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免疫学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前,文艺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文艺事业在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中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抓住难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开拓进取,使文艺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我市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精品战略。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推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这是文艺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第一要务。要把繁荣文艺事业作为文艺工作的根本任务,牢记使命、努力工作、繁荣创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打造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知名文艺品牌,使之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标识和可持续利用的文化资源。要立足建设和谐__的新要求,顺应人民渴望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从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中找准工作的结合点,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从文艺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中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同时,只有多出作品,更好地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鼓励和促使多出作品、多出人才,努力形成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艺人才竞相成长,文艺活动蓬勃开展的生动局面。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文艺贴近生活。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惟一源泉,优秀的文艺作品就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精品;只有唱响主旋律,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真正的起到启发人、鼓舞人、教育人、塑造人的作用,才能真正的服务于人民大众,服务于我们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满足人、服务人、提升人当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__实际,更加自觉地、主动地、经常性地深入基层,深入到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和科研工作第一线,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一线,敲敲群众的家门,看看群众的生活情趣,听听群众的心里话,关注民生,体验民情,反映民心,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创作出更多体现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人性的善良和社会的美好,更好地发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文艺工作者还要按照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要求,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人民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健康美好的精神生活。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改革创新。创新是文艺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所在,不善于继承就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就缺乏继承的活力。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要求,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与实践发展相适合、与人民呼声相一致的创新意识,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推陈出新,从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为我所用。积极探索符合文艺发展规律和人民团体特点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努力做到在推动工作上有新思路、在破解难题上有新举措、在繁荣发展上有新成效。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队伍建设。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厚望,肩负着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光荣使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潜心创作,精益求精,无私奉献,把创作优秀作品和培养高尚人品结合起来,做德艺双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牢固树立文联“一盘棋”的思想,加强文联与所属各文艺家协会之间、各团体会员之间、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团结协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在密切合作中求得共同发展,在形成合力中实现整体推进;要积极探索服务文艺工作者的途径和方法,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怀,最大限度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文化待遇和优质服务,努力在创作经费、成就展示、交流合作、艺术传承等方面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层次,增强服务本领,使广大文艺工作者专心致志搞创作,心情舒畅干事业,同心同德促繁荣,真正把文联建成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和谐之家”。
“五个一”标准的提出
所谓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了促使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多数人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在教育史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不停地探索周围世界,同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古今中外的著名学者、伟人,有许多关于人的自由生长和全面发展的观点。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承袭了西周贵族“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的传统,进一步创设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的课程,即人们所熟悉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人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了进行体育、品格教育以及包括哲学、数学、天文学等在内的理性教育以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所谓教育应该是“周全的教育”,所有人都应该在智育、德育、宗教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在长期一线教育的实践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成果就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他把全面发展当成一种教育过程;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在1957年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重要论断。
当前,全面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通过制订一系列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予以保证。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教育,牢固淞⒔】档谝坏乃枷耄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总的来说是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和为初步生活做好准备。为此,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从2008年7月开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2010年8月,为了更好地落实全面发展教育,使各项工作更有针对性,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将德、智、体、美、劳各项内容进行细化,制订了《运河小学学生标准》:文明守纪,传承美德,有一份爱国情;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养成一个好习惯;喜欢运动,身心健康,有一项运动爱好;喜欢艺术,快乐生活,有一项艺术技能;喜欢劳动,乐于实践,有一项劳动本领。简称“五个一”标准,并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二、三级指标,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五个一”标准的践行策略
文明守纪,传承美德,有一份爱国情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推进国家的繁荣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的发展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变化过程中,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本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践行“三育人”,即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
一是文明守纪,常抓不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纪守法是一个国家对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公民的文明素养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进步的水平。马丁・路德曾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由此可见,文明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学校一直以来都把培养文明守纪行为习惯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从学期初的动员到每周的文明小竞赛,再到依托大型活动的历练,将德育工作系列化。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良好习惯的生成,学校掀起以“礼仪教育你我他,校园盛开文明花”为主题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学校班容量大、孩子们活动空间较小的实际情况,开展班级学生行为习惯“争星”竞赛活动(包括“学习星”“卫生星”“纪律星”“礼仪星”“文艺星”“体育星”),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求,学期末根据各班一学期综合表现评出星级班级体。通过全体干部教师的齐抓共管,学生的文明素养有了长足进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校园文明之风渐行渐盛。
二是传承美德,辉耀中华。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史中,形成了许多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的美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情操,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尽责风范……这些美德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内在动力。中华文化是现今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而未遭中断的文化,她既有悠久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是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这些民族文化瑰宝不断发扬光大,在年轻一代甚至幼小的孩子身上生根发芽,日益根深叶茂,一代代传承下去。本校重点从“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三个方面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着力打造运河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初步形成了学生读背经典,感知精髓,树立目标,争比品行的良好学习风气,促进学生对中华美德由陌生到了解,不断加深感悟,最后再到身体力行。
学校以通州运河的过去、现在、未来为校园文化主题,精心营造地域文化和经典文化校园环境,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影响。每学期,学校利用闭路电视、广播、淮啊⑾路⒉牧系榷嘀滞揪痘极宣传中华美德;组织各班利用板报、专栏介绍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美德内容;鼓励学生多了解、多讨论,组织开展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队会评优和观摩交流活动及论文征集活动。学校多节主题班会被评为区级一、二等奖,两节主题活动设计被收录在《通州区优秀主题活动方案集锦》一书中,十余篇师生文章获奖。
为做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延续性和深入性,本校注重以课题为引领,激发师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学论语,明理笃行”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仿佛穿越了2500年时空,走近了先贤孔子,去聆听他充满人生哲理的教诲。2010年学校还参与了国学课题的研究,成为了25所实验校之一。走进国学文化殿堂,你才能真切感受到她的博大与精深。每周五下午学生们都会迎来他们喜欢的国学课;每天的早、午读时,诵读经典的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各班楼道橱窗里,一张张设计精美的国学手抄小报和国学专栏吸引着过往学生驻足观看;市区国学论文和教学设计竞赛,十余名教师获奖。国学,让每位深入其中的师生无不领略到她的风采,感受到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三是一份爱国情,一腔报国志。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自有史以来对自己的祖国就有一种深厚的、真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华夏几千年来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爱国主义的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学校除了利用课堂主渠道渗透以外,还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每周一都要举行庄重的升国旗仪式,在旗下讲话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学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爱国英雄故事会、唱三歌(国歌、队歌、校歌)比赛等增进学生爱国情感,鼓励学生收看、收听电视、广播,阅读书、报刊等了解国家大事。在汶川、玉树地震人民遇到灾难时,本校学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只二、三天时间就捐出了九千余册图书送给玉树灾区的小朋友。通过学校的教育,爱国情已深深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
喜欢学习,勤于思考,有一个好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儿童学习。”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强调:“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正如这些教育名家们之言,小学是培养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奠基时期。因此,本校将“喜欢学习,勤于思考,有一个好习惯”做为学生应达到的标准之一提出,在工作中坚持“三步走”践行策略,即培养兴趣――指导行动――养成习惯。
一是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激发其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工作中,本校教师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做到“三优激趣”:优化教学内容,展现学科自身魅力,并密切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合理选用的教学策略、教师生动亲切的言行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优化教学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和多种激励性的评价手段与形式,肯定学生各方面的积极表现,适当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二是指导行动,让学生勤于思考。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校还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其在成功的体验中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如数学教师指导学生课前阅读课本要做到“三读”:循着知识脉络初读,重整体感知;围绕知识重点精读,求基本理解;针对知识疑难研读,得深入发展。英语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了许多记忆的方式方法,如:把单词分成三五个一组,逐个突破;按词性分块记忆;两个同学之间互相提示英语或汉语去记忆;边读边写下汉语,然后根据汉意默写记忆;制作抽认卡,结合音标记忆;在句子中、文章中记忆等等。此外,学校还鼓励并指导教师用科研的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学校共有15项学科教研组申报的课题被立项为区级“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
三是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习惯。学习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行为重复21天以上就会变为习惯动作,而至少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因此,本校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注意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训练原则,做到学习习惯培养“四注意”。
首先,注意习惯培养要求应逐步提出,内容要详细、明确、操作性强。例如在培养学生“勤思善问”习惯方面,我们有的教师具体规定学生每天最少要有2次举手参与发言、板演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
其次,注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首先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行习惯,通过准确无误的计算、整洁美观的板书等行为,做好学生的表率。同时注意为学生树立学习典范。如在低年级学生中大力表扬那些课前准备充分,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书写工整、合作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向中、高年级学生介绍一些他们喜爱的名人、偶像因好习惯成就大事业的故事,使其心生向往而学之。
再次,注意学生的差异性,习惯培养策略因人而宜。比如当不同特点的学生在课上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善意提醒。对于外向的学生可以叫其名字,亲切询问他有什么情况;对于内向的学生可以走近其身边,站一会或轻轻点其课桌;对于思维敏锐的学生可以让其回答间题等等。课后教师会找这些学生谈话,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要求他们努力克服不良习惯。
最后,注意习惯的整体发展、家校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与其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又需要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形成家校合力,共同营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氛围。学校干部、教师经常利用电话、家校信息平台、网络、家校互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宣传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共同探讨方法与策略,并对家长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建议。
喜欢运动,身心健康,有一项运动爱好 体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为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奠定基础。而小学体育又是学校体育的一个小系统,它具有打基础、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性质,这种教育的学习与普及活动则体现了义务性、基础性、全面性等基本属性。“学生喜欢运动,身心健康,有一项运动爱好”――这是运河小学“五个一”学生标准中的第三条,与教育部2011年5月23日发出的“体育、艺术2+1项目”不谋而合。
一是教中寓趣,让学生喜欢运动。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所以,要让学生喜欢某项运动,首先要让他们对这项运动感兴趣,才能有进一步了解它,学习它的欲望。因此学校以中A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把一至六年级的体育教材详细的进行梳理,再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了:低年级以“故事”“情景”的形式处理教材,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接受启蒙教育,促进其身心正常性生长发育;中年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性游戏形式处理教材,通过“游戏”锻炼学生身体,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和竞争中的才干与品质;高年级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和提高运动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到体育知识、技术、能力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搜集、整理了各种体育比赛的影像资料,利用室内课和风雨天为学生播放、讲解。低年级学生以直观性为主,放映一些体育运动的精彩瞬间和趣味的动画、幻灯片等,慢慢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中年级学生在观看比赛资料同时,适当介绍一些体育比赛规则,让他们能够对比赛进行一些简单分析;高年级学生除了正常教学之外,还增加了一项课外作业――“我最喜欢的体育明星”资料搜集展示。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或者是体育运动项目,并搜集与其有关的各种资料,利用室内课互相介绍交流。既丰富了体育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形式。学生个人运动能力不同,有的跑得快、有的跳得远、有的投掷能力强。为了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全体学生,学校体育教研组对1-6年级的体育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制定出一套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学计划,并向社会承诺:随时欢迎学生家长以及关心学校体育工作的人士来参观体育课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活动中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增加信心,引导其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形式。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学校除了有120余人的田径队以外,还有篮球队、足球队、太极拳表演队、游泳班等。另外,本校还特聘请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蒋林先生和第六代传人李泽辉先生创编适合低、中、高年级学生的杨氏十式、十五式、二十二式太极拳,让学生从小就拥有一项运动爱好,终身受益。
三是搭建平台,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的特长需要有一个“舞台”展示,“成就感”才能不断得到满足。学生们擅长的项目各有不同,为了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学校在学生入学伊始就对其特长进行了详细调查、分类,为今后的培养提供了详细数据。这些体育特长生都成了教师得力的“小助手”,在教学当中能够协助教师指导其他同学,达到了以点带面、共同提高的目的。校内定期组织班级间的拔河比赛、踢毽、跳绳比赛、课间操比赛等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比赛中都能够找到自己位置,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增强参加运动的信心。学校还积极参加市、区级的各项体育活动,给学生争取机会。2008-2011年通州区共组织了六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本校共获得了四次团体总分第一名。到2011年止,本校学生先后参加了市、区级的长跑、跳皮筋、篮球、游泳、乒乓球、武术、跳绳、拔河等二十余项体育项目,均取得了好成绩,近三十名体育特长生被市、区重点中学录取。
喜欢艺术,快乐生活,有一项艺术技能 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有研究证明,有一种兴趣爱好,会演奏一种乐器的孩子心理更阳光更健康。学校制定的学生“五个一”标准中,对美育方面的标准是喜欢艺术,快乐生活,有一项艺术技能。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艺术教育工作力度,构建了“以艺术教育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兴趣活动为主阵地,以各种赛事和社会活动为契机,系统地让孩子们掌握一二种兴趣爱好,培养多种人才”的艺术教育框架,在资金投入、师资配备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有益的探索,用新的工作模式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一是立足课堂,落实艺术教育。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设计和新标准、教材的基本要求组织教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了艺术教育的普及率,做到学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测试、有总结,过程教学求真务实。加强了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常规管理,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等教学基本环节有明确、具体的管理要求。负责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有针对性地对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学习教材,学习艺术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随堂听课、评优课、观摩课、研究科、校本课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促进艺术类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是开发艺术活动种类,做到人人参与。目前,学校已经组建了两个管乐团(其中一个是行进间乐团)、民乐队(葫芦丝)、舞蹈队、鼓号队、合唱队、京剧组、围棋组、计算机组、科技组(无线电小组)、美术组、英语组等多个校级兴趣小组,各班还成立了班级的“趣味数学”“诗歌朗诵”“巧巧手”“小作家”“合唱小组”“网络小能手”等兴趣小组,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平时注重做好各艺术小组的管理工作,由主管领导负责检查活动情况,适时总结、公布各班各组活动情况。学校还注重加强与通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合作,争取社会力量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师定期来校,一方面对各小组的辅导教师进行培训,一方面直接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从而提高了艺术小组活动质量。目前各项活动顺利,培训初见成效。在2010年通州区第十四届艺术节活动中,学校有115人获奖,其中一等奖31人、二等奖43人、三等奖41人,5名学生获得“艺术之星”称号。在通州区“运河之花”故事大王比赛中1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另有30多名学生在其他艺术类评比活动中获奖。
三是成立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学校有近300人的管乐团、80人的葫芦丝乐团、80人的鼓号队、百人合唱队、百人太极拳表演队、40人的舞蹈队。在2010年通州区庆祝教师节大会以及通州区庆祝少先队建队61周年、教职工运动会等活动中,学校管乐团和鼓号队参加了迎宾活动,受到与会领导和来宾的好评,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也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提供了展示的窗口。
喜欢劳动,乐于实践,有一项劳动本领 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劳动习惯、自我服务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使学生从心底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要求学生通过自身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一是创设环境,培养学生劳动兴趣。兴趣在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首要因素。学校中的教育教学时刻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本校要求教师上每一节劳动技术时都应以亲切朴实的教态、精美的范作、精练活泼的导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用精心制作的教具(实物、挂图、电教手段)、灵活准确而又规范的演示、用精辟的语言讲述和精确的板书使学生扎实牢固地获取知识要点。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有趣的教学组织形式、精当的点拨指导促进学生兴趣盎然地通过动脑动手实践,落实知识向技能的转化。通过开展“小小能人”“美食城”“小小修理铺”“学一招”“露一手”等活动,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二是开展好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劳动习惯需要长期且经常不断的劳动实践的磨练和积淀。学校、家庭是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进行劳动实践的岗位。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负责清扫教室、楼道卫生,从室内到室外天天保洁。在家里也有劳动实践的岗位,如有的学生每天负责拿碗筷,有的负责洗碗,有的负责扫地、倒垃圾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了了解孩子在家劳动的情况,班里定期进行家长反馈调查,并以展示劳动照片的方式激励孩子们的劳动热情。校外劳动实践也是必不可少。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在校园周边捡拾白色垃圾、清扫卫生死角;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活动,如在“生存岛”的实践性活动中,他们亲自动手,参与扎染、扎花、做蜡像、做豆腐、做蛋糕、种植等等实践活动,在劳动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
三是开展竞赛,感受劳动乐趣。每学期末,学校根据本学期的不同年级的劳动技能的重点,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提高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如低年级开展“穿衣服”“系鞋带”“系领巾”的比武,侧重于自我服务劳动;中年级开展“包书本”“叠衣服”“择菜”的比武,侧重于家庭服务;高年级开展“撕纸制作”“凉拌菜”“钉扣子”“缝包”等,侧重于简单的劳动实践。每次比武前,孩子们都反复地练习,探索技巧,提高能力.比武时向师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在劳动创作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入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才下决心解决了一批长期以来想解决而难以解决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巩固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可以说,云南的每一点发展进步,都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要继续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实践证明,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人民的生活就持续改善,就能有效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只把科学发展观挂在嘴上,我们的事业就困难重重,人民就不能得到实惠,我们就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尽管云南的发展成就令人鼓舞,但离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方面,无论是从综合经济实力看还是从群众生活水平看,云南目前都还处于相对后进的发展阶段,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从区域看,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70.2%和49.7%,但去年经济总量只占全省的38.2%,地方财政收入只占全省的26.6%;从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80元拉大到去年的8896元;从经济社会看,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和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已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生态环境的整体状况也不容乐观,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必须以全局的视野、政治的高度和发展的眼光认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云南省情的科学发展道路。
始终坚持好中求快,努力提高整体发展水平。云南目前所有的矛盾和困难,归根到底是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富民兴滇的第一大事、总揽全局的第一要求,努力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云南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经过近几年的调整,支撑我省发展的内在因素不断增加,我们也积累了在困难中前进、在竞争中发展的经验。只要思路对头,措施得力,云南完全能够发展得更快一些。但发展必须是好字优先。所谓好,就是在发展目的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在发展内涵上,充分体现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发展方略上,充分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在发展道路上,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发展方法上,充分体现统筹兼顾的要求。要在巩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更加重视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发展,认真组织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更加重视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科学开发,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始终坚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总体上看,云南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传统的发展方式,不仅效益低下,而且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严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必须尽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必须继续保持一定规模。但我们扩大投资的主旨是要通过优化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薄弱环节的建设,积蓄发展后劲。在此基础上,努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争取在全国消费拉动的过程中占领更多市场,求得更好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推进的过程,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现代物流、康体休闲、度假旅游、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业,构建具有云南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大科教兴滇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力度,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发展能耗高、产业链条短、发展效益低的问题。实现了这“三个转变”,我们就能把近五年来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保持下去,经济社会将迈上新的台阶,展现出新的发展前景。
始终坚持重视改善民生,保证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云南而言,就是要坚持把富民放在首位,以富民的目标凝聚人心,以富民的举措鼓舞人心,以富民的实绩安定人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各族群众在科学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财政支出更多地向公共服务、困难群众、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和基层倾斜,加快建设一批事关民生的发展项目,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实施“民心工程”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在上学、看病、住房、用电、饮水、就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百姓安居乐业。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同时,继续动员全社会力量,坚决遏制和艾滋病的蔓延,维护全省人民的身心健康。
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有力举措,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本领。
要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云南正在全省组织开展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这是关系全省发展全局的重要举措。讨论中,我们强调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兴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热潮,以思想解放促进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推进、工作的落实、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这一活动得到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响应,他们自觉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树立居安思危、奋发图强的观念;破除因循守旧、狭隘封闭的思想,树立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观念;破除惧怕困难、畏首畏尾的思想,树立敢想敢干、敢于负责的观念;破除盲目攀比、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观念。在解放思想中开阔发展思路,在更新观念中转变发展方式,在改革开放中统一认识,在锐意创新中转换思维,把大讨论的过程转化为促进当前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前提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方面,每个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以是否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检验工作业绩,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做急功近利、浪费民力的事。一切工作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加快发展的愿望与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使每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既要看当前取得的显绩,又要看对长远发展有利的潜绩,切实把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
目前,我国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不足30%,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在产值方面,目前我国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仅为0.55:1,而发达国家约为2.0~3.7:1;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加工食品安全水平仍然较低,食品安全总体形式不容乐观。
当前,我国食品工业整体上尚处于粗加工多、规模小、水平低、综合利用差、能耗高的初级发展阶段,食品工业在整体技术水平、产业的转化能力、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亟待提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保障食品安全。”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制了《2006~2010年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
《发展纲要》根据“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面临的新形势、机遇和挑战,确定了今后五年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发展纲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出发,提出“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继续调整食品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培育食品加工产业带和企业集群;转变增长方式,促进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强化人才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加强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提高食品营养和安全水平,确保食品工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纲要》要求,“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科技先导,培育品牌、做大做强,突出优势、集聚发展,注重营养、提高质量,标准先行、保障安全,节约资源、持续发展的原则。其中,为突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增强食品工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首次提出了“自主创新、科技先导”原则;为全面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根据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首次提出了“节约资源、持续发展”的原则。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原则,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城镇化、食品消费结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发展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发展总量和效益、科技创新、食品安全、企业结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公众营养状况、资源环境等方面。这里就其中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简要说明。
一是关于发展速度。《发展纲要》提出今后五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左右,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正从小康型向富裕型阶段迈进,“十一五”时期,虽然恩格尔系数处于下降趋势,但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仍将位于居民消费支出之首,不仅食品消费总量会增加,而且商品性消费取代自给型消费的趋势明显加快,工业化食品的消费比重将逐步增长,食品需求的市场空间是很大的,因此食品工业将在“十五”时期年均增长率20%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考虑到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食品工业的增长方式将发生转变,增长速度将比“十五”时期低一些。
二是关于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发展纲要》提出“十一五”期末要从目前的0.5:1提高到0.8:1。这个比值是以2005年为基数,根据未来五年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分别到达15%和4%的预测计算得到的。
三是关于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的比重。《发展纲要》提出到2010年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这是综合考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工业结构的调整、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等方面因素提出来的。按每年提高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十一五”期末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的比重,将从目前35%的水平提高到40%以上。
四是关于单位产值能耗。《发展纲要》提出了食品工业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的目标,主要参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目标。同时,考虑到食品工业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目前已处于较高水平,而未来的潜力仍然很大,因此把食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的目标提高到80%,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目标高20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区域布局、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按照量大面广、转化农产品数量多、出口增值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准则,《发展纲要》确定了“十一五”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八个重点行业及其发展方向,做到择优扶强,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八个重点行业是: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果蔬加工业、肉类加工业、水产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制糖业。这些重点行业既保持了对“十五”计划的继承和延续,又根据市场和环境的变化进行了适当调整。针对每个重点行业,《发展纲要》指出其发展方向和预期目标,提出区域布局思路,以此推动形成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格局。
针对食品工业存在的重大共性问题,《发展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构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当前我国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的症结,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食品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必须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全面提高食品工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此,《发展纲要》提出,要围绕食品工业存在的重大技术瓶颈,瞄准国际食品工业科研发展,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食品企业和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培育一批食品科技人才队伍,构建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
二是加快发展食品装备制造业。食品装备制造业是食品工业的基础性产业。总体而言,我国食品工业整体装备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左右,约80%的装备处于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处于90年代水平,只有5%达到目前世界先进水平。一些关键领域的设备主要依赖进口,部分行业的核心装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加快发展食品装备制造业,对提高我国食品工业装备国产化率和整体发展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我国食品工业的装备水平,关键是加强重点领域和环节食品加工装备的研发制造,《发展纲要》对此作了全面的部署。
三是建立现代食品物流体系。食品物流是我国食品工业的薄弱环节。必须建立适应食品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现代食品营销网络和物流中心。《发展纲要》从物流中心、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电子商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现代食品物流体系的思路。
早在1994年,我市就和北京、上海一起,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在以后的十几年中,我市一直为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促进均衡发展做着不懈努力。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村级小学建设工程、教学装备升级工程和中心城区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使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教育质量大幅提升。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让孩子上好学校、受好教育的需求。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义务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县之间、学校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2008年,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我市启动实施了旨在实现较高水平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重点不在办好几所高水平的“窗口学校”,而在城乡统筹,整体提升。目的就是要在前些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新的标准,搞好新一轮的学校建设,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在较高水平上实现城乡一体、学校均衡,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
我市出台了《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08―2012年)》,主要包括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和素质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共有100条要求。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实施过程中,市政府着力推进了五项重点工程,主要包括校舍加固和功能提升工程、新增教学仪器配置工程、图书配送工程、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和“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这五项重点工程均以市级财政投入为主。
为了确保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我市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区县政府和主管部门负责达标建设。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区县政府是责任主体,区县教育局和学校是执行主体。作为责任主体,区县政府主要负责加强领导,统筹协调,保障投入,全面推进。作为执行主体,区县教育局和学校主要负责对照标准,自查自纠,提升短边,认真落实各项目标任务。
二是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进行评估验收。各区县定期申报达标学校,市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组织督学和有关专家,每年分两个单元,分组深入到申报学校,逐校进行督导检查和评审指导。验收合格的学校还要进行复查;验收不合格的学校要进行整改,然后重新申报评估。
三是将达标建设与考核评优挂钩。将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纳入对区县政府和主管部门及学校的考核内容,纳入义务教育达标区县的认定和教育先进区县的评选条件。只要有一所学校不达标,就不能认定为义务教育现代化达标区县,更不能评为教育先进区县。
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校舍安全工程的全面完成和新增教学仪器配送工程、图书配送工程的逐年落实,使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校舍更牢固、更安全了,校园更漂亮了,功能设施更完备了,在阅览室读书、在操场上锻炼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硬件的育人功能更加完备,为深化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
学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通过达标建设,学校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健全了运行机制,规范了管理行为,加强了交流合作,办学治校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校长更加关注教育教学,教师们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努力探索高效教学。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两项工程的全力推进,为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证。
干部教师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通过达标建设,进一步凝聚了人心,振奋了精神,增强了信心,广大干部教师团结一致,上下同心,加班加点拼达标,一心一意谋发展,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
学生、家长对就近入学更加满意。社会各界对达标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看到学校的巨大变化,许多学生、家长对就近入学更加满意,相信在家门口的学校同样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
[论文摘要]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序列的高端,更承载着社会创新前进的重任。中国高等教育历经近十年大众化之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日益显露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各高等院校只有直面差距、反省不足,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对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报告对教育工作的论述有几个突出点:一是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二是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三是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四是强调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五是进一步明确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无疑对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我们认为,要实现高等院校更好更快的发展,首先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找发展差距,增强忧患意识。为什么要增强忧患意识?增强什么样的忧患意识?这是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增强忧患意识
所谓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它源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忧患意识可贵就可贵在能够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它时刻提醒我们,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
纵向比较,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人了规模快速扩张阶段,高等院校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招生数、在校生数、高校数量大幅度增加,在学总人数超过2500万,毛入学率达到22%,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布局结构,在大众化过程中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形式向多样化发展,实现大学、学院、高职高专、全日制普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独立学院、民办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各种非学历证书教育、自学考试等并存互补。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成效明显,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已被打破。
但横向比较,国内高校发展水平与世界高水平大学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各高校自身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特别是一些高校盲目扩张,贪大求全,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估计,对潜在的危机缺乏预见和防备,对存在的发展差距和问题缺乏理性思考和有效的实际行动。一言以蔽之,缺乏忧患意识。
(一)国内高等院校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世界级领军人才缺乏。我国高校已经聚集了一批科学研究领军人才,但在数量与质量上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发达国家大学获诺贝尔科学奖人数及其占世界总数的比例高,而中国至今未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在158个国际一级学科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进人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3%,其中在一级学科组织担任主席的仅1名,在二级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占1%。
二是知识创新、原始创新差距较大。国内高校科技论文数量上虽有所提高,但质量上仍有较大差距。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T)数据库》统计:近十一年来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排列在前1%的1207所大学中,美、日、英、法、德、意6国的大学数占总数的55%,中国内地占总数的4.1%。国内高校有能力在高水平科学杂志上发表有影响力论文的教师人数偏少,论文被引用的频次也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是大学科研竞争力仍有较大差距。根据武汉大学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2007年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排行榜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中,参与评估的1207所大学中,优秀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多集中在美、英、德、日本、加拿大这几个国家。它们囊括了前l00名中的近80%,前200名中的70%,前400名中的近64%,中国没有进入前l00名的大学。在前400名大学中,中国仅有8所,占总量的2%。即使是国内公认的领军高校北京大学也只排名192位,清华大学排名196位,这说明中国大学科研实力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仍有较大差距,不仅与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相符,也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相称。
背负差距的同时,国内高校还要承受来自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潮的挑战。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内颇为流行,其中高等教育市场国际化,即高等教育市场无国界的观念在西方极为盛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先期步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西方国家,在本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的情况下,纷纷瞄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西方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全面登陆,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对高校生源市场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将会以更强劲的势头进入中国。它们将成为中国高校的竞争对手。据报道,2007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四十多个国家的六百多所院校参展,各国高校在中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生源争夺战”。特别是随着国内留学市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学,甚至国外名校都将目光盯在了中国学生身上,“生源大战”已日渐显露。
(二)国内高等院校在自身发展进程中显现的突出问题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尔逊先生认为,世界上一流大学的精神包括四个最重要的方面:追求卓越、教研结合、学术自由和科学管理。而这恰恰是国内大学所普遍缺乏的。有学者已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让大学成为大学”,即如何依循高等教育规律,让大学作为独立自尊的存在,获得自主发展的条件。当前,国内高校在发展中呈现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贪大求全,盲目发展。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为适应扩招需要,达到国家评估指标,在实际发展中几乎所有高校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大兴土木,在国家财政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举债建设。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客观上都造成了各高校沉重的贷款负担,甚至连正常的运转经费都发生了困难,已无力一心一意抓教学科研,从而制约了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教育教学质量令人担忧。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与教育经费投入、软硬件建设等处于滞后状态的矛盾所引发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已日益显现,特别是教学质量下滑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教育行政部门连续下发文件要求各高校加强质量建设,并组织力量在全国高校开展教学水平评估,充分说明我们的教学质量问题已严重到非抓不可的境地。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纵观国内高校,整体上尚缺乏一批学贯中西的拔尖人才,师资队伍的国际性程度不高,许多重要学科没有形成由国内外学术界知名顶尖学者为领军人物的学术队伍。各高校在持续扩招的同时对教师队伍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未能给予足够重视,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整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多数高校缺编严重,生师比过高,教师队伍规模无法满足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教师学术精神倒退、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部分教师过多关注各种评审、奖励、荣誉和称号,表现出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不愿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教师队伍中学术腐败问题屡有出现,有的违背基本学术道德,或抄袭剽窃,或请人,或署名不实;有的片面追求数量,脱离实际,粗制滥造,甚至篡改、伪造数据;有的热衷于校外兼职,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严重淡漠。
还有,大学原本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可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国内的个别高校已在无形中偏离了大学本义。唯利是图、高等教育行政化、官本位等现象,已经成为大学走向独立、自由、创新与发展的最大掣肘。
二、增强什么样的忧患意识
面对外部的差距和内部的不足,高等院校必须审时度势,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不发展是落后,发展慢了也是落后,在发展中必须抢抓先机,争取主动,赢得竞争,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
增强忧患意识,首先要全面地看待形势,在成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就要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目前所处的形势,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在成绩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摒除盲目乐观的心态,正确认识到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只是初步的,还面临着诸如上面分析中提到的竞争压力和存在的问题。如何科学解决上述问题,应对挑战,在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中争取应有的地位,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所有高校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增强忧患意识,就要勤勉地治校理政,做到防患于未然。“忧患”二字,有“忧”有“患”。对“患”要“忧”,但首先还是要“防”。增强忧患意识,最根本的是提高防患能力。而防患的首要之举,就是把学校治理得更好,真正做到固本强基,防患于未然,切不可骄傲自满,更不可掉以轻心。对待日常工作,应兢兢业业,勤勉治校理政,把忧患意识落实到日常实际工作当中,把各项日常工作做好做实,尽最大努力消除影响发展和安全的隐患。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下力气整顿提高。对于存在的隐患因素,例如在一些干部和教职工中存在的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少数干部、职工责任心、事业心差等,应及时洞察,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做到未雨绸缪。工作中宁肯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困难的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保证学校的长治久安。
增强忧患意识,就要锐意开拓进取,不断开拓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古今中外,历来有创业容易守业难之说。创业其实并不容易,但为什么说守业反而更难呢?原因之一,就是胜利了、掌权了,也得到了很多实际利益,于是便渐渐怠惰起来,不思进取,懒于作为,思想慢慢僵化,作风逐渐腐化,及至形成风气,再想挽救也就难了。所以,增强忧患意识,必须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有了忧患意识,就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有了开拓进取的精神,就会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当前各高校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期,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永远不满足于守成,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追求更高更新更优更好的目标。在工作中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有所突破,不断开拓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增强忧患意识,就要更加自觉地艰苦奋斗,防止奢靡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长。任何社会,如果任由奢靡之风和腐败现象滋长,都必然会耗费国家的财富,销蚀人们的灵魂,毒化社会的风气,扩大社会的裂痕。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衰亡往往是从内部的腐败开始的。所以,我们党历来强调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就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官僚主义。要经得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考验,廉洁自律,反对腐败,筑牢思想上、制度上的防线,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积极健康情趣,让勤政廉洁的浩然正气在学校成为主流。
目前,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进一步开源节流,勤俭节约,艰苦创业;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居安思危,顾全大局,以身作则;需要上下同心,思想一致,大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增强忧患意识,就要更加忠实地执政为民,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忧患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时刻防止脱离群众。这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实施一切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深入体察师生员工的意愿,关心和解决师生员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使学校的生命之根永远深扎在广大师生员工的沃土之中。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全面发展,忧患意识才能落到实处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就是坚持以内涵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把学校发展推向更深层次、更新阶段、更高水平。坚持全面发展要致力于质量提高。学校要生存发展,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满足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在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应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作为工作的最终归宿,而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一言以蔽之就是高质量的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猛发展,教育质量问题不仅长期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成为社会对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尺度之一。
高质量的教育应该是高水平、高品位、高效率、高就业率的教育。要办出高质量的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满足现代经济社会需要的合格专门人才;必须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突出教育质量主题;必须处理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确保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不居安思危,倍加努力,不切实采取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发展就谈不上,生存可能都有问题。一定要结合实际,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重视研究和解决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全面发展要致力于突出特色。现在,学科专业的质量水平不仅成为一所大学水平的根本标志,也是大学所在地区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之一。要强化学科建设在推动学校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学科建设是学校一项极其复杂的基础工程,它内涵丰富,包括学科规划、师资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建设等。学科建设水平对推动学校学术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例如南京大学坚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应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从1984年到1996年,仅用12年时间跨入了中国一流大学的行列。
学科建设强调特色。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一流。有特色才能上水平,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突出特色的关键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高。要立足实际,面向需求,不求大,不求高,不求全,只求不可替代。坚持科学定位,凝练特色,选准方向,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培育特色中形成和强化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学科发展要集中在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社会需求的学科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科增加是一种发展,学科减少,重新优化组合了,强势更强了,同样也是一种发展。学科发展要注重拉长学科链,培育学科群,形成良好的学科发展生态。现在的学科发展在边缘交叉领域最能够形成突破点。因此,学科发展既不能盲目扩张,也不能单打一。要以核心、强势学科为圆心,向周边扩展,发展支撑学科,建设新兴学科。要把没有明显优势的学科整合到强势学科的支撑体系中去,实现重点学科与非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的统筹发展。特色学科、重点学科要做强,新兴学科、应用学科要“出新”,传统学科要搞活。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注重经费、物质硬件的争取与投入的同时,学术梯队建设应得到高度重视。
坚持全面发展要致力于统筹协调。人才培养以全面发展为本,要坚持以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核心;学科建设和知识创新是全面发展之源,要坚持以学科建设和知识创新来引领;服务社会是全面发展之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必须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要致力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把依靠人作为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根本目的。要健全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要尊重他们不同的工作特点和成果体现方式,特别是对基础类研究和应用类研究、科研和教学等,应实行分类评价。评价的着眼点要从量转向质,鼓励教师甘于寂寞,“十年磨一剑”,拿出精品力作,培养优秀人才。评价还要从单纯看结果转向将结果和过程相统一,更加关注人才发展的潜力,宽容和帮助人才耐心积累,为成为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医学免疫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逻辑性强、枯燥难懂,使初学者普遍感到难以接受。特别对于专科生而言,他们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觉能力差,普遍反应免疫学课程枯燥无味致使其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学习本门课程。如何提高学习兴趣成为广大师生共同的目标。对于教师来说,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及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现谈谈课堂上如何讲授好免疫学理论课的一些体会,以抛砖引玉。
一、联系医学免疫学发展简史
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相对不高,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高中学习文科的学生,因此在初学免疫时就有畏难情绪。如何让学生克服这种想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非常重要。免疫学第一堂课部分内容要讲到免疫学的发展史,可以重点讲解免疫学发展历程上一些典型、有趣的例子,例如天花病毒的消灭过程,牛痘种植的渊源,如此便可减少免疫学的陌生感。然后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列举一些生活的实例来介绍免疫现象,把机体的免疫系统比喻成一个军队,正是这个军队来保护我们机体不受外敌即细菌、病毒等来犯。
二、系统教学法
系统教学法主要是让知识连贯,把知识点进行归纳。免疫学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如果不系统归纳,忽略相互间的联系,泛泛来讲,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会使知识显得单调、不成系统、支离破碎,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在进行系统讲解的同时为提高教学效果,还应充分利用多种直观式教学方法,例如运用挂图进行直观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挂图式直观教学是采用实物为教具,真实、客观,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CAI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图文声茂,把知识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这些都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三、列表比较法
免疫学内容知识点零散而多,很多内容之间可以对比学习,对于十分重要的内容仍然需要记忆。这时可以采取一定列表比对方法帮助掌握内容并加强记忆。如,机体的免疫应答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这两种免疫应答方式首先学生应掌握它们的免疫组分,涉及到不同的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这时就可以采取列表的方法,对不同参与细胞、参与分子、作用时相、识别受体、识别特点、作用特点以及维持时间等七个方面进行展示。学生看了一目了然,对机体免疫应答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对其科研思维的形成与创造性也有很大的益处。
四、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被认为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首先围绕一个临床问题展开,然后以小组研究讨论会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目前,鉴于实际条件的不同,PBL发展出很多模式,如MPBL教学方法,CBL教学方法等。PBL可以跟传统教学法、CBL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效果甚好。如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对一些疾病缺少形象的概念,采用PBL和CBL教学法有机结合,可以克服学生进入临床后对疾病的发展变化手足无措,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多种记忆方法的应用
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记忆,但这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虽然在免疫学学习中有一些需要强记的内容,但大部分内容,尤其是前后联系的内容需要更多的是思考。像CD4+和CD8+细胞与MHCII和MHCI的结合,为避免学生混淆记错,可以采用CD4+×MHCII=8=CD8+×MHCI这种便捷记忆法。
六、比喻教学法
非医学专业本科生,没有具体的临床医学背景,免疫学基础知识薄弱,因此为了学生能在该门课程中教学能取得较好效果,我们需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将免疫学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和临床微生物知识紧密结合,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非医学微生物专业本科生,在免疫学教学中如何讲授好这门课的开端-绪论是非常重要的。绪论是学生对免疫学这门课程的首次接触,对于没有医学临床背景的学生,教师第一次授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会对改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绪论在整个教学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良好的开端,会对后面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要想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求知欲望,讲解绪论这一章时,首先,是对免疫教材做一个简明扼要的总体介绍,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总体认识;其次,是以生活常识中的问题导出免疫学中的核心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就是以免医学的发展简史结合临床知识诱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介绍免疫学的发展简史时,可以采用小故事形式,如11世纪中国宋真宗时代,人们已经知道吸入天花脓疱的结痂可以预防天花。用小银管取天花康复后的结痂接种到鼻子里,男左女右,以此诱导对天花的预防,并在免疫学发展史中第一次出现疫苗(尽管当时并不知道这是疫苗)。在学生惊叹之时,可以刺激学生听课的兴奋性,再将一些历史事实进一步强化。例如,1798年,英国一位医学院学生EdwardJenner发表了他的开创新纪元的牛痘疫苗的报告。他是从挤奶人接触牛痘而不生天花这一现象得到了启发,他把牛痘的脓疱接种于健康的男孩,待反应消退之后再用同样方法接种天花,男孩不再发病。然而,当时对于为什么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的原因并不清楚,但不管怎样,在免疫科学建立之前,Jenner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所创立的牛痘疫苗成为预防天花的重要武器,并且成为了免疫学科学的开端。在后续的各章节教学中,应注意免疫学各种概念是来自于生活常识但是有高于生活常识,但非医学专业学生对免疫学的相关知识缺乏临床的感性认识,对微生物导致的疾病所引发的病理过程缺乏理性认识,所以教师在授课时,通过提出符合学生此时心理状态的设问,如“乙肝疫苗接种到机体后是怎样产生保护作用的?”“伤口感染了为什么会化脓?”“艾滋病为什么到目前还没有有效地疫苗?”“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出血热是什么病原体导致的?”等由此引出免疫学一些基本概念,并在教学中合理安排设问频率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探讨相关知识的能力,教学效果好。对于没有医学背景的微生物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初次接触会感到免疫学的概念多且抽象、理论多且不易掌握,这就需要授课的教师运用广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实例、开阔的思维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免疫学繁多的抽象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用联想的记忆方法,如可将抗原抗体的关系比喻为“锁”和“钥匙”之间的关系,由易到难并穿插免疫学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科研成果、日常生活知识形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非医学微生物专业本科生学习学免疫学,其课程内容设置要具有通用性,因为该学科毕业的学生今后可能涉及到药学、化学及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因而,我们应针对教学课时少的情况,首先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根据重要性及难易度对授课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删减,如我们的授课内容应重点讲授抗原、抗体、免疫系统、免疫应答等基础内容,而抗体类型、免疫学诊断与调节及细胞因子等内容可以适当删减;然后根据内容的衔接性将授课计划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如我们在在讲授完抗原、抗体内容后才能进行免疫应答的介绍,这样学生是呈一种递进式的方式接受知识,易形成逐步探索的学习模式,从而产生学习兴趣。针对非医学微生物专业本科生学习免疫学,应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其中尤显重要的是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抓好该环节这同时也适应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每次授课结束前,可告诉学生下次课的内容,并让他们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找出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并找出与这次课的相关性,这样下次教学时学生就会带着目标,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样,每次课后,可适当布置与该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将该堂课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知识进行相关联想,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下次课间的关系,如讲解抗原的内容,就可以布置给学生疫苗相关的习题作业。这样,师生均可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并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活动应是一项全方位立体的传授知识的运动,在网络信息充斥于各个角落的当今社会,新的教学理念应是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有机的融合。传统的免疫学教学方法主要是平面体现的,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板书相结合的模式为主。在传统方式的教学过程中,如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等动态变化过程内容就不能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而且讲授的信息量较小,这对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来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新的计算机技术出现发展形成的现代的教学方式,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等综合起来,以动画的形式编制成教学课件,就可使如抗体、补体的溶细胞过程等免疫学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立体式地展现给学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多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在每次课后布置一个与授课相关的小作业,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主动去查阅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信息,学生在查阅的过程中就渐渐扩大了信息量,并且可以授课的内容进行巩固、拓展。教师可进一步将作业进行综合,上传给学生信息共享;也可让学生进行某一章节的课件制作,引导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虽然新的教学方法具备这么多优点,但教师也不能无视学生的反应和接受能力而只顾埋头操纵多媒体设备和演示课件,而形成新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演示多媒体课件时,也可以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讲到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免疫应答的过程等内容时,通过多媒体与板图相结合,并配以动画的方式讲解,这样学生会更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要想高效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其优点和缺点,不要让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只能提供一个虚拟的学习情境,仅供学生进行模拟交际,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这就需要我们将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精华与其结合,制作并不断完善多媒体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产生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让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在非常轻松、愉快、易于接受的方式中学习免疫学的相关知识。问题式教学一直是各门学科老师热衷于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可以穿插于多媒体教学过程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问题式教学非常适合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免疫学,它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灌输转换到主动求知的状态,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主动与教师互动,进行免疫学及其相关知识的沟通、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次提出,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启发下,指导学生自我学习和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能加强学生对概念性知识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目前已成为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例如,我们在绪论一章介绍完教材的纲领之后,逐步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免疫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怎样?你们怎样将最近世界范围流行病与免疫学建立起联系?要求同学根据所提问题充分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后,课下分组进行讨论,课上教师通过分析病例提出问题,同学以组为单位来回答,回答不足之处,再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重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小结。
四、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实验教学是本科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理论教学和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免疫教学中,重视基础性实验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可以弥补临床知识的相关内容,而且可为培养学生创新技能奠定基础。针对非医学专业免疫学实验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我们应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如抗原、抗体检测,免疫沉淀反应,酶联免疫吸附(ELISA),小鼠淋巴细胞分离与培养等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各种免疫学的基本实验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加强其他更深层次免疫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开展综合性案例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选择1~2个综合设计实验,对学生进行专门系统的训练。如在“外周淋巴细胞的培养及增殖特性的研究”实验中,学生从分离脾脏或外周血开始,进一步分离淋巴细胞,然后对淋巴细胞进行培养,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特定细胞的分离、淋巴细胞的形态特性、淋巴组织的结构以及淋巴细胞的生长特性紧密联系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动手的积极性,并提供给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较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填鸭式实验教学方案,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方案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设计实验,并将理论知识主动实践于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求证知识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提高了非医学专业学生对免疫学实验的兴趣。
五、构建新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考试对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在当今的多元社会,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综合能力的学生。同样,在非医学微生物专业免疫学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希望培养出能将免疫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有机融合,为今后的基础临床、基础科研、基础应用等科研技术岗位补充后备军的全面人才。因此,在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中,我们就要摒弃传统的期末考核一张试卷定胜负的模式,因为该方式很难全面、客观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我们应建立一种多元的考核模式,如我们可采用考查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试包括整考和零考相结合,整考就是期末的综合性考试,可采用开卷;零考就是平时随机布置给他们查阅文献或相关的知识点,包括了解与该课程相关诺贝尔奖研究内容以及最新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影响力较大的杂志上的相关研究论文,然后提炼出他们对相关知识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基础免疫学知识的相关性。而考查则包括的范围较广,如上课提问、平时讨论、实验报告、实验考试以及分析日常生活与临床现象与免疫学基础知识相关性的能力。通过这两种途径的考查与考核,可以有效地提高非医学微生物专业本科生掌握免疫学基础知识以及建立起与多学科的交叉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结语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西医学基础课程, 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必修医学课程。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根据中医院校微生物学课程学时短、学生基础医学知识薄弱的特点,我们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中医中药的新进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综合分析、勇于创新的能力,为祖国中医药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为中医药未来教育的开拓创新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1 密切联系中医药专业特色,充实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
现代微生物学教科书往往强调微生物的发现和应用。但在世界医学史上, 人痘预防天花, 汤飞凡教授培养成功的沙眼衣原体等,都证明了中医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久。这些医学上的光辉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医学科学的古老和灿烂,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励学生自发地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中医与西医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系统,但某些中医理论与微生物学理论具有统一性。如中医“邪正发病学说”、“阴阳对立统一学说”与医学微生物学微生态平衡、免疫功能稳定平衡方面存在着一致性,它们都是把各自体系内各种构成要素之间动态变化的平衡与非平衡关系及其状态作为判断其是否正常的主要依据和标准[1]。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将正常菌群、条件性感染的关系与中医药学研究结合起来, 依据微生态学和免疫学原理,从人体内环境和微观物质变化的角度, 以人体微生态及免疫功能的平衡和非平衡的关系加以阐释,从微观层面揭示“邪正”发病学的物质基础及其变化规律, 逐步提高学生对“阴阳对立统一学说”及“邪正发病学说”等中医理论的认识水平,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多学科研究的结合与发展, 引领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发掘祖国的中医药宝库。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医药学校学生专业课程多,学业繁重,而微生物学学时短,内容庞杂,容易混淆,难以记忆。有些学生上课忙于记笔记,课后死记硬背;有些人忽视微生物课程的重要性,纯粹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因此,我们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注重素质教育,结合中医药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行启发式教学,即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2]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1 “问题法”的应用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教学是提问的艺术,如果被提问者不断思考“好”的问题,就可以被教师引导着自己发现真理。课前提出问题引出新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课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如在消毒、灭菌一章先提问“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 并结合中医药发展史,介绍中国古代的雄黄散水调剂涂抹五心等多种消毒、防疫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提问“我国能否发掘中草药消毒剂制剂?”引起学生对中医药研究新趋势的关注,加深对消毒防腐剂的认识。
2.2 教学中应用“形象法”,抽象的内容易于理解
医学微生物学形态、机能方面的内容繁多,比较枯燥,较难理解。我们除了运用形象比喻的方法以外,还利用计算机制作了大量的幻灯片,添加多种多样的图片、多媒体动画和录像等素材,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的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更解决了抽象内容形象化的问题,促进和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强化了教学效果。如讲到结核分枝杆菌时,形容它“又懒又馋,顽固多变”,生动的描述出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细菌的遗传变异等难以理解的章节则多用动画的形式表现,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2.3 应用“比较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对于微生物学某些容易混淆的重要内容,如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细菌的内毒素和外毒素等,引导学生列表比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培养他们综合分析的能力。
2.4 “举事例”引起讨论
由于微生物学内容繁杂,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故学生往往难以理清头绪,系统全面的把握要点。据此,我们引用临床病例及历史资料等,启发学生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如讲到霍乱时,先介绍“某地发现数名无痛性腹泻患者,并伴有喷射性呕吐,初为黄色稀便,迅速变为米泔水样便,病人面颊凹陷,皮肤弹性差。”请学生讨论如何进行微生物学诊断,需要和哪些微生物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鉴别。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利用实验教学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增强基本技能的培训,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
医学微生物学需要借助显微镜和多种实验来讲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我们根据中医药院校微生物学实验课时相对少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如在做细菌接种实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备培养基,熟悉药物配制的环节,并用他们接种培养的细菌进行后续的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并且培养起他们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3.2 贴近中医药专业,改善实验内容
我们结合中医药的特点,增加了中药抗微生物等部分的实验内容,一方面巩固微生物学细菌生长的理论知识,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涉猎体外研究中医药抗菌作用的实验方法,为培养新型中医药人才做好了准备,为今后中医药在新时期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3 促进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微生物实验所使用的细菌都是活的培养物,同一批学生的实验结果常常出现差异,导致有的学生难以判断,无所适从。抓住这种现象,我们培养学生用好奇的眼光观察结果,以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判断、记录结果,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态度分析结果。如革兰氏染色实验,引导学生在染色过程中观察每一步添加工作液后细菌涂片的颜色,并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请各小组进行讨论,充分激发同学们对微生物世界好奇与探索的热情,自主分析问题,主动寻求答案的精神。
4 结合中医药及微生物学的新应用、新近展,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创新精神
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介绍学科的一些新近展,紧跟科研的最前沿,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迪思路,并培养了其不拘泥于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敢于怀疑和批判,敢于提出新认识和观点的创新精神。如在讲授病毒的防治部分时,介绍2003年SARS疫情中大显神威的中医药抗感染,提出中西药有机结合治疗模式的趋势;介绍微生物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启发学生利用微生物的新技术和研究成果进行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
医学微生物学虽然建立在西医理论基础之上,但与中医药有着交融的方面。根据中医药现代化的要求,必然借鉴其他学科的科研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体系。中医药院校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需要紧密贴近中医药专业的发展趋势,将微生物学和中医药学科理论结合在一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多角度、全方位地吸收和学习医学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创新精神。21世纪中医药人才的素质培养受到众多教育学者的关注,当前我国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的呼声愈来愈高,如何培养新型的中医药人才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庆生, 生命科学与中医药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200~207, 240~246, 256 ~258.
[2]宋波, 周春辉,侯力,等. PBL 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3 ,25 (1)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