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农业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古代农业研究指导思想确定的陈列
我国对古代农业历史研究工作,以往多集中于着书,古籍立说发表着作方面,读者面小而往往又不易理解,通过农业文物、资料等集中收藏,经过研究、设计,用实物形象将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成就展现,对不同文化层次的现实所感受,影响范围较大,社会效益明显。从陈列内容来看,我国传统农业技术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它既有宝贵经验,同时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此,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对古代农业遗产中宝贵的东西需要加以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和科学都是不断进步的,对传统农业技术应当用现代科学加以检验,取其精华。在内容上要求做到观点明确,资料翔实,系统、科学正确反映农业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设计强调准确性、科学性、艺术性,力求科学内容与尽可能完善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生动活泼,雅俗共赏。
我国古代农业有近万年的历史,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古代农业涉及时间长,门类多、范围广、问题复杂,如农业史包括农艺史、园艺史、农具史等。利用研究古代农业陈定陈列内容,制定陈列方案和设计。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我们应以社会和现实要求为考虑对象。一是使一般客观者了解古代农业基本知识,二是专业人员了解某种专业技术发展过程和其经验。在陈列结构上作深入的研究和大胆的改革,采用通史与专业史相结合的方法选定内容。
二、利用古代农业的研究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古代农业科学历史是农业古籍、农业文物资料等体现的。是古代文明的物质表现,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这些古代农业资料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各历史时期的农业科学技术,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杰出智惠和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是一部物化了的中华民族生存史、奋斗史和发展史,科学地利用古代农业的研究成果,可以使人们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振奋精神,继往开来,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利用古代农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既是古代农业中的自身客观规律现实需要,只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能做到古代农业研究成果的合理利用。同时,注意到对社会效益有关学术的处理,一般情况通史研究,只是处理农业技术发展历史的分期问题。对于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按历史朝代划分时期,但历代王朝的更替并不是古代农业技术发展的原因,不能反映农业技术发展的历史阶段,将其古代农业研究很难说明。历史上农区的人口比牧区的人口多很多,他们以粮食为主食,肉类为副食。“民以食为天”中的“食”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指粮食。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关心年景的好坏,收成的多少。《春秋》中谷不熟则书,可见历史上以生产粮食为主种植业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础。因此确定以大田作物精耕细作技术的发生发展作为农业技术历史分期主要依据,这样不仅脉络清楚,突出了农业技术本身的特点,也是自身发展过程,利用古代农业研究中产生社会效益。
三、正确处理古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古代农业中文化遗产保护是研究工作的重要任务,但不是研究工作的唯一任务,古代农业中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也是研究工作的主要方面。文化遗产利用包括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历史的、科学的研究,利用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等许多方面,当然也包括合理利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农业文化遗产利用必须 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强调社会效益,但并不排斥经济效益,而且要争取好的经济效益,使经济效益能够反馈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上。如果只讲保护,不讲利用,就保护抓保护,就难以使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就难以解决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就难以尽快改变文博单位长期“守着金山讨饭吃”的尴尬局面.就难以调动和维护广大古代农业研究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效地保护古代农业文化遗产是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合理地利用古代农业中的文化遗产是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动力,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农业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了,长期以来不断地进行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步入了近代,我们在工业、商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的发展显得非常的一般,发展处于一个发展的瓶颈阶段,面对于这样的情形,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更多的融入科学技术,只有这样行业才能够更好的向前发展。这篇文章从很多方面进行讨论,希望望大家能够得到更多地启示。
1分析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
农业技术扩散系统按照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运行,它的过程包括供给、交流、采用子过程。农业科技创新速度在不断加快,中国的农业由以资源为基础转向以技术为基础,在技术的发展方向上,由常规品种演进为杂交品种。在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区域性差异。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对于品种的要求也就不同。新品种选育成功后,推广过程必须要经过试点,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的,才可以进行推广。
1.2持续时间长。以水稻为例,选育新品种,从开始选育到最终推广需要4~8a的时间,品种更新的速度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对象是农民,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在进行农业技术扩散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1.3传递需求信息不畅。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如报纸、电台等传媒较少,传播渠道较为有限。具体表现在:信息设备人均拥有量较少;信息传递的成本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信息的传递。
1.4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不灵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存在以下现象:农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相互分离;农业和其他涉及农业的部门分割开来,例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生产资料公司在农业生产上难以达到同步、配套,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农业推广的队伍人员配备不充足,专业水平较低,学历层次较低,总体质量显得单薄。此外,推广站的经费不足,福利相对较差,推广站没有办法进行其他的经营创收活动。
1.5农民素质低。农业技术员出现了断层的现象。现在的农村,年轻、有文化的选择外出务工,剩下的劳动力文化基础较差,对新技术知识接受的能力不强,并且学习的机会较少,导致新技术推广的困难。相关的农业技术站进行技术的推广,得不到很好的响应,很多的时候成为一种形式。
1.6农户技术的应用障碍。在农村,要想使农民接受并且运用农业技术,要克服许多环境因素。主要有:信息传播的渠道不畅通应用技术的成本不断上涨;拥有的资金较为短缺,贷款难度较大;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应用风险较大。
1.7技术扩散较为复杂。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较为复杂,包括技术来源、技术接受、技术应用、技术作用效果。它和一般的技术扩散有很大的不同。农业技术要成功推广,需要经过技术采用、技术应用、技术评价3个环节,这3个阶段顺利进行,还需要内外环境因素的有机配合。
2农业技术扩散的方法
要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速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增加资金投入
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因素。农业资金不仅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农业技术的扩散。因此,国家财政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加经费。银行应该在新技术贷款上放松条件,在利率、还款期限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应增加一定的技术补贴,以便提高农民对新技术应用的积极性。面对于政府的扶持,农民应该正确的看待,应该更好地把这笔钱用在农业技术的发展上,技术的发展需要的是大家的参与,政府的号召仅仅是一部分。
2.2完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
农村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应该是高效、灵活、渠道多种、形式多样的系统。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便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扩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样的系统对加强交流、应对竞争是有力因素。农民可以在农业技术市场中买到比较先进、实用、价格低廉的技术,农民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及时与外界交流,可以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的兴趣,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扩散。
2.3降低新技术应用的风险
自然条件、市场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农民很难接受新技术。为减少这种风险,在推广技术项目时,注重推广实用性较强、操作方便、效果明显、风险较小的技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在农业发展不同阶段,选取适宜的技术类型。政府发放技术应用风险补贴,并定时相关的信息,使农民对此有较为详细的了解。这方面对于农民来讲,认为是好事,但是有吃有岩傻奶度,应该打消这方面的顾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大家的利益。
2.4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民素质较低影响农民技术进步,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想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结合具体情况对农民进行短期的技术培训,使生产者能够掌握农业科技知识以及相关的技能;采取多种方法,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做好职业技术中学的相关工作,为农村培养新型的技术人才;通过科技兴办农业,切实做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为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农业的发展也需要新进的技术,技术的推广以及研发都是来自于时间的工程,也就是说农民的素质将直接的影响到农业的发展,这些问题应该农民自己意识到,然后在进行改变这方面的问题就变得非常的简单。未来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才,一定要正确的定位,这样农业才能够更好的向前发展。
科技书:固本+拓展
科技类图书一向是紧跟科技发展的,它往往介绍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最受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所青睐的。记者走访了多家科技出版社后发现,虽然各出版社出版的科技类图书占该社推出的图书总比例已有所下降,但各行业类专业图书依然占到一半以上。例如,海洋出版社新推出了冒险、科幻类图书,但是海洋和计算机类的图书比例依然占到50%以上。
科技类出版社除了沿袭各传统专业图书之外,也有新的扩展。比如,冶金出版社的冶金、矿业等专业类图书占到七成以上,而据其编辑杨秋奎说,冶金社这两年也在努力发展大科技类图书,科普类图书已有涉及。气象出版社也是如此,《家庭教育系列丛书》就是该社今年宣传的重点。
科普书:少儿教育是主打
为了取悦青少年读者,出版社可谓是费尽心机,从原创到引进,从童话到百科全书,真是应有尽有。少儿科普图书早就换掉了以前板着面孔说教的形象,以各种各样有趣的形式来赢得小读者的“欢心”。
据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部副主任张政介绍:北京科技出版社今年共展出400多种图书,少儿类图书占到50%以上,超过了纯科技类图书。他们现在更偏重于儿童教育,比如“左右脑开发系列”、“儿童智益游戏”等。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也开始涉足少儿教育类图书,据该社发行部主任孙虎介绍,胎教系列丛书是今年重点宣传的图书之一,如《实用胎教早教百科》。与此类似,河北科技出版社也推出了《育儿大讲堂》。
医学书:从专著到生活
今年的医学类图书显示出从学院走向百姓生活的趋势,不仅仅是医学成果的介绍,更多的是对生活中健康知识的普及指导。
在引进外国医学图书方面,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依旧把《血管和腔内血管外科学精要》引进版图书作为主打。该社的另一本主打书《改变思想 改变生活》则用一个外国人对“老子”的体会,从一个有趣的视角,诠释这部中国古代经典。天津科技出版社这次则以养生保健的图书《排毒不如防毒》、《食物减压》进入生活书行列。
北京科技出版社的中西医学类图书更是多达150多种,占到展出品种的30%以上。
摘要:依托农业科技活动开展的农业科技旅游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农业科技旅游的内容广泛,这种旅游活动具有三个层次的审美活动:一直蕴含了农业美学自身所具有的形式美、动态美、韵律美、艺术美;二是体现了美的创造者———劳动者以及劳动本身的人工美、功能美、技术美;三是农业美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美、时代美。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农业生态旅游的热潮,而农业科技旅游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现象是在已经取得辉煌工业文明成果的后工业社会里,人们希望回归自然的一种精神需求,是人们追求自然、崇高质朴的一种审美需求。所谓农业科技旅游就是依托古今农业科技发展的历史遗迹,现代农业科技景观设施等所进行的休闲旅游活动。当我们从审美角度去分析认识这种活动时,就能够发现,农业科技景观旅游的兴起是必然的。我国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发展计划局在对西安市民进行旅游调查显示,近40%的人有到郊区特别是田园风光景观旅游的愿望,有近35%的人有想亲自经历农耕和养殖作业的愿望,其余25%愿意到度假山庄去疗养。[1]同时,对于长期居住城市的人们,还有青少年来说,则更青睐既能受到美的熏陶,又能增长知识的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因之,对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活动进行审美观照,便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是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的重要途径
审美不是人类天生的禀赋,也不是人类在进入艺术领域后才增长的才干。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生而产生的。美产生于劳动,美的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直接呈现于对象的感性形式(色彩、线条、形体),在这些感性形式中凝结着人们的劳动和创造。这些形式成为人的智慧、灵魂和力量的标志,能唤起人们的愉悦而成为美的事物。因此,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美也在不断发展。我们用上述观点来观照古今农业科技就能发现,农业科技景观旅游的美学因子实则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业美学本身,具有的形式美、动态美、韵律美、艺术美。二是体现了美的创造者———劳动者及劳动本身的美:人工美、功能美、技术美。三是农业美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美、时代美。人们在农业科技旅游中,能够深切体悟、领会农业美学本身无穷的迷人魅力,同时,通过对农业科技的了解,认识劳动者的精神世界,从而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再次,认识农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美学的发展,把握社会、科学、美学发展的规律,以利于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农业科技旅游可以提高对农业科技的认识,更好地发扬农业科学精神,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这种农业科技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的扩大,同时也是人们审美范围的扩大,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互动,自然而然提高了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在审美的同时,又受到思想的洗礼,知识的丰富,这就是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有异于它种旅游形式,是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必然地会成为当前一个时期内我国旅游的又一个热点,且会越来越热。
二、农业科技景观的审美内容
农业科技景观是地球上的一种景观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景观所具有的客观的地物、地貌特征外,它更是社会的一种空间,是人类生活的栖息地、生产劳动的场所,因之,它也就具备了视觉审美的内容。农业科技景观内容,从宏观上,所有与农业科技有关的地物、地貌和人群,都可包含于内,从微观角度分析,即以人的视觉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农业科技景观,有水利、梯田、农具,技术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及其设施等,这些景观各自有不同的审美内容。
(一)水利设施的社会美、动态美我国从古到今,有关水利建设的成果不可胜数,工程景观多有遗存。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劈山导洪,古今之龙门,传为禹所开凿,今人睹之,亦称其奇。四川都江堰、京杭大运河,陕西关中农田水利,新疆坎儿井等均为天下名胜,近现代以来的长江三峡工程等大型水库,均为世上奇观。在技术上,过去自然条件的自流灌溉,到今天的节水灌溉,材料、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水利设施景观旅游,人们首先受到震慑的是它的社会美。当人们看到巨大的山峰被劈成两半,或滔滔大江被拦腰锁住,或暗河百里而清流欢腾,或“玉龙”随着人意而畅流不息,自会感叹人类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坚不摧的。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正是这种强大的力量,才创造了我们今天的繁荣与进步。笔者曾于2003年参观了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对这一点感受颇为深切,曾作诗一首对其赞颂。诗云:“生民自居造化力,掘地饮水举世奇。雪水奔涌五千里,清凌润口兼沁脾。灌出良田碧似洗,育得果瓜含饧饴。我披骄阳饮此水,江山同醉花影迷。”这恰是这次旅游产生的效果。同时,通过水利景观的旅游,可以加深人们对水的认识。人们对水的传统的认识是人与水的对立,水只是一种物,随人处置,故或视其为洪水猛兽,排之去之,或视水为索取无厌的物,灌溉、发电、不加节制地利用之,浪费之,污染之。要说审美,水之美也仅仅成为哲学家思想家借水论人,诗人、作家借物抒情,画家、音乐家发泄牢骚的寄托物罢了。现在,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水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亲水意识增强了,爱水护水,人与水和谐相处,通过水利科技景观,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设施的参观,更能很好地理解人喜择水而居和依水傍水的环境美,依供定需、量水而行的规律美,人水共处、相得益彰的和谐美。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其技术美亦令人叫绝。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已有22600年的历史。它以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为其特色,位居成都平原顶端、岷江的出水口,居高临下,分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要工程。鱼嘴分水,飞沙堰泻洪排沙,宝瓶口进水,三者珠联璧和,协调运行,互相制约,饮水入田,分洪减灾。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都江堰工程科学地解决了引水泄洪排沙的世界水利技术难题。由此可见,古代水利工程确实具备了科学美。
(二)梯田景观蕴含的韵律美、智慧美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的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农田”。[2]一般说来,在磅礴逶迤的山坡峻岭上修建的梯田,将巍巍山岭依起伏之势,劈山积土,累石为界,便形成了高阜之田,其平如盘,层层映绿。[3]是体现农业进步的一种科技景观资源。梯田景观在世界各地均比较引人注目,其有名的如菲律宾伊富山上,2000多年来一直沿山修筑水稻梯田,位于马尼拉以北250公里的安第斯山上的水稻梯田,它被誉为“当地土著……通往天堂的天梯。”世界文化委员会已将巴纳韦高山梯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从古至今,华夏儿女生生不息,辛勤劳作,开山劈石,垒土造田,在荒山秃岭上开掘出了梯田。创造了举世震惊的成就。著名的云南哈尼梯田至少有1300年以上的开发历史,并至今持续使用和发展,以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素”共构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的传统人居环境和农耕文明的典范,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科技活动的结果,是民族文化、古代科技、自然生态的巧妙结合的典范。当我们欣赏哈尼梯田时,一面面山坡,一道道山梁,一片片梯田,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让人惊艳,30多公顷的梯田世界是中国大陆的最神奇的景观之一。20世纪的最后一年,哈尼人为其千百年来创造的梯田奇观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各地,在中国各个历史阶段,都遗存有大量的梯田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寨梯田,山西昔阳县大寨村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大寨几辈人数十年的艰苦劳作,改变了原来
的生产条件,人力造出的梯田首尾相连,层层依偎,高低错落,绵延不绝。当我们欣赏这些高低错落、蜿蜒在等高线上的田块时:观赏水田,则田如层境,波光粼粼,细瀑清泉,飞花溅玉,水车飞鸟,别有天地;观赏旱地,则绿波涌涛,千迭起伏,山随田动,田随山高,一派生机,尽奔眼底。此时,梯田形成的“蛇形线”沿山转,宽适当,长不限,绘的是“灵动”的感觉,这就是梯田本身所具有的形式的韵律美。当然,我们观赏梯田,往往被劳动人民的力量所折服,被劳动人民的精神所震慑,越是条件艰巨的地方,劳动人民越能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奇迹,创造出新的生态环境,这就是梯田所带给我们的社会性的人工美。
(三)技术景观蕴含的技术美、功能美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上,技术的发展往往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标志,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自由自觉的创造和才能、智慧、意志、情感等最直接、最集中地表现出来,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推动了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以至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证明了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高,例如,精细农作技术的形成多熟制的应用,水利设施的多样等,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也提升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知识层次。在这里,重点例说的是我国的天文历法知识。这种知识,在我国远古时代就非常普及。《尚书•尧典》有:帝“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故“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4]《尚书尧典》有:帝“乃命羲和,钦差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远古时代,是民由渔猎而进入耕稼,因而仰视天文以测寒暑季节,以备衣食住行之需,农耕稼穑,皆侍观察昏旦中星。所以我国极其丰富的天文历史知识,为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候学基础。现在保存下来的北京古观象台,模仿元代仪器,制成筒仪、浑仪、浑象、圭表等,还有紫薇阁、漏壶房、晷影堂等建筑。清康熙年间耶稣会士监制西式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纪限仪、天体仪等。清乾隆初年戴进贤制作玑衡抚辰仪,这里有世界现存古观象台中保存最旧的连续观察记录。倘佯在这些古代人们精心发明出来的科学观测仪器中间,我们怎能不为其精巧绝伦而摄心动魄,感受到祖先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呢?我国传统的历法,就是本着“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的原则设立的,所以年分十二月,又订立了二十四节气,还在一年中有许多与各地农业生产活动相适应的节日,这些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当我们随着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来审视这些古代历法、节气时,便可体悟出我国传统农业发展到何等发达的程度。当我们欣赏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季花木,或历经春种夏收秋播冬藏各种农时时,我们在这种游览中体验到的是一种美的律动,美的演变,自当令人陶醉,从中我们看到了农业技术发展、应用的作用和魅力。
(四)农具演进中蕴含的形式美和艺术美在人类历史上,工具是生产技能的客观化,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具的演进中得到充分的肯定。我们在农业科技旅游中,去欣赏从原始农牧业到现代农业生产工具,除深刻地了解农业发展历史外,更能欣赏农具中蕴含的形式美和艺术美。我们知道,新旧时期的石器,便具备了砍砸功能,如现知最早的非洲奥杜韦文化的阿舍利手斧,一端较为圆润,适宜手握,一端锐利,适宜砍砸。我国山西丁村尖状器,也体现了这种双重需要。在劳动过程中,人们又发现了对称、圆形、椎形、方形等行制,同时又体现出光滑、比例和谐、均匀对称等美感要求。在传统农业活动中,我国农具丰富多彩,仅元代《王祯农书》所描述的农具就有200多种。在历史上发生重大作用的如曲辕犁、三角耧、龙骨车(翻车)等。各地都有多种多样的适宜当地农活的农具,无论从材料、形制、功能等方面,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下不断地解放出来,才会发展到今天的农业机械化农具的开发应用。我们说,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直接动力是满足生存的物质需要,但劳动工具的发明创造以及使用,却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人的自由,使人从自己创造的成果———工具中看到现实对人的智慧、理想、意志和创造力的肯定,并由此产生愉悦的情感,因此,生产工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逐渐获得了审美价值。所以,当今天人们在一些博物馆,特别是农业或农史博物馆时,在农舍小院看到各种仍在使用的农具时,当我们看到现代农机具的既有科学原理,又制造精美、使用便捷省力的特点时,我们便深深地获得了一种历史演进的审美享受。
因此,我们在农业科技景观旅游中,对农具的形式美、艺术美的欣赏表现为:首先,审美的意义。人们制作农具,就是为了实用,而农具的外观的美一般要服从实用,所以,农具的外观就具有了形式美,例如整一、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在实用的前提下,符合了普遍的形式美规律。其次,农具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设计师、能工巧匠在制作过程中,凝结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显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力,这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农具产品上直接体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故而美便存在于其中了。再次,农具在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有些转化为工艺品,用于装饰或者其他生活领域,如我国春秋时期用作身份地位区别的礼器圭、璧等,据考古学家考证,它们的前身就是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环等。而石铲则发展为玉铲,用于佩带,成了一种饰物。即使在现代,我们为了美观,给有些器物如儿童玩具手枪柄上刻上交叉斜纹等,也是这样,早先在真正的武器手枪柄上刻交叉斜纹是为了防滑,而在儿童玩具手枪柄上只起装饰的审美作用。所以。当我们发现农具的这种作用时,就使得其审美价值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五)现代农业科技景观中体现的时代美、技术美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日新月异,这种变化速度快,涉及面广,与传统农业科技形成鲜明对照。在农业科技景观旅游中,我们能强烈而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即时代的流动性、革新性,并由此引起时代观念和审美需求的变化,这就使农业科技具备了时代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农业生产的根本性的变化,如设施农业(即大棚农业)改变了千百年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动植物克隆技术开拓了育种保种的新的领域,无土栽培技术把农业从赖以生存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些无不闪烁着技术的光芒,同时也使我们从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活动中充分得到技术审美。在现代农业科技景观旅游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农业科技景观旅游具有代表性。在杨凌示范区的众多景点中,不同的景点分别代表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设施,光、温、湿均采用电控装置,蔬菜花卉种植采用无土栽培,计算机自动控制滴灌技术,运用基质、水培等多种栽培方法展现了现代农业全新的发展模式。昆虫博物馆是国内展览面积最大、展出昆虫种类最多、展览档次最高、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昆虫科普基地。中国动物克隆基地集教学、科研、参观、游览于一体,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胚胎克隆山羊群体,有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山羊,以及它们的“基因”传代。国际节水科技博览园荟萃了国内外节水设备的精品,体现了节水技术的丰富性、综合性、先进性。人工模拟降雨大厅是世界第二大规模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施,能够非常逼真地模拟自然界的各种降雨情形。还有世界名优牛羊良种高科技繁育示范园拥有世界十大著名优良品种。中富绿色硅谷的克隆植物工厂化育苗、设施农业、自控温室以及各种名优特种质资源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农业高新科技已超乎人的想像,指示出人类可以一步步运用智慧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赢得更大的生命自由,并据此可以期望人类憧憬的美转变为惬意的生活现实,对高科技的美学诠释,就是人类本身潜能的自我审视和陶醉。同时,当下时兴的“农家乐游”人们也并不是一味去寻找原始的农村风貌乡俗,实际上也是对现代农业经营的一种观照和认识。我国的现代农业呈二元结构表现出来。
其表现一,在同一家庭小规模经营体制下,传统的农业经验、技术与适用的农业机械、必要的农业技术设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生物工程技术等并存,依靠自然力、人力、畜力的传统生产技术与依靠机械力、生产力及社会力的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
其表现二,同一农业生产区域内,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与较大规模的农业企业或农业园区的农业技术相结合,这种二元农业技术结构,通俗地说,就是“镰刀+收割机”并存。故我国现代农业是一个传统农业与高科技农业并存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地开展的“农家乐游”,可以使我们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鲜明的对比中,更清楚地领略现代农业科技的内容,从而提高旅游者的文化性,产生审美愉悦,同时受到教育,升华认识层次,收到审美活动“净化”心灵的作用,更深刻地认识现代农业科技的时代美、科技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各地迅速的兴起了农业科技游,而且我们相信,这种旅游活动也必将越来越广泛,越深入。
参考文献:
[1]杨陵区发展计划局.《杨凌区观光农业建设项目》招标书[Z].2004.
[2]贾恒义.中国梯田的探讨[EB/OL].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209227.
关键词:日本;古代;灾害应对
日本列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伴随着地壳活动所带来的一系列自然地理变化,使得这片狭长绵延的岛国成为了一个地震、台风、暴雨、火山、洪涝等灾害频发的国度。从有古迹可考的绳文时代开始,日本列岛即有灾害频发。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日本人的生存史更像是一部与自然的斗争史,在日积月累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日本灾害应对管理模式。
关于日本灾害应对,现今有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但大多数都着眼于日本近现代灾害应对方面。对于日本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管理,一直以来对其探究却不多。开发这部分历史资源,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从中总结日本古代时期灾害的应对得失,对现今防灾减灾对策能够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借鉴。本文拟从巫术祭祀、发展农业、建筑技术以及朝廷救济四个方面,对日本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进行探究,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一、灾害神格化思想下的巫术救灾
在人力无法抵抗的极端天气、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时,古代的人们将其视为神明的力量。在科学至上的现代人看来,这样的认知是非常原始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古代人在灾害面前的无力。到了八世纪前后,随着汉字的传入,出现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流传下来。例如,根据《日本书记》中的记载,古代日本人将暴风雨到来的景象视为神明的哭泣和叫喊,类似的将灾害视为神明的现象还有很多,并出现了“灾神”这一形象,这一神明形象至今仍然存在日本的神明系统中。[1]在日本古代时期,灾害常被视为神明对现世的惩罚或暗示,因此为了“缓和和神明的关系”,就出现了一系列占卜、祭祀、祝祷等一系列巫术形式。这种将未知力量具体化、形象化的行为,代表了古代日本人对于灾害,主动积极地减轻疏导的开始。
根据《古事记》的记载,日本古代时期的祭祀,主要是为了安抚“灾神”与人类的关系,以祈求减少灾害。当时朝廷“神祗官”下有专门的占卜机构,并且有专门的祭祀机构,负责占卜灾害出现的原因,以及祭祀相关。到了钦明天皇时期,朝廷内部有了“祭官制”的出现,这是一个持有王权权利的集政治、军事、思想、宗教为一体的中央祭祀制度。关系着中央地区的祭祀氏族的成立、祭祀官的任命、地方地区祭祀部的设置以及具体安排,这也使得祭祀形式逐渐趋于统一。[2]在人类文明发现的早期阶段,世界各地都曾出现类似的对自然神明的崇拜现象,这种面向神明的巫术形式即是一种原始的救灾措施的体现。
二、兴修水利以加强农业防灾
农业在任何时代都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尤其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时期,农业对于人们的生存十分重要。农业对于自然的依赖性较强,地震、火山、洪水、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极端天气的发生都有可能影响到农业的发展,有效的农业防灾设施的建设对于农业发展十分必要。同时,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充足的粮食仓储对于灾后救灾也非常重要。
古坟时代,为了减轻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中国大陆的农业技术被导入日本列岛,同时,列岛各个国家也开始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开发新的种植技术和改良水稻品种。古坟时代后期,从中国来到日本定居的秦氏一族,在现今的京都附近地区开始了水利设施的建设。此举便是为了治理桂川的泛滥,使其能够成为农业灌溉用水,其中具有纪念碑意义的便是“葛野大堰”的建设。这一时期,各地建造了大量的交通设施、水利设施,逐渐地,大堰的运作和管理也由私有化变成了公营化。在当时,掌握农田水利的用水权,对于河流下流的政治势力也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也使得葛野大堰所在的嵯峨野集团政权逐渐强大起来。[2]
三、坟墓建筑上的防灾举措
古坟时代为了防止棺木被洪水的破坏,将棺木放置在了较高的山丘部位,坟墓的周围构造也因墓主的身份不同而设置了防洪水的象征物件。[3]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在古坟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有了防范灾害的意识,并且做出了一定的、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朝廷的灾后恢复重建措施
平安时代天仁元年(公元1108年)浅间山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上野国(今群马县境内)全境几乎都被大量的火山灰覆盖。此时上野国全境的农耕地几乎全部属于被毁坏,然而其中并未记载有朝廷对于受灾地的具体对策。在《长秋记》中,提及到上野国朝臣向朝廷的上书,在除了从寺院得到的救济之外,希望朝廷能免除上野国的贡纳的申请。
在上野国遭受到此次浅间山火山喷发灾害的三百年前的弘仁九年(公元818年),上野国曾发生了一场大地震。《类聚国史》记载,地震发生一个月后,朝廷向受灾的诸国派遣了使者,并向各国下令,免除当年的赋税、向所有灾民分发赈灾物资、协助房屋建筑的修缮、安葬灾民。[4]这在当时的情况来看,算得上是比较全面的救灾措施。可以推测在上野国遭到火山喷发之后,对受灾地的具体对策与此大同小异。
五、结语
日本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是在与日本列岛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中产生的,为探究日本灾害应对管理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端绪。在古代的典籍中所记载的灾害及灾害应对,虽然一部分带有一定的神话性质与色彩,但从中依然能够探析古代时期日本人的灾害认知与应对策略。综上所述,日本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然灾害的神格化。在人力无法抵抗的极端天气、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时,古代的人们将其视为神明的力量。并且在这样原始的认知下,认为“祭祀”是一种有效的灾害应对手段。这也体现了日本古代时期,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力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第二,重农防灾思想。古代时期的日本人已经意识到,发展农业对于灾害防治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重视农业发展,对后世灾害防治有着深远影响,农业在任何时代都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并且是现代工业与服务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
第三,灾前防灾与灾后恢复重建并重。灾害应对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仅包括灾前防灾减灾准备,也包括临灾救治和灾后的恢复重建。可以看得出,日本古代的灾害应对,是包含多方面的,这也为后世的灾害应对管理提供了一个雏形与发展趋势。
从以上的特点中可以看出,古代时期日本列岛的人们,对于灾害的认知还是非常原始的。古代时期日本列岛的人们在直面灾害时,往往积极的应对态度与消极的无奈意识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同时,古代时期的灾害应对,已开始从多个方面共同治理,这也是日本列岛灾害应对管理的起源。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从神话传说看古代日本人的灾害认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191-200.
[2] 北原糸子.日本暮κ[M].株式会社弘文^,2007.
【大概分两部分:1.诸神与农业和植物的关系 2.神和英雄与花草的传说 】
一 .诸神与农业和植物的关系
希腊文的Chloe是第一枝绿芽的意思,由此演伸而来的Chloris即是春和花之女神,相当於罗马神话中的Flora,她是春天的化身,依照Hera的指示,使得植物生长。她的助手们是Horae,即Zeus和Themis的女儿们,掌管季节和生长的周期。Chloris的爱人则是在春天喚醒大自然的西风神Zephyr。
Hera是Zeus的姐姐和妻子,也像Zeus一样,能行云布雨,握有霹雳和闪电,她掌挃着五谷的丰歉。
春之女神尚须负责让植物从大洋神Oceanus那里获得维持生命所须的水份。而女神们无法进入的地方则由Zeus从Olympus发出闪电和雷,以暴风雨加以滋润。
月亮女神Artemis,每晚以清爽的露水使植物复苏;而她的双胞胎兄弟Apollo,则散发出对植物有益的太阳光芒。田园和谷物的成熟则有赖於Demeter的照顾。
Artemis是Apollo的孪生妹妹,狩猎女神、月神,最初原是森林与自然之神,相当於罗马神话中的『Diana,以「林中的狄安娜(Diana Nemorensis)着称。由植物女神又引伸为丰收女神。其别名之一『Orthia,意为『挺立,即同树的形象有关。在爱奥尼亚的厄斐索斯,Artemis做为丰收女神特别受到崇拜,在这里曾修建了着名的Artemis神庙。Artemis做为丰收女神,又转成儿童诞生的保护神。学者们认为Apollo 和Artemis最初都不是希腊神。
而Demeter的女儿Persephone,被冥王Hades带至地底当冥后,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须待在阴间,其返回地面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及植物发芽的过程。依照这种方式,古代的希腊神话说明了大自然的调合,希腊的诗人也将这些神性特质保存在他们的叙事诗中遗留给我们。
Demeter是丰收和农业女神,神母,Zeus的姐姐,并和Zeus生了Persephone。古代农民都信奉地神。在希腊,还在迈锡尼时代就有对地神崇拜。人们认为大地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母,而万物最終又要归於大地。起初地神是包揽一切的神,随着宗教思想的发展,才出现了Demeter。开始Demeter大盖只掌管土地的丰收,以后成了农业的保护神。由於农业是农民定居和安乐的基础,因而Demeter又成了立法、家庭和婚姻的保护神。随着农业地位的提高,对Demeter的崇拜也大为发展。在公元前6 - 5世紀,Demeter在奥林波斯的神族占有重要的地位。
夏天,家乡的风景更美了。晚上到处都可以看见人们在小河边散步。在小河边乘凉、欣赏风景,饱览这大自然的美丽。孩子们跑向小河边,他们有的是去游泳,有的是去欣赏那多姿多彩的荷花。河里的荷花可好看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美丽的家乡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
关于美丽的家乡优秀作文1睢宁对于我来说,是一座再熟悉不过的小县城。在这座小县城里,有着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其中,古邳的名胜古迹更是数不胜数。
岠山。岠山位于邳州市与睢宁俩县的交界处,岠山原名峰阳山,自明朝起因山体庞大,又叫岠山,岠山的风景怡人,当你爬山的过程中,你会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你爬到山顶时,向下俯视你会看到一切答美景,仿佛整个地方被你踩在脚下。这让你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状态。
岠山的山洞也是另有一番风采,雕像,壁画它们个个神态逼真,活灵活现,仿佛是真的似的。
圯桥是我每天上学必经之路,虽然现在已破乱不堪,却依然还可以它看到当时的风采。关于圯桥还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只要一提,我就会立刻给你说出来。
圯桥进履。故事起源于公元前173年。张良因不满秦朝的统治,便密谋刺杀秦始皇。但因刺杀失败逃到下邳。黄石公碰见逃跑中的张良,便脱下鞋子丢到河里,张良见状就去把鞋子捡上来,亲自将鞋穿到黄石公的脚上。后来黄石公又将穿好的鞋丢到河里,这样反复做了三次,黄石公见张良心态端正,便传与他一部兵书《太公兵法》。后来张良凭借这部兵法奇书帮助高祖刘邦取得了天下。
“圯桥进履”的故事也流传了下来,人人传颂。同时,也是作为一种尊老的美德,传了下来。
不过最令我自豪的,是我们的“云牌舞”。
云牌舞的舞者们手里都拿着云牌。观看过云牌舞的观众无不感叹:几个小小的牌子竟然可以变化出那么多的花样。她们用手中的云牌变化出下雨前和下雨时的景象,使人身临其境。结尾时,手中的云牌摆出“天”“下”“太”“平”四个大字,不由的使人联想到当时的“太平盛世”。不过可惜的是,如今会跳云牌舞的人寥寥无几。不过由于现在文化保护,使其可以不用消失,得以传承,还上了电视参加比赛,获得了银奖。
古邳的名胜古迹还有很多。比如:留侯祠(张良殿),小萝卜头纪念馆,花家大院,岠山古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凝聚了两千多年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睢宁也因此繁荣。古邳的风景我还未一一目睹,但它的深厚底蕴早已让我沉醉。
我爱我的家乡睢宁!更爱这座处处充满历史韵味的古城古邳!
关于美丽的家乡优秀作文2我的家乡是杨凌,那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尽管不是很大,但这里人杰地灵、环境优美;家乡的人们热爱生活、热情好客。我热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国家级的农业开发示范区。一年一度的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都会在这里召开。每到那几天,人山人海,五湖四海的农民伯伯都来这里参加农高会,接受农业新技术,感受农业高科技。除此之外,这里也会云集我国各个地区农业领域的专家教授前来进行农业技术咨询,当然,还有国际的农业技术专家和农业技术团队前来展示他们自己的农业高新产业成果。对了,有一年我曾经在展馆里看到水缸大的南瓜呢!真让人惊叹!
我的家乡不仅是享誉全国的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还是培养优秀农业学子的摇篮。国家重点农业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在这里,学校里也有享誉海内外国家级的农业专家教授,所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农业学子;还有培养农、林、水等专业技术人才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我们杨凌都会给国家和社会输送好多优秀的农业高级人才。
对了,还要告诉你,伟大的农业圣祖后稷,就出生在我们杨凌。直到现在它还作为我们杨凌有名的标志性建筑,高高的矗立在在教稼园的最高处,远远望去,真是雄伟极了!他仰望南方,手拿稻谷,似乎告诉人们,这个地方就是农业的发祥地,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另外似乎还告诉人们,要做一个勤劳的人,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我的家乡人杰地灵,风景优美,环境舒适,路宽道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很享受。
这里有树木园、后稷公园、教稼园等公园。大家闲暇之余人们都会来到公园里,有的在锻炼,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习武,有的在聊天欢声笑语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每到夏天的夜晚,公园里都会聚集了好多乘凉的人们,大家有说有笑,孩子们嬉戏,玩耍。每一个生活在杨凌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每当看到这些画面,我对家乡的爱就再也控制不住了。所以,每当节假日我都会拉上爸爸妈妈去树木园,教稼园里,去感受幸福!
另外,我们杨凌还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那就是水上运动中心。那儿有高大的喷泉,还有一片国家西北部最大的人工湖。一到节假日,那里肯定是人山人海,人们有的在玩开小汽车的游戏,有的在玩枪打气球的游戏,还有的在玩水上大球的游戏每次来到那里,我们都很开心快乐!
优美的环境经常会吸引周边县镇的人们来到这里玩耍,当然也会经常会听到从外地来玩的人们的赞叹:“这儿真好玩!真美啊!”每当我听到他们的夸赞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感受到生长在这片热土的骄傲和自豪!
忘了告诉你,我的家乡也有自己的特色食品哦!杨凌蘸水面、西农酸奶、圣桑果汁、葡萄酒都是很有名的!我最喜欢吃杨凌蘸水面了!一碗西红柿蛋花汤,加上一根腰带似的面条,看了都会让你垂涎三尺!怎样?想吃吗?等你来品尝哦!
说到这里,你是否也爱上我的家乡了?美丽的家乡说也说不完,热烈欢迎你来我的家乡游玩哦!
我热爱我美丽的家乡!
关于美丽的家乡优秀作文3我的家乡在云南昆明,这里有宜人的气候,美味的小吃和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景点。昆明的气候非常宜人,万里无云、天气睛朗,不像有的城市会有雾霾,气候不是很好。家乡昆明的天空中不时还会出现朵朵白云,非常美丽。你说我的家乡昆明的气候是不是非常的宜人啊?
我的家乡昆明不仅有宜人的气候,还有许许多多的美味小吃,家乡昆明的小吃有过桥米线、臭豆腐、最美味的还要数夏季的菌子,这可是只有咱们家乡才有的山珍哦!而我今天要重点介绍的小吃是菌子和臭豆腐。
菌子是很少吃的到的山珍,每年只有在七、八月份雨季的时候才能吃到菌子。家乡有很多菌子,也有很多种吃法,可以炒着吃,炒着吃一定要炒熟,不然就会中毒,例如有一种叫“见手青”的菌子如果不熟透就很容易中毒。还可以把“青头菌、鸡枞、奶浆菌、牛干菌、松茸”等菌子一起煮火锅吃,浓浓的鸡汤汇着好几种菌子的香味,真的.让我垂涎欲滴,欲罢不能。家乡的臭豆腐虽然闻起来臭但吃起来非常美味而且越臭越好吃。臭豆腐只有烤着吃才好吃,你说是不是想现在就尝尝啊?
我家乡的景点非常具有民族特点,有闻名世界的石林、有汇聚着云南56个少数民族的云南民族村等等。
久负盛名的大观楼是我家乡的景点之一,建于1696年,地处昆明与滇池的入口处,公园里有著名的180字长联;草海长堤上最有特色的就是在每年冬季能见到成千上万从西伯利亚飞来的红嘴鸥哦!家乡的西山也是有名的,因为曾经徐霞客登上了西山山顶,写出了《游太华山记》,所以西山才出了名。
我的家乡有美味的小吃,宜人的气候,具有民族特色的景点。所以我深深爱着祖国,也爱着家乡昆明。
关于美丽的家乡优秀作文4放暑假了,我每天躺在床上只想着一件事:我要去外婆家,去外婆家!星期三这一天,妈妈终于带着我踏上了返乡的旅程。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很快就把我们送到了苏州火车站,走出车厢的时候,我似乎闻到了家乡的味道,立刻睡意全无,兴奋起来。
到了外婆家,放下行李,我对外婆说:"好婆,我很想你,我终于见到你啦!"外婆也很高兴:"现在还早,要不走我们出去转转!""去哪里呢?"妈妈问道。"当然是去最美园林啦!"我一听外婆这么说,就知道是"虹饮山房",这是家乡小镇最漂亮的园林,也是我小时候外婆常带我去散心的地方,从外婆家走过去只要三分钟就到了。虽然外面热浪滚滚,我还是拉上妈妈和外婆直往外跑。
一进园子,我就被那个"鸿运金锣"吸引过去了。我拿起鼓槌"铛"的捶了一下,嘿嘿真有意思,可旁边的牌子上写着敲三下能带来不同的好运,于是我认认真真地敲了三下!然后,我们顺着旁边的小径来到了后花园。这里有一个很大很美的池塘,我记得好多年前,池塘里养了一群群漂亮的锦鲤,还有零零落落的荷叶荷花在池塘里,可现在这池塘里的荷叶铺得满满的,粉白色的荷花开得很茂盛,能闻到清香,还能听到鱼儿的游水声。中
间最大的展馆里陈列了清代十二帝的画像和一些圣旨,圣旨是什么呢?看说明,好像是皇帝的命令文书吧,上面既有汉字,也有满文。我们沿着走廊再往前走,走到了科举考试展览馆,这里有古代的试卷、考场规定,还有一个小型考场,我看到墙上挂着的"作弊处罚"上赫然写着:如果情节严重,不但会取消考试资格。
还有可能被发配充军去,我想,古代的严刑峻法可真是厉害!再低头一看那玻璃陈列柜里的试卷,上面的毛笔字真是隽秀、整洁,通篇都没有修改的痕迹,实在让我佩服!绕着池塘,走过一座亭子,前面还有些假山,后面的偏厅里展出了一桌满汉全席。
当然,这全都是假的啦!墙上挂着"御膳三礼仪",原来皇帝吃饭的规矩是很多的,最主要的是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每道菜都得吃一口,即使是喜欢吃的,也只能多吃一口而已!原来清朝皇帝在饮食上并不能随心所欲啊,太让我出乎意外了!
逛完了最美园林,也迎来了日落,回家的路上我依旧满心欢喜:我喜欢家乡的虹饮山房,过去是爱它的美景,爱它留着我年幼时的美好记忆,而现在,却是因为它保存的历史与文化令我格外着迷!
关于美丽的家乡优秀作文5我的家乡在美不胜收的江苏省徐州市,传说这里有活到八百岁的彭祖,这个地方又叫彭城,这里有建筑奇特的汉代三绝,有气势恢弘的彭祖园,有风景秀丽的云龙山其中最吸引人的去处要数素有“小西湖”美誉的云龙湖风景区了。
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云龙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波光粼粼,像银蛇狂舞,微风一吹,湖面碧波荡漾,引起阵阵涟漪,湖边花团锦簇,桃李争妍,像粉嫩嫩羞答答的小姑娘。
夏天的云龙湖更有一番独特的景象,在荷花池里,有的荷花含苞欲放,有的荷花亭亭玉立地显现出婀娜多姿的身姿,还有的竞相开放,好像在等待游人赏评谁最美丽似的!荷叶也不例外,碧绿油亮的荷叶一片连着一片,好像一个巨大的舞台,并一起合伙尽情地翩翩起舞。
秋天的云龙湖显得很有诗意,树上的叶子都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有的叶子落在地上,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张金黄色的地毯,人们走在上面,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如同奏响了华美的乐章,有的叶子飘落在湖上,像一艘艘小船竞相远去,行人如在画中游。
冬天的云龙湖非常宁静,无声无息,给人一种别样的享受,雪花漫天飞舞,像一个个洁白无瑕的小天使降落到人间,这里立刻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农业机械;应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量土地和资源,农业是我国在当今社会中屹立于世界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进步促使了农业机械逐渐走向自动化,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农业劳动模式已经被人类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机械。
1农业机械自动控制技术的现状
西方国家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影响。大多数蒸汽机取代了基本的人力。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随着机械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机械可以加快传统工业的步伐,农业机械化发展能够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的工作效率和处理能力。1949年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的自动化生产,通过机械自动化完成了大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如今,我国对丰富的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提出了建议与经验,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使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非常重要的应用,使得我国农业在生产效率和产量上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中的优点
1)实时监控。在农业机械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中,采用动力传动的方法进行自动检测就,以提高农业机械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电器设备中安装自动装置,并有效地爱护设备。2)农业机械高性能。自动控制技术可以从周边农机的内部电路中获得,它们很少受到外部环境和农机效率的影响。在主动式农机生产过程中将所有的信号源分离开来,保证了机器的高灵敏度,保证农机自动化设备相关人员自动分析数据。3)故障的自我排查。在农业机械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机械故障时有发生。然而,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代农业机械具有多种传感器,因此在解决农机部分故障时,传感器会发出故障报警并停止运行,自动进行自我恢复。通常,传感器安装在自动控制装置中,以确保传感器接收到损坏的数据并将其发送给厂家[1]。在严重停机的同时,设备还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和密码传输记录历史运行过程,使得机械产品负责人员能及时了解并解决相关问题。4)低维护成本。自动控制系统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有助于农业机械的发展。自检等功能修理大幅度降低了农机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3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1)自动节水灌溉控制系统。在中国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历史中,有许多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启示,这些都是祖先智慧的结晶。今天的社会正朝着自动化高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的改革优于传统的灌溉方式。传统的先进科学技术在节水灌溉农业中设有自动控制技术的优势。自动节水灌溉控制系统首先证明了自动控制系统具有独立的监测功能,能够实时监测植物生长,并进行植物生长指标的数字化分析,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自动节水灌溉控制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生长状态,实施最佳灌溉措施能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2]。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选择是人工灌溉,即农民每天需要按时灌溉农田。但是,这种灌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弊端,包括人力浪费严重,给农民带来很大压力;农民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无法合理灌溉农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物生长,降低作物产量[3]。2)农业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常与自动灌溉技术相结合。一般植物生长所需的肥料加入灌溉系统,水和肥料通过灌溉系统输送到植物体内。该方法通过对不施肥自动控制技术的精确计算,提高了施肥的效率和精度。3)自动控制系统。因为古代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的觉悟还不够,大多数人认为农作物的成长有赖于自然气候和土壤环境。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效解决了天然植物的过度依赖的问题,在主要不影响阳光前提下,用塑料薄膜覆盖和隔离环境进行大棚种植农作物[4]。利用科技手段创造最佳环境,通过植物生长自动控制技术利用传感器对温室内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指标进行自动控制,提高农作物的生产率。
【摘 要 题】农村改革与发展
【关 键 词】小农经济/公共产品供给/二元结构
【 正 文】
一、土地制度和小农经济:“二元均衡”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变动趋势
西方制度经济理论指出,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导致不同的制度绩效。因此,以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经济效率时,必须考察特定的产权安排背景。事实上,在经营方式和效率等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其特有的土地产权制度有着极强的相关性。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在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合法的制度安排下,土地的兼并成为一种不可抑制和逆转的必然趋势。兼并者为了从土地资源中获取更多的地租收益,有最大限度扩大土地规模的激励。在一定的技术生产条件下,他会选择能够最大化其地租收益的人地结合比例,这与资本主义中企业家行为选择存在着相似之处,就是以最佳的规模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大土地所有者会根据土地占有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假定技术条件是一定的),来决定租佃或雇佣劳动者的多寡,吸纳或渗出农业劳动者,产生如傅筑夫将中国的土地兼并与英国的圈地运动比较研究后指出的,土地私有和兼并造就了大量的农业无产者,使中国的租佃关系中土地所有者一方能够对租税进行极端索取,对农民残酷剥削,农民只有以此作为交换才能与土地相结合,从而“在形式上也形成了像鸟一样无拘无束的无产者”。[1]
这些农业无产者失去生产资料又不能全部被大土地所有者吸纳,就产生了极大的生存危机。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城市工商业不够发达,农业中产生的相对过剩人口没有渠道渗出,游离在生产领域边缘,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和威胁统治者生存的一个群体。因此,国家就必须担负起安置流民的责任。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将国有土地平均分割,给无地农民经营。这就是均田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一种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意义的土地制度安排。国家将国有土地平均分配给他的编户齐民,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稳定可靠和最大限度的租税来源,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政局稳定和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当国家使土地承担起这种农业失业人口“蓄水池”的功能时,对于人地结合的比例是否为一定技术前提下的最佳规模,可能考虑的就会比大土地所有者欠缺得多。
马克思在论述这种小农经济时说: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2]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不断扩大的应用。[3]据此,长期在我国史学界就有观点认为,这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不能发展的根源,甚至造成了对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近年来开始出现其他角度的分析,认为这样的经营特点造成了高效的农业,对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繁荣作出了贡献。赵冈就认为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较合适的经营方式。一来是农业生产所要求的最佳规模不大,二来因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的:首先,农业生产工作的监督很难,因此监督费用会比其他产业部门高很多。其次,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耕作的各个环节工作质量无法按规定的标准来逐一检查,各环节步骤质量的好坏,只能从最后收成的好坏多寡体现。这样一来,家庭农场因依靠家庭成员而具有可靠的激励机制,比大规模农业生产要有较大的优势。这种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耕作方式,是在井田制私田经营中,以及土地私有后自发形成的经营方式。国家在为了安置个体家庭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的均田制度中,沿袭了这种经营方式。对于大土地所有者,多采用租佃制方式将土地租给佃农,尤其是土地规模大时,也同样体现出大土地所有和小土地家庭经营的特点来。虽然在后期土地经营中出现了雇佣制,但是根据考证对于租佃制或雇佣制的选择中,雇佣制的替代与土地所有者性质与其土地规模大小虽有一定的相关性,更重要的却是来源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傅筑夫认为在中国,土地兼并导致的土地所有权的集中,伴随的是经营规模的不断缩小,经营方式的更加分散。有经济学家称之为中国农业经营的“过密化”。这种特色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是依靠国家的支持实现的,这种支持一方面体现在国家通过政策(如均田、摧抑兼并等)稳定保持土地产权结构和经营方式上,另一方面,在农业领域中国家主动承担起了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职能,也成为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
二、公共物品的供给与小农经济的保障
1.传统农业中的技术创新和信息传播
前文论及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的合法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首先是产生出大量的与土地相脱离的“自由人”。这些人的存在会对政权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也还难以提供如此多的剩余产品养活过剩人口。因此,一方面为了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安全,“授田与民”来达到“人得耕种,不得买卖,以赡贫弱”的目的,另一方面为了能从产出中提取更多的租税收入,统治者对于能够提高授田农户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量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十分重视。为此,各朝统治者都不遗余力地鼓励推广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新的工具,通过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来增加总的产量。在土地授民的基础上,推广农业技术和指导农业生产成为了历朝历代统治者责无旁贷的职能。
反观中国农业社会经济史,农业技术的发明、使用和推广都深深打上了国家行为的烙印。早在汉武帝的时候,就曾在全国范围内由政府倡导新技术和新工具的采用,大力推广犁耕和新的耕作方法(代田制和区田制),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出面在全国推动农业生产方法的转变,从而在短期内普及了新的技术,并迅速提高了农业产量,使中国农业生产就此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
国家以完备的层级官僚体制为依托,承担起技术创新和推广的主要责任,在客观上部分地替代了市场形成的自发力量。以至于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封建地主政权虽然不是由于管理水利灌溉而出现的东方专制国家,但在实行重农政策,保护小农经济时,却类似地采取了一系列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干预下的几次重要的农业耕作工具的发展推广使用,先进的耕作方法传播普及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足以证明这种方式对于市场自发形成的传播机制有很好的替代性。
同以上分析相映证的是,在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创新和传播中,最活跃的行为主体是统治者在各区域中对农业生产负责的人,某些朝代称之为农官。据史料记载,很多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创新也多是来源于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集农业生产者、技术使用者和租税收入执行者于一身,既有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又兼有国家赋予的提高生产率的职责,是当时最具有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传播动力和传播能力的行为主体。固然有提高国家收入的意图,但这种模式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增长有很高的贡献率。这也可以看作是国家为了换取收入而向在国有土地上劳动者提供的一种服务。
随着国家经济控制权力被削弱和侵蚀,均田制度的逐步瓦解,这种技术创新和传播的信息体系也因之解体了。因此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再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突破,更多地是对原有技术体系的细化和完善。相较于国家主导型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而言,这一阶段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值的提高,更多地体现了市场化导向的特征。
2.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
小农经济细微的生产组织和广泛的地理分布不仅带来了农业生产上技术变革的麻烦,而且使得“公共物品”——水利工程灌溉设施及运输仓储等方面产生了先天供给不足的缺陷。对于自然条件不稳定、不平衡的农业大国,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稳定的农业产出和防止因天灾引起的农业波动,统治者以其所获取的租金中的一部分用于向社会提供必须的服务。这类服务的特征是必须有庞大的资金支持,有序的协作、计划和组织,复杂的技术和相应的大规模的劳动投入,这是国家机器所拥有和擅长的能力,可以凭借整个国家掌握的资源和权力作为支撑。
固然小农个体都可以意识到这类物品的供给对其再生产的重要性,但由其能力和性质决定,组织一个系统工程所需要的交易成本(组织费用、谈判、磨擦等等)足以破灭任何一个自发的小农组织下的雄心壮志。因此在初期,这类物品的供给是完全依赖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尤其是在各朝发展农业的初期,中央集权的力量最为强大时,往往伴随着大规模、大投资的水利系统工程的进行。从汉武帝至三国期间,各政权都曾普遍兴修水利。这有助于我们观测国家在对经济资源控制力比较,对其“编户齐民”的授田者的经济效率既承担后果(获取所有权收益租金与税收)又负有责任(经济增长和社会安定)时,大型的水利工程、灌溉设施等有稳定、周期性和地域性增长的现象。
由于水利工程的供给是以大规模、大系统、大协作、大投入的方式组织起来的,这样的国家供给部分替代了农户个体可能需要的投入。对于经济能力弱小、缺乏应对危机和风险能力的小型家庭农场,提供了较高层次的生产保障,使他们比较容易在现实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下生存。这样小规模、家庭经营、简单协作、小投入的生产方式与大规模、系统组织、高度分工协作、大投入的公共物品的供给相配合,宏观上减弱并消解了可能因缺乏此类供给而带来的农业生产风险和经济波动,提高了农业整体产出效率和生产水平;微观上为小型家庭农业的存在和延续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防止了小农阶层的迅速分化,使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在兼并和自由买卖的威胁下,有可能维持最低限度的再生产,降低了自耕农阶层瓦解的可能性。
一方面是国家机器上精密先进极具现代生产经营特点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是大量分散细小的家庭农耕方式的简单生产单位;不同于刘易斯二元经济中两部门的划分和两者间存在的巨大势差和隔离,他们都统一在中央集权的农业经济体系中。这两个规模、形式全然相反的二元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生产的高效率,维护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
与技术扩散的特征相类似,我们可看到随着国家所有的土地的削减,国家“授田于民”的能力丧失,以及由此产生的财政收入的锐减,在传统农业社会后期(宋后),由政府规划实施的大型的农田水利设施寥寥无几。后期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要致力于既有水利设施的修复与改善。这一时期可数的较大规模的工程多是在天灾人祸的背景下被动实施的,而且往往因为对人力、物力和正常耕作的妨碍而受到相关利益阶层、豪强贵族的阻挠,最终半途而废。对原有水利设施的修修补补就成为这一阶段水利建设的主流。
其次,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兴起和水利环境的破坏相伴。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兴起与国家权力向地方权力,主要是人口、土地和财力资源各方面的转移和分化直接相关。同国家追求的经济目标相似,地方政府和地方豪强对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责任和自身利益极其关注,使区域性、小范围的水利设施建设既成为必要又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由于私有权(大土地私有和小土地私有)的强化和国家控制力的减弱,使土地利用方面的短期行为大量滋生。太湖流域就曾因豪强任意兼并和圈围,个体农民自筑腾岸止水旱,使得大圩田被分割为零乱的小圩,使塘埔圩田系统始终未得到有效的改变。
这种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混乱无序导致的农业基础设施的破坏,用现代经济学观点可以解释为“个体理性导致的集体非理性”以及“公共物品提供中的市场失灵”。徐浩在解释为何中国华北农业由先进变为落后,在清代农业劳动生产率呈现出停滞和下降趋势时,认为农田水利失修是最根本的原因。农田水利失修造成水旱灾害,使农民生命财产被破坏,是对农村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打击,即使在一般年景也使农业水平下降,粮食单位产量普遍偏低。“河防不善,庐舍难保,水利未兴,耕凿何赖,试观历年以来土地之肥瘠,烟村之多寡,以及小民之贫富,大半均由河防水利之所致,合境大利大害无过于此。”[4 ]但我们也不能小视在这一过程里中心工程中私人投资兴起的意义,这是当国家财力有限却又需要提供必需的公共物品时,逐渐发展出的一种公私合作的权宜之计。它以给予合作投资个体某种优惠政策为前提,同时投资个体往往也是当地土地所有大户,当这种合作触犯到其自身利益时,工程往往就会半途而废。
由于国家势力的变动和土地所有权结构的变动,这种“二元均衡”在中后期尤其是均田、屯田逐渐缩小的趋势下,逐步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随着这种小农经济中个体农业经营和国家保障的“二元结构”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体现并加剧了传统农业经济及其经营模式的逐步分化衰落,直至被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所替代。
参考文献
[1]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