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下停车场建设方案范文

地下停车场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下停车场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下停车场建设方案

第1篇:地下停车场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铁停车场 总图布局 物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北京地铁10号线五路停车场项目背景

北京地铁10号线是北京地铁线网的第二环线,与地铁近期线网形成近20处换乘站,串联起中关村、奥运公园、中央商务区、宋家庄公交枢纽、六里桥公交枢纽等重要客运集散点,是网络重要的联络线,具有直达、转乘和缓解向心交通的功能。

10号线全环共有3处停车点,万柳车辆段、宋家庄停车场、五路停车场。其中五路停车场主要承担10号线二期增加配属列车的停放、整备、列检和月修等工作。为了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五路停车场定位为轨道交通综合开发项目,轨道交通车站、停车场以及大型房地产开发进行统一考虑的一体化规划。

2五路停车场规划思路

从全局的角度考虑方案,建立综合交通设计概念。在技术和规范许可的前提下,相互谦让协调,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五路停车场规划范围东至蓝靛厂南路,南至玲珑路,西至五路居东路,北至现状居住用地,此区域规划可用地面积约为25公顷。综合分析用地性质、路网条件、交通需求、开发定位等因素,梳理规划思路:

车场可以采取地上或地下方案。地下方案更有利于实现规划的整体合理,且避免噪声对周边住宅用户的干扰。

站场线路与停车场可灵活组合,同时考虑留出空间可以让开发的建筑体基础生根,以避免建筑体设在库上设转换层的代价。

厂前区各功能用房综合设置,使土地集约利用。

总之,五路停车场按照地下方案实施,可在满足停车场功能需求和规范条件下,集约利用土地,为上盖开发提供条件。同时也注重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建成区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达到共赢的目标。

3地下停车场车库组合构思

结合五路停车场各条线路配车情况,10号线配属36列车,停车库需要35列位。考虑1列位库是不太适宜的,这样会造成咽喉区过于庞大,增加用地面积,为此确定10号线库为2列位式库。6号线、S1线配属8列车,需要停车库8列位。总体规模不大,可以是1列位,也可以是2列位式尽端式库。地块和整线的空间关系上分析,三条线都没有贯通设置的可能,因此不考虑3列位库式。

综合考虑车库组合,结合衔接方向可以有以下可能:

(1)10号线2列位库单独建库;6号线和S1线组合,2列位库单独建库;

(2)10号线2列位库单独建库;6号线和S1线组合,1列位库单独建库;

(3)10号线2列位运用库单独建库;6号线、S1线和10号线备用库组合成2列位库单独建库;

(4)10号线与6号线和S1线大组合,并置成2列位大库;

(5)10号线2列位库与6号线和S1线组合的1列位库进行大组合。1列位库与2列位库端部相接,形成外表看是3列位库的大组合库。

4结合地形的构图方案

(1)概念方案一

利用车库组合方案1,结合块形状和引入方向,可以构成顺次排列的构图形式。10号线2列为库式在地块东北侧;6号线、S1线组合的1列位库式在地块西南侧。这种构图形式出发点是使S1线、6号线停车场,尽快的能与相关联的正线沟通,出入线最为便捷。同时也为公交枢纽设置,留下了与轨道交通换乘站最为方便的东南角用地。

图1概念方案一构图图2概念方案二构图

(2)概念方案二

利用车库组合方案2,可以构成倒装错列构图形式,均采用2列位库式。10号线在地块西北侧,6号线、S1线在地块东南侧。这种构图形式出发点是展长出入场线,利于与地下车站正线衔接,实现停车场地面或地下方案。10号线还能做到八字形出线方式。

(3)概念方案三

利用车库组合方案3,还可以是概念方案二镜像,仍然是倒装错列构图,均采用2列位库式。10号线在地块东北侧,6号线、S1线在地块西南侧。主要目的是改善6号线、S1线收、发车条件,利用地块宽度,加上玲珑路红线宽度,总宽度到达300多米,能够做到6号线、S1线环发。

图3概念方案三构图 图4概念方案四构图

(4)概念方案四

利用车库组合方案4,构图形式采用将三条线停车库整合并列成一个库大库,搁置在地块的中部。这样的构图充分利用了用地宽度,满足停车场功能的同时,咽喉区远离既有小区。远离既有建成小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为开发提供两块可直接使用地块,停车库集中设置,上盖开比较好整体开发处理。

图5概念方案五构图

(6)概念方案五:

利用车库组合方案5,将三条线停车库整合成一个库,表面看像一个3列位的贯通车库,实际上是由10号线尽端库和6号线、S1线组合的尽端库,两个端部贴合而成。这样的构图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地形条件,满足停车场功能的同时,远离既有建成小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为开发提供更为完整的使用地块,停车库集中设置,上盖开比较好整体开发处理。

5概念方案的筛选

概念设计提出的五个方案,从功能来说都是基本可行的。主要从停车场管理、环境影响、综合交通功能、开发条件等几个方面分析,排除明显不利方案。

概念方案一:出入线距离短,没有足够的爬坡距离。从发车方向来说比较顺,是有利的一面,但是库单体分布相对分散,从管理上看比较困难。并且10号线咽喉区贴近既有住宅小区,行车振动对于既有小区环境影响较大。属于明显不利方案,该方案首先予以排除。

概念方案二:最大的问题停车库占据地块东南角,无法实现公交枢纽与车站近距离设置,达到方便乘客的目的。同样,仍然存在咽喉区贴近既有住宅小区,对于既有小区环境影响。该方案属于不利方案予以排除。

概念方案三:改善了方案二的一些缺点,留出了一定的公交枢纽用地,发车条件也得到一些改善,可以做到向S1线、6号线环发,不需要折头发车,这是他最大的优点。该方案对于行车组织是比较有利的,虽然也存在咽喉区贴近既有住宅小区问题,还是值得进一步研究。

概念方案四、五:都比较有利于上盖开发的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方面一也相对集中,使用效率比较高。对于概念方案四来说,用地宽度方面基本占满,消防环道和综合管道布线通廊缺乏。概念方案五,则车库宽度相对窄一些,具备修建消防环道和综合管道通廊的条件。

综合分析,方案三、四、五都有作进一步比较的价值,可在后续设计中更加深入的研究。

6小结

打破常规停车场分散设库的设计方法,构思地下组合库方案。这样的整合库方案,有以下优点: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常规分散设库的设计,库与库之间需要有交通廊道和管网。为埋设这些管道往往需要20~30m宽度的建筑间距才能符合规范的铺设。组合库方案则在结构上组合成一个建筑,这些道路管线也就精简了。

有利于上盖开发

组合库方案形成完整的空间,屋顶上盖也就相应的是一个完整的,开发容易整体规划。避免分散库方案对于开发来说那种凌乱状态。

节约环保

第2篇:地下停车场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下停车场;智能寻车及引导系统;视频车位检测终端;多路视频处理器;网络交换机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2-0022-03

1 地下停车场的发展

在经济飞速发展、车辆日益增加的今天,大力建设地下停车场缓解地面停车场压力无疑是正确的,同时亦是趋势所在。停车场的规模也随着需求的增大越来越大,在车站、商场、购物中心等场所都能见到大型的停车场。可当车主在返回停车场时往往由于停车场空间大、环境及标志物类似、方向不易辨别等原因,容易在停车场内迷失方向,寻找不到自己的车辆。另外,从管理角度来看,如果没有一个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会大大增加管理成本、降低使用率和经济效益。因此,需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来解决此类问题。下面要和大家探讨的智能寻车及引导系统就是个很好的管理手段。

2 地下停车场智能寻车及引导系统

停车场智能寻车系统通过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通过输入车牌号,显示车主及车辆所处的位置,帮助车主尽快找到车辆停放的区域。

系统同时还结合了车位引导功能,可以自动引导车辆快速进入空车位,降低管理人员成本,消除寻找车位的烦恼,提高顾客对停车场乃至其所属物业公司的满意度;加快停车场的车辆周转,提高停车场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提升停车场管理水平,提高停车场所属物业公司的对外形象。

3 系统工作原理

停车场智能寻车系统是通过在车场的每个停车位上前方安装视频车位检测终端,对停车位的图像信息实时抓拍,视频车位检测终端将抓拍到的车位图像信息传给多路视频处理器进行车位状态处理及车牌识别,再通过网络交换机把车位状态及识别的车牌号码信息、有停车车位的汽车图像信息、汽车停车时间、汽车停放位置信息与服务器进行通讯,并最终把这些信息传输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进行统一管理。

服务器在接收到多路视频处理器发送的车位状态后,会进行数据处理,并将空车位数更新数据通过网络交换器发送车位引导屏更新指令给多路视频处理器,由多路视频处理器控制车位引导屏进行显示,从而实现车位引导功能。

当车主通过安装在车场入口处的寻车查询终端输入自己汽车的车牌时,触摸屏接收指令后会调取服务器的数据,并在屏幕上显示车主当前所在的停车场地图,地图上会标明车主所处位子和其车辆所停放的位子,并根据停车场总体路线情况选择一条最佳取车路线显示在该停车场地图上,从而引导车主取车。

4 系统构成与组网方案

地下停车场智能寻车及引导系统主要由视频车位检测终端、多路视频处理器、中心服务器(含软件)、网络交换机、各类车位引导屏、寻车查询终端及传输介质组成。

图2 系统组成框架图

4.1 视频车位检测终端

视频车位检测终端安装在每个车位的正前上方正对着停车位,拍取每个停车位上实时图像,用于获取每个车位当前的车位信息及车辆信息并传输到多路视频处理器。视频车位检测终端配备有LED灯,当车位上有车时显示为红色,无车时显示为绿色。

4.2 多路视频处理器

多路视频处理器是一个视频图像处理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多路视频循环切换、视频图像采集模块、DA转换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及数据通讯模块。视频处理器的具体配置可根据车位数量合理配置,并集中安装在停车场便于维护管理的地方。

4.3 中心服务器

保存车位图像数据,并获得车辆所停放的位置信息,把该信息开放给寻车查询终端供车主查询车辆位置。后台程序定时查询数据库中车位占用信息情况,并统计各个LED车位诱导屏所需要更新的数据,控制LED车位诱导屏的显示,方便管理人员对车场进行管理。中心服务器安装在停车场集中监控室,可与停车场管理系统互连,实现收费和管理一体的综合停车场管理系统。

4.4 网络交换机

网络交换机主要用于连接多路视频处理器至中心服务器、寻车查询终端至中心服务器,实现数据传输。网络交换机的具体配置可根据视频处理器和查询终端的数量合理配置,并集中安装在停车场便于维护管理的地方。

4.5 各类车位引导屏

引导屏由高亮度LED模块、驱动电路、控制电路、支架等部分组成。它接收服务器的车位统计信息,用数字和文字形式实时显示所连接区域当前空闲车位数量,可24小时全天候使用。内部程序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随时修改,显示用户需要的其他信息。停车场内部重要的岔道口安装车位引导屏,如:三个方向的岔路口安装三向车位引导屏,两个方向的岔路口安装双向车位引导屏,车场拐弯处安装单向车位引导屏,停车场户外入口安装户外车位引导屏。引导屏的数量和显示文字内容可根据用户需要来定制。

4.6 寻车查询终端

车主通过触摸的方式输入车牌号,触摸屏上的地图就会显示告知车主自身的位置与车辆所停的位置。一般安装在停车场主要入口处。

4.7 传输介质

建议统一采用一种传输介质(如超5类非屏蔽四对双绞线),便于组网和降低与停车场内其他系统的干扰。需要注意的是,视频车位检测终端和多路视频处理器之间的双绞电缆不宜太长,以免影响视频数据的正常传输。

5 结语

综上所述,地下停车场智能寻车及引导系统是一个基于视频处理、信息化、网络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有效统计停车场车流、使用率等信息,便于车场管理单位了解停车场的使用状况,可高效地管理车位资源,提高停车场使用率,减少停车场管理人员成本,从而提升地下停车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适应目前快速发展的城市交通步伐。

参考文献

[1] 周健南,李刻铭,吴鹏,等.关于地下停车场建设的思考

[J].地下空间,2004,24(3).

[2] 杨艳红.浅谈城市地下停车场[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4).

第3篇:地下停车场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开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到明显推动作用。但在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的建设中还依然存在占地多、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停车场的综合开发,以促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本文通过结合设计方案对城市交通轨道停车场的综合开发进行全面的分析。

1、停车场综合开发的概括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场的特点,但其作为一种公益事业,只能以较低的运价为人们提供服务。虽然其对沿线土地开发与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容易导致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之间的脱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将轨道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规划与沿线土地利用及城市规划的统一结合,使轨道交通与物业开发能真正实现同步规划的目的。因此在进行停车场的综合开发、规则过程中,应吸取先进的成功经验,以实现物业开发反哺轨道交通建设的目的。

2、停车场区域的综合开发

2.1停车场的功能特点

在城市交通轨道停车场中有配属车辆,主要是承担车辆的运行管理、检查与保养等工作。停车场的主要职能是列车停放、编组、检修及日常清理等,并根据运营的相关要求进行配属列车的乘务作业。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停车场与车辆段都是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基础,其占地面积较大,且与沿线环境及规划发展无法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轨道交通停车场具有复杂、工艺要求高等特点,是车辆运用的重要基地;(2)占地面积大,必须要符合运营过程中的工艺要求及任务界定;(3)列车经过频繁,与沿线城市建设规范不协调且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2.2停车场开发的重要性与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的综合开发,主要是在不对其运行功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将站点开发与轨道交通规划方案进行有效结合。在停车场建筑qOaIv+W7uumhueebruaWveW3pemYtuautei/m+ihjOW3peeoi+mhueebrueuoeeQhj/kuJrkuLvlpoLkvZXlnKjmiL/lu7rpobnnm67mlr3lt6XpmLbmrrXov5vooYzlt6XnqIvpobnnm67nrqHnkIZkAosBD2QWAmYPFQQADWp6eWMyMDE0MDEzMzU85rWF6LCI5aaC5L2V5o+Q6auY5bu6562R5bel56iL5pa95bel6LSo6YeP566h55CG55qE5a6e5pWI5oCnPOa1heiwiOWmguS9leaPkOmrmOW7uuetkeW3peeoi+aWveW3pei0qOmHj+euoeeQhueahOWunuaViOaAp2QCjAEPZBYCZg8VBAANanp5YzIwMTQwMTMzNjbkuK3lsI/lnovmsLTliKnlt6XnqIvpobnnm67nrqHnkIbnkIborrrkuI7lrp7ot7XnoJTnqbY25Lit5bCP5Z6L5rC05Yip5bel56iL6aG555uu566h55CG55CG6K665LiO5a6e6Le156CU56m2ZAICD2QWBGYPFQEM6YGT6Lev5qGl5qKBZAIBDxYCHwECjwEWngJmD2QWAmYPFQQADWp6eWMyMDE0MDEzMzch5YWs6Lev5qGl5qKB5pa95bel566h55CG5LmL5oiR6KeBIeWFrOi3r+ahpeaigeaWveW3peeuoeeQhuS5i+aIkeingWQCAQ9kFgJmDxUEAA1qenljMjAxNDAxMzM4S+Wkp+enpue6v+mHjei9vei/kOiQpeahpemap+eXheWus+aDheWGteWPiuWOn+WboOWIhuaekOOAgeWkhOeQhuWvueetluaWueazlUvlpKfnp6bnur/ph43ovb3ov5DokKXmoaXpmqfnl4XlrrPmg4XlhrXlj4rljp/lm6DliIbmnpDjgIHlpITnkIblr7nnrZbmlrnms5VkAgIPZBYCZg8VBAANanp5YzIwMTQwMTMzOTnlvZPliY3lvaLlir/kuIvlhazot6/lt6XnqIvmlr3lt6XnrqHnkIbopoHngrnpl67popjnoJTnqbY55b2T5YmN5b2i5Yq/5LiL5YWs6Lev5bel56iL5pa95bel566h55CG6KaB54K56Zeu6aKY56CU56m2ZAIDD2QWAmYPFQQADWp6eWMyMDE0MDEzNDA26YGT6Lev5qGl5qKB5pa95bel566h55CG5a2Y5Zyo55qE6Zeu6aKY5Y+K5a+5562W5YiG5p6QNumBk+i3r+ahpeaigeaWveW3peeuoeeQhuWtmOWcqOeahOmXrumimOWPiuWvueetluWIhuaekGQCBA9kFgJmDxUEAA1qenljMjAxNDAxMzQxMOWvueWFrOi3r+iuvuiuoeeOsOihjOinhOiMg+iLpeW5sueWkemXrueahOaOouiuqDDlr7nlhazot6/orr7orqHnjrDooYzop4TojIPoi6XlubLnlpHpl67nmoTmjqLorqhkAgUPZBYCZg8VBAANanp5YzIwMTQwMTM0MiTpq5jpgJ/lhazot6/ot6/ln7rmlr3lt6XmioDmnK/mjqLorqgk6auY6YCf5YWs6Lev6Lev5Z+65pa95bel5oqA5pyv5o6i6K6oZAIGD2QWAmYPFQQADWp6eWMyMDE0MDEzNDMe6auY6YCf5YWs6Lev5pa95bel566h55CG5o6i5p6QHumrmOmAn+WFrOi3r+aWveW3peeuoeeQhuaOouaekGQCBw9kFgJmDxUEAA1qenljMjAxNDAxMzQ0M+mrmOmAn+mTgei3r+ahpeaigei/nue7reaigeaMguevruaWveW3peaKgOacr+aOouaekDPpq5jpgJ/pk4Hot6/moaXmooHov57nu63mooHmjILnr67mlr3lt6XmioDmnK/mjqLmnpBkAggPZBYCZg8VBAANanp5YzIwMTQwMTM0NSfpq5jloavmlrnot6/ln7rnmoTmsonpmbfkuI7pmLLmsrvmjqrmlr0n6auY5aGr5pa56Lev5Z+655qE5rKJ6Zm35LiO6Ziy5rK75o6q5pa9ZAIJD2QWAmYPFQQADWp6eWMyMDE0MDEzNDYk5YWs6Lev5bel56iL6LSo6YeP6YCa55eF5Y+K5YW26Ziy5rK7JOWFrOi3r+W3peeoi+i0qOmHj+mAmueXheWPiuWFtumYsuayu2QCCg9kFgJmDxUEAA1qenljMjAxNDAxMzQ3POWFrOi3r+i3r+Wfuui3r+mdoueahOS4u+imgeeXheWus+acuueQhuWIhuaekOWPiuWkhOeQhuaOquaWvTzlhazot6/ot6/ln7rot6/pnaLnmoTkuLvopoHnl4XlrrPmnLrnkIbliIbmnpDlj4rlpITnkIbmjqrmlr1kAgsPZBYCZg8VBAANanp5YzIwMTQwMTM0OC3lhazot6/moaXmooHmsonpmY3mrrXot6/pnaLmlr3lt6XmioDmnK/liIbmnpAt5YWs6Lev5qGl5qKB5rKJ6ZmN5q616Lev6Z2i5pa95bel5oqA5pyv5YiG5p6QZAIMD2QWAmYPFQQADWp6eWMyMDE0MDEzNDkk5YWs6Lev5pa95bel5py65qKw6K6+5aSH566h55CG5Yid5o6iJOWFrOi3r+aWveW3peacuuaisOiuvuWkh+euoeeQhuWIneaOomQCDQ9kFgJmDxUEAA1qenljMjAxNDAxMzUwKuWFrOahpeaigeaigeaWveW3peS4remihOW6lOWKm+aKgOacr+aOouiuqCrlhazmoaXmooHmooHmlr3lt6XkuK3pooTlupTlipvmioDmnK/mjqLorqhkAg4PZBYCZg8VBAANanp5YzIwMTQwMTM1MSHlhbPkuo7pgZPot6/lhbvmiqTmioDmnK/nmoTmjqLorqgh5YWz5LqO6YGT6Lev5YW75oqk5oqA5pyv55qE5o6i6K6oZAIPD2QWAmYPFQQADWp6eWMyMDE0MDEzNTJC5YWz5LqO5YWs6Lev5qGl5qKB5pa95bel6L+H56iL5Lit6L+e5o6l5aSE55qE5aSE55CG5LiO566h55CG5YiG5p6QQuWFs+S6juWFrOi3r+ahpeaigeaWveW3pei/h+eoi+S4rei/nuaOpeWkhOeahOWkhOeQhuS4jueuoeeQhuWIhuaekGQCEA9kFgJmDxUEAA1qenljMjAxNDAxMzUzJ+WFs+S6juWFrOi3r+WFu+aKpOeuoeeQhuW3peS9nOeahOWIhuaekCflhbPkuo7lhazot6/lhbvmiqTnrqHnkIblt6XkvZznmoTliIbmnpBkAhEPZBYCZg8VBAANanp5YzIwMTQwMTM1NDDlhbPkuo7msqXpnZLmt7flh53lnJ/ot6/pnaLlhbvmiqTmioDmnK/nmoTmgJ3ogIMw5YWz5LqO5rKl6Z2S5re35Yed5Zyf6Lev6Z2i5YW75oqk5oqA5pyv55qE5oCd6ICDZAISD2QWAmYPFQQADWp6eWMyMDE0MDEzNTU/5YWz5LqO6Lev5Z+65pa95bel5Lit5rm/6Zm35oCn6buE5Zyf55qE5pa95bel566h55CG5bqU55So5Yid5o6iP+WFs+S6jui3r+WfuuaWveW3peS4rea5v+mZt+aAp+m7hOWcn+eahOaWveW3peeuoeeQhuW6lOeUqOWIneaOomQCEw9kFgJmDxUEAA1qenljMjAxNDAxMzU2MOWFs+S6jumap+mBk+eXheWus+aIkOWboOWPiumYsuayu+aOquaWveeahOWIhuaekDDlhbPkuo7pmqfpgZPnl4XlrrPmiJDlm6Dlj4rpmLLmsrvmjqrmlr3nmoTliIbmnpBkAhQPZBYCZg8VBAANanp5YzIwMTQwMTM1NytFUFMg5Zyo5YWs6Lev6Zqn6YGT5raI6Ziy5Lit55qE5bqU55So5o6i6K6oK0VQUyDlnKjlhazot6/pmqfpgZPmtojpmLLkuK3nmoTlupTnlKjmjqLorqhkAhUPZBYCZg8VBAANanp5YzIwMTQwMTM1ODzln7rkuo7nrYnmlYjmipjlh4/mlrnlt67nmoTln7rlnZHlj6/pnaDluqbliIbmnpDnroDmmJPmlrnms5U85Z+65LqO562J5pWI5oqY5YeP5pa55beu55qE5Z+65Z2R5Y+v6Z2g5bqm5YiG5p6Q566A5piT5pa55rOVZAIWD2QWAmYPFQQADWp6eWMyMDE0MDEzNTkt5Z+65LqO5p+Q5YWs6Lev5qGl5qKB57uT5p6E6K6+6K6h5pa55qGI56CU56m2LeWfuuS6juafkOWFrOi3r+ahpeaigee7k+aehOiuvuiu上或周围开发物业,从而起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周围环境及提高社会效益的目标。而停车场与物业的综合开发,应紧靠轨道交通车站,才能将站点的开发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停车场上进行物业开发的工程越来越多,如广州市某线路停车场上进行商用大厦的综合开发,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停车场的设计方案

某轨道交通线路主要是以站点的综合开发为方向,将该线路中的规划中心作为起点站,而周围的停车场则设置在综合开发的站点上,以完成一次性的规划设计,在停车场上进行物业的综合性开发,以起到改善周围环境及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以该停车场为例,对布置方案与综合开发进行探讨。

3.1停车场概括

该停车场处于起点站周围,通过对该停车场的功能与任务分析,并与综合开发的规范进行结合,且相应优化其设置规模。最终确定出12股道停车列检线,而每股道共停放2列车,为一次性建成。同时还要设置1股道洗车线,根据相关的专业要求,在停车场内的进行通信信号、工务等专业检修区的设置。

3.2布置方案分析

3.2.1方案A

如图1所示,将起点站与停车场相连,而停车场的出入线主要采用倒接方案,以实现与起站点的连接。在倒接方案中,列车在进出的过程中都必须在牵出线上对运行方向进行调整,从而增加作业的时间。该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使停车场能依附在轨道交通车站上,从而根据上盖进行综合开发,从而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并取得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3.2.2方案B

如图2所示,在充分考虑车站与停车场顺接的前提下,并确保两者能设置在综合开发的选址地块上。由于该方案中,停车场的出入线属于回头曲线,可结合地铁的设计要求,在符合曲线半径要求的基础上将车站设置在规划道路的南侧。在停车场出入线规划道路后,可以坡度落地坡度落与其进行连接。该方案能保持车站与停车场的顺接方式,但由于其出入线比较长,对综合开发区域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还增加了工程造价。

3.2.3方案C

如图3所示,通过把车站整改成地面站,使车站与停车场直接连接,使列车在进入停车场时更加顺畅,也方便了列车的运营。但由于停车场与站点分离,不能满足综合开发的要求。通过计算发现,出入场的长度无法满足地铁规范信号转换成作业长度的要求,因此,该方案不可行。

3.3综合开发的重要性

通过对以上3个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方案A不仅能满足轨道交通运行的要求,还有利于综合开发进程的深入。虽然站、场倒接方式会给运营工作增加部分额外工作,但只要通过有效的调度管理进行控制,就能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且能有效改善周围的环境,对促进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经济指标如表1所示。

注:地块中包括轨道车站5000m2、公交车站3000m2、底层架空面积6500m2、轨道列检库与辅助用房40000m2及地下停车库55000m2。

4、综合开发要进行研究的主要问题

4.1停车场的规模

在能满足运营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共享,对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规模与用地进行优化的非常有必要的,但目前还缺乏相关的标准。停车场的设计必须要严格根据交通网络规划及线路运营的需求进行,并明确停车场的任务,严格控制其规模及设施,使其用地更合理,从而起到降低建设成本与节省土地资源的作用。

4.2轨道交通设站

通常情况下,若停车场缺乏车站的依托,就无法充分体现出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轨道交通车站的建设必须与停车场进行考虑,以综合开发为指导,强化交通网络规划,使车辆段、停车场等大型设施都能以车站作为依托,进行物业的综合开发。

4.3建筑设计

在停车场与物业综合开发后,其设计必须要对停车场的运用要求、物业的商业需求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考虑。另外,还要对大型建筑在节能、排水等设计上加强研究,以保证正常的轨道交通运营。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停车场上盖物业的综合开发,是将轨道交通设施与民用建筑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实现统一规划、同步建设的目的。但在实际的执行规范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将轨道交通、民用建筑及相关规范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的有效综合开发。

参考文献:

[1]秦战,杨心丽.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上盖开发模式初探――上海市吴中路停车场上盖开发项目[J].上海城市规划,2009,17(3):55-59.

[2]邱增锋,朱忠东.综合开发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地区的应用前景[J].中外建筑,2009,28(12):68-69.

[3]蔡蔚,陈烨,羊利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的实践与建议[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24(7):10-13.

第4篇:地下停车场建设方案范文

20xx年北京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全文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规范停车秩序,提升停车服务水平,促进城市交通环境改善,引导公众绿色出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停车场的规划、设置、使用、管理和机动车停放管理适用本办法。

公共交通、道路客货运输车辆等专用停车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停放管理,适用国家和本市其他有关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停车场是指供机动车停放的场所,包括独立建设的停车场、配建停车场、临时停车场。

独立建设的停车场,是指根据规划独立建设并向社会开放的停放机动车的场所。

配建停车场,是指为公共建筑、居住区配套建设的停放机动车的场所。

临时停车场,是指临时设置的用于停放机动车的场所,包括道路停车泊位和利用街坊路、胡同以及待建土地、临时空闲场地设置的停车场。

第四条 机动车停车是静态交通体系,机动车停车场坚持统筹规划建设,实行差别化管理,逐步形成配建停车场为主、独立建设的停车场为辅、临时停车场为补充的格局。

本市鼓励社会多元化参与停车场建设,鼓励社会单位对外开放停车场。

第五条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的停车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制订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的相关政策,并会同相关部门对机动车停车管理工作进行综合协调、检查指导、督促考核。

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独立建设的停车场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工作,统筹安排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制定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并对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市道路停车秩序管理和道路停车泊位的设置。

规划、住房城乡建设、财政、国土资源、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税务、民防、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负责机动车停车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 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停车场的规划、设置、管理及机动车停放管理的统筹协调。区、县停车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机动车停车管理的具体工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在区、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做好本辖区内的停车管理工作,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辖区内通过建立停车管理委员会等形式,依法进行机动车停车的自我管理。

第七条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结合城市建设发展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需要,组织编制停车场专项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经依法批准后实施。

停车场专项规划应当确定城市停车总体发展策略、停车场供给体系及引导政策,统筹地上地下空间资源与布局,明确建设时序,并将停车场与城市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紧密衔接。

区、县人民政府根据本市机动车停车场专项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 驻车换乘停车场和为改善交通管理秩序建设的公益性停车场,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划拨,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的方式进行建设与管理。

在以划拨方式供地的医院、政府机关、博物馆、展览馆、大中小学、幼儿园及公共服务性设施用地内独立建设的停车场,建设用地实行划拨。

第九条 本市鼓励单位和个人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建设公共停车场。

开发利用卫生、教育、文化、体育设施及道路、广场、绿地地下空间资源单独选址建设停车场的,建设单位应当进行安全论证,征求地面设施所有权人意见,提出建设方案,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区、县停车管理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市政市容、民防、园林绿化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鼓励建设的原则,依法办理相应手续。

依照前款规定建设停车场,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建设标准和规范,不得影响道路、广场、绿地以及原有设施的使用功能和安全。

第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和规划指标,配建机动车停车场。配套建设的停车场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

本市核心区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统筹考虑其所在区域内的居住停车需求,鼓励建设单位在配建指标基础上利用地下空间增建停车场。建设单位应当将增建的停车场对周边居民开放。

第十一条 既有居住区配建的停车场不能满足业主停车需求的,按照物业管理的规定经业主同意,可以统筹利用业主共有场地设置临时停车场;居住区不具备场地条件的,区、县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相关部门按照规定在居住区周边街坊路或者胡同设置临时停车场。

第十二条 不能满足居民停车需求的区域,区、县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相关单位利用待建土地、空闲厂区、边角空地等场所,设置临时停车场。

设置临时停车场,不得占用消防车通道及地下管线检查井等市政基础设施,不得妨碍消防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影响已批开发项目建设的进度。

第十三条 设置停车场,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停车场设置标准和设计规范,并按照标准设置无障碍停车泊位。设置立体停车设备,应当符合特种设备的有关规定。停车场设置后10日内,设置单位应当将停车位情况报送区、县停车管理部门。

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并收费的,应当配建停车诱导系统以及停车诱导标识。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停止使用停车场,不得将停车场改作他用,因实现原规划用途将临时停车场停止使用的除外。

临时停车场停止使用的,停车场管理单位应当在停止使用前一个月向社会公示,并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 本市建立统一的停车场信息管理和系统,对停车泊位进行编号,对停车场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并实时公布向社会开放的停车场分布位置、使用状况、泊位数量等情况。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市停车场动态信息管理和系统,建设区域停车诱导设施,并负责运行、维护和管理。

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并收费的,应当将配建的停车诱导系统接入所在区域停车诱导设施,但单位将配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的除外。

第十六条 本市停车收费遵循城市中心区域高于外围区域、道路停车高于路外停车的原则。具体区域划分及标准由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在居住区周边街坊路或者胡同设置临时停车场,小区居民凭有效证明停车时,其临时停放或者按月、按年租用停车位收费标准按照居住区露天停车场收费标准执行。

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交通、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办法,规范居住区地下停车场收费,提高居住区地下停车场利用率。

第十七条 居住区的配建停车场应当优先满足业主的停车需要。实行停车收费的,应当执行价格管理的规定,并公示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和第八项等服务内容。

第十八条 本市鼓励单位和居住区在满足本单位、本居住区居民停车需求的情况下将配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将配建停车场在非工作时间向社会开放;鼓励单位和个人实行错时停车。

依照前款规定将配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的,可以按照核定的价格对社会车辆收取停车费,但不适用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

第十九条 单位或者个人错时合作停车的,停车场管理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并为停车人提供便利。

在单位配建停车场错时停车的停车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段停车;超过约定时段拒不驶离、影响停车场正常运行的,停车场有权终止错时停车约定。

第二十条 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并收费的,停车场管理单位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价格核定、明码标价牌编号等手续,在工商登记后15日内到区、县停车管理部门办理备案。

办理备案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法人登记证明及复印件;

(二)委托经营的提供委托经营协议;

(三)竣工验收文件;

(四)停车泊位平面示意图和方位图;

(五)符合规定的停车场设备清单;

(六)经营、服务、安全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七)停车诱导系统建设技术说明书及管理运行方案。

依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设置的停车场提交的备案材料不包括前款第三项、第五项和第七项。

第二十一条 停车场向社会开放的,停车场管理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停车场显著位置明示停车场名称、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车位数量及监督电话;

(二)按照核定的价格收费,并出具专用发票;

(三)配置完备的停车设施标志标识,为停车人进出提供明确的引导,为残疾人提供必要服务;

(四)指挥车辆按序进出和停放,维护停车秩序;

(五)制定停放车辆、安全保卫、消防、环境卫生等管理制度;

(六)对停车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考核;

(七)不得在停车区域从事影响车辆安全停放的其他经营活动;

(八)建立投诉处理制度;

(九)国家和本市其他相关停车管理服务规范和标准。

中心城范围内的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并收费的,应当24小时开放;按照规定实行限时的临时停车场除外。

第二十二条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区、县停车管理部门应当对向社会开放的停车场的运营服务实行质量信誉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周边停车需求情况,在城市道路上依法设置和调整道路停车泊位,并予以公示。

除前款和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外,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城市道路上设置和调整道路停车泊位。

第二十四条 区、县停车管理部门应当与道路停车泊位的管理单位签订协议。协议应当包括双方权利义务、期限、终止协议的情形等内容。

道路停车泊位管理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区、县停车管理部门可以终止协议:

(一)发生服务质量纠纷,影响恶劣的;

(二)未按原承诺标准提供服务的;

(三)未按期足额缴纳占道费的;

(四)质量信誉考核不合格的;

(五)擅自转租转包、挂靠经营的;

(六)多次实施违法行为,拒不改正的;

(七)双方约定的其他可以终止协议的行为;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条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区、县停车管理部门有计划地对道路停车泊位内的停车实行电子计时收费。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实际状况以及维护交通秩序的需要,可以在道路上加装隔离桩等设施,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挪移或者拆除。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道路上和其他公共区域内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阻碍机动车停放和通行,不得在未取得所有权的停车位上设置地桩、地锁;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物业管理协议和车位租赁协议中予以明示。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擅自在道路上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的,有权予以制止并举报。

第二十八条 机动车应当在停车场内停放,并不得超过规定时间。

在停车场内停放机动车的,停车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服从引导;

(二)停车入位且车身不得超出停车泊位;

(三)做好驻车制动;

(四)不得损坏停车设备;

(五)按照规定缴纳停车费用;

(六)进出停车场、停车泊位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或者行人正常通行。

停车人不遵守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停车场管理单位有权劝阻;造成损害的,停车场管理单位可以依法提起诉讼。停车人有权对停车管理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第二十九条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者应当协调活动周边停车场,提供停车服务,并在票证上标示活动周边公共交通线路、行车路线及停车场位置;停车场地不能满足停车需求的,承办者应当在票证及其他宣传媒体上提示活动参与者选择公共交通前往活动地点。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采取管制措施3日前向社会公告。周边道路有条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活动场地周边道路设置一定数量的临时停车泊位。

第三十条 交通客运换乘场站、医院及其他客流集中的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设置出租车上下客车位。周边道路有条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上述公共场所周边道路设置出租车专用上下客车位,其他车辆不得占用。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将停车场擅自停止使用或者将停车场改作他用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未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擅自从事停车场经营活动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处理。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停车场管理单位未按照规定对停车泊位进行备案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处1万元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的规定,停车场管理单位未明码标价、擅自提高或者降低收费标准的,由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第六项、第七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000元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停车场未实行24小时开放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擅自在城市道路上设置和调整道路停车泊位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擅自损坏、挪移、拆除隔离桩等设施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擅自在道路上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迅速恢复交通;擅自在居住区公共区域内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的,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擅自在道路、居住区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具体划定各自在道路及道路、居住区以外其他公共场所相应的职责范围;对尚未明确划定执法管辖权的公共场所擅自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先行对违法行为予以处理。

第三十八条 对擅自设置的地桩、地锁等障碍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的,相关部门可以决定立即实施代履行。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违反规定停放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属于违反规划、建设、税务、质量监督、民防、消防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行政机关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应当按照规定将涉嫌犯罪的案件移交公安机关。

违反本办法,有扰乱公共秩序、招摇撞骗、诈骗、妨碍公务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行政机关在停车管理中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5篇:地下停车场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下车库;通风排烟设计;探讨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中使用的中小型汽车数量飞速增长,因此,地下停车场、车库的建设也将随之而发展,以解决汽车存放与城市用地日益矛盾的问题。地下停车场的兴建,为暖通空调工程师提出了新任务。如何解决好地下停车场的通风和防排烟设计问题是地下停车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求设计既足满足平时通风要求,排除汽车尾气和汽油蒸气,送入新鲜空气,以使有害物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要求;又要满足火灾时的排烟要求,以保证火灾发生时迅速扑灭火源,防止火灾蔓延,限制烟气的扩散,排除已产生的烟气,以保证人员和车辆撤离现场,减少伤亡,保障消防人员安全有效地扑救。另外,地下停车场空间很大,又处于半封闭状态,因此,一般来说,地下停车场应该同时考虑设计机械排风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并且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1 地下停车场有害物的种类及危害

地下停车场有害物的种类及危害地下停车场内汽车排放的有害物主要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等有害物。它们来源于曲轴箱及排气系统。燃油箱、化油器的污染物主要为碳氢化合物(HC),即由燃油气形成的。若控制不好,其污染物将达到总污染物的15%~20%;由曲轴箱泄漏的污染物同汽车尾气的成分相似,主要有害物为CO、HC、(NOX)等。有的汽油内加有四乙基铅作抗爆剂,致使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铅成分,其毒性比有机铅大100倍,对人体的健康和安全很危害很大,其表现有:

1.1 一氧化碳是最易中毒且中毒情况最多的一种气体,它是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当人吸入一氧化碳,经肺吸收进入血液。因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能力比氧气大210倍,因而很快形成碳氧血色素,阻碍了血色素输送氧气的能力,导致人严重缺氧,发生中毒现象。

1.2 大量的氮氧化合物(NOX)排到空气中也引起人们的中毒,对粘膜、吸收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引起损害。

1.3 汽油热气内毒性最大的是芳香的碳氢化合物,各种牌号的汽油内芳香的碳氢化合物的含量一般为2%~16%。当人们吸入汽油蒸气后,会引起人的特殊的刺激(以如麻醉)。当中毒严重时,将会导致人们丧失知觉,并引起痉挛。

1.4 有易燃易爆危险。汽油发爆极限为下限2.5%,上限为4.8%。当空气内一氧化碳的含量为15%~75%时,一氧化碳也会发生爆炸。

汽车在地下停车场内的启动、加速过程均为怠速运转。在怠速状态下,CO、HC、NOX三种有害物散发量的比例大约为7:1.5:0.2.由此可见,CO是主要的。根据TT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只要提供充足的新鲜的空气,将空气中的CO浓度稀释到《标准》规定的范围以下,HC、NOX均能满足《标准》的要求。

2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汽车作为现代化主要交通和运输工具,已大量进入城市和家庭。为了解决越来越突出的停车问题,各地修建了大量的地下汽车库,如何解决好地下停车场的通风和防排烟设计问题是地下停车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1 地下停车排风系统单独布置。排风口的位置尽量合理,一般从理论上应该下部排2/3;上部排1/3。但是从设计中使用方便角度看,风口布置在下部会影响汽车的使用空间,而且现在房地产商为了降低造价,往往把地下车库层高搞的很低。一般汽车库梁底高度大部份在3m以下,而且风管侧面或风管的底表面开孔设置即可。如果梁底表面在2.7m以下,再用排风口就会影响车辆通行,而且风口也容易被车碰坏。

2.2 地下停车库进行机械排风时,按规定应向室内补风,但目前一般都没设机械送风。因为机械送风系统的设置不仅增大了投资,而且送风机和送风管道要占用建筑空间。有时由于车库梁底比较低,布置送风管很困难。所以当停车库设在地下一层时,可以利用车库进出车道进行补风,因为大部份车道内形成负压,而且车库的进出口大部份是非密闭形成的门,就是在火灾时,防火卷闸门关闭也要以在卷闸门的下部留有缝隙,用以对排烟进行补风。

2.3 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

目前这种机械排风兼作排烟系统方案设计比较多,由于它是用同一台风机和同一管道系统,平时作排风用,火灾时作排烟用,往排风量与排烟量相差很远。如一般车库净高只有3m,按6次/叶换气量计算,每平方米风量只有18(m3/h).而排烟量根据防火远东为60(m3/h.m2),(是指一个排烟系统只负责一个防烟分区)或120(m3/h.m2),(是指一个排烟系统负责一个防烟系统负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烟分区时)。为节省投资,当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时,只有采取缩小防烟分区面积的方法,来减小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使最大的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与排风系统的排风量相等或相近,才可能使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

3 地下库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时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防烟分区的划分可以采用活动挡烟垂壁,挡烟垂壁一般应该设在大梁底下比梁底低50cm以上,这一点往往被人误解梁底比楼板底突出50cm以上就要以把梁底下,也就是说排烟口也在梁下面,梁是没有办法起挡烟垂壁。要知道风管和排风口均在梁底下,也就是说排烟口也在梁下面,梁是没有办法起挡烟垂壁的作用。所以大部分情况梁高虽然有50cm以下,但还是应该用挡烟垂壁来划分防烟分区。

3.2 每个防烟分区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但最大的一个防烟分区面积也不要小于60m2(因为防火规范规定排烟风机的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

3.3 排风系统只能负责一个防火分区的排风时才能兼作排烟系统。即跨越防炎分区的排风系统不能兼作排烟系统。

3.4 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时,排烟口必须单独设置,平时是关闭状态,而且每个防烟分区内必须有1-2个,不宜太多,排烟口开启要有烟感器自动控制,每一个防烟分区排烟口必须反映到消防控制中心,同时进行报警,排风口同时全部关闭,一般排风口不能作排烟口,除非是一个排风口才能作排烟口。排烟口的有效作用距离不能超过30米。

3.5 排烟口与排风口必须连锁控制,即任何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口打开进行排烟时,其排风系统的所有排风口必须全部关闭。

3.6 排风系统的风管断面尺寸必须按每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及防火规定的最大流速进行校核其是否满足排烟的要求。

3.7 排风机的选择必须是钢板风机(离心风机)或排烟专用耐高温轴流风机。风机在280?C时还能正常运行半小时以上。若两台风机并联必须是同样型号才可能。而且平时要注意维护。

3.8 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时,风机应尽量放置远离失火区。风机吸风口附近管道上要设排烟防火阀。

4 结束语

本文对国内地下停车通风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和作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归纳出地下停车场通风设计中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供今后设计中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第6篇:地下停车场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城市;停车场;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很多城市会出现更严重的停车问题,给城市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当代交通应当沿着可持续、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道路发展,这就赋予了车辆停放研究新的内涵。在研究我国机动车停放问题时,不仅应该结合国外已有研究状况对机动车辆停放进行研究;还应该在规划停车场阶段,针对整个规划区域,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将动静态交通结合起来考虑。

1 停车场规划的相关含义界定

停车场规划是指在进行停车场建设目标的确立的基础上,然后对制定达到该目标的步骤、方针及方法进行探讨的规划。传统停车场规划在实践中是指对停车场内的硬件设施的规划与设计,但是随着理论和停车场规划的实践发展,人们发现停车问题对城市交通和城市规划都有极大的影响,只是依靠简单地完善城市中心地区的停车场的硬件不能解决停车难的问题,由此可见,停车场规划是指在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对与停车相关的硬件设施进行的规划。而本文所主要探讨的是城市中心地带的从属于公共性质的停车场规划问题。

2 我国城市中心地带停车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部分大城市的中心地带很多都极大地忽略了中心地带的交通设施规划,再加上现在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抢占黄金地带,只是一味地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极大地忽略了城市交通停车需求,这样就直接导致大城市中心出现了“停车难”问题,这种停车难的情况在老城区尤为严重。

2.1 泊位总量缺乏

在我国,尽管停车场的设施供给数量极大增长,但是较于急速增长的城市机动车数量,停车场的泊位总量显得相对匮乏,尤其在市中心表现出的是人们的停车的供需矛盾日益显现。由于停车泊位供给大大低于停车需求,将导致出现大量的占道停车和违法停车现象,使原本拥挤的城市交通更加拥堵。

2.2 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严重不足

由于国内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停车问题的认识不足,停车建设严重滞后,许多城市普遍存在许多建筑物没有配建停车设施,或者配建停车泊位远未满足规范的要求。另外,由于用于建设停车场的用地的机会成本很高,特别是在许多城市的中心区,配建停车场被挪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严重不足,是造成城市停车难问题的主要原因,而且配建不足将使得这些建筑物未被满足的停车需求转向公共停车设施寻求解决,由此导致公共停车需求剧增、给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我国许多城市的公共停车设施本来就建设和供给不足,所以公共停车设施供需矛盾突出。

2.3 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布局和设置不合理

尽管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的停车泊位十分紧张,但是普遍存在路外公共停车场的使用率很低,经营状况普遍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公共停车设施的空间布局与需求不均衡、分布不均匀、停车需求预测不准确以及规划布局不合理有关。路外停车场的布局规划还存在停车泊位数量不足、服务半径过大、停车场过于靠近主干道和交叉口、停车设施出入口布设不当以致车辆出入干扰动态交通等问题。

目前,路边停车的规划和设置不合理也是引起城市停车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路边停车规划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设置路边停车场缺乏科学依据,随意性较大,对动态交通造成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规划设置时没有考虑附近配建和路外公共停车设施,造成这些停车设施利用率低。

2.4 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型式单一、土地开发和利用质量低

停车场建造型式的分析也是停车规划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建设停车场时应该充分创造性的利用空间,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的公共停车设施大多为路内停车、地面停车和少量地下停车库等型式,而机械停车库、立体停车楼等型式的停车设施极少,因此,地面停车场所占用的土地价值没有被充分的利用。由于国内很多城市的路外停车设施的利用率低,造成许多单位没有建设这种停车设施的动力,甚至将现有的停车设施挪做它用。城市中心区通常是城市停车需求较高的地区,建筑密集,用地紧张,平面停车场难以适应要求,所以建议在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的建设中采用立体停车库,提高一定用地上的停车容量,达到用地省、效率高的目的,同时也美化城市环境。

3 完善城市中心地带停车场规划设计的策略

3.1 科学地进行城市停车需求和供给分析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中,确定城市停车泊位供给规模要以停车需求预测作为依据,尽量满足停车需求,所以停车需求量预测准确与否,对停车规划的影响巨大,充分重视停车需求的预测工作,提高预测的准确程度,可以大大减少由于规划设计失误所造成的损失与浪费,使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停车泊位供给还受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停车泊位供给规模的规划时,如果停车泊位供给不足,将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和适度的机动化水平,也有可能由于车辆寻找停车位而绕行产生新的交通量,引起道路交通拥挤。而停车设施过量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可能会引发更多的交通量,造成道路交通拥挤。总之,规模适宜的停车设施是交通畅达的基本保证。

3.2 重视路外公共停车设施的规划

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应该是配建停车设施的补充,所以其规划建设与配建状况密切相关。公共停车设施规划方案应体现对停车用地控制的要求,要规划一定的实施性项目,能指导当前停车设施建设,同时也能适应在城市建设发展中不断优化和改善的要求,并且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使方案具有一定的弹性。另外,规划还应进行政策规划,包括用地取得、投资优惠、收费减免、管理配套等,使投资者、经营者的付出产生收益,才能使规划真正能够落到实处,变成有可操作性的规划。

3.3 科学合理的规划路内停车场

由前面分析可知,目前,我国许多城市路边停车比例很高,路边随意停车现象严重,路边停车在我国城市停车设施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它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缺点,为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科学合理的规划设置路边停车,对解决我国城市停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路内停车场虽然在国外有较好的应用,但是在我国,路内停车场只能作为一种辅的停车设施。由于我国与国外多数城市的交通状况不符,规划设置路内停车场将使道路环境更加复杂、恶化,同时,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过多,也不利于路外停车场的建设和经营,抑制停车产业的发展。

4 结束语

“停车难”现象是目前城市普遍面临的大难题,必须充分重视停车场规划设计,解决好停车问题,努力做到“停车有规、停车有位”,使城市静态交通良性有序发展,更好地保证城市交通畅通。

参考文献:

[1] 陆化普.城市交通管理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01).

[2] 关宏志.停车场规划设计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10,(09).

[3] 过秀成.城市停车场规划与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10).

[4] 包丹文,邓卫.城市静态交通发展战略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2,(02).

第7篇:地下停车场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CBD;停车;停车诱导;地下空间

中图分类号: TU248.3 文献标识码: A

Suggestion on Parking problems Analysis and Strategy in the jiefangbei CBD of Chongqing

Lanyundaiqi

(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2.CCCC Second Harbor Consultants Co.,Ltd,wuhan,430000,China)

Abstract: It is study on jiefangbei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of Chongqing. Investion on the current parking problem of CBD. There are a number of problems in this district ,such as parking tension, manangement is not strong, not establishing a unified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perfect induction parking facilities, and unreasonable plan the underground space. Put forward suggestion to relieve or solvethe parking problem.

Key words:CBD;Parking;parking guidance;Underground space

前言

2003年7月,重庆市政府通过《重庆市中央商务区总体规划》,确定了以原解放碑商圈为核心的0.92平方公里区域为重庆CBD的硬核,承担商务、商贸双重功能。解放碑CBD才正式确立,至今解放碑中心商务区形成了“两核,双环,七片区”的城市格局。高楼林立,上百家商家入驻解放碑,人流量,车流量逐年增加。停车难已经是商圈里难以避免的问题,许多人由于找不到停车位在商圈里徘徊不前,造成交通拥挤,出行效率大大降低,影响区内的发展。解决停车难问题迫在眉睫。

1 停车难现状调研

经作者对重庆解放碑中心商务圈进行大量调研,发现停车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对CBD内所有室内室外停车库、停车场进行调研发现,以解放碑“十字金街”为中心的停车库每天都停满,车库外经常还有车辆在排队等候停车,占道停车十分严重,许多车辆停车不规范、乱占用位置,给周围交通带来很大的阻碍。停车诱导标志牌很少,而且较少的那些诱导牌大部分时间都存在错误,甚至停用。给人们停车造成很大的困恼。在地下停车库内有许多车辆停放了很长时间,不挪动,停车库内规划不合理,停车泊位利用率不高,地下空间利用不合理。

2 停车难现状分析

2.1 停车泊位供需不平衡

2012年底,重庆市机动车保有量高达389.86万辆,以15.4%的速度增长,其中汽车保有量147.28万辆,以30.2%的速度增长。机动车的迅猛发展对城市的停车供应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重点商务区的交通运行提出了较大的考验。解放碑CBD是重庆,甚至是中国西南最大最发达的商业中心,汽车的增长速度尤为迅速。而对于现在而言解放碑商业区停车场主要以地下停车场为主,停车泊位的增张缓慢,造成停车泊位供需不平衡。作者调查统计,解放碑中心商务圈内室内停车场有38个,车位有5662个,室外停车有3处,车位有633个。路边占道停车有11处,车位363个。

图1:2008-2012年重庆机动车发展情况

2.2 管理分散致使停车资源难以有效利用

解放碑中心商业区地下车位大多为工作人员专用,不能统一管理,从而导致地下车位不对外开放,浪费空间资源,例如信托大厦停车库就是不对外开放。而单位工作人员由于应公务出差,导致地下停车位空闲,处于不饱和状态,相反地面停车位严重饱和。分散的管理模式导致地上停车困难,地下停车却有剩余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供需情况。

图2.地下停车库专用车位停车情况

2.3 停车诱导系统不完善

解放碑停车诱导系统并不完善,商业圈内缺少诱导标志,许多停车库都没装停车标志,甚至有一些诱导标志停用,无法正常工作。导致驾驶员无法了解CBD内停车场的分布、动态可用泊位数、行车方向等停车信息。由于驾驶员对CBD区内停车场熟悉程度的不同,使他们在停车方面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许多车辆向着那几个都熟知的停车库停车,而忽略了附近的其他停车场。使整个CBD区域内停车利用率大大降低,不利于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平衡。所以建立完善的停车诱导系统对于区域内的停车场利用率,还有区内的商业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图3:解放碑CBD部分停车库

表1、各停车场的泊位数及使用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地王广场停车库拥有200个泊位,其利用率只有78%,环岛名都停车库拥有116个泊位,其利用率71.4%,相对其他两个停车场利用率较低。大都会广场停车库和广场停车库设有停车诱导标志,驾驶员知晓停车场的具置和停车情况,而地王广场停车库和环岛名都停车库位设有停车诱导标志,不熟悉该区的

驾驶员比较难去这两个地方停车,导致停车利用率较低。从图3可以看出这四个停车库相距并不远,其停车利用率相差较大。可以看出停车诱导标志对区域内停车的重要性。

2.4 地下空间利用不足

解放碑CBD有些建筑建设的年份早,对地下空间的利用少,停车位规划不合理,浪费空间资源,出现了只要有空地就随便停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例如在石灰市旁的金塔大厦,地下停车面积2140㎡,停车位却只有43个,其他位置用来放置闲杂物,或挪为他用,车位利用率不高。而宏声大厦停车库停车位仅仅27个,导致地下空间资源浪费,停车供应不足。迫使驾驶员在周围占道停车,影响道理通行状况。

3 对策建议

为解决或者改善解放碑CBD停车现状,作者针对前面的几种问题,通过认真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加强管理控制,统筹停车资源

从管理方面来看,重庆市解放碑CBD的停车管理大多是各栋大厦的物业进行自我管理,许多建筑物地下车位不对外开放,其中以办公位主的建筑物为主。这样就造成了地面停车位的不足而地下车位却有很多剩余。

从香港、纽约等境外的停车管理经验可以看出,他们大多引进专业的停车管理公司,利用丰富、科学的管理经验,在加上引进先进停车设备,对区域内的停车设施进行协调统一管理。这样应用专业化的管理手段来确保停放车辆的安全,让消费者安心。

3.2 引进机械式立体车库设备

机械式立体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程序化设计,操作方便。能增加地下车库的停车泊位。例如重庆国际贸易大楼采用二层的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库。通过搬运器的垂直升降或水平横移进行存取位移动,操作方便快捷。这层地下车库原有车位113个,通过改造后共有车位176,增加63个车位,增加了55.7%的车位量,空间利用率增高,停车位紧张得以有效缓解。

图3:重庆国际贸易大楼地下机械式停车库

3.3 综合改造建设公共停车设施

解放碑商圈停车设施不足,停车泊位供需严重不平衡,现有3处临时公共停车场供不应求,公共停车场的增加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配建停车的补充,公共停车场(楼)的功能主要是弥补配建停车设施的不足,尤其是在中央商务区配建停车位供不应求,这样来改善现状,满足重要地区的经济活动的需求。具体建议如下:

公共停车场(楼)的建设宜采取“政府制定计划,社会各方参与”的方法,政府可以在停车场土地上给予一些优惠措施,比如减税免税、融资贷款给予方便等措施来吸引投资。从而全面推动多元化投资体制。

鼓励小型机械式停车楼的建设,由于商圈里用地紧张,建设小型机械式停车停车楼可以节约商务区内紧张的土地资源,停车泊位也相应增加,空间利用率高。还能够减少土地价格成本,从而减少造价,有助于回收成本,减短投资回收期。

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区域改造的机会,合理利用旧建筑和那些规划不合理的停车库进行改造。来弥补调节区域的停车供应能力。

3.4 完善停车诱导系统,建立信息平台

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能够对进入商务圈内的车辆进行合理的引导,减少其在道路上行驶时间,缓解道路交通的压力。使驾驶员能够方便、快捷的停车。同时在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应该统一规划建设全面的商务区停车诱导系统。从而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的同时,减少动态交通中车辆的寻停时间,使整个动静态交通的功能大大提升,能够更好的满足停车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哲,冯彬. 城市中央商务区停车问题调查及解决方案[J].江西科学,2011,(3):367-370.

[2] 张宇.中心城商务区停车的多重瓶颈与破解攻略[J].TOPICAL

COLLECTIONS ,2013,(2):38-41.

第8篇:地下停车场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城市;停车方案;停车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地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城市地位不断得到提高。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各大城市内的机动车数量也得到了不断地增长,给它们带来了愈发严重的停车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国的城市停车管理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效率,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许多不便。目前,在当前的城市现状中探讨解决停车问题的方案措施,有利于维护我国城市交通的正常、稳定运作,对于大力推动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我国停车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城市规划对停车问题的调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工作也日臻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私家车数量的持续增多,这也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城市停车也成为城市规划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国内的大中城市都出现停车设施短缺的状况,住宅小区、商业楼盘的停车位配置难以满足,因此在进行新建大型建筑前要规划部门立足于城市发展的角度控制间距,提供出较大可用空间。

1.2 国内对停车问题的认识及停车场建设

在我国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由于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程度还很低,我国人民还在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因此,基本上不会存在国内城市车辆的拥堵问题以及伴随而来的停车管理问题,城市的相关规划研究工作人员并没有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对停车管理的认识处在了解阶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不断提高,一些大型城市在上、下班高峰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问题,工作人员开始对交通拥堵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开始制定各项法律法规以规范人们的日常停车行为。

当前,我国各个城市的停车场建设水平还不够高,仍处于早期建设阶段。因此,工作人员优化国内城市路网整体的交通性能的同时,要做好加强我国城市停车场建设工作,从而达到帮助解决我国城市的停车问题的目的。

1.3 停车管理的相关研究

我国目前的一些大中城市存在严重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各大、中型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一大因素。我国各大城市存在的静态交通问题十分恶劣,对城市停车管理的一些相关研究进入了新时期。

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在应对城市停车问题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增加停车容量,迎合停车需求、控制停车容量,改善市内交通、完善停车政策,加快结构调整。这不同的阶段反映出在应对停车问题时由最初的被动扩容到后续的主动规划,从根本上落实管理。这都是我国在城市停车管理中应学习借鉴的内容。

2 针对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由于我国城市机动化还处于早期阶段,因此我国城市的汽车数量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增长。我们不可能过度遏制人们对汽车消费的需求,因此,可以借鉴其他发达国家有效停车管理的经验,根据我国国情逐步探索优化城市停车方案,下面结合笔者的设计工作经验,从四个方面介绍解决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的几项措施。

2.1 制定相关停车发展战略,完善各个城市的停车规划

停车发展战略是每个城市各自的交通发展战略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城市停车规划则是每个城市各自的交通规划中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解决大中城市的停车问题可首先从构建一套适应其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着手,确定适合当地的车辆发展和停车泊位规模。这套交通体系首先要能够有效优先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从而一步步解决城市停车成本社会化问题。从长远利益来看,如果城市规划只关注停车场的建设,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问题的。因此,在制定相关的城市停车规划时,要合理布局、运用其公共停车场资源,对于城市中心区、市区以及城市边缘区要做到分情况安排。我国的城市中心区用地都较为紧张,因此其停车场规模应尽量小型化,可采用、引进先进的停车技术设备,从而打造一个全面立体、机械式停车。城市区和边缘区用地相对来说不太紧张,因此布局停车场时可侧重考虑选择大型的公共建筑,并尽量保持停车场靠近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停车场还应注意适当提高设施指标,特别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居住区和商业区等区域,让停车场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

2.2 完善各城市停车场传统的管理机制,放宽价格限制政策

虽然我国各大城市目前的停车泊位资源严重稀缺,但由于很多城市中的停车场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同时缺少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必要的监督手段,致使各城市停车场经营管理机制传统而保守,弊端凸显,导致经营性停车场获取的经济回报极不理想,最终被取缔挪作他用。如市中心一些大型商场的等地下停车场被改为小商品批发市场、二手手机销售市场或改造为大型超市等其他商业用途。以上这些改造停车场的情况给本来就资源紧张的停车位局面造成了雪上加霜的不良影响。因此,我国各城市要加快完善各地停车场相应的管理机制,可依据不同情况放宽价格限制,根据当地具体的停车供需状况制定一套合理的价格体系,例如,停车实施分时段计费,路内、路外停车场的不同定价等方案。

2.3 倡导停车—换乘的绿色出行方式

现如今,我国城市机动车数量涨势迅猛,仅仅通过规划和快速建设新的停车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各城市停车难的问题的,想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开源”的同时有效做到“节流”。各城市要尽量减少市中心区域内的机动车数量。可在市区的区、各处交通换乘枢纽地点多处建设停车场,倡导市民采取绿色的停车一换乘的出行方式,促进发展市内的公共交通系统,大力推动发展公共汽车的使用,逐渐提高大众公共交通的出行率,从而逐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和停车困难等难题。

2.4 开辟公共交通绿色通道

遵循优先发展我国公共交通政策的要求,做好城市的公共交通工作可以有效改善我国城市严峻的交通问题。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保证大部分市民能够采用市内的公共交通工具解决日常的出行,从而有效控制当前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大力开辟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绿色通道能够给城市的公交车辆提供更多的道路使用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交车辆的行驶速度,减少行程和延误时间,从而降低公交车辆的运输成本,让市民真正意识到乘坐公交车的意义,从而有效解决城市的停车问题。

3总结

我国城市的停车问题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社会工程,而每个城市的停车问题本身也与当地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造成我国城市停车问题的因素有很多,这些不同因素之间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能够切实解决好一个问题,便能够有效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因此,我国城市应该推动对停车方面的调研工作,探索造成停车困难的主要原因,做到对症下药,逐步、逐项解决各种停车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默晗.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车道系统设计方案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24):60-61.

第9篇:地下停车场建设方案范文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市中心街区旧城改造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改变旧城区面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和市民生活质量,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改造建设,全方位加强管理,将旧城区改造建设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质量优良的现代化街区。中心街区旧城改造的基木原则是:

高起点规划设计的原则。规划设计坚持高起点,一步到位,保证旧城改造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保证功能和景观的先进性,确保30年不落后。

促进商业、服务业繁荣,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调整用地功能,完善商业、服务业设施和其它基础设施,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繁荣城市经济。

保留与改造扩建、拆迁与开发新建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规划设计方案,逐个地段、建筑抓落实,对保留的建筑物实施改造、扩建;对可开发建设的地段,拆除旧建筑后实行综合开发建设。

地上地下、立体空间全方位改造的原则。改造地段同时实施地下管线敷设,地上公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及建筑改造开发建设、空间艺术和环境艺术工程建设整体配套,相得益彰,不留死角。

政府推进和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旧城改造积极引入城市经营理念,坚持谁投资、谁收益,政府、社会多渠道筹措融通资金,共同为旧城改造做贡献。

保护文化遗产、突出特色的原则。改造因地段建筑物制宜,突出历史文化底蕴和沿海城市的特色,打造城市品牌。

改造范围

中心街区旧城改造范围是,解放路一南大街一青年路一北马路道路两侧及纵向廷伸区域,环路总长约7公里,面积约3.5平方公里。

改造时间

2006至2008年完成主要改造任务,2008年完成收尾工程。启动时间为2006年3月。

改造内容

1、地下设施

敷设供水、排水、供热、供气等必设管网,电力、广电、电信、联通、长途传输等“五线”入地,超前预设专业管线,有条件的区域建设地下综合管沟。

2、道路交通设施

以路网通畅、路况完好率98%以上、设施齐全为目标建设。

①拓宽道路,打通卡脖子路段,调整干道开口,保证道路畅通。南大街、北马路等人流、车流密度大的街道,有计划地建设地下通道。

②搞好道路整修和养护管理,包括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路沿石及相关设施完好率达标。

③安装、更新和维护路灯照明设施,使之与道路、街区配套完好。

④合理规划布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停车场可采取室外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相结合的方法,新建住宅小区和大型建筑必须建设地下停车场,室外停车场宜呆用植草砖,建设绿色停车场。取消主次干道两侧、人行道停放各种车辆。

⑤新设、改造、完善公交车站点,包括布局、方式、站亭等,有条件地段建设港湾式站点。

⑥交通指挥设施和其它应设设施同时到位,主次干道和商住区,按规划要求更新和增设消防设施,随着"五线"入地,地上杆塔拔掉。

3、主次干道两侧建筑物及相关设施。

①对临建、违建及无改造价值的建筑物有计划地拆除后,按规划建设绿地、停车场、其他公用设施和房地产开发。

②对建筑质量尚好的建筑按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改造,改造的内容包括整体或局部加层、住宅屋顶平玖坡、外墙装饰、门窗更换等。

③规范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灯箱广告、门头牌匾、商业橱窗,拆除过街天桥广告、路灯广告、屋顶广告和门窗外设防盗网帘等。

4居民小区。

①对改造范围内平房区、无抗震能力的简易楼房区,结合房地产开发实施改造,建设现代化居住小区。

②对上世纪七十年代及以后开发建设的、五年内不能开发建设的小区,有计划拆除楼前楼后简易小棚,还居民绿地和空间。

③对有保留价值的历史街区和优秀近代建筑,如奇山所、朝阳街、太平街等,实施维修维护,使之重现历史风貌。

④所有居民区都要实行绿化、硬化、路灯、环卫设施等配套,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5、环境及相关设施。

①绿化,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加大绿化面积,适当增设休闲广场和街心公园;主干道不能绿化的,要按季节摆放鲜花;商业店铺门前都要摆放鲜花;加大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绿量,做到多层屋顶置花、阳台摆花、墙体垂直绿化,立交桥、灯杆吊花等。

②在主干道两侧、广场、绿地等公共地段设雕塑小品,增设客座等供市民休息设施,改造现有电话亭、果皮箱、公厕等设施,开放沿街所有单位和网点洗手间。

③统一规划设计中心街区夜景灯光。在广场、绿地和开阔地段,集中设灯林等景点,在主次干道两侧建筑物设泛光灯、轮廓灯、霓虹灯等,各类商业网点设霓虹灯;根据各种景点的需要设各种配套装饰灯,使城市亮起来、美起来。

相关政策

旧城改造需大量资金投入,采取收益单位出资、按市场机制运作筹资和政府投资等多渠道解决。

(一)市政公用设施改造建设。道路、广场和地下通道等,以政府投资为主;专业管线由产权单位投资;改造建设后能盈利设施如停车场、公交站亭等,由盈利单位投资。

(二)环境设施建设。向公众开放、供市民休憩的非盈利环境工程,如街心公园、灯光景点和雕塑、休息椅等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建筑物装饰灯光、牌匾和其它凡能落实责任单位的环境工程由单位投资。

(三)建筑物改造。现有建筑改造后可以增加有效使用面积的,改造所需投资全部由产权单位负责。现有建筑改造后不能增加有效使用面积的,实行两种投资政策:一是产权单位有经济实力的,所需投资以产权单位为主;二是产权单位经济实力较弱的,所需投资政府予以适当补助。商业网点改造的,所需投资均由产权单位负责。凡能免收的费用予以免收。

(四)建筑物拆除。拆除的建筑物按政策对产权单位予以补偿;拆除后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按市场机制实施开发建设;拆除后建设绿地、广场、街心公园、停车场等公用设施的,由中心街区旧城改造指挥部组织实施;临建、违建无偿拆除。

(五)居民小区改造建设。能够实施房地产综合开发的,按房地产综合开发程序运作;原综合开发小区不配套的,由开发企业按原规划设计要求投资配套;需拆除简易小棚的,由开发企业、物业管理机构和社区负责,可对损失户予以适当补助;历史街区、建筑保护所需投资,可由产权单位按市场机制运作。

拆迁政策按照烟政发[2006]33号文《烟台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若干规定》执行。

组织领导

市政府组建市中心街区旧城改造工程指挥部,负责旧城改造规划方案、实施方案、相关政策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负责旧城改造全面实施的指挥,以及旧城改造相关事宜向市委、市政府请示和汇报。指挥部下设以市建设局为主体组成的办公室,负责上呈下达,组织整个改造工作的运行。设立各专业组,负责具体工作。

规划设计组:由市规划局牵头组成。负责编制旧城改造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组织保留建筑物穿衣戴帽工程单体建筑设计,绿地、广场、小游园等公益工程的规划设计,对各类工程规划设计进行审批等。

土地组:由市国土资源管理局牵头组成。负责开发区片土地挂牌出让、招标拍卖,办理土地有关手续等。

开发建设组:由市建设局牵头组成。负责开发区片前期摸底工作,开发项目的计划编制,开发手续办理,对开发项目全过程实施监督与管理;组织协调自建项目的实施。

市政公用设施组:由市城管局牵头组成。负责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地下设施、道路交通设施、绿地、广场和小游园等)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组织管理等工作。

环境艺术组:由市城管局牵头组成。负责改造范围内各类建筑物的灯光、广告、门头牌匾改造与整治,规划空间设置的灯光、小品等改造与整治,按规划组织实施。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