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知识范文

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知识

第1篇: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PDCA循环;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73―02

PDCA循环法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即通过遵循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的一套工作程序〔1〕。医疗废物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可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2〕。我院手术科室自2013年1月以来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到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中,经过半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方法

1.1 计划阶段

1.1.1 成立手术室医疗废物质控小组 手术室医疗废物质控小组成员组成:院感科负责人、手术室护士长、手术室质控员、麻醉科主任。质控小组成员督促科室人员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并按标准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考核。

1.1.2 收集资料 收集2012年7-12月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现状。发现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针筒与针头未分离直接放在针筒合内、口罩与帽子扔在黑色袋子内、玻璃安瓿扔在纱布桶内、特异性感染手术的废弃物只用单层黄色废物袋收集。锐器盒使用时未加盖。医用无菌物品外包装混入黄色垃圾袋内。

1.1.3 分析原因 手术室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知识没有掌握,对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法规没有引起重视;对医疗废物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尤其是麻醉科医务人员与手术医生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深刻;医疗废物相关制度与分类细则未落实到位。

1.1.4 制定医疗废物的分类与处理措施 按照《医疗废物目录》把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和化学性5类。手术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主要为感染性医疗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病理性医疗废物(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和损伤性医疗废物(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三大类。感染性医疗废物应放入黄色垃圾袋内;病理性医疗废物及特异性感染性医疗废物应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损伤性医疗废物应放入耐刺不渗漏利器盒内。

1.2 执行阶段

1.2.1 加强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知识的培训 由医务科组织全院医务人员与清洁工进行培训,组织学习《医疗废物目录》、《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流程。手术室在科会议上及晨会上不定期抽问有关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知识,做到知晓率100%

1.2.2 执行手术室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注射器、针头、缝针、刀片、敷料、一次性物品等)对其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分别置于有明显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医疗废物包装容器内。在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包装物及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及其他缺陷。手术室工人每日及时回收各手术间产生的医疗废物,在包装袋扎紧,放在固定的废物存放处。传染病人、特殊感染病人、急症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巡回护士及时通知手术室工人,使用双层包装袋,尽量缩短其在手术室内的存放时间,在回收过程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并与医院废物回收人员中做好交接。科室对内部医疗废物应进行登记。医疗废物注意在手术室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医院清洁人员每天运送废物后,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1.2.3 执行手术室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手术室医疗废物操作人员分类收集分类分色置入专用包装袋或容器(黄色袋装医疗垃圾、黑色袋装生活垃圾、利器放入专用利器盒)医疗废物暂存地每天定时与收集人员做好交接并做好废物交接记录。

1.3 检查阶段

1.3.1检查考核 手术室医疗废物质控小组成员定期进行相应检查,

每周定期检查一次;手术室护士长和麻醉科主任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科室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并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全科会议上组织讨论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督促整改到位;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抽查一次,将抽查的结果及时反馈,并与科主任和护士长的绩效考核挂钩。

1.3.2 处理阶段 医疗废物质控小组每月将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的情况进行汇总,总结经验,将已经解决的问题纳入质控标准和规范中,使PDCA循环能够持续不断地运转。对于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改进措施,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2 结果

实施PDCA循环法半年后,全科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知识考核合格率从75%上升至100%,医疗废物分类处置合格率从70%上升至96%。

3 讨论

3.1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认知 手术室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与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流程不够熟悉,对医疗废物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因此直接影响了医疗废物的管理质量。通过对手术室医务人员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及分类管理知识的二级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造成社会危害性的认知,掌握了《医疗废物目录》、《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流程,使考试合格率达到100%。

3.2提高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质量 PDCA循环管理强化了每个环节的管理,人人参与管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使每个人、每个环节均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消灭了管理盲区〔3〕。手术室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不仅提高了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的合格率,还减少了医疗废物的产量,有效防止了医疗废物因分类不当而流入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从而保护了环境,保障了人体健康。杜绝了因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不当而造成的二次感染。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管理,使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曹国秀.采用PDCA循环法规范门诊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752-753.

第2篇: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 输液室护士 针刺伤 职业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66-02

职业性暴露是近年来医务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而又危险的职业性暴露[1]。另有文献披露: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流行率也在上升[2]。国外也有文献指出:由针刺伤引起的职业暴露是一个医疗领域颇受重视的问题,针刺伤可以引发多种传染病[3]。所以,护理人员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而急诊科由于患者流动性大、硬件设施有限等原因造成护理人员更易发生针刺伤,本研究旨在调查输液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现状,以期为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012-2013年间,我院共报告锐器伤114例,其中本科有16例,占14%,排名第一,其次为手术室,且均为针刺伤。针刺伤是医院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 我科为门诊成人输液室,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工作1-5年护士6人,5-10年2人,10年以上3人,每天要接待200-300多个患者,病人较多,人流量大,工作人员少,任务繁重,患者病种复杂多样,各种传染病都有,一旦发生针刺伤,容易造成职业性伤害,据报道,至少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有80%-90%医务人员患传染病是针刺伤引起的,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由于工作环境、工作强度、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常暴露于职业危害中,而各种针刺伤则是护士非常严重的职业性健康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职业爆露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在我科报告的16例中其中进行静脉穿刺时损伤3例,为患者拔针时损伤11例,整理废物2例。为了降低本科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

1 原因分析:

1、1 护士岗前培训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不到位,缺乏安全防护意识,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短,自我防护意识弱,对护理职业性危害认识不足,缺乏防护意识,对各种技术操作及预防措施不熟练,工作繁忙时容易慌乱,未按规范处理导致针刺伤。

1、2 护士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因门诊人流量大,患者多样复杂,工作繁忙,环境嘈杂,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往往同时有多名患者呼叫,左顾右盼,同时兼顾其它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导致针刺伤。

1、3 操作规程执行不规范,不严格遵照操作规程安全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果没有可利用的条件,可用单手技术。任何时候,不要弯曲、损坏或剪割针器。不要将手指伸入容器内。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在为不合作的患者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将用过的针头丢入合适的防针刺的容器内。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以免刺伤他人,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输液时穿刺失败未更换或未及时更换针头、患者发生输液渗漏时工作人员互相传递针头,徒手分离针头时。

1、4 锐器盒放置位置不合理,锐器盒多放置在输液治疗台下方,工作人员需弯腰放置针头,针头未准确放置锐器盒时徒手拾起针头时发生针刺伤。

1、5 未按医疗废物处理办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理,污染针头与其它物品混放,不要将针头丢在一般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锐器盒未按规定处理,装的太满处理锐器盒时发生针刺伤。

1、6 护士人员不足,工作强度大,从事输液、穿刺等较多与锐器接触的工作,操作固定,大脑易疲劳,容易发生针刺伤。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岗前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定期进行并进行考核,尤其是低年资护士,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将其纳入三基培训内容和岗前培训的必备课程,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执行标准预防,护士在执行接触到或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的检查和治疗时应戴手套,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接触的血量戴手套时比不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

2、2 工作中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各种安全防护制度和操作流程,避免不良的操作习惯,手持针头或拔针时应保持针尖向外,防止碰撞时被针头刺伤,拔针后及时处理针头,工作繁忙时可将针头插入输液瓶的胶塞或莫非氏滴管内,不能插入其它物品上,不要用手接触用过的针头,禁止污染针头回套,穿刺失败者应及时更换针头,污染针头放置锐器盒内,禁止放在弯盘或工作台面上,拔针或传递锐器时,勿将锐利面朝向他人或自己,避免误伤他人或自己。及时处理污染的针头,置于锐器盒内,锐器盒固定放置工作台下方,距离地面20CM,方便工作人员对针头进行处理。

2、3 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学习医疗废物处理方法,对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损伤性废物与其它医疗废物分类处理,不可将损伤性废物与其它废物混在一起,防止造成二次伤害,针头拔出后及时放入锐器盒,锐器盒在装入3/4时封口、更换,禁止徒手接触针头。

2.4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梅毒等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 针刺伤时要保持冷静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尽可能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的基线检查。

2、5 建立针刺伤的登记报告制度,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科,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填写“医务人员针刺伤登记表”和“医务人员血液体液暴露登记表”,及时做好相关病毒血清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隐形感染,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破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的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给予必要的关怀,缓解伤者的心理压力。进行相关的检测和免疫注射,定期跟踪随访,降低危害程度,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2、6 合理排班,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工作的专注性,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3 总结

输液室护士因工作单一、机械、与锐器密切接触,故针刺伤发生率高,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提高工作的专注性,可有效的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确保护士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徐胜兰 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士进修杂志[J],2013,4(28);660-661.

[2] 杜美英 医务人员锐器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与临床[J],2013,3,17(9);1108-1109.

[3] 黄明珠,傅慧芳 ,陈玉芬,陆文珍 入科前集中培训对预防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效果观察 全科护理[J]2013,2,11(2);544-545.

[4] 胡小艳 ,刘朝晖,夏苏 医院工作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 当代护士[J],2013,3;139-141

[5] 吴丽军,何仲.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86-387.

[6] 李毓琴,李蓓敏,吴燕.780名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调查.当代护士,2007,5:90-92.

第3篇: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知识范文

甘肃省金昌市中医医院 甘肃省金昌市 737100

【摘 要】目的:分类和集中处理措施在医疗垃圾中的应用。方法:以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我院的医疗垃圾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调查对象包括医生,护士,后勤,护工,院内管理人员以及实习人员,医疗垃圾运送人员。按照每人一份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10 份,收回有效调查问题卷98 份。结果:从调查结果可发现,98% 的医生十分熟悉医疗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知识,以及医疗垃圾的危害;85% 的护士按照相关的规定认真执行医疗垃圾的处理规范,90% 的护理人员可以按照规定执行,护工的认识水平较差仅有70% 的护工了解医疗垃圾的分类集中处理知识。 结论:将医疗垃圾分类以及集中处理的措施有效实施,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才能避免医疗垃圾的错放,以及处理不当,为医院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提供保证。

关键词 分类处理;集中处理;医疗垃圾;应用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营造卫生舒适的医疗环境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医疗垃圾是指接触过病人的肉体以及血液之后的具有污染性质的垃圾。例如酒精棉球、一次性针头、过期的药品、胶带、手术废弃品等。这些垃圾不仅具有空间上的危害,还具有急性传染性,潜伏期长的污染特征,产生的病毒和病菌危害性是一般生活垃圾的几百上千倍。如果没有对医疗垃圾进行合理的处理,那么造成的污染是无法想象的,也会成为流行疾病的起源。因此,为了了解我国医疗垃圾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医院人员的相关法规处理情况,笔者对医院的医生,护士,后勤,护工,院内管理人员以及实习人员,医疗垃圾运送人员进行问卷调查[1]。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以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我院的医疗垃圾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调查对象包括医生,护士,后勤,护工,院内管理人员以及实习人员,医疗垃圾运送人员[2]。调查对象中,医生人数为45 名,护士人数30 名,后勤10 名,护工15 名,管理人员12 名,实习人员8 名,按照每人一份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20 份,收回有效调查问题卷105 份。

2 结果和分析

2.1 结果

从调查结果可发现,98% 的医生十分熟悉医疗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知识,以及医疗垃圾的危害;85% 的护士按照相关的规定认真执行医疗垃圾的处理规范,90% 的护理人员可以按照规定执行,护工的认识水平较差仅有70% 的护工了解医疗垃圾的分类集中处理知识[3]。

2.2 分析存在的问题

2.2.1 医疗垃圾分类处理不规范

问卷调查中,对于医疗垃圾的分类和及时的消毒并不是做的很好,没有按照相关的处理规范进行,在进行垃圾分类时,多数是让兼职人员处理,分类的随意性较大,没有按照垃圾袋的颜色来对垃圾分类,以至于垃圾的分类不明晰。而对于一次性的医疗垃圾要使用先消毒后处理的方式进行,但由于医院并没有重视垃圾消毒,不能及时供应消毒用品,部分工作人员无法对垃圾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消毒的效果不佳。如果这些垃圾被其他人或是动物接触,很有可能会引起传染病的爆发,造成极大的健康威胁。

2.2.2 工作人员相关知识掌握不够

在医院的工作人员自身的环保意识不强,包括医务人员,后勤人员,护工,护士等,没有充分认识到医疗垃圾带来的危害,对于医疗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知识掌握不够熟练,或是已经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实际的操作中却并不注重按照操作规范处理。大多数的医疗工作者认为这只是保洁,后勤人员的工作,在思想上麻痹大意,不能正确的对待医疗垃圾的处理的重要程度。其次,对于相关的管理条例和相关的知识学习和理解不够,没有明确医疗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比如化学性垃圾放入生活垃圾中,感染性的医疗垃圾没有进行消毒处理就放入垃圾桶,医疗垃圾盖没有及时合上等问题。

3 讨论

医院管理部门在创造卫生健康的医疗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预防疾病的传播过程中有重大的责任。因此,要结合医院自身的医疗垃圾产生状况,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在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中的责任,要求医院的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的知识,遵守相关的规范[4]。通过以上的调查可以了解医疗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医院可以做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具体的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相关知识教育。

二是严格执行相关管理条例。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

综上所述,将医疗垃圾分类以及集中处理的措施有效实施,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加大监管力度,才能避免医疗垃圾的错放,以及处理不当,为医院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提供保证[5]。

参考文献

[1] 王海青. 基层医院医疗垃圾管理的现状调查[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01).

[2] 艾德梅, 鞠建新, 王颖. 医院医疗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04).

[3] 刘阳. 医疗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01).

[4] 余结根, 李荣, 刘少锋. 医疗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现状及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1):142-143.

[5] 齐世彩. 对医疗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探讨[J]. 科技风,2015(06):214.

第4篇: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7.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89-01

1 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我国将医疗废物划分为五类 ,即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有以下特点:(1)含有感染性物质,可引发感染性疾病。(2)具有遗传性毒性或者药物毒性。(3)含有锋利,易刺伤人体导致感染目前,部分基层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存在监督管理组织不健全、认识不足、设施简陋、处置存在误区等问题。以《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为准则,进行宣传和监管并举;加大医疗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完善设施、规范处置流程、严格废弃物分类和环节管理等对策与建议。

1.1 医务人员人为因素

1.1.1 医务人员:客观方面目前人事用工制度决定临床护理人员招聘的多、流动性大。存在医疗废物知识欠缺和认识不足。操作中,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丢,甚至随意用黄色口袋装生活垃圾或用黑色口袋装医疗废物,增加医疗废物处置的工作量或让医疗废物流失于生活垃圾中。主观方面由于临床工作工作量大,工作繁忙琐碎。个别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及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多,认为工作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增加工作量,存在一定抵触情绪。还有的责任心不强,错误认为医疗废物的管理,不象临床医疗工作那样,会出医疗事故,不认真执行。

1.2 保洁公司与医院的关系

1.2.1 保洁公司与保洁员:保洁公司业务性质不仅为医院保洁服务而且面向社会。首先对医疗废物的知识了解局限,对医院保洁员岗前培训不全面不到位。加上大多保洁员文化层次低,接受能力差,人员流动性大。培训不到位造成保洁员对医疗废物知识欠缺,造成医疗废物管理混乱。

1.2.2 医疗机构与保洁公司签定保洁合同,保洁员由保洁公司进行管理,工作地点在医院,对科室业务指导,不爱听,觉得麻烦,不愿认真执行,缺乏管理方面的制约。

1.3 客观因素:实行医疗废物统一处置的时间不长,物质上有一些缺乏。做得好的部门尽量做得符合要求,做得不好的,认为虽有明确的规定,但物质不到位也懒得想办法。还有的开始认真,由于临床工作的繁忙久而久之也不认真了,得过且过,慢慢的管理松懈。

2 方法

2.1 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相关知识考试考核。将医疗废物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医疗废物 分类目录,下发医院各临床科室。并与护理部、医教部、总务科协调,与各科室负责人签定责任书,再由他们对本科室临床人员及保洁员进行监督和个别培训。

2.2 保洁员的培训:针对保洁员流动性大,大部份文化层次低,对医疗废物认识不足的情况,在医院反复组织他们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讲明医疗废物的危害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将医疗废物的安全防护、分类、包装、贮运及处理过程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等知识进行培训。再由本科护士长或医疗废物专职管理人员在他们工作过程中进行现场指导和强化培训。并与保洁公司签定目标责任书,对保洁员实行双向管理。对新上岗的保洁员医院实行岗前培训,将培训内容记载并让本人签字,并告之以往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的奖惩情况。实行层层负责制。

2.3 针对临床工作繁忙,对医疗废物的分类记不住,采取分类标签和流程图上墙,标签注明医疗废物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如:感染性废物标签中用较小一点的字体注明棉签、棉球、胶布、输液器、空针等,损伤性废物标签中包含针头、刀片等字样。为临床人员在工作中提供方便,也在临床人员丢弃废物时,加深医疗废物分类的印象。流程图上墙,使每一位医护人员、保洁员、病员及家属都清楚医疗废物的规范管理、包装、流程、最终流向是由指定公司统一处置。

2.4 严格交接班制度:在病房由科室负责,交给保洁员时,须称重量密封后贴上标签,标签包括:废物名称、产生科室、重量、日期,并且详细记录双方签字。由保洁员交暂时贮存处,重量必须与科室重量相吻合并登记。运送过程中由保洁员负责。医疗废物在暂时贮存处保管期间,由暂时贮存处医疗废物专职人员管理。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

2.5 对物质上的缺乏:上墙的标签和流程图做好之后,过塑贴于盛装医疗废物的黄色口袋容器上方墙上。避免了各种污渍的污染,又便于清洁。由于一次性锐器盒价格每个须6元,成本较高很少医院购买。分类时,用药品包装盒或废弃的一次性输液瓶剪开后置黄色口袋内,替代锐器盒盛装针头、刀片等损伤性废物。锐器盒的废物利用,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成本,减少了污染,节省了医院开支,加强了个人防护。其他医疗废物分别置不同的黄色口袋内,装满3/4时用胶带密封,贴上标签,每天由保洁员运交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回收于暂贮存处周转桶内。

2.6 加强督查工作:院感科经常到各部门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正,及时现场指导。强化临床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认识和责任心。要求做到收集不落地,存放不暴露,严格分类放置,处理及时彻底。在检查中发现未落实到位的问题,纳入全院目标考核和医疗质量考评内容,与经济责任挂钩,并在全院张榜公布。其次教育和发动全院职工,宣传医疗废物的危害和管好医疗废物重要性,让医务人员人人参与,避免医疗废物的流失和不规范处置。

3 总结

通过以上对医疗废物管理政策的宣传、培训、管理,转变了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误区,严格了操作规程,加强了对保洁工人的管理。从《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试行以来,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在医疗工作,工作人员管理意识加强,严格了交接班,各种记录有据可查,避免了医疗废物的流失、混装等,为社会营造了一个健康的环境,为医院赢得正常经营的秩序。

参考文献

第5篇: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 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感染控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9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75-02

医院感染是一种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尽管患者在医院内时间较短暂,为此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增加医院感染控制的难度。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能力,并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文将对2007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集的医院感染控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月医院感染资料及护理管理等相关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实施全新护理管理,为检验控制效果,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未实施护理管理的医院感染资料进行对比。

1.2 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对所获得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和推断,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010年1月――2013年1月实施全新护理管理后,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未实施护理管理的医院感染率,两个年度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3.1 护理因素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

3.1.1 消毒工作流于形式 是医院内患者最为集中的科室之一,室内空间有限,且患者数量大,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各项清洁与消毒工作难以按照相关制度严格执行,如,对空气消毒、消毒器滤过网未定期清理等,致使内细菌增多,而增加医院感染风险。

3.1.2 缺乏医院感染意识 护理工作比较沉重,护理人员长时间忙于护理,与此同时,医院及护理部门未能及时开展医院感染知识继续教育,而使护理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知识和防护意识,难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3.1.3 医疗器具消毒不规范 护理人员未能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对医疗器具进行消毒处理,对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袖带、冰袋等使用率较高的医疗用具的消毒时间、消毒液浓度,及消毒操作方法不到位,往往易造成交叉感染。

3.1.4 医疗垃圾处理不规范 护理人员未能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要求,对处理的感染性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或封存袋口关闭不严、存放时间较长,均会增加医护人员和就诊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2]。

3.2 护理管理措施

3.2.1 建立分级管理制度 由护理部组建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小组,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感染控制护士组成,将预防医院感染控制落实到具体个人,做好消毒灭菌及日常监测工作,并联合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监督机制,促进责任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清洁卫生等规章制度,同时,制定赏罚机制,避免管理控制工作流于形式化,保障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可顺利开展[3]。

3.2.2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 根据医院感染不同时期及具体情况,对全体护理人员定期医院感染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根据医院感染质量标准,规范中各项护理操作,同时,对新分配到及实习的护士进行感染知识岗前培训,以此增强护士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及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另外,将业务骨干及护士长送往上级医疗单位进行学习或学术会议,不断更新医院感染的防治知识,以此带动整体护理人员提高医院感染的控制能力,人人掌握医院感染管理规则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4]。

3.2.3 加强各环节院内感染控制 根据消毒隔离管理规章制度,合理分布内无菌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无菌物品应按照灭菌日期的先后由专人进行存放与管理;加强对听诊器、温度计等外科诊疗用品及器械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灭菌合格率100%;根据医用废物管理规定,医疗垃圾妥善分类后,再收集集中处理,对有污染的医疗废物应专放,并贴好警示标贴,再运送到指定地点存放,避免有污染的医疗废物混放,而造成传染病扩散;加强环境管理,每日均进行空气消毒,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地,避免空气尘埃量超标,并可有效预防内细菌繁殖,为此要求室内的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不得多于200cfu/m2,非无菌物品的物体表面及护理人员手部的细菌菌落总数不得多于5cfu/m2;同时,加强每位护理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及个人防护,预防被污染锐器刺伤[5-6]。

3.2.4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可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为此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应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各项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工作,如检查科室内环境污染监测,各种消毒药浓度、剂量、使用情况的监测记录,无菌医疗设备的消毒合格率,清洁灭菌卫生等,并根据具体调查出的医院感染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由消毒隔离管理小组提出行之有效的干预管理方案,并定期检查干预管理的结果,直至完全合格。

4 小 结

在护理管理中,医院感染是评价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感染控制中很多内容涉及到护理工作环节中,为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加强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各项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按要求认真严格地执行各项无菌操作,以此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患者健康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7]。

本文研究中,结合医院的特点、实际情况,及医院感染的发病原因,经护理部组建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小组,参与到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制定合理的预防目标,并在常规护理中,严格落实各项预防感染工作[8]。

通过对护士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以此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从而有效提高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院内感染控制效果,并采用定期、抽查的方式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管理,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1月――2013年1月实施全新护理管理后,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未实施护理管理的医院感染率,两个年度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护理管理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对预防中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保障就诊患者健康及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宁宁.护士长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8(5):158-160.

[2] 朱玲.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1(15):208-210.

[3] 张美红,施红花.护士长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2):147-149.

[4] 林冬梅.有关在预防医院感染中外科护理管理的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12(03):230-232.

[5] 杨风萍,吴文.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9(10):109-111.

[6] 曾红萍.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7(1):152-154.

第6篇: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院内感染;护理工作;作用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0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03-02

由于现代医学飞速发展,院内感染的控制问题被广大医学界人员关注和重视起来,院内感染不但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影响,同时还会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1]。医院控制和预防感染是不可缺少的问题,护理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预防院内感染管理中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管理,不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安全,同时还可以保障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1护理缓解引起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1.1对物品、环境等进行消毒和清洁只留于形式,由于医院患者数量逐渐的增多,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在逐渐的增加,院内的护士人员配备不足,导致的各种消毒和清洁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因而使医院出现感染的几率增加。

1.2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不认真在医院的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非常重要,但因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对患者不认真。由于护理人员的不认真,会明显增加医院发生感染的几率。

1.3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以及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因护理人员长期的从事护理工作,很少有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医院不能及时的开展针对医院感染的讲座,进而导致一些护理人员不了解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甚至在工作中没有防护的能力和意识,进而很难对医院感染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2]。

1.4医疗用具清洗、消毒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执行消毒和清洗器具的规定,如未按要求进行消毒,必然会引起感染现象。此外,对于一些使用率相对较高的医疗用具,如未能实施有效的消毒,很可能会导致交叉感染。

1.5医疗垃圾处理不规范在处理医疗垃圾时,护理人员应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要求进行操作,将垃圾分类放置,按相关要求保管。如果没有将医疗垃圾存放到合适的位置,都会导致医院感染出现。

2加强医院护理管理的措施

2.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各项规章制度主要是通过长期的时间总结出来的,能够起到指导以后护理工作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出现。在预防医院感染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护理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主要是将医院感染的范围和人数降到最小,从根源上将医院感染途径切断[3]。

2.2强化护理人员的认识和观念在实施医院护理管理中,要对护理人员的认识和观念进行重视,将医院感染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作为进岗、进修以及实习护士的必修课程,使其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将预防医院感染作为考核护理工作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自觉行,进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2.3重视物品管理和环境管理在对医院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中,一定要对物品及环境的管理给予重视,划分各个区域,同时明确相关区域的作用[4]。根据自身医院的具体情况合理布局,派专人管理各种物品。

2.4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根据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医院制度,必须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并将各类医疗垃圾分送到相关的地点进行处理或者存放。派专人对医疗分无进行管理和登记,每天核对医疗废物的处置情况,并由专人检查。

2.5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在预防医院感染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开展各项监测工作,尤其注意查验各种数据、记录以及数据的准确性,这有助于综合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同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5]。在监测医院感染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以下内容进行监测:环境污染监测、特殊病房监测、灭菌效果监测、清洁卫生监测、消毒污染监测以及规章制度监测等等,发现问题及时给与纠正,以此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3讨论

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不但进步,临床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医院感染的监测、预防以及控制已经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多个临床护理工作环节,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必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认真消毒,防止发生医院感染现象。由于各个科室的特点不同,根据每个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预防感染的效果和目标,将其纳入到护理工作考核中。

综上所述,预防医院感染是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实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时各项管理工作的重点人员,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素质以及工作态度,同时分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不断的完善和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将医院预防感染的效果整体提升。同时,在实施临床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高度关注医院常见的感染问题,防止在工作中出现错误,不断的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芦秀云.浅谈护理工作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外医疗,2011(05:542-543.

[2]彭生玲.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中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03:86-87.

[3]颜立群.门诊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和防范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3:104-105.

第7篇: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五常法;院内感染控制;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不仅使患者、家庭、社会和经济成本增加,同时阻碍了医疗质量提高的时间,甚至医院的声誉。院内感染控制是医疗护理质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的好坏及社会信誉[1]。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接触面广,特别是部分患者病情诊断尚未明确,各诊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及医疗工作,是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2],我们采用五常法进行院内感染的防控,人人提高认识,不断更新院感防控观念,严格规范操作,有效防范交叉感染。

1常组织

1.1每月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职业病防治法》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知识。

1.2制订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不断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

2常整顿

2.1医院感染的监测可准确查明和及早预防感染的发生,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随时抽查和每月的大检查,及时发现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例如:护士操作中不洗手或洗手方法不正确、用后一次性物品及各类管道处理没按要求执行、消毒液浓度不够等情况,及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2.2每月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表手样、无菌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和紫外线的强度等,对有不合格的要求分析原因,采取整改措施,强化达标,直到合格为止,严禁不合格物品进入临床使用。

2.3加强无菌物品管理关,全面检查药品、器械陈列整齐、清洁,如有过期、药品混浊、标签不清楚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3常清洁

3.1输液大厅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晨晚各消毒2次,1h/次,上、下午各开窗通风1次,30min/次以上,输液椅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如有患者的呕吐物、血液、排泄物等则也应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拖把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并做到专室专用。在保洁员上岗前先给予医学常识、消毒隔离、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合格后上岗,这样可以避免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

3.2特殊患者分室输液为肠道疾病患者、发热患者单独设一间输液室。成人与儿童输液,采用分室输液方法,减少交叉感染发生。

3.3侵入性诊疗用物一人一用一灭菌;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保证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保证了患者安全。

3.4未被一次性用品取代的用具必须严格消毒,氧气湿化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的消毒要落实到位。湿化瓶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1次/d,清洗凉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在每个患者使用后用乙醇擦试,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使用后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试;体温表应每人专用,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清洗后擦干备用。

4常规范

4.1输液室护士治疗接触各类患者,手也成为重要的传播病原菌的载体。如果因为输液室护士工作量大,自我防护意识差,洗手依从性低,就容易由护理人员的手造成护患之间的医源性感染,如果每次都要采用"六步洗手法"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这一点有点难度,所以在每个治疗车上配备一瓶免洗手消毒液,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的情况下,我们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洗手,就能保证接触一个患者消毒一次。

4.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和滥用与人体正常微生态失衡及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3]。所以护士必须严格掌握配伍禁忌,合理安排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所有抗菌药物现用现配,避免降低效价。对个别患者盲目要求用贵药、好药的现象做好耐心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4.3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损伤性废物置于防渗耐刺的利器盒中,盛装医疗废物的专用桶贴有警示标识,废弃物装潢容器的3/4时扎口密封,贴上标签,运送到指定的医疗废弃物暂时贮存点,各科室设有专用登记本,每日对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登记,并签名,落实到人[4]。

4.4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自我防护。当出现职业暴露时,严格遵循职业暴露处理原则。

5常自律

教育护士提倡"慎独"精神,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制度。熟练掌握自我防护知识及意外针刺伤紧急处理流程,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伤。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减少污染及职业损伤。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感染管理意识。每做一项护理操作都要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及有关制度,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唐玉平.院内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南医学,2009,20(2):127-128.

[2]刘铭,童丽娟.医院感染门诊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2012,9(6):43-44.

第8篇: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 控制;急诊科;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The care management ofthe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Xia Li

Department of emergency,Suining centre hospital,Suining 62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iatrogenic infec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Methods The protection awareness of the nursing profession was enhanced,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rules and regulations wereImproved, protective equipment was equipped, nursing practice was regulated,aseptic operation , disinfection, isolation and monitoring measures were strictlyexecuted, strengthe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e management.Results The nurse's awareness of hospital infection was enhanced, the ward environment, materials management, nursing standards and other management operations were strengthed,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was controlled. Conculusions Enhancing care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andthe quality of care is improved.

【Key words】 control; Emergency department; Hospital infection; Car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04-02

急诊科由于其工作特殊性,患者多,流动性大,病种复杂,夹杂着各种潜在的感染和带菌者;患者家属卫生习惯差,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造成环境污染;医务人员忙于抢救病员忽视自我防护,职业危害大。医院感染控制好坏直接影响医院工作,而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1],因此,加强急诊科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科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护理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1加强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意识

1.1成立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

由科室质控成员组成科室感染监控小组,根据本科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监控,随时抽查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2加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要求全科护士必须认识到医院感染与己有关,是护理质量的组成部分,真正明确自己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把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贯穿于每项护理操作过程中,如:夜间操作是否按操作程序进行,在紧急抢救患者时是否所有处置符合要求。这些都联系到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将检查结果纳入护士的考评中,倡导相互监督,有效提高了全科护士的行为素质,确保消毒、隔离、灭菌和无菌操作的准确无误[2]。

2加强环境物品的管理

2.1病区环境管理

加强病员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保持病区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加强卫生员培训,按规范进行湿式清扫,随脏随清扫,对地面分泌物必须先消毒再清扫,拖布分区使用,标识清楚,用后消毒悬挂晾干,床单元一桌一布,用后消毒;床单、被套、枕套随脏随换,规定禁止在病区过道或病房内清点污染物品,脏布类放规定污物桶内,护理车与治疗车分别存放;病房、治疗室、输液室、抢救室和清创室每天用空气消毒机消毒两次,专人负责,每月定期采集空气标本做细菌培养,并作好记录。

2.2物品管理

灭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先后存放于无菌柜内,非无菌物品禁止放入无菌柜内,专人管理,若出现过期物品扣发责任人奖金;无菌溶液分类存放,不得混装;一切用物定位存放,凡能高压灭菌或低温灭菌物品一律经预处理后送供应室灭菌,做好消毒登记及与供应室人员的交接登记;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吸痰器瓶消毒后干燥存放;使用的消毒剂安尔碘,开瓶后注明开瓶时间,尽量一次性用完,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后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都要严格消毒。

3认真落实各项规范化护理措施

3.1我院护理部制订了基础护理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贯彻消毒隔离技术于每项护理操作规程之中,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和示教,实行人人考核过关,使各项操作正规化、过程规范化。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操作前严格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无菌手套,抗生素现用现配,操作中应避免在局部有炎症的部位穿刺,预防感染发生[3]。

3.2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

洗手是阻断通过医护人员操作传播的关键环节。护士操作前后、接触病人前后做好手的消毒尤为重要,是防止医院感染的措施之一[3]。因此,科室规定护士上班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为提高洗手质量,还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正确洗手六步法,并将正确洗手六步法示范图贴在洗手区墙上,让全科护士掌握并严格执行洗手法,认真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办公室洗手肥皂切成小块,肥皂盒悬挂,随时保持清洁干燥,并配备干手设施。

4重视监测工作

每月配合医院感染科定期进行卫生学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无菌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等,目前为止,卫生学监测结果无一次不合格。

5加强职业防护,树立标准预防理念,防止医护人员医院感染

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坚持做到标准预防;预防锐器伤,建立锐器伤报告制度,伤后要按规范处理伤口,及时上报,进行评估,建档立案及医学随访;标准洗手,加强个人

职业防护,人人掌握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正确使用、毁形、消毒和处理方法。使用防护用具,如:我科改用BD飞玛安全型留置针为急诊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后,无一例针刺伤发生;抢救室配备防护眼镜,为危重病员作气管插管时使用,避免分泌物溅至眼睛内。

6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我院制定了严格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将医疗废物按规范分类处置,盛装医疗废弃物的专用桶贴有分类警示标识,损伤性废物置于防渗耐刺的利器盒内,装满容器的2/3时密封置于污物室内,每天医院派专人统一收集至指定的地方处置,科室设有专用登记本,每日对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登记并签名,落实到人,避免了被污染的医疗器具流入社会。

综上所述,加强护理管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组织全科护士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监督,指导护士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消毒、隔离、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科内工作人员重视了医院感染,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能注重手卫生,坚持标准预防,减少了职业暴露;规范各项护理操作,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使医院感染管理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因此,严格的护理管理措施,对预防医院感染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正洁,王绍琼,刘光华.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护理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6):380-381.

第9篇: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检验科;职业危险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510-01

1 前言

检验科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是当今医院中职业因素存在最多的科室,其危险主要来自于检验科医护人员对血液和一些病原菌检验的过程中,在不注意的情况下给自身带来的危险和伤害。具体的来说,医护人员每天需要检测的内容和项目较多,而且很多标本都来源于病人,其中有可能还存在着某些传染疾病的标本等,因此,在医护人员检查的过程中接触这些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很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出现医护人员医源性感染。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加强自身的防护意识,不仅仅有利于提高患者就诊环境的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检验水平和能力。本文通过在2013年我院检验科的医护人员,将人员平均分为两组,对其职业病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职业病的分析给出相关的防护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在我院检验科的医护工作人员一共有40名,将我院的40名检验科医护人员进行随机的分类,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人。其中观察组的30名人员中,全部都是妇产科的助产人员,有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的为38岁,最小的20岁。对照组的30名医护人员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的为42岁,最小的24岁。

1.2 方法

对于本次的研究方法,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的主体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专职人员。为了获取得到更多的问卷调查的数据,首先要求要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职业中存在的危险点;医护人员血源性疾病的感染情况和锐利器具损伤产生的因素等。最后总结和归纳总结检验科医护人员中存在职业危险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总结归纳出相关的对策,对实施防护对策的人员进行相关性指标的研究分析。

1.3 统计学数据处理

对于本次的数据进行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主要通过两组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和对两组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X2进行检验,最后做出两组数据的差异分析,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P

1.4 健康宣传教育的内容

检验科的医护人员和其他的科室不相同,科室的人员必须要懂得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感染和其他危险情况的发生。检验科的医护人员是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检验品的直接人员,在工作中不仅仅要保证病人的身体,同时还应该做好自我保护能力。检验科的医护人员必须要重视手和各种卫生器具的消毒处理。在患病期或者受到外伤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避免直接接触检验品,以免造成交叉污染。另外还要注意加强医院控制感染的意识,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圣体。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注意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相互协调。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经常佩戴口罩,减少因为口腔的传播流入到气道中。医院应该严格执行卫生部门的相关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医院需要制定消毒隔离制度,并且有效的执行并且进行监督。对消毒隔离的制度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2.结果

结果如下表。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显示和对比可以看出,分析保护措施前后的指标,表明实施保护措施之后的血源性疾病的感染率相对于较低,锐器损伤率及损伤后正确处理的指标比率均比实施前好,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3.引起感染科职业危险的因素

3.1 管理机制和力度还不够

虽然卫生部门现在已经对检验科实验室的操作进行了规范,但是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还没能认识到其危险的重要性,也没有充分了解到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为了方便进行了简单的操作,而管理部门也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3.2 缺少自我保护意识

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只注重工作的质量,忽略了工作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进行检查和检查之后没有进行自我保护,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佩戴口罩手套等安全措施,在实验室内要禁止饮食进水,穿实验室的工作服在其他科室游荡等,都有可能会带来感染。

3.3 实验室的环境

检验科的环境必须要干净整洁,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实验室的环境氛围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实验室的空气不流通、实验室的操作台没有进行消毒等都会增加实验室的感染几率。

3.4 废弃物的处理

在实验室中,废弃物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严禁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相互混在一起。医院中如果将废弃的标本未经过处理就放入到下水道中,不仅仅会引起医院内部的感染,一旦流出医院还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和感染。在未经过消毒的情况下,重复使用实验器械也会带来感染源。

4.应对措施

4.1 加强和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个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操作流程,同时还应该建立监督小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检验科室和实验室进行检查,督促检验科的人员认真负责的完成工作。对新入职的员工统一进行培训,在培训之后进行相应的考核,待考核过关之后才能正式入职。

4.2 加强检验科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室进行检查的时候应该穿好实验服,并且戴好手套和口罩,离开实验室之前要将衣服和手套口罩脱下来,然后洗清双手之后在离开实验室。在实验室须知和相关管理中,必须明确在实验室中禁止饮食喝水。检验科的人员还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并且要有明确的身体状况记录报告。

4.3 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和清洁

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还应该每天对实验室的空气和实验器材和操作台进行消毒,明确的标注实验室相关区域的清洁消毒情况,特别是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的划分,坚决杜绝污染清洁台。实验报告单必须要经过紫外线消毒照射之后才能取出来。

4.4 完善废物处理方案

医疗废弃物是造成医疗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要制订乡音的废物处理方案,全面控制污染源的扩散。在进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的时候,还应该根据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安排,明确不同的医疗废弃物的放置。对于废弃的标本应该统一放到一个袋子中,先进行消毒之后在进行处理。

5 结束语

综合上述的谈论结果可以看出,检验科的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宣传教育,严格按照专业的技能和岗前培训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并制定一系列的评判标准和相关的措施,确保减少检验科中存在的危险,全面保证检验科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医师和患者。

参考文献

[1]许杰.浅析医院检验科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其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1:49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