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范文

气候变化科学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气候变化科学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气候变化科学概论

第1篇: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昆明;降水;气温;极端天气;变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P4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6)06004505

Longterm tren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temperature and extreme weather in Kunming

YANG Rong1,WANG Long1,SHEN Guanzheng1,WANG Ying1,WANG Lin2

(1.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2.Yunnan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Kunming 650224,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i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of Kunmi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 in 19512013,the author used methods of linear trend,Sen slope estimation,MannKendall method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precipitation,temperature and extreme weather in Kunm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from 1951 to 2013,the average temperature mutation took place in 1994;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our seasons showed a tendency of warming.Besides,it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in annual precipitation,summer rainfall and autumn rainfall,while spring rainfall and winter rainfall showed an upward trend,but the trend was not significant;In 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dex,Consecutive wet day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consecutive dry days and maximum 1day precipitation amount had a upward trend,but the trend was not significant.In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index,Warm spell duration indicator,Warm nights and Warm day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while cold spell duration indicator,cool nights and cool days reduced significantly.

Key words:Kunming;precipitation;temperature;extreme weather;variation trend

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以变暖为主要特征在发生显著变化 [13],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也明显增多[45],极端天气事件对自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68],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周雅清等[9]利用446个气象站1956年-2008年共53年的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大陆地区气温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王琼,张明军等[10]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长江流域极端气温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刘丽等[11],应用EOF、线性倾向率和周期分析方法,对云南极端强降水事件频数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诊断。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受青藏高原和东亚、南亚两支季风影响显著,影响该区域气候变化气候出现了与全球一致的变暖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气温持续上升,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增暖趋势更为明显[12]。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地处云南滇池盆地北端,海拔约1 900 m,北有高山天然屏障,受西南季风环流的影响及滇池水面调节作用,形成四季如春、日照长、常年盛行西南风的自然环境。本文利用线性趋势分析和Sen斜率估计分析了昆明气温及降水的趋势变化,同时,采用MannKendall 法[1314](简称MK检验)对昆明的极端降水、极端温度变化趋势进行了检验。

1数据和方法

1.1数据

选用1951年-2013年昆明站逐日降水、气温数据,[JP+1]采用RclimDEx[15]计算得到各类极端温度、极端降水指数。逐日数据由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提供,气温精度为01 ℃,降水量精度为01 mm,数据全部经过可靠和合理性检验。极端气候降水指数及其定义见表1,极端温度指数及其定义见表2。

1.2研究方法

[BT4]1.2.1Sen斜率估计

[JP+1]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Sen斜率估计法分析昆明市气温及降水趋势变化。Sen斜率估计以样本在不同长度的变化率构造秩序列,基于一定显著性水平进行统计量检验,得出变化率数值区间(斜率取值范围),并以中值大小判断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及程度。Sen斜率能降低或避免数据缺失及异常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具体计算方法见文献[1618]。

[BT4]1.2.2MK检验

[JP+1]MannKendall(简称MK)法[1920]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广泛应用于气温、降水、径流等水文现象。它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样本服从某种分布,能很好地揭示时间序列的趋势变化及突变特征。本次研究采用MK[HJ2.1mm]法分析极端气候指数特征及趋势变化,并对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进行突变分析。

2结果分析

2.1气温年际变化特征

[JP+1]对昆明市近63年年均气温时间序列进行统计分析。图1为昆明市1951年-2013年均气温Sen斜率估计结果。昆明市多年平均气温为1509 ℃,由图1可知,气温呈总体上升(U= 542)。年均气温的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一次跃变,经MK检验发现在1994年前后存在突变点(表3),对前后两个时间段分析发现,1994年以前平均气温为147 ℃,而1994年后,平均气温达到161 ℃。

2.2气温月和季节变化特征

提取各年各月气温,组成月气温和季气温序列,检测其变化特征。月气温检测结果见表4,近63年来,各月气温均呈上升趋势,除5月外,其余各月均通过了α=001及以上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同时,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全部通过α=001以上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基于Sen斜率的大小,可以看出月份变化幅度差异,2月的增加幅度最大,5月增加幅最小,同样,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冬季,而夏季增加幅度为最小。

2.3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对近63年年降水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年平均降水量为9808 mm,由图2可知,1999年降水量为1 4499 mm,是历年最大值,2009年降水量为历年最小,为5658 mm;进一步进行MK检测,结果表明昆明地区年降水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呈不显著下降趋势(U=-106),线性倾向率为-356 mm/(10a),20世纪80年代以前年平均降水量为1 0086 mm,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平均降水量为9571mm;由表3可知,年降水量在2008年出现突变,之后有增有减。

2.4降水月和季节变化特征

对月降水量进行Sen斜率估计,由表5可知,1月、4月、5月、11 月的月平均降水呈现增加趋势,而其余月份呈现下降趋势,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月降水变化特征并不明显。同样,通过Sen斜率估计,得四季降水量趋势变化,由表5可知,春、冬两季降水呈上升趋势,夏、秋两季呈下降趋势,四季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进一步分析可得,降水以6月和8月减幅最大,2月减幅最小,相反,在升温趋势中,5月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1月;同样,四季变化幅度也有差异,春季增加幅度为最大,夏季减幅为最大。

2.5极端气候指数变化

由表6可以看出,在极端降水指数中,持续湿期呈下降趋势,持续干期和一日最大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均未通过置信度在90%以上的显著性检验;而在极端温度指数中,热日持续指数、暖夜指数及暖昼指数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它们的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升高相吻合,说明这些极端指数可从不同角度反应出昆明气候变化特征;冷日持续指数、冷夜指数及冷日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均通过了90%以上的置信度检验。由表3可知,热日持续指数在1997年发生突变。以上分析表明,昆明市无雨日数,高温天数增加,降水日数、低温天数减少,这些均表明昆明干旱化倾向明显,增大了昆明的抗旱压力。

3结论

通过对昆明市气象站近63年来的气温和降水等气象资料分析,得如下结论。

(1) 1951年-2013年间,昆明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09 ℃,气温呈整体升温趋势。从各月气温看,昆明各月均呈上升趋势,除5月外,其余各月均通过了α=001及以上的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从四季气温看,昆明四季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且均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2) 昆明市近63年平均降水量为9808 mm,年降水量在2008年出现突变,之后有增有减。1、4、5、11 月的月平均降水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其余月份呈不显著下降趋势;从四季降水看,春、冬两季降水呈上升趋势,夏、秋两季呈下降趋势,四季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3)在极端降水指数中,持续湿期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持续干期和一日最大降水量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而在极端温度指数中,热日持续指数、暖夜指数及暖昼指数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次,冷日持续指数、冷夜指数及冷日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热日持续指数在1997年发生突变。昆明市无雨日数,高温天数增加,降水日数、低温天数减少,这些均表明昆明干旱化倾向明显,增大了昆明的抗旱压力。[HJ1.8mm]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蔡运龙,李双成,方修琦.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J].地理学报,2009,[JP2]64(11):13631374.(CAI Yunlong,LI Shuangcheng,FANG Xiuqi.The research forefront of physical geography[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9,64(11):13631374.(in Chinese))

[2]王绍武,叶瑾琳.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J].大气科学,1995,19( 5) :545553.(WANG Shaowu,YE Jinlin.Analysis of global warming in the past century [J].Atmospheric science,1995,19 (5):545553.(in Chinese))

[3]尹云鹤,吴绍洪,陈刚.19612006 年我国气候变化趋势与突变的[JP2]区域差异[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2):21472157.(YIN Yunhe,WU Shaohong,CHEN Gang.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China′s climate change trends and mutations in 19612006[J].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2009,24 (12):21472157.(in Chinese))

[4]翟盘茂,王志伟,邹旭恺.全国及主要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M].气候变化与中国水资源,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ZHAI Panmao,WANG Zhiwei,ZOU Xukai.The change of extreme climate events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major river basin[M].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resources,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2007.(in Chinese))

[5]丁一汇,任国玉.中国气候变化科学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DING Yihui,REN Guoyu.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M].Beijing:Meteorology Press,2008.(in Chinese))

[6]任玉玉,任国玉.19602008年江西省极端降水变化趋势[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15(4):462469.(REN Yuyu,REN Guoyu.Variation tendency of the extreme precipi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during 19602008[J].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5(4):462469.(in Chinese))

[7]Marques S C,Azeteiro U M,Martinho F,et al.Climate variability and planktonic communities:The effect of an extreme event(severe drought) in a southern European eatuary[J].Estuarine,Coastal and Science,2007,(73):725734.

[8][JP3]Min S K,Zhang X B,Zwiers F W,et al.Human contribution to moreintense precipitation extremes [J].Nature,2011,470:378381.

[9]周雅清,任国玉.中国大陆19562008 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15 ( 4) :405417.(ZHOU Yaqing,REN Guoyu.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in 19562008[J].Climate and environment,2010,15 (4):405417.(in Chinese))[ZK)]

[10][ZK(#]王琼,张明军,王圣杰,等.19622011 年长江流域极端气温事[JP2]件分析[J].地理学报,2013,68(5) :611625.(WANG Qiong,ZHANG Mingjun,WANG Shengjie,et al.Analysi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 in the Yangtze River in 19622011[J].Geographic Journal,2013,68 (5):611625.(in Chinese))

[11]刘丽,陶云.云南省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的气候特征[J].干旱气象,2012,30( 1) :1520.(LIU Li,TAO Yun.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heavy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the flood season in Yunnan province [J].Arid Meteorology,2012,30 (1):1520.(in Chinese))

[12][JP2]王宇.云南气候变化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4133.(WANG Yu.Introduction of climate change in Yunnan [M].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1996,4133.(in Chinese))

[13]凌红波,徐海量,张青青,等.19562007年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J].冰川冻土,2011,33(1):6471.(LING Hongbo,XU Hailiang,ZHANG Qingqing,et al.Climate change in Manas River basin,Xinjiang during 19562007[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11,33(1):6471.(in Chinese))

[14]李常斌,李文艳,王雄师,等.黑河流域中、西部水系近50年来气[JP2]温降水径流变化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4):712.(LI Changbin,LI Wenyan,WANG Xiongshi,et al.Characteristic changes in air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mountain runoff in the past 50 years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reaches of Heihe River basin[J].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1,47(4):712.(in Chinese))

[15]Xuebin Zhang,Feng Yang.RClimDex(1.0)User Manual[K].2004.

[16]李常斌,王帅兵,杨林山,等.19512010年洮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JP2]变化的时空特征[J].冰川冻土,2013,35(5):12591266.(LI Changbin,WANG Shuaibing,YANG Linshan,et al.Spatial and variation of main hydrologic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n the Taohe River basin from 1951 to 2010[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13,35(5):12591266.(in Chinese))

[17]Tabari H,Talaee P H.Temporal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over Iran:19662005[J].Hydrol,2011,396(3):313320.

[18]Kahya E,Kalayci S.Trend analysis of stream flow in Turkey[J].Hydrol,2004,289(1):128144.

第2篇: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循环利用;发展;创新

收稿日期:2010-12-20

作者简介:何杏红(1976―),女,河北定州人,主要从事环境保护工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095-03

1 引言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严重的问题,CO2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因此我们呼唤低碳经济的到来。

2 “低碳经济”的背景分析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能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认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2007年6月,中国正式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先后召开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9年9月,主席在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并将继续采取强有力措施”。

2.1 气温升高会环境带来危害

(1)气温升高会给人类生理机能造成影响,人类生病几率越来越大。

(2)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台风、飓风、海啸,同时极端天气带来的大量降雨会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难。

(3)气温升高会从陆地上吸收水分,使内陆地区大面积干旱,粮食减产,威胁国家稳定。

(4)气温升高使冰山积累速度远比融化的速度慢,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积累,断绝了当地与周边地区的饮用水源,从而引发冲突和战争。

(5)气温升高使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因为CO2会导致海洋碳酸化,造成杀死大量微生物,最底层食物链断裂,从而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污染海洋加速其它生物的灭亡,形成恶性循环。

2.2 水环境的污染带来的危害

(1)水污染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全球有14亿人缺乏清洁食用水,即5人中就有1人缺水。

(2)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大部分河流遭受不同程度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进入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每年污水排放量约达142亿m3,占全国年均排污量的40%。目前,我国水库的供水能力为5 400亿t,虽然多数供水水源良好,但已有1/3的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可见,传统观念中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已成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3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策分析

3.1 发展低碳农业

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高耗能产品,某种意义上属于低碳农业。不使用农药化肥就意味着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化肥用在土地上还可以降低30的农业排放,要想抵消其它的农业排放(牲畜粪便,生物质燃烧)要求耕地固碳率达400kg・年/hm2,牧场则需达到200kg・年/hm2,有机农业系统能够达到这一水平即抵消掉80%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

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一池三改”,把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结合起来,生活垃圾、粪便、作物秸秆发酵成沼气,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既变废为宝、美化环境又节省开支,这就是典型的农业低碳化。除此以外,不论是秸秆还田,还是把秸秆粉碎掺加畜禽粪便发酵后做为生物质有机肥,或者将秸秆作原料制作成各种类型的纤维板、燃料都可以大大减轻对生态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

3.2 发展低碳工业

传统工业所造就的经济增长是以破坏生态文明为代价的,其结果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灾害频发,经济和社会发展陷入困境。低碳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反思、自省和自我救赎的结果,是人类理性的回归。打造生态工业――新型工业化,要体现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上,要大力发展再生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大力发展再生生态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大力推广新技术,减少CO2排放量。

3.3 能源低碳化

我国在过去的25年间快速的工业发展导致了能源需要的快速增长。尽管2008年全球经济放缓,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至2030年仅中国和印度2个国家就可能占全球初级能源的需求增量的51%。中国的初级能源需求量在2000~2005年间增长逾55%,目前占全球初级能源需求当量的16%,预计2010年后不久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而绝大部分能源都靠国内煤炭资源来满足,而煤炭燃烧过程中释放的SO2造成中国国土30%地区遭受酸雨袭击,对耕地、食物链、水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全球20个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来自中国。这和中国的煤炭生产和使用不无关系。当前我国制定了中国能源政策总体目标是实现能源充足供应以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试图逐步解放能源行业,改变未来中央计划和能源供应安全领域的低效状况。同时,将能源供应多元化,如核能、天然气,提高能效和保护能源环境等问题也正陆续被政府提上议程 。同时,调整产业结构是减缓中国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高速增长的另一项举措。所谓调整产业结构是指减少能源消耗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改变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通过提高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抵抗外来冲击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将得到提高。另外可再生能源技术应该成为政府政策行动的主要领域,如潮汐,风能等。

3.4 发展低碳交通

如果去8km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可比乘坐汽车减少1 700g CO2的排放量,开车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也可以让驾驶变得更为“绿色”。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加速,选择合适的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

3.5 让办公低碳化

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计算机及显示器,这样做除能省电外还可以将电器的CO2的排放量减少1/3。办公室内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如吊兰、非洲菊、无花观赏桦等主要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排放的苯。

3.6 发展低碳旅游

发展低碳旅游,应当成为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其中包括3个重点。

(1)转变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方式;同时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

(2)扭转奢华之风,强化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品牌性。

(3)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升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形成全产业链式的循环经济模式。

3.7 发展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是指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CO2的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CO2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1)外墙节能技术。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高强度LOW2E防火玻璃;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的做法,在德国,外保温建筑占建筑总量的80%,而70%地方采用泡沫聚苯板。

(2)屋顶节能技术。利用智能技术来实行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等。

(3)采暖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如使用地(水)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等。

4 结语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 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因此,每一个科技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都应该从日常生活中面向公众宣传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意义,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科学的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R].北京:国家环保总局,2006.

[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能源状况与政策[R].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7.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

第3篇: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利用

1新能源概述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目前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水电,化工能(如醚基燃料)等。

2可再生能源概述

2.1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利用、循环再生的一种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等。随着世界石油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认识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人类历史进程中长期依赖的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如薪柴、秸秆等属于生物质能源,另外还有水力、风力等,这些能源大部分都来自太阳能的转化,是可以再生的能源资源。

人类近代社会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其能量来源实际上也是源自太阳能的转化,但它们是地球在远古时期的演化化过程中形成和储存下来的,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一旦用完就无法恢复和再生,因此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

2.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意义

2.2.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农村是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薄弱的地区,能源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农村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秆、薪柴等生物质低效直接燃烧的传统利用方式提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可以将农村地区的生物质资源转换为商品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长压力大,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外,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2.2.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各地区都具有一定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再生能源也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有效拉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扩大就业,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2.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脆弱,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能源对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偏高,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可再生能源清洁环保,开发利用过程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现在我国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体上缺乏科学规划,发展不均衡;有的成果实际推广应用成效甚微,新能源规模化生产之前的成本也较高,配套设施跟不上;在新能源产业方面面临着基础设施和基层公共服务能力严重缺失的问题。

4加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4.1科学评估,加强产业引导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需要科学评估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潜力。根据我国国情,考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市场的运行,建立和完善新能源和节能政策体系,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使得政策对新能源和节能产业的制度保障具有综合性和战略性。

4.2加大投资力度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加大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从人才方面注重新能源研发的技术性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投资巨大、外部性明显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必须以足够投入,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和检测平台,成立工程技术中心,在技术研发、风险投入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形成集研发应用于一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

4.3实现多元化发展

大力发展除风能、太阳能之外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源、沼气、垃圾焚烧、地热等。生物质能源在中国发展潜力巨大,应重点发展农林废弃物(如秸秆)发电、生物质液体话(如生物柴油)和生物质燃料等。

4.4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

坚持实用性第一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如电网布局、新能源汽车赖以运行的充电站建设等,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为新能源的应用提供基本条件;调整能源利益结构。

⒖嘉南祝

第4篇: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孢粉学;研究进展;中国;第四纪

0 前言

孢粉学的名称是1944年英国人赫顿(Hyde)和威廉姆斯(Williams)等提出的,研究现代植物孢子花粉和地层中有机壁微体化石―孢粉和其他孢型的形态分类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苔藓类、蕨类孢子和种子植物的花粉,有时人们也把一些个体很小的植物体如藻类和菌类也作为孢粉学的研究对象[1]。

孢粉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通过对比两处含相似孢粉组合的层位,确定地层时代和地层划分,为寻找煤、石油等矿产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分析确定孢子和花粉在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等方面定性或定量的特征确定地层沉积时期的植被,从而分析地质时期植被的演化规律和趋势,为恢复古环境演变提供可能。由于植物孢子花粉具有产量大,孢粉壁易保存,体积小易被搬运,因此地球表面含有丰富的孢粉,获得了孢粉量方面的资料可精准的分析和解释植物群的性质,植物的生长会受到气候、地形、土壤等的影响,因此分析孢粉资料可再造古植被,恢复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预测未来环境变化[2-3]。

1 研究进展

中国孢粉学研究开始与20世纪30年代,丁介绍了孢粉在泥炭、湖相沉积和煤的分析方法,以及在地层中的具体应用(丁,1938),但真正开始与20世纪50年代,在徐仁(1950)、宋之琛(1958)、欧阳舒(1962)等老一辈孢粉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中国孢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中国早期的孢粉研究主要是为社会生产服务的,主要方便进行石油、煤田勘探,查找铝、铁、金、钻石等矿产资源,而后主要是恢复过去植被的演化规律和趋势及其恢复古环境。中国孢粉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为探索时期,主要借鉴瑞典、英国、苏联等国已有的孢粉学工作经验,进行一些基础性研究,如现代孢粉形态、植被与花粉的传播、以及空气花粉等,应用于石油和煤炭勘探,地质、海洋和冶金调查。20世纪70年代末-21世纪末为成熟时期,主要开展一些综合性研究和区域性总结工作,同时加强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21世纪初至今为国际融合期,逐渐与国际相接轨,与相关学科的结合更加紧密[4]。

孢粉学研究内容广泛,产生了许多分支科学,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角度和需要分类都不同,王开发,王宪曾(1983)[2]将其概括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基础研究包括孢粉形态学、孢粉生理学和孢粉化学;其中孢粉形态学可细分为现代孢粉形态学和化石孢粉形态学。应用研究包括地层孢粉学、石油孢粉学、海洋孢粉学、考古孢粉学、农业孢粉学、医学孢粉学等,其中地层孢粉学再细分为前寒武纪孢粉学、古生代孢粉学、中生代孢粉学、第三纪孢粉学和第四纪孢粉学。刘炳仑(1988)将其概括为两大分支:孢粉形态学和孢粉分析。孢粉形态学包括农林孢粉学、蜂蜜孢粉学、医学孢粉学、司法孢粉学。孢粉分析包括蜂蜜孢粉学、医学孢粉学、司法孢粉学、大气孢粉学、粪便孢粉学、海洋孢粉学、第四纪孢粉学以及原油孢粉学。[5]随着国内外交流合作的不断进行,中国孢粉学在许多分支上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下面主要就第四纪孢粉学、应用孢粉学等几个分支做出介绍。

1.1 第四纪孢粉学

20世纪2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通过孢粉分析来建立第四纪地层单元和重建区域植被的变化(Huntley and Birks,1983;Delcourt and Delcourt,1991),并且被J.J.Lowe,M.J.C.Walker(1995)等认为是第四纪古环境要素重建的所有方法中最可行的一种方法[6]。中国第四纪植物孢粉主要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后来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分异演变[7]。

孢粉研究的基础前提是具备高质量和准确的孢粉资料,因此孢粉库的建立刻不容缓。1995年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建立,收集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孢粉学家累积的成果(孙湘君等,1999,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小组,2001)。有关专家学者呼吁建立其他重要地质年代如第三纪,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数据库,这也将是孢粉学家以后不可忽略的基础工作。我国孢粉采样地点遍布全国,倪健等(2010年)总结中国第四纪晚期孢粉记录,对孢粉采样点信息进行分类,其中中国表土/湖泊表层花粉采样点有2324个,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东部、北方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南方地区;沉积物钻孔或剖面采样点987个,主要集中在、青海、内蒙古、甘肃、黑龙江、新疆、江苏、广东等省份和自治区。[8]

在一些学者的努力下这些重点研究区域的孢粉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杨惠秋等采用格里丘克分离法、镉重液法分析青海湖盆地新生代地层[9];周曙等利用太湖东北侧4个钻孔的孢粉分析,14C和古地磁测试,同时结合钙质超微化石、介形类和有孔虫所确定的海侵地层,此外再参照长江下游相关资料,对12.7―1.5万年以来的4个孢粉带作了较深入的环境探讨[10];潘安定等根据近年来的抱粉研究成果,阐述了兰州地区第四纪抱粉植物群的主要类型及其演替特征,同时对存在的向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11],童国榜等利用用数字滤波方法,对昆明盆地l号孔的抱粉时间序列进行了波动特征的研究,显示植物演变存在着四种显著的周期,还将三通滤波曲线与气候波动、深海氧同位素及地球轨道偏心率曲线加以对比,结果证明可比性很好[12];刘会平等运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沪、杭、苏地区三个文化遗址孢粉与气候的关系。结果显示,马家浜文化期和崧泽文化期比较温暖潮湿,良渚文化期相对凉爽[13];吴国等利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第四纪沉积物中包含的植物花粉确定该地经历了5个寒冷期[14]。郑卓等利用中国建群植物数字化的地理分布数据与中国表土样品的1860个花粉数据与气候进行插值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表土花粉含量的气候指示性与建群植物地理分布的气候区间是相吻合的,但也有部分花粉的指示存在偏移,这位全球生态学、古气候学及第四纪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参考[36]。同时我国古生物群区的制图工作也开始展开,在中国北方建立了花粉-气候转换函数、气候-花粉响应面模型。高分辨率时间序列研究取得重要进展,10万年时间尺度上突破了千年的间隔[15],万年尺度上突破了百年间隔,局部时段达到了50~60年的分辨率[16]。

孢粉分析方法不断与时俱进,张佳华等(1997)以北京坟庄剖面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过去植被和环境作用进行在分析,有效消除了因主观原因对同一孢粉谱的分带差异[17],这对以后更加深入了解植被演替和环境演变并且准确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刘会平等(1998)运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沪、杭、苏地区三个文化遗址孢粉与气候的关系,选取那些最具代表性又有环境指示意义的孢粉作为变量[13]。李育、王乃昂等(2007年)选取74个中国北方不同沉积相的沉积物样品通过对同一种样品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对比,得出黄土及古土壤中的孢粉提取用氢氟酸筛选法效果最佳;湖泊沉积物孢粉提取用氢氟酸法最佳,而干旱区含砂量较高湖泊沉积物及风成砂样品需要配合重液浮选法;泥炭、沼泽中孢粉提取应采用重液浮选法配合筛选法;考古点文化层沉积物孢粉采用重液浮选法并将重液浮选出的样品配合氢氟酸处理更佳;表土样品采用无酸碱重液悬浮法(2007)[18]。

1.2 应用孢粉学

孢粉分析除在恢复古植被恢复古环境演变方面发挥作用外,在油气形成原始物质、植物分类、环境科学研究、农业、医学、考古学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植物是母油的主要来源。伍哈特(1923)在位于美国肯塔基晚泥盆世俄亥俄页岩下部的黑色和灰色页岩中,发现可能与石松科有亲缘关系的大孢子和藻类的叶状体,经化学分析,指出这些植物都是形成石油的母质。散德斯(1937)对原油进行分析,得到孢子和单细胞藻类化石,分析认为这些孢子和藻类化石为石油的形成提供了蜡质、脂肪质或油质分泌物而残留抗腐蚀的外壁。孢粉壁有孢粉素和纤维素组成[19],布鲁克斯和休斯(1972)研究指出孢粉外壁的孢粉素均由胡萝卜素和胡萝卜素酯的氧化共聚物组成,石油组分的自然来源之一就包括脂肪酸、类胡萝卜素,此外孢粉的木质素衍生物还参与了油沥青和干酪根的芳族部分的形成。干酪根通常占其有机质的80%-90%,其余都是沥青。王开发等(1983)对向日葵、松、玉米、枫树、白皮松、贯众、水麻柳等的现代孢粉进行热模拟实验,结果证明孢粉能生成石油[20]。

蜂蜜孢粉学主要是通过对分析蜂蜜中的花粉及比较蜜源植物花粉形态确认蜂蜜的来源、产地和种类。国外蜂蜜孢粉学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期,最开始是在瑞士、法国和北欧一些国家中进行的,随后欧洲、美洲、亚洲的许多国家也开始陆续展开研究,Jato 等(1991)对西班牙西北部奥伦赛地区94个蜂蜜样品进行了定量的孢粉分析,确定了该地区主要的蜜源植物有欧洲板栗(Castanea sativa Mill)、悬钩子属(Rubus spp.)、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inn.)和杜鹃花科(Ericaceae)[21]。Floris等(1996)对150个撒丁蜂蜜(包括87个多花蜜和63个单花蜜)进行了定量的花粉分析,确定了通过检测蜂蜜中花粉的绝对数目确定撒丁蜂蜜等级的方法[22]。刘炳仑(2001)观察研究了春夏秋冬44种主要蜜源植物的花粉形态,同时还观察了国产柿属(Diospyros)1属18种1变种蜜源植物及其花粉形态[23-24]。空气孢粉学主要研究植物的花粉及孢子在空气中的含量及其传播问题,能很好的证明不同时空尺度所表现出来的生物学或气候学事件。

空气孢粉学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医学,鲍克托(1819)提出枯草热病是有花粉引起的,艾利奥(1873)桑专门研究牧草花粉与花粉症的关系,威曼(1954)指出豚草花粉是主要致敏源之一。Cour等人利用从北极圈至赤道以南27个国家建立的150多个空气孢粉站定期收集和分析空气中的孢粉,对北欧至南非、俄罗斯至印度、中国的表土孢粉尘进行研究。通过对空气孢粉组成及其浓度的监测,可以了解植物分布区的变化,从而反馈气候(温度、降水)的变化,还可根据作物花旗空气中的花粉浓度直接预报当年的产量[25]。黄增泉等(1998)对台湾地区的空气孢粉做了全面报道。

孢粉学在考古研究中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我国很多重要一直都有运用孢粉分析推测人类文明发展与气候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如北京的上宅遗址、半坡遗址、金山亭林遗址、东湖林遗址、山西丁村人遗址等[33]。李宜垠等通过分析对比湖北屈家岭遗址附近的河湖相沉积剖面及文化层孢粉,得出屈家岭文化兴盛时期植被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优越的气候环境为文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4]。杨晓燕等对北京平谷地区新石器时代上宅文化层的第5文化层的磨棒及石磨盘上的淀粉粒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淀粉粒中既有橡子也有粟和黍,进而推断上宅地区居民虽然有意识的栽培一定的作物作为日常生活的补给,但是没有形成真正的农业社会,也没有进一步的毁林开荒[35]。

此外,孢粉对于考古学家及法医鉴定工作等的顺利开展都可以提供一定的思路,相关文献也有报道,如张丹妍等(2007)利用孢粉个体小、质量轻、数量多、不容易发现等特征,指出孢粉可为法医工作者为破案提供有利线索[26]。

应用孢粉学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与其他学科及领域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应用孢粉学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将造福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1.3 海洋孢粉学

海洋中沉积物和海底岩芯中的孢粉,主要来自于大陆上的河流和风。此外还有随孢粉一起搬运过来的真菌、有孔虫、甲藻和其他一些单细胞藻类。据有人的粗略计算,每克海洋沉积中,少者有十几粒孢粉,多者有几百万粒孢粉。深海孢粉具有陆地孢粉不可比拟的优点,深海孢粉资料因为受自然因素如地壳运动,风力、流水等外力作用以及人为因素影响小,因此保存较完整,能提供长周期、连续的可靠的古气候信息,更由于深海孢粉来源于陆地,因此,海洋中的孢粉对于直接对比大洋与大陆气候演变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27]。

深海孢粉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关于深海孢粉学的研究晚于美国、苏联等西方发达国家直到90年代才开始有研究成果出现,我国有关学者关于深海孢粉学的研究地区主要在东海的冲绳海槽和南海的大陆坡。孙湘君等(1997)分析了南海南北深海海底40多个孢粉样品,通过计算孢粉浓度(粒/mL)绘制出了孢粉浓度等花粉线,从而探讨孢粉的源地、传播动力及途径[28-29]。徐家声(1994)通过搜集黄海上空的大气孢粉,对比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孢粉组合,分析指出近岸草本花粉含量高,远海木本花粉含量高[30]。张玉兰等(1994)利用滦河三角洲的渤缘28井指出可以根据再沉积孢粉化石的种类追踪海盆沉积物的来源,根据再沉积化石的数量推断海平面升降的变化幅度、古气候变化及陆缘构造运动的强弱[31]。此外,深海孢粉实验处理方法也在不断进步,李杰等(2008)通过对比酸碱处理法与氢氟酸处理法,指出氢氟酸处理法在最终腹肌无的分散性、孢粉纹饰的清晰程度、孢粉的分离状态等方面均有利于深海孢粉的鉴定[32]。

【参考文献】

[1]王伟铭.中国孢粉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古生物学报,2009,48(3):338-346.

[2]王开发,王宪曾.孢粉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杨振京,徐建明.孢粉-植被-气候关系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02,(26):73-81.

[4]王伟铭.中国孢粉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古生物学报,2009.48(3):338-346.

[5]刘炳仑.孢粉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简介[J].自然杂志,1988,11(11):824-825.

[6]J.J.Lowe,M.J.C.Walker.Reconstructing Quaternary Environment[M]. Science Press,1995.

[7]罗宝信,王毓钊,林泽蓉,戴国梓,胡继兰.中国第四纪孢粉组合的探讨[J].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4:17-32.

[8]倪健,陈瑜.Ulrike HERZSCHUH,中国第四纪晚期孢粉记录整理[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8):1000-1005.

[9]杨惠秋,江德昕.青海湖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意义[J].地理学报,1965,31(4):321-335.

[10]周曙,邹松梅,刘志平,等.江苏太湖平原北翼的第四纪孢粉与环境[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1,18(1):70-75.

[11]潘安定.兰州地区第四纪抱粉学研究进展及其问题探讨[J].干旱区地理,1997,20(1):84-90.

[12]童国榜,白士英,周顺江,等.昆明盆地第四纪抱粉时间序列的波动特征及其地质环境意义[J].植物学报,1990,32(2):146-l56.

[13]刘会平,王开发.沪杭苏地区若干文化遗址的孢粉)气候对应分析[J].地理科学,1998,18(4):368-373.

[14]吴国,王开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第四纪抱粉分析[J].冰川冻土,1987,9(2):157-166.

[15]袁绍敏,孙湘君.据花粉分析推论东北长白山西麓一万年来植被与环境[J].植物学报,1990,32(7):558-567.

[16]刘金陵.长白山孤山屯沼泽地13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J].古生物学报,1989,28(40):240-248.

[17]张佳华,孔昭宸,杜乃秋.主成分分析对恢复过去植被和环境作用的再分析:以北京坟庄剖面为例[J].地理科学,1997,17(4):316-322.

[18]李育,王乃昂,许清海.中国北方第四纪孢粉提取方法研究[J].沉积学报,2007,25(1):124-130.

[19]潘建国,试论应用孢粉学及其新进展[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2,19(2):206-214.

[20]王开发,王宪曾.孢粉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70-71.

[21]Jato M V,Salallinares A,Iglesias M I,et al.Pollens of honeys from North-Western Spain[J].Journal of Apicultural Research,1991,30(2):69-73.

[22]Floris I,Prota R,Fadda L.Melissopalynologic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ypical Sardinian honeys[J].Apicoltore Moderno,1996.87(4):161-167.

[23]刘炳仑.我国春夏秋冬44种主要蜜源植物的花粉形态[J].养蜂科技,2001(4):4-6.

[24]刘炳仑.我国柿属蜜源植物及其花粉形态[J].养蜂科技,2001(2):4-6.

[25]黄赐璇,陈志清.法国空气孢粉学的研究及其应用[J].1996,13(增刊):7-11.

[26]张丹妍,张丹媚,侯一平.孢粉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07,12(23):457-459.

[27]孙湘君,罗运利,陈怀成.中国第四纪深海孢粉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3,48(15):1613-1621.

[28]孙湘君,李逊.南海现代花粉传播动力与途径在南北海域的差异[J].中国科学(D辑),1997,27(6):494-498.

[29]Sun X,Li X,Beug H.Pollen distribution in hemipelagic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relation to modern Vegetation distribution[J].Marine Geology,1999,156:221-226.

[30]徐家声.黄海大气中的孢粉及其对海底沉积物中孢粉组合的影响[J].植物学报,1994,36(9):720-726.

[31]张玉兰,王开发.海洋沉积物中的再沉积孢粉化石研究[J].海洋通报,1994,13(4):50-58.

[32]李杰,李珍,赵宝成,等.海洋泥质沉积物的孢粉实验室处理方法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8,26(2):184-189.

[33]吕砚.环境考古学袍粉分析的应用[C]//董为,主编.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255-260.

[34]李宜垠,侯树芳,等.湖北屈家岭遗址抱粉炭屑记录与古文明发展[J].古地理学报,2009,11(6):702-709.

第5篇: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地理教学;兴趣培养;方法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学生真正的学习动力是兴趣,有了兴趣,就会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终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因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高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

一、特色的课堂导入,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地理课,新课的导入尤为重要。新颖有趣的导入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有趣的教学视频,如在讲解“洋流”这节课时,通过课前播放“小黄鸭的环游之旅”,让学生思考“小黄鸭是借助什么样的魔力完成环球旅行的呢?”;在讲解“热力环流”时,播放“火烧葫芦谷”视频,让学生辨析“诸葛亮的这次失败,是天意还是人为?”;在讲解“城市化”时,播放“美丽大田”,让学生用地理的眼光来分析生活问题……短短的视频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带着思考和兴趣进入地理课堂,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还可以采用故事、谚语、诗歌等趣味较强的知识创设情境。如在讲人口迁移时,借“小马家的迁移史”,探究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口迁移原因;讲述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象逼真,直白深刻;讲到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时,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海拔与气温的关系……有趣的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享受课堂。

二、多样的课堂活动,丰富地理学习内容

地理既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要通过多样的地理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能力,让课堂由学生做主。

本学期笔者在课前开展“导游带你游世界”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成为导游,从自然特征、人文特征等方面来介绍自己喜欢的区域,可以绘图、制作PPT、制作视频,同时设置学生提问和点评。通过这样的活动,主讲学生积极准备,认真研究要讲的区域,台下同学踊跃提问,积极参与。所有人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让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上,我们还举办了“地理歌曲大家唱”,将地理知识编成地理歌曲,如“奔跑”版《热力环流》、“台”版《气候的成因》、“时间煮雨”版《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等,将深奥的地理知识化成耳熟能详的歌曲,使地理知识变得朗朗上口,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课堂小游戏、小制作。如让学生用纸条制作三圈环流的模型;让学生分组设计“小水滴历险记”。游戏化、简单化、生活化的地理,才是学生真正爱学的地理。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拓宽地理学习渠道

地理学科内容丰富,学习地理的渠道众多,如果单纯依赖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很难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适当地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还能把知识演变成技能,逐渐形成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列国志》《国家地理》;引导学生观看地理类电影,看《地心游记》学“地球圈层”,看《后天》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看《穹顶之下》了解“大气污染”等;向学生推荐地理微信公众号“谈天说地”“海宁中学地理组”;定期补充时事新闻,从地理的视角分析问题;通过参观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测等。这样的课外活动有声有色,使地理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四、结合生活地理,树立地理学习的信心

新课标提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在教学中,应尽量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如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让学生去思考晴朗时天空为何呈蓝色?阴天为什么呈乳白色?日出日落时为何呈红色?在讲正午太阳高度角时,结合富山新村的建设规划,让学生测量楼间距和楼高,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在讲解地质作用时,让学生讨论调查石牌镇多温泉,建设镇、太华镇多煤矿的原因……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用地理规律来解决地理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重大意义,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综上所述,兴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潜能,减轻教师压力。有了兴趣这个好老师,学生才有持久学习地理的动力,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龚春燕,何云山.创新学习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第6篇: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范文

>> 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思考 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园林设计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创新思路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低碳高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浅谈低碳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园林建设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营造研究 基于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 关于低碳理念下城市园林的设计要求 对城市园林建设的思考 低碳经济下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思考 基于城市生态理念下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建设 探析低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低碳城市园林设计探索 概论低碳景观与城市园林绿化 低碳城市园林生态化策略研究 关于低碳园林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用的思考 低碳概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初探 浅析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论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基于低碳理论下的城市园林建设思考 基于低碳理论下的城市园林建设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构建低碳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未来发展建设的目标。随着生态问题越发严重,大多数城市也开始运用低碳经济理念对城市园林进行绿化计。本文从低碳的视角,试图探讨城市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低碳; 低碳城市; 园林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低碳城市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在城市发展中,注重考虑城市的环境承载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建立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在本质上与目前国内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基于此,我们在城市园林建设同时把低碳理念纳入到设计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低碳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展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及人们开始认识到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园林绿化是以多种多样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环境和完各的设施来发挥其改善城市生态和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休息、游览、科学文化活动的园地。

园林工程是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是城市生态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而且降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大大提升了现代城市的生活质量。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节约型园林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低碳园林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现代都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工业污染、用地规划不科学、园林设计不科学、汽车尾气污染等系列问题,这些制约了低碳园林的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城市中屡屡存在园林景观遭到人为破坏,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对低碳园林建设产生了影响。

1、 雨水的收集利用

水是园林建造的要素之一,对园林植物的养护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园林中如何科学合理地浇水,是低碳园林营造的关键之一。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水景被广泛运用,但一些水景为突出景观效果而忽视了生态性的考虑。低碳园林的水景设计,考虑水景的景观效果之外,融入低碳理念,注重和谐、生态、可持续。

在园林设计中,要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雨水收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可收集的雨水可分为道路雨水、草坪雨水和屋顶雨水3类,其中以屋顶雨水收集最节约高效。在收集形式上可分为模仿自然生态的人工湿地系统、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拙的雨水花园、为净化屋面雨水设计的高位花坛、利用景观水体来调蓄净化和利用雨水资源的水景调试设施、地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雨水罐以及树盒等。以上措施在设计中要结合地形、雨水源、水体景观等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就地取材”,在保证水体景观效果的基础上减少消耗与浪费。

2、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

城市绿化率指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近年来, 城市建筑逐渐增加,绿化用地紧张,为了加大城市绿量,必须开拓新的园林绿地。但城市中林立的高楼火厦、众多的道路和硬质铺装取代了自然土地和植物,这就必须向立体化空间绿化寻找出路,即向屋顶花园方向发展。

屋顶花园除了可以美化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表明,屋顶花园可以有效弱化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需注意的是,屋顶植物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屋顶的特殊位置与独特的自然条件,选择耐干旱、耐低温、主根短、须根发达丰满、耐瘠薄、抗风力强的植物。一般而言,浅层屋顶花园一般以草坪为主,问有色带,深层屋顶花园可配置花灌木和乔木。

3、发展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

不言而喻,减少园林的碳排放还可以通过照明减排、建筑减排和材料减排现。在园林绿地中可以通过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供园林照明用。在园林建筑减排方面,可以尽量通过多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和保温等方式来实现。例如,屋顶花园和土埋建筑的做法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减少建筑制冷和保暖的能耗。在材科减排方面,可以通过使用低碳的、耐久性好的材料或者废弃材料的再利用来实现。材料的碳排放应从整个生命周期考虑,所以材料生产时的碳排放和使用寿命是同等重要的选材标准。总之,园林建设材料使用应当坚持3R原则,即Reuse(再利用)、Reduce(减少)和Recycle(再循环)。

4、因地制宜搭配好园林植物,提高碳汇能力

作为园林绿化主体的各类植物,以不同形态、不同方式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出O2,具有较大的碳化功能。植物景观除具备CO2排放和CO2固定的直接碳效应外,植物景观的间接碳效应可能比直接碳效应大。苏晓娜采用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模型,通过评价因子的权值确定和指标的量化,对南昌城市主干道路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的表明,植物的固碳释氧量的顺序为: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彩叶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常绿植物要强的多。因此,南昌低碳城市道路绿化中除将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合理搭配外,柿树、刺槐、山桃、合欢、栾树、紫叶李、泡桐、西府海棠、丰花月季、紫荆、碧桃、紫薇、白三叶以及彩叶植物等吸收CO2和释放O2多的植物可优先选用。

4、 结束语

建设低碳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这个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必须更加注重低碳,将最新的科学研究应用到工作中,创造出既适应气候变化,又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城市绿地系统。这就对园林工程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是适应现代都市生态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夏型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2008(3).

[2]卜国华,廖秋林.低碳园林营造的原则及手法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9):49-51.DOI:10.3969/j.issn.1004-874X.2012.09.017.

[3]钱苏钦,徐小红.低碳园林建设意义和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2,(17):362-362.

第7篇: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GIS;烟叶;农业气候区划

中图分类号:S1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1036-05

利用GIS技术开展县(市)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和区划,为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合理开发利用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气候资源利用率。本研究以恩施自治州利川市为例,对该区优质烟叶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方法进行研究。

利川市位于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区域内以山地为主,大部地区海拔在1 000 m以上。因山岭重叠、海拔高低悬殊,局地气候差异大,形成了本地独具特色的山地气候特点。低山(海拔800 m以下)四季分明,冬暖夏热,无霜期长;中山(海拔800~1 500 m)春迟秋早,湿润多雨,光照充足;高山(海拔1 500 m)气候温凉,冬长夏短,易涝少旱[1]。适宜的自然气候、立体的山地结构、丰富的土壤资源,为烟叶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恩施州有“烟草王国”的美称,利川是主要烟草种植区之一,烟叶生产是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相关文献[2-4]看,利用GIS技术,针对烟草种植开展省、地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特别是在云南省等一些国内烟叶主产区,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针对恩施州而言,该项工作还处于空白,特别是开展县、乡级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在国内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山地气候复杂,形成了各不同气候区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差异,故针对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而言,进行烟草种植适宜性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对合理布局烟叶生产,更好地发展这一经济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利川地面气象站1960-2010年观测资料,要素为气温、降水、日照。

2)利川市所辖14个乡镇(区),即利川东城区、汪营、柏杨、忠路、凉雾、南坪、建南、谋道、凉雾、元堡、团堡、毛坝、沙溪、文斗乡2001-2010年逐年烟叶种植面积和产量资料,由利川市统计局提供。

3)利川市所辖14个乡镇气象点2008-2010年区域加密自动站点气温、降水资料。

4)利川市所辖14个乡镇中心点、利川气象站海拔高度、经纬度资料,资料来源于站点实测。

5) 利川市GIS地理信息资料,资料来源于湖北省气象局气象信息保障中心。

1.2 研究方法

1.2.1 烟叶生长期影响因子分析及检验

1)产量资料处理。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产量呈波动式上升,所以不能用产量绝对值确定某一年的丰、歉,故首先必须对产量资料进行处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利川气象站有近60年完整的气象观测资料,从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考虑,选取利川东城(位于城关地区)为代表站,对东城区2001-2010共10年的烟叶单产资料进行分析,对应气象资料用利川市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代替。

影响作物产量形成有自然与非自然两大因素,将农作物产量分解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两部分[5]。即:

Yi=Yti+Ywi,Ywi=Yi-Yti,fi=(Ywi/Yti)×100%(i=1,2,…,n)

式中,n为年份序号;Yi为实际产量; Yti为趋势产量,即因水、肥、品种、栽培措施等变化而影响的那部分产量;Ywi为气象产量,即由天气气候变化而影响的那部分产量,可正可负,正值表示气象条件有利,增产,负值表示气象条件不利,减产。fi为相对气象产量,表明实际粮食单产偏离趋势产量的波动幅值。

假定农业生产水平逐年改变呈线性,采用线性滑动平均法和调和权重,利用农业气象产量预报软件中的产量资料处理程序直接进行处理,采用产量滑动步长为5年。处理结果见图1。

2)影响因子分析。将利川东城2001-2010年烟叶平均产量作为因变量,结合烟叶生长期对各气象条件的需求(生物学指标),选取烟草大田移栽至收获期各气象要素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单相关检验。所选取的因子有:2001-2010年6-8月(烟叶大田生长期,下同)平均气温、雨量、雨日、日照时间及平均日照比例;同时,考虑各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叠加组合了温雨系数、温湿系数以及天气积分指数、水分积分指数[6]因子(表1)。

温湿系数E=RH/T(RH:6-8月平均相对湿度;T:6-8月平均气温)

温雨系数Q=RR/T(RR:6-8月平均雨量;T:6-8月平均气温)

水分积分指数=[(6-8月雨量/6-8月雨量标准差)+(6-8月雨日/6-8月雨日标准差)]/2

天气积分指数=[(6-8月雨量/6-8月雨量标准差)+(6-8月平均雨日/6-8月雨日标准差)+(6-8月平均气温/6-8月平均气温标准差)]/3

在显著性水平α=0.05条件下,对所选影响因子进行单相关检验[7],其结果均通过检验,影响显著,且气温和光照条件的影响大于降水条件的影响。为了更进一步证明这一结论,将上述因子从光、温、水综合考虑进行因子组合检验,即将6-8月平均气温、天气积分指数划分为气温组,将6-8月雨量、水分积分指数划分为降水组,将6-8月日照时间和6-8月平均日照比例划分为日照组,均通过α=0.01水平的检验。由检验结果可知,光照、气温条件的F值远大于降水条件F值,对烟叶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尤其是光照条件,影响最明显。由于光照条件是气温和降水条件的综合影响,故在下一步分析中,对热量条件作重点分析。

3)主要指标(热量条件)统计分析。参考烟草种植的农业气象指标[8],统计分析2008-2010年14个乡镇区域观测资料,结合利川市气候背景资料分析得出,利川市大部分地区光、水条件较好,能满足烟叶大田生长期需求,即6-8月常年降水600 mm左右、日照时间450~500 h,日照比例30%~45%,主要影响指标是其生长期的热量条件。

由于各乡镇没有10年完整的观测资料,分析中参考近3年加密自动站点观测资料,采用海拔高差(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气温直减率[9](0.65 ℃/100 m)的方法,采用气温内插,求取各乡镇热量指标。同样以2001-2010年烟叶平均产量为因变量,各相关热量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分析。

参考烟叶生长生物学指标,采用的热量因子是:6-8月20~28 ℃时间、≥20 ℃活动积温、气温均值、高温均值、低温均值(表2)。

4)影响因子相关性检验。由于各乡镇近10年无完整的气象资料,无法求取逐年气象产量,选取代表站点,即上述利川东城(城关地区)烟叶产量资料处理后的气象产量Ywi与各影响因子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剔除相关系数绝对值小于0.30的因子)。将各乡镇近10年烟叶平均单产与各影响因子进行检验,结果见表4(剔除相关系数绝对值小于0.30的因子)。

1.2.2 烟叶适宜性分区气候指标确定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烟叶生物学指标,确定以下指标为烟叶生长适宜性分区气候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影响权重分析。

1)影响指标及物理意义。热量指标(主要指标)[10]为指标1:6-8月≥20 ℃活动积温,衡量烟叶大田期总热量多少;指标2:6-8月气温均值,衡量烟叶大田期温度水平;指标3:6-8月20~28 ℃时间,衡量烟叶大田期最适宜气温生长时段长度。指标4:高低温均值,衡量烟叶生长期不适宜生长的温度水平。水分指标(参考指标)为指标1:6-8月雨量,衡量烟叶大田期雨量的多少;指标2:6-8月雨日,衡量烟叶大田期空气湿润度。光照指标(参考指标)为6-8月日照时间,衡量烟叶大田期光资源的多少。

2)指标权重确定。从上述分析知道,热量条件是影响烟叶产量的主要指标,且由于资料限制,无法对各乡镇光、水条件做更深入分析,且从利川市历史气候背景及近几年乡镇区域自动站点资料分析也得出,降水和光照条件基本都能满足烟叶生长需求,故主要考虑热量指标的权重,采用方法[10]是:

第一,计算各热量指标与单产及各热量指标之间的单相关系数rij。

第二,计算各单相关系数均值Rij。

第三,求取产量与热量指标单相关系数rij与Rij的比值作为权重Wi,即Wi=rij/Rij,结果见表5。

3)影响烟叶生长综合指标值的确定。根据加乘原则[11],利用表2、表5中的结果,求出各乡镇热量条件对烟叶生长影响的综合指标值IEI。

IEI=■Ni×Wi ,式中Ni 和Wi 分别为某乡镇i种指标的隶属度和权重。结果见表6。

4)分区气候指标确定。根据上述分析,参考实际单产、种植面积等实际情况,最后得出区划指标见表7。

5) 区划图制作。根据各乡镇区划指标值,采用利川市的GIS地理信息数据,以乡镇为单元,采用500 m×500 m小网格插值,最后作出利川市烟叶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图(图2)[12]。

2 利川市烟叶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结果及分区评述

2.1 区划结果

综合上述分析,利川市大部分地区雨量和光照条件基本都能满足烟叶生长需求,热量条件是影响烟叶种植区划的主要指标,在海拔800 m以下低山地区及1 500 m以上高山地区均不适宜烟叶种植。

2.2 分区评述

分区评述结果见表9。

1)最适宜区:主要位于海拔800~1 000 m地区,此区烟叶生长期间(6-8月)≥20 ℃活动积温1 700~2 000 ℃,平均气温21~23 ℃,20~28 ℃时间80 d左右,高温均值26 ℃左右,低温均值18 ℃左右,降水充足、光照适宜。

2)适宜区:主要位于海拔1 000~1300 m地区,此区烟叶生长期间(6-8月)≥20 ℃活动积温1 500~1 700 ℃,平均气温21~22 ℃,20~28 ℃时间70~75 d,高温均值26℃左右,低温均值17 ℃左右,降水充足、光照适宜。

3)次适宜区:主要位于海拔1 300~1 500 m地区,此区烟叶生长期间(6-8月)≥20 ℃活动积温1 100~1 500 ℃,平均气温19~21 ℃,20~28 ℃时间55 d左右,高温均值24 ℃左右,低温均值16 ℃左右,降水充足、光照适宜。

4)不适宜区:主要位于海拔8 00 m以下低山山地和海拔1 500 m以上高山地区,此区烟叶生长期间(6-8月)≥20 ℃活动积温高于2 300 ℃或低于1 100 ℃,平均气温高于25 ℃或低于20 ℃,20~28 ℃时间超过85 d或低于45 d,高温均值超过30 ℃或低于24 ℃,低温均值高于21 ℃或低于15 ℃,烟叶生长期间易出现高温热害或由于热量不足生长困难。

3 结论

1)应用烟叶大田生长期(6-8月)20~28 ℃时间、≥20 ℃活动积温、气温均值、高温均值、低温均值5个热量指标,参考降水和光照指标,进行利川市烟叶适宜性气候区划,其区划结果与实际种植情况基本吻合,故针对目前无完整的、长序列气象观测资料的县级区域所属乡镇而言,其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在该区划研究中,由于无法获取详细的土地资源资料,无法剔除如森林、草地等非耕地,故在实际应用中,烟叶种植分布在参考气候适宜性分区的同时,还需结合土壤实际情况进行种植规划。

参考文献:

[1] 高 玄.地貌基本形态的主客分类法[J].山地学报,2004,22(3):261-266.

[2] 李 蒙,杨 明,王 伟,等.云南普洱市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J].作物杂志,2010(6):75-78.

[3] 肖汉乾,陆魁东,张 超,等.基于GIS的湖南烟草可种植区域精细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4):427-430.

[4] 肖秀珠,周振湘,赖 闽,等.烤烟气候适应性分析及基于GIS的专题农业气候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319-5320.

[5] 李世奎.中国农业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6] 张孝羲.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7] 马开玉,张耀存.现代应用统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8] 许昌.农业气象指标大全[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9] 徐玉貌,刘红年,徐桂玉,等.大气科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 胡雪琼,黄忠艳,朱 勇,等.云南烤烟气候类型及其适宜性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4):563-568.

第8篇: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低碳经济;创新驱动战略;价值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5) 03-0065-06

一、广义虚拟经济视域下低碳创新驱动的提出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当前,尽管人们温饱问题解决,但人们的精神匮乏,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耗竭、环境污染、高碳排放给人们的生活、心理带来严重影响,极端气候变化事件、雾霾天气频现、恶劣的生态环境污染加剧了人们的心理恐惧、抱怨和抵制,降低了人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林左鸣教授(2011)在《广义虚拟经济论要》中指出,基于马克思“生活对象化”人类活动图式的广义虚拟经济,是同时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心理需求为主导,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统称。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我们必须立足于生活是财富之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树立时空寻租思维,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大力发展各种富含虚拟价值要素的产业并对其实行优化、均衡管理,掌握以制文化权为核心的广义虚拟经济主导权,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林左鸣教授提出了广义虚拟经济概论,并建立了完善的理论体系,论证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人们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提高经济主导权的指导意义。林左鸣、尹国平(2011)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视角研究了价值理论的困境、出路及创新问题。借鉴林左鸣教授提出的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加强低碳创新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和思维范式。

全球气候变暖、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越发成为世界各国、各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需要也催生新的重大的面向绿色低碳经济的科技创新与革命。马永红、刘贤伟(2013)认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气候变暖、资源枯竭、大气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发展低碳经济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统变革,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更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力源泉。面向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但避免传统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技术异化问题,需要重新构建技术创新范式。徐治立、王娜、王妍(2014)对技术活动广义虚拟经济属性进行哲学分析,认为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充分显露出技术异化自然物质属性,即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在造福人类的同时给人类生活及自然生态环境等带来的危害现象,技术异化具有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指出的负面价值效应。新的技术范式即面向低碳经济要求,避免技术进步可能带来能耗提速和环境进一步恶化的社会异化现象,减少技术创新可能存在的负面价值效应,需要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发挥低碳创新的驱动与引擎作用,以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低碳科技创新作支撑。低碳经济是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以低碳创新为重要动力,尽可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低碳创新是指一定区域内,以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实现区域低碳转型与低碳经济发展为基本目标,所采取各种技术、制度、管理、文化等多方面的低碳化的创新手段和工具的集合。借鉴这些理论成果,倡导低碳技术及其创新驱动价值,目的在于避免技术异化所带来的广义虚拟经济负面价值,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创新驱动,减少人类技术活动所带来的异化和负面价值,进而追求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提出的人本价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创新驱动价值。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低碳创新驱动的内涵体现为,如图1所示:(1)以低碳创新为关键内容促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构建低碳的技术创新体系。(2)以低碳创新为内在驱动促进低碳产业体系的形成,建立低碳型经济结构。(3)以低碳创新为核心要素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低碳型社区文化空间。(4)以低碳创新为重要支撑促进经济成果均衡共享、生态环境破坏减少、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高度统一,实现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生态良好的共赢格局,构建宜居宜业的和谐社会。(5)以低碳创新为基本保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加强植树造林,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空间。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低碳创新驱动实质上是追求人本经济为基本目标追求和价值定位,追求经济价值和民生价值、生态价值的高度融合,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每个人都能感受、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生态环保,在对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基础之上对人的心理、精神、生态环保需求的不断满足和扩展。

二、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下的低碳创新驱动价值考察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开拓人们的研究视野,更加深刻洞察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结合,全方位反映了人对经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多层次需求的统一。区别传统的物本经济,物质需求仅是人的基本但非唯一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的心理、精神、文化以及包括清新空气在内的低碳环保需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加快创新驱动,特别是面向生态文明的低碳创新驱动意义更大。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低碳创新驱动区别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创新驱动机制,具有更加突出的内在价值,不仅强调创新的作用,更加强调如何以低碳创新,提高技术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修复,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需要发挥低碳科技创新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实现人民经济效益与生态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具体而言,低碳创新驱动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民族振兴梦具有重要价值,如图2所示,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层面。

(一)在政治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在全球碳壁垒、碳竞争中获得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低碳竞争力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温室效应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西方国家可能借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低碳经济要求进行碳壁垒、碳制裁,制约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因而人们将这种可能的碳壁垒称之为“低碳陷阱”现象。既然西方低碳经济的碳市场方案及其话语的提出是出于追求资本谋利的动机,其方案对发展中国家是个陷阱,又占领了道德制高点,那么中国就应顺势而为,既不抗拒,也不大意,必须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低碳话语和发展模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西方碳陷阱、碳壁垒等多重压力,中国必须主动迎接挑战,制定低碳创新驱动战略,以低碳技术创新提升国家自主创新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获得应有的国际低碳话语权,提高文化主导权和经济主导权,进而提升国家在全球政治领域的低碳竞争力,重构世界政治经济的低碳新秩序。此外,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人民群众构建低碳宜居的生产生活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期待,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迫切需要走低碳创新驱动的新型道路。

(二)在经济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建立面向低碳、绿色、生态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低碳创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增长和低碳发展

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支撑和引领国家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谁在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的战略地位并拥有国际话语权和经济主导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投入、大量资源消耗和大规模政府投资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要素结构的转变,原有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优势减弱,原本依靠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外延式、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低碳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绿色跨越和持续发展,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经济发展绿色化、社会发展和谐化,实现对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基础之上对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满足和扩展。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升中国绿色增长动力和低碳竞争力,提升国家的经济主导权。

(三)在社会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谐、低碳的社会利益格局,减少因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减少因污染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受传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过于追求GDP增长,忽视社会建设和发展,高污染、高排放等高碳经济行为使部分企业、利益群体大发横财,但留下的环境污染恶果等却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并存、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同步是制约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焦点问题,严重阻碍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加强低碳创新驱动,追求的是更加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以低碳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模式,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因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大多数人的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减少环境方面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可以说,低碳创新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区别传统的技术创新的负面效应,体现了重视民生、关爱社会、保护生态的广义虚拟经济理念和价值要求。低碳创新驱动致力于改变传统的忽视人民利益增进和单一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重视民生改善。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低碳创新驱动的目的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高度统一,有效地建立更加和谐、低碳的社会利益格局,充分体现对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民根本利益的保障、社会民生的改善与提升。

(四)在文化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提升人们对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体现人本关怀和人文价值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着重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和由此反映出来的社会进程中所生成的信息态及其发展规律,它正在取代传统物本经济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的主角。从世界潮流来看,许多国家和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人们心理、精神层面的需求满足,重视人本经济的价值提升,重视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低碳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这些实践为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证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重视外延扩张和粗放式发展,出现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使过高地价推高房价、人口过于集中于大城市、城镇转移人口过多地被边缘化及农村过度空心化、传统文化缺失等问题。随着人们越来越对世界性的低碳、绿色、生态的发展观逐步形成共识,低碳创新驱动的提出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人类生存价值的深刻体认,低碳创新是借助现代创新文明成果的高度集中与人本关怀,是以绿色低碳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为基本价值旨归,是促进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与消费、从事文化活动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战略。这样的创新与发展才具有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激发广大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凝聚力。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要重视人们的心理价值提升,需要以低碳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提高人民群众对当前经济社会环境的满意度和心理期待。低碳创新驱动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表现出尊重人的价值、保障人的权利、实现人的潜力等价值目标。

(五)在生态环境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中国绿色增长动力和低碳竞争力,构建更加宜居、低碳、生态的生活空间

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主题,生态文明是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战略,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依靠低碳创新驱动,改善人与生态环境、人与社会的单向关系,人类不仅要从社会、自然环境索取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生态环境、自然世界的修复、平衡与保护,构成更加和谐、绿色、生态、低碳、宜居的现代环境。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低碳创新为核心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低碳创新构建更加低碳、生态、宜居的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坚持低碳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把人的价值、社会价值和自然环境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与持续承载力,确保经济发展朝着低碳、生态、宜居的方向演化,加强人本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建设步伐,实现广义虚拟经济所倡导的满足人的物质价值和心理价值的高度统一。

三、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低碳创新驱动价值实现路径

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快低碳创新驱动,需要重视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从创新理念、创新战略、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生活方式等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具体而言,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低碳发展,实现低碳创新驱动的内在价值需要选择以下路径:

(一)树立低碳创新理念,形成低碳创新共识,制定低碳创新驱动战略

一是要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高度,深刻认识低碳创新驱动的内在价值,认识到低碳创新对于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避免技术创新负面效应,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驱动和引擎作用。二是树立低碳创新理念,从内涵和战略意义层面认识到低碳创新的本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众均能树立低碳意识、低碳政绩观、低碳创新观、低碳消费观。三是制定低碳创新驱动战略,充分考虑低碳创新对于改变传统高碳、粗放型增长模式的重要意义,通过低碳创新的战略制定与实施,发挥创新驱动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引擎作用。

(二)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以低碳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重视面向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的技术领域创新。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是成就中国特色低碳之路的重要保障,应合理规划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创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确立企业作为新主体的地位等提高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低碳技术创新,把低碳技术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制定区域重大低碳科技计划和低碳科技重大专项,发挥低碳技术创新引导和支持政策作用。推进重点产业关键性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强重大低碳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和绿色竞争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推广绿色智能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加强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低碳科技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低碳创新示范区,协调各方低碳科技资源,形成低碳协同创新的合力,不断完善创新人才政策,优化科技金融政策,建设低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深化低碳科技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低碳制度创新,以知识产权保护和政策创新提升中国低碳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加快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碳创新中心,最终实施低碳创新驱动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升中国经济主导权提升和美丽中国建设。

(三)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优化升级,降低产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

低碳创新驱动更加强调低碳技术、绿色产业、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等特点。中国要利用当前经济转型的压力为契机,应该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采取新的体现创新理念的“组合型”政策,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分配与投入,引导产业升级,注重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努力推动中国物本经济与虚拟经济平衡发展.使其从速度至上和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和效益优先”的轨道。以低碳创新驱动为重要战略,加快传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淘汰、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低碳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节能型工业和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降低产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一是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转化,以低碳技术创新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发展低碳科技型现代工业和科技服务业,以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的低碳新型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如重视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低碳能源产业发展,提高低碳新型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三是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能源行业落后产能,着力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不断降低传统化石能源的比重,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

(四)鼓励面向低碳发展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构建低碳的众创空间,促进低碳消费,加强低碳生活方式创新

一是适应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需要面向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鼓励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构建低碳的众创空间。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是为了提高虚拟经济价值,重视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宜居性、低碳性的人文关怀和人本经济发展。二是构建以低碳价值观、低碳创新理念为主导的低碳消费文化,鼓励和引导市民选择和主动参与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创新,形成全社会注重节约、节俭、生态、低碳、实用的消费习惯,拒绝奢侈和浪费。三是强化社会低碳责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低碳创新、低碳消费活动,鼓励企业生产低碳绿色产品,实施低碳产品惠民政策。三是鼓励公众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动汽车、自行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倡导公众参与造林增汇活动,消除碳足迹,鼓励积极参与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共同营造低碳创新、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的人文环境。

第9篇: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大气污染 治理 措施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要想在发展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就要在每个公民的心中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环境保护的意义不在于保护环境,而在于通过保护环境减缓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使其更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最终还是保护人类自己。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对植物可使其生理机制受抑制,生长不良,抗病抗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大气污染还能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的辐射其具体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1.伤害人体的健康。一是人体表面接触后受到伤害二是食用含有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和水中毒三是吸入污染的空气后患了种种严重的疾病。

2.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一是使生物中毒或枯竭死亡二是减缓生物的正常发育三是降低生物对病虫害的抗御能力。

3.对儿童的危害。如对肺功能产生危害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尘,其次是二氧化硫,且细小颗粒的尘对人体危害最大。从全国的情况看,大气总悬浮微粒浓度近几年约下降了一半,但是,对人体真正产生危害的细颗粒尘却呈上升趋势。

4.腐蚀物体。大气污染物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物等,都有腐蚀作用。如金属建筑物出现的锈斑、古代文物的严重风化等。

5.大气污染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发展至今已超越国界,其危害遍及全球。对全球大气的影响明显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臭氧层破坏二是酸雨腐蚀三是全球气候变暖。

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是指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主要包括在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能源结构,增加能源的使用效率;改进燃烧方式和改变燃料构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调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制订合理的大气环境规划等。

1.控制污染源

(1)加强大气检测,大众媒体监督

在控制污染源方面,首先应加强检测预报工作,进行公众舆论监督。城市的空气质量像天气预报一样,天天预报,一是唤醒全民对生命之气大气质量的关注,另一方面,对主要大气污染源的工业企业增加压力。

(2)促使企业进行工艺改造,加大环保投资

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耗能大、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依据环保法规及行政的、经济的调控手段,坚决实行关、停、转,对污染大户要强制执行环保处理措施,促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级别的排放标准。

2.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所需资金多,工作难度大,形势严峻。各级政府要积极发挥政府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职能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列入树立城市新形象的办实事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攻坚计划,认真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大气污染治理纳入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全市人民的环境意识,形成人人监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形成环境污染预警预防机制,根据环境质量预报,制定污染特别严重紧急处置和预防措施,保护群众身体健康。

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是区域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从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已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提出改善和控制污染的优化方案。因此,做好区域大气环境规划,采取区域性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生产布局是人类生产活动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它对区域大气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合理的生产布局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危害,并在有限的大气环境容量情况下,发挥区域最大的生产潜力。

4.控制扬尘污染。

将PM10等细径颗粒物作为改善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重点削减PM10等细颗粒物。加强对建筑、拆迁和市政建设等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防治,强化对市区道路和运输扬尘污染的控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努力减轻扬尘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生活垃圾、落叶和有毒有害物质。现有电厂、水泥厂和工业锅炉必须安装高效除尘设施,达到新的排放标准。

5.进行区域环境规划,实施总量控制

区域排污总量控制:国家环保局提出的2000年削减12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其中包含了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三项空气污染物。区域排污总量不应超过区域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规划:对老工业区和经济已发展的区域等,经济新开发区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排放源合理布局:地形分布、气候特征。

6.是推广清洁能源

调整能源结构,积极采用天然气、轻柴油、液化石油气、电等优质能源。实施核能发电、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积极开发太阳能、地热能,鼓励垃圾、秸秆发电,推广沼气利用。实施“西气东输”配套工程,大力发展集中供热,适时将供热管线联接成网。供热范围以外的新建锅炉必须使用清洁能源。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烧区,对燃煤锅炉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对暂未能改造的燃煤锅炉改用优质低硫煤。

7.控制二氧化硫排放

城市及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新、扩、改建火电机组必须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设施并预留脱硝场地。制定并实施燃煤电厂、自备电厂限期改造和关停计划,超过国家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或排放量超过指标配额的现有燃煤热电厂、自备电厂,都必须安装运行脱硫设施;在建设新发电和热电机组时,“以大代小”淘汰效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老火电和老热电机组。开展氮氧化物污染治理工作。燃煤火电厂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清洁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深化排污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二氧化硫排放标准和指标配额,推广应用电力行业重点污染源二氧化硫自动监控管理信息系统。控制工业锅炉、窑炉二氧化硫排放,通过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关停布局不合理、能耗大、二氧化硫污染严重、超期服役的工业锅炉、窑炉。

8.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强化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政策,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和城市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资源覆盖率,增加碳汇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9.集中供暖、供热

分散于千家万户的炉灶和市区密集的矮烟囱是大气烟尘的主要污染源,尤其是我国北方城市冬季采暖耗煤量的增加,使烟尘含量大为增加。采取区域供暖、供热,即在城市的郊区设立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以代替分散的锅炉,这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①可以提高锅炉设备的效率,降低燃料的消耗;②可以利用“废热”,提高热效利用率;③集中供热的大锅炉适于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而大大减少粉尘的污染;④可以减少燃料的运输量。

10.绿化造林

绿化造林,不仅能美化环境,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及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防风防沙,而且在净化大气、减低噪声方面也有显著作用。

11.推广使用清洁燃料汽车

清洁代用燃料汽车的开发和普及应用,为防治机动车污染开辟了新的途径。为达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世界各国汽车制造商都在努力积极地研究开发各种低污染代用燃料汽车:天然气汽车、液化气汽车、甲醇汽车、乙醇汽车、生物燃料汽车、多种灵活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等等。其中尤以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最为成熟并在一些国家普及,成为很有实用价值的清洁燃料汽车。

总之,大气污染对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要防治大气污染,就要减少人为污染物的排放,我们既要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各能源利用率,开发绿色新能源,使用无污染的太阳能等,更要保护森林和海洋,大量植树造林,禁止砍伐森林,采取积极、切实的措施,保护我们共同的蓝天。

参考文献:

[1]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概论[M].新华出版社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