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修复整治范文

生态修复整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修复整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修复整治

第1篇:生态修复整治范文

关键词:河流;整治工程;生态修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道我国对河流整治观念认识的不断深化,更注重生态,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减轻人为活动对河溪的压力,维持河溪环境、物种多样性及其河溪生态系统平衡。河道治理不仅仅是利用水利工程满足人类社会需求,而且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性需求,促进人类与自然相和谐,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各地在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和河流整治工程中,已经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加强河流的生态建设。

1 当前河流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1.1 人为影响河流自然形态

我国现有的大部分江道平面图形、断面、河相关系以及河底与水面纵向比降均失去了天然河道的特点,主流和江道总体保持稳定,江道形态是人工建筑物控制下的河床变形。

例如人工构筑物改变了上下游主河槽的宽度, 改变了天然滩地的形状甚至位置。人为的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和河道断面矩形化也极大的改变了河流的形状。

1.2 湿地功能退化

湿地主要包括沼泽、泥潭、水域带等。湿地中的水体指水深不超过六米,可为静止的,也可为流动的,可以是淡水,也可以是咸水。湿地因拥有许许多多的对人们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肺”。大面积的湿地可以滞留洪水,延缓洪水过程,同时湿地中的水还可以减缓土壤的沙化过程。湿地中的植物不仅可以滞留沉积物, 还可以分解转化有毒物质,同时植物还可以转化碳元素,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湿地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然而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由于过度围垦、鱼塘开发、取土挖沙等人为的不合理开发,湿地面积明显萎缩,湿地生境破碎化,湿地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功能退化。

1.3 水体污染严重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自净能力即水体的环境容量,使水环境质量逐步下降,水体的使用价值降低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1.4 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生态系统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两者的共同干扰下, 使生态系统的某些要素或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要求的量变和质变,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水生态系统主要功能是生物生产力、能量流动、物资循环和信息传递。但近几十年,由于人类受利益的驱动,大量排污、过度开垦、不合理工程建设,使得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水生生态系统退化。

2 传统河流治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传统的河流治理, 主要考虑的是河流的抗洪、排涝、航运等功能。在岸坡处理上注重抗冲刷防坍塌的措施, 而对河流周边及河流本身的生态环境考虑不多。在方法上,主要采用混凝土、砌石等硬质材料建造护岸工程, 这对于提高抗冲能力、抗侵蚀性及耐久性作用明显, 但负面影响也较显著。这些硬质材料切断了水、空气、土壤、植物、生物之间的有机联系, 破坏了生态系统。

自然河流的渠道化是传统河流治理对生态系统造成胁迫的一个主要方面, 渠道化包括河流形态直线化、横断面几何规则化及河床材料的硬质化。形态直线化改变了河流蜿蜒型的基本形态, 使急流、缓流、弯道、浅滩相间的格局消失; 横断面几何规则化使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 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 鱼类的产卵条件发生变化, 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的栖息地改变, 可能造成物种的数量减少和某些物种的消亡; 河床材料的硬质化, 切断或减少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有机联系通道, 本来存在的沙土、砾石或黏土中的大量微生物再也找不到生存环境, 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无法生长, 使得植食两栖动物、鸟类及昆虫失去生存条件。

渠道化的后果, 可能会使本来复杂的食物链在某些关键物种和重要环节上断裂, 对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是局部的, 而是全局性的。因此, 美国、荷兰、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陆续开展了河流复原工程, 对河流实施生态修复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生态恢复技术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河流进行生态修复, 其目标是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 使工程结构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冲击最小化, 不仅对水流的流量、流速、冲淤平衡、环境外观等影响最小, 而且要适宜于创造动物栖息及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多样性生活空间。

3.1 重现蜿蜒曲折的水流形态

改变长期已惯用的治河方法,裁弯取直,制造丰富多变的河底线、河坡线,在有可能与河边绿地相结合的地方,可修建蜿蜒曲折的水路、水塘,创造较为丰富的水环境,改变原来呆板、单调的河道模式。

在需要护岸的地段, 宜采用鱼巢、生态混凝土等岸坡防护结构, 充分利用乱石、木桩、芦苇、柳树、水葱等天然材料与植物护坡, 避免河流岸坡的硬质化。常见的生态护坡断面如图1。

图1 生态护坡断面示意图

3.2 修建主槽与滩地相结合的断面型式

大多数的河流属于季节性河流,只有在汛期才可能发生较大流量的洪水,平时和汛期对河道断面的需求差别很大。因此,有条件在河中修建主槽,平时使少量水体在主槽内流动,在滩地修建湿地或进行绿化,甚至可以提供人们休憩的场所,充分发挥河道的多项功能

3.3 采用新型生态材料护坡

不再大量使用现浇混凝土、混凝土板、浆砌石等阻断水和空气交换的硬质护坡材料,改用干砌石、卵石笼、大块石等更为通透的材料来防止水流的冲刷,并可在这些材料之间和表面复土,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适当开发利用“生态混凝土”、“双绞格网结构”等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新型材料。生态混凝土是由特殊级配的集料和胶结材料制成,其力学性能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同时,具有蜂窝状结构,多孔且连续的特点及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使得植物能在其中生长。而且植物的垂直根系穿过坡体表层,锚固在较稳定的岩土层上,起到预应力锚固的作用,植物的根系在土中盘根错节,使边坡土体成为土与草根的复合材料,而草根可视为带预应力的三维加筋材料,使得土体强度提高。植物通过吸收和蒸腾坡体内水分,降低土体的空隙水压力,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有利于边坡稳定。双绞格网网箱、网垫和网袋具有生态环保性、整体性、柔韧性、耐久性、透水性、造价低及良好的消浪性能等优势,非常适合于河道护岸工程,可用于河流生态修复。

3.4 开发采用植物护坡做法

植物护坡的实践历史久远,但作为一种工程技术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一门学科,仅有几十年的历史。早在1591 年中国最早将柳树等应用于河岸边坡的加固与保护,17 世纪利用植被护坡的技术保护黄河河岸。20 世纪50 年代,国内植被护坡技术主要用于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从70 年代开始,景观改善已逐渐成为植物护坡的重要方面。液压喷播技术自20 世纪50 年明并用于植被护坡。20 世纪80 年代初以来,发明了三维网植草护坡、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土工格室植草护坡等。植被护坡在增加边坡稳定、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而且可以抑制土壤侵蚀,提高土层对滑移的抵抗力。此外,边坡植物的存在使人工环境逐渐恢复为自然环境,为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有利的场所。可采用木桩与植物梢、辊相结合的护岸型式,或在坡面分层栽种柳条等当地土生植物,形成植物为主的护坡工法。采用草坪草和野生草种相结合的做法,草坪草对管理要求高,需水量大,适宜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场所栽种,野生草种生命力强,适宜各种不同的河边环境,可在普通河段采用。

4 结束语

总之,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不单单是满足人们对水的需求, 同时也是改善和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工程, 是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使社会发展可持续的工程, 是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工程。

参考文献

第2篇:生态修复整治范文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发展前景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土地提高利用率,确保土地有较高的产出率,处于这样的技术环境中,中国的土地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做到物尽其用,以使得土地资源应用中所创造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从当前中国土地工程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在土地整治方面所获得的成效显著,但是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这就需要从实际应用需要出发不断完善整治工程技术体系,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基本介绍

(一)应用土地整治工程技术

将非农用土地改为农用土地将非农业用地经过技术改造之后使其成为农业用地,就是将无法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源或者暂时不能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源经过整治之后合理利用,对土地的现状予以改变,进一步完善土地状态,使得土地资源用于农业,也就是将土地变成适用于农用的土地资源。将中国的非农业土地改变为农业土地,在技术上依然存在滞后性,在具体的实施中需要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此过程中,还要确保非农业土地改为农业土地的过程中技术的先进性,使得技术被合理利用,能够跟得上时代变更的节奏。

(二)应用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整顿建筑用地

保证建设用地使用和开发的合理性,有效提高建设质量,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为了保证建设用地整改的顺利实施,我们需要非常严格的程序保障。首先,需要政府工作人员积极合作。其次,需要确保政府的权威性。只有拥有强大的权威性,才能更好地改善土地和保证建设的安全。因此,在施工现场整改技术的实施中,需要加强政府管理,提高政府重视程度,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土地资源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设用地整治项目的开发效率,从而确保土地资源整治的程序和技术更加合理。

(三)应用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改造污染土地

物理改造方法,即通过一些正常的物理过程,改善现有土壤和受污染土壤的物理特性,以达到控制土壤污染物的目的。化学转化方法,即在被污染的土地上加入一些有效的化学试剂或化学物质,以达到控制污染物和改善土壤质量的效果。生物土地污染治理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原理和技术来改善被污染的土地资源,其主要优点是不会对现有土地资源造成损害,能够丰富现有土地的生物分布,实现生态平衡。

二、应用信息技术做好土地资源测绘工作

(一)应用野外数字测量技术进行测绘

应用野外数字测量技术开展测绘工作的时候,根据对测量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详细分析,在项目中如果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就能够被及时发现。在开展测绘工作中,工作人员在野外进行,由于工作环节多,工作内容复杂且环境艰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时候进度慢,需要消耗很长时间。合理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调查测绘,利用天宝SX10进行数据的扫描,利用TBC、TrimbleRealWorks软件处理点云数据,生成相应立面图等成果,就可以获得各测区土地资源的信息数据。

(二)全球定位技术的应用

在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对影像模糊及影像拍摄时点后新增地物进行补测。补测主要采用简易补测法和仪器补测法,如果地形地貌不明显,可以使用北斗或GPS调绘仪器进行补测,地形地貌明显的地方可采用简易的补测技术。根据需要补测图斑实地情况,确定合适的补测方法。

(三)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地籍测量中如果将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跟踪系统结合起来应用,在测量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包括土地的所属类型以及面积,以在土地规划建设中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在应用这两种技术的同时结合使用遥感技术,各种地形特征都可以获得,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还可以明确地理坐标位置。

三、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土地整治技术的不断创新,任何行业都需要对技术不断改善,以满足各种新的需要,这不仅要求技术具有时代性,而且还要保证理念与实际需求保持一致。如此才能使得中国未来的土地整治工程技术获得全社会的认可,从而从根本上确保中国未来人口与土地利用之间成正比例关系,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现代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的主要价值在于,使中国未来的土地更加规划和设计。同时,可以使用最新的材料和技术,从而确保未来的土地整治工作能够在最严格的信息和监控系统下提高建设标准。目前,我国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的发展不仅局限于自身的发展,还与许多相关领域结合起来。在中国土地整治技术的应用中,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传统的土地整治、矿区土地复垦和污染土地修复。其一,传统的土地整治技术。由于缺乏先进的工程技术支持,传统的土地整治导致农田道路、沟渠使用寿命短,土地平整质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部分耕地生态环境质量退化。此外,由于区域不同,土地类型不同,利用方式不同,对沟道设计强度、使用周期等要求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关键景观断裂点的修复也缺乏精细化的工程技术支持,影响了土地修复的可持续性和工程效益的发挥。为此,开发适合农田建设的规划设计新技术,应用激光技术进行精细平整,自主开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新材料以及施工工艺,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工程建设将是未来农田建设工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其二,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经济发达国家将复垦项目视为矿区的一部分,高度重视生态恢复、复垦项目与周边景观的协调以及复垦土地的跟踪、监测和评价。因此,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矿区复垦土壤的地表稳定与侵蚀控制技术、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技术等。其三,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经济发达国家的污染土地修复项目主要采用实验室研究中试或现场试验研究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基本模式。将修复基质山的单一土壤修复转化为土壤和地下水的综合治理。修复技术所涵盖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类型。因此,未来污染土地修复的发展趋势是发展绿色可持续的单一修复工程技术、多种修复方法和组合技术。

四、结束语

第3篇:生态修复整治范文

我县黄湾岛位于县黄岐湾南侧,筱埕镇后澳海面,北纬26°。17′13〞、东经119°49′22〞,面积约0.068平方公里,岛形似香蕉,略呈三角形,呈南北走向,岸线长1.38公里。周围水深6-15米,无人居住,海域滩涂面积为本岛的20倍。位居亚热带海洋季风区,四季气候温和,水温稳定适中,水质清澈无污染,浮游生物十分丰富,环岛沿边的虾、蟹、贝、藻种类不下100多种,其中珍贵物种龙虾、海参、鲍鱼常年生长在岛屿周边。长期以来,由于滥捕,疏于管理,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为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充分利用黄湾岛资源,实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制定黄湾岛海岛生态保护示范岛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以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宗旨,通过对海洋无居民岛屿实施综合整治及周边海域的保护,达到海洋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丰富、地方特色物种的典型性、衡有性得到有效地保护,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整治时段及目标:

工程实施时间为三年。

通过区域范围的水质及生物监测网络建设、清除岸线和区域范围内的海漂垃圾、实施生态修复、开展海区生物增值放流、投入人工鱼礁等措施,达到自然生态的优化,区域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整治范围:

黄湾岛及周边3海里范围海域。

四、工作原则:

黄湾岛及周边海域综合整治与保护工作按照科学规划、详细调查、生态修复、逐步实施的原则进行。

五、整治的主要内容:

黄湾岛及周边海域综合整治与保护工程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开展生物基础状况调查;

2、建设区域水质及生物监测网络;

3、实施封岛栽培进行增殖放流;

4、投入人工鱼礁;

5、开展岸线及区域海域巡查;

生物基础状况调查项目:对海岛植被、土壤进行调查登记,对区域海域进行水体和潮间带生物基础调查,每年春秋两季进行调查,布设五个断面,五个站点,连续调查两年,对该海域生物基础状况及变化作出判断,并提供报告,为开展该区域生态修复及制定保护措施提供科学科学依据。

建设区域水质及生物监测网络: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该海域进行常年生态监控。

实施封岛栽培:①宣传管理工作:通过张贴通告、标语、散发宣传小册子等方式,提高保护区周边群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②在岛上及陆上建立标志牌,增强警示力,在黄湾岛建立标志碑,上书保护区简介、示意图等,以及破坏保护区的行为及应负的法律责任。

③选派专职管理员进行日常管理、检查,防止群众进行保护区乱采乱挖。海监及渔政队伍不定期进行巡查管理。

进行增殖放流:

在黄湾岛周边海域进行增殖放流,另外,开展底栖物种等常规品种的人工放流,以恢复岛周边海域因过度捕捞而造成的破坏的生物种群资源。

投入人工鱼礁:

建设人工鱼礁,是我县实施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于调整海洋捕捞结构,促进海洋产业的优化升级、带动滨海旅游业、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工鱼礁增殖对象为底层贝类、鱼类及藻类。选择经过处理的废旧渔船或制作钢筋混凝土预制模型进行投放。

计划投入钢筋混凝土构件3座,废旧渔船4艘,投资70万元。

开展岸线及区域海域海监巡航巡查:

组建一支由镇海洋渔业工作站、公安边防派出所及当地村民组成的资源管护队伍,在该海域开展日常管护工作。

六、工作要求:

无居民岛屿保护工程是大规模、综合性的海洋环境整治项目,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按照省局的要求实施,确保完成整治作务。

要加强黄湾岛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海洋与渔业局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协调及落实项目的开展。

项目所属乡、村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并取得涉海有关单位的支持与帮助,共同做好黄湾岛及周边海域综合整治与保护工作。

密切与省内外各海洋科研院所、水产技术单位合作,引进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以促进我们的工作。

加大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领导、企业、群众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工作氛围。

第4篇:生态修复整治范文

一、工作目标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之年,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对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我县“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各乡镇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化问题排查,狠抓问题整改,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落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和建县40周年。

二、工作任务

本次排查整治重点围绕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风险、生态修复治理、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整改6个方面,聚焦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态涵养、水土保持、河湖“清四乱”、产业布局、节约水资源及各类督察、巡视、审计反馈整改等问题开展排查整治。

(一)生态破坏方面

1.重点排查整治各类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建设、非法开采、矿业权退出不彻底,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各类采砂、采石、采矿企业项目审批及验收手续,矿业权日常监管,超时限、超规模、超范围开采、以采代探和非法侵占河湖岸线及林地草地问题;河道、耕地非法采砂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改局、县水务局、县林草中心、州生态环境局分局

(二)环境污染方面

2.重点排查整治全县各领域各行业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3.重点排查整治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进度缓慢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规范,污染物超标超总量排放、乱排乱放、暗管排放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州生态环境局分局

4.重点排查整治辖区内河流沿岸违法设置的排污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内环境违法行为等突出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分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水务局

5.重点排查整治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等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及运行不规范等问题。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州生态环境局分局

6.重点排查整治建筑工地6个百分百抑尘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7.重点排查整治公路扬尘污染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交通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8.重点排查整治烧荒、烧秸秆、烧垃圾、烧落叶杂草等违法行为和违规使用塑料薄膜、废弃农膜回收不到位等白色污染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9.重点排查整治危险废物处置和风险防控措施落实不力,危险废物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不规范堆放、随意倾倒、非法处置医疗废物、废弃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分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商务局、县卫健局、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

10.重点排查整治畜禽养殖厂废弃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不到位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1.重点排查整治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不规范,渗滤液渗漏污染环境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城管局

(三)环境风险方面

12.重点排查整治沿河、沿库生产企业环境风险隐患以及环境风险应急管理不到位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3.临大高速、旅游大通道等生态敏感区域安全生产、交通运输等可能带来的次生环境风险以及环境风险应急管理不力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分局、县交通局、县工信局、县住建局

(四)生态修复治理方面

14.重点排查整治砂厂、砖厂采矿区及历史遗留无主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不到位的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5.重点排查整治生态敏感区域生态功能退化、草场林木退化等问题、草畜平衡措施落实不力、草原减畜任务未完成、禁牧措施不落地等问题,生态治理修复措施落实不到位,自然保护地违规人为活动等情况。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林草中心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

16.重点排查整治各类水土保持工程、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区域植树造林工程落实不力问题,以及日常水土保持预防、监测、监督等方面的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水保站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林草中心

17.重点排查整治河湖长制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河湖“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不到位,非法围河围湖、以及在行洪区非法堆放固体废物、违法建设房屋、违法种植养殖等情况。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

(五)高质量发展方面

18.重点排查整治违反产业政策项目环境上马的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等工程项目和“散乱污”企业等问题,以及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1公里范围内化工等行业企业环境安全管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信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9.围绕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基本要求,排查整治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合理用水,以及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重点排查整治违规取水、超采地下水、中水回用目标不落地,以及大水漫灌、违规占地挖湖等侵占耕地和浪费水资源等问题。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

(六)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方面

20.逐一排查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两轮中央巡视和国家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对已办结销号的问题,要排查是否整改到位、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出现问题反弹、是否存在群众反复投诉等问题,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治到位;对正在组织整改的问题,要强化部署、加大力度、压实责任,确保整改工作的进度、质量和效果。

责任领导:

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分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相关单位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2月28日至3月3日)

按照省州全面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谋划召开专题会议,启动排查整治工作。

(二)排查整治阶段(2021年3月4日至2021年4月20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责任单位要根据实际,围绕排点,举一反三开展自查,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帐。坚持从实际出发,能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需要分阶段推进的,把握时间节点,在规定时限内取得阶段性成效;需长期整治的,持续推进,确保整改到位。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1年4月21日至5月30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责任单位要在确保全面排查到位、查处整治到位的基础上,对排查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县直有关部门要结合排查发现的问题,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对共性问题加强政策指导,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组织凝练一批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为持续推进我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四、工作要求

(一)严格落实责任。县政府各副县长要切实担起分管责任,各乡(镇)人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和本行业排查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区域及本行业排查整治工作负总责;县直部门按照《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企业要严格落实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对排查整治工作重视不够、落实不力,导致明显后果或不良反应的,要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第5篇:生态修复整治范文

关键词:河道;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river, the worse, the river ecological control,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river,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river measures, increase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 investment channel, increase th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rive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Key words: riv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85

1、河道亟待治理的原因

1.1生物多样性减少。河道整治改变了水体流动的多样性,许多生物生息地环境改变甚至消失。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对河道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提倡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自净能力降低。天然河道均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水泥衬底和护衬割裂了水体与土壤的关系,使水体与土地、生物和环境相隔离,导致河道的自净能力降低。为了保证河道水体功能符合预定功能的要求,必须确保河道有较大的自净能力。

1.3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受阻。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开发、处理,必须考虑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协调人与河道之间的关系,维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故河道的生态修复不仅是对传统河道整治的补救措施,也是今后河道整治的良好借鉴模式。

1.4洪涝灾害的危害增加。河道被裁弯取直使河道束窄加深,硬化覆盖使河床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河道泄洪功能减弱,给防洪带来了隐患,导致洪灾总体风险不断增加。

2、建设生态河道意义

2.1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水利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

水利建设发展与农业生产发展密不可分,并为之服务。我国的农田水利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单纯为农业的温饱型农田水利,发展到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的“小康型”农村水利,又发展到综合型的农村水利。每个发展阶段对水利建设与河道整治的目标和方式也不一样。改革开放后,我国河道整治有了新的发展,硬质工程比比皆是,河道治理出现了新的“硬伤”,生态河道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新课题。进入21 世纪,水利已经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资源型水利的河道应该是生态型的。

2.2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迫切要求,是水景观建设的最直接、自然生动的客观反映

生态河道的建设, 既实现了河道的基本功能, 又改善河道环境, 在保持河道的自然特征、水流、水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 提高了河流的自净能力, 保证了水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从而保护了河道的水环境。生态型河道已成为一种景观。是城乡一体化水利建设中体现水环境的重要方面。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是生命之源,是资源、是财富、是生机、是文化、是景观,是城市文化底蕴和文明素质的象征。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生态型河道就是在建设体现人文关怀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和农村。

3、生态河道设计的思路

3.1 截污治污, 加强管理, 是保证河流“水清”的必由之路。“水清”是发挥河道基本功能的首要方面, 从影响水清的因素着手, 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①严格控制、杜绝企业污水不达标排放, 有条件的尽量汇集管网后集中处理, 并加强执法管理力度; ②对集镇或居民聚集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取工程截污处理, 通过沿河埋设管道, 设立分级沉淀池, 进行集中沉淀过滤, 并经过土壤吸收有害物后溢入或渗入河道; ③除主要行洪通道外, 通过设立多功能拦污栅, 建立保洁队和保洁措施, 保证已整治河道功能的发挥, 达到建设一处发挥一处效益的目的。

3.2水体置换, 吐旧纳新, 是让河水重新“流畅”的重要措施。在河道整治过程中, 要注重区域内水势流态的动向和势头分析, 按照河道级别及其功能特性, 进行不同标准的疏导, 不仅要考虑主干河流的行洪要求, 也要沟通小河道, 让小河道水流加速, 疏通河内及下游阻水障碍,突出“治静变动”的技术措施, 达到“水体置换, 吐旧纳新”的整治效果。

3.3建设生态型堤防, 保留蜿蜒曲折的河流形态, 是营造“岸绿、景美”的基本条件。河道整治中要注重生态堤防的建设, 对集镇和开发区要考虑人与自然、人与水、各类动物与水共存的空间, 通过建设亲水平台和植树种草,达到安全和亲密感的效果; 在农村河道整治中, 以疏浚为主, 加固处理陡坡易坍塌岸边, 保留、培育好两岸的原生植物。河流纵向整治, 要保留蜿蜒曲折的水流形态, 使水流时快时慢, 不仅有利于水生物的生存, 也体现了原有河道的自然景观。

4、乡村河道的治理措施

4.1 采取“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类确定、分步实施”的建设步骤

首先将基本功能消失殆尽的部分骨干河道和农民居住集中、淤积堵水严重、水质问题突出、对村民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的河道列为首批整治对象。这批河道整治方式先是通过上填(安全带)下挖(河底)边拓(河口)的方式使河道达到防洪和引、排水要求,再通过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植物绿化和水土保持措施,使河道能明显改善水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恢复河道原有基本功能。其次是抓好面广量大的农村镇村级生态河道建设,主要是疏尽淤泥,两岸采取以种树、造林、植被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着力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和防治水土流失,改善河道面貌。

4.2走资源平衡、节约高效的综合整治路线

在生态河道建设过程中,大量淤泥的出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而河道两侧的耕地都能堆放(堆高为淤泥沉积后20cm 左右,不影响灌溉),能有效满足施工需要。因此,可采用以还田施肥为主,抬高圩堤、填平低洼等措施为辅的堆放措施。这种措施既保持了泥土资源的相对平衡,又能有效改善河道两侧耕地土壤,增加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清淤方式可主要采用成本最低,效率高、速度快,清淤彻底的泥浆泵进行水力冲挖。河道清淤时间尽量安排在每年冬春季节,以不影响每年的主粮食生产。在做好清淤工作的同时,同步实现植物水土保持措施。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就能有效稳定河道形态,大大降低淤积速度,在下轮河道整治中只要清淤就可以了,从而极大降低了建设投资,也避免了河道与耕地的主要矛盾,使生态河道的建设走上一条良性道路。

4.3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

态河道建设应按照“宜弯则弯,宜宽则宽,人水亲近,和谐自然”的原则进行修复。一方面是通过对河道清淤,腾出水体空间,加大河流蓄水量,强化河道自净能力。另一方面是在河道两岸划出一定空间,以植物作为建筑材料来保护边坡,防治水土流失。选择具有木桩作用的直根系植物来抵御常水位处的水流冲刷,下部配备水生植物以缓冲水流。并根据土质、水文条件及其变化情况来配置适宜的物种,实现生物群落多样性、丰富性。这样使河道整治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使河流廊道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使其具有健康性和可持续性。

4.4 坚持建管并重,巩固整治成果

河道管理是充分发挥工程整治效益的关键。为此,应以巩固河道整治成果为出发点,在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整治步伐的同时,坚持建管并重、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并建立和完善河道长效保洁工作、河道日常巡查等管理机制。

5、结语

生态河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生态河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水土生物之间通过水土生物间的良性循环,进行自组织和自体修复,使河道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还能修复受污染的河流水体,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为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第6篇:生态修复整治范文

关键词: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修复原则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河道生态系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在水利方面对河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从生态角度研究河道生态修复课题是近年才开始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是一项清洁环境的低投资、高效益的技术,它可以建立一个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协同发展,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

一、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人类在河道整治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河道带来了致命的后果,导致河道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现已发展到了必须尽最大可能修复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或重建河道生态系统的境地。究其原因如下:

1.1生物多样性减少。河道整治改变了水体流动的多样性,许多生物生息地环境改变甚至消失。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对河道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提倡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自净能力降低。天然河道均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水泥衬底和护衬割裂了水体与土壤的关系,使水体与土地、生物和环境相隔离,导致河道的自净能力降低。为了保证河道水体功能符合预定功能的要求,必须确保河道有较大的自净能力。

1.3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受阻。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开发、处理,必须考虑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协调人与河道之间的关系,维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故河道的生态修复不仅是对传统河道整治的补救措施,也是今后河道整治的良好借鉴模式。

1.4洪涝灾害的危害增加。河道被裁弯取直使河道束窄加深,硬化覆盖使河床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河道泄洪功能减弱,给防洪带来了隐患,导致洪灾总体风险不断增加。

二、河道生态系统修复原则

2.1自然原则

使河道完全恢复受人类干扰前的原始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河道的生态修复趋向于运用自然材料。如使用木桩、抛石、沉石进行护坡护岸,河堤采用乔、灌、草立体防护。在河道内营造适宜的生物栖息环境,增设过鱼通道,调整河道结构,宜宽则宽,宜弯则弯,恢复浅滩与沙洲等,模拟自然状态,创造良好自然环境与景观,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2生态原则

因地制宜发展稳定塘,人工湿地及生物栅,生物浮岛等处理技术,重视河岸植被建设,构建河流生态走廊,治理与控制河堤水土流失,在水域内,种植各种喜水、耐水植物,发展水生动物,提高水域生物净化功能。既可降低费用,又可实现对污水处理工程难以处理或处理费用较高的污染物的有效控制,既具有景观效应,又可改善局域气候,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

2.3整体景观原则

生态修复要从三维空间考虑,统筹进行上下游、左右岸,由河底至堤岸多层次立体修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与河流各要素恢复相结合,统筹考虑沿岸的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整体要求。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中应考虑景观美学要求,合理规划河岸带宽度,控制污染,突出景观设计,尽显回归自然,将河道景观与周围社区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与亲水需求,将治理、净化、修复与环境景观美化有机统一,营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空间。

三、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3.1先期处理技术

河流生态修复的前提是进行必要先期处理,实施污染控制和治污。如若不进行先期处理,许多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的技术就无法开展。先期处理技术包括:外源性控制技术和内源性控制技术。

(1)外源性控制技术

发达国家进行河道生态修复的经验表明,要发挥河道的生态功能,控制污废水直接排放入河道是减轻河道污染的根本措施。河道水质的恶化主要是由外界输入的大量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的,切实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输入,是河道生态修复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加大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控制技术中的截污工程和引排污染源工程的建设力度。

(2)内源性控制技术

大型水生植物大多具有吸收河道内源性营养物质的功能,某些植物的根茎还具有抑制底泥中营养物质释放的功能,这些大型水生植物在生长后期又能较方便地去除,从而带走河道中过多的营养物质。同时,一些植物对藻类包括形成水华的微囊藻有抑制作用,因此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控制内源性营养物质污染的目的。

3.3形态修复技术

天然河道是蜿蜒弯曲、不规则的,在传统的河道整治中,为了便于进行规划建设或满足现代航运需求,许多蜿蜒曲折的河道被裁弯取直。自然蜿蜒的河道形态能降低河水流速,自然河岸可通过水体渗透和两岸植物的储水起到调蓄洪水的辅助作用,被水泥和钢筋混凝土加固了的河岸阻止了水体的自然交换,导致洪灾总体风险不断增加。同时,河道形态的直线化改变了原有河道的水流流态,水生鱼类也失去了栖息地,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河道整治的工程中,应尊重河道的天然形态,避免直线和折线型的河道设计,通过保持河道的蜿蜒性来保护河道形态的多样性。

3.4生态河堤修复技术

河堤具有廊道、缓冲带和植被护岸等功能,不仅可为防洪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同时还是一道人水相亲的风景线。因此,不仅要高度重视加固堤防工作,而且要同步实施河堤的生态修复工作,把河堤建成防洪和生态兼顾的绿色坚固长廊。通过河堤建设,使河堤符合防洪标准;通过实施河道沿线景观综合整治工程,使河道实现水清、景美的目标,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的河道生态景观区。

3.5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植物根系的输氧作用及传递特性使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呈现连续的好氧、缺氧、厌氧状态。在此过程中,60%以上的总氮通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被脱除。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的氨化、硝化、反硝化等作用完成。湿地植物吸收约8%~16%的总氮作为自身的营养成分,用于合成植物蛋白等有机氮,进而通过植物的收割而去除。人工湿地处理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生态污染处理技术,可处理多种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人工湿地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作用实现对污水的净化,这种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大型水体水质的有效方法。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沉淀、过滤作用,很快地被截留并被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通过植物根系的吸附、吸收及代谢降解等过程被分解去除。随着处理过程的不断进行,湿地中的微生物也繁殖生长,通过对填料的定期更换及对植物的收割而将新生的有机体从湿地生态系统中去除。

3.6生态水体修复技术

河道生态修复的首要任务是水体水质的修复:一是控制污染物流入,增加水量,稀释污染物,输移污染物,提高水体的纳污能力,提高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二是采取工程措施提高河道本身的自净能力和恢复水体水质,主要方法有:通过水利设施调控引入污染水域上游或者附近清洁水源的水进行冲刷、稀释污染河道,以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加大河道的枯水期流量,增加河道的稀释能力。人工增氧的应急方法,对河道水环境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工增氧能加快水体中溶解氧与污染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速度,提高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

结束语

总之,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以适当的人工措施,才能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河道的生机与活力,使河道成为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生物多样的良性可循环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小梅.现代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与实践[J].山西水利科技,2010,(04).

[2]夏振尧,许文年,戴爱方喜,等.城市内河滨水堤岸生态修复技术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5.

第7篇:生态修复整治范文

关键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土地利用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现有成绩

1.1 以“小组微生”为特色的成都模式。

成都市结合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实际,提出了以“聚居适度、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在具体实施中,成都市探索出了“小组微生”土地整治新模式。这种模式充分考虑了乡村居住空间、配套设施辐射半径、乡村景观及生态要素重组等因素,使土地整治成为多要素、多目标、多方位的美丽乡村建设载体。

1.2 以郊野公园建设为特色的上海模式。

早在2014 年,上海市就相继确定建设浦江、嘉北、青西、松南、长兴、廊下和广富林等7 个试点郊野公园。这些郊野公园在规划时坚持了农地农用,同时兼顾生态、生产和生活,实现空间农业地的复合利用。在进行乡村景观风貌专项调查基础上,整合了乡村资源要素,形成了“聚焦生态功能、优化空间结构、尊重自然本底、兼顾游憩需求”的郊野公园规划理念。

1.3 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特色的浙江模式

浙江省率先在2003 年开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浙江省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确立了重点建设中心村、全面整治保留村、科学保护特色村、控制搬迁小型村整治建设思路,充分挖掘乡村人文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形成了中心城镇为连接和辐射的村域布局体系。

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总体策略

1 )提升农用地利用效能,突出产业支撑优势。作为乡村空间重构的主要基础,资源禀赋和产业机制将通过以土地为载体的空间重构支撑乡村社会经济的重构。一是实现产业转型,使整治范围拓展到全产业链条。进一步优化农用地种植结构,激励农户发展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发挥特色产业对上下游周边产业链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乡村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

2 )优化居民点整体布局,构建宜居生活空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探索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储备制度,盘活农村建设用地,为美丽乡村建设畅通用地渠道;

3 )改善跨区域生态环境,促成生态要素重组。土地综合整治是人地关系的再调适,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需要从跨区域层面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综合权衡和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一方面,构建基础生态网络和绿色发展体系,构建合理的区域生态空间布局,增强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3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3.1 规划引领,注重顶层设计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全力维护农民权益、盘活集体土地资产价值,统筹全域资源的整合利用,科学拟定整治的目标和方案,确保整治项目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就要求在整治任务实施前,做好区域性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的衔接和编制工作。土地整治项目规划选址应以问题为导向,切实从耕地破碎化、土地利用效能低下、相关配套设施缺乏、乡村风貌退化等问题中寻找突破点,科学安排整治项目和时序。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全域土地整治是对原有利益格局的调整,需要从整体上统筹协调,落实和保障好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

3.2 精准施策,提供制度保障

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强化政策供给,有效激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

一是探索构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从总体规划、立项、设计、实施、验收等政策体系出发,加强过程监督和资金管理,为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拓宽公众参与土地综合整治的渠道,创新土地整治收益分配机制。社会资金的引入不仅可以减轻土地整治项目的筹资压力,还能使群众真正成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者、监督者、获益者。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决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最终成效,因此,应明确土地整治收益分配方式;

三是创新规划用地指标使用制度,进一步挖掘存量指标,实行宅基地退出奖励机制。对零散耕地、零星建设用地进行及时整治后纳入后备资源库,通过提升质量和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与周边耕地或建设用地连片使用。

3.3 资源整合,实现多元目标

一是针对土地破碎化问题,做好通盘谋划,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以政策干预促进农用地规模经营。建立政府、企业、群众等多来源投资体系,实现统收统支,破除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壁垒,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使土地流转真正成为农民长效增收的新动能;

二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做好村庄整治工作。村庄整治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关键,也是城乡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重点。通过撤并、保留、更新等手段,坚持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改造,消除脏乱差等现象,引导农村聚落形成和规模结构合理化,开辟乡村发展空间,对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同时,通过改造节点中心城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荣的新局面;

三是按照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将生态修复工作纳入全域土地整治范围,使生态型土地还原其自然属性,有序推进盐碱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治理工作。同时,着力打造清洁田园,发展乡村旅游,使生态修复工作成为践行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3.4 精心设计,创新整治体系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体系有别于传统土地整治模式,通过打破单一目标的局限,加强乡村生态治理和乡土文化培育,实现土地整治工程目标多元化、环境友好化和景观生态化。在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项目区地形、土壤等要素,避免干扰原生土壤理化性质而导致的土地退化及乡村景观风貌的破坏。土壤修复需要在土壤专业调查基础上进行,对土壤回填时机和客土的特性进行充分的研判,避免土壤养分二次流失导致的改良效果不佳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应本着系统规划、连片治理原则,结合各地区水资源供水能力、作物需水特性等确定输水、排水方式,积极推进老田向标准化条田转变,切实提高用水效率,增强滞蓄能力,使整治区域保持畅通且连续生产生活空间,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在田间道路工程设计中,考虑方便乡村生产生活需要,注意生境避让,并做好道路防护,避免对乡村景观产生影响;在生态防护设计中,农田林网应注重树种搭配和季相变化,以及林带方向、宽度、间距等方面设置。同时做好污染处理工程,对乡村垃圾、污水、废气等进行有效及时治理,提高农田景观异质性,促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多尺度效应。

4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涵,从功能实现、实施内容、作用机制等方面与传统土地整治进行比较,并总结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成都、上海和浙江的具体实践。基于此,提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坚持突出产业支撑优势、构建宜居生活空间、优化生态网络体系的总体策略,并从规划引领、制度供给、资源整合、工程设计等方面予以保障实施,以期为构建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和实践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贺涌源.对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J].浙江国土资源,2018 (4 ):37-38.

第8篇:生态修复整治范文

关键词:玻璃围涌;生态;整治思想;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TQ1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玻璃围涌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玻璃围涌起点鹅髻山,由东向西穿过永和路、福园一路、福园二路、西海堤后汇入珠江,河道总长为2.94km,流域面积为3.75km2,平均纵坡i=0.87‰。玻璃围涌南靠宝安国际机场、北临海上田园风光区,流经福永中心区及航空港的发展备用地,河道水质及沿河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了福永街道的形象及宝安国际机场的周边环境。

1、整体设计思路

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关系;堤岸整治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考虑有利条件,也重视制约因素,按最优和统筹兼顾原则确定工程改造治理措施。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利用现有河道自然冲刷的形态和有观赏价值的本土植物,结合周围城市空间的尺度关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河道空间。

河道防洪、截污设计思路:

1.1按照“截污治污、清淤疏浚、防洪治岸、生态修复、绿化造景、生态补水、加强管理”的总体思路进行整治;

1.2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注重生态的原则:应以自然、生态、安全原则为基本依据,通过精心规划设计,实现玻璃围涌景观不仅在视觉上让人赏心悦目,而且在生态上是可持续的;

1.3经济合理,易于操作的原则:通过方案比较,采用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的方案。2、堤岸整治及方案设计

针对玻璃围涌防洪现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提高防洪标准,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和周边区域排水顺畅,同时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河道所处的自然郊野区域地形,保留自然弯曲河段的同时,对冲刷较大区域增设护脚、一定范围护坡处理;清除并整理造成水土流失的人工高边坡;充分利用河道漫滩地,种植水生植物形成天然湿地同时减少杂乱草、淤积阻水影响。

2.1 堤线布置

经2011年6月对玻璃围涌沿岸用地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堤线布置原则,本次玻璃围涌整治河道轴线及河堤线作如下布置:

玻璃围涌上游松福大道~和平村全段河道建筑密集,原河道断面为矩形断面,河道左侧房屋紧靠河堤而建,右侧为小区道路,河道拓宽整治收到地形限制,为使玻璃围涌整治切实可行,需充分考虑河道用地的现状,对难于拆迁的建筑,采取回避保留的措施。

玻璃围涌下游松福大道~西海堤段河道为天然河道,河道两侧为国有土地,该段河堤基本按现状河堤走向布置,局部扩宽不满足通车要求的河堤。合理设定河道堤线,做好河道用地规划,最终使整治工程既能确保防洪安全,又能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恢复其绿化景观功能,真正实现河道综合整治的目的。

2.2河道断面形式及护岸

玻璃围涌上游段为浆砌石矩形河道,中游为两孔盖板涵,下游段为天然河道,本工程对玻璃围涌西海堤至和平村段河道进行整治,整治长度为2.35km。

玻璃围涌是穿过福永街道的主要河流,街道内的有很大一部分的雨洪水通过该河道进行承泄,河道局部泄流断面不足引起内涝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改造后的河道主要为复式梯形断面型式。堤防是河道整治的主要节点,是维系河道边界的条件,也是生态覆绿的载体。根据玻璃围涌现场实际情况,拟采用干砌石—抗冲生物毯护岸形式:

干砌石护岸常见于新建梯形或复式断面常水位以下的堤岸护坡等。其护岸坡度一般为1:1.5~1:2之间,采用粒径300mm以上的大块石砌筑,单体重量不少于50kg,护岸厚度500mm。干砌石护岸顶部高程至堤顶高程坡面采用抗虫生物毯。一体化的新型生态护坡、水土保持产品,共有复合纤维织物、反滤层、草种、肥料等四部分组成,复合纤维织物是从坡顶到坡脚的连续的构造,两端被固定,对流水的抵抗性大。复合纤维织物之间的肥料完全符合植被生长的条件,所以其植被生长和覆盖的速度很快,效果明显,符合生态覆绿与休闲等要求。

2.3 截污治污工程

截污支管基本沿市政道路布置,为避免大面积拆除建筑物,管道宜尽量靠近河堤铺设,截污管设计按以下原则进行:

2.3.1结合市政规划、交通、污水、雨水规划,治河工程与治污工程,治河工程与景观工程统筹考虑,统一建设。

2.3.2截污管布置按照实际情况,结合规划要求,尽量沿市政道路布置,减少征地拆迁,降低建设投资。

2.3.3正确的定线是合理、经济的设计截污管道系统的先决条件。定线应遵循主要原则:应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2.4生态修复工程

2.4.1生态绿化功能分区

2.4.1滨河休闲绿化区:

玻璃围涌上游段河道周边土地开发强度较大,流经地主要为建成区,两岸建筑物较密集,主要有居民居住区、工商业区等,两岸绿地空间有限。生态景观改造措施有:

2.4.2用地条件许可的河段,拆除现状直立挡墙部位,重塑天然河道生态驳岸,营造植被立体群落,并考虑水生态措施,恢复河道自净能力;

2.4.3用地条件局限的河段,在现状直立挡墙部位种植爬藤植物,营造绿色墙面,墙顶部位种植乔、灌木及草本植物形成滨河绿化休闲景观带。

2.4.2渔家围滨海区:

玻璃围涌下游段河道现状为天然河道,周边土地多为鱼塘,偶有渔民简易住所临河而筑。该段生态景观改造措施有:

2.4.2.1根据河道现状条件,整合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营造生态景观驳岸,同时利用河滩地建设自然湿地,并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营建生态水环境。

2.4.2.2营建生态水环境的同时开展水文化建设。水文化建设以“重现渔家生活”为主题,在满足河道行洪泄洪的前提下,设计木栈道、亲水平台等富含渔家文化的景观节点,展示昔日渔家风情,重现昔日滨海区特有的渔家文化,让市民感受阔别已久的水上人家。

2.4.3生态景观营造

2.4.3.1滨河休闲景观

滨河休闲景观主要分布在上游段,在进行生态覆绿的同时在绿化区布设亭椅、坐凳、路灯等简单实用的滨水游憩设施,为居民提供一个公共活动交流的场地,满足居民的亲水需求,同时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居民的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滨河休闲生活区

2.4.3.2滨海渔家风情

本方案在玻璃围涌下游段建设“渔家围”,以“重现渔家生活”为主题,展示滨海渔家风情。运用景观设计元素,在该段区设置木栈道、亲水平台、渔家码头、灯塔、景观亭、拱桥、养殖园(自然湿地)等富含渔家文化的景观小品,以河道为天然轴线,展示昔日渔家面貌,重现昔日滨海区特有的渔家文化,为市民提供一个怀旧的空间,引发市民对“水上人家”无限的遐想。

滨海渔家风情区

2.4.4绿化种植设计

绿化种植设计中运用生态园林的设计手法,完善绿地功能,把河道两岸营造成为一个生态化的绿色廊道空间;在平面布局上处理好空间的虚实变化和高低布局,以确保绿地空间的协调性与合理性;在竖向设计上从视觉效果出发,在主次景观上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一个舒适的、开阖有序的滨河绿色廊道空间;运用植物造景,即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相结合进行立体绿化来创造植物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考虑植物物种间关系,科学配置,合理布局,构筑一个完整的滨河生态景观体系。

2.4.5配套设施设计

河道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共性、开放性、游憩性等特征,是市民休闲、娱乐的良好去处。根据《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应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本次设计结合项目区实际设置相应的配套设置有座椅、座凳、路灯、果皮箱、标识、游戏及健身设施等。

第9篇:生态修复整治范文

[关键词] 福州西湖 综合整治 生态滤床技术 生态修复 生态引水

我国南方地区城市景观水体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景观水体的保护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福州西湖历经千百年岁月,逐渐演变成福州市的主要风景区和游览胜地。西湖(含左海,下同)汇水面积达7平方公里,湖面总面积40.8公顷。近年来,省、市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持续开展西湖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西湖水体感官指标良好,多数水质指标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省、市政府高度关注西湖环境问题,福州市政府把西湖整治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实施截污、生态补水、生态修复工程、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实现西湖水体城市景观和防洪排涝功能,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水质标准。

1 福州西湖水体环境基本特征

1.1 福州西湖环境特征

西湖的东北―北―西至西南为屏山、五凤、金牛等诸山环绕,东面和南面连接市区,汇水面积达7平方公里。西湖、左海公园水面(参见图1),清淤后水深1.5~2米(平均水深1.7米)。湖面总面积40.8公顷(西湖28.45公顷,左海11.82公顷,芳沁河0.53公顷),总库容约70万立方米。湖水流向为由北至南,其中南端出口处建闸门调节水位,直通白马河。近年来,省、市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持续开展西湖的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1999~ 2001年,以大腹山生态引水工程启用,到2001年西湖清淤、截污、引水等大规模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标志着西湖进入继1986年综合整治之后的新一轮整治阶段。经过综合整治,西湖水体交换能力明显提高,水质也得到显著改善。近年来,西湖水质相对稳定,总体保持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平,2004、2005年仅总氮年均值超过V类标准,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媒体的高度重视。2008年根据市政府有关会议纪要精神,开展西湖综合整治,提出了“一年内西湖、左海的水质要进一步改善提高,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一级”的整治目标。即用一年的时间,西湖周边污染源的污水接管率达到80%,西湖主要水体水质指标在现在V类水的基础上提升一级,达到Ⅳ类水标准要求。

1.2 西湖水质现状

福州西湖位于中心城区西北部,北接铜盘河、屏西河,西连梅峰河,南通白马河,周围有屏山、五凤山、大腹山和金牛山等诸山环绕。按照《福建省水环境监测技术规定》,福州市环境监测站每年均定期对西湖水质进行系统监测。

2001年西湖进行整治后,水体中的总氮、总磷浓度明显降低;当年各项监测指标年均值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标准,其中部分指标接近或达到Ⅳ类标准,湖水的色、味等感官性状指标也较为良好,水质改善显著。2002~2006年,西湖湖水感官性状指标良好,多数水质指标相对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Ⅳ-V类水平,仅个别指标如总氮呈缓慢上升趋势。2004年3月、2005年3月监测总氮浓度超过V类标准,造成当年西湖总氮年均值超标,导致西湖水质评为劣V类。跟踪监测表明,2005年下半年后,西湖水体中总氮浓度有所降低,基本保持在1.8mg/L左右,符合V类标准要求。根据2006-2007年对西湖的全面监测结果表明:除总氮、总磷、粪大肠菌群等3项指标处于地表水V类水平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要求。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代表指标为叶绿素a、总磷、总氮、透明度、COD等)进行综合评价,目前西湖水质总体上为中营养化水平。

1.3 西湖水体总氮、总磷水质指标分析

总氮(总磷)是有机氮(磷)和无机氮(磷)化物的总称,该指标反映水体含氮(磷)营养物质的含量。这一指标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针对湖、库水质首次引入的评价因子,作为水体营养程度的特征指标,表征湖、库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程度。判定水体是否发生富营养化,通常还得综合评价水体、底泥中总磷、总氮、有机物和相关微量元素指标以及气温、光照等环境条件,特别还要考虑水体的流动性。对于非湖、库类或水动力条件较好的河流水体水质,不评价总氮(磷)指标。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湖、库总氮(磷)规定的限值较严(分别为2mg/L、0.2mg/L),一般城市湖泊水体的总氮(磷)较难达标。如《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北京昆明湖、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武汉东湖、济南大明湖等名湖均因总氮超标,水质类别评为V类甚至劣V类。

福州西湖是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的城市内湖,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很复杂。造成西湖总氮(总磷)水平较高(见图2、图3)乃至超过V类标准的因素是:①从西湖上游来水中输入的氮。西湖的新鲜来水除降雨外,主要由大腹山泵站从闽江间断性取水补给,目前闽江原厝段水体中总氮浓度约在1.3~1.5mg/L,背景水平较高;西湖上游流域面积达7平方公里,初期雨水(初次阵雨、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带来的地表垃圾、泥土等富含总氮类污染物;西湖上游屏西河、铜盘河、梅峰河截污不彻底,每日有近万吨的污水间接排入西湖,其中,仅铜盘河沿岸就有68个污染源,每天约直排6000吨污水入河,也是造成西湖水体总氮升高的原因之一。②西湖景区面源污染不可忽视。如西湖公园景区内的点源,包括景区管理处、公厕、垃圾转运站等约3000吨/日污水,污水已经采取埋地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但总氮指标还不能达到要求排入西湖。③引水工程在运行中有时候停水一段时间后再冲,在引水沿线河道积存的生活污水,携带入西湖后形成高浓度污染带,造成局部区域水质超标。④西湖引入闽江水中泥沙等悬浮物含量高,正常有30吨/日干污泥带入西湖(洪水季节,闽江水中悬浮物含量更高),其次,西湖汇水区7平方公里的初期雨水形成地表径流,带入的泥沙及路面垃圾等污染物也富含沉淀物、悬浮物,特别是台风的暴雨,夹带的大量泥沙造成西湖北区水体的淤积。

总氮和总磷两项污染指标控制是福州西湖水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也是技术瓶颈所在。特别是全面截污之后,面源污染依然存在,本文主要探讨环保清淤、生态补水、循环流动、陆域净化、土地消纳、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技术实际应用于西湖综合整治的可行性。

2 福州西湖景观水体整治的目标

整治总目标:通过实施截污、生态补水、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实现西湖(左海)水体城市景观和防洪排涝功能。

整治目标:经过一年整治,西湖周边污染源的污水接管率达到80%,西湖(左海)水体主要监测指标年均值达到地表水Ⅳ类(湖库型) 水质标准。

整治技术路线:全面截污,环保清淤,生态补水,循环流动,陆域净化,土地消纳,生态修复,强化管理。

3 周边污染源截污

3.1 西湖北面铜盘河、屏西河周边污染源截污工程

西湖北面上游铜盘河、屏西河周边区域的污水管网建设,2006年完成屏西住宅小区约5000吨/日污水的接管;新一轮整治以西湖、左海周边及上游屏西河、铜盘河为重点,相关部门将对屏西河、铜盘河、西湖、左海周边违法建筑、违规中小餐馆、洗车业、夜市大排档等进行取缔、关停。西湖和左海公园沿湖道路内侧,不得开办餐饮业、洗车业,已开办的将全部取缔。对屏西河、铜盘河、西湖、左海所有单位污水排放进行集中管理。对西湖和左海周边以及屏西河沿岸的污水进行接驳,将污水全部引入污水处理厂。铜盘河沿岸考虑铺设污水管网,周边新建排污水量较大的小区、沿岸的餐饮业以及其它的污水也将进行管道接驳,避免直排入河。西湖公园景区内的点源排放的生活污水,推荐采取土地过滤吸收、植被净化、湿地处理等深度处理措施,氨氮、总磷得到进一步消减后排放;大力推广生态公厕,采用各种措施减少景区内部点源直排西湖的污水量乃至零排放。

3.2 西湖西北面梅峰河、芳沁河周边污染源截污工程

梅峰河由西湖西北面汇入芳沁河末端,芳沁河末端同时和西湖西岸截污沟及西湖水体相连,当上游来水超过截污沟允许水位时,即超越水闸进入西湖;其次,当西湖水位较低时,梅峰河部分河水沿芳沁河呈南向北流动,因此,从目前水体水质状况来看,原梅峰河接纳了梅峰路周边的污水,由于梅峰河上游河段均已加盖,目前每小时约有500~1000吨污水排出。因而,对梅峰河、芳沁河的治理建议采取:其一,沿梅峰路和湖头街分别建设截污管道,把周边的污水接驳污水处理厂管网;其二,把芳沁园、左海御园等周边污水接驳污水厂管网(或就地处理达标排入芳沁河);其三,梅峰河在湖头街段设截污坝,将河水导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另行设立生物滤床处理设施加以处理;其四,芳沁河经适当清淤后,采取生物工程措施加以治理。

4 环保清淤

评价一个水体自净化能力的好坏,底泥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有机物汇入西湖后,冬春两季由于水温较低呈淤积状态,伴随夏、秋季水温升高,底泥中有机物分解释放即造成水体水质不良影响,氮磷指标的上升。受初期雨水携带的泥沙影响(特别是暴雨带来的垃圾、泥沙尤为严重);其次,西湖上游截污不彻底,生活污水排入上游内河带入西湖的悬浮物较多,再者,引水工程抽取的闽江水含沙量高等综合影响,西湖水体淤积较为严重,整个湖区水位平均深度为1.5~1.8米左右(2001年西湖清淤设计水深为2米),特别是北侧湖区水深仅为0.8-1.5米左右。建议科学制定湖区清淤计划,采取环保生态清淤方法,重点清理西湖北部湖区的湖底面层淤泥,提高湖区深度和库容量,同时去除底泥的污染物含量,有效控制由于夏、秋季温度升高后,底泥中有机物分解释放对水体水质产生不良影响。重点清淤河段包括:梅峰河和芳沁河交汇处;屏西河、铜盘河和西湖北部汇水区;梅峰河和左海公园A区。上述3个区段均淤积严重,其中梅峰河、铜盘河、屏西河汇入西湖断面水质中含总磷、总氮均较高,超过或接近Ⅳ类水标准。为了保持西湖水体水质能够达到Ⅳ类标准,只有通过生态清淤,消减底泥中总氮总磷,保持水体容量,方能促进溶出物对水体水质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降低。

环保清淤是指引进高效的微生物菌种消减底泥中总氮、氨氮。但底泥中总磷的去除目前尚无良好的去除办法,只能通过相应配套的其它生态工程措施加以去除。可采用微生态水环境修复技术,通过设置生态基培养系统,分阶段投入生物酶和微生物促生剂,进行微生物培养与驯化(即本地化适应性培育),进而筛选适合菌种发挥净化效能的水质、水文、温度等条件,促进水体微生物的繁殖和有机物循环降解能力,从而强化低泥中有机物的削减,产生生物膜和有机固形物,作为鱼类的食物,形成完善的生态链,从而达到水体水质改善的目标。

通过环保清淤之后的水体,水体中微生态环境将有明显改善,水体的自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环保清淤研究成果的应用,能够减少西湖全面机械清淤工程量大、投资巨大的问题,经济效益明显;同时有利于保护西湖水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有利于西湖生态景观功能保护,生态效应明显。

5 生态补水和循环流动水动力改善

湖库中的污染物自净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化学等过程。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沉降等均属于物理过程,污染物的自净主要包含在输运、稀释等相关过程中。污染物自净的动力基础是由水体的动力要素提供。湖库水体中不同的水动力条件,其自净能力有较大差异,水动力条件好的水体其自净能力相对较强。同时,水动力要素还与污染物在水中的生化反应进程交互影响,进而通过生化反应过程影响到水体的自净能力。因此,水动力特性对水域纳污和自净的影响是敏感而又十分复杂的。

西湖是浅水型湖泊,已从大腹山引入闽江水作为西湖和左海公园水体的生态补水,引水量每秒6m3,每天运行20小时,每天补水量达40万吨,引水工程耗电量2万千瓦时,电费支出1万多元。西湖水体每天蒸发量约为5000吨,生态补水是非常关键,生态补水同时也有力地促进西湖水体水质的持续改善。①通过水文、水利调查监测,绘制出西湖水体地理、地貌结构图,特定段面水体流动流速;②建立西湖水体水动力模型,为西湖水体局部水体水自净扩散能力的改善提供基础理论依据;③深入研究水自净扩散能力的改善通过生态补水、回用生态滤床处理后的尾水和增加推流曝气设备来实现的可行性。④改变西湖单一的生态补水方式,特别是闽江引水将占用水资源,投入大量电费,同时还携带入大量的泥沙、有机物、总氮、总磷等。优化设计西湖水体生态补水量、运作方式和补水形式。

从西湖、芳沁河、梅峰河交汇处设泵站,将西湖的水经过生态工程处理后,沿芳沁河汇入左海D区,再汇入西湖北区,或直接经芳沁河汇入西湖北区;在左海公园与西湖北区交汇处设泵站,将左海公园D区的水经过生态工程处理后,汇入A区实现内部循环;从左海公园B区新建一条北南过水通道,促进C区水体流动性,C区新建一个过水水闸与梅峰河相连,适当补充梅峰河湖头街段生态流量;对左海公园和西湖水体水动力条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优化布水点的设置及流量分配,解决局部区域流速过快对水生系统的破坏问题,对部分区域因水动力不足阻滞污染物的降解扩散,通过新建推流曝气设施,来提高水体水动力,水体自净能力。

6 景观水体水质提升

西湖水体经铜盘河、屏西河从闽江生态补水每秒6m3,为有效拦截西湖进水中悬浮物(闽江引水带入的泥沙、初期雨水带入的汇水区域泥沙和沿河排放的污染物),减轻对西湖湖区淤积和水质的影响,建议在引水工程入湖口(北部湖区)设置沉淀区,采取水工设施减缓经沉淀区段的水流速度后,达到沉淀的目的;沉淀区污泥通过污泥泵,泵入湖心岛沉淀池,污泥经浓缩干化后转运出岛处理,从而减少西湖水体的淤积;其次,左海水体经铜盘河从闽江生态补水每秒1 m3,应通过对左海A区的及时清淤来解决泥沙淤积问题;梅峰河通过在湖头街段设截污坝,将河水导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另行设立生物滤床处理设施加以处理,可能产生的淤泥通过及时的清淤来解决。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沉淀清淤段,来解决西湖、左海、梅峰河等水体淤积问题,实现补水水质的全面提高。

7 生态滤床技术与生态修复

西湖生态滤床生态净化系统建设,可利用左海公园及西湖公园的大片草地构建生态滤床系统,将整个湖区建成为一个景观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工程处理单元,利用草地下方布设水下人工填料滤床,对湖水进行生化处理,并通过上方植被的植物固定、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有效净化水质。植物固定单元可因地制宜建成生态植物园,具有景观、观赏、科教价值。生态滤床技术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通过净化塘、曝气塘、水生植物塘、水产、水禽养殖塘和人工湿地等形成了由多条食物链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实现了污水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利用左海公园及西湖公园的大片草地构建生态床过滤系统,将整个湖区建成为一个景观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工程处理单元(选址:左海公园内、省博物馆旁),利用草地下方布设水下人工填料滤床,对水体进行生化处理,并通过上方植被的植物固定、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有效净化水质。

通过适当非投饵型生态放养大型水生动物鱼类(如:锦鲤、鲢鱼、鳙鱼、本土鲫鱼)等吸收湖内氮、磷等营养物质,加速湖区氮、磷的输出和增强湖区景观效果。在西湖的浅水区(如西湖北区入湖口处、左海A区等)种植水生植物,建设西湖环湖生态廊道。通过种植观赏性管状水生植物,在加强水质净化的同时,提高生态景观效果。

通过配套建设生态修复工程,提高入湖生态补水水质和有效提高西湖、左海水体自净能力,使西湖水体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生态滤床技术应用,能够解决景观用水水质提升的技术难题,特别是直接应用于西湖和内河水污染控制,景观水体的保护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同时,也为节约水资源,污染减排提供经济可行、技术可靠的途径。

8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全面规范西湖流域环境管理,严禁向库区丢弃生活垃圾和排放生活污水,特别是加强水上旅游项目的管理,严格控制在西湖周边新建破坏景观和可能造成湖区水体污染的建设项目;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全面实施污染源截污工程、生物治理工程、生态治理工程,政府环保部门加强对西湖水体水质监测监控;同时加大公众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众保护西湖的环境意识。

福州西湖水域生态治理,建议在上游全面截污的基础上,在全国招标引进过流型浅水湖泊水体生态治理技术,完善截污工程、生态补水工程、建设生态修复工程,不断提高西湖水体自净化能力,实现西湖的防洪排涝功能和城市景观功能,确保西湖水体水质持续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标准。

参考文献:

[1] 金相灿,屠清瑛.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303-316.

[2] 刘培桐,薛纪渝,王华东.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l995.

[3] 金相灿,朱萱.我国主要湖泊和水库水体营养特征及其变化[J].环境科学研究,1991,4(1):11-20.

[4] 彭俊杰,李传红,黄细花.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成因和特征[J].生态科学,2004,23 (4):37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