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管理特征;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管理要求
管理活动自古就存在。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管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百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使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要,企业迫切地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把多年的管理经验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用科学的理论代替传统的管理。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就是美国的泰罗,泰罗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
一、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奠基的管理理论。它实际分为两个系统,一个以美国泰罗为代表,另一个以法国法约尔和德国韦伯为代表。前者称为科学管理学派,后者称为行为科学学派。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泰罗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罗重点研究了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主张一切管理都应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解决,其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倡导工人与雇主要通过“精神革命”进行合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效率的科学方法与原则,如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对工人进行培训、实行管理与执行的明确分工、管理控制上的例外原则等。泰罗思想主要侧重于企业生产的现场管理。
泰罗之后,还有一些人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如:甘特,发明了编制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的横条图管理技术,使生产组织工作逐步标准化,他还对工资制度更深一步研究,提出“甘特作业奖金制度。”福特,在1914年—1920年首先在汽车工业中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把生产的空间组织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为实行生产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2.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法约尔。法约尔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与一般管理》(1916年),他提出把管理分为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并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概括了一般管理的理论、要素、原则,着重研究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问题,指出工业企业经营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他认为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才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另外,德国的韦伯也是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组织结构,并提出了三种权力种类,认为其中合理———合法的权力是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其代表作为《社会和经济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是适应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而提出的。
它具有里程碑性质,影响十分深远。
科学管理理论不但在当时起了划时代的作用,而且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着重研究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工作方法,严格的奖惩制度等,这对于以后的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忽视社会条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忽视了人际关系的研究等,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1924年,以美国哈佛大学梅奥教授为代表,创立了“行为科学”的学说,由此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行为科学理论的时期。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是一种诞生于近代,形成于现代的管理理论学派。其早期为人际关系学派,是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通过霍桑实验而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是梅奥。他的代表作是《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他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行为的原因,指出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才是管理的最佳办法。其主要观点是:不能把工人看成是单纯的“经济人”,他们是复杂的“社会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强调领导者的能力。
另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是行为科学派的一类。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并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通过满足人的不同需要来达到激励人员的作用。不过,马斯洛的理论只说明了需要与激励之间的一般关系,没有考虑到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需要的反映方式往往是不相同的,而且他没注意到工作和工作环境的关系。正是由于该理论的不足,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对需要层次理论作了补充。他划分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界限,分析出各种激励因素主要来自工作本身,这就为激励工作指出了方向。
可见,行为科学理论重视了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侧重激发人的创造性。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三、当代西方的各种管理学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日趋提高,协作关系更为复杂性,各种管理理论随之产生。
孔茨等人把法约尔的行为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管理过程学派,其基本思想仍然是“每个主管人员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求有效地完成集体的目标”。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自成一家,他在分析了个人与组织后提出了组织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给出了协作系统在共同目标下的组织的结构关系,目标是使组织有效率。
西蒙继承了巴纳德的思想而创立了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等人认为:组织就是作为管理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在他的组织系统中使理论上决策最优和实践上的令人满意二项标准之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数量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目标。在企业的目标下,用数学来解决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是该学派的特色。
德鲁克所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认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在此目的下管理就是对人进行管理的技巧,是用技巧来解决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问题。
经理角色学派认为经理所承担的角色体现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角色这一概念是行为科学从舞台术语中借用到管理学来的。角色就是属于一定职责或地位的一套有条理的行为。演员、经理和其他人的角色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虽然各人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这些角色。
四、现代企业管理新理论及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愈趋激烈,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发展,并获得竞争优势。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战略管理理论。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年),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很快,企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其所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提出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锻炼系统的思考能力,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远景与开展团队学习”,以建立学习型组织。
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应顺应以下几个趋势:
1.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整体行为过程和各种经营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应采用的策略和方针所进行的抉择。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2.把人作为中心来管理。企业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人的工作,注重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采用各种措施调动人的积极性,使职工更多地关心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3.广泛地吸收优秀科技成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还包括技术竞争。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如果不善于利用新技术去开发新产品,就不能牢牢地控制市场,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规模、类型、人员等条件,构建良好的组织结构,建立合适的企业制度,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授权的管理艺术,调动不同部门、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现代管理理论仍在不断地发展中,各学派理论将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必然会有更合理的理论出现。处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更应汲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将之付诸实施,这必将会提高中国的管理水平,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材编写组.企业管理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光.21世纪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3).
从最初古希腊学者瑟诺芬的劳动分工,到近代古典管理学派主张制度化的管理,如泰勒的“管理科学”、法约尔的“一般管理”、韦伯的“组织论”等,现代行为科学学派主张人性化的管理,如“霍桑实验”、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但两种学派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把重点放在对事和物的管理上,强调的是使生产操作标准化、材料标准化、工具标准化,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有效的组织系统和明确的职责分工等,忽视了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的目标,甚至把人看成是机器,从而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行为科学与此相反,它强调要重视人这一因素的作用。显然是认识到,一切事情都要靠人去做,一切产品的生产都要靠人去实现,一切的组织目标都需要人去实现。因而,应当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这样,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对人的行为的预测、激励和引导,来实现对人的有效控制,并通过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控制,达到对事和物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
随着对人性的认识和管理对象重点的变化,管理的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监督管理,转变到人性化的管理。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强调自上而下的严格的权力和规章制度的作用,把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在管理活动中施以强大的外界压力,派工头进行严格的监督,造成工人心理上的压力而产生对立情绪,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关系和感情因素的作用以及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相反,行为科学则强调人的欲望、感情、动机的作用,因而在管理的方法上强调满足人的需要和尊重人的个性,以及采用激励和诱导的方式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以把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与此相对应,企业界提出了“以职工为中心的”、“弹性的”管理方法,出现了“参与管理”、“目标管理”、“工作内容丰富化”等各种新的管理方式。
行为科学也存在一些缺陷:从霍桑实验至今,半个世纪过去了,管理学者们对人际关系理论,对梅奥主义的批评却未曾间断过,很少有管理理论受到如此之多的批评。
管理学者对人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对霍桑实验中所运用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批评。在他们看来,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者一方面受到实验室中受控实验的需要束缚;另一方面受到正在进行中的实际经验的束缚,尤其是主观愿望先入为主的影响。
此外,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它告诉了我们对人管理时应采取什么行为,但在管理中被管理者的对象不仅仅是人,只对人进行研究的管理显然是不完善的,除了人以外,还应有某些技术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管理人员即使有了行为知识,也将无法应用,这正是行为学派的缺陷。比如,管理者往往要从整体上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管理,管理者要考虑建立管理制度;另外,要对组织整体战略进行决策,这些经常需要的管理是行为学派没有触及到的。对于行为学派存在的弱点,孔茨是这样评论的:人际行为领域并不包括管理学的全部内容。很可能一个公司的经理懂得心理学,但在管理上却并不有效。例如,有一个相当大的公司,对各级管理者进行广泛的心理学教育,结果发现这些训练并未解决有效管理的需要。
管理,这两个字可以拆开理解,管为制度化,理为人性化。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特别是进入21世纪,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在商场如战场的竞争中胜出,组织采取何种管理模式与观念,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组织文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组织长期发展、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有人主张“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也有人主张二O八O原则,且不去说划分比例,均意在强调管理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管理则可以说是生产力实践的“催化剂”,向管理要效益,关键是建立怎样的管理模式。
组织如何有效地结合管理科学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形成一个卓越的管理模式,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甚至著名公司潜心研究的课题,开发各种不同的管理体系,这些体系或是适合某一国家、民族、团体,或是具有普遍意义,但都离不开管与理的研究,只不过“管”与“理”的幅度不同罢了。
有人说管理就是制定规章制度,照章办事,严格执行就行了。常听人说,某企业规章制度如何严格,纪律分明,从严治厂。这实际上与“管理科学”学派的主张是一样的。
管理一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权力的象征。管理人员就是有权力的、管事的,其实这只是管理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职责,作为管理人员应是尽职尽责的。在一个团队中,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可以上升为团队意识,指导团队的实践活动。由于不同的团队存在着不同的管理意识,实践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的企业落伍了,日益没落,甚至破产了;有的企业则蒸蒸日上,前途无量,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谓管理,管就是负责,权力象征;理就是规章制度,管的依据,理顺工作程序,理顺人的意识,理顺人的心气,解除员工的烦恼、忧愁,了解其心态,使之心顺、气顺,无后顾之忧。这样的管与理,员工的工作热情高涨,调动了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当然,管与理的结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二者的整合,也需要创新。前不久,听说外国某企业老板,见到奶牛听音乐可以多产奶,决定在工人工作时,也播放音乐,结果工人心情愉悦,工作效率果然提高不少。当然,这种管理模式或方法在发达国家很常见,若干年以后,在中国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模式,抑或现在已经有之,只是鲜有人知道罢了,但具体效果如何,要看这种模式与组织结合的适宜程度而定。
现实中,多数企业、公司在管理上存在误区,关键是管理人员没有正确理解管理的涵义或没有转变观念。比如,在生产线上,由于某操作者心情不好,而在工作时分了心,造成工作失误,致使整批产品报废;平时,此操作者可以说兢兢业业,操作也没说的,这就是理的问题而非管的不到位了。再如,经常发生的操作者不按工艺文件执行,其实这也出在“理”上,是我们管理人员没有理顺,即使文件理顺了,但没有将文件内容理顺到操作者心中,即培训教育没有理顺。在管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某事、现象悄悄的发生,损失了、浪费了,却无人问津,这就是职责上的问题,是由谁来“管”,所以作为管理人员,应尽职尽责,做好管与理。
对于管或理,可以说缺一不可,但其中的关键在于理,理是管的条件、基础,管是理的保证。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管要做到有理有据,有章可循,就不能乱管,要有的放矢,否则就会乱做一团,企业的凝聚力与亲和力就会受到影响;有理不管,不行;有了规章制度,理顺了各种关系,不管,则方向不明,管是保证理的运用,使理指导实际工作。因此,只要理顺了,管对了,管理有效地融合(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就会极大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人的潜力,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而为企业创造巨大的财富。
组织通过管理模式,各种管理系统的运作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无论实施何种管理模式,都涉及将这个管理模式整合到组织的各个管理系统中,比如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等诸多系统,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且整合后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立竿见影;经营一个组织不是一个或两个领导者能够驾驭的,需要一个管理团队,同舟共济。管理是科学,是哲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集体智慧去推行、创作与结合新的管理模式,并进行实践。
关键词:数字资源;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 G250.7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qb.1003-6938.2015136
Review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bout Digital Resources Use
Abstract Based on 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This paper combs the scientific methods of Digital resourc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ory. These methods include philosophy method, the general scientific method, economic efficiency theory, the management control theory, the behavioral science theory, the service quality gap model and Multi 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n it is further clarified tha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digital resourc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a new areas of Multi subject intersection research which relates to the methodology of science, 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 operations research; finally the research result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digital resourc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Key words digital resourc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oretical basis
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问题的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业内对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相关内容的研究与实践已有不少成果,但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所依赖的理论基础研究仍比较欠缺。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作为一个组织管理的重要部分,也需要有相关理论基础支撑;然而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理论基础的模糊不清,一方面导致我们无法完全了解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模式的构成与所要达到的理想的绩效评价结果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也使得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相关新方法模型的发展很难在绩效评价模式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深入探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对于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对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基本集中于服务质量差距理论,然而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应该既有公共管理绩效评价所具有的共性,也有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个性,而不仅仅局限于服务质量差距等个别理论;因此本文根据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相关研究现状结合公共管理绩效评价理论,从系统科学、管理学、运筹学以及经济学等学科领域梳理了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所涉及的理论基础。
1 科学方法论基础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获取科学认识的一般程序的系统理论。科学方法论按照抽象性层次可划分为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具体科学方法[1]。由于具体科学方法是探讨各门学科专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因此本研究将具体科学方法分解到各学科理论基础研究中探讨。
1.1 哲学方法
所谓哲学方法,就是运用哲学的方法原理来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哲学方法作为最高层次的方法,它适用于并能指导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及交叉科学的研究,是人们处理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是调查研究工作中的一种基本方法。
调查研究中所用的各种方法,均要受到调查研究者的立场、观点的制约;方法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认识论、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规律[2]。只有掌握了这些的哲学方法,才能正确地使用各种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去研究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矛盾、本质与规律。
1.2 一般科学方法
一般科学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所运用的具体方法,是从专门科学方法概括和发展出来的,具有较高的概括程度和较大的适用范围。在一般科学方法中,数学方法、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对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工作的产生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即利用数学工具对研究资料进行数量处理,以达到对事物的量化认识和描述。它可以为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提供定量分析工具与手段,采用数学方法构建评估模型;对指标权重进行测算是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关键环节,是确保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纵向深入发展、得出准确评价结论的重要前提。目前用于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数学方法有:统计分析、 线性规划、模糊数学等方法。
(2)系统论方法。系统论就是把一个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并研究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规律性[2]。它对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指导作用在于:可以从思想观念上指导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系统构建的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模型化和最优化等问题的解决;有助于理清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之间的互补性问题。
(3)信息论方法。信息论是用信息这一中心概念研究系统的目的和控制功能,把系统的有目的的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通过信息变换与反馈控制使系统保持或趋向于一定的目的[3]。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系统中可以形成信息优势,因为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对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信息的一种评价。
(4)控制论方法。控制论是把一个对象看作是动态的系统的由多因素组成的有机体,并揭示各种系统内部因果关系的结构、方式、系统的功能和运动机制以及控制过程的一般规律[4]。通过控制论方法中的经济控制论可以把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各环节看作是一个由多因素组合的有机系统,动态地、整体地把握和控制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流程各环节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体系的管理控制目的。
2 经济学基础
在经济学相关理论中,涉及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常用经济理论有帕累托最优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
2.1 数字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管理学所研究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化资源配置,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率和效益[5]。
数字资源配置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最具有经济效率的,但帕累托最优模型是否适用于评价数字资源的配置问题呢?贾晋和吴永臻[6]认为帕累托最优标准用于分析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虽然在根本意义上存在缺陷,但还是可以为信息资源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的配置效率分析建立相关标准。房春英等[7]也认为在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上应用帕累托最优是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效益的很好选择,对提高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是非常有意义的。
数字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常用埃季沃思盒状图(Edgeuorthbox diagram)进行分析[8](见图1)。
一般来说,数字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时,如上图两个数字资源用户A和B使用两种数据库产品X和Y时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边际条件:
(1) 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数字资源用户A和B,任意两种数字资源产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MRS是相同的;即:
MRS=MRS
(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数字资源产品的数据库商,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L和资本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是相等的,即:
(3)社会效用最大化:任意两种不同的数字资源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RS必须等于数字资源生产商在这两种数据库产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MRT,即:
MRTS XY=MRTSXY=PY/PX
2.2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
柯布(C.W.Cobb)和道格拉斯(Paul H. Douglas)提出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是在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上所做出的改进,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
该函数的通常形式[11]是Y=A(t)L?琢K?茁 ?滋, ?滋≤1。其特点为:①可线性化;②模型中A、?琢、?茁为固定参数;③与其它代数方程相比,参数估计计算较为便捷;④计算分析结论较为准确。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于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经济数量分析具有特殊意义。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评价应用中,Younghee Noh[9]应用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关系分析了韩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绩效;唐蓓和董川远[10]应用该生产函数,提出图书馆生产函数概念,从平均增速、效益系数、边际生产力、贡献率4个方面测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及对高校科研产出的贡献度,从定量角度考察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绩效。
在基于生产函数的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中,数字资源使用要素的年平均增长率可直观地反映出数字资源的使用增长趋势;数字资源使用的效益系数可反映出数字资源建设的成效及相应的改进策略;数字资源的边际生产力可以看出每增加数字资源的某一要素所得到的效益,从而判断出与数字资源使用的最佳效益的差距;其要素贡献率则可评价数字资源各构成要素的绩效贡献力,以改进数字资源使用中的薄弱环节,使其综合效益最大化;然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并不能直接给出数字资源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配比值,且由于其指标主要反映数字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对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几大维度指标的全面分析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3 管理学基础
3.1 管理控制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11]认为管理工作的控制职能是从事于对业绩的衡量与校正,以便确保目标和为达到目标所制定的计划顺利实现;并认为管理控制工作与其所衡量的工作成绩相关,且管理控制工作的成果要靠控制员工的工作来实现。
管理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制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三个逻辑环节。其任务是通过调节、沟通及合作把个别分散的行动统一起来以便于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功能是对被控目标进行调查、测定,得到该目标所表示的状态及其输出的管理特征值,并与预期期望相互比较来找出其具体差距,以对前期管理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达到组织活动的最优效果[12]。
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评价基本过程也离不开管理控制的基本思想,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评价有其具体的指标,并按照相关绩效评价标准和原则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在收集相关使用数据的基础上,测评相关数字资源绩效,之后再纠正偏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反馈控制系统,完成一个评价周期,保证评价活动向目标方向健康地发展,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管理控制基本过程(见图2)。
3.2 基于行为科学理论的相关绩效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研究人的行为或人类集合体的行为,它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激发工作人员劳动热情,提高工作效率[13]。
行为科学思想对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所产生的影响表现在:一是绩效分析系统可以反映出被评价组织工作的改善情况与工作人员的业绩密切相关;二是绩效分析指标和评价标准要具有可控性和激励性;三是要采用参与式的民主管理方式来制定评价标准;四是行为科学应用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研究如何改进人的行为来提高其工作效率[14]。
除了行为科学基本思想对绩效评价所产生的影响外,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方面,关键绩效指标理论和平衡计分卡思想等行为科学相关理论也对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3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目前,以GAP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为基础的SERVQUAL理论模型以及建立在GAP理论和SERVQUAL模型基础上的LibQUAL+ TM绩效测度理论模型,被认为是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SERVQUAL(Service Quality)是在美国营销学家A.Parasuraman, Valarie A Zeithamal和Leonard L. Berry等人[15]提出的5GAP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的以顾客感知为尺度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LibQUAL+TM模型是由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于1999年在“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项目中,为了将服务质量评价更好地应用于大学图书馆环境,以SERVQUAL质量评价模型为基础,重新设计和修订了调查问卷、评价层面和指标等而形成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绩效评价模型。徐革[16]和余昭芬[17]等人以SERVQUAL和LibQUAL+TM理论模型为基础,应用模糊数学原理,计算数字资源的绩效值,认为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然而,该模型在图书馆各种绩效评价的应用中仍处于探索阶段,Franklin[18]等学者对其是否适用于各类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评价提出了置疑,认为该模型对于各类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适用性仍有待深入改进。
4 运筹学理论基础
运筹学是把学科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应用到一个系统的各种管理问题上,为人们提供最佳解决问题方法的一门学科。运筹学理论包括确定性理论和随机性理论。运筹学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诸如资源配置、管理问题、计算机与信息系统以及决策咨询等。运筹学理论方法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包络分析和多指标决策理论等。
4.1 数据包络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是1978年由Charnes和Cooper创建的一个对多投入/多产出的多个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方法,可对多个同类型单元进行有效性评价[19]。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评价中也得到了重视,Kim, S.-A[20]应用DEA模型对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使用绩效做了深入分析。李新凯[21]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2R和BC2模型对数字资源的使用绩效做了应用研究。
数据包络分析法属于非参数统计法,其指标权重计算是由实际统计数据求得,客观性较强,统计数据且不需要标准化处理,但其缺点在于研究结果较为粗糙,并可能存在信息丢失。
4.2 多指标决策理论
多指标决策(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ADM)也称为多指标综合评价、多属性决策或有限方案的多目标决策,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评价对象的一个整体评价值的方法[22]。
4.2.1 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多指标决策分析中,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主观赋权法:是评价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直接赋权的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Delphi)、相对比较法、特征向量法、模糊综合评价法[23]、层次分析法[24]与网络分析法[25-26]等。 主观赋权法反映了评价者的主观判断或直觉,但是可能受到决策者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及偏好的影响,具有随意性。
(2)客观赋权法:是根据决策矩阵提供的客观信息(指标值),通过建立某种数学模型计算出权重的方法,可用于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客观赋权法主要有熵值法[27]、变异系数法[28]、主成分分析法[29]、因子分析法[30]等。客观赋权法通常基于完善的数学理论,但指标信息数据的采集难免受到随机干扰,也容易忽视决策者的主观信息,而且可能与指标的实际重要性程度不完全符合。
(3)组合赋权法:由于主、客观赋权法各有利弊,实际应用中应该有机结合。在管理学其他研究领域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了综合主、客观赋权的组合赋权法,主要有方差最大化赋权法、基于熵的线性组合赋权法等,但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评价中还没有学者进行过这方面的探讨。
4.2.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对于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解决方法,一般是选择能反映被评价对象各方面情况的单项指标进行综合,先将各单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再用一定的合成方法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标,最后对综合指标的大小进行比较和排序。现有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模型较多,常见的包括简单线性加权法[25]、理想解法、功效系数法、灰色关联法[28]等。
近年来,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均有了较大发展,新的方法时有提出,旧的方法也不断得到改进,评价方法日趋复杂化、数学化、多学科化;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为数字资源使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决策矩阵归一化处理、指标权重确定等的研究都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使多指标综合评价这种综合分析技术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31]。
5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具有理论来源的广泛性以及理论层次的差异性。理论来源的广泛性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管理学方面;理论层次的差异性表现为某些理论基础也具有不同的层次性,比如管理控制理论是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而管理控制理论本身又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一般科学方法论为基础。这就要求今后在探索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时,应该紧紧围绕数字资源本身及其使用绩效评价过程特征来选择更加适合于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性质与特征的评价理论与方法,才能更为准确的得到数字资源的使用绩效情况;另一方面,今后在探索新的更加适合数字资源特征的使用绩效评价方法时,也应该根据数字资源的特征对已有相关理论方法进行改进和完美,以便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元梁.科学方法论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彭大均,凌云.系统方法论和唯物辩证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79-82.
[3] 张守刚.信息论与认识论[J].江汉论坛,1983(2):11-15.
[4] 圭人.控制论与社会科学的联姻[J].学术研究,1985(1):54-56.
[5] 谭清美,周之豪.从帕累托效率谈影子价格[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3):60-64.
[6] 吴永臻.信息资源有效配置中帕累托最优理论的适用性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29-31.
[7] 房春英,黄微,夏秀营.帕累托最优在我国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中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2006,24(9):1362-1365.
[8]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52-265.
[9] Younghee Noh. A Study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Academic Libraries[J]. Aslib Proceedings: New Information Perspectives, 2012,64 (2):134-153.
[10] 唐蓓,董川远.图书馆生产函数:资源建设绩效测评新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9):58-62.
[11] (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 郝国华,译.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552.
[12] 周德孚.管理控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37.
[13] 刘中宇,周晓.行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5):46-48.
[14] 张双.绩效管理理论溯源[J].商场现代化,2007(1):184-185.
[15] Parasuraman, A.,V. Zeithaml,and L. L. Berry,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Journal of Marketing, 1985,49(3):41-50.
[16] 徐革.我国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17] 余昭芬,黄德斌,汤艺,等.GAP理论模型在数字资源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1(4):62-68.
[18] Franklin,Brinley.Measuring the Impact of Networked Electronic Services[EB/OL].[2015-10-02].http://libquaLorg/documents/admin/BrinleyGreecePaper.doc.
[19] Chames A,Cooper W W, Rhodes E.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78(12):429-444.
[20] Kim, S.-A.Evaluation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hroug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04,38.(2):137-60.
[21] 李新凯.数据包络分析在数字资源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22] 尤天慧等.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指标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6.
[23] 温东琰,于光.AHP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电子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6,26(8):166-167,170.
[24] 汪媛,赖茂生.我国高校图书馆引进网络版全文数据库的综合评价模型[J].情报科学,2004,22(9):1061-1065.
[25] 蒲筱哥,乔亚铭,胡亚敏.基于网络分析法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4):41-49.
[26] Tsuen-Ho Hsua, etc.A hybrid ANP evaluation model for electronic service quality[J].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12, 12(2):72-81.
[27] 周艳,蒲筱哥.熵权TOPSIS模型在数据库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8):36-41.
[28] 蒲筱哥,刘礼明.数据库绩效的变异系数与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4):71-78.
[29] 徐革.重构电子资源综合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法[J].图书情报工作,2004, 48 (2) :32-34.
【关键词】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727-5123(2010)04-031-02
Investigation of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Construction industry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GDP increase.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faced with many new situations、new problems and new features. Therefor, there ar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value and effectiveness of construction safety.Then, the paper proposed measures to make sure
safey of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afety management;Security Technology;Measures
1前言
近年来,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4745.8亿元,同比增长19.7%,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01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2007年全国建筑业发生伤亡事故2288起,死亡2607人,居工矿商贸领域第二位。造成建筑行业事故频发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建筑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建筑安全交叉管理突出;建筑企业粗放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施工工序及安全技术复杂,不稳定因素较多;建筑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建筑安全研究滞后等等。
2建筑安全价值及效益分析
安全需要投入,安全也带来效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不仅带来含价值因素的经济效益,还带来包含非价值因素(健康、安定、幸福等)的社会效益。安全具有两大基本功能:①直接减轻或免除事故或危害事件给人、社会和自然造成的损伤,实现保护人类财富、减少无益损耗和损失的功能;②保障劳动条件和维护经济增值过程,实现间接为社会增值的功能。
第一种功能称为“拾遗补缺”,可用损失函数L(S)来表示:
L(S)=Lexp(l/S)+Lo(其中l>0,L>0,Lo
第二种功能称为“本质增益”,可用增值函数I(S)来表示:
l(S)=Iexp(-i/S)(其中I>0,i>0)(2)
安全总体经济功能,可用安全功能函数F(S)来表示:
F(S)=I(S)+[-L(S)]=I(S)-L(S)(3)
以上三式中,L、l、Lo均为统计常数。
图1中,增值函数I(S)随安全性S的增大而增大,但I(S)值是有限的,最大值取决于系统本身的功能。损失函数L(S)随安全性S的增大而减小,当系统无任何安全性(S=0)时,从理论上讲损失趋于无穷大,具体值取决于机会因素;当S趋于100%时,损失趋于0。无论是“本质增益”(安全创造正效益)还是“拾遗补缺”(安全减少负效益),都表明安全创造了价值。
当安全性S趋于0即系统无任何安全保障时,系统不但毫无利益可言,还将出现趋于无穷大的负效益(损失);当安全性S到达SL点,由于正负功能抵消,系统功能为0,因而SL为安全性的基本下限;当S>SL后,系统出现正功能;当S值趋近100%时,功能增加的速度逐渐降低,并最终局限于系统本身的功能水平(如图2所示)。这说明建筑安全维护了系统的创值功能,从而也体现了其自身价值。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
3.1现代安全科学理论的表征。现代安全科学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要在总结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等来提高人的意识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状态须采取实用安全技术来改善。对于工业复杂系统,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完全消除事故;直接影响安全技术系统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因素,事实上已成为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原因。建筑施工作为一个复杂大系统,人、设备、环境三类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根据布尔代数原理,描述这四类因素的逻辑关系,可用如下公式:
T=X1(X2+X3+X4)=X1X2+X1X3+X1X4(4)
式中:T代表事故;X1代表导致事故的管理因素;X2代表导致事故的人的因素;X3代表导致事故的设备因素;X4代表导致事故的环境因素。
公式(4)表明,导致事故发生的四类因素中,管理因素的结构重要度最大,制约着其他三类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必然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缺陷,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3.2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指人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态度,或是处理与风险相关的模式和规则。对企业来说,它是指一个组织对于安全和健康的价值观、期望、行为模式和守则。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对企业的成功与否影响极大。
为了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建筑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建筑企业要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切实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贯彻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安全法律法规。②培育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积极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积极营造员工心理认同以及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③建立和完善企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搞形势,不走过场,定期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和竞赛,使每一位员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④建立一整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安全奖励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员工福利机制、安全考核机制、安全曝光机制、安全行为约束机制、安全责任约束机制等。
3.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安全定置管理。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理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科学化,达到高效生产、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包括分析、设计、组织、实施、检查等内容。
分析研究是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使定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的关键性工作,深入施工现场,应用工业工程学方法,对生产工艺、设备、工具以及人、物与场所的结合状态、信息流动状态等进行研究。在掌握施工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系统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设计,并设计出施工安全定置图。根据所设计的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方案和定置图,对施工现场系统实施定置调整与整改,同时加强实施过程与效果的检查和考核。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实施程序步骤如图3所示。
图3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实施程序步骤
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对策与措施
4.1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4.1.1耐失误设计。这种方法是通过精心设计使得员工不发生失误或者即使发生失误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用不同的形状、尺寸或颜色防止安装、连接操作失误,采用连锁装置强制性地防止误操作,采用误动自锁装置使人失误无害化等等。
4.1.2冗余技术。IEEE可靠性协会对“冗余”的定义是“在需要时运行并完成指定功能的备用措施”。它的特征是只有一个或几个而不是所有措施(装置)发生故障,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它的目的是提高系统可靠性。例如在危险岗位由双人操作,或人机并行,采用备用系统等。当然,防止人失误的措施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4.2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方法。
4.2.1消除危险源,尽量减少和降低危险程度。通过采用原材料的替代、工艺的替代,用无毒材料代替有毒材料、用生物技术代替工程技术等等,都能够达到消除和减少危险源的目的。
4.2.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通过采用限制的技术措施将能量和危险物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如限位、限压、控温等。
4.2.3隔离。在时间和空间上采取分隔措施,或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和约束能量或危险物质。
4.3采取减少故障发生的措施。
4.3.1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建筑设计或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它能保证建筑物或施工机械零部件所要
(下转第73页)
(上接第32页)
求的强度裕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工艺工序的正常进行。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要按照既安全可靠又节省的原则,从安全和效益两个方面考虑,辨证统一地进行分析,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
4.3.2提高可靠性。提高建筑物、建筑设备和附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具体有降低额定值、冗余设计、选用高质量材料、维修保养和定期更换等。
4.3.3安全监控。即对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监控,控制某些技术参数,使其达不到危险的程度,从而避免事故。
4.4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建筑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现场管理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措施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同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增强接受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都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如果预见不到,安全管理措施不善,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施工进度和效益,乃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5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统工程,它不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更有着不分割的关系,企业管理、施工组织、工艺工序方法、材料、械及设备等等,都与建筑施工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在施生产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定管理的要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做到标准化生产、高效生产、安全生产,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生社会实践;文献综述;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3-0078-05
国外大生社会实践具有较长的历史,有公民体验教育、劳动教育、军事训练、纪念性活动、校企联合“双元式”实践、医院义工、小区服务、校外打工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在我国,大生社会实践是指大生按照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活动。中外大生社会实践的内涵、功能等具有相近之处,但在表现形式、运作模式上存在差异。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国者围绕大生社会实践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对我国相关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具有很好的启示。
一、国外大生社会实践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外有关大生社会实践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大生社会实践内涵、行为动机、运行模式和功能等几个方面(见表1)。
(一)对大生社会实践内涵的研究
Snyder等人认为,社会实践是一系列长期的助人行动,是有计划、有准备、前摄性的而非反应陛、后置性的行动,是在一定时间内承载相应责任的行动,是正式化、大众性的行动。BalzerTM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是一种可以循环实施并为了实现集体目标而进行的集体行为,大生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需要参加社会实践。John Friedmann 对社会实践认识论进行了阐述,主张对世界的评价应该客观真实,或者至少揭示一个持续伸展的真理。Suellen Shay指出,“实践”两字表明人类的行为是习惯性、持久性、目的性和有意识性的(并不是常常有意识),应更多地关注参与实践中去的人的行为和组成实践活动的大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前国际志愿者协会总裁Kenn Allen指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愿的、利他的、没有直接资金回报的活动,是一种积极活动的工作方式而不是单纯的志愿者的闲暇活动。我国者牟宗泉通过研究国外大生社会实践指出,西方国家的各类社会实践为延伸校课堂教授效果奠定了基础,各类社团活动和教实习活动都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Huberman将社会实践作为知识转换的纽带,指出理论世界和客观世界靠一种纽带相互连接,社会实践就扮演了这个纽带,当人们从知识转换的角度具体分析问题时这个纽带的作用就愈加明显。
(二)对大生社会实践行为动机的研究
国外者历来重视研究人的行为动机,对大生参加社会实践动机的研究也是如此。Parkert认为,参与大生社会实践的行为动机主要来自利他(帮助他人)、交换(期望得到某种回报)、信仰(传播自己的信仰)和休闲娱乐(寻找休闲的体验)四个方面。Jonestgl的研究表明,加拿大青年人参加社会实践主要基于追逐某种信仰、运用自身技能和经验的愿望、开发潜能、增加工作机会、与其他志愿者交友等几种原因。Richard G.Niemi等人通过调查发现,青年生参与小区服务的比率较高,其动机与生、家庭、校特色及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Steve等人从志愿者招募、遴选、评监以及留任的角度研究了如何引发大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May Kim对美国青年足球组织的志愿者和当地青年运动联赛的志愿者菜单数据进行了修改和验证,提出修改后的志愿者菜单更适用于与青年运动组织和事件有关的志愿者动机的研究。Justine B Allen 新西兰达尼丁举办一年两次的新西兰MASTER’S GAME志愿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自我决定理论有助于加深理解运动项目志愿者动力和预测志愿者行为,并能促使志愿管理者提升志愿者的工作动力。O.A.巴伊沙科娃通过抽样调查和口头访谈的方法研究了俄罗斯大生兼职状况,全面分析了大生兼职的动机、兼职与业的关系、兼职与习的态度和兼职对习的影响等问题。日本者雨宫孝子、佐佐木正道等对日本大生志愿者活动进行了研究,指出日本大生整体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比率较高,参与领域比较广泛,主要是源于大生把志愿服务作为大生活的重要体验这一动机。英国政府在2004年利用志愿行动组织100多万人融人地方小区,获取发展技能与获得工作经验的机会成为大生踊跃参加此次活动的原始动机。
(三)对大生社会实践运行模式的研究
为便于指导实际工作,国外者对大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奖励评价和体制机制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美国通过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体现对大生社会实践的主导作用,马里兰州最高司法机构早在1997年便开始强制执行75小时的小区服务作为中毕业的基本条件这一政策。法国高校鼓励生利用假期打工或承担科研项目的形式直接参与企业实际工作,不仅企业积极接收,而且政府也积极参与并提供1/3的经费支持。日本大实行实践分制,十分重视利用社会教育的场所、设施、人力等资源以及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对大生进行实践教育。德国高校对生实施“开放式管理”,生在修好校硬性规定的必选课外,可以根据选课情况安排打工时间。英国者Helen Busselltll提出了大生社会实践的“4W”理论,即什么是社会实践、到哪里社会实践、为什么社会实践、谁去社会实践,提出要建立社会实践志愿者奖励或回报机制。联合国志愿者组织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麦柯里兰激励需要理论等设计实施了一整套的志愿者管理机制一“志愿者赞赏认可机制”(Volunteer Recognition)。加拿大者Steve等人从需求评定、方案规划、工作分析、招募面谈、训练督导、激励表扬、绩效评估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社会实践的计划组织和管理规划。德国者Balzer认为,要保持大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持久开展,必须关注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社会实践的法律保障机制两大因素。美国者Huberman Lva带领的课题组研究发现,大、小区、大生、政府四个方面只有有效互补,才能保证大生社会实践顺利进行。以色列的Roni Kaufman对俄罗斯圣彼得堡一服务机构模式进行研究,认为志愿服务机构的结构及管理对志愿者的表现影响重大,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是成功的重
中之重。而Sherraden建立了一个评价志愿服务的参考模型,该模型表明志愿者服务单位、志愿者本身和志愿者派出机构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会因个人或机构的属性特征和服务能力而呈现不同。美国学者McBridetlgj研究国际志愿服务(IVS)负责的跨国界志愿服务和国际开发及人道主义救援两大类实践活动后发现,他们均以完善的工作项目为依托,设有专门工作机构,负责组织领导、项目选择和经费筹措等。
(四)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功能的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分析了社会实践对学生、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参与方的积极作用,其中对促进学生个体成长、提高群体能力以及服务社会发展等功能的研究较多。Newmann等人L20J研究指出,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胜任力,增强自主性,促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Clary等人分析指出,社会实践的功能主要包括价值、理解、提高、职业、社会和保护六个方面。MarciaBok L提出,社会实践的重要功能在于提高学生的群体能力。Marcelt231对医学院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提出教学实践在塑造教师社会规范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并有效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对教学工作的深层次认识。McLellan等人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对学生成长更有战略意义,社区服务通过教育学生成为社会维护和增值的负责贡献者而刺激公民权的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政府和社会。BennetttL研究发现,志愿组织正逐步成为社会福利的提供者,他通过一个模型解释了志愿组织在提供社会福利中的作用。Christiant26j以塞内加尔青年志愿法律、中非共和国国民服务草案、纳米比亚国家青年服务项目等为例,研究了志愿服务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振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指出发展中国家通过这些志愿服务项目激发出了生产力的潜在活力。
二、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国外学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成果及其成功经验,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适当调整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国外学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深入剖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本质属性,对其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二是运用行为科学理论,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深刻挖掘了大学生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特征;三是借助现代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积极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探索出了较为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模式;四是从不同视角全面分析了社会实践对学生个体能力、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对社区建设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与此相比,虽然国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但仍然存在―定差距:在研究内容上,我国着眼于经验总结多、理论研究少,对实践形式与内容面上研究多、个别深入研究少;在研究方法上,我国着眼于宏观系统论述多、单个问题突破少,定性阐述多、定量研究少;在研究视角上,从教育学角度研究多,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研究少,从学校和师生角度研究多,从政府和社会(实践单位)角度研究少。为此,我们需要认真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适当调整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一要扩大研究范围,提升研究层次。要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人手,全面关注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体制与机制;要紧跟国外研究热点,重点研究志愿服务、实践教学等问题。二要更新观念,积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大学生社会实践虽然属于人的社会活动,但同样可以采用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概率论等一系列科学理论进行研究。当前,我国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应突出对某个问题、某个环节、某个案例的深入研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开展更多的实证分析,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三要改变研究视角,跳出学校范畴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突破教育学研究的局限,借助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行为动机、激励机制、运行模式等问题;另一方面,改变只有大学教师从教育视角研究的状况,吸引更多领域的学者从政府、社会、企业、家庭等多个视角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参与机制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表现出鲜明的“全员参与”特征。德国汉诺威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德国打工大学生人数在过去的20年翻了一番,2/3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打工;法国大约50%的大学生打工,大约10万大学生在从事一种类似半日工的工作,每年至少持续6个月。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状况不容乐观,除课程实践以外,课外社会实践仍然是“精英实践”,即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锻炼,没有建立起全员参与的社会实践模式。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实践岗位供给不足,不能适应广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二是实践经费来源渠道不畅,严重制约着各项实践计划的实施;三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践主体内在动力不足。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大学生自身因素,也有学校教育因素;既有实践单位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及其家庭因素。而实现“精英实践”向“全员实践”模式的转变,关键是机制建设。其中,既有涉及实践单位的社会责任机制和经济利益机制,也有出自高校内部的师生激励机制,还包括与国家、高校、学生及其家庭和社会密切相关的实践经费分担机制。只有构建由社会责任机制、经济利益机制、师生激励机制、经费分担机制等构成的机制模式,才能加快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模式的实现。
(三)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信息系统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基于网络的办公模式正在极大地改造和推进传统手工处理领域的办事流程与实施效率,网络化的集约、高效、实时处理等优越性正日益凸显。发达国家已经广泛运用信息手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动员、招募选拔、项目对接、过程监控和激励表彰等工作环节均实现了网络信息化操作,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络信息化管理已相对成熟。而国内学者对此研究相对较少。随着我国高教规模的急剧增长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变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空间迅速扩大,领域不断拓展,所涉人员剧增,形式日益多样,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服务目前仍然沿用传统的人工处理手段,存在着信息不透明、传递速度慢和失真等突出问题。因此,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信息系统已是大势所趋。一要以管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媒介,根据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和信息流的运作特点,研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数据库、智能模块及其功能、系统体系结构,准确快捷地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各参与方对信息的需求,实现信息的高度集中与高度分享,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信息化管理理论体系。二要运用互动式需求分析、专业化设计规范、系统体系模块化结构设计、工程化方法开发,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各参与方提供管理数据库系统,并嵌入OA系统,开发出具有可靠性、可移植性、可扩展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信息管理体系设计、开发和应用一体化创新模式。
目标管理理论首先要求建立准确而健全的目标体系(包括总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确定准确的量化指标并在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考核,然而这些要求应用到学校的行政工作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
1.学校办学目标确立缺乏自主性
近代以来,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事业、社会的事业、公共的事业,所以就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规定统一的公共教育的教育目的,以统一管理全国或一个地区的教育,制订公共教育目的是一种政治行为。[1]这使得所规定的公共教育目的有普遍适用性而缺乏针对性。在实践领域,学校在办学目标方面要听命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所下达的许多指标,无形中束缚校长的决策。然而目标管理本身强调学校综合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的社会定位和发展道路,这种理论上与体制上的矛盾不仅导致学校办学目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难以得到保证,更会使校长及学校的决策层为了政绩而片面应合,忽视学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2.考核指标难以量化
由于学校任务的抽象性、多重性,衡量教师工作和学校育人工作质量的标准很模糊,故许多绩效考核的指标不好确定而难以量化。当然,学校工作的考核指标是可以准确确定和量化的,但又常常因为过分强调这些硬性指标使得教育管理工作缺乏人性。现在许多学校用出勤率作为考核教职员工的指标,这样的确保证了教师的出勤率,可是在类似生病等特殊情况下,这种考核制度就难免不尽人情。长此以往会引发教职工的消极情绪,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
3.考核结果对层级关系的负作用
考核是上级对下级进行的,所以各层级关系之间信息的有效传递就会影响考核的结果。在中小学校本管理工作上下级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教导处的中间作用。一方面,通常情况下,在考核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未能对教师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和分析,使考核结果的可信度降低,在教师得到反馈意见时就会心生不满情绪,从而影响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学校考核体系的决策和实施无法做到民主化的全员参与,而管理者往往又没有与教师的及时有效的沟通,使教师对考核的目的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错误理解,从而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影响考核结果的可信度。一些管理者正是由于预见到了上述结果,在完成绩效考核之后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公开考核结果。这就使考核结果无法反馈,被考核人员不知道哪里需要改进,缺少了反馈的考核也就失去了意义。
4.对工作的关注重心发生了偏移
目标管理方法将总体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乃至个人,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认为组织中每个个人完成目标就会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这导致学校管理工作目标的离散化,严格而细致的绩效考核指标,恰恰体现了学校管理工作重心正潜移默化地发生偏移。首先,忽视组织整体,向关注个人问题偏移。目前的学校工作中过分强调个人的效率、个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个人工作成果对组织的损益。遇到问题先追究个人的责任而不去深入探究学校组织结构、现行制度方面的不足,对学校组织内部进行严格的监控,却忽视学校体系的运作方法是否与时俱进,形成“只顾低头走路,不抬头看方向”的局面。其次,忽视不可量化的指标的发展,向关注可量化指标偏移。绩效考核仅对可以量化的指标有促进的作用,这使得学校的管理者过分迷恋统计数据,以为它体现了学校的一切变化。但是,在学校工作中能够量化的工作往往不是很重要的,真正可持续而有意义的工作往往是不能准确量化甚至无法量化的。比如学校文化的建设,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程度,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质量等等。所以这种“盯着报表求发展”的做法如果扩大和深化将十分危险。
二、校本目标管理在学校行政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是由一系列的复杂原因造成的,概括起来主要由于校本行政工作中该理论的局限性和误用,以及我国社会环境的约束。
1.目标管理理论在校本行政工作中的局限性
首先,源自美国商业企业的目标管理理论本身在我国校本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然而我们却在没有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全盘引入,这就使该理论的不足影响到校本管理的实践,从而产生了诸多问题。其次,目标管理强调将总体的目标分解成各个组织各部门的二级目标,然后继续按照组织层级直至落实到个人。理论认为,若组织中的每一个子目标都能够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就能得以实现。这种思想与系统论是相违背的——系统论认为,系统大于各个部分相加,所以单纯地将组织目标拆分形成的目标体系是不科学的。再次,目标管理理论综合借鉴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等管理理论,这就要求理论的实际操作者具备相应的理论素养,方能在实践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应用该理论。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校许多管理者的理论水平比较有限,在应用中或将严密的目标管理流程任意肢解,认为目标管理就是绩效考核,致使目标管理狭义化;或完全照搬照套,不经筛检地把校本管理一切工作都以目标管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导致目标管理泛化。
2.我国社会环境对目标管理理论实践的制约
在我国,制定教育方针的传统和特色是一种教育方针由国家掌握的自上而下的模式。[2]然而,政府作出的规定要对各级各类的学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本身就不能不带有抽象性,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在实际教育生活中反而使教育目标处于缺失状态。[3]另外,中国文化中既有对形式主义推崇的一面,又有务实的一面,在中国社会的许多领域里,这两面性都是并行存在的。但在教育领域里,形式主义的泛滥比其他领域都更严重。[4]这就增加了校本目标管理的难度,如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教育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三、对中小学校行政工作中目标管理的优化建议
1.进行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优化的前提
由于中小学校本目标管理的特殊性,其优化需要三方面的前提条件。首先,授权分工合理化。目前我国在教育事业活动中和学校管理活动中总体来看是过于集权化,这给校本目标管理活动带来许多不便。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将一部分权利下放,扩大校本管理的自由度,使学校能够依自身的情况和社会定位来制定相应的办学目标,政府只进行粗放式的调控。同理,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决策层应当将本应属于各职能部门的权利回归,做到职、权、责对等,使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组织内部规划与管理。其次,建立通畅的信息渠道。校本目标管理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信息不畅通造成的。学校的管理者应建立一个多维交叉的信息网络,使各层级各部门横向纵向的信息都能快速而准确地传达。只有信息渠道的畅通,才能保证监督反馈的直接和深入,才能使管理者能够根据组织内外全面的信息,对各种问题及时作出决策。再次,强化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培训,提升其理论素养。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两层含义,即权利(包括职位赋予的权利和人格魅力在组织中的影响)、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5]在校本目标管理中,管理者的决策组织协调能力对管理工作能否顺利有效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没有目标就没有管理可言,管理就是向着预定目标步步逼近的过程,而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6]由于校本目标管理不仅是作出正确的组织决策,还包含确定办学指导思想、设立目标和评价体系、分权分工等工作。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具备精湛的管理能力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因此,若要使校本目标管理得到优化就要加强对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培训,全方位提升管理者的素质。
今天的企业管理实践,受到了“言必称西方和行必重刚性”的诱惑;在管理刚性化的实践道路上渐行渐远,正沿着科学化、精确化的方向纵深发展;严重忽略了管理柔性化的潜力和影响力。人是企业执行力核心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它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其实,企业管理既可以凭借规章制度强迫约束、纪律监督惩处等刚性化手段;也可以依靠激励力、感召力、启发诱导等柔性化手段。
一、企业管理的柔性化,是时展的内在需求
(一)在20世纪的工业时代,为适应以生产为核心的需求,企业管理刚性化
即根据规章制度,依靠组织职权进行程式化管理。如著名的泰勒管理模式:将人看作“经济人”、“机器的附件”,强调组织权威和专业分工。坚持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着管理机制、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系统、制度制约与考核系统、问责机制与奖惩措施等手段,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二)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以智力资源和信息化为核心的需求,企业管理柔性化
即根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文化和精神氛围进行人格化管理。如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将人看作“社会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满足员工的社会欲望,提高士气。坚持了“以人为中心”, 重视智力资源和信息化,采用非强制性方式,有机融合了员工的个人愿望、理想、价值观和企业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发挥员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和集体智慧为企业创造价值。
在理论上,管理刚性化与管理柔性化既对立又融合。西方国家(如美国),重视战略、结构、体制等硬性因素,忽视了组织的价值观、作风、人员、技巧等软性因素。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重视企业的思想、文化及精神等“软件”。
在实践中,管理刚性化与管理柔性化相互影响渗透。管理刚性化是高效管理的前提基础,也是管理柔性化的立足点;管理柔性化是高效管理的剂,也是管理刚性化的升华点。企业根据员工素质、工作性质和企业文化,融合选择管理刚性化或管理柔性化为主,最终实现高效管理。
二、企业管理的柔性化,是管理理论的整合凝结体
(一)马斯洛教授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需求层次
目前,对后三个层次需求更加强烈,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改善和自我实现。追求生活和工作氛围的宽松和谐,看重成就感、尊重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赫兹伯格教授的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是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次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激励因素是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求。如金星啤酒集团的“金星是我家,发展靠大家”、“金星发展我成长,金星壮大我受益”、“走进金星,走进家门”;“当您由于身体不适、交通堵塞、家庭有困难,不能按时到公司时,请及时通知公司”;还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和激励机制。
(三)经济学家麦格瑞哥的X理论(Theory X)和Y理论(Theory Y)
其中X理论认为人生性怠惰,缺乏大志、厌恶责任、宁愿受人指挥,员工行动要指引,管理需说服、奖励、惩罚及控制;Y理论认为人本性固有发展潜力、肩负责任能力、朝向组织目标以及引导其行为的能力,企业管理需关注人性面,使员工认识并自行发展其固有的特性。管理柔性化就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科学管理。
在实践中,管理柔性化主要针对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高素质员工,满足高层次需求;把外在规定转变为内心承诺,并转成自觉行动;自觉趋同调整员工个人目标预期值与企业组织目标预期值,在完成组织目标条件下实现个人价值。
三、管理柔性化的特征
(一)质的模糊性
非此即彼逻辑失效,多数为中间游离状态。企业管理主体和客体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具有“现实人”、“生活人”而非“机械人”的心理倾向与行为强度。
(二)量的非线性
要素的数量叠加原理失效,企业资源要素不是简单的组合。人的潜能弹性大,不愿继续接受简单粗暴的线性管理行为。
(三)驱动的内在性
企业管理者淡化发号施令等权利影响力,强化学识与人格魅力;被管理者受到管理者的创业感染。二者不断互动交流情感、碰撞思想,大大地激发了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内在驱动力。
(四)管理效果滞后、影响力持久
企业应管理好员工行为,从外在规定――内心承诺――自觉行动,转化时间长,管理效果周期长,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五)激励的有效性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格瑞哥的XY理论分析,管理柔性化主要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激励效果好。
四、企业管理的柔性化,具有比较优势
与管理刚性化相比较而言,管理柔性化除了职责分工较乱,工作标准模糊,绩效评估较差等局限外;还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力。管理柔性化满足员工需求,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员工自觉提高工作标准,挖掘潜能,创造性工作。
形成和谐的管理氛围。管理柔性化培育员工习惯,强化员工自我管理,在企业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从而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和员工行为,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管理柔性化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灵活柔软。坚持以人的管理为核心,强调组织的柔性化,战略决策的权变性。
五、企业管理柔性化的实施
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有机结合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充分实施管理的柔性化。
决策不必苛求惟一最优解;管理刚性化就开始向管理柔性化转变。
“一言堂”式刚性化决策,难免有主观、片面、武断之虞;“群言堂”式柔性化决策,综合分析各种独立意见和建议,才能择善而行。
企业应着力建立和完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宏扬主人翁精神,融合价值观;坚持人格、权利、责任平等,实施一视同仁的经营管理制度。
企业应充分重视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及时公开发展目标、战略规划、改革方案、员工聘任方法、奖惩办法等决策程序、过程、结果;既接受主管部门和股东大会的监督、考评,又使企业员工拥有知情权、评议监督权。
企业应实施民主化的全面质量管理,鼓励员工对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经营工作,积极献计献策,参与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计划,参与决策和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情感和态度,促使员工产生强大的内在行为动机和驱动力。
企业应除了重视物质奖励外,更应注重精神嘉奖。特别是对员工的创造性工作不能简单地加以量化,如果硬性地量化为奖励依据,将挫伤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其潜能发挥。
企业应为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满足员工正当合理的需要,激发工作动机,坚定事业心,强化工作胜任感、责任感和成就感。
六、实施企业管理柔性化的注意事项
管理柔性化不等同于管理人性化。企业应实施严格管理制度为主的管理刚性化;更应注重实施创设良好群体气氛为主的管理柔性化。因为管理柔性化对员工利益的关注是表面的、局部的、暂时的;而管理人性化对员工利益的关注是实质的、全面的、持续的。
管理柔性化的灵活运用。企业应大力采纳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忌以此画地为牢和上纲上线,约束员工的创造力。
管理柔性化应强调人本、德治、内省的领导模式。企业管理者应改正“我要胜过别人”、“不愿意闻过则喜”、“喜欢辩论”、“逞自己的威严”、“拒绝别人的建言,刚愎自用”等错误,切实提高领导执行力。
实施个性化营销。企业将顾客感知到的愿望或需求转化为顾客可明确说出的“这正是我想要的”产品,满足每一位顾客的特定需求。如中国宝洁公司在前端用E-mail整合客户信息;在后端利用一对一分析工具,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和偏好,更加了解客户需求,在短时间内实现最大化需求。
强化企业再造手段。企业再造是调整企业经营模式,识别市场机会,重新定位市场角色;注重建设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从员工个人到整个组织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同时为能够激发人主观能动作用的管理柔性化提供了大量的实施机会。
细化职能管理。企业推行民主管理,强调组织的柔性化,如改革组织机构、集权向分权过渡等;强调战略决策的柔性化,如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等;强调营销组合,吸引和刺激消费者购买;强调生产的柔性化,如制造业的柔性生产线、多品种、小批量、适销对路产品等;强调管理信息化,如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
七、结论
1.必须从科学的本质来把握科学素养的内涵
人们通常从对科学的狭义观的认识出发,总是把科学教育仅仅理解为科学知识的传授,把科学素养仅仅理解为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而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相应地也就把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所谓“双基”作为科学素养的唯一内涵。显然这种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这是因为,倘若教师在科学教育中仅仅强调科学事实,那么学生就会认为科学是事实的堆积;倘若只强调科学的概念,那么学生就会以为科学是一连串的概括;倘若教师只强调科学的原理,那么学生就体验不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科学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与预见的功能。因此,在我们的科学教育中,如果不能超越事实、概念与原理的局限,是难以促进学生科学经验的形成的。
与此不同,如果我们能从对科学的本质认识出发,效果就两样了,这是因为:既然科学探究是科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科学的核心所在,当然过程、方法与能力就成为学习科学者必须培养的素养;既然科学就其结果讲是通过探究活动取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知识与技能当然应当是一个重要素养,科学活动应经受科学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的双重约束,这种约束的结晶就是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也就是科学精神,它正是科学活动的规范,所以,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应成为科学学习者培养的又一科学素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全社会的事业,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也就很自然地构成科学素养的又一要素。这样,科学课程,以全面培养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育,其科学素养的内涵就应该包含四个方面:一是科学知识与技能,二是科学过程、方法与能力,也就是科学探究,三是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也就是科学精神,四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在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将四个方面整合好,我们的科学教育就必然会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经验的形成、科学素养的提高。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科学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把上列四个要素作为构成课程目标的四个方面,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从教改实验区实施的效果看,成效是明显的,其中最可喜的一点是激发起学生学习科学、探究自然的浓厚兴趣。
2.对科学与科学本质的认识
科学是反映自然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这是不少人对科学的一种普遍的理解,但是应当指出,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是不全面的。科学作为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不能离开认识过程,所以如果从广义上看,科学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探究活动,这里有两点应当强调:一是科学就其过程来说是一种对自然的探究活动,而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理论只是这种探究活动的结果;二是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有可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探究活动。因此,我们认为对科学更为全面的理解应当是,从科学活动的结果讲是科学理论——一种知识体系,而从科学活动的过程讲是科学探究。
如果我们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各种文化形态的神话、宗教、艺术、历史、哲学和科学作为人的认知活动,都曾经各自在一定程度上刻意描述和说明自然现象,试图具有认识自然的功能,但是历史证明,在这众多的文化形态中只有科学才为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的精确而有效的工具,虽然科学不是绝对真理,但是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总是愈益正确和深入。原因正是由于科学在认识自然上所具有的一种“探究性”使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求真,科学家对自然的认识决不停留在事实的层次上,更不是采用引经据典、诠释经典,然后逻辑地演绎出关于自然现象的论述,而是进一步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提炼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各种“概念”和“定律”来,而这个过程正是通过探究来完成的。所以,我们认为“探究性”是科学作为科学的核心所在,是科学所具有的首要特征。
进一步分析,我们必须回答的是科学的本质属性究竟还包含哪些内容,哪些方面?搞清这些,对于深刻而全面地认识科学,进而教好、学好科学都是很重要的。
一是多样统一的自然界是科学探究的对象。
自然界不同物质形态之间,不同运动形式之间呈现出的是一幅多样又统一的画面,各个系统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而发生相互作用,并且相互交织、渗透,从而不断运动变化着,为我们展示出一个瞬息万变、绚丽多彩、多样统一的面貌。以人体的生命活动为例,一方面人体内部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运动、生殖、神经和内分泌八个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制约,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与运动等生命活动,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人体又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体现出人体与环境的统一。自然界的这种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这种规律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科学家们通过智慧并借助扩展感觉的工具,在探究自然的科学实践中确认了这一点,宇宙作为一个巨大的孤立系统,其中的基本规律各处是一致的,探究宇宙一部分所获得知识也适用于其他地方。例如,关于运动与重力的同一规律既可解释地球表面的自由落体运动,也可解释月球和其他行星表面的自由落体运动,科学家就据此计算出了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所以,更全面地讲,我们所探究的自然界这个对象是一个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多样统一、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的整体(综合体)。这一点告诉我们,对科学教育来说,单纯地分门划类的学科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创设条件,让学生也能从整体上来认识自然,了解科学。这一点还告诉我们,在科学教育中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中通过观察、分析去探究规律,认识它并学会应用它,把握好科学的基本观念而不是死记一个个定义、公式与定理。
二是科学是一个具有可验证性、真理性和开放性的系统,它的可验证性与真理性决定了它对自然现象具有解释与预见功能。
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知识只能是相对真理,但它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由于科学理论是通过逻辑推理与实验活动而获得的,并经受过经验事实的检验,所以它是客观真理,也就是说科学具有真理性的特征,反映的是人们对自然规律,亦即自然本质的认识,并且它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从科学规范里可以看得很清楚。一般而言,科学的规范总是修正而不是摈弃,其结构特点往往是保留、培育更为精确和变幻被更为广泛的认同。例如爱国斯坦在表述相对论时并没有抛弃牛顿的运动定律,而是进一步说明,它只是在更为普遍的概念中一个有限范围内应用的近似。为此,科学对自然现象具有解释与预见的功能。而可验证性正是科学与伪科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另一方面,已有的科学理论因为是相对真理,所以又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与范围内适用,牛顿力学就是如此。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科学知识会不断发展与进步,新的观察常常会对已有理论提出挑战,知识的变化就不可避免。在客体作高速运动情况下,牛顿力学就得由相对论力学来代替,因此,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当然还应当指出科学也不能解决所有证明或反证。
以上,明确回答了科学的内在基本属性与作用。这一点告诉我们,在科学教育中必须重视科学实验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还告诉我们既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已有理论,又要防止把它视为永远不可逾越的认识顶峰,从而扼杀学生对科学进一步探索的向往与寻求发展的乐趣。即使科学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科学方法教学也不应程式化。
三是科学活动应经受科学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的双重约束。
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科学是理智的探索与追求;科学是实事求是的事业,创新是科学的生命,这就要求科学家必须在其个性、情感、态度等方面体现出一种求真、理性、务实与创新的科学精神,自觉接受科学道德的约束。同时科学家共同体也是一个小社会,要使这个小社会正常而有效地运行,科学家也需要由一些社会化的规范来约束,也就是科学道德的约束,否则就会产生种种越轨现象,不利于科学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这里有一个科学家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和正确对待科学事业的问题。另一方面,科学活动就像一把双刃剑,对社会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像原子能利用、克隆技术等都是如此。我们就是要让科学技术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防止与抑制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所以科学活动还必须接受一般社会道德的约束。这里揭示的是科学与人文不可分割的关系。
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面对社会各种问题同样有一个如何对待的问题: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都有一个如何去解决的思路与探究过程。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且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思维领域各个方面的今天,每个公民都会面临各种如何对待与运用科学去处理各种问题的决策与过程,所以基本的科学道德与一般的社会道德对于现代合格公民,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同样都是必不可少的,差别仅在于程度与着重点不同而已。
这里从精神方面回答了科学的外在属性,它告诉我们科学本身就蕴含着道德因素、人文因素,我们在教学中不应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割开来,而应当统一起来,和其他课程与教育环节一起,共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社会责任感而努力。
四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今天,它已经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科学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作用和科学的发展也有赖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科学的社会功能与它的这种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才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业,而且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每个公民都应当关注科学的发展。
这里进一步揭示了科学的性质和它与技术、社会的关系,或者说从社会文化方面阐明了科学的外在属性。这一点告诉我们,在科学教育中不应把科学与技术、社会分割开来,就科学谈科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从而抑制学生学好科学服务自身、社会、振兴中华的意识与实践,进而为全人类奉献服务的意愿。
二、立足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其科学素养
为适应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对我们的挑战,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我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改革实践中,我们愈益深刻地认识到科学课程应当把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目标,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实现它,下列几个方面是很重要的。
1.精选科学的内容,体现基础性、选择性、整体性、开放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使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
在科学技术知识迅速增长的今天,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愈益成为科学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为了给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内容必须精选,这里有几点值得关注,一是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二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共同需求来说,应当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是必须的和基本的(适应个性发展、供学生自选的拓展内容则不受此限,但同样必须认真精选);三是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让学生了解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四是注重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一基本的认识;五是要反映自然的统一性、科学的整体性,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通过科学的统一概念和原理(如物质、信息、能量、运动、系统等)、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专题进行整合,使学生不仅了解各分科知识,还对科学有一整体的认识;六是对已有的科学知识要认真对待,但又不要把它人为地构成封闭系统,必须重视科学开放性与发展性的特点。
为此,我们在新的基础教育7—9年级科学课程标准中,精选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领域的最基本的内容;对生命科学领域提出了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行为,生命的延续与进化,人、健康与环境的关系等最基本的要求;对物质科学领域提出了常见的物质,物质的结构,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与能源等最基本的要求;在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领域中则介绍了地球、太阳和宇宙的基本情况,人类在空间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地球环境中的阳光、大气、水、生物、地壳、土壤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最基本的关系,并力图通过科学的统一概念与原理,科学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构成科学素养四个方面的整合,让学生从中学好科学,发展能力,培养素养。
2.突出科学探究,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认识过程,科学过程的本质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进行科学探究,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得以在科学探究的实践中,感受、领悟和理解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一些重要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科学的结论。这是因为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能有效保持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使他们体验探究过程的喜悦与艰辛,培养科学精神;能促进学生主动构建具有个体意义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习得科学探究思维的方式、方法和能力;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还有利于学生更多地接触生活和社会,从而领悟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此,在我国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例如在7—9年级科学课程及其教材中把科学探究作为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培养科学能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要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多用探究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我们也不是把科学探究视为唯一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教学中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方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强调科学素养各要素间的结合与渗透,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正如前面已指出的,在当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人们应积极顺应这种变化,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导入文明、科学的轨道,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自古以来虽然有着伟大而丰富的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但相对来说,全社会的科学精神不足乃是一个缺陷,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得到极大的发扬,近年来相继出现的一些与现代文明相悖的迷信、愚昧活动甚至,却干扰、破坏了健康的主流,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在学术界,科学道德的基本情况是好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急于求成、追求论文数量的情况和评价与宣传中一些浮夸不实的现象,一些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也偶有发生。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极大警惕与关注。现代社会又一突出特点是人类在获得了改造自然甚至改造生命的巨大能力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日益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科学教育,更应重视挖掘科学课程本身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精神、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渗透,努力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关联,注重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索的热情,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献身事业,服务社会、祖国与人类的胸怀与情操,把科学精神的培养与人文精神的塑造统一起来,从而为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们7—9年级的科学课程标准和依据标准编写的教材中对此都作出了具体要求与呈现。
三、以科学的探究对象与历史发展为依据,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在义务教育阶段采用“综合型”,在高中阶段则以“分科型”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内容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这就是我们对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体系的意见。这种安排的认识依据,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从科学探究客观对象进行考察
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自然界是一个有规律的、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多样统一的综合体,而就人工制成的事物来说,只要仔细观察剖析,也无一不蕴涵着多种物质形态或多种运动形式,是多种机制的综合体。譬如一个具有一定功率的电动机,从物理机制讲是一个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转换的问题,而它的构成和质量就涉及构成它的材料、机械加工的过程、绝缘的措施、安全防护与环保等多个方面。这里既有物理、化学问题,也有生物、环境问题。这样,对自然界包括其他物质客体的认识,就需要我们既要从分析的角度去剖析,又要从综合、整体的角度去探究。
2.从人类对自然认识发展的历史进行考察
再就认知规律来讲,从人类对整个自然界认知发展的历史考察:最初,人们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观察,科学是笼统的自然哲学,它为人们把握自然界提供了一个总的画面;16世纪以后才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形成各门学科分支,它使人们的认识得到深化;从19世纪至今,自然科学技术在总体上出现了结构性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它使人们在更高层次从总体上去把握自然界。由此可见,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正经历着一个螺旋式前进上升的过程,由于个体认识的发展过程与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所以,基础教育的科学课程按照“合—分—合”的思路来设计体系,是符合认识发展规律的,也反映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历程。
3.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进行考察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分化,一方面不断综合,但从总体上说,表现出一种结构性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在新的世纪,虽然学科本身的进一步分化和继续向微观深入仍然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进入现代科学时期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另一个新的方向正成为更具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方面,甚至成为主流。这就是向着宏观、交叉、复杂的综合集成、整体化方向发展。像系统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认知科学与脑科学及行为科学等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学科都已成为一批不断迅速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社会”日益紧密相连的趋势,更突出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分化和综合可以讲是并驾齐驱。
4.从“综合型”与“分科型”两类科学课程各自的特点进行考察
前者力图超越学科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它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初中课程存在的门类过多、学科间相互脱节、缺乏联系的弊病。这样的课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根据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与各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构建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总体安排,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关注和分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获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加深对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整体认识。但综合型课程对任课教师与教学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施、推广带来了一定难度,必须作出更多、更大的努力。后者作为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凋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其组织则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这样的课程,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使学生能比较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的系统知识,有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与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但分科课程易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导致学科之间的割裂,从而限制学生的视野,束缚学生思维的广度。应该承认我国原有分科课程的这些缺点是比较突出的。而采取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综合与分科各有侧重的科学课程体系,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使两者可以互补,从而让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即使“分科型”的科学课程,像义务教育阶段在初中开设的物理、化学与生物也都强调科学素养各要素之间的整合,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从而使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传统分科课程有了显著改善。在义务教育阶段,3—6年级作为科学启蒙教育,统一采取综合型,而进入科学入门教育的7—9年级则采取了“分科型”与“综合型”并存的组织形式(主要是照顾到我国当前师资的专业结构现状),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各自条件任选。与此同时,创设条件使“综合型”课程逐步得到推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袁运开、蔡铁权主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袁运开、王顺义主编:《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科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摘要:从对科学的全面认识出发,揭示科学的本质属性,并据此导引出科学素养的内涵。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出立足学生发展的三条教育实施意见。最后通过对科学的探究对象、历史发展与认知规律以及“综合”与“分科”两类课程特点的考察,对中学阶段构建“合—分—合”科学课程体系作了论证。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5.40.114
1 管理会计的发展
管理会计的前身是成本会计,传统的成本会计注重会计核算,主要是为了给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成本资料。一方面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是事后核算,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另一方面,预算控制是管理会计研究中的两大重点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研究,因此预算控制实践和理论的共同发展,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管理会计的形成和会计职能的变化和企业内容的拓展紧密相连,是企业对市场环境改变的适应,是企业改变经营管理的结果,促使管理会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革;二是管理理论和科学理论的发展。由于受技术革命、行为科学、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控制论、决策论、协同论等理论影响,管理会计将在21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日渐重要。而管理和会计的有机结合使现代的管理会计具备预测支持、决策支持、控制、规划、评价等功能,由原始的成本预算控制发展到企业信息的各领域。
2 管理会计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企业引进信息化技术和构建内部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管理自动化,信息化的建设在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同时,对企业的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企业要紧随时展的脚步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就必须把管理会计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为企业的综合运营和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实现企业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目前,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生活习惯、生产方式,还是企业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管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建设的加强、客户管理的系统建设、资源计划的系统开发、物料计划的系统使用等具有现代管理会计的管理思想,都是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和网络信息化技术紧密相连的体现。正是由于信息化技术和管理会计的结合,才使信息实现高质量和高精度、组织构架和管理理念实现变革、工程流程实现精简、企业成本有效降低、运作效率有效提高、企业效益有效增加。
3 企业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1)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基于机械化,实现控制和检测的自动化。目前的自动化形式主要是计算机辅助生产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
(2)管理过程的信息化。计算机产生后就已逐步应用到企业中,在40多年的应用历史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管理信息、主管信息、事物处理、决策支持等系统。
(3)办公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办公人员的办公效率和办公效能。目前较为常用的有桌面出版、文字处理、电子邮递等系统。
(4)集成一体化。把不同的应用集成一体形成多功能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5)企业内部管理。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能,可以提供企业横向和纵向沟通的协作环境,从而使企业的总体目标能够有效完成。
(6)企业外部信息沟通。在企业外部的信息沟通方面,信息化技术可以增强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客户、企业和供应商、企业和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联系,使企业可以在最短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量,从而及时、准确地进行决策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由此可见,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可以使组织架构扁平化,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整合,极大地促进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4 管理会计中的信息化模块
4.1 会计事务的信息系统
会计事务的信息系统主要是满足会计核算的工作要求,把会计人员从手工记账和手工报表的烦琐工作中解放出来,该系统以账务处理、会计事物处理、报表管理为主,系统功能主要是会计核算的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的信息系统。
4.2 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把信息处理和计算机技术作为管理手段,把财务管理的模型作为基本法,把业务系统和会计系统的信息数据作为依据,对财务管理进行自动化的实时处理,从而有效控制业务活动。例如:产品订购中,系统可以自动提示经济订购的批量和需要补充的产品库存等。
4.3 财务决策的信息系统
财务决策的信息系统是较为灵活的信息交互式系统,可以有效解决随机变化或者难以预测的问题。财务决策的信息系统通过良好的交互性,使财务人员可以展开“what-if”的分析,并根据不同模型制定可行方法,对随机事件中的可能结果进行预估、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有效地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准确、全面的信息,并做好财务风险的事先预防。
4.4 财务经理的信息系统
财务经理的信息系统是把会计事务的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财务决策的信息系统有效结合的信息交互式系统,不仅可以使经理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挖掘数据、发现数据特征、预测环境变化形势,还能使财务管理人员方便、灵活、多角度地了解问题。
4.5 组织互联的信息系统
组织互联的信息系统使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企业和关联企业的财务信息能够自动流通,为企业管理的计划、分析、组织、控制、预测、决策等管理环节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支持,从而确保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5 信息化技术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5.1 分析视野的扩大
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内部管理服务的,其原始信息的资料源于财务会计,因此比较局限。20世纪80年代末,企业管理从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发展成为横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基于价值链管理的横向一体化模式使企业不再单纯地关注自身产品。由于供应商、客户、市场变更、竞争对手等诸多因素都会对企业管理和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而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显然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规划、预测、决策、评价,因此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打破管理会计传统的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使分析视野扩大化。一方面,供应商和客户之间通过信息共享,使生产协调、库存可见性提高、物流效率提高,订单实现率改善,在进行高效快捷管理的同时,给企业竞争提供更大优势;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获取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来改进企业的产品,加强企业的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2 实时化和动态化的信息处理
传统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于会计内部,这就导致管理会计只能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但是信息技术融入管理会计后,企业的信息不再是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进行录入,而是通过分类设计和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接口,实现价值信息及时、准确地加工处理。这样不仅可以使信息化处理实时化和动态化,还能根据信息特征,进行分类存储,同时信息化系统能够有效集成企业生产中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并且在价值链中根据不同情况实现不同程度的资源共享。另外,管理会计要随着企业信息化发展而发展,具备全局性、长远性、开放性、多元性、外向性、战略导向性等特点,使信息化技术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韩洪云,王乐乐.管理会计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融合[J].经济与管理,2004(10):55-56.
[2]张继德,刘向芸.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4(21):119-122.
[3]李晓虎.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路径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4]皮春华.浅议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3(1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