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专业学科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整合的优点
(1)实验室设备利用率最大化,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主要使用分光光度计、水浴箱和玻璃仪器,与化学实验教学相似。因而实验室整合后仪器共享得到了充分实现。
(2)打破院系界限。
(3)实验室空间位置得到充分利用。整合后对课程作统筹规划,因而减少了实验室闲置,目前化学分析实验室是满负荷运转。
(4)减少实验室教学辅助人员配置。
(5)减少常用化学试剂的重复购置。生物化学实验一般为小量实验,有时甚至是微量实验,所用化学试剂相对较少。实验室整合后可减少试剂浪费。
2整合的缺点
(1)实验室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需要。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通用技术,是学生将来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必备手段。而现行化学分析实验室硬件水平无法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要求。
(2)实验室与教研室的分离严重制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为海南省重点学科,又为我校硕士点建设支撑学科,我校从2014年开始承担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工作。同时,由于目前我校缺少科研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同时也作为教师科研场所。教研室与实验室的长期分离,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科研工作,不少教师的课题研究需要到校外实验室进行,这与未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在学校中的教学角色不匹配。
(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难以开展。目前生物化学实验与其他3门实验课程整合为一门化学分析实验课程,课程负责人为化学分析实验室负责人,课程规划、实验室规划都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实施。然而化学分析实验课程中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仍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师负责教学。每次课程大纲修订、实验教学项目更改都需要由课程负责人跨院系召开不同教研室教师会议,难以实现多部门协调。部分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严重落后,学生毕业后真正能用到的知识不多。而如果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设计、实验项目更新,又很难得到实验室的支持。例如近年来被认为在实验教学中有效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目前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尚未开展。
(4)实验室规划及设备更新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实验室规划和设备更新都由课程负责人提出并执行,因而难免受到负责人本身专业背景的影响。近10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所需仪器仅对分光光度计进行了更换,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所需设备没有添置和更新。
(5)实验室教学辅助人员的培养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实验室目前隶属于药学院,因而生物化学实验员无法参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的集体备课以及教学任务、科研课题的承担,严重影响实验员的职称评定和专业能力提高。
(6)成为急诊医学等新办专业评估的硬伤。新办专业首届学生毕业前,教育厅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而近年来新办专业评估时对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生物化学实验室提出较多质疑,这会影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7)教学实验室在课余向本科生开放受到影响。尽管学校提倡开放实验室,促进大学生创新实验开展。但实验室的开放需要实验教学人员和工作人员配合,因而目前进行的大学生生物化学创新实验并没有在化学分析实验室进行。
(8)教研室和实验室工作协调困难。由于教研室与实验室隶属不同部门,涉及的跨院(系)实验室较多,而学校规定教职工奖金津贴由各院(系)独立核算,这些都使得教研室和实验室之间工作协调困难。
一、加强学习促进落实
进一步组织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部室管理员学习了《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实施方案》和《陕西省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评估指标体系》,对照评价体系中的六个一级指标和二十四个二级指标,围绕提出的六方面建议,结合学校发展规划重新进行了梳理,细化了各项目标任务,明确了办结时限,增强了规则整改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1、成立了学校发展水平督导整改领导小组。
组长:
同时在政教处设办公室,由***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督办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
2、将《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61督导评估得分表》中失分指标内容整理印发各处室,进一步看准问题,吃透标准,议清措施,促进落实。
二、对照落实逐一整改
对照自查后,学校决定对反馈整改建议中,近期能及时整改落实的务必于12月31日前落实到位,对整改条件不成熟或有一定困难的,等条件成熟后及时予以落实。
1、关于“档案管理”工作。一是学校依照今年新督导体系,对原有档案偏目分类进行适当调整,使档案与新体系保持一致。二是明确各处室、部室、教研组的档案管理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三是聘请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对学校档案管理员、各处室负责人进行档案收集、分类、归档、装订、检索等知识培训。
2、关于“部室建设及使用”工作。一是学校将在县局现代化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逐步完善理化实验室、音乐室等部室内设,提高利用率,充分发挥部室教育教学的作用。二是加强部室人员专业培训,鼓励和支持部室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并把部室管理员培训列入本校培训的重中之重,以提高部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关于“学科平衡问题”。一是学科方面,着力加强教师岗位聘任制落实,尤其是在数学、英语等学科上,加强专业教师配备,注意薄弱学科的教研和学科常规工作的细化落实,竭力改进课堂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行为,倡导“探究性”学习机制的运行,从“教”与“学”两方面下工夫解决学科短腿现象。二是专业水平方面,充分发挥市、县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新秀的典型引路示教作用,强化校本研训,落实“人人都是培训者”的研训策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三是继续抓好省、校两级实验课题的研究,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的引领作用,巩固和推广好已形成的学科教育特色与模式,力争在研究中有所创新,在解决薄弱学科问题上有大的突破。新晨
4、关于“教育教学时效”的问题。一是要立足校情,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适当压缩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二是通过校本培训、业务进修、学历提高,提高教师的“工作力”。三是通过探究性学习机制的运行,落“四自四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论文摘要:论述了开展专业建设评估在树立学科、专业特色,明确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方向中的积极作用。
1整合教学创新思想,加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
从整体结构上讲,教学创新体系是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诸多系统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网络系统。而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是整合教学创新思想的基础。从我院发展的实际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乘教学质量之东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学科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院办学层次”的关键在教学创新,关键在专业学科建设,关键在人。目前我系开展教学创新体系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知识的创新及应用——教学创新研究;另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播——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内容研究。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我院“教学质量年”的基本任务和中心工作。专业建设评估和教学创新活动紧密而有机的结合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关键和根本途径,所以在专业建设及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专业评估和教学创新研究。对于工商系,应着重研究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及其发展的主要内容,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主要研究专业发展方向是否明确,对重庆当前和长远经济建设及社会科技发展有无意义、作用;在重庆市内、国内有无特色、有无影响,该学科的发展处于何种地位,在国内外处于何种发展水平,其学术成果如何,获奖项目、级别如何。
1.2工商管理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主要研究各专业师资队伍的思想素质、学术水平,在国内或行业同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人才培养能力与发展潜力;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整体实力;拟定培养计划措施及执行情况,形成专业学术带头人、后备学术带头人、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1.3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实验室建设
主要研究与专业发展相匹配的仪器设备数量、质量及自制仪器设备的水平;现有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的高低;目前实验室面积能否满足教学科研要求和实验人员队伍配备状况。
1.4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科研建设
主要研究各专业学科领域中外期刊、鉴定项目、出版专著教材、获奖项目的数量与级别;目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经费;科研成果推广及应用情况,学术交流与学术氛围;科研成果是否推动了科学理论发展,科研项目是否有理论意义,科研经费转化为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等方面。
1.5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教学改革与管理措施
主要研究各专业学科建设规划是否合理可行;教学计划、大纲是否齐全、优化,教学档案、科研管理是否规范有序,优良学风班活动落实情况,管理人员所占比例;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否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果;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如何,本专业内在发展潜力如何等。
1.6工商管理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主要研究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人才能力结构及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在建立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评估体系和教育模式逐步完善及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大力度,摆脱由传统教育模式造成的重知识教学、轻创新研究、重分数、轻能力培养、将教学和创新相对分离开来的影响。重视和加强教学创新研究在专业建设评估工作,以及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工作中的作用和力度,使专业建设评估和教学创新能够真正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2以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塑造工商管理系学科、专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专业建设评估工作,理清专业建设工作思路,找准市场定位,突出工商管理类专业特色,为继续开展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系在“教学质量年”中,以开展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和土地管理这4个专业建设评估为契机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塑造工商管理系学科、专业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2.1塑造系的办学思路和特色
在院办学思想指导下,经系务会研究确定我系办学的具体思路与特色为:“以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为主,工商与公共管理相结合,体现管、经、工兼融优势,突出企业经营与现代管理技术,强化学科特色”。以上简称为“1212”思路即:“一个为主,两个结合,一个体现,两个突出”。
2.2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思路与特色
我系学科建设思路与特色为:(1)工商管理学科是我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以工商管理为龙头,市场营销与旅游管理为两翼,体现工商为本,形成专业优势互补与群体推进的格局,把本学科办出特色;(2)公共管理学科是我系又一重要支撑,以土地资源管理为重点,兼融房地产经营管理,结合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学科优势,坚持联合办学之路,把本学科办出特色。以上简称:“一个依托,一个支撑,优势互补,群体推进”。
通知规定,评估结果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撤销学位授权;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即日起要进行为期2年的整改。
据悉,今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评估结果,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强调,要健全授权审核机制,实现常态化授权审核,健全授权点动态调整和强制退出机制。
根据通知,评估结果为“不合格”、被撤销学位授权的学位授权点,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2016年招生工作结束后不得招生,在学研究生按原渠道培养、授予学位。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进行为期2年的整改,2016年招生工作结束后暂停招生。整改结束后将接受复评,复评结果为“合格”的恢复招生,复评结果达不到“合格”的撤销学位授权。限期整改和撤销授权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其同一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继续行使硕士学位授权并招收硕士研究生。
201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制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要求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是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6年进行一轮,获得学位授权满6年的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均须进行合格评估。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分为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和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两个阶段,以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为主。每一轮评估的前5年为自我评估阶段,最后1年为随机抽评阶段。随机抽评的学位授权点按专家评议意见认定,即:1/3(含1/3)至1/2(不含1/2)的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1/2(含1/2)以上的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不合格学位授权点。未抽评的学位授权点按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结果认定。自我评估为“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合格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
教育部表示,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是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对保证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该专项评估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实施,主要检查学位授权点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备性,包括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质量保证等。
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不合格名单):
一、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东北大学:统计学;同济大学:法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华南理工大学:法学。
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首都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黑龙江科技大学:数学;聊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西安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三、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北京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博士(领域:电子与信息);河北农业大学: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公共管理硕士;河北医科大学:护理硕士;辽宁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辽宁医学院:口腔医学硕士;辽宁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领域:化学工程);大连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吉林大学:教育硕士;北华大学:翻译硕士;佳木斯大学: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口腔医学硕士;哈尔滨商业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河海大学:法律硕士;厦门大学:教育硕士;福建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农业硕士;江西农业大学:工程硕士(领域:计算机技术);济南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曲阜师范大学:农业硕士;山东财经大学: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烟台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河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河南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信阳师范学院:工程硕士(领域:化学工程);武汉纺织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工商管理硕士;华南理工大学:艺术硕士;四川大学:教育硕士;成都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贵州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环境工程);昆明理工大学:农业硕士;云南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化学工程);西北大学:教育硕士;长安大学:旅游管理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主动提出放弃授权的学位授权点名单:
一、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中国地质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新疆大学:光学工程。
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北京大学:资产评估硕士、出版硕士、图书情报硕士;清华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保险硕士;北京理工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北京工商大学:旅游管理硕士;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南开大学:资产评估硕士;天津大学:应用统计硕士、保险硕士;河北工业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河北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山西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大连理工大学:会计硕士;吉林大学:资产评估硕士、审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东北师范大学:风景园林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管理硕士;东北林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硕士;华东理工大学:中药学硕士;第二军医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浙江大学:旅游管理硕士;中国地质大学: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工程硕士(领域:项目管理)、工程硕士(领域:物流工程);中南大学:国际商务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工程硕士(领域:工业工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西南交通大学:资产评估硕士;西北大学:旅游管理硕士。
论文摘要:工程教育认证制度通过设定专业标准和连接专业准入制度,可有效提高高校工程专业教学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从提升专业内涵、严格认证标准、建立衔接机制、加大专业学会参与等方面强化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与传统学科相比,环境工程专业具有基础口径宽、方向分散和教师工程经验缺乏等特点,应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从持续培养教师工程能力、强化学校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工科在校生约700万人,居世界首位。但高等工程教育中普遍存在课程体系陈旧、实践教学偏少和教师缺乏工程经历等问题,导致学生专业面窄和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工程教育认证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相关专业进行认证,可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其作用正日益受到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的重视[1]。
国际上有3项关于工程教育学历的国际性协议,即《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和《都柏林协议》。其中《华盛顿协议》签署时间最早、缔约方最多,是世界范围知名度最高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协议,也是另外加入两份协议的基础[2]。目前《华盛顿协议》的签约成员包括美国的abet(美国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英国的ecuk(英国工程委员会)等13个组织,另有德国和印度等5个国家的认证组织为准签约成员。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始于2006年,当年成立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11年,可进行认证的工程专业数量已从4个增加到10个。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是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虽然其不直接进行工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也不直接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和雇用,但它通过设定专业标准为工程专业人才和就业市场实现无缝衔接,在二者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尽管“认证”的功能是有限的,但其对工程专业的专业主义理想的实现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学校的学术组织的特性和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功能,为专业发展和专业认证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提供了专业人员的准备和文化萌生的制度环境。工程教育认证则通过规范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道德标准,为其进入工程专业领域提供了前瞻性的引导。认证制度与工程专业准入制度相连接,为专业市场的控制和专业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基本“门槛”,反过来为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提供了质量先导,促进了学校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一、工程教育认证的目标和内容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章程》,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构建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
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目标是保证和加强毕业生培养质量和促进高校通过修改教学计划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达到上述目标,认证机构需具有以下特点:(1)建立明确的学术质量定义以供被评估学校和教学计划去努力实现;(2)要求学校和教学计划必须提供关于学术质量和学生成就的一致、可信的信息以保持公众的信心和投资;(3)鼓励学校为改变和所需的改进而进行自我审查和计划;(4)采用适宜的、公正的组织化政策和步骤进行决策;(5)对其认证活动进行自我审视和检查;(6)拥有和保持可预见的和稳定的资源。
认证机构需制定鉴定标准,以有效地保证学校或教学计划的质量:(1)与学校适应的专业教学目标,提出学生进行工程教育的能力、素质和道德;(2)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理论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等培养方式,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3)合理的师资结构和持续的教师发展政策;(4)充足的支持条件,包括教学经费、教学设施、信息资源和校企合作;(5)学生发展管理体系,包括招生、就业和学生指导等方面;(6)教学管理制度,可进行过程控制与反馈;(7)全方位的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内部评价、社会评价和持续改进的措施;(8)针对专业特色,提出具体化的专业标准。
为通过专业认证,学校需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定,进行下列活动:(1)定义待评估专业的目标;(2)设计课程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3)根据学校和职业的标准评估学生的学习产出。
二、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对工程的专业化进程和工程的专业制度的建立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的重要作用。结合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建设,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大力推动我国工程职业的“专业化”建设,使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和工程师注册制度尽快形成“专业”的内生机制,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1.进一步提高对专业本质和内涵的认识。对于工程教育中的“专业”特质和专业性问题,国内一些知名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很多前瞻性的建议。朱高峰认为工程专业人才应接受包括道德养成、能力训练、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全面素质教育[3]。文辅相和杨叔子等均提出改变工程教育中过窄的专业导向,建立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双重教育目标,让专业人才的成长建筑在较宽的知识面上[4]。对目前比较狭窄的工程教育目标体系进行基础性的调整,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伦理道德和责任教育、社会发展和工程影响等纳入专业教育的目标体系,为专业人才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2.建立符合专业本质内涵和发展规律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作为对认证对象的状态和符合教育目标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基本依据,认证标准具有统一性、标准化和先导性的特征,对被评对象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第一个标准,就强调工程专业标准的规范性和开放性的统一,避免阻碍工程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全国工程教育的认证的组织体系,制定了工程教育认证的评价原则、认证标准和程序。
3.建立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衔接机制。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州工程师注册制度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两个制度的结合是工程专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工程教育为工程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教育和训练,为工程师“入职”设置了最低“门槛”,工程师注册制度受到国家的市场庇护,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对应,保证了工程将促进公共安全、福利和健康作为最高目标的专业理想[5]。因此,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衔接将为我国工程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进一步发挥工程专业学会的作用。作为专业发展的基本组织结构,专业学会可体现专业自律和共同治理的精神。目前,我国工程专业认证制度建设的基本模式是由政府推动的、包括专业组织在内的多方参与的联合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在改革初期高度集中、快速推动和解决重大问题的优势。与之相比,工程专业学会主导的认证机构专业性更强,更能及时反映行业对工程教育质量的需求,应为未来的发展方向[6]。
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
环境工程是一门与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它通过评价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资源,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7]。
由于环境工程专业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相关学科间的方法和培养模式差别很大。如污水处理工程以给排水专业的传统工程方法为主,而城市环境规划则与城市规划的方法相关。尽管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但课程设置的深度相对母学科较浅,理论阐述较多,而实践设置相对较少,限制了学生在该方向应用能力的深入培养。而我国企业特别是工程类企业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引起环境工程教育与学生专业发展的错位。而工程教育认证正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使其达到工程师的基本水平。因此,应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在原有培养方案宽口径的基础上,针对环境工程应用的某一主要方向,如污水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废污染防治、物理污染控制、环境设备、环境评价与管理、环境规划等,通过提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或规划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其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避免其设计多而不精的问题。
除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少数高校外,全国绝大部分的环境工程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正处于成熟前的发展阶段。以笔者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本地区共有8所开设环境本科专业的高校分别为: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工学院和钦州学院。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其环境专业形成时期均较晚,均在20世纪90年代后。与迅速扩大的招生规模相比,专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储备相对不足。且部分教师直接从博士阶段导入,与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相比,其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经验均存在不足,也削弱了学生工程设计教育的效果。因此,对师资队伍特别是青年专业教师,应建立持续改善其工程能力的制度。如支持教师直接参与工程设计、鼓励其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利用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对教师进行工程能力培训和建立有工程经验教师传、帮、带指导年轻教师的机制。
与传统的环境专业名校相比,地区高校各学科整体实力较弱,其环境专业多源于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交叉与延伸。以广西为例,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工学院等学校的环境专业均从化学工程发展而来,广西师范学院和钦州学院的环境专业均从地理学科发展而来,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则依托电子仪器专业,桂林理工大学的环境专业则从地质专业和市政专业等发展而来。不同学校的背景下,其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的特色也应有所不同。通过与学校强势学科的交叉,可有效提高学生在相关环境工程应用领域的竞争力,如化工学校可强化学生在其化学工程和工业中的环境工程治理能力,而地质学校如中国地质大学可强化学生在地学类环境工程中的能力培养,管理专业较强的高校则可强化环境评价和规划等环境管理应用领域。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地质专业和市政专业为其传统优势学科,通过与上述学科交叉,该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以培养废水处理和矿区土壤修复为特色。在课程设置中,强化水处理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并增加矿区土壤修复的选修课和实践课程,重点培养掌握废水处理工程和土壤环境修复工程等领域主要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毕家驹. 中国工程专业认证正进入稳步发展阶段[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1-5.
[2] 毕家驹. 走华盛顿协议之路[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6):38-42.
[3] 朱高峰. 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1-9.
[4] 杨叔子. 谈谈我对“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2008(9):6-7.
[5] 李茂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工程师认证制度的基础[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15-19.
关键词:高校;学科;国际评估
一、学科国际评估的现实意义
当下,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是两大主流趋势。在我国,为提升科技教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一些高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尽管观点各异,但毋庸置疑的是,拥有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学科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而鉴定学科国际地位的方式就是学科国际评估。
二、英、美、中高校学科国际评估的比较
(一)英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概况
英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以政府和民间多元参与为特点,主流的学科评估对教学评估和研究评估各有侧重,分别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以下简称QAA)对院校进行审查;由英国官方组织(高教基金管理委员会)及其他专业机构负责实施的全国性大学科研评估(以下简称RAE);此外,还有如《泰晤士报》等民间机构的商业性大学排行榜。
1.QAA的学科基准
QAA成立于1997年3月,是一个独立的、半官方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致力于为英国的高等教育提供综合完整的质量保证服务。考虑到教育界迅猛变化的内外部环境,QAA对原有的《学术基本标准》进行评估和修改,并于2011年12月了全新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准则》(以下简称《质量准则》),于2012至2013学年正式使用。
作为《质量准则》的一部分,QAA将学科划分为医学、化学、工程、法律、教育研究等约50类,并将每类学科按资质框架规定的普遍标准进行具体化,制定了分学科的基本教育要求,即学科基准。基准以学习产出为主,内容包括:该学科的定义和相关信息陈述,学习某学科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教学方式及考核方法,学生完成该学科学习时应该达到的最低学习绩效标准等。评估组参照相关学科基准,并判定其为可信赖的或有限信赖的或不可信赖的。
2.RAE的评分框架
RAE是由英国官方组织、专业机构负责实施的全国性大学科研评估,其主要目的是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政府对大学的经常性科研拨款,以提高政府对大学科研拨款的透明度和选择性,促进大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RAE的评估结果按优劣分级,并呈送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作为分配高校主要科研基金的依据之一。2008年的RAE设有研究成果、研究氛围和学术声誉三个指标,权重分别为70%、20%和10%。每个指标划分五个质量等级(4*、3*、2*、1*、u/c),分别代表世界领先水平、国际较高水平、达到世界水平、达到国内水平以及尚未达到国内水平,各等级对应不同分值,最后加权成为综合评价。
3.《泰晤士报》的大学排行指标
《泰晤士报》有两种排名,一是大学按综合情况排名,二是大学按学科排名。按学科排名采用了4项指标:教学评价――度量学科的教学质量,原始信息来自QAA等机构的学科评审;科研评价――度量学科的平均科研质量,原始信息来自各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RAE的科研水平评估;入学标准――度量21岁以下入学新生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级分数的平均数;毕业生目标――度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美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概况
美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专业认证和院校认证。院校认证是为了证明整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实力,而专业认证主要关注那些为进入某特定专业或职业做准备的教学计划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门职业性专业往往与公共生活、安全相关,涉及医药、法律、建筑、商业等,一般不涉及基础的传统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因此,本文主要关注院校认证的评估指标。
院校认证,即高校内部的认证,其特点是根据高校的整体工作模式和高校的预定发展目标,采用定性方法评估高校,以尊重高校的多样性和自。主要分为:院系层面的评估和学生层面的评估。
1.院系层面的评估
院系层面的评估主要是学院(系)的发展情况,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以及对围绕学术发展的各种软件和硬件的评价。评估范围不仅包括人才培养,还包括科研等学术事务。评估主要着眼于该学院(系)的未来学术发展,为了提高学科的人才培养、发展、科研等综合学术水平。这一层面的评估与我国现行的高校评估不论在评估方式还是流程方面都比较相似,但评估目的不同。美国高校院系层面的评估通常与学校的战略目标相结合,通过评估学校的战略目标与学校工作的进展情况,学校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以实现目标。
2.学生层面的评估
学生层面的评估一般由院校研究办公室承担,主要是对学生产出的调查研究,包括考试成绩、基本技能、就业情况、学习成果、校友调查等针对学生个体的评估。评估结果一般为:无条件通过、基本通过、延期认证、不通过等。另外,从微观层面看还包括项目评价、核心课程评价、学生评教等针对学术的评估,包括教师资格条件、教师调查、学校氛围调查等针对教师的评估,以及针对财政、设备、资助的调查研究等评估环节。
(三)中国高校学科国际评估概况
1.学位中心的学科排名指标
我国的学科评估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组织,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自愿申请参加的。根据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学科发展状况分析及排序,又称学科排名。2012年进行了第三轮学科评估。第三轮学科评估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在前两轮的基础上作出较大调整。注重反映一级学科整体实力,包括一级学科范围内的客观指标,如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与创作、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参考国外学科评估的标准,结合我国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科的“学术声誉”作为主观评价指标。
2.高校自发的学科国际评估指标
近年,为配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国内几所知名高校率先“试水”学科国际评估,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其中,清华大学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先后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电子工程等12个学科进行了国际评估。根据清华大学的评估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评估口径既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影响等相对宏观的方面,也涉及教师聘任、研究方向、课程设置、育人环境等相对微观的细节。其他高校的学科国际评估指标基本相近。
三、学科国际评估的重要指标和因素
(一)关注教育过程的输入和产出
评估指标既考查学科的“加工”质量,也反映了学科的吸引力。如英国QAA强调学生产出(所应达到的最低学习绩效),《泰晤士报》大学排名将入学门槛和毕业生发展两项指标摆在与科研、教学并列的位置,美国的院校认证也有专门针对学生层面的评估。
(二)关注学科及院校的自身发展
除一些盈利性的商业机构外,包括英、美高校以及部分国内开展国际学科评估的高校在内,多数评估都淡化了竞争性的排名。所反映出的新趋势是:结合学校整体战略规划,关注学科建设的自我完善、未来发展,提高学科内部的质量保障能力。如英国QAA学科评估原则用“质量提高”取代“问责”。
(三)关注不同学科的指标差异性
英国QAA、中国学位中心都依据学科特点设计不同的评估指标,而美国的院校评估更是从高校的某学科内部自下而上发起,充分体现差异化。除学科分类评估外,指标的重要影响程度也体现出差异性,如英国RAE分别对3个一级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
参考文献:
[1]雷庆.北美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应做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改变,以源源不断的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本文以化学教育为立足点,从全国整体性的教育变革角度出发,对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对化学专业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
新课程;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化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符合时展的化学教师,而化学教师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教育课程的设置,可以说,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化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化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在新的教育时代背景下,新型的化学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能,而且还要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而化学教学这较强的综合素养需要整体性的成体系的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支撑。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要始终以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为中心,将学科的知识性与实用性有机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不仅能学到专业的知识,更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让知识在实践中发挥价值。
一、化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化学教育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即教育课程、专业知识、拓展性知识以及实习实践。
1.教育课程模块教学课程模块主要针对化学教育专业学生而言,传统的教学课程模块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化学教学论,现代的教学课程模块新增了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估、化学文献检索等新型科目,意在增强化学师范生的知识建构,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化学人才。化学教育专业除了专业课程之外,还有更加丰富的选修课,例如有效思维与学习的策略、教与学的评价、学习动机与心理学等,这些课程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建构,使得学生看见更广阔的化学天地。此外系部还开设了诸如中学化学课程分析与解题研究、化学教学实践等限定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不仅重视学生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而且格外重视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其引领学生逐渐由化学师范生走向化学教师。
2.专业知识模块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环境下,时代为教师的教育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学科性以及师范性。据调查显示,就目前而言,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化学教育专业都设有专业必修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然而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内容偏难且实用性不大。因而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所需,将化学专业课程进行精简,根据知识的实际利用效率适度降低难度,将值得深入思考的难题列入选修课程,供少数人进一步深造。
3.拓展型知识模块新课程理念弱化了传统的学科独立性思想,着重强调学科间动态的综合性联系,在学科间紧密联系中寻求学科内容发展的丰富性以及无限性。面对中学课程逐渐走向多元化、就业形式愈加严峻的趋势,高校在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要提升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放在突出地位。选修课程的设置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做出适当的调整,课程的内容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选修课程内容,从中发现自身的兴趣爱好。
4.实习实践模块化学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与课堂学习同步进行,见习根据课程的进度穿插在各个学期中,见习的实际操作以中学化学课程分析、化学教学论以及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等相关理论为支撑;一般而言,教育见习集中安排在大学学习的第七个学期,见习实践为八周,除了集体见习,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暑寒假以及周末进行自主性见习。教学实践环节除了见习外,还包括工业见习、社会调查等,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安排在各个学期中,在实践活动中更深层次的体会课堂知识所学的深刻内涵。
二、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1.课程设置综合化化学课程的设置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提升对化学教育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两种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机的统一,共同服务于化学教师的培养。此外,化学课程还应增加化学专业相关领域选修课程的设置,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得化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不仅能有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还有较强的化学综合素养,在未来的化学教师岗位能游刃有余。
2.高度重视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师的培养化学教育专业课程实现基础性教育课程与深化拓展性教学课程的有机统一,强化了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建构,加深了学生对中学化学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展开自主探索,同时,学生能根据时展的潮流对化学知识进行新领域的探究。这种紧密围绕中学化学内容及其认知规律、教育目标与教学要求等来建构的化学教育专业课程,集中体现了中学化学教师培养的专业性与针对性,这为培养符合时代所需教师的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以探究式学习方式为媒介促进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化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高度重视探究式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进行个人反思、积极进行集体探究合作,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反思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方式能促进理论与知识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课堂所学,同时也能提升学生课堂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春荧.关于普通高校化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亚太教育,2015(36)
[2]袁江,袁欣.实现化学与公众对话———论化学公众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
【关键词】临床医学 综合能力考试 试卷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8-02
综合能力考试是以基础医学课程主干学科为主的综合考试,针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的学生进行,考试时间选取在完成基础医学课程学习进入临床课程学习之前。我校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学生自1991年开始实行综合能力考试,考试科目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这种以病理过程/疾病为导向的主干基础医学课程综合考试对临床专业的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顺利转入临床课程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考试成绩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量化指标,直接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因此学生成绩的分析显得十分重要[1]。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可对高校教育管理质量、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测评,是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对完善考试体系,提升考试质量,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试题分析方法
我校于2014年2月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综合能力考试。本文选取南琼试题分析系统对2010级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试进行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内容包括试卷的整体情况、每门学科中学生对不同题型试题的回答情况、试题的难度及区分度分析。难度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评估试卷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难度值在0至1之间。P>0.8试题太易;P
2.试题分析结果
各学科试题答卷整体分析结果见表1
表1各学科答卷整体情况
注:括号内为转换为百分制相应的得分
3.结果分析
难度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分值越高,难度越低。七门学科试卷难度在0.65至0.82之间,能够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区分度是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七门学科的区分度分析显示,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试卷的区分度分别为0.46、0.35和0.32,能够很好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区分。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试卷的区分度分别为0.21、0.16和0.15,基本上能够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区分。
4.结论
寻求稳定有效的方法对临床医学七年制进行医学知识考核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考试过程当中不但要遵守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的特点和培养制度,还要不断地加强现代考试测量理论的宣传和学习。严格遵循现代考试测量理论和方法,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学专业综合能力考试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拓展能力、运用能力,达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考核的目的。实现各学科知识的结合;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知识与运用的结合;教学与人才发现的结合。
通过对七门学科试卷答题情况的试题分析,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2]。同时,找到试卷试题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针对每一道小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从而为下次命题提供借鉴,能够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水平,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反馈-矫正”,从而对教学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诊断和反馈[3]。
参考文献:
[1]李凯军,等.成绩分析及其对教学管理的指导作用[J].医学综述,2009,15(16).
[2]余波.成绩分析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4).
[3]刘战芳.高校应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与反馈[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5).
[关键词]特色专业闭环系统评估监控校企合作
一、特色专业的内涵
所谓特色专业是指具备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风格的专业,是指学校根据所具备的优势条件,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逐步积淀形成,它具有优于其它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并为社会所承认的专业风格。主要体现在:①在理念上是对专业教育规律上某个节点认识的深化和张扬;②在现象形态上是一所学校历史上独有品格的凝聚、独特风貌的体现;③在建设的标准上充分体现先进性、创新性、科学性、示范性。
二、基于“闭环循环系统”的特色专业建设
高等学校建设特色专业的过程具有普遍性,这里提出一种基于“闭环循环系统”的特色专业建设一般模式,经过确定特色专业、专业建设规划、特色专业建设和运行、特色专业建设的评价与监控、反馈调整等五个环节,完善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各个过程。
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分别做具体分析阐述:
①分析专业的外部环境,科学识别与遴选特色专业。专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资源条件制约着同时也支撑着专业的发展,认清内部和外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尽可能充分发挥利用自己的办学优势,把握外部机会,避开不利因素,合理确定建设特色专业。②制定专业规划。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指导思想与学科发展规划,制定特色专业建设规划,明确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目标以及特色建设。③实施特色专业建设。这是一个具体实施的动态过程,为保证特色的培育有效性,在这个环节主要要做到三点:一是围绕特色培育加大学校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二是要围绕自身的学科优势与市场潜在需求发展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三是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大力实施教学改革,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指导教学过程。④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过程的评估与监控。定期组织对特色专业建设的状况进行评估,以评促建设,以评促改革。⑤实施反馈调整。反馈是“闭环循环系统”的重要内容,即将评估与监控中所获取的特色专业建设中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特色专业建设的中间环节,以便及时调整建设的方案与措施,优化特色专业建设的效果。
以上五个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缺一不可,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三、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践
1.探索了一条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特色人才的途径。学院在拓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相适应的专业的同时,加大力度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一大批校外实训基地,并根据生产一线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
2.紧密围绕“闭环循环系统”建设模式,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第一步,市场调研,整合资源,打造专业群,遴选特色专业。根据学科积淀与自身特点,遴选出一部分重点专业等为学校特色专业,初步形成了以财经会计类专业为主,工、管、理、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结构布局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和一定特色专业群。第二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制定特色专业建设规划。财经会计类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是学科建设的重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大用信息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理,工,文专业的建设力度,把社会急需的、有学科基础支撑的应用型重点专业作为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具体建设项目,学校加大投入,重点加强传统学科建设,并依托上述重点建设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努力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同时,各特色专业都结合市场需求与自身条件制定了科学的建设规划。第三步,六项举措并举,强化特色专业建设运行。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以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正确处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等关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融注艰苦奋斗精神,强化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可以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学校特色专业建设:①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②优化课程体系;③注意分层分类施教;④强化素质教育;⑤突出实践教学;⑥注重教师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特色专业的建设效果。第四步,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的评估与监控,保障特色专业建设质量。按照学校制订的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对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以及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确保特色专业建设水平。特色专业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有保证,所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较好地适应了社会需求。第五步,及时反馈,实施调整,不断优化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案。根据专业评估与监控的情况,及时将专业评估中所得到的信息反馈到各教学院部与职能部门,各部门根据反馈意见实施调整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不断优化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