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具体措施和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以煤补农”是**特色的“以工补农”,因为我县基本上没有什么地面企业或非煤企业,反哺农业唯有依靠煤炭企业。“以煤补农”总体说是一个农业投入问题,其内容就是将我县部分煤炭收入专项用于新农村建设,逐步解决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煤农二元结构”问题。
1、产业带动。就是依托煤炭企业去带动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倡导鼓励煤矿企业“地下转地上,黑色转绿色”、“一矿办一企,一矿带一业”,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格局。郑村镇湘峪村办煤矿,连续几年,几乎把煤矿的所有收入都拿出来,共投资3**余万元用于发展旅游产业,搬迁民居、整修城堡、修建广场牌楼、停车场等,使明代建筑“三都古城”旅游景点初具规模。加丰镇仅87平方、公里面积,境内有年产几十万吨到l**万吨大小煤矿十座,是矿井最密集的地区,他们把“以煤补农"资金捆绑使用,扶持非产煤村,积极发展畜牧产业,扶持建立了养猪、养鸡、养羊等四个养殖园区。卧虎庄村**年投资350万元,成立惠丰科技养殖公司,生猪饲养量4**头,年出栏一万头。上坪村鸡场养鸡1.5万只,年销售土鸡蛋18万斤,年收入l08万元。全国十佳小康村之一的长畛村,依托村办煤矿,兴办第三产业,投资1500万元,建起了龙城大酒店,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搞得十分红火。端氏、加丰、侯村等l3座煤矿建立坑口瓦斯发电站,在给煤矿增加收益的同时,也给附近村民送上了洁净的生活用气,全县目前约有8900户居民使用了煤层气。其中加丰、郑村等3个乡镇18个村3600户农民免费用气。
2、兴办公益。就是鼓励煤矿企业出资捐款参与农村交通、供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和农村教育、文体、卫生、养老等公益事业发展,全县煤矿用于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资金累计约1亿元左右。郑村镇**年利用“以煤补农”资金,投资6**余万元,修建了贯通全镇的一级出境公路,平坦宽广,标准高,水泥铺面,质量好。今年,又投资400万元,动工建设覆盖十几个村,涉及数千人口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农民饮水困难问题。侯村、夏荷、永安、长畛、五里庙等产煤村,从煤炭收入中拿出不等资金,采用不同形式,补贴移民新村建设和农民住房建设,这些地方统一规划,统一修建,统一标准,统一格调的农民新居气派大方,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中村镇的所属煤矿,近年来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各村的绿化、美化、整修等工作,这些举措,改善了生态环境,尽到了资源型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义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结对帮扶。就是引导煤炭企业跨区域与无煤乡村结对子,开展“一矿帮一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县共有246个行政村,其中有煤矿的村仅35个,就有200余个村既无煤矿,也无企业,这些纯农业乡村,基础条件较差,集体经济薄弱,经济发展缓慢,为了实现共同发展,我们以“穷富结对,企村联姻”的办法,采取“协商自愿,循序渐进,结对帮扶,互利双赢”的形式,鼓励引导煤炭企业自选区域,自择项目帮助纯农业乡村发展经济。郑村镇半峪煤矿近几年累计投资1500多万元,在固县乡云首村和当地联合办起了“万头”种猪繁育场和“万头育肥场”两个大型养猪厂,无论规模技术和效益在全县都是一流的,年出栏生猪2万头,带动了柿庄、十里等五个乡镇农村养殖业的发展。
4、基金助弱。就是凭借煤矿企业的资金优势,建立“扶困济弱”的帮扶基金。主要用于贫困学生就学、特困人群救助、残疾人员帮扶、农民大病医治、农村老党员和卸任村干部补贴等方面。据县煤炭局不完全统计,**年至**年,全县煤矿用于助学方面基金约260万元,用于特困、残疾人群救助资金约380万元,用于社会赈灾资金约2**余万元,对工龄达一定年限的农村干部和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都有一定数额的补贴。凡有煤矿的村,对本村考上大、中专学校的学生给予1**—2**元奖励,对年满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发放500—600元补贴。
二、在煤矿整合过程中“以煤补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煤炭经济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煤炭属一次性能源,总有挖完的时候,所以煤炭企业一般都会经历起步一兴盛一繁荣一衰落的过程。我县煤炭产业,真正起步还没几年,可以说还没有真正发展到兴盛阶段。正处于上升时期,今年以来,根据《**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政策走势及我县煤炭企业的目前情况,不仅以“以煤补农”受到冲击,煤炭产业自身都受到严重影响。具体是:
1、煤炭企业面临产业整合的考验,开工不足。我县44座煤矿中,除5座县营煤矿**年改制外,其余39座,乡村煤矿(占85%),普遍存在起步迟(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办),规模小、产能低、设备差“先天不足”的缺陷,绝大多数因整合而关闭,煤矿数量锐减,开工严重不足,春节后几乎没有生产。从09年省政府制定的煤矿复产条件看,安全门槛空前提高,一些持有“六证”的煤矿也因短期内整改无法达到复产标准而放弃复产念头,即便有条件有信心整改也因无法预测未来整合的政策变数思想动摇。目前全县44座煤矿仅复产7座,占生产矿井27%,还是最近才批准生产。煤炭企业有波动、有担心、有牢骚、有怨言,似乎前途未卜,既影响了有煤矿的的乡村“以煤补农”工作,又暂时影响了全县的财政收入。
2、煤炭经济呈现减收下行压力,出现亏损。煤炭产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可谓“一桩擎天”,煤矿数量减少,煤炭产量下降,势必出现行业亏损,最终会影响全县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据业内人士称,去年全县年产煤500多万吨,今年半年时间即将过去,估计全县煤炭产量很难达到400万吨,减收三成已是定局。原来依靠煤矿支撑和发展并且相当富裕的尉迟、加丰、五里庙等产煤村,已经出现经济危机,车辆封存停驶、欠费造成停电,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完全依靠煤炭经济维系的县级财政到底会受多大程度的波击,恐怕在后半年至年底就会显现出来。
3、“以煤补农”政策受到严重冲击。
“以煤补农”政策实施以来,尽管有范围、区域限制,时间不长,受众不广,分布不均,但毕竟还是惠及了一些地区农村和一方百姓,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乡村煤矿在“以煤补农”方面是最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它除了按政策规定上交一定比例的利税后,所有收入基本上都用于了“补农”,没有过多的消耗和“跑冒滴漏”,较之其它形式的“补农”效果更明显。但在整合过程中,恰恰是乡村煤矿这一块受影响最大,煤矿企业自身难保,“以煤补农”不会不受冲击。产煤乡村一下子可能“由富返贫”,新农村建设缺乏动力支撑,可能中途停滞;农村富裕劳力失去就业岗位,农民增收困难;靠煤炭带动的其它产业如运输等也会受到影响;“以煤补农”工作失去财力源泉,会举步维艰;财政收入成在煤,败也在煤,会出现大起大落。我县“三农"发展面临潜在危机,甚至诱发不稳定因素。
4、产业结构必须面对调整的痛苦挟择,应尽早谋划科学发展。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需要多元化的,如果只靠一种资源一个产业去支撑,不仅是危险的,而且生命周期是很短的。我县产业结构中“一业独大”、“一柱擎天”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面对全省产业整合的大趋势,不能在“危”中寻“机”,果断转身,发展煤炭的接替产业,很容易使经济发展由大起走向大落,出现“经济衰败,财政崩盘”。当然,一个产业在最赚钱的时候要放弃,去寻找另一产业去创业发展,是会很艰难痛苦的。但煤炭产业调整的大政策,大走向,整合重组的大趋势、大格局迫使你不得不去转型,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是早调整还是晚调整,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调整,是提前调整还是滞后调整,是局部调整还是全方位调整,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对“浴火重生”的痛苦抉择。
三、推进“以煤补农”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近年来,县乡村都出台了“以煤补农”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煤矿企业服务“三农”搭建了一个平台;为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了一个载体;为企村共建新农村提供了一个机遇。如果说煤炭资源的有偿使用是政府对企业的硬约束,那么“以煤补农”政策机制则颇具可持续发展的软效应。为了使煤炭产业在整合中健康发展,引导煤炭企业积聚更多的资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造福人民,积极推进“以煤补农”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议:
1、要加强政府引导。“以煤补农”的前提和基础是兴煤稳企,没有煤炭企业的兴旺发达,就没有“以煤补农”的财源动力。在产业整合过程中,政府虽不是主体,但不能放弃引导的责任,在当前煤炭企业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政府有责任引导帮助煤炭企业寻找接替产业,支持它们投资发展非煤产业项目,实现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逐步走向经济多元化。我县煤炭及其延伸产业是在全县人民及广大农民群众经过多年努力做出重大奉献和牺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议省政府对**这样的重点产煤县当前煤炭生产受到重大影响和波击的情况,予以关注,可否从非煤产业发展基金中切出一块,支持和引导**县逐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由煤向非煤产业的平稳过渡,避免县域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畜牧养殖产业是我镇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我镇三农工作的重点。我镇始终把握畜牧养殖产业发展不放松,群策群力,真抓实干,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镇畜牧养殖业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镇畜牧养殖产业基本情况
镇是县三峡库区淹没搬迁大镇,受移民搬迁建设影响,全镇经济受到一定制约。目前,我镇正处在工作重心由移民大搬迁向调整为经济恢复的转型时期。历届党委、政府特别重视畜牧养殖产业的建设,在稳定粮油菜、巩固林果特的同时,突破性发展畜牧养殖产业,为助推全镇经济发展,振兴“三农”发挥了重要作用。
镇下辖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496户,13309人,乡村劳动力9175人,畜牧养殖户3575户,占农业总户75%。2011年牲猪出栏28183头,山羊出栏20014只,肉牛出栏104头,截止今年4月底全镇母猪存栏1999头,同比增长25%,牲猪出栏10085头,同比增长30%;存栏22247头,同比增长8%;山羊存栏25249只,同比增长35%;出栏8823只,同比增长9%。养牛629头,同比下降1.2%。现有养猪大户21户,其中万头规模1户,100-500头大户5户,100头大户15户。养山羊100头以上大户15户,200只以上的4户。有专业合作社3个。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镇从人口数看,农村人口数基本占全镇总人口数50%,属于半城半农结构,“三农”问题涉及面广;从地理位置看,农村散布在全镇海拔200至1200米的山坡地上,大规模种植难度大;从经营方式上看,一般低山以种植柑橘、蔬菜为主,高山半高山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零星经营方式难成规模;从技术上看,农民对先进实用科学技术掌握少,依靠传统模式多,增收难;从收入来看,去年农民人平纯收入为4225元,收入低而且持续增收难。鉴于此,历届党委、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把畜牧产业当作农民增收支柱项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今年的人代会上,围绕农民增收,更是提出“壮大畜牧产业、做精蔬菜产业、提升柑桔产业、培育核桃产业”的发展思路,做到政策集中投放、资金捆绑投入、干部倾斜调度。镇成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畜牧养殖业工作,确定工作专班具体抓落实,下发专门文件统一全镇行动;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和目标;党政班子成员实行一帮一结对联系养殖大户;编印畜牧养殖常识及操作办法,送户上门人手一册,规范指导实际操作。
(二)上下联动,真抓实干
为把畜牧养殖业培植成我镇的支柱产业,在全镇上下营造支持、帮扶、壮大产业的良好的氛围,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一是工作专班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请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专业户到我镇考察,目前已引进江苏的李传忠,利用畜牧场现成的资源,形成年出栏牲猪万头的规模;二是就地扶持培育养殖大户,对条件较好的本地能人进行资金、技术、土地和材料资源扶持,培育出养殖大户达20户;三是争取项目和资金,先后争取县级以上项目资金,扶持奖励资金100多万元,镇每年从财政资金中解决10万元,专门奖励养殖大户。四是强化服务保障,首先是开展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的培训,每年开展3-4次培训,养殖户参训率80%;其次是抓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服务配套,每年春防率达100%,疫病发生率在全县最低。从良种引进、免疫、春防、治病等系列工作层层把关,层层抓落实,让养殖户知道为什么,怎样做,使养殖户靠养殖业赚钱心中有了底,从而变为自觉行动,推动了全镇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五是积极探索畜牧林业套作模式,即利用发展核桃基地契机,鼓励林下套作牧草,发展畜牧养殖。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打工经济冲击畜牧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由于打工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年轻有知识、有文化、有劳动能力的均外出务工,靠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有本事、有一定资金实力的都弃农异地从事二、三产业,仅剩下妇幼和老弱病残人员看家护院,原一家一户传统型的养猪习惯逐步被“打工经济”取代。传统的一家一户每年靠养几头猪过年解决油盐钱的观念逐步被淡化。目前刚刚兴起的养殖大户和规模化养殖模式尚未形成大气候,养殖大户尚未形成队伍,规模养殖尚处在启步状态,其规模和存、出栏量跟不上分散养殖减少的速度,形成点面失衡,导致畜牧产业总量下滑。
(二)市场价格和疫病风险因素制约较大
1、价格制约因素。几年来粮食和饲料价格成倍风涨,社会劳动力和与畜牧养殖产业相关的地方材料价格成倍涨价,导致劳动强度较大的养殖业成本巨增,养殖户难以承受。目前,肉类产品价格跌幅达25%以上,尤其对牲猪产业冲击较大,牲猪价格已由年初的每公斤16元多降为不到12元/公斤,据春防统计,当前仅分散养殖牲猪的空栏率达到30%,而去年同期只有20%左右,牲猪养殖的空栏率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一涨一降形成剪刀叉,让养殖业基本无利可突,严重锉伤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
2、疫病风险因素。近年来,危及畜牧养殖产业的“高热病”、“水肿病”、“口啼疫”等疫情时有发生,其特点是疫情面广,死亡量大,养殖户损失惨重,让农民谈疫色变,疫病风险极大地制约畜牧产业的发展。
(三)资金短缺的困难影响产业的壮大
畜牧养殖业发展壮大必须走扶持大户,建立基地的路子,形成养殖、服务、产供销一条龙式的产业化模式,即“农户—基地——公司”。但由于农村农民经济比较困难,缺乏资金实力支撑,金融部门放贷手续繁杂、程序过多、门槛较高,成功贷款的比例较少,且额度较小,导致养殖业投入不足,扼制了养殖业的发展,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养殖模式,更难以培植大户,建立基地。
(四)政策不配套缺乏机制保证
近几年由于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养殖产业号召的多,重数字抓指标,实际对制定培植养殖产业发展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尚不完备;缺乏具有强制力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等机制保证;以点代面,局限于培植几个大户,建立几个基地,没有形成大产业、多举措的大气候。
(五)服务保障不够完善
要使养殖业逐步得到发展壮大,必须当作一项大产业给予有力的服务保障。但目前服务保障能力与产业发展需要相差甚远。一是品种繁殖和引进的无序化。目前县域内种羊、种猪、种鸡、种牛繁殖无法满足本县养殖业发展的需求,60%靠养殖户自主从外地四面八方无序购进,且大都为二道贩以谋利形式所为,导致品种杂劣,疫病隐患突出。二是服务队伍的弱势化。近几年来,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催生养殖产业全方位推进,多元化发展,但畜牧业管理和服务保障队伍受体制改革、人员转制等多因素的影响,没有得到发展壮大,部分甚至有些消弱,工资待遇低影响积极性,导致服务保障队伍跟不上产业发展要求。三是疫病点面的扩大化。品种引进的多元和气候环境繁杂变化,致畜类新旧疫情交替发生,发病率高、死亡量大,疫情防治不堪重负,畜牧养殖业风险加重。疫病防、治分离,目前,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只管疫病防御,治疗工作仅靠没有纳入统一管理的乡村兽医承担,且无保证,重防轻治的状况严重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壮大。
(六)污水废物影响生态环保
由于投入不足,缺乏规范,畜牧养殖产业形成污水废物,目前仅靠挖条沟、建个池的临时性土法收储解决,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存在疫病隐患,制约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三、几点建议
畜牧养殖业是我镇乃至全县历史传统型的大产业,大产业必须有大气候,大举措来保证,为保证畜牧养殖产业健康培植,良性发展,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保证。
一是制定配套政策。编制量化目标规划,出台扶持办法和工作措施;加强部门合作,组织部门联动,给予土地、木材、交通运输、医药、饲料、良种、金融资金等方面扶持和帮助。编制养殖大户、建立基地发展规划到点、到项、到年度计划;明确金融融资办法,适当降低门坎,相应提高贷款额。
二是壮大专业队伍。对因体制改革带来的人员不稳定,队伍不健全,服务不配套的状况加以改善。改革疫病防、治分离状况,把疫病预防和治病职责任务,统一纳入乡镇站所的服务范围,疫病防疫人员和兽医人员资源纳入统一管理使用;通过在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选配专业技术人员,配齐配强管理服务队伍,力争达到1村1名疫病防治专业服务人员,并保障人员的相对的稳定;落实有保障的绩效工资待遇,将基层工作人员的待遇和疫病防治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支付,适应畜牧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和保障需求。
近年来,大庄子乡党委、政府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立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广普及科技新技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乡农业与农村经济实现了新的跨越和发展。但如何进一步推动全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就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走访座谈、分析了解对当前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庄子乡共有6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2437户,8962人,耕地38686亩,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达到4594.6元,比2005年增加205元。全乡有党员612人,党支部12个,党小组40个。
二、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全乡农村经济出现四大变化: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二三产业、养殖业、林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二是农作物品种结构优化。优质抗虫棉达到75%以上,肉羊新品种改良率逐年增加,林果业高接换优等新技术全面推广。
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200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4596.6元,比2004年增加200元,增长8.03%,比2000年的3386元,增加1210元,年均增长202元,年均递增7.4%。四是农村住房建设发展迅速。全乡共有2437户,2005年共修建高标准小康房45户,95%的农户按照统一的标准修建了砖混结构的住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大庄子乡新农村建设,总的形势较好,部分农民比较富裕,房子比较漂亮,农村也比较稳定。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1、村级经济实力薄弱,牵引力不大。近年来,由于乡村两级加大对重点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及文教卫生等项目的投入和建设,使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少则数万元,多则上十万、几十万,甚至更多。村级经济实力薄弱,发展经济包袱沉重,使经济发展难以形成牵引力、向心力。
2、传统农业难以拓展,支撑力不强。大庄子是一个传统的产棉大乡,棉花在全乡的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现在由于受气候、品种、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棉花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除了进一步调优、调精、提高单产外,发展的潜力似乎不大。同时,传统农业还受自然灾害、市场供求等因素影响,处在一种“望天收”的极不稳定的状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十分有限。
3、加工产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足。近年来,各村都相继建设了一批小型加工企业。但由于资金有限,投资规模小,市场风险大,经济效益差,这些企业都还处在创业的初期阶段,自身的生存发展还十分困难,更不用说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4、农民增收门路狭窄,增长点不多。在深入基层调研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农民增收门路狭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受群众观念、农民素质、就业门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稳定就业,也不是长远之计。
四、对策和建议
1、要坚持富民为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尽管“十五”期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96元,初步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条件,但农民收入渠道不宽,增收基础并不稳固,靠天吃饭、靠农业增收的现状并未根本改观,偶遇自然灾害,稍遇市场波动,增幅就会大起大落,陷于徘徊。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全乡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一切经济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2、要抓住主线,巩固和发展增收基础。在现阶段,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把调整的着力点从局部面积的加加减减转到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上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一是优化品种结构,加大示范带动。结合本乡实际,通过引进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加大棉花的产出率,同时通过棉花膜下滴灌等新技术的示范,带动棉花产业增产增收。二是要依靠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在继续推广jd-3、jd-4、9665、丰棉8号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的同时,要以科技为动力,坚决淘汰劣质低效品种,积极探索推广棉花双株双层立体间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源的综合效益和潜力。三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做到农产品按标生产、有标上市。农产品的竞争已进入质量竞争、品牌竞争的时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效益呈倍增长。“十一五”期间,要顺应消费需求,高度重视标准化,普遍推行标准化,建立健全主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关。
3、要创新机制,加强和培植市场主体。一是扶持种养大户,培植农业生产主体。通过对一些市场意识强、科技素质高的种养大户,采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导、农户投资的办法,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引进优良品种,采用精细的管理方式,逐步发展状大起来,使他们不仅是科学种养致富的典型,而且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二是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植科教、流通、农资服务的主体。要引导农村大户、运销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干部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领办农村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关键词:扩大内需;制度;政策;调整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6-0041-06
一、当前我国扩大内需面临的新形势
(一)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脆弱性,对扩大内需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外需的脆弱性迅速暴露出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部需求大幅减少,导致我国实体经济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并呈连锁反应态势:首先是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量大幅下降,然后是出口商品生产企业开始减产、停产,甚至倒闭,再接下来就是与出口相关的行业面临经营困难,最后波及到上游的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这给我国投资和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进出口行业受到的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原先一直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净出口,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特别是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二季度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导致我国经济增速迅速下滑。我国经济增速由2007年的13%大幅下滑至2008年的9%,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速继续下滑至6.9%和6.1%,创下近10年来的季度新低,虽然2009年第二季度GDP增速回升至7.9%,但仍属近几年来的较低值。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十分明显。也十分脆弱。
这次金融危机给我国的一个深刻启示是,如果我国缺乏一个坚实的内部需求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无法从出口驱动转为内需拉动,一旦国际市场大起大落,我国经济容易遭受严重影响。
从未来发展来看,作为全球性经济大国,我国过度依赖外需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日益明显。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快速提高,截至2007年顺差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8%,即使是出口大幅下滑的2008年,顺差占比也超过7%。有关研究表明,如果我国经济继续按过去10年的增长方式发展,即出口平均每年增长22%。GDP平均每年增长9%,物价平均每年上升2%,那么到2015年,我国出口将达到4.4万亿美元,贸易顺差将超过600047,美元,外汇储备将达5万多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7%,占我国GDP的60%。如果上述情形出现,那么不但国际市场难以容纳如此多的中国产品,而且中国的外汇储备也难以在全球找到合适的资产进行投资。
(二)全球经济面临再平衡,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明显减弱
次贷危机的不断加剧和蔓延,对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主要发达国家陷入持续衰退,全球面临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整个经济活动迅速收缩,全球贸易大幅下降。据国际贸易组织(WTO)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出口贸易环比下滑22%,同比下滑31%。
长期以来,宽松的信贷条件使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增速远远高于收人增速,同时导致欧美家庭的债务率居高不下。债务增速远远高于可支配收入及家庭财富(房产、股票)的增速。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房屋资产缩水、消费信贷收紧、失业率处于历史高位等因素,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往负债消费的模式遭受颠覆性冲击,家庭储蓄率大幅上扬。
以美国为例,自2007年年初以来,美国消费者的财富蒸发了15万亿美元,有经济学家测算,美国家庭财富完全从次贷危机中恢复过来,可能需要15年。加上失业率接近10%,这必然会影响他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迫使美国人增加储蓄并减少消费。图1、2显示,截至2009年6月份,美国消费信贷已连续5个月下降,同时家庭储蓄率大幅攀升。按照目前储蓄率回升的速度,美国储蓄率还需5-10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健康的水平。
美国家庭储蓄率的提高也是家庭去杠杆化的过程,这期间即使税收优惠政策促使居民家庭收入增长,但可能被上升的储蓄率所抵消。因此,未来美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能力将遭受重大打击。按照美联储旧金山银行的预测,假如未来lO年美国家庭的负债,收人降至100%,至2018年底美国的家庭储蓄率将升至10%左右。在储蓄率由目前的4%升至10%的过程中,与储蓄率不变的情况相比,年消费增速将降低0.75个百分点,与2005年以前储蓄率下滑的情况相比,未来消费增速减缓的幅度会更大。
由于美国家庭的去杠杆化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将严重制约其消费的稳定增长。而美国家庭消费占全球GDP的比重达17%,以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消费支出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相关国家的出口规模。
一方面,由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模式(包括发达国家的负债消费模式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导向型模式)都面临调整,加上本次金融危机是“二战”后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已经导致全球经济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衰退,故短期内难以出现强劲复苏,未来3~5年全球经济可能陷入低速增长。另一方面,与20世纪90年代初信息技术革命引导了全球经济复苏及较快增长的情况不同,目前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不明朗,未来几年全球经济还难以找到新的增长动力。
在全球经济可能进入较长时期的低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难以再现过去10年的高增长势头。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明显减弱。过去10年我国的真实出口增速达到22.3%,未来3-5年的真实出口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如果未来全球经济增速为1%~2%,那么我国的出口平均增速将只有个位数。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开拓国内消费市场。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扩大内需赋予新的内涵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只能依靠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吸引外资,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推动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战略选择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实践证明大方向是正确的。虽然出口驱动模式非常成功,不过,这也使我国经济形成了“投资驱动、出口拉动”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的最大缺陷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难以相应提高人均收入水平,进而抑制了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
“投资驱动、出口拉动”既是对外开放条件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表现形式,也是“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必然结果,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过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在国际经济环境较好的情况下。“高投资――粗放增长――高出口――再高投资――再粗放增长”的高增长循环能够实现,但其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迟滞、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国际贸易摩
擦加剧等不断累积。
当前全球经济景气度大幅降低,使过去被高增长所掩盖的结构性问题得以暴露,也是粗放型经济增长难以为继的重大警示。当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高增长循环后,以出口为导向的过剩生产能力难以在短期内被国内市场所消化,经济必然面临着低增长和通缩的压力。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迟滞、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等因素将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只有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国民的收入支出结构。切实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
(四)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提高消费率的新阶段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消费率呈u型走势,即消费率在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中不断降低,随着高速工业化进程的结束,消费率也逐步回升。从G20的经济发展和消费率的关系来看,消费率的这一变化具有普遍的规律性(参见图3)。有关学者根据计量分析的结果得出,消费率的最低点出现在人均GDP为2322美元(2000年不变价),即人均GDP低于2322美元时,消费率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下降;当人均GDP高于2322美元时,消费率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同步上升(参见图4)。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快速工业化的进程,我国消费率处于持续下降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的65%左右降至50%以下。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消费率快速下降,从2000年的62.3%降至2007年的48.6%,8年下降了13.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投资率从2000年的35.3%上升到2008年的43.5%,上升了8.2个百分点;净出口率从2000年的2.4%上升到2008年的7.9%,上升了5.5个百分点。
2008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2300美元(2000年不变价),这意味着我国的消费率已位于u型底部,加上国民经济的转型,我国步入场券高速工业化后期,未来我国的消费率有望停止下降趋势并逐步提升。
此外,今后我国将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激发消费潜能的释放,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消费需求必将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动力。
(五)要抓住机遇,化“危”为“机”,成功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我国经济的本轮调整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02-2007年我国经济经历了持续的加速和繁荣,积累了许多不平衡因素,加大了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因此,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一直担忧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一次重大契机。危机虽然会带来暂时的困难,但由此带来了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将经济增长的重点从出口转变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各项重大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必要的压力。这将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制度和政策,扩大内需
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是内需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只有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保持协调,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果投资与消费不协调,投资率长期偏高,居民消费被压抑,必然导致产能过剩。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国内消费不了,就要到国际市场寻找出路,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不断攀升。一旦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必将对国内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并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这就是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影响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必须依靠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而且中国的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非常广阔,因此,今后我国要采取多项措施,切实“以消费需求为纲”,尽快改变消费与投资、出口结构不合理的局面,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正确协调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比例关系,在投资与消费的均衡增长中扩大内需
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调整经济结构或刺激经济增长,提高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长期保持很高的资本形成率,不但会造成投资过度和生产过剩,还将明显加大投资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严重阻碍消费需求的扩大,最终导致消费率连续下降,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因此,面对当前投资偏热、消费偏冷的突出问题,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能够有效协调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比例关系的政策措施:
1,正确处理投资增长与效益提升的关系,将注重投资数量的增长转移到投资效益的提升上来,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对目前已经出现投资过热的行业(如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进行结构性调控,从行业准入制度、投资审批、土地供给、环保评估、银行贷款以及进口设备退税等方面进行控制。同时采用必要的经济手段,对过热行业实行扶优扶强的策略,通过兼并重组消除过剩和重复建设,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2,将扩大内需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将投资主要投向民生工程、商业网点建设、信息服务、服务行业人员培训等,特别是投向有利于促进居民扩大消费的公共设施环境方面。比如加强小城镇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从水、电、路、通信、学校、医院等设施供给上改善近10亿人口的消费环境问题,促进消费需求增长。
3,改进财政支出方式,简化对鼓励消费补贴的兑现手续和程序,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转型中不断培育消费潜力
导致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因素,就短期而言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部需求萎缩,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累积的总需求结构性失衡,却是其根本性、长期性内因。因此,本次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所调整,在兼顾短期形势需要的同时,更应注重长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经济转型中不断培育消费潜力。
1,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2,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3,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将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放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积极引导资金投向,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技术与软件服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拓展新型服务行业,增加服务业的就业岗位。
4,加快推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提高中西部地区
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
(三)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居民实际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持续降低,原因在于国民收入分配比例中,居民收入的比重在降低。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现阶段我国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差不大,但印度居民的消费水平却比我国明显高出许多。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没有能力消费,消费率自然偏低。当前我国政策的重点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初消费需求为切入点,加快改革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收入分配逐步向居民倾斜,形成有利于国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这是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的主要途径。
1,完善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的薪酬形成机制,增加劳动力收入。工资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据测算,工资收入占居民总收入的比重为65%左右。因此,要逐步建立起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监管有力的工资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在此基础上,应下大决心提高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特别是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积极营造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创业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弥补劳动收入差别的重要作用。它们的所有者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劳动者,还是消费者。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创业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较活跃的国家,收入分配往往比较合理,社会比较和谐,经济比较有活力。
3,推动职工持股制度,鼓励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为职工分红。从而增加劳动者收入,调动劳动积极性。通过职工持股,不但可以分散企业经营的风险,而且可以使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4,以扩大就业为中心,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扩大和加强对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对不裁员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或减轻其税收、规费负担。
5,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使居民收入的提高与国民经济的增长保持同步趋势。
(四)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努力扩大最终消费规模
收入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收入分配不公和实际收入差距过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必须加强政策引导,从根本上缩小收入差距,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着力培育中低收入阶层,稳定和壮大消费主体。
1,按照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不同社会阶层的收入差距。具体措施包括:取缔各种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合法的高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标准,保障工资发放的规范化、制度化;扩展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比重,增强中等收入群体收人稳定增长的预期。
2,要按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加强城乡收入制度的再分配环节,更多地向公共服务和社会领域倾斜。不断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廉价、优质、高效运转。
3,研究推进收入与分配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进一步平衡居民收入。促进消费最为关键的是要增加消费倾向比较高的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因此,要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把富人的收入和财产通过财政杠杆转移到低收入群体当中。同时,要逐步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适当提高对特困群众的救助保障标准。
(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逐步释放居民的消费潜能
税收作为一种非直接返还性的财政收入,其任何增加或减少,不仅会直接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而且将影响企业和居民的需求行为,从而成倍放大税收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扩张和收缩效应。税收本身的特点及税收调控的特点与方式表明,无论是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转。还是解决深层次的经济问题,税收政策都有较大的作用空间。因此,当前必须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推进个人所得税领域的深层次改革,综合考虑纳税人的收入支出和纳税人家庭负担等因素,目标是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还富于民。除了提高个税起征点外,还要不断调整累进税率和消费税征收范围,完善个税监管机制,减轻低收入者的税收和消费负担;加强对高收入的税收调节,尽快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大额财产税等。在个税制度成熟的国家,个税起征点已经与CPI涨幅等经济指标挂钩,实现指数化、动态化调整。比如,德国的个税起征点每年微调一次,以保障公众收入不受影响;美国历史上也曾多次实行全民退税。
2,适当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政府税收快速增长,在初次收入分配中,政府收入所占比重稳步上升。从当前情况看,适度减税有助于扭转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收入比重下降的趋势。
3,对与消费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优惠,促进服务业发展。
(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大消费潜力
城乡差距是造成我国居民整体收入差距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这与城乡二元结构有关。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还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比钱纳里对全球经济所总结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规律来看,在我国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要明显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同时也低于相应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韩国在工业化水平为30%时,城市化水平达到50%。2008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为48.6%,而城市化水平仅为45.7%,这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的提高。
基于钱纳里模式,在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目前的45.7%提升至55%的过程中,将有1.23亿农民从农村转移至城市。目前中高收入农民的人均收入为12927元。生活消费性支出为5994元,其消费率为46%。当转移至城市后,按照2007年统计,可支配收入为12042元的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是9097元,消费率为76%。以此推算,这1.23亿转移至城市的人口人均消费将达到9800元,即人均消费提升3806元,总消费提升4680亿元,这相当于GDP的1.6%。
(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有效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2008年末,我国拥有13.28亿人口,其中城镇人口占45.7%,乡村人口占54.3%,农民应该成为消费的主体,但目前农民的人均商品消费量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村的服务消费更是几近于无。2008年,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达74.4%,农村消费支出只占25.6%。另外,2008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为3.31:1,如果再加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因素,其
差距会更大,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也首次超过1万元。农村居民的巨大消费潜力因收入过低而受到限制,因此,亟需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缩小城乡差距,有效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1,提高财政支出的支农比重,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支持农民持续增收。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民生活设施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此外,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加大对农业的直接补贴,切实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效解决农村地区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现实问题,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义务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制度。
3,加快农村商业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扩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大力推进“连锁店下乡”,在农村广泛设立超市等零售经营机构,切实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4,完善金融支农制度,加大对农村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消费补贴的力度。
(八)扩展消费领域,在消费结构升级中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消费升级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短期内也会缓解消费下降。在我国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阶段,经历了3次比较明显的消费升级,这都促使消费增速明显提高。例如上个世纪80年代,初级家电是消费热点;上个世纪90年代初,升级的家电和农村对家电的需求推动了消费增速的提高;21世纪初住房成为消费的热点。
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37.9%。用于改善住、行条件和医疗、教育、通信、休闲等服务性的支出已经占消费支出的60%以上;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也下降到43.7%。当前我国人均收入进入了3000美元左右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在这一阶段消费将升级,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一般都出现快速增长。
整体来看,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过渡,用于教育、医疗、通信和休闲,特别是住、行方面的消费支出将会出现较快的增长。因此,有必要加快扩展消费领域,在消费结构升级中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1,稳定并扩大中高收入群体的发展型消费。从当前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及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来看,中高收入群体既有消费能力,也有可供挖掘的消费潜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应支持并促进中高收入群体的发展型消费,形成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消费体系。建议调整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取消部分高档商品的消费税,并下调部分国产奢侈品的消费税,与此同时,提高进口奢侈品的消费税,鼓励并引导中高收入群体增加对国产名牌、高档产品的消费需求。
2,规范消费信贷,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住房消费仍将是未来消费的热点,要在加快个人诚信体系建设、严密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规范发展消费信贷,加大消费信贷对普通家庭的支持力度,激发城乡中低收入阶层的购买能力。
3,要积极培育汽车消费市场,继续实施中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鼓励中小排量的中低档国产汽车消费,完善汽车的销售、保养、维护、加油等服务网络,积极推动汽车消费升温。
4,开发适应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新产品,促进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服务性消费和个性化消费的发展,提高服务性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例。
5,大力发展社区便民消费,包括社区租赁、物业、家政服务等。
(九)开拓思路,实施积极的创新性消费政策,促进消费需求增长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7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考虑物价回落等因素,当月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速超过17%。在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的刺激下,我国实际消费增速稳步上升,其中,汽车、奢侈品、与房地产相关的家具、装修装饰类商品的消费增速较高。这不但得益于房地产市场回暖带动了城镇家庭相关消费用品需求的上升。而且国家对“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等采取的财政补贴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在多项消费利好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内需启动的空间似乎已经打开。但是,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47%的城镇居民在安排支出时选择“更多地储蓄”,此比例比2009年第一季度提高了9.5个百分点,升至历史最高;仅有15.1%的城镇居民选择“更多地消费”,比第一季度下降了14.6个百分点,降至历史新低。可见,我国居民的消费意愿仍在下滑,对未来消费需求的增长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我国必须实施积极的创新性消费政策,切实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扩展内需启动的空间。
1,“信心比黄金重要”,当前应进一步释放经济转暖的信号,加强舆论引导,增强居民对未来经济增长和收入上升的信心,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提升消费意愿。
2,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等财政补贴政策,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各种新问题,以达到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有效扩大消费需求的目的。
3,提升假日消费,利用节假日大力开展购物节、旅游节、文化节、嘉年华等活动;扩大家庭用品消费。开展家具、家电、家纺及家饰产品促销。
4,对中低收入居民发放消费券,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
5,加大流通网络建设和宏观调控的力度,进一步下调流通企业的电价,逐步实现商业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
6,积极发展消费金融,推进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扩大消费信贷范围,调降信用卡费率,提高消费信贷比例。
(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消费意愿
我国消费率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到位,导致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不稳定、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另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价格上涨速度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被迫用于预防性储蓄,相应地减少了即期消费。因此,加快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1,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要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与分配水平,定期提高养老金和低保补助标准,充分保障中小企业的职工、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农村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资金的征缴,并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针对低收入群体的帮助机制。
2 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投入,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给予切实扶持,健全城乡的社会救助制度。
3,适当降低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扩大政府消费,增加公共支出,增强消费者信心,提高国内消费率。
4,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棚户区的改造工作,真正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5,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幅增加财政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切实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效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