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医院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会计新理念会计制度
在1998年开始的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今天的经济形式,更是很难满足新医改在加快医院改革步伐、强化医院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力度方面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国务院于2009年8月批准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总体目标的制定、战略方面的确定、体制格局的明确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该《意见》,医院纷纷采取有效措施来严格预算管理、完善医院财务与会计管理制度。
一、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会计制度性质不清晰
第一,我国当前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制度与预算会计制度这两个基本类型。如果根据医院的性质(为事业单位),在应该采取预算会计制度。但是在1998年开始的执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既不同于企业会计制度,也不同于预算会计制度。第二,医院会计核算采用的记账处理基础是企业会计制度的权责发生制,而不是预算会计里规定的收付实现制;第三,医院会计的会计主体是行政事业单位而不是企业会计制度所指的会计主体即经营单位,反映的也不是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经营过程的收入、成本和费用,而是收支结余。
(二)内部核算方法不科学
《医院会计制度》进行医院内部成本核算,但是没有要求采用“提取折旧”的核算方法。以修购基金为例,根据相关规定,设立修购基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医院资产更新费用管理的专项化,同时规定,修购基金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来提取。具体说来就是,购买资产设备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计提修购基金时贷记“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科目,由于医院设备更新速度较快,导致很多单位“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帐户都是负数,而且数额还很大,结果,一边是资产不计提折旧导致虚增资产,另一方面是专用基金帐户出现负数虚减净资产。
(三)现行会计制度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医院会计制度》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要求,尤其是在进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医院会计制度》的种种弊端已经显露无疑。该制度虽然依照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医院管理需求增设了许多会计科目,但是由于对社会发展趋势的估计不足,没有预料到虑医院资金来源及其资金运用模式的转变,尤其是,医院对外投资的新型经济运行模式、股份制医院的产生均严重超出了当时制定制度时的考虑范围。
二、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及其体现的会计新理念
(一)充分体现了会计理念的重要性原则
相对于1998年的《医院会计制度》,《意见》在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定义方面更加充分体现了会计理念的重要性原则。具体而言,根据《意见》的相关规定,所谓的医院固定资产,就是医院拥有的、单位价值高于2000元、使用年限预计超过1年、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基本保持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或者是单位价值虽然不足2000元、但为使用年限超过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以上两种均可以称之为固定资产,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作为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核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医院会计信息的准确、客观、公允和真实。《意见》中新增了“累计折旧”的规定,即明确要求医院的固定定资产每月均要计提折旧。累计折旧的主要目的是真实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情况,通俗来说,就是需要对固定资产在使用中产生的损耗进行核算。医院固定资产的损耗主要包括无形损耗和有形损耗,这两种损耗是导致医院固定资产价值转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折旧年限净残值的估算以及折旧方法的选择时,需要通盘考虑无形损耗和有形损耗的影响。医院的固定资产因为使用而损失的价值需要在其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构成折旧费用,计入各期的成本。期末累计折旧余额在贷方,反映的是医院估计的固定资产已转移价值的金额。用它和固定资产科目相抵后得出的就是医院固定资产的净值,这样的改进使医院的资产信息更为真实、可靠。
(二)新增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有关会计核算
《意见》新增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有关会计核算,并规定了“财政应返还额度”。该制度主要是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医院年终应收财政下年度返还的资金额度。期末财政应返还额度借方余额反映医院应收财政下年度返还的资金额度。新增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账户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理念,即医院当期是否确认收到财政资金,不能以取得现金为准,而是以是否取得收款权利作为记录收入的依据。采用“权责发生制”更能准确地反映医院在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
(三)新增关于基建工程的有关规定
《意见》新增了关于基建工程的规定,要求医院在进行基本建设时必须以基本建设资金开展,并在基建工程中核算所发生的实际支出。此外,必须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按期编制医院基本建设的情况表。为了改变过去由于医院另设财务账户来进行基本建设工程财务核算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与医院资产不真实的情况,《意见》新设立了基建工程账户,专门用来进行基建工程财务核算,实现了医院基建核算方式的统一。
(四)新增医院现金流量表
《意见》新增了关于编制医院现金流量表的相关规定。医院的现金流量表能够有效反映医院特定时期内的先进流入与留出情况,利用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有效掌握医院的资金使用情况,并对医院财政现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最终实现充分利用医院财政资金的目标。需要明确指出的是,现金流量表不仅指明了医院资金的使用方向,还可以查看资金的使用效果,报表的使用者可以了解影响医院现金流量的若干因素,并对医院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以及资金周转能力进行评价。
(五)合并药品、医疗的收支核算
《意见》合并了医院在药品、医疗方面的收支核算,并明确规定不再分摊管理费用,确定了科教收支的会计处理,健全了自制材料和药品的成本核算方法。同时,删除了药品进销差价,并把药品收入核算纳入到医院财政收入的二级科目当中,并规定药品计价标准为药品进价(即成本价),彻底铲除了“以药养医”的土壤。
(六)重新规定了医院净资产
《意见》重新规定了医院净资产,净资产分别由累积盈余、专用基金、本期盈余科目组成。与1998年《医院会计制度》有非常大的改进。以前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财政专项补助结余、待分配结余。《意见》将事业基金、固定基金、财政专项补助结余、待分配结余科目删除,只留下专用基会作为核算医院按规定设置、提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累积盈余核算医院历年滚存的财政和医疗等业务结余资金,本期盈余核算医院当年取得的各项收入扣减各项支出后的结余数。净资产是反映医院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代表所有者(国家)的财产价值。
(七)增加了对医院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管理
《意见》增加了对医院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管理。具体而言就是,根据预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构建了以预算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并要求医院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执行、监控以及业绩评价等工作。
(八)适应了医院进行经济活动与投资发展的需求
《意见》增设了“长期债权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账户,此举主要是为了适应医院进行经济活动与投资发展的需求,其相关活动必须严格根据《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的要求执行。
参考文献:
[1]王健生,,张明鑫,张佳,马仁强.新医改背景下疾病防治协作体系的发展与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0,(02):153-155
[2]彭迪云,郑克强,许涵,姚群.医疗商业贿赂的博弈新论及其治理对策――结合新医改方案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2):102-103
摘 要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制度的不断完善,十几年前颁布的 医院会计制度现在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在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了。我国特为此颁布了新型的医院会计制度来弥补这些不足。现行的我国医院会计制度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我国医院也在不断更新医院会计理念。本文就将结合我国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来看一看我国医院会计理念有哪些新进展。
关键词 新型医院会计制度 医院会计理念 进展
会计行业主要针对的就是社会的经济活动,而医院的会计工作的方向也是经济活动,并且其水平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医院经济活动的管理是否流畅。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医疗制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社会上的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是越来越大了,也是在这种大改革的背景之下,原本存在于医院的会计理念与其制度都已经无法满足各医疗机构在进行竞争时所需要的内在动力。因此,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医院会计新理念的产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背景
我国在2009年颁布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并明确了其总体发展目标以及为医疗卫生体制勾勒出未来的发展路线。在总体改革中,医院的会计制度改革也做出了相应改革。我国现在使用的医院会计制度施行于1998年,在这十几年中,之前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渐渐脱离了我们的轨道,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与当今医院所需要的会计制度不相适应的状况,因此我国在这种背景下已经很难再进行医院会计改革了。
2009年在《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有一项是关于医院会计制度改革,那就是《关于印发(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在这份改革书中,其不仅仅是对医院会计实务进行了改革,还对医院会计理念进行了创新。我们都知道医院会计理念对医院会计制度和其会计实务的使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在一定的范围了对整个医院的会计概念进行了完整的构架。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之前施行的会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新型的医院会计制度出现了。
二、改革的具体体现
(一)在新型的医院会计制度中,新增了我国国库直接支付在改革中所需要的会计核算,相关制度明确规定,医院在对其财政的收到与否,不是以现金为基础,而是把医院是否具有收款权力来作为依据,这种新增的医院会计制度体现了我国“权责发生制”的新型会计理念,并且这种新型理念更能准确的反映出医院的财务状况。
(二)在新型的医院会计制度中,有那么一项制度是通过设置账户来满足医院在经济活动上面的需要和在医院投资发展上面的需要,我们把这种账户叫做“长期股权、债权投资”账户,这种会计账户还可以对医院开展长期股权、债权的投资进行有效的核算。但是医院在进行这种核算的时候要在相关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三)医院的固定资产作为我国医院资产的组成部分之一,会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是否能够达到准确与公允的原则。我国新型的医院会计制度就在其单位价值上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了一个全新系统的定义,这样的改进能够使国家对医院资产的掌握上有了一个更真实可靠的依据,并体现了医院会计理念中的一个重要性原则。
(四)新型医院会计制度中的“基建工程”规定,医院要建立起“基建工程”账户,并且其在进行基本医院建设上面所产生的实际支出应该在这个账户中进行会计核算,并且财务部门要在建设投资上面建立一张关于医院基建投资的情况表。因此这种账户可以将医院的核算方式进行有效的统一起来,从而改变之前医院在建设投资上所导致的医院资产信息不完整的情况。
(五)“预计负债”,在会计制度里面是一个新型词汇,它是当医院在有些事项中所产生出来的现时义务要进行确认的负债,换种说法说就是医院中的有些事项在进行过程发生一些状况,其结果医院必须根据未来发生或者不发生的事项进行证实。这种制度的产生在会计理念中体现了稳健的原则。因此我国医院的资产负债表将会更加可靠,并且更具有真实性。
(六)我国现在会计制度中的“净资产”一共分为三项,而以前的“净资产”分为五项。现行的会计制度把原先净资产中的“事业与固定基金、待分配结余以及财政专项补助结语”全都删除不要,只留下一项那就是专项基金作为来核算医院的净资产。专项基金加上累积盈余与本期盈余科目就是新型会计制度的“净资产”,他的出现可以很明确的反映出医院在经营上的业绩如何。
(七)新型的医院会计制度可以将医院的医疗收支与药品收支进行有效的合并,并且明确规定有关管理费用不再实行分摊制度,使其对自制药品以及自制材料的成本核算进行了完善,对科教收支进行了会计处理。这样做可以避免以前医院以药养医的情况出现,从而充分的完善了新医改政策,并在医院会计制度的实行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新型的医院会计制度完善了关于预算的使用情况,并对其会计核算进行信息化管理。会计核算作为新型医改中的核心管理体系,它在整个医院管理中作用逐渐重要起来,地位也越来越高。并且会计核算制度能够完整体现医院在其管理上做出的一些协调措施,比如实现预期的目标等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医改也在不断地完善中,十几年前传统的医改制度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代社会为了迎合新的竞争,产生出了新的医改制度,其中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尤为重要,虽然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有理由相信在几年以后,我国的医改制度将会越来越完善,医院的会计制度也会越来越适应社会的现状。
参考文献:
[1]阎力.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与医院会计新理念.现代经济信息.2011(8):129-129,133.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规划;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迅速发展,2008 年底 IBM 提出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地球”的设想,2009 年又提出建设“智慧地球”。首先需要建设“智慧城市”的口号,希望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引领世界城市通向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是在全球广泛展开的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必然会对城市规划这一控制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重要公共政策产生影响,并要求城市规划做出相应变化与之接轨。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外城市规划面临一些共性问题与挑战,反映了现行城市规划存在的局限。因此有必要对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从而为“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提供理念与实践支持。
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2009 年兴起的一个新概念。如今,众多的智慧城市概念既为我们认知智慧城市提供了帮助,也为我们界定智慧城市概念奠定了基础。目前就国内外学者、专家、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等对智慧城市的概念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而且侧重各有所旨。其中根据当前的智慧城市代表性概念进行梳理大致可分为“技术论”、“社会功用论”两大类。技术论观点则定义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而社会功用论观点则当一座城市既重视信息通讯技术的重要作用,又重视知识服务、社会基础的应用和质量,既重视自然资源的智能管理,又将参与式管理等融入其中,并将以上要素作为共同推动着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并追求更高品质的市民生活。
智慧城市作为智慧的体现在某些程度上说是人的功能的外化,智慧城市的建构模式在有些方面与人的感觉、思维、智力活动极为相似,作为人的功能技术化模式,智慧城市就可以理解为智慧城市就是人的功能放大的城市,进而智慧城市就可分为具有生命感的三个基本层次,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智慧层,这三个层次与人的感直觉、神经末梢、大脑决策有某些相似之处,有着明显的人工生命化追求的痕迹。(如图1)
图 1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
智慧城市是当前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大聚会,是信息技术对城市的重构,虽然城市的基础是在传统城市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但是与传统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基质。本文将从理念与实践两大视角出发,分析“城市规划理念创新”与“城市规划实践创新”的具体表现。
2.1、城市规划理念创新
2.1.1、深度融合“和谐社会”理念注重中长期规划
智慧城市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也被称为“系统的系统”,它实现了智慧城市的和谐性,而智慧城市的和谐管理机制,是各个智慧系统之间和谐运行的最重要的保障。智慧城市是“创新 2.0 时代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城市”,因此,智慧城市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以人为本”,注重通过扩大公众参与和社会协同,以此提升城市管理的公共价值,进而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城市环境。而智慧城市的规划管理理念创新注重管理的柔性化、信息化、民主化、精细化和动态化。这样的管理理念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第一是柔性化,智慧城市的拟人化属性表明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激励人、开发人的潜力将成为城市管理的核心内容和主导思想;第二是信息化,智慧城市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智慧城市运行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是信息资源,而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必将推动城市管理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对城市各类海量信息的获取、处理、运算、综合分析,将成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工作和关键点;第三是民主化,智慧城市建设为市民广泛参与城市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工具和实现途径,大大降低了实现城市管理民主化的成本;第四是精细化,智慧城市在人类城市发展史上首次实现了城市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融合,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已使得城市的每个物体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小到井盖、果皮箱,大到停车场、立交桥全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代码,并被实时感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整个城市量化管理的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实时反应的能力不断增强,从而使得整个城市的管理日益精细;第五是动态化,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管理由静态转向动态提供了实现条件,每一个被感知和互联的城市部件的运行情况,都被实时记录,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在第一时间被发现,使得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为城市管理赢得主动。
2.1.2、深入理解“以居民需求为中心”理念
智慧城市的应用体系包罗万象,有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水电、智慧市政、智慧节能减排、智慧教育等,主要共性和智慧城市技术建构的三个体系一一对应,都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整合和处理。现阶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始实践。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是目前人们最为关切的话题,而智慧城深入理解以居民需求为中心理念,对交通、医疗、教育作了从新的规划。第一是智慧交通,智慧城市通过信息资源的自动整合与智能服务具有超强的分析和预测能力,为交通运输的安全、高效提供支撑。智慧交通是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通过人、运输设备和交通网络三者之间的相互感知、智慧互动,形成完全自动化的交通状态;第二是智慧医疗,智慧医疗核心是智慧医院的建设,从建设的系统性来看,智慧医院可分为数字医院和提升应用两个部分组成;第三是智慧教育,通过使用先进的智慧城市的三个技术层,可为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甚至可以成为学习者的指导方向,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学习服务,实现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教育体系,可以逐步实现社区教育体系和实时的获取知识的系统,实现虚拟化校园,实现每个人的终身学习。
2.2、城市规划实践创新
2.2.1、智能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智能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新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将推动分散的数据集中到综合平台,创建一个专注于管理系统与数据的统一过程,减少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限制。同时智慧城市对交通布局和主要基础设施布局提出更高的需求,对道路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智慧布局和建设,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智慧建设,能够减少资源浪费。另外,通过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分配,达到对水资源、电力、油和其他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加强对高能耗、高资源消费、高污染工业的监控,减少环境的负面效应,实现“两型”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双赢。
2.2.2、城市系统规划与智慧的城市布局
城市发展的支撑要素和约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收集、分析、核算数据与建模来合理使用资源、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满足防灾需求,以科学划分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的范围。同时评估城市地形、气候相关的地理水文数据,协调生态系统、城市规划和建设需求、土地使用特征和工程适宜性的需求,为城市建设和功能区域的土地选择提供科学的基础,形成统一的协调的有机整体。
结束语
随着各种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兴起,城市信息化正向智能化发展,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展幵的综合体现,是全新的事物,无疑对其的研究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课题。因此,要加强对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人类已进入“万物互联”时代,物联网技术、应用正逐步渗入各行各业,“智慧+”概念应运而生。医疗健康是最受关注的民生焦点之一。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联网的一大行业应用,智慧医疗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手段,改变医疗健康服务与需求严重脱节的现状,建立更理想的信息共享机制以改善医院内外信息沟通及医患关系,真正实现医疗健康资源均衡,为开展分级诊疗服务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医疗健康领域,随着各种物联网新技术的导入,医护资源得以更有效的利用,“智慧医疗”的梦想正渐渐成为现实。智慧医疗将各种物联网新技术的导入将加速医疗健康云平台、看护机器人、高精密医疗设备等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发展。医疗健康云平台紧扣医疗、保健、看护与防疫等四条主线,融合各种信息通信技术,整体提升个人医疗记录、病患信息管理及健康科普等医疗健康信息服务。看护机器人将在医疗健康服务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其陪伴、沟通、支援等功能将成为未来医疗健康服务之必需。在高精密医疗设备方面,物联网技术有广阔的部署空间,通过对相关零部件、关键材料、软硬件的功能监控及各种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使高精密医疗设备得以更有效的利用。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在医院外的相关场所(如病人家中)部署多种传感器设备、家庭用医疗仪器和健康信息类可穿戴产品等相关设备,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实时采集各类人体生命体征数据,使医院更快地获取丰富的数据。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自动传输至医院数据中心,医护人员利用数据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缓解医院排队问题,降低交通成本。数据的集中存放管理,有助于实现数据广泛共享和深度利用,对大量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解决关键病例和疑难杂症。借助物联网技术,还能以较低成本对亚健康人群、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稳定的远程健康监控和诊疗服务,降低发病风险,间接减少对床位等稀缺医疗资源的需求。在物联网技术的带动下,还可利用大数据分析,使医疗健康服务拥有更多的信息交互与服务方式,在遵循相关法规与隐私的前提下将信息适度开放与流通。
智慧医疗不仅符合当下的医疗环境需求,而且符合居家健康管理的新需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突破,智慧医疗的应用范围和服务水平也将逐渐升级。
“BAT全覆盖”
医生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仍属于稀缺资源,这种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患看病难的问题,而我国医疗长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向,居民又过多依赖大型医院,更加加重就医矛盾,一号难求现象频发。因此,便捷快速的预约挂号成为用户对医院资源最大的需求。智慧医院是在智慧医疗概念下对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从狭义上来说,智慧医院可以是基于移动设备的掌上医院,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现代移动终端作为切入点,将手机的移动便携特性充分应用到就医流程中。
目前该掌上智慧医院医疗平台已具备了预约挂号、分级诊疗、导诊查询、就诊记录查询、移动支付等功能,患者通过移动互联网即可完成以往需要排队才能完成的各项手续,通过选择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或者支付宝服务窗进行操作,按照约定时间直接就诊,不用长时间来排队挂号、缴费,门诊就诊更加便捷。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俊说,掌上智慧医院服务平台创造了三个“全国首创”。一是依托全国最大健康服务平台“健康之路”的技术力量,在全国首家同步上线了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三大移动应用服务,最大限度地覆盖了手机应用人群的需要,让患者使用更加便利。
二是全国首创具备服务单管理功能。与电商平台中的订单管理相类似,该平台汇总患者在院内接受的所有医疗项目的缴费记录,方便查询,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三是全国首创掌上应用和第三方机构地面团队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智慧医院不仅仅只是依托手机应用程序,还需要地面推广团队的持续运营服务和宣传教育,让广大患者使用更简单,更易培养患者的使用习惯。
除此之外,该平台还是湖北省首家提供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全流程的在线服务,将线下线上打通,患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选择在线上或线下缴费。
移动医疗服务领域资深人士“健康之路”CEO郭世俊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随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率先在全国推行掌上智慧医院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BAT全覆盖”的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提高医疗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在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患者张先生用手指滑动着手机触屏,兴奋地说:“之前可以用手机挂号,现在还可以用手机支付,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服务窗都能用,这下看病就更方便了!”
刚刚挂完号的周女士说,平常上班工作紧张,到医院看个病,缴费、取药、拿检验报告等流程都得上上下下反复来回好多次,费时费力。“现在用手机平台看病很方便,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智能指引、记录查询,每次使用还可以积分,又简单又便捷!”她满意地表示。
而对于患者来说,最切实的感受就是就诊方便了。在医院门诊,一位姓周的女士刚刚挂完号,“我们上班族,工作很紧张,以往到医院看个病,缴费、取药、拿检验报告什么的都得上上下下反复来回好多次,费时费力。”她对记者表示,“现在多方便,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智能指引、记录查询,每次使用还可以积分,又简单又便捷,我感觉很贴心!”
掌上智慧医院的美好未来
高效、高质量和可负担的智慧医疗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更可以有效阻止医疗费用的攀升。智慧医疗使从业医生能够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学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诊断,同时还可以使医生、医疗研究人员、药物供应商、保险公司等整个医疗生态圈的每一个群体受益。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建起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将医院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医疗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跨医疗机构也可以进行在线预约和双向转诊,这使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居民就诊就医模式成为现实,从而大幅提升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振邦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建设,通过标准化的业务语言组件,在授权许可范围内,共享患者的病历信息,以供医护人员随时查询,为预防、诊断、康复提供可靠参考。这保证了患者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一致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振邦智慧医疗系统融合了中西方医疗方法与技术。中医医院将中西医各类临床信息整合成标准化、可计算的模型,使医务人员可以准确制定融合中西医的治疗方案。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不是振邦智慧医疗系统的全部,当前振邦正在大力发展的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移动医疗设备、个人医疗信息门户、远程医疗服务和虚拟医疗团队等,都将有力地推动智慧的医疗的建设,也将助力于中国建设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未来,当智慧元素融入整个行业,医疗信息系统必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进化,并对医疗卫生行业,乃至全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与各省市智慧城市的规划或落实,智慧医疗也被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建设的牵引力拉着高歌猛进。中国移动还致力于推动医院诊疗服务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在医院信息系统与通信系统融合的基础上,中国移动通过语音、短信、互联网、视频等多种技术,为患者提供了呼叫中心、视频探视、移动诊室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医院、医生、患者三方的有效互动沟通。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医疗;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303-03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最早见诸于1999年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正式提出是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会议上。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传感器网络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被广泛提上日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五横三纵系统框架和7个领域30种场景的物联网应用体系也在国内的大型城市开始试点研究。医疗卫生事业作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领域,对物联网的应用和普及要求更为迫切。因此,本文从物联网的特性出发,分析物联网技术在当今关系国计民生的智能医疗系统建设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物联网技术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1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及其特性
物联网并不是一种通信网,而是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实现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糅合。它综合运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二维码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信息感知技术手段,支持物理、化学及生物系统和过程的远程的人机交互,从而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技术具有无限传输、及时感知、方便存储、智能处理等特点,从而保障业务稳定运行。
2物联网在智慧医疗系统中的应用
经过长足的发展,现阶段已有很多医院建立了监控系统,配备和研发了各种信息系统,使得医院的可视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鉴于目前医院的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监控的感知手段校为单一,智能化管理仍存在不少死角,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各种信息系统尚存在兼容问题。
物联网作为新兴经济增长点,必然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十二五”规划中,物联网还被计划应用于医疗卫生系统中,这不仅能够帮助医院实时监控病人的健康,如在病人体内植入芯片,随时监护病人各项指标,随时给出警示和建议,而且还可以有效管理整个医院的运营,对医院人员、设备、后勤供给、来往车辆和安全保障实行智能化、人性化管理。这不仅有效节约了社会资源,而且也大大推进了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转速度。
表1“十二五”规划中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场景
2.1智慧物联网在医疗系统中应用的原理和结构
以物联网为技术基础的现代医疗系统建设,其基本原理就是对医院内各种对象的感知、定位于控制,通过对医院工作人员、病人、车辆、医疗器械、基础设施等资源进行信息化改造,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医院内需要感知的对象加以标识,进而通过标签读写器智能终端设备手持接收终端无线感应器等信息识别设备对上述标识加以识别,并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将信息反馈至信息处理中心,并在处理中心加工处理融合后,传输至医疗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继而对获取的信息综合分析,及时处理,从而医院管理部门掌握感知对象的形态,进而为正确决策打下基础,其结构和原理如图1所示。
2.2物联网技术在医疗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物联网技术使得医院对象感知能力激增,处理疫情、病情、医院各环节调度的速度、精度和范围都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是其他技术手段所不能取代的。
图1物联网技术下智慧医疗系统结构及原理图
2.2.1医护人员、病人、病人家属、临时就诊等人员和诊室、病房等区域实现智能可视化管理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出入医院,这给有限的医院空间带来了巨大困难,而为医护人员、病人、住院病人家属配备相应的管理卡,通过这种门禁系统和遍布医院的感应点,可以及时区分这些人群并对需要重点监控的病人实行全自动实时感知、定位,对进入重要区域的可疑人员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医院安全。各科室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智慧医疗管理平台实时了解本科室病人在诊室、病房等地的各种情况,加强对病人的呵护和管理。并且,将管理卡与其他系统合并,如餐饮、洗浴,跨科室诊疗,可以大大提高医疗速度,节省医疗资源,提高管理人性化程度。
2.2.2对病人隐私、医院重要医疗资料等事项智能化保密措施
为病人病情设置查阅密码,对医院重要资料、机密文件等张贴二维码或嵌入射频卡,可以实时感知其所在位置,并且对进出该保密地带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控,防止重要资料的泄密和流失。
2.2.3为远距离专家会诊提供方便和可能
物联网技术条件下,单个医院的信息既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实现人为管理的开放的,对疑难杂症等的治疗,可以通过开放的医疗卫生感应系统,实现远距离专家会诊,通过对病人病情信息的共享,使疑难病患不必饱受路途颠簸之苦,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最专业的诊疗和护理。
2.2.4对进出医院的车辆实行精细化智能管理。
通过为进出医院的救护车、储运车等车辆和重要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安装电子标签、嵌入传感器、卫星定位装置等,实现对交通工具、重要医疗器械、设备进行准确定位和实时跟踪,并通过嵌入的各类智能传感器,监控其工作状态、完好情况等,从而实现对其精细化管理。
2.2.5在医疗仓储、物资管理等多方面实现智能化保障
医疗药品、器械的储备充分是医院应对公共医疗事件的必要保障,为医院的仓库、物资安装包含医疗药品型号、器械种类,品种数量等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能使医院管理者及时准确掌握医疗药品、器械的储备请康,为医院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保障。
2.2.6在重点区域设置电子岗哨,确保信息和物资安全
为财务、仓库及医院的其他重点区域安装智能传感器,实现对重点区域的24小时不间断安全检测,一旦发现有不法分子或可疑分子的不轨情况,可有感应点自动调整摄像头的方向对嫌疑人进行全方位视频监控,并向值班人员发出安全警示提醒,以便及时侦查,确保安全。
3智慧医疗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物联网刚刚建立试点不就,正处于技术和标准体系的摸索期。很多与之相配备的制度和管理法规尚处于真空阶段,因此,智能医疗系统的建立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3.1对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和引进要采取要科学谨慎的态度
当前是物联网技术的初始阶段,各阶层、各行业对物联网的热情高涨,对物联网美好前景的描述也让对现代化程度要求最高的医疗卫生行业对其充满期待。但在具体推进上,笔者建议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不能不顾医院的规模和实际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建设工作,浪费财力、物力。建议采取科学合理的态度,在充分理解智慧医疗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从部分大型医院进行试点,重点推 进,逐步取得经验,为全面建设智慧医院做好技术铺垫。
3.2对物联网感知系统应采取统一数据格式标准
目前,在传感器领域,传感器生产厂家较多,感知手段不一而足,标准各异,各种传感器之间,并无统一的标准,为了垄断和控制市场,兼容问题一直不能够实现,这就造成在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感知信息的数据格式不一而足,不能形成统一的集中调控,因此,在物联网的大范围推广前政府必须出面加强这方面的统一领导,制定规范的数据格式标准,使用兼容的信息系统管理软件,使得医院资源能够统一管理,感知到的数据能够共享和合并处理,以提高管控水平。
3.3不同设备采取不同的感知手段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涉及的项目很多,各种感知对象读感应资源的反映情况差别也较大,
感知定位的要求又不一而足,因此,如果对所有感知对象采取统一的感知技术手段,不仅很那达到对感知对象的精确掌握,而且会造成大量信息冗余,增加运营成本。因此,要对不同感知对象区别使用不同手段,如普通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等可以使用二维码、被动式射频标签对其进行标识和感知;救护车、物资车、重大器械等可以采用主动式射频标签,卫星定位等技术进行定位追踪;而一些重要区域可以利用智能传感器芯片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感知,了解其安全状态。这样,既做到了量体裁衣,又有效节约了成本。
3.4与原有系统有效整合、综合利用的问题。
由于目前很多国营和大型私立医院已经实现了智能视频监控,并且对其他信息系统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处理系统,因此,物联网在建设智慧医疗系统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旧有的系统,与旧有系统进行兼容性设计,减少重复开发的成本。
4结束语
智慧医疗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及时、准确的医疗服务,还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繁杂的日常运营管理中解放出来。在为全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诊疗的基础上,向着更广阔的空间迈进。但物联网智慧医疗系统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洪波.MZM网络新生活畅想曲[J].oftwareworld,2007,3.
[2]移动通信网承载物联网业务的研究.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2010.3.
[3]黄家柯物联网及其发展策略探讨.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10,2.
云计算作为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等技术的继承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的主要技术实现路线。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云计算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其次阐述了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影响分析,最后给出了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为“十三五”国内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 医疗卫生信息化 应用研究
1 前言
中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以来,医疗卫生信息化作为医疗行业经营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升的有效抓手,已经在国内医疗卫生行业中普遍开展。根据《医疗卫生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国内医疗卫生行业围绕建设国家、省级、地市级等三级信息平台,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数据库,构建一个医疗卫生专用网络,健全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经过“十二五”的五年建设,80%以上医院部署应用了医疗信息系统(HIS),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120余项信息标准得到修订与增补,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也存在顶层设计缺乏统筹,建设格局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等问题,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整合优化趋势更加明显,智慧医疗、移动医疗、家庭医疗等发展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因此,开展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用好用实虚拟化技术,是立足现有建设成果,提升医疗卫生的体系保障能力的有力抓手。
2 云计算技术概述
云计算技术是一种网络信息资源虚拟化技术的集中体现。自2006年美国亚马逊推出世界首个云计算系统――亚马逊云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简称AWS),云计算开始在全球范围的快速的推广应用,据Gartner公司统计,2015年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450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经费组成部分。同样,国内互联网企业也对云计算技术基础架构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的作用高度关注,经过近几年发展,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已经完成云计算架构的发展,并在市场运营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云计算技术作为一个发展的理念,其理论研究者与技术实现者从不同视角对云计算技术概念进行多样化描述,现阶段较为权威的概念描述是美国NIST给出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服务模式,已以形成网络、存储、应用、服务等资源池为目标,实现对网络资源的虚拟化的整合优化,增强可靠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通过云计算定义可以看出,云计算技术以形成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资源池为核心目标,强化对网络资源的灵活调配、削峰填谷,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1)强调对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
(2)强调对网络资源的均衡负载;
(3)强调对网络资源的动态调控;
(4)强调对网络资源的智能重组;
(5)强调对网络资源的成本压缩。
3 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简单而言,“智慧医疗”是云计算技术域与医疗卫生业务域相结合的产物,包含医疗资源整合、医疗远程协同、医疗信息安全等方面,它以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核心目标,坚持整合医疗信息资源,增强业务互联互通,加强机构远程联动,逐渐实现业务应用、基础平台、硬件设备等层级的信息共享。当前,云计算技术包含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及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三个维度,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3.1 在Iaas应用层次上
云计算技术要求医疗卫生领域的服务器计算资源与光纤通道存储设备资源进行虚拟化,实现物理上分布的计算、存储硬件资源的集中管理与统一调配。强化以虚拟机(VM)的形式,对各医院、医疗点、卫生主管部门提供硬件环节支撑。初步估算,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推广应用,可以使国内医疗行业减少50%以上硬件设备采购投资及60%以上的设备运维成本,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3.2 在Paas应用层次上
云计算技术要求以医疗行业公共云与医院私有云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形成全国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医疗管理、医疗业务信息的融合共享,实现面向公共与医疗卫生行业服务,包含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物配备、医疗协作等功能。
3.3 在Saas应用层次上
云计算技术要求基于安全保密的前提,实现跨单位、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中医疗数据的服务共享,形成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实施对患者的电子病历的增量管理,满足患者危急转院、异地就医的医疗信息动态支援保障。
4 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策略
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涵盖要素多,集成难度高的庞大信息工程,国内相关专家已经开始着手考虑智慧医疗在《医疗卫生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应用方式,因此抓好云计算技术域与医疗卫生业务域的融会,落实好国务院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必由之路,经研究,云计算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策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1 以全国医疗公共云平台建设为着力点
持续推动面向社会公共服务与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的信息化进程,提升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物配备、医疗协作等服务保障能力。针对目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型医院看病难等问题,开展自助服务机、医院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初诊在社区,看病在医院,康复回社会”的新型医疗保障模式,提供医疗服务效率,加快患者、药品、医疗设备的流转速度,减少优势医疗资源的闲置浪费。
4.2 以面向个人的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为切入点
持续推动医疗服务由医院集中式向家庭分散式的延伸保障。依托智能手表(手环)与智能内衣等技术,实现对家庭危重病人与遗传病史的人员的生命体征实时监控,给出重大疾病威胁报警。同时,借助远程视频看诊可视化技术,实现对异地、分布的病人的病状判断,以及所服药物品种、剂量的在线指导。
4.3 以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修改完善为立足点
持续加强医疗信息标准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全民参与、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按照“统一系统架构、统一数据编码、统一服务接口”等方式,修改完善医疗标准体系中基础类、数据类、标准类与管理类等标准,推动云计算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深度与广度,提供系统拓展性与适应性,降低系统建设风险。
5 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作为当前主流的网络信息虚拟化技术,在国内外电子政务、企业指导、航空物流、金融证券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国内专家学者不断推出“智慧医疗”的研究专著,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时间,智慧医疗将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应持之以恒的加强关注研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1]战国民.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研究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5,05):22-24.
[2]李甜金.云计算技术对企业大型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分析[J].计算机工程, 2014,23(9):27-32.
[3]王波鑫.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5,31(6):172-176.
[4]刘至家.云计算技术对国内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5,12(4):125-129.
2015年12月,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电科总经理樊友山在业界首次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理念。扛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大旗的背后,是中国电科多年的技术积淀和无数的实践探索。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国有大型企业,中国电科自2010年开始就先后承担了北京、重庆、天津、上海等100多个城市的智慧城市设计与建设。
那么,“新型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有何不同?从“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的迭代又意味着什么?《网络传播》杂志记者专访樊友山,请他绘制通往未来新型智慧城市的线路图。
什么样的城市是好城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毋庸置疑,好的城市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富有、智慧、绿色、健康和幸福的关键所在。但是该如何定义城市的好与坏?樊友山认为并没有唯一的答案,但人人都会感知。
《网络传播》:目前,我国有很多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成效如何?
樊友山:应该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网络覆盖率大幅提升,通过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智慧民生、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建设,改善了公共服务,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这也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智慧城市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当前,我国在智慧城市领域已经掌握了一批重要的核心关键技术,大量成果已经在相关城市试点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丰富便捷的生活。
《网络传播》:智慧城市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樊友山:举个生活中最普遍的例子。生病了,无需去医院,通过传感器让医生了解到自己的血压、心跳、脉搏,收到病人数据后,通过连接各大医院的数据库体系,医生团队就可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做到足不出户就可治疗,缓解当前看病难问题。这就是我们智慧医疗的新模式。
《网络传播》:最好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
樊友山:城市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应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做的是将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动信息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绿色环保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什么样的智慧是真智慧
相较于由混凝土、玻璃和钢材建成的传统城市,“智慧城市”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升级。而今,传统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的演进又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在这里,樊友山提到了一个新词――“真智慧”。
《网络传播》:什么是新型智慧城市?相较于智慧城市,其“新”具体体现在何处?
樊友山:新型智慧城市本质上是以信息为主导、网络为支撑、数据为要义、服务为根本的网络信息体系。中国电科将新型智慧城市的特点归纳为“六个一”。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新型智慧城市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深度融合的结果。新型智慧城市的“新”是与智慧城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相比较而言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倒信息“烟囱”实现互联互通,二是跨行业数据融合实现“真智慧”,三是构建一体化的网络空间安全体系保障信息安全。
《网络传播》:“真智慧”是怎样的概念?
樊友山:“真智慧”就是以城市大数据为基础的建设和运行模式。新型智慧城市是为实现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保障信息安全三大目标而推进实施的,集中体现了智慧城市由建设向应用、由规模向效能、由产品向体验的转变。
《网络传播》:每座城市都是独一无二的,怎么看待新型智慧城市的复制推广和量身定做、本地建设?
樊友山:“复制推广”指的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法和流程,而不是建设的结果。所谓“释其成法,法其所以为法”。通过标杆城市试点,使方法和流程趋于成熟,打造核心产品,形成标准,再向全国推广。每座城市都是独一无二的,新型智慧城市推广建设时,必须与城市自身的定位、特色和主要矛盾密切结合,才能体现“真智慧”。
什么样的联合是强联合
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化工程,仅仅依靠中国电科力量略显单薄,更需要协同作战。于是,一个企业联盟――新型智慧城市企业联盟应运而生。这个联盟不仅吸纳了IBM、微软、三星等国外先进企业,也吸纳了华为、中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国内知名企业以及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正如樊友山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到的那句古语:独行快,众行远。
《网络传播》:为了实现建设更开放、更安全、更便捷、更现代的新型智慧城市,中国电科做了哪些探索和尝试?
樊友山:中国电科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推动单位,主要聚焦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顶层设计,发挥中国电科在大型信息系统总体和集成方面的经验和优势,以体系工程的思路和方法实施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二是数据运营,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成果,将城市各部门和行业异构数据进行融合,形成可开放的高价值数据资源,支撑行业应用和产业发展;三是信息安全,构建一体化的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在推动信息共享、数据开放的同时保障信息安全。在具体工作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推动标杆试点、抓好顶层设计、打造核心产品、推进标准建设、强化联盟运行。
《网络传播》:中国电科是如何践行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举旗者这一角色的?
樊友山:新型智慧城市的本质不是一种智慧,而是一种城市,这种城市要以智慧的方式运转。一方面,在国家网信办等部委领导下,研究提出新型智慧城市的理念,并与深圳、福州、嘉兴三个城市率先推进标杆城市建设。另一方面中国电科以开放协同的心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企业联盟,共同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同时,联盟还将共同构建开源平台,推动新兴经济模式蓬勃发展,努力打造“体系规划、信息主导、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生态体系。
【IBM】建一个智慧城市要10年
受访者:IBM大中华区方案软件集团总经理 夏然
对比来看,国外智慧城市有较多包袱,因为城市建设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和规模,不能从头再打造一个智慧城市。在为全世界2000个城市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智慧水源管理,还是智慧交通,都以单一项目为主。而在中国,虽然也有智慧旅游等单一项目,但在未来5年,中国将有2亿—3亿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因为很多城市拥有打造“新城”的便利条件,这相当于在一张白纸上建立“智慧城市”。
另外,中美决策层的考虑也不太相同,美国四年一大选,很多城市的长期规划并不理想;我们与中国多地方市委书记打完交道后发现,他们有更加长远的规划,而从头到尾打造一个智慧城市,也需要将近10年的周期。
IBM从2008年提出“智慧地球”之后,很多厂商都在谈智慧城市,喊出“打造城市运营中心”口号,其实只是买了一个大屏幕、建了一个大机房,把数据展示在屏幕上,这叫“数据展示中心”,而不是“智慧运营中心”,真正的智慧运营中心,必须二次开发,将各数据运行之后再汇合,最终提出一个智慧的决定,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寥寥无几。即使是IBM这么大的公司,今年的战略也是“打精不打多”。
一些中国本土企业会说,跨国公司水土不服,因为“政府关系”不同。这就像是,别的牌都打不响的时候,只能打这张牌。在我们眼中,每一个市民的基本需求,无论是在中国,在美国、欧洲,甚至非洲,在吃、行、住上都是一样的。
【德国电信】智慧城市易沦为“业绩工程”
受访者:德国电信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黄辉
智慧城市谈了好几年,总体上看,仍是雷声大雨点少。
国内的智慧城市,从智能交通,到医疗云、教育云等,再到电信基础设施和无线网络上做的铺垫,都只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关键障碍在于:只将重点放在ICT技术层面,却没有让整个市政管理体系做出调整。
过去三到五年间,电子病历在各个城市推动力度很大,可至今,没有一个城市把这事做成。建立电子档案的初衷是减少拍片,但由于部门利益上不妥协,从A到B医院仍需要再检查。这相当于,既浪费了市政府的钱,又让看病更繁琐。所以,绝对不要将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市政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和更新脱钩了,否则最后沦为“业绩工程”。
怎么去做智慧城市?在云计算上,已有前车之鉴,不少政府主导之下的云平台变成了不良资产。事实上,这本来就不应该是政府来做的事。政府可以制定政策,但要引导商业资本和企业参与进来,才有可能将消费者需求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
【EMC】应该出台一些标准
受访者:EMC大中华区云计算解决方案业务总监 谭仲良
智慧城市有三个重点: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城市治理。
除了技术瓶颈之外,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很重要,因为智慧城市的中心是人,包括市民和各个政府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