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税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文对税务行业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基于行业云技术的税务服务体系,并进行了税务行业云服务框架设计,并基于这个框架分析了数据中心建设、安全设备和终端设备的问题。
【关键词】税务信息化 行业云 云服务
目前,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进入转折期,在《“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坚持信息化支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纳税服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建立统一、高效、安全的服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专业化的网络服务”。原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CTAIS)包括增值税管理在内,以税收征管业务为主的国税业务应用,共包括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税收法制、税务执行、日常业务处理和税收分析与辅助决策七大模块,并具有地税业务的可扩充性。
1 税务行业平台研究的目的
目前,金税工程(三期)部分子税务系统在国地税局单轨试运行,原CTAIS和地税综合征管等系统停止运行。以建设税务行业云为目标实现了税务数据在国家级和省级的集中处理与灾备,本文以云技术与行业相结合为研究方法,探讨了税务行业云的服务体系并以省级税务行业云建设为例,对云计算模型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2 行业云技术基础
行业云(Industry Cloud)是首先由我国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的概念。行业云是由行业内部组织主导或掌握资源并建立和维护的云平台。行业信息化主要是行业内服务的信息系统辅助办公和对外进行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行业服务相结合,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部逐步累积了大量相对封闭的异构海量数据,行业云是税务行业信息化建设中能将现有各类信息和资源转化为服务的一种解决方案。
3 基于行业云的税务信息化总体设计
金税工程三期是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项目,包括建设一个统一的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级税务局两级数据处理中心,覆盖所有税种、主要工作环节和各级国地税务机关,形成一个以征管业务为主的四大应用系统(包括税收业务管理系统、税务行政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管理系统和外部信息管理系统)。
3.1 税务行业云服务体系
行业云可以让行业发展更多面向社会和行业外部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税务部门现有纳税服务方式包括上门报税、安全介质报税、网上办税。服务咨询业务包括“12366”服务热线、手机短信通知服务和税务部门门户网站。电子税务系统实现与金税工程、征管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2]。由于国家与省市各税务部门都是根据机关内部特定业务需求设计进行开发应用系统,导致数据的共享与监管存在困难,税务部门业务办理方式有限,税务服务水平有待优化。研究与应用动态、分布式和集成化电子税务解决方案[3],能将数据与资源进行集中配置,再将其转化为服务提供给纳税人,相关部门和公众。纳税人也可以通过多种接入方式访问服务平台,例如通过互联网的浏览器进行咨询,通过物联网的智能终端访问税务信息,政府部门通过政府专用网络访问税务数据。云计算技术可以把分散在各级税务机关的基础设施资源虚拟化,集中到税务行业云之中,根据SOA架构开发满足涉税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应用服务系统。如图1所示,纳税人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模式登录并进行访问权限认证后,按需得到云服务。
从服务的角度,行业云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优势:
(1)多元化办税服务。为纳税人增加大厅自助办税、手机自助办税、“12366”热线电话办税等新方式办理涉税业务,提供电子化税收业务办理,如数字证书与电子资料扫描。
(2)统一平台服务。一次登录税务行业云后,可以通行办理多种业务,访问不同类型的服务,包括申报、认证或事项审批等。
(3)个性化办税流程。通过建立征收管理电子档案,使办税人员无需网络查阅审核资料便能自动提示相关单位的待办业务信息。
(4)安全服务管理。对纳税服务建立风险级别模型,对税源风险进行预警、监控和痕迹化管理。
(5)提供精准数据采集。信息采集终端采用集成智能感知与信息监控的物联网技术,提供精准的数据来源。
3.2 数据中心建设
税务数据中心的建设是税务行业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数据中心能提供高效和多样的税务业务服务,实现信息处理能力与信息技术资源分离,以降低税务工作成本和提高信息系统运行效率。
(1)节约硬件资源。税务私有云一般由税务机关投资建设,部署在机关内部,有利于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着税务行业云的基础设施重新部署,国家级与省级税务局的服务器、存储器与网络资源的负载压力增大,市县级原先购置的硬件设备和软件部分闲置,包括小型机、服务器、存储系统和网络等。将使用效率不高的应用服务器进行整合,使用虚拟化技术提高系统运行效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设备与网络,节约硬件采购成本和能耗成本。
(2)融合网络资源形成统一的网络环境。目前的税务数据中心建设存在相对独立的三种网络:数据网、存储网和高性能计算网。数据中心服务器需要为每种网络配置单独接口,服务器部署多种接口降低业务迁移的灵活性,三种网络独立运行需要不同网络的维护人员,运行维护和培训管理成本高。数据中心网络成为连接各类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公共通道,形成税务行业云的内部总线,消除数据中心的异构网络与接口环境,减少网络管理复杂度,统一网络交换架构,优化网络环境,降低单位建设成本。
(3)分级多层网络虚拟化设计。基于税务行业云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覆盖在同一个分级多层网络环境中,实现从国家总局到省市、乡镇级形成的多层次范围内的虚拟机资源调度。计算资源池的建设形成了数据中心集中的计算资源的动态迁移,虚拟机可以在物理服务器之间实现迁移,要求迁移网络是在不同级别的多层网络之间。
(4) 国家级和省级灾备中心建设。税务行业云数据中心的规划和建设中实现统一全国国税灾备中心和省级地税灾备中心,税务局之间通过光纤互联并实现远程实时备份。建设多级别的容灾备份,对于网上办税业务征管系统业务的核心信息系统实现应用级别容灾备份,其他非核心业务系统,实现数据级别容灾备份。对于核心信息系统数据在省级建立异地容灾备份。
3.3 安全策略
税务行业云需考虑安全的策略包括:
(1)用户应用层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和统一的访问控制管理。原有信息管理系统登录访问不同应用,需要反复进行身份认证,实现数据共享后的税务行业云平台下,只需一次登录身份认证。
(1)提供公共标准接口的虚拟化隔离。在用户接入层进行访问认证控制,确保不同业务和部门独立运行,在不同税务业务和部门的虚拟机之间实现隔离。对不同资源采用独立的安全策略和对存储资源访问进行隔离。基础设施及网络进行虚拟化分离,基于不同的独立安全策略。
(3)统一规划系统安全。系统的访问控制管理进行统一的规划,集中数据更容易实现安全监控。
(4)安全缓冲机制。数据中心的内部资源共享和智能分析业务部署对服务器群的缓存能力提出挑战,业务系统响应时间延长或数据丢失的问题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在税务行业云中采用分布式缓存机制解决拥塞,可以很好的保证税务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3.4 终端设备
随着纳税服务的方式变化,开具在线电子发票业务在有些城市已经使用,税务终端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和智能化。纳税人在台式电脑端通过C/S或B/S的纳税服务客户端进行申报,可以支持智能卡、USB KEY等安全介质。税务行业云的发展方向更强调专业业务,一般纳税人客户端的开发包括多种安全的数据传输方式,加强与银行接口的对接,增加电信的定制服务业务,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服务终端客户端。智能终端向更加的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自动税款收款机和自助报税终端设备为专业化的报税方式提供了便利。
4 结语
税务系统改革与信息化建设在不断深化中,建立云计算架构更有利于国家进行税务工作的监控与管理,提高了税务部门与政府运行效率,节约了信息基础设施与网络的成本,更有利于安全的维护。税务行业云运维后将提供更好的服务给公共纳税人,减轻了税务部门各项工作的工作量,提高了税务部门信息化水平,为在国家的各省市进一步推行金税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建光,朱建明,张翔.基于云计算的税务信息化建设模式探讨[J].税务研究,2013,11(342):59-61.
[2]邓海伟,徐秋亮,王忠天.基于J2EE的电子税务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4(25):606-608.
[3]吴应良,程艳霞,刘勇.基于.Net的电子税务系统解决方案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17(5):26-28.
作者简介
喻晓, 硕士学位。现为武汉工商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研领域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税务。
2012年,新技术和新的经济形势带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保发展、促增长,作为国家三金工程(金税、金盾、金卡工程)的主力军,航天信息提出了“二次创业”理念,并开始了新一轮的变革创新。对此,《计算机世界》报副总编吴玉征与航天信息副董事长、总经理於亮进行了深入交谈,探讨航天信息在新竞争环境下打造中国IT“百年老店”的产业与技术布局。
十年后的二次创业
吴玉征: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原材料涨价,其实今年整体经济形势并不是太好,致使整个IT产业发展也受到影响。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航天信息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速,有哪些因素在背后支撑?
於亮:确实今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不太好,受影响的不仅仅是IT企业。不过在这种环境下,航天信息今年还是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各项指标都处于比较健康的增长状态。
航天信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一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二是航天信息经过12年发展,凝聚了一批有献身精神也有实力的高水平技术人才、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是航天信息有遍布全国的服务营销体系;最后一点尤为重要,如果不具备有效的营销服务体系,再好的业务也无法得到全面推广。
吴玉征:全球软硬件厂商正在积极地布局中国市场,本土IT企业正面临更大范围的国际竞争。面对新的竞争形势,航天信息是否有自己的新定位?
於亮:金税作为航天信息的基业,为航天信息的高速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营业税改向增值税的深入,国家要求防伪税控系统的价格调低,竞争也在加剧,这对我们是压力也是动力。同时,“十二五”期间是国家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重要时期,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航天信息要想在今后10年取得进一步的大发展,必须适时调整我们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航天信息董事会、领导班子在今年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二次创业”。可以说,“二次创业”是航天信息积极应对挑战,实现持久、健康、稳定发展,将公司打造成百年老店的需要。“二次创业”可以概括为“巩固强化基业、积极拓展主业、加速布局新产业”,到“十二五”结束,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利润收入水平保持稳步增长。
首先,在基业领域,我们将进一步深耕细作,除了防伪税控系统和增值税以外,我们也将在普通发票领域、税务的延伸产品,以及税务系统的全面信息化建设上发挥优势和实力,做强我们的基业。这是我们发展的根本。
其次,加快发展新产业。航天信息目前有六大业务板块:金税、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物联网、分销业务、新兴业务。经过前10年的发展,航天信息在涉税业务板块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准备用3~5年的时间,做强做大其他板块,在为企业和行业创造价值的同时,推动航天信息的快速发展。航天信息现在服务了近350万用户,为这些用户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高科技产品是航天信息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在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几大优势行业,我们希望继续优化强化。比如在“金盾工程”领域,我们参与了全国省级综合治安管理信息平台的推广工作;在旅店业,50%以上的管理系统是航天信息做的;在流动人口管理、特殊行业管理领域,航天信息都有很强的优势,今年会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另外,航天信息是国家二代身份证定点企业之一,参与承担了人口库等国家重点工程。作为电子政务的领军企业之一,我们在政府部门的应急信息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航天信息也在积极拓展一些新的领域,如部分参与国防的、军队的信息化建设等。我想航天信息今后有能力在行业信息化建设和物联网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航天信息有很强的自主研发实力,有一支很强的研发队伍,有自己的研究院,有高水平的研发人员,开发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中间件产品。“十二五”期间我们会在信息安全方面加大投入,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信息安全方案,争取为“二次创业”创造一个非常好的结果。我们有信心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二次创业”的目标和计划。
征战大安全时代
吴玉征:“安全”是航天信息打天下的王牌,目前在安全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做得如何?有哪些涉及民生的解决方案?
於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次提出了“大安全”的概念,航天信息作为集团公司旗下的面向信息化产业的主力军,目前正在积极践行。航天信息的业务定位是以信息安全为核心,为用户提供全面领先的整体行业解决方案、先进的技术产品及高效的服务。用户定位重点面向企业用户和政府部门,这样的双重定位,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贯彻“大安全”概念。
比如我们做的“金税工程”,核心是税务安全。我们成立之初就是做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通过防伪税控系统保证增值税发票的安全,也保证了税收的安全。我们做的“金盾工程”是保障公共安全;粮食信息化项目实际是粮食安全。
最新的涉及民生的解决方案,就是我们在粮食安全上所做的努力。航天信息已经在粮食收购、仓储、运输、加工、超市等流通领域建立农户结算卡系统、粮户信息集成系统、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了全面靠新技术、安全技术提升传统粮食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为粮食清仓查库提供准确的依据。去年我们与国家粮食局和相关省粮食局签订了框架战略合作协议,今年我们首批16个粮库进行试点,预计明年年底完成。航天信息在上海有做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芯片的研发团队。这些芯片主要应用于金融卡、IC卡领域。我们现在用的银行卡芯片大多数都来自国外,非金融卡如社保卡、一卡通也大量需要带芯片的IC卡,因此国家相当重视这一领域研发进展。
吴玉征:国外一些大公司的研发体系是以基础研究为主,可以为新技术、新趋势研究10~20年。航天信息的研发体系是如何建设的?
於亮:航天信息分为三级研发系统。首先,在整个研发体系的最顶级,我们拥有一个由数百名研发人员组成的研究院,专门做共性的、前瞻性的、通用性的研究;在第二级按照产业发展板块,由多家平台公司负责做产品化和商业化;第三级,由遍布全国各地的服务单位组成,他们的工作重点是业务落地后对软件或系统、解决方案做一些符合地域特点的升级和完善。
在我们公司,产品化到区域本地化、客户定制化的工作,一定都是有了合同之后才会落实去做,但是公司的研究院所做的技术研发,则更多的是前瞻性的技术储备,当然是围绕公司“信息安全为核心的解决方案”的定位,经过前期大量的技术趋势研究、市场容量与需求评估后投入开展的。
吴玉征:在加快新产业布局方面,航天信息做了哪些准备?
於亮:物联网是航天信息“十二五”、“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发展领域。物联网是通过传感技术将信息数据有效地、安全地连通和处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环境下,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可以在整个行业中进行应用推广,最后实现物联网对“大安全”社会的护航。
在物联网方面,航天信息承担了大量的国家工程,包括国家金卡工程和相关物联网业务,现在航天信息的物联网遍布多个行业和领域,包括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能物流、身份识别、智能电力、感知粮食等多系统多方案的解决方案,以及IC卡、读写终端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航天信息的客户定位很明确,一类是政府与行业,另一类是企业。作为央企,我们拥有雄厚实力,可以利用高新技术来推广物联网应用。我认为,物联网实际上是抓住行业的特点做出差异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些趋势与概念最重要的是和应用相结合,把先进的技术融入到具体的应用中去,而这就是我们作为企业的责任。
探索新型商业模式
吴玉征:从去年开始,就有一个IT消费化的趋势,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不可分割。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传统的企业都在转型,但实现落地的盈利商业模式却很少看到。对此你怎么看?
於亮:我同意你的看法。作为企业来说,东西好用户都认可,但是一定要考虑怎么盈利,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环境下,既转型又盈利是各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现在有很多国内做软件服务的企业提出由B2B向B2C转型的问题,我认为,做IT产业虽然不能固步自封,但也必须坚持守望与做最适合自己的。航天信息不适合做B2C,我们重点关注B2B,我们通过遍布全国的营销体系,产品与服务可以很快地推出去。
但是我们也在考虑新的业务模式。首先在IT外包服务方面,航天信息也在探讨,能不能针对重点行业,通过各地的服务单位成立专门的服务团队;我们在“二次创业”中也在考虑收购一些新的企业,完善产业链布局,拓展新的业务模式,近期也在加大进入金融支付领域的力度;在解决方案方面,我们也在提供一个物联网平台中心适用的流量分成方式,为用户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吴玉征:创新发展对航天信息来说意味着什么?
於亮:从航天信息的技术创新发展思路来看,主要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再创新。我们现在针对行业需求,主要把精力放在集成再创新上。航天信息的核心是安全,安全是骨骼。现在整个行业都锲而不舍地重视安全,但只有骨骼是挣不到钱的,安全是不能买卖的,所以我们要让信息安全技术落地。
另外,航天信息还在创新服务上不断努力。我们半年前提出“零投诉”的服务目标。不是钱的问题,这事关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有使命感的企业,我们希望从事的所有工作,对社会、对行业、对企业都很有意义。
我相信,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去年,在国资委对近四百家央企上市公司(包括金融、银行、电力、煤炭、钢铁等行业)的排名中,航天信息综合排名37位、电子百强排名第28位、软件百强中排名14位。我们希望坚守执着,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进,这也符合诞生于航天背景的航天信息的企业文化,即必须按照航天严谨、细致的要求来走每一步。
吴玉征:航天信息在云计算上的战略布局如何?
快速成长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12家中国航天领域的知名企业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于2000年11月共同发起成立。2003年7月,航天信息在国内A股市场成功上市,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IT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以信息安全为核心,聚焦IT领域的业务,致力于政府、军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未来还将涉足个人与家庭数字化产业,完成从专业化品牌向大众化品牌的跨越式发展。
公司成立以来,经营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到2008年12月底,累计实现收入234.26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总额达29.27亿元,上缴税金6.6亿元,累计分红7.24亿元。上市以来,公司发展更为迅速,2004底至2008年底业务收入年均增幅为30%,利润年均增幅为35%,取得了“全球IT百强”、“IT创新企业”、“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百佳奖”、“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等一系列荣誉。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相当抢眼,一直是上交所的绩优蓝筹股,市值最高曾一度突破200亿元,实现了回馈社会、回报股东的预期目标。
助力“金”字工程
航天信息开发的防伪税控系统是国家“金税工程”的重大项目,为我国的纳税体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在维护税法的严肃性、改善税制环境、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规范我国商品流通市场的经营行为、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推广到全国200万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系统在成功打击和防范增值税涉税犯罪的同时,每年为国家增加税收达千亿元,为国家财政税收的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航天信息贯彻国税总局的精神,在不增加纳税人负担的情况下,完成了全国一般纳税人一机多票升级工作,实现了防伪税控业务从增值税发票向普通发票的延伸。新系统在2006年完成了全国170万户一般纳税人一机多票系统的全面升级,在延长防伪税控系统生命周期的同时,拉动了相关存量市场更新换代。此外,航天信息进一步开发研制了防伪税控开票机、税收稽查执法系统、远程抄报、远程认证等“金税工程”中多个重点产品和解决方案。航天信息已经成为税务行业最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作为国家“金盾工程”主要承建单位之一,航天信息凭借着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参与了整个工程的方案论证、设计以及各种规范的制定工作,完成了治安、刑侦、禁毒等公安业务的总体方案设计和系统集成,协助公安部相关部门制订了大量行业应用标准,自主研发了公安信息应用开发平台、社会信息采集平台、无线警务应用平台等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及高科技产品。航天信息以平台为基础开发的业务应用系统,如公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已在北京、山东、河南、江苏、湖北等省(市)成功应用,为公安部门进行高效业务办公及信息综合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社会信息采集平台在上海、江苏、河南、广西、云南、江西、吉林、四川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功推广应用,协助公安抓获犯罪嫌疑人数万人,为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安信息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公司自主研发并获得软件注册权的产品已经多达13项,是在公安治安行业产品线最长的公司。
“金卡工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航天信息作为“金卡工程”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实力的IC卡研制生产和系统集成单位之一,业务范围已覆盖金融、公安、交通、邮政、保险、电信以及城市公共事业等领域,是全国第二代身份证定点生产单位之一。作为RFID领域的知名企业,航天信息率先引进了RFID配套生产设备,成为国家发改委RFID产业基地之一,其承建的2008年北京奥运食品安全RFID追溯管理系统,为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航天信息研制开发的ETC不停车系统是目前国际上主要研究和推广的自动电子收费系统。该系统利用DSRC技术实现车辆不停车收费,适用于高速公路以及交通繁忙的桥梁隧道环境下的车辆收费。目前,该系统已经服务于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上百条高速公路。
其他领域百花齐放
除了在推进国家级信息化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外,航天信息在其他信息化领域也创造了很多骄人的成绩。
在技术方面,航天信息拥有国家许可的电子认证CA中心、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密码芯片,在防伪税控系统及延伸软硬件产品、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软件、税控收款机、数字多媒体卫星地面接收终端等方面的研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了加强技术研发实力,航天信息成立数字技术研究院,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拥有一批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航天信息拥有多项发明专利,上百项软件著作版权登记,参与制定了IPTV和RFID两个国家安全标准。
在产品方面,航天信息秉承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电子终端产品、系统集成应用、服务器、IT分销、IT服务、财务管理软件等非税控新业务。
SSX45密码芯片是航天信息斥巨资打造的国内首款高性能全自主知识产权安全芯片。该产品主要面向终端安全市场,具备高处理能力、高安全性、多种接口、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该芯片不仅能够应用于新一代的防伪税控系统,还可应用于其他对信息安全要求很高的领域,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
随着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广泛。航天信息凭借多年来服务中小企业的经验,以“财税互联、实时管理”的理念,推出Aisino A6企业管理软件。该产品将企业的财务、业务管理与涉税工作进行高度集成,实现了财务、业务、税务等系统的无缝整合。同时,Aisino A6企业管理软件可针对企业所处行业、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信息化成熟度的不同随需而变。Aisino A6拥有强大的客户化定制和二次开发工具,可根据企业的业务管理特色进行灵活定制,实现业务流程、角色和权限等管理要素的动态调整,满足企业的个性化管理需要。
在移动多媒体领域,航天信息在多媒体数字终端设备和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已研发和正在研发的产品、技术包括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STB)、IPTV、条件接受CAS系统、数字视频前端系统、多媒体业务应用、视频服务器、移动多媒体计算机等。作为新兴产业,航天信息预见了CMMB(中国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产业巨大的发展前景,于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开拓CMMB终端市场。目前,航天信息的移动电视棒、PMP产品已经在市场销售,手机、GPS、PDA等产品也已经完成开发,进入量产阶段。在广电总局CMMB终端集采招标中,航天信息成功中标8包14项方案,成为中标方案最多的终端厂商。
3月23日,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推出电子发票服务平台。该平台改变了传统纸质发票网上认证困难、纳税人办理国地税业务分开跑、人力成本过高等问题,让众多企业和个人享受电子发票带来的高效和便捷。不仅如此,用友电子发票服务平台的,还将为自5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营改增提供助力。
“电子发票,用友是重要的参与者。”用友网络高级副总裁郑雨林表示,“互联网+电子发票”不仅突破了传统纸质发票的局限性,还将有助于推行电子交易、会计核算及税收征管等互联网化。用友网络在2014年就宣布全面进军企业互联网的战略,目前正持续推进“软件+”、“企业互联网服务”、“互联网金融”三大板块的融合创新,“互联网+电子发票”是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发票时代来临
电子发票是信息时票形态及服务管理方式变革的新产物,是储存信息系统的电子记录信息,是全新的无纸化发票形式。
“相比较传统纸质发票,电子发票利用CA等数字认证技术记录的方式记录双方交易信息,具有不可篡改、成本低廉、易交互、易存储等多方面的优势。”用友网络助理总裁、电子发票与会计档案事业部总经理宋艳果表示,“不仅如此,电子发票的实施,还有助于税务工作的流程简化、绿色环保、节约成本和强化征管。”
2015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的84号文显示,2016年1月1日起可以使用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并允许自行打印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版式文件作为报销凭证。
与此同时,用友网络也在积极推进“互联网+电子发票”相关解决方案的研发。据宋艳果介绍,基于众多ERP产品用户的业务需求,用友建立了以大数据云服务为特征的技术平台,与阿里、百望股份、腾讯等多家第三方交易平台对接,并实现开票、流转、收票、报销、入账、归档的无缝衔接,通过移动应用简化原本繁琐的发票处理和报销流程,为财务工作者、企业管理者及员工带来无比便捷的舒适体验。
加速税务互联网化
电子发票对于企业来说,只是实现财务、税务互联网化的重要一环,电子发票的物尽其用还需要与更多的电商平台对接,并与企业内部已有的管理系统相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为此,用友电子发票服务平台不仅已经对接了阿里电商平台及腾讯企业号,未来将接入更多电商、自建平台及第三方服务平台。支持企业从多种平台上取得电子发票,通过报销和采购模块进入到企业内部入账。对于使用用友产品的大量客户,用友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可提供系统无缝对接,实现了企业商业数据以电子发票为媒介,通过销售、采购、报销、入账等企业经营流程,在企业与企业间的自由流转;针对非用友产品用户,该平台提供了标准API接口,通过接口为企业提供电子发票服务。
一、充实整合信息技术人员队伍,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水平。
为了全面提升信息系统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系统管理员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水平,要充实整合信息技术人员队伍,要把计算机专业人才安排在信息技术开发、推广、系统及数据维护管理的一线上,这样才有得于他们的成长和提高。鉴于日前信息管理科人员偏少的实际情况,要进一步加以调整和充实。
二、狠抓基础工作规范,全面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一)、进一步健全市局、基层分局二级数据管理规范和工作机制。
征管信息数据是税务部门据以统计、分析、管理、决策的基础,信息数据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管理的质量和决策的正确性。根据上级要求及我局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基础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市局各部门和各分局数据管理的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分工和流程,明确了数据管理(包括业务代码管理、业务数据审计及系统数据调整等)工作的具体要求、方法,特别是要把税收征管信息数据的维护更新、校验审核等保全保真管理作为税收业务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责,加强数据审计,确保数据信息的可靠、真实和一致,把数据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进行落实。
(二)、加强数据的长效管理,强化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信息、数据的可靠、真实和一致。
加强数据的长效管理,健全相应的考核机制,加强对数据的清理、“整治”,对每次数据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充分重视,认真分析错误信息的成因,并及时进行更正,提高数据信息的正确性。各分局也要高度重视了数据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切实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把企业信息录入、鉴定、开票环节关,认真履行数据审计工作,确保各项数据信息正确无误,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正确、可靠的依据,形成数据整合、提炼、加工、分析、推送的平台。
三、树立创新、创牌意识,积极开发实用、新型软件。
(一)、做好现有品牌项目的升级完善工作。
1、做好“个体双定户定额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升级完善。
“个体双定户定额标准化管理系统”是我局前几年开发并在全市推广应用的品牌项目,为了使这一软件更加完善,我们将针对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优化整合和升级完善,在这一软件的推广应用上取得新的进展。
2、做好“代征单位管理软件”的应用推广工作。
“代征单位管理软件”是我局新开发的适用于各行业使用的代征单位管理软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税票开具,还从对纳税人的管理、税款的征收与分析统计、税票的管理等方面考虑,能自动计算本身的应纳税额等。该系统使用效果明显,深得用户好评。因此我们要积极做好这一软件的推广应用工作。
3、做好“信息设备跟踪管理系统”的升级开发工作。
“信息设备跟踪管理系统”也是我局开发的为了加强对信息设备的管理,了解和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的设备管理软件。为了便于在日常工作中对全局的信息设备进行跟踪管理,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分析、诊断出故障的大体原因,缩短维护排除故障的时间,我们将进一步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和完善,使该软件真正实现网络化、实时化。
(二)、积极开发实用新型软件,为征管工作服务。
1、研究开发税收征管电子地图。
2、
(三)、加强信息化宣传,主动展示信息化亮点品牌。
强化信息化工作的形象展示,强化亮点品牌的宣传推介,强力提升*地税信息化的知名度。
四、以点带面,加强培训,全面提升全员信息化应用技能。
继续推进“系统管理员互动跟班制度”,不断完善“以点带面”的信息技术培训平台,全面提升全员信息化应用技能。
1、市局系统管理员(信息科技术人员)要坚持于每月申报期轮流到分局跟班作业,现场解决各类软、硬件问题,帮助分局信息维护员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深入调研,对分局好的操作方法给予推广,将各种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整合成书面交流材料,供各分局借鉴。
2、分局要主动安排系统维护员到市局信息科跟班实习,学习各种系统的日常应用和维护,以及部分硬件的保养与简单维修。分局系统管理员接受一定的指导后分配部分系统维护工作,学习数据库、数据处理等操作业务,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同时也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信息技术问题与信息科技术人员交流、沟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3、组织系统管理员开展调研和交流。
为了培养和鼓励系统管理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系统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每位系统管理员根据市局布置的调研课题,针对性地选择题目进行调研,及时收集相关信息,认真搞好调研工作。
4、基层系统管理员要履行好本分局培训职责。
基层系统管理员通过学习提高后,要肩负起对本分局税务干部的培训提高的重担,真正起到以点带面、共同提高的作用。在每项新软件推广应用前我们将安排基层系统管理员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回去后再对基层税务干部进行培训、辅导,还要负责好对纳税人的相关操作系统的培训、辅导工作,履行好培训职责。
五、把握好新大楼搬迁契机,优化设备和网络性能。
1、整合计算机硬件配置,优化信息处理支持环境;
2、搞好机房建设,做好服务器、防火墙、路由器、加密机等主机及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确保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
3、做好ups电源的维护,确保信息网络系统的不间断安全运行。
六、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全心全意为征管服务。
我们信息科作为沟通上级机关和基层分局、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的桥梁,是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技术环节,为此我们认真做好服务工作。
(一)、配合职能科室做好技术支撑工作。
(二)、为基层提供技术保障、为纳税人提供技术服务。
1、及时处理基层分局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为税务干部做好技术指导和帮助;
2、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分局解决征管难题;
3、及时解决纳税人在电子申报和电脑开票中遇到的困难,为纳税人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在具w操作层面如何降低企业的制度易成本?《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相关调研中找到了一些典型样本。其中,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地方税务局(下称“江阴地税”)构建“税企共生机制”,在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中减轻企业实际税负,成为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例子。
是执法者更是合作者
在2017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上,总理再次强调要逐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性,切实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总理的讲话中将“解放”和“发展”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这一精神在江阴地税得到了具体的贯彻。
江阴地税局局长任东飚在与《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交流中表示,简政放权的本质是依法行政而不是放弃管理,但管理的模式需要创新。江阴地税的管理创新就是从铁面执法者变身真诚合作者。“企业需要合理的成长空间,税收需要不尽的源头活水,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减负’不是简单的‘减免’,而是精准发力做好税源‘加法’,经济实体持续健康运行,税务机关才能为国聚财。”任东飚说。 江阴地税局主动对企业入户辅导、现场办公。
作为一个县级市,江阴因为有42家上市企业、4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而著名,2017年更推出了令人惊艳的上市后备企业、新三板后备企业“双百”名单。但不为人知的是,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比翼齐飞的背后,江阴地税的“IPO税援团”已经悄然发力9个年头。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三师组团”使江阴地税的“IPO税援团”具备了极强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实用性;转换角色、深度介入产生的“接近性”则让税务干部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先人一步。
“通过资本运作壮大实体经济,这在江阴政企两界早就形成共识,许多企业已经基本符合上市要求,往往是‘跳一跳’就能‘够得上’,但这个‘跳一跳’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撑,仅凭企业的一己之力或许要走很多弯路。‘IPO税援团’恰逢其时,身手大展。”任东飚这样解释“IPO税援团”成立的初衷和意义。
总部位于江阴的海润光伏是中国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之一,提及江阴地税的“IPO税援团”,公司董事会秘书问闻很有感触。他告诉记者,2011年8月,海润光伏进入上市关键阶段,提交材料后,证监会提出8个问题要求企业在一周之内加以解决,其核心内容与税务直接相关。“税援团”立即启动专家会诊机制,连续作战拿出合理合法的解决方案。2012年,海润光伏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最高市值超过200亿元;2014年9月又顺利完成38亿元的定向增发。
“你可以将‘税援’看成是‘税源’。‘援助’协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指导企业规范运作,做大做强的企业群体则形成财政税收新的‘源泉’,这是企业、政府双赢的格局,直接体现了经济发展‘加法’与税负‘减法’的辩证关系。”任东飚认为。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江阴地税的“税援”服务正在从“重点”向“一般”推进――与政府金融办对接,对拟上市企业逐个建立“服务档案”,全面记录其发展变化、管理状况和重大事项并进行跟踪服务;规范资本运作的“财务总监班”、解决涉税问题的“专家会诊制”、防控税务风险的“风险联防组”、发挥示范效应的“企业交流网”等个性化、原创性的服务模式已成常态并逐步实现“品牌化”“标准化”“长效化”。
与纳税人结为同行者
任东飚告诉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国家税务总局将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列为税务工作的重要考核目标;作为直接面对纳税人的基层税务机关,江阴地税‘本土化创新’,以对纳税人‘无风险不打扰’倒逼这一目标的落地生根。但是,‘税法遵从’的基础条件是纳税人能够积极主动地了解国家税法、认同纳税义务以及预知涉税违法的风险。如何使得纳税主体和税务机关在简政放权的语境下朝着共同的价值追求相向而行,这里面有大量的功课需要我们去做,‘互联网+第三方信息涉税风险管理系统’就是‘税企融合’的成功尝试。”
在江阴地税,记者看到了任东飚所说的涉税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部门协作,采集了企业、国税、国土、房管住建等涉税部门的海量第三方数据,纳税人可以非常方便地在系统上自行排查低等涉税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因为始终贯彻“还责于纳税人”管理理念,以厘清和落实责任归属使“放开准入”与“加强监管”得以完美结合,这套全国首创的“自主体检”系统已经顺利运行两年,45000多户企业纳税人因此受益。
与“健康体检”几乎同步推出的是江阴地税基于纳税人需求和互联网技术的另一项“原创”产品――“纳税服务O2O”(线上到线下)。该局与辖区243家上市公司及重点企业签订服务承诺书,在网上设立“上市公司服务群组”和“双百企业服务群组”,提供分行业、分规模、分项目的服务菜单;线下组建政策咨询服务中心、税法配送服务中心和专业团队服务中心等几大模块,形成包括政策文告、咨询辅导、涉税讨论、票证购领、权益维护等内容的服务体系,在线服务与离线服务并重、网络媒介与实体部门对接、网上群组与线下需求结合,更加及时、精准地与纳税人共同解决涉税问题。一个可以显示“税法遵从度”悄然进步的数据是,“O2O”上线后,江阴地税向纳税企业发出的“责令限期改正书”数量锐减80%。
大江南北,智慧城市建设几乎提上了所有城市的议程。然而,智慧城市应该从何做起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近日,数字政通副总裁邱鲁闽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认为有一个应用系统可以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抓手,它就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系统。
整合资源与流程
“虽然智慧城市并不是新的词汇,但是智慧城市相对于原来的电子政务建设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邱鲁闽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与原来的电子政务建设最大的区别在于,智慧城市要打破原来电子政务建设中由于条块分割形成的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打通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链条,让政府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流程更为顺畅,形成真正面向用户、面向服务的城市信息化管理体系。
在邱鲁闽看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有可能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抓手,是因为这个系统涵盖了城市运行管理中方方面面的事情,也涉及政府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比如环保、环卫、工商、社保、税务、交通等。同时,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最为丰富,有可能会涉及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宏观经济“四库”中的各类数据。“其实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一个整合平台,它可以整合电子政务中的各个系统和资源,大幅提升应用效率并节约投资。例如,宁波就将全市6000多个各类监控探头集成到了城市管理平台上,让这些原来只有单一功能的监控探头可以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发挥综合性的作用。”
邱鲁闽认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和数字化社会管理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整合各个条块的数据烟囱,大幅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从这个角度讲,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和社会管理系统的意义重大,它在整合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和各类资源的过程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覆盖人和物
“如果说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有机会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抓手的话,那么数字化社会管理与城市管理的整合将真正成为智慧城市的抓手,这是因为二者的整合可以实现城市对人和事的统一管理和服务。”邱鲁闽表示。
邱鲁闽告诉记者,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主要对象是“物和事”,即对城市中的各类基础设施比如灯杆、井盖进行管控,并对发生的事件比如管道泄漏、渣土倾倒等进行处理。而数字化社会管理系统的主要对象是“人”,即围绕居民的就业、保险、健康等方面以及企业的相应行为和需求提供管理和服务。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社会管理系统的整合,将涵盖城市的主要运行主体,让城市在运行时初显“智慧”。
“数字政通在西宁市城东区的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社会管理系统整合的项目。”邱鲁闽认为,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提升西宁市城东区全面的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邱鲁闽介绍,社会管理解决方案可以集成GPS定位、嵌入式地图引擎、实景影像、虚拟三维、单元网格等多种应用技术和数字城市技术,可以服务于社情民意的高速传达,并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的应用体验和业务差异化需求。
“社会管理系统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因为它可以帮助政府掌握社会情况,并解决很多社会问题。”邱鲁闽告诉记者,“由于数字化社会管理系统的强大功能,现在已经受到各个城市管理者的高度关注。比如在柳州市,相关领导最常使用的就是社会管理系统,因为通过这个系统,他就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到所辖区域的各类数据和情况,为其决策和处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当然,西宁市城东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升,城市管理系统也是从起点做起。然而在我国中东部的大多数城市,都是先从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开始,再逐渐开展数字化社会管理系统的建设。“比如在北京市海淀区、湖北省荆门市等地区,都是先行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然后才开始社会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邱鲁闽说。
服务模式创新
中国的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各个城市基础不同、需求不同,智慧城市的建设不能套用一个模式来解决所有城市的问题。以城市管理为例,早在2005年,北京市东城区就提出网格化的管理理念并付诸实践,然而直至今天,可能还有很多不发达地区和三、四线城市还没有有效地把信息化手段应用到城市管理上。
“各个城市的财力不同,不可能都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样在城市管理信息化中进行大量投入。”邱鲁闽表示,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数字政通为全国各地的政府机构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服务。
数字政通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先后为全国200多个城市建设了300多个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可以说,除了等少数地区之外,数字政通的城市和社会管理信息化项目遍布全国各地。”邱鲁闽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数字政通结合各个城市的不同需求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还有创新的服务模式。
“城市管理其实需要大量的投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员的投入。因为城市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大量人力在特定区域反复巡查,才能确保这一区域不出现问题,或者在出现问题后及时处置。”邱鲁闽表示,人员和编制限制是很多地方的城市管理工作难以进步的原因之一。为此,数字政通创新服务模式成立劳务公司,使得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把城市管理中的监督、调查、取证等工作交由第三方来进行,并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城市的高效管理。
当然,物联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途径。“比如天津等城市正在利用物联网技术代替人员进行巡查,当然这种应用更适合于距离市区较远、比较空旷的区域,这样可以降低人员巡查的成本。”邱鲁闽表示。
精细度最高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天信息)是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12家国内知名企业和高校于2000年11月1日共同发起成立。2003年7月11日,航天信息在国内A股市场成功上市。截至2012年底,实现年营收145亿元,资产总额82亿元,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上市IT公司之一。
支撑电子政务
依托技术人才优势和丰富经验,航天信息以信息安全为核心,重点在税务、公安、交通、金融、广电、教育等行业的信息化市场发展,先后承担了金税工程、金盾工程、金卡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
在推动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由航天信息研发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有力地打击和防范了利用增值税进行偷漏税的行为。2007年底,航天信息完成了全国190余万名纳税人“防伪税控一机多票系统”的升级推广工作;2009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降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规定,迅速开发出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2011年,以增值税扩容为契机,成功研发出金税盘和报税盘,并成功试点汉字防伪系统,配合国家税务总局从“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的思路转变,为金税三期税务数据深度分析与利用提供良好基础。
在参与中国“金盾工程”的总体设计过程中,航天信息协助公安部完成了治安、刑侦、禁毒等公安业务的总体方案设计和系统集成工作;治安综合管理平台系列产品已在中国23个省(市、自治区)成功推广应用,各类治安信息日采集量达300万条。在人口信息管理领域,航天信息完成了国家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库总体规划,并成为人口及二代证信息系统、派出所综合系统公安部指定建设单位,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信息受理系统唯一承建单位。
航天信息凭借在智能卡及RFID领域的领先实力,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实力的IC卡研制生产和系统集成单位之一。在交通、物流、食品安全等领域,航天信息建立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先后承建了北京市“首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流通追踪技术设备与应用”、多个省市的ETC项目及路径识别项目、北京地铁票卡项目等。在境外,航天信息还承接了美国、土耳其、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外铁路票卡项目。
六大产业并进
2009年,航天信息荣登美国《商业周刊》的“2009年全球IT企业百强榜”,当年中国大陆仅有5家上市企业入选。
目前,航天信息的业务布局整合为六大产业板块,分别为金税、行业信息化应用、企业信息化、物联网、分销以及新兴业务。在巩固金税基业的同时,公司还在非涉税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2011年,公司非涉税业务整体实现收入88.2亿元。
在公安信息化领域,航天信息治安管理大平台系统、流动人口管理系统、保安系统、娱乐场所系统、旅馆业系统等多个产品及重点项目,已陆续在多省市上线应用。
在企业信息化领域,航天信息进军以财务软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软件市场,推出了Aisino A3、 ERP.A6、ERP.A8等满足不同成长阶段企业发展需求的管理软件,以“财税管理一体化”的理念实现了企业内部财务、税务、业务的一体化处理和无缝衔接,真正起到了“中国成长型企业助推器”的作用。
在物联网产业,航天信息大力开拓出新农保和社保领域的新市场,并与国家粮食局、江苏省粮食局签署了《物联网技术在粮食流通行业示范应用与推广的框架合作协议》,积极投身江苏省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促进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
内外协同创新
航天信息始终致力于计算机系统应用的开发、生产、系统集成和推广应用,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庞大的市场,设立了信息安全、智能商务、RFID等博士后工作站,具备计算机系统一级集成商的资质。
为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航天信息成立数字技术研究院,经过多年持续研发,推出了国内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的SSX45密码安全芯片、可用于手机支付的AC3192安全芯片等高性能信息安全芯片;航天信息目前拥有国家许可的电子认证CA中心,在防伪税控系统及延伸软硬件产品、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软件、税控收款机、数字多媒体卫星地面接收终端等方面的研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截至2011年底,公司总部共申请各类专利335项,其中111项已获得授权。
升级信心服务
将“诚信”和“用心”合二为一,便构成了航天信息“信心服务”体系的核心。目前航天信息的“信心服务”体系已覆盖至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级城市覆盖率达100%,区县级城市覆盖率达35%。该服务网络依托呼叫中心、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等资源,充分发挥航天信息在IT服务领域的资源优势,持续为用户提供及时、高效、诚信、优质的专业服务,打造航天信息“信心服务”品牌。目前,该服务体系包括36家省级服务单位,700余家基层服务单位,技术服务人员1.4万余人。
为保证技术服务人员具备全面的技术素质,公司不断加强对各级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建立了完善的认证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形成良性竞争,做到服务产品标准化、服务人员专业化、服务行为规范化、服务管理职业化。
2010年10月,航天信息“信心服务”体系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以“新形象、新规范、心服务”的全新理念,为广大客户送去更全面、更用心的服务关怀。
积成电子秉承着“积文明之精华,成高科技之大业”的理念,积成电子专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密集型系统和智能电子设备研制、信息系统集成,以客户满意的“专家型服务”赢得市场。积成电子拥有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客户遍布国内30个省(自治区)、市,300多个地市的电力系统单位,成立了北方、西北、华中、华东、南方五个营销大区及部分直属省区,部分产品已经出口到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产品在电网地调系统中市场占有率已近30%。高效灵活的销售网络和广泛覆盖的市场体系,是积成电子满足客户需求的有力保障。
积成电子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本,质量至上的方针,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持续进行过程改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目前,积成电子6项产品荣膺国家重点新产品,10多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产业化专项,拥有15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约3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近40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24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此外,积成电子还是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审核认定的“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2008年中国软件业收入前百家企业”,科技部认定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火炬计划优秀软件企业”和“中国软件出口工程企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齐鲁软件园的骨干企业”,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流动分站,山东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1999年,积成电子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完成IS09001-2000版的换版认证;2004年,通过CMM2级评估,获得国际认证证书;2004年,依据GB15496、GB15497、GB15498的要求建立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并将标准化理念和标准化行为渗透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2005年,实现了IS09001标准和CMM标准的融合;2008年,获得“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荣誉称号;2009年,通过CMM13评估,质量管理水平又上新台阶;2011年,通过IS014000和OHSAS18000体系认证;2011年,荣获首届市长质量奖;2012年,通过IS027000体系认证;2013年,通过CMM13复评。
积成电子是多个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行业内标准化工作组成员,如EMS-API( IEC 61970)工作组成员、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 IEC 61850)工作组成员、电力企业信息集成一配电管理系统接口( IEC 61968)工作组成员、建设部城市公用事业自动化技术规范工作组成员等。积成电子参加完成了8个系列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在IEC61970、IEC61968、IEC61850等国际标准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公司还正在参加起草7个主要行业标准。另外,积成电子还是城(农)网电力自动化建设指导意见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积成电子近年来逐渐向敏捷制造型企业转变,从生产布局、车间环境、库存预测、采购计划到生产工艺、流水化作业,都严格遵照“精益生产、柔性制作”的标准规范。研究开发能力是积成电子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人才是研究开发的第一要素。积成电子现有员工891人,其中硕士和博士学历员工占15%;公司有正高级职称的技术专家17名,副高级职称39名,中级职称110余名。电力自动化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力行业技术的交叉领域,积成电子在这个领域中,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从事电力自动化行业30余年的过程中、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已经成为国内该领域的知名企业,曾在我国电力自动化行业创造了多个第一。
目前,积成电子拥有门类齐全的系列产品,涵盖电网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发电厂自动化等领域,拥有38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