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春节对联小学生范文

春节对联小学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春节对联小学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春节对联小学生

第1篇:春节对联小学生范文

通用春节对联大全带横批

上联:大顺大财大吉利下联:新春新喜新世纪【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精耕细作丰收岁下联:勤俭持家有余年【横批】:国强富民

上联:创大业千秋昌盛下联:展宏图再就辉煌【横批】:大展宏图

上联:创大业千秋昌盛下联:展宏图再就辉煌【横批】:大展宏图

上联:共享锦绣年华下联:相伴健康天使【横批】:福如东海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省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yjbys.com财源广进

上联:春雨丝丝润万物下联: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欢天喜地度佳节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横批】:家庭幸福

上联:大顺大财大吉利下联:新春新喜新世纪【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春联对歌民安国泰下联:喜字成双花好月圆【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喜滋滋迎新年下联:笑盈盈辞旧岁【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千年迎新春下联:瑞雪兆丰年【横批】:年年有余

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横批】:皆大欢喜

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省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百年天地回元气下联: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合家欢乐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省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下联: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横批】:恭贺新春

上联:和顺门第增百福下联:合家欢乐纳千祥【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

上联:春临大地百花艳下联:节至人间万象新【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更多热门相关文章推荐阅读:1.2016年新春对联集锦(带横批)

2.2016猴年春联篇

3.2016春节对联大全

4.经典春节对联大全带横批(推荐)

5.2016猴年春节四字对联(优秀)

6.迎新春对联带横批【经典】

7.酒店2016春节对联带横批

8.七字春节对联大全【附横批】

第2篇:春节对联小学生范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体验教学;情境互动

在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中,体验式教学已成为一种新兴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既涉及道德品质培养,又与生活息息相关,是完全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课程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尚未成熟,品德与生活课主要帮助学生提高认知事物的能力。这一阶段,学生往往对事物的认识只是表面的直观感觉。为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扩大知识面和丰富生活经验,体验式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

一、创设情境,入境体验

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情感氛围。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小学生们在由教师人为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一种相对“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必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所创设的“情境”应尽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层次,使他们能够充分地理解,这样才能激发起他们对于在“情境”中进行“体验”的期待;二是所创设的“情境”应尽量贴近现实生活,生活世界是小学生们获得和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起点,也是他们运用和检验知识和经验的归宿。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学科知识与生活事件联系起来的“点”,并尽量进行“体验”。

例如,以“春节知多少”为例,笔者以情境为载体,带领学生入境体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播放歌曲《新年好》,渲染新年的欢乐的氛围;其次,利用PPT呈现全国各地的庆祝春节的热闹图片,带领学生走入画面中的春节,感受春节的快乐氛围,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最后,等到图片播放完毕,教师再抛出问题: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平常是如何庆祝新年的吗?你们参加了哪些活动呢?此时,学生学习的欲望已经被完全激发出来了,结合教师的问题,开始与其他同学互动探讨。有学生说“过年时会放鞭炮”;有学生说“过年会吃团圆饭,并在第二天拜访亲戚”;有学生说“过年可以参加当地举办的游园活动”;有学生说“过年家里会贴对联”等。此时,教师再次抛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吗?我们又为什么会过年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已经完全进入学习状态。由此可见,有效的情境可以带领学生入境学习,焕发学习的兴趣。但在设计情境时,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层次和生活经验进行设计。

二、设计问题。互动体验

学习是一种对未知生活的体验和探索过程,问题则是触发学生进行体验和探索的关键点。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为了引导他们在情境中进行有效学习,教师还需要通过设置“问题”来推进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小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来解决问题。

例如,设计“夏天,我们注意什么”这一问题,引领学生互动体验,交流碰撞,深化认识。为了科普一些夏天的常识,教师特意设计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问题如下:①夏天蚊虫很多,我们应该如何防治蚊虫呢?②夏天很容易腹泻,请问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腹泻呢?③夏天普遍高温,人很容易中暑;④我们应该如何科学使用蚊香?请问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中暑呢?这些问题生活性强,学生结合生活常识,与其他学生交流互动,课堂氛围非常融洽。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主动融入各个小组学生的探讨中,与学生一起互动,做好参与者、引导者角色。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圆满完成探究任务,加深对各个知识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师首先要做好问题设计工作,然后再做好引导工作,促进学生互动体验,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三、搭建平台。深化体验

“活动”是对现实生活中种种活动的模拟,也是小学生乐意参与的一种体验形式。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教师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感知、经验,并进行总结和思考。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活动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如小游戏、生活调查、分析讨论等;参与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个人的思考性发言、小组合作学习、提交观察报告等。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参与活动的小学生与其他参与者之间尽可能多地进行交流与互动,以尽可能多地获得感受与经验,要尽量使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形成一个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现实生活互动的立体式互动网络,使学生借助这种情感体验的互动交流c相互影响来实现个体的完善和提升。

例如,以“我是家里的小主人”为例,教师首先请学生个别介绍一下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再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要求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家庭成员的情况并填写调查表,最后经过全班讨论形成一个汇总表“我爱我家”,使学生更加懂得体谅父母并初步形成家庭观念。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激发、相互触动,学生的情感都得到了一定的释放与升华,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多元评价。促进发展

第3篇:春节对联小学生范文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势在必行。因而,我尝试着从融入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以谜语激趣。

开学第一课,我一般以谜语形式来介绍我的姓氏 。示例一: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打一字)――罗;示例二:转眼到黄昏(打一字)――罗。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趣味语文学习中,对谜语已有所接触,因而牛刀小试后,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我会在七(上)开设一节简单的“字谜”课,教学生一些基本的猜字谜方法――离损法、组合法、离合法、半字法、方位法、包含法、调整法、运算法、抵消法、推理法、会意法、笔画法、寻遗法等。以便春节时,学生能参与猜谜活动,进而引起学生学习谜语的更大兴趣。此外,有了一定的谜语入门知识后,学生会在今后的阅读中,留意相关的字谜知识。

为了促进学生更深层地学习谜语知识,我会在八(上)开设一节“常用谜格”的介绍课,如:求凰格、脱靴格、挖心格、隐目格、骊珠格、素心格、粉底格、徐妃格等。或许有人认为,用谜格制作谜语对猜谜的人来说,是增设了一道障碍。其实,只要了解了谜格的特点,掌握谜格的规律,再加上勤学多练,谜格的使用不但不会使你感到是一种障碍,而且能让你的思维得到训练,智慧得到启迪,在“谜”海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其次,以对联激趣。

七(上)放寒假时,我会布置学生收集左邻右舍所贴的春联,让他们先自行品鉴春联的特点。

我一般会在七(下)开设一节“趣联欣赏课”――主要是收集一些趣味对联,引发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例如:一联多对(反对、意对)、矛盾联、歇后联、缺字联、拆字联及其他类型的趣联。从对联欣赏中明白对联的基本特征:

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词性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完全相同。

3.结构相应。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节奏相合。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下两联依次都是(二/二/三)的节奏。

5.平仄相协。平仄相协的起码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意义相关。即在内容上必须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

学生了解对联的写作常识后,根据学生平时的积累,我一般会要求他们在八(下)时尝试着写写名字联。下面就是学生为我写的名字联:

(1)柳条披风风似幔

清水映月月如钩

(2)柳叶拂摇一树倩影

清波荡漾满泉英姿

(3)柳荫摇曳,风拂几抹淡雅

清波静旋,雨揽千丝香魂

(4)柳条直直向下垂

清水弯弯走四方

(5)柳荫双青莫忘志

青山并蒂当知时

(6)柳絮飘飘落 青松摆摆摇

还可列举部分学生的名字联:

(1)翠柏枝枝傲雪立

兰花朵朵迎风开

(2)西湖望美景 北海观波涛

(3)玉芒耀川谷 玲响飘苍穹

当然,学生撰写的对联虽有些不足之处,但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我觉得他们最起码有了基本的对联写作兴趣。

再次,以节日激趣。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流传下来的节日风俗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目前,我国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另外,我还根据本地习俗介绍了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十五)。

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传统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在传统节日及习俗的学习中,主要是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上网收集材料的能力,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习俗、趣闻轶事、特别要注重对传统节日的古诗文的积累。

最后,以名著激趣。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使人受益终生!

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所以,名著阅读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可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1.讲《水浒》故事比赛。

2.“我印象最深的《水浒》人物”演讲比赛。

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读完《水浒传》,还能从各方面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领会作品的深刻意蕴。

第4篇:春节对联小学生范文

我国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民俗文化节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民俗文化节观后感1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民俗文化节观后感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个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不仅仅是民族,就连每个地区的习俗都是与众不同的,傣族热闹非凡的泼水节,东北的民间艺术-大秧歌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风俗。每个风俗都代表着每个地区的民俗特色,所以我们也应该尊重这些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

在我美丽的家乡,也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习俗:每当办喜事时,都要放最响亮的鞭炮。喜家会诚心诚意地给村民们递上请帖,收到请帖的村民便会准备好彩礼上门祝福。喜家还会请来许多亲朋好友共同来喝喜酒。大伙儿欢聚一堂,人们坐在结实的长板凳上,听着屋子里延续不断的笑声,心里也跟着乐开了花。人们面前放着一袋喜糖和一杯热乎的香茶。据说,这是喜家为了感谢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特意精心准备的,希望来喝喜酒的人家也沾沾喜气。到了最重要的环节:放鞭炮!喜家的男人提着一大摞鞭炮大步走向前,到了大门中间后,从裤袋里掏出一把打火机,将鞭炮小心翼翼地轻放在平坦的地面上。随后,男人轻松地按动着手中的打火机,火苗便快速地竖立在火机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着,好像随时有可能熄灭。男人将跃跃欲坠的火苗逐渐对准大红色的鞭炮。顿时!“噼哩啪啦”的炮声响彻云霄,惊动了在大树上栖息着小鸟,它惊恐地飞走了。正在嬉戏的孩童们纷纷被可怖的炮声吓得魂飞魄散,个个像老鼠见了猫似的拼命冲进里屋。炮声的威力太大,地面上有时会轻轻震动,令人毛骨悚然。但是炮声越大,代表以后的日子会更加红火幸福,所以这也是一个好兆头。

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希望大家能多多体验一下这些颇有趣味的民族呢!

民俗文化节观后感3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民俗文化,但是最传统的,就是春节。

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它非常凶猛,吃人、毁坏房屋、祸害庄稼,人们都很害怕它。有一天,在外打猎的人要生火取暖,不小心烧到了竹筒,啪的一声把年吓跑了。渐渐的,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响、怕火、怕红色,所以每当年来时,人们都点爆竹、贴对联、穿红衣服,又称春节为过年。

过年的时候在外打工的人们都会回到家中和家人团圆,各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息。每到这个时候,街上分外热闹,有卖年货的、卖年画的、卖衣服的……五花八门,人人都精神饱满,喜气洋洋。

在家里爸爸忙着扫房,把屋子都收拾干干净净,装饰的别具一格,妈妈在家里忙着做各种好吃的,炖肉、蒸年糕、炸丸子……各家各户都传来酒菜的香气。

大年三十的时候,全家人都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小孩子们则跟在大哥哥大姐姐的身后,忙着贴对联、贴福字、年画,有时候福字是要倒着贴的,预示着“福到”。除夕夜晚,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全家男女老少都围坐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快乐地吃着年夜饭。

初一的早晨,大人们、孩子们都很早就起来,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小孩子们则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里,说一些过年的吉祥话,爸爸、妈妈就会拿出红包给孩子们,让他们去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和玩具,这便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一天,大人们在那天则会到亲戚家拜年或在家做饭迎接客人。

这就是春节——我身边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节观后感4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民俗文化节观后感5杀年猪是我们当地的一种民间风俗,在农村吃年猪饭相当于过年的预演,亲戚间相互请吃杀猪饭,主要是为了加强联络感情、也是一种表示庆贺,下面我们就带大家去看看这个喜庆的民间节日。

每到这样的杀年猪季节,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要你走进村寨,都会受到热情的邀请。在杀年猪时,只要主刀者一声令下,所有人便全力以赴奔赴猪圈,将选好的猪团团围住,这时大家七手八脚,拽耳朵的拽耳朵,拽腿的拽腿,共同用力将猪按倒,把猪的四腿绑到一起,然后将一个木头杠子插在四腿中间,大家齐心合力放到架起的案板或桌子上,杀猪是个技术活,主刀者凭经验和感觉,要一刀毙命。猪停止呼吸后,开始不停地往猪身上浇开水,待把猪身上的毛都浇透后,开始开剥刮洗。在这样喜庆的杀猪客里,主人家都会把刚杀好的新鲜猪肉,分割切成小块,用焦炭烤熟后招待客人,客人们吃着美味可口的烤猪肉,互相劝着自酿的“苞谷酒”或是苦胆酒,真是犹如过大年一般。在年猪席上,都是一些用猪肉烹制出来的菜系,有酥肉、粉贞、猪血汤等等,都是一些可口的农家菜。按照习惯剩下的猪肉和肠肚,每家每户还要淹制一些腊肉、香肠以备来年食用。

第5篇:春节对联小学生范文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来激发学生浓厚的“说话”兴趣

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绝大部分都配有丰富的插图,明艳的色彩,可爱的动物和图画都是吸引学生目光的有效材料,这些插图,体现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能激发小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

(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说话动机

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口语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说”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抽象为直观,化大为小,化微观为宏观,利用其图、文、声、动画等充分调动学生想“说”的积极性,这样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导课文复述

复述是促使学生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将消极的词汇变成积极词汇的技能训练。复述课文,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和熟练地运用语言表述思想感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体裁的特点,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复述形式,复述段落,复述全文,或详述、略述,还可以要求学生大胆想象创造性地复述。如《蟋蟀的住宅》的教学,可要求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分别复述蟋蟀住宅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建造过程,只要叙述清楚,语言简洁,合乎情理 ,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四)续编课文

编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因为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有着惊人的想象空间。小学教材中的许多课文,由于篇幅限制和作者布局的需要,有的细节处有所省略,有的在结尾处言虽尽而意未穷,这些都为学生的口语表达留下了广泛的锻炼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性的补白。课文补白,学生不仅

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能使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五)利用“口语交际”进行说话训练

利用课本中的口语练习训练说话。例如这样一道题:说说美丽的春天。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春天美在哪里,然后让学生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画与同桌说一说,或在小组内说一说,最后各个小组派代表再到讲台上说一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六)把握有利时机,培养规范表达

孩子的语言是幼稚的,还在逐渐形成,所以口语中存在着许多语病,如有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方言。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语词不丰富,逻辑性不强,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能力弱,思维能力不强的表现。教师还要及时纠正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口语表达习惯,进而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二、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要抓住这一特点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如:班队课上,让学生朗诵诗歌,讲故事等;在晨会上,让学生开展新闻活动、背诵格言和诗文等。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既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主动。

三、开展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中收集、摘抄优美词语,可以使学生积累佳词佳句的同时拓展知识面。教师可以要求每名学生准备摘抄本、剪贴本,同时建立班级图书管理小组,保证每位学生每周至少能读一本书,摘抄十句佳词佳句,并要能理解其意、灵活运用。每月组织一次评比,以奖勤促懒,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语言

第6篇:春节对联小学生范文

一、认识气场

中国人对“气”十分青睐,翻开古籍你会发现气的概念被广泛运用。比如《兵书》: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庄公十年》里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大家十分熟悉的《孙子兵法》的《军争篇》中也有提及: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还有《孙膑兵法》、《吴子兵法》等等地兵书里都反复强调:将帅必须是“治气”上得成功者,用气来张扬军威,用气势来压倒敌人,并避实击虚。以气论医道,这是中国中医从战国末年开始就倡导的。中医调理其实就是使脉气和、脉气平,达到让身心健康的目的,在中医学里首屈一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就是一部以气论养生、以气论病、以气辩证施治的书。

看着这些古籍,实际上我们也看到了气随着中国历史它所走过的历程:“气”从先秦时期的“云气”、“水气”、“烟气”等具有常识性的概念,发展到徜徉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成为思维的成果,成为哲学的概念,再到成为内涵核心上升为范畴。

气之所以可以始终被中国人挂在嘴边,且经久不衰,更多的原因在于气的范畴的形成和运用其实凸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抓住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心理和思维的方式讲讲“气场”。中国人自古就有“天地万物通一气”的说法,既然天地万物能通一气,那么一定是可以产生强烈的磁场效应,通过这磁场的效应,构建出天人之和,也就是构建一种和谐,心与物能产生感应,产生一种共鸣,这就是气场!气场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大气的、震撼的、它是流动的并时时变化着的,它在我们的思维精神境界里是一种无形之物,但却是可以让人真实地感知,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的。

二、感受“文气”

著名学者章学诚说过的“凡文不足以动人,所以动人气也”,这一句话回归我们语文教师的落脚点上,一段诗文之所以能触动人心是因文中这一股股的气。我们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大江东去,浪淘沙,千古风流人物。”便会被磅礴的气势所打动,《石灰吟》显出的英雄气概,民族的气节,让我们看到了17岁的于谦那份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气度。而在朱自清《春》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我们可以闻到气场所散发出来的清新而淡雅的一股春欣欣向荣的气息。

不同题材的文章所蕴涵于其中的气场也是不同的,平时我们在读着自己熟悉的文字的时候,可能很难一时就抓住并总结表达出这种无形的气场,但当我们细细品味文章的时候,可以说文章中的这股文气一定会沁入你的心田,流入你的血液,并产生一种韵味萦绕心头。

让我们一起翻开小学课文课本,慢慢走进课文。六年级《为人民服务》、五年级《北京的春节》、五年级《冬阳童年骆驼队》、五年级《桂花雨》、三年级《陶罐和铁罐》……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文章一品一读,文章的文气自然流露出来,通过这样一比较,不用传言,只在意会中,相信你已经感受到了不同文章出的不同气场了。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把住文章中这股文气,抓住文章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气场,因为它是有生命的课堂的基础,是构建有生命的课堂之根本。

三、小学语文课堂“气场”的诠释

老师上课其实很多时候是跟着感觉走的,文章的文气,不就是老师们所能感觉到的吗?但这是无形的,仅仅只是感觉,但作为老师,我们要懂得抓住,并将这无形的文气变有形,将变成了有形微弱气息扩大扩大再扩大、强化强化再强化,将涓涓气息变成富有磁性富有魅力的强大气场。

如果我们用人体喻课的话,血脉和气息就是课的灵魂,就是课的生命。要想让这些血脉和气息焕发光彩,我们就得想法子让文章的文气彰显,让课堂气场丰盈。怎样才能做到呢?

首先,我们要懂得站在他视野的角度。所谓他视野,即某一问题、某一学科的深入研习,不能局限在问题学科的自身,而是要跳出来,站在一个他视野,他学科的“广阔的智力背景”上来俯瞰自身,才能达到对问题的洞明。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要跳出语文看语文,或者说是站在大语文观的角度看我们的语文。这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高度,只要有这样的意识就好,并不一定要站得多高,看得多远。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就会下课外功夫了。其次,我们要懂得把握诠释文气,利用气之变化的特征,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其演绎,营造富有魅力的课堂气场,利用气场来吸引孩子的眼球,在教学实践中不乏这样好的课例。

例子1:(播放北京京韵大鼓的音乐)孩子们,这是?对,北京的京韵大鼓。它飘过了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图)北京的胡同(北京的胡同图)热闹的庙会(庙会图)!诺,那是有名的老舍茶馆。那儿有京味十足的北京艺术文化,还有许许多多让人难忘的故事,老舍先生深情地说:“我最爱北平。”北平就是北京。读了课文,你们喜欢北京的春节吗?最喜欢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一说。(我喜欢北京的除夕,除夕很热闹;我喜欢北京的庙会,北京的庙会最有特色了;我喜欢北京的腊八粥;……)

师生在京韵十足的鼓声中畅谈,孩子仿佛走进了北京,走进了北京的春节,走进了北京的文化,走进了文本。

例子2:《北京的春节》第六小节(屏出课文内容:除夕真热闹……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师:除夕这一天,作者观察到了,人们都在忙什么?

生:做年菜、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

师:感受到除夕的热闹了吗?全班一起读!(鞭炮声日夜不绝!播放鞭炮声)这是举家团圆的除夕之日,这是灯火不熄的不眠之夜啊!在这一天,在外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都要

生:回家!(出示:课件——一个大大的“家”字)做年菜是在对年祈福,是为了——

生:家!

师:灯火通晓的还是——

生:家!

师:家!回家!就是要和亲人——

生:团圆!

(板书:团圆。播放温馨音乐。出示:课件——必须回家吃团圆饭。)是啊,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出外打工的兄弟姐妹们,除非万不得已——

生:必须赶回家吃团圆饭!

师:远在异国他乡的父老乡亲们,除非万不得已——

生:必须赶回家吃团圆饭!

师:家,守家,文章里没有这个词,但有一个词,叫守——

生:守岁!

师:守岁。是什么意思?究竟他守的是什么?他们守的是平安、他们守的是浓浓的亲情、他们守的是幸福、他们守的是吉祥。多么具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啊!这是我们祖祖辈辈,年年代代,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这就是北京的——

生:春节!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

生:春节!

教学片段中教师站在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地域文化的高度来解读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对春节这节日的重视。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能在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春节享受团圆,那就是一种幸福。正因为老师抓住了这一点,才能把那十足的京味、年味、文化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彰显了课文中浓浓的中国味。

就课的气场,两个小片段已经足已感受到课堂气场的力量与魅力。两位老师能这样成功营造出课堂的气场,是因为都站在了他视野的角度,站在了大语文观的高度,站在广阔的大背景上去解读文本。

四、小学语文课堂“气场”的构建

课堂气场形成应该是多方位、多角度的,靠老师或者孩子单方面是不能完成的。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个惯常的教法,那是个无形且无底的套——形式主义。课堂上教师不停地问学生读懂了什么,读后你有何感悟,最后把你体会到的,感悟到的在朗读中表现出来。这样的课太容易上了,但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无效的。教师面对全体学生,先懂的学生懂了,原先不懂得学生仍是一头雾水,原感悟不到什么的孩子他只能照搬他人的思维,孩子被放在原有的水平上,并无长进。我们也常常会在这样的课堂上发现孩子在课堂上了无生气,个个没精打采,这样的课当然是无气场的课了。还有一种常见教法就是教师满堂讲,这样的课堂是教师单方面完成的。两种方式都不能构建课堂气场。要构建出有气场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孩子、媒体等多方位的合体,我们可以文章文气为线,以设计为轴,构建一个立体的、饱满的气息畅流的空间。

(一)从文本自身想开去

抓住文气从文本自身想开去,就是立足在文本的本身,将文本的内容直接转化,使其充盈,丰满。

例子1:四年级《乡下人家》

(屏出课文内容:倒数第二段“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如果让大家来抓这小节中最重要的内容,你一定和我一样,会说是声音。是的,声音!那我们就可以将其丰满。我在上这小节时是这样处理的:

在乡村连那声音都是那样自然、那样和谐,傍晚,辛苦一天的牛回来了,什么声音?(……)母鸡领着小鸡回窝,什么声音?(……)戏水的小鸭回来了!(……)天黑了,还能听到断断续续的狗叫声(……),乡村特有的纺织娘的声音!(指导学生读出强弱缓急节奏错落有致)

简单的小片段,我将乡村特有的声音进行扩充,慢慢地带学生聆听乡村特有的音律,乡村之夜因为有了这些声音,在课堂上渐渐立体起来,一种安静、详和的氛围便可以在课堂上弥散开来。最后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乡村明月人静的月夜,就能自然而然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了。通过文本自身的内容扩充,使文本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一种特有的气场就会形成,课堂便灵动起来了。课堂的气场有时来自静静的聆听,有时则来自亲力亲为地感受。

例子2:宁化小学王淞老师《丝绸之路》。屏出5—7小节的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焦点聚集在这语言上“来了,来了”,这句话有动作吗?

生:没有。

师:我分明从语言中看到了动作啊,你看安息国的士兵在……(教师招手)这是什么动作?

生:招手。

师:对啊,加上动作喊——来了来了!还有什么样的动作?

生:踮着脚、鼓掌、拥抱、昂起头……

师:同学们这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每一句语言,这一系列的具体描写都传递着这是一条——友谊之路。

王老师从简单的语言中看到了丰富的动作,引导学生动起来,他们激动地踮着脚喊:“来了来了”、他们鼓掌欢呼着:“来了来了”、他们相互拥抱着叫:“来了来了”、他们昂起头兴奋地念着:“来了来了”……学生被带进了文本,进而看到了一个生动欢腾的场面。文中的这两处“安息国士兵欢呼起来”、“人群一片欢腾”也是用了文本本身的内容将其想开,使内容丰富化,从而营造课堂气场。

文本是教学之本,教学不能脱离文本,也不能照搬文本。我们应该把文本扩充,使其丰富化,从而营造独特的课堂气场。

(二)从对象的思维方式想开去

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时时刻刻要牢记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有自己的年龄特征,小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想开去。营造课堂的气场,他们是主角。他们天性富有挑战性,所以我们的课堂可以抓住文本的信息,结合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去构建课堂气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只要能抓住他们思维的兴趣点,相信他们就能在愉悦的氛围下与文本产生共鸣。而这种愉悦氛围便是从他们的兴趣点入手构建起的课堂气场。

例子1:《桂花雨》教学片段

(屏出诗句)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唐·张九龄《感遇》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宋·高观国《菩萨蛮》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师:看这三句诗,你们能从三条信息中找到一个相同的信息吗?

生1:第一、二句诗句里有桂花,第三句古诗的题目里写到桂花。

师:他找到了相同点,这三条信息都写到,同是写桂花,有不同点吗?

生2:第一句诗写了桂花的颜色,第二句诗写了桂花的香味,第三句赞美了桂花。

师:你们能从整篇文章中找出非常重要的信息吗?有点难,给你们一个小提示,有一个字,与桂花雨息息相关,全文出现了八次。

生:是香字。

师:动笔用横线划出带有“香”的句子。

老师用诗词引起学生的关注,接着像玩游戏似的向学生发问,问题从易到难,层层深入,学生便在无形引力的牵引下提取出课文的重要信息,教师就是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给自己的课堂营造了一个轻松学习的氛围,形成了这堂课特有的课堂气场。同样,低年级的孩子更需要用他们的兴趣点去激发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

例子2:一年级课文《地球爷爷的手》的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要在黑板上写字了。你们看完后,只要回答“见过”或者“没见过”,会吗?(师板书:手)

生:见过!(师补充板书:爷爷的手)

生:见过!

师:接下来,老师会写什么呢?

生:地球!(师补充板书:地球爷爷的手)

师:那地球爷爷的手,你们见过吗?

生:没见过……

师:到底地球爷爷有没有手呢?咱们今天就一起来学学这篇课文(齐读课题),你就会明白的。

老师给了孩子一个思考点,孩子觉得有挑战性了,就有了学习的兴趣点,带着问题带着他们的好奇心继续学习,这就为一堂课的成功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去构建自己的课堂,让课堂气场带动学生去学习、去思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抓对象思维的变化性

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耐久性相对较弱,他们多喜欢天马行空地幻想,自由地思考。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孩子的这一特性,那么课堂可能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一节课四十分钟对于孩子来说不算短,因此教师要学会应用多种手段,将其灵活地融入整个课堂,极力去打造一种富于变化,跳跃的课堂气场。

就拿三年级课文《陶罐和铁罐》来说,这篇课文的对话很多,在对话朗读指导中教师们经常会觉得很难处理,很难将学生的朗读细胞完全调动。其实,这部分可以给孩子一段无声动画观看,让孩子当一回配音的演员,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创作一下,自由地去演绎。这样,从文本到影音,孩子的思维有变化,他的大脑就不疲倦,就有利于良好气场的构建。再如课文《桂花雨》的教学,也可以来个摇桂花的插曲呢!

例子1:师演示:孩子们,他是这么摇,摇啊摇,一朵桂花落下来了,两朵落下来了……像雨吗?

生:不像。

师:你来摇摇看。

生:你这一摇啊,桂花是纷纷落下。树下的作者呼吸着那阵阵的桂花香,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桂花雨。他喊什么?

生: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你跟着陶醉了。

师:谁也想喊?

(几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喊)

师:让咱们一起喊吧……

(生齐喊)

第7篇:春节对联小学生范文

首先,激发口语表达兴趣,让学生产生说话的动机和欲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已经可以从别人的动作、姿态、声调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有自我表达的欲望,传达出生理上的需求,如饿了、渴了、想上厕所。希望这些基本要求会获得满足,渐渐地也会说出心理的需要,如不明白的事想问清楚、希望老师提问自己、需要同学帮助自己等,当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渐强时,也会说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阅读课文时会说出自己对课文中人物的好恶,然后经由教师和同学的反应来肯定或修正自己的认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什么地方有什么"、"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来进行说话,根据小学生争胜好强的特点,采用"比一比,看谁说得好,就给谁戴红花"的方法,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扮课文中的角色表演,鼓励站在台前当众表演,习惯成自然后便逐步提高要求,人人都讲,训练面由窄到宽,中下生讲得不够准确、流畅时,教师或学生可以马上更正、补充和鼓励,大家都能得到提高。让学生积极参与辩论,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提示的是非问题,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一个接一个热烈发言,很多学生都想用自己的意见说服对方。口语表达情景中,语意清晰,获得别人的称赞,因而增强自信,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个个争着讲话,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得到提高。

第二,口语交际训练要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基本一条就是去讲话,能交流。讲话是一个人终生有用的东西,是一个人展示才华的能力,是征服别人的基本能力,是受到别人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本领。[2]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让孩子连话都说不好,这应该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的一大失败,如果我们不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说话能力,那么就会造成一代人的失语症。孩子们在学校,课堂上基本上由老师包办了,孩子没有说话权,回到家里不少的孩子又很少与家长进行广泛的交流,很少讲话,长此以往,有想法也不会巧妙地表达,不会形象地表达,不会集中地表达,不会雅致的表达,或辞不达意,或干巴无文,总之就是笨嘴拙舌。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1、小组合作讨论。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的就是使学生知道如何说话,如何表达自己意思。小组合作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时,我先告诉学生汇报的流程,让学生明确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在说的过程中要说出自己个人的理由和探究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经不再需要教师所提供的固定格式,也能很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养成。

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小组中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简单的几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困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

3、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节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第三,抓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首先应抓词汇的积累,以使学生掌握较为丰富的词汇与熟语,利于表达和使用。积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立足书本,重在平时。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写得异常优美,好词佳句很多,如《小桥流水人家》、《草原》、《鸟的天堂》等等。我在教学中,除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知识与能力,还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摘录一些佳词佳句,并能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熟记和背诵。

2、开展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中收集、摘抄优美词语,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积累佳词佳句。我要求每名学生都建立摘抄本,保证每位学生每周至少能读一本书,摘录十句佳词佳句,并要能理解其意、灵活运用。每个月,我都会组织一次评比,以奖勤促懒,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第8篇:春节对联小学生范文

这种现象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继承,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在多元文化的今天,面对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中小学生热衷于过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盲目追随西方习俗,而对中国的七夕、清明、端午等表现出冷淡态度。大部分学生只知道节日的名称,对节日的由来、过节的形式知之甚少。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学校教育,有责任和义务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不断增强中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积极创设节日环境,营造弘扬民族精神的氛围

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的过程,在我国每一个古老节日的背后,都蕴涵着无比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一份美好动人的情感,一段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个亘古未变的情结,一种支撑民族脊背的精神,被一代代人不断吸收、补充,进而又揉进了千年的文化脉搏中。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都深深地浸润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诗篇,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因此我们要积极创设节日环境,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我国传统节日中的节庆内容丰富,并蕴涵着许多积极、有意义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春节、中秋节思归团圆、和谐美好、富强昌盛,清明节祭祖怀远、感恩寻根。我们以宣扬传统节日为契机,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校园中开设文化长廊,班级中通过黑板报、手抄报等,展示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凸显民族文化主题。每一个节日设置一个栏目,每一个节日的题目运用对联或广告语的语言形式,下面是节日的内容介绍,包括来源习俗,并配以插图在校园里展示。目的是在校园里渲染浓厚的节日文化气氛,为学生走进节日文化并感受文化意义创造条件。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系列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系列活动包括:开展一次调查活动,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史书记载、饮食文化、地方特色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教育,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努力开发节日内涵,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我们面前得到充分展现。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

如端午节,就要了解它的三种传说以及蕴涵的爱国主义情怀,开展纪念屈原和秋瑾活动,感受屈原秋瑾身上的浩然正气,体验端午文化。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激起同学们无限的敬仰,从中体味他那执著的伟大情感,从而明确自己肩上所负的责任。中秋节,可举行中秋诗歌朗诵会,感受诗歌中荡气回肠的思乡之情,并自然地升华到抒发“爱我中秋,爱我中华”中秋团圆、祖国两岸统一的主题;举行主题班会,感受思归盼团圆情怀,探讨祖国统一与中秋文化的关系。重阳节,登高心怀天下,树立远大理想;登高望远思念亲人,培养“大家”情怀,自觉奉献爱心。

三、充分挖掘人文情结,培养美好品德

爱、环保、自信、乐观、文明、合作、热情等都是人生的财富,而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蕴涵着这样的因素,挖掘传统文化节日中的人文因素,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美好的品德,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节日中的希望、快乐、沟通和幸福。每当佳节来临之时,人们就会沉浸在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氛围之中,而心中的快乐、希望温馨也会油然而生。如中秋节是一个中国人团圆的日子,团圆意味着亲情、意味着温暖、更意味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可开展征文、演讲活动,引导学生发奋学习,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和社会。中国最大的节日“春节”,虽然学校的的学生离校了,但我们仍可将德育的目标延伸到家庭、社会,让学生在春节中学会礼貌待人,文明接物,学会与人交往,接受传统礼仪的洗礼。用相机拍下春节放鞭炮舞龙灯的情景,写下自己的受;元宵节与几个朋友共同制作庙灯,参加灯会,记下自己的愉悦心情。

如前面提到的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班级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①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习俗、传说;背诵两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②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③跟随家人祭祖、扫墓,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应破除的?④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活动后的交流中,许多学生对于清明扫墓焚烧香火、冥币等陋习认为不环保也不安全,应该杜绝;扫墓祭祖可采用鲜花祭拜、朗读祭文、网上祭扫等形式。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认为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等精神风貌。在传承的基础上赋予了适合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我分明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清明行动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感染。

四、反思节日育人功能,赋予节日时代内容

第9篇:春节对联小学生范文

一、前后“观瞻”,优化教材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材是按照一定的知识结构编写的,如第二册是按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这几个区域概念来安排内容的。在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这一单元中,又依次安排了《我的家乡在哪里》、《我来做个小导游》、《家乡特产知多少》和《了不起,家乡人》四课书,用“热爱家乡”这一情感主线贯穿该单元。如按编者编排的顺序展开教学的话,那就是让学生在认识家乡地理位置的基础上,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学会做一个小导游,然后再去了解家乡的特产,最后上升到对家乡人的赞美,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如果深入分析这一单元的内容,其实可以《我来做个小导游》这一课为中心,为引线,囊括其他几课的内容。做一个小导游,首先要很清楚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环境等气候特点,而且每带“游客”到一处风景名胜游览参观时,也要介绍该景区的风味小吃和历史传说。因而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可以重新调整教学顺序,抓住主线“小导游”,让学生根据当一名导游的需要去收集有关资料。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通过“我来做个小导游”这一活动的展开,使学生自发地去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文景观和家乡特产等等。这样既糅合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在激发学生爱家乡的基础上再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其效果要比原先的设计思路更为有效。

二 、取其精华,加工教材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材重视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使用新教材,在教学活动中产生了这些质的变化,收到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教材中也出现了一些“高要求”“重负担”的现象。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有时候还是可望而不可即。以《快乐的邻里生活》为例,课文内容分为四大块:我们多快乐!这样好不好?要不要搬?我为邻里添欢乐。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能够感受到那种“鸡犬相闻”的田园生活,对“邻居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之类的谚语已耳熟能详,孩子或多或少地享受到邻里生活的快乐,但教师也觉察到:由于孩子学业负担的加重,沉甸甸的书包占据了孩子许多闲暇时光,对于邻里间的趣事、乐事已无暇过问。离学生的生活远了,学生对此没有很深的感受。我们倡导学生要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去指挥他们的生活,要把生活内容当作作业去对待。因此,教师便舍弃了书中的有些内容,将学生分成6个组,先说说自己熟悉的人。从父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入手,搜索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说自己真实的感受,如下棋、跳舞、散步、织毛衣、拉家常等,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在表演时,教师首先要确定小组人数及名单,6人为一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导演,各小组先商量一下,确定表演内容,然后由导演进行定位,即每人充当什么角色,再进行排练。在全班上演时,教师要突出对这一组的评价。如果靠单纯的讲授书中的内容,学生是无法体会到的。新课改实施的关键是教师,作为教师应大胆地、合理地调整教材,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三、体验活动,填充教材

品德类教材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使用者自己去完成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感受到教材只提供一些话题和范例,凭借这些话题和范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调动他们的认知和经验、情感和体验。它为我们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因此,应该积极地借鉴原教材提供的组织思路,努力开发适用教材,特别是本土教材。

农村充满田园般的诗情画意,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清澈的小河边,孩子们在嬉戏,到处是绿草、野花,这里环境清幽,没有城里的喧闹,也没有城市中那满是灰土的感觉,这里的孩子更是快乐,捣马峰窝,捉蛐蛐儿,看两只蚂蚁在打架,乐此不疲。如果要单纯的讲解春夏秋冬变化的内容,还不如带领学生去校园、去野外,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小手去触摸,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大自然的可爱,引领孩子走进自然。

又如过春节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候,吃年夜饭、要压岁钱、打“元宝凳(平安凳)”、贴对联、耍龙、舞狮子,乐趣无穷。在教学《过春节》一课时,可让学生直接讲解春节的乐事,分享农村的特色风俗,有了亲身体验的过程,学生感受更深刻。

四 、以本为本,延伸教材

品德的形成是离不开生活的,校园生活只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小学生的生活大部分是家庭生活,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家长的配合,品德与生活的教学需要家长的合作参与。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秋与重阳》一课,提出了给爷爷奶奶过“老人节”,让小朋友想一想可以做哪些事情?怎样坚持?教学时如果我们只在课堂上进行,那么活动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为此,教学时就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作者,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教师制作了“家校联系卡”(见下表)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活动。

附表:

本次活动,由于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尊老活动真正落实到了实处,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