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特色教学范文

小学语文特色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特色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特色教学

第1篇:小学语文特色教学范文

关键词:特色课堂 想象 互换角色 开门授课 鼓励赏识、

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新课标的推进和实施,看似轰轰烈烈,但语文课堂的改变并不大,仍然以高考为指向,以题海战术为秘诀,以老师授课为“主导”,以成绩为“考标”。于是语文课堂普遍还是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沉闷局面。也就造成了调皮的学生越来越多,厌学的情绪越来越“上涨”。“真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老师们怨声载道,对自己的教学的信心指数一天比一天“下跌”。看来,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确实像一潭死水,缺乏生气,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特色课堂之路,才能使课堂重新焕发生机,荡起迷人的涟漪。

一、激励推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想象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一点也不假。然而,我们当今的课堂却无法给学生提供多少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大部都被老师的苦口婆心占据了。老师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接受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开发。学生只能做接纳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学生智力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其实,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只要我们合理开发,就可以使我们的课堂生动丰富有味起来。比如,我在给学生复习“文学常识”和“课文有关内容”时,我就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采用编故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把他记下来。哪知,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口吐莲花,一段段让人过耳难忘的“段子”,接二连三地从他们的口中崩出来。

二、互换角色,让学生体念教师的滋味

有一个故事让我至今感动不已。讲的是一对父亲子俩通过互换生活消除了“代沟”的故事。小熊儿子从小寄宿在托儿所长大,直到初中才搬到新家与爸妈一起生活。回到家里后,整天抱怨父母没有出息,对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要求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一个典型的城市不羁少年。大熊爸爸是某私营服装市场一小老板,与爱人辛苦经营一个门面,一年365天,除了春节休息三天,每天早出晚归,中午在市场吃盒饭,晚上一到家就累得躺在客厅沙发上不想起来。他只上过小学五年级,常常为自己不能辅导小孩学习懊恼,但是并不自卑,总是从积极方面引导小孩。因为长期缺少沟通,儿子与父亲之间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隔阂,他们称之为“代沟”,每回讨论问题,双方总是各有理由,争论不休并痛苦,对方不了解自己的苦心。

为了消除这种隔阂,双方决定要换位体验对方生活,大熊爸爸来到课堂代替儿子上课,还要参加考试;小熊儿子则担当起一家之主的重担,不仅要接替父亲的服装生意,还将料理家务。

就是这样的角色互换让奇迹发生了,代沟没有了痕迹,水火也相容了。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所以一夜间有多少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角色互换故事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种角色互换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呢?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老师,自己备课,自己学习,自己讲课,自己批改作业。我们只要把做老师(查资料、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容易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成就感,学习兴趣更浓。最后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目的。

三、课堂沙龙,让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

在给学生强调生字词时,如果板起面孔给学生讲:这个字怎么都不认识呢,这么简单的字都写错了……学生不但很难记住这个字词的读音、写法和用法,而且还会十分讨厌你这样的语气,因为给他们的心里造成了不愉快。他们会在心里埋怨:“我不会才来学啊!”相反,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给他们讲一些由于发音和写错别字引起的笑话,或者让学生讲一讲他们平时所知道的故事,他们就会很自觉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为了纠正读错用错字的现象,我曾经给学生讲了许多笑话,比如:“一个同学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歇)一喝(歇)。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歇)了喝(歇)’。”

“元旦时,我们全家一起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冰马桶(兵马俑)。”

“一女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学习很辛苦,白天要上课,晚上还要练习生子(字)。”等等。

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如同“兴奋剂”,让课堂一下充满了轻松的愉悦的氛围,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人性的生机与智慧的力量。

四、开门授课,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

开放促发展,中国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语文老师不应该把自己封闭起来,关起门来搞建设,而应该有计划地把其他科目老师请进来,让我们的课堂不断丰富和精彩,成为知识的海洋。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吸取到更多的知识营养。

因此在课堂上可以请历史老师给我们讲解相关的知识,或播放一些典型的历史图象资料。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五、鼓励赏识,让学生品味人生的价值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周弘有一个女儿名字叫婷婷。婷婷一岁半时错打了一针庆大霉素,造成了双耳全聋。做父母的虽然很悲痛,但并没有失去对女儿的信心。“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婷婷,你太了不起了!”婷婷在父母的千百次的鼓励下战胜了病魔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功。10岁那年,她写的6万字的科幻童话出版了。从4年级跳到6年级,只用了半个月就赶上了全班同学的进度。只用了4年时间,学完了6年的小学课程,提前两年参加毕业考试,并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上了中学。1996年,进入辽宁师范大学,成为我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这一年,她16岁。

我非常欣赏周弘的理念和实践———赏识教育。我常想,人家父亲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小时候,孩子们的眼睛是亮晶晶的,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原因是父母这个时期的心态最好,家中总是充满了欢乐。父母总是用最得意、最欣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也就是这种赏识,成就了每一个孩子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掌握了口语这种最难的语言形式。

凭心而论,我自己都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鼓励,而十分厌恶别人的“诋毁流言”,就算是善意的批评,心里也有几分不舒服,更何况是十几岁的孩子呢?所以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多发现学生的优点,为他的成功而鼓掌。让学生有更多的体念成功的机会,有更多品味人生价值的空间。

第2篇:小学语文特色教学范文

一、什么是小学教育特色专业

这是每一个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工作者在从事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过程中应该首先思考的问题。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既然是事业,就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引领。弄清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就成了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首要问题。特色,《现代汉语词典》将其界定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①。通俗地讲,特色,就是特殊的颜色,是独特的个性。特色是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特点,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所独有的。专业特色是指一定社会生产生活的某个领域的特殊价值、功能和作用,体现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而形成的独特模式及其所培养人才的特殊素质和价值。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则是小学教育专业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和师范教育体系中独特的个性和价值,也指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校自身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和个性。换句话说,在高校的专业体系中,不同专业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小学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也有着自身的专业特色;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校在建设小学教育专业过程中也可以创造和建设自己独有的特色,即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风格。小学教育特色专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体现着一个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独特风貌。但小学教育特色专业不是抽象的、笼统的,更不是空洞的。它是由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工程的各部分、各环节共同构成和支撑起来的一个庞大的专业大厦。具体来讲,小学教育特色专业的特色包括专业定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的特色等。把握一个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必须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小学教育特色专业的认识不断走向深入,才能使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为什么要进行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

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共同趋势。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要受到这一发展趋势和要求的制约。

1.学制不同。我国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校结构复杂,类型多样。从学制来看,主要有四大学制,即“四年制”本科学制、“三年制”普通专科学制、“五年制”专科学制(即中专、大专一贯制)、中师学制。中师在我国师范教育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为小学师资培养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升级换代,它在我国发达地区已经消失,在其他地方也将很快消失,所以,在这里主要讨论前三种学制。既然三种学制的结构和性质不同,专业课程的结构和比例不同,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也就不同,本科有本科的专业标准,专科有专科的专业要求。既然学制不同,专业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方式也会有很大变化,以满足不同学制设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

2.地区差异。我国幅员辽阔,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差异较大。东部、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存在很大差距;北部、南部地区有不同的文化风格,甚至在语言上都存在方言的区别;发达、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差别也是很大的,有的地方已经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并开始酝酿和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有的地方尚未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城市地区、农村地区也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尊重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学教育专业是摆在每一个地区的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为地方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输送优质的能够满足地方小学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特色师资。

3.民族个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一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每个民族也都有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独特需要。从全国的民族分布情况来看,可以大致分为汉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这三种地区的民族构成不同,文化特点也就不同,因而不同地区对小学教育的要求也就不同。其一,汉族地区的教育大都比较先进,重点要加强和完善南方地区师范生的普通话教育工作,提高其普通话水平;在一些较为发达的汉族地区要适度加强高学历、高素质小学教师的培养,以满足这些地区对高质量小学教育的需要。其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要注意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师范生的民族认同意识,特别是民族语言的教育。其三,不同民族杂居的地区,要特别加强多元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师范生的多元文化保护意识、民族团结意识,能够自觉地保护各个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维护民族团结。

4.学校特点。我国共有高校2263所②,其中师范院校所占比例较大。根据其管理性质、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等的不同,大学可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如重点大学、普通大学;综合大学、专科性大学;师范大学/学院、非师范大学/学院等。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学校,办学条件各不相同,各有优势和劣势,如何在学校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办出学校的专业特色,是每一个从事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工作人员都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每所大学都要认真研究校情,明确本校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思路,为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指明方向,为学科建设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三、如何进行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

要办出学校的专业特色就要努力挖掘和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坚持一条根本原则,即从实际出发。在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过程中,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就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以下这些实际问题。

1.从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由于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基础教育,为此,小学教育的需要应是多元的、丰富的,既需要语文、数学、外语等工具性学科的师资,也需要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等非工具性学科的师资;既需要优质的教育教学师资队伍,也需要能干的管理队伍;既需要先进的硬件设备和教育技术,也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学校文化;既需要有充足的生源,也需要良好的社区环境。既然小学教育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建设小学教育专业就必须实行个性化办学,注重学校的专业特色建设,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为小学教育服务。

2.从生源特点出发。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所招收的生源差别是比较大的。首先,不同层次的学校生源情况不同。比如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的生源素质有别。其次,不同类型的学校生源情况也不同。如本科大学和专科性大学、师范大学和非师范大学的生源情况就存在较大的差别。再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校生源情况也各不相同,他们的知识结构、文化心理各异。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工作者在办学时必须研究生源情况、了解生源特点,以增强学科特色建设工作的针对性。比如来自高中毕业生的生源和来自初中毕业生的生源就有着非常大的区别。高中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和宽广,对普通文化课程的接受能力较强,有助于提高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但高中生源也有其局限,比如他们音体美技能的训练难度就较大,可塑性较低。相比之下,初中生源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宽广,也不够扎实,接受学科文化课程的能力相对差一些,这会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来一些困难。但由于他们尚处于从青年初期向青年中期过渡的时期,因此在音体美等知识技能方面可塑性较大,有利于培养出能歌善舞、拥有音体美等特长的小学教师,一些五年一贯制小学教育专业就有这个特点和优势。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学教育专业可否采取七年一贯制或六年一贯制学制,直接从初中招收师范生进行小学师资的培养呢?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生源的差异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性别的差异、地域的差异等。针对学校生源的具体情况,学校要注意实施差异化教育,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出素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小学师资。

3.从民族需要出发。由于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义务教育,因此,小学教育要满足各民族每一个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一些民族地区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必须承担起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小学教师的任务。如有些民族地区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进行教学的师资,有些地区需要掌握和传承民族文化、民族文学、民族艺术(如花儿、唐卡、马头琴、冬不拉等)的师资,这些都是开展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途径。

4.从地区条件出发。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情况和条件差别很大,甚至有着天壤之别。基于此,不同地区办小学教育专业,必须认真调查和研究本地区情况,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师资。如大城市教育发达、人口众多、设备先进,小学教育需要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小学教师,希望小学教师是某一个学科的教育专家,能够开拓性、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城市小学教师应该按照“一专多能”的模式进行培养,为其将来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基础。也就是说,“一专”是培养城市小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小学更需要“多能一专”的小学教师,多能是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首要条件,一专则是其辅助能力。这是由农村地区人烟稀少、学校稀少、教师相对较少的实际决定的。能够全面胜任小学各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即能够包班教学,甚至能够组织和实施复式教学,是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典型需求。当然,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情况差别也比较大,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的差别正在缩小,或者说,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的正在走向城市化。可见,准确了解和研究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平原与山地的条件和需求,是办好地区小学教育专业、办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重要基础。

5.从学校实际出发。学校是办学的实体,开办小学教育专业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甚至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学校内部情况都是各具特色的。比如,一般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级师范大学都属于同一层次和类型的学校,但各校的条件和办学情况却相差甚远。首都师范大学的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是建立在北京第三师范学校和通州师范学校基础之上的,由于有深厚的中等师范教育基础和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开设了小学语文教育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方向、小学英语教育方向等七个专业方向,专业方向比较齐全,课程体系比较完整。而其他地区的师范大学所开设的专业方向却比较少,课程体系结构也不够完整。有的开设了小学语文教育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方向、小学英语教育方向、小学科学教育方向等几个专业方向,有的只开设了文科方向、理科方向。这从表面上看是专业方向数量的多少,实际上也显示出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会影响专业建设,包括专业特色建设工作的开展。比如有的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缺少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师资,在培养学生音乐美术等艺术素质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学校条件,除了师资队伍结构与质量以外,还包括设备、场地、校园文化等因素。在进行专业特色建设过程中,每个学校都必须研究自己的校情、院情、系情,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扬长避短,另一方面还要扬长补短,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四、如何评估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

一个专业有无特色,应该有其评价的标准和基本要求。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高师教育专业,是否有特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价。1.专业定位。专业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其办学目标的定位上,如果定位正确,那么特色的创造和建设就有了宝贵的基础。因此评价一个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有无特色,首先要看它的专业定位是否准确、恰当。一是看它的专业定位是否符合国际国内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只有符合这一发展方向,专业发展才有生命力。二是看它的专业定位是否合理,是否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师资队伍。专业特色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前提。没有特色教师就不可能有特色学生③。评价一个学校有无特色,首先可以考察其师资队伍的素质与结构。如果教师队伍素质高、结构合理,这就为特色专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人才特色。学校是专门“生产”人才的“工厂”,所以学校所“生产”人才的质量直接反映学校的“生产”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而且还要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才能确立学校独特的地位。因此,评价一所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成绩,必须考察其培养人才的质量,考察其培养的人才是否有个性和特长,因为只有人才才是专业建设特色最重要的载体。

4.服务对象。一个专业有无特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考察其能否提供特色服务,也就是看它能否对特殊的对象提供一些特殊服务。比如,前面提到的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服务的小学教师,这种教师要了解和熟悉该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再比如一些偏远山村、海岛等人烟稀少地区的小学需要教师具备复式教学的技能;再比如国际学校的小学,希望小学生能够尽快熟练掌握外语,需要小学教师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等等。可见,特殊的服务对象,也是特色专业存在的前提。

5.服务水平。服务水平也是衡量一个专业有无特色的重要标志。一个有特色的小学教育专业应该能够培养优质的师资,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应该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小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学教育特色专业的服务水平不仅表现在其培养人才的基本教育教学质量上,而且体现在其培养人才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上。因此,评价一个小学教育专业有无特色,不仅要考察其培养人才的基本能力,而且还要考察其培养人才的特长的多少及水平。只有具备突出的特长,才能具有较高的特色服务水平。

第3篇:小学语文特色教学范文

【民办学校小学英语教学特色探究

嘉善新世纪学校立足于“争创全国优秀民办学校,育新世纪中华英才”,十分重视小学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是嘉善新世纪这所民办学校办学的学科特色之一,学校创办八年来,小学英语这门学科的教学特色已初步形成。

一、明确培养目标,努力形成特色

嘉善新世纪学校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了英语课,使孩子开始获得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摘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尤其是听和说的基本练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喜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对英语的感性熟悉,打下扎实的语音语调基础,并获得初步的英语听说能力,为继续学好英语作好预备。

嘉善新世纪学校力创小学英语教学特色,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当小学英语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展开的时候,学校发挥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利用小班制的教学优势,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使儿童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喜好,使学生乐学、爱学。引进外籍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教学。尤其在小学低年级,充分利用孩子语言学习的“最佳期”,注重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敢于大胆开口讲英语的习惯。

作为一所现代化的民办学校,嘉善新世纪学校选准突破口,创建特色,形成正确的办学思路,十分重视小学英语教学,明确其培养目标是摘要: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能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会话交流,具有初步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学校自办少儿英语节目《LearnEnglish》在校电视台播出;每月定期进行英语手抄报展;在学校推广“校园英语50句”,要求所有的师生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另外还组织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剑桥少儿英语等级考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学校还定期举办“少儿英语节”、“少儿英语口语大赛”、“英语书法比赛”,所有的这些活动,都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英语氛围,丰富了学生的英语知识,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小学生对英语喜爱有加。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特色,使学校形象具有明显的个性。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养,民办学校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培训,热情鼓励和充分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推行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机制,鼓励教师的自我成长,提供多方面的条件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由于小学英语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的培训工作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念的讨论和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观摩、说课及其评议。“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所谓“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是指请有关教育专家到学校,针对该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进行培训。

只有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小学英语教学才能取得显著成效。作为民办学校,更要清楚熟悉到这一点。要想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就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并纳入到学校发展和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之中。帮助教师营造浓厚的教学探究氛围,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的信息反馈和沟通,从而增强民办学校的凝聚力和教师的归属感。在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在于摘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教师,使教师自觉地参和到民办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来,帮助教师全面关注学校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民办学校要提供探究策略的咨询和辅导,使教师更多地理解自我成长中的价值,唤醒教师内在的探究需要,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学会持续和全面成长。同时要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嘉善新世纪学校注重对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经常派教师去外面听课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还注重引导教师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改革,逐渐淡化教师对工作稳定性的要求,使教师意识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进行有益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

三、优化教学手段,赢得学生信任

任何教育,不论是活动、观念、还是办法,只有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它们才是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师要明确无误地告诉学生摘要:我们工作的最高目标就是为了他们能学好英语,告诉他们有什么比受到良好的教育更重要呢?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少年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也是受教育的最好时期。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受到好教育,必须要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形式主要是注重、感知、理解、记忆和思维等几个心理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探究和熟知儿童心理,了解儿童心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直观教学和其它受小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努力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从而引起学生的喜好,赢得学生对英语教师的喜爱和信任。在儿童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会受到汉语的干扰,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既要遵循儿童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坚持听说领先和口语先行,又要积极创设小学英语教学情境,采用游戏和卡通片等儿童乐于接受的方式,想方设法地调动其有意注重,尽量克服汉语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在轻松、自然、亲切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形成一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

为了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布满喜好,教师要把爱的阳光照耀在每个学生的身上,使学生在真正得到爱的同时,也会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参和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师生关系就会极为融洽,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改善。教师在组织小学英语教学时,应该尽量采用实物、模型、图片、投影、录像、课件及体态语言等手段,力求情境逼真,交际仿真,游戏当真,这是小学英语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小学英语教师应以一种现代的教育理论为基础,对每一个学生都布满关爱,这样以“爱”为纽带的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建立起了。由于教师采用了先进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都学得喜好盎然。因而嘉善新世纪学校的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促进家校联系,取得家长配合

民办学校的学生都寄宿在学校,为了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学校就应该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民办学校应该向家长作出承诺摘要:您的孩子在我们所属的学校,会受到充分的尊重和关爱,我们会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以便使他们获得自由、和谐、充分、全面的发展。让所有的家长理解,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需要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沟通和合作的关系。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英语学习的情况。有些家长不懂英语,认为小孩子学不学英语无所谓,反正到了初中还要重学,所以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是很重视。教师要帮助这些家长分析儿童学习英语的有利因素,告诉家长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使这些家长熟悉到儿童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建立一些家校联系卡,及时将孩子每个月的英语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并让家长检查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以这种方式来改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隔绝状态,切实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这种方式不仅能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民办学校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只有当家长对民办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认可,才能说明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确实卓有成效。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充分熟悉到这一点,积极努力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来督促孩子的英语学习。每月定期向家长介绍孩子的英语学习内容,并且可以让学生把在校所学的英语会话回家说给家长听,让家长来评价教师教的和学生学的情况。这不仅会促进教师的教学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随时随地说英语,使孩子在脱离了课堂这个有英语氛围的情况下也能讲英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五、重视口语测试,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改变“哑巴英语”的弊端,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大听和说的比重,并辅以科学的口语测试,以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口语的练习,则必然导致学生对口语不重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也无法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整体性,即全面素质。许多教育专家提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口语测试,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意大利语言学家泰通提出的整体动态语言学习模式,为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日常对外交流活动中,有不少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都很强,可是一见了外国人却说不出英语。这种交际失败的现象和目前的测试体系有关,传统的英语测试以笔试为主,口试几乎没有,所以导致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较差。小学生是否需要进行口语测试?这一直是个有争议的新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口试费时费力,又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偶然性,不能科学有效地测出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传统的书面测试更为大家熟知,也便于组织;另一种观点认为,若忽视了口语测试,则会导致学生说的能力跟不上。

嘉善新世纪学校在这个新问题上形成了明确的目标,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口语测试。口语测试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学生死记单词、句型和语法规则,而是要减轻学生负担,引导学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达到在真实情境中能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小学英语口语测试采用等级制的评分方法,以取消差生的概念,改变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分数的倾向。学生一次没考好,可能是由于紧张或胆怯,教师应给机会让学生再次考,这也符合当前社会要求给学生减负的呼声。

对小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是消除学生对英语的惧怕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激发他们说英语的喜好,给学生学习成功的希望。实施口语测试是素质教育的体现,符合交际法教学思想,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一种手段。因此,民办学校一定要清楚地熟悉到这一点,明确小学英语口语测试的方法,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时,应提倡运用形成性评价。评价形式可以有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对民办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特色的探究是一个大的课题,以上几个方面只是个人心得。如何更好地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使民办学校的小学英语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模式,还有待于所有民办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师一起探索和探究。我们期待民办学校的小学英语教学取得长足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摘要:

1、肖川.办好一所学校的观念、办法和方法.《教育理论和实践》

2、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试谈小学英语口语测试.《中小学外语教学》

3、陈少敏.《小学教学全书—英语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4篇:小学语文特色教学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有效性

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性的主要表现是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后的外化程度。我们认为在当前条件下,提高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可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挖掘内因,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目标由社会规定变为自我设定

当前理论界在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时,多注重外部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这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但如果仅此而已,忽视了个体自我教育的根本作用,那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价值实现上就会存在困难,在解释力度上也会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目标由社会规定变为自我设定。

1.自我分析,实现映像自我对本体自我的观照

马克思指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实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就是说,主体总是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就像一面面镜子,主体是照镜子的人,这样主体在一面面的社会镜子中就形成了一个个自己的映像,从而产生本体自我与映像自我的二重化。本体自我是真实的主体,而映像自我是主体在环境中投影而形成的映像。主体正是通过观察自我在环境中的映像,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并以此为依据来教育和改造自己。这就促使我们可以从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氛围建设人手,大力宣传在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忠实践行者,实际地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性、可行性、普遍性,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最大程度上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让他们以此价值准则作为分析和判断自己的重要参照系,并通过自我反省或与别人的比较,观察和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相背离,从而对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实践行为作出评价,力求使自我变得更加完善,更加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挑战。

2.自我调控,实现理性自我对感性自我的驾驭

当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主体站在理性应然的角度来审视自身时,就产生了理性自我和感性自我的二重化。理性自我对感性自我一方面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即控制、削弱和扭转不合理的感性需求,引导和发展健康的感性需求,从而确保感性自我合理、健康地发展;另一方面,理性自我还能够对感性自我进行肯定和调整,即对感性自我做出具体分析和整体性评价,对合乎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规律、有益于个人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部分予以肯定并提供实现的条件,确保感性自我的合理需求分步骤、分层次地得到满足。这启示我们,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碰撞、交融与冲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激烈的今天,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标准,对自我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地开展斗争,以理导欲,解决理欲矛盾。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抹杀、消灭大学生的感性需求,而是要让他们超越感性自我的局限,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设定的目标,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自我有一个理性和客观性的把握,以理性自我合理调节和控制感性自我,使感性自我得到升华和超越,进而实现自我从“自然人”向“道德人”的转化。

3.自我发展,实现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的引导

当个体站在未来视角上,按照一定标准对自己的未来做出设计时,就产生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人正是按照这种理想自我的尺度来教育和改造自己的。所以,大学生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设定为理想自我的标准,这样才不至于在个人发展中产生偏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既定的存在,代表着社会共同体的普遍态度和价值导向性,体现着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和规范性,所以大学生应该自觉将其内化于心中并形成理想自我的目标,以此对现实自我进行引导和规范,从而使现实自我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达到新的境界。在提高认识、增强实力后,大学生还要自觉进行道德实践,积极参与和谐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爱心奉献等种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二、重视外因,构建高校各种力量的联动机制,形成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风尚

协同论认为,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各子系统的系统行为能产生出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因此,我们应着力构建高校各种力量的联动机制,力争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做到协调配合、功能互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充分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

1.要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首先,要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哲学社会科学等课程的教学之中,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系列精神,落实教育部、教育厅的相关要求,通过集体备课,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其次,要积极探索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小组辩论、网络论坛、指导课外阅读等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育人模式,加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服力、感召力,让大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方法得到潜移默化的教益。最后,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融入教师备课、教学、答疑和考试的各个环节以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地接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2.要充分发挥校内各类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橱窗等学校各类媒体要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大学生作为一个冲突与稳定相依、个性与归属同在的青年群体,他们一方面追求新奇的变化和挑战以及个性释放,希望自己成为有独特风格的人;另一方面,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关注,尊重社会美德和公益,希望并主动与群体保持一致,并以这种一致获得群体的认同。因此,这些媒体要因材施教,紧密联系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有分别、分层次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注重增强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尽量减少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努力使大学生感到亲切,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必须要注意的是,只要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是积极健康、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求的,那么无论他们在具体的思想、道路、职业和生活上做何选择,都应当受到媒体的肯定和尊重。

3.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表率作用。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价值示范的导向作用比价值规范的导向作用更有说服力,教化效果更明显。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规则建设,更重要的是行为建设。在高校里,就是要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使价值示范与价值规范相吻合,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表率,为大学生的价值行为作出榜样。否则,教师说一套、做一套,学生就不会相信教师所宣讲的道理,就会削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任。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人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实质,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实践锻炼,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行动,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其次,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肩负起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的引导责任,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再次,要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了解、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当今前沿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用自己的学识魅力教育人、塑造人,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关注,多方协调,齐抓共管。目前,必须突出重点,找准着力点,注重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体道德素质,外化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才能在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5篇:小学语文特色教学范文

论文关键词:女性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导思想;操作指南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给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个领域应用信息技术掀起了一场场变革。在高等院校,基于网络的各种信息资源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再完全依赖于教室、粉笔、书本,也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地点,这种新型的教育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并促使传统教学产生根本性的变革:由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学习及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各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更成为学校教育成功的关键。但真正在网络教学资源库方面的建设却普遍存在下列情况:偏重于单一的网站(页)及服务器资源建设,偏重于各主要学科的资源建设,偏重于对教师教学多媒体课件、教案资源的建设,而在人文素质教育、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却十分贫乏,其中女性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更是空白。

笔者针对长期工作生活在女性特色教育环境中,深感女大学生教育面临的全面素质提升与就业困难等关键问题十分棘手,在长期女性特色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基于校园网的女性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研究,构建基于校园网的女性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系统,进一步完善女性特色教育体系及其方法学,对于全面提升女性大学生素质与能力,具有极其重要与深远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女性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女性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应遵循如下三个指导思想:整合、共享、共建。其内涵分别表述如下。

整合就是对现有的数字化资源进行广泛收集、筛选、整理,并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再加工。共享是指学校教育资源对外开放,与外界交流,互相学习,使已建成校园网,充分利用高校高速公路,实现“校校通”,充分共享各学校的各种信息资源资源。

共建是指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丰富与不断更新,调动所有能调动的相关人员,按照教育资源库建设标准,在统一规划与指导下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以发挥每个人的智慧与创造性,及时为教育资源库补充新鲜血液。

二、女性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女性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定位问题。建校园网的目的是“全方位服务学校,建构现代教育模式”,要达到这一目的,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核心。有了信息资源,才能提供服务,才能方便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方便学校的规划管理,方便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建立了校园网之后,当前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充分地利用这些“硬”环境,否则就是设备的浪费、投资的浪费,教育信息化也成了空架子。特别对于学校来说,一线教师手中拥有大量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为了更合理、更广泛地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当前更有效的工作就是进行学校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

基于校园网的女性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须符合女性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对学科、年级、资源种类、文件格式等进行定义时要根据统一的规范标准,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从而保证教育资源统筹、资源交流和共享。对于资源的存储要注意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它是资源库系统建设的前提。对于资源库的内容建设,要具有高水平的“内容标准”与“技术标准”,注意准确性和科学性。我们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基本资源按照女性特色教育教学设计进行“整合”,提供优秀的案例,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三、女性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需要解决其他问题

女性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除了做好定位工作之外,还要对规范性、前瞻性、构建性、时效性等方面做出科学的要求和定义。

(一)基于校园网的女性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应具有规范性

现今市场上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十分庞杂,琳琅满目,但总体上来说缺乏规范性,相互的共享与兼容也就很难做到,这样就造成了各方面的浪费。本来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就是一个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的大项目,由于缺少必须的规范性,各家企业、教育机构在资源库建设中都在重复着同一件事,总体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特别是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各地资源库,基本上资源库建设都没有较大的起色,不只是重复性的劳动,而且不存在兼容性。如资源属性的标注就处于混乱之中,同一个标注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含义,只要离开本地其他外地的用户是很难使用同样的方法搜索到同样的资源。这些现象说明国家要尽快制订有关资源库建设的技术规范,以避免各企业、各地区在资源库的建设中采用不同的技术规范,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基于校园网的女性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应具有建构性

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认知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资源库的建设必须要突出这种当代双主性教学的特点,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建设中既要考虑老师教学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求。

另外,建构主义者(斯皮罗等人)还认为,学习分为两种: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初级学习是学习中的初级阶段,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在测验中只要求他们将所学的东西按原样再生出来;而高级学习则不同,它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景中去。所以在初级学习阶段的资源建设中,要大量涉及结构良好的知识,其中包括大量通过练习和反馈而熟练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而在高级学习阶段的资源建设主要涉及大量结构不良领域的学习资源,主要是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师徒式的引导方式而进行学习的课件与其他学习资源。

因此在资源的建设中既要考虑到所建设的资源是否利于学科教师的教学,同时也要考虑建设的资源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形成学习动机的帮助,通过建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辅助情景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线索来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三)基于校园网的女性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应具有前瞻性

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仅要考虑现实意义,综合相关技术的发展,还要考虑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建设符合素质教育、高等教学、精英教学、继续教育、终生教育以及新型教学模式的、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库应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应及时与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紧密结合起来。

第6篇:小学语文特色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在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品质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但是现在主要的小学语文教育方式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而教学工具只有教材,部分教师还会稍加使用多媒体,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往往对文章里的内容一知半解,不能深刻地体会其中的情感,同时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其根本不能牢固掌握教师教授的内容。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主流思想,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进行语文的学习,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1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

拓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众多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而诸多学校与教师却对课程资源的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就目前来看,我们可以将课程资源的理解主要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从广义上来说,课程资源是为了课程教育开展而组成的各种辅助因素,如社会文化、教师的知识储备等等;从狭义上理解,课程资源就是指语文教材、多媒体等教材工具的使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要通过不断寻找生活中的资源,将资源与语文内容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主要是掌握汉字的相关知识,而他们所处的环境就是被汉语言文化包围的,所以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课程。但从整体来看,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较为乏味、枯燥,加之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如果教师一直在课堂上按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难以提升,所以教师必须拓展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更加有趣味的学习环境。

2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践

2.1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教材资源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要工具,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是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进行的,它涵盖了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在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第一步,就是应该以一种新的方式对教材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文字和篇章结构都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中,编纂者也是为了学生尽可能掌握知识而进行结构的设计。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在进行文章的学习时,前面就会设计单元导读的环节,而且在文章的后面还配套相应的章节练习,让学生在学习完文章之后可以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例如在《桂林山水》这一课中,在文章之前设计了桂林山水的景色图片,而且还有对桂林山水的相关介绍,这就让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对桂林山水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其背景有着一定的了解。在文章后面设有相应的练习,如寻找书中的使用修辞手法的语句,以及对某些段落的理解,作者在一些语句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就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到的内容。

2.2巧妙地开发与利用挂图、磁带、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在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中,教师还要善于使用挂图、磁带、多媒体等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某一描述自然景观的文章时,可以将标有这一景象的挂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在《桂林山水》的一文中就可以通过使用挂图等教学设备,让学生通过挂图对风景进行描述,通过学生的主观表达,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磁带等方式,让学生跟着磁带进行美文朗读的模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样,减少文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桂林山水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桂林山水的认识。

2.3合理地开发与利用生活、身边、自然中的课程资源:除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我们还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教学资源,将生活中的所能接触的资源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往往会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课前5分钟交流环节,通过一种轻松愉悦的聊天方式来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分享学生之间的生活趣事,拓展他们的所见所闻,往往在学生两天的过程当中学习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有利于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教师还可以设置意见箱,让学生将一些不能与同学进行共享的事情以悄悄话的形式对教师表达,将一些自己的心理话与教师分享,同时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教师则要以一种更加成熟的角度给予学生的解答,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和自身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2.4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每个学校都有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所以在拓展教学资源时可以将学校的办学特色融入其中,将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优势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而绘画的内容就是来源于语文教材,将古诗词以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而且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对诗词进行诠释,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这种形式来进行语文教学,不仅成为学校的教学特色,同时也让学生掌握绘画的技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语文教材之中了,教师需要不断地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语文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语文信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角度寻找语文的存在,同时通过资源的利用也让学生提高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也一定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孟建萍 单位:金阳县天台小学

参考文献:

第7篇:小学语文特色教学范文

关键词:汉语语言学课程;凸显师范性;强化实践性;教学对接性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38—02

一、调查对象与目的

调查对象:一是中小学一线语文教师(简称“一线教师”),这里包括中小学普通语文教师和骨干教师(分别简称“普通教师、骨干教师”);二是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简称“专业学生”);三是高师院校中文系领导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简称“大学教师”);四是中小学校长及教导主任(简称“中小学领导”)。

研究目的:了解以上调查对象对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及访谈结果的分析,提出适应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的构想。

二、问卷结果与分析

1 问卷数据统计

普通教师中认为目前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占47.3%,认为不合理的占7.9%,两项合计共占55.2%;骨干教师中认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占48.7%,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占12.5%,两项合计共占61.2%;专业学生中认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占52.4%,认为不合理的占8.2%,两项合计共占60.6%(详见表1)。以上这些数据说明,汉语言学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在必行。

调查显示,普通教师认为现行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对他们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帮助很大的占28.9%,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31.6%,两项合计共占60.5%;骨干教师认为现行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对他们从事中小学语言教学与研究帮助很大的占12.5%,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38.7%,两项合计共占51.2%;专业学生认为对他们今后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帮助很大的占22.9%,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30.6%,两项合计共占53.5%(详见表2)。这说明,现行课程设置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但也有不少中小学教师和专业学生对此并不认可。

那么,现行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的问题出在哪里呢?调查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专业学生都认为,现行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着选修课数量少、教师教育与发展课程不足、实践教学不到位、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相脱节以及课时量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多数教师(一线教师和大学教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基本上与专业学生的意见相一致。高师院系领导和中小学领导也认为应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并把汉语言学课程设置与中小学语文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绝大多数专业学生、一线教师、大学教师和高师院校中文系领导以及中小学领导都认为教师教育与发展课程在数量上严重不足。

2 问卷结果分析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专业学生、一线教师和大学教师都认为,除了开设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之外,高师汉语语言学专业还应该增开汉语语言学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方面的课程。渴望开设的课程包括语言教育学、语言心理学、语言学教材教法、语言学学习策略、语言学教学策略、语言学说课与评课、语言学教学组织与管理、语言学电化教学、语言学教师技能训练、语文课标中语言学知识标准解读、语言学课的教学设计、语言学课程的板书简笔画教学、语言学课程的测试设计等。这些课程体现了师范特色,既有助于提升专业学生对中小学语文课改的适应能力,也有助于提升他们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教师教育课程局限于传统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三门必修课。事实证明,仅仅开设这三门教师教育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在调查问卷中,课题组列举了四十多种加强中小学语文教育实习与实践教学的措施,供调查对象进行多项选择。96%以上的专业学生、一线教师以及大学教师都认为,提高专业学生汉语语言学实践教学能力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观摩中小学语言学课堂教学,请中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作报告,请中小学语文教学名师或中小学语文教坛新星来示范教学,使学生熟谙中小学语文教材,加强中小学语文微格教学训练,等等。90%以上的专业学生、一线教师以及大学教师都对分散自主教育实习持反对意见,希望取消分散自主教育实习。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为了使以上结论更具全面性和代表性,我们还对三十多位高师院校中文系领导进行了访谈。本次访谈采取的是面谈与网络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访谈结果显示,多数领导认为,目前汉语语言学课程的设置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建议增设的课程包括与中小学汉语语言学知识相关的教育学课程、心理学课程、应用语言学课程、语言习得学课程等。对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语言学教学技能的训练,参照中小学语文课改的精神修订汉语语言学课程的设置方案,以期更好地实现无缝对接。

在突显汉语语言学课程的师范性方面他们提出了如下建议:高师院校应成立由分管教学的校长、中文系分管教学的领导、地方教育局局长和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组成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并改革教育实习方式,加强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的管理,举办专业学生的汉语语言学教学技能大赛,加强与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合作与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切实提升汉语语言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当前,高师院校的教育实多安排在毕业前夕的某一段时间,教育实习的形式主要包括支教帮带实习、集中帮带实习和分散自主实习。领导们普遍认为,分散自主实习的效果最差,最好予以取消。目前,有些高师院校虽开设了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等课程,但对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

另外,我们还对二十多位中小学校长、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进行了访谈。他们对目前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能力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同时他们又提出,汉语语言学课程的设置应该进一步突出师范特色,应着重培养师范毕业生的语言教学技能,让毕业生尽早熟谙中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以便毕业生一走上中小学语文教学岗位就能够胜任教学工作。

四、优化课程设置的构想

1 夯实学生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新课改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学工作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互动合作的管理者。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要想成为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让学生扎实掌握汉语语言学基本功。具体包括正确的语音语调、规范的句法和章法、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等。为此,在低年级阶段,高师中文专业应开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的汉语语言学基础课程,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改革语音语调考核方法。在高年级阶段,应开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的汉语语言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2 调整汉语语言学课程结构

调查显示,目前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选修课太少、知识面过窄等。这要求我们必须优化课程设置,适当增加一些选修课,如语言学通识教育、语言教育学、语言行为心理学、语言学习策略、语言教学策略、语言学课的说课与评课、语言学课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语言学课的电化教学、语言学课的教师技能训练、语言学课的教学设计、语言学课的测试设计等,以此拓宽学生的汉语语言学知识面。

第8篇:小学语文特色教学范文

关键词:西师版教材;小学语文;情感课堂

西师版教材更加注重学生循序渐进的发展,放低起点,使学生缓慢稳步健康地发展。新时期里,构建小学语文的情感课堂有利于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不断提高教学

质量。

一、构建小学语文情感课堂的重要性

1.构建小学语文情感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传统的课堂是教师为了教而教,学生为了学而学,课堂枯燥、呆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好。西师版教材中构建小学语文情感课堂,则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2.构建小学语文情感课堂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前提

学好小学语文,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情感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构建小学语文情感课堂对增进师生感情有着很大的帮助

传统的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很疏远。西师版教材构建小学语文情感课堂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

二、怎样构建小学语文情感课堂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稳步发展

西师版教材中以“放低起点,小步前进”为特色,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2.通过不断交流的方式构建小学语文情感课堂

西师版教材中提倡通过沟通、交流、不断探究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为学生创造和谐的交流平台,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体验通过交流得来的新感受,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是构建小学语文情感课堂的关键

教师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于构建小学语文情感课堂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讲课的生动性,板书的规整程度,引导的程度都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师版教材中提到,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时代不断的进步。

第9篇:小学语文特色教学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方法 探索

前言

近年来,为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付出了不懈地努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因为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薄弱,农村教学环境自身也存在一些难以改变的客观条件,使得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和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对整个语文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以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教学要有一定的效率和成果,在小学阶段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各方面的发展,可见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客观问题,如何减少乃至避免相关问题而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经成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甚至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内容。

一.目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学习是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后的一个重要阶段,只有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充分利用孩子自身天真、活泼、好动等特性,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发掘新的教学方法,对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行最大限度地开发,全面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掌握语文知识,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思想的体现,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农村小学传统语文教学单调、陈旧。

目前农村小学大部分教师的语文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学,仅仅依靠陈旧的课本内容,严重脱离了教学实际和学科的发展。如,课堂语文阅读作业仍是课本中的习题或相关练习册中的习题,形式单一,基本上就是例题的翻版,从而使学生习惯了个人操作式的机械模仿式学习,当然,这也和农村小学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软件设施不全有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农村小学语文内容十分枯燥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只重视记忆型内容,口头或特色教学内容少,农村小学语文的训练重点在于反复训练和巩固课堂知识,能和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应用实践很少,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不能真正应用于实际中。

3.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

而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未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别,“一刀切”的语文教学现象还存在。例如,农村小学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农村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引导他们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

有学者认为,农村的教学资源确实很贫乏,但是它也具有自身优势。如果农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教学资源,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教学活动,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鉴于农村小学校的教学设备差,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其教学方法陈旧,新的教法难以接受,学生智力发展很不平衡、且滞后等特点,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初步探索,认为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或许能改变当前农村小学教学的困境。

1、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

首先,农村小学生因受其生活地域影响,接受信息现代化成果的条件受到客观限制,而在学校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能够让小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得到锻炼,把语文素养的提高训练向课外延伸,为农村小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高科技成果。

其次,在农村,由于学生对于一些新鲜事物接触得非常少,所以对老师在教学当中所描述的情境不能理解,导致对整个语文学科失去了兴趣。而通过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合为一体,这样就会让学生容易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另外,在小学低年级中,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用语言描述情境,那么,学生在理解上就会感到非常吃力。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把语言所描述的情景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不仅使课堂上的气氛活跃了,还让学生从中学到了知识。

最后,依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语文的教学要有趣味性,并且符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在教学上,要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比如说:教学课件、动画、视频等等,通过这些媒介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形象、真实、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语文课程感兴趣。例如,在学习《刻舟求剑》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观看一段与文中情节相符的动画之后,教师再提出问题:剑为什么找不到呢?这样形象而又直观的动画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式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并且增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有效利用“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通过对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模拟,设置一定的环境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农村的田野、乡间等自然环境,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进入规定的情境。农村的一大优势就是拥有城市里所不具备的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有一望无际的田野,有碧蓝的没有污染的天空,有成群的牛羊、鸡鸭,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风光,把学生带入规定的情境去,这种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摆脱了那种无话可说、生编硬造的畏难情绪,从大自然回到教室后,学生们都产生了欲欲跃试、一吐为快的感觉;播放音乐,把学生带人特定的情境中去。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很易于激起儿童感情上的共鸣。比如,在教学《春姑娘》这一课时,我在朗读课文环节,配上了柔和的轻音乐,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规定的情境中,头脑中生发出对春天的各种想象。在《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的教学即将结束时,我适时地配以《国际歌》的雄壮乐曲,在激昂的乐曲声中,学生们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愤恨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一种希望祖国繁荣强大的情感也在悄悄地滋生。运用图画,再现文中的情境。抽象的课文,经过具体的图画再现就变得更加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很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在运用图画时,我们不是单纯地展示图画,而是时常让学生亲手绘制图画,这样更容易使他们进入规定的情境中。比如,在学习《海底世界》时,首先让学生根据想象绘制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样在没有进入课文的正式学习之前,学生就已经进入了规定的情境。

3、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指导学生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