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航天发展技术分析范文

航天发展技术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航天发展技术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航天发展技术分析

第1篇:航天发展技术分析范文

“福布斯-土壤”号于2011年11月9日从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目的地是火星。但在与运载火箭分离后,探测器发动机没有开启,最终无望地悬浮于轨道上。

尽管欧洲航天局多次尝试与“福布斯-土壤”号联系,希望向其送达直接开启发动机的指令,使其进入更高轨道,从而避免坠落地球。然而,所有努力都告失败。

在造价1.65亿美元的“福布斯-土壤”号内部,搭载着中国火星探测计划的第一粒“火种”――“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现在看来,它完成预定使命的机会已经为零。

究竟是软件故障还是设备损坏导致了这起事故,还有待调查。不过,经济损失或可弥补。俄罗斯保险中心董事会副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沙巴林此前曾向媒体表示,“‘福布斯-土壤’号投保了约合3800万美元保费,且分别在俄罗斯和外国市场投保,涵盖了所有种类的风险。”

然而,中国的“萤火一号”却无法获得这一保障,据一位参与研制工作的专家透露,“萤火一号”的研制经费中没有保险支出项,因此向俄方支付的费用中未能涵盖保险费,也就无法获得理赔。“萤火一号”属于微型卫星,造价约100万美元。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国科研性质的发射计划,项目经费中往往没有保险费支出一项。虽然作为航天大国,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航天保险市场,并且在承保能力上可比肩欧美,但目前国内涉足该领域的企业专业水平尚不足,且由于政府主导的卫星发射活动常因,而不能透露一些细节,也存在承保障碍。近年来,航天活动的增多使这一市场逐渐活跃,一些新进保险公司忽视了航天活动虽保费最高,但亦有风险最高、科技含量最高等特点,存在“赌一把”的心理,这些短板平添了诸多不确定性,使中国航天险的未来似乎更需要上份保险。

政府兜底

从保险性质看,航天保险主要包括财产险和责任险两大类。“福布斯-土壤”号上了全套保险,包括探测器本身的财产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俄罗斯的航天法规对第三方责任有相应规定,如果商业保险保额不足以支付所造成的第三方损失时,由俄罗斯政府兜底。

这意味着“福布斯-土壤”号的残片落到世界任何一个屋顶,受损屋主皆可获得赔偿。除了俄罗斯,美国《航天发射法案》也规定必须购买第三者责任险,且超过最高赔偿限额的部分,政府需提供额外的保险担保,上限为15亿美元。此外,美国宇航局明确其经费的一部分用来购买保险。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亦有相似规定。

但是,中国自身一直没能解决这一基本法律问题。由政府主导的很多航天发射活动目前仍缺乏第三者责任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任自立对《财经》记者分析,按照国际惯例和司法判例,发射国应当购买足够的商业保险,并由政府出面担保,以保证可能给第三方造成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害得到充分赔偿。中国目前即使通过商业保险合同给第三方损失带来一定的保障,但仍不足以明确发射造成第三方损失后的一些问题,如赔偿额超过了保险额度,政府是否承担额外的赔偿等疑问始终存在。

航天财产险又可分为卫星发射前保险、发射保险和在轨运行保险。依据国际惯例,商业性质的航天发射普遍有保险介入。一般由政府主导的军事和科研性质的非商业发射则不会投保,因为它们基本上都是政府运作的项目,即使发生损失也不牵涉赔偿股东、银行、客户的问题。

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泰公司)航天航空风险部总经理任复茂介绍,中国一般为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投保,而由政府主导的军事和科研性质的卫星多未投保。

2011年8月18日,“实践十一号04”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但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据知情人透露,此次发射失败有近20亿元人民币的连带损失,由于没有投保航天险,只能由政府埋单。

在经济损失之外,科研探索任务也会因此而中断,如后续经费、时间等都难以确定,这使整个科研停滞。“如果保险了,(赔付到位后)很快就能启动下一颗卫星的研发。”任复茂说。

2011年,中国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为历年之最。其中,商业性质的发射只有三次,亦表明大多数发射活动并未投保。

2011年12月2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赵小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会上表示,“十二五”的目标是100次火箭发射,100颗卫星发射上天,100颗卫星在轨稳定运行。

近4至5年,中国平均每年要实施20次左右的航天发射活动。而自1970年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截至目前的41年间,中国一共进行了155次航天发射。中国航天发射步伐的明显加快,使得航天险的缺位令人担忧。

对“福布斯-土壤”号的投保,是俄方的未雨绸缪。2010年,俄罗斯发射失败三颗格洛纳斯卫星,给政府预算造成了巨大损失,俄罗斯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在2011年2月呼吁俄罗斯航天局为所有的国家航天器发射投保。

任复茂认为,政府主导的航天发射活动购买保险是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程度越来越高,政府和商业发射的界限渐趋模糊。政府为发射行为承担风险,花的是纳税人的钱,而保险是社会资金,政府可以通过社会资金来减轻负担。

这种转变在中国亦初露端倪。2011年中国航天活动的“收官”之作――12月22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资源一号02C”卫星投保了一份大单,其“发射+在轨90天”保险保额为4亿元人民币。该卫星用户为国土资源部。由于国土资源遥感卫星涉及国家安全,如果到国外再保险,必须把卫星的资料提供给外方保险公司,将涉及到保密和知识产权问题。因此在国土资源部的要求下,此次发射活动全部由国内保险公司承保。

此前国内的通讯卫星和气象卫星购买商业保险已成常态,这次是资源卫星首次按照商业运作模式购买保险,是从科研试验型向业务应用型转变的尝试,以后发射的资源卫星都会购买航天险。任复茂说,“科学试验性质的卫星也完全可以做到购买商业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财险)特殊风险保险事业部副总经理陆舒也向《财经》记者表示,那些不是特别的科研发射项目如果能够参与到航天保险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购买航天险,不但促进国内航天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发射风险,且“标的多了,航天险市场做大了,相应的保险费率也能降低”。

高收益的诱惑

世界第一单航天保险是1965年,美国国家卫星通信联合体为降低发射风险,为其“晨鸟”号卫星投保。发展至今,不包括中国的份额在内,国际航天险总承保能力已达到发射险约6亿多美元、在轨险5亿多美元的规模。目前中国的航天险市场的承保能力也已达6000万美元以上,是俄罗斯的承保能力的两倍。

人保财险特殊风险保险事业部业务人员宾佳向《财经》记者透露,目前进入航天保险领域的国内保险公司有20多家,特别是最近几年增加较快,“一些新加入的保险公司没有经历过赔款,觉得航天险费率这么高,参与的热情很高”。

由于问题,政府支持的一些航天发射项目往往不会提供关键的技术资料,加之专业技术门槛,这使保险公司实际上难以真实评估其风险值,因此存在承保障碍。但由于火箭发射阶段风险最高,发射险费率也是最高的,即使目前处于保费低点,也达到保额的10%左右。这样的高额收益极具诱惑,致使风险渐被忽略。

实际上,1995年1月26日,“亚太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失败,星箭全损,承保人太平洋保险公司及国际上主要分保接受人赔付了高达1.62亿美元;1996年8月18日,“中星7号”卫星发射失败,承保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亦向卫星的所有人中国通讯广播卫星公司支付了2590万美元的赔款。

从国际市场的发展历程看,航天保险亦曾有过最危险的时刻。自1977年开始,国际航天活动中就发生了一系列事故,全球卫星故障频频,主要原因是航天市场不断涌现新―代的运载火箭和卫星,由于某些技术未历经真正考验,导致卫星和火箭故障多发。至1998年,航天保险市场出现了第一次亏损,总索赔额达到18.3亿美元,而保险收入仅8.5亿美元。

最糟糕的是2001年,航天保险索赔额达22亿美元,而保险收入仅为5.5亿美元。几家著名保险公司纷纷退出航天保险市场,如比利时Avi-abel公司、美国ACE公司和AVE全球市场公司、德国Luftpool公司以及意大利忠利公司。

这也导致2003年-2004年,发射保险平均费率达到22%-23%的高峰。近几年,由于国际发射市场活跃,全球每年的商业发射项目约有二三十个,成功率也较高,航天保险费率才一路走低,降至10%-11%。

由于航天技术发展快,几乎每颗卫星都是一个全新的技术组合,都会与以往的发射存在差别,不但增加了评估风险的难度,也使保险费率高低不同。宾佳说:“现在最好的星箭组合保险费率能低于10%,国产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三号乙’运载火箭,费率目前在15%左右,比国际最好的星箭组合保险费率高,但比那些初推出的新型号卫星和火箭要低。”

定价失语

航天保险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考量风险值,这直接关系到保险费率的确定。卫星发射具有高风险性,失败的可能性较大,保险公司通常在承保前需要收集详细的技术资料、以往发射资料和财务状况等信息,并由专业人士做出评估,确定保险费率的报价。

中国航天保险业虽增长迅速,但整体看专业能力还不足,因而国内公司普遍在费率定价权上沉默。外国保险公司在该领域积累的经验多,同时拥有优秀的航天专业人才,比如卫星、火箭、发射和测控等方面专家。这些专家合作评估一次发射的定价,最后通过公式计算出费率。因此,这些公司掌握着航天保险业的定价权。

国内航天保险发轫迟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的航天发射保险主要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承保,并根据商业惯例将绝大部分风险分保给国际保险机构。但由于1996年2月15日,“三号乙”运载火箭首飞发射“国际708号”通信卫星,火箭点火升空22秒后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50多人受伤;当年8月18日,“中星7号”通信卫星发射也失利。国际航天保险市场据此质疑,系列运载火箭存在严重的质量控制问题,不愿意承担系列运载火箭在国际市场的再保险。

失去保险支持的中国航天,一度无法获得对外发射服务合同,面临即将被排挤出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危险。为了纾解困境,1997年,国务院指示由中国人保牵头,联合太平洋、平安等九家财险公司和一家再保险公司,成立了中国航天保险联合体(下称联合体),建立卫星发射保险专项基金,以支持火箭的发射保险。

此后中国的卫星发射保险业务被归为政策性业务,联合体负责承保国内所有与卫星发射有关的航天保险业务。在能够得到国际分保支持时,联合体成员公司自愿认购自己的净自留额,其余份额统一安排国际分保;在得不到国际分保支持时,联合体承担全部保险责任,成员公司按其各自资本金、公积金、准备金之和占总量的比例,确定每一笔业务的自留额。

1999年,国家气象局在为其“风云一号C”卫星投保时,对保险合同的费率、条款等皆不满意,与联合体发生了争执。此次保单规定由设计、工艺以及原材料等问题导致意外时,都将不予赔偿。“但导致卫星发射失败的因素,基本只有这三个方面。”任复茂说。

于是,当2001年为“风云一号D”卫星安排保险时,国家气象局与江泰公司签署了卫星保险经纪委托协议,约定D星投保价格不得高于C星,且另提高保险条件,如增加卫星的在轨寿命保险等。

在江泰公司的运作下,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国际航天保险公司等有意成为此单的保险人。其后,由于保监会介入并多方斡旋,联合体最终接受了国家气象局委托聘请保险经纪人的要求。

“风云一号D”虽最终仍由联合体承保,但这番折腾使中国市场步入一个国际惯例,即航天保险经由保险经纪公司来安排。由于中国的卫星发射保险业务被归为政策性业务,联合体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而保险经纪公司的介入,打破了这种垄断格局。此后,国内航天保险市场进入“一个市场,两种做法”的时期。

陆舒分析,联合体目前仍处于“备胎”状态,上级主管单位也不会取消它,因为在极端情况下,比如航天险市场发生危机时,其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渠道。

中国保险公司虽争得了市场,但失语于定价。人保财险是国内涉足航天险时间最早、业务最多的保险公司,几乎包揽了国内发射的所有通讯卫星的主承保人地位。但人保财险一般的业务流程也是让国内保险公司各自认购承保份额,然后将其余部分统一安排国际的再保险,向国外保险公司发出询价要约,根据需要的额度,可以将费率高的报价剔除,最后用剩下的报价形成加权平均数,国内承保人按此统一价格进行承保。

陆舒认为,“国内的相关规定也不支持各家价格不一致,都是按谁承保多少份额核算。”

究其原因,任复茂分析,一是积累的航天发射数据量少,缺乏足够多的数据来支撑定价;二是国内保险公司缺乏航天领域专家,也养不起专家,因此没有航天保险的风险分析能力,至今“只能每次都跟随国际价格”。

虽然中国航天保险业的专业能力尚有欠缺,但通过借鉴国际经验随行就市,同时结合本国的发射情况,给出自己的费率定价,短期内亦可解决问题。随着市场经验的积累,并且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承保,中国航天保险业能力的提升可以预见。

第2篇:航天发展技术分析范文

普京还提出以苏联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名字为东方发射场附近未来的一座城市命名。东方发射场拟在2015年进行首次火箭发射,2018年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占地38万平米的该发射场旨在帮助俄减少对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依赖。(江山)

美宇航公司规划发展可复用运载器

在准备年内晚些时候开始试飞其“山猫”亚轨道航天飞机的同时,美国XCOR宇航公司已完成一种入轨型可复用运载器的初步方案设计。公司首席执行官格里森说,尽管尚需开展更详细的设计,该公司已在过去几个月完成了方案设计。他说,按设计方案,这种运载器将使用一种现有的飞机和两个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级。上面级很可能将使用一种液氢发动机,而该公司最近刚开始研究相关技术。因液氢低温燃料的处理很复杂,XCOR宇航公司以往部避免采用这种燃料,而选用了煤油等其他燃料。但格里森说,对于入轨型运载器来说,液氢的性能优势胜过了对其处理复杂性的担忧。他给出的有关该运载器方案或研制时间表的其他细节很少,但称他们打算把每运送一个人的价格定为100万美元,称这样的价位能带来足够的商业兴趣,使该项目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

不过,XCOR公司近期的工作重点仍是“山猫”亚轨道航天飞机。“山猫”的1型原型型号已接近完工。“山猫”一直都被作为公司未来发展入轨型飞行器的垫脚石,在“山猫”项目上取得的经验将有助于入轨型飞行器的研制。(阳光)

法决心2020年前发射电子情报卫星

4月29日,法国政府发表新的《法国国防与国家安全白皮书》。白皮书称,天基通信和惰报、监视与侦察将同中空长航时无人机与战术无人机、飞机空中加油和网络空间攻击防御一道成为最优先的工作。法国国防部称,天基情报对国家必不可少,将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它决定要在2020年前部署一颗电子情报卫星,同一颗新一代光学侦察卫星一道工作,并希望说服一个或多个欧洲国家分担这项投资。但白皮书并未具体表示将部署称为“空间电磁信息能力”(CEREs)的电子情报卫星系统。2008年发表的上一版国防白皮书曾把CERES列入高度优先的工作。在政府开支和债务危机仍在持续的背景下,该项目一直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法国国防部已签发了有关下一代光学侦察系统的合同。白皮书证实,法将建造下一代军事通信卫星系统,以接替老化的“锡拉库斯”3卫星。(江山)

俄一空间站舱段将在年内离轨

4月19日,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有关人士称,俄计划在年内晚些时候让国际空间站上的“码头”对接舱离轨再人,并沉入海中。该舱将在俄一个新舱段对接到站亡之前脱离空间站并离轨。站上的俄罗斯航天员将通过一次太空行走来使“码头”舱脱离空间站。此前,有俄方人士称,俄“多功能实验室舱”(MLM)靛于2013年底发射。俄计划在2020年国际空间站全站离勒之前再向该站发射4个新舱段,即MLM、一个节点舱和两个科学电力舱。现在站上有5个俄只舱段,即“星辰”服务舱、“曙光”货舱、“码头”对接舱、“探索”研究舱和“黎明”研究舱。(江山)

“开普勒”发现三个“超级地球”

近日科学家宣布美航宇局“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了3颗可能支持生命存在的系外行星。两篇相关在当日出版的《科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在《科学》上的论文称,“开普勒”发现了2颗分别名为开普勒62e和开普勒62f的类地行星。分析显示,这两个行星温度适宜,表面均覆盖着不间断的海洋,理论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研究人员称,与迄今发现的所有其他类地行星相比,这两颗行星是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开普勒62行星系统由5颗行星组成,距地球1200光年。开普勒62e和开普勒62f略大于地球,体积分别是地球的1.6倍和1.4倍。由于正好位于“宜居带”,不至于太冷或太热,它们应能维持液态水的存在。发表在《天体物理学》上的论文称,新发现的开普勒69c体积是地球的1.7倍,位于宜居带,同样具有存在生命的可能。其所在的开普勒69行星系统恒星尺寸是太阳的93%,亮度为太阳的80%,距地球约2700光年,是迄今发现的最接近太阳系的行星系统。(江山)

俄拟2014年首射“安加拉”火箭

俄军方预计,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一座新发射设施完工后,俄新型“安加拉”系列运载火箭中的轻型型号将在2014年进行首射。这次首飞原拟在2013年进行。“安加拉”系列火箭采用与美“渐进一次性运载器”类似的模块化设计,1995年开始研制,低地轨道运载能力在2吨~40.5吨之间。俄军方希望能在2014年进行首射,但这完全取决于工业界的火箭建造进度。俄研制“安加拉”系列火箭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航天发射的独立。该系列火箭将使俄能在其北部的普列谢茨克航天中心和远东新建的东方航天中心发射重型有效载荷,从而减少对从哈萨克斯坦租用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依赖。(阳光)

第3篇:航天发展技术分析范文

对于航天产业而言,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航天飞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打下了深刻的政治烙印,被视为冷战思维下的特殊产物,从动机到技术均广受争议。航天飞机退出历史舞台,就某种程度而言,也象征着航天产业的竞争,已经摆脱冷战思维的主导,回到和平与发展的轨道上来。

航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也是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界定的四大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增长速度远高于大多数其他产业业。航天产业对一国的科技和经济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是一国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历来是各同政府在自主创新上投入的一个重要领域,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最先应用在航天领域,然后向民用转移,因而具有很高的外部效益。

我国航天产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产业初具规模。随着我国探月计划、载人飞船、空间站等方面的工作将进一步展开,更先进的通信卫星以及电视直播卫星谱写卫星通信领域运营服务的新篇章,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的部署,将为相关领域的商业应用奠定扎实的基础。航天产业还将带动农、新材料、医药等相关产业的进步,并将凸显出其独特的社会影响和商业效应。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航天产业在技术、实践和体制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卫星以科研试验卫星为主,卫星部署也尚未形成规模。产业发展中存在“天地”发展不协调,制造业水平与运营服务和应用的发展需要不协调等问题。军用、民用和商用航天界定不够清晰,航天产业的军、民、商体系尚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

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产业的发展,首先在于机制的完善,其次在于商业应用的突破。

我国的航空产业的运营体制,应当逐步向军、民、商三部分综合发展转型,以法规形式,确定我国军用、民用航天和商业航天的发展政策、实施方法,明确军、民、商各部分航天工业的范围和内容,以及综合发展战略。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航天产业才能合理的发展。

第4篇:航天发展技术分析范文

《2011年中国的航天》是根据中国国情并综合研究世界航天发展趋势,把稳步发展与跨越式前进有机结合而描绘出来的。其涉及面宽、范围广,对中国航天发展进行了统筹考虑、科学部署。

进一步提升进入空间的能力

白皮书中提到,在今后5年内实现五号、六号和七号首飞,开展重型运载火箭专项论证和关键技术预先研究。一个国家进入空间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空间活动能力以及空间应用水平。例如,五号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5吨,这就为我国建造空间站提供了重要支持,因为从世界空间站的发展来看,空间站单个舱段为20吨左右最佳,所以要发射空间站舱段必须拥有大推力火箭。

具有“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特点的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其基本型为带助推的两级火箭:芯一级采用2台推力各约50吨的氢氧发动机并联组成;助推器根据需要采用120吨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数台;芯二级采用2台推力各约8吨的氢氧发动机并联组成,它由三号甲第3级氢氧发动机改进而成;整流罩直径5.2米,长18米。五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覆盖1.5~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覆盖1.5~14吨。

白皮书指出,我国正开展载人登月前期方案论证,而研制重型火箭对于未来载人登月甚至载人登火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载人登月飞船一般需在50吨以上,而且其奔月时的初速度要求为每秒10.9千米,因此必须拥有重型运载火箭才行,如要进行载人登火星更是如此。当年美苏竞争载人登月时苏联之所以败给美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联N1型重型火箭4次发射失败。

我国著名火箭专家龙乐豪院士等专家透露,我国发展重型运载火箭的初步方案是:在动力选型方面,拟基于液氧煤油发动机、液氢液氧发动机和固体发动机来构建我国的重型运载火箭,其中上面级发动机选择氢氧发动机,地面起飞动力选择全液氧煤油或者固体助推+氢氧芯级,起飞推力达到5000吨级;在构型选择方面,拟采用两级半构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兼顾火箭运载效率优化,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二级一次点火和两次点火的不同选择,适应不同的目标轨道;在直径选择方面,由于长细比过大的火箭不利于控制,所以初步确定重型运载火箭的长细比不超过12,计算结果表明重型运载火箭的直径不应小于9米。

根据前期载人登月论证工作的初步结果,我国载人登月拟采用两步走的战略实施,第一步是在2025年前,利用现有火箭技术,发展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00屯级超大型运载火箭,尽快实现2~3人的月球探测活动;第二步是在2030以后,发展基于大直径、大推力发动机技术的重型运载火箭,实施3人以上的月球探测和开发活动。经过计算,重型运载火箭具备将50吨级的有效载荷送入奔月轨道的能力,结合前期论证结果可知,采用重型运载火箭具备一次发射将3人以上有效载荷送上月球,并从月球安全返回的能力。重型运载火箭还可用于无人火星探测、载人登陆火星和建造空间太阳能电站等。

重点建设空间基础设施

白皮书强调,我国重点建设由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等卫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框架,进一步完善地面系统建设和卫星应用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长期、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能力,扩大应用规模,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我国将研制发射立体测绘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雷达卫星等新型对地观测卫星。2012年1月9日升空的资源三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通过立体观测,可以为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领域提供服务,资源三号将填补中国立体测图这一领域的空白。该卫星采用经适应性改进的资源二号卫星平台,配置4台相机:1台地面分辨率优于2.5米的正视全色TDICCD相机;2台地面分辨率优于4米的前视、后视全色TDICCD相机;1台地面分辨率优于10米的正视多光谱相机。卫星具有侧摆功能,可对地球南北纬84度以内的地区实现无缝影像覆盖,每59天实现对我国领土和全球范围的一次影像覆盖,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在5天之内对同一地点进行重访拍摄。其影像分辨率及测图精度为国内第一。资源三号卫星集测绘和资源调查功能于一体,主要用于生产中国1:5万基础地理信息产品,以及1:2.5万等更大比例尺地图的修测和更新,开展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为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和国防建设等领域提供有效的服务。资源三号于2012年1月11日成功传回第一批影像数据,影像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共约21万平方千米。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经快速完成对首批影像的加工处理,制作出高质量影像产品,并成功应用于自主知识产权在线地图服务网站――天地图(WWW.省略)。

2012年发射的环境一1C(即环境与灾害监测雷达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雷达卫星,使用可折叠式网状抛物面天线,天线将在卫星入轨后展开。其星载雷达具有条带和扫描两种工作模式,单视模式空间分辨率可到5米,4视模式空间分辨率为20米,提供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以多视模式为主。

白皮书表示,我国将发展移动通信业务卫星,研制更大容量、更大功率的新一代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平台。这对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和科学繁荣等都会带来显著的效益。

例如,发展移动通信业务卫星可向各种用户,尤其是紧急救援的用户以及处于远离城市的用户提供实时话音、数据等多种服务,这对于减灾、探险、旅游、公安、运输等许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移动通信业务卫星覆盖区域广,其不受地理障碍约束和用户运动限制等优势使光纤通信望尘莫及,用途越来越广。

我国目前使用的东方红四号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平台,有效载荷承载能力595千克,可提供有效载荷功率8千瓦,设计寿命15年。我国还将研制更先进的东方红五号平台,它拟使用电推进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有效载荷承载能力1200~1500千克,可提供有效载荷功率15~20千瓦,将大大提高卫星的应用能力和范围。

现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发射了“哈勃”空间望远镜等多种天文卫星,这种卫星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不受大气层的影响,进行全波段天文观测,但我国目前还没有。白皮书透露,我国将研制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它将是我国第1颗天文卫星,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空间天文学的研究。

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卢方军研究员介绍,“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

是国际上已知计划中唯一一台既可以实现宽波段、高灵敏度X射线成像巡天又能够研究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体的短时标光变和宽波段能谱的空间X射线天文观测设备。与已有和研制中的硬X射线望远镜比较,“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在全天巡天的灵敏度和高计数率观测的时变研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使得中国有可能在黑洞的寻找和高精度观测这两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重大成果,是透视宇宙的眼睛。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采用分舱室式设计,有效载荷位于卫星上部,服务舱以资源二号卫星平台为基础,位于卫星下部。卫星总质量2700千克,将运行在高度550千米、倾角43。的近地圆轨道,设计寿命4年。其主要有效载荷包括高能X射线望远镜、中能X射线望远镜和低能X射线望远镜。由于不同能量的X射线辐射起源于天体上不同的物理过程,这些望远镜在不同的波段同时观测一个天体,可以对天体的活动给出更全面和准确的诊断。

卢方军研究员透露,“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是我国第一颗空间天文卫星,采用了低噪声、高能量分辨率x射线探测技术、Sj―PIN探测器和读出专用集成电路技术、硬X射线探测器技术等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载荷技术,在卫星背景型号研究期间,取得多项创新性技术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的空间探测能力。

实施一批重大航天科技专项

白皮书介绍,我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二代导航系统将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带动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我国将在今后5年内发射空间实验室、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再生式生命保障及推进剂补加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这些都是为空间站建设进行技术准备,因为空间站犹如在宇宙的海洋中傲游的航天母舰,虽然用途广泛,但需要各种配套设施的支持。

空间实验室是建立长久性空间站的重要一环,以突破和验证空间站关键技术为主要任务目标,以“短期有人照料、长期自主运行”为主要工作模式。我国空间实验室发展构想具有如下主要特征:通过一次性携带的物资,可实现少批量、短时间航天员在轨驻留,一般不具备长期载人能力;一般没有在轨补给和补加功能,寿命较短;规模小,不具有可扩展性;能进行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试验,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

未来的空间实验室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其后的另一空间实验室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我国还将以空间实验室为基础,研制比俄罗斯“进步”系列货运飞船更先进的货运飞船,最大直径约3.35米,发射质量13吨,一次运货能力达6吨,是“进步”货运飞船的3倍。

2020年前后建成的我国第一个载人空间站起点很高,是多舱式空间站,采用积木式构型,由1个核心舱和2个实验舱组成,并可同时对接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后,总质量80吨。它们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我国载人空间站的核心舱含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全长约18.1米,最大直径约4.2米,发射质量20~22吨。其主要任务包括为航天员提供居住环境,支持航天员的长期在轨驻留,支持飞船和扩展模块对接停靠并开展少量的空间应用实验,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实验舱具备独立飞行功能,与核心舱对接后形成组合体,可开展长期在轨驻留的空间应用和新技术试验,并对核心舱平台功能予以备份和增强。其中实验舱Ⅰ全长约14.4米,最大直径约4.2米,发射质量约20~22吨,兼有组合体控制与应用实验功能。实验舱Ⅱ体积、尺寸、质量与实验舱相同,以应用实验任务为主。

虽然与123吨的“和平”号和423吨的国际空间站相比,我国空间站规模相对较小,但从建造成本和应用效益的角度综合分析,这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的理性选择。我国既不贪大求全,但又规模适度,因此有望取得较高的工程应用效益。

第5篇:航天发展技术分析范文

“商业化”的起爆点:

一切从球开始

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私营航天科技公司成功的先例:2014年,Facebook与 Titan Aerospace 进行了一笔达 6000 万美元的交易。Facebook 购买了多架该公司生产的近地面太空无人机,用于自己旗下的太空网络信号转播项目,届时,全球都会被免费的无线网络覆盖。而在民营航天成功先例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 SpaceX 公司。

和美国不同,中国航天事业主要由国家掌控和运作,但这并不意味着私营航天在中国无从谈起。

去年5月,“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新常态的语境下,国家把目光再次聚焦到工业实体。有分析认为,仅卫星应用这一领域的产值就将在2020年达到5000亿元,“十三五”末我国航天工业的整体产值将能达到8000亿元至10000亿元的水平。

据行业人士测算,商业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可获得7至14美元的回报。经过多年发展,商业航天已成为世界航天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坐火箭20万美元游太空”“推出太空专车、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等发射服务计划”……事实上,曾经颇显神秘的中国航天业,已悄然开启商业化的大幕。虽然让公众兴奋的太空游还略显遥远,但作为交通工具的火箭其实已开始“专车”服务(指发射卫星等)。

位于一间普通写字楼的中国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火箭公司)没有过多国企做派和军工的神秘,也还没有互联网企业足够的简明高效,但这家企业已经站上中国航天商业化的时代“风口”。

作为商业航天发展的基础运输平台,火箭正通过创新运营模式、打造专属列车、提供定制服务等创新举措,努力在商业航天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布局并不止于目前披露的商业发射服务、亚轨道飞行体验、空间资源利用三大业务板块,“对标SpaceX只是近期目标。”

百度CEO李彦宏曾在2014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会上递交提案,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鼓励民营企业开展火箭、卫星等的研制、生产和发射业务,促进航天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航天领域的民间机会

2015年12月22日上午九点,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将其自主研制的Falcon 9 FT火箭发射升空,成为首个成功进入太空的民间企业。这被视为私人航天时代即将到来的标志。

在中国,航天领域长期为国有力量主导。即便是国有机构,要制造完整的火箭也非一家所能。火箭的不同结构,在传统的航天系统中有着严格的分工。

但在民营航天爱好者的眼中,只要技术操作与基本工艺到位,使用民用级别的原材料进行航天器制造,并非不可能。

2013年,大三学生胡振宇与科创广州项目组成员一起,到内蒙古发射了一枚火箭。

胡振宇曾在中科院空间所实习了1个多月,而这家机构是航天四院的主要客户之一。他听到的最大抱怨是“太贵了”,“贵到以至于中科院自己都想做探空火箭,忍无可忍了”。几年后,他创办了翎客航天,计划把价格拉低至200万元,同时提供更好的性能。其中的关键是缩短供应商链条,减少分包成本,避免层层倒手、加价,以确保毛利润率。

按照胡振宇的规划,他创建的翎客航天将是国内首家提供探空火箭发射服务的私人企业。与公众更加熟悉的“”等运载火箭相比,他的探空火箭体型更小,通常长度不超过10米,箭体直径不超过300毫米,有效载荷数十公斤。它的作用是将搭载的仪器送到几十至几百公里的高空,进行几分钟的科学观测,相对简单的结构和功能,让民间科研力量有望参与其中,甚至成为市场的主要玩家。

2015年7月,中国民间航天组织中规模最大的 “科创航天局”主席罗澍等人做的卫星研制方案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投资人认为,没有民间及商业化的航天就没有人类航天的飞跃。现在人类处于技术空前平民化的阶段,所以会出现几个年轻人在短短几年间通过互联网改变数亿人的生活,“沿着平民化路线看看有没有突破口。”

民间的商业航天行为,最终落点还是“商业”,在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航天+互联网”的信息产业变革,以及全球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航天的“商业化”道路,寻求新的投资机会。

中国航天的山东元素

在神舟十一号任务中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后,513所承担了多项保障工作。

513所即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始建于1966年。1986年由山西太谷搬迁至山东烟台。是目前山东省唯一一家从事航天高科技研究的科研事业单位。513所先后参与了我国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等所有载人航天工程型号的研制,均圆满完成任务。

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6时32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先后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据了解,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据报道,在航天员空间实验的过程中,513所研制的多项产品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513所研发的氧分压调理电路、二氧化碳分压传感器、舱内气体采样装置将净化空气,确保太空没有“雾霾”;液路断接器和封气装置是载人飞船的安全卫士;失重生理效应实验装置、骨丢失对抗仪、无创心功能监测仪为航天员提供了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无线语音系统将实现航天员与地面的天地通话。

作为航天电子重要研制单位,在发展中,513所逐渐形成了信息系统与综合电子、测控与通信、电力电子、计算机应用以及部组件五个专业领域,建成了完整的适应宇航和武器产业要求的电子产品科研、生产、实验体系,形成了从前沿技术跟踪、论证,到原理样机研制、产品工程化实现,以及技术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研制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卫星、飞船、火箭和防务装备领域。

第6篇:航天发展技术分析范文

格林尼治时间2011年12月19日16时41分(北京时间12月20日零时41分),一枚中国LM-3B增强型运载火箭从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将搭载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送上太空。火箭飞约26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203公里、远地点42007公里、倾角24.8°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获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发射,是中国系列运载火箭第154次发射和2011年第18次发射,也是LM-3B火箭自1996年2月首次发射以来的第18次发射以及2011年第5次发射,同时也创下了该型火箭5次发射的年度发射经录。

这次发射是2011年中国航天继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Paksat 1R)、Eutelsat W3C两颗通信卫星后第3次为国际客户提供商业发射服务,而尼星1R是中国第4个整星出口国际用户在轨交付的的通信卫星。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尼日利亚科技部和尼日利亚通信卫星有限公司于2009年3月签署的尼星1R合同的约定,尼量1R将接替2008年11月11日因太阳能帆板驱动机构故障在轨失效的尼星一号(Nigcomsat 1)。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为尼星1R提供发射、测控服务及地面站支持。

尼星1R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尼日利亚通信卫星有限公司承担其运营及管理。该卫星发射重量约5100公斤,整星输出功率8KW(寿命末期),在轨设计寿命15年,采用“东方红四号”(DTH-4)卫星平台,携带8个Ka波段、14个Ku波段、4个C波段及2个L波段转发器,卫星波束覆盖非洲中西部及南部地区、欧洲中东部和中亚部分地区,主要用于通信、广播、互联网接入、远程教育、宽带多媒体和导航服务。

在完成在轨测试及交付后,尼星1R预计2012年春季在42.5°E轨位上投入运行。分析家指出,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尼星1R投入服务后,将改善该国通信基础设施,造福卫星束覆盖地区民众,辐射带动周边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据称,尼日利亚目前每年带宽租用费用超过675亿奈拉(约合4.5亿美元),尼星1R投入运行后将为尼国节省带宽租用费780亿奈拉(约合5亿美元)。基于该卫星可以为民众提供便宜及方便的宽带互联网接入和电话服务,将有助于缩小尼日利亚及非洲地区城市与农村间的数字鸿沟。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是专门从事尼日利亚通信卫星运营及管理的国有企业。尼星一号2007年5月由LM-3B火箭发射升空,2008年11月因故障在轨失效。据悉,尼星公司的后续卫星项目尼星二号及尼星三号也在洽谈之中,未来这两颗卫星都将采用DFH-4卫星平台及由LM-3B火箭发射。

第7篇:航天发展技术分析范文

年轻团队

突破诸多世界难题

五号总指挥王珏、总设计师李东带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年轻技术团队,在五号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先后突破了以12项重大关键技术为代表的247项关键技术。研制团队在五号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首次引入先进的数字化设计手段,实现了数字化模装替代实物模装,完成了型号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分析、数字化试验的三大数字化工作,大大缩短了研制周期、节约了研制经费,

在五号火箭的研制过程中,这群年轻人先后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技术,推动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进步,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从3.35米直径向5米直径的跨越,为我国未来大规模开发利用空间资源、以及在深空探测中发出“更强中国音”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五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也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牵引了天津大运载火箭基地和海南文昌发射场的建设,也为后续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十年攻关路中国火箭跻身世界一流

近20层楼高的五号,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这足够让10架波音747齐飞,而25吨级的运载能力几乎可将3个天宫二号同时送入太空,目前,五号的运载能力亚洲最大、世界一流的,直径由中国现役火箭最大的3.35米扩大到5米,在一系列的技术创新背后,是五号研制团队走过的整整10年艰辛历程。

直径扩展到5米,对于火箭研制来说,是革命性的,正如总设计师李东所说,长五从设计、仿真、制造到地面各种试验都变了,全箭采用247项核心技术,新技术比例几乎达到100%,国际上研制新型火箭,包括卫星飞船,采用新技术比例一般不超过30%,所以长五是真正的跨代产品。

“长五虽然个头大,但很智能。”研制团队的自信来自五项世界首创的控制技术:发动机联合摇摆、大型运载火箭实时卸载+主动导引+预测关机的复合控制、助推器多点支撑起飞主动抗漂移控制、大推力发动机精准关机控制和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飞行控制与燃料利用集成的数字化网络构架,长五箭体采用了运载能力更强的前捆绑主传力结构,即箭体芯级悬空,靠4个助推支撑整个箭体,像芭蕾舞踮脚的舞姿。

李东介绍,以往火箭的零部件最多几万个,而长五达到了十几万个。设计量是以往火箭的3.5倍以上,为了应对这个新挑战,研制团队采用了全数字化三维设计方法,细到每一个螺钉的大小和位置都能一目了然。

艰难起步艰苦攻关队伍在历练中走向成熟

2008年,与五号研制并行推进的天津大火箭基地是在一片盐碱滩涂上开工的。五号使用了一整套全新的制造设备,2009年底,天津基地成功焊接第一个球形底,2010年打造第一个工艺短箱,2011年底交付第一个试验产品……图纸上的线条从厂房的一侧进入,从另一侧输出变为实物,组成长五的各种“器官”。

进入2009年后,大量试验逐步开展起来,整个研制队伍也进入了挫折最多的阶段。这年3月,长五火箭转入初样阶段。

使用零下252.5度的低温推进剂让长五的性能大幅提升,但难度也成正比例地提升。2012年6月的一天,5米直径贮箱低温静力试验正在北京进行,当载荷达到93%设计工况时,箱体突现出现裂痕。如果处在实际飞行中,这将导致箱体结构失稳,后果严重,

推倒重来。听到这个消息,一些队员流下了眼泪。接下来的3年,团队从头开始,重新设计研制芯级的贮箱,

“绑得牢、站得稳、点得着、分得开是对助推器的要求。”长五助推主任设计师李泯江介绍,“类似高铁车头的斜头锥设计,让气动性更好,也更美观。”

“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助推器,20多米长,共需要5万多个标准件,而头锥是现役火箭里最复杂的结构件之一,研制历时六七年,”谈起技术,长五助推模K总装工艺师张游打开了话匣,然而去年5月结婚的他,至今还没兑现跟妻子度蜜月的诺言,

2005年,已经历过9次成功试车的50吨氢氧发动机在点火后,突然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经过反复研究“会诊”,燃烧室耦合振动问题被锁定,两年后,团队终于通过加挡板,分区燃烧,错开了频率,解决了问题,长五副总设计师王维彬1986年参加工作,曾参与我国第二型氢氧发动机的研制,“经过反思,大家吸取了教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一定要亲自实践。”

全新氢氧发动机推力近9倍于现役氢氧发动机,研制节奏很难一把就摸准。2013年,发动机临近验收,试车现场,发动机突然燃烧了起来,在场的研制人员惊呆了。王维彬说:“这相当于上了十几年学,参加高考,第一门就考砸了。”

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在西安同步推进。发动机曾连续4次试车失败,爆炸把团队的士气炸飞了。但没多久,他们咬咬牙,憋着劲儿继续点火试车,向前走。“这个发动机一度不被看好,我们从零开始,一直在摸索它的‘脾气’。”长五副总师陈建华1991年研究生一毕业就到当时的067基地研制这款发动机。

2001年,没有任何相关经验的研制人员雕花般加工出第一台发动机。一路走来,到2013年,尝尽了数次归零的苦涩,当年6月,长五助推双机并联,成功进行了当时亚洲最大吨位的动力系统试车。2015年、2016年,长六、长七两型火箭分别用首飞展示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的优异性能。

攻坚克难五号研制实现新跨越

2013年6月,长五火箭转入试样阶段。在研制路上不停拐弯的团队感到路r越来越好,加速的机会来了。

长五副总设计师王晓玲说:“火箭软件规模越来越大,三号甲系列有几十个,二号F有100多个,长七有200多个,到长五就有300多个了,软件代码达到了430多万行。”

2015年,喜讯传来:结构研制团队改进了锻环、板材、设计的具体细节,结构问题解决了,大直径结构件工艺和原材料控制也都上了新台阶。

同年8月的一天,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到集团公司亲眼见证了长五动力系统的惊艳表现,整个队伍的士气也因此大振。

在10米长的助推氧箱加工中,团队使用了搅拌摩擦焊工艺方法。这也是中国运载火箭首次通过自研设备在大型舱段上使用搅拌摩擦焊工艺,被称为得意之作。

长五助推总体结构负责人吴小军说:“由于助推受力方式变了,仅调研连接芯级和助推的承力接头就花掉团队一年多的时间,而加工接头部件直接提升了团队的机加能力,被称为一‘宝’。”长五的研制使一些技术得以升级换代。

坚强意志过硬技术战胜意外挑战书写航天奇迹

历经十年艰苦研制,五号首飞当晚,研制团队面临一系列意外挑战凭借过硬技术和完善的预案,在临射前的163分钟里,以坚强意志克服一系列困难,取得了五号首飞的圆满成功。

当晚发射准备中,五号遇到的第一个棘手问题来自火箭助推器氧排气管道。五号4个助推器安装了8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安全加注、稳定燃烧等技术难度极大。问题的排查耽误了一些时间,发射被推迟到19点01分。

第二个问题又接踵而至:芯一级氢氧发动机在预冷过程中出现非正常现象。发射场指控大厅里出现了骚动,科研人员聚成多个小组,讨论声在紧张的空气中回荡。同一时刻,五号核心研制人员与专家火速商议,为了集中注意力,他们锁上了会议室的门。经过商议,五号研制团队制定出方案,这一方案并未超出预案范畴。据李东回忆,闭门会议大概开了20多分钟,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距离发射窗口后沿越来越近。实践17号卫星研制团队紧急研究,认为窗口可以后延至21点。

19点左右,已经撤退到安置点的一院15所陈通斌和谢建明师傅突然接到通知:返回发射塔架。他们是五号芯一级氦配气台操作手,此时的任务是为火箭调整氦气供应,为氢氧发动机预冷。当时燃料早已加注完毕,数百吨燃料悬在头顶,他们却没有任何时间为此担心。“这就是我的工作,没有想太多,”陈通斌事后回忆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突然,屏幕上一直居高不下的温度数据大幅降低,很快便降至允许起飞的数值。陈通斌、谢建明等人以干净利落的操作,圆满解决了发动机预冷问题,

经过两个棘手问题的挑战,操作人员怀着十二分专注做着发射前的每项工作,终于进入倒计时3分钟,01号指挥员下达口令“3分钟,准备!”点火在即,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3分钟准备很快被暂停,点火时间再次后推。

指令几度被暂停、重置,本应顺畅的流程,像尚未磨合的齿轮,卡了壳。

五号副总设计师娄路亮解释道,屡次暂停倒计时是因为数据传输显示出现了故障,并非火箭本身的原因。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得到相关数据,按照规定可以暂停流程。“对五号,我们一直很有信心。关键时刻要相信团队每一位成员,相信一线!”他说,

接下来,中国航天史上罕见的一幕出现了,进入倒计时10秒内,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因为没有接收到相关数据,仍果断暂停了读秒。

“已经倒数读秒,(出现问题)关系到能否成功发射,没有时间多考虑,全靠我们的自信。”李学锋说。

操作人员判断没有问题。接着,恢复10秒倒计时。

终于,“点火”口令在等待了163分钟后响亮发出,长五火箭喷出千钧之力,缓缓起身、出塔,穿入云霄,

指控大厅里,情绪如闸门甫开,掌声、欢呼声瞬间爆发。

飞入天空的五号表现完美,助推器分离、抛整流罩,一气呵成。

点火1821秒后,长五与载荷组合体成功分离,标志着长五首飞圆满成功。10年砺箭,终于一试霜刃。

作为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研制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大的一枚火箭,长五的研制难度远超现役火箭。研制人员经过10年艰苦攻关,实现了新技术应用几乎达100%的创举。难度大意味着风险也高,在发射前的近3个小时里,中国航天人依靠过硬的技术和万无一失的准备工作,终于克服了重重挑战,取得胜利。

回首这惊心动魄的近3个小时,李东认为,在倒时阶段发现问题时,承担技术支持任务的年轻设计师们敢果断决定暂停,迅速判断问题性质,并重置倒计时,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这是研制团队技术过硬、有自信心的表现,是年轻一代航天人成熟的表现。他们的表现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也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真的是非常专业!”李东高度评价这支年轻的设计师团队。

“这是我们遇到的挑战和风险最大的一次航天发射,但我们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成功。”长五总指挥王珏眼含热泪。

即使一颗心数次提到嗓子眼,但科研人员始终对自己的大火箭充满信心。

放眼未来中国航天迎来更大的舞台

数据显示,有上万名航天人参与了五号的研制,研制生产各类产品19000台套,累计开展近7000次、1000余项地面试验。2016年初,长五试验队到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合练时,大家通过统计发现,团队平均年龄32.8岁,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和寄托。我国计划于2017年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登陆月球并采样返回。五号将成为此次任务的运载工具。

五号的整流罩直径达5.2米,一次能将20多吨重的空间站舱段送入太空。我国将用五号B发射空间站,已经计划了5次发射任务。

第8篇:航天发展技术分析范文

关键词:企业废气 综合治理 工程设计

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五年时间内要确保经济发展方式改变、致力打造环境友好型社会。2017年扬州的“263”计划、环保部对京津冀企业废气排放的监督管理、关于江苏灌南企业废气泄露事件的处理调查、3月环保部对山东某化工企业废气泄露进行立案等事件都表明了我国政府在企业废气治理方面的严肃态度。企业废气有多种类型,具有毒性大、污染广等特点,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进行企业废气治理时,要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制定高效适合的综合治理方案,提高其可实现性与科学性。

一、企业废气治理工程的处理技术

企业废气的处理技术大致可分为回收技术和消除技术,前者是采取冷凝、吸收、吸附等物理方法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废气进行回收再处理;后者是用燃烧、生物处理等技术对企业废气进行消除。企业在进行废气综合治理时应结合生产状况与成本核算选择适合自己的废气处理技术。

(一)通过冷凝法吸收废气

冷凝法一般用于废气处理的前端,是利用有机污染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与压力改变时饱和蒸气压发生相应变化的特性,通过温度与压力的改变使污染物从气体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企业废气治理的目的[1]。这种处理技术主要依靠冷凝温度控制,具有分离速度快、治理效果明显的优点。但缺点在于使用范围小,只适用于5000ppm以上的高浓度废气,对浓度低或者大风量的废气并不能起到有效作用,并且这种技术使用成本较大,因此在目前的企业废气治理中应用的并不广泛。

(二)吸收技术的使用

吸收法由于容易操作、投资费用低等原因在企业废气综合治理中使用的最为广泛,也是最早的废气处理技术。吸收法大致可以分为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物理吸收是指以挥发性低溶剂为载体、利用污染物与气体物理性质上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离,达到废气治理的目的[2]。在使用过程中,应选用溶解度大、抗氧化、抗腐蚀并且价格低的吸收剂;化学吸收是指利用吸收液使废气中的污染物产生化学反应,主要有酸洗、碱洗、氧化吸收等途径。化学吸收的缺点在于需要定期更换吸收液,并且更换下来的吸收液需要经过在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否则会产生二次污染。

(三)通过吸附法吸收废气

吸附法是通过吸收剂对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产生化学健力或是分子吸引力,从而将其从气体中吸附出来的方法,生活中最常见吸附法应用如放置活性炭吸收甲醛等。通过吸附法技术处理废气的优点是吸附彻底、耗能低、使用安全等,但缺点在于吸附剂容易失效,需要定期更换,工艺复杂等,故而在企业中的应用很少。

(四)利用生物法对企业废气进行处理

生物技术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废气处理技术,一般分为生物滤池、洗涤剂、滴滤塔等种类。具有投资小、运行方便、净化效果好等优点,近几年来的在企业废气治理中也收到追捧。但生物法具有氧化分解的速度较慢,在进行废气处理时需要很大的接触面积等缺点,且只适用于浓度较低的废气处理。

(五)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废气治理中的应用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通过对废气进行外加电场,利用产生的电子对污染物进行轰击,使其解体,然后再以物理方式和化学方式对污染物进行净化,从而达到排放指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它受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多方面的影响。

(六)氧化法处理工艺

氧化法具体表现为对废气进行直接燃烧或是催化燃烧,利用高温的分解作用使污染物进行氧化与分解。这种降解的效果非常明显,但对温度以及空气含量的要求较高。航天发射场废气治理中就大量应用了催化燃烧法,对航天发射场中的偏二甲肼废气的治理有很好的效果,在高温下通过对偏二甲肼的燃烧,催化了其氧化速度的加快,操作的程序简单,且适合航天发射场的环境需求,但因为对环境的高要求,这一方法并未被大量推广。

二、企业废气治理工程设计研究

对企业废气治理工程设计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对废气综合治理工艺设计的研究,其二是对废气综合治理设备的研究。下文将做详细分析。

(一)废气治理的工艺设计

在进行废气处理时,首先要做的是对废气进行分类。目前已知的企业废气主要可分为四大类,包括含氧有机废气、高浓度HCI废气、不含氯有机废气和污水处理站废气[3],根据不同的废气类型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其次是结合企业的生产,对废气治理采取措施。

在进行高浓度的HCI废气处理时应采用四级降膜吸收器对其进行吸收处理,含氯有机废气经过两级冷凝预处理后再对其进行集中处理、不含氯的有机废气要经过两级冷凝预处理后再通过RTO焚烧,最终进行一级碱洗塔处理,保证其所含的酸性物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4];而污水站的废气调节池产生的废气以有机物与酸性气体为主,在进行处理时应与其他废气汇总后进行集中处理。

对企业废气的集中处理步骤是:首先进行一级水洗或酸洗,然后进行一级酸性氧化,最后使用一级碱洗塔,使企业废气治理达到理想化效果。在废气处理过程中还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比如环氧丙烷的处理时,应考虑到其水溶性,在进行处理时首先应该进行一级水洗,对环氧丙烷进行初步吸收,然后对不溶于水的大分子进行降解处理,最后再使用一级碱洗塔进行处理。

(二)企业废气综合治理设备设计

企业废气的治理过程离不开治理设备的应用,因此在进行企业废气综合治理时,对设备的选择与应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废气治理设备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对冷凝器的设计,一般情况下对有机废气进行的是两级冷凝处理,由于冷污染物量大的特点,可从设定适度废气量等角度出发对进行改进;其二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吸收塔的填充材料与层级设置进行改良,确保其能够进行更高效快速的污染物吸收;最后是对各种废气处理设备进行经济核算与可行性分析,在这一点上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网上建模对各种设备与方案进行检测与试验,对产品的电耗、药耗、操作方式进行综合分析,为企业选取最适合其发展的废气处理方法。在进行废气处理同时也保证企业的经济发展不受影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废气的治理是解决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合理的控制企业废气的排放需要政府政策的施压、企业治理理念的革新、先进技术的使用以及社会公民的监督。在进行企业废气治理时,由于其复杂性与时效性,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废气的综合治理应从前期的废气分类入手,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适于企业发展的方法,引进先进技术,才能更在企业废气综合治理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乾.化工企业废气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探讨[J].化工管理,2016,(31):177.

[2]杨强.企业废气综合治理工程设计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0):131.

第9篇:航天发展技术分析范文

关键词:航空;设计光纤;以太网;智能数据;采集装置

中图分类号:TP212;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3-0070-02

1 背景概述

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智能数据采集装置也越来越多被应用于航空设计中,满足了我国航空航天发展的需要。智能数据采集装置是整个航空航天系统中的重要装置,它直接影响了我国航空航天设计的整体性能。将基于光纤以太网的智能数据采集装置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设计中,有利于我国航天设计整体性能的优化。

智能数据采集装置在航空航天设计中一般被应用于对相关直流电压及各种开关量进行采集,实现监控系统及告警节点的通信功能。监控系统对它们进行统一的监控和控制。但是,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通信效率相对比较低,带宽也比较小,无论是监控策略还是相关装置的数字化都不够灵活。光纤的通信性能体积比较小,相对比较优越,带宽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很强。同时其改造成本相对比较低,有利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实现,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通信质量。

2 智能数据采集装置的硬件设计

2.1 直流电压采集电路

直流电压采集电路需要直流电压采样通道对相关电路进行选择,然后对直流控制母线和合闸母线进行相应的电压采集。蓄电池组电压和霍尔线圈剩余电流所转换的电压采集电路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电压采集。将其应用于航空航天设计过程中,能够保证其整体采集装置性能的优化,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航空航天设计水平,实现航空设计过程中各项基础设备的优化[1]。

2.2 交流量采集电路

交流量采集电路由交流电压和电流的采集电路组成,能够对进线电源的电压、电流、有功和无功信息进行监控。交流采集电路的原理是在主备二路进线三相交流电压采集通过互感器降压和隔离之后,用AC/DC的有效值将芯片转换成直流电压,然后将相关结果输入芯片中来采集电压值[2]。

光耦继电器选择电路通过相关的芯片来实现,通过对输出管脚进行配置来选择合适的采样通道。降压与隔离电路对采集电流或电压通道的选择是通过电压互感器将输入端和采集端进行隔离,然后通过多路通道复用芯片CD4051实现的。有效值芯片AD736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输出,然后经过电阻进行分压和电容滤波,进行相关采样。依据相关的采样数据能够进行相应的数据信息处理和有功无功的相关计算[3]。

2.3 开关量采集电路

开关量采集电路主要对各种开关的状态量、控制母线出线开关量、合闸母线出线开关量等状态量进行采集。在航空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要认识到开关量采集电路系统的重要作用,结合开关量采集电路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性能,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技术人员可以对开关量采集电路进行设计,依据不同的需求对路数进行不同的设置。

线路数量随着性能的需求变化而变化。设计人员在开关量采集电路的设计过程中要针对实际的航空需求来开展,避免线路设置的盲目性和不合理等。开关量输入的公共端都是相同的,其开入电源都是由内部电路依据相关情况提供的。

2.4 开出量控制电路

开出量控制电路是航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了设备的总体性能。开出量控制电路是结合相应的控制策略,对继电器的动作进行自动控制,以满足其告警、控制和状态等相关需求。可以对TLP521芯片的输入端引脚的高低电平进行控制,来实现继电器的相关动作,低电平控制继电器开出。设计人员在对开出量控制电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2.5 光纤以太网线路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串口通信模式进行改变,并将光纤通信应用于以太网线路中,提高整体通信质量。这些通信过程中,采用以太网数据报送文件对传输数据进行封装,以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和效率,并结合直流电源系统对数据吞吐量进行相应的要求。

光纤以太网线路主要由网络隔离变压器、光纤收发器、光电转换和收发一体化模块组成。通过相关的硬件电路实现以太网和光纤的桥接。网络隔离变压器采用的是TS6121C芯片,光纤收发器则是采用传输容量为的IP113A芯片[4]。

3 智能数据采集装置的软件设计

3.1 改进的控制策略

由于发展水平的制约,传统的智能数据采集装置不能满足相关的软件设计要求,通过监控装置实现的,智能数据采集装置对数据的反馈和相关控制命令的执行过程都相对比较复杂。不仅需要对下位装置进行逐个轮询,而且需要在下位装置的相关数据交换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数据的交换,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利于及时发现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异常。

将光纤以太网应用于数据采集装置中,能够对控制策略进行相应的提升和优化。当智能数据采集装置在数据和信息的采集过程中发生问题,可以实现实时主动上传,并且对其他数据没有影响。

如果出现故障,能够及时将故障信息反馈给相关的监控装置。然后监控装置结合数据采集的具体情况对实时控制处理信息进行下放。

3.2 流程设计

软件流程设计由数据处理、采样和监控装置通信交互三部分组成。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定时中断对开关状态量进行采集。并根据相关的采集数据和通信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解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流程进行相应的规划,从根本上提升整体设计质量[5]。

4 结 语

以光纤以太网为前提的智能数据采集装置不仅能够避免复杂电磁环境中受到干扰,而且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和显示以及故障处理的实效性,有利于监控装置和采集装置进行相关的数据交流,实现了数据交换方式的多样化。

技术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以光纤以太网为前提的智能数据采集装置在航空航天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对智能数据采集装置进行优化,以提高我国航空航天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 梁彩云,谢业平,李泳凡,等.飞/发性能一体化技术在航空发动机设计 中的应用[J].航空发动机,2015,(3).

[2] 陈起磊,王志新.基于DSP永磁智能断路器数据采集系统的分析与设 计[J].低压电器,2012,(1).

[3] 蒋莹莹,毛乃虎,张雷,等.基于光纤以太网的智能数据采集装置[J].低压 电器,2013,(1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