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

第1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SSM模型;主导产业;河南省;工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F062.9 [文献标志码]A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导产业的优化与选择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主导产业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满足大幅度增长需求而获得持续的高增长率,并对其他产业有广泛影响的产业。产业经济学理论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往往是由数个主导产业部门的高度发展带动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总量增长迅速,《河南省统计年鉴(2011)》显示,河南省GDP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4.5%提高到了2010年的9.2%;三次产业占比由1978年的39.8:42.6:17.6变化为2010年的14.1:57.8:28.6,由一个地道的农业大省转变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大省。明确并着力促进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条件相适应的主导产业,更有利于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本文拟通过SSM模型分析,选出河南省的主导产业,并给出相应发展建议。

一、河南省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工业经济实现了大跨越,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全部工业增加值2010年达9 901.52亿元,2000--2010年年均增长率为32.1%,2010年占GDP的比重达42.9%,工业已成为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行业。

河南省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工业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2010年全省食品、有色金属、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产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到了51.3%。有色工业中,氧化铝、电解铝、钼产量均居全国第一;食品工业中,有双汇、思念、三圈、百姓、华英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装备制造业中,大型农机、大型水泥设备、煤矿机械、输变电设备等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中,有宇通客车、新航集团、中轴等一批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企业;化工工业中,煤炭加工、甲醇的生产能力均居全国首位。此外,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已加快步伐,在超硬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也具有较强竞争能力。

二、模型构建

SSM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B・克雷默于1942年提出,在国外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SSM的基本原理是把区域或城市经济的变化看做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物,将区域或城市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份额分量和偏离分量(偏离分量又分为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来说明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或城市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城市未来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方向。本文以河南省36个工业部门的数据为蓝本,运用SSM模型分析法,分析确定河南省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

1.数据的选用

根据数据来源的可比性与可得性,本文将河南省的36个工业部门纳入筛选对象(见表1),选取2000-2010年河南省及中国各工业部门的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数据,来分析河南省的工业经济增长情况和工业结构。本文之所以选择河南省几乎全部的工业部门,没有对其整合或剔除,主要是想尽可能提高SSM分析的精确性和客观性。

2.模型的构建

假设日为河南省的经济规模,H0表示河南省基期(2000年)总的工业增加值,H1表示河南省报告期(2010年)总的工业增加值,分别以Hj0,Hjt(t=1,2,…n)表示河南省第j个工业部门在基期和报告期的工业增加值;另外,用C表示全国总的工业增加值,C0表示我国基期(2000年)总的工业增加值,Ct表示我国报告期(2010年)总的工业增加值,分别以Cj0,Cjt(t=1,2,…n)表示我国第j个工业部门在基期和报告期的工业增加值,则河南省和全国的第j个工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增速)rj和Rj分别为

以全国各工业部门增加值所占的份额,将河南省各工业部门规模标准化,以hj来表示,则

在[O,t]时段内河南省第j个工业部门的增长量Gj可以分解为3个分量Nj,PHj,Dj,其表达式分别如下:

其中,Nj为份额分量,其值一般都为正;Pj称为结构偏离分量,其值为正,说明第j个工业部门具有产业结构方面的优势,为负则说明其具有劣势;Dj称为竞争力偏离分量,其值为正,说明第j个工业部门具有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优势,为负则说明其具有劣势;假设PDj=Pj+Dj称为总偏离,即结构偏离分量与竞争力偏离分量之和。

三、计量分析

1.SSM模型分析数据的计算与结果分析

结合表1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河南省36个工业部门的相应数据(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考察期(2000-2010年)河南省所有工业部门的经济增量Gj都为正值,为增长型部门。有21个工业部门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快于全国(r,-Rj>0),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个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最快,属于有竞争力的部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4个工业部门的Hj0-hj值为正,说明在初始期,这些工业部门在河南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要大于其在国内的比重,其他工业部门则正好相反,其中尤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为甚。

2.部门优势分析

部门优势包括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即总偏离PDj。以横轴代表所选河南省的36个工业部门(用序号表示),纵轴表示份额分量和总偏离分量,建立河南省的工业部门优势分析图(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份额分量Nj都为正,总偏离分量(PDj)有正有负,由此可以将这36个工业部门分为2大类。

(1)份额分量为正,总偏离分量也为正,即Nj>O且PDj>0。在这一大类里根据份额分量与总偏离分量的大小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类:①总偏离分量大于份额分量即PDj>Nj,这意味着具有部门增长优势且对部门总增量的贡献大于份额分量的作用。河南省目前只有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一个部门属于此类型部门,说明河南省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以粗放型为主,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②总偏离分量小于份额分量即PDj

(2)份额分量为正,总偏离分量为负,即Nj>0且PDj

为使我们的选择更加客观准确,下面继续对部门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即对部门偏离分量进行分析。

3.部门偏离分量分析

部门偏离分量包括结构偏离分量Pj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j。以横轴代表所选的河南省36个工业部门(用序号表示),纵轴表示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建立河南省的工业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见图2)。由图2可知,按照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的正负值,可以将其分为4个大类。

(1)结构偏离分量为正、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即Pj>0且Dj>0。河南省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属于这一类型。按照结构偏离分量与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大小又可以将其分为2类:①Pj>Dj这种类型的工业部门产业结构基础很好,竞争力较强。河南省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属于这一类。②Pj

(2)结构偏离分量为正、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即Pj>0且Dj-Dj,该类型的工业部门虽然在竞争力上处于劣势,但其产业结构优势足以抵消该劣势,因此该类型的工业部门仍具有一定的优势。河南省没有属于该类型的工业部门。②Pj

(3)结构偏离分量为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即Pj

(4)结构偏离分量为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即Pj0。河南省36个工业部门中有20个属于该种类型,占了近2/3,说明河南省的产业竞争力较强,但产业结构基础较差。按照两个分量绝对值的大小,将其分为2类:①-Pj>Dj,该类型的工业部门虽然在竞争力上处于优势,但其产业结构劣势更大,以致该类型工业部门处于劣势。河南省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都属于该类型。②-Pj

四、河南省主导产业选择

通过部门优势的分析和部门偏离分量的分析,单纯从数据分析来看,在数据分析中各方面都占优势的行业可以从36个工业部门缩小为7个: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2012年河南省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对河南省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工业、钢铁工业、纺织工业4大传统产业进行升级,并圈定了河南省6大高成长性产业分别是: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轻工业和建材工业。结合我国国情和河南省的省情,河南省的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分析如下。

1.从传统优势产业角度分析

有色金属工业属于河南省4大传统产业之一,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总增量为345.76亿元,占河南省36个工业部门总增量的3.49%,年均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同行业36.11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量523.06亿元,占河南省总增量的5.28%,年均发展速度快于全国61.6个百分点。两个行业属于上下游产业的关系,同时发展有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的规模与质量,河南省有金龙铜管、栾川钼业等该行业的龙头企业。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的工业部门在竞争力上是处于优势的,这两个行业是河南省的传统工业,但由于历史原因,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劣势比较大,该类工业部门在整体上处于劣势,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出发,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改造升级。

而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的化学工业是属于工业部门结构劣势很大、基础很差、竞争力较差的部门,此工业部门没有明显的优势,如果对此部门进行改造升级,需要的投入要比纺织业和钢铁业大得多。

因此,从河南省的传统工业升级来讲,河南省的工业主导产业应确定为有色金属业、纺织业和钢铁业。

2.从高成长性产业角度分析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是河南省的优势产业。食品工业是河南省重点发展的6大高成长性产业之一,2012年,河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经济增量681.62亿元,占河南省总增量的6.88%;食品制造业实现经济增量160.18亿元,占河南省总增量的2.98%,发展速度也快于全国同行业58.88个百分点。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这些行业在河南省具有明显的优势,双汇集团、华英禽业、莲花味精等企业在该行业中位居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木材加工业、轻工行业的工业部门在竞争力上处于优势,且是河南省重点发展的六大高成长性行业部门,但由于历史原因,该类型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劣势比较大,该类工业部门在整体上处于劣势,应从产业结构调整出发,优化其结构,促进其升级。

数据分析显示,河南省的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属于工业部门结构劣势很大、基础很差、竞争力较差的部门,所以此类型工业部门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河南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及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此类型工业已经开始显现出优势,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逐步增大,可以列为河南省的主导产业。

3.从数据角度分析

单纯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也是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其中,2012年非金属矿采选业总增量为94.7亿元,虽然仅占河南省36个工业部门总增量的0.96%,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同行业719.47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量l 281亿元,占河南省总增量的12.93%,发展速度快于全国142.58个百分点。但根据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此类型的产业部门不应作为主导产业。

五、结论

第2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隐含能存量;投入-产出模型;节约隐含能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9-0075-07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能源消费量增长快速。200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04亿t标准煤,到2012年,该数字已达到36.2亿t标准煤①,是2001年消费量的2.4倍。中国能源消费量的不断上涨是由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与欧美两百多年的工业发展历程不同,中国刚进入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人民生活水准仍需提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都需要大量能源消耗作支撑。但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进行研究后发现,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70%以上[1]。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生活能源消耗量较低,2010年仅为3.46亿t标准煤,占全国消费总量的十分之一。除以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则更低,2010年仅为258.3 kg标准煤。由此可见,中国大量能源消耗在了可以形成固定资产如建筑、基础设施、设备机械的领域,而这些固定资产一般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在其生命周期内,实质上能源是被分期消耗的。即每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中都有相当大一部分作为隐含的能源被存储在了固定资产中。本文旨在探求这部分被隐含在固定资产中的能源存量及其对中国经济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概念界定及相关文献综述

1.1概念界定

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消耗了能源。为了得到某种产品而消耗在整个生产链中的能源,称之为“隐含能”[2],有些研究称之为“虚拟能”[3]、“隐性能源”[4]。这一概念起源于“embodied energy”一词。1974年,国际高级研究机构联合会(IFIAS)能源分析工作组的一次会议指出,为了衡量某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消耗的某种资源的总量,可以使用“embodied”这一概念;原则上,“embodied”后可以加任何资源的名称,如土地、水、劳动力等[5]。中国学界也十分重视对隐含能的研究。早在1981年,陈锡康提出隐含能是指在产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消耗的能源,其中间接能耗就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部门产品(原材料、辅助材料、机器设备等)中所包含的能源之和[6]。罗思平等认为隐含能是指产品加工、制造和运输等全过程所消耗的总能源[7]。庞军等定义出口隐含能指为了生产出口产品而在生产国的整个生产链中直接和间接消耗的能源[8]。

可见,隐含能这一概念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它是指整个生产过程中所直接和间接消耗的总能源量;其次,这种能源消耗后便“看不见了”,常发生在产业链上游环节。但这些定义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即能源实物看不见了,去哪了?事实上,所消耗的能源已经作为原材料或能量转换成了固定资产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储于固定资产中,为此,本文提出隐含能存量的概念。

类似于能源库存量的概念,只不过隐含能存量更抽象。所谓隐含能存量是指在固定资产如建筑、基础设施、机器设备等建造或生产的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消耗的能源总量,只要固定资产仍然在用,就存在一定的隐含能存量。隐含能存量会随着固定资产折旧而“折旧”,直至固定资产寿命终结。在国民经济生产活动中,每一年都有新增的固定资产,因此也存在年新增隐含能存量。过去每年存储的未消耗完的隐含能存量之和称为隐含能总存量。

1.2文献综述

隐含能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对于隐含能的测算,主要体现在测算国际贸易中蕴含于进出口货物中的隐含能,关注隐含能、隐含碳的流动状况;少量研究国内隐含能问题,如建筑物、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隐含能,研究通过何种方法和手段降低隐含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国外学界对隐含能的研究视角丰富。Kahrl等基于中国投入产出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检验了出口贸易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出口贸易是中国国内能源消费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兼顾能源环境因素的经济贸易发展机制[9]。Kara S等选取六种产品和四种供应链模式,结合生命周期分析法(LCA)和投入产出法评估产品隐含能对于全球制造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选址、运输重量、运输距离和方式是影响产品隐含能的重要因素,通过选择当地供应商、采用高效的运输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一种产品的隐含能[10]。Rahimifard S等采用产品隐含能模型(Embodied Product Energy (EPE) model)核算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认为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分为直接消耗能源和间接消耗能源,直接消耗能源又分为理论消耗能源和辅助消耗能源,通过核算隐含能,可以提升非有效能源透明度,促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1]。Monahan J等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法(LCA)测算了采用现代建筑方法情况下,居住型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完成所蕴含的隐含能及相应的隐含碳,包括建筑材料中隐含能和化石燃料的使用,一栋含有三个卧室的半独立式住宅蕴含的隐含碳为34.6 tCO2[12]。

近年来,随着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加剧,国内学者对隐含能核算的研究逐步增多。Li Hong等利用199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了20类主要进出口货物的能耗系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1996-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13]。但该研究没有对进出口货物的能耗系数加以区分,而是采用国内较高的能耗系数来估算进口产品的能耗,以至于得出了2004年我国隐含能进口高于出口的结论。刘峰认识到了以上文献中的一些

问题,在他的研究中,采用2002年中国122部门投入产出表来计算出口货物的能耗系数,同时采用2000年日本104部门投入产出表来计算进口货物的能耗系数。该研究计算的2001-2005年中国“隐性能源”出口量占到了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24%-33%,同年的“隐性能源”净出口占到了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20%-27%[4]。齐晔等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1997-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发现我国进口的能源又以隐含能出口的形式输出到国外而并未多消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能源[2],该研究构建的模型合理,推导严谨,较为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国际贸易中隐含能的流动状况。Chen Ying等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2001-2006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隐含碳,得知2002年中国通过货物出口向外输出隐含能4.1亿t标准煤,货物进口输入隐含能为1.7亿t标准煤,是隐含能净出口国[13]。该研究假设各部门间投入产出结构不变,会对计算结果准确性产生一些影响。Liu Hongtao等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1992-2007年期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隐含能,并采用结构分解模型分析了影响基础设施建设隐含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2007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隐含能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4.0%,不合理的建设是对能源、资源的浪费[14]。

尽管国内外对隐含能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尚没有学者开展国内最终能源消费中隐含能存量方面的研究。而研究隐含能存量对于解读一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指导节约能源具有重大意义。对于能源消费总量相当的两个国家,隐含能存量还可以作为评价一国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和依据。通常能源消费总量大且新增隐含能存量大的国家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能源消费总量大而新增隐含能存量小的国家一般为发达国家。

目前学界对于隐含能的核算大多采用投入产出法。事实上,隐含能核算与投入产出经济学原理极其相似,因此,本文在综合借鉴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改进投入产出模型核算年新增隐含能存量、隐含能总存量。

2算法设计与技术处理

2.1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最初由列昂惕夫于20世纪30年代构建的,是一种反映经济系统各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数量依存关系的分析方法[15]。假设一国经济中包含n个产业部门,可以建立投入产出数学模型:

(1)根据统计年鉴选取了最终可形成固定资产的行业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建筑业十四个行业,其他工业部门如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在此忽略不计。

《2007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分类分别为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建筑业十一类。本文将统计年鉴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合并为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合并为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将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合并为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从而保证统计年鉴中的分类与投入产出表中的分类一一对应。根据《2007中国年投入产出表》,确定了十一个行业的能耗系数。

(2)本文选取的能源生产部门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这五个能源行业涵盖了所有可供消费的能源产品。

(3)国家投入产出表并非每年都编制,目前最新的为《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依据《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的能耗系数仅能够代表2007年的水平。如果应用技术方法将投入产出表调整到2007年之外的各年,所需的数据量和工作量都将十分庞大。为了简化计算,本文对2007年之外的其他年份的能耗系数,做了价格指数、技术水平两方面的修正(见表1)。

(4)隐含能存量会随着固定资产的折旧而“折旧”,直至固定资产的寿命终结,假定不存在隐含能存量的残值。本文将固定资产划分为三大类:金属及非金属类产品、各类机器设备、建筑。在本研究中,各类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按15年计算,建筑的折旧年限按50年计算。金属类及非金属类产品一般用于建筑、车船飞机制造等领域,折旧年限不一,本研究按30年计算。

(5)本研究中,年能源“实质消费量”等于统计年鉴中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减去年新增隐含能存量再加上隐含能折旧量和隐含能浪费量,隐含能浪费量主要指固定资产如建筑、基础设施、设备等未到其报废年限而人为或者由于不可抗力而意外损毁或者灭失,从而导致了存储在其中的隐含能损失和浪费。由于隐含能浪费量属于随机变量,难以进行核算和估计,故本文没有测算在内。

(6)交通运输业的能耗中只有那部分为形成固定资产做贡献的才可以计入年新增隐含能存量,由于比例难以界定,在此未计入核算。金属、非金属及机器设备等产品存在一定的出口量,意味着国内新增隐含能存量的减少。由于中国同时从国外进口大量相应产品,本文对贸易总隐含能的流动做抵消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2001-2010年新增隐含能存量

以中国的投入产出表和统计数据为基础,核算了2001-2010年我国每年新增隐含能存量(见图1)。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每年新增隐含能存量总体增长趋势明显,2001年为8 207.91万t标准煤,到2010年,该数字已经飙升至10.33亿t标准煤,增长了近六倍。每年新增隐含能存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除2009年稍有回落,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01-2003年期间,占比尚不足10%;2004-2007年期间,占比增至20%左右;2010年占比高达31.80%。可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量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能源以隐含能存量的形式储存在了基础设施、建筑等固定资产内。

从图1,我们还可以看出,2003-2004年是年新增隐含能存量占比的一个“拐点”,占比由2003年的6.59%快速提升到2004年的18.36%。究其原因,2004年按国家统计局数据的当年价计算黑色金属及非金属采矿业、金属制品业及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与2003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呈现成倍或双倍的增长。

2008-2010年新增隐含能存量增长呈现“V”型,2008年新增隐含能存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28.58%,2009年跌至25.49%,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2010年又增长至31.80%。新增隐含能存量先降后升与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密切相关。2008-2009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国内结构性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内在周期三重压力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房地产投资风光不再。作为新增隐含能存量重要载体的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的萧条,直接导致了新增隐含能的增长逆转。

2009年以来,国家把增加投资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实施了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领域的投资。国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是2010年新增隐含能存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3.22001-2010年能源“实质消耗量”

在年新增隐含能存量的基础上,根据以下两个公式核算了我国每年的能源“实质消耗量”(见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实质消耗量”增幅相对较小,2001年我国能源“实质消耗量”为14.25亿t标准煤,到2010年增至24.27亿t,增长70.31%,增长幅度低于全国能源消费总量116.04%的增长比率。这从侧面印证了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较快增长主要是由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量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能源以隐含能存量的形式储存在了基础设施、建筑等固定资产内,而这是由中国目前所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3.32001-2010年隐含能总存量

由于数据难获得和计算量巨大方面的条件限制,本研究选取2001年为隐含能总存量的基年。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001-2010年的隐含能总存量(见表2)。我国的隐含能总存量规模不断增大,呈现指数级的增长态势,2001年为7 912.91万t标准煤,该数字到2010年增长为41.35亿t标准煤,为2012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4倍。

4结论和政策启示

本研究采用投入产出法,核算了2001-2010年间我国每年新增隐含能存量、能源“实质消耗量”,并选取2001年为基年,核算了2001-2010年的隐含能总存量。结果显示,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年新增隐含能存量和隐含能总存量均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到2010年,年新增隐含能存量达到10.33亿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1.80%。2010年隐含能总存量达到41.35亿t标准煤,是2012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4倍,是一个巨大的“隐性能源宝库”。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能源“实质消耗量”增幅相对较小,2001年我国能源“实质消耗量”为14.25亿t标准煤,到2010年增至24.27亿t,增长70.31%,增长幅度低于全国能源消费总量116.04%的增长比率,其中2008和2010年实质能源消耗量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3.26%和-0.96%。我国2001-2010年能源“实质消耗量”占全国能源消耗的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体现了中国隐含能存量积累上的加速。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巨大,但“实质能源消费量”相对较小,2010年“实质能源消费量”仅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4.68%。可见,中国相当大一部分能源消费量并未被一次性彻底消耗掉,而是以隐含能存量的形式存储在了固定资产中,随着固定资产使用而逐步“折旧”,这是由中国所处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决定的。

中国能源形势异常严峻,节约能源是一项基本国策。目前,对于节约看得见、摸得着的能源实物,已经引起政府、企业、服务机构、研究机构等相关方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标准、技术措施、服务等办相对完善,“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节能约束性目标。但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含能存量,目前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隐含能存量浪费的情况层出不穷,典型案例为拆除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建筑物。2010年我国隐含能存量已经达到41.35亿t标准煤,提高这部分隐含能存量的“利用效率”,节约隐含能显得尤为重要,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应引起政府等相关方的高度重视。

未来中国应积极探索出台节约隐含能相关政策,加强相关领域的立法。例如,进一步明确规定各类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业主对其进行正常维修包括大修的年限和义务,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以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对因维护不力导致的隐含能存量损失追究相关责任;同时,对有安全缺陷确实无法修复的建筑物要核算其隐含能存量浪费情况,报送相关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备案。

对于企业机器设备、汽车、家用电器等蕴含较大量隐含能的资产设备,所有者负有保养和维护资产设备,保证其使用年限的义务。一些达到报废年限的机器设备、家用电器等物品仍然含有隐含能的残值,如废旧钢铁、零部件等,应对这部分物品进行合理回收利用,使其中蕴含的隐含能得到循环利用。

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应出台节约隐含能的相关政策法规,各级政府部门成立负责节约隐含能的专门机构,针对各类固定资产项目,开发更为科学、严谨的隐含能存量方法学,分门类、有步骤地实施“隐含能存量数值”标签制度,传达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量。日常生活用品也蕴含大量隐含能,要加大节约隐含能方面的广告宣传,提高公共认知,引导人们合理消费,节约隐含能。

参考文献

[1]王健夫.中国工业节能进展报告[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齐晔,李惠民,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估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69-75.

[3]周志田,杨多贵.虚拟能:解析中国能源消费非常规增长的新视角[J].地球科学发展,2006,21(3):320-323.

[4]刘峰.中国进出口贸易能源消耗问题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7.

[5]Brown M T, Herendeen R A. Embodied Energy Analysis and EMERGY Analysis: A Comparative View[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6, 19(3):219-235.

[6]陈锡康.完全综合能耗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1981,(1):71-78.

[7]罗思平,王灿,陈吉宁.中国国际贸易中隐含能的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2010,50(3):477-480.

[8]庞军,石媛昌,闫玉楠,等.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及其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3):103-109.

[9]Kahrl F,Roland H D.Energy and Exports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8,19(4):649-658.

[10]Kara S, Manmek S, Herrmann C.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the Embodied Energy of Products [J]. CIRP Annal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0,(59):29-32.

[11]Rahimifard S, Seow Y, Childs T. Minimising Embodied Product Energy to Support Energy Efficient Manufacturing [J]. CIRP Annals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0,(59):25-28.

[12]Monahan J, Powell J C. An Embodied Carbon and Energy Analysis of Modern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in Housing: A Case Study Using a Lifecycle Assessment Framework [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1,(43):179-188.

[13]Li H, Zhang P D, He C Y, et al.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Embodied Energ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China[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2):136-148.

[14]Chen Ying, Pan Jiahua, Xie Laihui. Energy Embodied in Good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 Calcula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9(1):16-32.

[15]Liu Hongtao, Xi Youmin, Ren Bingqun, et al. Embodied Energy Use in China’s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from 1992 to 2007: Calcula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2:1-5.

第3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

我们曾提出用对数差的形式定义两个资产之间的相对强弱指标,利用相对优势指标来进行两个资产(两类资产)之间轮动的选择,譬如大盘和小盘,金融与非金融,股票和债券之间的轮动。这些都是二选的轮动,但是行业数量众多时,想从多个行业中挑选出处于相对优势的若干个行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本文提出类似物理学上相对速度的概念,并用打分的方式选出相对速度最占优的行业来,这种打分法涉及到相对速度变化的历史形态各个维度上的特征,非常类似打分选美的过程,所以称之为行业轮动的选美法。

行业轮动的选美法行业和大盘间的相对速度

投资者总是想把未来一段时间最有可能表现强势的行业挑选出来。

如果用两两比较的思路,每选两个行业来比较它们哪个更强,23个行业就需要多达253次的比较,而这么多次比较我们很难保证正确率,如果有30%的两两比较是做错的,最后选出的行业可能就并不占优。

回顾一下现资理论的鼻祖哈里・马科维茨(HarryMarkowitz)最初提出资产组合理论的时候,需要计算每两个证券的协方差,当资产数目比较大时,这个任务的计算量以资产数目的平方量级增长,复杂到以至于无法进行分析。后来威廉・夏普(williamF.Sharpe)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简化办法,即CAPM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每一个资产只需要和综合指数求相关性,将每一个证券的风险分解两部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而系统风险是通过多样化投资无法消除的。这一简化也是投资理论里程碑式的进展。

受到夏普工作的启发,我们再做行业轮动的时候也只需要盯住每个行业和大盘之间的相对关系。

如果将代表市场走势的大盘指数想象成个大舰艇,每一个行业想象成舰艇上滑行的一辆汽车,投资者是站在岸上观察和感受到这些汽车的运动变化的。在给定的单位时间内,有的汽车会比大舰艇在正向的方向上走得更远,这就是所谓战胜市场的那些行业,它们相对大舰艇有一个为正的相对速度,类似的,那些相对速度为负的汽车就是那些跑输市场的行业。

如果站到这个大舰艇上,我们观察到汽车的速度都将是相对大舰艇的速度,寻找未来能够跑赢大盘的行业,就类似于去寻找那些相对速度为正并且能够持续为正的汽车。

抽象的代数分析也可以通过个示意图来形象地理解

(见图1)

以医药生物指数(申万)和有色金属指数为例,只看两个指数本身走势来判断哪个更适合投资比较困难,特别是两根线靠得近的时候,但是如果观察有色金属相对医药生物的相对位移曲线,即图中的紫色虚线,就非常清晰,大致可以分为三段,在2008年初到2009年初,有色金属的相对位移不断下行相对速度为负,所以适合投资医药,而在2009年1月到8月间,相对位移曲线上行,适合投资有色金属,2009年8月到现在,相对位移曲线保持下行趋势,适合投资医药。

选美法寻找相对速度刚刚启动的行业

MACD是典型的趋势型指标,利用趋势对未来做

定程度的预测,而趋势显然是存在的,比如图1展示的有色金属相对医药生物的强弱指标,在2008年整年中都持续走低,有1年的趋势,利用趋势我们就能把握住更应该投资哪个行业。

我们利用相对速度本身的趋势指标MACD来寻找行业相对大盘的相对速度刚刚从负转为正的行业,通常在趋势可以维持段时间(通常可以满足)的情况下,这样的行业可以在这段时间战胜市场。

般情况下,长短线都是利用收盘价计算。我们换一个角度,利用相对优势指标计算MACD。具体而言,挑选申万23个行业指数,计算它们相对沪深300的相对优势指标,然后计算这些指标的MACD。在阅读个MACD图形的时候,我们注重的不仅仅是MACD柱为正或者为负,而是会观察整个图形的形态,历史上的柱子组合在起能给出丰富的信息,我们需要结合经验,选出一个更有利的MACD图。为了能够使得主观阅读的过程能够让计算机程序化地操作,我们将主观的经验细化成

条条的打分细则,组成套打分方法,这样每个行业的相对速度的MACD图都会自动得到一个打分,然后抽取打分最高的一组行业,这个过程比较类似选美,所以称之为打分法。

除了收盘价被相对优势指标取代外,相对优势指标的MACD计算与普通的MACD计算并无二样,而且为了避免引起参数敏感性的争议,我们不对参数进行调整,而直接采用MACD的经典参数,即短期移动平均线为12周,长期移动平均线为26周,DEA为Diff的9周移动平均。选美法行业轮动的实证

参数的选择:考虑双边交易成本为0.5%和1%的影响。测试时间段为2005年12月29日至2010年9月27日,严格按照选美法的打分规则从23个行业中筛选6个行业,每隔7周重新筛选次。事实上若不考虑交易成本,每组行业持有更少周数能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是持有组合的时间越短,实际交易成本越大,考虑到交易成本和持有组合时间的平衡,选择7周的持有时间,即略少于2个月的时间。

策略收益率:不难看到在三种成本下零成本,0.5%交易成本,1%交易成本,该策略都最终实现了较高的超额收益,分别为368.4%,289.5%,219.5%,表现出这个策略的明显优势。从策略相对沪深300指数的相对优势,即两个净值之间的比值(图中的ratio值)来看,在三种成本下,策略的优势都是保持了持续上扬的格局,说明策略的优势在时间上是持续释放的,特别是到了2007年下半年市场见顶之后,策略的优势释放得更加迅速。而在最近的震荡市场中,策略表现出胜出市场的显著优势。

起点的影响:因为我们的策略是定期的重新筛选组合,不可否认,如果选择的策略起点不一样,会导致此后的大部分换仓时间都不一样,最后的净值也有定差异。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较为详细的实证研究,发现该策略对于起点的依赖并不是很强,在不同的起点下开始投资,最后都能获得较好的超额收益,这里展示的从2005年末开始投资的净值走势图比较具有代表性。

胜率:从月度胜率的角度看,该策略即便是在1%的交易成本下月度胜率仍然是接近66%,而0.5%的交易成本下胜率为67%,无交易成本下胜率为72%,季度胜率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特征,而年度胜率在三种情况下都是80%,因为在5个测试年度中,只有在2006年该策略没有战胜沪深300指数,其他年份都明显战胜了指数。 (见图2)

月度超额收益分布:在一个中等的交易成本0.5%下,从月度的超额收益分布看,该策略表现还是相当稳健,负超额收益连续出现的时候非常少,2008年后没有连续两个月负超额收益的情况。

总的来说,正的超额收益次数明显更多,正超额收益的极端值也高于负超额收益极端值的绝对值。行业更换的频率:策略每次从23个行业中筛选6个行业,到下一次这6个行业并不定都会被更换,我们统计了2006年初以来共35次切换持仓,平均每次换仓需要更换4.2个行业,最高6个行业,最低2个行业。

夏普比例和信息比例:再考察一下策略的夏普比例和信息比例。年化夏普比例在不同年份变化较大,这是因为近几年A股市场的波动较大。

总的夏普比例都在1.0以上,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夏普比例为0.77。策略的风险收益比有明显的优势。策略的信息比例较为稳定,除了在2006年为负以外,其他时候的年化信息比例都是显著为正,说明策略获取基准以外超额收益能力比较强。

超额收益的来源震荡市和趋势市下的超额收益

23个行业是根据行业本身的属性来分类的,具体到大市值和小市值两个风格类别,我们不难发现小市值的行业占多数,而大市值的行业只有金融服务,房地产,采掘,黑色金属,交通运输等几个行业。

在小盘股占优的时候,轮动策略总是从23个行业中配置6个行业,这6个行业都命中小市值行业的概率就高,而相反大市值股票占优的时候,优势行业的数目比较少,命中的概率会低一些。因此可以推测,选美动策略在小盘股占优的时候会做得好一些。

在2010年7月,我们的研究中就指出来,在我们开发的市场强度指标定义出的震荡市中,小盘行业表现明显强于大盘行业,而趋势市场中大盘行业稍稍占优。在震荡市和趋势市下轮动策略的命中率肯定有所不同,所以有必要在震荡市和趋势市两种市场状态中分别考察选美轮动策略的表现。

白2006年以来到2010年9月27日,根据市场强度指标定义,属于震荡市的交易日一共有427个,属于趋势市的交易日有759个。不计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交易成本在震荡市和趋势市下对净值的影响是一样的),轮动策略在震荡市产生总的超额收益为89.6%,而在趋势市下产生超额收益为84.4%,考虑到交易日数目少300多个,震荡市产生超额收益的效率显然高于趋势市场中。

之前我们的推测策略适合在小盘股占优的时候采用得到了印证。而从超额收益的稳定性看,震荡市中策略净值和指数净值之间的比值保持了一直上升的格局,说明在震荡市中选美动策略的超额收益是非常持续稳定的,而在趋势市中,超额收益分布非常不均匀,主要集中在2009年后体现出来,此前并没有超额收益。

等权配置的影响

因为行业指数没有提供市值和流通市值的数据,在建立行业组合的时候我们简单地选取了等权配置。通常情况下等权配置是一种容易“占便宜”的权重策略,因为小市值行业因此获得更高的配置比例,而长期看小市值行业收益率常常会高些。特别是2008年底以来,多数小市值的行业表现明显地胜出大盘收益率。

行业轮动策略的超额收益是不是来源于等权配置呢?

为了搞清楚等权配置贡献了多少程度的超额收益,不妨做个等权配置所有行业的对照策略:所有调仓日并不去选择行业,而是将23个行业指数做平均配置持有到下一个调仓日。

自2006年以来到2010年9月27日,不计交易成本前提下(因为成本对于两个策略的影响基本上是相同的,在这个比较中并不是主要因素),跟踪我们的轮动策略和所有行业等权配置策略的净值走势:

可以看到等权策略也可以战胜沪深300指数,但是主要的超额收益来自于2009年以后,之前的走势和沪深300指数高度重合,而总超额收益在不计交易成本条件下为113.6,明显不如我们的行业轮动策略。为了对照轮动策略和等权配置策略,我们用图中的墨绿色线条标示出连个策略的;争值比值,可以看到轮动策略相对所有行业等权策略的优势是在持续释放的,在大多数时候都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并不用担心这轮动策略的优势主要来自于等权重配置,它的超额收益而是来自于有能力挑选出更好的行业来。

(见图3)

第4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矿业开发水资源对策

1西北矿产资源优势

截止1997年底,我国已发现的171种矿产中有90%以上分布在西北五省(区),其中,陕西已发现137种,甘肃145种,新疆138种。西北五省(区)人均潜在矿产资源价值达38.7万元,是全国平均值的5倍,其中,青海、宁夏、新疆、陕西和甘肃分别位居全国第1、第4、第5、第6和第13位。

西北五省(区)能源矿产储量丰富。在已探明储量中,煤、陆上石油和陆上天然气分别占全国的29.9%、22.7%和58.5%。其中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0.5%,预测储量占全国的51.8%。尤其以陕西和新疆两省区资源丰富,它们集中了全国煤炭资源中保有储量的25.5%,还有22.2%的石油储量集中在鄂尔多斯、准噶尔、吐哈、塔里木和柴达木五大盆地,近43.3%的天然气储量集中在颚尔多斯和塔里木两大盆地内。陕西榆神府矿区已探明煤炭储量1339亿t,而且是号称“三高一低”的“环保煤”。

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也是西北五省(区)的优势矿产资源。其中,铜储量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4%、铅占18.3%、锌占14.8%、镍占76.7%、铂族金属占58.1%、金矿储量占14.2%、银矿占10.9%,仅甘肃就集中了全国61.8%的镍和57.0%的铂族金属储量。黑色金属中铬铁矿保有储量的27.8%集中在新疆、甘肃和青海3省区,其中新疆占15.9%。西北五省(区)还是全国化工原料的重要产地。全国97.1%的钾盐、80.9%的钠盐均分布在该区。另外,硫铁矿占1.8%、磷矿占9%、水泥石灰岩占16.0%。

此外,西北地区比较有前景的成矿区(带)尚有:鄂尔多斯能源富集区、陕甘川接壤地带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富集区、柴达木矿产资源富集区、塔里木油气富集区和阿尔泰有色金属富集区等。若能加大西北地区的地质勘查力度,西北地区还具有发现新矿种、寻找与评价大型、超大型矿产地的良好前景。但迄今为止,西北五省(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仍然很低,已占用资源量仅占西北地区探明储量的14.6%,约相当于西北总资源量的1.7%。因此,西北地区具有进行矿业大开发的资源优势和远景保障。

2西北水资源劣势

西北五省(区)约占全国面积的1/3,水资源占有量却不足全国的8%(约2254亿m3)。干旱缺水是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也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典型表现有三:1)沙漠众多且继续扩展。西北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腾格里沙漠、巴单吉林沙漠和毛乌素沙漠。沙漠总面积约250万km2,占我国沙地总面积的96%。目前,沙漠化面积还在以每年2460km2速度继续扩展。若这一速度得不到遏制,预计400年后,整个西北地区将全部变成茫茫大漠。2)湖泊萎缩,冰川退缩。近几年的卫星遥感调查表明,西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破坏的重灾区:青藏高原大量的湖泊萎缩已使30%以上的湖泊干化成盐湖;新疆全区湖泊面积比50年代缩小了近5000km2;储有大量淡水资源的冰川1979—1988年缩小了1.1%;祁连山冰川1956—1976年平均退缩速度为16.8m/a;我国最大的内陆河——达里木河已成为永久性断流河。由此造成,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每年入海断流天数已达330d,接近成为内陆河。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如新疆西北部50%国土面积的水资源量占全疆水资源总量的93%,而其东南部分50%国土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7%;在时间分布上,需水量大的春季降水只占全年降水的20%。3尖锐的矿业开发与水资源矛盾

通过西北大开发,改善西北脆弱的生态环境,建设西北山川秀美工程,这不仅是西北人民,也是中华民族整体的共同家园理想。西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决定了矿业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独特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矿业应该是西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最具优势的工业项目,是西北经济腾飞的最主要资源。然而,从目前科学技术水平与宏观调控机制来看,矿业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改善是相悖的。

首先,矿业开发会对矿区及流域水资源造成严重损耗。矿区的水资源主要以地表水(河流、池塘、水库)和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为主。采矿对水资源的损耗在于两个阶段:其一为开采之前,为保证安全采矿,需要预先进行矿井排水,包括对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重力作用下地下水可在其中运动的储水岩层)、岩溶水等进行人工疏干;其二为开采过程中,采动沉陷影响及采动裂隙带会对上覆含水层产生自然疏干。因此,矿业开发需要损耗大量的水资源,据统计,全国平均采煤耗水比为10m3水/吨煤。事实上,一方面西北地区严重短缺的水资源本身难以保证矿业大开发的大规模用水需求(如准格尔、神府、东胜、河保偏兴及榆林矿区均严重缺水);另一方面某些地区的十分珍贵的含水层(如毛乌素沙漠前沿的陕北榆、神、府地区煤系地层上覆第四系的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又会因地下开采而遭受严重损耗和污染,两者矛盾十分尖锐。例如:神府东胜矿区范围内虽有4个长期的水源地,开采量为6.9万m3/d,但实际上该矿区水资源缺口近8万m3/d;准格尔矿区已查明的地下水资源量为12.2万m3/d,若按10m3水/吨煤计,日产原煤能力为1.22万t,相当于年产原煤445万t,离设计能力2000t/年相差甚远。可以预见,西北矿业开发势比与西北农业发展和其它工业项目开发争水,若整体规划不妥,极有可能造成西北大开发过程中顾此失彼。

其次,矿业开发会加快土地荒漠化趋势。理论上讲,水环境是处在不断运动交替过程中,可以从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等得到平衡和补给。但违背客观规律的超强度疏降和破坏,尤其是由于矿山露天开挖和井工开采沉陷,会引起含水层水位下降、地表喀斯特塌陷和井泉干涸,进而改变地表土壤的灌溉性、持水性和水土平衡,致使表土疏松、裸岩面积扩大,加剧矿区水土流失,使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快。近年的卫星遥感资料查明,受矿业开发影响,地处陕北毛乌素沙漠前缘的榆神府矿区的沙生植物已大面积枯死、植被覆盖率减少、起沙风速显著降低、土地风蚀率增加、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快。目前,该地区的沙化土地正以每年0.5%的速度递进向东南扩展。尤其令人焦虑的是:该矿区煤系上部分布有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含水层,水量丰富,矿化度小于0.5g/L,是陕北沙漠草滩地前缘地区居民生活和工业优质用水水源,也是矿区唯一的含水层;但由于煤层顶板基岩一般较薄,随着矿区大规模开发,采动裂隙带将直接影响和波及到该含水层,造成水源地的直接破坏,并导致原来接受该含水层补给的井泉、河流和水库干涸,区域生态环境将面临严重危险。

此外,矿业开发还会对矿区及流域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矿区水污染主要来自矿山外排的酸性矿井水、洗(选)矿水、炸药厂废水、焦化厂废水和矿区生活污水。由于矿井污水处理费用很高,所以大部分矿井污水未加处理就直接被就近排掉。进而导致地表水体严重污染,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污浊并富含有毒有害元素。如陕北榆林地区的11条河流有9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神木、府谷等6县的饮用水源的水质已严重超标准。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西北地区地处我国各主要河流的上游和发源地,是中华传统与自然地理中的“上风上水”地区。因此西北地区水污染的源头效应还将贻害下游,给下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西北矿产资源大开发,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破坏水资源为代价,必须施行宏观调控、严格管制,决不能出现滥采、滥挖现象。否则,不仅将造成西北矿产资源的极大破坏,而且将给西北乃至中国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是土地环境和水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和深远影响。

4对策与建议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西北的现实需要和必由之路。自然资源密集型的矿业已经而且必将继续成为西北的支柱产业;而西北的水资源条件又必须限制高耗水、高污染矿业的发展。一方面,若因水资源制约,西北矿业得不到充分发展,就不能充分发挥西北的矿产资源优势,西北地区经济大发展必将受阻;另一方面,西北作为中国的上风上水地区,其环境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宏伟计划的实现,而且也将间接影响到东、中部地区的生态质量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因此,矿产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是西北大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首要课题。

水资源作为西北地区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环境容量乃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在矿业开发过程中必须妥善保护、合理利用,实现矿产资源与水资源的“协同进化”。笔者认为,可以在西北大开发过程中,围绕矿产资源大开发与水资源保护采取以下对策:

(1)要将矿井水视同矿产资源,从政策上要求实现矿井水的资源化,提高矿井水的综合利用率,而不能仅仅作为矿井水害、水灾、污染水加以防治和任意排放。

(2)要大力推进矿区水污染的治理,对一些不重视环境、严重污染流域水的矿山坚决予以关闭,对一些大型缺水矿区,应在政策上予以引导、支持其对矿井水污染的治理和有效利用。

(3)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的矿区要坚持以保水为主、采矿为辅的原则安排采掘计划,如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煤矿开采时就要不惜留设保水煤柱,在不破坏关键水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矿山资源的适度开发。

(4)要加强矿山开采沉陷控制新理论、新技术和“绿色采矿”工艺的研究力度,以新型采矿理论、技术和工艺来开发西北的矿产资源,同时又保护好西北地区有限的水资源。

为此建议:国家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财政拨专款、立专项,组织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矿业部门联合,围绕以下内容进行科技攻关:1)西北五省(区)环境容量和矿区生态环境指数综合评价;2)采矿对矿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影响及其联合调度;3)矿井水处理、弥散控制及其资源化利用;4)保水采煤技术研究及其工业性试验;5)采矿与生态的互惠研究和生态矿山设计;6)选择若干代表性的矿区实施“绿色矿区”示范工程,探索中国特色的“绿色矿区”模式。

5结语

综上分析,认为:1)西北大开发应理解为西北经济大开发加西北环境大改良;2)西北大开发应以不超出西北水资源承载能力和西北环境容量为前提;3)要以"绿色矿区"模式发展西北采矿工业,合理、适度地发挥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使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进入良性循环;4)西北的矿业开发切不可自由泛滥,国家要施行宏观控制,从流域着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进行,方能“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使西北乃至整个中国逐渐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朱训.论矿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2000,9(1):1-6.

[2]刘培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J].地学前沿,1996,3(1-2):1-9.

[3]王淑玲.我国西北五省区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00,9(2):1-3.

[4]张云飞.天人合一:儒学与生态环境[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83-177.

[5]汤万金,吴刚.矿区生态规划的思考[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4):637-640.

[6]吴立新,洪开榆,程海峰,等.论我国煤矿区的水资源状况及科学保护[J].煤矿环境保护,1998,(2):16-18.

第5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

一、普查工作目标

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费用等情况,为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建立全县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基础。掌握污染源的总体样本,为建立科学的环境统计制度、改革环境统计调查体系、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创造条件;根据普查结果,建立新的“十二五”环境统计平台。提高环境统计、监测、监督和执法体系。通过普查工作的宣传和实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污染源普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时点

普查时点:*年12月31日。

时期资料:*年度。

(二)普查对象与范围

污染源普查对象为*县境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1、工业源。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所有的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源普查对象划分为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分别进行详细调查和简要调查。

重点污染源范围:(1)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2)重污染行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3)重点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一般污染源是指工业源中除重点污染源以外的工业企业。

2、农业源。主要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

农业源普查范围主要是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划,针对谷物种植业、油料和豆类作物种植业、蔬菜及花卉种植业、果类及中药材种植业的主要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

畜牧业和渔业源普查范围是人工饲养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淡水养殖场。

3.生活源。主要普查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

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动车、民用核技术利用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

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普查以建城区、建制镇为单位(不包括村庄和集镇)进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调查。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范围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等。

(三)普查内容

1、工业源。

(1)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及其他相关情况,包括企业经济规模、主要产品、登记注册类型、行业代码、所有制、排污口情况、排水去向等;

(2)原材料消耗情况,包括水的使用和消耗量,能源(煤、油、电、气等)结构和消耗量,燃料含硫量,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等;

(3)生产产品情况,包括该企业主要产品的种类,产量等;

(4)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锅炉、炉窑等设施,产生废水、固体废物的设施,这些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

(5)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综合利用情况,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及投入情况等;

(6)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包括监测点位、时间、频次,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2、农业源。

(1)样本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规模、主要产品、生产经营类型和规模、用排水情况等;

(2)产、排污情况,包括肥料、农药施用情况,农膜使用和秸秆处理情况,饲料饵料投放情况,畜禽养殖粪便及其他主要污染物产生、残留和排放情况等;

(3)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治理效率、污染物去除情况、投入和运行情况等。

3、生活源。

(1)排放单位基本情况,包括第三产业单位注册的基本登记信息,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

(2)全县机动车排气污染情况等;

(3)城镇生活能源结构及其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活供水量、排放量及污染物浓度等。

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单位基本情况,污染治理设施情况和运行状况,污染物的处理处置量等情况,渗滤液、污泥、焚烧残渣的产生、处置及利用情况等。

(四)普查污染物的种类

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的原则,本次污染源普查的污染物种类为对环境影响较大、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具体是:

1、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造纸、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废水中增加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废气: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电解铝、水泥、陶瓷、磨砂玻璃行业废气中增加氟化物;机动车污染普查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

3、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分类调查)、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渣等类别。

4、脱硫设施产生的石膏、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和危险废物焚烧的残渣。

5、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和民用核技术利用企业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放射源。

6、农业源中还包括:总磷、总氮、总铜、总锌及毒性高、用量大且难降解的农药、鱼药和兽药。

三、普查技术路线

按照现场监测与物料衡算及排污系数计算相结合,技术手段与统计手段相结合,市、镇调查和企业自报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普查技术路线。

1、在现场监测和物料衡算的关系上,凡是能够现场监测的以现场监测为主,不能做到现场监测的实行物料衡算和排污系数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2、凡是列入重点污染源的都以调查为主,没有列入的以企业自报为主,地方校核为辅。

3、对工业源中占我县污染物排放量20%的污染源、集中污染治理设施,以现场监测为主,采用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等方法对比监测结果,并按照规定程序核定污染源排放量。

对其他工业源,采用分类抽样监测的方式,核对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放形式简单的,也可以用排污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污量。

4、对农业源,采取面上调查和分类抽样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我市农业普查结果和有关农业统计资料,测算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情况。

对养殖企业采取对部分养殖企业进行典型(抽样)调查的方式,根据养殖规模采用排放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污量。

5、对生活源,第三产业中的调查单位采取面上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分类抽样监测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方法核定污染物排放量。

居民生活污染调查根据统计人口、生活用水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通过排污系数测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四、普查步骤

1、准备阶段(*年6月-*年12月):成立机构,协调各部门,落实经费,开展宣传,进行组织动员;制定普查方案;组织召开全县普查动员协调会议;参加省、*山市普查培训并组织全县普查培训;完成重点污染源监测等工作。

2、全面普查阶段(*年1月-*年3月):对排污企业和单位进行清查,组织填报普查表,完成审核录入工作,建立污染源数据库和档案。

3、审核和验收阶段(*年4月):由县普查领导小组组织对各乡镇的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并组织对乡镇普查工作进行验收。

4、汇报、上报阶段(*年5月):由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我县污染源普查数据汇总,报*山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申请市审查验收。

5、总结阶段(*年6月—*年12月):建立县污染源数据库,进一步分析普查数据,开发利用普查成果,总结普查工作。

五、普查组织和实施

(一)基本原则

县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各乡镇(办事处)分级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环保局、统计局、农经局、动监局局长为副组长,宣传部、环保局、统计局、动监局、发改局、经贸局、公安局、财政局、城建局、商业局、卫生局、安监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中小企业局主管局长为成员的*满族自治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其主要责任制是:

1、组织制定和落实*县污染源普查方案及各阶段工作方案;

2、组织开展全县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和培训;

3、对各乡镇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

4、向*山市普查领导小组报送普查数据和普查报告;

5、建立乡镇联络员制度,定期组织召开联络员会议,协调各方面工作,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普查工作情况。

各乡镇也要设立污染源普查领导机构,建立联络员制度,确定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按照县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本地区的污染源普查工作。

(三)部门分工

县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部门协作,积极参与编制和审议污染源普查方案及各阶段工作方案,协调落实相关事项,指导和督促乡镇普查工作。

环保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制定有关技术规范,组织普查培训;负责组织对各乡镇普查工作的监督检查和验收,负责污染源的环境监测;负责环保普查数据的汇总、分析与上报;负责工业源、生活源的普查工作。

宣传部门负责组织污染源普查的新闻宣传工作,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据普查不同阶段宣传的重点,精心策划,确保宣传效果。

发改、经贸、商业局等部门配合做好工业源及第三产业的普查及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分析、应用工作。

公安部门配合做好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普查及相关普查结果的分析、应用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普查经费预算审核、安排和拨付,监督经费使用情况。

城建部门参与生活源的普查,负责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场)普查。

农业、动监部门负责农业源的普查工作,其中,动监部门负责对畜禽养殖场和农户的普查工作。

工商部门负责提供工业企业和三产单位名单及相关信息工作。

质量监督部门负责提供全县有燃煤锅炉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名单及相关信息。

统计部门参与制订普查方案,做好普查所需资料的提供和有关资料的衔接工作,参与普查相关数据的核定和普查结果的分析及资料开发工作,参与普查结果审定工作。

国税、地税部门负责提供工业企业和三产单位名单及相关信息工作。

安监部门负责协助环保部门对消耗有毒有害原辅材料单位的普查工作。

卫生部门负责提供全县医疗单位及食品加工企业名单,协助环保部门对卫生医疗机构和食品加工企业的普查工作。

(四)做好普查员的选调和培训

1、普查员的选调:各乡镇(办事处)负责工业的领导同志担任普查指导员,抽调3—5名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环保业务骨干担任普查员,负责本辖区内普查的组织实施和普查登记工作。本次普查对象的所有法人单位、有填报任务的产业活动单位,要选调1—2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普查员,负责本单位普查表的填写、审核和上报工作。

2、普查人员的培训:按照省、市要求组织乡镇技术骨干、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参加省、市培训,并组织开展全县普查培训,力争做到所有普查工作人员都经过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是:污染源普查方案的内容,普查范围和主要污染物,普查技术路线,普查方法,各类普查表格和指标解释、填报方法,普查数据录入软件的使用,数据库的管理和普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五)严格普查质量要求

各污染源普查机构要建立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责任制,并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核查本地区污染源普查数据,在主要环节,采取抽查的方法,评估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数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要重新调查。

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污染源普查各项技术规定,组织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专家对污染源普查方案和重要技术规定进行评审和论证,确保污染源普查各项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六、普查资料的填报与管理

各乡镇(办事处)普查机构对辖区内的所有产业单位进行逐一清查,经县级审核后形成正式普查登记名册备案,做好普查前的准备工作。凡在我县区域内污染源普查范围内的单位,都要严格按时、如实的填报普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虚报、瞒报、拒报、迟报,或伪造、篡改普查资料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各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对象的技术和商业秘密,要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各乡镇(办事处)普查办公室对所辖普查区收集、登记的普查资料审核无误后,上报至县普查办公室;县普查办公室对乡镇(办事处)普查办公室上报的普查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后,进行录入、汇总。经审核评估后,将普查资料及评估报告一并上报至市普查办公室。在单位清查和普查登记期间,县、乡镇二级普查机构,要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负责问题解答,处理突发事件。

第6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

首先,从最基本的社保基金持仓轨迹与上证走势相对比,我们发现,社保基金的仓位变化稳定领先上证走势1-2个季度。比如社保基金自2004年二季度开始大幅增持,增持过程持续到2007年二季度,之后开始大幅减持,而2007年10月16日上证录得6124.04最高点时,社保基金早已开始减仓。综合来看,社保基金的长周期择时能力极强。

如此之高的择时能力,他们的投资依据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固然无法准确回答,但我们可以部分的反映,下面我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来分析。

宏观方面:从流动性角度,社保基金的仓位变动基本上与M2同步或者领先M2一个季度,且大多只领先一个季度,也显示出了社保基金对于流动性变化的判断十分精准。其次,社保基金的仓位变化与GDP的同比增速有着较高的一致性,说明社保基金同时还跟随经济增速的变化进行投资操作,这其中也存在社保基金的仓位变化领先GDP一个季度的现象,体现了社保基金对于经济增长情况具有高度的前瞻能力。

从社会生产的库存周期方面来看,库存周期的形成反映了社会需求和企业生产两者的平衡过程,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经济产出的波动,从数据上看,2005年至今我国实体经济基本走完了两轮库存小周期,而社保基金仓位与库存周期的变动也具有较强的对应关系。如,2007年初开始的衰退期间,社保基金大幅减仓,紧接的萧条期间开始加仓,一直持续到复苏期,在极短的繁荣期内社保基金迅速减仓,整轮经济周期中择时策略滴水不漏。

中观层面:从社保基金仓位与市场整体主要财务指标的关系可以看出,社保基金对于整体仓位的控制主要受到EPS和营收增长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仓位变动均领先这两个财务指标趋势的变化,体现了社保基金在整体择时方面的出色表现,也说明了其择时决策较为看重企业收益和盈利增长两方面。

那么,接下来的主要问题便是,在某个时点,社保基金如何选择行业,股票池中的个股权重是否与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存在相关性。

从行业财务指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社保基金行业配置的一些规律:

从历史行业配置及行业财务表现来看,社保基金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于EPS的考虑相对较多,行业EPS的变动会对社保基金的行业配置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在社保基金的历史投资决策中,EPS对投资组合中行业权重的影响程度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每年在一季度的时候EPS对投资组合的影响程度都特别高,之后在一年当中的其他三个季度中EPS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我们认为,多数上市公司在一季度开始上年年报,综合反映去年的经营业绩,反映出社保基金在考察行业基本面时更加看重行业的年度财务状况,这点与社保基金较长的投资周期相吻合。另外,我们还注意到销售毛利率的变化对社保基金行业配置的影响历年来都比较平稳,影响系数始终在0.012到0.016的区间内波动,说明销售毛利率自始至终都是社保基金投资决策的一个参考因素,但是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以上来看,EPS和销售毛利率对于社保基金投资决策的影响程度在历史上都比较平稳,但是ROE和净利润增长率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程度却不然。我们发现,ROE和净利润增长率对社保基金行业配置的影响程度在2010年以来都发生了显著的提高,表明社保基金的投资决策标准在近三年来可能有所变化,对于行业ROE和成长性的重视程度提高,其中尤其以行业成长性最为重要。

因此,现阶段来看,在我们所考察的指标范围内,社保基金投资决策的关键指标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EPS、净利润增长率、ROE、销售毛利率。从时间序列角度来看,社保基金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依然较为看重行业EPS,其次是行业发展,这与之前的截面模型得到的结论完全一致。社保基金投资组合中对于EPS的敏感程度较大的行业有房地产、公用事业、黑色金属、化工、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建筑建材、交通运输、交运设备、商业贸易、医药生物和有色金属。从历史均值来看,其持仓组合中行业EPS均值大都集中在0.18-0.24之间。

微观层面:在社保基金的个股选择方面,我们来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对社保基金投资决策是否有显著的影响,以及哪些指标对于社保基金股票配置比较重要。

通过对个股权重与个股财务指标的关系分析,我们得到了与之前行业配置中一致的结论:

首先,在我们考虑的指标中,对个股在组合中权重大小影响程度最高的因素依旧是企业EPS,而且其影响程度也呈现出季节特性,一季度的影响程度是年内最高的,这样也印证了前面我们关于社保基金考虑周期较长的结论。

就近来看,社保基金在选股时考虑的指标重要性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EPS、ROE、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经营质量,另外,通过观察股本数据,我们认为社保基金对大盘股的倾向性相对较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社保基金对于宏观周期的预期判断相对较为准确,而在长周期择时过程中,其主要倾向于侧重企业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属于非常典型的价值投资者。因此,我们可以基于社保基金的市值仓位数据,为我们的择时判断提供一定的辅助。当前来说,2013年一季度,社保基金仓位环比有所上升,但根据2季度数据,其仓位急剧大幅下降,结合当前宏观环境,我们认为短期内不会有较大行情上演,A股仍将延续震荡探底的

第7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矿产资源 可持续利用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云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云南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矿业是云南的四大经济支柱之一。截止2003年,已发现的矿种达142种,占全国发现矿种168种的84.5%;已探明储量的83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8种,非金属矿产45种;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56个矿种,居全国前三位的有25个矿种。锌、铅、锗、铟、磷等9个矿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锡、银、铂族金属、硅辉石等10种居全国第二;铜、锑等6种居全国第三,种类繁多和潜在价值巨大的矿产资源构筑了云南发展矿业经济的基础条件。

云南省矿业企业有6542家,其中大型企业12家,中型企业30家,小型企业6500家。矿业职工约31.90万人,矿业从业人员达百万。以2006年为例,全省共生产原煤339.08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83.4亿元;生产铜、铝、铅等十种有色金属47.43万吨,完成增加值191.84亿元;生产铁矿石原矿1515.38亿吨,锰矿石成品矿72.79万吨,规模以上黑色金属企业完成增加值66.46亿元。已初步形成以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云南铜业集团、云南锡业公司、云南磷化工集团公司、云南铝业股份公司、云南建材集团公司、昆明钢铁公司等矿业集团(公司)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矿业格局。

2.矿产资源开采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保证程度低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云南工业的飞速发展,但也强化了工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2004年云南省的资源型企业占到了93.86%。经过不断开采,矿产资源保证程度越来越低。如现有省内铁矿石产量只能满足炼铁能力的50%左右,即使在全国占优势的铜、铅、锌、锡四种金属矿石,从世纪之交开始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尤其是铜矿石需求缺口从1995年的31%增至2004年的51.8%,其他各种矿产资源的进口量也在逐年增加。以2003年主要矿产的储量和开采能力计算,锰、铜、铅、锌、镍、锡、铋、银、锑、铁、钨、金等主要矿种的静态保障年限均在20以内;云南的主要优势矿种从2005年到2015年将逐步都变为负储量,国土资源部列出的45种维持经济持续增长所必需的矿种中,云南到2010年能满足需求的只有24种,到2040年,如无新增储量和替代产品,能满足需求的只有6种,矿产资源供求形势十分严峻。

(2)矿产资源粗放开采,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目前全省矿业企业中,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这些因素决定了矿业资源综合利用率低、能耗高,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开发利用形式的粗放,使得矿产资源消耗过快,资源浪费严重,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只有30%~40%,有的小型矿山甚至不足10%。

(3)矿产资源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

随着资源开发,矿业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云南资源开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初步估算,全省矿山占用和破坏的土地已达6万公顷,而矿区土地复垦率低。全省矿产开发破坏土地恢复面积4970多公顷,只占破坏土地总面积的14.6%,污染治理面积3070多公顷,仅占污染总面积的23.4%;全省大中型国有矿山历年来累计产生废弃物3.56亿吨、矿坑水1.87亿吨、选、洗矿污水12.26亿吨。“三废”排放占用土地、破坏良田,造成土壤污染、水源恶化,给附近居民和牲畜的生存造成威胁;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森林植被的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发。

如何使资源开发利用达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使矿业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目标的确立,云南矿产资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战略,要改变一直以来的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多重闭环反馈式的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云南矿产资源新战略的理想选择。

二、循环经济概述

1.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以保护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宗旨的一种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它较之于传统经济,是一种更高级更先进的经济形态,具有网状经济、资源循环利用、零排放或低排放等优点,追求经济利益、环境利益与社会持续发展利益的统一。在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循环经济强调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以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致力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当今世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潮流。

2.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

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了《废物处理法》,随后美国的部分州、法国、荷兰、丹麦、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法律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出了规定;80年代,人们注意到要采用资源化方式处理废弃物,工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开始试验;90年代,清洁生产、工业生态系统成为发展的主流,美国、丹麦等国家工业生态园区已经建成,循环经济的理念逐步付诸于行动,进入21世纪,工业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建设成为时代的主流。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三个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如著名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和我国一些省、市建立的多家生态工业园区。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如德国的双轨系统和日本的静脉模式。我国也有辽宁、福建、上海、江苏、山东、贵阳等省市在区域层次上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些都说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先进观念,引起了相当的关注,并已经开始为人们所接受。

三、循环经济理论在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中的应用

1.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资源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清洁生产,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要考虑当代的利益,还要考虑代际的公平。目前中央提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云南省经济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一系列相关法律相继出台,对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云南又是旅游大省,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大环境下,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改变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企业、社会和环境三赢是实现云南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必然要求。

2.对矿产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实践还仅仅处于试验、示范的阶段,普及面不广,质量不高,深度也不够,在资源领域仅只有个别企业在实践。要在经济比较落后的云南省矿产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就要立足于国情、省情,认真总结国内外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1)加强学习,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循环经济的推广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和广大公民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要发挥众人的积极性,首先要鼓励和引导大家学习循环经济理论,掌握它的一般特点,充分认识到循环经济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性。通过宣传教育,推行环境友好型开发,引导公众消费绿色产品,以需求拉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2)加强和完善循环经济立法、执法工作

立法是推广循环经济最主要的手段。应加强生态环境立法与执法工作,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引导人们将循环经济理念自觉地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当中。以“3R”原则为指导, 建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综合体系,同时要加大惩罚的力度, 拓宽惩罚的方式,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鼓励公民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良好生活环境, 促使企业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积极开展矿山土地复垦和环境治理,大力恢复和建设已被破坏的矿山生态系统。

(3)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改造,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针对云南大多数矿山技术落后,设备老化,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的情况,加大科技投入,依靠先进技术,加强矿山的技术改造,充分挖掘老矿山的潜力,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同时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品位低,共生、伴生矿多的特点,加强对二次资源的再利用,达到减量化和再循环的目的。

(4)推进企业自身延伸和矿业群体资源交叉利用

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开展多种经营,以企业自身产业延伸将废物作为再生资源包容在延伸后的企业集团内部加以消化。如矿山降尾矿和矿渣用作建材,矿渣堆场复垦为农场、林场,废弃矿坑开展旅游等。在多种矿产集中区,通过产品和副产品的交叉供应, 充分利用各企业原料、技术和工艺上的互补性, 建设区域性矿业群体,最大限度地利用矿产资源。

(5)加快生态工业园地建设

通过加强对现有工业园的整合,组建生态工业园,提高工业生产在一定地域范围的集中度,促进矿业与化工、轻工、建材等不同产业部门横向耦合,特别是与云南丰富的电力的矿电结合, 组成生态工业网络,有利于建立较完善的工业废物集中治理和综合利用基础设施,对工业废物进行集中治理和循环利用。由于工业园由不同产业的企业构成, 具有广泛的原料需求和完备的加工能力,有利于对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

(6)推进矿业的区域整合

将矿业全面纳入社会循环经济系统, 与区域社会经济融为一体。矿业不仅与工业发生关系, 还介入农牧业、环保业、旅游业及公共事业, 为社会提供矿产品、材料、能源、水、气及服务。在区域统筹规划下, 通过物质、水系统、能源、信息的集成, 将各类资源的整合构建区域性(区、市、省、跨省经济区) 循环经济系统,实现资源的区域内大循环。同时还可以利用区位优势,向周边东南亚各国辐射,输出磷化工等优势产品,进口铜、铁等紧缺资源,实现区域之间的经济循环和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王建华:加强自主创新增强云南矿产业竞争力[J ]. 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79(增刊):6~9,18.

[3]王志勇 马敏象 鲍亦平等:提升云南省矿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79(增刊):28~32

[4]卢云涛 张筱鹏 杨逢乐:云南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5]王永生: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J].中国矿业,2004,13(6):32~34

[6]陈耀光 李志群 李伟中等:云南国有及国控矿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战略[J].中国工程科学,2005,79(增刊):1~5

[7]夏 冰:以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工业园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1):64~67

[8]高正文:云南矿业“求解”可持续发展[J].环境经济杂志,2005,23:30~33

第8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

一、产业发展现状

1、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具有显著比较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铁矿、煤炭、石油、木材、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在目前全国已探明的主要矿藏储量中,东北地区的铁矿石储量占22%,石油储量占45%,原煤储量占10%,森林面积8.67亿亩,约占全国森林面积总和的50%,金矿、钼矿、镍矿和铝土矿都居全国前列。

(2)具有重化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有完整的重化工业体系和配套能力。东北地区的石油化工、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重型机械制造、机车、汽车和飞机制造、机床制造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3)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东北 地区的科技发达、人才众多,技术工人素质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力量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的人口城市化程度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

(4)具有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东北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占全国的18.3%,公路通车里程占全国的8.8%,大连港和营口港的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吞吐能力的8.8%。

(5)特殊的区位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北缘,与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接壤或邻近。作为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对邻近五国的出口总额占全国的20%左右,在我国对东北亚开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该地区还是沟通东北亚和欧洲之间里程最近的大陆桥的重要中间站和联络点。

2、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1)产业演进断层,新兴产业比重低。改革开放以来,支撑东北经济增长的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开采、冶金、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如日用家电、电子通讯等增长缓慢。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替代产业群体,使产业演进出现断层。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如辽宁省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000亿元,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为150亿元。而同期广东省为2700亿元,江苏省为1775亿元,上海市为148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

(2)资源面临枯竭,传统资源型产业丧失比较优势。由于多年的大量开采和粗放生产,使东北的煤炭、铁矿、石油、木材等资源储量日益减少,资源面临枯竭,开采成本上升,失去原有的优势。建立在这些资源基础上的原材料工业和重化工业则陷入困境。如油田,占全国石油年产量50%的大庆油田,可采储量只剩下30%,到2020年年产量只能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开采成本也大大提高。由于煤炭资源枯竭,煤炭工业一直亏损,许多以煤炭产业为主导的城市陷入困境,如黑龙江的鸡西、鹤岗、双鸭山,辽宁的阜新等煤矿企业。我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基地伊春,16个林业局中已有12个无木可采,可采的成熟林只剩下1.7%,可采木材不足500万立方米。资源性工业城市的经济随着资源减少而走向衰落。

(3)产业竞争能力下降,市场份额萎缩。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总体环境的不断变化,东北地区未能根据中国产业升级对装备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的需求来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未得到相应提升,老工业基地的原材料与装备工业主导产品的地位相对下降。同时从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结构看,多数国有企业的设备、工艺严重老化,自主发展的产业基础较弱;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质量难以保证。由于产品质量差、档次低,造成积压和亏损严重,市场日益萎缩。

(4)产业技术老化,创新能力低。东北老工业基地大都是国家在“一五”、“二五”时期建设的,多年来在国家计划经济下从事生产活动。由于企业留利和折旧都极低,技改资金缺口太大,企业改造缓慢,设备普遍老化,生产效率低下。据估计,全国大中型企业平均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水平则落后20―30年。此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研和开发资金投入不足,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二、主导产业选择

东北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既要遵循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原则,又要结合地区经济的特点,而且要考虑到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的协调。

东北老工业基地虽然重化工业份额较高,但多数城市主导产业并不明晰,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体系不清晰,重点发展方向不明确。因此,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不能走全面开花、全方位发展的老路,而应该充分发挥优势,用高新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实行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倾斜发展的新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应选择所占比重大、综合效益高、增长潜力大、能带动本地区经济增长、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向高度化演进的产业,可测重于机床、航空、汽车、造船、发电设备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及零部件工业,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食品、电子、医药等优势行业,及部分具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能吸纳大量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1、装备制造业

装备工业是国民经济竞争实力的基础,但目前我国60%以上技术含量高的投资类设备依赖进口,大大限制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生产、科研和人才优势;金属制品、普通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仪器制造、仪器仪表等行业具有很大产量和生产能力,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在全国机械工业中居于领先地位。辽宁省有一大批技术装备类产品在全国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一些重要成套设备、航空、造船等领域是国内其他省市企业无法替代的。

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度、生产率上升率和收入弹性都很高,有较高的就业弹性和带动效应。选择装备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可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配套加工体系,可以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原有的人才、科研及资源、市场优势,能够带动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对全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2002年,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6%以上,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5%,广义的汽车产业增加值约占GDP的6%以上。发展汽车产业可以有力地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可带动机械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加工、橡胶制品、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制品、塑料制品、电子及设备、仪器仪表等相关上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推动道路、运输、旅游、金融、保险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可给上下游产业带来2.5倍以上的波及效应。发展汽车产业还是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我国汽车产业和直接相关性产业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的13.5%。预计今后10到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01年东北汽车总产量达到61万辆,占全国26.1%,其中一汽集团轿车产量15.5万辆,占全国22.1%,重型卡车15万辆,占全国50%,东安发动机生产能力35万台,华晨金杯轻型客车产量6.56万辆,均居全国第一位,哈飞微型汽车产量13万辆,为全国第二。汽车行业有较高的市场需求,东北老工业基地选择汽车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具备比较优势,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3、钢铁、石化工业

钢铁、石化是重要的原材料工业。2001年,东北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已达2600万吨,产量1955万吨,鞍山和本溪又集中了东北钢铁生产能力的81%,具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东北原油产量6935万吨,原油加工能力792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150万吨,分别占全国的42.3%,29.3%和31.3%,具备资源优势和规模化生产的条件。

应继续保持东北钢铁和石化工业的突出优势地位,通过技术创新和改组、改造,实现规模经济,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4、农产品深加工工业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资源丰富。2001年,豆类产量729万吨,占全国35.5%,玉米产量2967万吨,占全国26%,奶235.4万吨,占21%。目前已形成以燃料乙醇、玉米大豆深加工、乳制品、绿色食品、畜禽产品为主导的新型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具备良好发展前景,可将其转化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

选择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既可发挥东北地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较好的比较优势,又可以解决资源枯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劳动就业问题。此外,可以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交通便利和区位优势,发展与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联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建设成为面向国内外的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基地。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发展对策

结合自身优势和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来选择、培育、发展主导产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政府必须对其加以扶持。

1、加快体制和组织结构创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是东北地区经济的绝对主体,2001年底,辽宁、吉林、黑龙江国有经济比重分别为78.2%、86.2%、87.2%,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3、21.3和22.3个百分点。国有经济比重高是老工业基地难以走出困境的最突出问题。应积极推进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加强企业间的购并、联合和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及时组建与生产力相匹配的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构建国有经济退出机制和非国有经济的进入机制,推动钢铁、汽车、石化和重型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打破地区、所有制界限进行战略性重组,鼓励和引导民间和外部资本在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发挥作用。

2、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扶持主导产业发展

对进入主导产业的企业,政府可以采取提供必要的金融、财税支持等手段,促使这些企业加快向主导产业集中,从而实现主导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对主导产业发展的支持能力

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使之与主导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保证主导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需要关联性产业的支持才能得到有效体现。从产业链整合的角度,应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关联产业在地域空间上集群发展,各个环节有机联结,形成合力,造就主导产业的竞争力。

4、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

第9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关系范文

一、引导外商投资于资本密集型和资本产出效率比较高的行业,提高工业部门整体

的技术装备水平

工业部门劳动力的技术装备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分析表明,长期以来,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性因素对产业结构的提升作用反而产生了负向影响。因此,如果能够引导外商更多向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的行业投资,外商投资的资本密集优势与这种结构性因素的乘数效果结合在一起,对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效果将会明显上升。另一方面,作为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资本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为稀缺的要素,因此,提高资本的产出效率应当是整体经济结构升级的主要标志之一。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的人均资产水平、单位资产的产出效率明显高于工业部门平均水平,如果鼓励外商投资于这些行业领域、各相关产业以及工业部门整体的技术装备程度和资本产出效率将会显著提高。此外,这些产业投资的增长将产生对装备和生产技术手段的大量需求,能够为国内装备工业生产提供更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结果表明,在最终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对总需求增长的诱发效果高于其他最终需求项目。因此,如果上述产业发展带动了国内装备工业的需求增长,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总需求的增长水平。

根据行业分析的结果,在一些国家应当鼓励投资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领域,综合税负高于工业平均税负水平,而且长期以来成为影响外商面向这些行业投资决策的负面因素。另一方面,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中设备和技术投资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在国内缺乏足够替代能力和设备进口关税水平仍然比较高的条件下,对投资设备进口征收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将明显提高投资成本,严重制约资本密集型行业吸收外资的增长和结构调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应适当调整行业税收结构,减轻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企业税负水平;另一方面,对列为鼓励性行业目录的外商投资项目的设备进口继续实施减免税优惠政策,以保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二、通过吸引外商投资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

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纺织、普通机械、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作为基础材料和投资材料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在整体工业中仍然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行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也是比较优势的所在。这些领域的结构调整政府已经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应当大力吸引包括外商投资在内的资金参与这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由于这些行业的产品多数已经在市场上供过于求,而且行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较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进展相对滞后。因此,应当尽量减少增加新的项目,注重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加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应当结合这些传统产业国有经济基础雄厚的特点,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和购并环境,鼓励外资以技术和设备等方式参股、购并和进行资产重组。为传统产业尽快实现技术升级创造条件。

三、允许外商风险资金参与创业型企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奠定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应当区别不同领域技术发展的现状采用不同的利用外资方式。对于经过努力可以自主开发并形成优势的高新技术,要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引进尖端技术,增强自主开发研究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对于具备一定实力而且市场前景广阔的技术产业,应当与外商投资企业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对于投资巨大,技术不容易引进,依靠自身能力难以取得较快发展的产业,要放开股权、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允许外商独资经营,在中国获得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在完善高科技风险企业投资环境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其中发挥资本市场创业板块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的作用是改善风险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中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有限、机制不够灵活,证券市场的创业板块迟迟未能推出,尤其在外资参与风险投资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尚未形成。为了鼓励外资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方面的问题应当尽快予以解决。

四、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升级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一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形成了大量的垄断行业,大大提高了社会成本,对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形成制约。随着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垄断部门的市场化改革成为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应当逐步减少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允许外商投资金融、保险、证券、旅游、能源生产与供应、交通设施建设、环保等领域。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发展基础产业和社会基础设施,提高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配套和服务能力。在一些基础设施和领域可以更多通过BOT等项目融资方式或者其他一些金融创新手段筹集资金,在提高社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的同时,确保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取得最大均衡。

五、继续鼓励外商投资于第三产业和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社会就业基础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为中国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与资本要素结合的机会,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在今后相当长时期,这种方式仍然是中国吸收过剩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继续鼓励外商向服装、纺织、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皮革毛皮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投资,显然会对扩大就业需求产生良好效果。但是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等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来看,还是应当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同时劳动力吸纳效果明显的行业吸引外商投资,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缓解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失业压力,同时有助于产业技术和结构升级。

例如,电子通讯设备产业是工业部门中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行业,目前,这一行业的“三资”企业就业人数占全部“三资”企业就业人数的11.5%,就吸收就业规模而言仅次于服装行业的11.9%居第二位。电气机械、交通运输设备、金属制品也具有类似的特点。由于这些行业不论是资产装备还是吸收就业的规模都超过了其他工业部门,劳动力需求每增长1%带来的新增就业人数大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因此,鼓励外商增加在这些行业的投资,有利于扩大就业总量规模,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业部门整体的技术装备水平。此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复杂或者深加工产品,由于其生产链条长、需要较多配套生产等特点,每增加单位需求对劳动力需求的综合(直接和间接)诱发效果可能会高于工业平均水平。例如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结果(赵晋平:“中国劳动力投入的产业关联结构——与日本的比较”《亚洲经济》(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1994年第7期),社会总需求增加带来的就业需求诱发效果最大的行业,除了纺织品制造业、建筑材料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外,还包括了一般机械、金属制品、化工、电气机械等资金密集型产业。主要原因:一是这些行业本身就业规模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比较高;二是由于最终诱发效果中包括了对其他上游配套工业的间接诱发部分。因此,鼓励外商投资于以上述产品为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生产手段和出口商品来源的行业部门,将会增加对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并产生明显的劳动力吸纳效果。

在中国的“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目标。目前,服务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基础最为薄弱、最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之一。因此,通过鼓励外商向服务业投资,不仅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兑现入世承诺的需要,实际上也是中国实现结构调整目标、改善服务质量和环境,提高经济整体实力的必要举措。另一方面,多数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大这些行业规模,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同样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果,在服务业中,单位总需求产生的劳动力诱发需求都比较高。商业、饮食业高居第一位,其次是教育科研医疗部门、运输、社会服务等,从这些主要服务业的相对劳动力吸纳效果来看,普遍高于工业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即这些行业投资每增长一个单位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增长率超过工业部门的平均水平。如果能够通过吸收外商投资于第三产业,对于解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将发挥十分有效的作用。

六、鼓励外商向需求诱发效果明显的产业投资,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和市场资源,扩大对外贸易出口

不同产业需求增长对社会总需求的拉动效果存在明显差别,有些产业由于生产所需要的较长零部件、原材料供应链条,单位产品需求增长对各产业需求的波及效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一般把反映某种产品需求增长对各部门需求增长影响程度的指标称为影响力系数,把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产业称作前关联产业。刺激这些产品需求增长往往是总需求政策的重点。根据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自行车制造业、日用电子器具、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电气机械、文化办公用机械、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农林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产业的影响力系数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具有明显的前关联产业特点。因此,通过鼓励跨国公司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并利用其营销网络和国际化优势扩大产品出口,带动相关产业和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效果明显超过其他行业部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应当注重培养前关联产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延长国内产业链条。

此外,从单位销售收入的出口比重来看,皮革毛皮制品、家具制造业、机械、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纺织、食品、服装等行业的出口含量最高,表明这些产品的外向型程度超过其他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比较强。扩大这些领域的外商投资规模,有利于促进整体工业出口比例的提高,有利于中国工业产品扩大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为了实现促进出口长期持续增长的政策目标,应当进一步完善贸易管理体制,按照我国的入世承诺,尽快实行全面的外贸登记制,并恢复出口“零税率”的正常退税制度,这将有利于加工贸易出口的零部件进口替代,带动国内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七、完善外商中小企业投资的政策环境,提高主导产业的配套能力

按照企业分工的一般性特点,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加工需要大量中小企业为之配套。因此,当地的配套能力如何也是跨国公司投资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目前,许多主导产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比较集中的产业,大量的零部件和材料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国内现有中小企业缺乏符合要求的配套能力。因此,逐步形成跨国公司大型生产加工基地所需要的配套能力,不但有利于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提高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为国内众多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延长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上游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由此可见,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今后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形成主导产业的配套能力,一方面可以发挥当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作用,通过市场导向和政策扶持培育配套能力。近年来,国外许多投资者对民营企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进一步放开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允许国外资金通过参股和购并等方式与民营企业形成资产或战略同盟关系,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吸引外国中小企业投资是尽快形成主导产业配套能力的有效捷径。据调查,目前许多中小企业来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具有供货关系的大型跨国公司继续从事配套生产和服务。但是客观上看,中小企业投资在融资、税收、跨国经营、雇佣当地劳动力和技术、管理人员等方面面临的困难远远超过大型企业,而且国内目前也缺乏必要的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因此,为外商中小企业投资创造良好投资环境,鼓励并扶持这些企业为跨国公司发展境内加工基地提供配套,扩大“产业聚积效应”(产业聚积效应是指在中国一些地区的特定产业群体形成过程。譬如,就某一个地区而言,最初阶段首先仅仅是由一些外商投资企业进入该地区,设立加工组装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的零部件需求吸引一些国外相关零部件生产商也进入该地区投资设立零部件生产企业;由于当地开始具备零部件配套能力,进一步吸引新的加工组装企业进入该地区,周而复始,在该地区形成某一产品的完整生产体系,并聚集了大批企业,形成既包括本地企业,也包括外资企业的巨大生产基地。参见(日本)黑田笃郎《中国制造》,东洋经济新报社,2001年5月),应当成为利用外资产业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

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为了解决外资中小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困难,帮助这些企业回避投资风险。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对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领域,特别是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的配套产业和高科技创业型外商中小企业按照投资额、投入流动资金的一定比例提供在中国国内的信贷担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