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

第1篇: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

【关键词】财政杠杆;城建资源配置;措施

一、城市建设中可利用城市资源的基本情况

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市政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行政事业资产、特许经营权和政府政策等。在这些城市建设可利用资源中,主要分为不动产、可动产和无形资产三大类:

1.不动产主要包括城市空间中的空地、房屋等,如国有土地,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单位住房、招待所和铺面等资产,城市道路、防洪排涝、广场街道、公共照明、生态环境、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科教文卫体项目资产以及停车场、公厕等城市资源;

2.可动产主要包括有资金流的基础设施和水、电、气、公交等公用设施;

3.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交通路线、出租车和路牌广告的经营权,冠名权、开发权、使用权等特许经营权,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以及政府的一些支持政策。

在三类资产中,其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转化,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非经营性资产的商业化、市场化的实现是有明显变化与区别的。但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来分析,应该通过财政杠杆作用充分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城市建设中盘活城市资源的运作机制

城市是一笔巨大的国有资产,城市本身也是产业,城市资产的潜在价值必须在规划的引导下才能充分体现,才能实现城市资产由产品变为商品,由事业变为产业,实现通过市场运作、资本经营来筹集城建资金。然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必须严格区分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政府以及相关的行政部门本身是不能参与经营活动的。

因此,政府应该建立管理、经营和监督三个层次的城市资产管理机构,由政府财政部门行使管理、监督职能,负责配置城市资源,授权或委托相关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构整合城市资源,从而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功能,健全造血机能,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的市场化运作,扩大城市经济总量,确保城市资源增值,回收城建资金并用于其他城市项目建设,实现“投资—回收—再投资”的良性循环,走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城市自我增值、自我发展的市场化道路。

在这种运作机制中实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活动,就必须把政府组织协调优势和负责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机构(以下称为“城司”)的市场化融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财政杠杆作用配置城市资源,把政府不良资产和城市可利用资源移交城司管理和运营,完全实现城市资源资本化运作,增强城司市场实力和信用等级,创建优良的信用合作平台,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题。

三、城市建设中统管城市资源的基本思路

盘活城市资源、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是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瓶颈制约的有力手段,也是实现城市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显然,财政若能够统一规划使用好城市资源,将会带来城市存量资本增值的最大化。

(一)实现城市资源统一管理

只有将城市资源集中起来管理,财政才能运筹帷幄,科学配置这些资源,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资产高效运作。这就要求改变以前各自为政的状况,摸底查清城市资源的状况,理顺产权关系,按照“所有权统一管理,集中授权使用和运营”的基本思路,盘活各类城市资源。

(二)明确市场管理运营主体

财政统一规划管理后,必须通过市场运作才能实现资产增值的最大化,这就得明确市场运作主体,显然,财政部门是不得进行市场运作的。因此,可以委托或授权城司集中运营,从而实现政府协调强化下的资产市场管理和运营方式,更好地服务于政府的政策意图,体现政府意志。

(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一旦确立了城司的管理运营主体,那就必须按照市场行为操作。而城司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主体,投资项目大多是公益性项目,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服务性基础设施产品,占用了大量资金,实际上却无法获得收益,这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因此,城司在承担提供公共产品,为整个城市和全体市民服务的同时,必须得到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才能使这些政策性收费资金投入到新的建设项目中去,并逐步取得政府委托运用和实施城市公共资源的开发与经营。但是,作为市场主体的城司无法实现城市资源的统一协调管理,这就要求财政部门帮助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实行分类运作管理

城市资源集中到财政后,应根据资源类别和市场需求进行分类运作管理。对于公益性资产,如图书馆、公园、城市干道等,仍要委托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因为这些资产市场是缺乏价格的,政府通过收支两条线的制度委托主管部门管理,可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对于纯粹行政办公用房等资产,可授权各行政部门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维修、装修等支出,都由财政统一监管进行;对于经营性城市资源,应该通过拍卖、租赁、抵押和委托等多种市场行为进行经营管理,以实现资产的高效再配置。

(五)强化公开监督机制

在优化城市资源管理过程中,增加监督力度和操作透明度,坚持公开透明,实行不越位的“阳光化”管理,在市场操作过程中争取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邀请行政部门监督,杜绝暗箱操作。

四、城市建设中运用城市资源构筑融资平台

城市资源一旦统管起来,将会产生聚合效应,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可持续发展的融资平台。政府可以借助城司这个市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作,引入市场机制和经济意识,合理配置城建资源,委托或授权城司进行融资、建设、运营,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相应的投资政策补偿,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弥补项目资金的不足,实现政府资产综合效益和效能的充分发挥,使城市资产更多地转化为价值形态和货币形态,使城市建设由简单的生产过程变为资本运营过程,从中获得收益,建立完善的债务预警和偿还机制,提高再融资能力和偿还能力,保障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的正常运转。

通过城市资源的逐步注入来壮大城司的实力,不仅有助于城司向银行贷款,更有助于城司以城建资产以及相应产生的现金流和未来时期的稳定收益为担保,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进行市场化运作,利用金融机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一切可利用的中介和工具,充分发挥财政投融资平台的作用,通过资本市场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的问题,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形成融资—投入—收益—再融资—再投入—再收益的运营机制,实现城市建设的滚动发展。

总之, 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快速增长与投资不足的矛盾,使城市建设投资需求形成巨大缺口,政府力量显得越发单薄。目前,在《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预算赤字,也不允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主要做法就是成立城司作为融资平台筹集城建资金。对政府而言,这种债务就由显性债务变成隐性债务;对银行而言,各大银行都愿意与城司合作,不断增加城市建设投融资的规模,长期下去则会造成各大银行的不良资产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政府的金融安全。那么,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有效配置城市资源,缓解财政资金压力,适度控制政府借贷规模,采取多种投融资方式,促进城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甘文成. 利用财政杠杆优化城市资源配置[J].价格与市场.2008(02)

[2]甘文成. 利用财政杠杆优化城建资源配置[J].基建管理优化.2008(01)

第2篇: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

首先说“破”。在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经验层面考察,对经济学理论迄今已取得的基本成果亟需反思。

一是主流经济学认知框架的不对称性。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可说存在着一种共同失误——虽然他们各自强调不同角度,都有很大贡献,但是共同的失误确又不容回避——他们都在理论框架里假设了供给环境,然后主要强调的只是需求端、需求侧的深入分析和在这方面形成的政策主张,都存在着忽视供给端、供给侧的共同问题。另外,最近几十年有莫大影响的“华盛顿共识”,理论框架上是以“完全竞争”为对经济规律认知的假设条件,但是回到现实即联系实际的时候,并没有有效地矫正还原,实际上拒绝了在供给侧作深入分析,在这样一个重要领域存在明显不足。

二是经济学主流教科书仍然存在的和实践“言行不一”的缺点。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在应对危机的实践中,实际上是跳出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来实行了一系列区别对待的结构对策和供给手段的操作,这些他们自己在教科书里面也找不出清楚依据,但在运行中间却往往得到了特别的倚重与强调。比如,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真正解决问题的一些关键点上,是教科书从来没有认识和分析过的“区别对待”的政府注资,美国调控当局任150多年的雷曼兄弟公司之后,总结经验,后来在对从“两房”、花旗一直到实体经济层面的通用公司,就施以援手,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区别对待的供给操作。在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方面,美国都不是对应于教科书的框架,而是很明显地对应于现实重大问题,以从供给端发力为特色。

“破”之后,还应结合中国的现实需要,以更开阔的、对经济学理论创新有所贡献的视野,来考虑“立”的方面。

第一,特别强调的是经济学基本框架需要强化供给侧的分析和认知,这样一个始发命题需要更加鲜明地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环节。

第二,强调正视现实而加强经济基本理论支点的针对性。比如“非完全竞争”,应作为深入研究的前提确立起来,因为这是资源配置的真实环境,过去经济学所假设的完全竞争环境虽带有大量理论方面的启示,但它毕竟是一种模型。现在讨论问题应放在非完全竞争这样一个可以更好反映资源配置真实环境的基点上,来扩展模型和洞悉现实。

第3篇: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

摘要:大型项目的物资管理工作,在降低生产成本、规范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推动大型项目物资管理的改革,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这一问题提出作者个人的见解,希望与大家交流沟通,共同进步。

关键词:大型项目;物资管理;改革与创新本文从制度建设、员工素质、采购流程、计划审核、成本控制、信息体统、跟踪审查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对大型项目物资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明确组织结构加强制度建设

合理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是规范大型项目物资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一)明确组织结构。大型项目启动之前,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物资管理机构,明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在采购计划制定、物资采购、材料分配、监督审查等环节的具体职能和责任,平衡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做到权责明确、协同合作,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加强制度建设。企业应该以政策为准绳、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细化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加强对物资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与监督,明确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使物资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人尽其责、物尽其用。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大型项目物资管理的执行者和监督者都是“人”,因此,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对于推动物资管理的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思想觉悟。物资管理工作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诱惑和挑战,这对员工的思想觉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物资管理人员只有具备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和辛苦,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只有具备廉洁清正的品质,才能抵制工作中的诱惑和腐蚀,始终将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提高业务水平。首先,应该提高大型项目的物资管理人员的门坎,选取高素质、高水平、有经验的人员负责物资管理工作。

其次,应该加强对大型项目物资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采用理论学习、实践培训、“传帮带”、业务考核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三)实行定岗定责。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在加强对员工的监督管理的同时,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

三、实行集中采购加强采购监督

“采购”是物资管理的中心环节,因此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对采购的监督管理:

(一)实行集中采购

大型项目在物资上存在需求量大、管理难、调配复杂等情况,这给采购工作也带来了挑战。而实行集中采购,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物资质量和防止等情况的意义重大。因此,在大型项目初期,就应该建立物资采购领导监督机构,由项目总负责人、财务、技术、施工、后勤等各部门负责人以及监理部门共同参与其中,充分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和意见,在进行内部调剂之后,制定统一的采购计划,并实行集中采购。

(二)加强采购监督

1.细化招标、投标、中标流程。大型项目采购涉及的数量和资金都比较庞大,因此一定要细化招标、投标和中标流程,确保供货商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实现良性竞争,为保证项目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营造良好的环境。

2.加强供货商资格审核。一方面,要扩大供货商的选择面,真正做到货比三家,择优录取,用最少的钱采购最好的材料,实现质量与成本的双赢;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供货商资格的审核,针对产品合格证、质量化验单、材料规则表等进行严密审核,保证物有所值。

四、加强计划审核依照计划行事

(一)加强计划审核。大型项目的采购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满足各个生产环节和各个职能部门的需求,同时还要对采购物资进行协调与分配,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成本得到控制。第一,针对一些加工周期或运输周期较长的材料进行提前预算和采购,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第二,根据项目工程不同部门的月计划、阶段性计划和年计划初步制定采购计划表;第三,对各部门的采购计划进行分析与整合,实现资源共享,降低采购成本;第四,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对计划进行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全面、细致、准确的采购计划。

(二)依照计划行事。大型项目往往存在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参与人员众多等情况,这使采购计划执行起来困难重重,甚至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大型项目应该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规范采购行为,确保采购计划的顺利执行。例如,如果施工中由于特殊情况需要临时采购一些材料,那么需要首先进行上报审批,由技术、后勤、财务等各部门确定其必要性后,进行供货商筛选、经费预算和材料调配,以此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虚报滥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五、严格控制成本实现优化配置

(一)严格控制成本。在保证项目顺利进展的前提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成本控制:第一,严格审核和执行采购计划,严格控制不必要的支出。第二,针对一些消耗量大、成本高的材料实行配额供应,并对其消耗情况随时进行监察和控制。第三,定时组织设备维修和保养,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第四,对于可回收的材料或剩余边角料进行收集与重复利用。

(二)实现优化配置

第一,实现不同岗位和不同程序之间的衔接与合作,尽量减少人力费用和材料采购、运输和储备的费用,实现资源共享。

第二,加强材料和设备管理,严格做好进场和出场清点工作,提高材料和设备的周转率和利用率。

第三,配合和协调各项目部门顺利开展工作,力求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程周期,减少成本投入。

六、优化管理手段完善信息系统

(一)优化管理手段。大型项目物资管理本身比较复杂,加之当前市场形势不断变化,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物资管理的需求。因此,要将ABC分类法、定额法、滚动计划法等多种方法纳入到物资管理体系中,提高管理效率。

(二)完善信息系统。一般来说,大型项目物资管理的信息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库存管理系统。帮助物管人员实现物资采购、管理、分配和账目往来的科学化和精确化管理,也帮助物管人员了解材料的领取、消耗和保存情况。第二,账目管理系统。帮助物管人员了解账目往来、掌握材料进出信息、实现材料消耗的分析核算、及时发现在材料采购、分配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防止材料丢失或超支,加强账目管理,严格控制成本。第三,信息分享系统。帮助各部门了解物资采购、管理、分配、储备等相关信息,方便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

七、加强跟踪审查进行成本分析

(一)加强跟踪审查。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督审查机构,针对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审查,使物资管理走规范化、高效化、合理化道路。

(二)进行成本分析。大型项目的周期较长,物资管理部门应该将项目分为若干个阶段,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和结算,针对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和解决。

结束语:综上所述,物资管理对于大型项目能否顺利开展和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大型项目物资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本,推动企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第4篇: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配置效率;公共选择理论

相对于人的无限欲望,资源总是稀缺的;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欲望必然涉及效率。正如萨缪尔森所言,“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承认稀缺性的现实存在,并研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以便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对于义务教育来说,资源稀缺同样是不可规避的现实问题。如何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合理配置这些有限的教育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义务教育的经济价值,必然涉及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在经济学中,效率一般指投入与产出比。从它产生的过程看,主要包括配置和生产两个核心环节,在各个环节分别形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教育经济学所谈到的效率,主要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同样包括配置和生产两个环节并形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就配置效率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看,本文认为,配置效率应当是生产效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如果资源配置不合理、配置效率低下,势必造成生产环节缺乏必要的资源投入,从而影响产出,最终影响生产效率。所以,研究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特别是研究通过哪些途径或采用何种方式能更好地配置这些资源乃是当前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课题。教育作为一个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实践性经济活动。其资源利用效率既要量化。更要质化。依据效率的伦理性特征,衡量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也应参照“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如在当前追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战略部署下,只有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才可谓达到了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否则,为低效率。

一、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教育机会均等或教育公平、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作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路径等方面展开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关于教育机会均等或教育公平的研究

国外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种族、女童等弱势群体教育问题上。1966年,美国社会学教授科尔曼向美国国会提交的《关于教育机会平等》,揭开了世人关注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的序幕。他通过对美国各地4000个学校60万个学童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造成黑人儿童学习水平低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学校的有形条件。在于受种族肤色等因素造成社会地位。科尔曼报告将教育公平放在了社会经济平等的背景上,把教育机会均等提高到改造社会的整体目标上。并强调教育机会均等的确切含义是缩小教育差距。它向国会证明,教育机会的平等,不仅要从教育的投入来考察(考察学生能够获得的公共教育资源),而且要从教育的结果来考察。这一结论,为美国后来实施的“肯定性行动”(“平权法案”)铺平了道路。公共教育事业大幅度地向弱势人群倾斜,实行所谓“为了平等的反向歧视”。瑞典教育学家胡森(1972)提出教育公平论,主张从起点、过程、结果三个不同层次理解教育机会均等。美国的库姆斯在《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1985)中着重论述了导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一系列因素。美国的豪威尔在《教育机会与公平分配》(2001)中充分阐述了教育平等权利问题。美国的另一位教育家威利的《教育中的优异、公平和多样性》(2000)则提出“政府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必须坚持补救办法与防御措施结合,防止优势学校聚集有限的教育资源,扩大差距”。

2、关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研究

在制度经济学产生之前。人们往往从政治伦理的正义性出发来研究制度问题,基本不研究制度本身的经济效率问题。新制度经济学的诞生,特别是英国经济学家科斯(1937)对“交易费用”的发现。标志看为制度分析提供了有力工具。制度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制度尤其是政府制度也成为了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对象。政府作为一个资源配置的核心主体,也被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人们不仅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评价政府的正义性、公平性,还从经济学视野考核、评价政府的工作效率。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2000),则是从经济学视野研究政府行为的典型代表。他通过对公共决策行为的研究,揭示出政府与市场一样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并系统分析了政府失灵、政府扩张、政府腐败的原因,指出政府干预经济的结果不可避免带来赤字和通货膨胀,从而粉碎了凯恩斯主义的神话,提出在公共部门内部引进竞争机制的主张,

直接关注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当属美国经济学家是弗里德曼。他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1955)中首先向政府垄断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进行问责。他指出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建立起来的公共教育制度是一种政府垄断。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公立学校无论从经济、社会还是从教育上看都是失败的。因为它导致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并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且,学校对学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均不负责。他认为应该减少甚至取消政府直接兴办的教育,让市场竞争主体举办教育。政府只制定教学内容和质量的标准,通过教育机构的竞争达到教育运行的高效率。弗里德曼并不简单地反对政府将公共资金用于教育。而是要改变政府提供教育的方式。他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券”设想。即政府对教育的资助不直接拨付给学校,而是将其作为教育费用的支付凭证,直接发给学生家长,由其交给所选择的学校抵付个人的教育费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3、关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路径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西方国家的公立学校均出现了一系列教育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和指责。如僵化的科层体制、教育质量不断下降、学生行为问题突出等。公立学校的办学效率和效益受到社会的普遍质疑,改革者们便开始积极寻找解决对策和路径。

如以英美为首的发达国家便以“质量”、“竞争”、“效率”为核心理念,“重建公立学校”运动,逐渐把公立学校推向市场。“公共教育先在英国,之后在美国、新西兰、加拿大阿尔伯塔和安大略两省开始陷入市场规律的逻辑中。在联邦、州(省)和地方政府的压力下,诸如‘教育选择’、‘教育――企业伙伴关系’等说法逐渐渗透到教育决策走廊。”(史密斯,2000)出现了诸如“特许学校”、“择校”、“教育券”制度等实践模式。

这场改革实质上是对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改革,它打破了政府垄断,实行教育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拉开了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序幕。其中有两项非常有代表性的研究。其一,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丘伯、泰力・M・默关于《政治、市场和学校》(2003)的研究。他们通过对两种不同制度下学校(即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方式才是有效率的体制选择。是可供选择的另外一种学校运营方式。所以应该在新的市场制度基础上建立一种全新的公共教育体系,即“学校自和家长、学生的选择权。而不是以直接的民主管理为中心的体系”,加强学校自治并打破科层制的束缚,主要依赖市场和家长选择,政府各级行政机构只对其施以间接调控。他们对教育的市场化改革理念大加宣扬,认为这是“拯救”公立学校的必由之路。其二,是英国伦敦大学的教授惠迪、鲍尔、哈尔平合作的《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2003)。他们针对近年来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瑞典等国出现的教育重建的各种研究报告进行了梳理、分析与评价。这三住学者抓住了放权与择校这两种将公立学校推向市场的基本途径,对教育重建中的学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改革一方面提高了教育绩效。另一方面也拉大了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并有可能使学校将本来有限的教育资源部分地投入到学校的市场运作之中。如何提高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教育质量成为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重心。

二、国内关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

国内关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主要从资源配置的现状、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分析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展开的。

1、关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研究

国内关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对某些个案法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建立相应分析模型,并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评价与比较。最终得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如袁蕾、族的《从“择校”看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2003)以择校现象为基点,以过去、现在、未来为文章的主线,从实证与规范双重角度探讨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郭雅娴的《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2008)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维度研究了中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依据不同层次分别建立相应的模型,证明现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没有达到最优化。杨斌、温涛的《中国各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2009)则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十五”期间全国各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价与比较。进而采用Tobit回归模型考察了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旷乾的《窥视均衡――广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的实证研究》(2009)、王水娟、张萌、周奇杰的《贫困山区义务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以贵州某一贫困县为个案分析》(2010)分别选取桌典型样本为个案,采用实证的方式对该地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数字解读,发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是共同现象。张盛仁的《农村人口变化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基于湖北省农村的调查分析》(2008)、吴春霞、宋伟琦的《阶层差距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研究――基于对北京市几所初中的调查》(2009)分别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农村学龄人口变化、学生家庭阶层差距都影响了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尽管众多研究都发现,当前我国史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呈非均衡状态。但是,这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状态正在逐步改善。配置效率也在逐步提高。如拱雪、张熙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性分析》(2009)从学校教师队伍、办学条件、财力资源三个方面构建衡量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指标体系。运用平均值法和基尼系数法,发现2002―2005年间。北京市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明显改善。区县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其中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小于区县间的差异,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小于初中,教师队伍、财力资源的差异小于办学条件的差异。

2、关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原因分析

就目前现有研究来看,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原因有多方面。既有政策、体质的原因。也有经济水平、学校产权的原因,还有人口流动、政府角色冲突等方面的原因。宁本涛的《调整结构明晰产权――对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制度分析》(2000)、徐文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产权分析》(2003)认为,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实质是教育制度供给与需求的严重失衡。其根源在于学校内部产权界定不明晰,对传教者与受教者双方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政府教育制度供给的不当及相关制度变迁的影响。吕海鸿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2006)中指出,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根本原因。差异发展的教育政策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最直接原因,现行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弊端乃是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根源。许丽英的《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缩小教育差距的政策转向》(2007)、刘祖华的《从“消极差别化”到“积极差别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创新逻辑》(2008)指出,教育政策是影响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教育政策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利益代表之间的博弈。在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弱势群体往往被置于边缘甚至被抛出“合法成员”之外。黄幼岩的《欠发达地区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研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2008)从宏观、主观、历史、现实、机制以及体质六个角度分析欠发达地区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张盛仁的《基于人口流动的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2008)则认为,人口特别是人口流动对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

叶忠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政府财政角色冲突:问题与出路》(2010)中指出,当前既得利益主体的强势、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和原有教育财政体制的惯性,造成政府教育财政角色冲突。成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束缚。杨玉琼的《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2010)则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教师从业准入资格认定制度无法真正贯彻实施、无制度性的师资交流制度等方面是导致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3、关于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研究

面对当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巨大

的现实。如何有效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配置效率也是现有研究广泛关注的核心主题。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既包括投入体制改革方面,也包括完善投入法律保障方面,还包括学校布局调整、资源共享、师资流动等方面。

谢华的《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性研究》(2003)、旷乾的《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法律缺失》(2006)指出,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必须完善现有的义务教育的投资体制;制定有关教育投资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教育投资稳定的来源;在义务教育阶段施行免收学生的学杂费;制定国家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的长期计划。建立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基金。尹鹏、赵鹏程的《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调适》(2004)、杨斌、温涛的《中国各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2009)认为应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探索多元化的共同投入体制: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负担比重。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结构优化,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任仕君的《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2005)、吴开腾和吴立宝的《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问卷调查分析》(20lO)强调,应继续调整布局,改造薄弱学校;提高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合理配置人才,促进教师流动;成立教辅中心,达成资源共享。杨玉琼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2010)中指出,应建立教师流动的专项制度,并切实缩小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詹元灵、王鉴棋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2009)则认为,应建立城市对乡村的义务教育反哺机制,通过城市学校招收农村寄宿学生以及将大学和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结对。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立足于不同研究视角,采用不同的分析工具、研究方法,对义务教育配置效率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研究和论述。既分析了导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低效或者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配置效率的对策和建议。纵观已有研究思路、研究方式方法、研究视角以及提出的不同对策,都为本文提供了良好借鉴。

其一,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是大多研究形成的一个共识。其二,在分析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低效率原因的方面。国外不少研究将其归因于政府对教育的垄断。认为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而导致配置效率低下,要求对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进行问责。但是,这些研究仅仅局限于政府垄断层面,没有继续挖掘之所以垄断的根源,当然也就未能从政府及其核心组成人员――官员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论述。国内相关研究也仅从义务教育资源投入体质、学校布局、人口流动、法律缺失等方面入手。也没有深入关注政府这一教育资源配置活动的核心实体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可见,已有研究太多是从体质、政策、人口、经济等客观因素入手来研究配置效率的。基本没有涉及资源配置主体――政府官员这一核心主观因素。

本文认为。在学校布局调整、免费政策实施之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仍旧低下最根本原因在于县级政府及其官员的自利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县级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义务教育,是一种由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既是义务教育基本属性的根本要求,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来看,它既不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又不具有使用上的排他性,同时还具有正的外部性等特征。可见,义务教育应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这种产品属性必然要求政府作为核心的资源投入主体。如自2006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问题。并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所需经费由政府负责。从根本上说,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校进行投资的过程也是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

就各级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看,县级政府应该是连接中央、省市级政府与各中小学校的枢纽。也是对各中小学校最为了解且联系密切的基层单位。义务教育经费进入到各中小学校必须经由县级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支配、划拨,也就是说,县级政府掌握着该县中小学教育经费的配置权。除生均公用经费外,对哪些学校进行投资、投资金额具体是多少也基本由县级政府决定。可见,县级政府不仅是义务教育资源的投资主体。而且是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主体。由此推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了“锦上添花非雪中送炭”的怪象。作为资源配置主体――县级政府理所当然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政府官员的自利行为是导致配置低效率的根源

第5篇: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及基本手段;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及局限性;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全面认识市场配置资源优缺点的辨析能力。

(2)针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初步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自觉遵守、维护市场秩序与规则的观念,抵制一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市场调节如何配置资源及其优点。

(2)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和措施。

2.教学难点

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三、设计思想

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创设家乡关口葡萄为教学情境,并以介绍关口葡萄发展为主线采用对话式、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落实教材基础。同时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获得情感体验。

四、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班有没有建始县的同学,来为大家当一回小导游,你会带他们去看什么?去吃什么?去体验什么?(学生回答导入关口葡萄,引出话题)你对关口葡萄了解多少,不妨给大家介绍一下。(3~4分钟)

第一环节:创业小试――初尝甜头(ppt展示)(10~15分钟)

老师: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关口农户刘某转变观念发展,葡萄种植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ppt展示)

学生讨论:

1.办葡萄种植园需要哪些资源?

2.农户刘某捕捉到哪些重要市场信息做出创业决策?假如你是刘某,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你又该怎么办?

(根据问题1)学生回答并总结:劳动力、原材料、技术、信息等,经济学上把这些称为资源。

老师继续提问:这些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呢?

学生回答:不是的。

老师问:那怎么办,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老师总结: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因此需要对有限的资源做出合理的安排,经济学上把这称为“资源配置”。配置资源的方式有两种:计划和市场。我们重点讨论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根据问题2)学生回答:关口葡萄名声提升,价格高,发展前景好,要扩大生产规模。

老师提问:许多农户也是这么想的,他们纷纷扩大生产规模,葡萄行业竞争激烈,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你又该怎么办?

学生总结:提高科技水平,改善管理,开发新产品……

师生共同总结: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这支无形的手始终在指挥着每一个参与者。市场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使人财物各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老师提问:市场通过这种方式配置资源,相比于计划经济有何优点?

学生回答:价格变动能准确、及时、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从而调节生产,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

老师过渡: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关口葡萄取得了日益骄人的成绩和长足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同学们,你们了解到哪些问题,不妨说出来我们讨论一下。

老师发言:老师通过调查也收集了一些问题(ppt展示)

第二环节:走入困境――寻找原因(15分钟)

讨论:上述反映出市场调节具有哪些缺陷,是如何体现的?

关口葡萄经营中这些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问题1回答)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自发性――自发追逐利益,为了自己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不择手段;盲目性――人们不能完全掌握生产各方面的信息及其变化趋势,以至于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决策盲目;滞后性――事后调节,从价格的形成、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时间差。

(问题2回答)

老师总结:关口葡萄经营中出现的现象有哪些?这些现象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后果: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企业发展成败、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经济波动和健康发展……

通过上述探究,我们已经找到了关口葡萄经营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们还知道了市场经济是一个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大舞台,那么如何帮助关口葡萄从困境中走出来……

学习了经济学知识的同学们请你支招,让关口葡萄做大

做强……

第三个环节:请你支招――做大做强(8~10分钟)

第6篇: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全面预算;资源配置

一、引言

自20世纪20年代全面预算管理从美国兴起以来,至今已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伴随着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全面预算管理日臻完善,成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企业必备的、基础性的企业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被引入我国,2000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指导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近十多年来,全面预算管理受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尤其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针对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诸如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方法不当、执行不严、考评不力等许多问题,学术界和广大实务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解决思路,比如,提高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和全员参与程度;加强信息化建设,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合理确定预算目标,建立健全预算控制和考评机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全面预算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完善。

但是,对于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关注更多的往往是如何运用这一工具来实现短期的经营目标,而对于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却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基于上述理论和实务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实际工作体会。笔者认为,我们迫切需要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作用,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二、当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从当前企业应用的实际来看,虽然全面预算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战略目标不清晰

战略目标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总体设想和预期,是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如果把战略目标比作海上航行的船只希望到达的港口,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保证船只航向的罗盘。清晰的战略目标,能够使全面预算管理从战略高度进行把控,将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与战略目标无缝对接,使其不至于偏离长期的发展轨道。现实中,有的企业缺乏战略管理意识,没有制定明确、具体的战略目标,或者是将上级单位制定的目标甚至于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直接拿来作为自己的目标,脱离了自身实际。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指引,全面预算管理常常被用作帮助企业实现短期经营目标的一种工具,使其在战略层面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2.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作用缺乏统一、全面的认识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控制方法,它所负有的功能决定了它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特征。但不少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功能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甚至是片面的,存在为预算而预算的现象。一方面在企业内部,从管理层到员工、从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共识,将其片面地理解为财务预算,认为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另一方面,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及其作用认识不全面,将其解读为预算控制,弱化了其他功能的发挥。

3.全面预算管理在执行中存有误区

除了战略目标的不清晰以及认识上的不足,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影响了实际执行的效果。

一是认为环境复杂多变,不可预测。预算通常是企业在对内外部环境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预测。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往往会陷入误区,认为预算所依赖的环境,特别是外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无法预测,从而导致为预算而预算,编制的预算有其形而无其实,对执行缺乏指导意义。

二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既包括财务预算,也包括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三者的有机结合才构成了企业完整的全面预算。由于企业内部部门职责分工不同,往往造成财务与业务、市场脱节,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无法形成完整的预算体系。

三是穿新鞋走老路。将全面预算的资源导向曲解为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导向”,即“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儿”,根据掌握的资源量估算能够实现的业务规模,名为预算,实为计划,缺乏战略性、前瞻性,导致执行中缺乏激励性。

三、企业如何完善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是以资金为纽带的资源投入与产出系统,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控制方法,作用是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得最佳投入产出效果,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企业对其功能的定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要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作用,必须从影响其作用发挥的因素出发,跳出认识和执行中的误区。概括说来,应当“确立一个基础,明确两个导向,落实三个到位”。

1.一个基础,即统一思想认识

全面预算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从企业的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对此形成共识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这里所说的共识既包括对全面预算内涵的认识,也包括对企业未来发展目标和定位的认同。只有形成了共识,每个人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其中,才不会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全面预算管理才有了生存的土壤。

统一思想认识关键要解决好“4W+1H”的问题,即:

WHY:为什么要实行全面预算?其目的、意义、作用何在?

WHAT:企业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实施全面预算,需要做什么?包括哪些工作流程和要求?

WHEN:全面预算编制的时间要求是什么?预算期间多长?

WHO:全面预算工作由哪些人/哪些部门来实施?需要哪些人参与?

HOW: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相关部门/人员如何参与?流程和工作要求如何落实?如何保证全面预算的质量和效果?

明确了上述内容,企业可以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让员工对这些内容入脑入心,在内部营造全面预算管理的氛围。

2.两个导向

两个导向即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要坚持目标导向与资源导向相结合。如上图所示,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通过分解,按时间维度细化为短期经营目标/年度目标,再进一步细化为季度/月度目标(乃至每周的目标);按空间维度分解为各职能部门/责任中心的阶段目标。通过月度和季度目标的落实,来保障年度目标的实现,通过年度目标来保障战略目标的达成;通过各职能部门/责任中心阶段目标的实现,来保证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目标设定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关键的第一步,资源导向则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坚持的另一个原则。这里所说的资源导向,不同于传统的“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儿”的资源导向,而是在战略目标引领下的资源导向,是想办多大事儿需要多少资源配套,这是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企业的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技术、信息、物资、资金等等,总是有限的。以目标为导向,明确了短期、中期、长期要达成的目标,就可以通过全面预算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平衡,分析企业已经掌握的资源和存在的资源缺口进而指导经营部门、管理部门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针对存在的缺口去寻找新的资源渠道,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3.三个到位

三个到位,即部门协同到位、支持保障到位、约束管控到位。

(1)部门协同到位。全面预算是一项全面、系统、综合的工程,如果没有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片面地把预算理解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只靠单个或少数部门唱独角戏是无法做好的。许多成功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在这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中国黄金确立了“坚持战略引领、坚持顶层设计、坚持协调统一、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高度协同”的“五个坚持”的全面预算管理原则,各职能部门在预算委员会的领导下,协调统一,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高效配合的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从企业财务部门的角度,要转变观念,主动加快向服务型、决策支持型的管理会计的转型,打破业务分工的界限,深入业务、深入市场;而从其他部门的角度,要正确理解全面预算管理,更要主动参与,在部门之间要形成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合力。

(2)支持保障到位,既包括软性的保障,也包括硬件的保障。软性的保障是指从制度上完善,一方面是制度功能上的完善,坚持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预算氛围;另一方面是制度体系上的完善,即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使之将企业的财务预算、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全部涵盖在内,将企业的全部资源纳入统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硬件的保障能够有效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将分散的资源纳入统一的平台管理,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揭示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据此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

(3)约束管控到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都早已预见,且已将解决办法变成例行工作了”。有效的全面预算离不开高效的执行,这就要求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坚持预算和执行的统一,避免两层皮。一是要强化预算分析,建立定期跟踪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抓住重点环节、关键问题和异常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找出执行偏差的原因,对症下药;二是要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针对不同的责任主体建立差别化的、动态的考核指标体系,设定个性化的考核指标,使预算目标真正成为风向标、指挥棒;三是实行全面预算闭环管理,按照PDCA原则,遵循“目标设定à预算编制à预算执行à预算分析à预算考核”的管理循环,在执行中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应承忠.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财会,2010(1).[2]胡庆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问题探析[J]. 财经界,2010(11).[3]肖卫琴.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 现代经济信息,2013(16).

第7篇: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

1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伴随市场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作为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电力企业也面临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已成为现阶段电力企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供电企业本身有着工作人员数量多、人员流动大等特征,这就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构成一定困扰,目前我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人才结构单一

受到供电企业本身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特征的影响,企业内部的大部分员工都属于理工类、技术类人才,而真正的管理系、营销系的管理人员十分欠缺,这就造成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流程简单、人才结构单一等问题的发生。

1.2 用人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员工普遍都存在文化水平不高、人力结构单一、员工专业不对口等现象,但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往往都是因事择人,在人员管理中将工作重点放在员工对工作岗位适应方面。这种用人方法使得大部分岗位的设置都存在问题,不仅无法达到人尽其才、按才用人、因事设岗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而且面临用人机制与企业过去发展问题,使得企业人力资源损失现象非常的严重。

1.3 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变革条件下,企业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不得不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目前,国内大多企业内部人事部门改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建立企业了相应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非常落后,管理手段和方法还停留在过去人事管理工作上,其主要表现在供电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实施力度不够、激励机制缺乏以及管理方法不合理等方面。

1.4 绩效考核体系欠缺

目前,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纷纷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也为企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这些考核机制在具体落实之中,却往往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存在问题。首先,考核目标不明确: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认识程度不够,导致绩效考核工作往往都当做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这种工作理念导致大部分员工对绩效考核存在抵触心理,不利于整个工作的开展。其次,在具体的工作中考核机制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关键性的考核指标往往在设计方面都存在不明确的现象。再次,考核方法太过单一,领导对于员工考核观念的认识还处于过去计划经济阶段,整个考核指标缺乏公正性。最后,在绩效考核工作中,考核结果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反馈,使得员工在考核之后无法具体了解到考核的作用,使得考核机制的作用被严重弱化。

2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人力资源作为当今企业管理工作重点,它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的主要举措,也是对组织和企业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一种现代化策略。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尽其用人事相宜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员工工作效率。供电企业要想更好的做好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就必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2.1 企业内部为主的原则

供电企业在使用人才时,应首先从本单位人才着手。企业内部要建立起人力资源的开发机制,使用人才的激励机制。这两个机制都很重要,如果只有人才开发机制,而没有激励机制,那么本企业的人才就有可能外流。从内部培养人才,给有能力的人提供机会与挑战,造成紧张与激励气氛,是促成公司发展的动力。但是,这也并非排斥引入必要的外部人才。当确实需要从外部招聘人才时,我们就不能“画地为牢”,死死的扣住企业内部。

2.2 能级对应原则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的目的应该是使企业整体人力资源功能强化,人与岗位相匹配。对于不同能级水平的岗位,安排具有相应能力的人才,做到能级对应。

2.3 便于调节的原则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员工的能力在各自的岗位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保证随着企业岗位的变化,随时对人员配备进行调节,保证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能级对应。避免一职定终身的现象发生。

2.4 优势定位原则

供电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员工的优势,安置到最有利于优势发挥的岗位上。同时,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确保能级对应,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3 供电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应该根据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进行。

3.1 供电企业要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让每一名职工凭自己的能力竞争上岗。对上岗员工实行三级动态管理,划分为优秀、合格、临时三种上岗身份,根据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定期进行考核,给予员工压力和动力。

3.2 合理调整生产一线,把不适合在生产一线工作的人员调整出来,把身强力壮的人员安排到生产一线,保持队伍的强劲。同时,根据生产需要,对一线员工配置一定的辅助人员,确保各项生产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

3.3 避免因人设岗的现象,保证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使合适的人才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促进相关岗位的技术进步。

3.4 供电企业内部各岗位,应保证让每个岗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体能结构合理,符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形成职工之间的互补效应,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保质保量各项工作的完成。

第8篇: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价值链;探讨

一、全面预算管理及编制现状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对一定期间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做出的预算安排。它作为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凭借其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评价等综合管理功能,进一步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控制经营成本、提升运行效率,有效地促进企业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长远发展战略。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预算编制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综合平衡”的程序进行,采用的是固定预算编制方法,按年度编制,季度、月度分解落实。预算编制的基础是基于企业现有的资源、经营能力来预测年度经营目标或长期战略目标,编制理念相对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已无法调动企业经营的主动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欲望,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创造价值,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价值链的内涵及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意义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即企业的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其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他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支持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他认为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如何理顺价值链的各项活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改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全面预算管理引入价值链理论的益处

(一)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全面预算是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和长期计划拟定的年度预算控制的总体目标,虽然是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整合、优化了资源配置,却带有很强的人为性、主观性,而且也没有考虑在生产经营的各环节是如何优化、进行配置资源的。如果在全面预算编制的基础上引入价值链的管理理念,把总体目标细化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发现哪些环节是创造价值最大的、哪些环节对生产经营来说是最关键的、哪些环节是多余的,这会引导管理者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有利于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各环节成本控制,防范经营风险

价值链理论涉及产品的投入、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及采购管理、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环节。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价值分析可以找出哪些环节是有价值或是有潜在价值的,哪些环节是多余的或是无价值的,使企业在维持正常生产经营链条的同时,将有限资源向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环节倾斜或转移,同时减少或去除不创造价值环节的资源投入,达到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强化成本控制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

(三)有利于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实现价值增值

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引入价值链的管理理念,可以把生产经营的各环节通过层层分解落到实处,将预算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达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状态,强化全体员工的工作责任感,有利于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四、引入价值链管理理论后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探讨

(一)改变现有的预算编制理念,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已经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得到普及应用,但目前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在制订全面预算时是基于现有和未来拥有的物质资源和经营能力来预计年度经营目标或长期战略目标的,简单的说是“有多大力做多大事”。这种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管理者的主动性、创造性,不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企业进行更合理的配置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机会。

全面预算管理引入价值链理念后,可以帮助管理者识别出哪些是有价值或是有潜在价值的、哪些是无价值或是多余的、哪些是创造价值最大的、哪些是对生产经营最关键的,从而引导管理者根据责任目标确定各环节所需的资源配置,做到资源分配重点有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简单的说是“做多大事需要出多大力”,从而为企业积极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增值提供可靠的保证。

(二)明确各业务流程的目标和价值

目前,企业全面预算使各职能部门管理者明确了和其他部门及企业整体的关系,统一协调了各职能部门的运作过程,是以职能部门为核心来协调资源配置的,但有时对各职能部门的价值贡献大小和资源耗费多少不做区分或区分不清楚,造成资源分配不足或多余,影响企业价值创造或造成资源浪费,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全面预算管理引入价值链理念后,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识别出各业务流程的目标、价值及所需资源的多少,引导企业管理者根据该业务流程创造价值的大小确定经营目标,从而确定资源的需要量。这样不仅能够明确各业务流程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还能确定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避免各职能部门管理者为争夺有限资源产生的不必要摩擦。并且,企业管理者还能根据价值创造的大小确定哪些业务是核心业务,哪些是非核心业务,引导管理者集中有限资源发展核心业务,创造更大的价值增值,以及决定是否利用业务外包的专业优势,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以节约企业的有限资源来发展主业,促使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并得到不断改进。同时,也有利于管理者科学地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避免职能交叉或缺失,使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更加科学、合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三)促进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挖掘企业价值

全面预算管理引入价值链理念后,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挖掘企业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以公司战略为导向,全员参与、全面编制和全程控制

全面预算的编制以各业务流程的责任目标确定年度经营目标或长期战略目标,可以减少公司治理层与管理层讨价还价的余地,有利于公司坚持以发展战略为导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预算编制以责任目标为基础,可以使各岗位员工对本岗位的年度预算和工作计划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全面预算编制和执行,一方面使得全面预算编制更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预算得到全方位的实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全程、有效的控制。

2. 预算编制依据更准确、可靠,为预算的执行和落实提供可靠依据

全面预算的编制以责任目标确定对资源的需求量,需要对所需资源进行重新评估,使管理者能更加合理地确定各业务流程的资源需求量,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进而实现业务流程再造,使预算数据更准确、来源更可靠、误差幅度更小,为全面预算的执行和落实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预算编制内容细化,有利于进一步细化管理层责任,提升管理水平

在进行预算编制时,管理者根据价值创造的大小和资源耗费的多少可以有重点地编制到最小作业单位,进一步分析该作业单位的资源耗费是否合理,是否会产生价值增值,在不增加太大预算工作量的前提下提高预算编制的有效性;也有利于进一步细化管理层责任,促使各级管理者将工作落到实处,紧扣发展实际,追求最大效益,实现价值增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预算管理引入价值链管理理念后,会促使全面预算的编制理念发生转变,由以前的“资源-目标”转变“目标-资源”,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在资源配置、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的优势,促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断改进,有利于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挖掘企业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于富生,张敏.全面预算管理新解:基于价值链和作业的整合框架[J].财务与会计,2007(07).

[2]盛俊飞.企业集团全面管理提升指引[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3.

第9篇: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范文

关键词:揽投部;效能管理;研究

一、揽投部效能管理的总体框架

揽投部站作为快递企业最基本的经营单位,效能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揽投部站效益的好坏,也是揽投部站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在揽投部站效能管理体系中,资源配置、工作流程设计和绩效评定三大要素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资源配置是基础,是业务发展的前提。流程设计是关键,直接影响揽投部的运营效率和质量。绩效评定是指挥棒,可以有效推进和优化资源配置水平和流程设计实施效果。

揽投部站效能管理的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二、揽投部站资源配置

揽投部站资源配置在效能管理中尤为重要,高或过低的配置标准都不利于推动业务发展和提高效能水平。资源配置水平过高,利用率不足,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资源水平偏低,满足不了生产经营的需要,影响业务的良性发展。揽投部的资源配置主要包括场所、车辆和设备以及人员配置三个方面。

1.揽投部站场所配置。在选择揽投部场地时,要综合考虑过快递网格化管理的具体要求,从业务规模、覆盖范围、交通状况、租金水平以及竞争对手布局等方面着手,合理确定揽投部站场所的位置和规模大小,原则上揽投部可以考虑设置在相对较为僻静、车辆出入较为容易,且靠近居住和办公聚集地的位置。

2.揽投部站车辆和设备配置。揽投部站车辆配置要以电动三轮车为主,减少机动车的配置比例。如部分地区限制三轮车行驶的,要配备新能源汽车,以节省运营成本。在车辆来源上,可以采取自行购买、租赁、带车加盟等方式综合解决。对于超出标准配置的机动车,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清理和盘活。在设备配置上,要提高手持终端的使用效率,合理进行配置。

3.人员配置。揽投部站是企业的基本营业单位,人员配置是最为重要的资源配置因素。揽投部站在进行人员配置时,要综合考虑揽投道段数量、揽收和投递业务量比重等因素。在人员结构安排上,要严格控制非专职揽投人员比重,专职揽投员占比至少要达到90%以上。

三、揽投部站工作流程设计

揽收和投递是揽投部站的主要工作内容,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设计有助于揽投部站提高工作效能。工作流程设计主要包括道段设计、揽投员排班设计和揽投标准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

1.道段设计。道段设计是网格化管理的具体体现,是揽投部站运营的核心环节,要坚持实行动态的道段管理制度。道段设计要充分考虑所管辖区域的覆盖面积、竞争对手的布点现状、客户数量、业务规模、收投比例等因素,合理O计揽投部站的道段条数。要根据揽投的实际情况动态对道段进行拆分与合并,对于业务量发展较快且发展潜力较大的道段,要进行适当拆分,并制定拆分后道段的利益分配衔接机制,确保道段拆分后更有利于业务发展和调动揽投员积极性。对于业务发展较慢、发展潜力较弱的道段,在确保投递质量的前提下要进行适当的合并,以进一步优化揽投部站的资源利用。

2.揽投员排班设计。由于各道段揽收和投递业务量存在不均衡的现象,而且目前部分快递企业揽收和投递的时间界限也比较明显,上午投递的量较大,揽收主要集中在中午和下午,因此会出现上午揽收能力不足,甚至在投递任务较重时无暇顾及揽收邮件的情况,极大影响客户感受,从而制约业务发展。对揽投部站而言,要通过优化揽投员排班计划来有效解决揽收和投递矛盾,研究实行AB排班机制。B班的设计要考虑揽投部实际,在收寄任务不重的情况下,可以由揽投部经理或内勤人员承担。

3.揽投标准设计。揽投标准是揽投部站效能管理的核心要素,揽投量标准和计件标准是两项主要指标。揽投量标准决定了揽投部站人员配备水平,分为揽投部全员揽投标准和专职揽投标准。在设定全员揽投标准时,要考虑收寄、投递的业务量和比重情况,以及揽投部非揽投人员的配置水平。在计件标准上,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和行业平均薪酬水平制定揽投单价,标准一旦确定,要保持相对稳定,切实体现“多劳多得”的薪酬分配理念。

四、揽投部站绩效考核

揽投部站绩效考核是搞活揽投部经营机制和利益分配的指挥棒,是激发揽投部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揽投部站绩效考核中,要分级设置揽投部经理、揽投员和内勤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根据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考核评价指标,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

1.揽投部站经理考核。揽投部站经理绩效考核是揽投部站绩效考核最为重要的内容。揽投部站经理绩效考核要从全省或大区出发,实行分等分级的考核办法。分等分级管理就是根据设定的揽投部效能管理的主要指标(比如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揽投质量等),对每个指标赋予一定分值,将每个揽投部在全省或大区进行排名,并分为几个类别,各类揽投部数量按照类别标准进行正态分布设计,不同类别的揽投部给予不同的绩效考核系数和薪酬标准。各揽投部具体的分等分级标准要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评定一次,根据每年实际经营业绩和得分情况对等级进行调整,并同步调整揽投部站经理的薪酬标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揽投业务量比重、覆盖区域等可能导致揽投部站之间资源分布不均衡时,可以适当考虑给予资源配备稍弱或投递任务较重的揽投部适当补贴,但不能改变整个揽投部分等分级考核体系。

2.揽投员考核。揽投员考核主要是对揽投业务量、揽投时限和揽投质量的考核,包括但不限于揽收客户信息收集率、揽收业务量件及增长率、投递业务量件及增长率、日均揽投量及变动、及时揽收率、及时投递率等指标。在完善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要根据考核指标得分情况建立揽投员星级评定体系,搭建揽投员职业晋升通道,各星级揽投员分布要按照正态分布来设计,对不同星级揽投员给予不同的补贴标准,并在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于考核排靠后名的揽投人员,要由揽投部经理或考核排名靠前的揽投人员进行定向帮扶。

3.内勤人员考核。揽投部要根据揽投部站内勤工作量,设定固定薪酬标准,并根据内勤工作分类设置KPI考核指标体系,根据KPI考核结果给予奖励或扣罚。在设计后勤人员工作内容时,要考虑后勤人员与揽投人员工作的衔接,在不影响出班时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揽投员将部分工作进行前置处理,以减轻内勤工作量,要通过流程优化来严格控制后勤人员数量。