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

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

第1篇: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

综合性学习的规则是;先分成3个小组一起讨论,然后再派代表在班上汇报;3个小组分别汇报的是:有关大自然中获的启示;自己怎么制作的小发明;自己观察到的动、植物的生长。

首先,老师在黑板上大大地板书了“综合性学习”五个大字。然后,老师就叫我们分组讨论。我们小组的组长是小曾,她先叫我们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交到她那儿,然后她给了我一些资料,让我看看哪些资料比较好,一会儿在讲台上汇报。我们选的是小韦、小张、小瑾。我们大约讨论了10几分钟,就开始汇报了。

首先是小慧汇报观察到的动、植物的生长,小唐走上台时,仪表自然、从容不迫、笑容满面……轮到我们小组时,她们就走上台汇报,她们读完后,我觉得她们都读得很流畅、通顺。

第2篇: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并首次将“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跟“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并列。本次课程改革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但有利于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养成。与此同时,在本次课改中“横空出世”的国家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新生”之初,更是倍受瞩目。但是,众所周知,亮点和创新点往往也意味着艰巨点和困难点。事实上,就笔者所知,课改几年来,不管是指导纲要里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是语文科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它们所体现的课程取向,在往教学实践活动下移过程中,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造成课程目标的难以达成。

本着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认同,笔者一年前就“如何有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融合的策略”这一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通过一年的思考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掌握了一些方法,现特向各位老师分享和交流。

2 教学实践操作策略

按照我们的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来源可以归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教材统编内容:现行的人教课标本第五至十二册教材里,每册都以单元为主线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任务,它们与单元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密切相关,贯穿单元教学始终。第二类属于师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自行开发的主题。依据笔者的经验,并非所有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都适合跟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如果主题单一,学科交叉点少的综合性语文学习内容,就没有必要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外力。如第七册的“走进童话世界”,第九册的“遨游汉字王国”等。对于学科交叉点多、实施难度大、探究性强,单凭语文学习活动难以做深、做透的主题,如弟五册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第八册的“大自然的启示”,第十册的“走进信息世界”等,则可以采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吴向东老师建构的鸢尾花(IRIS)学科融合学习活动模型。

鸢尾花(IRIS)模型基本结构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即引言(Introduction)阅读(Reading)探究(Inquiry)展示交流(Sharing)。因为“IRIS”是模型四部分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的简称,其中文意义正好是“鸢尾花”,所以就将该模型命名为“鸢尾花”学科融合学习活动模型。该模型的建构人吴老师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从阅读走向实践,做知行合一真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按照鸢尾花(IRIS)模型结构“四步走”,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2.1 引言(Introduction)激发活动兴趣

引言是学习活动的“引子”。因为我们要融合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所以我们可以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具体要求看作是烹饪一道大餐的基本材料。利用“基本材料”,我们可以采用或激趣、或设疑式的描述,以引起学生对主题阅读的兴趣,对探究活动的渴望。

如,“秋天的叶子”这一主题实践活动,我们是这样引言导入的:同学们,秋天到了,秋风起了,你们留意过周围景色的变化吗?在我们祖国的中北部,不少树叶都变了颜色,换上了秋装。它们有的火红,有的金黄,有的夹杂着说不清的颜色……而我们羊城,许多树叶却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一片葱绿,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们想研究其中的缘由,就赶快投入到“秋天的叶子”的研究活动中来吧。另外,我要欣喜地告诉大家,这将是一次跨地域、跨校际的有趣研究活动,我们以后要在网上和石家庄、江苏的同学们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希望同学们能借助这次研究活动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发现和领悟到大自然的无穷奥妙。

2.2 阅读(Reading)获取各类知识

活动前的专题阅读,往往被很多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老师所忽视。事实上,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学生就不能获取有关主题活动的各方面信息和知识。那么,知识铺垫式的“专题阅读”该如何操作?简而言之,就是“从语文的角度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阅读材料,用综合实践课程完成语文的拓展阅读”。

如,“秋天的叶子”这一主题实践活动,我们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专题阅读的:利用引言引出主题后,学生在我的带领下搜集了不少相关文章、图片、音视频等。经过我们的共同筛选,本专题的阅读材料定为以下几篇:《树木到了秋天为什么会落叶》《秋天的叶子》和《榕树》。《树木到了秋天为什么会落叶》能帮助学生了解树木落叶的科学知识,懂得落叶恰恰是树木的自我保护;组合儿童散文《秋天的叶子》文笔优美,意蕴高远,既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启示他们如何留住落叶的价值,还可引导学生后继的手工制作活动;科普文章《榕树》则让孩子们了解这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及食、药用价值,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也为他们铺垫活动所需的背景知识。

2.3 探究(Inquiry)走向广阔天地

通过阅读获得探究主题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进行了一定的深入思考后,就可以开始组织学生分组商讨各小组的研究小主题了,并细致地指导他们制定活动方案,进行角色分工了。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了解学生是否按活动计划对周围现实进行观察、调查。观察和调查就是搜集事实证据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我除了要求学生在Blog上交流每个人或每个小组的观察调查情况、继续查找相应的文献进行深入了解外,还注意叮嘱他们保留文字、表格、照片、视频等作为“证据”,方便后期的分享和交流。探究是主题活动得以深入开展的重要一环。通过探究,学生可以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进入更广阔的实践天地;通过探究,促使学生继续开展更广阔的后期自发阅读。 如“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主题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阅读一直没有停止过。主题阅读激发了他们阅读仿生学等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那段时间,班里有一半的孩子书包里装着有关仿生学的书籍。除此之外,学生还搜集阅读了节能减排、小发明等方面的图文资料。大量有针对性的阅读为学生扎实完成小发明创造活动做了较为深厚的知识铺垫。

2.4 分享(Sharing)提升综合能力

学生参加主题活动之后,实践探究的成果应展示出来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最后的分享不仅仅是简单的成果汇报,也是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在汇报实践探究成果阶段,可以要求学生用ppt等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宣传活动。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能自如地抒发内心的感受,像一个“作家”或“演说家”那样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所感、所思表达出来。另外,在汇报课上,教师也应指导学生在展示交流环节全情参与,不做看客,对汇报小组提出意见或建议,做出相关评价。开展多元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反思日记的方式帮助他们回顾反思整体活动过程,总结出学习活动的收获、经验。

如,我们上学期末开展“地震”主题实践活动时,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很多同学都到网上、图书馆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并做了精美的ppt进行展示。有些同学调查身边的同学、老师、亲人,了解他们对“5.12”大地震的看法,然后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活动展示。其中周毅扬同学的作品──《地震中的温情》,里面介绍到汶川地震中“最美微笑女孩”的事迹。没想到,期末考试时,“最美微笑女孩”的照片赫然印在习作版面,习作要求之一就是“观察图片、猜测事件”。结果,我班有些孩子“最美微笑女孩”的习作得了高分。而没有做这类综合实践活动的某位老师则提到,她的学生居然不知道图片到底画的是什么。

第3篇: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人;自然;爱

人类的文化是历史性的向前发展,在人类经历了自然文化时代、人文文化时代、科学文化时代后,生态文化正成为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意识,丰富的生态意识是衡量人类能否与生态文化相融合的标尺之一。它使我们意识到: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幸福,而且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要考虑到其他事物和环境的共生共存关系。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当下,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着最多的人口和最强的发展压力。生态意识教育必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在各个不同学科教育之中。语文学科在生态意识教育中也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体现其学科价值。

一、语文学科在生态意识教育中的地位

生态意识是人与自然协调了发展所反映的思想、情感、意志、知觉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客观生态环境的主观能动反映,生态意识包含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它以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意识为核心,另外包含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忧患意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应体现现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因此,须重视、挖掘、开发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当然在语文学科的生态教育因素中,包含着很浓的人文关怀。

二、新的语文课程内容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

1.在课文中体现

如人教版的《斑羚飞渡》,作者写了一群被猎人逼至绝境的斑羚群,以一半的牺牲,挽救了另一半的生命。我们用人之常情揣摩老斑羚的行为,它们临危不惧,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类”震撼、敬畏,也让人类汗颜。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我们不必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人类自诩为高等动物,自认为在这个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的主宰。人类拥有强劲的思维能力,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改天换地,所以我们常提起的一句话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人类是蔑视的。人类肆意屠杀它们,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也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

无独有偶,人教版散文《那树》,写了一棵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豁达宽容、富有爱心的大树,通过写它造福于人类却因城市的发展被人类伐倒的遭遇,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主题富于时代性。人类当前面临的两大问题是发展与环保。作者借写老树,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理。课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老树的命运,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引发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以上两文启示我们要以平等之心善待自然界的动植物。我们人类只有保护它们的义务,而绝无虐杀它们的权利,因为有时它们甚至比我们人类更高贵。

而人教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报告文学,也引发我们思考开发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本文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也引发学生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思考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人教版《地下森林断想》是我国女作家张抗抗的名作。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另外对这一生态奇迹,还应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对大自然的生命抱一种敬畏的态度。同时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

2.在单元教学中体现

如苏教版七下中第四单元“动物世界”,其单元引言是:“你一定很喜欢动物吧?动物和人类一样,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本单元有漂亮、驯服、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金龟子,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多么神奇的动物世界啊!阅读这些课文,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外形、习性,将唤起我们对动物世界生存状态的关注,激发我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3.在专题研究中渗透

如苏教版七上,狼专题中,明确提出的探索题有:

A. 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动物往往被作家赋予人的品格,如称“狼”“聪明”或“狡黠”;“勇敢”或“凶残”,用词的褒贬是由作者的立场、情感态度所决定的,你觉得科学家用怎样的词语来描述“狼”。

有的民族崇拜狼,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B. “从参考资料三” 、“狼和鹿”中看出,描绘了怎样一幅生存关系图,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这两题都牵涉到狼的生态地位及与人类的关系。渗透了有关生态平衡的知识,也体现了人文关怀。

专题“荷”中也渗透了一些,在此不一一列举。

通过这些新的课程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能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自然,戕害动物。人、动物、自然须和谐发展,成为“共生的伙伴,互利的朋友”。使学生明确人与环境的共生伙伴关系,获取“尊重自然界的其他生命”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

三、开展语文活动,开发和利用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因素

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如苏教版七(下)《松鼠》后有一道探究习题:如果以松鼠为题材发行一组邮票,你觉得设计的邮票应该从哪些方面反映松鼠的生活,你能给每枚邮票定个名吗?

笔者班学生设计的有:

一只松鼠在枝间互相追逐、打闹,取名为《快乐家园》;

一只松鼠抓住树枝荡秋千,拟题为《我心悠悠》;

一只松鼠以树皮作船,以翘起的尾巴作舵,命名为《水手》;

一只松鼠坐在树枝上,托着腮帮看流星,命名为《心愿》;

多美好的想象!多新颖的创造!在学生眼里,这些松鼠是这样有情有味,人与松鼠这些动物是伙伴,是朋友,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之上,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生灵的存在,人类的生活才格外美好!

转贴于

2.在口语交际中培养生态意识

如上《狼》专题时,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

有人认为:狼的肉食性、凶残性及对人类及家畜造成的伤害,应将它们斩尽杀绝;也有人认为:狼是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加以保护,以维护生态平衡。你们认为是应该杀还是应该加以保护?就《护狼还是猎狼》展开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从中了解动物的生态价值,也让学生学会了辩证的分析和看待问题,并培养了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又如对生物入侵者,生物学和生态学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态度,你认为是干预还是不干预,就此展开辩论。

3.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如结合苏教版《荷》专题及人教版《莲文化的魅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池塘边,荷叶下,躲着一只小青蛙”。如今,宁国市难闻“蛙声一片”,“人面荷花相映红”更难一见,对此原因作深入调查,鼓励学生写《对池塘蛙群的生态调查报告》及《我市为何难觅荷花》。借此呼吁大家保护好荷塘、青蛙,呼吁政府重视莲藕、莲子的深加工和销售,提高荷农的生产积极性,重现天人合一的秀美宁国府。

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

如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文中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对此,笔者组织班级学生参加的具体活动有:

(1)调查我市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搜集资料图片;

(2)在饭馆或在家,碰到吃野生动物的,对此写短文劝其纠正;

(3)班级开展一次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专题的宣传活动;

(4)每个人选定一种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上网查找资料,说明保护它的重要性,写份建议书给有关部门。

又如,人教版七下“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组织开展的活动是:A.请从图书馆和网络中进一步搜集资料,召开一次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B.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黄河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又出现了严重的断水断流和水污染等新的问题。请针对这一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

通过这些活动,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也使语文课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

总之,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语文学科中的生态教育因素,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习惯,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还能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训练了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当然,生态教育因素如何与人文精神相渗透、融合,还需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究。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市宁国中学 242300)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

1、掌握查找资料、应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欣赏文学作品,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的文化内涵,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二)活动步骤

一、资料收集

收集时间为四星期。学生分为六组,每组分别按主题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词语,并了解月亮的名称、别号;

(2)第二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诗词,感悟中国文学中描写月亮的诗词的情韵;

(3)第三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散文,品读咏月的美词佳句;

(4)第四组收集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感受神话传说中古人对月亮寄予的深情;

(5)第五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歌曲,聆听赞月的歌声,用歌唱的方法寄托对月的情思;

(6)第六组收集有关月亮的图片,从色彩、构图和意境上直接感知月亮的美姿;

二、资料共享

1、每组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列出专题,装在资料袋里,并加以命名,如(1)“晶莹的月词语”(2)“清秀的月诗词”(3)“芳香的月散文”(4)“浪漫的月传说”(5)“逍遥的月歌声”(6)“多彩的月图画”;

2、小组交流时间为一周,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心得,小组合作交流、协作学习、资源共享、提出建议,学生课下对资料袋再进行整理。

三、交流汇报

课堂展示成果两节课,分六组进行,小组互相补充、探究、质疑。

1、负责收集图片组的学生任务:一是装饰黑板,黑板正中写上美术字:“明月千里寄相思”,黑板的右上方画一轮散着清辉的满月。二是在教室后面布置一个画展,将收集的图片装饰后展出来,展板上写上“起舞弄清影”。通过教室布置,为汇报课营造氛围。评出“月光画家”。

2、歌声导入。播放《水调歌头・中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3、每个主题都由学生自己主持:

(1)词语比拼,评出“月词脱口秀”;

(2)故事比赛,评出“月亮故事王”;

(3)诗词赏析。看谁背出关于月的诗词多,通过朗诵,看谁读得有节奏、有情感,通过赏析,看谁能品出诗的韵味,并评出“月亮诗人”;

(4)歌声荡漾,评出“月亮美声家”;

(5)对月抒怀,在看了月画、赏了月诗、听了月歌之后,你想对月亮说点儿什么?请你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感悟。要求:想象奇特、有新意;富有创造精神。从语言、内容、意境等方面评出“月光才子”;

(6)全体同学伴随VCD共同演唱《明月千里寄相思》。

(三)活动反思

(1)此活动主题渗透了课程综合化思想;

(2)为文学欣赏和写作提供了平台;

(3)学习过程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热点综述

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情感。文学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大门,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文学教育重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同学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重在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重在文学素质的积累养成,重在陶冶情操、健全人性。

中考所考查的文学作品阅读,其实主要不是在考“文学”,多种现实因素在淡化着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文学”意味。基于此,我们大可不必将文学作品阅读过于理论化、浪漫化、神秘化甚至玄虚化。中考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与其说是考“文学修养”“文化底蕴”,不如说是考“思维意识”―――再说得透彻些,是以“文学”为依托,考查学生调动必备的语文知识、原理,沿着科学的思维路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文学作品(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的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但是,作文题目中大都会提到让学生“自选文体”,这为同学们充分发挥文学才能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实际上,每年中考作文的优秀作品中,诗歌、散文、小小说、戏剧文体的文章屡见不鲜。

新闻盘点

关键词一:巴金逝世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中国现当代文坛巨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人民作家巴金先生在上海去世,噩耗传来,文学界几代作家无不深情地怀念他。

巴老是一代文学巨匠,是名符其实的人民作家,是中国文学界的骄傲。巴老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紧跟时代,追求真理,创作勤奋,著作等身。他以自己的人品文品,确立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文学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创作思想和人生道路,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探求真理的历程。

关键词二: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对他的评语是:他小说里的人物揭示了闲聊中的深刻,带人们进入压抑的空间。

关键词三:“Q版”文学

从起初的“大话”“水煮”,到如今的“Q版”,一些文学名著不断被拿来戏谑、调侃,并愈演愈烈,几乎成为当代青年人的一种阅读时尚。面对这些被“大话”“水煮”“Q版”后的作品,一些专家学者分析了这个流行之风背后的实质和原因,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第5篇: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荀子;生态伦理思想;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观点,在我国古代就已提出。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荀子作为儒家的最后一位杰出代表,他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今天还是很有现实价值的。

一、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1.“天行有常”的生态价值观

荀子思想中的精华就是他的天人关系论,在荀子看来,“天”是自然之天,是自然界的指代,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荀子在《天论》中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明确告诉我们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是有固定规律的。“天”一向被人们当作神来崇拜,但是荀子把“天”当作按照自身规律不断运动变化着的自然。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不受人主观意志的影响。既然自然界的存在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那么人们就不能随心所欲地盲目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打破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那么人们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荀子认为人为的破坏才是最可怕的,他把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称之为“人袄”,指出“物之已至者,人袄则可畏也”。这样就会出现“耕伤稼,枯耘伤岁”的结果。这些论述形成了他特有的生态伦理思想。

2.“强本而节用”的生态节用观

荀子提出了朴素的开源节流思想: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被当前赋予特殊的时代意义。人类目前面对能源危机和资源日益枯竭,我们不得不关注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荀子在《富国》中写道:“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荀子的“节用”是指提倡“恭俭”,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用正确的治理方法去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能办得好;用错误的治理措施对待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可能办糟。加强农业生产的同时又节约开支,人们就不会贫穷;生活资料充足而又能适应自然变化进行生产活动,人们就不容易生病;遵循规律而又不出差错,人们就不会遭受祸端。

荀子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是把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尊重协调统一起来的。必须基于把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限定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遵循上,人们才可以为自身的生存而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否则就会破坏和危及人类的生存基础。

在《天论》中,荀子写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在荀子看来,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运动发展规律,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认为只要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这些自然规律,就能创造出新的事物。这些论述充分表明了荀子尊重自然的态度。他的反天命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激励人们不要被动地受制于自然,想要自然能够造福于人类,就应该能动地顺应自然的变化,掌握自然发展的规律,进而有力地去改造自然。他的这些思想与今天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相同的。

二、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由于近年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已经越来越强,在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物质利益的同时,人类却逐渐地与自然分离并对立起来。

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向大自然过度地索取,造成现在的全球生态环境持续迅速地恶化。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10亿人口生活在沙漠化和受干旱威胁的地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据有关资料记载,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亚太地区是荒漠化比较突出的一个地区,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是受荒漠化影响较重的国家。据联合国估计,全球每年有近1300万公顷(约合3200万英亩)的森林被砍伐,相当于希腊或尼加拉瓜的国土面积。在近二十年中,全球每年砍伐森林2000多万公顷。大面积地砍伐森林,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1000倍。

这些只是全球性问题的个别实例,已经显示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严重不和谐。面对严峻的现实,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认识与自然的关系。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在提交联合国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两千多年前,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理论中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这种观点,我们在前面所引用的荀子的论述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荀子能正确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更看到了人类生活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性。他的这些观念已经相当接近今天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了。荀子所论述的这些生态伦理观点倡导协调人天关系,倡导人们合理地对待自然资源,保证自然资源得到永续的利用。这些宝贵的生态理论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的仍有指导意义,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仍有值得借鉴的价值。

三、荀子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环境危机不仅影响当代人的生活,还会影响后代人的生存,我们要给后代人留下一个可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从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中找到理论依据,确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践行可持续发展理论。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只有认识自然、遵守自然法则才可以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人类对自身赖以生存的资源过度“开采”会造成恶果。2015年9月,湖南省邵东县黄陂桥乡的三个村庄由于石膏矿采空,先后出现地表塌陷情况,多处坍塌犹如地震,其中一个村的17口水井更是一夜干涸。事实证明,人为活动的盲目性在破坏自然的同时,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2.增强节源意识

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增强节源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增强了这种意识,一些环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所以,增强节源意识是环境保护的根本,我们要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资源。

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兼顾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我们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洪涝灾害、雾霾、沙尘暴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在治理的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恐怕已经超过了牺牲环境的经济发展成果。我们既不能片面强调发展经济,更不能用牺牲环境效益的办法使经济暂时得到较快发展;应当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视为一个整体,而不应把两者割裂或对立起来。

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协调地发展,除了要让人们正确认识生态伦理观念外,还必须要有相关政策约束。只有当人类能够理智而友善地对待自然界,并自觉控制自己的生态道德行为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才会走向和谐,从而实现生态伦理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第6篇: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本节教材内容避免了就事论事和平铺直叙的写法,而是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观点出发,来分析动物个体的行为活动和动物群体数量的消长对其生活环境,其他生物及人类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图文资料分析,观看录像,以及对所关心的问题的讨论等多种方法,自己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总结概括性的内容,通过对前阶段“生物圈中的各种动物”内容的学习和上学期学过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的角色分析,加之本节进一步通过调查或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概括总结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可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与生物圈中其它生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认识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学生分析:

从学生知识结构来看,去年已经学习了有关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本期又了解了动物方面的内容,再加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知,对于完成本节以概括性总结为主的内容来讲,无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对保护生物,禁止捕杀动物有一定的思想认识,但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对人类有危害的动物也不能滥捕滥杀(如狼)等问题并不完全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就是论事,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这要教师引导和学生充分讨论得出答案。

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概念比较抽象的,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比较熟悉,对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有关事例比较熟悉。关键是教师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期达到更佳的效果。

从学生学习方法来看,尽管初中学生思维方式偏重感性,但经过不断的训练,也已具备初步的理性思维能力,这对完成本节内容很重要。教师可提供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影片让他们感知,再引导其理性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至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二、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三、情感目标:

逐步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教学重点:

辩证地认识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两个概念的理解。教学设计思路:

1、从学生熟知的热点话题入手;

2、引导学生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3、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

4、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方法:

谈话引导法、分析归纳法、展示法、讲述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媒体选用:

PPT课件、《唐诗新解》FLASH、教学光碟,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学过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啾啾的鸟鸣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可是突然有一天,人类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等世界时,人类将怎样?

播放:《唐诗新解》FLASH,你有什么感受呢?

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分析P44资料。指导学生思考,完成资料分析。

1、通过以上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任意灭杀某种动物吗?为什么?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能否无限制增长?为什么?

3、从上述资料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通过资料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生物与其他生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使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对人类有利或有害)

举例: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分析:如果有一天老鼠的数量增加,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小结: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叫生态平衡。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一、 维持生态平衡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引导学生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作用。

二、促进物质循环

三、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举例说明。蜜蜂传播花粉。展示课件。

总结:动物在自然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辨证看待动物对我们人类有益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有害的一面。但不论怎样,我们和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我们应爱护它们。

第7篇: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英国 青少类电视节目 启示

[中图分类号]G22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90-02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办青少类电视节目的国家,欧洲其他国家在开发(动画片除外)青少电视节目方面,大多都跟随英国的脚步。英国青少类电视节目不仅品种十分丰富,覆盖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观众,而且在其成功的青少节目模式中,既有历史悠久的传统节目,又有近年开办,一经亮相即引起关注、赢得奖项的新节目。

笔者根据已掌握的相关资料,发现在英国及整个欧洲的青少电视节目模式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特别注意:

一、在开发上还存在争议的婴幼节目

传统观念普遍认为婴幼儿不具备看电视的能力,因而节目的设计往往针对3岁以上儿童展开。1997年BBC制作播出了世界上首部婴幼电视节目《天线宝宝》,大获成功,由此开辟了青少类电视节目新的竞争市场。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婴幼节目的教育性受到西方包括家长、少年儿童教育专家甚至政府的质疑。2009年,美国儿科学会做了一个研究,研究发现,孩子每多看1小时电视,就从成年人那里少听到770个词汇,看电视越多,儿童发音的数量及长度就越少,同时与成年人的互动也越少。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再次呼吁:婴幼儿的大脑在2岁之前将增长3倍,是他们获得语言能力的重要时期,希望家长能带着宝宝们远离电视,加强互动。

欧洲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和呼吁。法国于2008年3月开办了首个专门为3岁以下幼儿设立的电视频道,同年8月,法国议会就因“电视会对3岁以下的孩童成长,造成像是鼓励被动、缓慢语言发展、情绪激动、不易入睡、电视依赖症等各种可能的影响成长的风险”,而下令禁止法国电视频道专门对3岁以下的孩童制作电视秀。

除英国之外,欧洲其他国家的电视台中,极少有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电视节目。作为世界公营电视台典范的英国BBC,尽管最先推出婴幼儿电视节目,但在婴幼儿节目的开发和播出上也非常谨慎,目前在播的只有《天线宝宝》和《夜晚花园里》两个婴幼节目。

婴幼电视节目市场是一块还未充分发掘的诱人蛋糕,中国也开始了相关方面的尝试,对于这类节目到底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笔者认为,婴幼电视节目并非洪水猛兽,一些制作精良的节目至少能够指导父母亲如何教育孩子,能帮助父母安抚婴幼儿,但必须把握好一个度,控制好观看电视的时间,在少儿收看电视时必须陪伴身边,加强与他们的互动,而不能将孩子的教育和娱乐都交付给电视。

二、特别强调社会主流意识

英国乃至欧洲的青少电视节目,特别重视通过节目向孩子们灌输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英国电视的青少节目,对于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反应非常灵敏,与孩子们生活有关的政策、决定、法律法规等,很快就会通过电视节目传达到少年儿童那里。

一般说来,真、善、美是欧洲青少电视节目传达的主流价值观。大量的欧洲青少电视节目都试图帮助少年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并与长辈、兄弟节目、朋友、宠物、大自然等构建友善关系。欧洲社会所一直推崇的环保意识,也实实在在地从娃娃抓起,婴幼电视节目的内容,对于培养幼儿们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观念,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欧洲电视中许多的婴幼认知节目,大都与动物有关,学龄前儿童的节目所展示的世界,就是自然世界,学龄儿童及更大孩子参与的真实类节目,包括探险、旅行、体验等,也都以环保、动植物保护等为主题。

另外,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借助于艺术类、故事类甚至是美食类节目。欧洲各国的民谣、童谣、特色乐器、特色曲调等,也通过青少节目模式,介绍、传输给青少年。

三、制作日趋国际化,预售对整个发行的作用与日俱增

欧洲电视的青少动画节目或电视连续剧,从剧本的创作到技术的运用,节目制作的国际化趋势十分明显。一部动画片或连续剧想要取得成功,好的创意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对编剧的要求极高。欧洲许多高校开设了不少相关专业的院系,业界也开办了培训机构,专门培养编剧人才。目前,这些刚毕业的年轻剧作者,已经开始在电视业界崭露头角。

欧洲与美国一样已经掌握了强大的电视制作技术力量,不管是三维动画还是二维的Flash技术,抑或是其他先进的数字技术,欧洲都拥有一流的技术专家。同样,欧洲也存在向发展中国家实施技术外包业务,他们将这些业务外包给亚洲国家,在节省金钱和时间成本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技术的飞跃式进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动画片、连续剧的发行在欧洲是个非常专业化的领域,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业的团队。预售是国际节目及其模式发行中的常用方式。很多发行公司在节目制作开始之前,就早早做好宣传册页,到电视推介机构进行推介和兜售,有些甚至在大型国际电视节或电视节目交易市场上设立展台,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未来的产品,与有意向购买者签订节目预售合同。节目制作方拿到购买方的预定金后,既可获得相当可观的制作费用,还可根据购买方的意见,对节目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更加贴近节目市场。同时,还可以将合拍方或播出方的Logo等信息,用为节目的市场营销内容,强化节目的品牌效应,可谓一石多鸟。

四、重播节目严格遵循科学规律

由于普遍实行了制播分离的行规,欧洲大部分电视台在节目购销时,都会明确规定节目的播放次数,购买一次性播放权或多次播放权的价格差别较大,加上频道资源紧缺,因而节目重播的机会一般比较少。这一点跟中国电视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

第8篇: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见闻与启示 中美教育的差异 勤思善问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师生一行70人在美国进行了为期20天的参观学习,收获颇多。回来后细细品味,发现有许多值得借鉴和思考的中美文化、教育之间,中美学生之间的差异。

1 美国的课堂

美国的高中每天的课时一般都是不同的。有的学校1节课90min,有的学校1节课50min等。但是,全年总课时则由每州的教育部规定,必须一样。美方带队老师Jenny告诉我们,“鼓励创新、民主、开放、活跃”是美国课堂的特色。

一节九年级的生物课,教室中20多名学生分4人一组围桌而坐,任教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BetsyBarnard,这节课的内容是“细胞的结构和环境”。首先教师结合多媒体,利用大约10min的时间,简短扼要地讲解了动、植物细胞不同的特点和结构。在讲解中教师很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耐心的给予指导。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要求大家亲手制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教师拿出几组纸盒,里面有各式水果、纱布、气球等,让每一小组领回去做一个细胞模型,学生们非常开心,分工合作动手摆放。10min后,各小组完成任务,教师分别让每一组学生把制作的细胞模型展示给大家看,然后让每一组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细胞的一个结构,上讲台向同学介绍这个结构的特点和功能。表演结束后,每个小组作一份表格,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不同点,并进行总结。最后教师布置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作业:上网查阅资料创办一份关于最新细胞知识的报纸,如克隆、基因治疗、试管婴儿、DNA指纹等。这节课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课后拓展作业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另外教师上课要注意幽默风趣,教学方式要多样,对待学生要充满耐心和爱心。

启示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应该落实在每一节课上。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在异质学习小组中就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开展活动,能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而宽松求知环境的创设、教师因势利导的提问,会更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

2 美国的社会实践课

美国是一个鼓励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国家,整个美国社会对一流高中生的赞美并不局限于好的文化课成绩,而是多方面的。所以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学生多走出课堂,到校外获取知识。例如:上生物课,把学生带到植物园、动物园、乡村实地考察;上科学课,到公司实验室听取专业人员的讲解;上艺术课,学生常到博物馆参观,这些活动既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参观尼亚加拉大瀑布时,在通往大瀑布的途中有一个植物园,在那里看到有一所中学的教师正带着学生们来到这里,每个学生领到一张表格,上面有许多植物的图片和知识的介绍,学生到植物园里去找相对应的植物。整个植物园中到处都是学生的身影,有的在讨论,有的在拍照,有的在仔细观察植物。半个小时后,学生聚集在教师身边,不停地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耐心地帮助学生解答,并要求学生回去查找资料,写出一份有关植物分类知识的报告。这样一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生物学的知识,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这比在教室中学植物的分类知识要有效得多,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启示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帮助学生主动地发现、探索、体验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需要拓展和深化的问题走出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带着更多的问题,而非更多的答案去生活。”

3 美国丰富的公共教学资源

美国的生物学教学中,教材并不是唯一的信息源,师生可使用的教学资源很多。美国政府与教育部门对图书馆、博物馆和网络等公共教育资源的积累非常的重视。这次修学旅行中,笔者参观最多的就是各种博物馆,其中许多是科学博物馆,里面有动物、植物、化石、人类发展史、地球、宇宙等多个展厅,还特设恐龙展厅。每个展厅配有大屏幕的电脑、电视、电影。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教师可以经常带着学生到博物馆上课,并特约在该馆工作的科学家讲课。在参观纽约大博物馆时,有一个模拟热带生态系统的展厅,里面有丰富的动、植物品种,步入展厅就像走进热带雨林,身临其境,美妙无比。学生参观后,一定会对热带生态系统的特点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教学模式值得借鉴。

启示三:在信息社会中,教材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资源,教师必须积极拓展新领域,为学生寻找更广阔的空间;学校要全面开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设施:如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体育馆等,为学生提供创新的舞台,因为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4 修学旅行的感悟

第9篇: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范文

一、从概念入手,创设思维情境

创设思维情境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地理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理论,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创设思维情境”作为切入点,创造良好的思维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内在求知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对这些概念可以通过创设思维情境进行讲解。如,在进行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学中讲解褶皱与断层的概念时用多媒体视屏展示褶皱中背斜和向斜的形成过程。再如,在讲授第三章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中,用播放桂林地区“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山水甲天下”和漓江地区“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录像资料导入。然后提出问题:该地区是什么样的地貌景观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何造化出如此神奇的山山水水?再由录像导入,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对喀斯特的含义有了初步的理解,为下面的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的教学做了铺垫。

地理教学中可以创设思维情境导入的非常多,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内容。如地球自转和公转;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等。创设思维情境时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让学生相互讨论,这样不但课堂气氛热烈,而且思维容量大,在教师指导和调控下,使整堂课一直处于生动有序的讨论气氛中。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对重点知识进行推理,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材中重点知识的介绍多是以结论的形式直接表达出来的,省去了很多推理过程和详细讲解的过程。在讲解这些知识时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二节“地理环境整体性”一节时,教材用“厄尔尼诺”现象来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表现,在教学中应进行推理:东南信风异常-南太平洋的海水运动异常―海水温度异常―周围环境的变化―气候异常―导致部分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这样,步步推导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进而分析出地理环境整体性三个方面的表现。高中地理教学中自然地理部分用推理的方法进行重点知识教学的较多,人文部分地理教学中也可以进行推理: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世界各地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启示和影响。

三、利用语言表达训练培养思维的品质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越严谨,语言表达就越准确。所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就尤为重要。自然地理部分教学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部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部分等章节可让学生逐字逐句仔细阅读。读完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和书本对照。教师讲解之后,要求学生能够复述一遍,重点的知识要求学生进行讲述。例如,学生自己讲述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形成、移动的规律。学生语言表达之后,进而用笔书写和记录。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复述、讲述时,有的思路混乱、条理不清,有的思路阻塞或狭窄,本来心里明白,但是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就发生了障碍,这就是思维活动没有条理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说失去兴趣,产生畏惧感。所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大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