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范文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第1篇: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范文

最近,笔者在农村调研时发现,在建设新农村中一些地方出现的片面性、盲目性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是认识上的“片面性”。目前,在一些农村还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和全面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认为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才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标志”,这既便于广泛动员发动群众,又可以轰轰烈烈搞上一番,刷墙壁、大扫除、写标语、办橱窗、整街道、栽花草,好不热闹!对这种做法我们并非不支持或一概否定,但这只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方面,切不能把改善“村容村貌”视为“首要任务”,把主要力量下在“旧貌换新颜”上。

二是建设目标的“偏离性”。有的村干部片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好不好,要看新房盖多少。因此,有的村干部打着建设新农村的招牌,拉着架子给村民申报建房手续,也有个别乱批“宅基地”的违规现象。还有的村子更是“敢想敢干”,在“规划”中都是怎么兴建新村“一条街”、村里的街道如何“拓宽”和“取直”等。形式上的集中,外观上的整齐,不考虑农民长期形成的生活和居住习惯,难免给农民带来生产生活上的不便,使发展生产这一首要任务被忽略。

三是建设中的“盲目性”。有的对新农村建设存有“急于求成、短期见效”的“跨越思维”,恨不得一朝一夕就建起个“新农村”。有的无视财力物力,一味追求“大干快上”;也有的随意给农民增加“新负担”,到处筹款集资甚至举债也要“上马”。个别村干部还美其名曰:为官一任拼一拼,跑步建设新农村。更有甚者,有的换届新上任的村干部,挖空心思想“出名”,一心一意想“露脸”,只求领导说个“好”,不怕群众评价“糟”。这种“表率作用”很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健康扎实地稳步发展。

四是无作为的“消极性”。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的村子比较突出。在调查座谈中,有些村干部悲观地说:我们这里历史条件就很差,想建新农村那是说大话,能维持现状就不错啦!好多村民也失望地说:一无钱、二无物、穷村子、散支部,建设新农村根本没出路!有的村民毫不掩饰地说:“村干部腐败是建设新农村的障碍,只有下决心治腐败,建设新农村的局面才能打开!”还有少数村子处于“无动于衷”和“等待观望”的状态,坚持过去咋干还咋干,拉着架子等支援。上述几种现象都是不可取的。

第2篇: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范文

万丈高楼平地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农业生产上不去,再壮观的大厦也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上不去,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就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中央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句话、二十个字”总要求,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完整体系,应当全面把握。而“五句话”的头一条就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必须首先立足于农村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必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农业建设的成果,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应当始终放在优先的位置来抓。

应当看到,我国粮食连续两年获得丰收,单产连续两年创历史最高水平。然而,粮食供给总体上仍是产不足需,粮食安全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制约因素看,依靠传统农业已无法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解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富裕的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坚定不移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核心是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着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用现展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在工作中,要着重加强耕地保护和水利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创新农业经营形式,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第3篇: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民 社会判断

许多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合理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理想形式。然而新农村的概念在不断更新,郭杰忠(2006)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次出现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当时农村发展的重要探索。2005年7月他在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文明状态。”[1]这也表明了新农村是一个有利于农村发展且与时俱进的新事物。

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是政府居于主导地位,由政府来根据各自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其建设的基本模式和路径。叶敬忠(2006)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失声了[2]。于是,便有许多学者开始关注从农民视角出发的新农村建设。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认可与重视。

所以,本文从社会心理的社会判断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讨论,增进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角色地位的认识和理论警觉性。

一、文献回顾

(一)从新农村概念谈起

一些学者从一个更贴近新农村实践的角度为新农村做定义。郭杰忠在2005年7月撰文中写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文明状态”。[3]另外韩俊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看作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4]实际上,在笔者看来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还应当考虑到生态环境这一个维度,应当是五位一体的综合概念。

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国内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作为“新事物”的新农村,虽然其定义难以统一,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许多的共同点,那就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新农村社会判断相关研究

金圣华指出,社会认知和态度都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社会认知的价值影响着社会态度的形成,而态度中的内隐成分又决定着行为的发生。他说,我们首先要了解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其次要关注农民的价值理念与演变;再次要关注农民的态度形成与演变;最后,关注农民的社会认知归因模式及存在的社会认知偏差。[5]

张庆林,赵玉芳,戴冰,张惠对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的社会判断做了问卷调查,在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个人收入问题、环境问题、农业与农民问题、民族交往与冲突问题、进城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上对西部民众做了调查,取得了一些成果。

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与推论。[6]它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内隐的过程,但是还是有外在表现。本文就是对农民在对新农村的外在表现上,讨论其社会判断的特点。

二、农民对新农村社会判断的特征及相关建议

(一)至高无上的经济理性与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描述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 个字,而生产发展是放在第一位的。这也是符合马克思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

图1是叶敬忠书中的数据,表面上看确实体现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判断的经济理性的一面。说明在他们的社会判断过程中,经济是其最集中关注的议题。可以说,如果经济没有得到发展,难以让他们承认这是新农村。

在这种不谋而合的默契下,秉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理念,提高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应当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而结合各地实际,在提高以上五个方面的短板的基础上有效带动经济发展是值得尝试和探索的。

(二)两种自相矛盾性与新农村建设的阻力

首先是农村居民社会判断性质上的自相矛盾。如今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最明显的方式就是修建集中居住式的房屋,农民甚至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修建这种楼房。[7]这一点不容忽视,应该重视媒体对农民社会判断的作用,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对新农村建设的正确认知。当前自媒体发展迅速,关注农村居民的社会价值取向与社会判断显得更加必要。这需要学者们投入一定精力来完成。

其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新事物本身的矛盾性。新农村建筑的室内布局,外观样式大多是政府部门决定,农民自己只能在住第几层楼和室内装修上保有自由。搬进去以后,有的居民开始担心喂养牲畜家禽等变得不太合适的问题。节日期间是否可以燃放鞭炮等在城市社区里的规则在新农村社区是照抄照搬,还是放任不管?所以又产生了一种在选择上自相矛盾的社会判断:新农村的新房新环境是好的,但是新农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限制――是不好的。

新农村本身的二重性与农村居民社会判断性质的两面织在一起就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更多的阻力。一项新的新农村建设举措会给农村居民带来新的社会判断,这些判断给后面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带来新的考虑因素。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时刻关注农村居民社会判断的性质,对其合理的判断应当予以人文关怀,再在这个基础上让新农村建设扬长避短,逐步发展起来。

(三)群体水平上的短期理性与新农村的长期性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农村居民对新农村的判断更多的是从家庭生活的短期理性出发。随着农村的建设不断发展,工具关系与情感关系混合的混合型互动也占据主流。经济理性逐渐占据重要位置,但这种理性出发点是家庭,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可以说是农村、农业、农民,具有整体上的前瞻性。

短期理性的后果就是社会整合程度降低,负向互动增加,总体社会资本流失。于是许多学者也关注到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在叶敬忠的调查中发现,受访的480位农民中仅有26人表示最关注乡风文明,仅占样本总量5.6%。但是接着,他又发现农民在文化需求中表现出急需法制教育。一方面表现出对乡风文明的漠不关心,另一方面又急切需要法律这种正式规则的保护。可以断定,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个非正式规范的真空期。这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关议题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此有许多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看法,但在本文分析的角度上,对传统农村的“礼治”应当予以重视。在那样的伦理体系下的社会结构中,保存着深厚的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子,是农村居民群体水平上做出的大致选择。其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后续影响很大。要结合好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与农村居民的短期理性,一方面要主动保护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规划出符合短期理性下农村居民社会判断的新农村愿景,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

三、结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面表达了良好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必须重视农民的主体性。农村,农业是一个相对客观的存在,而农民则是“三农”诸多问题的核心。农民在对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判断中:在关乎生存发展的层面的上与政府的思路一致,体现出极大的经济理性;新农村作为新事物本身具有矛盾性,农村居民的社会判断也有优劣之分,两种矛盾性相互交织实为新农村建设一大阻力;在关乎文化与社会、精神文明等发展问题上,呈现出群体水平的短期理性。

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以经济发展作为根本保障和前提,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大目标,需要克服新农村作为新事物的矛盾。而新农村作为公共产品又必须满足人们的需求,符合人们的合理判断。所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一方面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合理的社会判断,另一方面要努力克服当前农村的缺点,逐步迈入小康的新农村。这还要求长期的新农村项目与规划与重视家庭发展的短期理性相调适。这样才可以有序地,平稳地逐步迈入新农村的新天地中,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杰忠,黎康.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6(6):217-224.

[2] 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导言)[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2.

[1] 郭杰忠,黎康.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6(6):217-224.

[4] 韩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J].宏观经济研究,2006(3):13-16.

[5] 金圣华.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研究[J]. 人民论坛,2012(11).

第4篇: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范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对指导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面向农业生产开展科技研发、科技推广和文化传播等历史重任,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明显的学科、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因此,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高等农业教育必须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生力军的作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论述了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途径,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通过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农村经济体制、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而长期定势于传统农业精英教育的高等农业院校,在思想观念、办学模式、专业结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才能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专门人才[1]。

1.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合格人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行为的指南。思想观念陈旧,必将影响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发展现代农业靠少数精英人才是很难实现的,必须依靠数以万计的农业科技人才和数以亿计的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高等农业院校要想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农业科技专门人才,必须解放思想、树立现代教学观、发展观和人才观,引导学生树立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思想,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识,帮助涉农专业学生在农村建功立业,使农村真正成为大学生的创业基地。

1.2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

新农村建设需要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大学毕业生[2],要培养出这样的大学生,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有一支理论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必须有一个贴近农业生产实际的办学环境,必须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跟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普遍增强。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要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教师走入农村,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科技研发,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学校也要创造条件,建设真实的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职业环境,通过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

2创新农民培训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服务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是当前我国农民素质偏低,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3]。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使农村的广大劳动者掌握新知识和使用新技术,实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多年来不断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2.1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就是面向农村培养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实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回当地工作。根据生源地的农业经济现状和生产条件以及发展需求,学校单独组织教学班,设置相应专业课程。强化实用技术、实践能力和应用高新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培养,保证学生回乡后能够学有所用,带领百姓致富奔小康。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2.2农村基层干部培训

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如果这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和执政能力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农村建设就要受到影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2002年以来先后为吉林省九台、吉林、农安、双辽等市县培训农村基层干部2000余人次,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和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3农民培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4]。现代农业是有别于传统农业的一种农业形态,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市场化,方向是规模化,目标是产业化。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去实践。但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滞后,受传统农业观念和小农意识的束缚严重,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较差。为了保障农民培训取得实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农民培训方式,取得一定经验。一是集中培训。将已经有一定创业能力和实践经验,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和科技带头人集中上来,通过短期集中系统培训和到典型示范户进行现场教学,使学员纠正实践中的一些错误做法,解决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并通过学员之间的沟通,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作用,对调整和提升产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在村一级设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点,将教师派到培训点进行授课,直接针对当地的种植与养殖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受益面不仅局限在少数种养大户,而是全体农民。三是技术咨询。组织教师利用农村科普大集或通过热线咨询电话开展技术咨询活动。及时解答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技术指导。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深入田间地头、畜禽栏舍,面对面指导农民种植与养殖实践,现场向农民传授种植与养殖技术。五是选派教师任科技副县(市)长、科技副乡(镇)长到基层去挂职锻炼,全面指导农村科技发展。六是通过墙报、广播、电视、“口袋书”等形式让农民群众掌握种养技术,并通过扶持典型示范户,影响周边的农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强化科技研发和科技推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服务

科学技术如何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通科技面向农村经济、进入市场的渠道,是高等农业教育追求的目标。高等农业院校可以选拔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到农村去,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深入农业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和生产服务,也可以最快捷的方式把新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5]。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与吉林省双辽市院地合作的20年里,不仅帮助双辽市解决了盐碱地栽培水稻的技术问题,开发水稻30万亩,还培育出优质绿色稻米,获国家“A”字标志。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p#分页标题#e#

4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服务

21世纪是信息农业发展的时代,以农业信息化推进和带动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产品与市场、专家与农户、政府与农民的有效对接。高等农业院校也要发挥学科、人才和科技优势,搭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市场信息服务[6]。

5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就必须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作为整体与龙头企业发展合作关系,并带领农民参与组织生产、开拓市场、销售经营,以自身的发展壮大加快和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7]。但目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高等农业院校应发挥学科、人才优势,积极指导和协助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法律援助,增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外竞争力,保护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成员的合法权益,普及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知识,培训经济人队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

6帮助农村繁荣文化事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全国已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农村公共网络,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农村仍是文化建设薄弱环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农业院校可以通过送科技下乡、科技兴农、建立农家书屋、建立文化馆、兴办文化产业、农村信息文化服务等等活动形式,给予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服务。

第5篇: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范文

一、搅动群众思想。采取召开村组会议、群众代表座谈会和制作专栏等多种形式。特别要加强科学健身对健康的重要,从而使广大农民朋友认识到攒健康就是攒财富,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农民群众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把农民群众的思想搅动起来、把干劲鼓起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新村建设。村属于旧村改造。房舍凌乱,人多意见难统一等特点,必需完善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特别是新建沼气池、改厕所、改路、改厨房、太阳能建设的规划,要把建设项目、建设方式、筹资投劳额度明细化、数字化,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力争把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搞好。

三、协助农民增收。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帮扶试点村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积极向农民推广产量高、市场俏、效益好的优质稻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粮食的质量和数量,努力建成优质稻生产基地,采取订单收购的方式,包收购包销售,确保粮农效益有明显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四、推进村庄整治。依照村庄建设规划的要求。依规划进行村庄整治建设。指导、协助点村组抓好以“三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建设,三改”改水、改厕、改路)率均达到100%同时,督促农民群众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完全改变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

五、协助完善配套功能。要把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新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有文化活动组织人和业余文艺队伍,有医疗室和小商店,有留守儿童管护机制和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六、推行村务公开。以民主的方式成立村民理事会。动员和组织农民积极筹资投劳。落实到户到人。督促村民理事会用好管好每一笔建设资金,直接统筹配套资金重点用于改水、改厕、改路,其次用于撤除“空心房”推广沼气等。做到财务公开,资金收到和使用情况在村公共场所张榜公示,提高资金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接受社会公众和农民群众的监督。

第6篇: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范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一是少数乡(镇)、村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期望两三年功夫就能建成新农村。二是一些乡村建设新农村对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得不够好,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工程,缺乏自觉参与意识,存在过分等待政府投入的依赖思想。三是一些地方在工作中只重硬件建设轻生产发展,以为修了几条路、盖了几栋房、建了几幢楼就是新农村建设,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加快生产发展、建设文明家园的有效措施。

(二)宣传发动有待加强。一是重城郊、轻边远。个别地方在宣传发动上存在一些“死角”。二是重形式、轻效果。一些地方宣传发动形式较为单一,效果不是很明显,部分农民甚至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扩大扶贫范围。

(三)投入力度尚需加大。尽管各级财政在资金安排上逐步向农业农村倾斜,但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相比,仍存在着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上历史欠账较多,部分农村道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管护维护需求迫切。通过新农村建设,建成了一批村屯道路、小型农田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但我们在下乡工作时也常看到竣工不久的村屯硬化道路出现了破损、坑洼等现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迫切需要制定维护管理措施,不然就会出现新村没新貌、建成养不起的状况。

(五)公益事业发展滞后。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差、治疗水平低,农民因病返贫、因灾致贫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农村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导致择校问题加剧,无法实现教育公平;三是农村文化设施欠缺,群众文化生活比较匮乏。

二、几点建议和思考

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干部群众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国家扶持和农民自强的关系,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为我建设”、“要我建设”变为“我要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不能一哄而上、搞“一刀切”。要采取典型引路,扶持推荐一批村级班子战斗力强、生产发展水平高、集体经济实力强、公益事业发展好的典型,以供其他行政村学习借鉴。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整体有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是逐步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把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公共财政的职责,统筹兼顾。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逐步向“三农”倾斜。应在以县域范围内,全面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让财政资金投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经济实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前提。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要优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做大农村经济的“蛋糕”。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标准农田标准化生产,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完善各项涉农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效益,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支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建立优势产品产业带,发展主导产业。合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五是搞好规划、重点投资。建设新农村,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进行指导,必须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以中心村为重点,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准,对道路、学校、卫生、文化等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布局,将农民最需要、最迫切以及影响大、见效快的项目作为重点,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

六是积极探索财政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途径。农业经营规模较小,组织化、专业化生产程度不高,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原因所在。制定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农民把分散经营的承包土地,向种田大户和符合条件的农业生产企业集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田水利统筹规划,提高规模经营效益,提升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创新机制,探索财政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7篇: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范文

“海南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发展农业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经过多年的奋斗,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代表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海南在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劳动力素质以及农民人均收入等,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后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海南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要大力发展涉农教育,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持。”卫留成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把发展现代农业列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非常符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实际,对于海南来说更为重要。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产品、新技术,更需要有新理念、懂新知识的新型农民。

海南的热带高效农业和其他省份不太一样,所需技术和人员都需要在本地研发、培养。海南热带农业院校在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服务“三农”,推动海南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贡献突出,发挥了重要的技术和智力支撑作用,成为海南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人才的摇篮。海南将会进一步强化教育优先理念,大力发展教育,鼓励热带农业院校不断提高热带农业科研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技术推广的覆盖面,加快良种良苗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积极探索海南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为海南现代农业发展及国家热带农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卫留成认为,扶持、规范农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海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海南将加大力量扶持、规范农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海南农业与市场对接的组织化程度,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当前“三农”问题在经济上突出表现为农村资金不足,农民贷款难。为了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海南正在大力整合农村信用合作社,搞活涉农金融,解决农民急需的小额贷款。2007年3月1日起,海南邮政储蓄银行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为农民购买先进农业设备、更新农业品种、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参加农业技能培训提供了资金支持,缓解了海南新农村建设资金困局,也是直接支持海南发展现代农业的金融创新之一。

卫留成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主题,用现代设施设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高海南农业的综合素质、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海南的现代农业将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8篇: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范文

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这个问题,报告对于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通盘考虑和配置各种资源,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根本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切实把握以下八个要点:

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农业基础地位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完全改变,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仍然是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特别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快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不可动摇的。但要看到,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日益凸显,农村市场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继续强化完善支农惠农政策。虽然农民得到了较多实惠,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农业生产条件依然落后。这就需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除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外,还要继续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努力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首先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同时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协调推进农村其它各项改革,以此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建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体制保障。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同时,应当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第9篇: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范文

一、对全市农村形势的基本估价

通过视察,我们认为,我市农村的形势是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成效显著,态势良好。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领导,农村的发展始终有着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农村得予持续发展、农民得予休养生息;三是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四是农村发展的辉煌成就,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视察中,我们看到,我市农村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有: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从年的36·5:27·1:36·4,调整为年的31·6:31·7:36·7。二是农民生活不断改善,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年,农民人均有粮达365·7公斤,人均纯收入达1553元;贫困人口减少为100万人。三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改观。年,农业水利化程度达20·9%;已有890个村通了路、989个村通了水、939个村通了电、814个村通了电话、91·7%和93·8%的村分别通了广播、电视;建沼气池18万口,40·1万户农户有了永久住房。四是社会事业取得了进步,乡村文明水平有所提高,农民素质得到增强。年,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5·94年。五是农村基层组织健全,制度逐步完善,民主管理得到加强。

视察中,我们也看到,我市农村在发展中同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农业基础脆弱,综合生产能力仍然较弱;产业结构调整步子不大,经济发展仍很滞后;集体经济实力弱,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农村市场培育程度低,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二是农村贫困面大且贫困程度深,农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面貌仍然较差。四是社会事业发展落后,乡村文明程度低,农民素质教育不够。五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村组干部的待遇较低;农村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构建和谐农村任务艰巨。

二、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

通过视察,我们认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围绕生产发展,突出村容村貌整治,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归结起来,成功的做法主要有:一是加强领导,提供保证。各县(区)成立了强有力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并组建了工作机构,抽调了得力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新农村建设日常事务,指导和协调新农村建设,还划拨了一定的经费,做到了新农村建设有机构负责、有领导分管、有人员落实、有经费保障。二是积极试点,探索途径。各县(区)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实际,选择了一些有一定发展基础、建设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自然村进行试点,努力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为全面进行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视察中看到,试点村工作进展顺利,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县(区)通过会议、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单、标语等方式,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思路目标和任务措施,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各级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在逐步形成。四是抓住机遇,稳步推进。各县(区)抓住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培植致富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认真进行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特别是试点村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村容村貌有了新的改观,农民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新的变化。

三、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通过视察,我们也看到,我市新农村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少数地方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到位、有误区,特别是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足。二是宣传力度还不够。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还不够充分,对基层群众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存在“上级热、下级冷,政府热、农民冷”的现象。三是规划编制较滞后。新农村建设规划均处在把握上情、分析下情的酝酿阶段,均未形成明确的规划,编制工作仍然较慢。四是建设中困难较多。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与可能差距大,投入严重不足,争取发展项目、资金难度大,加之原已建设的基础设施缺口资金大、欠帐多,建设新农村任务十分艰巨。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教育和引导,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把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精神上来,使广大干部群众清楚明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从而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感,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

加强领导是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协调和指导,健全有关机构,充实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应当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督促检查,采取市负责县、县负责乡、乡负责村的办法,分别派出工作组,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督查的重点应当是组织机构的建立及经费保证情况、宣传发动情况、规划编制情况、试点推进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通过督查,确保新农村建设试点和整个建设稳步推进。

(二)加强培训,增强能力

加强培训、增强能力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的认识水平,增强组织实施者的工作能力,强化广大农民群众致富技能。应当继续将新农村建设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成技校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不断加大对各级干部、组织实施者和农民群众的培训。培训应当结合农村实际、当地产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突出针对性、实用性,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尽力满足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智力渴望和技能需求。

(三)因地制宜,加快规划编制

规划是对今后一定时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设想。应当坚持规划先行,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规划编制应当坚持加快发展、突出整治、重在基础的原则,把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既做到目标宏伟、增强信心,又做到结合实际、切实可行。除市县(区)制定全面规划外,乡村组也应当制定出具体的规划或是打算,明确建设的思路、目标和任务,突出产业发展,一村一策,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四)立足市情,分层次建设新农村

我市农村的发展条件不同,内地与边疆、坝区与山区、交通便利地区与偏僻闭塞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应当根据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发展层次,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台阶式梯次推进。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了按村、温饱村、贫困村三类推进。从视察的情况看,建议还可增加两个层次,把新农村建设分为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5000元)、温饱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24元——3000元)、贫困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7元——924元)、绝对贫困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7元以下)五个层次比较符合实际,更有利于整个农村的发展和进行具体的工作指导。根据我市贫困村、绝对贫困村所占比重大的实际,在制定一个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及进行工作指导时,应重点关注贫困村和绝对贫困村。分层次建设的目标及要求建议为:

1、村:高标准建设新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化,基础设施配套化,村容村貌特色化,乡风文化文明化,生存环境生态化,社会保障体系化。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4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基础设施完善,连村路通柏油路,村内道路通水泥路,住永久住房,饮用安全水,使用安全能源,普及电话、广播和电视,文化室、卫生室、活动场、公厕、垃圾场配套;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美观且具特色;文化生活丰富,乡风文明;农民生、育、老、病、养得到保障。

2、村:按标准建设新农村,经济发展走向产业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4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基本普及电话、广播和电视,文化室、卫生室、活动场、公厕、垃圾场基本配套;生态环境较好,村容村貌美观且具特色;文化丰富,乡风文明,娱乐条件好;农民生、育、老、病、养初步得到保障。

3、温饱村: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抓好产业培植,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稳定解决温饱,重点进行村容村貌整治,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40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基本解决通水、通电、通路、建住房、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问题,文化娱乐条件进一步改善,生存环境进一步好转。

4、贫困村:发展农村经济,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培植脱贫致富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摆脱贫困。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3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元以上,逐步解决通水、通电、通路、建住房、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问题,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及致富技能。

5、绝对贫困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创造发展条件,重点解决温饱。具体要求是:农民年人均有粮达350公斤以上,年人均纯收入达1000元以上,着手解决通水、通电、通路、建住房、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问题,努力改善居住条件和生存环境。

(五)建立投入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

建立投入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保障。应当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办法,努力建立新农村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一是应当在制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同时,储备好农村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对新农村建设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多给予倾斜和照顾,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二是各级财政应当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应以高于当年财政收入增长的比例预算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三是金融机构应当不断调整信贷政策,研究确定加大对农村资金投放的办法,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新农村建设。四是应当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搞活农村流通。五是应当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原则,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动群众自己动手建设家园。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投工投料的折资比例应达投入的60%以上。其中,村和村不低于70%,温饱村不低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