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保基金的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保基金管理是医保工作中的重点,而医保基金采用总额预付,单病种等方式进行结算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对各种医保费用的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医疗机构通过完善结算体系,可以使医保人员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结算体系的完整运行对整个基金管理也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
一、医保基金结算方式的优缺点
(一)优点。总额预付由于医院上报的病患信息准确明了,减少了审核过程中的沟通环节,提高医疗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并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医院部门能够更好的掌握各结算费用的使用明细,便于加强管理,同时,医院更换新的医疗服务侧重点,保证医院及其工作人员的收入效益,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主动性。而单病种结算方式能够提高医院基金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治疗流程的有序性可以改善员工的行为,同时提高医疗质量。避免重复检察引起的住院天数的增加而降低医疗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这种结算方式便于患者对所需支付费用各种分配的了解。
(二)缺点。总额预付具有多种不明确的外部因素,如每年的住院人数以及具体基金等,那么就会造成预算的结果不科学,或高或低都会损坏彼此的利益。有的参保人员则会通过自费住院,但是,还有一些经济困难的本地人,只能通过其他地方来取得报销。单病种结算由于对病种级别划分不明确,对个别情况的出现暂且没有完备的临时解决方案,并且衡量支付的标准也应该进行更加详细的商讨,如果标准不够合格,那么就会影响病患应当享有的医疗权利。
二、完善结算体系对医保基金管理的作用与建议
(一)作用。首先,能够使医疗人员对病患费用的管理规范化;其次,能够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的积极性;最后,保障医院,医保机构以及病患三方之间利益平衡。
(二)建议。第一,改变总额预付制中预付总额的预算方式。过去许多的医疗机构一般都采用以过去3年的基金交易额为基础,预算出平均值的方法,将它确认为年度住院费的预付总额,但是这样做并没有分析医院的实际形式,有可能因为人数增加导致基金不足,从而降低员工工作效率,为了使结算体系更加公平,需要改变预算方式,以医院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各种可能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使基金达到医院的需求标准。第二,加大结算体系的管理力度。要想医疗机构与医保人员各自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护,就必须加大管理力度,进行合理的监管,这样,才能够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与质量。各项医疗费用首先需要通过相关医疗部门的规范检查并登记具体数额,然后,对医保人员的病历进行深入的了解;最后,坚决抵制拒收等现象,维护医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医保基金结算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对病种进行定额结算。由专家通过疾病分类及其统计数据信息对不同区域进行探讨,以此来确定各个病种的标准结算方式。当医院进行医疗费用的最终结算程序时,医保基金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多出或剩余部分全部由医院各自承担,因为,医保基金给医疗机构的费用是一定的,所以,病人的结算费用也是不变的。这样就可以控制费用的过度上升。
(二)采用复合结算方式。单一的结算方式并不能应付某些繁琐和多样的医疗服务的基金管理问题,所以,学会取长补短采用复合型的结算方式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唯一手段。依据不同的支付标准与医疗机构的互联网体系达成统一的规定,采用复合型的结算体系能够使基金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并且运用网络技术与基金管理相结合,采用社保卡的形式进行门诊结算,不仅缩短了报销费用的日期,而且,便于安全地管理参保人员的各种信息资料。而且,对于部分年终决算超出预算标准的费用,则需要根据指标完成的整体情况给予相关的份额。
(三)建立预警机制体系。医保基金的不集中导致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利益纠纷,为了完善管理机制,医疗机构需要通过各种卫生支出等费用进行结算,从而预测出总体费用。对病患人员的门诊,单病种以及已经支付和未支付的费用进行合理的监控,通过纸张记录以及网上查询等途径对不同时间段的费用结算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找到问题并解决。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增强了医保基金的管理。
(四)建立规范化的审核系统。审核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结算费用的速度。因为它能够预防拒绝付款的现象,而且对各种结算清单起到及时解决问题的作用。当医院由于突发原因需要延缓申报日期时间,都可以通过审核系统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同时加强对医保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的监督,抑制费用不科学的增长。
(五)进行科学的预算与评估。科学的预算以及评估是降低基金管理风险的保障。对基金的收入以及相关的支出进行精准的预算,同时还需要结合国家政策变化的发展以及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来确定结算体系中各类收支所占的比例,确定其定额指标,再根据实际出现的情况进行评估和改正。
参考文献
[1]孙明如."通道式"的制度下完善结算体系对医保基金管理的作用[J].经济视野.2014(13):60
[2]姜燕.完善城镇职工医保住院费用结算体系的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12
目前,医疗保险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由社会保障部下设的医疗保险司和人力资源负责管理。伴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并逐渐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以医疗社会救助为底线,以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框架。
现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革,但是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因此结合目前医院现状,现就医疗保险方面提出两点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医保报销应由医保局为患者实行预付费制,并实现异地实时报销
现在住院及手术病人普遍执行的是“总额付费制”,即当住院患者在做完各种检查、手术、取药等全部就医流程后,医院将对其诊疗费、化验费、床位费、手术费、药费等项目出具明细单,患者在出院时按其结算支付。这样便导致有些患者,特别是经济困难患者,因支付不起看病所需要的全额费用而不得不中途放弃治疗。同时患者在出院时所报销的费用大多是由医院先行垫付,再定期到医保局报销,这样就造成了医院垫付资金增多,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医院开展科研项目或设备更新等其它事项,不利于医院发展。另外跨区域住院的患者,报销时必须回所在地,不仅浪费时间,也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首先,先调查各级医院治疗各种疾病的收费情况,测算出平均值,再考虑患者的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等情况,将情况类似的患者分成一个诊断相关组,不同的组对应平均值换算出一个系数,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收费定额。其次,在医院设立患者信息查询系统终端,在系统中明确各收费项目以及可报销比例,让患者凭身份证号或就诊卡号就可以查到自己的消费明细。最后,将定点医院与医疗保险机构的网络系统链接,患者入院输入相关信息后,由医保局根据实际情况划分诊断组,同时预付可报销部分款项,不用医院垫付,患者住院期间只需交纳自费部分,待出院时多退少补,实时结算、实时报销,不必返回所在地。
通过上述三项措施,不仅可以实施医保预付费制、实时报销,能使患者明白哪种药品是可报销的,报销比例是多少,自己花多少钱,医生不用再向患者解释费用相关事宜,节约给患者看病的时间,也避免了由于沟通不当造成的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同时减少了患者看病支出,减轻患者负担,更缩短了报销周期,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作用;减少医院垫付资金,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二、单病种限额结算应按年度费用总额适当调整价格
“单病种”是指每个病例按所患疾病的第一诊断确定的疾病名称,也有人定义为仅指某单一诊断且无其他主要并发症的疾病。但由于病人病情的危重程度不同,往往会导致临床上同一种疾病的医疗消耗差别非常大。因此,仅以单病种为基础的医疗质控及成本管理是不能充分体现病情等有关因素对医疗质量和医疗资源消耗强度的影响。随着疑难危重病例的增长,医疗费用同时也会相应增加。如果只是单纯追求缩短住院日和降低医疗费用,而不考虑实际收治病例的复杂危重程度,将诱导医疗单位不收或少收复杂危重病例,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势必受到影响,技术发展受到限制。如果选择收治复杂危重病例,则会因为病情复杂而产生超过单病种限额,进而造成医院和科室的亏损。若科室为了减少亏损,会与患者家属协商,让患者自费承担,这样在测算时就无法统计到病种的限额中来,无形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管理模式;管理问题;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前言
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的合理使用大大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让残疾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与团结,推动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但是对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的使用还缺乏透明度,管理混乱等,如何让残疾人社会保障金实现真正的合理使用,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管理模式
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管理模式可分为集中型,分散型与分层型。
集中型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筹资与支付。集中型管理模式又分为控制型与投资型,控制型管理模式主要是将残疾人社会保障金进行投资买国债,国家政府将一部分资金控制起来;而投资型管理模式主要是将残疾人社会保障金投资到证券市场。集中型管理模式的代表是英国,在英国不管是什么行业与地区,全国实行政府统一规划管理的模式。
分散型管理模式主要是把社会残疾人保障基金分散到各个行业与地区,由企业老板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劳工联合机构给予办理,而不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政府只是实施立法,监督,协调的作用。分散型的管理模式代表是德国,他是把雇主,个人,政府补贴,社会捐赠以及投资收益分别交给各个社会残疾人保险基金负责。
分层式管理模式是指政府与各机构单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划分社会残疾人保障金管理权限,分别承担职权范围内的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筹资与分配。分层式管理模式代表是美国,因为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的种类差异进而分层次进行管理分配。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残疾人社会保障金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有力后盾,在历年开展的残疾人事业建设示范活动中,国家各级政府就残疾人的就业,康复,社会保障等相关工作形成统一的规范,使得我国残疾人事业飞速发展,但是从公布的调查情况来看,在残疾人社会保障金使用与分配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的管理与事业发展不同步。部分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的支出项目比例太低,使得残保金的保障效益降低。在对全国的各个城区残保金使用审计调查可以看出,从2009年至2011年,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用于对残疾人的就业培训,日常机构费用,康复服务以及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支出平均每年的增长为8%,在一定的程度长保持着高速增上的趋势,但是支出缺乏合理性,用于残疾人就业培训,康复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占总支出的20%以上,而对残疾人的个人创业贷款、补贴与对口经费支援占比太小;在对经费结余的统计分析中发现,经费结余资金太多,每年累计的结余是残疾人社会保障金年支出的好几倍。由此看来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金使用效益,保障效益有待提高。
2.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金支出的合理性与使用规定不相符,管理策略的滞后已经赶不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在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中对残疾人社会保障金有明确的规定,这其中包括对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的奖励制度,就业培训经费,残疾人个体贷款与补贴,就业必备设备经费,社会保障经费以及机构必需的经费开支方面。调查显示,在残疾人社会保障金分配的过程中还包括了国家政策尚不明确的康复费用,创业费用,残奥会经费与残代会经费以及对口支援费用等等,其中康复费用尤为显著。在残疾人事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康复服务工作已然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残疾人社会保障金主要支出部分事实上就是康复经费。
3.残疾人社会保障金预算项目不符合管理规定,残疾人社会保障金是政府预算之外的专项基金,虽有文件对其实行预算管理,但是如何合理的、科学的预算科目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与政策,对于预算的合理性不能实施有效干预。在每年的审计调查中发现,个别城区的残疾人社会保障金财政预算批复,虚假的康复费用与不明经费等预算科目,这些预算项目在现行的残疾人社会保障金使用法规中找不到法律依据。残疾人社会保障金使用在预算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预算制度,现行的制度主要是着重于对资金总金额控制,预算编制不统一,没有细化管理,预算不准确,预算不具备刚性约束。从审计部门的调查状况可以看出,残疾人保障金项目预算编制粗糙,预算项目不明确,不具体,不具科学性,项目预算没有细化,仅有大类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目的性,只能做到资金总金额控制;在对预算的执行也不严格,大量的经费滞留在服务机构之中,从而使得残疾人保障金得不到有效的运用,并且还有项目经费没有预算,超支现象时有发生,形成预算虚设,执行超支的现象。
4.服务机构与财务部门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办法。为了更好、更深入的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各级政府都成立了相应的残疾人劳动服务所、服务社、助残协会,日间助残服务站等为残疾人服务机构,但对各个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相互之间没有统一的财务制度以及管理办法。从审计部门的调查可以看出,助残服务机构的费用是由劳动服务所集中统一管理分配,具有独立核算权利,但是管理方法与模式又不统一规范。机构只注重创建助残服务机构,对各机构的后续管理滞后,配套管理缺乏,没有内部管理与监督机制,管理存在很大的缺陷。
5.保障金的财务管理存在缺陷:首先,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编制与人手的原因,在机构内部没有专业的会计,并且岗位互串,一人多职的现象严重;财务审批程序过于简单,事后补签,先斩后凑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资金的预算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涵盖残保部门的财务收支事项。其次,残保金的预算没有规范化,资金相互挪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预算工作流于形式,通常是事后核算,资金的使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对资金的收支考核也仅停留在表面,对资金的有效使用率没有进行考核。再次,对资金的管理不规范,经费支出不清晰,不能做到专款专用,没有明细账单与票据,无法判断资金的正常使用情况。
四、加强管理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的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残疾社会保障金的使用范畴。现行的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各级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规定。为更好地推进残疾人服务,深入到就业培训,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后续的康复服务等,从而达到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之需要。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金全国统一策划,管理,统一开支范畴。以建立残疾人工作模范城市的需求为基本思路,对目前残疾人保障的开支状况,修订与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的管理使用办法,制定资金使用细节,跟进配套政策,进一步细化完善资金使用范围,从而达到推动残疾人就业培训,康复服务与社会保障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与保障。
2.对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结余实施统筹安排,增强残疾人创业的政府扶持力度。就当前残疾人社会保障金有效使用率偏低,结余现象严重的情况,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创业贷款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有必要加强残疾人保障与监管机制的建设,专门从事安排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的结余,为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提供无息贷款或担保贷款;对现行的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统筹管理制度,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确定统筹比例,减少地域差别现象的发生,解决对口支援走形式的现象,充分发挥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的保障作用,使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
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科学预算残疾人社会保障金,加强刚性约束。作为政府的专项基金,不带有任何的功利性,可以参照社保金的预算管理办法,对残疾人社会保障金使用预算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具有可行性的残疾人社会保障金预算管理办法,进行合理,科学的设置预算科目管理,以有效的制度确定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的预算项目,额度,标准以及开支渠道,为预算提供执行依据,增强其预算准确性。结合残疾人服务的特殊性,细化各个项目支出预算,提高其准确性,可行性及合理性;严格控制会议,招待等非事业性的公用经费支出,做到无预算不支出,彰显预算的风性约束,使残疾人社会保障金的社会效益发挥到极致。
4.规范助残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加强残疾人服务的后续管理。首先,修订与完善各组织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制度,制定统一规范的财务管理办法,加强机构内部的控制,核算,报销制度,资产管理,银行账目管理,档案管理都用明确的制度来约束,形成机构与财务之间相互合作与监督。其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控制内部管理,确保残疾人的使用规范化,管理有效化。再次,建立残保金明细账,精确预算,仔细核查经费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做到有账可查,有据可查,杜绝一切事后建账的现象发生,做到开支透明化,精细化。
参考文献:
[1]回良玉.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推动“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J].残疾人研究,2012(01).
[2]朱逸杉.ZHU Yi-shan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概况[J].残疾人研究,2012(02).
[3]张金峰,高圆圆.障碍、贫困与老年残疾人社会融合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35(02).
[4]强调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J].中国残疾人,2012(07).
本文主要针对新医改要求的医保资金管理改革进行了分析,深刻探讨了医保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新医改;医保资金管理;改革
就现今医保资金管理而言,我国进行医保资金管理改革尤为必要,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进程,进行合理化的医保资金管理改革对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医保资金管理中,要注重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对于影响医保资金管理的因素要及时加以解决,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医保核算管理,精确的医保核算是提高医保资金管理水平的关键。
1 新医改要求下医保资金管理的意义
医保资金管理对医院的整体运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医保资金管理中对患者所要支付的现金进行了管理,在没有进行医保资金管理之前,若患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影响患者病情质量,还会虚增当期资金结余额,不利于医院资金的平稳运行,而进行医保资金管理之后,合理解决了现金结余问题,对于医疗费用采取现金比例垫付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管理中对大额医疗费用进行提前报销,不仅避免了结余过高的现象,还缓解了患者压力,不论是对医院还是对患者都是非常有利的。
2 新医改要求下医保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新医改政策提出后,对我国医保资金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医保资金管理需要对医院运营中的诸多方面进行把握,需要管理人员各个环节的全面把握,其在管理实施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就目前医保资金管理而言,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影响着医保资金管理,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医保管理与财务部门缺乏有效沟通
医保管理与财务部门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管理好整个医院的资金运营,医保管理主要负责向上级部门申请所需医保资金的支付费用,而财务管理更像是一个监督机构,它需要对医保资金管理中的支付资金及账目进行详细记录,严格把握医疗资金的整体流向,然而在实际医保资金管理中,两者并没有进行有效沟通,对医疗资金的使用情况也没有进行具体的统计,只是做个简单的记录,这样一来极易出现医保资金管理与财务部门所记录的资金数据不一致的状况,从而造成整个医保资金管理的混乱及财务记录失真的状况。
2.2 医保资金管理中账目记录不够统一
在医保资金管理中对医疗账目进行记录主要是为了准确了解上级部门欠下的医院垫付金额,并且在进行月末的医保资金结算时,上级医保中心也不能够及时收回所垫付的资金,这样一来在医保资金记录中很容易造成垫付资金记录混乱的状况,使账目失去其功能性,无法真实客观的反映上级医保部门的欠费情况,不利于医院医保资金的如数回收,会给医院的正常运营造成一定的威胁。
2.3 医保资金管理中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医保资金管理包含诸多内容,预算管理就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进行合理的预算管理能够合理控制医院资金开支,因此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对医保资金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部分医院在进行预算管理中,只是在医保资金垫付中按照预算来进行,虽没有超额行为,但是其医疗质量及服务却没有得到保证,顾此失彼,并没有体现预算管理的意义。
2.4 医保资金管理中缺乏有效监督控制机制
就目前医院的整体医保资金管理而言,并没有建立有效监督控制机制,其内部管理人员在医保资金管理决策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严格的付款审批制度,导致违规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医院运营中的整体安全管理。
3 新医改要求下加强医保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医保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建立有效沟通
医保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了维护医院的资金安全,因此两者只有定期进行有效沟通,使两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了解医院整体资金的收支状况,从而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加以控制,提高医院的资金收益。两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首先要互换账目,仔细观察账目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同项目账目数据是否一致等,要确保资金记录的正确性,使该数据能够客观正确的反映上级医保中心部门所欠医院的垫付资金费用,全面掌握医院运营中的资金流向及变化。
3.2 合理设置账目核算,定期对账
账目核算是医保资金管理中的关键与重点,账目核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管理人员的判断及医院的实际收益,在医保资金管理中,要保证账目核算的正确性就要根据医保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来进行分别核算,对于不同的使用状况应选择合理的账目核算方式,与此同时还要定期进行对账,确保上缴到上级医保中心的医保资金数额准确无误,从而实现有效的医保资金管理,发挥医保资金管理的经济学意义。
3.3 完善医保预算管理
医保预算管理是医保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医院整体医保资金的收支平衡,建立完善的医保预算管理制度,需要结合成本控制的方法对医保资金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确预算,医保资金管理中各个环节的负责人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与工作,落实预算管理,严格按照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医保资金预算,从而保证医院中各个涉及医保资金的部门,其内部记录的医保资金数据要与其他部门相一致,确保医保资金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医保资金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资金数据,让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客观的看出医院的整个医保资金收支状况,使医保资金在医院运营发展中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3.4 医保资金管理中建立长期有效监督控制机制
要提高医保资金管理水平,解决其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事情,需要医保资金管理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控制机制,严格监督管理人员在医保资金管理中的工作行为,使医保资金管理更加趋于合理化,除此之外,监管人员对于医保资金管理中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加以制止,并予以严惩,只有严格化的管理制度,才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医保资金管理,才能够确保医保资金收支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4 总结
自推出新医改政策后,我国医保资金管理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还存在一定弊端,但就其整体而言,医保资金管理还是有利于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使我国医保资金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要提高医保资金管理的整体水平,就要在管理内部建立有效沟通,使各部门账目中的资金记录呈现一致性,优化内部管理,促进医院的合理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保基金投资;现状;政策建议
一、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的现状
(1)社保基金的覆盖情况。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与否,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社会保险的覆盖情况是一个重要的体现。(2)社会保险基金不等于社会保障基金。由上文可知,单位和个人相关公司缴费形成的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保基金最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等,以应对职工生、老、病、残、失业之急。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有关负责人透露,该项基金未来将主要用于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时社会养老的需要,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和国务院批准的其他社会保障支出。2010年,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8823亿元;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合计14819亿元,历年累计结余约2万亿元。
(3)社保基金的投资现状。由于在很多场合,社会保险基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都简称为“社保基金”,因此不少人搞混了其内涵和运作方式。据介绍,目前以五项社会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基金的结余基金只能用于存银行、买国债,这部分基金更重于保证安全,以便及时发放各类社会保险待遇。人社部有关负责人曾明确强调,“基金投资运营,在国家规范办法出台前,只能存放在指定银行或购买国债,任何地方、部门和个人都不能用于其他形式的投资。”目前可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的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部分基金除了存银行、买国债外,还可以用于债券、基金、股票等投资,也进行直接投资。
二、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政策建议
(1)保障资金来源,加大融资力度。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存在非常大的缺口,而与此相对应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规模仍相对较小,其资源来源有限,且收益率较低。中央财政拨款是社保基金的重要来源之一,财政拨款的额度和时间应相对固定,形成制度化,以利于社保基金理事会科学地制定资产战略配置计划和年度投资计划,更积极主动地进行投资运营。(2)创造和维持良好的投资环境。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环境,一是将社会保障部门的基金管理和运营职责分开。二是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形成一个托管人市场。三是进一步规范股票和债券的市场环境,鼓励债券品种多样化。四是将社会保障管理的制度法制化。(3)开展多元化投资。社会保障基金可以选择从实业资产到金融资产在内的各种渠道进行投资。选择何种投资渠道,一方面应考虑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不同类型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及目标要求;另一方面则应考虑不同投资渠道的风险和收益。(4)加强对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监管力度。基金积累越多,基金的监管也就越重要。于2011年7月1日实施的《社会保险法》,专门单列一章,即第十章,就基金安全做出详尽的规定,从人大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这三方面构建了一个社会保险的监督体系。《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将推动基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此外,有人也担心社会保险基金在CPI不断攀高的情况下会“缩水”,因此提出应在保安全的同时注重保值增值。对此意见,有关部门也在慎重研究。
社会保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保障基金。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证券市场逐渐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入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分析了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力求贡献力量为我国社保基金稳定、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根据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6个部委《关于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中有关违纪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财社字〔1998〕52号)精神,结合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清查情况,现就有关问题的处理补充通知如下:
一、1993年11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国有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1993〕76号)下发后,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为参加统筹企业离退休人员垫付的离退休费,可以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用失业保险基金为参加失业保险的停产整顿企业职工发放的救济金或基本生活费,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二、1996年1月10日劳动部、财政部等12个部委《关于做好困难企业职工生活保障、生产自救和分流安置工作的通知》(劳部发〔1996〕7号)下发后,用失业保险基金为参加失业保险困难企业职工发放的救济金或基本生活费,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用失业保险基金转业训练费为参加失业保险的困难企业富余职工支付的在岗培训和转业培训费用,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具备担保资格,各类社会保险基金不得用于担保和抵押。经商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凡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提供的担保、抵押一律无效,立即取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承担原来所属的经济实体债务的经济连带责任,不得用社会保险基金偿还原来所属经济实体的债务。
四、为了维护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失业人员的利益,取消财社字〔1998〕52号第六条“用两项基金购置的办公设备、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离退休人员活动用房等固定资产,确属实际工作需要的,列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规定。现明确凡用两项基金购置的办公设备、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离退休人员活动用房等固定资产均要按照财社字〔1998〕52号文件第十条规定的处理办法通过转让方式变现,取得的收入全部并入两项基金。已经转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按本条规定坚决纠正。
关键词:新形势;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问题;加强
社会保险基金是为了给保险对象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待遇,是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按照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由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进行缴纳,以及其他手段进行筹集的合法资金。社会保险基金不仅包括养老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及失业保险基金,而且包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在内的总共五项基金。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而社会保险能够实现的前提与物质基础则在于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的出现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在对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行有效减少的同时,对实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有重要意义。此外,社会保险还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上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社会保险,可以对国民收入进行调控,避免收入差距的扩大,能够一定程度地阻止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在兼顾效益的同时,得到平衡的目的。社会保险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现阶段社会保险基金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在新形势下,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积极作用。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基金来源渠道少
作为一种造福于大众的社会制度,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据法律建立起来的。所以,既然建立了制度就要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来对其进行规范和完善。但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上,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仍然是上个世纪末所遗留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虽然这些制度在财务部与劳动部门刚刚颁发时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有重要的规范作用,但在时代的发展的日新月异下已经完全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保险基金在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上显现出了不完善的地方,面对新形势,其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除此之外,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构成部分是参与社会保险的单位和缴纳的个人保险金,还有小部分来源于基金在银行的利息。社会保险基金来源太少,在结构上的不合理,增加了社会保险基金在支付上的风险。
2.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职责不明晰,基金存储渠道过多
上世纪末我国颁布了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法律制度,其中明确规定要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实行两条线管理,即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分开进行管理。虽然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新形势下,这种工作思路已经不适应社会,使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在财务管理经常出现管理职能错位,渠道不畅,员工职责不明确,效率低下等各种问题,给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此外,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在储蓄上的渠道过多,国有银行、金融机构都有,造成基金的不必要流失,使基金不能纳入财政专户进行更好地管理。
二、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对策
1.完善社会保险新法规,规范会计行为
关于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有关法律应该加快出台,这样才能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法律监管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相关法律只有适应当今的新形势发展,才能发挥更好地效用,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法可依。其次,社会保险机构应该依据《会计法》以及社会保险会计制度等的现实要求,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制度进行完善,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定期对未完成预算的原因进行检查、预测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安全有效运行。
2.对约束机制进行健全,明确职责,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仍然在不断地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不应该因循守旧,而应该从新时代的企业管理中吸取经验,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使管理人员真正做到各司其责,避免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其次,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部门不仅要重视制度的建设,还要对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进行加强,定期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和考核,只有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上去了,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才能真正上去,管理水平才能提高。
3.加大财政投入,对其筹集渠道进行拓宽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大社会保险的财政投入,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进行拓宽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的需要。国家应该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对社会保障预算的比重进行提高。其次,应该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进行扩大,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的增量。再次,应该对社会保障税进行开征,确保社会保险基金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机构进行探索,保证其顺利运行。
面对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在财务管理上的各种问题,只有对其一一解决,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保险事业在新形势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J].中国社会保障,2010,7(21):80-81.
[2]金正帅: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9,11(34):138-140.
今年以来,我旗以贯彻落实《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牧区垃圾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为主线,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工作。
一是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因地制宜。要优先将国家和自治区级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和公路铁路延边的嘎查村、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区域嘎查村纳入试点范围;充分考虑农牧民居住分布情况、区域地形地貌、清理转运距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转运点位及处理模式。要根据不同地域、人口、生产和自然环境,按照“城乡一体、区域统筹、适度超前、分类指导、经济适用”的原则,科学确定农村牧区垃圾的收集、转运和处理模式,推进农村牧区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探索科学的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及资源利用方法;探索建立嘎查村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农村和牧区实行不同的治理措施。在农区设立垃圾收集集中点,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模式;苏木乡镇要安排专人负责区域内生活垃圾治理的指导、督查、服务等工作;嘎查村要按照服务人口合理配备保洁人员数量。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嘎查村民委员会可以采取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优先从低收入农牧户和低保户中聘用责任心强、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为嘎查村配备环卫协管员或者保洁员,组建稳定的农村牧区保洁队伍。要结合实际制定严格可行的垃圾治理管理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按保洁责任区域和保洁质量要求实施严格监管,确保达到垃圾“日产日清”的作业要求,同时对污损的设施及时进行清洁、修缮。在牧区居住分散、人口规模小、生活垃圾总量少的偏远地区,推行“户分类减量、组回收利用、嘎查村集中处理”的就地处理模式。目前,建成垃圾处理厂1座,达到环评标准垃圾填埋场4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6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二是落实“政府组织、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全民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齐抓共管。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落实机制,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各部门各苏木镇深入推进辖区整洁行动,做到责任范围全面覆盖。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保洁队伍建设和垃圾转运站的日常维护管理,建立实施保洁和垃圾收运管理制度。嘎查村民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环卫保洁的村规民约,维护环卫设施正常运行,加强对保洁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做好对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要充分发挥村民的自治作用,发动农牧民主动参与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推行院户门前卫生、秩序、绿化“三包”,并定期开展卫生评比,调动农牧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提高农村牧区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教育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革除陈规陋习,养成文明习惯。各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农村牧区垃圾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常识,强化以农村牧区垃圾治理为重点的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普及和舆论宣传。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农村牧区垃圾治理的先进典型。积极组织开展苏木乡镇、嘎查村干部和村民培训教育活动,引导农牧民增强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政府主导、农牧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嘎查村、社区的组织带动作用,提高全社会对环境卫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引导农牧民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庭院”评选活动,不断激发农牧民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目前垃圾得到治理的行政村数量占行政村总数量的93.44%。
按照国家关于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的要求,各地不论采取何种结算方式,都要按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基金支出总量,并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的级别和类别以及所承担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量,预定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定额控制指标。
规定基金支出总量,主要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对医、保双方形成费用约束机制,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让定点医疗机构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支付能力和支付额度心中有数,以提高医疗机构的费用意识,确保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二是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要求,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原则,基本医疗保险保险基金要建立预决算制度,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用预算,必然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支出前就有个支出总量的控制指标,如果没有这个支出总量控制,就难以保证基金预算的执行。
预定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定额控制指标,是落实基金支出总量控制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明确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在实施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和费用控制方面各自的责任、权力和义务,为费用结算审核制定合理依据的重要手段。没有这种定额控制的具体量化的指标,在费用结算审核时,就无以为据,同时也难以界定医疗服务的纠纷和费用支付范围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