊业面临体制转型、媒体转型叠加的压力,业界感到困难重重;从业者思想观念滞后,改革步履维艰。由此,一些人对期刊业的未来产生迷茫。
这里有一个对待困难的态度和思想方法问题,我认为面对困境我们应该直面现实、沉着应对,辩证思维、保持定力,坚持改革、开拓进取。
客观现实必须面对。在直面现实的基础上,我们要进行理性分析:据统计,2012年全国期刊总印数33.48亿册,已经连续8年持续小幅增长。从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期刊总印数统计看,这是连续增长最长的一个时期,而且都是达到历史的高点。这说明大多数期刊印数在下滑的同时,还有一部分期刊的印数在上升,下滑不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另外,中国梦、小康社会、文化强国战略,对包括期刊业在内的文化需求是一种强大的刚性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空间。因此,悲观者只是看到了困难的一面,而忽略了发展的有利条件。
对面临困难的期刊来说,首先要有一种辩证的思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起伏,不可能一帆风顺,出现一点困难不可怕,怕的是失去信心;其次要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困难、客观因素是什么、主观因素是什么,同一类刊物在同一时期,为什么别人做好了,我却没有做好。
还有一个对当前阅读趋势的判断问题。很多人说现在年轻人都不看纸质书刊了,而中央电视台今年五一阅读大数据调查显示,闲暇时人们最爱做的事,阅读排在第二位。在阅读人群中,20~39岁的年轻人占72%。从阅读渠道看,纸质书阅读占62.6%,手机阅读占17.2%,网络阅读占17.1%。以上数据说明两点:年轻人爱阅读,纸质阅读仍占有优势。英国《每日邮报》网站4月29日发表文章称,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但印刷文字依然举足轻重。一份学术研究报告显示,报刊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信息来源之一。曼彻斯特大学的社会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报刊灭亡论言过其实,并认为低估报刊的影响力是错误的。2014年4月初,三联韬奋书店创办24小时不打烊书店,吸引了很多读者,而深夜在这里看书买书的几乎全是年轻人。总理称赞:“这很有创意,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喻示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仍需一种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火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1]让我们细细去体味总理的语重心长的嘱托,感受我们出版人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湖北知音传媒集团的胡勋璧同志在的座谈会上说:很多人都羡慕网络媒体的发展,你有没有了解做网络媒体的人那种没有白天没有黑夜的工作精神,那种不断求新求变的渴望,我们做传统媒体的如果也有那样一种精神、一种激情,就不可能做不好。我很赞成他的话。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敢拼才能赢,不付出极大努力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二、敢担当才会有未来
期刊业有没有未来?未来向何处去?这取决于当代中国期刊人的担当精神。
期刊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使在传播思想文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引导社会舆论、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尽管今天的传播媒介多了,但期刊的这种独特作用并没有褪色,仍然是主流舆论阵地,期刊人对此不但要有自信,更要有自觉。当代中国期刊人的担当,就是要在新的媒体格局中把期刊的独特社会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好。因此,期刊业未来的命运其实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下有一个“互联网思维”概念,就是基于互联网的特征,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在当前的媒体格局下,传统媒体要继续前行,更好地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不妨借鉴“互联网思维”。网络媒体的强势兴起,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大的挑战,甚至是生死的考验。当从网上获取信息成为许多人的首选、网络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包括期刊在内的传统媒体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又该如何发挥其独特优势?
传统媒体相对于网络媒体,首先要知己知彼。
网络媒体的优势:传播速度快捷,可以即时传播;内容十分广泛,可以说什么都有;互动性很强,可以进行实时交流评论;受众面很广,我国已经成为网络应用大国,有数以亿计的人在使用互联网。
但是它也有劣势:传播速度快,但准确性不强;内容多但很杂,缺乏整理加工,甚至信息虚假;互动性强,但主流意识较弱;受众面广,但真正用于阅读的人还没有成为主流。有人说,20年后,现在的“80后”“90后”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时,他们对使用媒体的习惯和偏好将宣告传统媒体的终结。如果整个一代人完全依赖网络生活,凭网络判断、处事,社会将会变成怎样?至少在今天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在网络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的今天,从事物发展的两面性角度看问题,对其负面影响,也应该引起社会有识之士和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媒体人对此也要有一种担当。
再说传统媒体,在这里单就期刊来说,有没有网络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价值呢?回答是肯定的。
期刊媒体的优势:中文期刊经过200年的发展,已比较成熟,有明确的专业分工,便于读者有目的地选择;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采编队伍,善于做内容,并能确保质量;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为信息的真实性保驾护航;期刊善于进行信息整合加工,作深度报道,在学术研究、理论探讨、公共政策阐释等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期刊的阅读质感也是网络媒体不可比拟的。
期刊媒体的劣势:传播速度和方式不如网络,经营理念和模式陈旧,应变能力和机制滞后等等。这种劣势在与网络媒体的竞争中更加相形见绌。其实这并非什么坏事,正好迫使期刊业进行变革与创新。
在过往期刊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竞争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就是有的期刊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与网络拼所谓的时效性,不断缩短刊期,追求所谓信息量,导致内容碎片化,实践证明其效果并不好。
我们从网络媒体与期刊媒体两相比较中得到启示:在今天多元社会结构中,网络媒体与期刊媒体各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的理由和空间,应各自扬长避短,相互取长补短,各尽所能,共同营造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
从“互联网思维”出发,我们又面临一个问题,即媒体的本质是什么?我的理解,媒体是一种介质,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它不可能是单一的,肯定是多样化的,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介质肯定会愈来愈丰富多彩。所以媒体人思考问题,不但要关注媒体形式,还要关注你的媒体与其他媒体的区别在哪里,更要关注媒体传播对象的真实需求,做任何一种媒体都不能在那儿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特别是传统媒体要在目前的媒体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应抓住自身独特价值点,把它发挥到极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价值就能产生价格。这是一个朴素的价值理论。我们从上面的分析中看到,既然传统期刊今天还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那么,不管媒体格局如何变化,期刊就仍有一席之地。对此期刊人要有自信,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要保持一种定力。广西师大报刊传媒集团(前身是广西师范大学杂志社,成立于1993年6月)目前有7种期刊,除《作文大王》外,其他都不是所谓的热门刊物,有《教育观察》《新营销》《规划师》《英语大王》《数学大王》《广西物理》。但作为全国高校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广西师范大学杂志社率先完成转企改制,并陆续将各杂志改制为市场经营主体。他们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取得突破性发展:2010年期刊销售额为2200万元,2013年达到5600万元,实现利润400多万元;员工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3.2万元提高到2013年的8.6万元。目前他们正在规划未来5~10年的发展目标,并正在组织实施国家新闻出版改革项目库项目“转企改制背景下区域性期刊集团建设”,已得到中央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首期1000万元的资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要力争在3年内实现期刊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他们的多种经营,他们的经营策略,他们的企业文化,他们的人才战略暂且不论,值得强调的一点,就是当代中国期刊人要有一种担当,做媒体不应忘却自己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要轻言放弃,别让困难消融你的担当。怨天尤人无济于事,行动起来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困难就像一座山,翻过这座山,也许风光无限。
实施品牌战略是实现期刊媒体价值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之一。品牌是核心价值的外在表现,是行业的领头羊。品牌之所以能成为品牌,是因为它的价值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我国期刊业在市场的锤炼中已形成了一批品牌,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它们的竞争力、它们的抗风险能力比一般期刊要强得多。但是,目前我国的品牌期刊还没有形成一个强势阵容,大多在孤军作战,大多面临发展瓶颈,有的甚至面临消亡的危险。实施品牌战略,最现实、最见效的是首先促使现有品牌期刊做强做大,以发挥其更大的引领作用。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遴选,确定一个品牌期刊名单,向社会公示,由政府部门协调出台含金量高的相关政策,为其发展提供更多便利条件,这也会大大提振期刊从业者的信心。
三、敢担当才会与时俱进
在新媒体不可逆转的崛起面前,传统媒体人的心态十分复杂,应对的办法也迥然不同。有两个真实的故事可以说明。
美国的知名杂志《新闻周刊》创办于1933年,最大全球期发行量曾达到400万册,是全美第二大发行量的时政刊物。然而面对新媒体的强势挑战,其经营陷入困境,并在经过一番兼并重组后,于2012年12月决定停止出版纸质版,改出电子版《全球新闻周刊》,震动了世界传媒界,很多人把它作为传统媒体走向消亡的例证。该刊纸质版停止出版时,期发行量还有130万册。电子版出版1年3个月以后,今年3月该刊又重新恢复出版纸质版,可谓“劫后重生”,但发行量只有7万册了,未来的预期目标是20万册,目前是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时出版。未来命运如何,令业界关注。
第二个故事是《中国激光》杂志社。2014年5月底我去上海参加一个活动,刘建生局长提议我与他一起到《中国激光》杂志社去看看,果然让我开眼界。《中国激光》杂志创办于1964年,已经有50年历史。2009年从原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编辑部转制为独立法人,按照国际化、精品化、数字化、集群化的发展理念,进行了彻底的重组,杂志社的出版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现拥有7刊1网,年营收1000多万元。中国光学期刊网和中国光电数据库日均浏览30万人次,全球3000家科研单位、每天5000名科研人员使用他们提供的文献。2013年获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中国政府出版奖、先进出版单位奖、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中国激光》被评为国家百强科技期刊。我们走进这个杂志社,其给人的感觉可以用生气勃勃来形容。在办公楼最显著的位置,贴着中外著名光学专家组成的审稿团队照片,楼道两侧是杂志社开展各类活动的图片,专设有“评刊专栏”,还有人情味十足的员工生活照。与他们座谈,听不到抱怨、叫苦、迷茫,听到的是信心、激情、梦想。杂志社的总经理杨蕾满怀信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光学出版集群,并已成雏形。他们将全国48种知名光学期刊的后期出版业务进行优化整合,以“共享资源、共享经验,抱团取暖、做大做强”为宗旨,开展联合征订、联合广告,共建光电论文数据库,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服务平台。
《中国激光》杂志社成功转型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办刊理念的与时俱进,杂志社一班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敢于担当的精神。
从这两个故事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1)新媒体的崛起势不可挡,对传统媒体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机遇大于挑战;(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一个竞争与竞合的过程,目前新媒体还不可能替代传统媒体;(3)如果传统媒体善于借力新媒体,传统媒体就还会有一个较大的上升空间;(4)关键在人,在于人的精神状态,在于你对所从事的职业的担当精神,有梦想就会有明天。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经过几年的博弈,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合作发展、融合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共荣。至于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留给传统媒体的创新空间很大。
金盾出版社的《科学种养》杂志,2006年1月创办,目前发行量10万册。2013年金盾出版社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创办了金盾网络电视台,并于去年8月正式开播。《科学种养》杂志与网络电视台进行了资源整合,开办“三农”频道,不但扩大了杂志社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为三农服务的时效,而且为杂志社带来可观的收益。
知音传媒集团对发展数字出版业务高度重视,先后建立了知音网、漫客网、中国女网、第1生活网、漫客栈、漫客商城、知音缘等网站,将集团的纸质刊物内容资源数字化,并逐步发展相对独立的付费阅读及互联网广告业务,在不同媒体之间建立了交叉和协同的宣传经营机制。同时在上述网络平台上构建了读者与编辑、作者的互动平台及书刊零售平台,开展期刊、图书、动漫等周边产品的网络销售业务。还通过多种方式与国内移动、电信、联通等三大运营商合作开展手机报、手机阅读、移动客户端等无线媒体业务,逐步向网络媒体、无线媒体、动画及网页游戏制作等方向发展,形成了跨媒体经营发展的格局。网络媒体已逐渐成为集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接的平台,通过广告、付费阅读、网络销售等方式取得收入。2013年集团实现移动数字平台相关业务收入910万元,其中网站广告收入达到105.91万元。集团陆续推出了知音网移动客户端、中国女网移动客户端及漫客栈手机版移动客户端,截至2013年年底,仅漫客栈动漫数字出版平台注册用户就达到350万。
由此可见,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空间很大,前景很广阔,只要观念转变了,办法多得很。
前不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用3年时间,支持一批新闻出版企业、实施一批转型升级项目,带动和加快新闻出版业整体转型升级步伐。[2]期刊业要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尽早实现转型升级,为期刊业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敢担当才会勇于改革
深化期刊业的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要不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改革的目标是什么,都需要我们作出清晰的回答。
有人认为,当前期刊业面临空前困难,改革的时机不好。其实,正因为面临困难才必须深化改革。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中央很明确,向改革要动力,在改革中破解经济下行难题。因此改革的力度空前加大,涉及许多所谓“深水区”的问题,如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连续出台政府简政放权措施等等。实践证明,改革的效果正在显现,经济稳中向好,内生动力明显增强,而且对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期刊业也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破解当前的发展困局。当前期刊业的改革,关键是要激发市场活力,围绕这个问题需要改革的方面很多,包括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向企业放权释放活力;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制约释放活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激发职工积极性释放活力;深化发行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形成公平竞争环境释放活力等等。这些方面的改革可以说是决定期刊业未来命运的关键。因此,当前期刊业改革要在行政管理改革上下工夫。正如刘奇葆部长指出的:“管理方面,一是要支持发展,二是要创新管理。”
当前期刊业推进改革难在哪里?至少有个三方面:一是对意识形态属性的担心,二是部门之间的利益格局平衡,三是涉及个人利益的安排。这三个方面都是既大又实际的难题,必须处理好。
意识形态属性当然是媒体的头等重要问题,通过改革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原则。企图淡化媒体意识形态属性的人,就不配做媒体。西方的媒体标榜新闻自由,其实他们的媒体意识形态要求很明确,登什么、不登什么、怎么登,无不彰显他们的制度意识、政治要求、文化主张和他们的价值观。因此,我国期刊业的改革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前提下的改革,是坚持党管媒体前提下的改革,这一点不能动摇。通过改革要进一步发挥期刊舆论主阵地的作用。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难以进行改革的理由,而是为改革确定了一个方向。目前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行政管理、审批制度等措施,由于观念保守、手段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抑制了期刊媒体意识形态功能的更好发挥,这也正是需要推进行政管理和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因所在。
部门利益问题,主要表现在期刊发行体制改革上。部门利益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按说政府与企业脱钩以后,不应该再存在部门利益。国务院各部门都要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当然实际情况远没有达到这种状态。诚然,这里也不排除各部门管理系统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部门之间沟通和综合部门的统筹协调。在我国目前的政府管理体制格局下,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政府组织机构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改革所涉及的个人利益问题,确实需要有切实的保障,比如部分期刊编辑部转制后的职工身份问题,在设计改革方案时要充分加以考虑。凡是不顾及多数人的切身利益的改革是难以推进的。但是,作为个人,又不能因为我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就不愿意改革。毕竟改革是大势所趋,改革关系国家的整体利益,改革是国家的大局,孰重孰轻,这个份量应该是掂得出来的。其实改革承载着我们大家的切身利益,我们从事一个行业,只有这个行业不断发展了,大家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所以,我们要以满腔热情支持改革,投身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