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流工程相关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就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F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266-02
随着物流行业的兴起,物流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中国物流服务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对物流及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要求物流服务观念必须不断更新、技术不断进步、设备不断完善。按照目前物流行业发展速度,届时我国的物流从业人员缺口将达到600万。为顺应行业需要,部分高职设置了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根据学生就业形势及特点,以下,笔者将以专业特殊为基础就此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进行导向研究。
1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及需求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依托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因此,设立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势在必行。从当前的物流工作岗位性质的不同,对物流及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及相关专业人才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如外语、海关、国际贸易等。
其次,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市场对物流及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企业物流及相关专业人才;物流企业人才;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研究人才。再从供给的角度看,物流及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院校培养和社会培训。可从数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加之当前学校教育和行业培训缺乏实践经验,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都导致了物流及电子商务物流的相关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所以,在研究中发现:对物流及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人才的在校学生的培养中,一定要注重实践务实,就近两年南宁对物流及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究竟在哪?那么物流及相关专业人才分为战略型物流及相关专业人才,管理型物流及相关专业人才,技术性、技能性物流及相关专业人才。
当然南宁物流及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带如华东、华南地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南宁地区的物流企业以从事运输和仓储类的居多,但是随着北部湾开发区的发展,国际物流和港口物流将是南宁物流发展的重点,那么随着南宁物流的国际化和供应链的更加完善,学好英语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很重要。
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学生就业现状
通过走访,目前物流人才市场上大量物流一线岗位虚拟以待,求贤若渴。但很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的毕业生出现了平均工资较低的现象,有的甚至选择了其他行业,导致物流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很低。许多学生误以为,现在物流企业众多,专业物流人才又紧缺,自己毕业后到物流企业去当个部门经理不成问题,所以对市场上提供的1000―1500元左右的月薪和艰苦的就业环境就有点接受不了,再加上市场上还有不少对待物流人才的浮躁心理,大多数公司都是希望吸纳理论和实践经验兼备的人才。这种期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导致了我国物流高级人才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
为了科学预测就业市场,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客观反映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的毕业生素质和社会声誉,及时发现我们在专业设置,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我们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了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从毕业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较高,对口就业情况较好。毕业生绝大多数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单位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回访,了解到毕业生普遍认为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并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毕业生流动性很大。
3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学生就业趋势及导向
3.1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学生就业趋势
从目前的就业趋势及导向上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去电子商务企业中的物流部门工作,以及一般企业(-72厂,贸易公司)里做物流工作或去物流企业里工作,一般企业里的物流岗位有仓库(收发货,保管),计划,采购,运输管理,进出口关务,物流企业里岗位主要是操作,销售,物流企业类型有运输,有报关,有货代。有仓储,有物咨策划,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物流企业、港口、海关、货运公司、商贸企业等就业,就业前景良好。
3.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学生就业导向
通过本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为应对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我们从毕业生所在单位和毕业生反映的问题看,主要集中在综合素质较差就业过程中缺少灵活性与主动性,理论与实践不能紧密结合,能力有限这几个方面,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正确引导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学生就业,同时也应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我们得出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学生就业导向有以下两点:
3.2.1 将就业指导课设置为必修课,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
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尤其是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可使学生对自身准确定位,客观地评价自己;对现实的社会和就业政策有及时的了解,能有的放矢;对就业有充分的认识,能准确地把握机会。应设置目标明确的就业教育,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与专业选择方面应该对自己准确定位。
3.2.2
课程设置上要体现职业定向性及“宽”和“广”
在课程设置,应突出职业教育专业性的特点,保证学生具备至少一门专门技术。特别在仓储课程设置,应突出职业教育专业性的特点,保证学生具备至少一门专门技术。特别在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信息管理方面加强力度,帮助、鼓励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培训拿到初级物流师、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叉车证书、条码技术与应用证书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满足现代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信息技术)化、国际化及信息化的需求;同时物流是一门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学校开设的课程要涉及经济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工学基础和交通运输工程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同时注重让学生掌握外语及计算机等基础技能,掌握物流基础理论和方法,得到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宽口径的知识体系,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的实务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
3.2.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双证书”制度
《宁波日报》的前身最早为《甬江日报》,1949年8月8日创刊,1980年6月1日复刊。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于2002年6月,是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首批39家报业集团之一。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集团产业主要由党报党网、都市报系、出版发行以及印刷、物流等其他传媒产业组成。旗下平面媒体主要有《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新侨报》和《余姚日报》《慈溪日报》《奉化日报》《鄞州日报》等四家县(市)报,《D壹时间》《宁波老年》《宁波少年》等专刊,以及《宁波通讯》《宁波经济》《文学港》《大爱》《天一文化》等杂志;新媒体主要包括中国宁波网、“新闻 服务”客户端甬派,各报纸法人微博和官方微信公众号,以及宁波网络民生服务平台、影像宁波网等。出版发行板块主要有宁波出版社、东海岸电子音像出版社,宁波市新华书店、宁波书城等。此外,集团还有报业印刷发展有限公司、宁波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大动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宁波报达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宁波报业传媒大厦等其他传媒产业,以及公益性质的宁波音乐厅、邵洛羊艺术馆等。目前,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传媒产业链最长的党报集团之一。
二、招聘岗位
因事业发展需要,现面向2016年应届毕业生招聘如下岗位:
序号
需求
工作单位
岗位
专业
学历
人数
1
网络技术
计算机、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
本科及以上
1
宁波日报报网公司
2
全媒体记者
新闻、中文及相关专业
本科及以上
2
3
评论记者、编辑
不限
本科及以上
2
4
资本运作经营
财经、金融、法律相关专业
本科及以上
1
5
网络主持人
不限
本科及以上
1
6
编校
文学或教育(心理)、文史、理科等
硕士研究生
5
宁波出版社
7
图书发行
市场营销或图书发行等相关专业
本科及以上
1
8
图书营销宣传
编辑出版或新闻专业
本科及以上
1
9
编辑
影视编导或编辑出版专业
本科及以上
1
宁波出版社东海岸电子音像出版社
10
驻滨海区记者
新闻、中文等相关专业
本科及以上
1
慈溪日报社
11
新闻采编
新闻、中文等相关专业
本科及以上
2
鄞州日报社
12
新媒体技术
新闻、中文、网页设计等
本科及以上
1
报名时间:2016年2月15日至2月23日止。
三、联系方式
报名邮箱:[email protected]。报名材料应当包括填写完备的简历,含相关证明材料。应聘邮件标题请注明:姓名 应聘岗位。相关材料请以附件形式发送。
咨询电话:0574-87685023联系人:刘老师
经审核符合条件者,我集团将另行通知面试时间。所有应聘人员的资料我们将严格保密,恕不退还。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问题
1.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足
我国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表现在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起步较晚且缺少政策支持等方面,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物流管理工作还有很大的进步与创新空间。信息化的物流管理可以促进物流管理工作的跨区域与跨部门开展,更能让多个行业之间进行有效地互动与配合,有利于推动我国物流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但是,信息化水平不足,让我国的诸多物流操作依然通过手工完成,不利于物流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我国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全,可以交换的物流数据有限,可以促进资源共享的平台数量不足。
2.物流管理人才专业度不足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的物流专业人才缺口很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明显不足。无论是物流规划人员,还是物流管理人员,都需要具有丰富的物流专业知识。但是,政策支持力度的不足以及信息的不足,都让人才个人成长受到影响,也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物流从业人员的待遇不高,高等院校很少开设物流专业,影响了物流管理者的专业水平,更影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策略
要促进物流管理工作满足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物流管理者需要加强物流工作的创新。
1.培养专业的物流创新人才
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只有具有足够多的人才,才能促进企业创新力与活力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快速进步。对于物流企业来讲也是一样,专业化的高素质的人才,是促进物流管理创新的根本动力。让人才作物流管理创新的先锋队,能够促进企业的更新换代,让企业的创新发展更加轻松。物流企业应当通过外部招聘与内部培养的方式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一个正规的物流企业,需要机械工程、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与物流管理、通讯管理等多个方面的人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要考虑到企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对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考核与筛选。在招聘完成之后,企业要对人才进行岗前培训,促进人才更加符合企业岗位的需求。
在企业努力组建物流创新人才队伍的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物流专业的重视,引导各个高校加设物流管理专业或者物流相关专业,培养专业化教师,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高校应当更多地考虑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教学情况,增设专业,促进物流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优化,在根本上解决企业人才不足的问题。
2.健全物流管理政策支持力度
国家应当加强物流立法,对政府各个部门的权限进行有效限制,从而明确每一个部门的责任,避免相互扯皮现象的发展,确保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性。更要明确物流企业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从而促进物流企业的创新管理工作具有规律性,要尽可能地去避免法规与政策雷区。政府做好物流管理工作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促进物流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必要前提。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物流企业的引导与支持。我国的物流行业一直缺少系统性的管理与指导,也正是因为如此,物流企业存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也使得物流企业无法高效地利用公共设施。政府要通过降低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阻碍的形式,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给予物流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使物流企业具有创新的条件。
3.加强物流管理体系创新
在电子商务环境上,促进物流企业创新是必然的选择。在完善法律法规外部条件的前提下,物流企业内部也应当进行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物流企业要进行创新管理,需要从物流的配送方式、信息的管理模式以及物流操作行为的自动化与机械化等方面入手,保障物流管理工作的网络信与自动化,从而让物流配送不再受到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促进物流配送效率的提高。只有这样,物流行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电子商务环境的需求。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供应链集成商;整合资源
目前,世界范围内,物流及相关行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要达到10%以上。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这些年,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明显跟不上我国总体经济继续发展的步伐,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是解决这一现象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现阶段物流以及第四方物流的分析和探讨势在必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第四方物流概述
(一)第四方物流概念
第四方物流(4PL)是一种综合性的物流,专门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提供物流咨询、规划,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信息及共享等活动。它更多的关注整个供应链的活动,具有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并从中获取利益的一种新型物流方式。
(二)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
第四方物流的产生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要与第三方物流协同运作的。第三方物流作为具体实施者,它接受来自第四方物流的技术和信息,进行管理的能力来为客户服务。
如图1所示。第四方物流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第三方物流仓库,配送中心,运输公司都通过互联网及时获取第四方物流准备的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物流企业可以从数据交换中及时从客户系统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在通过仓储业务操作进入数码仓库应用系统,通过配送业务操作进入数码配送应用系统进行物流资源的调度,然后通过物流信息网站与客户服务系统及时与客户联系,进行双向交流,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说,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就是要以互联网为依托,与第三方物流实际运作者的一种战略联盟方式。
二、第四方物流提出的背景及发展思路
(一)我国第四方物流提出的背景
1. 第四方物流是推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根据物流及相关产业运作效率低下的现状,我国开始重视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利用其拥有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和为其他资源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能力,来调整企业的发展结构。第四方物流主要通过监控企业的供应链来实现快速、优质、低廉的物流服务,在解决企业中物流发展不均衡问题,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整合资源,最高效的帮助企业持续降低物流的整体运营成本,使其适应多元化的发展。这是目前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比较有利的一项发展规划。
2. 第四方物流是整合资源的有效手段
我国物流现状决定着第四方物流发展的趋势,第四方物流作为处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问题最好最有利的解决手段,同时可以把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相融合,在这种途径下,形成培育第四方物流最有利的发展平台,对建立全国物流行业平台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国际互联网形式整合国际物流企业的资源,增加整个物流的同名度,提供更加全面的供应链集成服务给顾客。借助其平台发展的同时注重自身整合力量的增长,形成良性增长。
(二)我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思路
发展完善的第三方物流做铺垫。就目前为止,第四方物流的需求相当可观,但是依据我国国情来看发展一个完善的第四方物流必须要有发展完善的第三方物流做前期铺垫。因为这些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长时间处理供应链管理工作,也同时具备相对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只有这些第三方物流市场逐渐发展壮大才有可能慢慢发展成为第四方物流。
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第四方物流以它信息化程度及其提供的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而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知晓,它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目前处于发展期的电子商务网站与处于朝阳期的物流最好的整合就是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由于我国物流发展还很缓慢,信息化水平相对较好,所以要想发展第四方物流就需要建设规范的物流信息化平台,整合基础信息,让客户更清楚的了解自己享受的相应服务。
配送作为物流行业的基础,更加成为发展第四方物流的重中之重。因为一个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规范以及运营管理模式能看出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第四方物流作为物流业发展的新方向,它与第三方物流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在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上整合了物流资源,提供了方便。
三、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与产业发展不协调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不平衡发展制约我国经济发展。这些年,我国企业都在以调整企业结构来寻求发展出路,但是随着企业结构的变化、就要求物流的发展也要与之相应。就现在的情况来看,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事态,急剧的加速了物流的瓶颈作用,同时,物流的瓶颈也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拓展,这看上去是我国物流服务的表面问题,实际上,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为物流服务运行的物流平台不能满足其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未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行业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但是,重要物资的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被物流占用了绝大部分,第四方物流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占用的实践和资源所占比例越来越少,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未来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发展水平。
(二)物流及相关产业运作效率低下
根据普查资料显示,把物流及相关产业的成本费用之和与国民生产总值进行对比,占比重约为15.47%。如果把其他相关环节的费用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损失也考虑在内的话,全社会国民总值的20%以上被用作了物流费用支出。做为第四方物流最重要的是信息化,信息交流的不通畅、资源整合能力差、整合效率低下、信息技术落后等都是正待解决的严重问题,企业正因如此,在物流方面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这些都严重影响第四方物流行业的发展。
(三)物流及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得不到加强
2014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大专及大专以上院校中开设物流相关专业的学校只占总数的30%左右,相比近几年与发展迅速的房地产、计算机等相关热门行业有关系的专业的近70%的开设率,相差较远,国家层面上也缺乏相关的扶持政策,使物流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储备也出现的巨大空洞。特别是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更需要具备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物流人才,这些都是目前制约物流发展的重要部分,只有从这些问题入手,想办法解决,才能从跟本上改变目前物流相关行业的现状,才能补齐国家经济发展的短板,实现国家经济的平衡发展。
四、我国第四方物流发展对策
(一)搞好物流配送相关方面的基础建设的统筹规划
在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物流配送的基础建设方面,要加强统筹规划,作为第四方物流成长的必要条件,全面的规划措施关乎着物流行业的生死。第四方物流的成长也是我国物流产业真正提升的必经之路。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发展第四方物流,应该作为政府重点发展的对象得到重视。
(二)从竞争到合作,整合物流资源从行业内着手
国内拥有较为庞大的物流业资源,但物流的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的整合,急需一个全面的管理方式来管理物流行业,规范物流行业的操作。第四方物流的出现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的,它的发展空间以及发展前景依然有很乐观的预计,在国内干线物流资源这方面,从事异地间配送和物流末端投递到户的物流公司来说是非常利好的机会,尤其目前结合互联网这方面还很稀缺,但是前景非常好,所以,国内物流业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弃竞争求合作,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的肩膀,把物联网这块做大做强做成规模。
(三)调整物流人才储备战略,增强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目前物流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储备还远远没有跟上物流行业发展进度,国内的大专及大专以上院校的物流相关专业的开设率还很低,我认为,这既是问题也是机会,院校可以根据目前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我国现在着力发展第四方物流的过程中,要把计算机互联网与物流及相关专业结合起来,开设互联网物流类似的专业,既延伸了互联网课程,增强了应用性,同时缓解了就业压力,最大的好处是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基础,为大量优秀同学提供一个光明的未来,更是加快我国第四方物流建设,增速第四方物流发展,平衡全面经济建设的重要措施。
五、结论
综上所述,第四方物流作为最能整合当今物流资源的有效手段,应该被国家重视起来,它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为国家经济的高效增长提供强大支撑与推动,理应也十分有必要作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得到国家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这将会为我国的高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虽然它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涉及面广,但我国采取的一系列策略与措施都是以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流去引导高效率的物流,从而发挥了第四方物流的效用。
参考文献:
[1]胡建波.供应链管理实务[J].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01).
[2]刘亚茹.西安物流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8).
[3]刘永胜,杜志平,白晓娟.供应链管理[J].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1).
目前,物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它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即通过各种传感设备(如RFID、WFN、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技术)来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物与物、人与物的信息交互,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为加快物联网发展,培育和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物联网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 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的重点研究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各级部门也相继出台物联网发展相关战略规划。各地高校积极申办物联网相关专业,全国物联网相关机构也积极开展物联网研讨交流会议,国家教育部成立了物联网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小组,全国各地物联网研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目前,我国物联网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且应用模式正日趋成熟。从应用层面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在公众业务领域以及平安家居、电力安全、公共安全、智能交通、环保等诸多行业的市场规模均将超过百亿元甚至达到千亿元。
2 黑龙江省适合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就业岗位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与物联网感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制造业,支持与物联网通信功能紧密相关的制造、运营等产业,着力培育物联网服务业,重点支持物联网在工业、农业、流通业、交通、电力、环保、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在传感器、核心芯片、传感节点、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传感器网关及信息通信网、信息服务、智能控制等各领域打造一批品牌企业。黑龙江省将针对智能农业、乳业、煤矿、林业、石油等龙江优势领域规划引导示范应用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煤矿安全生产物联网、森林防火应用物联网、乳品安全应用物联网等,以此为试点,探索应用领域不断向广度扩展的途径,以此为牵动,促进相应制造业的跟进发展。争取五年内,引进和培养一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物联网工程师,初步满足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化发展需求,力争五年内,在智能城市、智能生活、智能产业、智能环境监控、智能暖气供热等试点示范领域内实施示范应用工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农业强国战略的关键首先在于农业的信息化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智能农业的各类专业人才在现代农业十二五当中的缺口1000万人以上。充分发挥黑龙江作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大省和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的农业优势地位,发展农业物联网应用,打造龙江优质优价的绿色生态农业品牌。
发展黑龙江省物联网战略新兴产业,人才是关键,应具有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模块应用与网络技术、维护和销售、RFID相关设备的应用、操作管理和维护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应用软件开发、维护和销售、智能农业等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高技能职业人才。这为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3 黑龙江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设置
3.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黑龙江省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够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物联网主要技术标准,RFID 技术、嵌入式系统、无线和有线系统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具有物联网应用方案简单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通信技术、传感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物联网岗位操作能力,具有良好服务意识与职业道德的系统集成技术员,能够从事石油和煤炭安全智能环境监测、绿色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等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对物联网的应用不断创新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需求。
3.2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以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物联网”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底层基础,包括了RFID、二维码、智能卡、传感器等等数据采集和感知技术;网络层是“物联网”互联互通关键,包括无线传感网络,WiFi自组网、远程控制、机器间通信(M2M)的移动通讯网络等通信技术;应用层是具体应用的系统集成技术,包括数据融合、数据挖掘、商业智能、GIS、工业监控、云计算平台、中间件等软件技术。依据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下面列出了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初步建议,算是抛砖引玉,其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库应用、CAD工程制图、物联网技术概论、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微机组成与接口技术。核心课程: 传感器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无线传感网络、物联网安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物联网软件、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RFID系统安装与调试、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等组成。另外配合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包括RFID系统设计实践、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实践、小型物联网综合设计与实现),在第五学期的教学周内,根据社会需要学习适应性强、覆盖面宽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开设小型物联网综合设计实践,要求学生利用IEEE802.15.4标准和ZigBee协议,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RFID技术结合起来组建简单的物联网并实现相关应用,具体包括: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智能环境监测(比如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管理,智能家居的应用),完成设计报告。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设计报告进行考核。
目前黑龙江从事物联网行业的专业人才极为稀缺。毕业生能够在信息、物流等部门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在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环境保护、智能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智能暖气供热、石油和煤炭安全、公共安全、政府工作、远程医疗等多个领域中的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物联网方向的职业高技能型人才,加快推进物联网在东北地区的应用与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将形成自己的“职业教育特色”,走集团化、专业基地化、基地产业化的办学理念,并结合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为立足于服务市场培养新型的、复合式高技能的物联网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海滢,刘昭等.物联网应用启示录——行业分析与案例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
一、金融学毕业后平均月收入5846元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演化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学、金融工程学、金融经济学、投资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财政学、保险学、数理金融学、金融计量经济学、行为金融学、演化证券学。
就业方向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银行及金融系统。
1、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
2、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3、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4、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
5、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6、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7、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
8、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开设院校
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
二、物流管理毕业后平均月收入5234元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的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物流业运作等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贸易公司,物流企业从事政策制定、物流业运作管理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
物流职位主要分布在企业内部物流和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前者关注的是企业内部的采购、仓库管理、物料的保障与协调。后者则关注的是货物的外部,流动过程。
开设院校
西南财经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
三、统计学毕业后平均月收入5188元
统计学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有三大部分:政府部门(统计局等),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部门,市场调查公司、咨询公司、各公司的市场研究部门,工业企业的质量检测部门等企业事业单位。
开设院校
山西财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厦门大学等
四、广告学毕业后平均月收入5178元
广告学专业是将广告以学术性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专业。它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消费心理、美学,来增强人们的消费意识,产生社会心理共鸣。广告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研究广告活动的历史、理论、策略、制作与经营管理的科学。有关广告的知识,起初只零星地见之于新闻学科和经济学科的部分章节内,且很不成系统。广告知识是这些学科的组成内容之一,如新闻学、市场学、企业管理学、商业心理学等都论述到广告的内容。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可从事教育、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等工作;或可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开设院校
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
五、工程管理毕业后平均月收入5167元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工程管理专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设立的。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入世以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成为热点。该专业对学生经济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双重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计算机管理和外语的综合知识,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的高级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涉及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和控制管理、房地产经营以及金融、宾馆、贸易等行业部门的管理工作。这一专业涉及就业领域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比较普遍。从银行证券到酒店宾馆,从建筑企业到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急需补充大量的工程营造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因此人才市场上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该专业就业领域所涉及到的工作是:综合系统地运用管理、建筑、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侧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开发,并熟悉我国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企业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经营和管理。
开设院校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
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后平均月收入5142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都开设有此专业。
就业方向
主要涉及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工作,还有一些信息管理的工作,这是一个适应面相当广的专业。就业机会很多,主要是:
软件开发人员-帮助企业和组织问题;
网络或系统管理员-企业或组织高效运行的保障;
企业信息管理员-在企业中从事信息搜集、管理工作。
开设院校
南京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等
七、经济学毕业后平均月收入5004元
经济学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一:经济预测、分析人员
职业概况:此职位分布在各行业中,但一般只有在比较大的公司和**中的经济决策部门才会设置。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性也将越来越明显。
就业方向二:对外贸易人员
职业概况: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寻找国外货源为国内客户;组织国际贸易货物物流等。有相当一部分外贸人员在经验成熟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
就业方向三:市场营销人员
职业概况: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八、土木工程毕业后平均月收入6998元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矿井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给水排水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随着城市建设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升温,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持续走高。土木工程专业大体可分为道路、桥梁工程与建筑工程两个不同的方向,在职业生涯中,这两个方向的职位既有大体上的统一性,又有细节上的具体区别。
开设院校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九、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后平均月收入4935元
国际经济与贸易大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培养具有较强国际贸易实际能力,从事进出口业务、外贸企业管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跨国经营等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一:营销人员
职业概况: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就业方向二:市场/公关
职业概况:企业通过媒介的介绍、传播,和观众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在公众面前树立并强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而在这一系列活动安排中,专业公关是企业的好帮手。
就业方向三:金融/保险/投资
职业概况:工作内容广泛,报酬差距较大,收入多半与业绩挂钩。
就业方向四:行政/后勤
职业概况:行政/后勤部门就是协助好上级行政领导施政行政,当好助手。关键是要为领导分忧和服好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开设院校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
十、市场营销毕业后平均月收入4920元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市场营销毕业生可以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推销服务和教学科研等工作。营销业务管理员、营销方案策划员、企业市场调查分析员、企业销售代表、客户服务管理员等。
摘要:现代化物流的发展和国际物流的形成,港口成为国内及国际间货物流动的枢纽,现代化港口对专业人才需求紧迫,通过实验课上进行港口集装箱进口流程的模拟,对在校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使得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融合,更好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将来进行相关专业的工作打好基础。
关键词:案例教学;课程实践;港口集装箱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73-02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港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港口作为综合运输链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其战略地位日益加强,是整个运输链中最大量货物的集结点,汇聚着内陆运输、水路运输等大量的货物。港口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心,汇集了大量的货源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信息。港口同时又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的服务基地和货流分拨配送中心。在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物流中心过程中,港口以其大进大出的集疏运能力,有效地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目前,世界上的各大港口都加快了港口物流的发展,国内港口也已意识到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纷纷加快了对港口物流的建设。天津工业大学学校所在地天津,天津港是环渤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对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非常大,需增加教育投入,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物流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对物流专业本科生增添港口物流管理这门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满足社会需求,为社会输送紧需人才。
二、课程实验
在《港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内实验教学和课外习题。通过各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港口集装箱进口流程实验是教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①使学生对所学的港口物流的港口集装箱进口流程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能很好的掌握其方法;②使学生掌握现代港口物流口集装箱进口流程的基本功能及生产过程,具有分析和解决过程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及相关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能力;③⒗砺塾胧导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验步骤如下:①港口管理者确认到港信息,通知各相关人员准备接箱。②报关与办理检验检疫手续,报关无误后,进入步骤3。③集装箱装卸桥卸集装箱于码头临时堆放。④跨运车或底盘车把集装箱运到堆场。⑤堆场管理者把集装箱进行分类,并设区摆放。⑥货主组织集卡车队准备提货。⑦集卡车进入港口检查桥,检查无误后放行。⑧各集卡车进入堆场装车,堆场负责人检验装车。⑨集卡车装货后出检查桥,检查桥核对信息无误后放行。⑩集卡车回到货主处,货主核对信息无误后卸货,并由集卡车再次经检查桥返回港口堆场交空集装箱。并再经检查桥空车驶出。
整个实验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在港口集装箱进口流程实验中,因为条件所限,实验地是教室,港口负责人、堆场负责人、海关人员、检查桥检查人员、货主、集装箱装卸桥司机、跨运车司机、底盘车司机、集装箱车司机都为学生所扮演,教师提前打印好印有集装箱标记的卡片,分次进入港口,在进入前把详细信息(箱装箱数量、型号等)发给港口负责人,港口负责人根据信息安排集装箱装卸桥司机、跨运车司机和底盘车司机的数量,同时通知堆场及货主准备接货。代表集装箱的小卡片经海关人员检验后,在每张卡片上海关人员签上“关”字,说明通关;集装箱装卸桥司机把表集装箱的小卡片一张一张放到集装箱码头临时装卸处,由跨运车和底盘车运送到堆场,堆场人员进行堆场作业,此时需注意集装箱的类型,普通集装箱按所属货主堆放,特殊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等)要进专用箱区堆放。同时,货主把带有自己名称的小纸条发放给集卡车司机,集卡车司机开始进港口检查桥入港,港口检查桥设入口和出口两部分,入口的同学检查集卡车司机带有货主名称的小纸条则放行,集卡车进入堆场,堆场作业人员装车,装车时需注意先装同货主的特殊集装箱,集卡车装车入经港口检查桥出口人员核对货号与集装箱上的标识一致后签上“检”放行,集卡车到达货主处,货主收货,在代表集装箱的卡面上签上“N空”,N表示的是集装箱到达顺序号,以便教师实验完进行核查。
2.实验注意事项:①港口负责人负责装卸桥司机及跨运车或底盘车司机的人数变化,当集装箱到达密集时,可采取增加司机人数等措施;②堆场负责人当堆场繁忙时,也可增加人数。③堆场负责人注意看集装箱上的标识,是普箱还是特箱(冷藏箱)。④注意如有冷藏车,则货主组织运输时要先运冷藏车。
三、实验总结
在课上组织同学进行了此次实验,同学只看课本理论知识觉得港口集装箱进口流程非常简单,但是实验上实际操作起来却出现了不少失误,先是对堆场管理的轻视,导致前期堆场一片乱,后来紧急增加人员,按照课本上的集装箱的箱务管理中的管理手段,采用箱区编码的方法才使得实验能顺利进行,而跨运车和底盘车同集装箱装卸桥的衔接上也出现中断,导致港口码头集装箱临时堆放处的集装箱堆积,增加人员后问题解决,另外货主的集卡车司机也由于业务不熟练,导致在进港口检查桥、堆场、出港口检查桥处造成阻塞,经港口负责人现场指挥才解决问题。
此次实验完毕后,大多数同学感觉良好,反映从中受益匪浅,对港口集装箱进口流程有了更新一步的了解,注意到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设计此次实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辉.论物流案例教学的作用及其关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6):145-146.
[2]孙福东.港口物流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31-133.
关键词:物联网;师资队伍;多渠道外引;机制化内培
作者简介:桑潇(1985-),女,山东寿光人,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实习员。(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批准“十二五综投”建设专业教改项目“依托优势学科构建行业特色鲜明的物联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编号:C03-08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76-02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进行延伸和扩展,能够实现任何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的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领者和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物联网的技术架构上看,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主要是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获取和采集物体的信息;网络层主要是传递和处理所获取的信息;应用层主要是通过与不同行业需求相结合实现其智能化应用,因而物联网的行业特性主要是通过其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体现的,我国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智能农业、工业、物流、交通等九个物联网示范产业。综上所述,物联网是一个融合了传感器、通信、嵌入式系统、网络等多个技术领域,横跨多个产业的新兴产业。[1]
物联网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决定了物联网产业所需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既要具有宽基础、强实践等普通理工科专业人才要求的素质,还需掌握不同应用领域的知识,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掌握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一、我国高校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发展现状
2010年初,教育部允许高校进行物联网相关专业申报后,经过层层筛选,共有37所高校获批设立物联网相关专业,主要包括“物联网工程”、“智能电网”和“传感网技术”专业,除了个别高校设置“智能电网”和“传感网技术”专业外,其余多数高校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在第一批高校获批之后,其他高校也陆续加入了申报物联网相关专业的行列中。
此外,各高校也以不同形式积极推进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发展,例如北京邮电大学与无锡的产业合作以及南京邮电大学成立的首家物联网研究院等都积极推动了物联网在各高校的专业发展。
虽然国内各高校都积极致力于物联网专业的申报和建设,但它们大都存在配套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薄弱、实验室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2]尤其是物联网相关专业建立时间短,精通多学科相关技术人才匮乏,成为物联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我国首批获准设立物联网相关专业的三十多所高校大都推迟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资力量薄弱,缺少相应的师资队伍支撑整个专业的发展。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融合多学科门类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成为物联网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
二、高校物联网相关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特点
由于物联网本身的特点和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物联网师资队伍的建设既要体现一般工程应用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的特点,又要符合专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具体来说物联网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1.融合多学科,突出行业特色
依据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多学科的专业人才和优秀教师,这是物联网多学科交叉的内在要求。由于物联网应用领域范围广,横跨众多产业,高校无法全部涉猎,将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发展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依托优势学科雄厚的师资力量,整合跨学科的专业人才和优秀教师,突出专业建设的行业特色,可以使专业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在高校中的竞争优势。例如农业大学可以致力于智能农业方面的开发与研究,邮电大学可以从事物联网技术在通信工程方面的应用开发。
2.注重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由于物联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因而对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学者认为物联网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必须建立品牌化的师资队伍,除了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外,更要注重从应用入手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3.外引内培并举,师资结构多元化
各高校物联网专业的建立时间短、师资水平要求高、人才稀缺,新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大都处在摸索阶段,想要建立与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物联网师资队伍,需要各高校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据物联网学科的特点组合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按照“用好现有教师队伍,引进高层次物联网人才,吸收工程技术人员,整合多学科优秀师资”的思路,[4]多渠道引进高层次、具有实践经验的急需人才,培养和提升现有师资,使物联网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更加符合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
三、物联网专业师资队伍的构建
1.多渠道外引,改善师资力量薄弱现状
由于物联网的一些关键支撑技术如传感器、两化融合、云技术等尚处在发展阶段,因而在物联网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除了部分课程,例如网络层中的大部分知识可以沿用传统网络工程的知识内容外,许多关键技术和理论知识需要重新进行课程规划与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师,而单纯依靠高校现有的师资力量显然无法满足新专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通过多渠道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物联网人才促进新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1)引进高层次人才,发挥其在教师团队中的核心引领作用。物联网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人才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少能将多种新技术进行融合和聚合的高级人才,但各高校并不缺少精通单项技术的教师和学者,因而通过引进精通物联网多种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并以此为核心整合现有教师队伍中擅长物联网不同领域的人才,可以形成集体协作的教师团队,推动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建设和科研项目的集成创新。以天津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学院除了创造优越环境引进“海河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培养物联网相关专业的带头人外,还聘请物联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参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的制订,在物联网师资队伍的建设中起到了核心领导作用,并通过整合教师团队提升了凝聚力。
(2)深化校企合作,注重团队的引进,提高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水平。由于现阶段工程应用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人才缺口较大,根据教育部信息中心的数据统计,仅智能农业一项,物联网的人才需求上千万,[5]这种状况使部分企业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于成熟型人才,而是通过企业项目团队与学校的交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按照统筹规划和企业实际情况,团队中的工程技术人员灵活确定时间来校授课和进行研究合作。此种方式既能提高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质量,也能帮助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其所需要的人才。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团队形式引入企业的高级工程人才,创新了智力引进模式,易于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近两年通过与IBM、甲骨文公司的合作,探索与企业项目团队合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带动了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提高,推动了学科整体建设,培养的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依托优势学科,整合物联网师资队伍结构。物联网行业特性主要体现在不同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因此在众多高校争相设立物联网专业的竞争中,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突出行业特色,定位好专业发展方向,避免学科重复建设,才能使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具优势和特色,提升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级教师团队,依托这些优势学科和教学资源探索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食品溯源等方面的推广应用既可以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培养方向,又能够顺应国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利用物联网技术,推进关于食品安全的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发展战略,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在物联网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学校增加了食品与文化等特色课程,引入本校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家为学生授课,统筹协调师资,优化了物联网师资队伍的结构。
2.机制化内培,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多种渠道引进物联网领域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校相关专业师资水平的提高,但由于物联网产业的高端人才和专家目前处于稀缺状态,短时间内大量引进存在一定困难并且伴随相应的人力资源成本和风险,因而需要在创造优越环境吸引人才的同时注重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
(1)依托地区产业资源优势,增加教师基层实践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与高校专业发展时间短的状况不同,物联网多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一些科研院所与重点企业中则相对成熟。1999年我国中科院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是目前世界上少数能够实现产业化的国家之一。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天津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滨海新区物联网产业示范区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基地,聚集了大唐、中兴等物联网领军企业和研发中心。天津科技大学作为滨海新区唯一整建制普通高等院校,依托滨海新区物联网产业资源优势,派遣教师深入企业实践,联合企业加强共性技术研究,增加了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为了保障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将企业实践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对教师进行考核,从制度上予以保障。
(2)选拔优秀青年教师系统深造,培育专业骨干和带头人。物联网师资队伍的构建不仅要重视内部结构的优化及整体水平的提高,更要关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育,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和系统深造,可以为专业建设储蓄后备人才资源,提供不竭的发展驱动力。通过选拔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搭建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或承担新的研究课题,这也是突破物联网高级人才匮乏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结束语
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和信息时代的最终发展趋势,将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抢占竞争优势,各高校争相设立物联网相关专业,但专业师资匮乏成为目前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多渠道外引、机制化内培,建立行业特色鲜明的物联网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使师资队伍的建设符合物联网专业建设的特点,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突出行业特色,实行错位竞争,避免学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升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晓燕.物联网行业发展特征分析[J].企业经济,2012,(9):98-101.
[2]熊聪聪,畅卫功,刘尧猛,等.物联网技术下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12,(4):9-11.
[3]王红旭,孙玉宝.论物联网在高校的发展前景[J].现代计算机,
2011,(1):29-31.
关键词:区域发展;物流
一、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的物流教育始于1980年前后,许多高校逐步设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等专业,进入21世纪后更是不断发展壮大成熟,形成了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和博士的阶梯型人才培养结构。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430所本科院校共2138.5万在校生,其中有105071名学生就读物流工程、采购管理和物流管理三个专业,同年,有22772名毕业生从该专业毕业。而有242649名专科生就读于923所专科学校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两个专业,同年,96295名毕业生从以上两个专业毕业。
近年来,物流同业人员资格培训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自2003年下半年开展物流师职业资质培训工作以来,至2012年5月,共计21.4万人参加培训并通过考试,而2005开展的ITC全球采购与供应链项目培训认证工作,有2.47万人参加考试,1.67万人通过认证。
目前,我国物流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的贴近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切合实际,重视结合物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物流教育仍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
(一)物流人才结构比例不合理,教学滞后于行业
目前物流人才结构为枣核形,高校的本科和专科生人数占总体物流相关专业人才的77.3%,而在企业中高端人才比例也不足15%。现代化的技术使得物流行业已经成为一个资源优、效率高、技术新的领域,而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还停留在最初的物流发展阶段。
(二)物流人才课程设置无特色
高校物流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严重趋同,造成同类型的物流专业学生"批量生产",不具有专属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就业难"与"招工难"同时存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与学校设置的主干课程脱节,没有依据当地经济情况定位培养目标和方向,无法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三)物流人才培养无针对性
国际物流管理和企业物流管理是目前物流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其课程设置更侧重于理论教学,侧重于讲解物流流程,淡化了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仅了解本专业的一些基本概念,缺乏许多物流作为主导的行业的相关知识,培养定位的不清晰,难以适应综合性强和专业性强的工作。
二、构建有区域经济特色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现代物流管理等方面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近些年,大力倡导发挥各地区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若没有与之适应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是无法紧跟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势头的,并且许多传统行业如煤炭、钢铁、农产品、港口的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物流管理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
在钢铁、煤炭等传统企业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其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受限,每个物流环节被分割开来,信息沟通不畅,不利于物流整体效益的发挥,因此导致的浪费损失问题极其严重。
(二)物流管理专业化程度低
传统行业大多保持着最初的经营模式,物流仅仅被当做在整个企业中的配套辅助工具,缺乏专业的管理方式,无法将物流的价值体现出来,不仅运输方式和服务单一,而且管理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不能有效衔接。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仓库以普通平房为主,而对温度、湿度有特殊需求的货物,如农产品缺乏配套的专业型仓库,钢铁等货物的存储更是简单粗放。仓储空间安排不合理,利用率低;货物入库、出库机械化程度较低,甚至在部分小企业中仍普遍使用人工装卸,
三、"产学研"有机结合构建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构建原则
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情况,例如,以钢铁、煤炭生产为主的地区的高校,其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侧重于讲授车辆运输最优化的运筹学知识的学习,将侧重点放在运输业和流通加工业等,而以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地区则可将培养的侧重点放在农产品的生产、运输、仓储管理等方面,同时可带动本地区内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只有对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全面、客观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构建人才培养的体系。
(二)构建目标
产学研结合,通过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实现学生与生产单位的管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职业竞争力,在学生进入到就业市场后,迅速的满足和适应岗位需求。只有将物流人才的知识面宽度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起来,才能提升物流人才的能力,培养出高层次的符合性物流人才。
(三)构建体系
1、区域物流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2]
一是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原则,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增加具有应用性和交叉性学科课程的开设,如港口物流较为发达的地区,应增加进出口贸易业务、口岸物流业务的课程学习,在农业大省的高校则开设农产品贮藏预加工、农产品质量管理等课程,而钢铁和煤炭等则应开设物流信息技术、煤炭材料学、物流采购管理实务等课程。二改革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加大课程的实践部分,将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综合应用结合课程的考试形式中,将课程所授知识与案例规划设计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实操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作为操作性十分强的物流专业,其教学活动必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建立物流时间教学体系时也要充分考虑与本地区经济相匹配。首先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将本地的物流企业发展成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实习基地,企业所具有的一流设备不但为学生的教学实习、毕业实习都提供了的实践平台,把实习贯穿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实时跟踪最新技术,并且为在区域经济背景下企校合作奠定了基础,为企业储备和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物流人才。还要进行实验室建设,除在原有的硬件投入,如物流仿真实验室、物流系统实验室等基础上,还应增加软件的投入力度,如国际物流单证软件、港口物流软件、联合运输软件等,从硬件、软件两方面逐步扩大实验室建设。并且加强与其他院校共建实验室,构建全方位的区域经济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3、师资保障体系的构建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物流专业教师大多从其他专业如系统工程学、经济学、物资管理等专业转变过来,所以改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水平刻不容缓,一方面鼓励教师攻读物流专业高学位,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和业务深造学习,增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加大从企业部门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和企业高管作为客座教师,开展讲座讲学等学术活动。除此之外,鼓励教师申报相关课题,与物流企业进行合作,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完成调研工作。建设一支思维活跃、积极实践、精于业务、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徐俊杰,洪亮,何常青.基于供需契合原则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