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范文

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

第1篇: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范文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产生原因;社会影响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在《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之前,我国对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最低线为14周岁,这个年龄设置包含了对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发育程度的考量,也包含了对未成年犯罪人从宽处罚的内容。而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的生理成长加快,心理和智力的发育也在以很快的速度发展,近几年也发生了多起低龄未成年人使用残暴手段违法犯罪的案件和校园霸凌案件,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从而催生了刑事犯罪责任年龄的改革,本文针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原因及影响分析以下几点。

一、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原因

(一)犯罪低龄化是促使刑事责任年龄降低的原因之一。近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对孩子由关爱变成溺爱,而且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孩子能接触到的媒体数量增多,并且渠道复杂,导致现在的儿童普遍早熟,致使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多,并且越来越低龄化,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犯罪低龄化趋势该如何遏制,有一些学者的观点是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因认知能力和一些生理上的原因而实施的伤害行为,要一律体现以教育手段为主,辅助以惩罚手段的原则,尽量地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是免于处罚。这个原则是正确的,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教条使用这个原则。我国在早期确定14周岁是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最低年龄线的时候,是综合当时的社会情况进行衡量的,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普遍发育较慢,思想也比较幼稚,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有限,所以,当时划定这条界限是符合当时的国情的。但是,如果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还坚持这条界限,显然是不适合的。

(二)校园暴力的多发也是促进法条更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关于校园暴力的报道呈增长趋势。在这些报道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的校园暴力方式有勒索钱财、暴力侵害、语言恐吓、聚众殴斗、害等等。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日常琐事产生摩擦,有的是想勒索财物供自己使用,还有的是因为一些青少年之间的感情纠纷。在校园暴力中经常采取的手段有聚众殴打、侮辱对方身体,比如拍摄对方的或者隐私部位,或者是采用孤立、冷暴力等手段。其次,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近年来校园暴力也伴随着网络暴力,比如在微博、论坛等平台散发对方的谣言或者隐私,使受害者不堪其扰[1]。有一些校园暴力行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青岛市某中专学生李某,因与同学“争女友”发生矛盾,后双方约定“谈判”。“谈判”过程中李某叫来帮手孙某等人对被害人曲某进行殴打,致曲某受伤,后曲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因为刑事责任年龄的限制,那些施暴的青少年往往不能得到法律上的制裁,只能让家长领回去管教,但这些家长往往不能履行职责,让这些学生又流入到社会中,继续对社会造成危害。而这些行为如果不予以相应的惩罚,势必会给其他的未成年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并引发他人效仿。在这时,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线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让司法机关对于未达到14周岁的青少年犯罪不再感到无计可施,同时,这对于其他的青少年也是一种震慑和警示,有助于司法部门、学校和家庭更好地构筑保护未成年人体系,预防青少年犯罪。

(三)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必要的。首先,从国际上来看,我国之前规定的14周岁属于相对较高的年龄限制,具备下调的空间和可能性。其次,法制博览法学理论研究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更好地体现同罪同罚的原则。在此之前,在共同犯罪的处理过程中,其他人对于所实施的行为需要承担严重的后果,但不满十四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同样的危害行为,而且在认知上也具备了辨别这一行为所能带来的后果的能力,却只需承担非常轻微的后果,甚至不承担后果,这对于其他人来讲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对于法治社会的发展是有阻碍的[2]。再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使那些故意、恶意实施犯罪,却妄想利用年龄优势逃脱的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对于犯罪行为的受害者以及受害者亲属是一种安慰和补偿,使犯罪行为人得到经济惩处和刑事处罚,让公平正义得到伸张,更符合人民群众的认知和价值观,是为社会大众所普遍接受的手段。最后,从法治建设的长远发展来看,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更能促使犯罪行为人进行改造。关爱和包容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万能的,对于恶意行为人的一味纵容,会使其抱有侥幸心理,从而产生危害性更大的后果,而让恶意行为人承担刑事处罚,则能够使其尊重社会的规则,帮助其改正违法行为,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二、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带来的影响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一种法律手段,对于防范未成年人犯罪能够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但也不是万能的,还应该通过其他的一些手段来有效推进青少年犯罪的防范工作。一是要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关爱。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家庭教育是对其影响巨大的,很多问题少年犯罪的起因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我国一些家庭的家长存在着专横、霸道、独断专行的教育做法,不能平等地和孩子沟通,动辄采用棍棒教育,这样的做法不但难以起到教育的效果,还会使孩子更加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继而向社会上一些不良的小团体中寻求温暖和帮助,这样的教育就起到了反作用。家长们应该用民主、宽容的心态对待子女,耐心地与之交流,了解青少年心中的烦恼和忧愁,帮助孩子们克服成长和生活中的困难。二是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使未成年人获得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现在各种“黄赌毒”信息无孔不入,甚至在学校周边都会有信息渗透。对此,公安部门、城管部门等要经常性地对于学校周边进行清理和整顿,尤其是要重点清查一些网吧、歌厅、台球厅等场所。脱离实体来说,在网络上也充斥着这些信息,对此,网络监管部门要严把关口,对于传播不良内容的网址、网站要坚决予以封杀,学校和家长也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方面的教育,对于不良信息要积极举报,共同净化网络环境[3]。三是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责,促进教育工作开展。现在,学校是学生获得教育的最主要的渠道,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学校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知识教育,而是应该把德育教育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要先使青少年具备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再注重分数,现在很多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是本末倒置,这是错误的做法。学校更应该开展法制教育,很多学校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开展几场法制教育讲座,并没有深入地进行法制宣传工作。学校可以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列入教学计划中,针对常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式和后果,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别教育,学校的群团组织也可以经常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并将法制教育的开展情况和教育成果列入学校的考核体系中来,促进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四是开设心理疏导机构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现在很多青少年心理上有困惑和难题,在家庭及学校中无法获得帮助,在社会上也没有合适的机构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所以他们只好到网络上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小团体中寻求帮助,这样很容易误入歧途。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社区中的工作人员可以探索设立青少年的心理疏导机构,针对青少年的不良心理状况进行研究,使这些青少年能够在正规渠道获得帮助[4]。五是政府的司法部门应该完善针对未成年人的司法制度。在严厉打击犯罪行为的同时,针对青少年这个特定群体,要做好帮助教养和思想转化工作,对于已犯罪的青少年回归社会后要给予帮助,并进行心理疏导和法制教育,使之能够融入社会,避免其因生活境遇不佳再次返回到犯罪的道路上。综上所述,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已经实施,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也一直存在,这个修改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对于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和防范未成年人的犯罪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参考文献

[1]邓喜莲.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治理与制度完善的法理思考[J].社会科学家,2021(4):114-119.

[2]满涛.未成年人利益最佳与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兼评《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一条[J].河北法学,2021,39(7):91-110.

[3]张建霞,石玥,刘彦蓉,等.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研究及对策[J].法制博览,2021(14):30-31.

第2篇: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范文

2014年的除夕夜,韩国明星李敏镐上春晚事件引起部分网民的不满,百度李毅贴吧联合网友发起了对李敏镐贴吧的“爆吧”事件。“爆吧”再一次走近中国网民的视野,引发了网络上大规模的群体对立。从最初的网络论坛“刷屏”,到针对性强,矛盾地点集中的特有网络文化现象,如何理性的去看待“爆吧”现象,以及网络传播中,不同网民群体之间对立,这对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完善我国的网络管理机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爆吧”事件;网络暴力;群体极化

“爆吧”主要是指在百度贴吧范围内,贴吧网友通过不停发送无实质内容的废贴、水贴、垃圾贴,或者回复被“爆”贴吧过去的老贴、精品贴,把以前的帖子推送到贴吧首页,把可以正常浏览的贴子刷到后面的行为。“爆吧”严重影响了贴吧里的正常秩序,一些带着脏话和不良内容的图片充斥在贴吧首页,阻碍了贴子的正常浏览以及正常回复,增加了被“爆”贴吧的管理员的工作量,扰乱了贴吧的正常秩序,是极端的表达自身意见的一种形式。

伴随着“爆吧”共同发展的是现在网络的不断发展。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①。互联网普及程度进一步加强。从横向,即不同的网民群体规模来看,城市和农村的宽带普及在稳步的发展,不同年龄阶层的网民数量均有上升;从纵向上,则可以看出,手机互联网的发展,流量资讯消费的平民化,以及平板电脑和相关客户端的发展,网民的分布进一步多样化,网络消费的方便和简略也让其逐渐融入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国网络的立体发展,网络文化的丰富和层次的分化,让不同的网民在网络上能找到归属感。

心理学家特纳和塔吉费提出过的社会认同模式,指出社会群体让拥有共同的社会身份的两个(两个以上的人),或者他们认为自己是同属于一个社会类型的成员彼此之间不需要有面对面的接触关系,群体内部也不必要划分结构。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主要是一种认知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根据个人所属或认同的群体来回答的。在网络上,信息渠道广、更新速度快、获取消息的渠道多样化、方便化使得网民能够快速的在网络上找到自己的群体,确认自己群体身份的认知,从而能快速的形成立场倾向不同,爱好不同的网民群体,在各自的圈子里得到满足和认同感,最终形成网民群体。

本篇文章将从两个方面分析“爆吧”中的群体极化现象,这两个方面分别是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和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爆吧”极化现象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爆吧”极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增加让群体之间的分化界限逐渐模糊。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网民的身份是多样化的,一般网民在网络上都拥有不同领域和维度上群体的多重身份,相近群体之间交流频繁。而根据六度分割理论,哪怕相关性再小的两个群体,也能存在信息交换频繁的传播活动。

第二,网络群体认同模式在舆论形成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网络舆论的形成对整个网络传播都是有着影响的,从传播到效果,都与不同的群体息息相关。这种现象使得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频繁的关联,使得冲突、矛盾从现实生活中转移到网络上来。同时一些不良现象,如网络冷暴力的影响也波及到网民的现实生活中。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得网民群体的极化现象越来越收到学术界的重视,而对网络的管制,和国民意见的表达之间存在的矛盾,也成为反思的焦点。

其次,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处于转型期,经济体制、社会关系和文化观念等方面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群体所接受的教育、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成长所处的环境与前人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包括贴吧在内的网络平台上自由地发表对政治、社会问题的看法,获得从了解到消费方面的,并将自己与中国西方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相接轨\+②。这种心态促使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团体成员以既有的某些偏向,在共同商议之后,人们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③,就是极化现象。

当然,极化现象不仅仅表现在观点的改变上,还表现为矛盾爆发之后行为的一致性,“爆吧”就是其现象的缩影。2013年下半年,一名网名为“潘梦莹baby”的网友在网络了一系列关于足球球星C罗梅西比韩国明星权志龙“低级”的言论,引发了网络上众多足球球迷的不满。由一个群体中个体的极端言论引发两个群体之间争论立刻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快速传播。在这次事件之前,网络上网民群体针对韩国明星粉丝群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不满情绪,而本次事件的部分网友(以男性为主体的球迷群体)对韩国明星粉丝言论和行为一直都有小规模的争吵。于是,“潘梦莹baby”的言论正好成为了矛盾爆发的导火索。各大足球豪门贴吧决定联合起来发动“爆吧”行动,对网络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三,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还有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网络从门槛高,小众性,精英化等特点逐渐演变为之后的低门槛,大众化,多样性强的第四媒体。网络社区的完善,尤其是百度贴吧进行改革,加强了用户体验,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新的网民加入到贴吧用户当中来。其内部搜索引擎的确立、主题门类的细化、开放传播氛围、I贴吧、客户端、吧刊和贴吧首页的改版等各种功能的完善,让百度贴吧成为了全国最受欢迎的大规模中文在线交流平台。截止到2013年,百度贴吧历经10年沉淀,已拥有6亿注册用户,800万个兴趣贴吧,日均话题总量近亿,浏览量超过20亿次\+④。

网民规模的迅速增长,群体之间分类越来越细腻,比如以前的“足球迷”逐渐分化为不同的豪门球队球迷,并且每一个群体的数量都相当客观。比如阿森纳球队达到139万人,而曼联吧的活跃人数则达到了204万\+⑤。群体之间的细化和人数的上涨,使其网络活跃度越来越高,而群体之间发言的倾向性变得明显。百度贴吧为网民提供的准确的立场分类让执有不同立场的网民群体彻底对立起来,而贴吧内部所提供的“自建贴吧”的功能,也让网友们出现立场分歧,当网民群体内部出现分化的时候苗头的时候,不同立场的群体能够迅速及时的建立独立的贴吧团体,而同一贴吧内部的团体分化(被网友们称之为“贴吧小团体”)也在当网民群体因为同一件事情发生言论争执时,其言论能够及时得到其他人的声援,迅速的形成意见的对立交流,为后来的爆发大规模群体对立准备了条件。

最后,“马甲”的疯狂注册、匿名用户的发言机制的不受限制,能够让不同立场的网民在发生争执时,采用注册马甲,或者匿名发言的方式来“自我扮演”相同观点的持有者。“马甲”,是只同一个人在论坛上的不同ID名称,又称之为“小号”。大部分百度贴吧的活跃者,都或多或少拥有几个“马甲”,一旦与其他网友发生冲突时,便会采用其他“马甲”,联合自己的主要ID进行网络攻击。而“马甲”的诞生,正是贴吧“爆吧”的必要条件。无论是网民群体采用“作弊器”(即爆吧器)“爆吧”,还是采用“人工爆吧”的方式,当冲突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时发起“爆吧”时,“爆吧”团体需要通过注册大量的“马甲”来维持群体的破坏性。

二、“爆吧”极化现象影响和应对措施

随着“爆吧”的发展,“爆吧”被一些网民所利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百度管理的漏洞等对“爆吧”做出了专业化的改进,增加了其破坏性和影响力。而百度网络管理机制也在不断的发展,出台各种应对措施来维护百度贴吧的正常运营。“爆吧”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网路冷暴力也收到了广泛的关注。

首先,是对事件中心人物的个人影响。最初“6.21”事件,李毅吧对李宇春吧的“爆吧”是两大粉丝群体,即球迷群体为主的自称“丝”百度贴吧群体和李宇春歌迷之间的冲突;到后来针对韩国明星殴打中国孕妇、劲舞团网友拒绝哀悼四川地震等现象等怀有“人道主义”“爱国主义”的愤青网民针对这两件事件极度不满引发的“爆吧”现象;到最近的针对“潘梦莹baby”言论对权志龙吧进行“爆吧”的事件……我们会发现,爆吧现象从网民群体的争执,到对新闻事件的宣泄,再到针对网友言论发起的攻击等,其涵盖了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网络极化现象。

随着爆吧技术越来越成熟,专门的“爆吧团体”和“爆吧器”的出现,网友爆吧的原因和理由针对性越来越强,这导致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不仅牵扯出“潘梦莹baby”个人生活受到极大的破坏这一系列影响,还有湖南卫视主持人杜海涛道歉,名人生活收到冲击等不良影响。“爆吧”事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上,而对人们的实际生活也产生了影响,尤其是事件中心的当事人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网络冷暴力有往热暴力发展趋向。当“爆吧”与“人肉搜索”结合起来,都是“爆吧”事件不可控的一面的证明,而如果不对此现象加以重视和整顿,未来网络暴力可能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其次,是相关团体的出现,即“专业爆吧团队”和“爆吧器”等程序的开发。团队的出现和程序的开发,不仅仅加大了爆吧的速度和破坏力,甚至成为的一个职业以此来盈利。“专业爆吧团队”一般以腾讯QQ群为联系组织,通过传播“爆吧”技巧和“爆吧”工具来提高成员的战斗力。而“爆吧器”的发明,则有效的提升了注册“马甲”的效率,同时利用“马甲”自动发帖也让“爆吧”行动越来越便捷。

两者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网络发展背后文化和生存模式的多样性,拓展了私人组织网络营销的渠道,另一方面,其盈利性质的“专业爆吧团队”也证明了网络规范为达到完善之前,的确存在着混乱管理中互联网带来的机遇。针对此现象,百度贴吧也针对这些团体的发展,加强完善了论坛管理制度。如贴吧吧主可以自行设置“会员发帖制”,专门应对爆吧特殊时期的“禁止发帖、回帖制”等,管理制度的加强方便了吧主参与管理,维护网络和谐。

第三,则是“爆吧”引起的社会的反思。现在的网络社会,只要是有明显倾向性的新闻事件,都会引起网民群体的极化现象。而“爆吧”只是其中最具有带代表性的现象之一。“爆吧”虽然特定在百度贴吧中文社区内发生的现象,其实在其他的论坛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无论是普通的网络争议、人肉搜索,还是大规模的情绪宣泄,这类的行为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权志龙吧被爆事件结束,潘梦莹被人肉搜索出来之后,网友们开始反思“爆吧”现象。在各大网络平台,和各大媒体都在呼吁网民理智的看待分歧。同时,极化现象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值得深思――如何处理好正常的社会信息流动和突发性群体争议事件是网络平台管制的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公民表达的自由与隐私权的矛盾也需要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来平衡。

三、结语

“爆吧”事件背后网民的浮躁、尖锐的心态也能反应社会现实。公民在社会中话语权的缺失,让他们将网络这个自由双向的媒体作为表达自己话语权的唯一渠道。而涉及到利益的时候,网络的匿名性又给予公众一种被保护的心态,刺激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行为。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群体在煽动和亢奋下也缺少理智,但是当网络将群体归纳在统一虚拟环境下时,其规范和管理则相对于现实生活中更加容易一些。只是由于我国网络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从事其行业管理人员和水平跟不上网民规模的上升和网络参与度的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的开放性带来的是群体极化的弊端,也不意味着网络暴力的行为得不到限制。

如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所提到过,群体在公众事件爆发时,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法不责众的心态让群体成为事件当中唯一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群体的行为天然就是合理。为了加强自己的观点,他们通过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等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让这些观点充满极端和暗示,同时也带着盲目性。这些信息能经由群体无意识轻信的而放大,呈弥散效应迅速地传递开来。其实群体行为一直都是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而网络社会中,网络上的群里对立和极化现象都是现实的放大。所以如何解决该问题,最终要是要落实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好社会矛盾和问题,完善网络规范和法律,才是解决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所带来一系列问题的最佳方法。

[注释]

① 中国互联网网络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6月。

② 赵月枝:《有钱的,下岗的,犯法的:解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小报故事》 ,2010年第7期。

③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 黄为民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

④ 百度数据。

⑤ 百度数据。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第3篇: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分析

网络是当今世界最便捷的工具,也是涉及范围最为广泛的工具。但是,网络存在危险,只有正确的使用网络,才可以完成预期的目的。当今,大学生是接触网络的最大的群体,并且,这个群体十分庞大,他们的时间自由、思想散漫、目的不一,这就非常容易沉迷于网络,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因素。

一、自身因素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高速转变的过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只有通过网络,才能满足他们了解世界、汲取课堂以外的知识。但是,在他们了解世界的同时,有一部分会沉迷于网络,这是那部分大学生不能坚持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非常容易选择逃避,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安慰。

(一)不能适应的转变

当今的大学,都是以自学为主,很少有人监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且,大学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这些和高中比起来,有着重大差异,这就使得他们在刚刚踏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思想意识很是散漫,很不适应学习方式。然而此时,新生有大笔时间接触全新的网络,毫无抵制的接受者网络上的诱惑力,这就使得部分学生逐渐沉迷于网络。

(二)大学生心理需求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有积极探索世界的心理,他们在电脑和网络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满足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另外,不断增加的竞争力较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稳定程度。而且,他们的自制自立能力很是缺乏,从而导致网络成瘾。

(三)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偏低

如今,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勇于挑战和冒险,易于接受新的事物,但是他们辨别真伪的能力很弱。再加上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正处于向成熟转变的过程中,校内单一封闭的生活促使他们极易接受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从而沉迷于网络。

二、外部因素

(一)校园文化匮乏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网络时代,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通过网络更加迅速,范围更加广泛,致使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占得比例越来越小。如果再不加强校园文化工作,再不正确的使用网络,就只能面对网络所带来的冲击了。所以,对高校而言,建立并丰富校园思想文化,是首要的工作任务。

(二)校园周边网吧林立

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消费能力非常可观,这就使得校园附近的商铺成为风水宝地,就大学生而言,网吧作为一种理想的消费场所,见缝插针般出现在其周边。与此同时,部分网吧采取了各种手段加强竞争力,比如:买赠活动、假期优惠、提供优惠午餐等,使得那些拥有很多自由时间的学生长时间沉迷于网络。

另外,部分网吧网络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同时又疏于经营管理,这就使得进入网吧的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然而,大学生由于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无法抗拒外界的诱惑,这为大学生网络成瘾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三)缺少家庭的沟通与监督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之一,许多大学生都是家乡来到异地求学,没有了原来的那种严管严教的约束,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逃避学习。而家长往往忙于生计,渐渐地忽略了与子女的交流,这就使得其子女缺乏应有的亲情,以及对他们现状的理解和监管,从此导致他们把精神寄托于网络,并借此释放心中的压力。

(四)缺乏对网络的监管

网络是双面的,既是人们了解社会、联系社会的渠道,也是社会影响人们的工具。如今,网络法律监管尚不健全,一些网络游戏、网络暴力等问题也越来越恶化,从而,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慢慢地迷恋网络。

三、结语

消除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仅凭学生自身的力量很难有所改变,要从网络中走出来,还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田菩提.“大学生上网”负面影响分析及消解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 程乐华.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M].广州经济出版社, 2002.

[3] 刘思浚,徐济达,李洪兵.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归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4).

第4篇: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范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暴力犯罪 原因 特点 措施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年代后出生的,进入城市以谋生和发展为目标的农村外出务工青年。也是在计划生育下出生成长的第二代农民工。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1.5亿人里面占到60%,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更加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

一、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犯罪年龄低龄化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的被告人年龄偏低。据统计,被告人中未成年的占10.2%,18至23岁的占54.8%,被告人多低于23岁,低龄化犯罪情况比较严重。

(二)是团伙犯罪倾向突出

在2009年苏州相城法院所审理的涉及新生农民工犯罪的261起案件中,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就有159件,占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总数的60.92%,表现出显著的共同犯罪特征。

(三)主要以侵财为目的

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案件主要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其中侵财性案件所占比重最大。根据上海监狱中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情况的调查资料显示,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犯罪达到81.0%。

(四)犯罪时间地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主要发生在街道里巷,出租屋,宾馆饭店和网吧,侵害对象主要是本地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多数为夜间作案。

二、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的不断增长,是多方面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

1、受教育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在同龄人中,其整体文化水平仍然偏低,法律知识匮乏,加之年龄偏低,自控能力差,这就增加了暴力犯罪发生的几率。

2、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缺乏归属感。归属感的缺失使他们容易陷入放任自流的状态,同时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容易使其对社会的仇视心理,缺乏社会责任感,无法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3、不良消费观的影响。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更加追求时尚和享乐,消费观念也更加开放,攀比心理严重。他们在接受城市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的同时,工资收入却没有随之增长。其过高的物质精神享受要求与其工作能力和耐受力不成正比。由此引发的心理失衡也是其暴力犯罪多以侵财为目的的重要原因。

4、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多出生于80年代以后,尚属于青少年,其思想大多尚不够成熟理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二)客观原因

1、经济方面,马克思曾经指出:私有财产造成了贫困,而贫困的结果就是要产生犯罪。通过调查发现,贫困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最主要的内在动因。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就业机会少,竞争力不足,常常面临着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失业等问题。他们长期无法摆脱贫困状态,不能同其他人一样分享现代文明的成果,甚至被排斥在现代化进程之外,将会产生与社会的对立情绪,其不满、怨恨、躁动的心理积累的结果,可能会形成所谓的“绝望群体”。遇到适当的机会,久积不满的情绪必然予以释放,这是个体实施极端暴力犯罪的重要原因。

2、社会方面,教育与法制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的重要因素。首先,在教育方面,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有相当一部分人曾经是留守儿童,以父母为主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偏差直接影响了这部分人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年幼时期就产生暴力倾向。其次,在法制方面,公安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疏漏,各个机关相互推卸责任,尤其是不能认真对待农民工的利益诉求,使其无法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因而只能通过私力,采取暴力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3、文化方面,农民工与城市中的大部分人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其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不同,占有社会财富的多寡和享受的福利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群体文化。当不同的群体文化发生冲突时,就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受到网络文化、暴力文化等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游戏使尚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格心理发生异化,导致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模糊难辨,游戏中的暴力内容直接引发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暴力犯罪。

三、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的措施

(一)完善教育机制

完善城市教育体系中对非居民的就学机制,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学机会,改善其教育环境,要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到当地义务教育体系,使其与城市中的孩子平等的享受优质教育。同时,政府应给予农民工子女相应的生活补贴,以减轻其家庭教育负担,减少农民工子女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情况。政府劳动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利用其下属的职业技术学校,对有继续接受教育或者劳动技能低下的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提升其劳动技能。总体上,要注重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通过开展讲座、开设面向农民工的远程教育网站和发放学习手册等方式,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引导其通过协商或者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自觉抵制暴力亚文化对自身的影响。

(二)建立和完善相关保障制度

首先要改革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改革户口管理制度,并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认,消除各种政策性歧视,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其次政府部门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针对农民工的劳动保障体系,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制度,同时从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各个方面完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逐步消除农民工现实存在的生存危机,以长效机制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让农民工去适应社会发展的滞后机制,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三)公安机关加强监管

公安机关在加强网络监管的同时,更要加强对网吧,KTV,酒吧等娱乐场所以及城市郊区等偏僻地区的管控,尤其要加强对学校附近和新生代农民工集中居住工作的地区的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定期对这些场所进行检查,消除滋生暴力犯罪的温床,营造和谐氛围,从源头上减少不良文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

(四)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首先,对犯罪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或是惯犯、累犯的,要坚决予以严厉打击,以维护刑罚的威慑力,教育和警告社会上的不安分子,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其次,对犯罪情节较轻的初犯、偶犯、过失犯、未成年犯等,根据其悔罪表现和再犯可能性,具备社区矫正条件的,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免予刑事处罚,消除他们因一时犯罪而给家庭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他们落下的不良印记,降低他们的再犯罪率。

再次,对在监的新生代农民工罪犯应贯彻教育挽救为主、惩处为辅的原则,充分运用社会帮教力量,鼓励他们积极接受改造。

(五)发挥大众传媒和社区的作用

社会排斥是新生代农民工最直接最敏感的社会体验,也是催生暴力犯罪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需要利用媒体的传播平台,培养社会民众平等的社会权利观念和文化氛围,对社会进行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去除社会性排斥,同时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培养适应城市文明所需要的现代思维,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和谐的社会容纳文化氛围。其次,发挥社区的作用,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参与积极性,使他们接受开放、文明的城市生活方式,走出仅以地缘或者血缘为纽带的社交方式,避免因交际圈过于狭窄而受到不良文化,尤其是犯罪亚文化的影响,使新生代农民工从心理上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

(六)加强农民工自身心理和文化建设。

通过设立心理咨询点和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心理咨询网站等方式,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加强自身心理建设,培养其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使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和工作压力面前保持健康心理,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引导其建立与城市文化相协调的价值理念,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学会适应城市文明,避免因文化冲突而导致的暴力犯罪。

参考文献:

第5篇: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范文

网上医院隐患重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盛行,许多人为了省去去医院排队挂号的麻烦,开始尝试在互联网上的虚拟网络医院进行咨询与治疗。但是在网络医院,“医生”并不能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服务质量问题日益凸现。

家住北京市的黄先生,就是在网上就医的过程中轻信网络“医生”的建议,而延误了自己的病情。前不久,黄先生的脖子上长出几颗红色疙瘩,因为不痛不痒,加上工作繁忙,起初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一天,上网时他突然发现了网络医院,便试着发了个求助帖,简单介绍了自己的症状。没过多久,一位“专家”就给黄先生作出了诊断――皮炎,并为他开出了药方。黄先生按照这位“专家”的药单买药进行涂抹,但结果却越来越严重。黄先生这才赶忙到正规医院就医,经皮肤科专家的诊断,黄先生得的是玫瑰糠疹,而根本不是皮炎。

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字“网上医院”,就会有数万家网上医院出现在相关搜索栏中。笔者随机登录几家网上医院后发现,这些网上医院大多只需要几步简单的注册便可以在网站上免费就诊,而提供诊断服务的医生资料患者却不能看到。

对于网上医院贻害患者健康的行为,许多专业医生纷纷表示谴责。河北省第二医院的宋雅茹教授愤慨地说:“医生在诊断之前,需要通过各方面的观察以及器材辅助检查,才能最终确定患者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法,单凭患者的自述来推断病情的做法实在是荒谬至极。”

笔者从卫生部门获悉,能够提供网络医学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副高以上职称。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隐匿性,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势必会给一些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

免费体检实为卖药

近日,家住深圳市南山区某小区的陈女士向笔者讲述了她和婆婆被骗的遭遇。

据陈女士介绍,她陪婆婆在小区公园内晨练时,看到几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经询问,他们自称是广东省红十字协会的志愿者医生,正在义务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检查身体。陈女士很开心,当即请医生为70岁的婆婆进行了体检。检查后,医生称陈女士的婆婆血压偏高,而且心脏也有冠心病的症状。陈女士马上问医生该怎么办,医生思索了一下,拿出一盒药,称这是最新研制出来的药品,从他所治疗过的患者的服用情况来看,效果是同类产品中最好的,而且价位也比较适中。陈女士如获至宝,赶忙购买了3个疗程、共计600元钱的药品。一段时间之后,一位学医的老朋友到陈女士家做客,无意中看到这些药片,告诉她这些药只是普通的钙片,其基本作用是补钙。

笔者联系东省红十字协会,向该协会工作人员陈述了陈女士的遭遇。工作人员听完后表示,该协会并未派遣志愿者医生去陈女士所在的小区进行义诊活动。工作人员称,近日来,已经接到过多起相关投诉,其实是有人假借广东省红十字协会的名义在外进行欺诈活动。同时他建议广大患者,如果遇到有人打着义诊的旗号售卖药品,一定要先确认他们的真实身份,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直接打电话向他们所宣称的机构查询。

免费皮肤测试骗钱坑人

11月10日上午,小微和朋友在北京西单某商场里购物,逛了一圈之后找不到出口了,只好向商场销售人员打探。这时,一个30多岁的女子上前说自己也正好要出去,可以顺便带她们一起走。在经过一家美容店时,站在门口的多名服务员一窝蜂地把小微和她的朋友、连同那名带路的女子一起拥进店内,并对她们说现在正在进行免费皮肤测试活动。刚开始,小微和朋友婉言谢绝,但是拗不过她们人多,最后只好躺在美容床上。这时,小微再一次询问对方所有的服务是不是全部免费,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小微同意美容师在她脸上涂抹上了一种白色美容膏。5分钟后,美容师为她们洗完脸,小微和朋友表示要离开,这时店内10余名美容师把小微二人团团围住,称要离开必须交纳美容师的“服务费”,共计500元。小微与朋友据理力争,但无奈对方人多势众,最后只好将身上所有的现金共230元交出才算罢休。

据工商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区部分美容店打着“免费”的旗号将消费者骗进店内做美容,在做美容过程中强买强卖,甚至运用暴力手段,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专家支招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采访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刘映春教授。

关于黄先生在网上医院遭遇错误诊疗的事件,刘教授分析说,目前我国对网络医院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网络医院不是从事营利性的医疗服务,只是提供了信息,供患者参考,即没有强迫患者接受服务,也没有强行推销违法药品,网络医院是没有明显的违法之处的。但是如果网络医院利用网络推销不符合医药管理规定的药物,牟取非法利益的,黄先生可以向有关管理部门举报,同时要求网络医院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刘教授同时指出,目前在网络上并没有完全实行实名制,因此很难判断一个人的真实身份,所谓的“专家”未必就是专家。我们可以在网络上获得信息,有病还是应当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的现场问诊和检查,正确判断病症,对症下药。

以免费体检为借口向消费者兜售药品的行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骗术,并且上当受骗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刘教授说,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利用欺诈手段订立的买卖合同,受欺诈一方享有对合同的撤销权。所以受害者有权提出撤销合同、返还财产,并要求欺诈一方赔偿损失。如果销售一方推销的产品没有国家的批准文号,则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当向有关部门举报。消费者应当增强防范意识,当被路边免费体检的人员诊断出患有某种疾病之后,应当去正规医院再作诊断。医疗机构的设备、药品相对齐全,如果是一种医疗效果非常好的药品,不会不进入正规的医疗机构。同时,消费者应当注意,欺诈者往往来无影去无踪,即使是掌握了他们违法的证据,也很难再找到实施欺诈的人,最终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

据刘教授介绍,“免费皮肤测试”则是不法美容商家设计的一种消费陷阱,带有欺诈性,消费者可以直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315投诉。但消费者无论是选择投诉,还是选择诉讼,都应当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因为任何纠纷的解决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的。针对这类事件,刘教授指出,除非美容店有明确的收费告示来表明“产品免费,只收服务费”,如果没有此类告示,那么“免费皮肤测试”的宣传口号就应当理解为整个皮肤测试的全过程免费。

第6篇: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范文

网媒信息对中学生文化素养形成的挑战

1. 对中学生言行的挑战

网媒信息的相较于常规媒体信息而言监管法规较为薄弱,较为分散。这就直接导致网媒信息大量充斥着暴力、黄色、等负面信息。正是此类信息的泛滥,对中学生的言行会起到不良的影响,导致中学生错误模仿。青少年长期接受这些有害的网媒信息,往往无法从虚拟世界抽离,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行为粗暴、态度蛮横、手段凶狠等言行。中学生一旦受到这些有害信息的影响,其言行举止势必受到冲击与挑战。

2. 对中学生性格养成的挑战

互联网上充斥着太多的随意攻击、发泄、恶作剧、人肉跟风,使得中学生接触到太多的社会阴暗面,进而影响中学生的性格养成,使其对社会充满了憎恨、厌恶,导致个性孤僻、暴戾、悲观,形成了不良的人格特质。更有甚者,将此种负面的性格通过现实世界发泄出来,便演变成了形形的非法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从而影响了他们的个性发展。

3. 对中学生心理的挑战

一份对于未成年人网络依赖的调查报告显示,80%以上的抽样人群有网络成瘾的现象。其中上网仅为了娱乐消遣的就达40%,网络游戏就是这40%的娱乐消遣学生的主要乐趣所在。现在大多数报道出来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问题,如:荒废学业、离家出走、忍受不了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而选择自杀等,都与网络成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得不到有效的管控和社会力量的干扰,任意放纵自我、表现自己。长此以往,许多青少年在网络游戏和网络生活中迷失自我,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不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

4. 对中学生价值观的挑战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这一特性,让很多不法之徒钻了空子,大量的骗局在社会中横行,这对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的中学生来说是很危险的。中学生正处于建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遭遇的背叛和欺骗必然会对其身心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于对身边人的信任崩塌。这也导致了中学生开始欺骗他人,使他们逐渐步入了虚假人生的误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网媒信息影响中学生文化素养的内在机理

网媒信息中所蕴含的不良因素往往会对身心发展不完善、思想不成熟的中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苏醒,对社会从无知到逐步认知的过程中会受到种种思想与观念的碰撞,从而形成自身的价值判断。自我意识形态的不稳定性,外部信息流的多样性使其内心由依赖到独立、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化中容易失衡,导致思想上的两极分化,造成心理矛盾的状态。

父母与孩子缺乏有效沟通,存在代沟等问题导致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未能通过家长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监督。父母与孩子所处的成长环境、受教育的背景、童年的经历不同,都会导致中学生与父母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但父母往往会基于自身的人生经历去指导孩子,要求其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去对世界产生既定的看法,而忽略孩子本身的感受。

学校对网媒信息的负面影响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国家现行的素质教育从施教层面仍是应试教育,是高考指挥棒下成绩体现的主要依据。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的核心目标在于学生的升学率,忽略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其网络道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师照本宣科,教育素材相对滞后,缺乏说服力。学校缺乏专门的针对课程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语言,正确看待社会问题。

由于网媒信息的海量性,政府无法对网媒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管。网媒传播的类型较多,论坛、微博、微信、博客等,传播广度极大、传播速度极快,相关部门根本无法及时应对,从而导致不良的社会影响。另外,由于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征,相关部门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出信息的者,导致问题难以根治。

网媒信息环境下中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方法

1. 建立可有效监督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律法规

我国在互联网信息立法方面将进入逐步完善阶段。而如何确保中央有关理顺、整合互联网信息管理的部署落到实处,将是下一步中学生乃至我国公民道德观念立法的重点。彻底杜绝网媒不良信息的肆意,网络暴力的泛滥,给予相应肇事者法律制裁,将是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的必经之路。

2. 引导中学生进入优秀网站,杜绝不良网站的侵蚀

中学生上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需要对其进行特定的指导与信息筛选,使其免受不良网站的侵蚀。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对各类网站信息的监管与分析,封锁或删除不利于中学生浏览的网站。另外,要加强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的网站建设,为中学生提供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良好平台,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激活他们的思维,让其可以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享受互联网带给他们的便捷服务。

3. 培养中学生网络素养,增强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

互联网的发展造就了信息的开放性与海量性,网媒信息庞杂多样,中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培养应当从中学生的网络素质入手,使其内心认知不良信息的危害,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从而从无序的网络社会中形成自律精神。在中学生刚接触电脑时就要对他们进行“网风”“网德”和“网纪”教育,站在中学生所处的角度,从有益于中学生身心发展出发,引导其健康上网,开展各类网上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共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4. 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网络素养,增强自身责任心

中学生网络道德与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相关教育工作者的监督与管理。因此,在提高中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同时,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法规并对网媒信息有较强的警觉性与判断力。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也应做好表率,提高自身网络道德修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网络教育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网络知识、网络法规的相关知识;二是自身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在相应网络信息素养提高的过程中,应对互联网与网媒信息有较为敏锐的信息识别意识,对于网媒信息的好处和不足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善于灵活多样地教授与传达网媒信息,发挥其教育作用,规避其不良影响,充分发挥网媒信息应有的德育功能与作用。

5. 合理限制中学生上网时间

适度的网络游戏可以达到娱乐消遣,放松身心,增强自信心的作用。但过度的沉溺,却可以造成极大的危害作用。据有关部门调查可知,中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长不宜超过3小时。如超过规定时长,一会造成眼睛、脊椎等生理上的损伤;二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于社会上经营性网吧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其经营时间,严格管制未成年人进入,加大巡查力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净化社会网络环境。同时,家长与学校也应合理安排与控制中学生的上网时长,做好督促与辅导工作,循序渐进为中学生养成正确的上网作息时间,利用网络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

参考文献

程丹. 浅谈网络传媒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挑战[N]. 淮安工学院学报,2010(8).

欧阳有权. 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1.

第7篇: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范文

案例一

倾诉人:小潘(27岁公司职员)

金融危机后,我所在公司的业绩受到了很大影响。为了保住工作,我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工作,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三四个小时,我变得特别容易烦躁,易激惹,老公稍有一点态度不好我就会大发脾气,搞得夫妻关系非常紧张。

太多的压力难以承受。在家里我全然成了破坏狂,稍稍有一点不如意就会砸东西。每次摔过之后又特别心疼。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网络上有关于捏捏族捏方便面的报道,抱着好玩的心态,我也加入了他们。

如今,我已经先后四次去超市搞恶作剧了。从捏方便面、捏饼干,到给可乐放气儿,给薯片捅眼敖气……什么刺激做什么。我担心长期养成这种偷偷摸摸的不良行为。会使自己的道德行为变得卑劣,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而,我现在连超市都不敢去了,痛苦不已。

【心理点评】

金融危机后不少白领患上了裁员综合征,因为背负着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精神负担,害怕被裁掉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为了保住工作拼命工作,把工作和生活混淆在一起,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压力失控。小潘从破坏狂到成为捏捏族,能够看出她都是通过借助外力来发泄,但放松未必要以这种暴力的发泄方式,建议小潘选择健康的放松方式,如运动、健身、游泳、登山、听音乐、看电影等来释放压力。

案例二

倾诉人:萧萧(26岁化验员)

大学里我是学化学专业的,毕业后分在一家大型的化妆品公司做检测,每天都要和各种原材料打交道。打小就喜欢洗手的我工作后越来越爱干净了,甚至慈上了洁癖。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有了强迫倾向。为了能够让自己摆脱强迫倾向的影响,我开始上各大论坛求助。希望能够有一些办法可以让自己快一些缓解。

无意中。我看到一个捏捏族论坛,谈的是年轻人因为压力大到超市去捏方便面、饼干的感受。也许是好奇心的驱使,逛超市时我开始留意方便面饼干区域。好玩和新鲜感让我有了想要去尝试一下的冲动。抱着只尝试一次也不套犯罪的想法我捏了第一包饼干,但现在却恋上了这种感觉。如今去超市捏饼干、威化饼已经成了一项上瘾的事。但我也很担心,毕竟这是一种怪异行为。

【心理点评】

从萧萧爱洗手和控制不住捏饼干的强迫行为,以及行为持续的时间可以判断出萧萧已经患上了强迫症。虽然萧萧对自己的症状有自制力,但她没有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治疗,而是在网络上找各种缓解方法,致使自己误入歧途。一方面反映出萧萧没有正确的挫折应对力,另一方面萧萧加入捏捏族也是她的从众心理在作祟。建议萧萧尽快到专业机构治疗,不要延误治疗最佳时机。

第8篇: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范文

[关键词] 微博 社会问题 心理分析

一、引言

微博客这一概念源于英文micro-blogging,中文译作微型博客,简称微博。中国社科院《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评价微博是“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甚至,一些学者评价认为,其深刻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目前,国内对于微博的研究,多数是传媒界学者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对微博的发展及影响进行解读。而对于微博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及背后的原因却很少有学者关注。比如,胡会娜等从受众需求角度,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探讨微博对受众的需求满足。王娟从传播学和心理学出发,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本架构,建立了关于微博客使用动机与行为的假设模型。

二、微博带来的社会问题

不可否认,微博有许多自身的优点,但是,随着微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弊端也开始显露出来。接下来,笔者主要从受众的角度,呈现微博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

1.沉迷于“信息垃圾场”

由于缺乏严格的人工筛选和把关,微博网站的无意义信息越来越多,呈现泛滥的趋势。同时,由于微博客“传受合一”的特性,微博的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形成进行有序的整合,只能通过更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如果控制不好,微博客很容易成为一座庞大的信息垃圾站。

2.微博成瘾――微博控

现在,好多年轻人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微博,每天发十几条,反复登录反复刷新页面,很可能已经患上了微博强迫症。对于这一类沉迷于微博的人被形象的成为“微博控”。

3.购买“粉丝”

有很多的微博使用者为了和同事攀比微博中的粉丝数,不惜耗费金钱批量购买粉丝。一味追求“粉丝”数量,背离了“微博”作为个性化信息和分享平台的初衷。这样的行为已经导致了攀比和嫉妒心理的产生,同时过度沉迷微博的虚拟世界,还容易导致个体社会功能的缺失,导致个人与现实社会的隔离,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的紧张。

4.信息监管困难重重

信息来源渠道的增多,并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很多用户缺乏责任意识,致使微博成为谣言的温床。比如,金庸“被死亡”这一类谣言都是通过微博产生和散播的,对当事人、对社会都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另外,在错误信息产生之后,微博的纠错机制滞后,信息一旦,其传播速度与广度很难掌控,一时不慎会引发很大的不良社会影响,如被有不良企图的人利用后果尤其严重。

5.微博“暴力”

微博正成为骂人的平台,伤害人成了微博里的病态特点。名人在微博上的出位言论,借由传统媒体的介入放大,由“事情”上升“事件”。名人在微博上的每次嘴仗,都伴随大量网友的非理性声音甚至谩骂攻击。

三、心理分析

1.动机与需要理论

归属的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需要是人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人天生有一种与群体建立联系的需要,把自己纳入到某个团里。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讲,这样做对个人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这样,他们将自己融入到不同的团体之中,分享共同的信息,关注同样的偶像,从而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归属需要。

自我关注需要。有调查发现,微博客受众拥有的关注者和被关注者数量越多,其更新和登录的积极性越高、越频繁。由此可以看出,微博受众普遍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高于自身对他人的关注程度。我们每个人都是希望被关注的,通过微博,普通的人也可以得到众人的关注,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有的人为了吸引他人的眼球,不惜利用制造和散播谣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成就动机。每个微博网站的商家都会将粉丝数量、评论的内容加以量化统计,还会将粉丝数量最多的前十名列到最显眼的位置。这一类的心理鼓励机制正是利用了人们的成就动机。很多人发表言论,并不是为了传递消息,而是为了能够博得更多的粉丝和关注,在周围的人比较时能超越他人。

交流、表达、窥视动机: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研究,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表达、交流和窥视的欲望。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文本,满足网络世界里人们的表达、交流和窥视欲望。特别是普通人对名人偶像的窥视欲,微博上虽然都是个人的只言片语,简短却很真实且时效性很强。因此,微博对于满足偶像的表达欲和满足粉丝的窥视欲的能力是其他任何媒介所无法企及的。

2.“镜中我”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曾提出了“镜中我”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微博的使用者在判断他人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基于想象,为了验证自己想象,他们需要不断的寻找证据。比如,经常看别人给自己的留言、有没有人回复自己的留言、有没有关注自己等。不论自己的想象是否得到了满足,都会产生相应的情感。然后,人们都会产生新的想象,或者是在旧的想象基础之上,继续进行验证。之所以很多人使用微博“上瘾”,是因为他们深深的陷入到利用微博来想象自我和验证想象的循环之中,并且他们把微博作为唯一的或最重要的途径。

3.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景。当一个人在独自面对问题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会受到很多人的注意,所以会倾向于做出比较保守的决定和行为。但是,当一个人融入群体中,感觉没有那么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即使做错了事也不会有人注意到自己,所以倾向于做出更冒险、更激进的选择和行为。

这种去个性化可以很好地解释微博暴力和微博谣言的产生。在微博的使用者中,有很多人属于匿名,即使是使用真实姓名的人,在面对别人时也会感觉自己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没有人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比较保守、内向、有道德感的人,在微博这个去个性化的环境中会更加大胆、冒险,说一些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有所顾忌的话。而一旦有人带头开始了“骂战”或“谣言”,这些人会更倾向于有从众表现,同时会推波助澜造成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四、小结

在此,借用我国某学者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微博只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工具和途径,重要的是使用者如何更好地看待它、利用它。

参考文献:

[1]郑雅真.新浪微博的发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梁赛楠.微博客受众的媒介使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第9篇:网络暴力的社会影响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

当今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主流是好的,表现出开拓进取、自立自强、竞争创新、平等公正等良好道德品质。但是在大学生人群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道德人格危机,如犯罪率上升、网络失德、诚信缺失、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纵观当今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问题,其影响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概而言之,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寻求其成因。

一、社会因素

1、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1)市场经济容易使大学生道德人格具有功利主义倾向

追求价值是市场经济直接目的。效率优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通行的原则,它有利于人们打破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等观念。它促使人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市场经济的渗透,也激励了大学生竞争进取、完善自我的紧迫感。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以追求利益为最大目的,这种盲目的力量,会把利益这一经济价值观念渗透到人生的各个方面,使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形成重功利、重实用的倾向。如在人际关系交际的对象、范围、程度上,取决于交际是否带来好处及带来好处的大小。在处理社会与他人的关系时,以是否有利于自我为尺度,忽略了集体的作用,集体主义观念严重淡化。对公共财物不爱惜,对他人冷漠不关心。

2)市场经济容易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出现相对主义倾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成分形成了多元化的结构。多元化的经济成分必然存在着多元化经济利益。市场经济所创造的多元化的万花筒式的世界,使人应接不暇。人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逐渐为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所取代,原来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冲击,如为人民服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无私奉献、公私兼顾、合理利己的价值观时常受到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容易造成其道德认知的困惑和道德规范选择的艰难,在价值取向和对自我的认识等问题上也容易陷入迷茫。部分大学生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也不存在客观的是非标准,产生了相对主义的倾向。

3)市场经济容易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出现拜金主义倾向

市场经济遵循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有力地冲击着现实生活中形形的等级和门第观念。选择的必要和权利意识,对利益、需要的追求,成为人们价值评价和行为方式的重要依据。反映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上,出现了由虚向实、由依赖向自强、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的变化。然而,市场经济所遵循的等价交换这一基本原则,在商品社会中存在着“泛化”的倾向,渗透到政治、精神、文化领域以及人的发展和人的关系之中。受此影响,一些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出现市场化、商品化倾向,为了入党、评优、出国、捞权,不顾廉耻、不要良心、不惜丧失人格,崇尚“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万能、道德无用”等等,产生了拜金主义思想。

2、社会风气的不正

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塑造,离不开社会环境。大学生进入到社会,就必然面对各种道德行为和价值冲突,而现代大学生,大多未经历过艰苦的环境和社会生活的磨练,单一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对社会缺乏了解和认识,致使他们极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正处在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可塑性很强,当外界的各种事件对大学生产生各种价值刺激时,容易造成其道德认知的困惑和道德规范选择的艰难, 使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出现偏差,道德行为出现异常。

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深刻的社会变革使新生进步的东西不断涌现,腐朽落后的东西也沉渣泛起。社会上的一些、不择手段、功利思想、腐朽之风、享乐主义、贫富差距等不良思想,不断冲击年轻大学生们的头脑。“钱权交易”、“红包现象”、“有偿救人”、“公款挥霍”等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不同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的观念,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这种冲击和变化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转化,过去那种互助互济、团结友爱、互敬互爱、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良好社会风气和传统美德被少数大学生摒弃。

3、网络文化异质化、开放化、无政府的影响

1) 网络文化异质性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异质性表现为:网络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非均质性、难以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网络文化的这种特性,对大学生有相当大吸引力,也容易被接受。眼花缭乱的网络文化,没有时空感和压抑感,易使大学生产生超越其他事物的亲密感。现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群体,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沟通方式,他们渴求社会认同,而现实生活却不能一一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趋于网络中寻求虚拟的自我,在网上自由地驰骋、沉醉。如此,往往导致他们一方面对网络的极度迷恋、上瘾;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孤独和郁闷。沉于网络交往中的大学生真实的社会交往能力下降,实体人际关系萎缩,甚至会诱发其退缩型人格障碍,不利于其良性道德人格心理的形成。

2) 网络文化开放化的影响

传统的传播形式是由上而下、以少对多,带有强制性和扩张性,体现了一种现实中的封闭和不平等。而网络衍生的新型文化所表现出的开放、自由、互动,体现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平等性、无权威性,是对现实社会奉行的权威意识和等级观念的一次解构与颠覆,迎合了大学生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使他们的思维空间和行为空间有了极大拓展,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享受到任何一个传统文化形态都没有的自由。在现实社会中,社会规范,如风俗、习惯、法律、规章等对人们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然而在开放的网络社会中,原有的社会诸多伦理道德的约束,在这一空间被轻易摆脱。上网的大学生完全可以匿名交往,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在网上完全凭个人的道德自律行事,从而导致了部分大学生行为的放纵。一些学生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盗窃他人账号密码、获取情报、传播不健康内容、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及版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屡有发生。

3) 网络文化无政府的影响

网络是一个信息库,良莠不齐,黄色、暴力等信息混杂其中。 在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网络空间没有主观责任机构,用户的发展和使用没有限制,对网上的信息难以追查其真实来源和核实其可靠程度,这使得网络文化容易为各种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所利用,形成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入侵。网络的自由和平等特性,也使大学生价值观念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大学紧张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使得他们精疲力尽、情感压抑,他们往往找不到合适的情感交流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的虚拟空间恰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他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宣泄,网络拥有的强大诱感力远远超过大学生的自身控制力,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造成了严重侵蚀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道德人格形成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对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奠基性、启蒙性、潜移默化性等独特特点。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多数时间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家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心灵,塑造着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1、家庭重智轻德倾向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大部分家长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调发展孩子智力,高度重视子女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许多家长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学历高,工作好,实现自己愿望。为了使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以便顺利地考上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取得更理想的学历文凭,家长可以不惜一切人力和物力,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热情。许多家长认为学习好是实的,关系到今后的前途。而品德好是虚的,抓不抓两可。只重视孩子知识的提高和技能的掌握,把学习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却忽视道德人格的培养。大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全面发展指每一个人自身所蕴含的全部发展可能性和潜能的全方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而家庭重智轻德的倾向,将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负面的影响。

2、一些家长自身道德人格缺陷

家长的素质、人格、举止言谈、生活方式、教育态度等等都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大学生,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家长的道德人格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影响早、时间长、影响深的特点,在青年大学生道德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生活态度消极、意志薄弱、道德品质低下的家长,是很难对其子女道德人格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

一些父母在处理公与私、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方面,不认同先公后私的道德观念,导致个别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有的父母把捞取实惠作为个人的价值准则,在家庭日常谈话最多、最关心的是:关系、送礼、金钱。致使有些大学生毫不隐晦地说:我最喜欢的是钱,最羡慕吃得好、穿得好,能走后门。一些父母的不良影响,使有的大学生常常表现为缺乏内省自讼的精神,甚至无视社会公德。如有些大学生衣着讲究,但不注意公共卫生;有的大学生爱惜个人物品,但对社会公物却不爱惜等等。

三、学校因素

1、重智育轻道德

有个哲人说,真正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道德高尚的人。苏格拉底认为,道德的完善比技术职业训练更为重要。我国长期以来中小学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了从学校到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重智育、轻德育”的心理趋势,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个体的发展应该是全面发展,即每一个人自身所蕴含的全部发展可能性和潜能的全方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虽然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都讲全方面发展且重视德育,但在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心目中,德育的地位并不高,特别是在高考分数面前,道德修养无足轻重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主体思路上,也一直强调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对大学生过分强调传授专业知识,而不自觉地忽视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在重智育轻道德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培养的大学生视野比较狭窄,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不断淡化,甚至是不惜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私利。部分大学生成了所谓:有智商没有智慧、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目标没有信仰、有欲望没有理想的人。

2、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

我国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教育方法上,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被动的接收者,普遍采用理论的灌输,相当一部分学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要求和指令,不管学生是否有兴趣,不管教育活动的效果,只管完成教育任务。空洞的理论说教脱离社会生活实际,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实际。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不可忽视的缺陷:既难以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性的发展。以培养“德行”为主要目的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很少,而且往往是以群体的形式安排的,因此,学生的个体经验与愿望很难被照顾到。课堂教学过分地拘泥于对学生的教化,忽视大学生个体的道德人格尊严,不能发现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所在,使得道德教育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深沉的感召力,更无法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普遍表现为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主自律能力和进取精神,缺乏关心国家、认同社会、以国家利益为重、积极承担社会义务的热情。

总而言之,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源于其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其中既有社会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有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既有学校道德教育欠缺的影响,也有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者们要很好地反思,才能为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共同为塑造大学生健康的道德人格努力。

[参考文献]

[1]夏金元.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J].教育探索,2006,(7),P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