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特征范文

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 功能材料;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088-03

材料科学是一门领域十分宽广的学科,它所涉及的材料主要包括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功能材料是指具有特殊物理性能(如磁学、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等)的一类材料,它包括的面宽,用途多样化,主要在各类电器和仪表中作为能量转换和信息的感知、传输和记录等元件之用[1-3]。随着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强烈刺激现代材料向功能化材料方向发展,使得新型功能材料异军突起,赋予高新技术以新的内涵,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实现。

新型功能材料课程是材料化学和应用专业学科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相结合的新兴课程,是综合了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内容的一门学科。目前,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新材料的研发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新型功能材料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4]。

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分配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并总结本课程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 教学内容

新型功能材料是指近年来发展起来和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越性能和特殊功能,对高新技术的发展及新产业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的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课程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如光电子信息材料、功能陶瓷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超导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智能材料及生态环境材料等,此类材料都是各国科研工作者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由于功能材料自身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很多内容涉及一些正在发展的边缘学科。

目前,此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还不够完善、系统。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新型功能材料课程主要针对近年来涌现的功能性分子材料进行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型功能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结构和功能性间的关系,探讨新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对超分子化学的介绍,使学生掌握超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从化学逐渐向功能材料过渡,从理论上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拓宽学生对超分子化学与新功能材料的认识,为从事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实际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2 教学方法

该门课程教学内容多、概念多、理论深,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较局限,因此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这门课,需要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

2.1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指应用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教学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5]。与板书教学相比,它具有课堂容量大、形象生动、易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等优点。

新型功能材料课程中包括很多复杂的分子结构式,结构与性能关系推理中涉及大量非常抽象的微观过程。针对这门课程特点,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解决教学内容多的难题,还可以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此类材料的设计思路,使枯燥的理论课程更加具体生动。但是,由于多媒体信息量大,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忙于记笔记,缺乏对问题的思考与理解。多媒体课件要真正服务于本课程的教学,必须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制作适合自己教学的课件,且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

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和理论推导,如果简单地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难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达不到教学效果。这时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师生间的互动,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本课程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性特征出发,寻找两种方法的切入点,注意两种不同教学手段间的切换。

2.2 联系日常生活引出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非常紧密。如果只进行抽象的讲解,对于本课程的初学者来说,很难真正接受,似乎很多功能材料与自己无关。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结合实际生活,强调新型功能材料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

如介绍超导材料时,可以先介绍超导材料的实际应用,如利用超导磁体磁场强、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用于制造超导悬浮列车和超导船;利用超导隧道效应,制造世界上最灵敏的电磁信号探测元件和用于高速运行的计算机元件,而用这种探测器制造的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可以测量地球磁场几十亿分之一的变化,能测量人的脑髓图和心磁图,还可以探测深水下的潜水艇,放在卫星上可用于矿产资源普查。通过对此类高新技术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出材料的设计思路和原理。

此外,还可以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材料的不足之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提出解决此类材料不足之处的方法以及设计新型功能材料的设想,为介绍新材料铺垫基础。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会明显得到改善。

2.3 结合最新科研进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功能材料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不断会有新的研究成果被报道。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一些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了解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动态及进展,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新型储氢材料研究进展方面,从传统的高压储氢、液化储氢和金属氢化物储氢开始介绍,指出这几种储氢方式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最新的储氢方式——微孔配位聚合物储氢,借助此种新的研究成果,讨论配位聚合物的组成以及有关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产生的原因。这样就使得学生能够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化学,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将有利于学生从更深层次上掌握所学知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数据库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提供最新科研成果的链接,方便学生自行浏览。对于一些理论较浅的科研成果,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相互讲述。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该类材料的全面理解,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他们对新问题的求知欲望。

2.4 优化课程考核体系,提高学生能动性

目前,南京晓庄学院专业基础课程最终成绩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平时成绩,另一部分是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一般由出勤率和平时作业构成。在这种课程考核体系下,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考得高就代表学得好,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表现出“考完学完”。因此,优化课程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尤为重要。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不变。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通过闭卷考试可以评价并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

2)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筛选多个相关研究专题,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择不同的专题,通过共同查阅大量文献,写成4000字左右的综述。最后,从每个小组挑选一位代表以PowerPoint形式在课堂上报告该类材料的研究综述,每个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这既可以锻炼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又可以使学生感到一定的成就感,给学生提供进行语言组织与表达的机会。并保证全面、科学、正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同时增加这部分成绩在最终成绩中的考核比例。

3)课程结束后,每个学生需要总结该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对该课程进行简单的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整个课程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以免“学前忘后”。这部分考核内容也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

3 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的合理分配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可以综合体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阵地。它不仅有教学的任务,更有教育的功能,可以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以传授或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体现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自主学习包括探究学习和解决课题学习两个方面,前者偏重于自主思考,后者偏重于技术性活动。自主学习以探究学习为主,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方面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教授为重点,学生自学为主线。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开展大家共同参与的讨论式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合理分配,最终能够使学生真正得到专业素养的训练。

4 结束语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型功能材料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准确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内容,及时补充新知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优化课程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而要更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还需要更多地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殷景华,王雅珍,菊刚.功能材料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田莳.功能材料[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3]赵文元,王亦军.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第2篇: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材料;产品;造型;原则;因素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技术的不断提升,新型材料制造技术也在稳步升级,为工业产品提供有有利的材料基础。材料是产品造型设计的三大要素之一,可以有效表现出工业产品的主要特征,在外型设计中使用更多的新材料,可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视觉、触觉效果,更加符合消费者消费需求。

一、工业新材料的发展分析

工业造型中使用的材料属于外观材料,是现代材料工业中较为突出的一种材料分支,随着现代化工工业的发展,更多的新材料工艺技术日渐成熟,成为现代工业造型的新发展。据统计,目前的工业材料种类有几十万中,更多的都是属于人为加工的材料,有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除此之外,更新的新型材料也进一步研发出来,成为材料家族中的新生力量,这些新型材料在力学、光学等性能上、在材料外观上有着更为显著的优势,在手机外壳上,目前已经使用了航空级的铝合金材料,实现更为突出的性能和美观度。

二、产品造型设计中新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

1.性能优先原则

性能是产品造型设计材料的重要属性,这一属性需要重点突出,因为这些新材料的性能指标直接涉及到产品的外型力学、耐热、耐腐蚀等能力,因为很多的工业产业外观上需要具备良好这些方面的性能,例如:手机是现代人们最为常用的通信手段,经常拿在手中,这样就进一步增加了手机滑落倒地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实现其外壳的有效力学设计性能,目前最为常用的手机外壳都是钛合金等复合材料,可以达到很好的力学性能,同时夏季手机容易出现发热情况,这种金属材料可以实现更为的热传递效果,将机芯内部的热量及时传递出去,达到很好的热传统效果。

2.外观优先原则

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主要是产品的外观,这就需要进一步进一步实现其造型美观性的要求,设计得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观要求,在视觉、触觉等方面给人更为的舒适感受。聚乳酸、洋麻纤维等复合形成的材料可以实现更为和谐的色彩,有着更为舒适的纹理,可以实现人们较好的手感,这样就可以实现人与产品的有效接触。

3.工艺性简单优先原则

目前工业材料有很多都存在一定的工艺复杂的问题,需要选择那些工艺简单,材料性能可以达到要求的工业材料。尤其是一些新材料在工艺路线上存在一定的不成熟性,需要较为复杂的加工过程中,同时可能它们的稳定性较差,不能对产品外形的多种性能难以维持。这样就使得整个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成本进一步提升,因此需要进一步选择那些可以符合多种性能要求,工艺加工较为简单,容易完成的材料。

4.环保优先原则

随着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更为突出的环保材料使用,这样就需要进一步构建现代化的环保设计要求,从而提升这些工业材料在使用过程、废弃之后,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这种材料才符合环保优先的原则,也是我们在工业产品外形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例如一些聚酯类的材料在受热之后可能产生一些有害气体,这样的材料我们需要在工业产品外形设计中少用,甚至不用。

5.创新优先的原则

目前,材料技术发展迅速,也是现代创新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创新的材料选择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实现产品的有效销售量的有效提升,例如三星已经提出一种可以浸泡在水中的手机外壳设计,这种外壳设计还是基于一种创新的材料选择,可以实现更为可以浸泡在水中的设计。这一概念性设计已经提出,成为当时手机外形设计的一种突破,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眼球。

三、影响产品造型设计中新材料选择的因素

1.安全因素

安全使用是产品造型设计中使用某一新材料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进一步考虑在使用过程中,某一新型材料的热稳定性、抗腐蚀性等性能,这些基本的安全性能需要满足,才能实现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例如,在医疗设备中有很多需要使用电击治疗的方式,不超过36伏特的电压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这就需要这些医疗设备在控制电压方面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换句话说,就是需要进一步拓展电击治疗部分材料的导电稳定性,这样才能实现更为有效的电压控制。同时由于外界环境因素,需要考虑这一部分的抗氧化性,可以在环境比较潮湿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导电的稳定性,这些都是需要充分考虑这一设备电击治疗部分材料的安全稳定性。

2.市场认可因素

由于工业产品最终需要面对市场,同行业在产品在内部性能上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而这种造型设计则是现代工业产品进一步提升自己品牌效应的手段,当自己的外形设计较为新颖,可以达到更为稳定的性能指标,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实现了市场上消费者的认可度,因此产品在造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选择那些市场认可度较高的新型材料,这样才能在产品外形竞争上实现更为突出的优势。同时一些材料的经济性也是提升其市场认可度的有效方面,这样可以进一步形成产品的价格优势,在产品造型上,根据产品的定位,选择不同性能的材料,这样可以进一步构建不同档次的产品,可供消费者选择,这种多元化的产品选择可以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总有一款适合他们。

3.零污染因素

现在人们都是比较注重身体健康的,由于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和人体接触的物品,这种长期接触需要注重外壳材料是否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这是我们在产品造型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另外,近年来对于外壳涂层的设计需要更加谨慎,据研究发现,一些化学涂层长期与皮肤接触,将造成人体的伤害,在造型设计选择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更为考虑材料对人体的伤害问题,选择那些对人体没有伤害的材料

四、结语

工业产品造型需要关注材料的选择,符合性能、外观、工艺、环保、创新的基本原则,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工业材料选择的安全性,市场认可度和对人体的低伤害性,这样选择出来的材料才能更加符合工业产品造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任成元,王文珺,等.机电产品外观造型设计的研究与应用[A].2012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rts,SocialSciencesandTechnology(AAST2012),2012,06:145-146.

[2]胡佳.论传统设计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A].2012InternationalAcademicConferenceofArtEngineeringandCreativeIndustry(IACAE2012),2012,10:102-103.

[3]刘慧薇,朱娜,等.产品的第四维设计因素探析[A].2012InternationalAcademicConferenceofArtEngineeringandCreativeIndustry(IACAE2012),2012,10:128-129.

第3篇: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项目施工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及地方政府都非常关注。这是因为水利项目施工利于防洪控水,能促进农田灌溉,加快农业生产效率等,利于国家水工建设水平的提高。水利施工项目建设水平能间接反映出建筑行业的发展成果。因此,应能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时期各个阶段的施工项目管理,有效促进产业经济迅猛发展。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及主要特征

水利工程是用于调控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珍贵资源,但由于它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能完全符合人类的需求,所以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进行对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此来满足人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水资源的作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组成十分复杂。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规范,施工管理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尤其是施工企业要获得不断地发展,就只有通过加强工程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因素多变。只有找出工程施工管理特性,才能在实践中做出科学的工作计划,完成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主要特征如下:

1、涉及面广。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工业、水利、电力、交通、城建、环保等诸多领域。

2、涉及学科广。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地质、气象、园林、经济、法律、管理等诸多学科。

3、涉及法律、法规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合同法》等,同时涉及水利、电力、交通、土地、矿山、城建等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

4、不确定性因素多。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人为因素;二是自然因素。水利工程的自然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能决定工程的成败;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政治、经济、军事背景及参与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工作态度、协调配合能力等。

5、地区差异大。全国各地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人们所说的施工环境好坏,指的就是由于经济环境不同,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比较容易,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大。

6、缺少统一的量化标准。由于施工管理表现形式不一样,难以准确判定,给施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责任管理制度

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前提是要有一套健全、完善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责任管理制度,因此在开展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之前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责任管理制度。依据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每个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并促使管理人员能够把责任落实的实处,从而使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

2、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

水利工程项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因此前期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在立项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国家和水利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项目的选址、勘察等工作,要在全面了解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地点的实际情况下提出立项方案。其次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过程中,要在综合的考虑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地点的水文环境、人文环境的前提下客观、科学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加强安全管理

首先,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落实,明确职员分工,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各级人员上,并对各级人员进行制度约束,确保管理的合法性、规范性。其次,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知识。以此在具体工作中,确保工作人员注重自身安全,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进行安全施工。最后,对安全巡视任务进行落实。由于水利施工条件艰苦,环境复杂,施工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外在因素。在安全管理中,巡视人员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勘查,了解施工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此对施工现场进行有序控制,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降低安全损失。

4、认真抓好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是工程的根本,建设高质量的水利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的主要任务。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管理人员应根据具体工程状况,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并制定严格的施工技术规程。在施工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施工情况,制订合理的工期进度、技术方案等。首先,应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此基础上布置质量计划、实施质量计划、验证质量计划。在一项水利施工项目开展时,在质量管理中,应结合施工编制,由项目总工编制、制订质量计划,对工序、分布工程、单元工程等过程进行控制。其次,根据分工控制质量,质量管理人员实施质量计划,当发生质量缺陷时,应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措施,进行整改。最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质量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验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分清责任人,使其承担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罚。此外,还应加强材料采购、技术交底、机械设备等,确保材料质量,采购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并确保技术人员、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确保施工质量。

5、不断强化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1)努力提升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从组织上建立由项目经理、各专业施工队队长组成的成本管理体系。要安排责任心强和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加入项目的策划部门,从而在源头上实现工程施工图纸的科学化、程序化管理,同时完成预算制定。这也方便对各专业施工团队和对外协调部门进行施工任务单和材料计划单等方面的预算审核,从而有效进行成本控制,避免发生材料库存积压的问题。

(2)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

安排专业人员做好项目招投标、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比如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要进行施工成本费用的预测,从而开展各个环节的施工造价控制,完善对项目整体成本费用的控制。此外,建议推行“一支笔管理”,即项目经理来具体控制资金的支付,从而避免越权签字。

(3)积极推广新产品、新工艺与新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推广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在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基础上采用能节省成本、节省材料和节省施工流程的创新技术、产品和工艺等。如在水利施工过程中使用新型环保材料,或者在关键部位采用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等,做好整体预算,降低成本。

6、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施工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而且还要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及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要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协调和处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需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而且清空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自身的修养,做到以公守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来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水利工程项目是一项关乎民生大计的重点国家基建工程项目之一。因此,有关责任施工单位应能在加强施工质量、提高业务技能的前提下,依照组织设计方案及施工图要求进行专业施工,不断对现有工艺及新型工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最终使得水利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监督执行效果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崔金凤.论如何加强中小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2,(1).

第4篇: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特征范文

前世古鲨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了鲨鱼。战国时的《山海经》中就有关于“鲛”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鳞四・鲛鱼》中注解说“古曰鲛,今曰鲨,是一类而有数种也,东南近海诸郡皆有之”,“皮皆有沙,如珍珠斑”。这种描绘相当准确。顾名思义,鲨鱼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皮肤上带有齿状鳞片,叫做皮齿,如同砂纸一般。

当然,三四亿年前的鲨鱼与它们的现代同类有很多差异。比如,古鲨的嘴和鼻突为圆形,今天的鲨鱼则是尖嘴和尖鼻突;古鲨的牙齿平滑、有的无法再生,如今的鲨鱼牙齿呈锯齿状、定期脱落更新;古鲨的大脑远较现代的小、背鳍也不如现代的柔韧灵活等等。

目前已知的最古老鲨鱼是一种裂口鲨,其化石发现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古生代地层中。体长2米,背刺前长有2个背鳍,尾形对称但骨骼不对称,牙齿呈磨平状,距今约4亿年。迄今发现最多的鲨鱼化石则是巨齿鲨和大白鲨的牙齿和脊椎。

大白鲨是当今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鲨鱼之一,也是海洋中的“霸主”。但是,在大白鲨之前,海洋中曾经有过远较大白鲨更为“霸气”的“巨无霸”――巨齿鲨、史前鲭鲨和喜穴鲨。

巨齿鲨出现于何年何月已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灭绝于距今250万年至200万年之间。目前发现其牙齿化石的最大倾斜长度为19.4厘米,因此被命名为巨齿鲨。其体型巨大,牙齿带有锯齿纹,中间带有珐琅带。根据最近几年的研究,有的科学家认为巨齿鲨是大白鲨的近亲,但对该说法的质疑不断。

研究表明,喜穴鲨与巨齿鲨可能源自同一祖先,历经数千万年,演变为独立的两支。喜穴鲨成年个体长达八九米,分布数量较少。

史前鲭鲨出现于中新世早期,牙齿窄小,这表示它们那时的体型并不大。但到了中新世中期以后,史前鲭鲨中某些个体的牙齿迅速变得宽大并且边缘开始出现锯齿,这就意味着其体型也迅速变大。一般认为,史前鲭鲨和大白鲨均由5000万年前始新世时期的同一种鲨鱼(Isurus Precursor)进化而来。

带有锯齿纹的牙齿更为锋利,有利于以较小的能量切开并撕碎猎物。因此,到了上新世时期,史前鲭鲨中的这些个体终于演化成现今的大白鲨。大白鲨是温血动物,速度快,勇于与幼巨齿鲨争夺鲸、豚等鳍脚类食物。幼巨齿鲨不是大白鲨的对手,难以长大成“人”,因而巨齿鲨最终灭绝。大白鲨从而成为海洋中的新“霸主”。

总的来说,鲨鱼的进化主要体现在牙齿的形状、尺寸和可否更换上,至多还包括体型的大小。除此以外,鲨鱼与它们的远古祖先并无太大变化。换句话说,鲨鱼早已较好地适应了周围环境,其随后的进化策略便是以不变应万变。

家族庞大

上面只是简要地叙述了最主要的几种鲨鱼的进化。其实鲨鱼家族十分庞大,“户口本”上登记的种类实在很多,很难一一说清其来龙去脉。古鲨有2000多种,幸存到现在的也有8个目、30个科、380余种。

翻看鲨鱼家族的“户口”,其中最主要的8个目及其科、属、种数是:六鳃鲨目1科3属4种,如灰六鳃鲨、哈那鲨;虎鲨目1科1属8种,如牛头鲨;鼠鲨目8科20属48种,如灰鲭,鲨、大白鲨、姥鲨、大嘴鲨;真鲨目7科49属210种,如双髻鲨、青鲨、斑星鲨、公牛鲨;角鲨目3科21属87种,如星鲨、花斑鲨;锯鲨目1科2属5种,如六鳃锯鲨、日本锯鲨;扁鲨目1科1属13种,如太平洋扁鲨、硬棘小鲨。另外还有皱鳃鲨1科1属1种,通常也可以单独列为1目。上述目录中,真鲨目的“人丁”最为兴旺,独占了鲨鱼种类的56%。

鲨鱼的家族成员形形,彼此之间差异巨大。目前,鲸鲨是鲨鱼中体形最大者,也是全世界鱼类中体形最庞大的。鲸鲨的最大个体可达20米以上、重量可达数十吨。侏儒鲨则是最小的“袖珍”鲨鱼,成鱼体长仅20~26厘米,体重不足0.46千克。

体征和特性

如前所述,所有鲨鱼的共同体征是皮肤上带有砂纸一般的齿状鳞片,叫做皮齿。皮齿的结构确实与牙齿类似,齿状鳞片的威力可想而知――随便刮蹭一下就会让你鲜血淋淋。也就是说,鲨鱼已经“武装”到了皮肤。

此外,鲨鱼还具有下面这些体征和特性:

牙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有鲨鱼的牙齿都定期推陈出新――旧牙定期老化松动并被后面的一排新牙取代。鲨鱼的任何一颗牙齿脱落,都会有已经长好的备用牙自动补充上来大白鲨一生中要更换数千乃至1万多颗牙齿。因此,在其生命中的任何时刻,都有大约1/3的牙齿处于更换过程中。

鲨鱼的牙齿不仅数目众多,而且强劲有力、锋利无比。例如,有些鲨鱼的牙齿长得利如剃刀,可以用来切割食物;有的牙齿生成锯齿状,可以用来撕扯食物;有的牙齿呈扁平臼状,可以用来压碎食物外壳和骨头等。不同种类的鲨鱼,其牙齿大小、形状和功能几乎都不相同。因此,鱼类学家只要从鲨鱼牙齿的形状和大小,就能判别出它是属于哪个目、属、科。

可以说,正是鲨鱼牙齿的上述特点,造就了其惊人的咬食力。曾有人用藏在鱼饵中的金属咬力器来测定一条体长8英尺鲨鱼的咬食力大小,经测定得知其咬食压力每平方英寸高达18吨,在所有海洋动物中是最强有力的,所以有些商轮在航海日志上曾记载过轮船推进器被鲨鱼咬弯、船体被鲨鱼咬出破洞的事故,也就不稀奇了。

骨架软中有硬。鲨鱼的骨架是由软骨构成的,而非硬骨。但在其骨架的关键部位却“安装”着被称为嵌片的特殊板状物,能对骨架起加固作用,如同筋板。板状物十分坚硬,已经钙化。

运动就是生命。最让鲨鱼遗憾的是,它没有作为“气囊”使用的鱼鳔,也就不能随意“停”在水中“歇息”。而且鲨鱼的比重大于水,所以必须不停游动才能保持浮力,否则便会沉底。

胃口好身体就好。由于鲨鱼要不停地游动,需要补充更多的热量,这就要有一副“铁”胃口。事实上,大多数鲨鱼确实在不停地吃,尤其喜食海豚、海狮、海龟之类的高脂肪食物。鲨鱼的胃口强大,可以膨胀十几倍以储藏食物。其胃的内壁特别坚韧,很难受到伤害。饥不择食的时候,鲨鱼不分青红皂白连垃圾也会吞进。据说曾经在亚德里亚海捕到一条鲨鱼,腹中竟有三件大衣、一件雨衣和一块汽车牌

子。然而不太饿的时候,鲨鱼也会挑食。吞下不合口味的东西时会吐出来,吃了螃蟹后还会把蟹壳吐出来。

异常敏锐的嗅觉。鲨鱼的嗅觉异常灵敏,在水中甚至超过了众所周知的狗。日本科学家发现,它们能嗅出水中1ppm(百万分之一)浓度的血腥味,尤其容易嗅出喜欢或厌恶的气味;在1万吨的水中仅仅溶解1克的微量氨基酸,大白鲨也能很快觉察出来。以礁鲨为例,它们仅需几秒钟,便能够嗅到数千米以外受伤的金枪鱼的血腥味,并立刻发起攻击。

最新研究表明,鲨鱼不只依靠鼻子来感知气味。它们的整个身体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鼻子,甚至可以辨别出气味的“形状”。这是因为,鲨鱼身体两侧各有一条贯穿前后的神经线,人们称其为侧线。这个敏感的器官可以感知水中生物的细微颤动。不过,人们原来并不知道侧线也可以辨别气味。更令人惊叹的是,它们还可以感知气味的一种立体“流”――类似在浓雾或浓重的水汽中挥一下手所造成的那种效果。没有了侧线,鲨鱼就会丧失捕猎能力。鲨鱼还能根据各种气味来判别自己的孩子,区别敌人和朋友,使自己经常保持与群体的联系,并能雌雄鲨鱼相约去产卵和排精。

视力极佳,眼睛的构造也非常科学。由于鲨鱼的两眼长在头部的两侧,所以它几乎可以感觉到各个方位的光线。其视网膜的后面有一层独特的反射层,相当于一面反射镜。外面光线强时,入射光直接在视网膜上成像。外面光线弱时,入射光先穿过视网膜、再被反射镜向前反射,之后才成像在视网膜上,等于入射光被放大或两次成像。因此它们可以轻松应对海水中或海面上的各种光线条件,同时让观察更为清晰。另外,其眼球外面长着一层保护性眼睑――瞬膜。打斗或攻击的瞬间,瞬膜会自动张开,像幕布一样将眼球遮住,以免眼球受到损伤。

鲨鱼的启示

从仿生学的角度来看,鲨鱼给了人类很多有益的启示,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为了零距离地考察鲨鱼的生态习性,法国海洋探险家制造了仿生机械鲨鱼,混迹于鲨群之中进行科学研究。早在1989年,吉恩・迈克尔已经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条机械鲨。但因工艺、材料等方面不过关,这条假鲨鱼下水不久便被真鲨鱼们“识破”,顷刻之间即被撕碎。2005年起,吉恩・迈克尔的儿,子法比恩・考斯图耗资11.5万英磅,打造了第二条名为“特洛伊鲨”的小型仿生潜艇。目前,法比恩・考斯图驾驶“特洛伊鲨”完成了从墨西哥湾到澳大利亚的首航,成功地混迹于鲨群之中,已经有了许多新发现。作为跟踪鲨鱼的绝妙科研器材,“特洛伊鲨”也许可以破解人类未知的许多鲨鱼之谜。

在工业上,人们仿照鲨鱼优雅的流线体型和灵巧的水中动作,制造了各种仿鲨型汽车。这种汽车的车头采用鲨鱼头形,引擎盖的弧度仿照鲨鱼。车身的比例和线条也模仿鲨鱼,行驶中的阻力果然减少了许多,灵巧性也相对提高。

在军事上,可以攻击航空母舰的仿生鱼雷则是又一个模仿鲨鱼的成功范例。仿生鱼雷又叫水下导弹,其外壳以硅橡胶和高分子材料制作,采用鲨鱼皮的齿状结构,再涂覆以特殊涂料,不但大大较少了阻力,而且能吸收敌方侦听声纳的波束。敌舰往往误以为是一条真鲨鱼,因此就吃了大亏。

潜艇上仿生消音瓦的隐形效果极为优异。它采用了类似鲨鱼皮的结构,可以吸收噪音、大大削弱敌方的声纳探测声波,使潜艇隐形。前不久,美国和日本以为有人将这些机密泄露给中国,还为此大作文章。

在运动中,“连体鲨鱼装”已是众所周知的高科技仿生成果。它模仿鲨鱼皮的齿状结构,以粗糙的齿状突起有效引导水流;以适当的张力避免人体皮肤和肌肉的振颤;又以适当的弹性减少水的阻力,使游泳运动员如虎添翼。“连体鲨鱼装”也因此大获成功。

鲨鱼与人类同为地球村的居民,既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也是我们的野蛮邻居。最近,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的科学家阿尔伯特发现,使鲨鱼获得第六感和感知电信号的基因,竟与控制人类头部发育的基因属于同种。

今生堪忧

古鲨和鱼类出现以后,又经过了3亿多年漫长的岁月,某些鱼类中才渐次进化成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和鸟类,最终由哺乳类中的一支进化成人类。在人类出现之前的1亿多年,鲨鱼早已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因此,鲨鱼完全称得上是地球上的老前辈。

第5篇: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特征范文

背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纺织强国建设的基石。要切实将科技新优势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升科技对于产业升级的贡献率。正在深化和发生广泛影响的新科技革命对于纺织工业由大变强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有难以预料的风险。机遇在于一旦掌握了高新技术,就会大幅提高产业创造力和竞争力,把握住全球经济分工新定位的主动权;风险在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往往对传统技术带来破坏性效应,而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技术进步的路径基本处于技术追赶型、技术引进型发展方式,有相当多企业虽然采用了世界一流的装备技术,但产品创新价值并不高。

正是纺织工业等消费品工业将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与人类自由的实现直接联系起来,并将人类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质量推向新高度。当前,中国纺织工业适应国际分工新定位的紧迫性正是推进产业科学技术创新的最大动力。

目标:

科技贡献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我国成为世界纺织科技强国。掌握一批高技术纤维基础研发、生产和应用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以及具有领先水平的工艺技术,扩大新产品的设计及研发生产在产业规模中的比重,实现信息化与纺织工业的深度融合,掌握现代化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技术。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

措施:

第一,高技术并非以往技术的沿袭,而是以高科学含量为主要特征的技术发展革命性新阶段,这就决定了我国纺织工业创造科学技术新优势必须特别重视基础性研究,以基础研究的深化为纺织材料、装备、工艺技术、产品功能性能创新提供重要源泉;

第二,技术创新体系是纺织现代产业体系的灵魂。技术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产业性基础研究以大学研究院所为主体,也要推进产学研结合,还要促进跨行业结合、军民结合,组织广泛集成创新;

第三,坚持对内对外开放方针,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特点,更要善于运用知识流和网络资源,组织创新战略同盟,自主开发,共赢合作;

第四,要求真务实,突破行业科技瓶颈。重点围绕突破新型纤维材料技术瓶颈,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瓶颈,技术装备、工艺流程、产品质量品质与功能升级的瓶颈,大力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升级,提高全行业运行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设行业平台,加强在全行业范围内推广科研产业化成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及时退出。

推进服装、家纺产品制造技术升级

以提高服装、家纺企业生产效率、快速反应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为核心,发展信息化集成制作、高档服装和家用纺织品加工等现代制作技术。重点研发服装、家纺企业数字化综合集成技术,大规模定制技术,高端的服装原辅料及制造产业化技术、家纺专用原料加工应用技术等。到2020年,数字化综合集成技术、大规模定制技术等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高档产品研发及加工能力明显提升,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装、家纺品牌企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品牌篇

背景:

在“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初步形成了涵盖化学纤维材料生产、纱线、织造印染、针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及纺织机械等产业链各环节创建自主品牌的发展势头,特别是服装、家纺、针织、面料等产品品牌发展日趋成熟,在建立市场信誉、提升品牌价值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纺织工业从加工制造向自主品牌创建提升,是在新时期把握国际分工新定位、创造新优势的重点工程之一。作为世界纺织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出口大国的中国纺织工业,总体说品牌培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不仅在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而且在实践中存在众多薄弱环节,按照国际分工新定位的要求,我国与世界品牌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创建品牌新优势,第一,要把自主品牌建设摆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着力创建中国纺织工业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的品牌新优势。第二,在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全球化生产方式条件下,品牌价值不仅产生于品牌供应链各环节创造价值的系统集成,而且形成于商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过程,遵循着市场公认的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由四大核心因素构成,即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价值体系。第三,创建品牌新优势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竞争为主要形成机制。第四,创建自主品牌优势必然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中国纺织工业以数十万户中小企业为主体,创造行业品牌价值急需要经过市场检验的知名品牌企业作为骨干,并以知名品牌价值为纽带将众多小企业按社会化分工纳入品牌供应链系统,以品牌的集中度带动产业的集中度。第五,提升品牌价值要靠提高社会化生产力来实现。纺织工业创建品牌价值不仅要靠知名产品品牌、知名企业品牌、知名区域品牌来带动,而且需要代表现代共同活动方式的知名公共服务品牌带动,如知名品牌协会,知名品牌中介组织,知名品牌展览、信息、物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目标:

品牌价值大幅提升,知名品牌企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到2020年,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10%的领军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30%以上,利润总额占50%以上,以自主品牌出口的比重成倍提高。

措施:

第一,促进纺织产业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大国提升。树立纺织产业自主品牌价值体系:坚持以质量为品牌生命、以创新为品牌灵魂、以快速反应为品牌活力、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品牌社会价值准则。

第二,营造良性品牌生态。营造有利于创建自主品牌的产业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和政策环境。

第三,以企业为主体打造知名品牌。推进知名产品、知名企业、知名区域品牌、知名国际品牌的成长,提升知名品牌的集中度。推进这一强国建设工程,将分别在不同阶段分析比较,对知名区域品牌前100个,知名企业品牌中的前1000个,对走上国际市场的知名品牌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总结,宣传他们的成就、经验,发挥对产业升级的领军作用。

纺织工业设计创意提升工程

1.加大产业链前端细分行业的创新,推动面向最终消费者和中间投入目的的品牌建设;

2.开展提升设计创意水平的“名师”工程。积极推动品牌孵化,尤其是培育服装和家纺等终端消费产品的设计师、面料设计师的“名师”工程;

3.推动纺织服装专业技能职业资格认定。继续推动纺织服装领域的服装设计师、打版师、面料设计师、色彩搭配师等职业,在国家职业资格序列中的认定;

4.大力提升新产品自主开发能力;

5.中国纺织工业色彩应用体系研究推广。鼓励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色彩管理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应用,驱动原创设计和供应链管理的融合;

6.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产品开发的流行趋势研究和。积极推动机遇中国文化和社会特色的流行趋势研究,加强流行趋势的展示和定期。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进行流行趋势解读、生活方式主题、先锋品牌、先锋设计、商业渠道对接等系统性活动、强化公共品牌形象,提升中国时尚话语权。

可持续发展篇

背景: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人类共同面对的突出问题,纺织工业单纯向自然索取以满足人们的现实生存和发展需要,这种发展方式已无路可走。人类已经感受到遭到自然界报复的恶果,转变这种不可持续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的共识,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大小上升为国际竞争中市场价值量化的重要尺度,成为社会价值的评价准则。因此,严肃对待可持续发展,正确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准则。

中国纺织工业作为世界生产大国,纤维加工量占世界51%,中国有世界总人口1/5的人口,也是消费大国,中国出口额占世界1/3,因此落实可持续发展,实施绿色纺织、低碳纺织、循环经济纺织,既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又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承担的义不容辞的大国责任。

目标:

低碳、绿色和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基本建立,“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20%,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0 年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 年下降10%”。“十三五”期间各项指标将进一步下降。初步建立纺织纤维循环再利用体系,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到1200万吨左右,同时提高再利用纤维的附加值。

措施:

在新时期,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第一,要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生产过程污染排放、碳排放,发展循环技术,减少资源消耗;

第二,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业发展、生活提高过程对环境危害和资源消耗的代价最低;

第三,要通过提高队伍素质,提升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行业管理,形成价值共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

第四,纺织行业针对新时期的主要约束,脚踏实地解决以下几个突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加快解决开拓新型纤维资源的问题,大力开发高技术可再生生物质纤维,大力开发超仿真化学纤维,节约农业纤维用耕地,发掘天然纤维潜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加快突破纤维循环技术,缓解棉纤维、合成纤维原料不足的压力;二是把开发清洁生产技术作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加快突破产业链全过程,实现减排和节约用水的大目标;三是加强从教育、科研、生产、营销直到消费全方位倡导可持续生产方式和可持续消费方式。

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纺织品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纺织品消费模式。建立纺织品服装碳排放标识体系,推广“低碳标签”吊牌。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

创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促进将单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倡导环境导向型的产品设计理念,关注产品整个生命周内对环境、能源和资源的影响,从设计研发、生产、物流、销售、挥手、再利用等全流程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影响作用,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所联合,建设绿色产业链联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协同创新,形成在节能、减排、节水、降耗、清洁生产等方面共性技术,构建完整的绿色供应链,绿色产业链和绿色价值链。

人才篇

背景:

建设纺织强国的决定性力量将是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廉价劳动力。纺织行业现有职工2000多万人,规模以上企业职工1160多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8%。从2000年到2010年,纺织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从1.9万户增长到5.6万户,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相应大幅增加,包括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企业领军人物、技术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优秀服装、纺织、家居产品与环境艺术设计师,国家和省市级重点试验室、工程中心及企业的科研骨干。

人才是建设纺织强国的第一资源。大力实施纺织人才强国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教育、人才成长规律,加快纺织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思路,以提高纺织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培育和稳定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基础,建立能够培养多层次的创新人才、更好地吸引和使用人才的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开拓创新的高水平纺织人才队伍。

目标:

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活力旺盛的纺织工业人才队伍,规模以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达到2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到26%。

——到2015年,形成市场认同的纺织企业领军人物150人,知名设计大师100人,高校学科带头人100人。到2020年,各项人才分别翻一番;

——到2015年,培训优秀设计师2500人、卓越工程师3000人、综合业务人才2500人。到2020年,各项人才分别翻一番;

——到2015年,每年本科生由15000人提高到25000人,到2020年,提高到30000人。研究生培养方面,到2015年,由每年2500人提高到4000人,到2020年,提高到6000人;

——到2015年,拥有纺织类专业设置的高职院校由目前每年培养3.8万人提高到5.8万人,到2020年,提到到7.6万人;到2015年,拥有纺织类专业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由目前的10万人提高到15万人,到2020年,提高到20万人;

——规模以上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以目前的9.8%为基础,到2015年提高到15%,到2020年提高到20%;全行业2015年提高到12%-13%,到2020年提高到17-18%。高级、中级、初级人才结构比例达到10:40:50;

——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争取从目前的24%达到25%,到2020年达到26%。

措施:

第一,通过强化第一资源,优化人才结构。造就行业领军人才;造就大批行业高端创新人才和营销人才;造就结构优化、实力雄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造就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第二,改革完善人才成长体制机制。依托教育功能,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在职人才培训基地;促进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营造产业人才群成长环境;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和合作。

第三,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才投入机制发展;改革和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发展人才中介服务体系。

建设纺织强国人才培养重点

1.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利用重大科研项目、优秀教师和科技人员评选、精品课程选拔等重大活动选拔优秀人才重点培养。

2.实施卓越工程师和卓越设计师培训计划。选定若干学校进行试点,同企业共同培养工程师和设计师,争取国家相应的研究生培养名额。

3.加强学历、学位和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工作。

4.加强纺织服装应用基础理论的课题工作。

5.加强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改招工为招生,建立并制定优秀工人到培训示范基地进行培训的选拔办法和机制。

6.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结合国家教育部规范专业目录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加快学科建设改革步伐,将纺织科学与工程列为国家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目录下设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并设法增设纺织材料、纺织高分子材料、印染与整理等二级学科。

7.完善纺织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材建设工作,建设完整的教材体系。

8.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从海外高校、科研院所引进纺织、服装杰出人才;加强国内纺织院校的合作与学术交流。加强在岗培养教师。利用国际资源加速培养学术带头人。

9.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高校可以在国内一些大型纺织企业挂牌建立大学生毕业实习基地,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到基地顶岗实习1至2个月,使大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企业也在大学生实习中考查其表现,双方可实行“双向选择”。

10.建立长期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