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视力原因范文

保护视力原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视力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护视力原因

第1篇:保护视力原因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原因;防护措施

引言

继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保障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随着微继电保护的出现与发展,全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指数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传统的检验标准却早已跟不上微继电保护的发展,为了让继电系统能够更好的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找寻新的方式来进行继电检验势在必行。在找寻新的检验方式之初,笔者以为详细了解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化的作用要求也能更好的分析继电保护所受干扰的原因。

1继电保护对于电力系统化的作用的要求

1.1继电保护的具体组成与实际作用

继电保护是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去除损坏的故障原件,从而保证其他部件的正常运行,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统的整体损耗。在继电保护开启后,保护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相关电力故障并给予相应的反应以实现故障的解决,从而缩减电力系统故障导致的停电影响范围,进一步降低电力系统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继电保护很早就已经出现,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智能化信息处理计算机继电技术将给继电保护技术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

1.2继电保护与电力系统化的几点要求

作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屏障,继电保护必须满足一下继电要求:(1)可靠性,其保护动作应该在被保护范围内做到快速、及时、有效;(2)速冻性,及时切除已有故障,保证其他部件正常运行,降低经济损失;(3)选择性,动作敏捷并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在保护其他元件正常工作的同时提高系统稳定性。

2影响继电保护的干扰原因

虽然继电保护的不断发展让其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干扰,目前继电保护系统在对电力系统实行保护时还是会因为不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导致自身功能发挥受影响。影响继电保护的干扰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自然雷击导致设备失灵

若变电站的的地网是高阻型或者电力设备到地网的接地线是高阻抗时,当继电保护的接地部件或避雷装置遭受雷击时,很有可能会因为雷击产生的高频电流导致变电站电网系统因暂态电位升高而引起继电保护装置操纵失灵,更甚至者会导致电力设备直接损坏,此时没有继电保护下的电力系统会因为单个设备的损坏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2.2高频电流的影响

当电力系统在隔离开关处操作速度过于缓慢时,缓慢的操作速度会让隔离开关处两个触点间产生电弧闪络。从而导致操作过电压、设备中会流过高频电流,而高频电流产生后经母线时会出现强大的电场和磁场,这种非正常电场和磁场会带设备造成再次干扰。当电磁干扰超过继电系统的承载水平时,继电保护系统会直接短路,不会对电力系统有任何保护作用。此时不仅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受到影响,高频电流在通过接地电筒设备流入地网后还会引起地电位增高。

2.3敷设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干扰

随着可信技术的稳步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需求,现实生活中移动通信设备随处可见。这种常见的通信设备所散发出的辐射对继电保护系统也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因为当垫子设备的磁场与附近弱电子设备耦合后,回路将产生高频电压,形成粗家信号源,导致继电保护做出错误的保护动作,部分正常部件会被判断成障碍部件而被强行切断,此时电力系统的运行将受到影响。

2.4静放电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干扰

干燥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所穿的衣服,尤其是毛衣会因为干燥的环境产生静电,从而产生高电压。但是在工作中工作人员一般都穿着绝缘靴,此时无法将高电压导入大地的情况下,他们会一直将电荷带到任何他们正在工作的地方。当共组人员开始工作时,其所接触的电子设备就会因其所带静电而对其放电。严重者时,电力系统化的电子元件会因为这种这类不同程度的放电情况而烧毁,而继电系统保护的正常程序也随之被破坏。

2.5直流电源对继电保护的干扰

发生接地故障时,变电站的接地装置会流过接地故障的电流,电流通地网中的接地电阻后会导致接地故障后变电站地网电位高于大地电位。这种电位大小受地网中接地电阻大小和流过电流的影响。按照相关标准,电流最大值会达到10伏每千安故障电。当直流回路上出现故障或因其他原因导致短时电源中断时,接电源所受干扰主要是直流和恢复,因为抗干扰电筒和分布电容的原因,直流恢复所需时间或短或长。而直流电压恢复过程中,电子设备内部逻辑电路会产生畸变,此时造成的继电暂态电位差则会影响整个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

3提高继电保护系统能力的措施

3.1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调度、继保、运行、管理等多个工作人员的协调工作,因此所有人员在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过程中要做到步调一致,思想统一。每个牵涉到的工作人员都要充分了解不同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到集体上的合作统一,个人的各司其职。

3.2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目前,我国的继电保护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只有不断完善继电保护装置并建立相关支付,结合不同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特点及时进行调整,才能让继电保护系统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避免外界干扰。另外还要认真建立继电保护系统台账、运行维护、事故分析处理、定期检验及缺陷处理等方面的档案并能够通过计算机跟踪管理促进继电保护工作的切实展开,还可以通过严格考核和奖惩制度让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更好的保证继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3.3对二次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严格监测

电子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及继电保护系统的逐步完善让二次设备的监测成为现实。继电保护过程中运用现代设备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能够随时掌握其运行状况,并对故障及时做出反应。

3.4引进新技术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扩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且目前很多继电保护领域也同样采取了人工智能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要想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还需要研究人员不断研究,进一步将新技术运用到继电保护系统中,从而提高系统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和遇到电力故障的反应能力,从而更好的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服务。

4结语

本文结合继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对继电系统的运行以及影响其运行的原因进行了认识,并从多个当面对保证继电保护正常运行的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为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更深一层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景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干扰原因及其防护措施.民营科技,2011(12).

第2篇:保护视力原因范文

关键词:接地装置 腐蚀 防护 阴极保护法

1 接地装置腐蚀后的危害

接地技术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最早是18世纪富兰克林为避雷针防雷而提出来的。目前,接地已成为保障电力系统,电子设备和建筑设施等安全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在雷电防护措施中,接地更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接闪器,引下线,避雷器只有通过良好的接地装置才能将强大的雷电流迅速泄放入地,在防静电、抑制雷电电磁脉冲干扰方面,也必须进行良好的接地处理。

在我国现阶段,用于接地的材质还主要为碳钢材料。接地装置埋设在地下,既看不见又无监视装置,当接地装置投入运行后,腐蚀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发生腐蚀后,接地碳钢材料变脆、起层、松散甚至断裂,接地体截面减小,表层的腐蚀产物造成接地性能不良,雷电冲击电流流经地网时,可能因电动力作用使地网或引下线断裂;腐蚀之后接地电阻明显增大,雷电流经引下线由接地装置入地时,入地点的地电位,跨步电压都会显著增大,危及人身安全;由于防雷的接地装置大多与设备、电源接地共用,接地装置上过大的压降,以过电压的形式侵入电源系统,对设备造成反击,引起事故。

2 接地装置的电化学腐蚀机理

土壤由含有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土粒、水、空气所组成的不均匀多相体系。在土粒间存在大量细微孔隙,孔隙中充满空气和水,盐类溶解在水中成为电解质。埋在土壤中的接地体,其表面的不同部位因接触介质的理化性质不同(如温度、盐浓度、氧浓度、水含量等)而形成了不同的电极电位。接地金属构件上不同部位的电位差是引起接地装置腐蚀的根本原因。它通过土壤介质构成回路,形成腐蚀电池。电位较负的部位成为阳极,进行金属溶解反应,放出电子;电位较正的部位成为阴极区,进行阴极反应。

阳极FeFe2++2e

阴极 2H++2eH2 (强酸性土壤中)

O2+2H2O+4e4OH- (中性或碱性土壤中)

铁离子进一步与OH¯结合生成Fe(OH)2

在阳极区有氧气存在时,还将进行反应:

4Fe(OH)2+O2+2H2O4Fe(OH)3

Fe(OH)3不稳定,它将转变为更为稳定的产物:

Fe(OH)3FeOOH+H2O

Fe(OH)3Fe2O33H2OFe2O3+3H2O

在含有硫酸盐还原细菌的土壤中,阴极过程还包括硫酸根的还原:

SO4²-+6H20+8eH2S+10OH-

当土壤中存在HCO3-、CO3²-、S²- 阴离子时,与阳极附近金属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腐蚀产物,如FeCO3、FeS等。

因此,普通碳钢接地装置在土壤中的腐蚀产物主要为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铁离子与土壤中阴离子作用生成的不溶性物质。

3 腐蚀的防护

常用防腐方法包含以下几种:

(1) 合理设计。在接地装置设计中,应该测量土壤对铜、钢和渡锌钢的腐蚀速度, 并按预期的接地体使用年限,考虑一定的富裕量按腐蚀要求应选择的导体材料。然后与按热、动稳定要求所选择的导体截面积相比较,取大值作为设计。布置地网时,尽量避免将电极电位差较大的金属导体相连接或靠近,减小腐蚀速度。

(2)采用铜及其它耐腐蚀的有色金属做接地材料。但是铜价格昂贵,刚性不够,施工困难,并与地网连接或相邻的设备外壳构架基础、电缆皮、水油气管道等之间形成原电池,加速腐蚀。

(3)用覆盖层保护。覆盖层的作用在于使导体与外界隔离开来,以阻碍金属表面的微电池作用。覆盖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金属覆盖层,用耐腐蚀性强的金属或合金将容易腐蚀的金属表面完全覆盖起来,如铜包钢材料、镀锌钢等。二是非金属覆盖层,其主要作用是将导体与电解质溶液隔离开来,用油漆,沥青和塑料等。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接地引下线的防腐。

(4)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阴极保护法是电化学保护法的一种, 电化学保护法还包括阳极保护法。 阴极保护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消耗阳极法,即牺牲阳极以保护阴极,也称为无源法;另一种是馈电法或称有源法。

图1是无源法的原理图。将一个比被保护物有更大负电性的辅助电极(镁)埋在土壤中,并与铜锌导体连接,就会产生所需电流。这样辅助电极被腐蚀,保护了锌和铜。

图2是有源法原理图。将电源负极接在被保护的锌和铜导体上,正极接在一辅助电极上(可用钢或石墨做成),这样电流从正极流向铜锌导体,辅助电极被腐蚀。

4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在接地装置防腐蚀中的应用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在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油气管线的腐蚀防护中广泛应用,实践证明它能有效地防止金属腐蚀,它具有保护效果好、保护周期长、施工方便等突出优点。接地体的腐蚀是由于钢材本身的电化学不均匀性和外界环境的不均匀性,在其表面形成了腐蚀原电池。因此,可以采用改变金属的表面电极电位而改变金属的腐蚀状况。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靠电位较负的金属(例如锌和镁合金)的溶解提供保护电流,使被保护金属表面阴极极化,防止表面发生腐蚀。

目前用于牺牲阳极保护的阳极材料主要有锌、铝、镁以及以它们为基体的合金。由于锌合金阳极只适用于土壤电阻率低于15~20Ω・m的地区,铝合金阳极性能又不够稳定,在地下钢质物体的防腐保护方面大多用镁合金阳极。

当已知接地网的防蚀表面积S(m2),根据下式计算得防蚀电流:

I=S・δ(mA)δ=5~50(mA/m2)

按下式计算所需的牺牲阳极发生的电流I

I=(Ea-E0)/(ρ1/s+R)

R=(ρ1/s)・(Ea-Ep)/(Ep-E0)

式中:Ea保护阳极的开路电位 V

Ep设计保护电位 V

E0 被保护物的自然电位 V

S 被保护物的表面积 m2

ρ1 被保护物体L间距内的外敷绝缘层的电阻率Ω・m2

R阳极组的接地电阻 Ω

I―阳极输出电流,A

对于镁合金阳极,A=2205A・h/kg,η=60%,K4=0.8,则上式可简化为

T=121G/I

按以上计算公式分析,设计牺牲阳极法阴极保护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a)牺牲阳极应设在土壤潮湿,地势低洼,且透气性差的地区,土壤电阻率以50~60Ω・m为宜,不超过80Ω・m。

(b)为了减少屏蔽作用,阳极间距离以3m为宜,阳极与被保护地网的间距也以3m为宜。阳极组适于小集中、大分散布置。每组根数以6根为宜,可水平或垂直敷设.阳极组的间距一般为1~2m。

5 结语

接地装置腐蚀的本质是电化学腐蚀,采用保护层、加入缓蚀剂都不能做到长期保护,采用铜合金又因资源缺乏成本过高难以推广。利用镁合金采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不仅适合新建接地装置的防护,而且技术经济性好,可望实现接地装置长久有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先禄.接地.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8.

[2] 陈匡民.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

[3] 李景禄.《实用电力接地技术》.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2002 年

[4] 胡学文,许崇武.接地网腐蚀与防护的研究.武汉:武汉大学,2002.2.

第3篇:保护视力原因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影响因素事故处理

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各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没有电力的支持,社会生活和生产根本就无法正常进行。基于电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对电力的维护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对电力维护起重要作用的继电保护,则是电力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继电保护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可以说继电保护技术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故障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上。因此,了解继电保护的故障,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去处理故障,成为广大继电保护工作者所共同要探讨的课题。

1、影响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1.1继电保护系统软件因素

软件出错将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目前影响微机保护软件可靠性的因素有:需求分析定义不够准确;软件结构设计失误;编码有误;测试不规范;定值输入出错等。

1.2继电保护系统硬件装置因素

(1)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中与继电保护可靠性密切相关的模块有:电源供应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

(2)二次回路。由二次回路绝缘老化、导致接地等原因造成的故障在继电保护系统故障中占有一定比例。

(3)继电保护辅助装置。这些辅助装置包括交流电压切换箱、三相操作继电器箱及分相操作继电器箱等,它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装置的通信、通道及接口。高频保护的收发信机、纵联差动保护的光纤、微波的通信接口等装置系统易于发生通信阻断故障,直接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

2、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方法

2.1正确充分利用微机提供的故障信息

对经常发生的简单事故是容易排除的,但对少数故障仅凭经验是难以解决的,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进行。

(1)正确对待人为事故。有些继电保护事故发生后,按照现场的断路器跳闸后没有信号指示或者信号指示无法找到故障原因,无法界定是人为事故还是设备事故,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与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力、等原因造成。人为事故必须如实反映,以便分析和避免浪费时间。

(2)充分利用故障录波和时间记录。微机事件记录、故障录波图形、装置灯光显示信号是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根据有用信息作出正确判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运用正确的检查方法

(1)逆序检查法。如果利用微机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事故发生的根源时,应注意从事故发生的结果出发,一级一级往前查找,直到找到根源为止。这种方法常应用在保护出现误动时。

(2)顺序检查法。该方法是利用检验调试的手段来寻找故障的根源。按外部检查、绝缘检测、定值检查、电源性能测试、保护性能检查等顺序进行。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微机保护出现拒动或者逻辑出现问题的事故处理中。

(3)运用整组试验法。此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动作时间是否正常,往往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再现故障,并判明问题的根源。如出现异常,再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检查。

3、提高继电保护运行操作的准确性

运行人员在学习了保护原理及二次图纸后,应核对、熟悉现场二次回路端子、继电器、信号掉牌及压板。严格“两票”的执行,并履行保护安全措施票,按照继电保护运行规程操作。每次投入、退出,要严格按设备调度范围的划分,征得调度同意。为保证保护投退准确,在运行规程中编入各套保护的名称、压板、时限、保护所跳开关及压板使用说明。由于规定明确,执行严格,减少运行值班人员查阅保护图的时间,避免运行操作出差错。特殊情况下的保护操作,除了部分在规程中明确规定外,运行人员主要是通过培训学习来掌握的。发现继电保护运行中有异常或存在缺陷时,除了加强监视外,对能引起误动的保护退其出口压板,然后联系继保人员处理。如有下列异常情况,均应及时退出:

(1)母差保护。在发出“母差交流断线”、“母差直流电压消失”信号时;母差不平衡电流不为零时;无专用旁路母线的母联开关串代线路操作及恢复倒闸操作中。

(2)高频保护。当直流电源消失时;定期通道试验参数不符合要求时;装置故障或通道异常信号发出无法复归时;旁母代线路开关操作过程中。

(3)距离保护。当采用的PT退出运行或三相电压回路断线时;正常情况下助磁电流过大、过小时;负荷电流超过保护允许电流相应段时。

(4)微机保护。总告警灯亮,同时4个保护(高频、距离、零序、综重)之一告警灯亮时,退出相应保护;如果两个CPU故障,应退出该装置所有保护;告警插件所有信号灯不亮,如果电源指示灯熄灭,说明直流消失,应退出出口压板,在恢复直流电源后再投入;总告警灯及呼唤灯亮,且打印显示CPU×ERR信号,如CPU正常,说明保护与接口CPU间通讯回路异常,退出CPU巡检开关处理,若信号无法复归,说明CPU有致命缺陷,应退出保护出口压板并断开巡检开关处理。

(5)重合闸。在线路开关事故跳闸次数超标时(一般110kV少油开关允许5次,220kV少油开关允许7次;LW系列110kVSF6开关65次,220kVSF6开关50次,否则,开关要大修);系统短路容量增加,断路器的开断能力满足不了一次重合要求时;无压检定的电压抽取装置故障或同期检定来自母线PT的二次电压不正常时;断路器的气压或油压降低到不允许重合闸运行的数值或已闭锁时。

4、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1)保护装置在制造和选购过程中要严格进行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提高装置中各元器件的质量。尽量选用故障率低、寿命长的元器件,不让不合格的劣质元件混进其中。

(2)晶体管保护装置在设计中应考虑安装在与高压室隔离的房内,免遭高压大电流、断路故障以及切合闸操作电弧的影响。

(3)继电保护专业调试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不断提高发现和处理各种技术问题的能力。在调试工作中认真负责,严格按调试规程的要求进行调试工作。

(4)加强对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能力并进行定期检验,制定出反事故措施,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5)从保证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方面考虑,要求继电保护系统具备快速切除故障的能力。

(6)为了使保护装置在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动作,避免无选择性动作,在保护装置设计、整定计算方面应考虑周全、元器件配合合理、才能提高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防止供电系统二次事故的扩大,在企业供电系统中的重要变电所装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即BZT装置)。事实证明,在供电系统中装设的该装置,在多次电源事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供电安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5、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向着计算机化、网络化,保护、测量、控制、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方向进一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理论将应用于继电保护领域,这要求我们继电保护工作者不断求学、探索和进取,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第4篇:保护视力原因范文

一、低温障碍落花

1 病因

西红柿开花期对温度反应敏感,尤其开花前5~7 d和开花后3~5 d,要求白天气温20~30℃,夜间14~16℃,低于10℃,氮、硼、锌等决定花粉管伸长的元素就供应不足,致使花粉管变粗变短,不能伸出花药囊,影响授粉受精而落花。

2 预防措施

(1)选择耐低温、耐弱光的品种,如长春早粉、毛粉802等。

(2)临时加温,采用多用烟道、小型水暖锅炉等补充热量。

(3)浇足水,因水分比空气的贮热能力强,散热慢,在降温时选择晴天浇足水。

(4)增施有机肥,提高地温,保证土壤养分平衡供给。

(5)叶面施肥,喷施硼、锌、钙营养液,促使花粉管伸长喷施米醋与葡萄糖液,提高抗寒能力。米醋浓度100~300倍液,葡萄糖浓度100倍液。

二、高温障碍落花

1 病因

棚室气温白天高于35℃,夜间高于20℃,或白天40℃以上高温连续4 d,尤其是花前5~9 d,致使花器发育不全而落花。

2 预防措施

(1)采用遮阳网降温。

(2)傍晚浇水降温,降低呼吸强度,便于积累营养,促使花粉粒饱满。

(3)喷施光合微肥,提高对强光、高温的忍耐能力。

三 干旱落花

1 病因

干旱缺水雄蕊花粉粒干瘪、花粉管细弱;雌蕊柱头变褐,表层细胞死亡,即使健壮的花粉落到柱头上也不能正常萌发导致落花。

2 预防措施

(1)低温期覆盖地膜,保温保墒。

(2)控制合理密度,防止田间干燥。

(3)开花期干旱浇小水,忌大水漫灌。

四、高湿落花

1 病因

冬季早春外界气温低,不便通风排湿,棚室空气湿度达85%以上时,花粉粒因吸水而膨胀破裂或因湿润不能正常从花囊中散出,影响授粉而落花。

2 预防措施

(1)不特别干旱不浇水。

(2)晴天棚室内气温达30℃时打开通风口放风排湿,夜间室外最低温度达11℃时打开通风口通风1 h,12℃时通风2 h,13℃以上时昼夜通风排湿。

五、光照不足落花

1 病因

西红柿开花授粉时光照强度为4万~7万1x,连阴雨雪天,光合作用减弱,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使雌蕊萎缩或花粉生命力降低,引起落花落果。

2 预防措施

(1)采用新的无滴膜,要保持膜的清洁度,增加透光率;在不影响室温的阴天,揭开草苫让植株多接受散射光。

(2)在后墙挂反光膜,可明显提高棚室内北半部的光照量,并有增加地温、气温的效果。

(3)补充光照。用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水银灯、金属卤素物灯等。由于成本高,只作改善棚室内光照条件的应急措施。

(4)叶面喷施生物菌剂或硫酸锌700倍液,以提高花粉粒的活力。

六、土壤养分含量高落花

1 病因

番茄正常授粉受精土壤养分含量为氮100 mg/kg、磷30 mg/kg、钾240 mg/kg,若超过两倍或土壤养分总量达7 000 mg/kg,就会出现肥害僵苗,锌供应受阻而落花落果。

2 预防措施

(1)每667m2施腐熟鸡粪、牛粪各2 500~3 000kg,防止磷多果小,氮多秧肥。

(2)肥害僵苗可施菌肥,或每667 m2施1 kg硫酸锌,解害促长。

七、缺钾、硼落花落果

1 病因

钾是番茄果实膨大的大量元素,其中69%的钾元素被花器、果实吸收;硼是果实膨大和柱头伸长的微量元素,钾、硼不足果实早熟,花器早衰脱落。

2 预防措施

(1)番茄自第1花序坐果至果实变色期吸收钾元素量占总吸收钾量的29%,这是两个吸收钾元素的高峰。施钾应根据番茄生理需要进行,一般基肥施用量为每667 m2用腐熟猪粪、羊粪等有机肥3 000~4 000 kg,生长期间可在两次需钾高峰期分别每次施50%硫酸钾20~30kg。

(2)高湿、低温期和膨果期叶面喷施0.2%硼砂液。由于硼砂必须在40℃才能溶解,配制时用60~70℃热水溶解。

八、缺氧.碳落花落果

1 病因

碳、氧是西红柿的气体营养,土壤耕作层含氧低于19%,西红柿体内含养量难以达到45%;土壤有机肥不足,空气中二氧化碳达不到500mg/kg,会导致落花落果。

2 预防措施

(1)增施粉碎秸秆(含碳45%,含氧54%)、腐熟牛粪(含碳45%~54%,含氧39%)。

(2)浇施微生物菌肥分解有机碳,保花增产。

(3)深耕地,防积水和土壤缺氧。

九、2,4-D药害落花

1 病因

使用2,4-D药液浓度和方法不当。一是2,4-D浓度过高,二是重复抹花,三是不分时间均用同种浓度,均会引起“烧”花伤果。

第5篇:保护视力原因范文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299-02

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保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制定规划方案时,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但在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往往存在大量无法用定量表示的定性因子,给规划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1]。编制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是保障居民饮水安全的首要任务,确定相关的环境保护工程规划的方向和重点则是水源地保护的重中之重。然而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因素很多,涉及面广。为此,该文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将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层次清晰的结构模型。

1 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大连市三面环海,地形狭窄,是一个水资源极为紧缺的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40 m3,仅为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6,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2 700 m3)的1/4。2009年城镇总用水量7.23亿m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3.51亿m3,占总量的48.5%。随着大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饮水安全状况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大连市城市及县级政府所在地共有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源地26处,其中仅碧流河水库和英那河水库年供水量就占大连市市内四区用水量的90%左右。根据水源地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水源地流域内人口约35万人(2007年),没有污染型企业,对水质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以居民生活垃圾、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污染为主。目前的水质状况较好,年均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要求,部分水期的COD、总氮、石油类一次值超标。

2 初步拟定的规划方案

为了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顺利的开展,首先应将饮用水水源地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对其污染物排放情况与水质变化进行动态分析,而后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再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方向和重点。笔者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了大连市饮用水源地污染物排放与水质响应系统模型,通过动态模拟结果,结合大连市实际管理工作现状及不足,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规划措施。

2.1 改革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机构

目前,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方式是多头领导,在深化改革的形势下,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存在权力分散、责任不清的弊端,而且不利于实现水源地的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和科学管理[2]。为此,从适应饮用水水源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建立饮用水源地管理机构,打破各行政部门和区域的界限,综合协调环保、水利、农业、林业、土地等部门,齐抓共管。

2.2 加强环境综合管理

一是强化流域内污染源监管。围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对不同级别保护区的相关规定,对各级保护区内现有的污染型工业企业提出清拆、整治和容量总量控制要求。二是加快城乡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度;加快大连城区和各区实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建设小型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减少降雨冲刷造成污染物的流失[3]。

2.3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和综合防治,禁止盲目使用农药、化肥,严格控制剧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搞好农业综合防治,合理、科学地处理人畜粪便,积极推广平衡配方施肥,不断提高土壤自身保肥、保水、净污能力,实施生态农业工程;有效转变区域农业生产方式,全面推行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安全利用技术,促进农业清洁生产,消除农业面源污染对保护区内水质的影响;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长效机制,健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全面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能力。

2.4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一是水库清淤疏浚措施。通过水库清淤,可以恢复至少2.5%以上的水库库容,提高调蓄能力,清除各种重金属、氮磷营养盐和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遏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内在条件,恢复水体正常的净化水质功能。二是周边河岸生态防护措施。通过营造绿色隔离带,维护河流良性生态系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同时兼顾沿岸景观的美化[4]。三是上游生态恢复措施。围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逐步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农业,尽量减少使用农药及化肥,为库区营造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2.5 强化环境应急能力

坚持体现以人为本,重在预防,充分考虑潜在突发性事故风险,并且充分考虑应急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制定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一旦水源地发生水污染事件,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监控和救援,最大限度地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尽力把水污染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3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工作重点

3.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5],是分析复杂问题的一种简便方法,可以把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加以量化。它通过把所有要解决的问题或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其影响因素或采用的方法,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根据对客观现实的分析,对每一层次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述,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明确问题,建立归递层次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各层判断矩阵,计算单一准则下同层个元素单权重;计算各层元素的总权重(即组合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般将层次分为3种:①目标层用于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②中间层包括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也称为准则层。③最低层表示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一般称为方案层。

3.2 建立大连市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系统模型

从图1可知,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的方向和重点的确定,作为层次分析的第1层(A层);在确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的方向和重点时,考虑从污染防治工程、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工程5个方面工程进行,作为第2层次(B层);而对这5个方面工程具体又分为18个子工程,作为第3层次(C层)。在充分考虑18个子工程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近、中、远期效果的情况下,于2010年重点开展点源及面源污染控制工程,主要是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违章建筑整治、生态移民、农田径流控制工程、农村生态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农村垃圾处理工程等项目,作为第4层次(D层)。

该文根据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主要思路,建立判断矩阵,请10位具有高工以上职称的相关专业专家对判断矩阵内各元素之间的权重进行评分,取平均值后计算,并进行一致性验证。在此主要介绍总权重排序的计算结果(表1)。由此可以认定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4 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确定

根据多层次权重分析,污染防治工程和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是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的重点,其中点源污染防治工程和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是污染防治的重点,周边生态恢复是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的重点。

点源污染防治工程以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场为重点,能够有效的削减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在短时间内缓解各水源地的水质问题。

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围绕总量控制,以输移路径控制和末端控制为主,及时减少面源污染负荷,主要工程包括农村污水分散处理,畜禽养殖沼气化工程等。远期深入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施肥等措施。

周边生态恢复工程以强调水土保持为重点,最大限度地保护水土资源,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扩大森林覆盖率。森林具有涵养水源,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源水质、水量等功能,是库区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5 参考文献

[1] 李如忠,张元禧.河流水污染控制系统区域最优化规划方案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3):376-379,384.

[2] 高英利.关于大同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地综合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山西水利科技,2011(1):68-69.

[3] 张建永,朱党生,曾肇京,等.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分区安全评价与措施[J].水资源保护,2011,27(1):1-5.

第6篇:保护视力原因范文

2011年,学校进行健康体质检查,学生的视力检查情况不容乐观,与2010年相比,视力有明显下降。其中近视的学生占58.2%,接近近视的学生占31.3%,视力良好的学生仅占10.5%。一个看似简单实则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平时并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视力保护,虽然学校上下午都有眼保健操,但相应的检查和评价措施没有及时跟进,师生在思想上和习惯上没有引起重视,效果甚微。

学生视力下降,近视眼越来越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用眼习惯直接影响其视力水平。改善学生视力,必须从每天教学活动做起,全体教师都有保护学生视力的责任。作为教育者,不应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没有良好的视力,将会对学生的终生造成诸多不便和影响。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学校提出了“将学生视力状况纳入师生综合评价”的研究。即将班级学生视力的情况与教师的岗位目标考核评价挂钩,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视力,全员参与保护学生视力,监督学生的用眼卫生;把学生的个人视力变化情况与其学年的评优、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挂钩,督促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 原因分析

2.1学校原因

中学阶段处在眼睛第一和第二个发育黄金期的中间阶段,发育较快,也最容易近视。学生近距离用眼量加大,户外活动时间减少,都会导致近视的发生发展。

部分学校领导、老师对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不够重视,对爱眼科普知识匮乏,普及率低。学校老师自身对近视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未能规范学生的一些不良用眼行为,导致大多数学生读写姿势不正确,成为诱发近视的主要原因。另外,学校老师对眼保健操重视和把握不够,眼保健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眼保健操手法不准确,力度不到位,达不到预防效果。

2.2 学生、家庭原因

由于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存在大量用眼行为,造成新生入学时就已经发生近视。家长对近视防治的有关知识过于缺乏,对近视的形成与危害不够了解,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延误孩子最佳防控时期。在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后,未散瞳判断其真假性近视就匆匆给孩子配上近视眼镜,导致了屈光度的快速发展,且错过了最佳防控时机。

家长对学生的读写习惯监管不够,学生在家不科学的用眼习惯和用眼模式,没有得到及时提醒,学生未能自觉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且没有及时控制看电视、上网及玩游戏用眼时间,学生在家的用眼量大大加快了近视的发生发展。每年的假期由于学生在家沉迷电视、电脑、游戏等,或家长给孩子安排的各种学习班,造成眼睛负担过重,成为近视的高发期。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眼睛所需营养物质缺乏,尤其是叶黄素的缺乏,致使眼睛容易疲劳,从而导致近视的发生。

2.3 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家庭及学生不断自我加压,大量参与各种各样的课外培训班,致使眼睛高度疲劳,且平时又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致使身体素质下降,视力下降。

各类网吧综合整治不彻底,致使学生放学后或节假日长时间滞留网吧,也是造成学生近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假性近视时期是防控近视最为关键的阶段,但是部分医院和社会上的眼镜店不经过散瞳确诊,选择过早地给孩子配戴近视眼镜,致使大片“眼镜族”涌现,限制了孩子眼睛自身功能的发育和恢复。

3 评价办法

学年初学校统一对全体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每名学生个人的视力计为A1;学年末学校统一再次对全体学生视力进行检查,每名学生的视力个人计为A2;计算出每名学生视力一学年的下降值为:A2-A1=A3。

计算出该级部全部学生视力下降的平均值计为B1。

某学生各学科期末考试最终成绩=实际该科所考分数×[1-(A3—B1)/B1×10]。例如,某生,期末语文成绩为100分,该生所在级部视力平均下降0.2,该生视力下降了0.3,则该生语文成绩为:100×(1-0.1/2)=95分。

学生评选各种优秀、银鹰腾飞奖学金的确定、综合素质等级等评定所及学业成绩部分,均以视力水平升降后折算出的成绩为准进行核算。

任课教师、班主任与学生成绩相关的所有考核,均以学生视力水平升降后折算的成绩为准进行核算。

4 日常措施保障

学校聘请眼科专家每学期为学生举行两次“用眼卫生、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专题讲座,从思想上引起全体师生的足够重视,让师生意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团委负责组织每年的“全国爱眼日”主题宣传活动。学生工作部安排专人检查落实每日两次的眼保健操情况,对落实不良的班级和学生个人进行量化扣分,以督促班主任、学生重视眼保健操的质量。班级、级部、学校逐级举行“用眼卫生、保护视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全员参与到爱眼护眼的队伍中来。

各级部负责协调本级部班主任每学期举行“用眼卫生、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主题班会。各班主任负责在每个教室的黑板一侧设计“用眼卫生温馨提示”栏,安排专人管理及时更换提示语。每天对用眼习惯不好的同学及良好习惯的同学进行批评或表扬,以督促学生及时关注自己的行为习惯。任课教师负责本学科课堂学生写字、阅读姿势的纠正提醒,并设计将学生课堂用眼卫生习惯进行日常量化,累积计入学生的日常评价。任课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作业时间,语数英学科原则上不超过30分钟,理化学科不超过20分钟,其他学科不能布置课外书面作业。班主任负责调控每天各学科的作业量。每天放学前,科代表把布置的作业汇总到班主任处,对作业量较多的学科,班主任通知任课教师进行调整。

此外,学校协调和落实学生餐厅的营养配餐,保证让学生每天都能吃上有利于保护视力的食品。

5 取得的效果

该评价办法实施以来,师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视力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宣传引导和机制保障,用眼卫生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班主任通过组织“用眼卫生、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主题班会、班级主题演讲等活动,形成了每天提醒学生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习惯;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提醒学生的用眼卫生习惯成为一种自觉和常规;学生之间对于不良用眼行为能够做到互相提醒,眼保健操、课间活动休息眼睛成为学生自觉习惯;家长对学校重视学生视力的做法高度认可。

第7篇:保护视力原因范文

全国爱眼日,提高人们对保护眼睛的重视。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少青少年成为近视一员。青少年如何保护视力?职业小编分享青少年保护视力的方法,提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光线需充足

舒适的光线,可以得到良好的视觉信息,光线过强或过暗都会给眼睛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青少年平常看书的书桌应有边灯装置,其目的在于减少反光,以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二、阅读时间

青少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电脑,几个小时不休息,有的学生甚至到深夜才睡觉,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使眼睛负担过重,容易引起调节性(或称功能性)近视,即假性近视。而且还会使眼外肌对眼球壁的巩膜组织产生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因此,学生看书学习每隔50分钟休息片刻为宜。

三、坐姿

不要弯腰驼背,或趴在桌上看书,更不能躺在床上,侧着身看书。眼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30-35厘米,身体与课桌保持一掌--大约10厘米的距离,书本与课桌的角度要保持在30-45度。如书本水平放在桌面上,看书时就要向前稍低头,这样就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加重眼睛负担2-3倍,从而引起颈部肌肉和颈背的疲劳,而不自觉的向前倾斜,长期下去就会导致视力下降。

四、少看电视,少用电脑

尽量减少与对人眼产生辐射的电视、电脑、游戏机等电器设备的接触,因为,显象管辐射出的X射线可大量消耗视网膜中的视紫质,可以使视力明显减退。

电脑最好选用液晶显示器,以减少电磁波对眼睛的伤害。经常玩游戏机的同学更易损坏视力,而且自幼即玩游戏机的低视力同学,配镜连矫正视力都上不去,原因就在于视网膜和黄斑部的功能受到了损害。

五、睡眠要充足,注意用眼卫生

作息时间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睡眠不足会导致眼睛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泪,眼酸痛等结膜、角膜炎症。应尽量避免风沙、烟尘、紫外线、红外线、化学物品、医药用品等对眼睛的伤害。个人卫生要保持清洁,毛巾、脸盆、手帕等个人物品,要专人专用,尽量不用他人物品,以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引起眼部疾病, 导致视力下降。

六、不在行车或走路时看书

有的青少年喜欢边走路边看书,或在行走的车厢里看书,这样对眼睛很不利,因为车厢在晃动,身体在摇晃,眼睛与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经常如此就有可能引起近视。

七、多做眼保健操,户外运动

做眼保健操是我国中小学校重视眼保健工作的具体体现,通过按摩眼部周围各穴位和肌肉,刺激神经末梢,增加眼部周围组织血液循环,调节眼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增强视力,预防近视的目的。此外,多接触青山绿水等大自然景物,也有利于眼睛的健康。

八、注意饮食

营养摄取要均衡,偏食或过多摄入糖和蛋白质,从而缺乏如锌、钙、铬等微量元素,都不利于视力健康。预防方法是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肝脏、鱼等食品。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应在连续学习、看电视等1小时左右到户外远眺10分钟至15分钟,以缓解眼球肌肉的紧张。保持良好的读写姿势。要求头正身直,眼距书一尺,指尖距笔尖两三厘米,如此可减轻眼球肌肉的负担,延缓疲劳。

注意视力保护。最好在每学期初、末各检查视力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诊。需要配戴眼镜时,最好先经散瞳验光后再选择条件好、信誉高的单位,根据医生处方进行制作。要购买到符合生理要求的合格眼镜,绝不能贪图便宜、省事。另外,多做眼保健操对保护视力有良好的作用。

平衡膳食,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力。

第8篇:保护视力原因范文

正常的眼,在一定的距离内看近物或远物,由于晶状体的凸度相应变化,都能使物像清晰的投射在视网膜上。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凸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就是近视眼。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者晶状体的弹性小、凸度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就是远视眼。

根据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就如同小孔成像的原理一样,眼球变形后,物体的像就不会成在视网膜上,而是视网膜前端或后端。近视眼和远视眼都可以通过医生检查、验光,配戴适度的眼镜进行矫正。近视眼需配戴适度的凹透镜(近视眼镜),远视眼则需配戴适度的凸透镜(老花镜)进行矫正.此外,近视分为假性近视、真性近视和混合性近视。假性近视,是在看远处物体时还有部分调节作用参加,还可以恢复视力。

近视眼形成原因有两种:一是先天,二是后天。先天主要有遗传因素,后天主要有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用眼习惯.现在大多数青少年近视眼的原因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

现在大多青少年都是由于看书、写字距离书本太近,或姿势不正确,或光线较差,用眼时间过长而造成假性近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则会成为真性近视。所以,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现在青少年必须做到的。不然就会成为近视眼,成天戴着眼睛,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找眼镜,还被其他同学嘲笑,称为“小四眼”,那滋味可不好受!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电子游戏机、电脑游戏和动画片都会吸引甚至诱惑青少年,导致青少年花费很多时间在其中,视力也就自然而然的下降了,长时间看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就会使视力下降。

1、预防近视需注意以下几点:

2、坚持做眼保健操;

3、不在动荡的车厢内、轮船上、光线不好的地方看书;

4、不躺着、趴着看书;

5、看书、看电视、看电脑屏幕时间过长应适当休息,眺望远处或看看绿色植物;

6、定期检查视力,看视力是否下降,近视者应配戴眼镜;

第9篇:保护视力原因范文

【关键词】视力低下 中学生 成因 预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67-01

视力低下,又称为视力不良或视力低常,指裸眼远视力达不到正常标准。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方法对2014年对营口市15383名在中校学生的视力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中学生整体视力低下率平均为72.8%,初中、高中学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69.1%和78.4%,男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68.4%,女生为77.3%;初中学生女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73.6%,男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64.8%;高中学生女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82.7%,男生视力低下率平均为73.9%。总体视力低下构成轻、中、重比例分别占8.4%,24.7%,66.9%。高中视力低下率高于初中,女生视力低下率高于男生。初、高中视力低下均以重度为主,因此,中学生近视防治工作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一、中学生视力低下的成因

造成中学生视力低下的原因很多,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所致。

1.与遗传因素有关

现在很多的研究表明,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代与子代可以在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导致了遗传的复杂性。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

2.与环境因素有关

(1)中学生在校与在家时间占据了绝大多数,而且室内的时间更是占主要的,室内的过分洁白墙壁会反射大量光线,刺伤学生的眼睛,洁白的书页过度反射光线也是造成视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有的教室、自习室、书房内的照明达不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2)学生的课桌椅高度不符合学生身高坐高要求,很多学校的桌椅的高度虽然是可以调整的,但是通常还是按统一的高度使用,并未按学生的坐高进行调整。

3.与用眼卫生有关

学生在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如看书时眼睛与书本距离太近,有的学生趴在桌子上看书写字,躺在床上看书。看书写字间过长,看电视过度,长时间玩手机、上网、玩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未按定时间、规范动作做眼保健操。即使出现了视力低下变化明显时,未能及时就医。佩戴不合格近视镜、角膜塑型镜、隐形眼镜、美瞳产品等,都会有可能造成视力低下。

4.与体内微量元素有关

微量元素锌、硒、钼、钙和磷等的缺乏可导致视力低下、视觉神经的敏感度降低、增加视神经疲劳等。

二、中学生视力低下的预防

保护中学生视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多种方式并重的工作,主要可以从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每一个学生配备适合学生的身坐高的桌椅,学习场所照明达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教室内日光灯的平均照度达到300LX,教室黑板的照度要达到500LX。教室光线要明亮,桌面、黑板不要反光过强,左右两侧都应有窗户,不要太高、太小,以坐在教室任何位置都能看到窗外为宜,并定期调换坐位。在家的书桌应放在外面无遮挡物的窗前,台灯应放在左前方,光线要柔和,如为白炽灯,最好为25~40瓦之间。

2.注意用眼卫生

(1)保持正确读写姿势。阅读时注意眼睛与书的距离,姿势要端正,不能躺着看书或边走边看。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5厘米左右,阅读写字连续40分钟应休息,不能过多地沉溺于手机、游戏机、电视之中。看电视时,人与电视机应保持三米以上距离,电视屏幕的高度应与看电视人的视线平行或稍低一些。电视的光亮度要合适,不能过亮或过暗。

(2)坚持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保护眼睛的自我按摩法。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眶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消除眼内的过渡充血,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实践表明,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对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具有一定的意义。每天可做数次,在学习中间的休息时间对眼睛进行自我保健的一种有效途径。还要增强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提高体质、增强眼调节力。

3.注意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