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Thailand has vigorously develope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ts experience of promoting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ector and the corporate worl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between China and Thailand,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pplied talents trainig, draw lessons from the pattern and guarantee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ailand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a.
关键词:应用型;泰国;人才培养
Key words: applied;Thailand;talent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258-02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逐步实现大众化,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却远远落后于数量的发展。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一方面,许多企业却出现“用工荒”,招不到满意的大学毕业生。学习国外先进的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加快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步伐。
近几年,泰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继亚洲“四小龙”之后新崛起的又一小龙。究其原因泰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其人才培养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一直以来,泰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才和财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形成了符合本国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1 我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国家教育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集群)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表示:教育部将多措并举,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在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方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倾斜。
2015年11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意见》的指导思想是: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改革,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坚持省级统筹、协同推进,是转型的基本思路。
但是,由于大部分地方本科应用型高校都是从专科院校升级或者是部分本科院校改制而成,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所以无论是在教学管理还是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
①照搬学术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或只是在高职专科的基础上延长了学制。②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需求匹配度不高。③产学研深度不够,缺乏社会和企业的支持和配合。高校单打独斗,难以发展壮大。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质量是离不开企业、社会和政府的支持。④师资队伍跟不上发展要求。高校严重缺乏有实践经验的应用型双师型教师。⑤实训实习硬件条件严重滞后。
2 泰国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情况介绍
笔者曾经对泰国博乐大学等几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从泰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现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及评价方法、教学保障措施等方面,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之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思考,认为如下方面值得我国借鉴。
2.1 开放包容,学习吸纳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
泰国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在泰国高校,你可以看到美式开放自由的教育理念,英式大学的传统的教育体制,德式工厂企业式的实习实训基地。泰国高校就像是一个世界高等教育的压缩饼干,尽管受到经济条件、地域条件等限制,但这种开放包容的教育思想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国际视野,而且培养出了一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应用能力强的技术人才,推动了泰国经济高速发展。
2.2 与一流企业合作办学
企业进入大学,不仅给大学带来了资金,也给大学带来了自身优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对于大学来说,不仅无需担心资金问题,还有效改善和提高了办学条件和办学标准,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如此一来毕业生将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要求。如:泰籍华人创办的国际知名企业正大集团和泰国蓝实大学(Rangsit University)合作办学,实现了互利双赢。在泰国随处可见的“7.11”便利店,它所有的管理运营人才都是自己企业成立的院校培养出来的。在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学校还引进德国的双元制课程教育,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理论之外,还会进入企业实习实践。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可以积累工作经验,而且公司还会给予学生像正式员工一样的待遇,正式通过院校考核毕业之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公司原有的工作岗位,不用再次进行面试。
2.3 非常重视办学条件的改善,尤其注重提供给学生满足各种类型的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平台
比如在博乐大学,为了满足航空专业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学校不但和航空公司深度合作,还直接购买了一架飞机停放在校园里,随时可供学生使用。蓝实大学的牙医系实际上就是一个牙科医院,把实验室建设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直接面对社会患者服务,在培养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实现了实验室的部分创收,增加了办学经费。
2.4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切切实实提高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应用能力
比如“学技术――销售――理财”一体化。学校不仅教给学生技术,还要教授如何销售自己的产品,以及如何合理安排销售的收入。高校里学生可以制作各种美食,每周举办一次美食节,不但让师生们尝到各国美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动手能力及理财能力。学校有学生自己创办的银行,为学生服务,教学生理财。
2.5 专业设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泰国属于热带国家,大部分人口属于农民,其土地和海域辽阔,因此,泰国的高等院校具有很强的专业学科特色,如农、渔,经济作物养植业、旅游业等,有很强的实用性的专业基本上都有专业学院。课堂上老师不仅仅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让学生去亲身体验。
3 泰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启示
①各高等院校,尤其是本科应用型大学,应明确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主动探索符合经济社会和适合学院自身发展需要的转型路径和方法,争取国家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项目,实现主动转型。从实际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将行业、企业全方位深度参与作为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推动力。
②要客观分析本校在国内特别是本区域的地位极其现有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直接驱动力,寻求可扩展的服务领域,发挥自身因历史传统特别是地域所决定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及专业优势。争取办一流的专业,办一个专业,成功一个专业。从治理结构、专业体系、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推动结构性改革,包括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和以适应产业先进技术的实验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应在充分了解当地各项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掌握当地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要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力争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应用型人才,使高校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和满足企业和社会的要求,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争取企业加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当中,加强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技能的能力,同时实现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教育质量等。
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采取“专兼结合、引培并举、才智并重”的原则。一方面,鼓励在校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创建一支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扎实实践技能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到高校兼职教学,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⑤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创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创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同时高校还应该改革和创新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以能力提高为中心的过程考试制度,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激励学生更加自觉的学习,进而促进高校的教学质量。
⑥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落实实践教学环节。健全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的合作,拓宽合作的领域,强化合作的深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实现“资源共用、人才共有、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局面。加强实验、实习、毕业论文以及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能力训练、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四个层面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还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硬环境建设,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落实实践教学环节。
总之,泰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5年11月16日.
[2]孟贤军,翟振东.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技术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4(12).
关键词: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41-02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提出,要“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相对于国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的责任主要是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要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水平,高职院校和相关人员必须明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与原则,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以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依据
(一)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1.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理论依据。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和挖掘,就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因材施教。要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是一种科学方法论,能够促使我们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及建构优化的教育教学系统。有学者将系统科学的控制理论引入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之中,采用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方式性控制和全程控制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依据
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职业教育改革文件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政策法规依据。在构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使建立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1.改革“三种模式”。从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到2015年出台《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提出了系统、明确、规范的意见,为科学制订与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正像有学者提出的那样,“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将人才培养模式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为方案的逻辑主线,支撑方案的内容与运作,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实施“五个对接”。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提出了“五个对接”的专业建设要求,即努力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成为制订与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3.建立“一种机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结合学校实际,以专业群变革传统的专业发展方式和教学组织,编制体现专业群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确立基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具有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创建专业群共享的教学资源,按照专业群组织教学和管理,有利于形成专业集群优势,也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逐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机制。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与框架结构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
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既有外显的核心要素,又有内隐的核心要素。
1.外显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基于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要的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也就是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问题,这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核心要素。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包括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所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毕业生的质量标准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培养规格是指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职业态度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2)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培养人什么,核心是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出发,设置相应的素质教育通识课程、职业平台课程、职业方向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形成多元整合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既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要符合专业教育的“高等性”和“教育性”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求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3)基于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核心是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传统的以知识、教师和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必须创新和转变考核评价方式,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考核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2.内隐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1)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所谓内隐的核心要素是指虽然不能直接看到,但却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样一种内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这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在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统领的作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及不同的人才培养内容与方法。只有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化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才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预期目标。(2)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与条件,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固然都很重要,但环境的核心要素是体制机制平台。对于职业教育来说,需要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保障,包括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打造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只有校企协同育人,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有了机制上的保障。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由原有的教学计划改进而来的,其框架结构必然应包含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表;必要的说明等。2012年颁布试行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给出了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也应该是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的基本依据。
除了人才培养方案核心文本外,有的院校还提出了“1+4”的人才培养方案“文件包”,即1个核心文本和4个支撑文本。核心文本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规定,支撑文本包括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保障。这种思路也得到了部分高职院校的认同。
参考文献:
[1]陈解放.模式支撑――求解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70-71.
[2]祝士明,吴文婕.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4,(27):10-13.
[3]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62-63.
关键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评价;工作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一、引言
为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升会计工作的总体水平,2014年1月29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作为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工作的总纲。该意见稿指出了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导意见的吹响了管理会计革命的号角,新思想、大讨论不断涌起。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两大重要分支,其功能与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各有侧重但都极为重要。财务会计侧重于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人员提供财务信息,而管理会计作为与财务会计数据来源、工作方法、报告方式等都不尽相同的会计手段,对于我国建立现代财政、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建设完全市场经济体系都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角度而言,管理会计本身,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手段,而推进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与评价是其重中之重。
二、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现状及原因分析
人才匮乏依然是当前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数量上,截止2014年年底,我国会计人员总数逾1600万,但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仅1132人,不足会计人才总量的万分之一。质量上,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权威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和认定机制,即使是目前为多数人认可的CMA人才也是凤毛麟角。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拥有CMA资格的不过2000余人。由此可见,当前,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依然集中在基础财务会计人才领域,会记账的财务会计不少,高端会计人才却相对不足,尤其是能为决策服务的管理人才更为匮乏。
(一)基础环境薄弱,阻碍管理会计人才发展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在美国企业中,约有90%左右的财务人员都从事了管理会计或与管理会计直接相关的职位,财务人员的工作时间约有70%是用于与企业财务相关的规划、决策、控制或者评价方面。而在我国,大多数情况下,会计人员角色却被定位为纯粹的作业者,约85%的财务人员从事着财务会计岗位,80%的时间用于会计基础性的记录、计量与核算。“管钱、记账、做报表”几乎涵盖了当下多数财务人员所有工作职能。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则源于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程度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会计缺乏良好的发展和应用环境。
(二)培养模式滞后,阻碍管理会计队伍壮大
学院专业课程培养与后续职业教育培养是我国当前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会计专业的约有500所,但是,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方案都是以财务会计为主,涉及管理会计的寥寥无几,即使开设了管理会计的课程,也普遍存在内容少、课时短的问题,导致学生从课堂上获取的理论知识单一、薄弱、滞后,案例、实践应用教育更无从谈起。后续教育方面,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更是严重缺乏。培养模式的滞后,使管理会计学科在科研与教学方面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与应用,同时也必然导致具有良好知识与应用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巨大。
(三)评价体系缺失,阻碍管理会计人才素质提升
目前,我国已构建了高级、中级、初级、会计从业资格等不同级次的会计人才评价制度,通过考试、考评等不同方式,认定了大批优秀的会计人才。但是,已施行的考试和人才能力框架都是以财务会计为主,在管理会计的资格评价认证和评价方面,国内尚没有科学且明确的标准。管理会计师认证制度的缺失,已成为当前制约管理会计发展的突出瓶颈。
三、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和评价的措施
(一)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人才培养
良好的环境,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基础。发展环境的各要素中,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最为关键。因此,从主体建设的责任出发,各企事业单位应深入领会国家《指导意见》的相关精神,从思想上与行为上给予管理会计建设的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会计人员在经过管理会计培养后可以将相关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增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决策能力,促进会计人员从决策的执行者向决策的参与者转变。
(二)丰富管理会计教育内容,提升职业能力
基于前述讨论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专业教育与后续教育关于管理会计学科的建设是相对欠缺的,这说明培养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主要方式已经于《指导意见》的精神不相符合,更滞后于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推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首先要从完善教育内容入手。
1.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全面提升会计教学大纲,优化整合会计课程体系,丰富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从传统的注重财务会计人才培养逐步向培养综合性会计人才的目标转变。课程设置上,可以借鉴财务会计的分类,将其分为初级管理会计、中级管理会计、高级管理会计,分级次讲授管理会计的内容。同时,高校可在必要的时候开设管理会计方向的本科班,培养管理会计的专门化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根据当前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下大力气巩固管理会计课程的师资队伍。要摒弃将传统的财务会计师资简单地转化为管理会计师资的作法,要从课程目标设置、教学大纲等方面,选拔在专业理论方面具有代表性,或者实务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高校进行专业老师或实践指导老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模式,增强管理会计学科建设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3.发挥后续教育作用。一方面是要在后续教育中增加管理会计相关内容的设置,将管理会计的关键方法、指标、要素分解为相关的后续教育科目或课程供会计人员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会计人员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另一方面是通过大胆创新,将传统的面授教育与远程教育相结合,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学习管理会计知识,促进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三)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考评机制,促进素质提升
科学的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是带动人才结构调整,提升人员素质的关键。在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构建与实施的同时,也应积极推进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的建设。通过评价,一方面,可探索以评促培的联动机制,将评价的结果中反映出的会计人员培养工作不完善的地方,及时地反馈到新一轮的人才培养计划当中,实现管理会计人员的长远发展,以此保证管理会计工作能力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为企事业单位选拔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提供决策参考。此外,还应积极推动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和认证制度建设。可以借鉴目前财务会计的考核评价体系,将管理会计分为初级管理会计、中级管理会计、高级管理会计,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认定评价。
四、结语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被企业更加重视,管理会计人才缺乏和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日益旺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与评价的重视,让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积极有效作用,促进我国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昌锐,姜姗.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困境与对策[J].财会通讯,2015(19):5-9.
[2]王国彦.国有企业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129-130.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营销岗位群
一个学科、一个专业的产生和发展往往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高校人才培养必须牢牢把握市场需求变动的脉搏,始终以市场用人需求为中心,不断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目前全国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但部分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倾向于培养所谓的“营销通才”,特色不够鲜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一所高校只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1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路
一般以人类活动的过程和目的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分类的标准,将高校毕业生人才类型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即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直接投身社会实践的人,即应用型人才。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地方本科高校办学思路要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指导意见》为地方本科院校确立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指明了方向。在2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广东白云学院始终秉承“市场导向,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着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地方中小型企业生产、管理服务,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人才。作为广东白云学院校企协同育人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市场营销专业秉承“校企协作、产学融合、工学交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与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华南大区、广东省营销协会、广东省微商协会、白云区电子商务协会、沃尔玛、广东尚高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宁氏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深圳泰利联合贸易有限公司、香港绿之印贸易有限公司等20多个行业协会、企业深度合作,调研行业人才需求,组建行业、企业人员过半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合作企业的营销实战项目,行业专家、企业导师与校方教师协同授课,让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
2需求及培养目标分析
2.1地方经济及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其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这个地区与世界经济的融合速度也是最快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快速增长,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对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尤其是泛珠三角合作区域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将会对市场营销人员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大。2.1.1营销类岗位需求总量大。根据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的数据,2015年,从需求的专业情况来看,工商管理类需求所占比重最大,市场营销占需求职位榜首。工商管理类专业占总需求的18.89%,市场营销专业需求量最大。从行业招聘需求看,市场营销/公关/销售、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建筑/机械业、技工、生产/营运/质量/安全进入了行业需求排名的前五位。其中,“市场营销/公关/销售”居需求职位榜首,企业招聘的四成职位是营销类岗位,如图1所示。2.1.2高素质营销人才严重缺乏。广州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称,商业气氛浓厚,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现阶段,全球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历史性地交汇,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广州市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千年商都正迈向国际枢纽。但与广州乃至整个广东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的是,目前,广东省营销从业人员学历低、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比较普遍。数据显示:在销售岗位上的从业人员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0%,高中及中专两者则占了50%。另外,在教育体系中,忽视了对中层、基层营销管理人员的教育,导致高素质营销人才缺乏的现状。2.1.3“互联网+”经济对营销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国外企业抢滩中国市场,给工商企业带来了新的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这就对营销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岗位要求。互联网行业的就业面貌有别于传统行业,呈现出年龄低、学历高等特点。互联网在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至今只有20几年的历程,新兴行业的特征和高技术密集度,再加上快节奏、强竞争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从业人群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另外,互联网行业的人员还需具备互联网精神。“互联网精神”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快速学习能力、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及快速迭代、不断试错的创新精神。2.2职业目标定位分析2.2.1营销岗位群。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根据其就业流向主要分为四大岗位群:第一类是营销管理类,第二类为营销策划类,第三类为网络营销类,第四类为客户服务类,四类岗位群各包括基层业务、基层管理和中层管理三个层次(具体职业岗位分布如表1所示)。2.2.2职业目标定位。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核心岗位主要包括销售管理、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和客户服务四类岗位群。结合珠三角地区人才需求情况及我院实际情况,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主要培养制造企业或流通企业的销售管理、营销策划、网络营销三类营销人才,毕业生能从基层业务起步,毕业两到三年可以进行基层管理,并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后续发展潜力,最终发展为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才。
2.3培养目标
广东白云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确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调研等技术,具有分析、解决企业一般营销问题的能力,并在渠道管理、零售管理、营销策划、网络营销某一方面具有突出专长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企事业单位市场营销领域销售管理、营销策划、网络营销、连锁门店经营管理、客户服务等岗位的工作。
3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能力构建分析
3.1岗位表述、工作任务、能力需求分析
结合珠三角地区人才需求情况及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主要培养制造企业或流通企业的销售管理、营销策划、网络营销三类营销人才,毕业生能从基层业务起步,毕业两到三年可以进行基层管理,并具有较强自我学习能力和后续发展潜力,最终发展为公司的中、高层层管理人才。3.1.1销售管理岗位分析。销售管理岗位工作任务为市场调研、市场开发、销售培训,职业素质与能力需求包括:(1)通用能力。①沟通和协调能力:协调公司和经销商(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和沟通工作;②洞察力:对市场有较客观的认识,能够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③团队精神:能主动加强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协同合作,当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以团队利益为重,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④执行力:结果第一;永不言败;信守承诺;⑤服务意识:在工作岗位上,自觉主动地为企业利益相关方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⑥责任感:能自觉主动地履行岗位职责,够对工作标准和工作绩效进行审视、改进。(2)专业能力。①调研能力:熟悉掌握区域、行业销售的有关情况:如市场需求、公司产品卖点、竞争产品及其特点等,并能充分利用市场信息;②销售能力:利用公司的营销资源开发零售、行业、渠道客户,维护客户关系,达成公司销售目标;③培训能力:掌握市场需求、公司产品、竞品、行业等市场知识,培训销售一线员工的各项销售技巧和服务技能。3.1.2营销策划岗位分析。营销策划岗位工作任务为市场推广、广告策划、品牌公关,职业素质与能力需求包括:(1)通用能力。①沟通协调能力:负责与外部媒体、政府机关及相关社会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②组织能力:组织市场公关、广告宣传、促销等活动;③预算控制能力:根据企业财务规划,及时编制市场拓展、广告投放等各项费用预算,并控制相关费用的支出,节约企业管理成本。(2)专业能力。①调研能力: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为公司产品开发、营销方案制定等提供决策支持;②市场推广能力:编制营销项目的市场推广方案,如广告投放、价格制定、促销方案等,监督、调整市场推广方案执行;③广告策划能力:承担广告项目的平面制作、宣传推广、媒体选用等工作,撰写宣传推广文案、广告创意设计等;④品牌管理能力:负责品牌策划、品牌设计、品牌传播、品牌维护等管理工作,确定各项推广品牌形象的广告、公关活动方案。3.1.3网络营销岗位分析。网络营销岗位工作任务为网络推广、网店运营、网络客服,职业素质与能力需求包括:(1)通用能力。①沟通协调能力:协调公司各部门、合作伙伴(网络销售平台、网络媒介、物流公司等)、客户的关系,以更好地达成网络销售目标;②组织能力:组织网络广告、网络公关、网络促销等网络推广活动;③预算控制能力:根据企业财务规划,及时编制网络广告、网络公关、网络促销等各项费用预算,并控制相关费用的支出,节约企业管理成本。(2)专业能力。①调研能力:开展网络调研工作,及时掌握网络市场信息,为公司产品开发、网络营销方案制定等提供决策支持;②网络推广能力:编制营销项目的网络推广方案,如网络广告投放、价格制定、网络促销方案等,监督、调整网络推广方案执行;③网店运营能力:掌握各大网络销售平台的一般特点、规则,利用公司的营销资源通过网络开发零售、行业、渠道客户,维护客户关系,提升公司网络销售业绩;④客户服务能力:掌握市场需求、公司产品、竞品、行业等市场知识,应对客户疑虑、异议,提高客户满意度,促进网络销售。
3.2规格要求
综合上述分析,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健康的体魄和心理。(2)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3)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阅读、翻译能力和一定的口头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常用办公软件和图像处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等专业软件,能通过网络开展本专业的相关业务。(4)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5)掌握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6)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分析、解决企业一般营销问题的能力。(7)熟练掌握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调研等技术,具有为企业推广产品(或品牌)、开发区域(或行业)市场进行营销方案策划、营销方案执行、营销管理的能力。(8)在渠道管理、零售管理、广告策划、网络营销某一方面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9)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一定的自主创业能力。
4结束语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O1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3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为了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职成〔2011〕9号),《意见》明确指出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协调发展的模式、方法等。由此可见,中高职衔接教育的研究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对深化职教改革,推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和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整个中等和高等教育衔接中课程衔接是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本文以文秘专业为例,就如何进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衔接的重要性
(一)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内容和支撑
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核心和落脚点是课程衔接,中、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最终要通过课程来体现。中、高职教育衔接与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上位概念,后者是下位概念;前者是讲整体衔接、全面衔接,后者是局部衔接、重点衔接。教育的衔接是一种全方位的整体衔接,是外延较宽、边界较广的泛在的衔接,涉及中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课程衔接则是一种局部的、子项的衔接,是外延较窄、边界明晰的具在的衔接。从两者的关系看,教育衔接为课程衔接提供大的环境,课程衔接为教育衔接提供具体的内容和支撑。
(二)课程衔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秘书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秘书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全国开设文秘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千余所,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一直是职业教育的软肋和伤痛,不仅低端的中高职衔接不畅,而且更缺乏向本科以上高端延伸的对接,形成了“断头”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不断需求,中高职教育衔接,乃至于与本科教育的衔接迫在眉睫,课程衔接构建了中高等教育衔接的桥梁。
(三)课程衔接是构建学生职业能力体系的重要保障
课程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职业教育提供的最重要的产品和服务。对学生来说,选准专业固然重要,但每天接触最多、印象最深、受益最大的还是一门门具体的课程,它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直接的现实性。课程是学生能力建构的基础和依托。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和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实现之间的桥梁,其任务就是使学生获得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为就业创造条件。
二、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衔接的现状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雷同,课程设置重复
就文秘专业而言,中职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定位准确,中职和高职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秘书人才,笔者对苏浙皖地区开设文秘专业的中职和高职学校做了调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雷同,大部分院校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成高素质高技能专门应用型秘书人才。同时,中、高职两类学校都依据各自需求和特点,两者之间缺乏沟通,导致两类学校不可避免地存在课程设置安排上的重复。经调研,中职和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了多达70%的重复课,造成了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这种现象导致了中、高职教学的严重消耗。
(二)专业课程标准雷同,教学内容重复
2006年以来,教育部委托各专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至今为止没有一个专业有相应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出台。由于目前中职、高职院校没有具体制订统一的每一门课程的标准,也没有按高中阶段或中职阶段毕业要求制订统一的分类课程标准,或按高职学校入学要求制订分类的统一课程标准,因此,缺少中高职贯通的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据初步统计,苏浙皖地区中、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复率高达30%以上。如文秘专业教学中都开设有秘书职业概论、会议组织与管理、文书与档案管理等课程,选用教材几近相同。在中职学生学习了这些课程并考试合格,甚至有些考生已经考取四级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升到高职院校后还必须重修这些课程。诸如此类教学内容的重复,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了教学效益。
(三)教学管理方式雷同,开发模式重复
据了解,国内大部分中、高等职业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方式,这种教学管理方式,使学生失去了根据自己兴趣、特长等实际状况选择学习的起点、方式和学习内容的自由。在学分、学历等方面还不能进行科学的认证与转换,使得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中职学习过的一些课程内容,在高职不能得到科学的评估与认证,还要重复学习。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基本上还是学科模式。尽管在近些年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开发了以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式课程,但是教学内容终究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本位的框架。中、高职学校在设置课程时缺乏应有的沟通,没有兼顾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协调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衔接的对策
(一)合理界定人才培养规格,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要解决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衔接,首先要合理界定中、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解决好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定位的衔接。
根据教育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中初等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中、高职都应该按照教育部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设置培养目标,围绕目标组织教学。
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落脚点是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教学计划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骨架,各类开设文秘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联系与协作,统编专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两类三块”构成,两类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三块为公共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在这些课程中实践课程要相当的比例,要符合教育部关于重技能重实践的要求。文秘专业中、高职教学计划,每块的课程选择原则是“够用、实用”,要避免雷同设置。如同文秘专业入门课程,中职应开秘书职业基础,高职则应开秘书职业概论,两者之间要合理界定课程内容。
(二)设计课程模块,教学目标无缝对接,专业课程教材全面统筹
教学目标对接是课程衔接的核心,也是贯通整个课程体系的主线。就文秘专业而言,可将课程项目化、模块化,按照“宽基础、活模块”的思想,首先,将每门课程分解相应的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其次,以目标模块为基础,根据不同培养规格选取必要的课程,组合成若干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方向课模块、实训课模块、毕业论文模块等。再次,将若干课程模块科学设计成三个层次不同但又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技能平台。中、高职文秘专业根据各自的专业方向,合理选择相关课程模块和平台,搭建课程体系,这样一来,增强了课程灵活性、适用性和实践性,避免教学目标的重复。
教材是整个教学的纲,纲举才能目张。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施依赖于教材的衔接。文秘专业中职教材要统筹,高职教材也要统筹,两类教材之间更要统筹,这是课程标准严格统筹的具体表现。教材接轨的一方面是教学目标对接,根据每门课程的知识结构模块、能力结构模块科学组织设计许多不同的教学单元,再将不同的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明确哪些是中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哪些是高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在统编教材时,要根据生源特点,合理选择中、高职教学内容。
(三)课程考核全面沟通,构建国家资格体系,职业技能全面对接
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通过课程考核评价来体现。考核评价的沟通是课程衔接表现的一个方面,连接通道可采用学分制的设定与转换。就文秘专业而言,同区域的中高职院校要统一各学科的学分标准、不同教学单元的学分标准及不同学历层级的学分标准,不同学历对应不同学分总数。让学分成为在各类中、高职院校相互认可的“护照”,成为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
重技能重实践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主流,文秘专业也不例外。职业能力的对接也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秘书的核心技能培养来讲,应根据中、高职不同的培养规格,编写相应的实训大纲,两者不能重复但应相互对接,使学生的能力、技术培训逐级提高。同时,为了实施“双证”教育模式,中、高职院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根据《国家秘书职业标准》要求,中、高职院校学生分别报考五级、四级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行业部门应积极协同,加强对职业资格的考试、考核、认定和管理,使职业资格证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重视,这样在职业教育体系内中、高职课程教学的灵活转换与衔接才会成为可能。
中、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衔接还处于初始阶段,必须要求文秘教育界同人积极探索与时间,总结出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促进中、高职文秘专业健康、高效、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
关键词:评估 评估体系 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职教特色
评估作为高职院校外部质量监控手段之一,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4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①,正式启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四年以后,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2008年4月,国家教育部又出台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②,启动了高职院校第二轮评估工作。2008年的“新方案”, 是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16号文件)③文件的出台后制定的,无论在评估思想和评估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高职院校的两轮评估,对于引导高职院校发展,深化内涵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高职办学特色,起到了巨大作用。
一、高职院校新一轮评估的特点及积极意义
(一)新评估方案进一步彰显高职教育特点,引导高职院校强化职教特色
2006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16号文件,揭开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在经过第一轮的评估后,规范管理已经不再是高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摆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面前的紧迫课题是如何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提升内涵,怎样服务社会、办出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相比于第一轮评估的情势,评估的环境、使命、任务、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以引导学校抓内涵、抓改革、抓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的的新评估方案应运而生。新评估方案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贯彻16文精神、突出内涵建设;构建信息平台、重在保持常态;强调平等交流、重在探究原因;量化少规则粗、突出一个活字。
(二)新评估方案采取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方式,引导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第一轮评估总体来看,采取的是一种定性的结果评价,关注的重点是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即主要考查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发展定位、基本的办学条件(硬件和软件)、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评估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这种评估与其说是水平评估,不如说是办学条件评估。
新一轮评估实行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方式,其主要表现是新评估方案增加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数据采集平台》)。《数据采集平台》要求各高职院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即时采集相关数据,每年上报教育部。将《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作为评估的基础,一方面是促进高职院校开展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全面实现工作状态数据化;另一方面,虽然独立的、静态的数据反应的是结果,但动态的、有关联的数据则是工作状态和工作过程的反应。评估时考察高职院校近三年的平台数据,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纵向和横向的逻辑关系,反映学校的发展过程。
同时新指标体系把课程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作为一级指标,紧紧抓住高职院校发展所遇到的瓶颈――规模有余,内涵不足,引导学校把建设重点放到课程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上来,校企共建优质课程,培育品牌特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一轮评估不评等次,摆脱了“优秀情结”,强化了内涵建设意识。
(三)新评估方案让评估学校成为评估主体,引导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新评估方案的特色在于转变了评估学校单纯的评估客体的身份,评估学校也成为评估的主体,学校先做自我评价,然后申请评估。评估前提前上报自评报告和《数据采集平台》,连同相关资料一并在网上公示。专家的作用在于分析诊断。专家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学校的自评报告、数据采集平台和现场考察。现场考察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参与说课评课。专家通过参与说课评课,了解学校课程建设改革的状况、教师教改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指导意见。
2.进行专业剖析。专家通过听取专业负责人汇报、考察实践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的实施、听取专业课教师说课(包括听课)、深度访谈等方式,对1-2个特色专业或重点专业的剖析,从建设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评估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形成的特色,探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指导意见。
3.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专家采集信息的主要方法,针对学校薄弱环节中的核心问题,与访谈对象作启发式的交谈,以达到开阔思路、探究成因及解决问题的目的。
由于没有了评估等次的压力,学校的自我评价会更客观,专家的诊断会更有效。 并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校更好地发展。
(四)新评估方案由单一评估向多元评估过渡,引导学校提升办学整体水平,逐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新评估方案将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教学效果”改为“社会评价”,同时专家组成员由原来的“教学管理干部、老师和比较熟悉教育评估、教学评估理论与方法的人员”改为“熟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其中包括行业人员和一线专任教师”,引入了社会评价的要素,逐步向开放式的、多元评估的格局过渡,目的在于引导高职院校走深度校企合作、开放办学之路。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评估指标体系不够科学,仍需不断完善
新评估方案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上,虽然在某些方面凸显了高职特色,但仍有很多来自本科院校的影子,譬如专任教师的高学历学位比例、职称比例、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图书等,基本上还是沿用本科院校的评估思路,与高职院校的特点不符。因此,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逐步弱化教师的学历、职称和理论成果的要求,强化其课程开发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④;在生均图书方面,可适当规定纸质图书数量,重视电子图书和网络资源的作用;在校企合作方面,应注意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与校企合作成果并重。
(二)评估标准模糊,效度不高
新评估方案关注的是内涵建设,但相关指标的评估标准并不明确,譬如对课程建设质量和专业特色等指标的评价,主观因素的作用很大,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最终结果可能就是绝大多数学校都“通过”。这样就会造成学校之间无差别,评估的结论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评估的效度就会大大降低。建议针对相关评估指标研制比较明确的标准,评估判断尽量做到客观有据;同时强化整改和验收环节,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另外充分运用政策调控手段,分层次建立学校之间的竞争机制,促进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评估形式单一,社会参与度不高
新评估方案虽然增加了“社会评价”,吸收行业人员参与评估,但评估的主导还是业内人员,行业企业参与评估的程度有限。评估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绝大多数仍由学校单方面提供,来自社会的信息并不多,评估的结论仍由专家组确定。因此新评估方案的形式是比较单一的,社会的参与度并不高。
要真正实现多元化评估,一是要逐步完善开放式的评估组织体系,由办学主导方――政府、办学主体――学校、服务对象――行业企业、学生(或学生家长)等方面共同参与评估;二是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借助社会力量――中介评估机构对学校开展全面的、或者是有针对性地评估,以提高评估的信度⑤。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4]闵建杰.关于高职院校评估工作的思考【B】.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3).
[5]徐国庆.走出高职评价的二元困境【J】.职教论坛,教育研究版,2006,(12).
关键词:包装工程;创新能力;综合实验教学实施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3091)
TB48-4;G642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课程门类较多或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系统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内容要求去除单一性、独立性,达到全面的实验效果,突出其综合特点。综合类类实验通常由指导老师下达实验任务及要求,实验室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由学生自己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选择实验仪器,确定工艺流程。师生共同研究确定方案可行性,极大程度的达到学生自主创新,增加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具体做法是将教学大纲要求的某些关联度好的单个实验板块有机地综合在某一实验中,形成全面系统的实验体系,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根据“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包装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一文的综合实验内容进行实验教学方法的确定,为更好的实行新的综合实验体系,要改进现有的实验教学指导书书面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
一、综合实验教学方法的确立
(一)综合实验指导书的编制
实验指导书主要包括实验操作指导书与实验报告撰写指导书两部分内容,需针对每类综合实验的特征编撰实验指导书。
(1)实验指导书编撰的原则:简洁性、指导性、可读性、可操作性、关联性。
(2)实验指导书编撰举例:以商品盒包装设计综合实验为例,以传统的实验指导书为参考,筛选出和综合实验相关的板块,进行连接整合,适当删减原有的程序化的工艺流程,进而加入符合综合实验的创新环节,注重指导书的系统性,以创新环节为主导部分。
(二)综合实验导图的编制
编制导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综合实验体系,导图应该简洁明了,可以采用树形图的方式分别制作每个综合实验的导图,先是综合实验名称,再分散到综合实验包含的实验板块,接下来分散到各个板块包含的包装工艺,树形图底层是各个重要包装工序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设备。这样构图,让学生对综合实验内容有了清楚的认识,既可以帮助学生实验前预习,提高实验效率,又能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加深学生的实验认识,提升实验效果。
(三)综合实验指导视屏的录制
根据上述综合实验内容,进行各个单元实验视频的制,目的在于让同学提前学习各单元工艺环节的操作过程,帮助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更高效地完成指导书要求的各类综合实验,这样就为创新环节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综合实验教学网页的制定
为包装综合实验体系搭建网络平台,方便展出上述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也加强了我校包装工程专业与外界企业、高校之间的交流,让外界对我校包装工程专业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了完善包装综合实验体系的施行效果,我和同组人赵赫构建了包装实验中心网页,包括首页入口、实验通告、综合试验类目、实验资源库、实验自主设计和评价与跟踪,该部分内容为二人合作完成,包括了本人论文中包装综合实验的构建及赵赫论文中综合实验的评价及跟踪,因此无法分开撰写。如何制作网页在本文中暂不具体讲述。
二、 综合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探索
如何能够利用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实现综合实验教学过程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严格的流程和现代化的实验管理模式才能使综合实验教学体系达到预期的优良效果。
(一)合理综合实验管理模式的构建
(1)采用开放模式,提高实验设备资源的利用率
建立开放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实验室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增加学生自主创新的空间。建立开放的实验室,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又发挥了实验室的核心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走进实验室,自主求知,用实践来答疑解惑,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为塑造新型包装人才提供有利条件。
(2)建立一套院校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达到更好的实验管理效果,学校方面可以考虑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实验教学分级管理制度。以开展实验活动为主,学校监督管理为辅,在实验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首先可以根据各学院实际情况对全校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提出总方针、总指导意见和要求,接下来各学院、各系根据学校的总方针、指导意见和要求,出台各自相应的实验教学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从学校与学院双方面对实验教学活动进行了规定,各自负责各自的板块,明确管理范畴,在学校实施统筹管理的同时,各个学院、各系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好实验教学活动,实现从学校到学院两个层面共同做好实验教学管理工作。
(二)综合实验流程建立
(1)改善指导老师在实验中的教学流程
传统的包装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实验过程,由学生自主实验,以实验报告为评价标准。但显而易见,传统模式的实验效果并不理想,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应借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中要尽量避免程序化的实验方式,完全按照流程按部就班的实验。指导教师加入实验小组一起探讨实验结果,尽可能的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2)学生创新综合实验方案提交流程
学生在实验前先根据视频中的单元实验进行综合实验的组合,并根据综合实验和包装工艺环节组合撰写综合实验的操作方案,这样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实验效率,也可以通过此方案判断同学的平时成绩,为考核制度也提供了合理化参考。
(3)学生创新综合实验方案反馈流程
综合实验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其中审核的原则有:创新性原则、合理化原则、可行性原则且符合绿色包装发展要求。学生根据审核后的建议,修改实验方案。
(4)学生综合实验实践过程
学生在建立合理的实验方案之后,即可进行相关实验,完成综合实验实践过程。教师在实验指导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实践能力,此部分也可以作为考核的标准。
三、总结
通过对包装工程专业实验的分类及分析,构建了合适的综合实验。在实验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综合实验实施方法及管理方案,为综合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琪琪. 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特征及创新意识培养发展的探索性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和研究热点。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标准既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已步入内涵式和规范化发展轨道。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教育核心问题,近年来从国务院到各级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职业院校都分别提出了相关目标与要求,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与实践。
200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务院颁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5年,教育部颁布《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同年,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这些都是指导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以不方式提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中高职衔接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构建教学标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目标和要求。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各类职业院校也积极响应,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就广东省而言,自2010年开始实行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探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科学模式,旅游管理专业是其中试点专业之一。随后,连续启动两批共20多个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研制工作。
前几年,教育部职成司组织高职高专教指委会研究制订了一批专业教学标准,为我国教学标准的研制开创了先河。然而,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国职教领域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相对薄弱。如果这些工作长期滞后,不利于职业教育理论成果的丰富及理论体系的完善,也不利于我国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改革的深入,制约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
可见,从规模化扩展到内涵式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规律,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和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建立和健全以专业教学标准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深入全面地、系统地探索。
(二)研究意义
拓展职业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丰富职业教育理论体系。通过对已有相关成果的综述,以终身教育理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为指导,以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律为依据,通过对“中高职衔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能力分析―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概念、理论及其内在关系的解读,探讨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方法技术,构建出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及相关制度。从而,拓展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一定程度上丰富现代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为政府决策及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提升旅游专业建设水平。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与实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完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一方面,通过中高职课程结构的整体化设计和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标准的开发,实现旅游专业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是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的必备文件,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把能力核心、系统培养、中高职衔接、第三方评价等职业教育理念落实到专业建设中,能有效促进本专业的内涵式发展,推动更多、更高水平的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更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和示范专业。而且,本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开发技术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专业,带动相应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
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社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大多数省市已普遍开展,但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指导等因素,本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状况并不尽人意,培养质量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中高职衔接教育改革和人才供给。研究并有效实施本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等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有助于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高,促进本专业人才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而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供给又将有效促进本区域社会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会议研讨、案例研究等方法,以人才需求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为逻辑起点,学习借鉴英国的先进理念与经验,依据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内在要求,由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协同合作,按照理论分析―实地调研―交流讨论―试点应用―反馈完善等流程开展研究。技术线路见图1。
三、研究内容与主要成果
通过对中高职旅游专业人才供求的全面分析,学习和借鉴英国职业教育标准开发经验与技术,开发具有中国(广东)特色的旅游职业能力标准、中高职衔接旅游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初步建立体现广东特色、满足国家需求、具有国际水准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一)中高职衔接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类型,它以就业为导向。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本项目首先通过广东省内的中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如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在校生学习状况、毕业生就业等情况的分析,掌握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给状况;通过对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及旅游行业(主要是旅行社行业)人才需求特征的深入调研,全面分析技术技能型旅游专业人才需求状况。通过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分析,发掘供需矛盾,找出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缺失标准开发是关键问题之一)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对策。
(二)英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及其借鉴
英国是世界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素以科学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公平合理的课程评价模式而闻名。深入剖析英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学习借鉴其职业教育标准开发机制和开发技术以及英国的旅游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为我国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借鉴。
(三)旅游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分析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中一项关键性工作,也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主要成果和特色所在。根据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及其工作任务和职责,分析其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建立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模块库,构建本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标准库,为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和课程开发确立科学依据。
(四)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
一方面,从理论上探讨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的内涵、要求及开发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在旅游管理职业能力标准构建的基础上,按照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解构和重构,建立本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开发本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内容应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条件、教学组织与实施件等),制定三二分段培养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转段考核方案,并经项目试点单位实施、反馈和完善。
(五)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
根据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编制本专业课程标准,明确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的内涵、表述格式、具体内容及课程开发思路方法等要素,尤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衔接和课程标准的规范性及可操作性。并具体制定本专业中职学段和高职学段所有核心课程标准,并对其他非核心课程标准也给出编制思路。
(六)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考核评价标准的的探索
考核评价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中最为薄弱的部分,本项目根据中高职衔接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引入第三方评价等先进理念,制定旅游类专业三二分段转段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建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形成性课程评价标准及实施方案,建立基于第三方评价机制的专业建设评估方案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四、结论与讨论
【关键词】互联网+ 会计教学 XBRL 人才培养
一、引言
2015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就是为了推动社会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高以及组织的变革,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的各领域深度融合为手段,形成更V泛、更灵活、更完整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手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此外,《指导意见》也明确了“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11项具体行动以及7项重要保障。这是国家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互联网时代的大门将全面开启,也意味着经济社会的各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也不例外。因此,“互联网+”这项新举措带来的变革与挑战必然会降落在会计人才的身上。高校承担着培养各类会计人才的重任,亟需解决如何培养出顺应互联网时展的会计人才的问题。而基于XBRL技术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是在互联网的浪潮下符合时展的新型会计人才。因为XBRL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基于互联网的跨平台操作,作用之一就是把会计准则与计算机语言相结合,把财务信息通过XBRL在计算机互联网上有效地进行处理,实现数据的集成与最大化利用。2014年,XBRL凭着自身先进的财务报告编制及分析等技术优势,已成功融入到全球27个国家中的企业管理、会计、财务、审计等6个领域的570多个项目中。作为财务会计信息交换的最新技术及公认标准,其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不仅可以根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输出标准化、规范化、多元化的财务报告,也可以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跨平台操作,实现网络信息与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还可以减少财务数据输入错误的频率,提高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因此,XBRL知识和技术将来必然成为互联网背景下会计信息化人才必备的理论基础与技能。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高等院校,承担着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输出的重任,面临着互联网背景下新型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挑战。因此,研究“互联网+”背景下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二、“互联网+”背景下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缺乏准确的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高校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显而易见,单纯具备良好的会计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会计人才已经满足不了互联网时展的需要,经济社会会计工作的发展需要的是具备XBRL技术知识的会计信息化人才。XBRL技术不仅涉及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及非结构化数据处理,也涉及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因此,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不仅要满足企业基础的财务会计操作,更要精通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开发,这对高校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关于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不够准确,处于起步阶段的培养目标,要么是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XBRL技术知识,要么是仅要求学生熟悉财务会计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尚未没有深度挖掘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缺乏全面、科学的XBRL技术课程体系
互联网时代下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全面、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这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由于XBRL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比较慢,涉及面比较小,尽管大部分高校已经重视XBRL技术,但是对其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尚未深入,因此,对于如何设置全面、科学的课程体系,进而培养出能够适应互联网环境的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高校并没有具备足够的理论基础。因此,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设置的XBRL课程是基础层面的课程,中高层次的XBRL课程数量比较少,XBRL课程质量也无法保证。此外,开设的XBRL实验课程更是寥寥无几。
(三)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XBRL师资队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XBRL技术的不断推进,培养顺应时展、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需要一支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XBRL师资队伍,不仅要掌握互联网知识、计算机知识、XBRL技术知识,也需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丰富的会计专业实践经验。然而,大部分的会计类高校教师在校期间没涉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毕业后直接从学校直接进入高校教师队伍,缺少会计专业实战经验;在从事教学工作期间,也没有参加XBRL相关内容的培训,因此,计算机网络知识及XBRL技术知识的缺乏,很难让会计教师真正把XBRL应用到相关课程中去,也很难培养出培养顺应互联网时展的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
(四)缺乏灵活多样的XBRL技术教学方法
“互联网+”背景下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高校教师具备高效的教学手段,也需要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然而传统的理论讲授法依然是XBRL技术课程的主要传授方式。大部分高校教师基本是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XBRL技术的认知后,接着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相关的练习题。这种方式固然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度,但是也提高了学生对教学的依赖性,无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XBRL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配备学生的自主性才能更好的掌握其理论知识。加之,大部分教师本身也没有丰富的XBRL实践经验,所以并未深究该采用哪些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否高效传递XBRL技术知识,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XBRL技术人才。
(五)缺乏先进的XBRL实践教学条件
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XBRL作为一项实践性强的技术,意味着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先进的实践环境、实验硬件与软件设备等实训实习条件。尽管大部分的高校都重视会计实践教学,建立了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但是由于实验硬件与软件设备价格比较高,尚未配备与XBRL技术相匹配的教学软件,仅仅提供实训的场地,导致学生在校内实训期间,并未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必然会影响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互联网+”背景下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举措
“互联网+”背景下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于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旨在顺应互联网时展,满足经济社会会计工作需要,以高层次的XBRL技术及会计专业技术与技能为主线,全面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方法及人才培养场所,从而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如图1所示。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将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因此,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改进课程体系、提升教学方法、改善实验条件5项具体行动将为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立足社会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互联网+”背景下培养的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最终的去向是社会的各行各业,其就业去向十分宽泛,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企业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会计工作的岗位要求。校企合作、协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则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按照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可改变以往的单纯校内培养模式,跟企业签订合作培养协议,进行校企无缝对接,校内外协同培养会计人才。校企双方在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可以是“X+Y”人才培养模式,如“3+1”或“3.5+0.5”人才培养模式,即校内培养3年,校外培养1年,或校内培养3.5年,校外培养0.5年。校内学习期间,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的理论教学由精通XBRL技术的会计专职教师进行承担。与之匹配的实践教学则由具有合作企业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的老师承担。这样不仅能确保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与会计岗位工作需求相吻合,也能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校外学习期间,项目实习、综合模拟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主要由学生根据合作企业导师的指导在合作企业提供的实践实训基地来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也充分把新型的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方式贯彻到“X+Y”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过程中。在“X+Y”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过程中,高校可以根据上年的培养情况不断完善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做到“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的改革实践。
(二)注重专业与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培养顺应时展的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需要一支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要具备互联网和XBRL技术知识,也要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具有扎实的专业实践经验。因此,优化会计教师队伍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的主要任务之一。首先,提高会计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一方面,鼓励会计教师参与各种与行业相关的XBRL技术及专业培训,获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通过教学观摩、交流学习、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会计教师的授课质量与教学水平。与此同时,为专职教师提高顶岗实践机会,使其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技能。此外,也可以鼓励会计教师积极投身科学研究,通过课题申报及论文撰写发挥科研促教的作用。其次,在会计教师人才的引进方面,重点考虑高职称、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同时为其提高良好的工作、科研等条件。最后,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把企业中具有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专家吸纳到学校,作为学校的会计兼职教师或会计相关专业的企业导师。
(三)兼顾理论与实践,改进课程体系
培养顺应时展的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也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会计人才的需要,因此,在坚持理论与实践兼并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及执业素养的提升。按照“专业与产业结合、课程与能力结合”的课程改革思路,建立以培养专业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及实践课程组成。专业理论课程主要有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组成,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掌握基础计算机网络知识、XBRL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以便学生能尽快进入到实践环节进行相关的技能操作,增强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进而快速满足会计岗位的要求。这些理论课程的教学由相关专职教师在校内进行。实践课程不仅涵盖了与核心课程教学相结合的认知性试验、验证性实验及设计性试验,也涉及与岗位需求相结合的技能型实习实训及专业方向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训,这些课程的教学可采用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进行联合培养,由学校专业教师与校企合作的指导教师联合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这样在很多程度上可以把“专业与产业结合、课程与能力结合”的课程改革思路充分运用到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中。
(四)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教学方法
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是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意味着会计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XBRL技术、会计专业技术与技能及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因此,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将单一的课程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的案例教学、现场模拟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形成不仅需要配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优秀的教材、完整的教学大纲及课件、丰富的实训资料,还有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如定期开展交流学习、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的教师队伍。此外,要实现教学方式的有效转变,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方式及心理活动的变化,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专业技能及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调整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手段。对于理论课程,考核的主要是学生对实际业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启发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实验课程,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及工作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业务流程模拟教学、岗位模拟教学及现场操作等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方式的提升并非易事,需o跟时代进步,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不断尝试,才能形成有特色、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五)坚持与时俱进,改善实验条件
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需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能力及XBRL技术实践能力,这意味着原有陈旧落后的实验条件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应配备较先进的实验环境与场地、实验硬件及软件设备等实验条件。因此,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内外实训中心应保证学生能进行最基本的课程实训及实习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校内实训中心实验条件的配备不仅要满足XBRL技术及会计专业课程等课程的认知性及验证性实验要求,也要满足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等课程的综合性实验要求。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确保真实的供――产――销流程的基础上,不仅要满足学生完成企业顶岗实习及毕业实习等实习的需要,也能满足会计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丹,欧阳电平.信息化时代应用技术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财会月刊,2015(27).
[2]魏祥健.高校XBRL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构想[J].财会教育,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