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的学习计划范文

地理的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的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的学习计划

第1篇:地理的学习计划范文

1、饮食的象征意义研究

在饮食文化研究方面,有关饮食的象征性意义以及不同群体对其的解读得到了广泛的讨论。首先,饮食承担着某种物质意义。Cook认为,饮食是“嘈杂的(noisy)”,他引用Stassart和Whatmore的话指出,“一只鸡、一颗洋葱和一磅面粉不会用相同的方式向消费者‘诉说’它们的故事”[10]。其次,饮食承担着社会文化意义。如Jackson等指出,饮食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其社会文化意义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重塑,并认为饮食在商品链中以产品的形式传递了动态发展的社会文化意义。一方面,饮食能够作为社会差别的标志,反映人们的社会身份。例如Cohen和Avieli在阐述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用餐礼仪时,指出对于西方人来说,运用餐具盛放食物和食用食物是一种文化习惯和文明行为。另一方面,饮食被认为是地方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关于“我来自哪里”的身份界定,人们对饮食的选择,反映了他们对某个地方或者该地方所承载文化的情感倾向。例如,Collins指出,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是他们身份的象征,米饭是他们最基础的食物,肉则象征着财富。同时,饮食能够作为人们体验其他地方习俗和文化的途径。例如,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和其他亚洲国家,餐厅往往会把活鱼活兽养在水缸或者笼子里供顾客选择,这种行为在当地文化中象征着食物品种多样、质量优良和新鲜。而西方的游客却会拒绝食用这些“新鲜的”食物,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还会动的动物是不能吃的。因此,人们对饮食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对这种饮食的象征意义解读,即取决于饮食与人们的沟通,但这种沟通时常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群体中形成某种落差和误解。

2、饮食的文化经济研究

近年来,标志人文地理学发展最显著的特性便是重新强调商品文化,即经济和文化的融合。由于现代饮食产业通过将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与饮食文化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商品文化的表现形式。国外人文地理学关于饮食的商品文化研究涵盖了整个饮食产业链,从饮食的生产、运输、零售和消费的各个方面探讨饮食所起的社会文化作用和人地关系。关于饮食生产的研究往往将饮食与农业及其相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探讨食品种植和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过程中体现的人地关系。这些研究指出,食品农业受到食品贸易政策和替代食品经济(alternativefoodeconomy)的影响,食品市场的“质量转向(turntoquality)”强调了对全球同质化食物的摒弃,而转向对更加“本土”和“自然”的食物的消费,这一趋势影响了食物的种植和生产。同时,Marsden指出,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人类具有通过社会活动定义自然的力量,将“文化”嵌入农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经济,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道德、环境认同和性别认同等问题的研究中。近年来,地理学者们开始从对饮食生产的关注转为对饮食消费的探讨。一些地理学者指出,空间、地方以及消费行为、消费循环和流通是经济地理学重构的核心。在此背景下,与饮食的零售和消费相关的商品链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例如Cook和Crang探索了商品唤起的“双重商品拜物教(doublecommodityfetishism)”地理知识,改变了地理学家对“产品如何、为什么和在哪里生产”的无视状态,这些地理知识意味着消费者的权力在复杂的全球饮食文化的流通过程中显得越来越衰弱。同时,由于地方饮食能够很好地体现城市的地方性并成为城市的地方品牌和文化遗产,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以寻求新奇的饮食体验为旅游动机,体现城市地方特性的饮食便成为了识别和营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方面,因此旅游中的饮食消费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兴趣。例如Mak等指出全球化在对地方饮食体系构成了威胁的同时,也成为了为旅游目的地饮食产品再造的重要动力,推动了旅游目的地传统美食及其特殊性的重构。Cohen和Avieli指出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饮食消费行为是相当复杂的,并受到了以往的饮食经验、新鲜感和安全感等方面的影响,认为游客对目的地饮食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的情感。总之,有关饮食文化经济问题的探讨是现阶段国外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饮食文化研究最为核心和重要的方面。

3、饮食的文化政治研究

在商品文化研究盛行的背景下,有关饮食的文化政治研究主要关注饮食作为一种商品,在商品网络中体现的政治问题。在食品的生产方面,Winter指出,西方的饮食再政治化源自1980年代对共同农业政策(commonagriculturalpolicy)的批判,从而使农业和农村都受到开放和冲突政治的影响。与此同时,对食品远距离运输的抵制、伦理消费和道德经济的出现,使消费者更加希望能够清晰获得食品的一切生产信息。这些道德消费者往往抵制垄断的跨国企业生产的食品,而倾向于购买平等交易的食品和本地生产的有机食品和健康的肉类,并支持本社区的农业活动,人们的这种行为使本国政府和主要的食品零售商接受了较大的挑战。对于研究食品农业的地理学者来说,这些趋势使他们的研究从时间(通过记忆和忘记)、空间(通过连结和分离)、可见性和非可见性的视角探讨食品农业体现的道德经济以及个人和集体责任。而由于环境主义以及社会学科对自然—社会联系的关注,将饮食和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探讨其社会作用也是饮食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有关食品销售过程的研究中,Redclift关于口香糖的著作《口香糖:味道的命运(Chewinggum:thefortunesoftaste)》指出,虽然生产口香糖的原材料来自墨西哥,但是它到达美国之后,才被赋予了“出生证明”。同时,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居住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高地森林的生产口香糖的贫穷人口,其利益的新生产和交易规则的实施受到了巨大的阻力。在整个商品网络中,口香糖反映了权力不平等的地区政治经济对口香糖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而另一些学者则探讨人们日常饮食消费活动中的政治因素。Smith和Jehlicka通过对波兰和捷克共和国居民的饮食传记研究,发现饮食是中东欧社会(尤其在社会主义系统崩溃之后)人们感知以及将自己放置于(或感觉自己存在于)戏剧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动荡中的最直观方式,同时指出,该地居民的饮食消费行为反映了他们对自治权的差别性对待、反抗和承担,认为西方(发达)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完全支配了中东欧,也不存在文化霸权现象。这些研究关注的焦点集中于饮食业的商品链、商品流或者商品网络中所反映的道德和责任问题,强调了食品所处的商品网络中蕴含的压迫和抗争。

4、饮食与认同的相关研究

关于饮食与认同的研究中,最为突出的是饮食所唤起的地方、种族或民族认同现象。以往研究表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能够产生和维持他们的种族或民族认同,因为人们往往将美食和某种菜系与某个种族、民族或者国家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决定“吃什么”是维护种族或民族认同和地方认同的核心举措。在有关饮食和认同的研究中,学者们运用饮食探讨种族认同的发展和维持以及女性、漂泊人群(diaspora)、移民、流离失所者、被奴役的人群和贫困人群的文化身份认同,研究的主题往往涉及到非白种人(边缘种族)如何被赋予异域风情的标签或妖魔化,边缘群体的饮食历史如何被忽视、挪用或者被占主导地位的族群边缘化,以及这些被压迫的族群如何抵抗。例如,Ray[36]指出,一些白种人作者将某些食物与非洲侨民相联系,并使之成为黑人身份的表征,这事实上是从白种人的视角重新解读黑人的身份,并给食物贴上了种族的标签;Williams-Forson关注食品的失实描述(misrepresenta-tions)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鸡肉在塑造黑人女性身份认同(包括种族认同和性别认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们的饮食生产和消费行为反映了他们对文化和种族同质化的抵抗。例如,一些非裔美国人在食谱写作中,往往会斥责美国白人对黑人食品的负面描述,并寻求根除烹饪种族主义(culinaryracism)的方式。除此之外,学者们还把饮食与移民的怀旧(nostalgic)情怀相连结,移民不仅运用故乡饮食修复在迁入地的孤独感、疏离感和对故乡的怀念,还利用迁入地资源与故乡饮食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饮食文化,以克服记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分裂。这些移民所创造的饮食体系,被称为怀旧美食(nostalgicgastronomy),因为它通过迁入地的食物再现了移民迁出地的饮食文化,体现了移民对故乡的地方认同和情感依恋,以及在迁入地形成的乡愁。除此之外,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饮食行为反映出的并不是对某个具体地方身份的认同,而是一种“世界主义认同(cosmopolitaniden-tity)”。例如,Duruz分析了生活在伦敦和悉尼两个多元民族购物街区附近的两名妇女(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则是拥有英国血统的澳大利亚人)的饮食生活传记,指出这两名妇女的描述是连续却存在差异的,反映了她们对想象的“亚洲”、“欧洲”和“世界”的认同。

二、人文地理学的饮食文化研究趋势

从上述研究内容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扩散,关于饮食文化的人文地理研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饮食的全球进程及其凸显的新型、动态的人地关系,饮食文化和饮食活动对空间的塑造,以及饮食空间意义的关注。这些研究趋势不仅体现了地理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还凸显了人文地理学对“人”这一主体的进一步关注,强调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具体来说,人文地理学的饮食文化研究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饮食全球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受到人口跨地方迁移的影响,饮食开始跨越地理边界移动,使得饮食的全球化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这一现象的普遍化,文化帝国主义和麦当劳化带来的“全球味道(globalpalate)”和“全球菜系(globalcuisine)”,即饮食同质化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也因此显著地影响了地方的饮食形象和认同(一个地方饮食景观的总体形象),并剥夺了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地方感,成为了切断食品与地方之间的纽带,或“地方味道(tasteofplace)”[50]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全球化也被认为是饮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文化全球化带来饮食文化霸权和麦当劳化的同时,世界文化理论(worldculturetheory)和“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理论则提供了一个“双向”的视角,强调了全球和地方的交缠生产并再生产了地方的社会文化空间和人们的文化认同。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的表征是“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现象,使文化、身份认同和特定地方之间的联系显得越来越弱,文化的全球互连则越来越普遍,其通过说明文化认同不再拘泥于民族国家以及将地方作为文化的载体,强调去文化和去地方(化),以及文化的重构和地方重构。一方面,对跨国主义的关注为饮食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使学者们开始考虑跨国移民在生活中如何购买、准备和消费饮食,认为人们对熟悉的饮食产品的消费,让跨国移民们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世界重新生产为理想的、反映自己民族的家园。另一方面,跨国主义的框架能够用于解释人们动态变化的饮食行为和体验。跨国主义将文化和经济结合在一起,很好地描述了移民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及其对饮食的社会文化解读。同时,饮食产品的意义在跨国流通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总之,对于全球化和跨国主义背景下的饮食文化研究往往着眼于饮食的差异性意义解读、商品文化和人们的复杂认同,凸显出饮食在全球流通过程中的意义变化以及对人们认同的塑造作用。

2、关注饮食的意义以及人、饮食、物质环境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探讨

大卫•哈维在课堂上提到,“我常问那些地理系新生,他们刚才那顿饭是在哪儿吃的。回忆制作这顿饭的所有原料可以揭示它对各个社会关系和生产条件的依赖”。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饮食是我们生活世界的隐喻,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人们在吃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各种感官对食物及其包含的文化意义进行感知,并或多或少地与他人发生社会联系,也就是说,吃是一个生理的和社会的过程,该过程使饮食具有物质的和社会的双重意义,是一种包含了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文化现象。同时,饮食可以被理解为文化沟通系统的一个标志,并可以丰富饮食和饮食文化生产的“象征性”方面。在近期的饮食地理研究中,人们饮食行为的社会和文化意义被广泛探讨。例如,PeterJackson运用社会和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了饮食的文化意义。首先,他认为印度饮食在英国的流行响应了英国市场对“亚洲时髦(Asianchic)”的热情,并指出有关物质文化的文化地理研究必须重新关注文化物化(cultur-almaterialism),而不仅仅只是解读其象征意义。而后,Jackson在他的著作《变化的家庭,变化的食物(ChangingFamilies,ChangingFood)》中将饮食研究延伸至家庭中,探讨饮食与家庭结构和人们家庭生活的关系,指出人们日常的饮食行为变得更复杂,并且人们更加关注饮食过程中体现的社会不平等,而不仅仅是为生活健康的问题。

3、从探讨饮食和饮食文化本身的地理学研究,转向对饮食空间问题的探讨

新文化地理学强调文化的空间性,并将文化视为空间过程的媒介,指出文化应该被理解成一种媒介,人们通过这种媒介把物质世界的平凡现象转变成由这些现象赋予意义和价值的世界。在现实中,空间的隐喻(metaphor)就是文化。人们之所以能够从某种事物的空间形式中感受到某种文化力量,正是因为人们理解了这种空间形式所代表的文化意义。这一趋势反映在饮食文化研究上,便是人文地理学开始对饮食空间研究进行关注。在国外饮食研究中,餐厅、食物市场、超市、厨房等公共或私人的饮食空间都是其常用的研究对象,其中的空间实践和人们的地方情感和身份塑造问题更是被广泛探讨的话题。

三、研究展望

段义孚说“也许世界上再没有其他文明如中华文明一般重视烹饪的艺术和饮食所带来的愉悦感”,中国文化是“饮食中心文化”。然而,我国与饮食相关的地理学研究却相对比较缺乏,仅有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饮食文化的区域分化及其形成原因、饮食景观、饮食消费行为的时空分布等方面,个别研究开始关注人们在城市饮食空间中的感知,及其在该空间中形成的复杂地方感,与国外相关研究有着显著的区别,难以与前沿的地理学思潮对话,也难以为国际饮食地理研究提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贡献。因此,本文在回顾国外饮食文化研究内容和趋势的基础上,对国内饮食文化研究提出以下展望:

1、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关注饮食体系所表征的人地关系问题

从时间—空间的维度来说,关于饮食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同样的食物对于不同的群体蕴含着不同的意义;二是,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对饮食意义的解读会产生差异。但是,国内相关研究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尚浅,因此,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相互交缠的维度探讨国内不同尺度地方的饮食体系所反映的社会文化问题,以及动态、差异的人地关系。

2、关注饮食所反映的跨地方问题

对于我国来说,最为显著的社会背景是人口跨越较小规模地方边界的迁移,例如省际迁移和城际迁移,以及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这些流动的群体如何用饮食来表征自己割裂的地方认同和身份认同,又是怎样用饮食来适应新的生活?同时,人口的跨地方迁移或多或少地使迁入地的社会空间产生改变,形成新的饮食空间。这些空间如何被社会生产,如何在城市中聚集,是否形成动态的社会边界,又是否成为人们跨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的焦点?为响应国际饮食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凸显中国特色饮食地理研究,并对我国城市中的跨地方问题作出更好的解释,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有必要成为国内饮食文化研究关注的话题。

3、对饮食相关的文化政治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关注

第2篇:地理的学习计划范文

小学中年级阶段,是学习习惯、态度、方法等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关系着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关系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

1.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交流研究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业成就感。

2.学困生的学习行为障碍。通过对学困生在英语课堂的行为表现,观察其课堂活动参与度,寻求学困生游离于课堂学习活动之外的非智力因素原因。

二、分析――“哪种困?”

1.何为DISC?

DISC性格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创建了理论体系“The 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正常人的情绪)”用于描述心理健康的普通人群常见的基本的情绪反映。即Dominance-支配,Influence-影响,Steady-稳健,以及Compliance-服从。DISC主要目的是使用者在测试之后了解自己或他人的做事的目标、需求和做事风格,以便更有效达到目标。

2.DISC意义

利用DISC性格分析理论对小学阶段英语学困生进行测试,探索性格因素与学困生学习效果之间的联系,使教师和家长都能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强项和弱项。

①确定学困生性格类型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符合其性格特征的交流策略,为小学英语老师的学困生管理、心理疏导和转化策略提供实践依据。

②确定学困生的基本行事风格,预测学困生可能的学习行为表现并与实际进行对比,找到性格因素与学困生学习效果之间的必然联系。

通过DISC性格测试可以基本归纳出学困生性格因子中的共性。从中获取学困生类别:自我封闭型、自我压抑型、自我冲突型和自我关注型。

三、探析――“解困策”

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学经历了“学生中心论”“生本课堂”和“释放师生潜能”先进教学趋势的演变,学生的性格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也受到了高度重视。DISC作为一种自动化性格测评系统逐步被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管理领域所应用,为教师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私人定制”教学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基于DISC,心理“解围”策

处于中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是有很大热情的,能积极投入学习的浪潮中。可班中就有那么几个学生态度很认真,成绩却不是很理想。这是典型的自我封闭型。针对这种学生,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内心深处去解围,要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可以很轻松。

2.基于DISC,教学“偏爱”策

日常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过度顺从,针对课堂上对文本的理解,并没有自己的答案,观点总是和别人的一样。这便是自我压抑型学生。对于他们应该倍加关注,及时给点“偏爱”。 从学习英语的态度入手,用关怀的目光多看他们几眼,多微笑。课间常与学困生交流英语方面的文化渗透,让他们能感受英语的魅力,试图更进一步打开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结。

3.基于DISC,家庭“宠爱”策

针对DISC 测试学困生的性格特点,自我冲突型的孩子是和家庭环境息息相关的。也印证了怎样的家庭环境出怎样的一个孩子。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实施“宠爱”策略呢?

家庭安静和谐氛围能诱导学困生正面生长

一个不安定的家庭,孩子的情绪也是浮躁的,尤其学困生中有不少是留守儿童,这让学困生更加困,稳定的家庭让学生更好地正面生长。

融洽的家庭人际关系消除学困生自卑心理障碍

学生学习的态度是和家庭环境息息相关的,融洽的家庭关系,影响到学生对家庭的爱,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境、乐观的态度。

把握好学生的思想,提高学困生分辨是非能力

面对当今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信息社会,学困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是不稳定的。家长应该引导和监督学困生的表现,及时制止和约束不良行为。

4.基于DISC,自主“生长”策

自我关注型学困生在自我约束能力上很弱,他们往往很关注自我的表现结果,但自己并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对于这类学困生,教师得从简单的英语基础知识开始,在自主学习方面,提供一些有实效的方法。

学会自主预习

很多学困生根本不去预习,也不会预习。老师要鼓励他们,结合小组的团队精神,让学困生参与其中。从兴趣入手,让他们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布置的预习作业时也要关注有趣。

学会参与活动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设计的活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寓教于乐。课后发动成绩较突出的学生参与帮扶工程。

学会认真复习

学过的知识没有及时复习,就等于学习的效益达不到最大化。轻视复习在学困生中的现象是极其严重的。对于学困生可以布置较为简单的练习题,以检测他们的掌握情况。指导学生养成“复习―作业―发现问题―再复习”的习惯。

第3篇:地理的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发展;动力;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3-0708-05

城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是伴随着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诸方面全面转型的动态过程。城镇化过程集中体现为乡村散居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聚集,同时城镇文化、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文明程度不断向乡村渗透和扩张,直至城乡融合形成一体化格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我国的城镇化比率由1978年的17.92%[1]急剧增加到2011年的51.27%[2],经历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结构性转换和城乡关系演变的一个新阶段,对于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截至2009年,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比率仅为39.4%[3],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不仅反映了区域城乡分离依然严重,更是体现了区域内乡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不足。怎样为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推其在城镇化过程中迎头赶上全国发展水平,本研究拟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给于解读,以期对破解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阻滞进行有益的探索。

1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内在关系

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就是由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引发的乡村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流动和集中,在城镇体系不断升级演变的同时,乡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步与城镇接轨,最终实现城镇与乡村这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居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资金、信息和物质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存。而引发乡村向城镇变迁这一过程的动力就是城乡产业的发展和调整,随着城镇化和乡村非农化的发展,分散的乡村居民开始有意识地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集中,逐步形成新的城镇,在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中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和文明,逐渐摆脱自然环境和旧有观念的束缚。反过来,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城镇本身固有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在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同时延伸了产业链条,缩短了经济创新周期,加速了新兴技术的传播,有效改善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

2 产业发展视角下的西部地区城镇化制约因素

城镇作为现代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及产业的空间载体,其发展是伴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扩张和夕阳产业的及时淘汰动态的变迁过程,其实质是由生产力的变革引起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度、产业空间布局以及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动态平衡的过程。产业发展过程中这一不断调整与动态平衡对区域城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西部地区而言,制约区域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三次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有待完善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还停留在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阶段,加上区域自然环境以及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影响,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沿海等发达地区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导致从事第一产业的仅为老弱妇孺,既难以提高第一产业的剩余产品,又阻碍了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进入,更难以为区域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的初始动力。第二产业虽然比重较大,但受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影响严重,多以能源、煤炭、石化、采掘、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设备、技术陈旧且产能落后,“三废”排放极为严重,由于受资源存量、矿藏品性、区域地形地貌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大都处于初级化阶段,难以担当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第三产业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最接近,但这并不表明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因为评价产业结构先进与否的标准除了产值指标,还应看其产业内部构成的现代化程度,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商品流通业与旅游业,信息、金融等新型第三产业发展则均较落后,而且由于改革滞后等原因,人员素质与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4],不仅缺乏促使区域内居民增收的能力,而且难以为城镇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2.2 产业内部链条收缩,产业关联不够紧密

西部地区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流向中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的人数较多,致使区域内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质量都呈现下滑趋势,进而引起第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内部链条收缩严重,不仅难以为区域内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剩余农产品,也很难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受第一产业影响,第二产业基本停留在初级均衡阶段,产业上下游关联度极其松散,难以进行新的技术开发,不仅不能满足三次产业间自身发展的技术需求,更难以满足西部居民自身的生活需要。加上第二产业受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制约较为严重,过于依赖产业的外循环,产业链条有待延伸,以加强产业内部关联度。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由于受地域自然环境影响,不仅产业链条过于简短,投入产出不甚合理,而且上游和下游产业开发不足,加之产业发展以商品流通业和旅游业为主,缺乏前向和后向关联,不仅难以使三次产业发展形成环向关联,更难以为区域城镇化发展构建强劲的动力机制。

2.3 资源禀赋制约严重,产业布局有待优化

西部地区各次产业空间布局受资源禀赋制约极为严重,产业空间布局杂乱无序。第一产业由于受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上近年来恶劣气候环境和大规模干旱的影响,导致可耕种土地面积锐减。且可耕种的土地大多属于中低产田,不但规模小,而且极不规则。大量农副产品由于道路、交通运输等条件的制约难以为居民增收以及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二产业受资源存量、品性、地域、交通以及埋藏深度等影响,难以人为对其进行空间布局的合理安排。同时个别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又远离资源产地,交通运输不便使得现有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原料收购难度加大,成本提高。相反,农户富余农副产品又因无法销售、无人收购而大量积压。这不但挫伤了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的积极性,而且也无法使现有第二产业形成健康的良性循环。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受制于资源禀赋存量及差异性,深度开发不够,同质化倾向严重,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同时受土地状况、社会发展现状、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居住分散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极为迟滞。

2.4 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产业政策有待调整

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被动封闭保守到主动对外开放三重转变的重要转型时期。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内循环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大量对中东部发达地区来说比较稀缺的农业资源,比如西部地区的绿色家畜家禽、绿色果业、绿色木竹制品、稀缺中草药、民间传统工艺品等都尚未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很难成为区域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支撑点。第二产业发展中对资源禀赋的依赖性太大,过于注重初级开发,精深加工不够且资源税费体制不尽合理。过度开发虽在短期内增加了区域财税收入,但环境破坏造成持续发展难以为继。长远来看不仅难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持续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更难以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提供持续动力。第三产业发展受耕读传家思想的影响严重,存在着大量的盲从性和不认同感,加上从农业领域退出的劳动力资源素质普遍不高,难以满足高端服务业和新兴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使得现有第三产业存在规模小、管理混乱、配套设施欠缺、服务意识较差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市场机制的健全和产业政策的调整。

3 产业发展视角下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对策

西部地区要通过城镇化发展弥合区域差距,在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迎头赶上,其抓手和核心应该是通过产业发展和调整以促进城镇化,集聚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诸多生产要素,并在城镇化过程中促使乡村产业非农化和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以实现农村现代化。其主要思路和举措有以下几点。

3.1 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区域城镇化发展动力

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转换与发展促使经济要素在不同产业及地域间的流动是影响乃至决定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西部地区要把产业结构转换与发展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首先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在宏观上由以农业发展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主转换。通过区域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比重的逐步提高来加快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同时区域城镇化过程本身就是以农业为主的就业方式向非农化就业方式转移和集中的过程,其转移速度的快慢,也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产生着直接影响。其次,进一步在中观上增强西部地区三次产业间的协调性,为区域城镇化增添动力。截至2010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比例为13.1∶50.0∶36.9,而同期东部地区为6.3∶49.4∶44.3,产业结构影响资源分配格局[5],进而导致区域边际增长难以为继,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要通过农业新兴实用科技推广、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等方式尽快降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提升、改造以资源采掘、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拓宽第三产业发展方式和服务领域。促使三次产业在西部地区协调和优化发展,使得区域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基本动力和后续动力能够有效衔接,共同助推区域城镇化发展。

最后,就微观角度而言应该加快各次产业内部结构的高度化与合理化调整。针对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偏高、耕作技术落后、生产方式传统且市场化水平偏低的特点,按照地域特色,结合区域第一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强化科技兴业意识,确保新兴农技推广普及。通过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农副并举、种养结合、先进技术、错位生产,推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以增强第一产业助推城镇化发展的初始动力。第二产业应尽快结合地域资源特点选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扶持潜导产业,对衰退产业、夕阳产业和淘汰产业加大改造力度,推进区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进而增强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第三产业应加快文化创意、生态旅游、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产业的发展,拓宽第三产业发展渠道,吸纳第一、二产业富余劳动力资源,协调三次产业在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为区域城镇化提供持续动力。

3.2 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区域城镇化发展动力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广泛、复杂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关联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供需方面和产业的技术供给方面[6]。西部地区现有三次产业由于各自内部收缩,不仅导致产业关联极为松散,而且影响到各次产业之间产品的供需和技术的供给,进而使城镇化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为此,第一产业应该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向多元化、链条化、特色化、规模化转变,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改造原有的传统耕作技术,大力推广使用新兴实用农业耕作方式,为区域城镇化提供大量农业富余产品,这些富余产品不仅应该包括粮食、蔬菜、肉蛋奶等食物型产品,还应该包括充足的棉花、烟叶、油料等半成品性原料,以保障区域城镇化过程中非农化人口的生产生活需要。同时在第一产业内部应该大力推广兼业化经营和深化分工合作,努力挖掘地域特色资源,依托资源禀赋优势,使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发展果业、林木业、编织业、绿色养殖、无公害种植等行业,实行种、养、加结合,农、副业并举,区域内错位生产等方式,改变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模式,促使产业链条延伸。

第二产业作为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基本助推力量,应该从单一的资源采掘、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循环生产、低碳发展转型。其生产不但要满足区域原有人口和新增非农化人口对生活消费品的需要,还要满足各次产业发展对原材料、技术、产品等的需求。同时第二产业要通过自身聚集效应、极化效应、涓滴效应等促使原有的零散企业逐步向企业群、产业群集聚,在延伸产业链条的过程中加快区域第二产业转型升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搞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增强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动力。

第三产业发展要推陈出新,逐步引导其向具有高科技的产业发展,摆脱简单的衣、食、住、行等商业流通活动,积极向为生产发展服务的广告、运输、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渗透,把文化创意、生态旅游、医疗保健、绿色工艺品等作为未来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同时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区域城镇化的吸引力,吸纳较多的人力资源、技术和资金。因为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不仅能够加快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进程,增强城镇化动力,还有助于提升区域整体国民经济质量和效益。

3.3 优化产业布局,助推区域城镇化发展动力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空间范围内的组合与分布。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形式。没有产业空间载体的变换,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全局高度化,城镇即是这个空间载体的主角,而城镇化是产业空间实现方式的主要形式。西部地区除部分大中城市外,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占主导地位,农业经济成分比重较大,工业经济发展进程缓慢落后,第三产业蓄势待发,导致城镇化发展受阻严重。为此,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统筹全局、兼顾效益、有分有合、持续发展、注重均衡、谋划长远”的原则对三次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以破解城镇化发展动力的阻滞因素。

第一产业应该结合区域土地、劳动力、水资源、气候、植被等资源禀赋,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按照资源禀赋的地域分异规律实施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退耕还林还草和综合治理修复生态环境,在实现对各类农业资源禀赋巨大潜力深度开发的同时,为区域城镇化构建良性发展的生态屏障。同时在区域内按照资源比较优势构筑各种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特色产业,变同质化种养为差异化发展,实施错位生产,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促使现有棉花、毛皮、林产品、农副产品、中药材等原材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做大做强并向产业化和适度规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对农用土地采取符合地域特色的“农业土地银行制度”,以解决特色农副产业发展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现实困扰因素。

第二产业的合理布局应充分照顾到区域内资源禀赋特色、运输成本、人口消费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市场依赖性、科学技术潜力等因素。加快对现有西部地区能源、煤炭、石化、采掘等第二产业的循环化科技改造,通过新的生产技术的引进在改变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产业布局的优化。对个别资源枯竭型产业和工业企业实施关停并转,通过回填、绿化、复垦、移民等措施在调整转型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环保木竹制品,充分挖掘民间艺人的工艺品技艺,使其与新工艺结合,推陈出新;加快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布局的空间优化,由作坊型、零散型、兼业化向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过渡。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劳动力价值低廉的特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向知识密集型、经济服务化、科技支撑化转变,在优化区域第三产业布局的同时提升产业内涵,不仅能增强第三产业对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助推力量,还可以通过第三产业在全社会各领域内的全面渗透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居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素质,以达到全方位推进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目的。

3.4 变迁产业政策,破解区域城镇化发展动力阻滞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其主要功能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和扶植幼小的战略产业;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就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发展而言,急需变迁产业发展政策,以破解区域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土地、资金和市场等动力阻滞。

第一产业应该大力推行城乡一元化户籍制度,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自愿平稳有序转移,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上的福利制度,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体制[7]。推行“土地银行制度”,让农民把不愿耕种的土地交给类似银行的中介机构,再由中介机构出租给其他集体或农户集中经营,农民从中收取一定租金,这样既可解决土地撂荒和闲置问题,又可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难题,农民既可收取一定租金,还可进入新的土地经营公司务工获得打工收入,形成多赢局面。加快农林产权体制改革,以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为基准,以改善农业生产系统的生态条件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建设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系统。加快区域第一产业的内部循环,充分挖掘全国稀缺而西部富余的农副产品资源,在理顺市场机制的过程中,推进品牌化建设,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二产业应加快资源税费体制改革,改变传统资源计税体制的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使资源消费与税费征收更趋合理,让区域资源采掘能真正造福当地居民,提升区域财政收入,加快探讨实施生态财富购买机制。生态环境是一种战略资源,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和区域性特点[8]。为了解决“少数人负担,多数人受益”、“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受益”和“上游负担,下游受益”的问题,西部地区应尽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购买机制,建立生态效益的评估机制与支付机制等,确保生态建设的劳动价值得到有效补偿。

第三产业的发展应该更新理念,提升劳动者素质,促使普通大众对第三产业就业和从业有更多的接受和认同。同时在现有第三产业的服务意识、管理方式、品牌潜力、配套设施、发展规模和差异化发展上进行规范和扶持,促进第三产业在西部地区以“优质服务、标准管理、做强品牌、做大规模”为目标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和西部城镇化发展增添力量。

4 结论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是区域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更是如此。区域产业结构重心沿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这必须伴随有相应城镇化的发展,因为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形式――即城镇化是产业发展和实现的主要形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主要依托城镇化来进行,而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又是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链延伸、布局优化以及政策变迁所引发的。

参考文献:

[1] 牛凤瑞.中国城市化60年回顾[J].城市住宅,2009(10):67-68.

[2] 赵国锋,段禄峰.西部地区生态城镇建设的理论、构想和路径[J].现代城市研究,2013(4):73-77,97.

[3] 王 娟.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体制和政策研究――以成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为例[J].宏观经济研究,2011(2):62-71.

[4] 姚慧琴,任宗哲.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 杨庆育.对我国落后地区科学跨越发展的思考――以重庆案例为主分析[J].财经界,2012(9):12-19.

[6] 陈保启,杨 丽.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第4篇:地理的学习计划范文

【关 键 词】沙漠历史地理学/理论问题/河西走廊

沙漠历史地理学是我国著名学者、业师侯仁之院士奠基开创的一门新型学科[1]。这一学科研究历史时期干旱、 半干旱(含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经营活动,破坏其原有的脆弱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质荒漠环境退化的过程及其产生的机制。土地沙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必要探究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和产生的根源,因此沙漠历史地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

1 沙漠化发生的地域

据笔者的实地调查,河西走廊历史时期的沙漠化过程主要出现在内陆河流下游,特别是范围较大的成片沙漠化区域更是如此。内陆河流中游亦可见沙漠化土地,但分布较为零星,且范围较小。面积达1 000km[2]的民勤县西沙窝一地,原为汉唐时期的一片古绿洲, 即位处石羊河下游,盛唐以后演变成沙漠。今地表景观为,在遭受严重风蚀的古耕地上散布着成片的半固定白刺灌丛沙堆,间有少许裸露的新月形沙垄,其间废弃的渠堤、阡陌遗迹断续可辨,并散落陶片、砖块、钱币等汉唐遗物。这片茫茫的沙丘中还残存数处沙井文化遗址和三角城、连城、古城、文一古城等多座古城废墟[2]。古绿洲的东部即为现代民勤绿洲, 其东北约10km为石羊河古终端湖-猪野泽的遗迹[3]。面积约1 200km[2] 著名的古居延-黑城绿洲,即位处黑河下游的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这是一片汉至元代的绿洲,今地表景观为连片风蚀古耕地遗迹与吹扬灌丛沙堆、流动沙丘相间分布,早已干涸的古渠道时断时续,历历在目。其间残存K710城(汉)、K688城(汉)、乌兰德勒布井城(F84,汉)、 温都格勒日格城(K749,汉)、马圈城(K789,唐)、绿城(汉)、破城子(A8,汉)、黑城(K799,西夏、元)等多座古城址。古居延泽位于古绿洲东北部的居延洼地,残存6条呈平行环状的古湖岸堤[4]。面积达650 km[2]的金塔县东沙窝古绿洲,即位于讨赖河-北大河下游, 亦唐代以后沙化。其地遍布高约2~4m的白刺灌丛沙堆和柽柳灌丛沙堆, 间有新月形沙丘和流动沙梁,沙堆沙丘间古耕地成片出露,遗迹清晰。古绿洲上留存数处火烧沟文化遗址和西三角城、西古城、三角城、下长城、破城、黄鸭墩城、下破城、北三角城、西窑破庄等10余座汉唐古城址,并有较多古陶窑分布[5]。再如,马营河摆浪河下游古绿洲、 芦草沟下游古绿洲、石油河下游古绿洲等莫不如此。不独河西如此,塔里木盆地边缘等干旱地区古绿洲沙漠化区域亦呈现出这种分布规律。如著名的楼兰古绿洲即位于孔雀河下游、精绝古绿洲位于尼雅河下游、喀拉屯古绿洲位于克里雅河下游、安的尔古绿洲位于安的尔河下游等。

古绿洲沙漠化区域多出现在河流下游,其原因在于下游地区位处绿洲尾闾,水资源状况较差,易受水量变化的影响,且地当盛行风向(偏北风)前冲,干旱、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作用较烈,又多与流沙、盐碱地、戈壁等相间分布,甚至被沙漠切割包围,其生态环境的潜在不稳定性很强,因而沙漠化过程易于被激发活化,在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作用下易于向荒漠演替。故此防治沙漠化的重点应放在绿洲下游地区。

河流中游亦有沙漠化区域,但其范围较小。如张掖"黑水国"古绿洲即位于黑河中游绿洲腹地,唐代以后发生沙漠化,面积仅约30km[2[5]]。又如地处石羊河流域中游的武威市高沟堡一带,清代后期发生沙漠化,面积约45km[2[4]]。

2 沙漠化过程的途径

沙漠化过程的途径或曰沙漠化作用的方式,主要有就地起沙、风蚀绿洲、流沙入侵和洪积物掩埋绿洲,其中又以前两者为最重要。沙漠化过程的途径不同,所形成沙漠化区域的地表景观形态亦各具其异。

就地起沙主要出现在河流下游成片的沙漠化区域,这里的地表组成物资以较疏松的河湖相粘土、亚粘土夹层的沙质沉积物为主,当一旦因水源不及或人为破坏大面积弃耕后,造成疏松地表直接裸露,在失去原有植被(人工的、自然的)保护的情况下,风沙活动迅速加强,其生态环境潜在的不稳定性迅速激化,以致出现吹扬灌丛沙堆或形成片状流沙地,绿洲逐渐向荒漠演化。石羊河下游的西沙窝古绿洲即是如此。今天这里所见为成片的半固定白刺灌丛沙堆,沙堆高约2~3m, 丘间距8 ~25m,白刺覆盖度30%~40%,其间亦有少许裸露的新月形沙垄。 当接近沙窝西北部边缘则白刺覆盖度渐趋稀疏,以致出现大片流动沙丘;当靠近其东南部边缘毗近现代绿洲处,因地下水状况稍好,则绵延着一条宽约1km的柽柳灌丛沙堆带,沙堆高约3~5m,柽柳覆盖度60%~70%,柽柳株高1.5~2.5m。 西沙窝这种由东南向西北灌丛沙堆景观的逐渐变化,反映了其地下水条件的逐步恶化和沙漠化程度的加深,也表明其地沙漠化过程应是渐次由西北推向东南的。古绿洲上分布的这些灌丛沙堆及其形态的差异,往往成为历史上所发生沙漠化过程的主要标识和衡量其发生发展程度的标志。西沙窝沙漠化的途径主要即就地起沙[2],古居延绿洲、金塔东沙窝古绿洲等的沙漠化过程亦皆如此,地表形态也大体类似。

风蚀绿洲主要出现在以粘土亚粘土为主、沙质沉积物较少的古绿洲区段,这里因故弃耕失去植被保护后,在强烈风力吹蚀下,地表被蚀成条条垄槽,呈现出以雅丹地貌为主的景观。此类沙漠化土地既可能出现在下游地表组成物资较坚硬的区段,如芦草沟下游、黑河下游若干区域,亦可能出现在中游一些区地段,如疏勒河中游锁阳城一带。敦煌与安西交界处的芦草沟下游汉唐古绿洲,南北宽8~13km,东西长约20km,总面积约180km[2],所见弃耕地极目连片,皆呈现为遭受严重风蚀的光板硬地面,风蚀垄槽比高0.8~2.5m。河道、堰坝遗迹明显, 并可辨出干渠、支渠之别。干渠以砂石筑堤,高出风蚀地面1.5m, 渠底宽约20m,残深0.2~0.5m,支渠呈低槽式,低于风蚀地面0.5~1m,底宽3 ~8m。支渠分列干渠两侧,呈较齐整的羽状排列,其间亦有稀疏的灌丛沙堆分布[6]。

流沙入侵,主要出现在古绿洲边缘临近沙漠的区段。因其周缘固沙植被的破坏,导致流沙大量侵入,遂使这些区段逐渐形成密集新月形沙丘、沙丘链的景观,或新月形沙丘与吹扬灌丛沙堆、风蚀弃耕地交错分布。此种沙漠化土地一般面积稍小,不及就地起沙和风蚀绿洲的面积大。敦煌古阳关地区、武威高沟堡、民勤青松堡沙山堡一带均属此种景况。如古阳关地区沙漠化土地约50km[2], 新月形沙丘链呈东北-西南向(与主风向垂直)排列,沙丘链高3~8m。丘间地宽50m,暴露大片风蚀古耕地,其上散落不少陶片、铜器铁器残片、古钱币等物,当地俗称其为"古董滩"。著名的阳关遗址即在这里[5]。

洪积物掩埋绿洲,主要出现在流域上中游洪积物丰富的地段。河流出山后携带大量砾石泥沙,一旦山洪暴发河堤决口,所携洪积物倾泻于绿洲农田上,遂造成其弃耕荒芜。此类沙漠化土地亦面积较小。笔者曾查得,永昌县乱墩子滩一带弃耕地上平铺着一薄层洪积砾石层,所见轴长数厘米至十数厘米的卵石遍地撒落,阡陌遗迹历历在目,并多见明代青瓷片等物。这里原为明永宁堡的垦区,位处石羊河支流西营河近侧,因明清时破坏祁连山林木,致使其涵养、调蓄水源的能力减低,河流含沙量增大,水情趋于不稳定,终使这片绿洲被洪积物掩埋,又经风力吹蚀,细粒物资多被蚀走,只剩下较大的砾石残留地面。其发生沙漠化的时代当在明代后期(注:李并成.武威-民勤绿洲历史时期的土地开发及其沙漠化过程.北京大学硕士论文,1998.141~143)。

3 沙漠化发展的趋势

近些年来,学术界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认为在干旱地区随着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活动的加剧,沙漠化过程亦不断强化,沙漠化土地不断扩大,绿洲范围则日趋缩小,今天的绿洲面积较之古代已经大大蹙缩了。

众所周知,绿洲乃干旱荒漠地区水资源作用的产物,绿洲范围的大小及其盈缩变化主要受水资源多寡的制约,而水资源的丰寡又直接取决于大气环流状况;只要历史上大的气候环流形势及河流总的水量无大变化,则其所发育形成的绿洲总面积就不致发生大的改观。因而考察历史时期绿洲的盈缩演变,首先需要探讨气候干湿状况的变迁。为解决此问题,笔者曾检索整理了河西走廊2000多年来的有关气候旱涝史料,采用湿润指数公式处理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地区历史上气候干湿变化的概况,得出如下结论:河西历史上气候干湿曾有多次波动,但波动的幅度不大,这种波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河西干旱缺雨的地理景观,并未动摇其干旱大陆性气候类型的基本属性[7]。本地区有关"流沙"、 "沙岭"等记载从最古的史书起直到今日一直不绝于册,即使在湿润指数最高的年代,如清代前、中期亦莫能外。既然如此,则由其决定的河西走廊历史上的水资源量及其所形成发育的绿洲面积就不致有大的变动,今天的绿洲就绝不会比古代大大缩小。

笔者曾依据敦煌文书百余卷,并经多次实地踏勘,考出唐宋时代敦煌地区曾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开有大小干支渠道百余条,从这些渠道的分布格局来看,唐宋敦煌绿洲的范围不仅没能超出今天的绿洲,而且还较今绿洲稍小[8 ]。 唐宋敦煌绿洲的最西端起自沙州城西12.5km的马圈口堰,最南端抵达沙州城南5km鸣沙山麓的神农渠; 最东南延至沙州城东20km外的官渠、三支渠尾闾;以上三端点分别与今绿洲西、南、东端点大体吻合;最北端则伸至沙州城北24.5km的北府渠尾闾,即今黄渠乡马圈滩村北部一带,尚未达到今黄墩子国有农场,较今绿洲北端蹙缩约8km。可见唐宋敦煌绿洲的范围除北部延伸不及今日外, 余皆与今绿洲相吻。

此外,敦煌城西南70km处还有一块较小的绿洲,即今南湖绿洲,唐于这里设寿昌县。当时该县开有大渠、长支渠、令狐渠等多条灌溉渠道,其分布范围亦大体和今绿洲相似。又据敦煌文书Φ.0366号记载, 当时寿昌绿洲以寿昌城为中心,南5km,东2.5km,北5km,西15km, 面积约120km[2]。而今天南湖绿洲则东西12km许,较唐代约缩短5km, 绿洲西部阳关一带和寿昌故城及其以东、东北部分地区唐代以后逐渐沙化荒弃,因而绿洲东西蹙缩;但今天绿洲则南北长达16km,较唐向北推进约6km, 唐代灌渠尚未到达的南湖国有林场以至二墩一带建国以来已被开辟利用。今天南湖绿洲总面积约130km[2],较唐亦有所扩大。

由此可知,在千余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敦煌绿洲不是大大缩小了,而是有所扩大。随着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绿洲地表、地下水资源的较充分开采,古代人们不能利用的湖沼滩地乃至盐渍碱卤之地已部分被开发利用,绿洲的范围遂有所延展,而并非缩小。尽管今天的科技进步可使绿洲得以扩大,但由于受水资源的制约,绿洲范围的扩大又是很有限的,切不可不顾及绿洲可资利用的地表、地下水量,盲目开垦,盲目扩大灌溉,否则必然给绿洲自身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植被退化、水源劣化,乃至土地沙漠化过程即会接踵而至。

另需说明,本文论及敦煌绿洲未比古代缩小,但并不意味着古今地理就没有变化。由于历史上的滥垦滥牧、过度樵采、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活动,曾造成某些方面的恶果,绿洲东部甜水井汉代军屯遗址和南湖阳关地区以及寿昌城的荒弃沙化即是例证。然而我们还应看到,这种沙漠化过程仅限于局部地段,并未对整个敦煌绿洲的格局造成多大改观,此处发生沙漠化,彼处又有新的土地开辟。由于绿洲总水量古今无大差异,绿洲总面积自然亦不致相去过远。在干旱地区地理上,一定的河流水量总是大体滋养、维持一定规模的绿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当然对于尽管是局部地区的沙漠化也决不应掉以轻心。

不独敦煌绿洲如此,笔者考得河西走廊其它一些古绿洲亦皆如此。如位于石羊河下游面积达1000km[2] 的民勤县西沙窝汉唐古绿洲沙漠化以来,石羊河水在其东部又逐渐形成新绿洲,这即是元明清以来渐次开发今天仍在利用的现代绿洲[9]。又如位于北大河下游面积约650km[2]的金塔县东沙窝汉唐古绿洲,在废弃沙漠化的同时,其西侧则形成了直到现今仍利用的新金塔绿洲;位于石油河、北石河下游面积约480km[2]的玉门市花海比家滩古绿洲沙漠化以来其东部又发育了新的花海绿洲;位于古昌马河下游面积约500km[2]的锁阳城古绿洲沙漠化以来其东北部该河大转弯处遂形成了新的安西河东绿洲和玉门镇绿洲;位于马营河、摆浪河下游面积约450km[2]的酒泉、高台接界处的骆驼城古绿洲荒废之际则在其上游出现了屯升-新坝新绿洲等等[10]。这些古绿洲的废弃同样并未明显引起流域总的绿洲面积的减少。

笔者还注意到,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些古绿洲亦皆如此。如位于孔雀河下游的楼兰绿洲、位于尼雅河下游的精绝绿洲、位于克里雅河下游的喀拉屯古绿洲、位于安的尔河下游的安的尔古绿洲等,均是由于中、上游地位的大量开垦引灌盲目扩大垦殖而导致其下游水源不及而荒芜沙化的。

可以认为,沙漠化过程的实质是一种因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经营活动引发的,由于绿洲水资源的移动和重新分布而导致的绿洲的转移过程,其转移的基本方向之一是由下游向中上游的迁移,而并非绿洲的不断缩小或消失。伴随着这种迁移,造成原有绿洲的荒废和新绿洲的出现。

4 沙漠化土地的逆转

根据笔者体会,土地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能逆转的,但逆转的难易程度却因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不同而有着显著差异,有些地区的逆转殆无可能。

干旱地区自然生境严酷,雨量稀少,在天然状态下沙漠化土地的逆转很难,特别是因流沙侵入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沙丘流动,沙浪肆虐,自然的土壤粘化、生草过程极为困难,更无逆转的可能。如民勤县西沙窝古绿洲自盛唐以后千余年来的气候状况下从未有过多少改观。当元代以后重新向石羊河下游绿洲垦辟时,西沙窝古绿洲根本不堪复用,只能另择它处,在西沙窝的东侧另辟新绿洲,这即是今天仍在利用的现代民勤绿洲[9]。

位于黑河下游面积约1200km[2]的居延古绿洲, 以及前举金塔东沙窝古绿洲、马营河摆浪河下游古绿洲、玉门比家滩古绿洲、锁阳城古绿洲、古阳关绿洲等,其沙漠化土地形成以来,均从未有过逆转。因而对于干旱地区来说,一旦出现沙漠化过程就很可能意味着原有绿洲耕地资源的永远丧失。可见保护绿洲现有土地,防治沙漠化的发生发展,在干旱地区就显得尤为至关紧要。

与此有别,半干旱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则较易逆转。半干旱地区降水稍多,当不合理的人为经济活动的压力一经减轻,采取必要的封育措施,在天然状态下就可能出现逆转,已形成的沙漠化土地可以向沙质草原或草原转化,如科尔沁沙地所表现出的那样(注:武弘麟.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初探.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5.21~24)。如再加以必要的人工恢复措施,是其逆转的过程当会更快。 【参考文献】

1 侯仁之.侯仁之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47~346

2 李并成.残存在民勤县西沙窝中的古代遗址. 中国沙漠, 1993,10(2):34~42

3 李并成.猪野泽及其历史变迁考.地理学报,1993,48(1):55~60

4 李并成.古代甘肃沙漠化过程及其危害. 见:甘肃抗旱治沙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79~114

5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96~98,53~56,241~243

6 李并成.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敦煌研究,1994,(3):71~78

7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气候干湿状况变迁考略.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1996,32(4):56~61

8 李并成.唐代敦煌绿洲水系考.中国史研究,1986,(1 ):159~168

第5篇:地理的学习计划范文

论文关键词: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创新成效

近年来,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在各类创新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在2011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取得了总成绩排名第一的佳绩,同年华电学生又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摘得特等奖1项。而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华电学生一举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在该竞赛全部奖项中每8块奖牌就有1块被华电学子摘得。华北电力大学“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大学生创新竞赛中再次得到彰显。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学校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创新教育的综合体现。本文从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角度,介绍华北电力大学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创新实践基地初具规模

从1998年开始,学校利用校企合作基地捐赠的设备,在校办工厂建立电工实践基地,开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高、低压系列电工实践训练项目30多项,制定了《电工实践基地开放管理办法》,率先向本科生开放。2000年以后,学校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陆续建设了数模、电子技术、仿真技术、物理、机器人、自动化、机械设计等一批创新实践基地,并出台了《仿真创新实践基地开放管理办法》、《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创新实践基地开放管理办法》、《物理实践创新基地开放管理办法》等措施,使一批依托于实验室的创新实践基地陆续开放。为了全面推行学校各类实验室开放工作,学校出台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要求各类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实践基地,都要努力创造条件对全校本科学生开放。目前,学校共有创新实践基地10个,涵盖了基础、技术基础、专业领域和工程实践。各创新基地根据自己的特点拟定了数百项不同层次、不同系列的设计性和创新性项目,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爱好自主申请到基地进行创新实践。学校还设立了“课外能力·素质学分”,只要按要求完成实践项目,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创新基地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给广大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实践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创新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1.电工创新实践基地

电工创新实践基地是依托于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建立起来的,定位在培养掌握职业技术操作的基本技能和创新技能,熟悉电力行业设备运行过程,具有一定的解决现场问题的智力技能型人才。基地能够开展“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系列设计性实验”、“机电拖动与控制系列设计性实验”等近30个设计性实验,这些项目全部是工程实际项目,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开放,进行设计性、综合性工程实践。学生选修电工实践课程后,可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如双休日、寒暑假以及晚自习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可以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学校将基地开出的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将学分纳入毕业基本学分要求,并计入学生成绩档案。这一制度大大激励和调动了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学生的电工技术动手实践能力锻炼成为必修项目。

2.机械设计创新实践基地

机械设计创新实践基地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动手组装和建造有一定功能的项目作品,可以掌握各种机械结构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常用电子元器件作用、原理、使用技巧,常用的编程方法与串口通讯方法等。自2006年9月开始,基地利用慧鱼创新系统平台开设科技创新实验课程,已经有650余人完成课程项目的制作与开发;基地还开设了“机器人制作与开发”课程的培训,已经有200余人完成课程项目的制作与开发,并组织学生参加了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基地目前已经成功组织两届校内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选拔优秀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三年有10多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的项目在该基地设计制作,他们设计的作品多次代表学校登上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的舞台。

3.电子技术创新实践基地

电子技术创新实践基地作为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全校学生各类电子设计竞赛等创新活动的指导。基地实施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分级培养方案,分级培养在保留并规范应知应会的基础训练,丰富和完善设计型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将传统实验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增加综合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基础设计型、综合设计型、创新型”的三级式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际兴趣自选实验项目并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或者直接参与教师的工程项目。基地教师负责指导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项目,5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基地在开展创新实践的同时,举办了五届校内电子设计大赛。而学生们在基地经过动手实践后,设计、制作电子作品的能力大大增强,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

4.仿真创新实践基地

仿真创新实践基地是依托于原电力部“电力生产仿真与优化控制重点实验室”建立起来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除承担着学校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热能工程、热能工程(集控方向)、电气工程专业的“火电厂运行仿真实践”、“发电厂仿真实习”外,还面向学生开展“分散控制系统(DCS)综合实践”等,组织学生参加“火电厂运行综合实践”实践创新项目,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可使学生获得相应证书,对学生的就业和分配大有裨益。通过仿真训练之后,大大提高学生操控电力生产大型系统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其中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申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颁发的“火电厂集控运行值班员”资格证书,这很受学生欢迎。基地教师负责指导4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项目,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项目。除此之外,基地面向全校学生组织了两届校内智能汽车大赛,智能汽车大赛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智能车的目标要求、硬件结构、软件系统,而且还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控制装置和仪表等各科知识。学生通过校内训练,参加四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均取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5.数学建模创新实践基地

数学建模创新实践基地依托学校的数学建模试验中心建立,是大学生进行数学研究和开展数学建模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基地自行开发了高等数学实验系统、数值分析实验系统,建立了局域网络体系,形成了应用数学、计算科学和信息科学领域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基地开设了“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高等数学J”、“线性代数J”、“数学建模选修课”、“数学建模课程设计”等课程,还为学生搭建了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多个创新平台,以选修课、课程设计、竞赛活动等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指导学生开展数学研究与创新活动。多年来,基地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创新大赛为契机,以培养带动竞赛,以竞赛促进培养,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使大学生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也使具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基地已举办了八届校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近年来在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数学建模竞赛中连年取得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6.物理创新实践基地

物理创新实践基地至今已指导学生完成教学演示仪器、科技作品100余项,部分学生创新实践完成后撰写的小论文,已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多篇。自制的演示仪器和科技作品都充实到了物理现象探索研究厅中,成为物理演示实验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基地制作的作品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科技活动,如制作的校园魔术秀系列作品先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走进科学》节目录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飞行器的制作方面构思新颖、制作精良,多次参加过全国无动力高台飞行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新浪网、《北京晨报》、《辽宁日报》、《航空知识》等多家媒体报道。现在,华电学子在全国无动力高台飞行大赛上的优异表现已经成为该项赛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华北电力大学已经成为该赛事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

三、创新实践成效显著

1.全国性的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多年来,学校建设的一批示范性、开放式的创新实践基地,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大批学生在创新实践基地进行了工程实践训练和各级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2008以来,通过创新实践基地培训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共获得国家、国际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105项,二等奖215项,三等奖388项。

2.颁发“实践能力”等级证书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试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分层次培养,对达到相应层次、经考核合格者,发放相应等级证书,目前已在仿真与控制技术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中心试点实施。

(1)电力行业仿真培训证书。仿真与控制技术实验室是经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培训中心认证的电力行业仿真运行培训基地,具有发放电力行业仿真培训证书的资格,并得到国家劳动部认可。学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电力行业仿真运行培训基地向全体学生开放,接纳学生自主参加综合实践。学生通过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和进行上机操作,考试成绩合格后,可通过申请,获得中国电力联合会下发的电力行业仿真培训证书,已有30多名学生获得这一证书。

(2)电子技术实践能力等级证书。首批成为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电子技术实验中心,对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进行进一步改革,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型、综合型、研究型三个类型,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采用全开放的形式,学生根据课题要求在课外独立完成实验内容,经考核合格后,已有近200名学生获得电子技术实践能力的等级证书。

(3)电工实践训练证书。学校将电工实践基地开出的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将学分纳入校内任选课课程学分,并计入学生成绩档案。课外实践项目的开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报名踊跃,参与性强。每年都有相关年级10%左右的学生在基地自主进行工程实践,已有3000多人获得电工实践训练证书。

3.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6篇:地理的学习计划范文

本书是第二卷,由四部分组成,共25章:第一部分是“历史的综述”,含第1章:1. Aimé Cotton在1895年发现CD和ORD后的第一个十年;第二部分是“有机立体化学”,含2-12章:2. 一些天然的手性发色团――经验规则和量子化学计算;3. 用于测定苯和其它芳香族发色团绝对构型的电子CD;4. 电子CD激子手性方法:原理和应用;5. 手性扩展p-电子化合物的CD光谱:绝对立体化学和实验验证的理论确定;6. 利用固态电子圆二色性和量子力学计算来编配天然产物的绝对构型;7.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动态立体化学和旋光光谱学;8. 动态系统的圆二色性:开关分子及超分子的手性;9. 超分子系统的电子圆二色性;10. 利用有量子计算功能的HPLCECD进行手性化合物的在线立体化学分析;11. 用振动圆二色性进行手性天然产物的结构测定;12. 分子绝对构型的测定:选择适当旋光法的准则。第三部分是“无机立体化学”,含第13章:13. 电子圆二色性在无机立体化学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是“生物分子”,含第14-25章:14. 蛋白质的电子圆二色性;15. 肽的电子圆二色性;16. 拟肽的电子圆二色性;17. 核酸的电子圆二色性;18. 肽核酸及其类似物的电子圆二色性;19. 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圆二色性;20. 用电子圆二色性来分析捆绑在核酸上的药物或天然产物;21. 用电子圆二色性来探索HSA和AGP药物捆绑位置;22. 生物高聚物、肽、蛋白质和核酸的构象研究――振动圆二色性的作用;23. 从拉曼光学活性来看生物分子的结构和行为;24. 糖类和复合糖的旋光、电子圆二色性以及振动圆二色性;25. 通过电子圆二色性来发现药物。本书以纪念已故的Carlo Rosini教授的短文开头。每章的结尾有参考书目,目录的前面有各章作者简介,结尾有主题索引。

本书第一编著贝罗娃博士是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的研究员。1998年以来,她一直是《手性》杂志的编委会成员。

本书可用做大学生或研究生的教科书,或学术和工业领域的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

第7篇:地理的学习计划范文

第一周:2月1日——6日

主题:音基

包括唱谱听音,做题目,要教会德昀使用机读卡做答题目,目标是老师给的模拟题目全都做对。

2月7日参加音基考试。

第二周:2月9日——13日

主题:英语

参加英语集训,本周五天全天,早8点到晚5点

第三周:2月14日——19日

主题:博物馆和天琪哥哥一起游览北京

第四周:2月19——25日

主题:旅游

去外地游玩

主题周外,每天要做的事情,公文、弹琴、下棋、打乒乓球、阅读继续。

英文阅读计划:读完《神奇树屋》4,书虫之《花木兰》;英文动画片看《马达加斯加的企鹅》,重复看。

英文电影若干,部分喜欢影片重复,不列计划,随看随记录,假期后总结。

中文阅读计划:读完《漫画史记》,这个假期的目标就是着重培养德昀对历史地理的兴趣,因为他自己特别喜欢读数学以及物理化学类的书籍,为避免偏科,需要做有意识的引导。

围棋学习计划:每周下五盘棋,重做围棋6000题,如老师所说,要在限定时间内全做对,不要觉得简单,复杂是由简单变化而来,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要再夯实。

课业学习计划:每天临摹一年级汉字字帖一页,如果假期能接触到书法,希望我儿能爱上书法,我的计划是和孩子一起学习,母子成为同学。

总之,假期本着轻松学习、快乐玩耍的宗旨,尽量让自己每天身心愉快。

寒假的学习计划模板2新年快到了,寒假也快到了,我马上就要长大一岁了!

在寒假里,我要认真地完成寒假作业,要看很多的书,其中有一本科幻小说的名字叫做《地心游记》。要合理地安排看电视的时间。还要玩妈妈送我的新年礼物——电子积木,妈妈说,只要我期末考试考得好,妈妈就送我电子积木。考试的时候,我一定要细心、不要漏题,做好了以后要检查,争取考一个好成绩给自己。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正好在寒假里,我还要去给长辈拜年。

主要安排是这样的:

一、按时作息,早上8:30起床,晚上10:00左右上床;

二、每天用2小时认真完成语数外三科的作业;

三、每天阅读课外书1小时并做摘抄;

四、讲究文明卫生,注意文明言行;

五、生活要自理,积极做好人好事及力所能及的家务;

六、不挑吃穿,不乱花钱,学会节约用钱,用钱有计划;

七、学会如何招待客人;

八、为家人讲些笑话或故事,带给家人快乐;

九、了解世界各国历史,国旗的来历,了解世界地理以及气候的变化;

第8篇:地理的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计划;学习意识;学习形式;自我评价

新课程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实践,可

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再者高中阶段的教育是要加强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一、明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要有一个好的计划,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头。在开展自主学习中首先就要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白自己要学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怎么才能达到目标等,而且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随时查漏补缺,并监督自己。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任务,一开始我给学生制订了一段时间(一个月、半个学期等)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安排、制订计划,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然后逐步地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渐渐地能够自主地制订学习任务,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指导学生制订计划一般要做到:制订目标内容要具体明确,

包括时间、学习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等,让学生有自学的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层次性、多维度,不要仅限于知识的层面;目标的制订要切合实际,教师要定期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指导学生制订符合自己的计划,以免成为空话,脱离实际。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仍是处于被动的状

态,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也不是很明确,不知道为何要学习,要不就是片面地认识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为了学而学,为了考试而学,使得学习成了一件枯燥无趣的事情。兴趣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学生想要学习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兴趣寓于教育中,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激起学习的兴趣。

1.善用生活常识

地理离不开生活,地理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多引用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便于学生更好地感知,

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学习“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的时候,正是北方秋高气爽的十月,更利于拉紧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火山岩的时候,可以借助搓脚石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火山岩的外貌等。在教学中多一些生活事例不仅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亲切感,让地理知识更加立体化、

更具现实感,还有利于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

意识。

2.巧设趣味问题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有趣的疑难问题的时候,同样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如,学习“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实施”时,我提出了如下问题:“弟弟的生日怎么才能比哥哥的生日大?”这个问题一出激起了学生很大的探究兴趣,当学生讨论无果的时候,我适时地解开谜底,让学生恍然大悟,这样学生对学习的新知识会更加记忆深刻。

3.巧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

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是教学的一个好帮手,运用多媒体有利于给学生展示一个生动、有趣、直观的世界,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到学习中。但是,多媒体的运用要取舍得当,不可滥用,以免影响教学效果。如讲解“四大高原特征的实施”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四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刘三姐对歌》《青藏高原》《蒙古人》《黄土高坡》,通过这四首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对四大高原的特征了然于心。

三、选择合适的自主学习形式

自主学习方式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自主学习不等同于学生独立学习,而不与他人联系,自主学习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个别学习、协作学习和集中学习。在这三种形式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以实现自主学习的最大效果。

四、学会自我评价

自主学习离不开自主评价,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参与到自主评价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能够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优化自主学习,这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自我评价中要明确评价的目的,力求通过评价取长补短,以此获得更好的发展;实施多元评价,悉心听取来自他人(如教师、学生等)的评价,让评价更客观。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是必须加以重视的,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9篇:地理的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自主学习;自我评估;有效性教学

近年来,在实战化教学改革背景下,军队院校教学不再单纯地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而是注重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员由以往教学信息的提供者变为教学信息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员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教员的指导下,学员如何能更好地领会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一个值得研讨的课题。

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率先提出元认知理论并将其定义为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主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和对自身各种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有人认为元认知和自主学习是一个事物的统一体,密不可分。元认知策略既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关键,又是自主学习的动力。自主学习是结果和目标,元认知是内部动力和实现目标的有力手段。由此可见,实施元认知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有效性。但是在军校教学中,因为特殊的条件和环境,和地方院校相比,学员的自由时间有限,并且网络等各种交流平台也有诸多限制,因此有必要从元认知策略的三个部分着手,逐步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自我条件的元认知策略训练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其促进作用。

1 计划策略训练

计划性是元认知策略的首要内容,学员对自身学习制定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在每门课程开课前,教员都会就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课时长度等向学员进行简要介绍。学员即可以在教员的指导下,对这门课程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在整个课程计划指导下,再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制定出每周和每堂课的学习计划。

在进行各种策略训练练习时均需注意循序渐进。从控制练习到半控制练习再到自由练习。在进行计划策略训练初期,教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员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制定计划。通过反复操练,当学员逐渐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有一定的思路后教员此时可以进行半控制练习,即只提供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员根据任务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教员帮助指导完善。当学员能够根据学习任务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习后即可进入自由练习阶段,在此阶段学员可以自己制定每门课程的长期和短期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学习需求设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寻找利用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可以自己制定整个学期乃至整个在校期间的学习计划。通过计划策略训练可以增强学员对自我个体的认知以及对各种任务的理解能力,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2 监控策略训练

监控是对学习计划、策略、表现情况的掌握并根据监控情况评估学习中存在的优、劣势,以做出更好的调整。在监控策略训练初期,教员同样可以先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指导学员进行自我监控。并要求学员将这些问题及回答每天都记录下来作为学习日志,以便自己和教员定期查阅并及时给予帮助。通过反复的提问、回答和记录,学员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评测和监控习惯,即可进入半控制练习阶段。此阶段让学员对自己完成短期任务的进度和质量等进行自我评测,教员只是进行辅助监测和指导,及时指出学员评测不到位和有偏差的地方,逐步帮助学员提高自我评估能力。进入自由练习阶段后,学员应可以准确有效地对自己的长期和短期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并可以快速找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评估和调整提供有力依据。监控策略训练能够训练学员经常性地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进行检查反思,避免因为计划和策略不当而降低学习信心或者因为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提高学员自主学习能力。

3 调整策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