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范文

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

第1篇: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范文

关键词航道整治工程;河流生态环境;影响

abstractthe navigation channel regulation in inland waterway ordinarily includes dredging works,reef blasting,revermene works,spit catting works,aids to navigation,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mong these,the dredging works and reef blasting will make some influence to aquatic ecosystem. through analyzing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structing to phytoplankton,zooplankton,benthos and fishery resources,especially the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reef blasting to aquatic ecosystem,and the constructing to the habitat of rare aquatic ecosystem and to the migration pathway,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preventing,alleviating,restoring and compensating,the measures of the aquatic ecosystem protectingwere put forward to avoid and allevi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 navigation channel regulation in inland waterway to aquatic ecosystem,so as t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s in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ng of the the navigation channel regulation in inland waterway.

key wordsnavigation channel regulation;aquatic ecosystem;effect

河流生态修复方面,目前我国仍处于起步和技术探索阶段,河流整治工作基本处于水质改善和景观建设阶段。缺乏传统水利、生态系统栖息地和景观的有机结合。多数地方的河道整治,尤其是中小型河流,其理念仍停留在渠道化、衬砌等已被发达国家舍弃的做法[1]。内河航道整治使自然河流渠道化,从而破坏水生生物的产卵场、栖息地和河流形态的多样化,以及减弱河流的自然净化能力和破坏其生态环境,因此应做好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合理的水生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2-4]。

1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1.1施工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藻类是一群具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是自然水体的原始生产者,多数藻类是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的饵料。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对浮游植物的影响主要是航道整治阶段,因新建堤坝、旧堤坝拆除、水流发生变化等引起局部水域水质浑浊,影响阳光透射,使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暂时降低,不利于藻类生长繁殖,数量减少。待工程结束后,水深相对增加,水体透明度增大,有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可促进藻类繁殖,受影响河段藻类的数量可很快恢复到原有水平。

1.2 施工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水域中的浮游动物是许多经济鱼类和几乎所有幼鱼的重要饵料。浮游动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能量转换中,浮游动物与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浮游植物一起,各占有重要位置。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一样,在航道整治阶段,因施工影响而使其数量减少,因工程结束逐步得以恢复。航道整治前,碍航特征为急、浅、险,整治后水流趋于平缓,流速降低,则泥沙含量减少,水深增加,水体透明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原生动物、轮虫及浮游甲壳动物的繁殖。预计整治后河段中的浮游动物数量会有所增加,但种群结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5]。

1.3施工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底栖动物是长期在水域底部泥沙中、石块或其他水底物体上生活的动物。自然水体中底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与底层杂食性鱼类有着极大的关系。航道整治工程对底栖动物较大的影响是直接改变了其生活环境,从而使其种类、数量、分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挖泥和抛投过程对其影响较大。底栖动物随着挖出的底泥,从挖泥区被人为地转移到深水区抛泥,使挖泥区的数量明显减少;抛投区底栖生物因遭疏浚弃土和礁石覆盖而死亡。喜浅水急流的种类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逐渐死亡,少部分适应性强的种类则存活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局部的原有平衡被破坏后,由于生态效应作用将会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新的平衡。水下炸礁、疏浚、抛泥都是人为地改变底栖动物的生活环境,仅改变了部分河段的底质环境,对整体底栖动物的影响并不大。

1.4施工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疏浚和抛投工程对鱼类的影响方式较为相似。由于鱼类的游泳活动能力较强,在疏浚机械或施工船舶的扰动作用下,鱼类将会被驱赶出施工水域,因此疏浚和抛投工程对鱼类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如果影响底质面积较大,则将对施工后的底质和生境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一般内河航道疏浚施工过程中,对暴露于设计水深之上的岩石采用水下爆破的方法予以清除,对渔业资源会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与疏浚和抛投工程相比,水下炸礁在对渔业资源和底栖生物的影响方式上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因此水下炸礁施工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炸礁是施工中用来保证设计水深的常见方法,所采用的工艺通常为打孔(8~10个孔)、起爆、清除,一次起爆药量8~12 kg,所采用的炸药多为防水硝铵炸药。现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参照“辽东湾双台子河口利用水中放炮进行石油地震勘探(使用4 kg硝铵炸药)”的相关试验结果,预测水下炸礁对水环境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1.4.1工程炸礁对水环境的影响。水下爆炸后,爆炸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一是重金属的变化状况。爆破未引起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变化,原因是调查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低,爆炸后,沉积物中重金属与江水混合,不会产生明显的溶出现象。因此,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直接影响到爆破后重金属的变化。二是有机物的变化。cod和toc的浓度是江水中有机物含量多少的直接反映。结果表明,这2项均有所增加,但对水环境影响不大。三是水下爆炸对江水的影响主要是浑浊度和悬浮体的增高,如在某水域长期进行水下爆炸,产生的高浑浊水团由于水流产生的输移、扩散和沉降作用,会影响周围生态系统,威胁水生生物资源。

1.4.2工程炸礁对水生生物及水产养殖的影响。一是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长期生活于高浑浊水团中的生物,其鳃部会被悬浮物质充塞而呼吸困难,影响发育,甚至引起窒息死亡。此外,水体中悬浮物长期过量会妨碍生物的卵和幼体的正常发育,破坏鱼类及其他动物的栖息环境,抑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动物的饵料。二是对鱼类的影响。据资料记载,4 kg炸药在浅海水下爆炸,距爆炸中心20 m以内,对150 g左右的鱼类致死率可达100%,而在40 m左右致死率可达33%,50 m以外则是安全区。另据国家海洋研究部门对海上石油勘探表层除泥对海洋生物影响的原体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深8~20 m,单次起爆用药量8~10 kg的试验条件下,在距爆破点50 m范围内出了鱼、贝等死亡,内脏破裂;在50~100 m范围内,鱼贝类出现精神忧郁,皮坏死、内脏损伤、发育慢或停止发育等现象;100 m以外,对鱼贝类生存无较大影响。因此,参照该试验的结果并在施工中采取毫秒延期爆破方法,炸礁施工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范围保守起见可确定在400 m范围以内。由此可见,对于鱼类及其他活动性强的游泳生物来讲,爆炸的直接杀伤作用影响较小,除少部分致死外,大部分将迅速出逃,游迁其他水域。调查进行炸礁点周围有没有鱼类索饵区、产卵场、越冬场,整治的河道是不是主要鱼类的重要洄游通道,对于有洄游性鱼类通过需调查鱼类的洄游期,炸礁要避开鱼类集中的栖息地和洄游性鱼类的洄游期。三是对底栖生物的影响。水下爆炸可使位于爆炸中心附近的贝类及其他底栖生物当场毙命,除强声压致死外那些致昏而处于半致死状态的底栖生物,在遭到由爆炸激起的大量泥沙石块掩埋之后,也难逃窒息死亡的命运。由于爆炸量相对集中,沉积物破坏面积相对不大,而且施工时间控制在枯水期施工,底栖生物的资源量处于较少的时期,因此这部分影响不予考虑。四是对养殖区的影响。调查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养殖区,为避免施工活动对捕捞区产生影响,建设单位务必加强施工组织安排,将施工期控制在枯水期内,且应在施工前与有关村镇密切联系,充分协商,做好作业区内捕捞网具的迁移工作[6]。

2施工期水生生物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2.1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作业安全,减少影响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非特殊情况施工期不得延长,尽量在枯水季节完成水下施工作业。选用装载能力大的运输船舶,降低船舶往返频率,减少水体扰动、悬浮物增加对水生生物和鱼类的影响程度。为确保工程爆破作业安全,减少炸礁(石)震动对江上作业船舶与人员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拟定施工方案时应根据国家爆破安全规程的要求,起爆药量应控制在所引起的爆炸的地震速度在规程中所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并在施工过程对爆炸产生的地震效应进行监测,掌握合适的一次爆炸的用药量。其次在导爆方法上,尽量采用导爆索串并联的传爆网络和毫秒延期爆破方法,以减少冲击波、飞石及淤泥对周围水环境、生态环境与水产养殖区的影响,切实做好安全爆破作业。尽量避免对鱼类,特别是珍稀水生生物产生影响,建议正式施工前应先以少量炸药进行试爆,对需炸礁的河段分段进行,实行点炸,起到在施工区域内驱赶鱼类以及珍稀水生生物的作用,尽可能将鱼亡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建议航道整治作业避开鱼类产卵孵化高峰期及珍稀鱼类的洄游季节(一般为4—6月)。

2.2设置拦网,实行监测,采用生态修复措施

施工单位在与当地渔业部门协商的情况下,可考虑在炸礁和爆破作业前一天,在距炸礁点和爆破作业点中心上下游400 m处分时设置拦网,炸礁和爆破作业后撤网。在航道整治过程中,需开展全程环境监理和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炸礁、抛投对水环境、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状况,以便及时调整作业方案,防止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施工中建设方应主动与作业点附近的渔民就作业时间进行协商,以减少渔业资源损失。施工过程中发现珍稀水生动物,应立即停止。如发现有因施工行为而误伤的珍稀水生生物,应暂停施工并报告渔政部门共同处理。可采用河道、河型多样化的生态修复措施,设置人工产卵床,建设人工产卵场、栖息地和回游通道,以及人工放流等措施缓解。内河航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的胁迫主要是生物生境和生态条件的改变,因而修复措施以河流生态水工学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为主[7]。

3参考文献

[1] 水利部全球-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现状及展望[c]∥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 陈会东,王志勇,周斌,等.顺德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r].天津: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2005.

[3] 崔树彬,刘俊勇,陈军,等.论河流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内涵、外延及其应用[j].中国水利,2005(21):16-19.

[4] 崔树彬,王现方,邓家泉.试论珠江水系的河流生态问题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05,5(9):7-11.

[5] 于国荣,夏自强,蔡玉鹏,等.河道大型水库水力过渡区及其生态影响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2006(6):618-621.

第2篇: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范文

关键词:生态修复 生态护坡 河道

河道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工学原理、技术,通过河道水污染控制、水量和水流态的调节,河道河底和岸坡的形态结构的生态改造,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重建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之达到良性的自然生态平衡。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水利工程建设新的理念,如何更好的发挥与造就河道各项功能,使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与其协调发展,在总结的基础上,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本文着重从生态护坡与水质生态修复两方面阐述河道的生态修复理念和措施。

1生奈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是一种新型的护岸技术,它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自净效应和景观效应于一体,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利工程。

1.1 河道生态护坡建设原则

河道生态护坡建设因地制宜,强调近自然特征,重建河道坡岸植被缓冲带,其建设原则为:(1)生态边坡必须能够营造一个适合陆生植物、水陆两生植物、水生动植物生长的生命环境;(2) 生态护坡应满足渠道功能和堤防的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尽量采用自然材料,减少刚性结构,避免二次环境污染;(3)护坡栽种植物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栽种植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地域适应性及生态平衡的问题,选择对土壤要求低,抗病虫害能力强,易维护管理的品种【1】。

1.2生态护坡类型

生态护坡是既满足河道护坡功能,又有利于恢复河道护坡系统生态平衡的系统工程。生态护坡技术可以归纳为3种:

1.2.1全自然护岸

全自然护岸又叫全植被护岸,通常是指在经过平整处理的岸坡上,种植不同品种的护坡植物而形成的护岸,通过植被根系力学效应和水力学效应来固土保土、防止水土流失和绿化坡岸,具有生态和景观的双重功能【2】。可以采用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和水生植物全(半) 技术,对河道开展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全自然护岸技术,使河岸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坡岸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河岸生境得到改善,本地植物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岸植物群落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复杂结构转变,生态稳定性得到增强【3】。全自然护岸中植被防护能力有限,适用于护坡角度较小、河流流速平缓、防洪需求较低的河段。但这类护岸接近自然状态下的护岸,对坡岸平衡生态体系影响小,自然融合能力较强,完整地保留了陆地与河流的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能力,也为多种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栖息地, 施工快速、简便,造价也十分低廉。

1.2.2半自然护岸

半自然护岸是利用一定的工程措施,采用植被与石材、木材等自然材料相结合,使坡面既有一定的防洪能力,又为植被生长提供适宜的基质【4】。结合植被使用的天然材料通常有石块、卵石、木桩等,使用的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如安徽某农业观光园区河用草皮、水生植物、木桩营造了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水景观,半自然的生态护坡为村民提供了休闲的地方,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如半自然护岸修复中,对坡面做削坡和压实处理之后抛石,抛石护岸是既省资金又施工方便的一种施工工艺。在半自然护岸中,石材、木材等自然材料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框架和加固作用,岸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得到了提高,随后通过植被根系的加筋纠结作用,以及植被茎叶的缓冲吸能作用,使坡岸能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坡岸的冲刷作用。

1.2.3多自然护岸

多自然护岸是利用工程措施,较大规模地使用混凝土、高分子材料及药剂等人工材料与植物结合形成一个具有较大抗侵蚀能力的护岸结构【5】。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多自然护岸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结构类型。常用的有生态石笼和生态袋。生态石笼用网塑结构框将石块固定在河岸上,是集石笼结构的稳定性,卵石等填料的净水性、水生植物的保护性和净水性为一体的新型护岸结构,该新型护岸结构兼有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和亲水功能;生态袋是用高分子聚丙烯及其它材料制成,耐腐蚀性强,抗UV,不降解,对植物友善。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既能防止填充物(土壤和营养成分混合物) 流失,又能实现水分在土壤中的正常交流,并且随着根系的生长,边坡稳定性加强,维护费用降低。多自然护岸对生态干扰较大,施工较为复杂,造价也相对较高,但护岸作用明显而牢固,也有相应的生态功能。多用于对护岸抗冲击能力要求较高,或坡岸陡峭不适合修建以上两种类型护岸的河道岸坡。

2水质生态修复技术

水质修复主要从生态一生物修复技术考虑。

2.1生态调水

通过水利设施(闸门、泵站等) 的调控引入污染水域上游或者附近的清洁水源冲刷稀释污染水域,以改善水环境质量。河道整治在治本的同时,治标的措施也各种开展,通过内河水闸积极引清调水,改善水质。

2.2曝气复氧

曝气复氧是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氧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修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从而改善受污染水体的水质,进而修复水体的生态系统。通过生物治理和曝气复氧逐步修复水生态系统,可以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水质明显改善。具体方法为:一是采用“生态坝”的方法,对污水进行阻截过滤,营造出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环境;二是在河中安上了曝气增氧的装置,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可以抑制藻类繁殖;三是在水边、水面和水下种植“三水植物”,发挥这些植物天然的自净能力,并放养了螺蛳、鱼虾蚌等生物,优化水体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2.3底泥疏浚

底泥疏浚是水域污染治理中普遍采用的措施之一,一般而言,疏浚污染底泥意味着将污染物从水域系统中清除出去,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贡献率,进而解决内源释放而造成的二次污染。这种方法较为简单,而且应用已较多。生态疏浚仍处于研究和开发当中,但已经有一些生态疏浚的方法和技术被投入使用。这种疏浚技术充分遵循了自然界的自身规律,通过强化自然界自身的自净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体,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条新的技术路线,是人们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达到治污目的的一种尝试。

2.4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指生物(特别是微生物) 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或氧化降解,从而减少或最终消除环境污染的受控制或自发的过程。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投加菌种、投加营养物、提高生物可利用性、人工投放动物或植入植物等修复方法。还包括生物操纵技术、人工生物膜技术、湿地净化技术等。

3结语

生态修复是河道治理的发展趋势和新需要,既要满足行洪防洪的基本需要,又要尽可能地从生态的、可持续的角度来看待河道的修复。河流生态修复具有多学科交叉性,修复方案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今后对河道的开发和治理一定要在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坚决避免先破坏后修复的不合理模式。要用生态的手段来解决生态的问题,使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理念在河道建设中得到落实和体现。

参考文献

[1]顾秋平,徐乃文,徐国强.生态护坡技术在生态河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水务,2008,(3).

[2]孙字.河道植物护岸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5,(1).

[3]赵广琦,奉树成,邵飞,毕华松.植物护坡及其生态效应研究[J].园林科技,2008,(4):31-38.

第3篇: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范文

[关键词]综合整治;水环境;生态文明;城市

[作者简介]苏晨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学院,河南郑州450000;苏华清,供职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8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191-06

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和推动力。2011年我国城镇化人口已经超过50%。中国近660个城市中。有许多城市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城市病”: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城市发展中占用过多的耕地土地等资源,城市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比较严重。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新思路。

广西南宁市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建设“中国绿城”的城市发展目标以来,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绿化模范城”、“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中华宝钢环境奖”、“国家森林城市”等一系列国际和国家级的荣誉,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绿色城市。从2007年起,南宁市在推进“中国绿城”建设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内河水系规划研究和重点整治的城市水环境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南宁市利用丰沛雨水、发达水系、良好水质等资源禀赋和天然条件。在2009年提出了建设“中国水城”的新发展定位。

认真总结南宁近年来建设“中国水城”的实践,对于我国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整治城市水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城市,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认识:综合整治城市水环境。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

(一)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需要

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淡水资源紧张是全球性问题,是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挑战,“水”被喻为“21世纪的石油”。我国水情复杂,水资源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依然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时空分布不均,在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背后,全国近2/3的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突出因素。成为制约我国多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的资源性约束条件,是“第一瓶颈”。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到2011年达51.27%,超过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已达118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建设用地低效扩张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城市发展规模一味求大。城市的无序扩张和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使许多城市的“城市病”集中爆发。长期以来,城市发展方式粗放,不能完全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文化转型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必须更加重视城市发展,大力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综合整治城市水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是还原城市自身功能,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建设人类美好的绿色家园,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早在工业革命中期,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就已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发展概念。在我国,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成为期待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路径必须从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高度,全面综合统筹考虑城市的水质、行洪、截污、补水、绿化、湿地、建筑、景观以及交通、文化旅游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留足城市水环境的自然和发展空间,拉大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建设框架。

(三)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世界各国都将环境竞争力作为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实力,而环境竞争力在其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向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阶段,人们已将目光转向了人居环境的优化。人居环境既是重要的生活环境,更是重要的投资环境、发展环境,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是人居环境的竞争。人居环境优化已成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聚集各类生产要素的主要手段之一。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宜居城市是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发展的重要目标。

(四)建设美丽城市的需要

推进城市化发展必须要坚持外延拓展与内涵提升并举。注重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突出理念转变、机制创新和竞争力提升,进一步推进城市发展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提升质态、深化内涵转型。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就城市而言。只有将生产生活空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耕地、土地的过度占用,才能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才能切实保护好生态空间,才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古今中外城市发展表明,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巨大。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减少能耗和污染,用更少的资源消耗环境代价换取更大的经济发展成果。水环境综合治理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存生活环境,关系到现代化城市建设,要树立环境是竞争力、生态是竞争力的理念,从政策、规划、投资等多方面保障和推动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

二、实践: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城市的“中国水城”

(一)以规划为先导,制定高水准的水城建设规划

规划是城市的财富。南宁市组织力量先后编制完成了《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及《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中国水城”建设规划》《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规划》《南宁市“百湖之城”建设规划》《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年)》等一系列专项规划。抓好《南宁市滨水建筑控制规划》等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和修编工作,并严格按规划实施。按照“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城市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生态治河的理念。注重构建合理的城市环状水网体系,实现“水畅、水清、岸绿、景美”,努力将城市内河水系及岸线区域建设成为畅通的行洪道、建设水清岸绿的滨水生态住区、风景秀丽的景观带、经济繁荣的产业带、内涵丰富的文化带、人水和谐的休憩园,实现人与水、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生,形成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水城”景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从南宁水系实际出发,城市水网规划结构为:“一江、两库、六环、十八(内)河、百湖”。

一江:以邕江水系为主轴和核心,形成以邕江为主的防洪、生态、景观、旅游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滨水区域,同时实现邕江与各内河水系相互连通:建设两岸防洪排涝体系、开展邕江两岸岸线整治,营造城市滨水景观。

两库:郁江老口梯级水库和邕宁梯级水库。规划利用邕江上游老口水库壅水解决南宁市主要内河补水水源,利用下游邕宁梯级水库壅水改善市中心城区水系和景观环境。

六环:构建市中心城区内的环城水系一石灵湖环、大相思湖环(可利江一心圩江一二坑溪一朝阳溪环)、南湖环、凤凰湖环、亭子冲环以及五象湖环。

按照规划到2020年,南宁中心城区规划控制区范围约360平方公里计算,水面率将达到约12.50%(包含邕江城区段,若不含邕江则约为6%),将超过国家水利部《城市水系规划导则》划分的第一分区10%的目标。南宁城市水环境将形成良性循环,城市内河水系沿线生态景观、滨水文化和旅游景观明显提升,进一步发挥城市滨水产业带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现代亲水型城市总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二)加快建设控制性的大型水利枢纽:老口水利枢纽工程、邕宁梯级枢纽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河道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血脉。一条缺水的河道不仅使河道本身失去灵气,也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使市民居住环境和城市品位降低。邕江枯水季节河流过流量与汛期相差较大。根据多年观测结果,邕江水位最高在每年的8月,最大洪峰流量为1.75万立方米/秒,水量最小为每年3月,极端最小的枯水流量是95.6立方米/秒。随着南宁及其上游区域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活垃圾、建设废料、工业废渣、污水向河道排放等,造成邕江河床淤积、水流不畅,枯水季节时淤积的泥沙及垃圾露出水面形成沙滩、沙洲,河床较突出。在综合整治南宁水环境中,必须通过工程措施重点解决河道季节性缺水问题。使城区河段保持有充沛的水量和较高的水位。在枯水期,维持城市河道生态用水,可以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防止河道堵塞、维持河流水生生物生存。在不降低原河道的行洪标准和工程安全,不造成河道新的淤积和改变流态、产生冲刷,不对河道原有水利设施(包括水文站点等)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建设郁江老口梯级水库和邕宁梯级水库等水利枢纽,合理调节邕江水位,在确保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的同时,控制邕江城市中心城区段常年水位恒定,提高邕江开发有效性、经济性和持续性。利用上述两个重大水利枢纽,有效调节邕江水位,补给城市水源,起到防洪和美化水景观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善城市水环境。

南宁市现有18条内河,其中有很多内河上游是断水的,通过老口水库向内河补水,可以解决其中的14条内河水源、水质问题。从地势来看,补水方式基本上是采取自流的方式,成本较低,水源丰富。水质优良。

南宁老口梯级枢纽工程为郁江流域梯级开发中的第七个梯级,是以航运、防洪为主要功能,兼顾发电、改善水环境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老口梯级枢纽工程将建水库、渠化河道。其水库正常蓄水位为75,5米,初步规划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以补充市区主要湖泊和支流,是实现对内河进行治污、截污、补水的综合整治工程的关键。该工程建成后,与百色水库联合调度,可将南宁市防洪标准从现在50年一遇,提高至200年一遇,可通航1000吨级船队,发电方面装机容量大约13万千瓦以上,可将右江百色至南宁的航道等级提高到Ⅲ级,进一步打造广西内河连通珠三角经济圈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水上运输大动脉,扩大北部湾西江流域各市的对外开放,实现江海联动,促进广西东、中、西部之间形成优势互补。

(三)从流经市中心人口最密集的竹排冲等湖、河的水环境整治做起

南宁市区内河纵横交错,近年来对内河道进行了全面的整治,基本恢复了内河道的自然景观。但内河生活污染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工业污染和断头河、盲肠河污染仍然突出,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环境美化。

南湖一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19.8亿元,全长约9.2公里,规划红线面积2平方公里,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南湖一竹排冲水系沿岸景观改善工程、民歌湖改造工程、竹排冲河道改造及泵站工程、南湖一竹排冲连通明渠工程、南湖一竹排冲排水管改造工程、市政道路跨连通渠明渠桥梁工程。南湖一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总体设计为:在南湖北端修建连通明渠使南湖与竹排冲连通,并在竹排冲修筑船闸和拦水坝。拓宽竹排冲河道;通过南湖补水工程以及对进入南湖、竹排冲的污水进行截流,改善竹排冲水质;另外,还将结合各地段周边的城市功能,建设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生态景观和文化景点,提升城市文化底蕴。

南湖一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成后,竹排冲水系的行洪排涝能力将明显提高。水质将明显改善,上游湿地将得到恢复和良好保护,同时生态景观和文化景观将进一步得到彰显。南湖一竹排冲水系区域将随之建成水清岸绿和风景秀丽的生态旅游区、经济繁荣的商业区、人水和谐的休闲娱乐区。成为南宁市打造“中国水城”的标志性区域和品牌区域。

南宁市在综合治理内河水环境,使城区河道逐步重现水清岸绿、鸟语花香、鱼儿腾跃的水乡美景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将相思湖、南湖、金沙湖与内河连接,并与邕江沟通,形成环城水系,与老口水库、老虎岭水库、西津水库遥相呼望,实施江、河、湖、水库全面开发建设规划,构筑江一河一湖一水库一体的动水网络,建设融自然景观、生态景观、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大型休闲娱乐之地,构建人水和谐的中国绿城,铸就水网密集、河流纵横的“水上南宁”。打造现代生态城市新形象,全面提升南宁的城市品位及知名度。

(四)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并举。建设文化邕江、文化南宁

南宁市在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中,以打造“百里秀美邕江”为载体,从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高度,组织实施“邕江文明探源”工程,对郁江的邕江河段(包括支流、内河)历史文化、民族风情、风俗习惯、节庆活动、生态环境等进行综合考察,从更高的层面来把握和整合骆越文化、贝丘文化、稻作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民歌文化、美食文化、壮民族医药文化等在内的南宁区域文化资源。形成通过建立旅游区、文化园、博物馆等形式来集中展示、保护开发和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发展文化旅游的行之有效的思路和途径。

南宁市内河之一的辔宁区八尺江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祥地。1997年被称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邕宁顶狮山贝丘遗址,足以证明在邕江内河的八尺江附近是名副其实的“岭南第一村”。

综合整治一期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建设范围为八尺江玉洞大道至八尺江汇入邕江河口,河道长度6078米。项目实施后,八尺江将分成生态科普区、运动休闲区、花卉植物观赏区、滨水景观风貌区、滨水景观休闲区5个分区,为两岸居民提供休闲亲水空间。该项目以“截污治污、生态修复、绿化造景”为目标,通过水质改善工程,对排入八尺江的污水进行截流收集,经由污水提升泵站。排往五象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减少入江污染负荷;同时通过景观绿化工程建设,构筑河流的水污染处理、生态景观、休闲园、水文化等综合服务功能体系。形成水清景美的滨河特色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实施后,八尺江将成为安全、生态和具有文化历史内涵的健康河流,形成城市新区的自然绿脉和东部绿心,为两岸居民提供休闲亲水空间。

(五)综合整治城市水环境,发展现代产业,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

作为后发展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南宁城市建设走向“邕江时代”、形成“一江两岸”城市发展新格局。以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邕江为契机,优化沿江两岸产业和环湖产业的布局。在邕江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兼顾防洪安全,审慎选择产业发展,促进两岸产业向综合高端服务业转型。大力裁汰、搬迁沿岸高污、直排企业。选择发展楼宇经济。把标志性的建筑和楼宇打造成城市的“新名片”;发展现代服务业。如文化产业、旅游观光产业、水上娱乐业、时尚休闲购物等低污染、高价值、高品位产业,打造邕江沿岸现代服务业产业带。

比如,在加快以五象湖水系建设的同时,加快新区现代产业的建设。规划建设中的南宁新兴产业园、现代工业园位于五象新区,是南宁市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也是五象新区开发建设热潮中重点打造的板块。目前,新兴产业园中的中国糖城、广西广告产业园、广西软件城、广西工业设计城等一批项目正在抓紧规划设计。现代工业园已有丰达电机、五菱桂花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南宁市正以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和现代工业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使这两个园区真正体现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特色突出和环境友好,成为“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的重要支撑和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六)综合整治城市水环境。加快城市新区建设。提高城市内涵发展

在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中,南宁以打造五象湖为契机,加快五象新区的建设,努力把五象新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

五象新区建设突出现念,遵循现代城市的发展规律。按照体现“现代、生态、便利、特色”的要求,以更高的标准和超前的眼光加快完善五象新区开发建设规划,坚持生态宜居,把“山、水、树”文章做好做透,让人与自然更加协调、环境更加宜居。突出抓好新区重大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好新区道路、桥梁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文化体育产业、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项目。以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新区建设实现大突破、大提升、大发展。突出五象新区的区域特点,抓好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体现南宁风格、广西气派,体现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元素。

南宁市全力推进五象新区开发建设。集中力量打造总部基地及保税物流中心、“三馆三街”、体育产业城、文化产业城、国际物流基地、龙象谷旅游休闲娱乐园等重点板块。把五象新区建成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环境优美、带动力强的现代化新区。

三、启示与思考:探索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径

党的十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理想人居”等概念的实施需要务实的实践。广西南宁市在多年的“中国水城”建设中,现代生态宜居城市魅力彰显,城市知名度、‘影响力大幅提升,初步探索了综合整治城市水污染、水生态、水灾害等水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新路径,为现代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地方样本”。

(一)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必须更加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与水生态治理修复,着力为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保障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就城市而言,只有将生产生活空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耕地、土地的过度占用,才能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才能切实保护好生态空间,才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应当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以此理念引导城市建设和发展。实现水、绿、城的融合,使城市成为城水共生、人水和谐的现代亲水型城市。

(二)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必须更加注重营造生态宜居环境

国家水利部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的28%,全国年均缺水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实践证明,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广大居民群众和外来游客提供了一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品位高、效益好、影响深的“生态产品”,有利于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宜居质量,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国内许多城市都有内河穿越而过。为城市构成众多天然的生态廊道。尽管这些河流一度因为城市的发展受到严重污染,但对城市而言仍然是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城市正以防治水体污染、增强防洪清障能力和生态涵养功能为重点,实施河道治理、河堤建设、生态绿化、景观建设等多项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将流经城市的河流打造成为横贯城市的滨河生态长廊、文化展示长廊、滨水休闲长廊和城市形象长廊:以绿色生态堤防建设为重点,把每一条城市内河建设成为滨水景观带,重现绚丽多姿的水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城市内河的综合整治和全面开发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景观工程建设,打造滨江景观新亮点,打造一流的生态景观走廊,完善公共基础设施,还水于民,还绿于民,全面提升城市水系绿化品质。更好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城市山水绿化融为一体的良好生态景观,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质量人居环境。城市内河作为城市重要的水系资源,要实现水、城融合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维持流域系统的生态、环境、资源整体平衡、良性循环、功能良好;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城市水系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和资源的民生保障功能,满足流域居民现代及未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城市内河的综合整治和全面开发的最终目的就是以顺应河流水系运动自然规律为原则。通过一系列工程技术措施和开发利用手段,促进城市市民与内河和谐共生、共处,充分发挥内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内河能够为城市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提供支撑。

(三)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必须更加注重走节约型、集约型城市发展道路

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是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据统计,适宜工业和城市建设及耕作的土地仅有180多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9%;今后可用于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土地不到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集聚和集约是城市化发展的本质要求,走集约型城市发展道路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提升城市化质量要坚持节约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让核心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宝贵的内河流域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断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的新途径,集约和节约利用城市土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节约型城市创造前提条件。

土地是城市的核心资源。资源环境问题始终是影响和制约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要高效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要使城市建设由注重外延扩展向注重内涵、集约发展转变,引导城市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好大喜功、互相攀比,建设节水、节能、节地、节材的集约型城市。

(四)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必须更加注重区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

“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的源泉,要将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打造。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质与市民生活品质的基础,也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在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精心打造人文景观工程,保护人文历史遗迹,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把历史文化传统融入城市水景观建设中,设置特色风貌区,并加强与周边历史街区的联系,反映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历史与自然相结合、具有鲜明城市特色的滨水历史文化景观带,以此提升历史文化内涵,让城市成为区域文化的保护传承、集中展示重要中心。

(五)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必须更加注重城市品质的提升

通过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以城市发展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打造优质产业空间。注意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低碳产业。严格限制淘汰落后产业,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城、旅游和现代服务城,高新技术产业城和宜居城,用更多的精力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同时,要从注重新区开发向新区开发与城市更新并重转变。推动河流综合整治与建设现代化城市相结合。通过河流综合整治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在高水平推进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加大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商业区和旧住宅区改造力度。盘活存量资源。推动城市从注重形态构建向形态构建与功能强化并重转变,着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公共配套服务能力,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现代亲水城市,助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第4篇: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凡昕力”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河(湖)长制2021年上半年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1年上半年,我镇根据省、市、县河(湖)长制的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河流治理工作,推动河湖面貌持续改善,促使黄湓河和升金湖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升。为实现河(湖)长制体系建设全覆盖,我镇在2021年上半年多措并举,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河道基本情况

张溪镇境内共有6条主河流,分别是黄湓河、侯店河、芭茅洼河、坦埠河、五丰河和升金湖。其中黄湓河上起葛公镇大岭水库,下至黄湓闸,贯穿张溪镇20.5km,是张溪镇第一大河。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河(湖)长制落实情况

1、强化组织领导。由于人动,我镇依据河(湖)长制工作方案先对镇级河湖长进行了调整,以保证河湖长人员准确到位。镇级总河湖长,由书记、镇长担任,各水系河湖长分别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主要负责境内6条主河流及各水库的整治管理工作;村级河湖长则由各水系支流流经及湖泊所在区域的支书或村主任担任,并作为属地水环境治理的第一责任人。目前,全镇共有6名镇级河湖长、42名村级河湖长。

2、完善工作机制。我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河(湖)长制工作,目前河(湖)长制工作职责等制度牌均已上墙,并设立相关档案柜进行存档。我镇将河(湖)长制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完善问责制度与激励机制,倒逼河(湖)长制落到实处。

3、开展巡河督查。我镇镇村两级河湖长已全部安装“河长通”APP,确保镇级河湖长一月巡河一次、村级河湖长一月巡河两次,并做好巡查记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行动上常抓不懈。

4、河道综合治理。目前我镇河道综合治理工作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协助县水政执法大队,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二是针对去年受洪水影响的坦埠、湖光、白石、火花、土桥、塘和、白联、六联等八个村的圩堤进行水毁修复,共修复圩内11处溃口、堵口,加高加固堤防1120m,累计完成土石方7000m3。三是坚持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编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该方案已发镇村级河湖长并要求严格执行。

(二)河湖生态治理情况:

为加快推进水资源,水环境的统筹治理,我镇组织多部门开展禁渔禁捕联合执法工作,疏堵结合,筑牢生态环境防护墙。一方面,针对破坏水流域生态环境的行为,我镇组织人员予以严厉打击。另一方面,大力宣传禁捕河段及保护区的重要性,提升民众环保意识,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扶持渔民再就业,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上半年3-5月份,我镇强抓河湖生态问题整改,对于市县交办的任务全面落实。3月,针对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中涉河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进行整改验收销号;同时针对排查整治问题,分析监管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措施,形成长效机制。4月,落实省总河长1号令,针对县级“清江清河清湖”专项行动中排查出的仙亭村下邹组左岸部分河道塌陷问题采取削坡整治、机械修复等措施并完成销号。5月,针对市河长办对河湖“清四乱”提出我镇黄湓河流域堆放垃圾、乱搭乱建等11个问题采取清理、拆除等措施,完成整改,全部对账销号。

三、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1、河道保洁难度较大。由于群众治水护河的意识不足,乱倒、乱排等现象屡有发生。同时上游流入我镇境内漂浮垃圾,水生藻类较多,加大了镇区内河道保洁的工作难度。

2、河湖监管难度较大。由于我镇区域面积大,水系发达,任务和治理措施不够细化,加之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导致部分地段、时段巡查力度不够。

3、针对镇内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生态修复的成本和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

四、下步工作安排

1、加强宣传引导,共筑良好风气。以村为单位、村民为载体,做到全面参与,多形式、多角度进行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爱河护河的自觉性,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推动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长效机制。

2、规范督查检查,狠抓工作落实。根据县河长办相关要求,严格考察制度,推动工作落实,定期开展河(湖)长制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河(湖)长制工作稳步推进。

第5篇: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范文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之一。在我国,理论界和实业界对旅游业开发与旅游环境关系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国内关于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是应用环境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热点旅游景区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进入90年代后,研究领域更加广泛,研究方法从单一的环境科学拓展至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等领域,并且有大批成果问世。近年来,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逆向演化趋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文化生态脆弱区,旅游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形成的压力和影响与日俱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对可持续发展主题的积极响应和深刻理解。

一、问题的提出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宁蒗县和四川省西南部盐源县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0°44′~100°51′,北纬27°39′~27°45′之间,湖面积50.1km2,总计52个景点。泸沽湖世代生活着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神奇母系氏族文化和婚姻形态,被誉为人类家庭史、婚姻史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社会学价值和旅游利用价值。

泸沽湖水体质量是泸沽湖旅游业的生命线,以水体环境为载体,通过生态系统的运动,影响到泸沽湖旅游业的各个方面。自1996年旅游开发以来,游客大量涌入,许多基础设施临水而建,然而污染防治设施却不完善,绝大多数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湖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湖泊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二、泸沽湖水环境监测及分析

(一)流域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根据《泸沽湖流域环境承载力研究》报告研究,泸沽湖水资源量状况如下:泸沽湖流域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0.79亿m3,多年平均湖面年降水量为0.5亿m3,出湖河流为四川的打冲河,每年1-5月湖水基本没有外泄,出湖流量汛期达3-5 m3/s,10月份以后排流量甚小,6-10月多年平均出湖流量为4m3/s,平均年出湖流量为0.529亿m3,当地生产生活用水年均为0.064亿m3,湖面蒸发量年均为0.6亿m3,湖水蓄增量年均为0.093亿m3,流域水量收支大体平衡。泸沽湖流域四川部分陆面入湖水量占总量的69%,云南部分占31%;泸沽湖流域四川部分湖面入湖水量占总量的40%,云南部分占60%。两省陆面入湖水量的不同,对污染负荷的贡献程度不同。泸沽湖流域水资源量详见表1。

流域内云南境内年总需水量42.28万m3。其中,以旅游需水量最大,年需水量约为20万m3,占总需水量的47%,其次为牲畜养殖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41%。根据表1,流域在云南境内多年总入湖量0.85亿m3,多年湖面蒸发量0.354亿m3,多年平均出湖量0.356亿m3,流域内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0.14亿m3,根据现状需水量核算,流域目前总需水量为42.28万m3,仅占流域云南境内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的3%,因此,流域云南境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湖泊水质现状

(1)湖泊水质现状

根据《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泸沽湖水环境功能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水体功能要求为Ⅰ类,从2010年湖体水质监测结果看(见表2),湖体水质基本稳定在Ⅰ类水质功能。

(2)富营养化状况

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泸沽湖营养状态指数平均值为13.5,最大值为17.2(8月),最小值为5.7(2月),随季节变化规律明显,全年营养状态为贫营养。2005年至2010年,多年平均值为11.0,为贫营养状态。

(3)泸沽湖水质变化趋势

根据丽江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2005~2011年《泸沽湖水质环境月报表》及2012年4月对泸沽湖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今年泸沽湖水质变化趋势。

(1)TN指标变化趋势

从图2中可看出 2005年至2012年期间TN保持在Ⅰ类水平,但TN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达到最高点,已趋近Ⅱ类,近年来有所波动。

(2)TP指标趋势

泸沽湖水体TP历年变化如图3所示,由2005年至2012年,水体保持Ⅰ类水平,TP浓度总体略有升高,2010年达到最高点,近年来有所波动。

(3)高锰酸盐指标变化趋势

2005年至2012年,泸沽湖水体高猛酸指数保持Ⅰ类水平,2005年后高猛酸指数浓度略有升高,2009年达到最高点,近年来有所波动。

(三)流域环境污染来源分析

泸沽湖风景名胜区是丽江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区。根据国家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B类―主要适用于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区及那些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要求TP≤0.02mg/l,TN≤1.0mg/l。由表2可以看出,泸沽湖泊水体中TN和TP含量未超过国家Ⅰ类水标准,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泸沽湖水体中的海藻疯狂生长,而且宁蒗县环保局对水质进行的定性分析也表明,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一般而言,水体污染根据污染源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泸沽湖泊水体污染状况见表4。由于面源污染广泛分布于农村生产和消费行为中,其污染源头众多,面积广阔,往往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因此到目前为止湖泊面源污染的治理仍然是一个国际性难题。由表3可知,旅游污染使水体中TN含量达到27.4t/a,TP含量达到3.78t/a,是污染源中排列第二的,但也能够充分说明旅游活动的开展给景区水体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根据《泸沽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报告》对污染负荷总量的计算结果,泸沽湖流域云南片区各类污染源产生污染物的排放总量TN、TP、COD分别为47.80t/a、5.37t/a、295.29t/a,从各类污染源排放量百分比分析,流域主要污染源是旅游污染和水土流失。

(四)泸沽湖旅游活动与水环境变化分析

引起环境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旅游活动,还可能来自其他经济活动,环境也有其自然的变化,它往往叠加在旅游引起的变化之上,这使得确定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非常困难。

(1)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对水体的影响

泸沽湖旅游区自开发以来,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配套,以旅游观光、水上娱乐为主,结合度假疗养、会议接待、探险、科考科普等系列的旅游产业。由表3可知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是TP和TN的主要来源,随着排入水体的垃圾及固体废弃物的增多,累积效应显现,尽管水体本身有自净能力,但是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水环境容量负荷,即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体最大纳污能力,就形成了对水体的污染。自1996年泸沽湖被列为以生态旅游和摩梭文化为依托的省级旅游区以来,游客接待量不断增加,随旅游接待量增多会导致排入水体的垃圾及固体废弃物增加,进而使水体中TP和TN含量增多。

(2)旅游开发经营活动对水体的影响

由于旅游规划不完善,宾馆与农家乐临水而建,随着游客接待量的增加以及酒店、饭店数量的增加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大,且大部分是直排,从而造成水体污染。由此可见,泸沽湖水体富营养化与旅游开发及经营活动有联系。在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发现水体污染影响到旅游业持续发展时,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对旅游接待核心区落水村产生的生活垃圾采取焚烧处理或拉到定点区域集中处理,打捞湖体中疯狂生长的海藻等,使得监测的各项指标未超过国家Ⅰ类水标准,说明政府旅游管理部门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但是随着旅游开发活动的深入,旅游接待规模的扩大,势必增加泸沽湖水生态系统的环境负荷。

三、泸沽湖景区水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为了降低泸沽湖水体的污染程度,实现泸沽湖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应该从以下方面控制水体污染。

(一)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在开发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强调对旅游水环境的保护,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旅游区内部各单位和外来旅游者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质的意识以及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要杜绝目前一些风景区采用的“边污染、边治理”的办法。泸沽湖的治理和保护,仅仅靠政府和有关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全区特别是湖区公众的广泛参与。

(二)合理控制景区旅游人数

泸沽湖景区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对此旅游规划单位应该根据景区环境承载力定制合理的旅游接待规模,旅游经营管理部门可通过门票价格、旅游项目等对旅游人数进行合理分流。

(三)加强立法工作和监测、监察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首先,根据省政府要求,计划督促有关部门严格依照国家相应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执法,并在现有湖泊保护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地方法规和保护条例,制定更加切实可行、更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其次,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加强对泸沽湖的环境执法能力的建设。第三,计划加大泸沽湖执法力度,保证湖泊保护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实施,对违反法律法规、破坏高原湖泊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四)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国内外已有一些生物高科技水质净化的手段,泸沽湖要结合实际情况筹措一定资金,积极采用现有的先进污水处理技术,添置净水产品和设备;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将地表水与地下水作为一个水环境整体,建立旅游区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决策系统监测水资源量、水质与环境的关系,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在技术层面可以利用生态修复等技术来改善水体环境。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

(五)加强生态修复,建设节水防污型村镇

为了使泸沽湖旅游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针对水体污染现状,应尽快加强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对此环保部门要做出努力,其他部门也应该努力引入节水防污工程,早日解决景区污水直排问题。在工程项目还没有建设之前,应禁止各排放单位将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湖中。鼓励景区经营企业和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坚决杜绝使用含磷、含氮洗涤剂,严格禁止社区居民在湖中洗涤衣物。景区内对人畜排泄物要严格管理,可以设置专门的化粪池,对人畜排泄物进行集中处理,景区村民长期以来有使用有机肥的良好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景区人畜排泄物也可以及时清理至农田。

(六)继续组织实施好滇川合作泸沽湖保护工作

第6篇: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范文

1水环境功能区划上游

(武一电站—发源地对车村)主要水环境功能以人畜饮水及农业灌溉为主,以地表水质量GB3838-2012中Ⅱ类水质为保护目标;下游(武一电站—岔河电),主要水环境功能以人畜饮水、农业灌溉、县城景观用水、工业生产为主,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12中Ⅲ类水质作为保护目标。

2掌鸠河水源水质评价

评价的主要污染因子为T-N、T-P、NH3-N、CODCr,根据禄劝县环境监测站2014年全年对掌鸠河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12评价。旱季(12月—5月):上游在检测的22项指标中没有出现超标因子,水质符合Ⅱ类水质量标准,水质良好;下游在检测的22项指标中除T-N、NH3-N及T-P出现超标现象外,其余指标均符合Ⅲ类水质量标准,水质已发生轻度污染。雨季(6月—11月):上游在检测的22项指标中T-N、T-P、NH3-N、CODCr水质达到Ⅳ类水质量标准;下游在检测的22项指标中T-N、T-P、NH3-N、CODCr达到Ⅴ类水质量标准,水质已发生严重污染。根据评价分析可以看出:掌鸠河水体状况总体良好,季节性污染现象明显。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掌鸠河流域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滞后

掌鸠河是禄劝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命脉,到目前为止没有建立专职的管理机构,由林业、国土、农业、水务、环保等多家部门共同监管,导致职责不明、管理执法中推委扯皮现象突出,处于无人监管区域。掌鸠河环境保护规划流于形势,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没有任何应急预案,各功能区分布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1)径流区内居民区、农田区与水体直接相联,导致所流经的村镇、农田、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如许多支流及干流局部基本上已被耕地、农田等建设侵占,水域、农田、村镇等界面不断扩大,使得农田、村镇等区域产生的污染物直接进入河流水体,对掌鸠河水环境造成污染;(2)由于经济的发展,沿河岸两侧未经审批新建了26家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山庄,且都没有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掌鸠河,生活固体废物直接倒入河道或堆于河岸两侧;(3)由于历史的原因,区域内许多村庄都是临河建设,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掌鸠河,造成掌鸠河水体污染。

2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力严重不足

区域内农村分布较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导致区域内面源污染处理处置设施严重缺乏。大部分乡镇及农村居民污水没有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直接排放;生活固废没有建设相应的收集和处理设施,没有采取相应的处理处置措施,随意堆放、焚烧,雨季随地表径流进入掌鸠河水体,对掌鸠河水质造成污染。

2.1农业污染

农业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化肥、农药、地膜等所形成的转化物、残留物,土地垦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农用工业产品使用形成的污染。掌鸠河流域区总体工业生产水平较低,区域经济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由于区域内多为山区和半山区,地形、地貌起伏较大,受地理条件限治,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结构单一,且管理经营粗放,陡坡开荒、广种薄收现象较为突出。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流域区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往日的农家肥及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已被化肥、农药、地膜所取代,据调查,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已由过去的每年5~10kg∕亩增长到现在的每年20~40kg∕亩,地膜每年12kg∕亩,化肥主要以过磷酸钙、尿素为主。由于长期过多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导致土壤板结、耕地质量下降、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大量流失,其中一部分随农田水直接进入水体,另一部分停滞在地表,雨季随地表径流进入附近水体,对水环境造成直接和潜在的影响。

2.2生活污染据调查

掌鸠河径流区内总人口数达19万多,每天都会有各种生活废弃物产生,综合用水量按城镇每人每天用水240kg计算,每日排放污水量可达45600多t,综合垃圾产生量按每人每天1.5kg计算,每日产生垃圾量为285t,每月可达8835t。由于径流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差,人畜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居民自行收集直接用作肥料,施用于农田和耕地。生活污水除撒营盘及禄劝县城区65%集中收集处理处置外,其余集镇和农村生活污水都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入附近沟渠,直接进入掌鸠河;生活垃圾除撒营盘镇集和禄劝县城区统一收集运到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外,其余集镇均是运到公路沿线的山沟、洼地焚烧和自由堆积。农村生活垃圾都是由居民自行处理,一部分堆放在房屋周围空地沤肥,直接施用于农田,另一部分直接倒入附近河道、沟渠,经生物降解,雨水淋溶,雨季随地表径流流入掌鸠河,对掌鸠河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2.3畜禽养殖业污染

掌鸠河径流范围内畜禽养殖以农户散养和规模化养殖为主,养殖畜禽种类以牛、马、猪及家禽为主。径流区内牛饲养量为120余万头,按每头每日产生粪便20kg计算,每月共产生粪便24000t;猪的饲养量为325余万头,按每头每日产生粪便5kg计算,每月产生粪便量47500t;马的饲养量为6万匹,按每匹每日产生粪便12kg计算,每月产生粪便3380t:仅以上畜禽每月可产生粪便74880t。由于区域内畜禽养殖业主要分布在农村,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差,管理不善,畜禽养殖产生的固体废物直接作为农肥施用于农田和耕地,还有部分是把养殖产生的固体废物收集后露天堆放进行干湿分离,雨季在雨水和地表径流的冲刷下,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以氮、磷为主要特征的水环境污染。

3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掌鸠河流域生态系统是由水域生态、林地生态、农村生态、农田和耕地生态系统构成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复合型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长,流域区居民对生态系统的扰动强度加大,导致掌鸠河流域区内生态系统失衡,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林地质量变差,水源涵养和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加剧。据调查上游由于人口分布稀少,扰动强度较小,林地质量相对较好,森林覆盖率达54.4%。下游许多地方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加上规模化城镇建设,导致许多地方林地覆盖率不到30%。主要原因:①流域区内农村分布较广,农村能源结构不合理,燃料多以薪柴为主,乱砍滥伐现象突出,导致森林质量差,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雨季形成大面积的片蚀和沟蚀现象;②流域区多为贫困山区,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毀林开荒较为突出,对土地的垦殖过度,陡坡开地突出,由于受地地形、地貌等地理条件的限制,许多地区采取的耕作模式是:陡坡耕作陡坡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下降,生产方式严重违背了自然环境的演替规律,导致径流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形成以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及悬浮物为主要特征的水土流失;③流域区内大量的畜禽放养,特别是在掌鸠河两岸水草丰盛区形成过度集中放牧,地表覆盖植被遭到牲畜的啃食和践踏,导致地表抗侵蚀能力减弱;④流域区乡镇企业多以矿山开采及面山采石为主,且生态恢复措施滞后,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4环保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环保意识差

各相关部门对掌鸠河水源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径流区内大部分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差,乱砍滥伐、乱丢垃圾等现象较为突出。

三保护对策及措施

1加强掌鸠河流域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掌鸠河水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云龙水库水质状况,而且直接关系到禄劝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议县人民政府提高警惕、高度重视,将掌鸠河水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综合治理,合理规划。成立专职的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掌鸠河流域区的环境管理工作,确保云龙水库水质良好,同时确保禄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源保护区是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定区域。建议禄劝县人民政府在制定禄劝县环境规划时,统筹安排,认真贯彻执行掌鸠河水源区环境保护规划,并编制区域内土地利用规划、农业建设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才能真正对掌鸠河水环境保护实施法治化管理。同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应急能力,有效、及时地控制和消除各类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将掌鸠河流域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强化环境监管执法能力,依法取缔区域内的非法建设和非法养殖。开展流域区内的水土流失监测,及时掌握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为防治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区域林地质量

(1)预防为主就是在对现有林地加强保护的同时,预防因人类扰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禁毁林开荒、放火烧山、乱砍乱伐,严格执行掌鸠河环境保护规划,进行封山育林。

(2)统一规划就是协调好流域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乡镇建设、水利、农业、林业间的关系,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生态农业工程,综合利用土地,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3)防治结合、分区分质处理就是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内水土流失治理,以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为主,生态治理以坡耕地为治理重点,生态修复以植被恢复为重点。25°以上的坡耕地,坚决退耕还林、还草。对不能退耕还林的耕地要改造成梯田或梯地。对水土流夫严重的区域实行拦截过滤处理,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质量。

3依法保护、加强环境监管力度

3.1严格依法审批建设项目

流域区内的建设项目,必须根据掌鸠河环境保护规划要求,严格依法审批,方可开工建设。包括工矿业、食品加工业、旅游开发、居民建筑、农林开发与养殖业等建设项目。在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向水体排放污水,禁止从事旅游、游泳和其它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禁止新建、扩建对水体可能造成污染的建设项目;在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禁止利用含毒污染物的污泥作肥料,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禁止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农药等。

3.2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清洁生产

加大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结合禄劝县生态乡镇创建工作,把掌鸠河流域区作为当前生态乡镇创建的重点,优先推进。建议政府出资,在区域内大力推广卫生旱厕,加大农村生活固体废物的集中处理处置力度,建议农村固体废物采取村收集,村转镇,镇统一运至垃圾处理场作最终的处理处置模式运作。生活污水由村统一收集处理,利用村内洼地修建氧化塘、氧化池等进行生物法处理,从生活污染面源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推广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鼓励保护区农户使用有机肥,推广平衡施肥和生物防治技术,发展无公害、绿色及有机农业。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严格执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禁止施用高毒、高危害农药,减少种植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农田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利用禽畜养殖废物的沼气化技术产生沼气,作为替代能源,实现农业清洁生产。

3.4加强规划、合理安排

掌鸠河流域区乡镇企业布局在合理规划乡镇企业的同时,政府还应注意小城镇建设规划,应制定有利于环境污染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及能源政策,鼓励发展对水环境无污染、污染小的行业和产品,提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工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进程,有机地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3.5加大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

(1)实施社会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定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评价报告,定期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水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状况,积极参与掌鸠河流域区的环境保护行动。

(2)分别在流域区内设置保护区界碑,在公路、村庄等醒目位置设掌鸠河水环境保护宣传警示牌。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均设立永久性的环境保护区公示碑,把掌鸠河水源保护区划分别进行公示,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并自觉遵守。

(3)加强信息交流。通过传媒等使公众了解规划的内容,再通过设置热线电话、公众信箱、回答公众提问等方式获知反馈信息,通过开信息交流会等相互沟通交流。

第7篇: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范文

一、生态修复的内涵

在环境科学中,“修复”是指“人们在环境被污染之后,对环境进行合理、适当的治理,使其尽可能地恢复到被破坏之前的状态,使其拥有本该拥有的功能和活力,从而使其可以重新使用”;生态修复是指:人类停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减轻生态系统的负荷,从而给予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向良好的方向进行演化的机会,或者给予生态系统适当、有效的人工帮助的一种综合修复环境污染的方法。本文认为生态修复是指国家和人民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受到自己破坏的生态环境尽力修复到其受损害之前的原始状态,让其可以拥有自己之前各个方面的功能,可以发挥自己原有的价值,可以给人民带来更多、更持久的“福利”,从而使得人民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生活需要,可以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提供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条件。

二、生态修复与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关系

近百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就在全国人民享受快乐生活的同时,环境问题的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敲响了警钟。毫不例外,我国西部地区在时代的进步中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给其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而且这些损失对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消极影响。现在,由于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以及治理生态的需要,西部地区各个方面的进步越来越小,其农业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程度的限制,所以治理其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每一次过度的环境利用都可能会同时导致多种多样不同生态问题的出现,所以西部地区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本文将重点论述其众多问题中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阻碍了其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而其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以及原材料战略基地,是我国健康、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地区,所以改善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现在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因为不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西部农业生态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作为国家和人民行为标准的法律是制约国家和人民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所以加强与此相关的立法,是解决其农业生态问题最直接的手段和最有效的保障。法律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规制政府以及人民的行为,能够保障农业生态问题的解决以及西部地区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三、我国农业生态修复的立法现状

西部大开发使得西部农业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仅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了我国整体的进步。完善与其相关的法律体系是解决其自身全方位发展问题的关键。我国存在不系统、零散于各个法律之中的关于农业生态修复方面的法律规定,这些规定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1.《宪法》第9条第1款至第2款、第10条第1款、第22条第2款和第26条第1款。2.《环境保护基本法》第19条规定和第20条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相关内容包括:(1)森林维护修复制度;(2)草原保护和修复制度;(3)保障物种的生态平衡保护制度等。4.《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相关内容包括:(1)合理使用草原,在草原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限度内开发利用;(2)实行退牧还草制和舍饲圈养制等。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相关内容包括:(1)预防水土流失的法律规定;(2)治理水土流失的法律规定等。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相关内容包括:(1)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2)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等。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行政法规。8.《农业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农药登记规定》等部门规章。9.《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或《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10.《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农业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等相关的农业环境标准。

四、我国西部农业生态修复法律体系的完善建议

(一)确定完善西部农业生态修复法律体系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大自然是一个整体和个体的集合,其既可以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又在本质上是一个完整的生物系统,所以我们在修复农业生态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将其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进行修复,更要将其当作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来进行完善,不仅仅要有个体的概念,更要有整体的概念,所以说整体性原则是完善法律体系要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第二,对农业生态进行修复的原因就是可以让农业生态系统长期存在下去,可以造福世世代代,所以在农业生态修复的过程之中要注意持续性原则的遵守,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完善与农业生态修复有关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

建立西部农业生态修复法律体系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所以其要求有关的工作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此来保证相关法律规定符合农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法律体系的建立不仅仅需要专业素质较高的法律工作人员,而且需要完善的立法程序来保障立法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说要想完善法律体系,就必须先建立完善的立法程序,给法律的创立以程序的保证。

(三)建立统一、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不仅仅需要对如何进行修复以及以何为标准等与生态修复有关的内容进行规定,而且要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农业生态修复的监督管理机构,以保证修复工作可以全面、有效地展开。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纵向的上级监督下级以及横向的各个有关部门之间相互监督这种纵横交错的监督管理机构,来防止监督管理机构的专权独断、防止农业生态修复的法律适用在实际中出现大的使用漏洞、防止部分修复问题无人问津情况的产生。

第8篇: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范文

关键词:镇江;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

镇江地处江苏省长江南岸,是典型的滨水城市。2006年镇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北部滨水区建设,至今已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本文在介绍国内外城市滨水区游憩空间开发研究的基础上,对镇江北部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进行分析。

一、文献综述。

城市滨水区就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许多城市的旧港口和滨水区出现衰退现象,城市滨水区的重建在北美首先发起,随后蔓延至欧洲乃至全球,其中出现了不少公认的成功典范,但同时也有失败的模仿者。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由于实践的领先,在理论研究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成果,对城市滨水区再开发中的物质、经济、社会、政治层面都有深入探讨。在物质层面,国外专家普遍强调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及公众利益的维护;在经济层面,国外学者将城市滨水区更新开发策略归纳为两类:一是重振港区的工业和商业功能;二是以商业、游憩等开发为导向,对其进行彻底的改造,大部分成功的项目属于第二类,这与“后工业社会”中第三产业的兴起有直接关系;在社会政治层面,发达国家城市滨水区更新开发一般采用公私合作的方式进行,在这一关系下,如何平衡政府、再开发机构、投资机构和市民的利益成为一大难点。国外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城市滨水区更新开发中旅游游憩功能进行研究。例如,Krausse(1995)以美国罗德岛的新港为例,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调查,认为滨水区旅游业发展必须和当地社区居民需求进行平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城市滨水区的更新改造和再开发呈日益增长趋势,国内学者、规划师首先从介绍国外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开始,然后结合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实例,从开发机制、经济发展、相关者利益、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关注城市滨水区开发。例如,保继刚、刘雪梅通过对广州滨江东开发的案例分析,指出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滨水区开发模式的缺陷,建议政府应在意识、理念、体制、政策等方面发挥控制角色。国内学者对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研究大部分是通过案例来阐述所研究的内容,具体包括滨水区旅游资源评价与整合、旅游产品设计、游憩空间开发及原则等。

二、镇江北部滨水区旅游资源及特点。

镇江北部滨水区是指长江路、东吴路、禹山北路以北,以内江(又名北湖)为核心,含老港池、水面及长江滩地在内总面积约61.

6KM2的沿江临水区域。该区域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且结合非常完美。闻名中外的“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沿江拔起于平畴之上,颇为壮观。金山海拔虽仅44m,但山中建筑依山层叠而上,别具一格,堪称立体园林,金山寺更是蜚声海外;焦山耸峙江心如浮玉,又中分二水,颇有中流砥柱之势,隔岸象山对峙;北固山绝壁临江,形势险固;“三山”名胜历史遗存、民间传说丰富,如金山的“白娘子水漫金山”、焦山有关《瘗鹤铭》的传说、北固山的“甘露寺刘备招亲”等。云台山风景区的西津渡历史街区,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镇江博物馆(原英国领事馆)、全国现存唯一的喇嘛式过街石塔(昭关石塔),有清末民初镇江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西津渡古街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被英籍作家韩素音女士誉为“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

拥有得天独厚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镇江北部滨水区本应是彰显镇江“大江风貌,城市山林”的最佳之处,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给人的印象却是滨江不见江,靠山不见山,原因在于镇江在城市工业化初期,北部滨水区一直承担着航运、工业生产的任务。众多码头、泊位、企业在支撑镇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排放大量污废水和废气,致使城市滨水区环境污染严重,面貌“脏乱差”。

镇江北部滨水区在大尺度空间上处于长江下游变化最剧烈的河段之一—长江镇扬河段。历史上长江镇扬河段的河床和主泓道发生过几次大的南北往复摆动;清康熙以后,长江主泓道北移,镇江沿岸泥沙沉积加剧,1840年前后,与镇江主城区相连的大型边滩—征润洲形成,以后征润洲不断向北、向东淤涨延伸;目前,征润洲沙滩、焦北滩已基本包围包含镇江老港池的长江内江水域,以河成湖内江(北湖)为核心的北部滨水区由此形成。

内江由于不断有大量泥沙淤积,一方面,使镇江老港港池通航条件越来越差,建国后虽经多方整治,但最终还是由于港池淤塞、无法生产不得不外迁;另一方面,内江容量的不断减少,也影响镇江城市的防洪功能,加剧了滨水区水体的污染,使“三山”风景区失去原有“水面云山”、“山水相连”、“东西浮玉”的秀丽山水景观。

三、镇江北部滨水区游憩空间开发过程及所体现的原则。

2006年镇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北部滨水区建设之前,镇江市已先后启动并完成了长江路滨江大道拓宽与沿江风光带建设工程、位于北固山和焦山之间的滨江旅游风光带工程,取得较好效果;2006年之后,在镇江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启动实施了金山湖整治、内江节制、拆迁安置等一系列工程建设,以及截污、控污、污染企业搬迁、渔民安置、码头搬迁等配套措施工程;未来的北部滨水区将以波光粼粼的内江(北湖)水体融金、焦、北固三山为一体,自西向东形成征润洲景区、金山景区、云台山景区、内江湿地公园、北固山景区和焦山景区六大特色景区。纵观镇江北部滨水区建设这一巨大系统工程,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的一些原则得到了较好的遵守: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要求规划建设滨水区时要时时想到整个城市,保持原有城市肌理的延续。北部滨水区建设是“十一五”镇江城市“南山北水”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规划建设中,通过在城市南、北之间建立纵向联系通道,如朱方路、檀山路、黄山北路、黄山南路等,将大江风貌引入城市,使滨水区空间更加开敞、开放,使“南山”、“北水”有机连在一体。

2.优先考虑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原则。

镇江依水而建,因水而灵,水体的质量对滨水区乃至整个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在北部滨水区主要以工业、航运为主时期,内江水体污染相当严重。镇江北部滨水区建设的重点是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为此,镇江市政府于2002年底向科技部争取到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镇江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简称镇江“863”项目,2003年10月正式启动,先后对滨水区内二百多家生产性企业、27座码头实施搬迁或整治;通过在征润洲引航道内江入口处修建节制闸,扩建焦山东南方向焦南闸、焦南坝,新建运粮河七摆渡、二摆渡闸等“四闸一坝”工程,并对内江进行清淤扩容,以有效控制内江的水位和水质。金山湖整治工程通过退渔还湖、引换水控制、环湖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恢复金山三面临水的风貌;同时组织专家对北固湿地系统进行生态修复、对金山湖湖滨带植物群落进行恢复设计,从而有效改善滨水区水环境质量、恢复良好生态系统。

3.旅游游憩功能开发与其他功能开发相协调原则。

专家们普遍认为城市滨水区作为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区,其用地项目应向大众开放。镇江在滨江大道工程及滨江旅游风光带工程中,都给游客和市民保留了面积可观的公共景区空间,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但北部滨水区建设作为一个大型区域性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十分巨大,就投入产出而言,其主体不对称,相对局部的大投入、短期的强投入,它回收的范围更多是全局性的,回报的时效更多是长期性的,因此滨水区旅游功能开发必须与城市防洪功能、居住功能、商业功能开发相协调。对宝贵的北部滨水区土地资源,采用市场化经营,坚持通盘考虑、统一部署,追求滨水区土地不断整体升值,保持北部滨水区整体社会、经济、环境的平衡协调发展。

4.尊重地方文脉原则。

文化要素是最能体现城市自身环境品质和潜质的方面之一,城市滨水区开发过程中,应全面了解城市的历史与演进,体验她的特色和脉络,收集她的人文与传说。镇江北部滨水区开发过程中,设计者充分认识到镇江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尊重了城市文脉。例如:滨江旅游风光带中的咏水诗画长廊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在镇江段长江上发生的重大历史典故,集中了历代文人墨客描写、歌颂水文化的诗作;金山湖整治工程中,景观设计面积为1.08KM2,而其中新形成水面积就有0.68KM2,目的在于让游人领略昔日“水漫金山”的风采;北固山附近经清淤与生态修复后,将重现“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胜景;在内江封航之前,有关部门两次组织打捞可能遗失在江中的《瘗鹤铭》碑刻。

镇江北部滨水区建设是镇江“滨江山水型”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游憩空间开发既有一般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的共性,同时由于镇江北部滨水区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又具有自身的个性。镇江北部滨水区旅游开发中积累的经验、遵循的原则丰富了我国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文献:

[1]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07)。

[2]刘雪梅,保继刚。国外城市滨水区再开发实践与研究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5,(09)。

[3]周晓香。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研究—以黄浦江沿岸旅游开发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4]张庭伟。滨水地区的规划与开发[J].城市规划,1999,(02)。

[5]保继刚,刘雪梅。房地产开发主导下城市滨水区更新的反思[J].规划师,2005,(05)。

第9篇:水环境生态修复报告范文

城市水利是水利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为加强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水法》、《防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现就进一步加强城市水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水利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城市水利工作是城市化发展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已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年的43%。城市取水与排污相对集中,对防洪安全、供水保证率和水环境质量要求高,缺水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大,需要根据城市水问题的特点,结合具体城市的实际,切实加强城市水利工作,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城市水利问题。

(二)城市化快速发展中显现的各种城市水利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城市水利工作。城市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661个建制市中缺水城市占2/3以上,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年全国污废水排放总量达717亿吨,其中2/3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90%的城市地表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防洪形势仍然严峻。在639个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达到国家防洪标准的只有236个,还有63%的城市没有达标。长期以来,由于对城市发展中的城市水问题认识滞后和重视不够,涉水规划与水利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综合功能提升滞后于规模发展,环境改善滞后于经济增长,出现了很多城市水利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城市水利工作。

(三)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是健全和完善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关键阶段。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完善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建设各种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城市水问题,更好地发挥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基础作用和带动效应。

(四)流域与区域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和城市水利工作实践为加强城市水利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以大江大河综合治理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为重点的流域与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防洪保安和水源供给条件。近年来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在城市水利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为城市水利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水利工作

(一)城市水利工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按照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和城乡统筹的理念,坚持防治水污染与防治洪涝灾害并重,水资源开源与节流并重,水系整治与水生态系统保护并重,水环境改善与水文化水景观建设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统筹城乡、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城市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城市水利管理体系与城市水利服务体系,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二)城市水利工作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在流域与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指导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要求。要使城市发展布局、功能定位、发展规模与防洪保安、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缺水城市要适度控制城市规模,禁止发展高耗水产业和建设高耗水景观。地下水超采城市要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防止地面沉降。在城市规划与新城区建设中,要严格执行城市河道控制线和地面标高控制线,防止侵占水域、破坏水系,防止以牺牲水环境和水面积为代价换取城市发展的短期利益。

(三)城市水利工作要坚持统筹协调。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要求,城市防洪、城市供水、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建设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城市涉水专业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与水功能区管理相协调;城市水利管理要与市政管理相协调;城市水文化要与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相协调;城市水利设施要与流域和区域水利设施有机结合;城市水利工程要与城市总体风貌相协调。

(四)城市水利工作要突出以人为本。城市水利在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等多种功能的建设,把确保城市水面积率、湿地面积率、透水面积率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控制指标,主动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和建设宜居城市和生态城市的需要。

(五)城市水利工作要坚持创新。通过体制创新,逐步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通过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城市水利投融资体系,建立城市水利建设、管理与维护的良性运行模式;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城市水利的科技水平,实现城市水利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六)城市水利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保障城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与水环境安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努力实现人水和谐。到2010年,城市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在流域和区域的统一配置和调度前提下,通过供水工程建设与节水措施,基本满足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使城市水体质量明显好转,通过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水环境得以改善。到2020年,全国大中型城市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水资源供给能力与城市发展相适应,水功能区水质全面达标,水生态状况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人水和谐,环境优美。

三、编制城市涉水专业规划

(一)城市涉水专业规划包括城市防洪规划、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城市水系整治规划、城市排水规划、城市水景观规划、城市节约用水规划、城市水资源保护规划等。

(二)城市涉水专业规划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与水环境安全的要求,在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要统筹安排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控制和节约保护,整治和建设城市水系;科学确定城市水利工程布局及规模;划定水功能区、水利工程规划保留区;提出各类水利工程设计标准等方面的内容。要充分利用流域、区域水利工程体系,提高城市水利的保障能力,使城市水利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

(三)城市防洪规划要按照《防洪法》的要求,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水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据流域防洪规划、上一级人民政府区域防洪规划编制,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审批程序批准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四)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进行科学论证,确保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条件以及防洪要求相适应。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应对城市规模和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

(五)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健全科学化、民主化的规划编制程序,相关专业规划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经批准的城市涉水专业规划是城市涉水工程建设的依据。城市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河道、湖泊的规划控制治导线,符合防洪规划确定的地面控制高程,不得随意侵占水域、阻断水系。城市新建小区防洪除涝标准应经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四、加快城市水利工程建设

(一)城市水利工程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必须适度超前建设。当前,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城市水利建设步伐,以城市水利的率先发展更好地支撑和保障城市的健康发展。

(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在制定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时,优先考虑和安排城市生活用水,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城市供水要协调用水需求,适度超前建设,实现多库串联,水系联网,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先满足城镇饮用水源地的取水。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建立和完善水量、水质监测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分质供水,建设战略储备水源和应急备用水源,鼓励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切实保障居民生活饮水安全。

(三)加快城市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在继续实施既定流域、区域性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根据国家制定的城市防洪标准和城市防洪规划,加快建设城市防洪除涝工程。

(四)整治和完善城市水系。要把城市水系纳入流域、区域水系中统筹规划,在保证河道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治理,实现城市河湖与流域、区域河湖沟通,增强引排能力,建成"挡得住、排得出、引得进、调得活"的城市水系网络。城区河道要体现城市特点、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和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强化河湖岸线和堤防(包括海堤)的综合治理,推广堤路结合,堤林结合以及生态型自然护坡和工程性护坡相结合。

(五)加强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要结合城市水系整治,实施雨污分流,清淤保洁,岸线整治,景观营造,环境美化,真正做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逐步建立城市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用水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

五、加强城市水利管理

(一)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做好城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加强城市规划区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城市,严禁新建任何取用地下水的供水设施。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自备水源。严格执行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制度,突出饮用水源地和重要引水调水河道的保护。以节水型企业、节水型服务业、节水型社区为载体,切实加强城市节水工作。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40%的城市,不得新增工业用水量,并限制新建供水工程项目。深化水价改革,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二)建立和完善城市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城市水利工程的调度运行要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方案执行。公益性工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经营性水利工程按市场机制运行,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准公益性工程,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各类城市水利设施都要落实管理人员、职责、目标和经费。工程维修养护要按照"管养分离"的原则,实行专业化管理、社会化养护。

(三)建设城市水利预警与应急机制。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增强应对城市水旱灾害、水体污染等突发性事件的防范与处置能力,要分别针对江河洪水、山地洪水、台风暴雨、风暴海啸、泥石流、干旱缺水、突发性水污染等灾害,建立预警预报与报告、应急响应制度,制定应对措施,建立应急预案,形成完整的应急机制,保障城市安全。

六、建立和完善城市水利保障机制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城市水利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制度;研究解决城市水规划、实施方案、资金筹措、价格政策等重大问题。要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要加强制度协调、规划协调和政策协调,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城市水利发展。要鼓励和支持城市水利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促进城市水利健康发展。

(二)拓宽城市水利投入渠道。城市水利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维护费、土地出让金、防洪保安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资金中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城市水利建设。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城市水利建设项目投资的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拓宽城市水利投资渠道,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城市水利运行机制,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在统一规划下,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社会投资进入城市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促进城市水利建设。

(三)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城市水利投入。对城市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应根据资金来源、项目的性质和调控的需要,分别采用直接投入、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等不同形式。

(四)建立城市水利的扶持激励机制。各地要加大对城市水利扶持力度,调动加快城市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支持与城市水利关系密切的区域水利治理项目及大中城市的重点防洪排涝和水环境整治骨干工程。各地要对城市水利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通过奖励性补助或其他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城市水利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