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神障碍指导意见范文

精神障碍指导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障碍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神障碍指导意见

第1篇:精神障碍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

脑卒中;抑郁;护理

作者单位:136000四平,吉林省脑科医院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除各种躯体症状外,常伴有心理障碍,如患病后其生活发生了突然变化,或轻或重的持续性残疾、功能障碍及并发症,这些变化使其在家庭、朋友及社会上角色也有变化,从而导致许多情感和行为障碍。其中抑郁障碍较为常见,而抑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1]。因此对于脑卒中并发抑郁的患者,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科学护理,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配合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34~80岁,平均61.6岁。脑梗死38例,脑出血22例。经汉密尔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分类,轻度抑郁17例,中度抑郁31例,重度抑郁12例。表现为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或意识障碍等。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生活发生了突然的变化,或轻或重的持续残疾,或患者在家庭和社会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患者表现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多。首先护理人员要利用机会与患者交流,评估造成情绪障碍心理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于焦虑、愤怒者采用宣泄法,对于自责、自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患者采用精神支持疗法,要富予同情心和耐心,关心体贴患者,经常与其谈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告知配合治疗护理的益处。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个人生活照顾、家庭和社会活动,提高其生活乐趣,分散他们的不良情绪和注意力,消除影响患者恢复的不良心理状态,让患者正确对待问题,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抑郁患者躯体症状的护理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有明显的躯体因素。因此,对抑郁患者的躯体症状护理很有重要的意义。如积极治疗躯体疾病:①急性期: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定期翻身叩背,按摩受压部位,做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预防并发症。②恢复期:训练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睡眠,增加食欲和平均体力活动。抑郁患者心理疾患影响到生理,会产生各种不适症,如头痛、失眠、消化系统功能失调、疲乏无力等。也可以为患者做催眠治疗帮助患者入睡,以增强抵抗能力。经过睡眠和食欲的改善,患者会精神充沛,抑郁症状会逐渐改善或消失。

2.3 用药护理 对症状明显的患者单纯的心理及躯体护理是不够的,有时候需要给予适当的抗抑郁药,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药品相关的药理知识,并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会在用药后出现口干、头晕、排尿困难、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要严密监视患者的体征,发现情况要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

2.4 饮食护理 在饮食上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糖低脂饮食。如患者少食或拒食,应多鼓励患者进食,宜选择营养丰富、色香味美易消化的食物,以促进食欲。

3 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4周,疗效评定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病疗效评定标准评定,60例抑郁患者症状得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痊愈29例,显效26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

4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常见的精神障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进程,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尽相同。据有关文献统计在20%~60%之间[2]。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国内学者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神经生物因素,又有心理因素。患者往往悲观失望,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些负性情绪不清除,可直接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能力的提高、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也会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增加死亡率,因此必须引起临床的注意,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尤为重要。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良好专业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保持患者的自尊和提高生活质量。但整个护理是一个艰难而持久的过程,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康复责任心,通过尊重、理解、同情患者的医护服务,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学会倾诉,及时化解其内心矛盾,帮助其解决思想压力,消除后顾之忧。运用科学手段、恰当方法、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积极心理疏导,同时加强基础护理、药物治疗,帮助其消除自卑心理,综合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手段,全面提高适应能力,使机体调整到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顺利摆脱抑郁。总之,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护理,最大限度的恢复丧失的功能,以便更快、更好的回归社会。

参 考 文 献

第2篇:精神障碍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就诊延迟;因素分析

Analysis on factors of affecting ADHD children to visit dela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fi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HD patients to see a doctor in a delayed time.Methods Pediatric patients (n=68) from the outpatient of Beijing Anding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e research''who all met the criteria of the ADHD according to the DSM-Ⅳ''the family and environment scale(FES-CV)and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arents of the patients with ADHD.Results Sixty-one patients were involved into this investigation.All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multielement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at were typing(Beta=-0.449)''attaining knowledge(Beta=0.369) and father’s culture level(Beta=-0.268) had significance difference.Conclusion There are 3 factors can affect the patients to get medical service''which according to high to low order is (1)the attention-deficit type;(2)lacking of child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of parents;(3)low education of father.We should enhance the psycho education and advocate aiming at above mentioned problem.

[Key word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child;visit delay; factor analysis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1]。目前已公认儿童ADHD可随年龄发展进入青春期,甚至成年期;也是成人主要精神障碍之一,并可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社会问题,导致学业、工作、婚姻、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功能损害。ADHD通常于7岁前起病[2],而临床中患儿就诊年龄在9~11岁居多。就诊年龄明显延迟于起病年龄,造成治疗延误。近20年来,国内外对于ADHD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等方面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但对延迟就诊因素方面的文献尚无报道。因此,本研究对影响ADHD患儿就诊延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专项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尽量减少延迟就诊现象,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全部病例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科门诊的ADHD患儿,取样时间为2004年3~7月。

1.1.2 入组标准 (1)符合美国精神疾病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2)病程≥1年;(3)排除抽动秽语综合征伴随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排除其他功能性疾病所致的注意力障碍;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注意力障碍;排除目前患有严重躯体疾病。

1.2 一般资料 共调查病例68例,其中有7例患儿家属对调查不合作或未完成调查(10.3%);最终接受并完成调查病例61例。其中男35例,女26例。发病年龄为2~7岁,平均(4.2±1.35)岁;就诊年龄为5~15岁,平均(8.67±2.04)岁。就诊延迟时间为1~10年,平均(4.48±2.23)年。

得知就诊途径消息来源:报纸宣传24例,杂志宣传3例,电视宣传6例,广播宣传1例,网上宣传1例,学校建议19例,亲朋好友建议7例;其中,媒体宣传占57.3%''亲友建议占11.5%,学校建议占31.2%。家长所欢迎的儿童心理卫生宣教的方式为医院社会宣教16例,学校宣教27例,电视宣教7例,报纸宣教8例,科普书籍1例,网络宣教2例;其中,媒体宣传占29.5%''学校宣传占44.3%''医院讲座占26.2%。家长认为有益于患儿心理健康的宣传形式为个人或集体心理咨询辅导20例,学校普查23例,学校科普宣传11例,电视4例,报纸2例,杂志1例;其中,建议心理咨询辅导占32.8%''学校普查占37.7%''学校科普宣传占18%''媒体宣传占11.5%。

家长关心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项目中,关心儿童人格趋向或气质的16例,关心儿童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防治30例,关心心理障碍诊治知识7例,关心情绪行为问题的8例;其中,有意了解儿童人格趋向或气质的占26.2%,希望了解儿童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防治的占49.2%,需要了解情绪、行为等心理障碍知识的占24.6%。

对健康概念理解准确的有25例(40.9%),不准确的有36例(59.1%)。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者8例(13.1%),未接触者53例(86.9%)。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设计 (1)调查时间和方式:对2004年3~7月的ADHD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2)所有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家庭环境资料、就诊情况资料等,均来自门诊就诊的ADHD患儿家长的无记名填写记录。(3)诊断及评价工具:①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疾病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②使用工具:家庭环境量表(FES-CV)。自编简明就诊因素问卷。

1.3.2 统计学方法 资料及时整理,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t检验:比较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来就诊时间的差异。其中,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与接触过心理卫生知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不认为患儿有心理问题的与认为患儿有心理问题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自认患儿健康与家长认为患儿不健康的家庭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就诊于综合医院儿科与初次就诊于儿童精神科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卫生宣教形式项和有益心理健康形式项中媒体与学校宣传比较,患儿延迟就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对待患儿态度一致性、批评形式一致性、情感的一致性、家长对患儿情绪行为问题的情绪反应项以及反应的一致性、家长对患儿心理障碍治疗态度项、是否与老师交流项、是否认为被歧视项、是否忽略其他表现项、有心理问题是否就医项、是否就诊安定医院项的比较中,患儿延迟就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以上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来就诊时间的差异。其中,不同分型的个性之间延迟就诊时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Ⅰ型最高,Ⅱ型最低,见表1。其余所有分类资料(包括:得知就诊途径项、感兴趣的心理知识项、健康概念项、家长对待患儿态度项、批评患儿形式项、对患儿情感投入项、家长对患儿心理障碍的态度一致性项、家庭结构项、批评话题内容项、批评语气项、经济收入项、居住环境项、父亲职业项、母亲职业项)的延迟就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双变量相关分析 对问卷的资料进行简单相关分析,检验出对延迟就诊时间存在线型相关的因素。其中,父亲文化Spearman相关系数rs=-0.302,P=0.018;亲密度Spearman相关系数rs=-0.331,P=0.009;知识性Spearman相关系数rs=-0.310,P=0.015;控制性Spearman相关系数rs=0.305,P=0.017。

2.3 采取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来就诊时间的相关因素 将所有具有显著性意义及相关性的项目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检验出对延迟就诊时间存在线型回归关系的因素。其中,方程内选入3个变量:资料的确定系数修正R2值为0.472,对方程检验F=16.95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标准回归系数(Beta)可见,3个自变量对延迟就诊时间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分型(X1)、接触知识(X2)、父亲文化(X3)。回归方程为:y=4.760-1.293X1+2.423X2-0.627X3。对方程内变量单独检验,自变量分型、接触知识、父亲文化对因变量延迟就诊时间有显著性影响,P值分别为0.000,0.000,0.009,见表2。 表1 不同分型均数的多重比较

表2 回归分析

3 讨论

ADHD是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症状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学校和诊室)。男童明显多于女童[3],其预后并不乐观。患儿发病年龄多在3岁左右,就诊年龄多数为7~10岁。所以ADHD患儿存在就诊不及时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68例调查病例中有7例患儿家属对调查不合作而失访,占10.3%,说明有的患儿家长对就诊、儿童心理卫生和家庭环境问题关心程度不足。患儿发病年龄为2~7岁,平均(4.2±1.35)岁;就诊年龄为5~15岁,平均(8.67±2.04)岁;就诊延迟时间为1~10年,平均(4.48±2.23)年。由此可见,延迟就诊的情况有待于探讨。

本研究显示出不同分型对前来就诊时间的影响最大。而各分型之间来就诊时间差异也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Ⅰ型最高,Ⅱ型最低。考虑Ⅰ型为注意缺陷型,其表现不易被家长所发现或并不认为是病态,因此患儿就诊延误。而Ⅱ型为多动冲动型,该型的表现易被家长发现而较早就诊。

家长是否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是第二位的影响因素。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家庭中的患儿就诊时间明显延迟于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庭(P<0.01)。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只看重学习成绩,误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行,而不注意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心理发育的健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对于初露端倪的心理问题家长未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学习好可以取代一切,导致智商较高的患儿因学习成绩尚可而延误就诊。有些家长则认为ADHD患儿的某些表现只是孩子有坏习惯、淘气贪玩,或认为某些表现在孩子长大后可以自愈,而未能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提到治疗日程上,以致患儿就诊时间的延迟。

父亲文化程度是第三位的影响因素。虽然家庭亲密度、家庭知识性和家庭控制性未列入回归方程中,但考虑家庭亲密度、家庭知识性和家庭控制性与父亲文化程度有相互作用,故前三者可通过父亲文化程度因素起作用。由于我国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因此,父亲的在家庭中的控制性较强,导致父亲的文化水准在家庭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可能会影响家庭的知识性。因为知识程度低,不讲求生活质量而致使家庭亲密度也较低。可见,由低文化程度父亲控制的低亲密度家庭往往延迟就诊。这推测与家长缺少相关知识、忽略患儿的表现、讳疾忌医等情况有关,但具体原因有待于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研究。

Thomas指出,较早地使用中枢兴奋剂可缓解ADHD的症状,提高ADHD的认知功能,改善ADHD的行为问题,并在ADHD患儿与父母、老师及同伴的社会关系上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如:服药后负性和攻击减少;同伴的接纳度提高;对儿童产生正性的影响等)[4]。Wilens也指出,如长期合理治疗,到成人时一般预后是好的,预后不好者占治疗组的1/5以下。一般有合并症者预后较差,所以加强干预和治疗该亚组是很有必要的。ADHD导致学校、社会、职业功能受损,且常有共病,包括吸烟、物质滥用。ADHD患儿一生都伴随功能减低和共病,大量证据都表明长期和短期治疗的重要性,而且长期治疗可以减少ADHD个人各种功能的减低。可见,如果患儿及时就诊接受治疗,预后就可能比较良好。因此,针对影响延迟就诊的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ADHD患儿就诊的情况。

注意缺陷型最不易被家长发现,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家长和低文化程度父亲易造成就诊时间延迟较长的情况发生。从这些因素中可见,面向家长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科普宣教非常重要,尤其是对父亲的宣传教育应属重中之重。

本研究提示,对健康概念理解不准确的有59.1%。未接触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者86.9%。ADHD患儿家长认为有益于患儿心理健康的宣传形式为学校普查占37.7%''心理咨询辅导占32.8%''学校科普宣传占18%''媒体宣传占11.5%。可见,在学校中进行普查和科普教育以及媒体科普宣传应为今后工作中的重点。

因此,从学校的角度和社会媒体角度出发,对家长,尤其是担任父亲角色的男性,并对教师加强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宣传的力度,增强家长、教师识别患儿患病信号的能力,提高患儿就诊率,早发现,早治疗,早受益。

中国17岁以下未成年人约3.4亿。其中,4.31%~5.83%的儿童有ADHD。在2004年国务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中,强调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是重点工作目标之一。因此,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减缓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上升趋势,加强预防,提高就诊意识是儿童精神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徐通''苏渊''俞丽萍''等.父母对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患儿就诊的心态分析.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8,6(1):35-36.

2 沈渔?.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5-581.

第3篇:精神障碍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更年期;心理特点;保健;女性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339-01

更年期综合征困扰着不少中老年女性。女性在40岁左右,生理上便会逐渐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我们称之为更年期[1]。 这时,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也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提出“更年期”易名为“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系指卵巢功能衰退的先兆(40岁左右)到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2]。当妇女从生育功能旺盛期走向衰退期的过渡时期,它包括从临床上、内分泌学及生物学上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其临床分期为绝经过渡期、绝经与绝经后期。绝经过渡期即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到最后一次月经[3];处于更年期的妇女易发生各种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问题,而更年期健康是老年健康的基础,因此搞好更年期妇女的保健至关重要[4]。

1 更年期妇女的身心特点:

女性更年期的四大症状[5] 通常来说,绝经后的妇女在更年期会出现以下四大症状: 一、潮热――是更年期女性经常遭遇的症状。 二、心悸――也就是心慌,也是更年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三、精神、神经症状表现异常。 四、腰酸背痛――是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

1.1生理特点

1.1.1 月经紊乱:是更年期妇女最普遍、最突出的表现。月经经常延迟,甚至几个月才来潮一次,经量也逐渐减少。

1.1.2 阵热潮红:是更年期主要特征之一,部分妇女在更年期内由于雌激素的水平下降,血中钙水平也有所下降,会有一阵阵地发热、脸红、出汗,伴有头晕、心慌,持续时间为一两分钟或12分钟~15分钟不等。

1.1.3 心血管及脂代谢障碍:可能会出现冠心病、糖尿病。

1.1.4 神经、精神障碍:有的妇女,血压上下波动较明显,可能有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性格变化、记忆力减退等。

1.1.5 运动系统退化:出现腰、背四肢疼痛,部分妇女出现肩周炎、颈椎病。

1.2 心理特点

1.2.1 心理敏感性增强,感觉易敏感。过份的敏感,把发生在周围的一些不愉快事件强行与自己联系,听了风就是雨。

1.2.2 特别关注流言蜚语在一些单位里,总有一些人喜欢传播小道消息,或是流言蜚语,某些更年期妇女就是这些传播的积极参与者和受害者。当流言蜚语被夸大,失实时,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对更年期妇女来说,又是一种恶性刺激。

1.2.3 盲目怀疑 尤其对一些涉及到其本身利益的事无端地盲目怀疑,如晋级、加薪、分房中的一些决策没有满足其本人的愿望时,她就会盲目怀疑。

1.2.4 情绪不够稳定,易激动,易怒,易紧张焦虑。

1.2.5 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易集中自己的思想,不易集中自己的精力。

2 更年期妇女保健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更年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到更年期是女性在进入老年期前必经的生命阶段,要想获得一个健康的老年期,就必须有一个健康的更年期。

2.1做好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提供有关更年期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与沟通,指导更年期妇女合理就医、饮食锻炼和用药等问题。

2.2 注意个人卫生尽量穿宽松及容易加减的衣服,内衣以纯棉为宜。更年期妇女保健知识首要的一点就是注意个人卫生,并坚持定期检查。

2.3注意调整饮食的搭配,合理营养。适当补充豆制品,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

2.4加强锻炼生活规律但避免紧张和劳累,同时坚持脑力劳动,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不间断地学习思考防止大脑发生“废用性萎缩”。

2.5 戒掉烟酒、咖啡及含咖啡因的食品;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地服用激素和钙来防治神经失调、骨质疏松、生殖器老年萎缩等。

2.6处于更年期的女性还应解除顾虑,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防止过胖,这些也都是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必不可少的保健措施。

2.7定期去医院体检

应每隔6~12个月做一次妇女病及肿瘤普查,定期体检,做好疾病的筛查工作,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3 讨论

了解有关知识,保持心情舒畅,积极参加文娱活动,这个是女性更年期保健中最重要的。 对一些严重忧郁症和更年期偏执患者,多采取暗示疗法,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增强患者的生活兴趣及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要指导家属多陪伴、多沟通、多理解,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忧虑,以减轻心理压力,同时传授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夫妻和睦相处是调节心理的好配方,还要做到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不良刺激。加强身体锻炼,如散步、练太极拳等,增强全身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营养要均衡,要注意补钙和多种维生素等,使她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心理、生理、社会的良好适应才是健康人。

参考文献

[1] 徐芾.更年期妇女保健.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19-22.

[2] 李淑杰.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6).

[3] 贺采芳.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心理干预[J].中国疗养医学,2008,(10).

第4篇:精神障碍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 抗抑郁药;认知行为;疗法;产后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a)-004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effect of antidepressants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Methods Sixty cases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 in Corelle Hospital,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even and odd-numbered admission,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antidepressants,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addition.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each dimension score of SCL-90 of two groups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each dimension score of SCL-90 of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HAMD scores of two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1); HAMD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 weeks, 4 weeks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DAS score of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r P < 0.01). DAS score of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Significant effective rate and general effective rate of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r P < 0.01). Conclusion Antidepressants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can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Antidepressants;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Postpartum depression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精神疾病,以心境低落为重要特征,伴有焦虑、激越、无价值感、自杀观念、精神运动性迟滞和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功能障碍[1]。抑郁症素有“隐性杀手”之称,其自杀的掩蔽性、完整性和成功性等特点常常使人防不胜防。该症已成为危害个人、社会的一个严重的卫生问题[2]。根据WHO的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自杀将位居中国总疾病负担的首位。产后抑郁是临床上一种特殊类型抑郁症,通常指产后6周内发生的、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或更长时间的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3]。因此,及时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应用科学的方法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抗抑郁药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诊断为产后抑郁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产后6周内发病。②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量表[4]17项得分超过17分。③入组时常规检查正常。④入组后停止哺乳。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严重疾病者;②合并糖尿病者;③滥用药物者;④癫痫患者;⑤药物过敏者。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脱落标准:中途撤除知情同意或产后无法访视者,导致资料缺失无法进行本研究统计分析的视为脱落。在出现产后抑郁后拒绝心理干预或药物治疗者,也视为脱落,但已收集到的资料可用于统计分析。剔除标准:本次研究中受访围生期妇女合并排除标准中任意一项者,其资料视为不可用,不予统计分析。60例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组时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商品名:舍曲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141)抗抑郁治疗,舍曲林50~100 mg/d,合并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加用苯二氮类药物镇静催眠。药物治疗8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认知干预分为5个程序:让患者进行角色扮演,想象自己面临的能够引发焦虑抑郁的场景;让患者评价自己的焦虑抑郁水平;指导患者察觉压力情景下产生的焦虑抑郁认知;帮助患者重新进行自我评价,检查这些想法;指导患者评价焦虑抑郁水平情况。具体操作方法:采用小组与个体相结合的方法。小组形式:每组5例患者,通过讲座的形式,向患者讲解产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患者在讲座上可进行讨论和提问,促进沟通,帮助患者体验情绪,鼓励患者间交流经验。个体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健康教育计划,一对一会谈,回答患者问题,采用多种方法向患者讲解抑郁的相关知识,指导科学育儿,帮助患者转换角色;一对一辅导帮助患者面对负性情绪,耐心聆听患者的诉求,通过询问、交谈、鼓励、疏导等促使患者积极治疗;除此之外还要与家庭成员进行一对一沟通,让家庭成员多陪伴,给予支持,减少不良刺激;一对一的心理支持每周2次,共进行8周。小组形式第1个月每周进行1次,随后每2周进行1次,共进行8周。

1.3 评价方法

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5]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等10个因子,共90个症状评分,每个条目根据程度评1~5分,评分越高越严重。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及8周分别采用HAMD量表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价。治疗前后采用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6]对患者进行评价。DAS属于自评问卷,由40条项目组成,用以评估人们潜在的较深层的认知结构,按个体对这些功能失调性状况的同意程度来评分,分数越高表明被试者认知障碍越严重。临床疗效[7]根据HAMD评分判断,共有17个条目,根据HAMD的减分率≥75%,或者总分≤7分为痊愈,显著进步为减分率≥50%,进步为减分率≥25%,无效为减分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CL-90评分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SCL-90评分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

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2周、4周及8周,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两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AMD评分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治疗后2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2周,治疗后8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P < 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D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D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研究组D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研究组D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治疗前后D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2.4 两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5。

3 讨论

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探讨产后抑郁症的防治措施,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提高母儿身心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当今,产后抑郁的高发生率已经成为威胁妇女、婴儿健康和家庭和睦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妇产科和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重视;最近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作为我国新时期的精神卫生政策,已明确提出“要积极采取措施”研究和防治抑郁症等重性精神疾病;在《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做好孕产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和孕产妇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工作,减少产妇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8]。

国内外对围生期妇女身心健康状况的研究证实,围生期妇女处于情绪障碍发生的高风险中[9]。鉴于产后抑郁的高发病率,严重影响着妇女心理健康,是婴儿生长发育、智力行为发育的不利因素,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危害[10-12] ,如媒体常常报道的产后自杀和扩大化自杀(杀婴)。因此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探讨产后抑郁症的防治措施,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提高母儿身心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产后抑郁病因不明,发病机制扑朔迷离,多数学者孤立地采用诸如生活事件、家庭内暴力、社会支持、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因素研究产后抑郁的发病并不能较好说明产后抑郁发病的可能机制[13]。既往研究多关注产后抑郁的易感因素,且大多单因素,并未进行社会-心理-生物学系统研究。对产后抑郁的防治,早年多采用激素治疗,防治也更多关注产前或产后的心理和社会支持,而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作用如何也局限于小样本研究,且疗效也不尽人意。

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是突出的症状,患者也会察觉自己情绪不正常,但大多时候归咎于环境或者他人[14-17]。产后抑郁症患者常常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感觉不愉快,自责、自卑、内疚感强烈;自我感觉反应迟钝。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意志活动减低,难以专心工作,不愿意参加社交互动,或者愿意参加,但缺乏勇气与信心。患者被动,依赖心理强,对事情不愿负责任。有80%的患者因头痛、头昏、失眠、身痛、耳鸣、眼花等症状就医,部分症状可长期存在,但加重或者缓解不明显。

认知行为治疗的主要着眼点为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18-19]。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假设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改变与其认知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改变不恰当的认知方式,可以达到改善情绪及行为障碍的目的[20-23]。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的疗效已初步得到肯定[24]。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用于许多疾病和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症、障碍、药物依赖、恐怖症、慢性疼痛、精神病的康复期治疗等。本次研究中,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认知行为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素改,李春雷,王继花.解郁舒心丸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6):921-922.

[2] 董超群,王才康,王超,等.压力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3):11-13.

[3] 潘莉莎,刘小娟,方蕾,等.居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中医五音干预在初产妇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4):634-637.

[4] Lopez-Pina JA,Sanchez-Meca J,Rosa-Alcazar AI. The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a meta-analytie reliability generalization study [J]. Int J of Clin Health Psychol,2009, 9(1):143-159.

[5]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8-70.

[6] 陈远岭,徐俊冕.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信度和效度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5):265-267.

[7] 姜义彬,徐桥,胡敏优,等.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5):777.

[8] 李涛,李刚,王莹.度洛西汀单用与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5,25(3):188-190.

[9] 陈静,黄平.认知行为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0):24-26.

[10] 姜静,周雅君.西酞普兰联合认知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20(3):25-27.

[11] 陈登宏.产后抑郁症患者自我认知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10):2634-2636.

[12] 唐英,陈玖,黄平,等.认知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 14(2):333-335.

[13] 王娜,肖F.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3):88.

[14] 赵雁萍,卢萍.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6):148-149.

[15] 贾玉芳.盐酸氟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3):53-54.

[16] 杨家爱.临床心理疏导与支持对预防产后抑郁的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102-103.

[17] 张砚媚.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104-105.

[18] 谭雅容,王阳,王纯,等.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前后的脑激活强度[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60(3):132-136.

[19] 常艳红.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9):108-109.

[20] 秦华,王秀云.心理干预矫治产后抑郁症患者认知障碍的效果评估[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6(14):1969-1971.

[21] 孔令军,左小云,周永彬,等.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4):70-72.

[22] 肖漳希陈丁玲.认知行为治疗伴自杀行为抑郁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84-186.

第5篇:精神障碍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咪哒唑仑;高血压脑出血;镇静

镇静镇痛治疗已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常规治疗,镇静治疗可以降低颅内压,减少颅内再出血机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但镇静剂对患者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等情况,而对于术后非机械通气的患者,更需严密观察患者各呼吸指标。临床上常选择右美托咪定及咪达唑仑,本研究拟比较两者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54例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呼吸平稳,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返回神经外科ICU。既往明确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患者明显烦躁不安、躁动,ASA分级Ⅰ-Ⅱ级[4],经头部CT诊断为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组(D组)和咪哒唑仑镇静治疗组(M组)。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组27例,男21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8.5±10.2)岁,体重(68.7±14.5)K,出血量为30-50ml,其中基底节15例,丘脑出血4例,脑叶出血4例,丘脑基底节破入脑室的4例。M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59.7±10.9)岁,体重(67.3±14.2)K,出血量为30-50ml,其中基底节16例,丘脑出血3例,脑叶出血3例,丘脑基底节破入脑室的5例。入选患者排除以下情况: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如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障碍及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其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病人术后常规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抑酸、营养神经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对术后血压仍高的病人(收缩压>160mmHg),静脉应用硝酸甘油泵入,并根据血压调整剂量,使收缩压波动在120-160mmHg之间,当用量小于10ug/min患者收缩压仍低于140mmHg时停用。D组术后0.5-1小时给予右美托咪定1ug/Kg,首剂10min内静推完毕,继续静脉输注按0.2-0.7ug.Kg-1.h-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将患者达到Ramsay评分Ⅱ-Ⅳ级的剂量为维持剂量。M组术后0.5-1小时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负荷量后,以0.03-0.20mg・kg-1・h-1的速率静脉泵入,两组均以患者达到Ramsay评分Ⅱ-Ⅳ级的剂量为维持剂量,维持24-72小时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舒适性评判,监测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逐渐减少右美托咪定用量或直接停用。术后24小时复查颅脑CT,判断再出血情况(血肿量超出20ml,中线偏移大于1cm)。

1.3监测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由于术后物尚未完全代谢,会对观察指标产生影响,故从术后4小时开始监测至术后24小时,每4小时监测一次,分别记录T1(术后4小时)T2(术后8小时)T3(术后12小时)T4(术后16小时)T5(术后20小时)T6(术后20小时)。同时记录24小时内呼吸抑制(呼吸频率

1.4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应用不同镇静剂的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病例24小时内不良反应及颅内再出血比较见表2。

D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038),低血压发生率、心动过缓发生率及颅内再出血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讨论

镇静治疗已成为脑出血术后常规治疗,镇静的作用很多:①消除或减轻患者身体不适;②改善患者睡眠;③降低机体代谢,减少氧耗;④防止因烦躁加重出血;⑤防止坠床或意外拔管[7]。

本试验中所用右美托咪定,其作用位置不是大脑皮质,而是在与睡眠、觉醒、情绪有关的蓝斑核。蓝斑位于脑桥前背部,接近第四脑室下壁喙部末端。蓝斑是脑中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部位。去甲肾上腺素于蓝斑核合成后能够兴奋脑的大多部位,导致脑的觉醒状态加强,并使得脑的神经元对未来刺激做好准备。右美托咪定与蓝斑核内α2受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抑制大脑皮质觉醒反应,达到镇静、睡眠、抗焦虑的作用。而咪哒唑仑属短效苯二氮蒂类药物,特征是用于催眠时诱导入睡快,半衰期更短,不会在体内积聚。本研究对两者镇静作用及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在预防再次脑出血方面无差别,但右美托咪定组较咪哒唑仑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故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右美托咪定更安全。在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且发生后较易纠正,但两者均可能出现低血压及心动过缓情况,在临床应用中,在监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同时,也要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变化。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方面,与咪哒唑仑相比,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呼吸抑制作用小,故使用右美托咪定更安全。

参考文献

[1]陈衔城,吴劲松,周晓平,等.高血压脑出血内外科规范化治疗的疗效比较多中心随机前赡性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1:9(4):365.

[2]方永军,胡珍渊,周锋.立体定向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杂志,2008:21(5):304.

[3]夏婧,张玮,钱传云.镇静治疗对ICU危重患者应激的预防作用[J].临床麻醉学,2009,25(1):64-65.

[4]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84.

[5]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导意见(2006)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7):1158-1166.

第6篇:精神障碍指导意见范文

1.1骨科疾患和老年疾患是康复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交通事故、运动竞技导致骨折、脊髓损伤(截瘫)及颅脑损伤等创伤日益增高,其后期功能康复使康复治疗技术成为首选。同时,老年康复迫在眉睫。中国科学院2009年的资料显示,未来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解决认知、行为与精神障碍,实现个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已成为国家的迫切需求[7]。

1.2康复医学的信息化和工程化发展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化康复医疗机构,实施远程康复医疗及远程康复技术培训,密切康复机构与社会的联系,密切康复专业人员与伤残人士的联系,达到康复医疗信息的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及信息共享。同时,虚拟技术(VT)、增强技术(AT)、康复机器人技术、人脑-电脑介面技术(BCI)及其他多种实用适用辅助技术和产品-辅助器具。这种康复医学与工程技术的深度结合,将促进康复医疗技术含量的提高和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康复成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1.3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逐步接轨国际标准

随着康复医学的科研和学科建设不断深入,将进一步完善康复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康复治疗师专业教育将逐步向以下方向发展:①从设置康复治疗单一专业转为设置PT、OT,并逐步开设言语治疗专业;②逐渐规范PT、OT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③建立开设PT、OT专业评估准入制度;④建立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的职业系列和资质认证及准入制度;⑤培养和建立一支胜任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10]。2四川省康复医学教育的问题与困难2.1基础教育落后,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四川省近年来康复医学教育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但是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上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康复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康复医学硕博士点大部分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国家级康复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大多分布在上海、南京、武汉、广东等东南地区[2]。在四川康复医学各层次办学机构中,有3所学校举办研究生教育,4所学校举办本科教育,4所学校举办专科教育,3所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11所学校举办初中起点中专教育。特别是在康复医学高层次教育中,仅有四川大学开展了康复治疗学的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于一体的教育体系及实践。

2康复专业人才匮乏、专业化程度低

中国现阶段需要康复治疗师11.47万人,人才缺口达10.09万人。按未来5~10年所需,有待补充康复医师3000~5000名,目前康复医学专业教育还存在着缺乏规范化等问题,影响培养质量[11]。康复医疗机构及服务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县、乡,尤其农村基层缺乏基本而必要的康复服务。我国政府提出,到2015年每个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都将得到康复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速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四川省乃至全国康复教育发展都面临着起步较晚,发展不足,康复从业人员数量少,学历层次低,专业化程度不变的问题。康复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

3缺乏统一的康复医学办学标准及专业评估制度

目前四川省乃至全国各院校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的界定不是很明确。同一课程在不同院校的分类不同;课程名称及教材亦无统一的标准,专业课程繁多,名称及学时数都缺乏可参考的标准[12]。康复专业人员临床康复知识和技能培训比较薄弱,康复医学师资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高。有些师资仅经过专业知识的进修或短期培训即上岗,甚至有的院校只能临时聘请从事临床工作的康复医师授课,教学理念和方式陈旧,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而部分院校教学基地建设滞后,病种相对单一。

4四川省康复医学教育发展对策

4.1确立分层次培养目标,着眼康复专业医师和治疗师的培养

康复医师: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是在临床医学下设立的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培养模式与临床医学其他专业一致。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了解康复医学发展方向、新进展、新技术及相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高级人才。学生毕业被授予医学专业学位或医学科学学位,毕业后从事临床医师工作或研究工作。康复治疗师: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在2011年3月8日颁布的新学科目录设置,其中医学技术以独立全新的一级学科面貌出现在我国的医学门类中。该学科主要是培养紧密配合临床医生医疗服务工作中掌握特殊医疗技术与医疗技能的高级治疗师,其中包括康复治疗学。康复治疗专科教育、高职教育和中专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临床应用型治疗师,康复治疗本科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临床应用型和学术型治疗师。目前,我国还没有康复治疗师的研究生教育,应探索和建立康复治疗师的研究生教育,尽快培养出能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康复治疗学人才。

4.2加强“双师型”康复医学师资培训和专业实践教学

很多院校实践证明,医校合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是适应国情的最佳医学教育管理体系。康复教研室与康复医学科有机结合,康复医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服务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康复医学专业教师均为医院康复医学科临床医生。康复专业理论与康复医疗服务实践结合,发挥“双师型”师资在教学中无可比拟的优势作用。要加强培养学科带头人,鼓励骨干教师在职深造,提高学历层次等。同时,在教学培养计划中要侧重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增加其理论和实践教学。

4.3发挥各级康复医学专业学会的作用

发挥参谋和智囊作用,为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和规范院校康复医学教学提供参考建议。制定《康复医学教育最低标准》;协助审议和认证康复医学专业开办资质;统一规范和指导康复亚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指导、培训康复专业人员通过国家专业职称考试。

4.4实施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建立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龙头、各地市医院为核心的四川省康复医学教育培训网络,加强与各级医疗机构协作发展,形成了“华西主导、全省参与、院际协作、合作共赢”的联盟模式。根据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康复专业人员培训。对县级以上医院康复人员,进行康复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的在职培训,提高其对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水平。对省市级以上医院康复业务骨干和社区康复医生、治疗师进行全脱产学习,重点加强康复治疗师培训。建立省级康复治疗师培训基地,逐步完成在岗康复治疗师全员培训。同时建立制定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培训大纲和教材,逐步建立完善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4.5加强区域协作,建立康复医疗协同网络

以成都为主导,绵阳、自(贡)泸(州)等地协同,构建三角试点创建示范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知识、资源共享为基础,以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医疗服务、管理咨询及科技产业发展为核心内容,培养师资、搭建培训网络和交流平台,以在位教育和在线教育为手段,搭建起全省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人才的毕业后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发挥华西康复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集合四川各院校康复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优势互补,探索网络联盟协同发展模式,为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不断培养和输送核心适宜技术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改善和提高基层康复医学人力资源配置,带动西部康复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

4.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适应康复医学全球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国内外康复医学学术团体和专业机构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追踪和引进世界先进康复医疗技术。引进国内外优秀康复人才来川工作,同时不断提高本地化康复医学人才素质,组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学科和专家队伍,推动康复医学事业快速发展。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