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航天技术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航天工业;人制策略;人制管理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这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不断的加快,各行各业的发展道路也有了根本上的改变。在我国经济建设之中,航天工业是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航天企业的地位在不断的上升,并且,随着我国加大对于太空的探索,航天企业所发挥的价值越来越高,做好航天企业职工的管理工作,是航天企业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各级航天企业要充分认识职工思想管理工作内容开展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寻找科学有效的方式,积极的增强航天企业职工的人制管理策略。
1.航天工业人制管理策略思想体系
笔者参考中外当代管理理论知识,结合当下航天工业的管理经验,认为人制管理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我国当代航天企业的管理水平,不仅可以提高航天企业的自身发展,还可以增强航天军品的各项科研工作。
1.1人制管理中“人”的含义
当下的人制管理思想体系研究中,其中的“人”,指的就是具备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的劳动人员,也就是人才,人力资源。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和最主要的能动因素,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生存的中流砥柱,是最复杂的因素。
1.2人制管理中“制”的含义
人制管理中的“制”,指的就是企业的管理制度、运行制度、规章制度等等,“制”是生产关系各个要素的本质内容。
1.3人制管理策略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是人制管理策略的核心内容,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点,以人创造“制”,以“制”管理和规范人的各项行为。“人”和“制”是相铺相成的,更是互相约束的,更多更好的“人”才可以创造更加科学的“制”,科学的“制”才可以造就更多更好的“人”。
2.航天企业员工的思想管理
一个企业自身的文化和员工的联系,从表面来看,明显是浅显易懂的方式,在当下的航天企业管理之中却没有得到正确的执行贯彻,还有可能是因为其他的原因造成了航天企业员工的思想管理上出现错误的倾向,有以下几点。
2.1航天企业将员工当作是被动接受者
传统的航天企业都简单的将员工理解为是需要被改造的,更有甚者,将员工当作是被洗脑的目标。过去的企业将某人的思想制作一本书册,企业的员工每人一份,要求员工铭记于心。这种企业文化的宣传方式,是非常极端不可取的,可以反映出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内心深处具有旧社会的封建专制思想,这种带有封建思想的企业文化是非常可怕的。
2.2企业扼杀天性,不考虑价值观并存的现实规律
目前的社会处于一个创新转型期,划时代的观念和思想应运而生,社会阶层的每个人员和社会本身具有的共同作用,将会造成每个个体之间所具有的多元文化价值。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企业文化绝对不可以强求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员都具有统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航天企业的人制管理要遵循“以人管理”策略,应该尊重企业文化中的每个个体,认识和接受企业文化个体认识上的差异,只要企业的整体文化思想和企业员工的思想整体不违背,就要保持尊重,如果企业员工和企业文化存在相互违背的事情,企业必须要加强引导,只有依据企业文化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才可以保证企业文化正确的建设目标,从而,在整体上,达到增强企业文化的归属感。
3.航天企业人制策略管理的实施办法
3.1航天企业管理层要以身作则
航天企业要提升管理层的素质,要将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打破。航天企业的管理层要为企业职工树立楷模榜样,要具备优良的品质和形象。因为只有企业内部的管理层自身的素质足够的强大,才能够给企业的职工作为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目标。所以,航天企业的管理层要做好带头工作,日常工作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只有如此,职工才会自觉接受管理。
3.2构建“人制管理”完整体系
“人制管理”将企业当作一个由人、物、财、信息等诸多要素结合的复杂体系。运用体系工程管理的核心思想,进而调节“人”和“制”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是其本质内容。航天企业的发展思路是“用能人,多拓展,创新科技,多元化经营”。
4.结语
当今的时代是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当今社会各项机能逐渐的趋于完善,传统的思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企业发展。科学有效的实施“人制管理”,构建完整的管理系统,管理层做好带头工作,发扬创新和实践精神,才能提高当下航天企业的自身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席文启,刘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概论[J].水木时代北京图书中心.2012,(03)1819
[4]马博涛,李江南.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8):2830
专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专题式教学要求授课教师既要完成该课程的授课任务和教学目标,又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授课教师在进行专题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进行专题设计的时候,首先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大纲对教学活动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大纲明确指出,本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和中国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教学大纲中的主要内容为专题的设计提供了范围依据。因此,所设计的专题必须在大纲所要求的范围之内,反映大纲的主旨,遵循大纲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以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为切入点。专题的选择既要紧密结合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更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关涉他们所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既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引导他们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研究意识。每个专题都有一个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逻辑思路展开,即问题“是什么”、“有哪些表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解决”、“对你有何启示”等,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剖析,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笔者在一个学期的授课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硕士研究生关注、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前沿问题,如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出的“海洋经济快速发展”问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出的“未来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问题、“仿生机器人的开发利用”问题等。二是社会热点问题,如“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房价何时能降”、“节假日出门难的问题如何解决”、“社会风气如何改善”、“大学的教育体制如何完善”等。三是与自身相关的问题,如“研究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常常迷茫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最优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找工作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等。
第三,以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为主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从学科性质上来说,属于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理论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因此,在设计专题时,必须符合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的要求,内容上要充分体现自然、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但研究对象主要是自然、科学技术,它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研究和考察自然界以及科技运行的基本规律。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地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困惑与问题。设计教学专题,应该教育学生学会用的立场和观点分析、回答当代科技革命中提出的重大社会问题,帮助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功能。
专题设计举例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共有18课时,最多只能设计9个专题。这9个专题不可能覆盖《教学大纲》中所有讲授内容,只能打破章节的限制,筛选、融汇其中的重要内容。下面仅以6个专题为例,阐释专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专题一:玛雅文明失落的启示。主要是作为绪论部分来讲授。目的是想通过对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和启示的探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与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联系,了解自然辩证法所具有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特点,以及该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领域,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以及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专题通过对玛雅文明的介绍,着重让学生们分析、讨论两个问题:其一,玛雅文明失落的原因是什么?玛雅文明的失落给我们今天带来了哪些启示?学生们分别从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增加、粮食短缺、战争、精神信仰体系瓦解等方面探讨了玛雅文明失落的根源。其二,玛雅文明的失落给我们今天带来了哪些启示?答案方方面面,包括要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如此层层递进,启发学生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自觉认识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专题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第一章的内容,即自然观。该专题回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始的低层次的和谐到近代人与自然的对抗到现代生态自然观所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历史演变过程,剖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到对抗再到新的阶段上更高层次的和谐,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专题通过一部有关地球的纪录片《家园》,又名《地球很美有赖你》导入,然后着重让学生分析造成今天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这两个问题的解答中,尤其突出分析了“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与硕士研究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非常有兴趣讨论这个话题,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有着深刻的启示。总之,通过该专题的讲解和讨论,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养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人文情怀;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三:科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建。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即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专题通过科学的本质特征来透视科学精神,探讨科学精神的内涵及现实表现,着重讨论和分析当前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及重建的路径,如何掌握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等。专题从“太极高手‘隔空打人’的神功”的相关新闻报道导入,通过对该现象的讨论和分析,揭示各种伪科学产生的根源,揭示科学精神缺失的危害,从而得出培育和重建科学精神以及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专题四:李约瑟难题及其启示。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第四章的内容,即科学技术社会论。专题主要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李约瑟难题的解答方案、李约瑟难题的当代启示。专题以“近代科学为什么未在中国产生?”这一问题导入,让学生开动脑筋,分析其原因。学生分别从经济发展方式、封建专制制度、科举制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探究了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根源,通过分析,揭示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哲学等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观。
专题五:科学技术中的伦理问题。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第四章的内容,即科学技术社会论。通过对科学技术中伦理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把握的科学技术伦理观,掌握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培养学生的责任伦理意识。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遵循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贡献力量。专题以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为案例导入,分析科学技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影响。揭示科学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伦理维度,以及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包括航天技术的伦理问题、基因工程技术的伦理问题、信息技术的伦理问题等。通过对当前科技伦理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把握的科学技术伦理观,才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性引导,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为人类的福祉服务。
专题六:学习十报告精神。涉及《教学大纲》第一、二、三、四、五章的内容。专题主要是把十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融入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的深入讲解,通过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内容的详细介绍,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我们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理解科学技术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明确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专题以作十报告的视频导入,简要介绍十召开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理论创新和重大意义。重点分析和讨论三个内容:第一,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第三,如何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只有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有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才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只有加快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实现建设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总之,通过该专题,将十报告的精神实质与《教学大纲》中的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领悟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专题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专题式教学既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在教学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进行专题设计的时候,要紧密联系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点,每个专题要关注和讲解不同的问题,要各有分工。看起来好像与其他专题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在分工的基础上,又要注意专题与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把每个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学生分析、揭示出来。比如,讲自然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充分体现人的实践活动或科技活动的影响,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离不开科技,同样涉及科技伦理问题等,这样看似是一个个孤立的问题,实际上是浑然一体的有机整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人、自然、科技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关键词】信息 信息化 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 经济发展
【Abstract】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sign of modernization. The nature of the third wave is the information on the socio-economic penetration and promo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information on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ole of a brief analysis.
【Key words】Inform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Development
1.信息化对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新型社会,信息化在诸多层面对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各国都把国民经济信息化作为自己发展的重要战略。发达国家希望通过信息化战略,保持其经济、科技等优势,继续在世界事务特别是经济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希望通过信息化战略,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加重在国际事务中对话的份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1%,达到11.67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美元,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这是在全球信息经济大背景下取得的,信息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社会生活与国民经济信息化战略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社会转型和抢占二十一世纪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2.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2.1 结构主义的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有一个竞争均衡假设:要素市场是均衡的,经济制度有足够的灵活性来维持均衡价格,无论从生产者还是从消费者角度看,资源都达到了长期的有效配置,也就是帕累托最优。基于这种假设,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加权平均增长与总产出增长的差额,即是整个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长的数量。但事实证明,不存在完全实现这种均衡的市场和行政机制,不同部门中劳动收益有差别。那么,事实上的经济增长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结构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资源配置过程中,资源由低生产率部门向较高生产率部门转移等原因形成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非均衡条件下(要素市场分割和调整滞后等等)的结构转变,能够加速经济增长。”[1]也就是说,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现代经济的迅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表现为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产业得到均衡发展,提高了产业发展效率。信息化浪潮促成了信息产业的形成壮大,同时使传统产业也得到了改造和优化。“信息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标志,是带动度极高的现代经济增长源。”[2]
可见,依据结构主义的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推进信息化,将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的增长。”[3]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中国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长期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源动力。
2.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经济增长由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推动,但并不一个已达成的共识,其中罗默于1986年建立了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这个模型在资本和劳动之外加入了第三个生产要素──知识。罗默于1990年提出了第二个模型,在要素中加入了人力资本。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这一强大的内部力量就是知识。投资促进知识积累,知识又刺激投资,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投资的持续增长能永久地提高增长率。后工业经济即信息经济有时也称为知识经济,便是考虑了知识在经济运行中的投入与产出。
信息化与决定内生经济增长的因素(要素)有着紧密的关系。信息化社会里,信息才是知识的本原,知识是由信息提炼而来的。信息化加速了信息向知识的转变,并加速了信息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信息化正使“好”的技术、方案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从内生增长的角度促进了经济发展。
以上简单介绍了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但信息化具体是怎样促进经济增长的呢?下面就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简要的实证分析。
3.信息化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信息技术具有高度的渗透性、扩散性、增值性、倍增效应、集群效应,作为高新技术的龙头,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信息搜集、分析等技术部分地取代了人的脑力功能,自动化、工业控制技术部分地取代了人的体力劳动。许多人力技能根本无法实现的目的,借助信息技术便可以达到。改革开放以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巨大和明显。中国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新兴技术推动的新兴产业。
3.2 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改造了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爆发出新的能量。
从发达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顺序看,先有工业化,后有信息化。工业化培育了信息化,信息化是对工业化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传统工业整体比较落后,经济结构不甚合理,信息化程度还不高,不可能立即以信息化取代工业化。我们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同时大力发展壮大信息产业,快速向信息化过渡。
信息化对工业化有三种作用:
(1)意识补充作用,信息经济的发展能弥补工业经济的不足,如高能耗、低效益、严重污染等。
(2)替代作用,能用信息资源来替代更大一部分的物质资源。
(3)协同作用,信息经济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机会和新途径。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观念上可以使工业化不以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为终点,而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往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前进;在运用工业制造技术的同时,要求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要求改革和创新,实现办公自动化、贸易无纸化、信息网络化,以及管理信息化与业务信息化的整合;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挥信息的作用、扩展知识的功能,使工业化扩大了可用资源的范围,并增加了知识化、智能化的特色。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必须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4.新兴产业──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从事信息产品及其装备、设备和信息服务的生产和流通的各部门的集合。广义的信息产业还包括信息咨询业、信息服务业等。随着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的发明和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的建立,信息产业迅速成长和壮大起来。十多年来,中国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二至三倍于GDP的速度发展,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由1998年的1.4%提高到2002年的4.2%,这一比值将继续呈倍增式增长。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
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有如下一些影响和作用:
4.1 知识(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效用得到有效的体现和充分的发挥。信息产业是知识、技术和智力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本身如软件业、情报业、教育业都是以知识、文化、智力的开发、研究和传播为职能的产业。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如微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更是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密集性。从信息升华而来的知识已越来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或生产要素,经济效益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技术创新创造出来。
4.2 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渗透性、创新性及增值性等特点,成倍地快速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我国信息技术应用的典型调查表明,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的投入产出一般都有1∶4以上的倍增。
4.3 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推动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不仅决定着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而且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各次产业不合理,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虽然现在已经在结构调整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历史的因素,以及我国经济转型的难度,到21世纪,中国产业结构仍将是第二产业比重居最高地位。
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因为信息产业是高渗透产业,不仅能渗透到各个高技术领域,还一定会渗透到传统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更新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力,加快产品换代,增强产品竞争力,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传统产业向知识密集和高品质转变。
4.4 信息产业的产业关联度非常强,它的发展对其它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能带动一大批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1)在信息产业内部,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龙头,带动了微电子、半导体、激光、超导、蓝牙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2)在信息产业外部,带动了一批其它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机械制造、仪表仪器、生物技术、海洋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成长。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还可以形成良性的互动作用。
4.5 世界范围内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各国更加紧密地联为一体,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理所当然要汇入这一潮流,要推动这一潮流的发展。信息产业对这一潮流的作用使中国经济发展得到直接和间接的好处。比如,中日韩三国2004年初在北京商计联合开发Linux操作系统的事宜,使这一计划提升到具体实施的阶段。这一计划对打破微软垄断,开发自有知识产权,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打开开放竞争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5.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产物。虽然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不象信息产业那样能够直接以量化的形式反映出信息化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份量,但是它们大大加快了中国信息化进程,大大提高了中国信息化水平。这里以定性的方式简述一下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间接推动作用。
5.1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商务活动形式,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通讯网络和计算机装置替代传统交易过程中纸介质信息载体的存储、传递、统计、等环节,从而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管理等活动全过程的无纸化和在线交易。”[4]2003年的一场抗“非典”大战,促使电子商务快速走进人们的经济生活。电子商务已成为越来越热门的一个话题。
电子商务对信息技术和法律法规的依赖性比较强,虽然在我国的发展还有一定困难和限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现实。
从宏观角度来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形式,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重要的影响。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获得无限的商务空间,借助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手段获得全球性的竞争优势。为了适应这种新型的商务模式,企业生产组织与经营方式必须发生改变。电子商务可以成为促进企业信息化的一个契机。电子商务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源。
从微观角度来看,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比较直接,它所带来的好处是“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存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用户服务效率、降低营销费用、创造销售机会、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知名度、提高经营效益等。”[5]
关于电子商务,我们还要破除“邮购”的狭隘理解。电子商务之所以对经济生活有巨大的影响,是因为它是一种体系,一种创造财富的体系,它代表了一个新的文明。我们已经向网络社会迈进,网络社会里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电子商务。2003年度中国最富有的人是丁磊,丁磊和相当一部分新贵都是在网络大潮中搏击中流的人。只有把握住创造财富的体系,才能够把握住时代的方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5.2 电子政务。
究竟什么是电子政务?通俗地说,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进行行政。据笔者调查,云南省的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电子政务既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工具。电子政务是政府解决其所面临的、紧迫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台发动机。
(1)电子政务可以提升政府竞争力。
中国政府之所以发展电子政务,首先是旨在提高政府竞争力。目前人们谈及竞争,大多是指企业之间的竞争,但事实上,目前经济竞争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政府之间的竞争。因为国家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各国的中央政府之间,而各个地区之间的竞争也表现在各个地方政府之间。如果政府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政府,那么它如何领导建设有竞争力的经济?
(2)电子政务是推动中国信息化的切入点。
建设电子政务的一个基本方向,就是以电子政务做龙头,通过电子政务带动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信息化。
(3)中国电子政务预期的投资规模据说超过了三峡工程,这必然会促进信息技术业、通讯业、软件业、硬件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全球信息化如火如荼,使全球经济、市场的一体化进程空前加快。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加强的条件下,经济大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尤其重大。信息化经济的发展,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从而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美)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分析比较研究》(中译本)三联书店 1995年 第5页
[2] 郑友敬:《跨世纪: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5年 第3页
[3] 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年4月 第27页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文化的内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以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为例,提出了解决以往教学中文化意识欠缺的策略。
语言源于文化,并且和文化紧密相联。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人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作一探索。
1.文化的内涵
文化在广义上可以指人类精神和物质生产的总和,在狭义上指人类精神产品的总和;就不同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性而言,文化乃指某一特定人群中人们行为和认知方式的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体现在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外语教学所研究的文化,相对来说是一种狭义文化。
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人类文化世界的建构和运作正是通过语言的命名活动和语言的制约作用得以实现的。语言又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语言对于表达人类复杂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是我们理解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基础和前提。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3.教学的误区
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传统,语言又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我们缺乏欧美国家所拥有的语言环境。况且,中国和英语国家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经常会遇到很多因文化差异引起的障碍。因此,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他们对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英语教学中融人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培养世界意识。
由于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跨文化意识薄弱,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处理不当,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意识欠缺的现象。英语文化意识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多数学校还是薄弱环节。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原本就很容易引起文化障碍,制约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轻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的目的被认为是让学生背熟语法规则,然后按照背熟了的语法规则做题,得高分,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学这门语言,怎样才算学好了这门语言。英语教学一直忽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教师把重点只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没有对文化知识给予同样的重视,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因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扫除因这种差异而引起的文化障碍,进而达到成功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境界。
4.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4.1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新课程普通高中英语课本,采用结构功能的编写体系,围绕中外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名人传记、传统节日、卫生与体育等16个话题选编语言材料,语言真实自然、形式多样,活泼新颖,所涉及的话题贴近生活实际,紧跟时代的步伐,如旅游、体育、航天技术、环境保护、交友、集邮爱好、影视等;阅读课文涉及题材广泛,反映了英语国家历史和地理、风土人情、名人传记、新闻出版、戏剧、文学、音乐等。这些题材和话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未来、关注社会,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知识,不断增进学生对东西方国家国情的对比和了解,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世界意识,准确而得体地运用英语交际,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如在教Good Manners时,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并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论题是’’Western tablemanners is better than Chinese table manners"。双方辩手各举一方餐桌礼仪之优处,或宣扬,或反驳,气氛热烈。其实礼仪本无优劣,只是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东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教育学生要人乡随俗,树立文化平等观,注重礼仪,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又如”Disneyland""A Freedom Fighter""Charlie Chaplin""Abraham Lincoln”等人物传记反映了美国自主、独立、崇尚个人奋斗的主流文化;"A Taleof Two Cities""The Necklace""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反映了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以及西方人瞻瞩金钱的价值观念。
4.2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正确运用词语。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而成的。一些很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惯用语、谚语、理语和格言等都来自于成语典故、神话传说、文学名著,教师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让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如Shylock(夏洛克)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人物,作为典故比喻那些贪得无厌的高利贷者,而Solomon所罗门)比喻非凡的智慧,出自《圣经》的传说。又如,to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之战),指十九世纪初,拿破仑称雄欧洲一时,最后战败于比利时的滑铁卢。这一词语被人们用来比喻“惨遭失败”。再如peasant(农民)一词,在汉语中是中性词,但对西方国家来说却有某种反面的、消极的意味,指“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在西方称农民为farmer。又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在汉语中,狗含有贬义,而在英语中狗是宠物。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4.3开发校本课程,系统介绍西方文化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校本课程正是实施这一理念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学生渴望更多、更系统地了解西方文化,因此,英语教师可摸准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教材内容,编写《学点英文谚语了解西方文化》、《中学生英美概论》、《知多少》、《你喜欢的英文歌曲》、《西方节日文化》等学生感兴趣的校本教材。使学生更全面、深人地了解目的语文化。
4.4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综合素养
语言习得理论告诉我们,语言自然习得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英语的学习也一样。由于电视、多媒体等能创设仿真的英语交际情景,在课堂中适当地引人这些媒体所提供的地道活泼的英语素材,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地道的英语文化,从而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地借助电视、网络等学习英语,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跨地域文化的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的英语教学资源,如:(1)英语影视节目(2)英语教学网站(3)各类多媒体英语教学光盘(4)英语教学的报刊杂志等拓宽英语知识面,提高语音素质、丰富英语文化,有效提高英语综合文化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4.5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也要在课外最大限度地创设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课堂内外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4.5.1开办英语角,由外语老师与学生交流。有条件的话也可请外教或外国朋友与学生进行直接对话。
4.5.2开设研究性课程,以跨文化研究为主题,系统地传授英美文化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小课题,如:“美国的饮食文化”、“英国的婚俗”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电影和录像、请教专家等方式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并最终写出报告。这样的课程学习在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能力。
4.5.3利用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举行英语晚会,举办英语知识竞赛,使学生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了解西方习俗。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5.正确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怎样看待自己的文化和人家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决不能认为哪一方的文化更好,语言更美。”(王宗炎)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要正确地理解外语并恰当、得体地使用外语,不仅取决于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而且取决于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的了解程度。因此,了解、熟悉本国文化有利于外语学习。并通过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传播中外文化的使命感和文化融合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