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绘本教学策略范文

绘本教学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绘本教学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绘本教学策略

第1篇:绘本教学策略范文

1.教学目标模糊。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将绘本教学等同于看图讲述和故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其实不是幼儿在阅读而是教师在讲故事,根本起不到绘本教学促进儿童阅读能力提升的作用。另外,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用完整的语言描述绘本课件资料,幼儿的思考能力也受到了限制,绘本教学的目标在幼儿园中太过模糊,对幼儿的成长起不到什么作用。

2.课程导读过多。在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课程的导读过多。导读就是在对幼儿园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师通过提问、解读的方式帮幼儿理解书中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在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的导读过多,会阻碍幼儿形成自己的思考,幼儿会顺着教师设置的路线去想,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过多的课程导读,使幼儿的阅读过程变成了被动接受,使幼儿对阅读产生反逆感,影响其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从而阻碍了绘本教学的有效开展。

3.绘本教学中课件成了主角。在绘本教学中,课件往往是起到活跃气氛和增强课堂故事形象作用的,只是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并不占据教学的主导地位。但是目前不少幼儿园在实行绘本教学的时候,就使用课件来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也开始充当配角,甚至幼儿在绘本教学中连课本都不曾打开,这一堂课就结束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阅读上,而是在课件载体的多媒体上花了很多心思,严重违背了绘本教学开发幼儿阅读能力的条件。长此以往,必将会导致幼儿园的儿童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下降,同时又对课件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严重地影响了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方法及策略分析

1.明确绘本教学的目标。在对幼儿园儿童进行绘本教学时,要明确绘本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掌握阅读本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要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让幼儿自己学会反复思考,此外,还应教会幼儿弄清书面表达和口语之间的关系,让幼儿试着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故事的讲述和描写。在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中,重要的不是讲述故事本身,而是教会幼儿阅读故事和思考故事的能力。故此,教师就要设定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资料,让他们自己能理解和消化故事中的道理。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只有全面地认知绘本教育,才可能避免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走进误区。

2.在绘本教学中应尊重幼儿的感受。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教师要让儿童自己体会阅读的思想,让幼儿有自己的观察、思维以及推理的空间,给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其与自身意见相同。教师应该经常和幼儿互动,以便了解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感受以及认知水平,这样才有利于绘本教学课件的准备,可以根据幼儿的水平来制作教学课件,使幼儿可以更轻松地提升阅读能力。

第2篇:绘本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英语绘本 儿童同伴交往 策略

英文绘本,又称为英语图画书( English Picture Book) 或英语童书( English Children's Book),就是指用英语表达的“绘本”,或者以学习英语为目的的绘本。英语绘本具有画面优美、情节简单、句型反复、语言押韵、寓意丰富等特点,能吸引学生,能让学生更乐意去尝试与接受英语的挑战,而不再视英语学习为畏途。在阅读英语绘本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学习、语言发展、人格涵养、想象力与创造力等诸多方面,都能有所成长。所以说,英文绘本是学生不可或缺的课外阅读资源。因此,笔者一直在进行英语绘本教学的尝试,将英语绘本故事融入学生平常的英语学习中,使它们成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使它们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手扶梯,也使它们成为课内教材的延伸与拓展,更使它们成为丰富学生人生经历的多彩世界。

下面,笔者以《Kate’s Game》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英语绘本教学实践中促进儿童同伴间交往策略。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这样的言论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社会往的发展。但是,我们课堂中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间很难进行非常充分的同伴交往。因此,有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将同伴交往的舞台移至课后,为学生创造更多同伴交往的时间与机会。集体性的交往活动一定能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启发与共同提高,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往条件,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表现意识。因此,在绘本故事《Kate’s Game》教学活动结束后,笔者没有马上为学生的故事阅读画上句号,而是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我们是否能够创编这个故事,并且来演一演创编后的故事?非常庆幸,这个提议得到了学生们的大力支持。看来,同伴间的交往,不仅可以由我们老师亲自动手为学生搭建平台,有的时候我们不妨当一回“甩手掌柜”,只动一动嘴,为学生提提恰当的建议,鼓励他们自主进行同伴间的交往。

在学生进行创编、表演故事之前,笔者进行了适当的指导:其一、学生可以自由组合,确定各人不同的分工。学生对于这个提议非常赞同,由此可见学生们非常需要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这也正是生命化教育所强调的:“教育的方法要随顺人性,使学生感到愉悦与自由。”其二、考虑到《Kate’s Game》这一故事条理清晰,分为开头,Kate 与Cat,Duck, Pig的分别对话,以及结尾部分,笔者建议学生们可以分旁白与四个角色的对话内容进行创编,丰富人物间的对话,表演时加上夸张的表情、到位的动作,并且可以有头饰与道具的配合。其三、传授学生在共编共演绘本故事的这个过程中需要的一些交往技能,比如:根据各人的能力进行角色、工作的分配,积极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协商,学会换位思考、服从大局等。

后来,学生们在为期一周的紧张创编、排练绘本后,在课堂上进行了分组的表演展示。有的小组,表现出色,从服装、道具到生动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有的小组,表演没有那么完美,但是看得出非常用心,因为他们在享受这个过程。最后的比赛结果没有将学生的表演分成一、二、三等奖,而是与学生商量,根据小组的特点,为每个小组评了特色奖。面对学生们如此出色的表现,我们教师确实需要改变对学生单一、直接、“粗暴”的评价方式。因为对每一个学生来说,这一次的活动,最主要的不是结果,不是他们最终的表演,而是过程。学生们在这一次共同创编绘本、排练绘本的过程中满足了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在更加自由、轻松的环境中互助协作,而且学会很多的交往技巧。同时,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始终抱着主动、自愿的、积极的情绪参与活动,这样的情绪不仅能够促使他们今后更加乐于与同伴交往,而且会促进他们改善自己交往行为,更善于与同伴交往,强化更积极的同伴交往行为。此外,通过这次快乐、有意义的尝试,相信学生们一定会“爱屋及乌”,爱上绘本阅读,爱上绘本学习,爱上绘本表演。我们的课程教学就是需要学生们这样的实践,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一定能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课程资源。

第3篇:绘本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绘本;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在国外,绘本阅读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绘本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一部分正被更多的幼儿园所接纳。但不少幼儿园在进行绘本阅读实践时缺乏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课程架构,在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学形式等方面出现了一些误区,譬如教师枯燥的教导而不是与幼儿愉快的分享;强迫幼儿乏味的学习而不是引导幼儿用心的感受;教师冷漠的旁观而不去进行有机的指导等等。那么,在推广绘本阅读的今天,我们教师如何走出这些误区,发挥绘本阅读的优势进行有效的绘本阅读教学呢?

一、深情导读,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激发幼儿绘本阅读的兴趣

不管是日本最久负盛名的绘本阅读的推广者松居直,还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他们都一致认为: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整个作品。在儿童还没有能力完全自我阅读之前,教师利用“最近发展区”,协助儿童了解故事,帮助他们逐渐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在我们的绘本阅读教学中,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阅读的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永远地留在幼儿的记忆当中。

如在非常幽默滑稽的《谁的便便开出了花》的阅读中,我运用夸张的语言,演绎各种小动物便便的特点,孩子们便开怀大笑、兴趣高涨,同时在轻松愉快中感悟主题。

二、指导看图,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教给幼儿绘本阅读的方法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一本好的绘本,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其中大意。手捧绘本,机灵的小猴、憨厚的狗熊、可爱的兔子还有百无聊赖的小猪、色彩斑斓的变色龙一一跃入眼帘。在童话世界里,它们和孩子们一样高兴的时候眉开眼笑,伤心的时候哇哇大哭,愤怒的时候暴跳如雷,烦恼的时候眉头紧锁。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熟悉的感觉一下吸引了孩子的眼球。

三、巧妙设疑,鼓励幼儿大胆地猜想,培养幼儿绘本阅读的能力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

四、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预设一些游戏的情节或是安排游戏的方式引发幼儿主动探究,当阅读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常常会以角色扮演和身体动作等方式对绘本作出回应。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理解故事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些。如果设置了游戏的场景,并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服装等物品,再配上幼儿的语言、表情、感情、动作,幼儿就能通过多种感官进入故事的情境,充分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

五、迁移经验,感悟内涵,在阅读绘本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在绘本里,虽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在里面,但娓娓道来的却是犹如清泉的关于情感认知以及生命哲理的洗礼。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一笑。在这里,孩子们能够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和情感的共鸣点。通过阅读绘本,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的情感。

第4篇:绘本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 幼儿 绘本教学 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绘本教学概述

所谓绘本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许多技巧的运用,和对绘本的形象讲解,让学生主动参与听故事和说故事。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说故事”活动的另外一个目的是,通过感受教师在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态度,学生会了解到说故事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活动。如此一来,学生也会变得愿意与他人人分享自己创作的故事和融入故事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现状

(一)绘本选择价值取向偏差

在选择绘本时,很多教师受功利思想驱动,以教化为主要取向,把绘本作为说教的工具来使用,忽视了绘本本身的娱乐性和文学价值。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使孩子对书和故事失去兴趣。在选择绘本时,还存在注重外在形式,对内涵缺乏思考的价值取向偏差。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其价值取舍更多偏向认知,忽略其中的审美。

(二)将绘本教学与看图说话混淆

大多数教师由于对绘本教学目标不明确,因此将绘本教学变成故事教学,如个别教师边出示多媒体课件,边讲述图意,然后提问故事内容。有些教师一张一张地出示多媒体课件,然后逐张进行提问,要求幼儿观察后,用较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将绘本教学变成看图讲述活动。

三、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

(一)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

为幼儿选择绘本,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不同年龄段阶段,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方面有不同的特点,对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也不同。适合学龄前儿童的绘本要有具体的故事情节,贴近孩子的生活,比如吃饭、睡觉、交朋友等,孩子与家长、老师之间的亲情等。要注意文字尽可能简短、易读、上口。三岁幼儿对有情节起伏或有小小探险的绘本故事感兴趣;四岁的幼儿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有利于提高其想象力的绘本进行教学;五、六岁的幼儿,对周围的观察比较细腻,图画中最好有很多可以让他观察的内容,可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正确区分绘本教学与看图说话。

绘本故事基本色彩比较丰富,故事性比较强,比较着重于通过故事讲述生活中的道理。通过故事的丰富图画、简单语句,培养孩子们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从故事中体验生活中的大道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很有意义。许多绘本的主旨都不一样,主题不一样,要陈述的也不一样,有父母相处、生活中的科学等,各方面都有涉及。看图说话类似于小学生的作文,一般是尝试让孩子看图表述自己的想法或者理解,主要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师范读,引发幼儿兴趣。

在进行绘本教学之前,教师应该通过手偶引发幼儿的兴趣,之后进行阅读。在教师阅读之前要从读本中提取主要人物、动物、物品等信息并制作成图片。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通过夸张的语言、表情、动作,让幼儿更好地深入阅读,必要时,还可以做一些手偶调动情绪。还可以配上一些音乐,做好阅读前准备。

(四)教师开放式提问,激发幼儿想象力。

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中要多设计开放式问题。在绘本阅读中,教学的提问要根据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大胆展开讨论,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使幼儿学会多种疑问方式,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让幼儿敢说,不怕说错,能让幼儿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五)通过故事表演,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

在教师对幼儿进行绘本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进行完阅读之后,通过图片及音乐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从而让幼儿对故事内容加深印象,从中感受到快乐,喜欢上绘本教学。

参考文献:

[1]心怡.绘本向我们迎面走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5.

[2]曹英杰.绘本,让数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J].考试周刊,2012(58).

[3]吴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03-14.

第5篇:绘本教学策略范文

绘本,以其出色的创意、联想,幽默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深受儿童的喜爱。绘本阅读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拓宽儿童的想象空间、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有积极作用。自绘本阅读进入幼儿园以来,深受教师和幼儿的喜爱,逐渐成为幼儿语言教学的主要方式。然而,在绘本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主要侧重于讲故事的过程,而忽略了充分利用绘本这一载体,实现师幼间的有效互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提问的形式、内容、方法缺乏探索和研究,导致幼儿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处于被动听故事的状态,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幼儿拓展思维,更限制了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歌德说过:“想要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所以,绘本教学时老师的提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想说、想表达的强烈欲望。

教师如何在绘本教学中巧设提问呢?通过长期实践,笔者探索出的五种提问方法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创造力、表达力、思考力及感受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对学龄前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线索式提问法助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前,要仔细阅读绘本,找出作品的中心线索,围绕线索设计启发式提问。

在设置绘本教学问题情境时,教师还可以围绕线索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帮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例如:以故事、人物情节为发展线索的,可以设计一些推理性提问,着重培养幼儿通过观图画和认识画面各种事物的变化与联系,来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当故事发展到时,可以设计一些假设性、创造性的提问,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渐进式提问法助幼儿表达力的发展

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能一步步引导幼儿敏锐的观察图画,理解画面所表达的内涵。提问要讲究层次性。首先的提问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描述画面内容;然后是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各种事物的联系,进行画面外的想象,引导幼儿发现前后画面的联系和发展;最后是对画面进行详细连贯描述,注重对其中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与分析,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提问,才能促进幼儿学会仔细观察,分析画面之间的联系与发展,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感情,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激情式提问法助幼儿思考力的发展

教师提问时的语言和语气要充满激情,既能吸引幼儿,提高幼儿注意力,又能充分调动幼儿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教师在给幼儿讲述绘本故事的时候,也要以一种快乐的心情去讲述故事,这样才能将快乐带给幼儿,感染幼儿。讲述时教师要根据故事的情节变化和人物的心理变化等变化语气、语调和表情等,适时配以肢体动作,声情并茂地给幼儿讲述故事发展过程,这样才能充分吸引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思考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延伸式提问法助幼儿感受力的发展

绘本教学要注重知识的延伸,设计讨论的话题,进一步增强幼儿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既要注重基础,又要强调延伸,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幼儿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满足幼儿成长的需求。在进行知识延伸的时候,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从而拓展幼儿的思维,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幼儿的生活现象为例,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提问来拓展话题,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幼儿感受身边的事情,设身处地的思考,提高自己的感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互动式提问法助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第6篇:绘本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成本会计 教学方法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167-02

近年来,成本会计核算技术和管理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例如展开成本的预测与决策、实施目标成本计算、实施责任成本计算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复杂的理论知识填满,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让学生对学习成本会计失去兴趣。在中职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就业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中的主干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技巧相结合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会计功底,但想要完全掌握成本会计这门课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成本会计的计算方法,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教材适用性不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会计的专业要求不断提高,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也让企业在招聘会计时注重会计的计算机能力以及基础的软件操作能力。但是,传统的成本会计教材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也不会过多地重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导致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即便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在面对电脑时依然不知道从何下手。

(二)教学方法老旧。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填鸭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述教材中的重难点,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提升。这种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很难掌握产品成本的形成以及计算的全过程,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成本会计这门课程,在今后的实践中,也不能在工作中学以致用。

(三)教学设备落后。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中,因为教学涉及的表格较多,教师只能够花费大量口舌对表格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成本会计教学能够很大程度地提升教学质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于使用口头上的表达讲解课文内容,不愿意通过多媒体进行授课,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跟上教师的思维节奏,并产生一定的厌烦感。

二、提高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完善成本会计教材内容,适应社会变化。成本会计课程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完善成本会计的教材内容,对教材结构进行重新的设计,努力站在学术前沿。例如在教材中加入在网络中如何处理相关业务流程,让学生能够通过教材,更加详细地看到在网络中应如何进行处理,遇见了突发状况时如何解决。在教材中,对学生入职之后如何运用教材知识也没有详细介绍,在学生实际工作后,企业的成本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战略的制定至关重要,所以要在成本会计学教材中加入一些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时涉及的一些概念。例如加入企业产品制造生产成本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接触的是产品的生产成本,对制造成本的计算以及判别学生很容易忽视和计算错误,这可能导致在今后的工作中判断失误,所以在教材中应加入制造成本的概念,让学生不要混淆。同时,成本会计教学还应该不断更新、优化教学内容,能够将学会的知识在实践中合理应用。

(二)创新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制订新的成本会计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主动融入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直接让学生进行分析,提升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的拓展思维与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完全成本”概念时,针对“完全成本=制造成本+分摊期间费用+计提的停产损失。分摊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这两个概念,让学生自己进行联想,可能会让学生更难理解。如果利用案例进行教学,举出如下案例:在某五金企业 2015 年 4 月铁皮的制造成本为 2370 元,管理费用为 20 元,营业费用为 50 元,财务费用为 30 元,停产损失费用为 10 元,通过计算完全成本为多少?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根据案例套用公式,得出完全成本为 2480 元。这是一个简单的案例教学,也体现了学生在面对具体案例时,能够第一时间根据所给出的案例条件套用公式,教师要培养学生快速地记住不同的公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案例,让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

教师还可以使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成本会计教学。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教授过程中,抛出一个个问题,比方对重难点的提问,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拓展提问,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品种法”计算生产成本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一段羽毛球运动及其相关产品的视频,然后为学生展示羽毛球生产的基本流程、设备的使用等。在流水线的视频中,我们假设羽毛球的生产商有 100 人,大量生产 3 种规格的羽毛球,在不同品种下,如何进行成本计算?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针对不同品种的羽毛球成本计算时,如果使用单一的方法会导致成本重复计算,然后引出“品种法”计算羽毛球不同产品生产成本。

(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成本会计有关知识,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学以致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提升:第一,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真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参观。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总认为自己学习的知识没有意义,在工作中完全用不到,教师直接带学生观看员工在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况,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判断所学知识是否真的有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对学好成本会计充满热情。还可以请一些优秀的学长学姐为学生讲述自己在工作中的经历,以及学好相关课程的好处,更好地激励学生。第二,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快速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必须要在寒暑假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并在工作地点实习,写出实习报告,在开学时到班级中分享自己假期的实践经验。中职学生在未接触社会前会对社会抱着好奇心、憧憬,或是不敢踏入社会等,学校给予学生的实践机会也会让学生勇敢迈出第一步,提早学习到社会的生存模式以及如何在工作中与他人相处,既提升了专业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在成本会计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第7篇:绘本教学策略范文

绘本,是一种图文结合、强调用图画来讲故事的书。绘本能带给孩子阅读的幸福感,对孩子的视觉和心灵产生极大的震撼。绘本符合孩子形象性思维的特点,能激活孩子的想象,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本文笔者就绘本教学中通过意象对话来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提出自己的思考。

意象,在英语中有“某一个不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心理图画”的含义。意象是有象征性的,它不仅反映了想象中的事物本身,还可以反映人的意识中甚至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所谓意象对话,即借助意象来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对每个意象所包含的意义是明确的,教学是有预设的,而学生在交流中并不了解每个意象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含义。他们将在自然的、富有趣味的对话过程中,逐步领悟更深层的意义。在具体运用时,需要根据每一绘本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来巧妙地设计和运用。

一、原型的想象

以绘本《恰似天堂》为例。[文·图/(美)帕特里克·麦克道奈尔,译/梅思繁]

就在莫奇睡觉的时候,空中升起了一层雾气。薄雾笼罩了一切。莫奇睡醒了。他瞧瞧左面,什么都没看见。再瞧瞧右面,还是什么都没看见。上看,下看,还是什么都看不见!莫奇心想,我这是在哪里?难道是天堂?我一定是在天堂!

(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师生阅读完上述内容)

师:同学们,让我们也仿佛置身于薄雾之中,轻轻地闭上自己的双眼。雾气轻柔极了,悄悄地粘在我们的皮肤上,感觉凉丝丝的。接着,缓缓地深吸一口气,稍作停顿后再将气缓缓地呼出。再来一次深吸、慢呼。慢慢地,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每个人眼前的画面都是不同的,谁愿意来说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在浓雾中出现了一盏路灯。一辆汽车突然开过,我差点被车撞到。公交车、小汽车、货车都撞到了一起。周围的商店都关了门,以免被车子撞到。红绿灯忽隐忽现。空中的太阳被雾笼罩后也看不见了。

师:那么,莫奇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继续来看绘本。

他感觉到自己的脚指头上有湿冷的露水。他闻到空气里甜蜜的清香。还听到空中荡漾着优美的歌声。这个地方真棒!莫奇心想。他走过充满了孩子们欢笑声的操场。穿过住着友好的邻居的小镇。他停在自己家门前,里面住着他所爱的人们。所以,这里一定是天堂。莫奇自己跟自己说。接着莫奇在一个院子里看见一只被上了锁链的大狗。它一看见莫奇就狂吠起来,像所有那些不被人爱的狗一样。大狗冲着莫奇张嘴大叫。

师:如果是你,此时会怎么做呢?

生:我会默默地离开。因为大狗很可能会咬到我。

师: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莫奇是怎么做的。

通常这种情况下,莫奇一定害怕得转身就跑。可是此时此刻,莫奇问自己:“这可是在天堂,我是不是该表现得跟往常不一样?”于是他张开双臂,对大狗说:“可以拥抱一下吗?”莫奇和大狗于是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师:如果现在你也像莫奇一样身处天堂,你眼前的画面会有什么不同吗?

生:车子互相不会撞到,最多只是互相穿过。街上到处是人们的欢笑声,说着唱着。店门都开了。人们都在快乐地购物,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要一部世界上最好的自行车,也能够有。

师:为什么到了天堂,你的想象就不一样了呢?和莫奇有关系吗?

生:天堂和现实世界是不一样的。现实生活中,遇到大狗应该躲开,而在天堂里大狗和莫奇的习性都改变了。大狗是被莫奇改变的,因为莫奇变得更加开朗,放宽心胸,体谅别人,所以得到了大狗的亲近。大狗也变得热情了。告别的时候还和他打招呼。天堂是个美好的地方,所以街道上的事物也都是美好的。

师:那为什么一开始你的眼前出现的是撞车的情景呢?

生:因为大雾,所以什么都看不清。

师:哦,原来如此。

“原型”即原始意象。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借助“天堂”这一原始意象,将原有的固定思维进行了释放,想象力也随之得到了发展。起初,在学生的想象中,大雾之下所有的事物可能呈现的是一团糟的状况,车子撞到了一起,红绿灯也闪烁不定看不清楚,整个街道的店铺都关上了门,一切并不美好。而透过“天堂”,学生感觉到一切都不同了,车子可以互相穿越,不再会相互碰撞。店铺都开张了,里面还能出售所有学生喜爱的东西,尤其是最为喜爱的越野自行车。

仔细分析,学生初始的想象包含了对现实状况的不满,需求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借助意象对话的方式,快乐、温暖慢慢植入儿童内心。狂吠的大狗或许正代表着生活中学生不愿意面对的某些人物。而且让学生有所感悟:或许只需要改变一种心态或方式,“大狗”也会以另一种心态和方式来回报自己。这在学生的回答中已经有所体现。

二、插图的想象

以绘本《你很快就会长高》为例。[(英)安琪雅·薛维克/文(英)罗素·艾,图余治莹/译]

“阿力不喜欢自己的小个子,他很不快乐。他好希望快快长高。”

师:接下来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这两页绘本。要读读文字,读读图画,还可以把自己脑海中的联想也说出来。

生:“我希望长高!——像大树一样高。我希望长高!——像长颈鹿一样高。我希望长高!——比大树、长颈鹿都高。”阿力每天都想长高,连做梦都梦到自己长高了。高到超越了整个城市,到达了城市的上空。

生:阿力梦到自己比整个城市都高了。他在空中可以看到整个的城市。

师:多可爱的阿力啊!他也是个极富想象力的孩子。同学们,你们有过特别想长高的时候吗?当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对于当时怎么想的一时联想不到)

师:有的同学可能不记得当时的具体想法了,没关系,下面就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如果我们长得很高了,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呢?

生:长高了,我就可以够到高处的东西,不用别人帮忙。

生:长得高,就可以坐到教室的后面几排,前排同学做些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生:如果长得很高,就能用手碰到月亮。

借助绘本的插图来开展想象,让学生的想象有所凭借,可以降低想象的难度。一个人对插图的感受性往往会随着阅读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减弱。读文字能力还不是太强的学生往往喜欢看图理解意思。因此小学低中段是培养学生看图想象能力最适合的阶段,也能让学生对图的感受性得以增强和延长。

当然,借助插图来进行想象也有着它的局限性,学生的想象容易受到图的束缚。因此,教师在意象对话的过程中要做好恰当的引导,通过对话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先借助绘本画面,激发学生对“长得有多高”展开想象。书中的阿力想象自己有长颈鹿那么高,像巨人一样高,已经突破了常规的思维,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在交流中,教师原本希望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想法进行想象,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学生一时难以回忆和联想,想象遇到了困难。于是进一步设计了“如果我们长得很高了,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呢”这一想象环节,学生的想象力也随之被进一步激发了。

三、结尾的想象

以绘本《别让鸽子开巴士》为例。[(美)莫·威廉斯图/文阿甲/译]

绘本的结尾出人意料:“终于有一本你可以对它说‘不’的书了!你会让鸽子开巴士吗?”

师:看完了这本绘本,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很好玩。因为从来没见过鸽子会开巴士。

师:你们会让鸽子开巴士吗?

生:不能让它开,免得它惹事。

生:鸽子那么小,它连方向盘都拿不动。而且司机应该把车钥匙都拿走,最多只能是让它摸一下方向盘。

生:绝对不会让它开的。它不会使用方向盘、油门、刹车,肯定会撞车的。

生:我会,因为我想看看鸽子怎么开车的。

生:我会,因为鸽子开车肯定是件很好玩的事。如果那边一个人都没有,它就可以开了。

整个对话过程中,28名学生中有25名表示绝对不会让鸽子开巴士,有3名表示会,原因是觉得鸽子开巴士肯定很好玩,他们很想看看是怎样好玩的情景。

师:怎么理解绘本最后的那句话“终于有一本你可以对它说‘不’的书了”?

生:鸽子想开巴士,就得对它说“不”。

师:你们曾经有过想开巴±的想法吗?

生:我有,我曾经一直求妈妈,可是妈妈一直都不肯。

师: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的心都碎了。

师:妈妈有没有对你说不能开的原因?

生:有,后来我想就算了吧!

师:看来你和这只鸽子有过差不多的经历呢!(众笑)看来有时候,面对某一些请求,我们也只能说“不”了。

在这一案例中,这只可爱、有趣的鸽子形象着实招人喜爱,在大人眼里活脱脱就是一个时而拼命讨好,时而猛耍无赖,用尽各种伎俩想达到目的的小顽皮。而在儿童眼里,初读这个绘本时,他们都认为这只是一只居然想开巴士的鸽子。所以,他们一边读着绘本,一边就忍不住开始说“不!…不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们不停地拒绝着鸽子的各种请求,直到故事读完后,他们还是说了很多不让鸽子开巴士的理由。孩子们并不知道,鸽子的意象其实就代表着那些有着很多欲求却得不到满足的孩子。他们总是被各种理由拒绝着,经常听到大人对他们说“不”“不行”。如今,透过绘本,孩子们也体验了一回说“不”的滋味。直到对话的最后,虽然都是一些三年级的学生,但不少也体悟出了当大人面对自己的某些请求时,也只能对自己说“不”了。

第8篇:绘本教学策略范文

那么如何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问题有趣――适合学生的阅读口味

绘本是极富童真童趣的一种文学载体,不管是成人绘本还是儿童绘本,童真童趣都是它的精髓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眼球、打动学生心灵的问题,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逃家小兔》写的是一只想要离家出走的小兔,和妈妈之间玩语言捉迷藏的故事。表达了妈妈对孩子无私、伟大的爱。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字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假如兔宝宝变成一只鸟,飞走了,飞得远远的,兔妈妈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有了初步的体验后,再仔细阅读图画。他们会发现兔宝宝变成了鸟,但只是多了一对翅膀;妈妈变成了树,但是还是看得出妈妈的形状。由此观察,他们会逐渐明白,兔宝宝和兔妈妈无论洳何改变,他们之间的母子关系总是不变的,妈妈依然爱着宝宝。这时教师可以再设置―个问题:“如果让你续编这个小故事,你会如何创作呢?”这一问题非常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能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想象。以下是学生的创作: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河流,流入小河之中。”

“如果你变成河流,”妈妈说,“我就变成大海,让你融入我的怀抱之中。”

“如果你变成大海,”小兔说,“我就要变成一只海鸥,自由自在地翱翔。”

“如果你变成海鸥,”妈妈说,“我就变成天空,任你自由驰骋。”

二、问题有效――能推进阅读的深度理解

绘本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提问能起到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维,推进学生阅读深度的作用。

例如,绘本《彩虹色的花》中,彩虹色的花在春天的阳光中开放,它用自己彩虹色的花瓣帮小动物们解决了难题,后来,自己只剩一片花瓣,也被寒风刮走了,被帮助过的小动物们闻讯赶来。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彩虹色花的这种无私的爱,你们在哪里也感受过?”“彩虹色的花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呢?”随着学生的深入思考,“分享快乐、生命留痕”的主题曲,会悄悄流淌在每位学生的心田……这样的提问能够很好地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力、理解力和鉴赏能力。

三、问题有度――呈现递进深入的态势

绘本阅读课上的提问切忌随意、琐碎与无序。教学中应该从教学目标、提问时机、学生实际等方面入手提出一系列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阅读教学走向高效。

例如,《活了100万次的猫》讲的是一只猫死了100万次,活了100万次,直到他遇到一只白猫,他们生了很多小猫,白猫死后,猫很伤心,也死掉了,以后再也没有活过来。教学时教师可以循着内容理解――主题体会――拓展延伸三个层次,设置以下三个递进式问题:

①猫为什么不喜欢它的主人?

②最后一次猫为什么再也不愿活过来了?

③假如让你帮这只猫写份“自传”,你打算如何来写呢?

这样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学生经历了“理解、品味、创造”的全过程。

注意了问题设计的四个出发点,还需要针对具体不同的绘本,找到最恰当的问题设计。有无一个合适的切入口是问题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好的切入口可以使教学环节最为简单和有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维最大限度地被激活,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成功。笔者认为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尝试:

一、绘本的主题

《月亮的味道》是一本充满着童真童趣的图画书,书中的月亮对于小动物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但它又是现实存在的,小动物们用它们的智慧、毅力、合作最终实现了这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可见,这月亮的味道中包含着成功的喜悦,合作的力量,锲而不舍的精神……而绘本最后一页中写到“一条小鱼看到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吗?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小鱼的月亮是镜中花,水中月,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所以小鱼将无法品尝到月亮真正的味道。绘本在情趣中又隐含了一个人生的道理:现实中存在的目标,即使再遥远,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终有收获的一天。这追求目标的过程是幸福的、快乐的、美好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如果读完绘本后能够有这样的认识,才真正完成了对绘本的欣赏。因此在这节阅读课中,教师可以只设计两个主要的问题:

①为什么小动物们说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月亮的味道究竟是怎样的呢?

②你认为水中的小鱼能够品尝到月亮真正的味道吗?为什么?

这样的提问不仅把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引向了深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哲学思维。

二、绘本的情节

绘本中故事情节具有曲折性,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吸引人。学生在阅读时,根据情节进行猜想,让绘本的内容与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触角与想象空间。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故事情节发展的转折点、矛盾点来启发学生想象、分析、推理,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搬过来,搬过去》讲的是一位小个头的鳄鱼先生爱上了一位大个头的长颈鹿女士,他们因彼此相爱而生活在一起,却因为相互间的巨大差异而面临着许多的麻烦,但他们终于勇敢地携起手来,共同打造了幸福的生活。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绘本情节的发展,设置一个猜读问题:“两种生活习惯差别如此大的动物,它们将如何打破障碍生活在一起呢?学生们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后,教师可以再设置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给长颈鹿和鳄鱼设计个家,你打算如何设计呢?学生们的想象奇妙无穷,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三、绘本的图画

图画书是通过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故事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形式。图画是绘本的生命,而并非文字的附庸。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画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努力让学生去感受每一幅图带给他们的独特的视觉感受和独特的意蕴,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品味细节、感悟文本深刻内涵,发展审美能力。

例如,《彩虹色的花》教师在与学生共读故事后,可以针对绘本中的五组相似画面进行提问:“你观察到这五组画面有什么异同呢?”有的学生发现随着彩虹色的花不断地帮助小动物,花瓣变得越来越少了;有的发现彩虹色花的腰一开始是很直的,后来慢慢变弯了;有的发现随着一年四季季节的变化土地由绿变黄,由红变黑……这种细节的变化,冷暖色调的对比,把故事情节一步步的发展叙述了出来,把彩虹色花生命的足迹展现了出来。此时,学生们为彩虹色花的凋零而惋惜、伤感。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封面、环衬、画页与封底里的色彩。学生们会惊喜地发现虽然画的东西不同,位置也不一样,可是画面都由红、橙、黄、绿、蓝、紫六种颜色构成,这六种色彩纹理厚重,色泽明快。此时教师可以再次提问:“这六种色彩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它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呢?”“强烈的视觉刺激,如同那彩虹般的光芒时时照耀着我们,让人倍感温暖。”“那色彩是如此动人,几乎包含了你所能想象的一切,生命、阳光、爱、梦幻……”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了画面里藏着的许多秘密,明白了绘本不仅仅是文字在讲故事,画面也同样会讲故事。

四、绘本的对比

第9篇:绘本教学策略范文

一、“少教多学”教学策略解读

所谓“少教多学”教学策略,并不是表层意义上教师所传授知识内容的减少以及学生学习任务量的增多,“少教”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知识的重点及精华传授给学生,删除一些繁冗、无用的糟粕;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固化教学方式,针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抓重就轻,删繁就简;杜绝过去教师整堂课滔滔不绝大讲的现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和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演变为学习中的真正主人。教师教学任务重点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传授,对于教师而言,合理、高效的教学模式尤为关键,倘若将“少教多学”教学策略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势必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谓“多学”,并非是任务量的随意增多,学生毫无辨别、全盘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是应自主思考和深层感悟,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加以充分吸收和有效运用。

二、“少教多学”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一)有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实施“少教多学”教学策略的根本目的就是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以确保学生获得最大化的学习收益。“少教多学”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自主学习,减轻负重学习的压力,逐渐摆脱传统授课方式的束缚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有助于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的革新

我国对于语文教育改革的呼声为时已久,教师们也都意识到高中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不少高中学校都试图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但是很遗憾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少教多学”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了“少教多学”教学策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高效实现既定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基础上,也迎来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新面貌和模样。

(三)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发展

语文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对学生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心灵感悟的培养,培养出一种高层次的人文素养。从实质上讲,语文能力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自身的认知和感悟而获得的,教师的实际作用就是正确地点拨和引导。“少教多学”完全符合语文教学特征,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视野和扩展学生的思维,也在无形中发展了他们的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和文学素养。

三、高中现代文教学中运用“少教多学”的具体方式

近年来,本人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少教多学”教学策略,开展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以下就基于“少教多学”的高中现代文教学实践,枚举五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传统教学模式无非是“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讲半天”。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固化、单一,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很难得以激发,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由此,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中,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多读、多看,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感知语文的魅力。如在教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0课《十八岁出门远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比性阅读,即教师在学生基本理解小说主旨——“通过描述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告诉人们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的基础上,将事先准备好的文章《百年孤独》(片段)分发给学生阅读,进行比较鉴赏。又如在教授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一第4课《唐山大地震》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阐释性阅读,即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唐山大地震的文字资料与电影《唐山大地震》,借助于这些具体化的解释、形象化的影像,突破过去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凸显“少教多学”感染力,全面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升整体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设疑解难

学生永远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存在,教师应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课堂自主权利还给学生,以真正凸显“少教多学”的内在本质。例如,在学习《读<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文本,并提出问题:(1)要有一场“孤独的战斗”,这场“战斗”指什么?(2)我们怎样才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3)“《鲁滨孙漂流记》是一个恰切的例证”,作者要用这部小说证明什么呢?要求学生在自主研读课文过程中感受文中主人公的实际情况和情感变化,并深入掌握小说家伍尔夫的独具特色的解读及评说,逐渐领悟作者所写此文时的心境,继而达到最有效的情感共鸣。

精心构设一种问题式情境,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能力。由此,在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预留出自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可通过设疑提问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以达成“少教多学”的目标。例如,在教授《论雅俗共赏》一文时,教师可引入开场白:“雅俗共赏”是在艺术界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那么究竟以什么为界标,能否实现雅俗的并重,历来是人们关心的话题。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朱自清的《论雅俗共赏》,相信同学们必会有所收获。同时,为学生设计几个问题:(1)找出标注社会发展的词语。(2)找出简述每个朝代社会发展特点的句子。(3)找出文中出现的每个人物并归纳他们所处生活时代的特点。学生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基本掌握了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点内容。通过课堂上的“少教多学”,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行为活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三)鼓励学生情境表演

高中语文现代文教学固然很重要,但事实上却是教师教得筋疲力尽,学生学得十分吃力,那如何让高中现代文教学活跃起来呢?笔者认为,将语文教学与切身实践有效结合尤为关键。这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的情境表演的舞台,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多学”、多活动。例如,教授《雷雨》,可先要求学生自我研读,弄懂每个生字和生词,再让学生按段落分别进行朗读,当学生大体掌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后,就开始展开角色朗读,选择几位踊跃举手的学生分别扮演周朴园、侍萍、周萍、四凤、鲁大海、鲁贵、周冲、繁漪等人物,在情境表演前要求学生准确掌握人物语言,通过分角色朗读和人物对话的形式凸显人物不同性格特征,使现代文教学变得愈加形象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文的兴趣,真正体现了“在做中学”、“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再如,教授《铸剑》、《不会变形的金刚》等现代文时都可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亲历亲行,临境闻声,充分调动了整个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此外,教师可依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可依据“正读——理读——背读——品读——移读”的形式进行层次化导读,这既强化了学生现代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达成了“少教多学”的目标。

(四)指导学生改编作品

阅读与写作犹如一对孪生姊妹,相互依存,共同促进。然而在传统现代文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不停地讲说,学生悠闲自得地恭听,而写作的环节通常是备受“冷落”。其实,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将课文加以改编,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改编《雷雨》一文,首先,教师为学生讲授改编的基础知识及参考书(的《漫谈改编》、波高热娃的《论电影改编》等),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学习领会“改编是将一种艺术形式演变为另一种艺术形式的二次创作”,具有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和发展空间。之后,组织学生将文本《雷雨》与电影版《雷雨》进行对比,让他们对于作品内心产生独到的理解和领悟。居于此,学生没有将四凤、周冲、周萍的结局写成死亡,而是四凤随鲁侍萍一起走了,周萍经历了打击精神接近崩溃的边缘,神情恍惚,周冲也离家出走了,找不到下落……虽然学生的改编不是十分恰如其分,但是他们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了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